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通用10篇)
1.《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篇一
XX省省级课题
开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高中XX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和实验 学科类别:XX学科课题成员: XXXXXXXXXXXXXXX
XXXXXX中学
XXXX年XX月
“高中XX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和实验”
开题报告
XXXXXX中学XXX
随着时代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学生直接从实际生产生活经验得到的XX知识越来越少,课程教学与现实生活知识的脱节使得教师的教学难度持续增大;而另一方面,随着新课改和新课标的实施,XX学科更加注重从探究的方式传授知识,大量的活生生的XX学知识的引用已成为构建整体XX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解决这一新矛盾,我们经调研分析认为:各地、各校结合教学实际和当地生产、生活实际开展课程资源的开发,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与课标内容的衔接,达到较好的构建知识体系的目标。为此,我们申报了省级课题“高中XX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和实验,于XXXX年X月被省教科所批准立项。
一、问题的提出背景
由于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我国青少年(特别是城镇)已很少有机会接触生产实际实践。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独生子女接触生产生活实际的机会就更少。很多从事XX学教育和XX教师发现现在的青少年学生,越来越脱离生产生活实际,对于基本社会常识和生活常识知之甚少。丰富多彩的世界对于他们越来越陌生。XX学学习兴趣越来越下降。新的课改和课标注重从自然出发,从发现出发,充分运用探究式思维引导学生了解知识、掌握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较好的体现了STS的教育思想。这很好的代表了XX学科教学改革的方向。但面临的学生对自然知识缺乏的现实,就成为一个XX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现实的问题。
我们经研究发现,在新的形势下合理的开发课程资源是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提出这个课题构想,并经调研发现同类的研究甚少,而我们在此之前进行的一些尝试已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在新课标条件下的提高XX教学效果。主要表现为:
1、增强学生对课程资源的体验,有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XX教学成绩。
2、通过收集整理和利用课程资源,有利拓宽学生们知识视野,注重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3、贯彻STS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善于认识自然尊重科学,关注社会的科学精神。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日常生活生产中以及媒体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理。
2、现实的课程资源与课程标准及课堂教学的整合。
3、XX学科的相关理论及其实践运用。
四、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预计突破
通过网上查询及相关文献查阅,省内外相关内容只有零星枝节性研究见于报刊,对于本课题大规模系统性研究目前省内还是空白。预计通过对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可在学生XX学素质及环境、生态等意识形成方面有很大提高,提高学生学习XX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贯彻STS教育思想。最可能的突破是使学生生物成绩有大面积提高。
五、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具备
1、本课题组成成员均是XX学本科以上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其中三位同志在XX学教学教研岗位上有多年的实践(其中有省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而且他们乐于探索,勤于实践,年富力强。
2、本课题组中有关人员多年从事教学资源整合和开发(其中有一篇论文获省级一等奖),有一定的经验。课题所在学校从领导到XX组都大力支持。
3、本校已具备规模,教科研设备条件具备。
六、实施方案
(一)课题组分工
XXX:全面负责,统筹策划,动态调研论证,并在所授班级进行相关试验和研究。
XXX:负责日常生活课程资源收集整合,并做好高三年级试点班工作。
XXX:负责本地生产中的课程资源收集整合,并做好高二年级试点班工作。
XXX:负责媒体课程资源收集整合,并做好高一兴趣小组工作。
(二)主要研究阶段及成果
主要研究阶段:
XXXX.X~XXXX.X资料收集,全面起动,制定方案,落
实任务,成立学生XX小组。
成果:阶段性资料分类及其研究报告
XXXX.X~XXXX.X自然分班,选择四个班作为实验班,四个班做对照班,资料整合、研究、实验同步进行。
成果: 资源整合及主题性总结论文
XXXX.X~XXXX.X收集整合数据,总结成果,推广经验。成果: 资源利用模式构建总结
七、预计最终完成时间和成果
1、总结性研究报告。
2、撰写《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构建》论文。
3、结集《高中XX课程资源集》。
4、师生参与有关比赛、会议的成果、作品获奖证书等。
5、上级、有关专家、同行、家长、学生的评价。
由于多方面的支持,本课题组认为,开题研究条件已具备,在此向各位领导、专家报告。
XXXX年XX月XX日
2.《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篇二
如何利用这些乡土文民间美术资源优势来开发我们的美术校本课程呢?现将我的简单做法和想法和同行们做一交流和介绍。
第一阶段: 前期筹划阶段
要进行地方性美术校本活动的开展首先要确定相关主题,主题的选择很重要,既要突现学校特色,又要体现适合我们莱芜的地方特色,还要兼顾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
1、罗列莱芜地方美术资源,对资源进行分析整合。
首先我们教师与学生共同罗列出莱芜的地方美术资源,并对资源进行综合性分析整合,我们选取了莱芜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典型的莱芜民间美术6个种类:锡雕、根雕、奇石、燕子石、香包、剪纸。
2、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设立相关主题,选择确定主题开展活动。
我们根据师生共同罗列的相关内容,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的美术能力,选择和制定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美术校本活动,确定以《走进莱芜民间美术》为主题的大的美术综合性校本活动,在此基础上又分列出六个小的主题活动,如:
《走进鲁王工坊体验锡雕艺术》《走进大山感受根雕艺术》《走进奇石大世界寻找美丽的传说》《走进圣井观赏美丽的燕子石》《走进社区学习制作可爱的香包》《走进生活剪出我的理想》。
各个主题通过相关的活动平台按阶段进行,同一主题学生自由分组,教师稍作调整,每组选一名组长,协调组员分工合作。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方式搜集相关资源,让学生与家乡“零距离”接触,感受家乡的民间艺术,并先让学生制作一个调查表,罗列要搜集的内容及途径,做到有条不紊。
第二阶段:实践创造阶段
1、通过带领学生到鲁王工坊、夹岭、奇石大世界、圣井燕子石厂、社区参观考察,收集相关图片和资料作为素材。
2、通过采访民间艺人为大家讲解,填写采访表
3、通过访民间艺人现场操作,让学生了解各种民间艺术的制作工序。
4、通过请民间艺人到学校讲课,辅导学生进行简单制作。
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以《走进莱芜民间美术》为大活动主题,利用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校美术兴趣小组等活动平台,根据学生与学校的实际,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参与上网查找、摄像、照片记录、采访调查、实地搜集、动手体验、写生等方式,运用各种美术方式及材料进行创作,创造出了很多具有浓浓的海洋气息的作品,锻炼了学生能力,开发了学生无限潜能。
第三阶段:展示交流阶段
1、多种方式展示活动成果,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快乐。
展示交流阶段可以和实践创造阶段穿插进行,每学期我们会举行一次大的展览活动,并在每个活动完成后进行展示交流,甚至在平时的美术学习活动中随时进行。利用作品展示会、网络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等方式展示学生的成果,学生的劳动得到肯定,个性特长得到发展,这一切给他们带来成功和喜悦,增强了自豪感。
2、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自信激发学生兴趣。
对学生的评价,不应看重结果,而要重视其探究的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常常会迸发出充满童趣的智慧火花。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善待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和创新的能力,不断培养他们的探究品质,并注重学生之间的评价交流,同龄人的认可和肯定,更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自信。
第四阶段:延伸拓展阶段
此阶段是在前几阶段活动的基础上的后续的拓展延伸活动,是对学生未来的美术学习进一步的发展,或者说让学生更深入研究家乡地方特色的美术的拓展、激励和再创造。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还有很多的民间美术没有得到利用开发,有待于学生在今后在课堂内外的美术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和传承。我们鼓励学生亲身感受这些民间艺术,讓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收集相关资料,在平时的美术学习中结合这些资料进行创作,促使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研究,我们的地方性美术校本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形成了美术课外活动的地方特色,传承了民间艺术。我们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材料,将莱芜地方特色注入生命的活力,在中得到浓厚的地方文化的熏陶、感染,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之情,初步形成了我校美术校本活动的地方特色。
2、促进了学习方式的改进,激发了学生的信心和兴趣。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特点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内容及创作方式,有效的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改进了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3、开发了学生创造的潜力,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唤醒了学生创造的潜能。一年来,全校共有100多人次在省市区乃至全国的各项美术比赛中获奖,其中以体现我们莱芜文化特色的美术作品占了大部分。
4、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在实践与探索中提高了我们美术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课程观念得到了更新,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创新潜质。
3.《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篇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英语作为我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英语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培养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小学英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到教材,环境和对英语认知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小学生还不具备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对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也还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经过多年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后,我们明显地感到:在小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单词、短语、句子之后,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就变得十分重要而迫切了。然而,使用现行的英语教材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实在是收效甚少,问题不少。
我校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是川教社新课标小学英语教材《新路径英语》。该教材是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英语学习本身的规律来编写的,着重强调了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单词拼读能力的培养。这本教材中单词容量大,句型句式多,对字母和字母组合的拼读能力要求高。但是这本教材实在是缺少适合学生阅读的英语短文,不利于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一本教材上就只有一至两篇适合学生阅读的小短文,其余的都是一些英语歌曲和儿歌。英语歌曲和儿歌虽然能很好的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随着年级和知识的增长,这些歌曲和儿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在我校,英语教学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等到三年级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在单词,句型的储备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量,并且掌握了一定的理解英语句子的方法和技巧。已经能够在图片和老师的引导下,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并且养成了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因此,我校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已无法满足我们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教材与学生实际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
