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课堂的体会

2024-06-29

打造高效课堂的体会(精选8篇)

1.打造高效课堂的体会 篇一

打造高效课堂新课程改革体会

-----夏惠芳

新课程教学改革在我们学习已经经历了四年之久的历程,从原先的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学习,到今天已经形成我校风格的:杜郎口摸式+我校特色,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我们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你的课堂充满生命力,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每节课中,力争大多数学生有收获,这是我们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

现在的学生好表现、张扬个性、不能像以前的学生那样安分守己地在课堂上听老师灌输知识。他们要求有自我展示的舞台或者机会、和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的渴望,他们要求做课堂中的主人。无可否认,学生的这些要求和心理发展要求也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当今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多面手的复合型人才)。

传统教育摸式下的人才: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不强的高分低能人才,这样的人才是缺乏与世界人才竞争的,是难以缩小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差距的。因此新课程改革是势在必行。

经过新课程教学改革后,无论你走进哪间教室,你所看到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以四人一组或六人一组的小组形式,在热烈的讨论着问题,他们都很积极,几乎都有发言,而没有了课程改革前的呆若木鸡的表情。

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倍感尉。我们的课程改革是成功的,毕竟学生变得比以前积极主动了,师生间的对立情绪明显减缓了,这难道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这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新的教学摸式改革,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改革。我们作为教学实践的第一线教师也呼吁这样的改革。情感教育”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里所说的发展不仅仅是学习能力的发展,而是全面、和谐的发展,具体指向能力和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

2.打造高效课堂的体会 篇二

一、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 学生学.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 学得主动.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 努力做到“五个转变”和确立“四种教学观”.

“五个转变”是指: (1) 由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 (2) 由“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3) 由局限于课堂的封闭教学转变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 (4) 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既传授知识, 又发展能力的教学; (5) 由“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因材施教.

“四种教学观”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如下四种观念: (1) 整体观.即用整体观点指导课堂教学, 从整体上进行数学教学改革,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各种因素 (教师、学生、教材等) 的积极性, 使它合理组合, 和谐发展, 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 (2) 重学观.就是要求教者重视学法指导, 积极地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 (3) 发展观.不但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 (4) 愉快观要把愉快因素带进课堂,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

二、精心备好每一堂课

备课是起始环节, 是加强课堂教学计划性、预见性的前提, 也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率、轻负担的重要保证.经过实践, 初步形成了以“导学学案”为载体的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法

学案不同于教案, 学案和教案一个侧重于“学”, 一个侧重于“教”.因此要想真正实现课堂的优质高效, 要想把整堂课学生的学习“导”好“导”活, 关键在于学案的编写设计上, 编写的学案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主要环节之一, 是新课改一直重视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 “学习的每一个动作, 如果要完成, 就需要反馈”.数学课堂教学反馈, 一是要有及时性.二是要有准确性.

1. 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上的反馈

数学相对其他科目来说, 确实比较枯燥乏味一些, 因此要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上的反馈, 让学生愿学, 乐学.在数学课上, 学生愿不愿学, 学得怎么样, 这些信息都会体现在他们的表情上.另外, 课堂反馈和评价应尽量用具有激励性的言语, 使学生了解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学习, 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自己的学习.这样, 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课堂学习的效果.例如, 教师对答题出错的学生说:“再努力想一想, 你会有新的发现的!”而对于那些不简明扼要回答问题的学生, 给予“还有更简练的说法吗?”的评语.

2. 在反馈形式上要体现面向全体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 使人人都能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偏爱“尖子”学生, 带来的肯定是反馈信息的失真和课堂教学的两极分化.所以, 应改进反馈方法, 根据问题的不同, 合理地采用小组讨论、自学质疑、生问师答、生问生答、小组提问集体讨论作答等多种反馈形式, 创造让全体学生参与、展示的机会.

3. 反馈要体现分层思想, 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重视个体差异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 就应当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个体差异是一种宝贵的教学反馈资源, 可利用差异, 加强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让反馈矫正在互动中进行.如在教师的指导下, 有时通过让学困生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并利用其中的错误与缺陷激发中、优生进一步思考.反之有时提问中、优生, 而目的是给学困生做示范, 期望他们能从中学到方法与思路.在示范性回答后, 让学困生复述再现, 强化记忆.这样, 使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或平时比较少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也有参与的机会.同时, 他们在互动中, 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 矫正知识, 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也促进了学生在课堂中敢说、敢问、敢议、敢于表现自我.

