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庄的道德本体论及其现代意义

2024-09-02

论老庄的道德本体论及其现代意义(精选5篇)

1.论老庄的道德本体论及其现代意义 篇一

论传统明智的道德蕴涵及其现代启示

系统地阐述明智的道德内涵和道德要求,以及中华民族崇尚明智传统的道德实践,并由此说明明智思想对现代中国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作 者:许亚非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404000刊 名:重庆三峡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年,卷(期):19(2)分类号:B82关键词:认知之智 道德之智 传统 现代启示

2.论老庄的道德本体论及其现代意义 篇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体论 物质本体论 实践本体论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1

自古以来,哲学作为一种行而上的追问,其本体论的探求是不可被取消的。他以寻求“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的方式,为人类自身的存在寻找“根据”、“标准”和“尺度”,她又以自己所承诺的“本体”作为根据,标准和尺度,为人类的“生活”提供“安身立命之所”或“最高的支撑点”。本体学说产生于古代,只是到了近代,才作为一个专门的哲学研究领域从混沌的哲学整体中分化出来。

传统意义上的本体论一般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基础说,哲学就是从追问世界的基础开始的;第二种是本质说,认为本体事万物存在变化的本质等;第三种是始基说或本原说,认为本体是万物的始基、基元和本原。例如:“水”、“火”、“气”、“土”等,中外许多的哲学家都有把它们作为万物的始基和本原的例子。

随着人类实践、哲学与科学的不断发展,休谟,康德等对本体论存在价值提出了怀疑和诘难,之后,黑格尔又对本体论进行了改进,按照“实体即主体”的原则,建立了无所不包的庞大的思辨唯心主义体系。黑格尔哲学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部分。其中,逻辑学是传统意义上最正宗,也是最完备的本体论。黑格尔哲学的巨大历史感使一切其他哲学本体论相形见绌,但其自身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使人们意识到任何企图一劳永逸的解决所谓本体论问题的努力都是徒劳无益的,,因而对传统本体论进行批判,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一种共同特征,因为黑格尔是传统形而上学的最大代表,20世纪,黑格尔哲学中心受到广泛重视,所以20世纪的每一次重要的哲学运动,都以攻击黑格尔哲学观点而开始。

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本体论,这个问题,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来,一直就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

从我们所掌握的资料中看,马克思只是在早期的阶段,在《博士论文》、《伊壁鸠鲁·笔记》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数次使用过“本体论”的概念。如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实践基础上的人类认识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人类所获得的全部认识成果,包括哲学层面的本体论追求,总是具有相对的性质;但同时,人类的认识与实践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向着全体自由性的目标逐步迈进。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否认传统本体论占有绝对真理的幻想,但并不拒绝基于人类实践本性和人类思维本性的本体论追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在学术界基本上有五种不同的观点: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社会生产本体论、实践人道本体论、人学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的首要表现形式是物质本体论。关于物质本体论,马克思本人并没有对物质在自己的本体论地位进行论证,然而,这一思考的出现,首先由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反杜林论》中提出来的,恩格斯关于物质本体论的论述,针对的是杜林所谓的世界存在模式进行的,他指出:“世界的统一性并不是在于它的存在,尽管世界统一是前提,因为世界先存在,才能统一。”对于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从认识论的角度进一步的大展身手,并由斯大林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由此奠定了传统研究中物质本体论所具有的无法动摇的地位。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强烈批评物质本体论的研究范式,从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实践本体论的思维范式,这种研究范式发端于卢卡奇,葛兰西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国内研究中再次盛行。他们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把实践作为自己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以实践为中心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和批判,指出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而马克思主义看到了实践的本体论功能,以实践作为社会生活的本质,实现了社会存在本体论中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目的和基础来研究社会的一些问题,直接面对人的现实生活,把人看作活生生的、知情合一的、具体的、完整的人,并为人的自由和创造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通过实践,可以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积极性,更好的为社会做出贡献。

从上面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本体论思想,上述问题的研究,对研究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对当代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现实的意义。