另外,《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觉得:只有结合我校实际,开发校本教材,配合现行教材使用,才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最有效的办法。
而且,我校已有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成功经验和人才支持。所以,经过认真研究,我们确定了《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这一市级课题。并且得到了市区领导、专家,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并于2010年12月立项。
(二)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
关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国内外已经形成很多研究成果,其中有几点已经形成了大家的共识:
1 阅读教学的目的: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应该只停留在单词积累,句型运用这些语言知识的层面。而应该着眼于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小学生自我理解语言知识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 阅读教学的前期准备:学生必须具有足够的阅读所需的单词,句型的储备。具备对单词,句型的识别和理解能力。以及一定的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3 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① 阅读前教师会向学生介绍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② 阅读前教师一般还会向学生提出一些和阅读材料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③ 阅读讲解的基本模式:整体―部分―整体。教师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完整理解课文大意,语言形式,篇章结构和修辞方法,在处理各个部分时达到局部不离整体,整体寓于局部之中。
这些研究成果已经被普遍运用到了现在的小学英语教学当中。但是由于各个学校的实际状况不同,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因此,针对我校自身实际,找出适合我校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了。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此课题的研究实践,有利于改变我校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切实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编写英语校本教材的过程,不仅可以提高英语教师的运用处理教材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拓宽她们的知识与视野。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大有好处。同时,还是我校全面有效打造英语特色品牌,提升办学水准的一个重要步骤。
因此,价值巨大,意义明显。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阶段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明确的要求。即:能正确朗读课文;能理解简短的书面指令,并根据要求进行学习活动;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达到4万词以上 。要达到《新课标》中对小学生阅读量的要求,仅仅只依靠课本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找出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阅读材料,以达到《新课标》中对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
2 《自贡市小学英语教学指导意见》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要求增加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受小学阶段英语教学听说领先的影响,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仍然忽略了对认读的要求,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很弱,对基本词汇和句型不能正确认读,建议课后阅读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小故事,即题材广泛,情节引人,语言生动,地道的《分级有声读物》。因此需要教师找到适合学生阅读的《分级有声读物》,以达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3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组成学习动机的因素之一,兴趣在动机中处于中心地位,是动机最活跃的成分。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由于受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制约,很容易使学生对训练失去兴趣,从而失去动机。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就是找出适合学生阅读的校本材料,尽可能的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习的兴趣变成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
4.《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篇四
“邓州历史名人故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组 执笔人:赵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整个教育体制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问题更为严重,为此,我国的教育体制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而其中对基础教育进行课程改革则是其最基本组成部分。而在课程改革中,对人文社会学科的改革幅度是非常大的,它将原来的历史按照时代特征进行了改革,但还不能完全实现新课程的新理念,比如说过程性、体验性、合作性和反思性就很难充分体现。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科研部门以及教育界的专家学者,都纷纷呼吁有必要进行《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从而以此来补充教育部所定教材的不足,丰富学生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实现和实践《历史》新课程的改革的理念。
本校从我们邓州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深入发掘邓州历史文化内涵,结合本校实际,开发出本教材。二. 课题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
有利于探索《历史》学科开展有效教学理念下的层次化教学模式,从而为有效教学理念的实践和推广提供典型的案例,为有效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实证资料。
实践意义:
进行初中“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有利于推进层次化教学,有利于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克服统编《历史》教材过于抽象,难于操作的弊端。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在总体上掌握了必要的历史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可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从而培养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将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学会观察社会,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交往,学会研究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历史与社会问题,学会自我反思,学会为家乡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这些都是在传统的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的更深次的教学尝试。同时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还能促进一大批青年教师的成长,使他们成长为会思考,能研究的科研型教师。
三.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教育教学理论依据:
1.因材施教理论: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特长、性格、原有基础等具体情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教育。
2. 加涅学习层次理论:加涅认为,任何学习必会有一种最合适的顺序,也就是先学什么才适合再学什么,先学的就是后学的先决条件。那么教师的教学改革应该从补足学生学习的先决条件入手,为学生设计出最佳的学习知识的顺序,逐层推进。
因此,为了因材施教,实施层次教学,必须有进行具体教学的合适的载体,这是进行层次教学实验的基本条件之一,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我们的研究就是为了探索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政策性理论依据 1.校本课程开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各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中,有的学校开发德育课程,有的开发书法课程,有的开发活动课程,最多的是开发乡土课程(乡土课程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在乡土课程开发中,很少发现是由历史与社会学科组来开发的,其实,在所有的学科中,与乡土教学关系最密切的首先是历史与社会,然后是语文和音乐美术。乡土资源首先应该成为《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对象,因此,乡土校本课程也应成为 《历 史与社会》课程对乡土资源进行探究开发的产物。
2.课程标准指出:《历史与社会》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课程。其最终教学目标不是培养历史人才、地理人才、社会人才,而是通过对历史、地理、社会方面知识的学习,培养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具有全球意识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但爱国的感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往往是从热爱家乡开始的。乡情教育可以使青少年了解家乡的过去,家乡的今天,进一步展望家乡的明天,从而培养他们爱国爱乡的情感和责任感使命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集体农庄、爱工厂、爱祖国语言开始的。” “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 学生所具有的社会知识,有很多是来源于社会,来源于他们所生活的周围环境。而学生最为熟悉的社会环境,就是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生活的地区,是学生的需要。因此,乡土校本课程充分体现着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总目标:在掌握乡土的人文、自然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和责任感,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② 因此我们课题组所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也是以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作为课程开发的资源和素材,首先由老师编写校本教材走进七都〉,使孩子们从总体上能够有一个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与现实社会状况的载体;在此基础上,由历史与社会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和全校同学共同努力,共同围绕家乡的历史与社会问题作为研究性学习主题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开展社会调查、田野考察、访问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一个个相对完整的案例,而这些案例的汇编就是由我们师生共同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分层次的,同时又是动态的,不断调整的,永远不会结束的开放的课程体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包括基础层面的校本课程开发和深层的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两个组成部分。
