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打击乐活动《彩云追月》

2024-10-02

大班打击乐活动《彩云追月》(共10篇)

1.大班打击乐活动《彩云追月》 篇一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串铃、圆弧板演奏|-—-—|---—|的节奏型。

2.能根据指挥的手势演奏乐器。

3.爱护乐器,学会轻拿轻放。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件打击乐器,串铃和圆弧板各一半、小图谱。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打招呼”。(运用节奏型|-—-—|或|----|)

师:“孩子们,我是······。我们边拍手边打招呼吧。”

二、学习打击乐《剪羊毛》

1.幼儿欣赏音乐。

师:“听了这一首乐曲,你的感觉如何?想到了什么?他叫《剪羊毛》听到剪刀剪的声音了吗?在听一遍。”

2.再次欣赏音乐。

出示小图谱,尝试用手拍出|-—-—|---—|的节奏型。

——比较前、后节奏的快慢。

3.教师出示图谱,并介绍图谱。

师:“这是什么?会发出什么声音?”。

4.阅读图谱,并加入动作。

5.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6.幼儿用打击乐器演奏。

——要求幼儿轻轻地把乐器放在腿上。

——学习看指挥。

6、轻轻有序地在音乐声中把打击乐器放到指定的地方。

三、游戏“打招呼”(运用|---—|节奏)

师:“今天的活动快结束了,我们边拍手边说再见吧!”

2.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 篇二

设计意图

表演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乐器也是孩子们所喜爱的。设计此活动,不仅是为了满足孩子爱表演的天性,还为了让孩子拥有一颗敢于挑战的心。将“超级玛丽”的游戏情境与乐曲结合,设计出打击乐游戏“玛丽波尔卡”,以“闯关”的游戏情境吸引幼儿积极参与,让幼儿敢于冒险与挑战。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结构,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能随乐合拍地做“走、跳和吃蘑菇长大”的律动,能看指挥进行打击乐演奏活动。2.在图谱和口令动作的暗示下,大胆匹配乐器,.能在游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并进行合乐演奏。

3.体验多次闯关和升级所带来的挑战乐趣。活动准备

相关图谱、音乐、铃鼓、圆舞板、碰铃各8套,大鼓一套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看指挥进行打击乐演奏活动 难点:听音乐,使用乐器演奏活动。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有一个小男孩叫玛丽,他今天想要带小朋友一起去玩闯关游戏,你们想和小玛丽一起去闯关吗?现在让我们跟着小玛丽一起闯关,闯完关之后,告诉我,小玛丽闯关的路线是怎么样的?

师幼一起随音乐做律动游戏。

二、看图谱,总结图谱与身体律动的关联,整理小玛丽闯关的路线。

三、探索为乐曲匹配合适的“乐器武器”并能看指挥大胆地进行间关演奏游戏

(1)根据身体动作的暗示,探索用(铃鼓)的不同使用方法匹配B段;用(圆舞板)和(碰铃)匹配A段音乐并分段演奏(2)看指挥完整随乐演奏(ABA),初步感受用“乐器武器”进行闯关的乐趣(第一关)

(3)在游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进行合乐演奏。(第二关)

①根据故事情节发展探索在(毒蘑菇)处累加大鼓,成功或失败根据幼儿演奏情况而定。

②如果听到的是失败的音乐,师幼共同讨论失败的原因,再次进行闯关演奏。

(4)交换“乐器武器”,体验用不同的武器进行闯关的乐趣(第三关)

四、部分幼儿律动游戏,部分幼儿乐器伴奏,完整随乐闯关表演(终极挑战)活动结束

3.大班猴子学样打击乐活动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猴子学样》,了解音乐的基本结构及欢快的情绪。