第一,面对当今社会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随着当今社会网络技术及改革,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而且在很大范围内和程度上虚拟化。虚拟实践正在崛起为一种崭新的实践形态,并正从一定侧面改变着人类的生存与活动方式,促进着人类文明形态的转型,同时也相应带来大量的全新的自然、社会、精神与人性问题。这就为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当代发展提出了前提与要求。

第二,如何认识与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哲学永恒的主题,在长期历史实践中,由于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盛行,极大的破坏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使当代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生态危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对此不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进行了时间认识,对理解和认识当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具有建设性的作用。

第三,马克思的哲学启示我们一种新的本体论范式,由于哲学的本性决定了在一些重大哲学问题上,我们永远不要期待得到唯一的,不可辩驳的解,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也一样。此外哲学本体论是一个永远开放的问题,因为它的根基在于人的实践,而人的实践和认识又在不断的发展,因而对于本体论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化和发展,只有不断的完善、补充,本体论研究才会有健康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侯才.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的变革[J].哲学原理,2004(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

[3]孙正聿.哲学通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

[4]孙正聿.解放何以可能[J].哲学原理,2002(12).

[5]马克思.费尔巴哈的提纲[M].人民出版社,1988.

3.论寺庙管理的现代化及其重大意义 篇三

作者:周思明

回顾中国佛教的发展历史可知,寺庙管理古已有之,源远流长,绵延千年的丛林清规为寺庙的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正是这些清规戒律的延续和传承,使寺院管理日趋规范,使中国佛教得以流传两千多年而经久不衰。当然,清规戒律的延续,寺院管理的发展,都必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时代不相适应的部分必须及时修正,及时完善,如果死死抱住陈规不放,必然会被时代所抛弃。进入21世纪,我国的佛教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当下中国的佛教寺院,无论在规模、财力及在社会影响力方面均达到较之从前更好的水平。然而,相当部分的寺院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着滞后的遗憾。新形势下,加速寺院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成为一个绕不开的重要课题。

佛教寺院管理的组成人员是佛教寺院的主体,加强佛教寺院组织建设,首先要加强佛教寺院管理人员的建设。佛教寺院管理人员的建设,首先要优化佛教寺院组成人员的素质。对党的宗教思想认识不能模糊,否则很难在佛教的发展方面把握正确方向。在选择佛教寺院的组成人员时,要充分考虑拟选人员的政治素质。其次是要优化寺院中高层骨干人员的知识素质。当今社会是知识快速发展的社会。华为公司老总任正非在谈及华为公司的不足时曾经说过,职业化、规范化、表格化、模板化的管理还十分欠缺。华为是一群从青纱帐里出来的土八路,还习惯于埋个地雷、端个炮楼的工作方法。还不习惯于职业化、表格化、模板化、规范化的管理。重复劳动、重叠的管理还十分多,这就是效率不高的根源。这似乎也适合某些管理素质不高的寺院。佛教寺院作为地方上的一个社团组织,如果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必将对该社团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选配组成人员时,要有一定数量具有丰富佛教文化知识的高僧大德,还要配备懂法律、懂管理、懂科技文化的僧人、居士,形成一个由方方面面人才组成的佛教团体。与此同时,要注重人员的年龄结构。合理的年龄结构有利于佛教寺院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人员的年龄结构当是梯型即老中青相结合。如果年龄结构不合理,届满时大换班,工作连续性差,将会对寺院事业造成难以预料的损失。因此,应当具有长远战略眼光,保持佛教寺院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推进佛教事业的发展。