3.研究性学习: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个体以研究的方式来掌握新知识,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养成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当中实际问题的习惯,掌握初步的研究方法和和手段,培养优秀的学习和研究品质,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会关心社会问题,学会思考现实社会,学会与他人合作。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可以用“六重”来归纳,即重自由、重主动、重参与、重过程、重开放和重交流。③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研究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我们的研究,探索出一条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特别是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从而为我校有效教学理念 下层次化教学改革实验的实施提供载体和基本条件,更重要的是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孩子们加强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社会的了解,学会观察、发现和关心社会问题,并通过自己的研究,为家乡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培养老师和孩子们良好的学习和研究品质,掌握基本的学术研究的规范,因此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目标之一就是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促使我们的青年教师的业务成长,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研究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即子课题)包括:
1. 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学术史综述及相关概念的研究; 2. 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作用研究;
3. 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师生角色及作用研究; 4. 历史与社会基础性校本教材开发模式研究;
5. 历史与社会深层次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本研究的重点是:历史与社会基础性校本教材开发模式研究;历史与社会深层次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研究。六. 课题研究的方法
1. 文献法: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相关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挡案材料等分析和搜索,较为全面地掌握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方面的研究动态和相关的资料信息,为课题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2. 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主体方法,通过边实践边研究的的方法,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及时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将研究工作引向深入,与此同时注重个体行动研究、小组协作行动研究和学校范围内行动研究的有机结合。
3. 案例研究法:对于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法,如此就可以通过深入剖析具体的案例,让老师和学生比较直观地掌握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基本方法。
4. 田野研究法:田野研究法又叫实地研究法,主要是相对于文献研究法而言的,它最初是属于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它“主张在真实自然的状态下客观观察、记录当地文化的各要素,参与到各个群体、社区和组织的生活中,从内部观察人们的社会活动,由此来理解行为动机与意义”。④田野研究法的主要特点是参与。研究者到要研究的对象中去,按照他们的方式工作生活,尽量不改变他们原有的自然状态,另一个特点是观察。以研究者的角色来观察,不仅包括他们的社会生活,还包括一些实物,留心他们情感的变化等等,可以近似地认为每一个人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也可以扮演一个实地研究者的角色。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目的,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准备。⑤
七.课题研究步骤
1.研究的思路:首先确立研究课题,然后确定研究人员和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任务的分工并组织师生开展研究。
2. 步骤:(1)前期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9月:配合学校总课题做好课题申报立项工作,统一思想,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制定课题研究、学习和交流制度;成立课题组。
(2)实施研究阶段: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深入实施研究,注重过程资料的积累;作好中期研究的总结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研究计划和方案。
(3)总结评估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10月:编纂出版关于课题研究的论文集;编纂出版历史与社会基础性校本教材《走进七都》,编纂出版历史与社会研究性学习典型案例汇编,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本课题研究基本按照课题实施方案中的课题研究的思路和实施步骤来开展研究,需要交代的是,由于人事变动等原因,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有所调整,详情如下:
在课题实施的第一阶段,课题组实际做的事情有:配合学校总课题做好课题申报立项工作,统一思想,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制定课题研究、学习和交流制度;成立课题组,由教科室主任汪明老师担任课题组顾问,由谢进如老师担任课题组组长,全面负责整个课题研究,重点是第1、4、5子课题研究;由汤月华老师担任课题组副组长(协助负责整个课题研究,重点是第5个子课题研究);由宋连桂和孙耀良两位老师担任课题组组员,宋连桂老师负责第2个子课题研究;孙耀良老师负责第3个子课题研究。(后由于孙老师退休,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师生角色及作用研究由谢进如老师承担);本阶段所做的实质性的课题研究工作是对第1个子课题: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学术史综述及相关概念的研究。经努力写成《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综述》一文。
在课题实施的第二阶段,课题组主要围绕2、3、4、5等四个子课题研究,研究的重点是以下两个子课题:历史与社会基础性校本教材开发模式研究;历史与社会深层次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研究。为了顺利开展“历史与社会基础性校本教材开发模式研究”,我们聘请了教育局教研室历史教研员孙入学老师担任基础性校本教材《走进七都》的学术顾问,经过全课题组的努力,由谢进如担任主编的《走进七都》顺利编写完成,后经过数次修订,进一步改进。为了顺利开展“历史与社会深层次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研究”,我们结合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聘请教育局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朱琴担任顾问,组织学生开展了数十个与历史与社会有关的主题性研究性学习活动。在课题实施的第三阶段,课题组主要做的事情有:编纂出版关于课题研究的论文集;进一步修订出版历史与社会基础性校本教材《走进七都》,编纂历史与社会研究性学习典型案例汇编,完成课题结题报告。本阶段由于谢进如老师工作调动,大量组织性、事务性工作由汤月华老师承担。
九.课题研究成果
本课题研究在各级领导关心下、在各位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在学校教科室、教务处、德育处及总务处的组织协助下,全体课题组成员及参与课题实践的学生根据课题实施的方案,按照课题实施的计划,经过共同努力,终于可以结题了,在近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以下一些成绩:
(一)在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相关的论文近10篇,并编撰了《初中“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论文集》,其中有1篇论文《太湖湿地野外考察方案设计》获全国二等奖、1篇论文《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报告》获省二等奖,1篇论文《批注:提升历史学习品质的基本方法》获得江苏省三等奖;1篇论文《“历史与社会”学习现状、原因及对策》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1篇论文《“历史与社会”新教材中的逻辑问题及对策》获得苏州市一等奖并发表于《苏州教育研究》上。2篇论文《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报告》、《太湖湿地野外考察方案设计》获苏州市一等奖,1篇论文获苏州市二等奖,1篇论文《研究性学习的地位、难度及操作程序》获苏州市三等奖,论文《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获苏州市三等奖并发表在《吴江教研》上,《社会调查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及反思》获苏州市三等奖;多篇论文获吴江市一等奖。本课题组还编撰了基础性的校本课程教材《走进七都》。
(二)在实践研究方面,我们课题组在教务处和教科室的直接组织下,开展了《历史与社会》主题性研究性学习活动,如《熏豆茶文化研究》、《太湖湿地研究》等,并在此基础上编撰成《研究性学习典型案例汇编》。其中《熏豆茶 文化研究》作为学生的优秀研究性学习成果在苏州市公开展示,并被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成果收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操作》一书中(崔相录,曾天山总主编,王学萍、徐燕萍、刘健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7月)。由于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显著,我校被确立为吴江市首批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基地。我们学校根据本校的师资力量和社区的现实条件,进行了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探索,这个探索包括了研究性学习人力资源的建设、研究性学习课题库的建设、研究性学习文本资源库的建设。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学校不仅拥有了较系统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更重要的是培养了骨干的师资力量、优秀的毕业生和积极支持研究性学习的社会人力资源,从而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培养了良好的大小社会环境。与此同时,专门性的研究性学习文本资源库的建设也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典型案例,从而为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本课题组在对“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进行学术史综述的基础上,确立了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目标是探索有效教学理念下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层次化教学模式;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师生角色分别是: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导者、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实践者,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主角;历史与社会基础性校本教材开发模式是:以编撰“历史与社会”主题性校本教材为主要任务;历史与社会深层次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是:以组织历史与社会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为核心内容,并将相关的主题活动形成文本,编写成典型案例汇编,整理成数字资料,建成课程资源库。我们研究的结果是找到了初中“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基本模式:基础性校本教材编写+深层次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资源库建设。我们的课题研究较好地贯彻了新课程改革精神,为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推进提供了探索性的典型案例,我们也借助于课题研究为平台,培养了一批能够进行新课程改革的骨干教师,最重要的是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弥补了统编教材的不足,丰富了课程内涵。
十.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设想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课题研究中也存在不少的缺陷,比如由于课题组人员很少只有4人,而且中间有过几次人事变动,所以研究的师资力量过于单薄,造成了我们的课题研究的深度还不够。过度偏重于人文社会学科的相关主题性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利于做到人文与科学理念相结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的人文主义精神。我想,这一类的不足有待于今后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努力弥补,比如尽可能地吸收相关学科的老师参加研究工作。另外,8 近两年来,初中的历史课程又进行了改革,取消了社会学的内容,因此今后本课题研究的切入口会更小,研究的深度会更广。
