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助人的小红作文

2024-07-16

乐于助人的小红作文(精选13篇)

1.乐于助人的小红作文 篇一

在一个夜深人静[注: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勇敢的小红作文

。]的晚上,小红的

小红独自在家里玩,忽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注: 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像一条巨大的银蛇在乌云中窜着。最后,下起了倾盆大雨[注: 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

小学生作文大全

形容雨大势急。]。风把窗户吹开了,雨点儿飞进了小红的房间里。

小红心里非常害怕,想起了动画里的魔鬼,好像后面真的有魔鬼似的。小红连忙拨打妈妈的电话号码,电话里传出一声"喂"小红说:"妈妈,是我,我是小红啊!"妈妈从电话里说:"怎么了?"小红说:"下雨了,我很害怕!"妈妈说:"别怕,小红,你是最勇敢的!"于是,小红鼓起勇气,躲过了"暴风雨"。

妈妈终于回来了,小红对妈妈说:"今天真是有惊无险呀!"

2.乐于助人的小红作文 篇二

关键词:创设情景,细致观察,方法引领,放飞想象

“有两种学习情境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a) 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己的学习当中; (b) 允许他们选择和控制与自己能力和需要相匹配的任务”[1]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让学生乐于作文, 首先就要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 这是学生乐于作文的首要条件。

1 创设情景, 诱发动机, 帮助学生“寻找”习作素材

在很多时候, 学生怕作文。究其原因, 表面上是学生觉得没什么材料可写, 而深层的、根本的原因是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缺少“发现”。为了点燃学生习作的欲望, 教师要适时、恰当地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与学生一起“寻找”作文素材, 以诱发学生习作的动机。

几年前执教“情景作文‘当老师迟到时’”公开课时, 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景:上课铃响, 听课的老师都已经在教室里坐等, 而作为执教者的我却“迟到”了3min。其间, 学生不安的等待, 听课老师的议论, 以及我走上讲台时的“慌张”……都成了这堂作文课上我帮助学生“寻找”到的素材。这一情景的创设, 一下子将习作与学生自己的生活贴近了, 让学生的眼前有了活生生的形象, 从而完全融进了习作活动之中。这样, 从学生已经亲历的事情入手,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增强了习作的自信心。

激发兴趣可以从多方面进行, 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科学习都可以为我所用, 也就是说作文可以从学生生活和学习中找到丰富的素材。教师要着眼日常生活,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事, 说自己的话, 学生的作文之“源”才能解决。许多学生在作文时, 往往觉得无话可写, 是因为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物往往视而不见, 充耳不闻。本来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要做的首要工作首先是要引导他们去感受生活, 亲近生活, 培养他们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新意, 在周而复始的生活中感受不同, 在生活中积累丰富的素材, 作文就有了远为深厚的表现内容。这样, 在作文课上, 学生不但可以写“难忘的暑假”、“ 校园一角”、“一个熟悉的人”、“第一次——”等传统的题材, 还可以写有关“最感兴趣的一堂课”、“我给老师打分”、“班里的新鲜事”以及由参加、观摩活动后的自由命题作文。

不要忽视与学生平时的“闲谈”, 更要重视学生课间的 “闲谈”。 叶圣涛先生说过:“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 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 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2]。学生之间是无话不说的, 他们说的永远都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这部分生活素材“量”足且“质”纯。老师在与学生平时的交流中, 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留意收集这些“闲谈”的话语, 不妨告诉学生:老师今天与大家的谈话, 就是这次作文的话题;刚才同学们的谈论, 只要稍加整理, 就会是一篇不错的作文……这样做的目的, 就是帮助学生敏锐地捕捉素材, 发现平淡的生活中竟然也如此富有新意, 使学生对写作文充满乐趣, 充满挑战。

2 细致观察, 放大细节, 让学生学有所得

我们都知道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运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思维总是先于文字的。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学生写作前和写作中的思维训练是值得老师花费大力气的。在写作前, 老师应该而且可以采取如上所述的一些方法诱导学生产生写作的愿望和动机。但是仅仅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不够的, 更要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在细致地观察的过程中, 学有所得, 是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恒长持久。在执教“当老师迟到时”的作文公开教学时, 我引导学生对当时的情景进行“回放”, 调动学生用多种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 (1) 用眼睛看。看老师走上讲台的动作、神态, 看听课老师的动作、神态, 看同学们的表情、动作, 特别是眼神; (2) 用耳朵听。听老师讲课的语言, 听听课老师的质疑, 听同学们的议论; (3) 用心感受。猜想老师的内心活动, 猜想听课老师的内心感受, 猜想同学们的心理感受。这样, 抓住师生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观察, 通过内心活动的猜想, 突出心理感受, 真正把思维训练落实到习作的过程之中, 拉长了这一“情景”的过程, 使细节放大, 让学生感受到了这种创造性活动之后内心的愉悦, 从而培养了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在习作指导中, 让学生通过对事物独立、个性化地观察, 抓住主要特点, 放大细节, 让学生每次在习作中都必有所得, 是使学生喜欢作文的重要条件。

3 掌握方法, 突出个性, 让学生体验成功

作文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创新精神, 若只把功夫下在激发兴趣, 细致观察, 放大细节上, 而忽视表达方法的指导, 更是不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应作必要的方法和选材的指导, 从小处入手, 以兴趣为先, 鼓励学生写自己生活中的见闻和感想。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 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要在具体的习作中, 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述:“根据表达的中心,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做到内容具体”[3]。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 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在一次次个别的习作指导中, 教师要做的, 不仅仅是这些个案应该怎样写好, 应该更关注的是学生在这些个别的习作中应该学习哪些习作知识, 掌握哪些习作方法。

万法不离其宗, 老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 作文首要的方法是写出真实的感情。刘勰在他的名著《文心雕龙》的《情采》篇中说:“故情者文之经, 辞者理之纬, 经正而后纬成, 理定而后辞畅, 此文之本源也[4]”。刘勰精辟地阐明情理是第一位的, 是文章的“经”, 文辞是第二位的, 是文章的“纬”。作文要用我笔写我心, 而不是为文造文、为师造文。 “课标”中强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习作方法的学习并非给学生“定条条”、“划框框”, 而是让学生在章法的统领之下突破思维束缚, 心中怎样想, 笔下就怎样写。只有这样, 学生在习作中写出了自己独特的发现, 独特的感受, 学生才会乐于作文。

其次, 要让学生在习作中习得作文的基本方法。利用课文学习作文不失为一条捷径。课本的文章是学生学习的范文, 可以通过它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 对学生作文的启示和引导是各方面的。一篇作文能否感人, 除了要表达真情实感外,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有没有细节, 细节写得怎样。这里不是忽视其他方法的习得, 只是认为细节更重要些, 因为出色的细节, 会使作文更生动、形象、真实。学生学了《一面》、《“诺曼底”号遇难记》等课, 指导学生习得抓住人物外貌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 再写人物外形时, 借鉴书中关于人物的外形描写, 降低了难度。学了《景阳冈》等课, 指导学生习得用精确的表示动作的词进行细致准确的动作描写的方法, 再写人物活动时, 书中的范例成为了学生写活人物的阶梯。指导学生关注细节描写, 让学生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第三, 要让学生习得在不断的修改中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好作文都是改出来的, 修改不外乎老师批改, 学生自改、互改和家长评改这三种方式。无论哪一种方式, 都要让学生得之于心, 行之于文。只有学生心领神会, 不仅知道作文要这样改, 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改之时, 学生才会真正具有了写好作文的动力, 才会是自觉的。

4 放飞学生的想象力, 给学生习作装上翅膀

刘勰说“文之思也, 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 思接千载, 悄焉动容, 视通万里”[5]。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受、体验, 进而指导通过大胆想象, 让他们的思绪 “飞起来”, 就能写出只属于他这一个的, 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独特创意的作文。经常为学生搭建想象的平台, 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 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 无疑的是使他们的习作长上翅膀的好方法。在学习了《凡卡》一课后, 我设计了《 爷爷收到信后》这样的题目, 学生对凡卡命运的设想都是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在学习了《穷人》一课后, 笔者设计了《 十年后……》这样的题目, 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学生对渔夫、桑娜以及几个孩子命运的设想都是美好的, 从而在作文训练的同时又完成了育人目的。在这样的想象活动中, 学生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 想象思维得到了训练和发展, 写出的作文自然比较充实生动。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必须寻到源头, 方有清甘的水喝[6]”, 让学生感受生活, 体验生活, 感悟生活, 掌握丰富的写作素材,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这样, 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一步一步地得到提高。大千世界, 人、事、物、景纷纭多变, 难以数计, 然而, 学生的作文往往却空洞无物, 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生活, 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留心、认真地观察生活。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 去观察, 去体验, 去感悟, 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笔描绘出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41.

