二上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2024-07-08

二上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共8篇)

1.二上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篇一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育局教研室

韩霞

教学内容:

《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教学难点: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方法:讲授法 朗读指导法 课型课时:新授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观看我国宋朝时期的地图有什么变化:宋朝国土没有被金朝侵占之前称北宋,京城在东京(现在的河南开封)当时北宋国土广袤,黄河、长江奔流不息,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但是,这一切的一切,就在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了北宋首都汴梁,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北宋就不复存在了。北宋王朝把近三分是之一的国土丢失了,后来在临安改为了南宋王朝。

过渡:现在大家所了解的正和今天我们学习的两首古诗有关。

二、新授

(一)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能借助后面的解释,理解诗的大意(教师板书诗题)

2.指名朗读古诗,一人读一首。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3.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读后交流:

(1)作者都是南宋诗人。

教师介绍:南宋王朝的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南宋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偷安,对外来侵犯者屈膝投降,对自己的爱国大将领岳飞却残酷迫害;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不思收复失地。(2)都有景物描写。(3)都写到了人。

此处的“遗民” 指哪些人?(北宋人民)“遗民”的“遗”在这里当什么讲(遗留)

此处的“游人” 指哪些人?(南宋权贵)

(二)分布解读,品悟诗情 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2、指名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指名说说诗的大意,疏通诗意

(1)这里的“胡尘”写出的难道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2)听!金兵战马嘶鸣声,金兵战马践踏声,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展开想象说一说:围绕“泪”字,板书“泪”字)哀声遍野,生灵涂炭。老人的泪,小孩的泪,妇女的泪,北宋的遗民在流泪啊!这滴滴流淌的是怎样的泪呢?(痛失亲人的泪、家破人亡的泪、流离失所的泪、充满仇恨的泪、苦苦期盼的泪„„)(3)金兵横行,遗民泪尽,(板书:遗民苦盼)国破家亡,家被烧了,亲人也失散了,这是何等凄凉、何等悲惨的生活呀!当你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你的心情将怎样?(指几名学生说一说 :随机请你怀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首诗好吗?)

(4)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读出凄凉,读出悲愤)

① 师范读、领读 ② 男女生诵读 ③ 分组诵读 ④ 再指生读

(5)“南望王师又一年”,你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同学们,65年啊,那是780个月,23739个日日夜夜呀!

1年过去了——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0年过去了——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5年过去了——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参读陆游的《示儿》深化感悟。

(1)又一个10年过去了,遗民们盼望的南宋王师来了没有呢?(2)出示《示儿》,齐读。

南宋王师盼到没有,你是从哪句体会到的?(但悲不见九州同)此时此刻,你还体会到了什么?(指生说)

(3)古诗读到这里,你觉得“遗民” 的“遗”仅仅是“遗留”的意思吗?(遗忘、遗弃)

(4)是谁早早的遗忘了他们?是谁无情的遗弃了他们?(指生说:南宋王师、南宋权贵)

(5)这边的南宋权贵们怎么就把多年前遗留下的苦难的北宋遗民给遗忘了呢? 学习《题临安邸》。

1、过渡: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王师、权贵、皇帝,他们干什么去了?(出示《题临安邸》全班齐读)(1)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2)指名朗读《题临安邸》(3)指名说说诗的大意,疏通诗意

①“暖风熏得游人醉”这是一副怎样的醉态呀?读着这个“醉”字,(板书“醉”)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点拨:这是烂醉如泥的“醉”,这是纸醉金迷的“醉”,这是醉生梦死的“醉”。那一杯杯琼浆玉液,灌入一个个酒囊饭袋之中,倾倒在

一具具行尸走肉的体内。)

(4)带着你的感情诵读这首古诗的后两句。

②在这帮南宋权贵的眼中,杭州还是杭州吗?(课件播放《清明上河图》)

教师解说:这是北宋的都城汴州。据史书记载,汴州当时的人口超过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繁荣的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这幅《清明上河图》,生动地再现了一个王朝的兴盛和一座都城的繁华。大家看——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车往、川流不息。好一派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气象啊!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萧条,金兵肆虐,遗民泪尽。无论是昔日的汴州还是今日的杭州,那些权贵们还是饮酒作乐。(板书:权贵寻欢)他们已经断送了一个繁荣的汴州,难道就不会再断送一个锦绣如画的杭州吗?