总之,本课题研究较好地体现了学校总课题的理念——探索有效教学理念下的层次化教学模式,其中的课题研究成果《走进七都》属于基础性的校本课程资源建设;而《研究性学习典型案例汇编》则属于较高层次的有效教学课程资源建设,它将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初中“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论文集》则是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所做的理论总结,主要是探索出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基础性校本教材编写+主题性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资源库建设。我们希望本课题研究能对其他兄弟学校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经验和教训。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我们的课题研究基本结束,但我们对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仍将继续深入下去。
[注释]:
① 梁侠主编《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页。②
5.《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篇五
课题名称:开发陶艺校本课程 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
课题类别:市规划重点课题
课题编号:HKB10-02 课题主持人:马玉秋
课题所在单位:阿城区回民小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大创新。我国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决策权力和作用越来越大,责任也越来越重,课程的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无论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急需进行实验研究。
陶艺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历史悠久、扬名天下,并以物载道,蕴涵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我校于2008年3月成立了阿城区第一家专业陶艺教室,并配备了先进的陶艺设备:拉坯机、电窑、转台等。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泥土的芬芳中尽情体验陶艺创作的乐趣,制作美丽的记忆。经过两年来的区级课题《开发校本课程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实验研究,由美术教师开发的“陶艺”课,成果显著,倍受青睐。由此想把课题做大、做强。申报了哈市规划重点课题《开发陶艺校本课程 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意义和价值。
具体问题
以陶艺为载体,培育人文精神,创办特色学校。
意义和价值:
1、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开发陶艺校本课程,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教师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有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从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校本课程的界定及遵循的原则
陶艺校本课程是我校根据办特色学校的教育理念,在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美术教师的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及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实验的校本课程。
陶艺校本课程编排根据课程目标和学校特点,坚持严格的编排原则,除了一般课程必须遵循的基础性、实践性和整体性外,还特别重视:
1、主体性原则: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为原则,以学生成长的需要为目标,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重视学生学习后的反馈意见,()根据学生的发展不断调整和优化校本课程。
2、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着眼于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
3、实践性原则:要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做中学,在过程的经历和体验中学。在活动中发展他们的实践技能和习惯,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开放性原则:要站在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高度,使学生在过程的参与中学会参与,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发展。
5、趣味性原则: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利用兴趣的驱动作用促进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成功的欢愉。
6、教育性原则:要坚持对学生的教育,以育人为目的,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个性,自尊、自信、自主、自律。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和预期成果
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
以陶育德、以陶育能、以陶启智、以陶育人;创办特色学校。
2、具体目标
学习和了解我国陶瓷发展的历史,培养学生一技之长,学会一些陶艺的知识、技法,会用泥塑的形式表现不同的物件、场景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表现能力等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养教师开发、实施校本课程能力;办特色学校。
研究内容
1、探索陶艺课程教学策略
2、编写陶艺校本课程教材
3、探索校本课程评价
方式
研究思路:
1、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融艺于陶;
2、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扮靓校园;
3、与 “美德”教育相结合,奠基生命;
4、与语文写作相结合,拓展教育资源。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检索和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材料,通过学习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2、行动研究法:教师以教育教学实践为立足点,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步骤,形成一个不断深化的螺旋型进程,最后达到问题的解决。
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典型教师的陶艺课堂教学的研究,探索陶艺校本课程课堂教学模式。
4、经验总结法:对课题进行阶段性小结和最后总结,形成结题报告、论文集。
实施步骤
(一)实验准备阶段:2010年1月——7月
实验任务:
1、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确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制订研究计划。
进行科研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树立新型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观念。
2、召开课题会,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培训,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陶艺制作技法培训,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做好师资准备,奠定坚实的研究基础。
(二)实验实施阶段:2010年7月——2011年12月
(1)第一阶段:2010年7月——12月
实验任务:
1、通过谈话、调查等形式进行数据采集,了解学生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学习状态。
2、每位参与实验的教师做一节陶艺校本课公开课,及时全面地对课后信息搜集、整理和分析,所有实验教师共同研究、探讨陶艺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
实验方法:理论学习、上实践课、调查对比。
请教科所曹所长到我校对教师进行培训,解决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成果:撰写实践课研究反思报告。
(2)第二阶段:2011年1月——2011年6月
实验任务:
1、实验教师不断依据教学理论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结构,并进行教后分析。
2、通过反复实践,完善的课后信息搜集、整理和分析,逐渐探索出陶艺校本课程结构。
实验方法:理论学习、上实践课、调查对比、写实验报告。
成果:撰写实验报告,形成初步模式,验证评价体系的合理性。
(3)第三阶段:2011年6月——12月
实验任务:
1、课题组召开阶段性研讨会。旨在实验的基础上,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在课题组进行研究、探讨和交流。编写陶艺校本教材。
2、验证合理性。
(三)实验总结阶段:2012年1月——6月
实验任务:
课题组将实验相关资料、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对本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反思与总结,得出实验结论,经过讨论后形成研究报告。预期成果:
1、建立陶艺课程教学模式
2、完成陶艺校本课程教材
3、完善校本课程评价方式
4、完成研究报告
完成时间:2012年6月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及保障措施
1、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我校的美术教师科研意识浓,专业水平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就为校本课程开发准备了良好的土壤条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源头活水。
2、负责人马玉秋是哈市级科研骨干,哈市“九五”科研先进个人。本研究小组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业务水平及科研能力。都是骨干教师和校学科带头人。
3、学校将对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各位教师的个人业务进修、集体研讨活动、教材编写、课件制作、授课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时间保证。
4、课题组结构合理,有学校领导、骨干教师,还有区教科所的鼎力支持。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科研工作责任制,做到领导到位,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2、强化科研工作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首先要抓好重点,突破难点,带动全面。重点抓好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克服科研中重立项,轻过程,有计划,无成果的空头实验的情况。为此要执行当月汇报、学期评估、年末总结制度,力保工作到位,以点带面形成规模效应,推出教研成果。其次要做好档案资料管理,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6.《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篇六
一、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原则
1.实践性原则。教师在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践活动的主题,结合本地区学校可利用的校本资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因地制宜开展活动。如,在学完“shopping”一课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跳蚤市场买卖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针对现实生活中英语无处不在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常见英语标牌归类、广告英语收集、常见国际互联网英语的归纳、寻找广东话中的外语等活动。
2.学科整合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是建立在课堂教学之上,而学科资源又可以综合运用,各个不同学科的知识、研究方法在某些领域是相通的。教师可以整合学科资源、校内和校外资源;整合操作方式,让接受性和互动性、动手与动脑,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研究整合。通过整合,让不同学科的协调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整体思维观念的形成,最终促进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发展。
3.适用性原则。在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要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发对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有帮助的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英语能力。
二、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与途径
1.立足学校实际,开发课程资源。育才中学,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学校环境优美,是目前广东省规模最大、优质学位最多的省一级中学之一,学校和周边的环境就是一个巨大实践活动场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为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调查研究、走访名人、实地考察、查阅史料等方式,设计开发和英语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学校,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乡特色等,并形成相应的校本教材。