[2]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356.

[3]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文心雕龙》之《情采》篇,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346.

[5]《文心雕龙》之《神思》篇,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295.

3.小红的生日礼物初中作文 篇三

清晨,小红狐从家中出来,站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呼吸着清新醉人的空气,伸了个舒服的懒腰,心里默默盘算着今天要做的“大事”。忽然,一股诱人的香甜的味道飘进了小红狐的鼻子。它飞快地嗅了嗅鼻头,循着香味的来源找去。原来是小花猫的竹篮里放着几个粉嫩嫩的大香桃,就像一个个长着粉红尖下巴的小仙女。

“小花猫,你摘这么多桃子要到哪儿去?”小红狐问道。“今天是小獾的生日,我要到小獾家去吃獾奶奶做的美味的栗子蛋糕!”小花猫舔了舔嘴边的长长的触须,一蹦一跳地走了。它的身后还紧紧地跟着一个红色的身影,太阳将它的身躯映照得如草原上燃烧的一簇火焰。

青翠的大山脚下有一座漂亮的小木屋,木屋前有芳香扑鼻的野花、潺潺的溪水和转动的大风车。小红狐的两只前爪扒在透明的窗户上,清楚地看到屋子里慈眉善目的獾奶奶正在为小獾做生日宴。獾奶奶的手就像有魔法一样,东切切,西抹抹……一会儿工夫,圆圆的小木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红艳艳的樱桃还流着汁水;紫莹莹的葡萄团子像珍贵的玛瑙;五颜六色的水果沙拉闪着金灿灿的光泽……

最吸引小红狐的,还是那个放在小木桌正中央的大大的奶油栗子蛋糕。一个不安分的.念头在它的心头萌发了。小红狐飞快地冲进了木屋前的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使尽全身力气搬起了一块大石头,朝岸上走去。大石头仿佛有千斤重,小红狐抱着它走路都颤颤悠悠的,像喝得酩酊大醉似的。小红狐双手抬起大石,对准獾奶奶家小木屋的大门狠狠砸去。“砰”的一声巨响,大门如巨人一样轰然倒下。小红狐看见獾奶奶听到响声,出了门,便两只后腿一蹬,敏捷地跳上了窗户,悄无声息地进到了獾奶奶家的小厨房。香甜迷人的水果味瞬间将小红狐包围了。他径直走到了那个大大的栗子蛋糕面前,舔了舔嘴唇便咬下一大口,真甜、真好吃啊!味道就和奶奶生前做的一模一样。小红狐想起了奶奶对它慈祥的微笑,不由得又咬了几口蛋糕,在嘴中慢慢咀嚼着。

“孩子,我做的栗子蛋糕一定赶不上你奶奶的手艺吧。想当年,你奶奶做的栗子蛋糕方圆几里都颇负盛名呢。来,今天你尝尝獾奶奶做的水果沙拉吧。”獾奶奶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站在了小红狐的面前,它笑吟吟地去拉小红狐的手,小红狐害羞地低下了头,红宝石般的眼睛里涌出几滴热泪,滴落在手中的栗子蛋糕上……

4.童话作文:骄傲的小红狐狸琪琪 篇四

在一节美术课上,琪琪小心翼翼地拿出水彩笔准备画画。这时小熊贝贝走了过来,亲热地对琪琪说:“琪琪,你的画笔可真漂亮呀!”琪琪骄傲地说:“那当然了,这画笔可是国外进口的。”贝贝讨好地说:“那把它借我用一下好吗?我一定会保护好它的。”“不可以。”琪琪果断地拒绝了。贝贝心里想:不就一盒破笔吗?只有你才当个宝贝一样!

贝贝走了不久。小兔子悦悦蹦蹦跳跳地来了,她用轻柔的声音说:“琪琪,借我用一下水彩笔好吗?”琪琪坚定地说:“不行,不行,我只有一盒,借给你我怎么办呀!”悦悦失望地走了。

顽皮的小猴淘淘又跳了过来说:“小红狐,快把水笔给我用一下。”琪琪反问道:“为什么要给你?你一点都不懂礼貌,再说你那么顽皮,会把我的宝贝写坏的!”淘淘失望地走了。经过这件事,大家一致认为琪琪太小气了!

第二天,老师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忘带尺子。琪琪信心满满地打开了铅笔盒,万万没想到,竟然没带尺子!

琪琪没办法,只好向别人借了。她想到了淘淘,于是对淘淘说:“借我一下尺子,快一点马上就要上课了。”淘淘不乐意地说:“就你这种态度,我才不借你呢!”

琪琪没有办法,只好向贝贝求助了:“贝贝,借我一下尺子好吗?”贝贝说:“我只有一把呀!你去向悦悦借吧,别来找我。”

她又走向悦悦:“悦悦,借我一下尺子好吗?”悦悦说:“我只有一把,不过没关系。”悦悦二话不说,就把尺子折成了两半,将其中一半借给了琪琪。

作者:柯桥小学四(1)班 施园园

5.乐于助人的小红作文 篇五

中国古代有一个名为《虎媪传》的故事, 作者黄之雋 (1688-1748) , 收录于清朝黄承增编辑的《广虞初新志》卷十九中。郑振铎先生写过一篇《老虎婆婆》, 里边写到了这个故事。看了这个故事读者一定会觉得惊讶, 因为这个故事的情节与西方的著名童话《小红帽》十分相似, 提到《小红帽》, 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格林兄弟的版本, 但是最早的《小红帽》文字版本是法国17世纪著名作家查尔佩罗在他的《鹅妈妈故事集》中收录的, 该书出版于1697年, 比后来广泛流传的格林兄弟的版本要早了一百多年, 而佩罗版本的小红帽与格林童话的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 众所周知, 格林童话里的小红帽被狼吃掉之后, 被猎人所救, 她和奶奶都得以生还, 最后还用计杀死了恶狼, 而佩罗的版本则没有这些情节, 故事在小红帽被吃掉以后就戛然而止, 从时间上来看, 佩罗的版本与中国的“老虎婆婆”的故事更加接近, 因而也就更加具有比较的价值, 通过比较这两则童话的故事情节和象征意义, 我们能发现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地理环境对文学所产生的影响。

二、两则故事的叙事结构分析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佩罗版《小红帽》的故事:

1、小红帽奉母命送糕饼和黄油给外婆;

2、小红帽遇到野狼;

3、小红帽同狼说她要到外婆家去, 并把外婆家的地址告诉了狼;

4、野狼假扮成了小红帽到外婆家去敲门;

5、外婆相信了狼, 让它进了屋子, 狼吃掉了外婆;

6、小红帽发现外婆不对劲, 最后被狼吃掉。

再来分析一下《虎媪传》的故事:

1、姐弟俩个奉母命送枣给外婆;

2、姐弟俩被虎变人形的外婆带回了家;

3、姐姐发现外婆身上有毛;

4、弟弟被吃;

5、外婆是老虎;

6、爬到树上;

7、樵夫救了姐姐, 同伴的老虎把老虎婆婆吃掉。

可以看到这两个故事中都含有“欺骗”和“发现欺骗”的情节, 但是故事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两者所要表达的观念有差别。这些差别主要表现为女性角色的不同, 教育主题的侧重不同, 这两个问题将会在下面作具体分析。

1、女性角色

与《虎媪传》中勇敢坚强的小姐姐相比, 《小红帽》中的女性角色显得十分软弱, 并有暗示女性“不守贞洁, 必定被狼吃掉”, 这种思想比起《虎媪传》更显得保守。在《小红帽》的故事中, 年轻的女孩只会没脑筋贪玩, 糊涂地被男狼调戏然后吃掉, 女人是一无所能的。女性强烈的依赖男性, 要男性的保护, 狼的凶恶, 在某种象征意义上指的是男性的权威与强暴代表。

而《虎媪传》所含的意识更明显的是更为突出女性的独立, 要凸显女性的勇敢与机智, 因此整个故事都是以女性机智为中心, 表现了她足以对抗男权、足以自救能力, 所以故事中姐姐聪明的斗智与果断的勇敢, 发现身边是老虎, 不慌不乱, 立刻想出办法来救自己, 会和怪物周旋, 会审时度势, 爬到树上, 会及时求助, 完全脱离险境。不仅如此, 这女孩还理智得叫人吃惊:弟弟显然已经死了, 自己也没有能力运他回去, 所以不必哭天抢地, 不必管弟弟的碎尸, 自己先逃出去才最重要, 最后机智的女孩求助了机智的男子成功脱险。

2、教育主题

在《小红帽》的结尾中, 狼把小红帽和外婆吃掉了。依据《百变小红帽》的分析, 贝洛的《小红帽》是一则性爱寓言, 在于警告女孩她们的周围潜伏着许多想骗得她们贞操的如狼般的男人。