③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焦急?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 ——女生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

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担忧?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 ——男生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

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愤慨?我们和诗人一起指着鼻子问问他们 ——全班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

(三)整体感悟诗韵

1、交替互读两首古诗。(1)齐读《题临安邸》。

在“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质问声中,在“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痛恨声中,你感受到了作者的怎样的心?(板书:忧国忧民)(2)北宋的遗民们在金兵的铁蹄下苦苦期盼、度日如年——齐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迎凉有感的背后是诗人一颗怎样的心?

(3)这是两首各不相同的古诗,场景不同、人物不同、情绪不同,但现在,我们却再次发现了它们的相同之处。(板书:忧国忧民)那颗忧国忧民的心是完全相同的。

三、小结。

1、面对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面对水深火热的北宋遗民,面对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2、面对破碎的河山,面对苦盼的人民,抗金名将岳飞喊出了“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的豪言壮语。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成了千古绝唱!(请欣赏《满江红》)。作业布置:背诵两首古诗。板书设计:

题临安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醉 泪 权贵寻欢 遗民苦盼 忧国忧民

古诗两首:

《题临安邸》

教学设计

韩霞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词注释:

1、题:书写。

2、邸:官府,官邸,旅店、客栈。

3、休:停止、罢休。

4、暖风: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煦的春风,还指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暖风”——暗指南宋朝廷的靡靡之风。

5、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6、熏:吹。

7、游人:既指一般游客,更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8、直:简直。

9、汴(biàn)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诗词译文:

美丽的西湖大部分环山,重重叠叠的青山把西湖拥在怀里,一座座亭榭楼阁雕梁画栋,不计其数,西湖游船上轻歌曼舞日夜不歇。整日在西湖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和煦的春风吹得这些统治者昏昏欲睡,怎么还会记得丢失的北方领土,沦落的旧都!在他们眼里,杭州就是汴州,没什么两样。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题临安邸》表现了当时的社会。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沟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偷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诗词鉴赏:

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慢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用“几时休”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几时能着手?又何时能开始?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既能理解为一般游客,也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统治者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这首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这首诗针对南宋黑暗的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林升(1106-1170年),宋福建晋江马坪村人,为林知八世孙,字岂尘,号肇殷。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卒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林外的科场之路很曲折,屡试不第,直到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已超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才登进士,他受命为兴化县令,仕途也就此止步。留在杭州有他豪于酒,曾于杭州西湖酒肆饮酒斗余,复题诗壁间一首七绝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人皆惊异以为神,他笔锋直刺当时偷安一隅的赵家小王朝,道出了郁结在人民心头的悲愤;同时,警告赵家君臣:不要再骄奢淫逸、醉生梦死了,汴京沦陷之前,也是这样啊!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就是《题临安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词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

(2)篱门:用竹片或竹竿编的门。

(3)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4)“ 五千仞”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八尺为一仞(一作七尺)。

(5)岳:指西岳华山。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6)摩天:碰到天。摩:摩擦、接触。

(7)遗民:指在金政王朝统治下的北宋人民。

(8)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9)胡尘: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指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10)南望:远眺南方。

(11)望:有两种解释:1.希望 2.失望。

(12)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诗题: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的时候,走出篱笆门,忽然对面吹来一阵凉风,心中产生一股伤感,于是写下这首诗。

诗词译文:

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

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

[解说] 南宋时期,金占领了中原地区。爱国诗人陆游在山阴(今属浙江)乡下向往着中 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恢复 统一。

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意: 我本来就是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王者之师平定中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2.二上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本课须考虑一些因素: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 对《草》、《宿新市徐公店》这两首古诗也不陌生, 读通顺、能背诵已不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重点应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展开想象, 在读中感悟、生情、入境, 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 提升审美情趣。

一、激趣导入

1.《草》。

建议从“草”的象形字入手, 出示草字的象形字, 提问:从字形看是个什么字?接着向学生简单介绍汉字的造字特点。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新的学习做准备, 或让学生说带有草字的词语或找课文中带有草字头的字。而后出示诗题, 简介诗人。

2.《宿新市徐公店》。

首先, 复习《小池》, 顺势导入:宋代诗人杨万里描绘了小池初夏的景色, 今天我们要再次随他去欣赏春天里所见的一幕景色。其次, 出示诗题, 理解题意。 (宿:住宿;新市:是地名, 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新市是宋代酿酒中心, 据说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 痛饮大醉, 留住在新市徐公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最后, 指导学生准确读诗题。 (宿|新市|徐公店)

二、读诗明意

1. 识字写字。

首先, 在语境中整体认读, 自主识字, 扫清字词障碍。着重纠正字音, 如烧、荣、未、追、菜、宿、徐等;指导书写9个生字时, 注意纠正字的笔画顺序和间架结构, 重点讲解未、荣、宿、烧、店、离等。

