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是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2024-06-21

学习方法是什么?好的学习方法(精选7篇)

1.学习方法是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篇一

做好数学课堂笔记的五个技巧

首先,要准备一个专门用来记数学笔记的本子。

一个专门的本子非常重要。往往同学们会把老师讲课时需要记录的内容随手记在书上、或者试卷上,这样时间久了就容易丢失,想要翻看的时候找起来也很费事,甚至找不到。而有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我们就相当于有了一个移动的存储器,可以方便、快捷地翻看。

其次,就是如何做好数学笔记。

有的同学在记笔记的时候喜欢把老师写的每一个字、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一堂课下来,紧张忙碌不说,势必会影响你听课的效果,一堂课只顾着写了,而没有认真去思考、理解,到头来可能是事倍功半。

其实做笔记应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记提纲

老师每次上课都会在黑板的左侧写出本节课的提纲,这都是老师上课前准备好的本节课的内容,有了它,可以知道本节课大概都讲了什么内容。

第二:记附加

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有时会加入一些课本没有的话语,而这些都是对知识的总结,往往也是同学们容易忽视的地方,这些内容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的延展性,并且也利于学生基本技能的提升。

第三:记例题

老师每次课上都会有一些比较新颖的例题来为同学们展示,通过例题传授给学生常用的解题技巧与方法。记录这些例题,方便同学们对于例题的方法融会贯通,是提高成绩的显著方法。

第四:记疑问

有的同学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难免有不明白的地方,但是又怕影响大家上课,而不敢提问,想要课下解决,但是很可能下课就忘记了,这样疑问就积累下来了,到了最后,越积越多,以至于成绩总是不提高。如果能把当时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这样在下课的时候即使忘记了,回到家一翻笔记也看到了,这个时候及时问家长或者同学。马上解决问题是重点,不要把问题留给明天。

第五:记总结

每学完一段知识,一个新的知识,或者学到新的解题方法,都要把自己的心得记录下来,然后仔细地去咀嚼、去思考:知识的重点在哪里、新的解题方法好在哪里、以后看到类似的问题怎么去运用。有了这样的思考,那么今后就不会一看到没见过的题,就担心自己是否有能力解决,而是考虑这个问题和我学过的哪个知识相关,找到这个题目基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本身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2.学习方法是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篇二

做到“将学生放在教育中间”“真正以学 生为主体 ” “ 将课堂还 给学生”, 是当下许多教师和学校努力实践的方向,尽管理念不难理解,但要真正做到却实属不易。

日前,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小学观摩的一堂课给记者带来很多思考与启发。

上课时有背景轻音乐,课堂上多数时间是学生在发言、讨论,一节课临结束学生都伏案冥想,随后绘出一幅反映所学内容的 “思维导图”…… 这样的课堂,与通常所见静悄悄的教室里只听到老师讲课声的 “好课堂” 形成强烈反差。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 ”, 东山小学的教师们说,“好课堂”不是看教师教得有多好,关键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被激发,学习能力是否在提高,所学知识是否被很好接受…… 这样的理念令人心头一震:我们的小学教育,长期以来过多关注教师尽心尽力地“教”,而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如何更好地“学”,则被我们不自觉地忽视了。

课堂要静,“静得掉一根针都能听到”, 这是成年人眼中的良好课堂秩序。 多少年来我们都坚信,宁静的课堂有助于学生们专心听讲,有助于教师的授课不受干扰地为学生所接收。但是东山小学开展的“友善用脑” 教育实践却认为,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 在轻音乐下人的大脑最活跃,对知识的接收效果也更好。

与过去相比, 现在的小学课堂, 老师“一言堂”越来越少,学生发言则越来越多,这是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可喜变化。 但是,这毕竟只是限于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能否进一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讨论? 孩子的思维,有时候比成人更活跃,让那么多活跃的思维互相碰撞,小学课堂在互动性上能否再进一步大胆一试?

允许学生在上课时间趴在桌上冥想,在许多成年人眼里不可谓不大胆。 是在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吗? 关键看冥想的结果。东山小学的学生们在冥想之后绘出的“思维导图”,无论精彩与否,都是他们“头脑风暴”之后的成果。 这比起上课只管听、下课就去玩、回家再复习的传统做法,课堂上的一会儿“冥想”效果理应更好。

其实, 这样的教学改革并不深奥,关键在于要真正树立“学生是课堂主体”的信念。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只有相信孩子们内心都涌动着求知欲,老师的教学才不会墨守成规, 而是想尽办法在传授新知、释疑解惑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和帮助他们主动学习、 快乐学习, 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当然,“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这样的理念,非但没有否定教师在教育孩子中的作用,反而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包括脑科学在内的现代科研成果面前,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成果, 写出更具科学性、 针对性的教案,呈现更加活泼、精彩的课堂,不断提高自己课堂的教学质量 。 孩子们 “学 ”无止境 ,教师自然 “教” 无止境, 有了创新的压力和动力,那种“一本教案用多年”的情况也就难以为继了。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 ”, 希望类似的探索越来越多, 大胆创新,上下求索! 筻

3.什么是好的治理? 篇三

理论界普遍把董事会治理形式作为唯一正确的治理形式,通过联想的治理实践,我们发现并非如此

有人说,中国企业“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我们深有同感。为了究其原因,2003年,我们探讨治理的小组分析归纳了26家国内企业失败的三十多条原因,发现核心问题是这些公司人治大于法治,公司兴亡系于一人,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公司的战略决策方面存在失误。主要表现为:

管理层违背股东利益,片面追求企业规模增长,加上审批环节缺失,造成决策风险;决策只看机会,不考虑能力、资源与机会的匹配,导致决策无法执行;依靠个人决策,受个人能力、利益、品德、兴趣、传统习惯等条件的制约,导致决策失误。

第二,战略执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主要表现为:管理层说到做不到;执行过程中发现战略制定有问题,但没有及时调整;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问责。

第三,企业没有好的激励体系,主要表现为:高管薪酬由自己制定;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不挂钩;员工激励缺乏公平、公正,领导说了算;高管灰色收入、职务消费超过工薪收入。

这些导致公司的激励体系失灵,从管理层到员工的责任心、积极性、事业心也就无从谈起。

实际上,这三类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问题:

公司的业务发展战略由谁制定?公司的业务发展战略由谁批准?公司的战略由谁来执行?公司的战略执行由谁来监督?谁对业绩负责?谁来评价业绩?

回答好这六个问题,不仅明确了股东、董事会、管理层各自的角色定位,也确立了三者之间的纵向指挥和横向制约的关系,即建立“审批、监督、激励”机制。

在治理实践中,由于股东、董事会、管理层都可能成为主导治理机制的力量,于是出现四种治理形式: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管理层治理以及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形式。

理论界普遍把董事会治理形式作为唯一正确的治理形式,通过联想的治理实践,我们发现并非如此,在不同的条件下,只要能够建设好“三个机制”都是好的治理形式。

联想的公司治理经过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84年公司成立到1988年的创业时期。

当时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正在建立;作为股东,中科院和计算所的领导认识到,不能用管科研院所的思路管理企业,但是院里对如何管理企业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于是股东充分放权给管理层,提出“不管就是最好的管”,但放权不放任,而是“在赛马中识别好马”。中科院计算所给了公司财务支配权、人事任免权、经营决策权三项权力,并把“中科院计算所“的金字招牌给公司使用。

联想管理层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管理层体现了很高的精神境界,提出了“既当船主又当船长”的主人翁理论,就是说当船在海上航行的时候,管理层要把自己定位为船主,遇到风险,与船和货共存亡;而一旦船靠岸,管理层只能获得作为船长应得的酬劳,不能对利润所得打主意;管理层全身心投入,把公司当作自己后半辈子的命;还坚持“多劳少得”的奉献精神和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并且有“把5%的希望变成100%现实”的拼搏精神。

第二,坚持诚信,提出“三个取信”:取信于员工、取信于领导、取信于客户;坚信办一个长久的公司,绝不能做奸商;

第三,决策方面,“好婆婆”——中科院和计算所给了管理层“三项权力”,没有束缚管理层手脚;管理层则坚持集体决策,“听多数人意见,跟少数人商量,核心说了算”,努力向科学决策迈进;

第四,监督方面,股东放权而不放任,在赛马中识别好马,对于重大问题支持过问;管理层建立了由董事长和总裁双向管理的内部审计部门,对总公司的财务和制度、经营合同的执行、分支机构的经营状态、干部离职、重点客户等各个层面做监督;

第五,激励方面,股东充分放权,为管理层提供了科技产业化的舞台;另外对于利润的分配,计算所确定50%作为公司发展基金,30%作为员工福利基金,20%作为奖励基金,在奖金分配上,打破大锅饭,“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

这样就建立了股东与管理层相互信任、一心一意办好公司为基础的治理机制,有力推动了公司的发展,1988年业绩达到了2.5亿元。

联想公司治理的第二个阶段是1987年到1994年联想海外发展阶段。

1987年北京联想与两家香港公司以均等的股份合资成立了香港联想公司,组建了香港联想董事会;由于对海外市场的了解是空白,语言、文化上都不是优势,就选择一位合作者担任总经理,仍然沿用“管理层治理”形式,给予管理层充分的信任和空间,这种治理形式充分调动了管理层的积极性,香港联想收入从2.5亿上升到55亿,并于1994年在香港成功上市。

随着业务的顺利发展,1995年后,问题出现了:决策方面,管理层出现了严重的浮躁心态,当时一些重大决策,都是由总经理个人决定;监督方面,董事会的任何意见,管理层都不愿意接受,对董事长的意见当面点头,实际不以为然、自行其是;激励方面,以“香港行情”为由,高管工资都由自己来定。

这些治理上的问题必然影响到业务,1995年香港联想亏损1.9亿港元,处于濒临破产的境地!

联想治理的第三个阶段,1996年到2000年拯救危机中的香港联想。

股东到了不得不管的时候,股东首先进行整合,把北京联想的业务注入香港联想,整合以后,立即撤换了原香港联想的管理层,由中科院计算所领导和联想高层班子组成了董事会和新的管理层,形成了“股东、董事会、管理层“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形式。

在决策方面,这种形式促进了危机阶段的迅速决策,同时公司成立企划办作为决策支撑部门,并聘请咨询公司作为外脑,向决策科学化迈进;三位一体的模式同时具备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功能;激励方面,经过科学院批准,管理层和员工获得了公司利润35%的分红权,最终分红权转变为股权,管理层和员工真正成为公司的主人。

这种治理形式跟联想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内部管理呈现出非常好的状态,公司业绩也从1997年的125亿达到了2000年的284亿,公司从此迈上了新的台阶。