2、在游戏动作的`基础上,创编节奏型,并匹配乐器进行演奏。

3、体验与同伴合作共同演奏乐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墨西哥草帽舞》节选

2、幼儿初步欣赏音乐,学会游戏《猴子学样》。

3、乐器:鸭舌板、圆舞板、串铃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猴子学样》。

1、老师扮演爷爷,幼儿扮演猴子,进行游戏。

2、请幼儿与同伴自行安排角色进行游戏。交换。

(二)根据游戏动作,创编节奏型。

1、幼儿创编节奏型。跳舞。

2、教师根据幼儿的创编,抽取节奏型。

3、幼儿跟音乐拍节奏。

4、幼儿看教师指挥,分声部拍节奏。

(三)配器演奏。

1、教师出示乐器,演示演奏方法。

2、幼儿根据乐器不同音色进行配器。

4.大班打击乐活动《彩云追月》 篇四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旋律,尝试在游戏情境中轮流使用乐器演奏。

2.在游戏情境累加过程中,迁移儿歌、乐器经验,探索断顿、连续两种不同声响的演奏方式。

3.锻炼克制能力:

(1)风、雨、雷、电四种乐器要依秩序轮流演奏。(2)孙悟空走到哪一组那一组才能对垒。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西游记故事之《智斗众天将》。

2.物质准备:剪辑音乐《春节序曲》,生活用品:搓衣板、饮料瓶、水杯盖、塑料盆。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教师:孙悟空厉害吧,可是再厉害的他也会犯错误。孙悟空大闹天空破坏蟠桃会,偷吃丹的事情败露了,玉皇大帝命众天将捉拿孙悟空,天兵天将布下天罗地网,在花果山上空摆开了阵势。

(l)教师随乐完整示范节奏动作,幼儿倾听音乐、观察动作。(2)教师随乐示范,验证幼儿答案。(3)教师再次示范,幼儿巩固感受节奏型。(4)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整合乐。

2、探索动作与节奏的匹配。

(l)教师出示神仙法力图片,进行“法力”与节奏动作的匹配。(2)合乐练习。(3)讨论、探索音乐与动作的匹配。

(4)合乐练习,模仿天兵天将本领动作。

3、探索对垒情节,感受层次递减的节奏。

(l)教师用声音、动作模仿天兵天将与孙悟空对垒的节奏,请幼几说说孙悟空说了什么?

教师:各显本领后,我们听谁来了(播放孙悟空片段音乐)

教师:你们说孙悟空会乖乖的投降吗?是的,孙悟空可不会轻易的认错、投降,我们来听听孙悟空对天兵天将说了什么7(2)感受层次递减节奏。

(3)教师与幼儿分角色声音节奏练习。(T孙悟空;S-天兵天将)(4)教师与幼儿合乐B段练习。

4、探索乐器敲击方法。

(l)幼儿自由探索乐器的敲击方法、尝试乐器与动作匹配。(2)幼儿合音乐、乐器完整尝试演奏。

5.打击乐大班教案 篇五

《吉祥三宝》是一首一家三口对答式的蒙古歌曲。曲调简单,歌曲中一家三口温馨幸福的对唱传达出来的家庭和谐与美好,很打动人。歌曲中的太阳,月亮、星星、花儿、果实、爸爸、妈妈和孩子,虽然是造化使然,但其中的亲情与至爱却唯独人类所独有。乐曲别致的编曲和 RAP 的蒙语开场,让人耳目一新,温馨和谐的美好氛围,让幼儿感知亲情,用打击乐的形式表达亲情对孩子来说更富有吸引力。

【活动目标】

1.感受一家三口唱歌的快乐,能随音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2.引导幼儿根据节奏图谱进行演奏,并能看指挥用乐器进行打击乐演奏。

3.享受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奏的快乐和成功。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每人一套乐器(碰铃、串铃、哨子)、课件(图谱)。

2.经验准备:已熟悉碰铃、串铃和哨子三种乐器的使用方法。

【活动建议】

1.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了解乐曲结构。

(1)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导入语: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听完后你要告诉我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这首歌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再次完整欣赏音乐,了解乐曲结构。提问:歌曲里共有几段?每一段是谁问谁答的?三段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小结:这是一首蒙古族的问答歌,音乐节奏欢快,体现一家三口在一起的幸福场景。

2.分段欣赏歌曲,根据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不同的演唱。

(1)欣赏第一段,用不同的动作为歌曲伴奏。提问:女儿来了用什么动作表示?爸爸来了用什么动作表现?那么女儿爸爸一起来的时候用什么动作表现?