佛教寺院下属办事机构是佛教寺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的合理与否对佛教寺院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置合理并符合当前佛教事业发展需要的,就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反之,对佛教工作就会有副作用。从当前佛教寺院办事机构设置状况看,总体是好的,但不可否认问题的存在。有些佛教寺院办公室人员由一些老年居土担任,其中不少人知识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有些寺院财务制度、机构不健全,造成财务混乱,管理被动。据统计资料,目前我国有大小佛教寺院1.8万余座,其中全国重点寺院142座。佛教寺院作为弘法的道场和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宗教政策、维护佛教界的合法权益的重要部门,在管理方面,表现出如下特征:一是组织结构与寺院发展脱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各地寺院在规模上有了显著发展,但是寺院的管理却相对滞后,相关的管理制度很不健全,有些制度只是流于形式。佛教寺院的管理处于自发无为的松散状态,这就拖了寺庙现代化进程的后腿。二是寺院管理人员现代化程度不够,素质上还有较大差距。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一个强大的民族工商业者阶层,其中部分人士对佛教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传统化缘式佛教在新形势下将逐步淡出历史,这就需要一大批与现代寺院管理相匹配的中高级寺院管理人才。然而,目前佛教界这种与时俱进的人才尚有明显的缺口,佛教寺院的管理者与社会上其他行业的管理者的现代化程度相比,在综合素质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三是管理过程没有严格的程序性约束。寺院管理曾经创制了许多规章制度,如对寺院管理制度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百丈清规》,但所提出的东西多半属于寺院僧尼应该怎么做的清规,违犯清规应受到怎样的惩罚,但具体到寺院管理,迄今为止包括现行法律法规及宗教条例都没有明确规定。重大的人事、项目、财务等的决策、步骤具体要求、约束条件;决策做出后如何实施,由什么机构、什么人实施;按照怎样的步骤和程序实施;实施过程出现问题如何应对;实施后的结果的绩效如何评定,由谁来评定;按照什么标准和步骤来评定;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保障。四是管理上的现代化程度不够高。这表现在许多寺院尚未或较少启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寺院管理者不知如何运用高科技的信息采集方法和分析方法进行管理,很少运用管理学中的组织设计方法和目标管理方法。许多现代技术设备和手段的运用不能到位,电脑、网络虽然进了寺院,但相当部分的寺院未能加以充分有效的利用。

由此可见,寺庙管理必须尽早尽快引进国际化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因为,它是人类对生产经营经验与智慧的总结与浓缩。像美国的微软、日本的松下,德国的宝马等现代化的国际大企业之所以能成为当今世界生产力最发达的集团,原因就在于此。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寺院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与借鉴价值。譬如,现代企业制度中的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就很有借鉴意义。佛教寺院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佛教寺院民主讨论,做出决定。在佛教寺院中,住持对日常工作全面负责。住持对日常工作的处理和对重要问题的意见应受到尊重,但不能搞“一言堂”和家长制;对人事任免、大型投资等重大问题不能擅自决定。要有明确的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管理制度。譬如:佛教寺院在开展佛教事务活动时,不能凭主观想象,要根据党的宗教政策和信众要求,依据佛教自身发展规律,行之有效地开展。与此同时,弘扬佛法和信众自我修行相结合也至关重要。佛教寺院是佛教信徒组成的一个民间社团组织,肩负着引导信众走健康的“人间佛教”道路之重任。佛教寺院在开展工作时,需坚持“正信正行”工作方法,让信众的思想觉悟在形式多样的佛事活动中得以升华,避免采用迷信方式,更不能以邪说来误导信众。

现代宗教事务的发展,要求相关管理人员、住持主管人员要将科学引导和佛教信众自我教育相结合。佛教寺院是佛教信众组成的佛教组织,肩负着引导和教育的任务。佛教寺院在开展活动时,必须坚持爱国守法、戒行清净、作风正派,科学引导的方法,让信众在形式多样的佛事活动中得到自我教育。寺院僧人是寺院管理的主体,又是寺院管理的客体。作为寺院管理主体的僧人,在管理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他们不仅是管理目标的提出者和管理活动的组织者,而且其道风、学识、能力、修养等自身素质在整个管理活动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起着一种榜样作用。因此,树立管理的人本观念,首要是要树立管理者素质第一的观念。加强僧才的培养,要立足现在,着眼将来,精心制定僧才培养计划,积极营造后备僧才库。二是要积极发挥宗教院校培养僧才的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队伍,特别是要抓好宗教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爱国爱教的合格僧才。要鼓励各寺院从实际出发,创造条件开办各类僧伽培训班,帮助僧众更好地了解宗教政策,熟悉宗教法规,增长宗教学识。寺院执事和出家较久的法师要搞好传、帮、带,对有一定培养前途的年轻僧人要多交任务,多压担子,使他们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成才。在僧人外出培训上要舍得投入。要善于发现僧才。许多时候并不是缺乏僧才,而是缺少发现,导致未能人尽其才。所以,要致力于在寺院规范化管理中努力创造有利于各类僧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