联想治理的第四个阶段,是在2000年战略拆分后,联想控股公司旗下的上市子公司,开始走向董事会治理形式。

那么究竟什么是好的治理呢?我们把公司治理的要点概括为治理全景图。

从治理全景图可以看到,公司治理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要真正做到“政企分开、两权分离”,要符合国家对公司治理的法规要求。

公司治理包含治理结构和治理实务两大部分的内容,治理结构部分主要研究不同股权结构对治理的影响、选择何种治理形式、以及如何构建三层结构之间的纵向指挥、横向监督关系;治理实务部分则是实施“审批、监督、激励”机制建设,以及做好机制建设的基础工作。

当然,在公司治理中,人的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通过联想经历的治理实践,对比治理全景图,我们认为好的治理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按照《公司法》的要求,企业真正做到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形成三层治理结构;做好治理的基础是选择好董事长和总经理;在治理结构方面,我们国家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转变阶段,由于历史原因,在实际的运行机制中,根据主导治理机制建设的角色不同,存在四种治理形式。无论哪种治理形式,无论何种股权结构,只要能够回答以下六个问题:谁制定战略?谁审批战略?谁执行战略?谁监督战略执行?谁对业绩负责?谁评价业绩?理顺“纵向指挥横向监督”关系,解决好“决策、监督、激励”三个治理机制的治理都是好治理。

作为“两权分离、政企分开”的现代公司,一定要逐步走向董事会治理的形式。

4.读书有什么好的方法 篇四

摄取灵魂法

著名数学家、原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与青少年学生谈读书问题,他写道:

“读书,第一遍可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体会。我小时候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都是这样。《聊斋》我最喜欢,不知读了多少遍。起初,有些地方不懂,又无处查,我就读下去再说;以后再读,就逐步加深了理解。读数学书也是这样,要把一部书一下子全部读懂不容易。我一般是边读、边想、边做习题;到读最末一遍,题目也全部做完。读书不必太多,要读得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一部书也不是一定要完全读通、读熟;即使全部读通了,读熟了,以后不用也会忘记的。

但这样做可以训练读书的方法,精读的方法,学习,掌握一本本书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

苏先生这一段话,谈及了读书的规律、精读的方法、读通的标准等问题,这些对我们都是很有指导意义的。苏先生在这一段话里还提出了一个非常精辟的观点,那就是:读书要“学习、掌握一本本书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

我们通常讲的要将一本书读好,吸取它的精华,是指好的语言、新的知识、正确新颖的观点等等,而苏步青先生则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要学习掌握“书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这就不只是要吸收书的某一个局部的营养,而是要摄取书的灵魂。一本书也和一个人一样,它的躯体的各个部份是具体的,直观的(体

内部份要通过解剖),而灵魂就不那么显而易见了。要摄取它的灵魂,就要细细地琢磨、体味。

读完一本书,不仅掌握了它的内容,而且连它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也学到了,那么读书人的收获可真是不可估量的。

读书

相互渗透法

南京大学校长王亚南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可是在他的书架上和案头上,却经常摆着许多如《莎士比亚戏剧选集》一类的外国古典文学名著。

王老先生为何有如此“雅兴”?有一次,他对一位研究哲学的朋友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 借用你们搞哲学的一句行话,叫‘相互渗透’。我喜欢看外国小说,正是为了搞文科的‘相互渗透’呀!”为什么要搞相互渗透呢?王亚南举出马克思的例子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他说:

“《资本论》是一座庞大的知识宝库,不仅有经济学理论,还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历史和文学的知识呢。马克思对古希腊神话及后来莎士比亚等人的著作非常熟悉,他准确自如地引用其中的典故来表述自己的经济学观点,把非常枯燥的经济问题谈得别有兴味。而且通过小说所描绘的内容,可以从不同侧面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而认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如果对追杀恶魔的西波亚斯或被人骂为水獭的瞿克莱夫人一无所知,连臭名远扬的夏洛克也不知是何许人也,要想完全啃动《资本论》是比较困难的。”

各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不仅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自然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而且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也相互渗透。随着现代科学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相互渗透的现象会越来越普遍,现在出现的许多边缘科学就是有力的证明。如果“闭关锁国”、“坐井观天”式地固守在自己研究学科的领地内,不与其他学科发生联系,这个学问是做不好的;只有随时了解、掌握其它学科的新信息、新动向,不断学习、借鉴其它学科的知识,才有可能在本专业研究出创造性的成果。

单打一法

“单打一”,本是中国的一句俗话,意思是说做事情一次只专门做一件,不旁及其他的问题。有人用“单打一”的方法读书,竟也有特殊的功效。

著名科学家陈念贻就是这样读书的。他年轻时为了报考大学,决定突击自修英文。这个主攻目标确定之后,他就将房间里其他的书籍都封存起来,只剩下英文书一种。整天手不释卷,捧着英文书啃读,使自己完全进入英文的“境界”中,不受其他任何书的干扰。第一天,他只记住了8 个单词,到第二天早晨复习时发现已忘掉了3 个。第二天仍然没

有记住几个。但陈念贻毫不气馁,继续埋头攻读,坚持了一个星期之后,开始掌握了英文记忆的规律,一天就能记住20 多个单词了。一个月后每天能记50 余个,两个月后就已掌握了四、五千个单词,基本能阅读英文版的《读者文摘》了。

陈念贻不仅只是单打一地读英文书,而且“单打一”中还有小“单打一”呢!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单词后,他又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专攻英文语法和英文写作练习。接着,又专门用一段时间强行背诵了500 句英语范文。结果,他总共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基本把英文攻下来了,并能用英文写出很漂亮的文章。