2. 读诗, 释诗意。

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 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为此, 多种形式的“读”应贯穿两首古诗的教学始终。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避免逐字逐句讲解, 释诗意应与“读”有机结合, 以“读”为主, 在“读”中悟, 结合插图, 让学生大概了解诗意, 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反复读, 品味情感, 生情, 入境。

(1) 学生自由读诗, 整体感知内容。围绕“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这一诗句你读懂了什么?”的问题, 交流学习所得和所思。

(2) 教师指导诵读, 读出古诗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可采取自由读, 指名读, 互评;再读, 指名读, 齐读等方式。互评时, 通过“怎样读好诗?”的谈话, 引出平长仄短的读诗规律, 指导学生按其规律读诗。 (“平”指平声字, 包括现在普通话中的第一、第二声;“仄”指去声字, 包括现在普通话中的第三、第四声。平声拖长音节, 仄声声停气不停, 缩短发音。用符号“—”表示平声, 用符号“|”表示仄声, “———”表示声音延长。平长仄短的规律除能让我们读准字音, 还能感受到当时作者用这些字时的情感, 平声字一般作者要抒发的是开朗、豁达、愉悦的心情, 仄声字要表达的是压抑、低落、悲伤的心情。) 《草》的平仄规律是:离 (—) 离 (—) 原 (—) 上 (|) 草 (|) , 一 (—) 岁 (|) 一 (—) 枯 (—) 荣 (—) 。野 (|) 火 (|) 烧 (—) 不 (—) 尽 (|) , 春 (—) 风 (—) 吹 (—) 又 (|) 生 (———) 。《宿新市徐公店》的平仄规律是:篱落 (|) 疏疏 (—) 一径深 (—) , 树头 (—) 花落 (|) 未成阴 (—) 。儿童 (—) 急走 (|) 追黄蝶 (—) , 飞入 (|) 菜花 (—) 无处寻 (———) 。在读诗过程中, 教师可借助手势、身体动作, 让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3) 品词赏图释诗意, 深入感悟。《草》:“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这一句诗中, 对“原”“离离”“一岁”“枯荣”等词语进行释义, 提问:草在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这句诗表达了草什么的特点?着重理解离离是草生长的态势, 岁岁枯荣是草一年一度的枯萎和茂盛, 是其生命的过程。“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这一句诗, 教师可板画草根, 结合图画感受“春风吹又生”的意境。对《宿新市徐公店》中词语 (篱落、疏疏、径、深、未、阴、急走、处、寻) 进行简单释义, 借助插图, 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稀稀疏疏的篱笆, 伸向远方的小路, 新叶不茂盛浓密的树, 是静态描写。后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 是动态描写。

(4) 品味诵读, 深层体悟。《草》重点品读诗句“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帮助学生理解草的特性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烈火再猛, 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 只要残存一点根须, 来年草的生命便会复苏, 以迅猛的长势, 重新铺盖大地。野火焚烧象征生命的艰辛和考验, 春风吹又生说明草的顽强不屈与执著不移。《宿新市徐公店》着重品读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画面”的体会, 如果学生有类似生活体验, 可鼓励交流。

(5) 想象画面, 体会情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要求第一学段 (1~2年级) :“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 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感受语言的优美。”教学时, 引导学生一边读, 一边想象画面, “野火焚烧草和春天草的蓬勃生长”, “稀稀疏疏的篱笆、伸向远方的小路、新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的树、黄灿灿的菜花丛中追逐翩翩飞舞的黄蝴蝶的儿童”。在读中, 入境, 产生情感共鸣, 感受春的美与生机。

三、积累运用

1. 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对古诗形成完整的认知。

2.

3.二上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篇三

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过程

一、主题引路,导入内容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今天就让我们去寻找春天的足迹。

1.播放有关春天的图片(音乐伴奏),学生欣赏。

2.学生说自己印象中的春天。

3.背诵已经读过的有关春天的古诗。

师:春天桃红柳绿、草长莺飞,引得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赞叹,让我们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再一次走进春天。(板书课题:咏柳、春日)

[优美的图片、悠扬的音乐,教师引领学生赏春天、说春天、诵春天,将学生引入诗意的课堂,使学生初步体验和感受春天的美。]

二、整体诵读,触摸意象

1.自由练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再读古诗,思考交流:这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描写和赞美春天的景色。不同点:(1)作者是不同朝代的;(2)所写的事物不同:《咏柳》是写——初春二月的柳树,《春日》是写——春游所见的景色。