寺院的发展,应该发扬“六和精神”,即身和、口和、意和、戒和、见和及利和。它强调的是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步骤,统一行动,要求参与丛林生活的僧人加强团结,发扬团队精神。僧人的团结和团队精神要从领导和执事做起,一个好的领导和执事决定了整个寺院的发展,寺院负责人要以身作则,争做“力行十善、勤修六度”的模范,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僧众、团结僧众;要有完善的民主管理制度,加强互相沟通,增进相互了解,消除相互隔阂;要淡泊名利,作为立志成佛之僧人,应该追求无我境界,而不应掉入过于执着自我的陷阱之中;要遵从古训,经常性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增进团结;要学会宽容,寺院僧人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兴趣爱好,要在共同的修持生活中“求同存异”,学会谦让和宽容。

我以为,在寺院管理方面,借鉴现代企业家的经验是一条可行之道。我们看广东顺德美的企业集团。该集团的CEO、董事局主席何享健已年过花甲。他高小毕业后辍学,干过农活,当过学徒、工人、出纳。1968年,何享健集资5000元创办企业,那是一个根本就不允许有“民营企业”存在的年代,这意味着何享健不是依靠政策资源也不是凭借机会主义,而是依靠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才走到这一天。美的集团早在2007年上半年销售额已达443亿元。与那些个性十足、惹人注目、上头条、做名流的公司领导人相比,何享健不爱抛头露面,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甚至有些羞涩,曾因为“讲不好普通话”,从电视台“临阵脱逃”。然而,正是这个低调务实的顺德人创造了美的的增长奇迹。吉姆•柯林斯认为,一个战争的幸存者比任何一本管理书更能教会一家公司走向卓越。何享健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幸存者。1997年,美的遇到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危机,政府为搭建顺德家电航母,有意让科龙兼并美的,同时,美的的营收业绩在1996年突破25亿元之后,大幅下滑到20亿元左右。何享健坚决反对被兼并,正是借助这次危机,他通过事业部改制和分权经营,巧妙地劝退了一部分创业元老,组建了专业的职业经理人队伍,迅速扭转经营危机,并引导企业开始走向股东、董事会、经营团队“三权分立”的经营模式。何享健深知家族式经营行不通。在家里,何享健不准家人谈公司事,两个儿子都没在公司任职,而太太作为当年23个创业者之一,1993年被他劝退时还只是一个仓库管理员。他多次强调,美的集团最后的CEO都会是职业经理人,家族只是一个股东。从1997年开始,何享健便基本上退出了对美的日常经营活动的管理,何享健认为:“只要把激励机制、分权机制和问责机制建立好了,自然就会有优秀的人才来帮你管理。”何享健不但舍得在经理人身上花钱,同时还实施了世纪人才工程,在引进外国专家的同时,每年选派500名骨干出国深造。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从来都是管理上的一大难题。何享健和职业经理人队伍之间却能各司其职,“老板就是老板,职业经理人就是职业经理人”,一旦某个职业经理人违反规定,何享健即刻敲响警钟。何享健还是一个从不用手机的“甩手掌柜”,他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是需要用电话或者可以用电话解决的”。职业经理人之所以能在美的取得成功,得益于何享健亲手制定的美的集分权准则: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何享健认为,企业在集中关键权力的同时,要有程序、有步骤地考虑放权,激励他们,创造开放的、能释放能量的氛围,就如蜂后无需做决策,只需散发化学物质来维系蜜蜂的整个社会体系一样。但对于授权给什么人、这个人具体拥有什么权力、操作范围有多大、流程是什么样的,都应该有章可循。而建立内部透明的信息系统和严密的监督体系,既能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又可杜绝放权后的权力滥用和失控。在体制、制度建设上,何享健说过一句颇有分量的话:“我觉得要讨论的不是谁接我的班的问题,而是要讲制度的建设、治理结构建设的问题。怎样让企业在没有大股东参与管理的情况下,一样做得很好。我十年八年都在想这个问题,我现在已经走出来了,是很辛苦地走出来的。所以,你们应该关心的是我这个目标怎么实现,而不是谁接班。我讲白一点,美的集团最后的CEO都会是职业经理人。家族只是一个股东。”(《何享健:《资本解放美的》。