此后,陈念贻又用这种“单打一”的方法,攻下了德、法、日、俄四门外文,还攻克了代数关、三角关和解析几何关。真可谓:单刀直入锐不可挡,过关斩将连夺城池。

单打一读书法,实际上是借用兵法上“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的原理,适用于某种应急性质的读书学习。

浇铸基础法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谈到如何学习数学的问题时说:

“几年来,我收到了一万多封信,有的同学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掌握,就急于去解《哥德巴赫猜想》这个世界难题。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学好加减乘除的人可以学好微积分,一个没有学过复变函数的人能够证明1+1。学习数学想走捷径,想一步登天是根本行不通的。应该首先把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记熟,记牢。例如π=3.1416,11×11=121,12×

12=144,13×13=169,14×14=196,15×15=225,平时就该背熟,什么时候要用就能用得上,这样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陈景润的主要观点是说学数学首先要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对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定律、定理、数据,该弄懂的要弄懂,该记住的要记住。对各种数量问题必须有明确的基本概念。他说:“譬如问你这个教室有多大?你只能回答有多少平方米,而不能答是多少亩,因为人们对室内面积一向是以平方米来计算的。同样,你不能问人家一公升有多重?这样提问是不科学的,因为一公升的空气、水、铁砂重量是迥然不同的。”

他还说,小学、初中、高中所讲述的数学知识(原理、数据等)是数学中的ABC,是最基本的知识。我们应该把小学、初中、高中学到的数学知识都加以巩固,不能学了代数就忘了四则运算,学了微积分就忘了三角几何,这样,碰到各种题目就能用最简捷的办法运算出来。例如,有道大家都很熟悉的算题:一百个和尚吃一个馒头,大和尚一个人吃三

个馒头,小和尚三个人吃一个馒头,问有多少大和尚和小和尚。这个问题可以用算术的方法,也可以用代数解联立方程的方法,能用最简便的方法算出来最好。

让我们记住陈景润的话吧!把数学基础打得牢固些,再牢固些;让它如同钢打铁铸一般,坚实无比。

红外摄影法

有一种红外摄影技术,能够将曾经发生过的事情通过图像显示出来,科研部门将其用于科学研究,公安部门将其用于侦破工作,真够神奇的。

数学家杨乐的读书方法,在某种意义讲也是一种“红外摄影技术”。他是这样说的:

“严格的求实精神,还包含着锲而不舍的钻研态度。许多科学技术书籍和文献写得很严谨、精练,往往掩盖了其原始思想。如果只停留在形式上看懂,就很难掌握其实质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在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过去我们在大学里学习时,对于数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或定理,在把它的含义和推理搞清楚以后,还要花更多的功夫去思考和设想

当年的数学家是如何从事研究的?他们当时是根据什么背景来建立这个概念或定理的?如果让我们去解决,我们将如何证明?证明思想是什么?如何具体来实现?定理的条件是否都必不可少?结论能否再加强?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思考,认识和理解就会不断加深,对这些内容也就真正掌握了。同时,培养了自己独立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杨 乐主张读书不但要弄懂现成的概念或定理,而且要将数学家当年如何从事研究的情景“显示”出来,搞清楚他们当时是根据什么背景来建立这个概念或定理的。这就是说,我们读书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不光要懂得结论,还要了解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对书中的内容有比较透彻的了解,才能领会深刻、记忆牢固。

食化法

在诸多的科学家的轶闻佳话中,有一个数学家张广厚“吃书”的故事。

说的是,一次张广厚从一本国外的数学期刊上,看到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他觉得对自己的研究课题很有启发,就将此文搁在书桌上,潜心阅读。这篇文章虽然只有20 多页,他却翻来复去地读了半年多,由于翻动的次数多,书页白色的边角都被手指摩黑了。他的夫人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像吃书一样。”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张广厚读书的特点。他发现一本重要的书籍,就抓住不放,将它“吃”下去,食而化之,吸取其全部的营养。

张广厚的这种“食化”读书法,其主要内涵就是精读深钻。正因为张广厚“吃书”得法,所以他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在函数值分布理论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成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应该看到,张广厚的“食化”读书法,不光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一种可贵的治学精神和科学品质。

5.学习上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和技巧 篇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投入了才会有更好的结果。学习方法,每个人都有的。别人的好学习方法对于你来说,也未必有效。所以你还是应该着重自己归纳、自己寻找。我分享一段我以前的记忆技巧:1.对于中文文字类的需要大段大段记忆的,我比较喜欢以框架的形式记忆,就是记要点+扩展,很喜欢在睡觉前背东西,如果记不清了就重复一次,直到睡觉前可以闭着眼睛“看到”一样。2.对于英文单词,理解词根后记忆单词,持久性比较好,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遇到确实的生词能通过词根猜出意思;有个同学喜欢反复的看单词书,尤其是看单词书下面的例句,据说是不记得看了多少遍,后来一本单词书里面的单词基本都认识,难不住她,就算单词不认识,给她一个句子,她都可以知道意思。 学习投机取巧是比较难的,不过应付考试有一点心得:研究真题。但还是需要你下真功夫去做的,所以,要学好还不费心思,只能祝你好运!