4. 注重当堂检测反馈

通过当堂检测反馈, 教师不仅可以准确了解学生“学”的情况, 还可以发现教师“教”所存在的缺陷, 从而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供重要依据.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情况下完成五分钟左右的检测题,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做事迅速、认真和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 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减轻学生与教师的课外负担.

四、注重课后及时自我反思, 提醒学生进行自我反馈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弗赖登塔尔教授也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教师应通过集体备课交流和教学后记的整理, 及时反思自己在教学安排、教法等多方面存在的不足, 制定补救措施, 合理有效地调整后续教学.同时经常提醒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例如, 培养学生保留错误答案的习惯, 有的学生为了使作业看上去工整、干净, 往往将所犯的错误“毁尸灭迹”, 但时间一长, 又会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将其保留, 做上一定的记号, 就可以时时提醒自己, 避免“重蹈覆辙”.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写“反思错误习题集”, 使“失败”真正成为“成功之母”.

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 是每一个教师苦心研究的课题.我相信只要有心, 就能使自己成为这方面的先行者.

参考文献

3.谈打造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篇三

关键词:转变观念 注重备课 关注课堂 鼓励质疑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153-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打造“高效课堂”活动历尽风雨已走过了三个年头,在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中,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渐渐清晰起来,基本实现了精讲精练,省时高效的要求。下面,谨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在数学课中打造高效课堂的做法和体会。

1 转变观念,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打造“高效课堂”之初,我以为高效课堂就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就是匆忙讲完一个知识,紧接着就进行下一个教学内容;就是抢占课间活动时间做点练习题……结果是自己搞得很辛苦,学生却不买账,自己很投入,学生却不感兴趣。那么,产生这种高耗低效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我慢慢感到自己对高效课堂的认识还不够清晰,不够深入,不够具体。为了解决认识上的不足和思想上的困惑,我开始进行了“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学习活动。

1.1 从书本上学

这几年读过的书目有《爱的教育》、《新教育之梦》、《终身教育引论》、《科学与教育》、《解密解密高效课堂》等。这样的读书提升了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1.2 从范例上学

利用业余时间观看名师课堂实录,先后观看了吴正宪、窦桂梅、贾志敏、金阳等名师的录像课,不光看教态仪容,言谈举止,教学环节,还透过课堂看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这些名师的示范录像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课堂上他们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他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不回避任何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他们对学生的评价是那样的恰到好处,给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我茅塞顿开,原来“课堂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学习的乐园啊!”

2 注重备课,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途径

高效课堂是需要打磨,需要过程的。尽管通过理论学习有了一些想法和见识,但有时还是担心自己没讲到位,担心学生没学会,担心差生没听懂,讲起来就一发不可收了,不知不觉一节课的时间过去近半了,可又觉得该讲的还没讲完,课堂练习的设计也是没头没脑,没有层次和坡度,有的脱离了课标和重点难点,形同隔靴骚痒。对此,我感到还是备课上不够精细,角色定位不够准确,还专门为自己提出了“一个规定二个要求三个不讲”。

规定讲解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要求课前认真备课,凝练语言,课上不唠叨,不重复。要求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因不同课型设计练习,做到一课一练,一课一得,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弄懂的不讲;学生之间互相能讲明白的不讲。只讲学生通过自学、互学都不会的内容。

3 关注课堂,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手段

3.1 面向全体引发自学兴趣

从关注每一位学生开始,让他们学会在参与中学习,在成就中学习,在鼓励中学习,从而获得自主学习的乐趣。在讲授《四边形的分类》一课时,我精心地设计了具有挑战性、开放性,解决比较困难的问题。让学生画一画生活中见到过的或想象的四边形,这个过程就是对文本的理解过程,再用自己的话概括,则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也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了问题。

3.2 关注差异营造合作氛围

应该承认学生是存在个性差异同的,要因人而宜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讲授《圆的面积》一课,我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想解决的问题,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等。有同学提出,出租车上的计程器是怎样计算里程的?我就让学生做模拟实验,在第一次操作后不理解时,我就指导学生查找原因再次验证,直至学生弄明白了为止。记得后来学生分组合作实验时,六个小组的同学全都合作成功,同学们体会到了合作成功的喜悦,高兴地蹦了起来。

3.3 当堂达标养成良好习惯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要求当堂内容当堂解决,即所谓的堂堂清。目标设置尽量细一些、小一些,在教学时采用分层出示目标的方法,同时出示相应的自学指导,让学生感到很轻松,完成了这一个,再进行下一个,每节课学完了,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点,什么能力提高了,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堂堂清使学习的目标更明确了,学习变得更轻松了,学生在课后也有了大量的自主时间,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会不喜欢呢?