同理,寺庙是僧人修学、住持、弘扬佛法的道场,是保存、发扬佛教文化的场所,是僧人从事服务社会、造福人群活动的基地,是联系团结国内外佛教徒的纽带。加强寺院规范化管理,既是寺院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发展对寺院管理的必然要求。因此,寺院的发展和规范化管理必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经得住市场经济的冲击,新形势下的寺院管理就是要从爱国爱教出发,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佛教寺院必须走上现代化管理的正轨,必须着力完善制度建设,诸如:佛教寺院日常会议制度。出席对象为方丈、副寺、库司、监院、继诺、僧值、知客和维那等。会议由方丈主持召开。会议的内容一般是:学习有关文件的精神,向管理部门递交的报告;佛教寺院工作总结和计划;常务理事会提出的重大建议;佛教寺院经费预算及重大财务支出;佛教寺院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佛教寺院信众会籍处理,所有这些必须由佛教寺院负责讨论和决定。再诸如:.佛教寺院工作计划、总结制度。除了、季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外,对重大事件,如庙会、法会也应当制订专项规划,作出专题总结。佛教寺院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包括会议记录、工作计划、总结、简报和统计报表等,凡办理完毕,又具有保存价值的,也都应随时归卷,并按照它们在形成过程的联系和规律立卷。以及信众评价制度。通过佛教信众对寺院的评价及今后功能的期望和对寺院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看法及建议,判断佛教寺院的工作好坏,以此方法增强寺院功能,扩大寺院影响,强化服务意识,增强寺院凝聚力。还有岗位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佛教寺院要对方丈、副寺、库司、监院、继诺、僧值、知客和维那建立岗位责任制,根据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制订出明确具体的考核标准。着重从品德、能力、勤政、业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可采取会长考核和佛教信众评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娃哈哈总裁宗庆后有言:“在我看来,管理就是“管”和“理”,要把整个流程理顺,并按要求去管。当然,先管再理还是先理再管,要看自己的具体情况。”(《宗庆后:我活得蛮有滋味》)事实上,正如孙欣先生所说:企业家的理念差异如同两条相交线的夹角,角度差一点,延伸后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香港房地产大亨李嘉诚先生认为,以外国人的管理方式,加上中国人的管理哲学,以及保存员工的干劲及热忱,无往而不利。在管理问题上,有着悠久历史的西藏名寺古刹的现代化管理经验堪可效仿。距今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布达拉宫和西藏众多寺庙一样由中国政府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投巨资进行了第一期维修,并率先进入电脑网络化管理。据媒体报道,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布达拉宫,宫内收藏和保存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其中有2500余平方米的壁画、近千座佛塔、上万尊塑像、上万幅唐卡(卷轴画);还有贝叶经、甘珠尔经等珍贵经文典集;表明历史上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明清两代皇帝封赐**喇嘛的金册、金印、玉印以及大量的金银品、瓷器、珐琅、玉器、锦缎品及工艺品等。西藏布达拉宫管理处负责人琼达说,过去,这些稀世珍宝都要靠人的肉眼来监视和管理,今天人类创造的现代化设备正代替人眼,更有效地保护和监管着这座雄伟壮丽的宫殿。如果有机会亲临布达拉宫监控机房,便可看到:20多台电视、电脑机紧张有序地工作,工作人员认真注视着电视屏幕,仔细观察着每一个角落的动静。