答二、

不同科目有不同的学习技巧和记忆方法。 因为不知道你具体说的是什么科目,所以就说说需要记忆比较多的英语吧,英语首先要书记单词。记忆单词其实不难,不过要熟练地掌握音标,掌握后再根据音标记单词是很容易的(不过要特别注意元音,因为像有相同发音的a和e,有时候很容易记错,辅音相对来说比较好记)至于语法,也要多记些词组什么的。 同时记熟后也要多做题训练,以免眼高手低。

答三、

首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运动。这很关键,记忆力就靠睡和动出来的。

其次,早上9-10,下午3-5,晚上7-9是记忆高峰。

6.学习方法是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篇六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音乐教育——这不是培养音乐家, 这首先是培养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讲过:“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音乐教育的任务是向学生赠予知识;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优秀道德品质;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 解放学生, 运用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主动学习。

二、主动性的本质

在影响教育价值的诸多因素中, 有一个因素是居于核心与灵魂地位的, 那就是人的主动性, 它是人的素质核心, 是一个人的“脊梁骨”, 没有它的支撑, 人是无法“站立”的。人的主动性, 表明了人的自由与解放的程度, 应当是人的本质属性。主动性可以促使学生积极、独立、有效的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音乐教育的目的正是陶冶每一个学生热爱音乐, 主动学习音乐, 用生命去享受音乐。辅佐学生积极主动的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当学生对某一首声乐作品产生兴趣时, 首先心理上反映:欣赏这一首作品, 喜欢它的旋律, 并且想要接触它, 了解它。接下来就想演唱它。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充分反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师要赠予学生充足的美感与信心, 让学生从内心迸发出冲动与激情, 就开始了自主学习的旅程, 音乐教育因此实现。

三、培养主动性的方式

1.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是唤起学生内心美感的关键所在, 是促进学生主动性发挥的源头。需要教师运用得当的教育方式。首先老师要非常清楚每个学生的兴趣点是什么。在现在这个信息社会里, 经济文化在飞速发展, 各式各样的领域行业都会出现, 怎样清楚学生的兴趣爱好呢?这需要教师学会与教育对象进行深度且生动的心灵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后, 顺着他们对音乐的憧憬, 教师及时抓住这个状态, 组织一些与学生兴趣有关的活动, 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只有身体的全面活动, 才能达到大脑的充分活跃;只有大脑的充分活跃, 才能达到内在的智慧与顿悟的产生;只有内在的智慧与顿悟的产生, 才有表达和交流的冲动;只有有了表达和交流的冲动, 才有真正的人性的分享。要让学生感受到美, 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在音乐教育里面, 形象直接的艺术美感让学生耳濡目染。通过对一首歌曲或一首器乐曲的欣赏, 陶冶学生个人的性情, 唤醒对世间事物的追求, 培养他们的本能——人的主动性, 并凭借这一主动性去努力完成自己想要追求的。就像在声乐艺术里, 技巧固然重要, 但是传递出来的声音没有美感, 那就是在制造噪音, 最恰当的就是两者应兼备。长期以来, 在音乐教育里存在着重技轻艺的现象, 缺少一份美感。由于老师一味的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在学生尚未学会以自身的感受来接触美的音乐并产生对音乐的热爱时, 就施以枯燥艰辛的技能训练, 结果只能是打消学生学习的热情, 阻碍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 老师要先以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 使学生自身真正爱上音乐, 才会唤起学生的主动性, 自主独立的学习。美到底是什么呢?有没有标准呢?自然界中有美, 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也有美。而且随着人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的不断增长, 美的客体也越来越多。其次, 这也是由审美主体审美评价的差异性所决定的。但无论存在多少差异性的问题, 我认为:自己心中的美, 才是真正的美。因为学生自己内心的美感被唤醒了, 他会觉得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美的, 他会主动去探究他认为美的人事物。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发现孩子的美感, 解放孩子的美感。而发现和解放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学生是弱者, 老师是强者, 学会尊重学生是多么重要的!这种建立在美感之上的学习, 效率极高。例如, 小朋友主动地, 勇敢地向旁人展示自己才华, 教师与旁人应当采取鼓励式的方式, 唤醒他们内心深处最狂热的心。他们的自尊心被尊重了, 他们会更热情更积极的喜爱自己的特长, 潜力就会源源不断的涌现出了, 探索求知的欲望会更强烈。在整个过程中, 出发点都是孩子本身, 以实现他们自己的理想为目的, 教师向学生赠予他们想要的知识, 并且双方共同向前探究新的知识。在此间, 教师也培养了学生一种创新的精神习惯。为此后, 独立学习, 独立探索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要用陶冶与唤醒的精神科学方法,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的能力, 而不是教师用强制的, 暗示的说教方式向学生灌输他们根本不理解的东西。杜威认为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在做中学, 即在实践中学习。这种方式打破了教师一人讲, 学生只会听的形式, 在实践中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每个人都是主角, 每个人都拥有公平, 自由的权利。学生的权利被尊重了, 唤醒起了他们内心真正的自我, 这时教师很轻松地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 双方更加理解对方, 这样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完成。