4 鼓励质疑,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4.1 少问或不问,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真问题

我一般不直接提出问题,而是让学生做好预习,学会提问。提问的内容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的、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所提问题符合课堂教学内容,每个提问都应有助于启发思维,有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对旧知识的回顾。课上再把问题归纳分类,出示给学生。

4.2 少讲或不讲,要善于鼓励学生阐述学习的全过程

本着“一切为学生的发展着想,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学内容和素材的选择,以及在情境的创设上,我都尽力做到科学、恰当,课上注重“对话”、“协作”的组织、指导,让学生在充满友善、理性、智慧和诗意的对话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感悟,

4.3 少说或不说,要善于指导学生提炼学习的新方法

4.打造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四

一、预习交流,明确目标:

通过学生预习交流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一环节,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学生进行的预习交流。一是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教材,进而发现、解决问题;二是使学生了解知识、疑点、难点,通过反馈,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教学,减少盲目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三是使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练就自学能力。比如运用思维框架阅读法指导学生预习阅读。教师就要着眼于文章整体指导学生预习阅读。在学习有关方面的内容时,便可按已有的“框架”去归纳和对比,迅速找到相应的内容,更好地把握记忆。如学习议论文《谈骨气》《反对自由主义》《开动机器》等即可采用此法。论文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那么这三个要素就可以构成议论文的阅读框架。按这一框架,我们在读以上几篇文章时,就要看它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论点,怎样提出来的,用了哪些内容作论据,是怎样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也就是使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边读边考虑框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读完以后就会对这一类文体的内容和特点掌握得更清楚全面。当然,框架阅读法的关键在于制定出适合的“框架”。而且该“框架”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二、分组合作、展现提升:

教师将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各个学习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小组根据组内的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讨论分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语文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能,享受成功的快乐。分组合作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小组学习阶段。

建立四人或六人学习小组,在小组学习中,让学生自己组织,每位学生可以尽情发言,将自己的疑问请教小组同学,也可将自己的理解与小组同学分享,由于小组讨论阶段,学生面对的是自己的“小天地”,每位同学都将无拘无束地提问、讨论、发表见解。这种轻松的氛围,将使学生如鱼得水,从而海阔天空地表演。这样各类学生都有获得表演的机会,个性得到最大的张扬。特别是中下生,都会较好地参与合作、交流。这样的阶段,将是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真正阶段,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都是独特的。全班讨论阶段。让各小组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老师汇总引导学生共同选择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讨论重点,然后引导全班同学进行探究。此阶段,由于问题都是学生在小组中无法解决的,急于求知的,大有主动“请战”情境。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质疑,共同论证,共同解决问题。特别是那些较高层次的同学,他们的更深层次的求知及表现欲都得到了满足。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也可以有效落实。对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观察与鉴赏能力增强了,他们喜欢老师领路,在复杂中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讨厌老师把一篇文章嚼得稀烂再喂给他们,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法上点到即止,给学生留下回味余地。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让他们做主人,掌握主动权,做演员、当主角。教师当配角、做导演工作,把学生不断从消极状态中引导到一个积极状态中,并最终使他们在不自觉中变为一个积极的知识探索者。如:《石壕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让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一堂短“剧”演出,让学生将课文搬上“舞台”。成立几组剧组,由学生自行组织组合,还可对各组的演出进行评比,也还可组织进行剧评,以提高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和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还要注重学科间互动。如《散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让学生在自读课文基础上,按要求作画,将课文描写中最感人的一幕作一副画,并为此画题词。课文中“散步”时的一幕是全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若能准确地将这一幕定格,并将作画的意图和感受说出,学生对此文内容的理解,思想的感受已基本到位。学生也将受到较好的情感体验。