据介绍,这个监控系统是1994年安装的,每个殿堂内都安装有监视器,昼夜监视着殿堂内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如发现盗窃等特殊情况,监控系统不仅将监控内容进行录像,同时还发出自动报警。除了监控系统外,国家又投巨资为布达拉宫安装了自动防火报警系统。这个防火报警系统,对布达拉宫以及周边的重点居民居住区进行24小时“不留死角”的自动监控,一经发现布达拉宫,以及周边地区有烟火,只要呈冒烟状,自动报警系统将迅速发出警报,并“锁定”发生火灾的具体部位。有了电脑网络化控制和监管,不仅使寺庙文物保护更加安全,而且寺庙管理秩序也更加井然有序了。据琼达透露,在不久的将来,整个布达拉宫内的各大殿堂都将安装电脑,同时把殿堂的历史、背景等有关情况输入电脑。届时,人们想了解布达拉宫内某一个殿堂的具体情况,就不用费劲听导游的“唠叨”,只要在电脑上轻敲键盘,详细的资料就近在眼前了。西藏的宫殿、寺庙不仅在监控报警方面进入电脑网络化管理,连寺庙门票也实行电子化售票。当然,这只是硬件管理。更重要的是,当寺院的硬件管理现代化了以后,作为寺院组成人员的“软件”如何也“现代化”起来,才是根本的根本,重中之重。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唐骏说过:我把我的管理生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管业务,也就是在创业期间,那时候脑子里都是如何经营、如何创造业绩。第二个阶段开始重视协调。这段时间是我到微软之后和就任总裁之前。当我开始成为部门经理的时候,我开始领悟到能够让团队协作、能够充分合理的调配资源是多么重要。第三个阶段是从我就任微软总裁到现在,重点是如何“影响人”、“管理人”。(《唐骏:我,一个现实的浪漫主义者》)唐骏的“中国式”企业管理理念值得借鉴。唐骏在美国做过管理,在中国也做过管理,他发现管理中国的员工是很难的,因为价值观不同。在美国更多的是宣扬一种商业价值观,管理者和员工间的关系,是一种业务关系;在中国,人们追求更多的是一种人性。中国的企业缺乏一套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它们需要规范和平台,不过目前很多在中国的企业还很难做到这点。唐骏曾提出“4+1”的核心竞争力说法,其中的“4”包括:品牌、技术、市场和资本,而关键的“1”即“公司管理”。如果一个公司缺乏良好的管理团队,那么它就无法把前面的4个因素转变成企业最终的核心竞争力。以资本为例,很多的中国企业不知道上市的目的,于是它们圈完钱就走。上市实际是为了获得一个平台,为了公司的持续发展不断融资。对企业而言,上市是开始并非终极目标。中国有些公司在上市几年后,公司的账务处于瘫痪的状态,就是目标未理清。我曾说过:目前中国最顶尖的100家民营企业,过几年只会剩下20家,被淘汰者一定是毁在管理上。管理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中国式的管理与西方的管理不同。规范是中国企业今天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国企业的管理太个性化;但是在中国做管理,光有基本的管理理念是不够的,也需要一些个性化,这缘于中国文化。中国人最怕的是被感动,如果你感动了他,那么他会为你赴汤蹈火,这是中国人的性格。在美国做管理,不需要感动员工,只要按合同支付报酬就行;而在中国,人们追求的更多不仅是金钱,还有感觉。因此企业的领导人需要提供这种感觉给员工——让他觉得他在公司里是很重要的。唐骏任微软中国公司总裁时,有一个不成文规定——任何到微软工作的人,都需要经过我的面试。当时很多人不太理解,认为CEO这么做有浪费时间之嫌。事实上,唐骏的用意是:通过面试,让所有进微软的员工感受到公司对其的重视。企业文化的根本核心、终极目标是要让公司的每个员工都热爱这家企业。新浪的一个调查令人悲哀:只有16%的人发自内心的喜欢自己的企业,72%的人是非常不喜欢自己的公司。76%的人表达正等着某天离开所在公司。以这个调查为参照的话,那么作为管理人员必须要考虑企业的向心力何在,企业的后续发展动力何在。从字面上看,几乎所有公司的企业文化差不多都集中到几个字眼——以人为本、科技创新、勤奋、诚信等。但事实上,中国的大多数公司在培养企业文化时有些表面,主要体现在标语上。外企内部最大的问题是:企业内部采取的是淘汰制,因此员工和员工内部是一种竞争的关系,团队合作关系成了一个难题。从理论上,这似乎是无法解决的循环。而唐骏的一个尝试是在内部灌输一种理念——“让他人变得伟大”。我以为,上述这些现代企业家的独特管理理念,对于中国的寺院管理,不是“隔行如隔山”,而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应该为我们的相关人士所汲取和借鉴。