[初读诗歌,目标明确。教师提出读书要求,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读的要求由读正确、通顺到读出诗的大概内容,读得有层次,读的要求逐步提高。]

三、分步解读感受意境

(一)学习《咏柳》。

1.读诗赏画,画中品诗。

(1)出示《咏柳》诗句,指名读诗后让学生结合注释自己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喻柳,足见其清新自然;“绿丝绦”——柳枝的绵长和柔软;“春风似剪刀”——运用设问加比喻,把春风比作一位能工巧匠,歌颂了充满生机的春光。

(3)齐诵整首诗。

[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抓住“碧玉”、“绿丝绦”,感悟作者笔下柳树的美丽和高贵;抓住“春风似剪刀”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大自然的神奇。]

2.引导对比,体会心境。

(1)师:在贺知章的笔下,柳树是如此的美丽、高贵,春天是这样的生机勃勃、神奇。可是。古代诗人写了许多有关柳树的诗歌。它们又是怎样的情形?再来看其中的一首。

出示白居易的《青门柳》:“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2)师:在这首诗中。诗人眼中的柳树怎样?心情怎样?请大家先自读古诗,了解大意,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这是一首折柳赠别诗,因“柳”与“留”谐音,离别赠柳表达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所以,这里的柳是别离之柳,表达了诗人伤春叹别之情。) ’

(3)师:同是柳树,在不同的人的笔下,有不同的画面和形态。贺知章为什么会感觉到柳树的美丽和春天的美妙神奇呢?这当然和他写这首诗时的心境有关。

介绍作者写作的背景,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唐天宝三年,贺知章奉诏回乡,百官送行。坐船经南京、杭州,顺萧绍宫河到达萧山县城。越州官员到驿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其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格外高兴,忽然他见到了一株高大的柳树,在河岸边如鹤立鸡群,英姿勃发,一时兴发,就提笔写了《咏柳》一诗,成为千古绝唱。

3.师生合作,引读诗句。

课什出示古诗插图,配乐引读。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青翠欲滴啊!——生读:碧玉妆成一树高。

师: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生读: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生读:不知细叶谁裁出。

师: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生读:二月春风似剪刀。

4.结过渡:贺知章将对万物萌发、百花争艳的春天的赞美集于柳树一身,柳树成了春的使者、春的化身。那么。朱熹眼中的春天又是怎样的?

[对比赏读,写作背景的及时补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感悟“同物同景不同‘诗”’的缘由,使学生在对比中更加深刻地体会诗人的感情。]

(二)学习《春日》。

1.理解诗意,体会心情。

(1)学生自读吟诵,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2)师:知道诗人朱熹在春日里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依据是什么?找出诗中的词句说明。

(寻芳——踏青赏花,看花观景,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无边——一望无际,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万紫千红——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2.想象画面,诵读诗句。

师:朱熹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能不高兴吗?引读——“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欣赏到万紫千红的春色,心情怎能不好?引读——“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此时你就是踏春赏春的朱熹,看到那万紫千红的景色,你想怎样吟诵此诗来表达此时的心情呢?(引读整首诗,读出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的心情)

[立足于对文本的整体把握,通过自读理解后再来解读朱熹的心情,也就找到了本诗的教学重点及情感基点。学生的反复吟诵,想象画面,与语言“亲密接触”读出了诗人的心境,读出了诗人的情感]

3.用心品诗,感悟哲理。

师: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心里非常高兴,这只是文字表面的意思,这首诗还有它的深层意义,不了解朱熹就读不出诗的真正内涵。

(1)了解作者朱熹,特别强调他的诗歌特点:他的诗自然清新。寓意含蓄,简练明快,很多作品成功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秀美和诗人的远大胸怀,常于朴实中透出深刻的哲理。

(2)抓住重点,感悟诗理。

泗水——在山东的曲阜,从曲阜的北面流过,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孔林、孔庙、孔府所在的那个地方。我们读《论语》的时候就知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么他看到这个“川”就是泗水,孔夫子是在这个地方教他的门徒的,也就是说这里即圣人之地。

胜日寻芳——实际上告诉我们他在春日寻找的这个“芳”,这个芬芳的东西是孔孟之道的芬芳、是人间的圣人之学的芬芳。

万紫千红——他找到了一种充满希望的景象,也就是找到了民族精神和人生意义。他的这首诗,在从容沉着的风景描写之中,透露的是一种自信和喜悦。

[了解朱熹的生平及时代,了解诗中有特别意义的地点和景物,既丰富了学生的积累,也有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深层含义。]