2. 提高老师与学生的责任感

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责任感, 对他人的包括对父母、亲戚, 朋友的责任感。尤其是父母, 他们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太多。让学生明白人在社会中的价值究竟什么。有了责任感的学生, 就会主动学习。提高老师的责任感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歌德说过:“谁不能主宰自己, 永远是个奴隶。”而现社会多数教师仍习惯性的培养着一批批的“奴隶”。歌德的这句话, 让我们想到, 老师对学生的责任, 其实并不是禁锢孩子, 更需要一种释放性管理。而许多教师认为, 塑造孩子是他的责任。在想象中, 他将自己当做一个拿着泥土的陶器匠。于是, 他把孩子捏成某种不自然的形状。随着年龄的增长, 这种形状会坚固起来, 并且产生出紧张和精神上的愤懑, 滋生出残忍和嫉妒, 而且孩子长大后会认为, 必须强迫其他人也要经受同样的扭曲。如此的恶性循环是多么的可怕啊!了解学生的精神需要, 尊重学生的权利, 宣扬自由的意识, 消灭压抑感, 放手让他们自由翱翔在精神科学之中, 独立思考, 独立抉择。以学生为中心, 倡导个性解放与多方面性发展的音乐教育特征。遵循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孔子的教育理念:深其深, 浅其浅, 益其益, 尊其尊, 即因材施教法。

3. 灵性与自然的回归

做一个对比, 民族民间音乐与学院派音乐比较而言, 哪个更富有激情?哪个更具有最震撼力?那一定是民族民间音乐。因为它贴近于民间文化, 用最自然的状态“讲”音乐。而学院派音乐则是重在技巧, 让学生背负沉重的, 艰辛的技巧负担去“唱”音乐。那学院里只会生产出一批批发声机器, 并且是一模一样的。培养重点的偏离只可能是抹灭掉学生那份自然地, 富有灵性的热爱音乐的心。信任学生就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自由。自由不一定会荒草丛生, 而禁锢则一定不会长成参天大树。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儒家思想) 使人们形成一种稳定的思维方式, 缺少一种进取, 创新精神。遵守中国的礼仪, 接受老师的谆谆教导, 获取到知识。然而往往大部分人走到这一步就停止了, 这也就意味着有史以来的知识就这样渊源流传着, 仅此而已, 并没有新的知识的出现。因为没有人去探索, 也不想去探索。归根结底是教育方式造成了如此可怕的习惯。一个国家害怕战争, 害怕已有的权利被剥夺, 于是制定一套让人们安于现状的教育思想, 虽然宣扬让人们过着平定安逸的生活, 实质上已经把每个人的思想奴役化了。主动性已经不复存在了, 即使有也会在教育的作用下泯灭掉。因为学生只是被当做工具而不是目的, 所以学生的任务只有顺从没有创新, 只有被动没有主动。怎样才能使学生不但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且学会举一反三呢 (创新) ?这需要老师抓住一个“情”字, 以情动人, 把“情”融入课堂中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 考虑到孩子们的需要, 规划出一套学生真正需要的营养知识。例如,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 更是要以情带声。单纯的理论知识是无法让学生真正弄明白声乐艺术的博大精深的。本人经过老师的指导深刻体会到“情”的重要性, 因为感情是最真实的, 自己最真实的感情被唤醒, 就会有欲望去创造美的歌声。不管演唱什么, 凡是发声, 老师都会在身边用各种方式唤醒学生内心中真诚、善良、美丽的人性, 发出有灵性的声音, 而不是机械的声音。

四、学生主动学习 (运用学生主动性) 的价值所在

主动性包括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它的力量会给学生带来无穷无尽的财富。学生有了主动性, 自信感就会油然而生。教师应按一定的规则启示学生, 一是每个学生都是想成功的;二是每个学生只要通过努力, 都是可以成功的;三是我们需要无条件保护孩子成功的愿望和信念;四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条件和台阶, 让孩子自己走向成功。

结语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在《人类为何战斗》之《论教育》中提过:“如果我们尊重孩子的权利, 那么教育就不再是一种政治武器。如果我们尊重孩子的权利, 我们就应当视教育为向儿童赠予知识和精神习惯, 因为只有掌握这些东西才能形成独立的观念。”只有孩子有了独立的观念, 才会有兴趣主动学习。我们应当保护好他们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勇于发现, 大胆创新。音乐教育不就是如此实现的吗?有了自由, 才能学会独立, 有了独立, 才能学会主动, 艺术才能繁荣。

参考文献

[1]英国.伯特兰罗素著.戴玉庆译《罗素自选文集》.商务印书馆.2007年

[2]谢嘉幸.郁文武编著.《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

[3]朱儒楚.主编《美育与艺术欣赏》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8年.

[4]邹本初著《歌唱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年.

7.什么是好的城市色彩 篇七

当前,很多对城市色彩的评价是按照艺术品的标准,检验它是否具有形式美的整体性、多样统一性、和谐性等等。美国学者简·雅各布斯早就指出,“城市不能成为一件艺术品”。刘易斯·芒福德说得好,城市就是人生活的容器,它的物质形式是人生活的视觉投影。这个容器是否具有艺术品一般的美感只是表象,决定表象的深层原因是人的生活、人的感受和体验。

人的感受和体验一般来说是个别的、不可重复的。城市色彩是否存在普遍性的体验,具有共同的、可重复的标准呢?对于人个体的色彩感知来说,色彩是种审美体验,是独特的、创造性的,因此是不可重复的。但对于群体,如城市居民群体来说,却存在共同的体验。因为人们有集体记忆,有传统——即不同地域人类为了生存而世代相传的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投射到城市的物质容器上,连同它的自然背景(天空、大地、植被等)、市民的生活场景,就构成了我们视野中的城市色彩。这种城市色彩与地域有必然的关联,法国学者朗科罗已用众多的实地考察做了证明。具有地域色彩特质的城市色彩被当地人认为是好的格式塔,好的格式塔都能给人带来正面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说,不同地域的好的城市色彩都给人同类的体验。这便是城市色彩的评价标准,它是进行城市色彩规划的前提。人感知的城市色彩总是存在于某一特定时空关系之中,不同人群的准确感受不同,因此它的评价标准也是双重的。对市民来说,这种体验是“愉悦感”;对旅人来说,则是“新鲜感”,这些感受都与城市精神气质的体验直接相连。