4.论老庄的道德本体论及其现代意义 篇四

一个世纪以来,西方学界通过解读尼采的`生平及其学说,刻画了尼采人道主义的性质、特点和意义.究其实质,尼采是个人道主义者,尼采学说是一种人道主义,这样一种解释不仅有助于全面、准确地理解尼采,也有助于凸显其学说的现代意义.

作 者:梦海 田吉述 作者单位:梦海(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长春,130031)

田吉述(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130062)

5.亚里士多德德性论及其现代意义 篇五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德性 影响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69-02

一、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研究及分析

“德性”意即“德”,多指人的道德品质。古今中外,德性都被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我们倡导德性,重视德行的作用,让德性塑造人的品质,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德性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亚里士多德重视德性的养成,把德性看做是一种能够实现人类最终目的即实现人的幸福的一种品质,他将人的德性分为两种,即理智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理智的德性,是由于训练而产生和增长的(所以必需时间和经验),是灵魂中的理性部分对自身发挥功能时表现出来的德性;道德的德性则是习惯的结果,是灵魂中非理性部分的欲望在理性指导下的德性。其中,中道是德性伦理的核心,过度和不及是分布在“中道”两边的恶的部分。同时亚里士多德强调幸福是最高的善,只有符合在德性的生活中才能得到幸福,走向至善。

对于德性的问题,亚里士多德从目的论出发,将人的自然禀赋作为一种与现实相对的潜能,德性并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德性是在具体实践中获得的,不是抽象的思维,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也是德性的来源。德性是实践理性,也是实践的产物,我们所有优秀品质,不是一种想象,我们只有在切实去践行的过程中才会激发这种品质:一个战士,上了战场才会激发出其无畏勇敢的内心;一个母亲,在孩子遇到危险时会激发出无穷的爆发力,这些品质是平时隐于内心,在实践中激发出现的。

德性的内涵,主要论述德性作为一种品质的具体内容。亚里士多德采用了排除论证的方法,将德性排除属于情感和能力的可能,明确将其定义为一种品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是确保成功的品质和手段。他把人的德性看作一种使人成为善良、获得其优秀成果并使人不断强大的品质。一个战士,他战胜了敌人,他具有强大的品质,但同时,他战胜敌人更是一种勇敢的品质;一个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它具有品学兼优的品质,同时,他更有一种灵敏机智的品质,德性具有其内涵,是内外兼修。

德性的修养,主要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修养论。亚里士多德不认为道德是先天存在的,认为人的德性品质都是在后天行为习惯中慢慢培养生成的。习惯决定未来,一个好的习惯可以塑造一个人,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指出:一个人自幼受的训练,与人如有不同,那么后来所形成的差别便会更大,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两样。此处指出从小培养一个人道德德性的重要性。德性不可天生,但一个人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达到德性的高度。这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与中国哲学不同的,中国哲学中认为德性是天生的,例如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然后通过反身内求进行德性修养的塑造,通过反思自身内省自悟的方法去提高道德修养,促进好的德性的养成。两者都是通过后天的培养训练去发展德性,方法一样,但无论德性是先天存在还是后天培养,我们都要在后天去练习激发我们的德性,不断完善自身,向更好地德性发展,。

德性与人生的关系,指主体个性人格和人生幸福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与幸福观是不分离的,他论述了其幸福观:以至善为起点,通过德性的完满实现来达到幸福观。他指出幸福在于完全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幸福就是灵魂符合德性的活动。在德性与规则之间追寻幸福是道德主体获得幸福的切实途径。我们现在常问:你幸福吗?那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身体健康是幸福、家庭和睦是幸福、有足够的金钱是幸福等等,但是这些幸福都是建立在德行的基础上,我们健康的身体需要锻炼坚持、家庭和睦需要我们的宽容理解、足够的金钱需要我们不懈奋斗,这些都是德性应具有的品质,当我们的德性不断完满,我们的幸福感也会随之而来,德性是我们实现幸福的一个重要条件。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是德性的核心,过度与不及都可以败坏德性,亚里士多德所强调的“中”,是指追求一种目的,用中庸的手段去接近达到这个目的。在实践道德领域,中道不是单纯的折中主义,其涉及到人的具体的情感与欲望,达到有所不易,但是在理智、物质世界,达到相对容易。同样,在中国哲学中也强调了中庸的思想,不偏不倚,如《中庸》中提及: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我们实践德性,践行中道,让我们逐渐接近我们的理想,不至于走上犯错的道路,为人处世要机智灵活,不要走极端,处理事情之时便会更加容易。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内容丰富,涉及我们的生活、情感、未来各个领域,我们要将其德性适用于我们现在的生活,理解并践行德性,发现德性,让内心充满幸福感。