4.对比赏读,感悟春美。

师:朱熹眼中的春天是万紫千红、满含哲理且透露着自信和喜悦的,那么春天在其他诗人的眼中会是怎样的形态呢?我们再来看另一首写春天的诗。

出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小组合作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想象它所描写的春天的形态,从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2)交流体会: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春游西涧时看到的暮春景色,他当时正任滁州刺史,他向往归隐山林。诗人先写涧边的春意盎然的景象,从“独怜”看出他的喜爱之情,再写郊野渡口的水势急迫、空荡的渡船,流露出了诗人淡淡的忧伤。

(3)小结:同是春天,在不同诗人的眼中,春天的色彩也是不一样的,这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心情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诗人总是通过写景来抒发或寄托自己的情感。

[适时的对比拓展,能丰富学生的想象,体会诗人的心境,真正感悟《春日》的深刻内涵,也让学生懂得心境决定物境。]

四、总结延伸,升华主题

师:春天在每个人的眼中是不一样的,在诗人贺知章的眼中春天是碧绿、高贵、神奇的——引读《咏柳》;在朱熹的眼中春天是万紫千红的、富含哲理——引读《春日》。

在其他别的诗人眼中春天是怎样的呢?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课外再找描写春天的古诗阅读,体会诗人不同的感情和心情。

4.《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篇四

备课组长签名: 第 周教案 2017 年 月 日

第 六 章(单元)第 20 课

教学内容:20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

3.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所描述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难点: 感悟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揭题。

2、读题。

3、注意“孟(mèng)”的读音及写法。

4、解题。注意黄鹤楼与广陵的位置。

5、“之”的意思。

/ 5

二、课前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三、议一议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古诗。

自学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同,学讲解古诗;教师注意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

四、评一评体会诗境。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六、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七、布置作业。

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送元二使安西》

一、回忆导入。

舍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生背诵《赠汪伦》)

2、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

3、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

4、师板书课题。(送元二使安西)

/ 5

二、初思古诗。

(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

1、解诗题,知作者。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

三、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1)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 送元二使安西

送:送别元二:王维的好朋友使:出使安西:安西都护府(2)强调题目读法:送元二/使安西(3)齐读课题。

(4)师:王维的好朋友是元二,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送别的故人是谁啊?(孟浩然)

(5)师:同学们的记性真好,现在谁再来介绍一下作者王维的生平呢?

(王维701-761),字摩洁,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著名诗人。

2、抓字眼,明诗意。

(1)师:知道了诗题和作者,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3)汇报。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浥:湿润(注意字型)

轻尘:尘埃(注意“尘”字的“小”没有勾)

/ 5 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旅店。新:焕然一新。

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师小节:这一句诗都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请。

君: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更尽:再饮完。

解释:请你再喝完一杯酒。

师:从这句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酒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

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向西行走。故人:老朋友。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解释: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师小结:从这一句诗中,你体会到什么?(诗人与好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3、多诵读,悟诗情。(1)复习诵读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

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3)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

/ 5

四、练习完成总结。比比谁的反应快。

1、_________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

2、使:________。

3、“浥”这个字读________。

4、柳树的颜色是________。

5、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写送别的?

6、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同学们反应都很快,有兴趣的下课后自己出几道题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

五、课外拓展。

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生自己说说以前学过的或读过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学习又学了一首送别的诗,这里还有几句送别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背诵、默写这首古诗。

5.《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篇五

在教学这首诗时,我努力在体现以下几个理念:

一、积极倡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规范》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议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置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课上,我让学生“猜一猜”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其实就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只不过换了“猜一猜”这种说法,学习就不显得那么压抑和繁重了。

四、根据注释学习古诗是学生自身通过观察发现的,这样的发现比教师告诉他的,要有效。五、四人合作交流古诗诗句的意思,是在个体充沛独立考虑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先有自身的观点,再进行讨论交流,才有话好说,有理可辩,不至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六、“怎么学比学什么”更重要。七、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八、借用一句老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小燕子”了。由此可见,阅读更多的是主观行为,这与阅读对象的年龄、阅历、经历等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江雪》这首诗中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郁结在胸,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来流露他对愤世恨时且又孤芳自赏的感情。

这种感情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是能够有所体会的,但假如要和诗人引起共鸣却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终究还是小朋友。

因此教师只是点到为止,学生从自身动身谈体会,不追求唯一的结论,也没有正确的答案。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学生的生长,对于这首诗意境的体会将不时发生变化。这也是古诗的永恒魅力!