结合佩罗写作小红帽的历史文化背景, 作者的这一意图则体现得更加明显, 佩罗版《小红帽》问世的时代, 正是路易十四当政时期, 在这位以骄奢淫逸而著称的帝王统治时期, 整个法国的上流社会都沉浸在一种奢靡的情绪当中, 贵族沙龙盛行, 贵妇人以同男宾客保持暧昧关系为风尚, 佩罗撰写小红帽, 正式要告诫当时的年轻女子与上流社会那些受过教育, 教养良好的女人, 要洁身自好, 不要被“野狼”欺骗。

贝洛的《小红帽》捍卫的是他的性道德观。它的结尾蕴含着整个故事的意义, 在一定的程度上, 可以说这个故事的情节是为其结尾而存在的。它所表达的观念是要小孩子循规蹈矩, 要小孩听大人的话,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而在《虎媪传》的结尾中, 姐姐战胜了老虎, 成功的脱险。故事虽然曲折, 却相对单纯, 并没有《小红帽》那么多训诫的意义。

姐姐在面对老虎时, 表现出来的是镇定, 聪明的思考着怎么逃跑, 后来想到爬到树上的方法, 并不会因此而害怕或是胆怯, 而是从容的与老虎作斗争。至此, 姐姐身上集中体现的主题是智慧与勇敢。

从上述中可以得出结论, 《小红帽》和《虎媪传》是两个同源又有交叉的不同故事体系。《小红帽》闪烁“性”的意味;《虎媪传》, 凸显的两个字是智慧。

三、两则故事中坏蛋角色象征意义的分析

同一原型的故事, 经过多人传播翻译之后, 正如故事中的动物主角一样, 经历了变形的过程。变形转化之后, 许多元素都随之改变了。故事中加害者的不同, 代表的不仅是动物形象的差异, 也因为该动物在当地文化长久以来的意象, 为整个故事赋予了新的文化意涵。从民间故事来看, 中国与西方偏好扮演加害者的动物各有不同。在中国老虎被称为“大虫”, 是可怕的食人者。而西方的童话故事中, 扮演坏蛋的角色都是野狼。这两种动物在中国与西方长久以来的意象, 有相似也有相异之处。

1、“狼”在西方的意象

从渔猎时代进入农业时代, 人类开始豢养家畜家禽, 随时要防止狼夺去人类的食物资源, 于是就开始与这种掠食者为敌, 从此狼的恶名便不断被复制传播, 出现在各种民间传说、童话、寓言中, 使它成为所有故事中最典型的坏蛋, 同时也逐渐成为一种象征, 代表着邪恶、贪婪、残暴、恐怖, 彷彿是魔鬼的化身。

法文的“引狼入羊舍” (enfermer le loup dans la bergerie) 指的是引狼入室, 而法文谚语“饥饿引出树林裡的狼” (La faim fait sortir le loup du bois) , 比喻的是饥饿所迫, 什么都干。这些习语或谚语, 显露出狼的负面印象在西方文化中已根深蒂固。

残暴、贪食的负面形象, 要以狼人为最贴切的代表。狼人的传说从中世纪的欧洲开始流传, 1580年到1650年间, 正值天主教在欧洲审判异端之际, 任何男女违反社会规范, 都可能被控告为巫婆或狼人。当时详述狼人兽慾暴行及恐怖死刑的小册子流传全欧洲, 描述这些人在邪恶慾望压迫下, 堕落成像狼这种凶残的野兽。直到今天, 狼还是邪恶的象征。

2、“虎”在中国的意象

虎在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 成为一种图腾, 在民间传说、文学作品、传统工艺方面, 处处可见虎文化的痕迹。老虎的勇猛、威严、危险性, 是古人又崇拜又畏惧的特质。《周易·乾卦文》提到“云从龙, 虎从风”, 将天上的龙和地上的虎相提并论, 视为神明与权力的象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龙逐渐成为君王权力象徵, 虎则隐入民间, 成为人民的吉祥物和保护神, 于是人们相信孩童穿着虎鞋虎帽可以驱邪避凶。然而另一方面, 由于老虎会伤人吃人,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却也将其视为大害而欲除之。综而观之, 老虎既是瑞兽也是凶煞, 这种吉凶综合的矛盾意象, 正是中国特有的虎文化。

3、虎狼的同与异

变形化身这类传说的主角, 在欧美是狼, 在中国是老虎, 其中地缘因素的影响颇大。中国多山地, 从东北的林海雪原到南方山林地带, 这些地方都是老虎的栖息地, 因此老虎的故事在中国广泛流传。而欧洲的德国、英国、法国等地区, 地形却是以平原为主, 自古多有狼出没, 而老虎却并不在此生活, 因此童话故事以狼为主角便是很自然的现象了。

除了地理因素之外, 一般家长在讲此类童话给小孩听的时候, 希望起到的是训诫, 恐吓的作用, 所以故事中的怪物一定要是能让孩子恐惧害怕而有所警惕的事物。因此, 这个角色最好是孩子在生活上有印象的动物, 这便是一般民间童话在流传的过程中往往用当地动物替换原本故事中动物的原因之一。

因此此类故事在传播的过程中, 讲故事的人在决定故事的动物主角时, 必然加入了自己的主观选择, 赋予这个怪物新的面貌。从《虎媪传》到《小红帽》, 动物主角由虎变为狼, 不仅改变了动物的形态, 更改变了动物意象背后源远流长的文化意涵。老虎在中国文化中既是吉祥瑞兽, 又是凶煞猛兽, 这样的矛盾象征, 用来呈现老虎外婆在故事裡的角色格外贴切。外婆本来应该是充满慈爱的, 但由于路途遥远而平日较少往来, 因此外婆仿佛又是陌生而威严的。因此, 纵然假外婆的辩解之词听来说服力不强, 但由于敬畏, 小孩子虽心生怀疑却不敢忤逆的情节便可以理解。

然而, 当“老虎外婆”变成了“狼外婆”, 这种错综矛盾的象征意义便在故事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 是狼在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的象征意义。狼的残暴、狡猾、贪婪使它成为魔鬼的代言人, 而所有童话故事裡大野狼的邪恶特质, 也全都加诸于《小红帽》故事裡的这只恶狼身上。故事裡少了中国人对虎的那种敬畏之感, 却增添了基督教思想裡对魔鬼的憎恶。唯一不变的, 恐怕只有所有人类对食人者的恐惧, 这种原始的恐惧可溯及远古时代人类害怕遭遇猛兽的攻击, 这种恐惧为人类各种族心理遗传所共有。

四、结语

通过对比《小红帽》和《虎媪传》两则故事的情节和人物设定, 我们可以看出, 这很可能是同一个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版本, 对比这两则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象征意义的不同, 我们能发现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地理环境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产生的深远影响。

摘要:中国的《虎媪传》和法国佩罗版的《小红帽》同样都诞生于18世纪左右, 从情节上来看这两则故事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很可能是同一则童话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版本, 本文中将着重分析这两则童话故事情节的异同和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 以分析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不同的地理环境对文学创作与传播的影响。

关键词:《虎媪传》,《小红帽》,虎,狼

参考文献

[1]郑振铎.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2]佩罗, 著.佩罗童话[M].倪维中,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6.给小红的一封信250字作文 篇六

小红:

你好!我这次写信是为了上次那件事向你说声:对不起

上次美术课,老师让大家画花草,大家点了点头,可是你在你的.书包里摸了好一阵,也没拿出水彩笔,你自言自语地说:哎呀,我忘带水彩笔了,这可怎么办啊,你望了望四周,一脸的无助,突然你发现我带水彩笔了,正低头仔细画画呢,你走过去,贴着我的耳朵轻轻的对我说:小丽,能把水彩笔借我一下吗?我一抬头,发现你红着脸站在那里,我当时没有管,继续画着我的画,你以为我没有听见,就提高了音量,又对我说:小丽,能把水彩笔借我用一下吗?,我当时一想,这是我的干嘛要借给你啊!再说,借给你了,我用什么呢?,于是,我对你说不行,你看到这情景,又问我同样的话,我生气地说:不借就是不借,你烦不烦啊,你也生气了,对我说:不借算了,我还把你当朋友呢,你居然这样对我,我俩绝交!,说罢,你气愤的走了。

从那之后,我想了又想,觉得是我不对,人本来就应该大方。诚恳地对待别人,我却那么小气,为此,我心里很是过意不去,所以今天我借此机会,向你说声:对不起!

学习进步!