2.走近生活,开发课程资源。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大课堂,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和提出问题,从生活中收集素材。如,为学校周边的社区居民出板报、制作双语海报,让学生在制作海报的过程中学习英语;组织学生参加本土特色的社会实践,设计社会实践英语活动手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发出的英文劳动手册,图文并茂,妙趣横生,家长、社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3.利用传统节日,开发课程资源。英美比较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有圣诞节、愚人节等,而中国传统的节日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节日。教师可以在节日期间组织学生制作英文海报,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觉不同节日的文化氛围,设计传统节日特色的经典节目,形成有本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教材。如,学完圣诞节、感恩节的内容后,组织学生进行以英语国家重要节假日、中外节日及习俗、中外礼仪差异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带着疑问和极大的兴趣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达到了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英语、学会英语、使用英语、真正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实现自己的特长、体现自身的价值的目的。
三、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推广与运用
1.班级推广。课程资源开发最早就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班级是第一实践基地,由于受众的范围小,而任课老师又最了解本班学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经验是最直接、有效的。不同班级开发的校本资源经过学校教研组的修正后,又下放到班级进行推广,可以得到有效的验证。
2.学校推广。经过班级的初步推广、修正后,可以在学校大范围地进行推广。在学校推广过程中,要发挥全校师生的力量,对课程资源作进一步的修改、补充,从而形成系统性、可行性的校本教材。
3.外校推广。为了进一步提高校本教材的科学性,可以联合其他学校,进行教材交流推广,进一步提出修改意见,最终形成适合初中英语综合实践的课程资源。
7.《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篇七
(1) 品德评价的理论研究:
品德评价的本质研究
品德评价的基本理念研究
品德评价的功能研究
(2)品德评价实施工作的研究:
明确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
设计评价工具
明确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四)品德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本课题将探索有效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内容、途径,提升教师的品德课程开发参与意识,确保培养培训工作与新教材开发实施的同步进行。
(五)品德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被列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和课程形态,在品德课程开发中也应突出地方品德课程和校本品德课程的有效开发,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
1、 品德地方课程的开发
2、 品德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品德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品德课程资源是品德课程建设的基础,除去教材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多种资源。
1、 品德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2、 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七)品德课程内部以及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1、《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的衔接研究
2、小学品德课程与中学品德课程的衔接研究
3、 品德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三、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由于我国的课程开发一直存在“大一统”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关于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国外已经有一些相关研究可以为我们借鉴,但对于国内课程领域的研究而言,本课题的研究是全新的,我们将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研究涉及品德教育理念、品德教学、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以期填补我国课程研究领域的空白。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促进我国教材开发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丰富性,增强教材的适应性,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研究方法
(一) 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二) 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三) 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四) 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五) 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六) 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月,开题会。
2003年1月~2003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03年3月~2005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05年7月~2005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二) 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 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五)典型课例集
(六)品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精选集
(七) 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8.《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篇八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湖北省咸丰县民族实验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名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校本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凸显的新型课程形态,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之一,也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以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和办学特色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为目的,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及其它相关的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它是教育行政管理创新的手段,是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配置新理念的基本体现;它以学校自身的教育哲学思想、办学目标以及各方面条件的分析结果为依据,极具学校特色;它是由学校自主进行的开发过程,富有自主发展精神;它是多方人士民主参与的开发过程,体现“自下而上”的民主管理精神。
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为本。
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学校的课程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首先,课程是学校办学目标的具体表现,学校希望给予学生哪些必备的知识、希望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都会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得以反映。其次,确定了学校的课程内容,也就确定了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活动有了基本依据,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了主要来源。也就是说,要提高一个学校的教与学的效率,就不可能不关心学校的课程和课程研究。只有在具备合理的学校课程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
而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遵守自上而下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只强调共性和统一性,忽视了地方性和个性。我们知道,我国地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各地在经济和地域上的差异又如此之大,只有一统的国家课程开发或“准一统”的地方课程开发,远远不能满足地方上的不同需要。校本课程开发,则可以更好地满足地方和学校的需要,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有差异的学习需求。同时,在我国过去执行的一直是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教师和校长都习惯了听从外部的指令,他们没有机会也不想有机会去参与课程的决策。目前即使国家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在某些方面已下放了很大的权力,但许多学校和教师由于缺乏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反而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照常规办事最省力。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十分有利于激发教师、学生、家长的参与意识,也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参与,因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首要前提是政府给予学校的自我开发空间,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全员参与,集体审议。
在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就是要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管他们的性别、种族、智力水平和学习准备如何。我国过去的“升学教育”只注意到少数考分高的学生的发展,而忽视了那些低分和处于中间水平的大多数。当这些人毕业走向社会时,他们成了“失败者”。学校将大批“失败者”推向社会,而社会中的绝大多数工作又将由这些“失败者”来承担,这样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全民的总体素质水平。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尤其要帮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美国、英国的很多学校都有一种补救性课程,这类课程就是为满足学习尚未达标的学生的特殊需要而开设的。这也就是说,要打破“应试教育”只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忽视情感、态度、动作技能、社会交往等其它方面的发展的不良现象。校本课程开发大多数集中于体验型、表现型、实践型和操作型的课程领域,这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和谐发展。
为此,我们确立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这一课题,希望立足教学第一线,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使我们的学校课程能融合新思想、新知识,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使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既能加强基础又能培养能力,既能提高素质又能发展个性,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具备高素质的公民;也使我们的教师能够在课程专家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通过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和时间,把我们的学校办成人人都能充分和谐发展的特色小学。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随着课程权力的下放,课程体制的弹性化、灵活化,开发校本课程已成为国际课程改革的主流之一。如美国、法国、以色列、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外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案例,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给予了我们许多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借鉴。
国内进行的相关改革首先提到的是江苏省锡山中学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根据学校的育人目标(教育哲学)和学生的需求评估出发;萧山地区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或从本土资源出发或以学校的优势项目,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种强调行动与研究过程的课程建设专业活动,其目标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来满足学校、教师与学生需求的一种课程开发活动。我国部分学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学校要真正地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目前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趋于本土化。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构建较完善的地域特点浓郁的学校课程体系。