三、扩大容量,注重积累。

《规范》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身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和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资料”。积累语言资料,其实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贮存,这些资料贮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发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

课前,我让学生说描绘冬天的词语;课中引导学生说“千()万()”的成语;教完教材中的古诗,再补充《规范》要求背诵的诗文。这样的课堂容量学生完全能够接受,而且掌握起来也比较轻松自如。

语文的学习是很难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干“薄发”。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

6.《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篇六

古诗词的教学一直用这样的模式:诵读诗歌——理解字词句的意思——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孩子们的预习也准备得十分充分,课堂交流的时候,也很热烈,诗歌的节奏,诗歌中字词的意思,对诗句的理解,同学们都是通过自主学习或课堂讨论习得的,课堂上我只点拨了几处难以理解的地方,如《望洞庭》中的“镜未磨”、“白银盘”、“青螺”;《峨眉山月歌》中的“半轮秋”、“流”、“君”、“下”。从课堂效果看学生的理解是比较到位的,但疑惑的是做习题的时候孩子们有些一知半解,特别是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自己不能组织连贯通顺的语言说清诗句的意思。

二是题目的形式一变,就无从下笔。如《补充习题》上有一道题出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后问:读着这个诗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就不懂得变通,很僵硬地把诗句的意思写了上去。现在细细想来,课堂上学生的精彩表现得益于他们购买的参考书籍,而并没有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是在以后的课堂上要特别关注的一点。

7.二上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篇七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教科书所给的唐诗译本和许渊冲的译本,与大家共同学习和理解许渊冲教授提出的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译文要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论。

【关键词】三美 创译 境界

人教版第六模块第二单元主题是谈诗歌,课文中谈到了英文中的童谣、清单诗及五行诗,还提到了日本的俳句诗和中国的唐诗。课文中列举的唐诗英译及79页课文注释给出的唐诗原文一并展示如下: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

行人归来石应语。

Awaiting Husband Stone

Where she awaits her husband

On and on the river flows.

Never looking back,

Transformed into stone.

Day by day upon the mountain top,

wind and rain revolve.

Should the traveler return,

this stone would utter speech.

(by Wang Jian)

该译本出自张廷琛与魏思博(下简称张魏)合译的《唐诗一百首》中第53首。教科书中的译文没有英文标题,上文的标题是根据张魏的译本补上的。首字母的大小写是照着教科书抄下来的。在《唐诗一百首》原书中译者在译文后加了注释:A legend that originated in Wuchang, Hubei Province, and spread so far and wide that there were many such landmarks along the rivers of China. 而北京大学许渊冲译注的《唐诗三百首》(2007年1月第一版)第60页也是《望夫石》,译注如下:

The Woman Waiting for Her Husband

Wang Jian

Waiting for him alone

Where the river goes by,

She turns into a stone

Gazing with longing eye.

Atop the hill from day to day come wind and rain;

The stone should speak to see her husbandcome again.

*The legend goes that a woman sitting for the return of her husband turned into a stone by the riverside. Thus the stone becomes a symbol of lovesickness.

从形式上看,以上两种译文共同点是既译且注,不同点是张魏的译本是无韵体,而许译是韵文。和原诗比较不难发现张魏译本首先未做到押韵,因为原诗是押韵的乐府诗,不押韵就失去了乐府诗的音乐美,不美也就不能脍炙人口,也就无法流传了。正所谓,诗之无美,行而不远。而许译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不仅形美,而且音美、意美。

再看该书workbook的52页还列举了另外一首唐诗的英译,即孟浩然的《春晓》。该诗的原文和教科书所给译文如下: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A Spring morning

I awake light-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Everywhere 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s-

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 the storm,

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Witter Bynner、江亢虎)

该译本出自中国学者江亢虎 (1883-1954) 和美国著名诗人威特·宾纳(Witter Bynner)(1881-1968)合译的 The Jade Mountain: An Anthology Being Three Hundred Poems of the Tang Dynasty(618-906)(中文名为《群玉山头:唐诗三百首英译本》)。《群玉山头》是《唐诗三百首》的第一个英译全译本, 也是西方世界流传最广的《唐诗三百首》译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历史学博士李珊在她的文章《江亢虎北美传播中国文化述论》中关于《群玉山头》的论述如下: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美国意象派诗人热衷于借用中国古诗中的意象以自由诗的形式表现具有东方色彩的意趣。江亢虎和宾纳的英译《唐诗三百首》的工作,就是在这一股由意象派带动的翻译中国古诗热潮中开始的。《纽约时报》书评对该书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在这个领域中后来的作家们应当以他们的作品作为范本,并将他们的感知作为指导。”上述书评中有两个关键词“自由诗”和“准确性”即说明该译本首先背离了中国古体诗的韵诗特性,其次,背离了文学作品讲究的“艺术性”而非科学意义上的“准确性”。另外,抛开韵诗特点,单单从简洁达意上看,也有讨论的余地,比如:第一行中light-hearted,第二行中的round me,第三行中的I可否略去?