7.小红帽作文 篇七

醒来后,我突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一骨碌爬起来,看见妈妈正在给一个穿着红斗篷、戴着红帽子的小女孩篮子里装点心。噢!我醒悟过来,这不是小红帽吗?。我兴致勃勃地走到小红帽身边,问她:你这些点心是要送给奶奶吗?是的,哥哥!小红帽笑眯眯的说。我这才明白我已经来到小红帽的世界,并且成了她的哥哥。告诉你,当你去奶奶家的时候,会有一只大灰狼骗你去采花,他会在你采花的时候,把奶奶吃掉!真的吗?小红帽浑身瑟瑟发抖。不要怕,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我先装成你的样子,然后你去找猎人,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小红帽坚定的说。

我拿着篮子,往奶奶家的路上走着。不一会儿,我果然看见了那只大灰狼。大灰狼很恭敬的向我问好,并且还邀请我去跟它采花。我装作高兴的样子和它走进森林,大灰狼不知道的是,我每采一朵花就把辣椒粉撒在上面。大灰狼看我采得起劲,就准备偷偷溜走。我看见了,便大声说:亲爱的狼先生,我送你几朵花吧!说完,我一下就把有辣椒粉的花撒在大灰狼的眼睛上。大灰狼辣的满眼冒金星,便大吼:怎么回事!小红帽不是很善良吗?哈哈!我不是小红帽,我是21世纪的小学生啦!真正的小红帽去找猎人了!大灰狼知道中了计,便朝我扑来。这时砰砰两声,猎人来了,一下就把大灰狼打死了,大灰狼绝望的喊道:我还会回来的!

8.从目的论角度谈《小红马》的翻译 篇八

目的论 (skopostheory) 是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Skopos是希腊词, 意思为“目的”。作为功能派的代表人物威密尔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根据目的论, 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对于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 (如赚钱) ;译文的交际目的 (如启迪读者) ;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 (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 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目的论”认为翻译过成的发起者 (initiator) 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发起者出于某个特殊原因需要译文。在理想状况下, 他会给出需要译文的原因, 译文接收者、使用译文的环境、译文应具备的功能以及与原因有关的细节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翻译要求 (translation brief) 。同时译者也并非被动的接受翻译要求, 他会以专业眼光在与发起者意见不一致时与其协商, 发挥其能动作用。除此之外, 目的论还有两个法则即:连贯性法则 (coherence rule) 和忠实法则 (fidelity rule) 。连贯法则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 (intratextual coherence) 的标准。即让目的语读者理解, 符合目的语文化的交际环境。而忠实性法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一致 (intertextual coherence) 。这相当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这三个法则的地位不是平等的, 而是目的法则地位最高, 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都从属于目的法则, 而忠实性法则又从属于连贯性法则。特别是当翻译的忠实性法则为了目的法则的实现而失效时, 翻译的充分性 (adequacy) 成为翻译过程的标准。

二、以“目的论”为基础分析《小红马》译文

根据“目的法则”翻译过程的发起者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 而译文的交际目的又是通常情况下最重要的。因此,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本书的出版社。从中国和平出版社的官方网站上我们看到, 该出版社的出版宗旨是:继承和发扬宋庆龄国家名誉主席毕生献身人民的崇高精神、为发展我国的文教、科技和培养少儿身心健康成长作出贡献。因此, 该出版社主要以出版青少年科普读物以及儿童读物为主。通过该系列丛书的装祯我们可以看到该丛书的外观设计活泼、清丽并且配以彩色插图, 容易吸引青少年读者, 同时该书集中英版本于一书既可以作为少年儿童的课外读物, 又可以作为具有一定英语阅读能力学生的学习用书。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出本书的目标群体大致为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青少年或对该书感兴趣的成年读者。总揽译文全文笔者也深深地感受到译者石枚以青少年为目标读者, 为了展现一个纯真质朴的儿童世界尽量使用简单、形象、生动、流畅的语言以使文本易于青少年读者的接受。

1.儿童文学译文的音韵美

儿童文学的用词不仅应该生动、形象, 还要注重韵律美, 不仅适合看, 还要适合读出声来。为此译者可以通过双声叠韵词的使用, 既使语言富有音乐美, 又符合青少年读者的表达习惯, 使文章显得活泼、俏皮易于读者接受。例如:

(1) 原文:The hills were dry at this season, and the wild grass was golden, but where the spring-pipe filled the round tub and the tub spilled over, there lay a stretch of fine green grass, deep and sweet and moist.

译文:这个季节山上干燥, 野草一片金黄色, 可是泉水通过管子流进木桶、又漫出桶外的那些地方, 长着好一片青草, 绿油油、湿漉漉的, 挺惹人喜爱。

(2) 原文:One fat white cloud he helped clear to the mountain rims and pressed it firmly over, out of spirit.

译文:一朵胖乎乎的白云被他推到山脊那边去, 被他坚定的推过山脊梁, 不见了。

从以上的译文中我们看到对于green, moist, dumpling summer clouds, fat white cloud, piling, shone with new silver leaves, wore hoods of golden green词句的处理译者分别翻译成:绿油油, 湿漉漉, 夏日一团团的云彩, 胖乎乎的白云, 层层叠叠的, 亮晶晶的新叶子, 披上金黄嫩绿的头巾。这些词汇既朴素又清丽, 同时形象生动充满孩童的欢快气息。

然而例2的译文整个句子不够流畅, 其原因是为了忠实于原文, 即为了保证忠实性法则, 而忽视了连贯性法则, 这显然与目的论所主张的忠实性法则从属于连贯性法则是不符的, 因此, 笔者建议为了保持文本的通畅将其进行改动, 同时笔者考虑到汉语习惯用“把”字句, 而尽量避免“被”字句的特点, 而将译文改为:

他把一朵胖乎乎的白云推到山脊那, 使劲儿一挥手, 那白云便不见了。

2.儿童文学译文需要充满生活气息

儿童读者的特点是理解具体生动的情节相对容易, 而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相对困难。因此儿童文学翻译也要注意尽量使用口语化的生活词汇, 而少用晦涩难懂的书面语。本书的译者抓住了男孩的性格特征以及他与父亲之间微妙的关系, 在译文中译者使用质朴形象的语言反应这些特点。

原文:Jody started his journey. He filled his pockets with little pieces of white quartz that lay in the road, and every so often he took a shot at a bird or at some rabbit that had stayed sunning itself in the road too long. At the cross roads over the bridge he met two friends and the three of them walked to school together, making ridiculous strides and being rather silly. School had just opened two weeks before. There was still a spirit of revolt among the pupils.p130 (第一章)

译文:乔迪开始上路.他一路上捡小块的白色石英石, 塞在衣兜里, 还不时用石头扔鸟, 扔兔子, 因为它们在路上晒太阳晒了这么长的时间。他过了桥, 来到十字路口, 遇见两个朋友, 他们三个一起走, 步子大得滑稽可笑, 一副傻相。学校开学才两个星期。学生调皮的劲头还没有过去。p9

本段文字描写的是Jody去上学路上的情景, 译者将filled译成“塞”显示出小男孩已经装了满满一兜石子却还在往里面放的可爱形象。将“making ridiculous strides and being rather silly”译成“步子大得滑稽可笑, 一副傻相”使人感到语言质朴幽默贴近生活。将“spirit of revolt”译成“调皮的劲头”而不是“反叛的精神”更符合译文的实际情况易于理解。以上几处细节尽显译者用词的贴切与朴素。但笔者认为在对“he took a shot at a bird or at some rabbit”这一部分, 译者使用“扔”这个词显得不够生活化, 笔者认为使用“砸”和“打”字一方面符合文章朴素的语言风格, 同时更能凸现男孩子的调皮。因此建议将此部分改为:还不时用石头砸鸟, 打兔子。

三、结论

综上所述, 本文以目的论为基础, 分析了石枚所译的短篇小说《小红马》, 并且通过原文与译文的对比总结出该译文的翻译目的为以晓畅、通顺、活泼的语言为青少年读者呈现一个纯洁、真实的儿童世界。由于能力所限, 笔者无法从翻译的各个参与者角度全面分析该译本, 而是详尽地通过译文与原文的对比, 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坚持的翻译要求, 同时对译文中的部分内容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启示。

摘要:目的论作为功能派翻译的核心理论, 使译文从原文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为翻译界注入了一股清泉。其三大法则环环相扣, 其理论既严谨又实用。本文拟从该理论出发对美国著名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小红马》的中译本进行详细的评述, 以期将理论与翻译批评实践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

关键词:儿童文学,目的论,翻译

参考文献

[1]Bell, Roger T.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M].London:Longman, 1991.

[2]Nord, 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Activity[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ublication, 2001.

[3]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1999.