(2)欣赏第二段,创编不同角色的动作。提问:第二段是谁问谁答呢?妈妈的声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伴奏呢?

(3)同样方法欣赏第三段。

(4)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完整地拍打身体的节拍演奏这首歌曲。

3.自由选择乐器进行演奏,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和成功。

(1)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尝试乐器的正确演奏方法。

(2)幼儿能根据图谱并会看老师指挥进行演奏。

6.大班打击乐活动《彩云追月》 篇六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整本书,培养把握整个故事脉络的能力。

2.通过看图和猜测阅读,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想象思维训练。3.初步体会故事里蕴含的道理,并尝试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学“坏”一点也不好玩;在成长的过程中,面对新奇的事物,总想试试,这很正常;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些时候,限制是一种爱;并不是什么事情和什么人都可以模仿的„„)活动准备: 1.电子绘本 活动过程:

一、从谈话引入故事:我给大家带来一本很有意思的电子书。什么是电子书,你们知道吗?出示封面:你们猜,这会是关于谁的故事?你怎么知道的?在这里,你觉得莫卡有点像哪一种动物?他在做什么?什么时间?你觉得他是在哪里嚎叫?

二、逐页阅读: 1.(1)出示第一页: 问题1:她们在做什么?

问题2:他们在看一本关于谁的书?你在哪里看出来的? 问题3:你猜,米雪儿正在对莫卡说些什么呢?

(2)讲述第一页

问题1:谁能说一说,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生活在哪里?是温顺的动物,还是凶残的动物(连老虎都敢攻击:群狼不怕猛虎)?他们是食草动物还是食肉动物?它们怎样叫?)

小结:狼是一种生活在野外非常凶残、可怕的食肉动物。

问题2:你猜,莫卡听到米雪儿说它有点像狼的时候,它会想些什么呢或者做些什么呢?

2.(1)出示第二页、第三页: 问题1:这是什么动物? 问题2:他们都在做什么?(2)讲述第二页、第三页:

哇!我是有点像狼。可是狼多神气呀!他们可以跑来跑去自由自在,它们捉猎物;它们可以待到半夜,对着月亮嗷嗷叫。问题3:从这段话,可以看出:

莫卡平时能不能跑来跑去自由自在?谁不让它跑来跑去自由自在?为什么?

莫卡平时能不能捉野兽?谁不让它捉?为什么?

莫卡平时能不能待到半夜,对着月亮嗷嗷叫?谁不让它嗷嗷叫?为什么?(通过猜想,梳理出莫卡和米雪儿之间的矛盾。为逐步建立“有时候‘限制≠不爱’或者‘限制=爱’”这个观点做第一次的铺垫)

问题4:从这段话里,还可以看出,莫卡对狼的生活充满了„„?(请孩子用一个合适的词----羡慕、向往)

3.出示并讲述第四、五页:

到底莫卡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第一套问题方案: 你看到了什么?

接下来的问题,跟进追问,如:它能捉到吗?为什么? 第二套问题方案:

问题1:莫卡想做什么?米雪儿怎样做的? 问题2:莫卡不想做什么?米雪儿是怎样做的? 问题3:莫卡想做什么?米雪儿是怎样做的? 问题4:米雪儿在做什么?莫卡的表情是怎样的?

小结:莫卡想跑来跑去自由自在,米雪儿不允许;莫卡想捉蝴蝶,米雪儿不允许;莫卡没有胃口,不想吃饭,米雪儿不允许;莫卡想在半夜里对着月亮嗷嗷叫,米雪儿不允许。莫卡不想装上衣服参加米雪儿的茶会,米雪儿不允许。米雪儿处处限制莫卡的行为,莫卡觉得自己很不自由,他心里很不高兴。(进一步突出米雪儿和莫卡的矛盾---为建立“有时候‘限制≠不爱’或者‘限制=爱’”这个观点做进一步的渗透)

问题5:你们猜,接下来,莫卡会怎样做呢?(猜测)4.出示第六、七页并讲述: 5.猜测:

(1)莫卡跑出家以后,它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它会做些什么事情呢?(2)它还会回来吗? 6.讲述8---30页

(1)8-9页,问题:它自由自在地玩了很久以后,会感觉到怎样呢?饿了,它会怎样做呢?