下面,我们看看许译《唐诗三百首》(2007年1月第一版)第六页的对该诗的译注:

A Spring Morning

Meng Haoran

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

Not to awake till birds are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This quatrain reveals the poets love of spring and his regret of her departure.

首先,许译的第一行和第二行结尾的lying 和crying押韵,第三句和第四句结尾的showers和flowers押韵,体现了诗歌的音美;其次,该译文的第一句和第三句长短一致,第二句和第四句长短一致,体现了诗歌的形美;第三,第一句中,没有直译“眠”,第二句没有直译“处处”,但意境表达出来了。体现原诗的意美。体现意美是诗歌翻译中最难做到的,因为需要译者的再创作。由此,我们想到宋代画院曾经举办过一次绘画比赛,画题是“踏马归来马蹄香”。众画工挥毫泼墨,各显其能,有的画骑马人手里拈了一枝花,有的画马蹄上缠着一枝花,有的画一匹马站在一片鲜花丛中,最后夺魁的却是这样一幅画:一匹骏马奋蹄疾驰,马蹄边飞舞着几只小蜜蜂。真是绝妙的构思啊,画中没有花,但追逐马儿的小蜜蜂却让人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香是难以正面描绘的,而以蜜蜂衬花香从而获得含蓄蕴藉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绘画艺术是这样,文学创作是这样,文学翻译何尝不是如此呢?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曾说: “Prose is words inthe best order; poetry is the best words in the best order” (散文是编织得最好的文字,诗歌是编织得最好的绝妙好辞)。由于西方文字是形合文字,百分之九十以上可以对等,所以西方提出了翻译对等论。但中文是意合文字,据计算机统计,只有大约百分之四十的中文可以和西方文字对等,西方的翻译理论不适合中西翻译实践,因此,中译英的翻译理论必须来源于中英翻译实践,必须建立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而英译唐诗的最高标准,应是要追求意美、音美、形美的有机统一。许渊冲教授是翻译三美理论的提出者,也是三美理论的实践者,在许老长达七十年的翻译生涯中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等中外名著。许老在《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指出:在译诗时,传达原诗意美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传达原诗音美是第二位的;传达原诗形美是第三位的,最好“三美”齐全,如果必能兼顾,就要从全局考虑取舍。许老创译的例子数不胜数,以柳宗元的《江雪》为例: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s in flight,

From paths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man, behold!

Is 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

第一句的“千山”说成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鸟飞绝”反说成没有飞鸟。第二句的“万径”说成是从一条道到另一条道,“人踪灭”反说成看不见行人。第三句舟字不译,因为寒江垂钓,自然是在船上,“蓑笠翁”说成“渔翁”,再加一个“看”,以动衬静,愈见其静。第四句说原来渔翁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钓雪,显示渔翁独立的人格。全诗上下都体现了译者的创译,让人读罢全诗,心领神会,荡气回肠。这大概就是创译诗歌达到的“三美”境界吧!

参考文献:

[1]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2]许渊冲.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8.古诗两首《草》教学设计 篇八

教材解读:

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与本组教材主题非常吻合。《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这首诗的大意是: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到秋天枯萎,但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繁茂,年年循环,生生 不息。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也不能把它烧尽,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设计说明:

本单元的主题都和春天有关,第二课《草》这篇课文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学习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小草虽然平凡但是生命力极其顽强,从而能够从内心去欣赏和学习小草的顽强精神。所以我的导入从单元主题“春天”入手,并从上节课《找春天》中的“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引出“草”这个课题,并且让孩子们说出“草”的特点。最后本课的生字只有“枯”和“荣”这一组反义词,要读准字音非常简单。所以,我直接让孩子们通过同桌合作的方式解决字音。我听过很多古诗的教学课堂,模式大致都是一样的,这一次我想做一个小尝试,就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来进行古诗的学习。先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朗读,理解诗意,遇到不会的意思,就把问题提出来,老师书写在黑板之上,最后通过四人小组合作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汇总到全班一起,把自己提出来的问题自己解决出来。这也是整个课堂最大的亮点。最后我还设置了一个表演感悟的环节,让孩子来演一演小草,深刻地感悟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说出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样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3、启发儿童想象,让学生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 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2、理解‚离离‛、枯‛、荣‛、尽‛的词义。