2、制定各学科教学中开发校本课程的目标和评价方案等。
3、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4、促进全体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5、把学校办成人人都能充分和谐发展的州内一流特色小学。
五、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它直接体现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目的。依据我校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和属于土家族、苗族聚居地的地域资源特点,在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对校本课程做出价值定位,研究符合我校学生学习水平、学习需求的课程内容、实施、管理、评价等。我们将主要进行两个层面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践。第一个层面是以基础课程为载体的课程完善:即根据学校的情况,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和需要,挖掘现有课程的优势,弥补现有课程的不足,填补现有课程的空白,拓宽现有课程的内涵和外延;第二个层面是以拓展课程为载体的课程开发:着手建立拓展课程体系框架,此层面课程开发的立足点定位在学生个性需求上,它包括健身、博知、怡情、励志、广行五类,(健身课程主要是教给学生强身健体的方式。博知课程主要是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的课程。怡情课程是指愉悦性情,丰富情感体验的课程。励志课程是激发学生生活热情,增强学生意志力的课程。“广行”课程就是指广泛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操作性强的课程。)通过“研究——开发——实践——反思——改进”的过程循环推进,最终构建较完善的学校课程体系。
在开发研究校本课程之前,学校领导首先要进行理论层面的研究,深入研究课程理论和校本课程相关的理论,深入研究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校的教育哲学,理清发展思路,着眼于学校的长期发展,明确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统筹校内外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从而构建校本课程的总体框架。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我们应遵循一定的程序,包括
1、调查学生需求,2、确定课程目标,3、设计课程结构,4、编制各学科课程纲要并进行课程设计,5、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6、实施与改进课程等。
六、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
2、实验法;
3、经验总结法。
七、本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整体实验周期为三年(2007年7月—2011年3月),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一)准备阶段(2007年7月—2008年3月)
1、组建研究队伍。成立校长严震为组长,肖会敏副校长、李霓为副组长,高谈、罗金菊、李雪梅、陈东霞、罗卫红、李琼、徐小艳、袁敏为主研人员,各学科教师为参研人员的课题研究小组,2、学习有关理论,抓好技能培训。广泛搜集、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利用课题研究活动时间对课题组主要成员和全体实验教师进行分层次培训。
3、做好网络平台的构建,网络资源收集、分类工作。
4、课题组主要成员召开课题讨论会,讨论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
5、查阅相关资料,拟定课题实施方案。
(二)研究实施阶段(2008年4月—2010年9月)
1、撰写课题开题报告,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2、邀请专家对参与实验的教师进行专题培训。
3、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4、根据学校的课题实施方案,各教研组拟定子课题实施方案,同时开展好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5、保持和课题顾问组的密切联系,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6、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7、完成各子课题的实验,写好研究报告。
(三)总结阶段与结题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3月)
1、针对实施阶段的情况,整调、完善课程体系、教育目标、评价方法等。
2、整理研究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编印校本课程教材,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3、申请结题,举办研究成果展览。
八、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各学科校本教材、教学设计、声像资料等。
九、本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顾问组:
岳徳成: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主任
胡卫国:恩施州教科所所长
刘学刚:咸丰县教研室主任
课题研究组组长: 严震,校长,在制度和经费上保障课题的顺利实施。
副组长:
肖会敏,教学副校长,负责并保障各个阶段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李霓,教研主任,负责拟定课题实施方案、开题报告、结题报告并组织各子课题组人员认真开展研究工作
主要成员:
高谈:德育副校长,负责并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工作。
罗金菊:政教主任,负责拟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第二课堂活动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实施方案》并组织该组教师开展研究工作。
李雪梅: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负责拟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实施方案》并组织该组教师开展研究工作。
陈东霞:语文教研组长,负责拟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实施方案》并组织该组教师开展研究工作。
罗卫红:数学教研组长,负责拟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实施方案》并组织该组教师开展研究工作。
李琼:英语教研组长,负责拟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实施方案》并组织该组教师开展研究工作。
徐小艳:综合一组教研组长,负责拟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音乐、美术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实施方案》并组织该组教师开展研究工作。
袁敏:综合二组教研组长。负责拟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科学、信息技术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实施方案》并组织该组教师开展研究工作。
十、本课题研究的保障机制:
1、加强与顾问组专家的联系和交流,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
2、完善课题研究制度和考核评估细则,确保课题研究活动的扎实开展。
3、落实课题组活动时间;每周二下午4:30到5:30为课题组活动时间,主要进行有关课题研究的学习培训和研讨活动。
4、落实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时间;每周四下午2:30到4:05为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时间,主要由各子课题组围绕方案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5、定期选派教师外出学习,与校外同行交流经验,共享资源。
6、从办公经费中列支课题研究经费,保证课题的顺利结题。
9.《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篇九
[关键词]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 地域性 特色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3-08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该课程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实践性与综合性,而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也就成为学校的任务之一,我以宿迁市为例阐述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开发与利用当地特色资源。
一、扎根本土,开发乡土特色资源
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是每一门课程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实践性、研究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因此所开发的课程资源首先要扎根本土,这样才能更充分体现出其区域特征和乡土特色。
宿迁风光秀美,景观众多。它是世界生物进化中心之一,也是人类起源中心之一,被誉为地球上的“生命圣地”。这里丰富的地方资源,只要经过深入的挖掘,当地的一些特色资源完全可以被开发成为课程资源。这些地方资源有着显著的地方色彩,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时,教师不妨将这一部分的资源用于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适当拓宽课堂和学校的空间和途径,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具体的操作措施就是引导学生搜集上述风景名胜资源的相关资料,然后对其进行深入了解,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对当地的乡土资源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心态和对本土文化的深厚情怀。
二、立足实际,开发生产生活资源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所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引导他们从事社区服务,主要通过对当地生产生活资源的开发来实现,从当地的生产生活资源中挖掘出和该课程的联系,从而转变为有效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和社区资源,使学生亲眼观察自己将要学习的知识、技能,让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获得体验,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宿迁市作为苏北新型城市之一,本身就拥有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资源,有高科技发达的产业,也有数量可观的工厂,而对于这些资源的利用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学校可以提前和工厂等生产组织取得联系,然后建立一个综合实践学习基地,双方在规定的时间内联合举行活动,在活动期间内可以将一些工厂技术人员或者是拥有特长的人员、专家学者等邀请到学习基地中,为学生讲授一些基本的生产技术,从而让学生受到熏陶;此外,对于一些有代表性的工厂,学校可以提前做出安排,由老师带队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生产环境,如此一来,这些生产资源就和学校的课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习的场所就处在一个更广泛的社会生活环境中,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三、科学整合,开发研究性学习资源
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水平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目标,尤其是对研究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每一个地域中都会有一些资源在研究领域中有突出的表现,这些资源与该课程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个地方中的研究性资源会有一定的差异,大部分地方的研究性资源都体现在科技领域,还有的则体现在气象站、水文站等场所中,经过科学合理的开发之后,往往能够成为该课程中的优质资源。
就宿迁市来看,当地的水文资源以及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水文资源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由于风景美丽,它还被开发成为当地著名的自然风景旅游区。它体现出了显著的科普性质与科教性质,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可以学习湿地保护等相关的知识,而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向学生阐释一些自然保护的研究性知识。事实上,还有很多地方资源适合开发成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比如科技馆、水文站、气象站等,我们要以多途径、多方式、多渠道对它们进行开发与利用。教师应指导学生寻找所需要资源的途径和方法,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技能和方法上的帮助,慢慢引导学生将学习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并初步培养以一种研究性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习惯。
总而言之,每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中都蕴藏有丰富的特色资源,只要经过深入的挖掘和有效的整合,往往都能够转化成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资源,同时也会因为这些资源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与实践性让学生在学习和享用中真正受到益处!