9.一把小红伞作文 篇九

在夏日炎炎的一个中午,小兔打着火红的小伞唱着歌儿拿着篮子到茂密而多姿多彩的森林里摘蘑菇。

小兔路上遇到了可怕又心狠的大灰狼,它十分的害怕。大灰狼见了它,恶狠狠对小兔说:“小兔,谢谢你的到来,我三天没有吃饭很饿!”向小兔扑了过去,小兔眼睛中急眼泪都快出来了。突然看到手里的小红伞,立即用它作武器,用尖尖的头把大灰狼打跑了。拍拍胸口,心想:“我有武器了,这下在森林里安全了”,继续在森林里找蘑菇。这时看见乌龟在苹果树下,一问,噢!乌龟想吃苹果。小兔看着苹果树转了三圈,忽然看着手中的伞,有办法了!它用伞把的弯钩把苹果钩了下来,并把苹果送给了乌龟。乌龟高兴极了,忙说:“谢谢你!”小兔开心的向森林里走了。在森林里走着走着看到了山羊伯伯,真在找他的拐杖,小兔赶忙跑过去,把伞借给了他。山羊伯伯杵着拐杖回家了。小兔看着远去山羊伯伯想:“小红伞真好!它不但帮助自己打跑大灰狼,还帮助森林里的动物!真是太好了!”

如果我有一把小红伞,就用它帮助森林里需要帮助的动物们!

10.小红作文400字 篇十

一大早,小红帽来到我家,要和我过一天。我们首先吃了点东西,然后看电视,我们看到了童话里的小红帽,当小红帽看到自已时,大声喊:“那就是我呀!”

中午,我们一起看书。我说:“你想看什么书,我帮你拿。”她说:“我要看白雪公主。”我马上把有关白雪公主的书从书架上拿下来,给她。我随便选了一本,我们坐在沙发上,看了一会儿,妈妈上班要回来了。我对小红帽说:“我准备给我妈妈一个惊喜。”你先躲在卧室里,好吗?当然可以。”小红帽很满意地说。

妈妈回来了,小红帽从我卧室里慢慢走了出来,我说:“妈妈你看这是谁?”妈妈回头一看,惊奇地说:她不是童话里的小红帽吗?她怎么会在这儿?我说:“是她要来和我过一天的。”妈妈说:“我去给你们做饭吃。”我们吃了饭,下楼去玩了。

到了晚上,我又和小红帽玩了一会儿,她就不见了。

11.乐于助人的小红作文 篇十一

1.1 供试材料

1.1.1 小红稻 (红米)

由贵州伙伴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供给。

1.1.2 土壤调理剂艾佐迈

由上海利统生化制品有限公司。

1.1.3 试验地点

思南县思林乡

1.2 试验设计

1.2.1 田间设计

试验田土壤肥力均匀一致, 试验同期播种, 同期移栽, 栽插密度以当地为准, 按生产试验方法设置施用艾佐迈 (试验组Ⅱ、Ⅳ) 和不施用艾佐迈 (对照组Ⅰ、Ⅲ) 2个处理, 对角线排列2次重复, 栽插密度为16.5cm×26.4cm, 小区作田埂, 避免小区间相互影响。小区面积80m2。

1.2.2 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措施与当地大田生产相同或略高, 切忌施肥水平偏高或偏低, 并保证试验施肥均匀一致。施艾佐迈, 分别在植株返青期和分蘖盛期分2次施入1.3kg/667m2;对照不施。

1.2.3 播种

试验按当地最佳播种期适时早播, 试验的所有处理都在2012年4月20日播种。

1.2.4 要求

各试点从苗期开始进行病虫害防治, 特别注重稻瘟病的防治, 可在孕穗末期 (或始穗期) 和齐穗期各施药2~3次进行防治。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蘖动态

在整个分蘖期, 小红稻茎蘖数按“S”型增长方式进行, 并且分蘖盛期均处在7月3日~7月11日, 此间试验组茎蘖数增长速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而后其速度均缓慢减小。施用土壤调理剂艾佐迈的水稻分蘖力比对照组强。据调查, 出穗后的有效穗数:4个小区中试验组 (Ⅱ、Ⅳ) 、对照组 (Ⅰ、Ⅲ) 的有效分蘖率分别为:185.5%、182.6%, 说明在不施用化肥的同等条件下施用艾佐迈能使水稻有效分蘖率升高。

2.2 株高和茎蘖数

在同一生育时期中, 各小区小红稻的株高差异不大, 说明施用土壤调理剂艾佐迈对小红稻株高没有明显的影响, 而在同一处理条件下, 随着小红稻生育期的进程株高逐渐升高, 到齐穗期达最大值, 而后没有多大变化。在拔节期、孕穗期、齐穗期、成熟期4个生育期中, 试验组 (Ⅱ、Ⅳ) 茎蘖数明显大于对照组 (Ⅰ、Ⅲ) , 并且在孕穗期各小区茎蘖数达到峰值, 此后又逐渐降低, 其原因是在分蘖盛期使用艾佐迈, 能促进水稻分蘖的发生, 而在齐穗期以后, 由于水稻植株需要大量的营养供给, 使一些较晚的分蘖营养不足而死亡, 即无效分蘖。由此说明, 施用土壤调理剂艾佐迈对小红稻的分蘖力有促进作用, 而对其株高影响不明显。

2.3 叶面积指数

经试验得出, 小红稻在拔节期、孕穗期、齐穗期3个生育期中, 试验组 (Ⅱ、Ⅳ) 的叶面积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34、4.84、4.47, 对照组 (Ⅰ、Ⅲ) 的叶面积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12、4.01、4.00。因此, 实验最终实际产量试验组 (Ⅱ、Ⅳ) 明显高于对照组 (Ⅰ、Ⅲ) , 由此说明, 使用艾佐迈能够提高小红稻叶面积指数, 是实现高产的途径之一。

2.4 粒叶比

从试验中得出:试验组 (Ⅱ、Ⅳ) 颖花/叶 (cm2) 、实粒/叶 (cm2) 的平均值分别为0.86、0.71, 对照组 (Ⅰ、Ⅲ) 颖花/叶 (cm2) 、实粒/叶 (cm2) 的平均值分别为1.18、0.95。由此说明, 施用艾佐迈小红稻的单位叶面积负载库容量比对照的大, 反映了抽穗前灌浆物质和积累情况和抽穗后的光合生产力比对照组强, 而施用艾佐迈对小红稻粒重/叶没有明显影响。

2.5 产量构成

试验组 (Ⅱ、Ⅳ) 小红稻的有效穗 (万/667m2) 、每穗实粒数 (粒) 、结实率 (%) 、千粒重 (g) 、实际产量 (kg/667m2) 的平均值分别为9.53、119.11、86、31.48、523.50;而对照组 (Ⅰ、Ⅲ) 有效穗 (万/667m2) 、每穗实粒数 (粒) 、结实率 (%) 、千粒重 (g) 、实际产量 (kg/667m2) 的平均值分别为9.23、97.62、79、420.77。由此得出:试验组 (Ⅱ、Ⅳ) 中由于艾佐迈的施用, 产生的实际产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说明施用土壤调理剂对小红稻最终产量确实有明显的效果, 因此, 小红稻高产栽培中施用艾佐迈具有促进作用。

3 结论

以上结论表明, 施用土壤调理剂艾佐迈后, 能够有效提高小红稻生育过程中相关性状指标, 尤其是小红稻的最终产量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 比对照组增产17.5%, 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 艾佐迈的应用是实现小红稻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 将为有机水稻高产栽培中有机肥的利用提供理论实践基础, 对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 高效、优质、经济养殖业, 营养、健康、绿色食品加工业, 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有机农业的推进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摘要:此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土壤调理剂艾佐迈对小红稻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以此为理论基础以期对小红稻生产实践提供决策帮助和理论支持。施用艾佐迈后试验表明, 小红稻的分蘖能力在整个分蘖期得到明显的增强, 但对株高和生育期进程影响不明显;能够提高小红稻叶面积指数, 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颖花/叶 (cm2) 和实粒/叶 (cm2) 试验组显著大于对照组;试验组最终产量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 比对照组增产19.6%, 艾佐迈的应用是实现小红稻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

12.小红作文300字 篇十二

课文主要讲了,住在,东北长白山的一名女孩小红,她正是贪玩的年纪。没人跟她玩,所以她跟小动物玩。有一天,他在屋里偶然听见的一段歌声,最后他结识了一个小朋友“小绿”(因为他穿着一件绿色的衣服,所以叫它小绿),小红这几天过得都很开心。当妈妈问起来时,他理直气壮的回答说,和小绿在一起玩,这引起了爸爸妈妈的怀疑,爸爸妈妈背地里,查看了一下,却没有查到这个,小孩的住址和姓名,他们就怀疑这个小孩是个骗子。妈妈交给他一根针,让他玩的时候别在小绿的衣服上,这样就可以找到小绿的踪迹。让大伙们发现小丽的住址是惊呆了和他的样貌。小红的爸爸才恍然大悟,原来和她女儿天天玩的孩子是一颗千年的`宝贝。因为他们家很贫困,所以他们把千年人参卖了,钱。大家都说小红给大家带来了好运气,但是小红却一点也不快乐。她总是回忆起和绿衣孩子,一起度过的时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等失去了才,知道,自己错了,我们不应该伤害别人要去懂得朋友间的友谊。懂得去理解别人……