愉悦感

最初的城市是圣祠、城堡、村庄、作坊和市场形成的整体,当今的城市是个混合体。不管城市的形式如何,它都具有“容器的功能和磁石的功能。”城市首先是人类聚集起来生存的场所,它的物质形式就是场所的容器。当这个人造的容器能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能给人们带来和谐情感时,就成为家。家本质上是愉悦的。可以说,从生存需要出发的和谐情感,最基本的就是在家时体验到的“愉悦感”。“愉悦感”像磁石,对更多的人产生吸引力。因此,凯文·林奇认为,“最甜美的感觉是家”。芒福德也说:“城市应当是一个爱的器官。”笔者女儿八岁时就认为自己家的住宅小区是色彩最美的小区,因为那里有太多愉悦的记忆。毋庸置疑,好的城市色彩应该给人“愉悦感”的体验。

城市色彩的“喻悦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它首先意味着好的日常生活。“一处好的环境意象能够使拥有者在感情上产生十分重要的安全感,能由此在自己与外部世界之间建立协调的关系”。日常生活是否好的标准是很低的。人们通常对日常事物熟视无睹,只要不出现刺激感官的不良因素,那么生活都是好的。对于城市色彩来说,这种不良因素便是色彩污染。城市色彩的问题一直以来并未引起重视,直到2000年以后,人们无法容忍快速建设的城市带来的色彩污染。各界人士,尤其是视觉上敏感的艺术家们纷纷呼吁,重视城市色彩问题,杜绝城市色彩污染。战后的日本高速工业化,城市也曾出现色彩污染。“街道两侧招牌、垂幅、屋顶广告塔以及霓虹灯标志已经泛滥成灾,要是建筑物再饰以亮晶晶的金属材料或花里胡哨的彩色工业制品,那么……”。“以路旁绿树为衬而成补色关系的红色,愈发显得剌目,很容易搅扰行人及汽车驾驶者的平静情绪”。因此,具有“愉悦感”的好的城市色彩至少是没有色彩污染的。同时,城市色彩还要给城市外部空间带来可识别性,增加人们日常生活的安全感。

城市色彩“愉悦感”的第二个层面是超越日常生活的单调。日常生活难免单调乏味、琐碎平庸,难免在理想与可能之间不断妥协。连哲学家也承认,生活就是和众多的“烦”“纠缠”在一起。但人类内心总希望“逃避现实世界凄凉的流浪”,让心灵“住在自己的家里”。这是另一种不同于日常情感生活的“愉悦感”。有“愉悦感”的城市色彩能使人们在熟视无睹的、麻木的日常生活中眼前一亮,获得审美体验和享受。在城市的大容器中,这类色彩组合也许只是局部的,但一定是高度艺术化的。笔者旅居巴黎时,在熟悉了它米黄与灰的建筑后也不觉其优雅。每日穿梭于城市中,那翻腾变幻的灰色云呆更勾起了我思念家乡女儿的情愫。一日,路边商店新换的橱窗吸引了我,那明媚的色彩让我这个异乡人瞬时产生“家”的愉悦、温暖感。橱窗是糕饼店的,它别具匠心地将食物组合成美丽的植物花果(如图,1-3)。一个小小的展陈设计,不知带给多少路人以“愉悦感”。人们常常描述巴黎的建筑给城市色彩带来了多少优美,其实并不是全部。人感知的城市是一个个细节、局部慢慢积累起来的。巴黎艺术化的橱窗给城市色彩增光很多。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

城市色彩“愉悦感”的第三个层面是生态感。回归山野是人类的本性,大自然是人类真正的家园,只有处身于这个家,人才能获得最大的愉悦感。久居钢筋水泥和玻璃建成的高楼大厦的人们不辞劳苦地要回到高山雪峰上去赏玩,是自觉与不自觉地出于一种寻根归根、思慕人生家园的情感,而不完全是为了欣赏自然之美。

“我是一只小小鸟”的歌也唱出了久居城市的人想要逃离的心声。人类的祖先生活在自然山水中,他们熟悉本地的阳光、气候、大地、植物,习惯了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他们与这片土地是合一的整体,这就是他们的家园。在家才能体验到真正的“愉悦感”。当人类的聚居处规模不大时,所有的人工色彩选择都是生态感的,虽然当时的人并未意识到。那些以黑白灰点缀在青山绿水中的徽州村落,用产自本地的白垩,刷墙后能增加院落和室内的光线;用当地的土壤烧成灰瓦,盖在屋顶更是理所当然的事。人们不用刻意设计,依照传统建屋就与大自然和谐地融在一起。但当村落变为城市,尤其是变为快速膨胀的城市时,情况就不同了。人们在主客二分哲学原则下,把大自然当作外在的客体进行认识和征服。在占有和征服过程中失去了与自然万物的联系。城市的高大建筑群侵入自然山水,城市的巨大规模吞噬了大地(如图1-4)。城市中的人们在巨大体量的城市容器面前越来越渺小。人们的身体远离山水,但心灵却在呼唤家园。好的城市色彩的最高标准便是使人虽身居人造的城市,但宛若处在“可居可游”的山水家园,能体验到真正的“愉悦感”。当前,我们在城市中进行的生态设计,仍采取主客二分的哲学态度,仅进行科学技术设计。如果忘记人类需求生态感的心灵源头,再多的资金投入、再先进的科学技术,人们如果感受不到,人们的心灵得不到慰籍,仍是惘然。