二、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的现代意义

时代变迁,历史在向前发展,思想也应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才能散发出其夺目的光辉。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平、教育条件在不断上升,但我们却面临着道德危机,当今社会各种不文明、不道德现象比比皆是,亟需我们采取有力手段,进行德性的回归与重塑。只有德性顺乎时代潮流不断提升,国家社会才会得到长久持远的发展。

(一)中国当今的德性缺失现象即德性回归的重要性

中国向来以五千年优秀文明和优良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著称于世。但今天,人们却普遍感到我们的伦理道德出现了危机。我们的危机真的出现了吗?是的,中国的道德危机已经出现,并亟需解决,因为它不仅关系着中国的道德建设文化建设,也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未来。

在当代我国社会中道德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诸如一些领域中的道德缺失现象:“小悦悦”事件;明星吸毒嫖娼事件;老人摔倒扶不扶等事件,同样在社会中还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的思想倾向,某些官员以权谋私、权权相互、贪污腐败现象,或一些地方黄、赌、毒等旧社会的丑恶现象,并且这些不良现象仍在蔓延,这无不在控诉着我们道德的缺失。而拯救道德缺失,刻不容缓,我们除采取一些必要的法律、制度、行政手段外,对道德、德性的宣扬和发展也十分重要。

众所周知,健康的公民道德是国家保持自身积极性质的一种精神保障。道德教育是“一种理想教育,以提升和培养塑造人为目的,使人具有德性和良心”。塑造良好的公民道德,我们要注重将德性与教育相结合,发挥教育在培育公民道德修养中的引导作用,让道德回归我们的生活,重塑道德理性。我们将德性教育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运用正确、合理的方法,来起到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作用。学生是祖国将来发展壮大的脊梁,培育学生的道德伦理观念,重视德性的作用,塑造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净化社会风气,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整体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样,在社会上宣传德性思想,如通过公益展演将德性思想排成人民喜而乐见的文化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社会的道德品质。中国道德缺失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去发挥德性的作用,一步步、潜移默化的深入社会中,逐渐塑造出一种积极的德性观。

(二)德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及其当代意义

德性,对提升个人素质、国家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促进民主和法制建设及提升国家竞争力等方面都有着重大作用。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论述了德性论思想,至善、友爱、公正、中道、幸福、自制等等,这是亚里士多德提及的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提升公民道德德性的重要方面。其提及的思想不仅有利于提升公民素质,与我们现在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契合关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等是德性的具体体现,当今社会,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相互借鉴,共同促进社会德性论的建立完善。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提倡的要培养合格公民应具有的美德包括责任、勇敢、爱国、守法、团结有爱、互助和谐、自律、公正等,我们研究亚里士多德德性思想,并与我们当今社会状况相联系,对于培养我国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升我国公民的幸福感,促进国家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促进民主和法制建设、提升国家竞争力等都有着重大影响。我们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是其更加适应与我国的发展,为我国道德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文化,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进一步促进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价值观,改善当今社会的道德缺失现象。

我们重读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思想,将其解构并作用于现在生活,使其焕发新的活力,与中国国情及主流思想相结合,不断完善发展,在如今道德缺失,亟需道德熏陶的今天让我们重塑道德理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对于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更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为人所接纳。我们要不断弘扬道德理论,身体力行,发挥教育的优先作用,在我们的社会让思想道德与经济、科技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 尼各马可伦理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004年重印).

[2] 胡永兴,韩伽伽. 浅析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和对策. 法制与社会,2014年18期

[3]秦进. 《尼各马可伦理学》德性观探究. 河南: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1

上一篇:小学开展敬老月活动总结下一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快乐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