13.乐于助人的小红作文 篇十三

北宋初,宋太祖为了加强皇权统治,防止藩镇割据的再次发生,实行“杯酒释兵权”的政治改革措施,并沿唐五代之习。此间他以高官厚禄赐予臣下,希望他们都能够安于享乐,在温柔乡中颐养天年。《宋史·石守信传》载:

帝(太祖)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

为了进一步达到目的,宋太祖还一改历代统治者对官员蓄伎的政策限制,在鼓励功臣蓄伎的同时,又大力倡导职官蓄伎。宋代李廌《师友谈记》载:

仁皇(仁宗)一日与宰相议政罢,因赐坐,从容语曰:“幸兹太平,君臣亦宜以礼相娱乐。卿等各有声乐之奉否?”各言有无多寡。惟宰相王文正公不迩声色,素无后房姬媵。上乃曰:“朕赐旦细人二十,卿等分为教之,俟艺成,皆送旦家。”一时君臣相悦如此。

宋朝蓄伎之风袭自唐代贵族们在家蓄养歌伎以供自己享乐,正如沈松勤先生所说:“与唐代一样,宋代士大夫在官府‘得以官妓歌舞佐酒’,在家则蓄养歌舞妓女,每逢宴饮,命家妓奏乐唱词,以助酒兴,成了宋代士大夫家庭中普遍流行的娱乐方式。”(1)宋朝社会制度与唐朝相比有所变化,在当时“重文抑武”的政策下,文人的思想异常开放。他们常与歌伎酬唱、交往,有文人更是把歌伎引为知己,这股蓄伎之风影响着宋代文学的创作和传播,也是“小红”出现在诗句中的根本原因。

一、《过垂虹》背后的疑问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这是《过垂虹》的全文诗句,小红因其得以传名。关于“小红”何许人,元人陆友仁《研北杂志》中的一段文献记载了其身份:

小红,顺阳公(范成大)青衣也,有色艺。顺阳公之请老,姜尧章(姜夔)诣之。一日,授简征新声,尧章制《暗香》、《疏影》两曲。公使二妓肄习之,音节清婉。姜尧章归吴兴,公寻以小红赠之。其夕大雪,过垂虹赋诗曰:“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尧章每喜自度曲,小红辄歌而和之。

《过垂虹》中被人称颂的爱情故事,曾被元代陆友仁,以及“明初十才子”之一的张羽,还有文学家刘逸生、词学宗师夏承焘等写进自己的作品之中;清代张镠所画《小红低唱我吹箫》一图及画家任颐的《小红低唱图》也均传世,两幅名作皆以小红与姜夔同回苕溪的船为场景,描绘了整首词的意境。

然而,在人们赞赏《过垂虹》中这一情境时,金文明先生却在《姜夔〈过垂虹〉诗和“十四桥”试释》一文中对这首诗中小红是否和姜夔一同乘船返回吴兴提出质疑:姜夔在垂虹桥与挚友范成大告别,与他所爱的姑娘小红坐船远去,留下诗作一首这种说法,是对古代文献的误读,并不符合史实,范成大是在姜夔回家之后,没过多久派人把小红送去的。所谓姜夔与他所爱的姑娘小红坐船远去的说法,属无稽之谈。若将《过垂虹》当作一首描写男女恋情的作品来引用和发挥,就背离了作者的原意,是一种不应有的误读。(1)金先生认为不少人对《过垂虹》误读了,此说法间接否定了张羽、夏承焘、陆友仁等人的著作,若此观点成立的话,关于描述姜、红二人游船过垂虹的那两幅传世名画就纯粹是艺术想象了。金认为,关于姜夔与小红的爱情故事,最早出处即不过是陆友仁的《研北杂志》(如前面所引)。

但他又提出以下疑问:“‘姜尧章归吴兴,公寻以小红赠之’一句,‘寻’是个关键的字眼。如果范成大早在姜夔离开石湖前就把小红送给了他,那么这里只要说‘姜尧章归吴兴,公以小红赠之’就可以了,根本用不到那个‘寻’字。现在,陆友仁特地把它加上,绝非无意的赘笔。”(2)

对于这个观点,许贵文先生写了一篇《姜夔是只身过垂虹吗?——与金文明先生商榷》,针对“寻”字作了解释:“从《辞源》《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的解释中可知,‘寻’字作时间副词用时其含义即相继、接着、顿时、不久、俄顷、旋、随等。就表示时间的长短来看,这些释义虽然没有把‘寻’字定指为是几秒、几分、几小时、几天……但前事与后事相隔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后事是紧接着前事发生的。……金先生说陆友仁写这段话时特地加上个‘寻’字,通过这个‘寻’字,就能准确无误地告诉读者,‘范成大是在姜夔回家之后,没过多久派人把小红送去的’,是取‘寻’字所含的‘不久’之义。”在此,许还指出了金的两个小问题:第一是金选择“不久”作为“寻”字的解释,“脱离了‘寻’字在引文中的具体的语言环境”。他认为金“忽视了范成大赠小红与姜夔的背景”。第二是金“孤立地解释‘寻’字,打破了整段话文义的连贯性,割裂了‘寻’字所处的文句与它后面的‘其夕大雪’一句的关系”。许认为“其”是个代词,应解释为“那个”、“那天”、“那晚”。(3)这样读后上下语义便通顺了,若割裂开来,则不符合作者的原意。许也提出,金并没有为自己的观点找出一些史料依据,也没有说明是谁在什么时间把小红送回苕溪。笔者认为许的观点,即将“寻”字解释为“随即”更为合理。

二、对疑问的深入思考

姜夔的《除夕自石湖归苕溪》是一组七绝,共十首,写于除夕之夜告别范成大而归苕溪的路上。《姜白石诗集笺注》载:“绍熙二年辛亥,三十七岁……除夕,自石湖归湖州,成绝句,(诗题)大雪过垂虹,作‘小红低唱我吹箫’诗。”(4)可知,姜夔在从石湖归苕溪的路上写了《过垂虹》和《除夕自石湖归苕溪》,即这两首诗的创作时间、地点都是一样的。《除夕自石湖归苕溪》的第七首写道:“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迭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前述金先生认为其中“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一句正是诗人孤身一人雪中过垂虹桥的情景写照,其难耐的“寂寞”和刺骨的“寒夜”恰恰透露出作者是只身过垂虹的,若小红此时在姜夔身边,姜恐不会写出如此孤寂悲凉的诗句。这一番旁证确实有些道理。《姜白石诗词》中又对这一句做了说明:“这里‘寂寞’、‘只有’、‘一舸’,早就将作者那种愁肠千结、感慨万端的心情和盘托出了。这确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其注释写道:“只有诗人一舸归——诗人,是作者自称。舸,见《念奴娇词注》。这句是说,只有我乘着一只船去。”(1)整句解释通顺合理,难道姜夔在作《除夕自石湖归苕溪》一诗时确实是孤身一人?但是,这一组诗和《过垂虹》又是在相同的时间、地点创作的,难道我们此前持有的姜夔在作《过垂虹》时有小红在身边的论点是错的?一切看起来本已顺理成章的观点在对这句“只有诗人一舸归”的理解上被打断,所以我们不妨对这一句进行进一步考证。笔者在查阅姜夔的这一诗句时,发现大量的资料注释都将其理解为只有诗人一人乘船归去,恐多有竞相模仿之嫌,而未结合姜夔创作的风格特点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

《姜白石诗集笺注》对《除夕自石湖归苕溪》之七的注解中写道:

《左传·哀十七年》:“三月,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水而陈。”《吴地记》:“松江,一名松陵,又名笠泽。”则笠泽即吴淞江。《扬州记》:“太湖一名笠,一名洞庭。”则笠泽又指太湖。(2)

在对《过垂虹》的注解中写道:

范成大《吴郡志·桥梁》:“利往桥,即吴江长桥也。庆历八年,县尉王廷坚所建。有亭曰垂虹。而世并以名桥。”(3)

姜夔在过吴江时想起了发生在此的笠泽之战,这是发生在吴越两国间的一次著名江河进攻作战。诗人眼前仿佛重现出交战时的悲壮情景,又想到此时国家正处危难之际,统治者昏庸无道,而自己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落得靠朋友接济来维持温饱,四处漂泊,悲寂之情油然而生。此情此景,为整首诗定下了凄凉的基调。