10.《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篇十
一、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
1、(2001、6—2005、6)学科实践活动阶段
本阶段,我校地理、历史、生物、政治、化学、艺术等学科广泛开展学生活动,先后指导学生参加番禺区、广州市、广东省等学科开放性考试、考查评比、思想品德小论文竞赛、动漫美术特色年评比、《我与化学》仪器设计等学生实践活动均获得较好的成绩,为我校系统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如生物、地理、历史科开放式考试(查)作品均连年取得好成绩。其中,仅2005学年,生物科指导开放性考试、考查评比就获得广州市一等奖两项,番禺区一等奖两项,番禺区二等奖两项。2007年5月,生物科组梁翠楠老师的论文《浅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理念》获广东省生物学教学论文二等奖,指导学生获广东省中学生初中生物学联赛三等奖;2006年9月,艺术科组郭伟峰老师指导学生参加“番禺区首届动漫美术特色年评比活动”学生动漫作品获多个奖项,其个人动漫作品也获番禺区首届动漫美术特色年评比活动二等奖;2007年5月,政治科组指导学生参加“广州市初中思想品德小论文评比”学生论文《传承南村的龙船制作文化,留住我们的精神家园》获三等奖;化学科组指导学生参加“第七届广州市中学生《我与化学》活动”学生作品《净化珠江水仪器的设计与制作》获一等奖;2004年9月,历史科组开展的《寻找远去的家园》研究性学习案例获“2003—2004学年度广州市中学历史科„研究性学习‟个案征集评比”一等奖,作品之一的 “珠江三角洲传统乡村建筑模型”收入广州市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中学历史学习指导》;2004年7月,论文《关于“寻找远去的家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实践与思考》,获“2004年番禺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中、小学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一等奖。2004年5月,“走进乡土——南村人文考察”实践活动,获第二十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二等奖。2005年5月,作为活动总结性论文《“走进乡土——南村人文考察”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思考》,获广州市中学历史教学2005年论文年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2、(2005、7—2007)学科课题研究与校本课程开发实验阶段
2005年7月开始,我校英语、历史、地理分别申报课题——《南村地区人文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番禺历史与社会>(暂名)乡土读本的开发》”、《Finding the lost history in nancun Town》、《快速城市化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初探——以番禺区南村镇为例》四课题成功获广州市番禺区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区域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第二批和第三批立项。课题成果取得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的良好成果,标志着我校校本课程研究由学科实践活动进入学科课题研究与校本课程开发实验阶段,为开展全校性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如英语科课题组以《南村人文读本》为蓝本翻译开发了《Finding the lost history in nancun Town》学科校本教材,课题组把南村本土文化与英语科课堂教学相结合,将统编教材提及的传统文化例子用本土文化作替换,尽量在英语课堂的相关主题中进行渗透,利用本土资源运用到真实的交际情景,让学生进行模拟交际。此外,他们尝试在课堂教学和平时的测试中作为阅读材料,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整体的英语教学效果;地理科组王小慧、高健仪老师主持申报的《快速城市化地区失地农民生活状况调查——以番禺区南村镇为例》课题,紧扣社会实际,以学生周边的事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快速城市化地区失地农民生活状况调查》开展问卷调查,收集了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一方面,在该课题进行过程中,学生全程参与了整个调查研究活动,参与问卷调查设计、调查、统计,而且让其根据调查时自己的感受,撰写小论文培养了学生调查研究能力,深刻认识到失地农民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课题研究所建立的资源库与课题组继续开展的“南村镇城市发展历程研究”共同构成我校“城市化研究”校本课程和乡土地理教材的一部分,该课题的学生成果还获得番禺区开放性作品一等奖;
历史科组课题《南村地区人文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的主要成果——《南村人文读本》全面梳理了南村地区的人文资源并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渗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由南村镇人民政府出资、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广州地区第一本正式出版的乡镇地方历史教材,免费发放到南村镇辖区内中学以及部分小学作为乡土历史文化读本,对承传地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1月, 《南村人文读本》获“区域性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优秀著作二等奖。作为课题成果主要之一的论文《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乡镇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南村人文读本》开发背景与编写体例探析》先后获广州市“教育创强与校本科研学术研讨会”及教育教学论文评奖活动一等奖、番禺教育学会第19届年会论文一等奖、“广东省教育学会2007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征集和评选二等奖,2007年9月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历史科组的另一课题《<番禺历史与社会>(暂名)乡土读本的开发》的结题报告获“区域性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优秀研究报告二等奖。作为课题成果主要之一的论文《区县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新尝试——《番禺历史与社会》(初稿)乡土历史读本的编写体例与成果特色》获2007年度广州市中学历史论文年会评比一等奖。
2005年11月14日, 我校历史学科曾代表番禺区历史科参加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高级研讨会(沙湾红基小学现场会)并作了题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思考——番禺区南村镇乡土历史读本(教材)的开发历程与探讨》的发言,得到了与会的全国教育专家和名校长、教师的广泛好评及区、市教育主管领导的肯定;2007年3月, 我校历史学科参加番禺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举办的“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区域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结题鉴定汇报会,作《<番禺历史与社会>乡土历史读本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成果汇报发言。
3、(2007——今)校本课程的整合与全面铺开、特色发展阶段
到2007学年第二学期,番禺区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发展已经步入第三个阶段,而刚刚完成结题鉴定的番禺区十五规划课题“区域性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也将进入课题深化与成果推广阶段,再者,像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已开展多年的开放式考试(查)也将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7年9月28日,我校申报的番禺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南村侨联中学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正是在这样的科研大背景下被批准立项的,与此同时,我校已成为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可成化研究》实验学校。
所以,我们很幸运有了以上的教研背景,我们将整合转化、完善、提升我校在学科实践活动阶段所形成的,现有的学科活动和校本研究成果,依靠本校的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和特长,同时依靠校外教育专家的智力支持,以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建立起一套包括校园文化在内、能够提升学生乡土人文素养,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喜爱并愿意为之去实践探索的校本课程、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实践、体验、感悟的校本课程实施的策略。从而逐渐积淀起学校人文精神,最终实现南村侨联中学特色品牌的发展。
二、为什么要开展本课题研究
1、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组成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校本课程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国家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开发的目标指向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实现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特别是使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从而使学校能够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和谐有个性地发展。
2、是学校特色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的内在需要
校本课程的关键要把握好“校本”和“发展”两个方面,即应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的发展。南村侨联中学是一所由镇政府牵头,港澳同胞联合捐资兴建的公办农村初级中学,近年来,随着南村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镇政府加大对我校基础设施的投入,我校在学生素质,教师专业技术能力,教育教学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学校期末考试和中考多年超过区平均分。但学校教学中偏重知识灌输,偏重于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运用层面上,忽视思维发展、能力培养的现象还较多有存在,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帮助教师改变学科教学上,重知识传授和考试分数,轻思维能力、思维方式,尤其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传统教育模式,从而为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创建特色学校,开发有主题的、综合性的、探索性的、以专题活动为载体的校本课程进行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3、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还在于促进教师的发展。新课程对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以往的专业发展主要集中于教学、教育手段和方式等。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本身构成了课程实施中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我校教师通过参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教师从成功的经验中寻找生长点,从面临的问题中寻找突破点,在教育发展趋势中寻找结合点,在自我完善中寻找跨越点。促进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行为,从“知道做什么”和“知道怎样做”向“知道怎样才能做得更好”的方向提升,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舞台。