三、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各小组根据本组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进行展示的内容进行巩固练习;然后教师根据巩固情况,以试卷、纸条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情况。如新闻发布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不少学生反映,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评价项目主要有:“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策略”、“学生参与程度”、“教师素养”、“教学效果”等。语文作为一门学科课程,它的课堂教学评价自然也应当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一样,有相同的评价内容,但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又决定了它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应具有自己的广性。例如,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所提出的“课内外结合”、“快节奏大容量”、“精心设计提问”、“扩展阅读”、“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等观点,就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个性。它已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之中。

5.打造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五

一、独具匠心的课堂设计

老师在上课前做好准备:一是备教材。了解该课的重难点及教学目标设计;层次清晰的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有序而富有逻辑性;问题设置呈现不同梯度,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各个突破,使学生学有所获;各环节之间衔接自然、流畅。这是一节成功的公开课的基础,同时需要老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环节。

二、备学生

课堂是老师的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兴趣及爱好,同时也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成绩状况及理解能力的差异,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

二、课堂导入的设计

课前的导入,这是公开课开始的第一个亮点,如何提起学生的兴趣,需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导入,而这个导入的决定权完全在于老师。因此,作为老师首先自己要有自信、有激情更要富有机智,根据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如:歌曲式导入,视频式导入、游戏式导入,等等,以此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酝酿他们的情绪,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课堂教学活动往往能顺利进行,课堂气氛也会变得生动活泼、和谐轻松,就像刘月增老师说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三、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6.打造英语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六

商州区金陵寺中学 张艳

一年以来学校教导处组织我们学习实践高效课堂,同时区教研室通过送教下乡活动和做报告的形式对高效课堂焦旭模式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了认真的解读和梳理。经过学习,让我收益匪浅,我认识到了高校课堂的重要性,也懂得了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尤其是对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等问题,感受颇深。下面结合自己所教英语学科谈谈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和体会。

一、要想创造真正的“高效课堂”,我们必须要努力成为符合“高效课堂”的优秀教师。

一个合格教师的标准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但要成为一个符合“高效课堂”的优秀教师,我觉得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即高标准的“学高”,还要做好自己角色的转变,即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理念的倡导者、组织、参与和评价者、合作者。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是全新的变化。一个只会把书本内容迁移到学生头脑中的教师显然已不是与时俱进,而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模式为开端的教师将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等方面向自我挑战。只有从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我们教师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才能抓住历史契机来提升自己素质。时代呼唤教育创新,教师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模式中工作创新才是唤起教师职业成就感和愉悦的原动力。只有如此,教师才能真正担负起现代教育所赋予的神圣使命。此外,还必须对学生有着爱心,是发自内心的爱心,但不是热情而短促的,而是如涓涓细流般长久的,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崇敬、关注并影响学生行为。对教育有着强烈的事业心,更能从教学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感到发自内心的幸福感!

二、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一定切记情感态度目标

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章可依,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但好多老师只注重了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设置和达成,却忽视了情感态度目标。即使有的老师在导学案上出现了情感态度目标,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未体现或者达成。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目标是对所学文章的挖掘和升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对学生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生活适应社会。例如:Unit 1 Stay Healthy 这一单元可以通过讨论生病大经历来呼吁大家保持身体健康,远离医院。Unit 6 Moves and Theatre 这一单元可以通过学习The Fisherman and the Goldfish 来教育学生做人不要像渔夫的妻子那样贪婪,而要像渔夫那样做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人。

三、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因此,高效课堂应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的学。新课标提倡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起引导、组织的作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主动学习意识,改变过去的满堂灌。而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则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合理科学地设置教学活动,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让其主动融入学习活动,并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实践性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Unit 5 Look into Science 的Lesson 25和 Lesson 26课时,考虑到课程内容是实验操作,所以在课堂活动环节就设计了一个学生个人边描述边操作的环节,这样一来学生都想试试,无疑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七年级Module 3教授时间时,为了达到学会表达时间这一目标,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活动:一个学生拨动钟表(教师提前准备好教学用的钟 2 表),其余学生或者另一个学生用英语表达时间.这样的活动比教师给出时间让学生用英语翻译更能激发学习兴起,更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课堂活动的设计除了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外,同时还要具有层次性和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例如,在教授The Fisherman and the Goldfish这课时展示环节可以设计三个活动供学生选择:

1、角色扮演:

2、复述故事:

3、改编故事

四、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师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都有巨大的差异,必然对教材内容的实际解读相差巨大。因此我们要站在学生认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体的高度,体察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具备的方法,分析应该落实的知识、训练重点,找到三维目标的交汇点,在心里和学生先期对话,彻底吃透教材,能够对教材内容举一反三,变式练习层层递进。然后再统筹安排在教学中应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但无论事先如何备,都不会与事实上的发生的一模一样,必然有很多出入。这就需要课后进行反思,进行整理,小结得失,及时进行调理,扬长避短,以求下节课上得更好。不仅是知识方面的小结,还是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小结。在经历上课实践后,教师一般都有感觉,只要勤于总结,及时运用到课堂中去,必将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

7.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 篇七

在这种背景下,农村教育作为整个教育链中的薄弱一环,其弱势的一面显露无遗。教育设施的滞后,教育资源的匮乏,教育人才的缺乏,教育经费的紧张……这些都成为这次新政改革中农村教育前进的绊脚石。但换一个角度看,这次改革也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农村学生素质不高,可借用这次改革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下去;农村教师质量不高,就可利用这次改革把师资队伍建设好。而在这场教改的重新洗牌中,如何建设好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何培养出一群高素质的学生,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都落实在班主任身上。而目前班主任急需解决的一个环节就是如何抓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的高手必定是打通课内、课外,预习、上课、训练、复习的四步循环教学的高手。在教师的误导下,学生形成了课堂学习的误区,似乎离开课堂就与学习无关。其实不然。预习、上课、训练、复习四步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学生的能力也逐步得到提升。

一、任脉:课前必要储备

1.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觉悟水准。

思想是行动的先驱。为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应对新政背景下的课堂学习,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想教育:确定学习的具体目标,人生的大目标;态度教育:敢于吃苦,敢于拼搏。通过学习我校往届高三毕业生的优秀事例和本届高二优秀学生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典型教育:向好学生学习,向第一看齐;信心教育: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为自己的人生作最后的拼搏。把这四种教育统一起来,目的是为了明确课堂学习的重要性,这是学生努力搞好课堂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内驱力问题。课堂学习是主要环节,但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正如一棵大树需要土壤的支撑和输送水分养料一样。

2. 养成良好作息习惯。

合理用脑,保持大脑机能的最佳状态———充沛的精力储备。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使大脑在听课时能处于最佳机能状态,课余时间的活动安排要恰当,娱乐活动(比如看电视,聊天等。)要适度,学习生活要有规律,要有计划性,这样才能从容不迫、井井有条。精力充沛,听课效果好,课下作业做得容易、速度快,节省了时间来休息和运动。第二天精力充沛。这样形成良性循环,保持精力充沛,上课精神饱满,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 认真预习。

要求学生做到学案有记录、课本有圈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作为班主任,要组织相关老师加强检查力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4. 课前启动快。

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本节所用物品,比如笔记本、文具、参考资料等。以免临阵磨枪,因为寻找学习用品而影响听课效率。

二、气海:课堂学习方法指导

1. 要寄希望于课堂。

课堂上精神高度集中,认真的质疑问难,深入的思考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不少同学认为课下有笔记,有课本可查,往往听课时不求甚解,或稍遇到障碍就不想听了,这样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增加了课下负担和作业难度。所以,要通过提高课堂的利用率,来减轻课下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

2. 以培养兴趣促专心听讲。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专心听讲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那么怎样培养兴趣呢?一是要有坚强的毅力。二是千万不要依个人好恶对待课程。树立各个科目都重要的观念。三是对于所谓不感兴趣的科目,要从主观上倾斜,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寻找兴趣点。比如,你不喜欢历史,但你喜欢历史题材电视剧。那好,你可以翻阅历史书,看一看历史上是否确有电视剧中的主人公。你不喜欢物理,你可以要求自己去观察汽车的运行、天上的飞机,这些里面都蕴含着物理原理。如果仔细把这些能引起好奇的事物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你也就会诱发某种兴趣。有了兴趣不等于就会专心听讲了,还要学会凝神静思,不受外物干扰。比如,你容易走神,就用意志去控制自己。你喜欢摆弄小东西,就在课前把小东西藏好。从环境和物质上消灭走神的条件。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3. 合作学习。