(2)10-11页,问题:它会成功吗?(3)12-13页;(4)14页;(5)15页;

(6)16—17页:莫卡想尝试的会是什么事情呢?

(7)18—19页:莫卡叫完以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8)20-21页:听到狼的叫声以后,莫卡会怎么样呢?谁能表演一下莫卡当时的样子?(9)22-23页(10)24-25页 问题:

你们猜,米雪儿有没有发现莫卡离家出走?她会表现得怎么样呢?为什么?她会做些怎样的事情呢?

(11)26-27页:莫卡回到米雪儿的怀抱以后,它的心里会是怎样的感觉?这时候,它会怎样想?(移情能力)它会后悔自己离家出走吗?(12)28-29页

(13)30页:他们看了关于猴子的书以后,你觉得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确实与猴子有关。

你认为,是:(1)米雪儿在学猴子,(2)莫卡在学猴子,说说你的理由。大家的理解都有道理,也许是莫卡看了猴子的书以后,又有了新的想法。也许是米雪儿看了猴子的书以后,想和莫卡一起学猴子,而莫卡因为有了上次学狼的经历,不再随便羡慕和模仿别人,所以无论米雪儿怎样逗它,它都不

感兴趣。无论你怎样想,都可以。没有对与错。(14)封底

7.梳理整个故事,讨论并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问题1:是什么原因让莫卡离家出走的?

(看到狼的书,要模仿狼的样子,要做一只像狼一样的狗)问题2:

它成功了吗?为什么?

(因为它是一只狗,不是一只狼)

(你模仿过别人吗?---并不是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模仿的。有时候模仿别人,会发生很糟糕的事情。)问题3:

你们猜,莫卡还会离家出走吗?为什么?(外边的世界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问题4:

米雪儿和莫卡那么相亲相爱,米雪儿为什么还要限制莫卡做一些事情?是米雪儿不爱莫卡了吗?那,为什么?(为了莫卡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问题5:

在幼儿园里,你们想做的事情,有时候老师也会不允许,是老师不爱你吗?为什么?

在家里,你们想做的事情,有时候,爸爸妈妈也不允许,是爸爸妈妈不爱你吗?为什么?

(通过自己在生活中受到的限制,进一步体会“有时候‘限制≠不爱’或者

7.大班音乐郊游打击乐教案 篇七

1.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会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节奏。

2.引导幼儿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乐曲《喜洋洋》伴奏。

3.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5.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1.《喜洋洋》音乐、ppt、打击乐器(双响筒,碰铃,铃鼓)

2.打击乐谱

活动过程

1.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1)师:我们来听一首曲子,听完说说这首曲子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2)师:这是一首很欢快、热闹的的乐曲,曲子的名字就叫喜洋洋。

2.听辨乐句节奏,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

(1)出示乐句节奏图谱,感受乐曲ABA结构。

(2)师:你觉得这个乐曲,能分成几段?

(3)师:听音乐的感受不一样,所以表达也不一样,这个音乐是ABA式的三段体,第一段感觉很热闹,像一群人在敲锣打鼓,第二段很舒缓像大家在一起跳舞,第三段跳完舞大家又开开心心的在一起迎新年。

(4)看PPT,听辨乐句的节奏。

(5)师:这里有两条乐句的节奏,一条是A段的,一条是B段的,你们来听一听那句是A段的,那句是B段的?

(6)尝试用身体的各部位表现音乐节奏型.

(7)师:不一样的节奏型,打出来的节奏是不一样的,能不能用我们的身体来打一下节奏呢?

(8)看图谱,配乐演奏身体部位的节奏

3.听音乐尝试用乐器分声部演奏

(1).出示乐器和节奏型,自主配乐练习。

(2)师:咱们用打击乐器来演奏。

(3)看指挥用乐器演奏一遍。

(4)师:乐队演出是有要求的,你知道哪些要求?