3、懂得句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故事导入

1、紧扣单元主题“春天”。师:昨天在第一课《找春天》中我们一起寻找春天,还记得春天的眉毛是什么吗?全班齐答:草。师板书课题,“草”。指名读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2、师:小草看起来很平凡,但是你们有没有观察过它呢,它有什么特点?生:草是绿色的,草的生命力顽强。

3、师: 1200多年前,在唐代长安城里有一位16岁的少年叫白居易。他的一位朋友要到边远的小城去谋生,白居易送他,一直送到长安城外。这时,只见漫山遍野绿草茵茵,正是美好的春天。马上就要分别了,这位朋友说:“居易兄啊,这一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你们了,那个小城那么偏远,那么艰苦,我都不想去了。”白居易见朋友没有信心,就说:“朋友,还记得吗?两个月前,我们来过这个地方,那时正是秋冬季节,漫山遍野全是枯草,有的山上的枯草还被野火烧光了。可是现在,你看,到处是绿草茵茵的,草又长出来了。小草的生命力都这样顽强,何况人呢!贤弟请听‘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位朋友听了后,被诗中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所感动,说:“小草都这么顽强,我们人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于是,就高高兴兴的向小城方向走去。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读古诗,圈出生字,拼读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纠正字音,互帮互助。

3、自读古诗(读准,读通),边读边想,看自己能读懂那些,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一会儿老师和你们一起探讨。

4、反馈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以下为课堂上孩子们自己提出来的问题)(1)、“离离”是什么意思?(2)、“岁”是什么意思?(3)、“荣”是什么意思?(4)、为什么野火烧不尽那些草?

(5)、野火烧不尽草,是因为春风把野火吹灭了,草没有全部烧完吗? 5.师补充提问:“原”是什么地方?全班齐答:“草原”。“烧不尽”的意思是什么?指名回答,“烧不完”。

三,四人小组合作,解决全班同学提出来的问题。

1、四人小组先边读每一句诗歌,边翻译诗句。每个组,我都选出来一位基础最差的孩子,由这位孩子负责主讲诗歌意思,其他小朋友补充和完善。

2、四人小组共同商讨解决全班同学提出来的问题。四,全班解决之前提出来的五个问题

1、“离离”。师:有没有哪个组讨论出“离离”的意思,想象白居易经过长安城外的大片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小组代表发言:很多、绿油油的、茂盛、茂密。师出示草地茂盛的图片,这就是“离离”的样子。

2、“岁”。师:哪一个组讨论出了“岁”的意思?小组代表发言:“岁”是“年”的意思。师:你是从哪里猜出来的呢?该组小组代表或者其他同学发言:年龄就是一岁两岁,就是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多少年,所以“岁”就是“年”的意思。

3、“荣”。师:有没有谁知道“荣”的意思?生猜测:光荣,荣耀。师:“枯”是什么意思?生:枯萎,枯败。师:枯荣在这里是一组反义词,草原上的草啊,一年之中草会枯萎,草还会怎么样呢?生争先恐后发言:“荣”就是生长的意思。4.师:野火为什么烧不尽小草呢?是因为春风把火吹灭了吗?(师边讲边将草改成黄色,用红色的粉笔画上熊熊大火烧枯草的情景,擦去原野图地上的草)问:原野上的枯草被野火烧了个精光,可为什么又说‘烧不尽’呢?小组代表:因为草根在土里,地下的草根没有烧掉。(师根据学生的话,画出地下的草根。使学生领会“烧不尽”的是草根。)师:所以并不是春风把火吹灭,春天的风是微风,只会助长野火,而不是吹灭野火。春天的风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温暖,所以小草越长越高越长越高。

五、表演感悟。师:现在大家来演一演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把你们的桌面当地面,小手演小草,根据老师的描述表演。“野火烧不尽”(生蹲到桌子下面),“春风吹又生”(生小手慢慢伸出桌面),“春风吹啊吹,小草长啊长”(生小手越来越高),“小草越长越高,越长越高”(生站起来了)。(反复两次)师:同学们,你们感受到小草的生命力了吗?小草的生命力怎么样?(板书:生命力顽强)

六、写字

1、“枯”。“木”加“古”就是“枯”,古代的树木到了现在是不是都枯萎了?注意“木字旁”写得又窄又长,“古”字宽一些短一些。

上一篇:学术带头人管理办法下一篇:2016年教师进修学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