nlc202309032356

新鲜感

哲学以惊异为开端。古希腊人的惊异被柏拉图等划为不可靠的“感觉的世界”,属于直观的初级认识阶段。黑格尔认为,哲学、艺术、宗教只是以惊异为开端,而展开和目的都远离惊异。而惊异在现当代哲学的代表海德格尔那里,却“完全成为哲学和审美意识的灵魂与本质”。“海德格尔显然把哲学与诗结合成了一个整体,诗的惊异就是哲学的惊异,都是指人与存在相契合的一种‘心境’或者说境界”。在主客二分和主客合一的中间状态,人们见到一个新的世界,“惊异”便产生了。

啊!惊异!

有多少美妙的造物在这里!

人类多么美丽!啊!鲜艳的新世界有这样的人们住在这里!

对城市色彩来说,“惊异”的确切含义可以表达为“新鲜感”。旅行的人,来到一个陌生城市,能激起他“新鲜感”的城市色彩就是美的。这个标准在以往似乎不能称其为标准,因为事实本该如此。异乡人血液里带着不同的生活经验,背负着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些都是他认知城市色彩的参照母本。陌生的土地、陌生的城市自有一套母本。不同母本的巨大反差必然引起他的惊异,产生“新鲜感”。被礼赞的明清北京城就是个典型。美国规划师埃德蒙N·培根( Edmund N.Bacon)说:“北京可能是人类在地球上最伟大的单一作品。”他进入紫禁城后,“庭院和三大殿的感受具有难以置信的色彩强度,金黄色的屋顶顶着蓝蓝的天空,造成一种无与伦比的建筑力度感。”“丹麦学者罗斯缪森(S.E.Rasmussen)认为:‘北京城乃是世界的奇观之一,它的布局匀称而明朗,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美国规划学家亨瑞.S.丘吉尔(Henry.S.Churchill)说:“金光闪烁的琉璃瓦在单层普通民居灰暗的屋顶上闪烁”。但是,经过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洗礼,全球城市趋同已是现实。中国当代城市更是千城一面,北京除了局部保护的区域外也是如此。走在北京的现代化街区,经常恍惚身在海外的某个城市。笔者曾经做过北京中关村和巴黎德方斯建筑色彩对比研究(如图1-5)。虽然自然地理不同,但建筑使用的色彩惊人的一致。这样的城市色彩哪能使人产生“新鲜感”呢?给旅人带来“新鲜感”的城市色彩都是独特的,因为每个城市都是唯一的。没被现代化侵袭的古村镇、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镇的城市色彩能给人“新鲜感”。经过专门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也能吸引旅人。北极圈内的挪威朗伊尔原本是个煤矿小镇,简易的建筑单调雷同。色彩专家选择了适合极昼极夜的色彩,给每幢建筑做了设计。分期逐步实施后,朗伊尔成为旅游胜地。建筑的功能、形式并没有改变;但色彩设计实施后,城市色彩完全改变了,它不但给居民在极昼极夜时都能带来愉悦感,更能给旅人以“新鲜感”,使人体验到独特的城市精神气质。

巴黎拉·德方斯与北京中关村现代建筑色彩比较研究

地球村的趋势使得世界各地的现代建筑非常雷同,中法现代建筑也很近似。巴黎拉·德方斯的建筑和北京中关村的写字楼可以共用一个色谱。

季节变换中的挪威朗伊尔

北极圈内的挪威朗伊尔原本是个煤矿小镇,简易的建筑单调雷同。色彩专家选择了适合极昼极夜的色彩,给每幢建筑做了设计。分期逐步实施后,朗伊尔成为旅游胜地。它不但给居民在极昼极夜时都能带来愉悦感,更能给旅人以“新鲜感”。

蓝色之城——印度焦特普尔

印度拉贾斯坦邦西部的焦特普尔建于1475年,是古代马尔瓦尔王国的首府,由于这里许多房子的外墙颜色是蓝色,因此也被称为蓝色之城。

童话版威尼斯——意大利布拉诺岛

意大利威尼斯所辖的小岛布拉诺(Burano)是典型的高纯度城市。不知是南欧灿烂的阳光、闪烁的水面美育的结果,还是传说中渔民的妻子让航行归来的丈夫能从远方就看到家的愿望驱使,相邻建筑大面积的色彩冷暖相间。据说政府要求当地居民每隔几年就要重新粉刷一次自己的房屋,并且相邻两栋房子的颜色不许相同,这个政策保证了小岛成为常开不败的鲜艳花朵。

好的城市色彩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标准,在现实中经常是同时存在的。前一阵国内的建筑设计流行欧陆风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希望获得更多的“新鲜感”。城市新区建设时,甲方往往不希望采用地方民居特色,而要“现代化”、“国际化”,甚至异国风情。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心理的正常需求。在未来城市更加稳定的发展中,希冀“愉悦感”将是主流。因此,进行城市色彩规划时,这两类人群的不同心理需求都应该考虑,不同的城市所占比例不同。

上一篇:有关七夕节的古诗词下一篇:简单机械知识点加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