(5)交换乐器演奏乐曲。

活动延伸

尝试不同的配乐方式演奏乐曲。

附节奏谱:

8.大班音乐:打击乐《加油干》 篇八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劳动性质的音乐,并在即兴创编歌词及模仿劳动动作的基础上,学习演奏打击乐器。

2、培养幼儿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幼儿参加劳动(如抬桌子、搬小椅子、擦桌椅、橱柜等)。

2、人手一件乐器(碰铃、铃鼓、沙球等),操作图《加油干》一张

3、大鼓一个(或钹)。

活动过程:

1、复习韵律活动:理发店。

2、观看操作卡片画面,感知劳动性质的音乐。

(1)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你好象听到了什么?

(2)学唱歌曲“加油干”,并在会唱歌的基础上,为歌曲第5—7小节创编歌词。“我们大家|抬桌子呀抬桌子呀|抬桌子|”等。引导幼儿把做过的劳动动作编到歌曲中去。“嗬嗨”要唱得有力,以表示用劲干活。

(3)创编动作。

让幼儿听辩这首歌什么地方唱得慢?什么地方唱得快?(慢的地方表示在用力劳动;快的地方表示劳动很快乐。)

慢的`部分(1—4、8—9小节)启发幼儿根据所编的劳动内容,做相应的劳动动作。

快的部分(5—7小节)用拍手等表示劳动快乐。

“嗬嘿”表示很用劲,可启发幼儿边喊“嗬嘿”,边跺脚或边擦汗等。

引导幼儿创编出各种不同的劳动中的动作。

3、学习打击乐。

(1)全体幼儿随音乐做动作。用合拍的拍手(* *|)表示干活,较快地拍手(** **|)表示劳动的快乐,边拍手边跺脚边喊“嗬嘿”表示很用劲。

(2)在全体动作熟练的基础上,看指挥做分声部动作。老师的手指到哪边,哪边的幼儿就随音乐拍手。“嗬嘿”时全体幼儿一起拍手、跺脚、喊“嗬嘿”。

(3)注意让幼儿听听好前奏,认真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在节奏较快的部分,要敲的轻些。

(4)在“嗬嘿”处增加大鼓或钹,以表示有力。

在活动开始处,可以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革命老区,八路军和老百姓共同参加生产劳动,干得热火朝天,劳动的场面非常热烈。然后再引出课题欣赏音乐,这样孩子们对音乐就有了一种亲切感,对音乐理解得也非常快。

活动反思:

9.大班音乐(打击乐)《金蛇狂舞》 篇九

《金蛇狂舞》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乐曲体现了喜庆热闹的气氛。在许多传统的节庆活动中都会听到这首经典乐曲。这首乐曲是aba结构,特别是b段音乐具有明显的对话及螺蛳结顶的曲式结构特点。

活动目标:

1、 感受乐曲对答呼应的曲式风格,体验乐曲热闹欢腾的快乐气氛。

2、 尝试看图谱学说白,用打击乐器与同伴协作进行轮奏活动。

活动准备:

1、帮助幼儿学说白的图谱:水龙、火龙的图片和节奏图;

2、一面红旗;

3、串铃、铃鼓各一半。

活动过程分析:

活动过程

活动即时评价

活动建议

一、 完整欣赏乐曲,充分表达感受。

1、 你听到了什么?

2、 什么时候会播放这个音乐?

3、教师播放图片,介绍作曲、聂耳以及乐器唢呐、鼓。

此环节帮助幼儿初步感受乐曲欢快、喜庆的情感基调。

二、再次欣赏,听辨鼓和唢呐不同的声音。

1、音乐中什么时候在打鼓,什么时候是唢呐的声音?

2、唢呐和鼓你一句我一句,像在干什么?

1、让孩子听辨鼓声和唢呐的声音,有一定的难度。活动中发现孩子掌握得不是很好。

2、幼儿回答不出,教师“没关系”,引导孩子再听一遍。体现教师平等、尊重幼儿的教育理念。

3、第二个问题引导幼儿“像说话一样来表现音乐”,为下环节分组表演奠定基础。

建议可先让孩子听一听唢呐和锣鼓的声音,可采用教师出示2个乐器,让孩子先熟悉他们的声音,再引导孩子去寻找音乐中的唢呐声和锣鼓声,可多遍进行,培养孩子有目的的倾听习惯。

三、 出示赛龙舟的图片,引导幼儿再次欣赏,感知乐曲aba结构。

1、 你发现这些龙舟有什么不一样?