《姜白石诗集笺注》中对“只有诗人一舸归”一句的注解为:

杜牧《杜秋娘》诗:“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按白石《庆宫春》词自序:“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当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又按,白石此行,载小红同归,故以鸱夷载西子自比。(4)

由此,该书对“一舸”做出了正解。姜夔好用典,此处正是引用杜牧《杜秋娘》中的那句“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范蠡以鸱夷子皮自称,故鸱夷指范蠡。《史记·货殖列传》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5)西子则指西施,对西施的归宿,学界一直有所争议。宋朝姚宽在《西溪丛语》卷上“西施归宿”条说:

《吴越春秋》云:“吴国亡,西子被杀。”杜牧之诗云:“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东坡词云:“五湖间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予问王性之,性之云:“西子自下姑苏,一舸自逐范蠡,遂为两义,不可云范蠡将西子去也。”尝疑之,别无所据。因观唐《景龙文馆记》宋之问分题得《浣纱篇》云:“越女颜如花,越王闻浣纱。国微不自宠,献作吴宫娃。山薮半潜匿,苎罗更蒙遮。一行霸勾践,再笑倾夫差。艳色夺常人,效颦亦相夸。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入松网,鱼畏沉荷花。始觉冶容妄,方悟群心邪。”此诗云复还会稽,又与前不同,当更详考。(6)

姚宽总结了西施归宿的三种可能性:一是吴国灭亡后被杀;二是随范蠡一起泛舟五湖;三是回到了会稽。从这句“西子下姑苏,一轲逐鸱夷”中可知,杜牧认为西施是随范蠡泛舟五湖去了。杜牧诗中写鸱夷、西子一同泛舟,正是代指自己和秋娘此时的情景,而姜夔诗中引用鸱夷载西子泛舟五湖的典故,应正是同杜牧诗中一样,将自己比喻成范蠡,而把同舟的小红比喻成西施,这也正暗示了自己乘舟过江时身边有小红陪同。

杜牧奉命出使扬州,途经镇江时,见到年老色衰的杜秋,听其诉说坎坷多难的一生后,写下了《杜秋娘》这首荡气回肠的长篇古诗。该诗用春秋时期的管仲、战国时期的范雎、秦朝的李斯等多个典故,诉说了政局动荡中人、事的变幻无常。诗人在感叹秋娘悲苦命运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的人生,在愤慨激昂的诗句中透露出对当朝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的不满。姜夔这首诗与杜牧同样表现了对现实黑暗政治的不满,故以此为典故,来悲怀才之不遇,叹世事之无常。姜夔于同年初春,因感时事作了一首《满江红》,词中描述了山河残破、风雨飘摇中的南宋王朝,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其对国家、人民的担忧: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1)

孝宗即位后欲收复中原,发动北伐,却大败于金,签订了屈辱合约——隆兴和议。姜夔作此词时,宋金和议已近30年之久,当朝统治者偏安一隅,贪图享乐,不思安危。作者痛斥了当朝统治的昏庸无道,同时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忧思。他在诗句“只有诗人一舸归”中所引典故,不但说明了他在除夕之夜泛舟过吴江时,小红在身边,也解释了整首诗凄凉基调的来由。

金先生认为《除夕自石湖归苕溪》这组诗整体表现出来的情绪较低沉,并举出了五例以作旁证:“应是不眠非守岁,小窗春色入灯花”(第四首);“百年草草都如此,自琢春词剪烛看”(第六首);“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第七首);“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苎作春衫”(第八首);“少小知名翰墨场,十年心事只凄凉”(第九首)。他说:“从这些沉郁低回的吟咏中,透露出来的是无限的孤寂、落寞和伤感。古语说:言为心声。此时此刻,如果姜夔身边真有一位他所喜爱的小红姑娘朝夕相伴的话,他的心情怎么会如此凄凉和消沉。”(2)笔者认为这一观点还可商榷,所举旁证也有以点概面之嫌,因为除了流露孤寂伤感的词句之外,这组诗中仍可以看出轻松愉悦的心情。如第一首:“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这是描写自湖州归苕溪的沿途风景,由写近处的细草、沙雪到渐行渐远的吴宫被烟水笼罩,生动地刻画了小舟在江中轻快远行的场景,正表现了诗人的轻松愉快。姜夔很可能是有佳人陪伴,才写了此诗。

前面提到的《过垂虹》一诗的描写也为我们作了一个实证。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宋诗鉴赏辞典》中进一步阐释了这首诗表现出的情趣意境:“携伴佳人,吹吹唱唱,一路轻舟过垂虹,诗人陶然心醉,因此虽是隆冬雪天,诗中却毫无肃杀寒意,而是气氛热烈,情趣盎然,音调谐和,意象清雅,咏之沁人心脾。”

金先生文章其实也指出:“《除夕自石湖归苕溪》十绝句中,第五首后两句曰‘已拼新年舟上过,倩人和雪洗征衣’。倩:请。不得不在一叶扁舟上度过新年,请人和雪洗去仆仆征尘。请的是谁呢?如果是姜夔‘只身孤舟’,那么唯一可请的只能是艄公了,可是船在行进中,那是不可能的,而且真若那样,恐怕也就没有什么诗意可言了。因此,所请之人便是小红无疑。”(3)这一论据,再次有力地证明了小红在船上的可能性。

三、姜夔所在时代的乐伎文化

在宋太祖重文轻武、鼓励官员广置田亩和蓄养家伎的政策影响下,有宋一代,士大夫文人蓄伎之风尤为突出,例如南宋诗人张镃有“名妓数十辈”(见[明]田汝成著《西湖游览志馀》卷十),英名千古的文天祥也“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见[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四百一十八《文天祥传》),就连豪放派诗人苏轼也“有歌舞妓数人”(见[明]陶宗仪纂《说郛》卷三十四上)。官员随着职位的升高,蓄伎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据宋代朱弁的《曲洧旧闻》卷一,宋仁宗梳头太监称:“两府(中书省和枢密院)两制(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知制诰)家内各有歌舞,官职稍如意,往往增置不已。”宋仁宗时任宰相的韩琦“在相府时,家有女乐二十余辈”,(4)宋徽宗时任宰相的王黼“家姬数十人,皆绝色”。(5)范成大作为当时的“副宰相”,乐伎人数可想而知。

当时的乐伎音乐造诣很高,且通晓诗词歌赋,小红作为范成大身边最出色的乐伎,其色艺俱佳,相传她不仅能歌舞,且善吹箫,据《蕙风词话·续编卷二》载:

词人用红箫事,以姜白石侍儿小红善吹箫也。刘宾客和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诗云:“鸾声窈眇管参差,清韵初调众乐随。幽院妆成花下弄,高楼月好夜吹时。忽惊暮槿飘零尽,唯有朝云梦想期。闻道今年寒食日,东山旧路独行迟。”则是红箫之前,又有红笙矣。(6)

姜夔于1187年4月经杨万里介绍结识范成大,此时的范成大在石湖居所辞官养病,已是花甲老人,而姜夔当时33岁。姜、范二人相识初期,范成大就曾写诗称赞姜夔“新诗如美人”(《次韵姜尧章雪中见赠》)。当年夏六月初四,姜夔专程从石湖赶往苏州为范成大祝寿,并创作了《石湖仙》,该词以平实自然的笔触述说了范成大不卑不亢的一生,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范成大品性学识的钦佩和赞美。范成大在苏州养病期间,姜夔经常到石湖居所探望,《玉梅令》一词就描述了范成大此时的生活情境:

(小序:石湖家自制此声,未有语实之,命予作。石湖宅南,隔河有圃曰苑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戏及之。)

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春寒锁,旧家亭馆。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公来领略,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便揉春为酒,翦雪作新诗,拼一日,绕花千转。(1)

据《姜白石词校注》注释,此词为“宋光宗绍熙辛亥(1191年)冬客石湖家、雪中范村访梅之作。石湖自淳熙间请病归苏州,至此已十余年”。(2)其小序介绍了作品的由来,是姜夔应范成大之请对其所作的曲子进行填词。姜夔从庭院景色的深静、天气的寒凉,写到范成大因病不出,作词戏于屋内的清冷。词的最后,姜夔劝范静心养病,愿他早日康复,表达了真切的关怀。

在姜夔与范成大相识的几年里,二人“雪里评诗句,梅边按乐章”(《悼石湖三首》其三),(3)互相交流切磋,成为忘年之交。范成大一直隐居到他于1193年9月病故。(《范成大年谱》:“秋季疾转剧,疏请致仕;九月五日卒,年六十八。”)(4)范既殁,姜夔专程从绍兴赶往苏州送葬,并作《悼石湖三首》来纪念这位亦师亦友的文人:“百年无此老,千首属何人”;“酸风忧国泪,高冢卧麒麟。”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对范成大知遇的感激以及失去好友的悲切。