课堂学习是一种集体学习的形式。同学的理解能力有差距,掌握程度,学习水平不会完全一致,老师只能依据大多数人的水平讲课,就会有吃不饱和吃不了的两个极端。这样在老师讲课时,要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认真听取别人的观点和理解。就会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让集体智慧的结晶深入落实到每一个同学的心里。

4. 在归类中寻找规律。

以语文为例:先按文体归类,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再把不同的说明文文段相同和相似的问题归类。说明文中有说明文方法及作用,几乎、大约、总之等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行否类;还有代词“这”,指代什么?指代到哪句话——指代类;还有顺序,还有中心语、中心句、支撑句关系类,对问题说明理由类等等。把这些题分类放在一起,找到同类题的相似点、相类似的答题关键词语。这就是从归类中寻找规律。这个规律适用于课内文章,也适用于课外文章。这是一种能力培养,而培养能力则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课后的多种因素考虑

1. 课后不仅仅是检查学生作业而已。

要加强规范训练,即让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每页书都要认认真真地读,每节课都要认认真真地听,每道题都要认认真真地做,每个错题要认认真真地改。一滴不漏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互帮互学,凡是学过的知识都应该会,凡是做过的题都应该对,凡是要求记住的都应该牢记在心。努力做到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不留疑点,不留死角,切实打好基础。始终如一的学习习惯:严格的学风,不仅应坚持一周、一月、一学期,而且应该坚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治学严谨的学风应始终如一。

2. 加强学法指导。

根据“新教材、新大纲、新教法”的特点,依据高考形势的变化,要在总结学习以前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高考最新形式,认真研究教学管理的新对策,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教育学生在突出语数外的同时,综合科目要在应用和学科渗透上下功夫,特长科顺其自然;加强学法指导并对学生进行分类,实行分层推进;加强对学生的行为、学法习惯的养成教育,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努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主动认知的能力;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养成一种互帮互学、团结向上的良好班风;当好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搞好师生配合,建设一个师生和谐的班集体,为教学、为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 强化日常管理,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建章立制,制定宿舍公约,学生一日常规,课堂公约等措施规范,学生使之养成良好习惯。

4. 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高中的学习是紧张忙碌的,为使学生乐学爱学,积极组织各种活动,营造轻松学习气氛。

8.打造高效的生物课堂 篇八

一、培养学习兴趣,促成自主学习

要上好初中第一节生物课。这节课实际上是思想动员课、激趣课、学法指导课。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物界的多姿多彩、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等,以引发他们对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通过展示图片举出一些关于人与自然的例子,介绍我国生物学的伟大成就。如“药圣”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我国科学家首先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水稻之父”袁隆平对我国乃至世界的贡献等,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

对于生物学的前沿成果,如基因克隆、转基因产品等等应如何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事物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学好生物学、报效祖国、回报社会。

这时学生对生物学既好奇又担心学不好,此时激发的兴趣只是暂时的,要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教师应在教学手段上下功夫,通过恰当的教学手段,每节课都给学生一种新奇感,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爱上生物学,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生物学,达到自主学习的状态。

二、精心设计学案,加强合作学习

学生有效学习依赖于教师的有效设计。学案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告知学生要学会什么、获得什么);课前预习(解决简单新知、找出重点和疑难、确定听课活动的重点、培养自学能力);课内研讨(解决重点和疑难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内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知识的应用、减轻课业负担);课堂小结(首尾呼应、体现巩固性);在课前预习、课堂研讨、课内训练等学习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搭建了有效平台,激励、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师要精心设计学案,提前发放到学生手中,在学生初步预习的情况下,学习小组的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以“优”带“差”、共同提高。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学生学会的知识不要讲了,可以利用课内练习时检查、指导、巩固,对于学生不理解的知识,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讲解、研讨等方式加以解决。

三、适时设计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在谈到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到“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学生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实水平,另一种是潜在水平,即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所能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把问题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才具有探究价值。太易太难都没有探究的价值,就像“摘果子”不是伸手可得,而是要跳起来才能摘到手,但又不是怎样跳也摘不到。

在教学中不是每节课都需要进行探究教学,要根据课标的要求、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而定,适时设计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上一篇:罐车作业管理规定7.1下一篇:机构考核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