2、 2为教师边听音乐边表演一遍。

3、 他们刚才是怎么表演的?(引导孩子说出刚才的对白)

4、 分组表演一遍,加拍手一遍。

5、 结合音乐,听音乐、拍手唱一遍。

1、 教师富有激情的表演有效激发了幼儿表演的欲望。

2、 教师在表演完一遍时,问孩子刚才水龙和火龙是怎么表演的,分别怎么说的?这对孩子来说太难,孩子无法在只听一遍的情况下就把这么长的对白记住。

3、 结合音乐、并边拍手边说对白,难度增加,结听、动、说于一体。

建议教师可再次表演一遍,并用语言引导孩子去认真听水龙与火龙之间的对白。也可以直接告诉他们,跟随教师一起来“学说对白”。第一种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倾听的习惯。第二种方法考虑到这并不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直接告诉孩子一方面可以节约时间,也不会影响活动的整体的效果。

四、 用乐器铃鼓、窜铃分组表演一遍,撤去图示表演一遍。

没有了图示,我们该怎样来拍得更整齐呢?(引导幼儿看老师指挥)

出去图示,引导幼儿靠记忆表演,及时撤离支架。

五、播放划龙舟的录像(引导幼儿感受“整齐”的场面)。

六、再次分组比赛,请2名幼儿领队再次表演。

10.大班打击乐 反思 篇十

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打击乐就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但在幼儿园的课程安排中,幼儿接触乐器的机会很有限,大多数时间都是徒手拍奏,教师也缺乏开展打击乐活动的经验。所以,当我开展大班打击乐活动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注意教的定位,教师应扮演多种角色。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我急于将演奏技巧教给幼儿,让幼儿能按图谱演奏,活动显得比较急躁,没有给幼儿尝试有创造地为歌曲选择和搭配节奏型。活动中缺乏让幼儿自主探索图谱的过程,幼儿主导地位还显得较薄弱。在幼儿的主动学习中,教师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而应是多元的角色:如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设者,互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儿童发展的支持者、促进者、指导者,幼儿游戏的合作者。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如此定位,幼儿的主动学习才有机会形成。

二、注意教的价值,引导幼儿充分倾听,感受音乐。

幼儿园开展节奏乐活动,旨在培养幼儿演奏打击乐的兴趣,掌握一些基本的演奏方法,发展幼儿听辨节奏和乐器音色的能力,提高幼儿与群体合作的协调能力。并在打击乐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活动中获得一种欢快、成功的体验。因此,开展打击乐活动,不能将音乐丢掉,应给幼儿充分的机会来倾听、感受音乐,引导幼儿走进音乐。在《小小太平鼓》这首乐曲的编配过程中,先让幼儿反复地倾听,感知音乐,在完全掌握了乐曲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己创编图谱。在感受每个乐段的音乐风格后,引导幼儿自己配上合适的乐器。

三、注意教的艺术,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打击乐活动是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活动。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讲究教的艺术,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方式让孩子深切地感受到情感氛围。在本次活动中,我在示范用身体动作打节奏时有些动作不够到位,乐器的使用方法也存在问题、图谱制作的不够精美和工整。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应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规范指挥动作,注意用眼神、表情、体态进行提示,设计活动时应

注意细节,考虑地更加周全一些。

对于打击乐活动,在于我们平时的积累,我们应为幼儿创设一种艺术气氛,让幼儿以浓厚的兴趣去参与,去表现。幼儿乐器的正确使用常规、演奏时手眼耳的协调、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等都需要我们在日常活动中进行进一步培养,让幼儿在每一次打击乐活动中都能够充分地表现他们的真挚、自然的情感和积极的情绪,感受音乐的美好。

上一篇:高中毕业班学生调查问卷下一篇:实用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