此前的绍熙二年冬,姜夔曾在雪中去石湖拜访范成大,《雪中访石湖》就是写于此时,范成大以《次韵姜尧章雪中见赠》一诗和之。此次逗留长达月余,二人志趣相投,常在一起讨教诗词、宣泄心中悲愤,《暗香》、《疏影》两首佳作就是此时所作。这两首词均借景抒情,将对身世的悲慨、对恋人的怀念及对家国的愤懑交织在一起,哀婉之情倾泻而出。范成大命乐伎弹唱,听后赞赏有加,更视姜夔为知音,遂将小红赠予姜夔,据《本事词·卷下·南宋辽金元》载:“范之家妓善歌者,以小红为最,姜颇顾之。姜告归,范即以小红赠之。”

范成大将小红赠予姜夔,或许是因自己年事已高又有恙在身,愿为小红另寻他处,或许是想借此来安抚姜夔与合肥恋人分别后的痛楚。据夏承焘考证,姜夔于1176至1186年间在合肥有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对这段情事,通过姜夔大量的恋情词可以考证:

姜夔所遇对象为姐妹二人,姐姐擅弹琵琶,妹妹擅抚筝。但词人所恋究竟是其中哪一位,至今未可知,我们只知这段恋情最终未成正果。《凄凉犯》小序和词中分别流露出作者对往日恋人的怀念:“合肥巷陌皆种柳,秋风起兮骚骚然”;“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旧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红落”,“怕匆匆,不肯寄与,误后约。”(5)范成大看到友人如此伤心,完全可能将小红赠予,以“慰其合肥伤别之怀”。(6)

不论范成大出于何种考虑,这对姜夔来说无疑是个意外的收获。姜夔在除夕夜别范成大,归家路上就作了那首《过垂虹》,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四、对“小红”归宿的推测

伎人地位自古以来就十分低下。那么,“小红”最终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

宋代伎女大致可划分为四类——官伎、军伎、市伎及家伎,主要是在宴饮游乐中为人们提供歌舞表演并斟酒侍奉,通常被称为侍婢。作为女性中的特殊群体,其地位低微,没有人身自由,通常容易被人们忽视。但是,在宋代一些文人眼中,她们是被尊重的群体,文人们认为她们的生活情感应该得到世人的关怀。人称“浪子词人”的柳永,尤擅写歌伎恋情之词,他从女性的视角向世人诉说了伎女坎坷的命运及百感千愁的情感生活,例如《大石调·倾杯乐》:

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渐消尽、醺醺残酒。危阁迥、凉生襟袖。追旧事,一饷凭阑久。如何媚容艳态,抵死孤欢偶。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清瘦。

算到头,谁与伸剖。向道我别来,为伊牵系,度岁经年,偷眼觑、也不忍觑花柳。可惜恁、好景良宵,未曾略展双眉暂开口。问甚时与你,深怜痛惜还依旧。(1)

从中不难感受到诗人对伎女坎坷命运的同情及对女性的尊重。

乐伎通常在门阀士族宴饮娱乐时满足其声色之需,或在诗酒畅谈之余为其弹唱助兴。据《陈书》卷十一载,陈大将章昭达“每饮会,必盛设女伎杂乐,备尽羌胡之声,音律姿容,并一时之妙,虽临对寇敌,旗鼓相望,弗之废也”。(2)周密也记录了苏轼与友人及乐伎出游赏玩的事迹:

苏子瞻倅杭日,府僚湖中高会,群妓毕集……(3)

守杭州,春时,每遇休暇,必约客湖上。早食于山水佳处,饭毕,每客一舟,令队长一人,各领数妓任其所。适晡后,鸣锣集之,复会望湖楼或竹阁,极欢而罢。至一二鼓,夜市犹未散,列烛以归,城中士女夹道云集观之。(4)

士大夫文人在宴会畅饮之时通常会即兴创作诗词,乐伎在旁弹唱助兴。有时会有文人写诗词送给自己喜欢的乐伎,例如,宋代张咏在宴会上就曾作词送给他中意的乐伎小英:

我疑天上婺女星之精,偷入筵中名小英。又疑王母侍儿初失意,谪向人间为饮妓。不然何得肤如红玉初碾成,眼似秋波双脸横。舞态因风欲飞去,歌声遏云长且清。有时歌罢下香砌,几人魂魄遥相惊。人看小英心不足,我看小英心本足。为我高歌送一杯,我今赠尔新翻曲。(5)

乐伎的卑贱地位决定了她们悲惨的命运。由于侍主病逝或家族变故等原因,这些乐伎通常会被变卖或赠予他人,更有甚者会流落异乡、出家为尼。姜夔在小红的陪伴下,确实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据明代蒋一葵《尧山唐外纪》卷六十一载:“尧章每喜自度曲吟洞萧,小红辄歌而和之”。(6)但是。这种“辄歌而和”的日子并没有陪伴姜夔终老,五年后,即庆元二年冬(1196年)姜夔与好友同船去梁溪,夜经垂虹桥,故地重游,不免回想起五年前的冬天,也是在除夕夜,与小红同舟共度的美好时光,遂有感而发写下《庆宫春》。其词序写道:

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迭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铦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阙,盖过旬涂稿乃定。(7)

由此可知,小红此时已经离开了姜夔。姜夔这首《庆宫春》也可以看出他想念小红: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酒醒波远,正凝想明铛素袜。如今安在,唯有阑干,伴人一霎。(8)

《姜白石词校注》注释中说,“垂虹西望”三句“暗用范蠡携西施扁舟泛太湖典故。太湖在垂虹亭之西。飘然引去四字,惟范蠡功成身退足以当之”。(9)诗人词中所写的西施显然如前文所述,正指小红。而“明铛素袜”显然是“女人的耳珠和足衣”。(10)诗人回忆起小红当时穿戴的首饰衣物,可见小红的靓影在诗人眼中仍清晰可见。

嘉定十四年(1221年),姜夔去世。他生前四处漂泊,靠朋友接济勉强维持温饱,过着一种寄人篱下的生活,死后也是在吴潜等朋友的资助下才得以安置于名人葬处——杭州西马塍。《湖墅杂诗》卷上载:“宋时花药出东马塍、西马塍,皆名葬处,白石殁后葬此。”《城北杂记》所载的名士苏泂(一说苏石)挽姜夔诗中说:“所幸小红初嫁了,不然啼损马塍花。”(见《杭州府志》卷三十九“塚墓一”)由此可知小红在离开姜夔后便嫁人了。清代郭麐在《买陂塘》中写道:“问词人、马塍遗迹,可余花木深秀。小红嫁后青春老,剩有萧疎秋柳。”(见《灵芬馆词四种·蘅梦词》卷二)作为乐伎的小红年老色衰,技艺减退,嫁人算是她最好的归宿。魏标惋惜曰:“小红嫁了词人死,谁向荒原觅古邱”。(1)而苏洞的《到马塍哭尧章》中则有这样几句:“今日亲来见灵柩,对君妻子但如痴。”“孺人侍妾相持泣,安得君归更肃宾。”“儿年十七未更事,曷日文章能世家。”(见《泠然斋诗集》卷二)这也说明,姜夔在小红离开后另娶了妻妾。他除了正妻萧德藻之侄女外,还有几位恋人侍妾,据《姜白石词编年笺校》记载,“陈谱引泂寄尧章诗‘闻似磻溪隐姓名,阿鬟仍是许飞琼’谓阿鬟即后妾之名,亦即白石次子瑛之生母”。(2)

千年时光匆匆过去,姜夔《过垂虹》中对这位女子的描画,直堪傲立中国古代诗词中描写女性的佳作之林。词中神仙伴侣的惬意,也许正是如今身处喧嚣闹世中的人们所欲追寻的意境。而对小红身世及其与姜夔的交往的研究与总结,也应能为文学及音乐社会史方面的探讨尽绵薄之力。

摘要:宋朝统治者提倡士人蓄伎,让这个时代留下很多发生在文人与伎女之间的故事,这些故事也频繁被反映在当时的诗词创作中。而在姜夔一首《过垂虹》千古绝唱的背后,又有着乐伎小红在被范成大赠予作为自己忘年之交的姜夔后是否与姜夔同归的学术争议。笔者经过研判文献,倾向于二人同归。小红作为姜夔失恋后的精神慰藉,给姜夔创作中的清冷增添了几分欢愉。然而,阶层的板结和世事的多变最终又让姜夔失去了小红,并终生怀念。该案例可期为音乐社会史研究提供一份素材。

上一篇:教育创新创业计划书下一篇:电动车控制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