4、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战略决策。而素质教育实质是和谐的,人本的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使得社会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构建和谐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首先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教育部门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方面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片面性,其突出表现就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提出,就是试图将学生从原有的应试体制中解放出来,搭建使人的基础素质和个性特长都得到发展的平台。所以,以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并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校本教育系列课程,将使学生获得张扬个性的机会,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达成和谐教育的目标。
与此同时,运用新课程所倡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整体优化的大教育观、和谐有序的教育过程观、能动发展的学生观、民主融洽的师生观等理念,在课堂教学这个特定的时空范畴内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通过创设和谐的环境,设计教学活动程序,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有效策略,促使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个性爱好主动发展,实现社会需要与自身发展需要的和谐统一。
5、是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需要
我校所在番禺区南村镇,社会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荟萃,2007年底被评为“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但作为教书育人的校园,南村侨联中学人文环境尚显单调贫乏,配合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结合镇政府对学校的第三期建设,学校运用南村镇天独厚的区域人文资源,建设校园文化,创建学校特色和品牌已经是顺理成章,营造教书育人的人文氛围正当其时。我们在建立起一套包括校园文化在内、能够提升学生乡土人文素养,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喜爱并愿意为之去实践探索的校本课程教材、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实践、体验、感悟的校本课程实施的策略的基础上,逐渐积淀起学校人文精神,最终实现南村侨联中学特色品牌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通过分析南村镇侨联中学的义务教育教育教学水平、人力资源和校园文化现状,调研和评估校内外课程资源特色与优势,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以学校校舍全面改建为契机,运用校内的教师专业优势和学生特长,校外周边得天独厚的区域人文资源优势,开发校本课程,建设校园文化,营造教书育人的人文氛围。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提升学生乡土人文素养,贴近于学生生活的校本课程,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实践、体验、感悟的校本课程实施的策略,运用到从学科教学、学校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办学宗旨与方向、学校品牌创建、教师发展等方方面面,最终积淀起校园人文精神,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特色品牌的发展。
2、研究内容
(1)调研学校内和周边地区可资校本课程研究利用的人文资源与价值评价。
我校所在的南村地区是广州南拓番禺的首要地区、“华南板块”的核心地区,历史上人杰地灵,物宝天华,是番禺乃至广州地区历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为适应急剧都市化的趋势,发展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前瞻性的社区文化已是大势所趋。我们将在原来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我校教师的专业优势,进一步挖掘南村可资校本课程研究利用人文资源并进行价值评价。基于对南村地区人文资源的初步调查和对地方课程开发的普遍价值取向的分析,我们认为,南村地区人文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应该是:第一;培养学生了解南村、热爱南村、服务南村的情感与价值取向,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第二,保护和传承南村地区雅俗共生的文化形态和优秀文化传统;第三,促使南村地区包括天然和尚、黎遂球、高剑父、邬庆时、崔蔚林等文化名人的优秀文化和学术传统,海云诗书派、植地庄、七星岗抗日事件所体现的优秀地域品格精神,即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员岗飘色、南村刺绣、龙船头制作等所体现的优秀民俗工艺文化,从余荫山房、邬氏光大堂、黎永思堂和大量古民居等所体现的岭南广府民系优秀建筑艺术等一系列优势文化与教育部门提倡的主导文化的融合。
(2)建构和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突破口
2006学年开始的番禺区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发展已经步入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模式推动阶段,第二阶段是课程规范阶段,第三阶段是特色发展阶段。我校将以建构和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突破口。首先是建构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设计模式。课程包括四个基本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课程设计就是对课程的四个要素进行规划,并遵循一定的开发流程(模式的基本结构);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设计模式就是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设计,本研究主要采用系列专题模式、即活动领域——活动主题——研究课题——探究问题。
其次、是探究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课程化体系。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课程化体系,第一层是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第二层是课程化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第三层是课程设计的模式,具体如下: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
整合
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
———————————————————————————————————————
活动领域,例如:人与社会 课程目标
活动主题,例如:走进传统文化 课程内容
研究课题,例如:走近南村历史名人 课程实施
探究问题,例如:南村历史名人对我的成长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程评价
第三、形成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实施的操作体系,按照理论学习——专家指导——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反思提升——形成成果的流程去操作。
(3)校本课程开发
开发校本课程,使之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通的设计与制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展示班级风采,提高学生对班级的认同度,从而建设各具特色、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通过对教室、办公室和走廊内科学、文化氛围的营造,创设良好愉悦,人文气氛浓郁的工作环境,提高师生的文化艺术品位,丰富其精神世界,建设具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烘托出一种浓厚的育人氛围,为学生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做好准备,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一项具有持续性的专业活动。它需要有一种理性、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或步骤:
第一步:情景分析,包括明晰学校教育哲学、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学校资源、把握社区发展需要等等。第二步:根据情景分析,建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模式。包括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制订开发实施计划,设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等。第三步:组织和实施,包括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与试验。
第四步:评价与改善,包括涉及教师、学生与课程方案三方面的评价内容与方式、结果处理、改进建议等的小组和全校交流评价。
校本教材开发包括各学科校本教材课系列(包括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美术等人文学科),德育活动系列,综合实践系列,学校德育教育校本教材开发,学校品牌创建校本课程开发等。
(4)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开发校园环境课程是体现素质教育和学校特色的新型课程。校园环境课程无所不在,它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从校园文化课程中会学到有益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或态度。
其中,物质环境包括学校的校园建设和设施;社会环境包括教师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团体,奖惩制度等;文化环境包括学校或班级文化,如校史,校风,仪式或活动,如升旗,班会,学校大型活动等。这是实现环境育人的的重要途径。
我校将要开发的校园文化成果包括:
物质文化成果:提取南村乃至番禺地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古迹和历史人物,如员岗村东汉古墓出土文物、禺南开拓第一人——东晋陈玄德将军、明末清初天然和尚、海云寺与“海云诗书派”、抗清民族英雄、牡丹诗状元——黎遂球、清末洪兵起义与贲南书院(沙茭团练总局)、岭南画坛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广游二支队与植地庄、七星岗抗日等设计成人物群雕或浮雕的形式,形成南村历史文化名人广场雕塑(场文化)和南村地区重大历史事件群雕墙(墙文化),岭南画派,海云诗歌,海云书法经典作品长廊(廊文化),还有教师办公室文化;
非物质文化成果:包括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校训,校徽、校歌,校徽,教风,学风,形成一系列作为新生入学校史教育素材;班级的班徽、班旗等。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和收集大量与本研究工作相关的资料,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帮助研究工作顺利展开。
2、调查研究法。调查学生的需求和建议,调查分析教师、社会和学校教育资源状况,获取校本课程的设计与编制方面的信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社区调查等。
3、行东研究法。立足于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学校行政引领,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士共同参与,积极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实践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科学化,最终上升为经验,以指导后阶段研究工作。
3、研究组织
课题主管部门:番禺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
领导专家顾问组:
卢炎安(番禺区南村镇人民政府镇长)
陈乃权(番禺区南村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吴岳冬(番禺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姜 涛(番禺区教科所,副教授)
冯永广(南村镇教育指导中心主任)
陈志禧(番禺区南村镇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
张志海(番禺区南村镇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
课题组组长:冯少豪
课题组主要成员:肖东平卞广清 朱光文 张凤云 高健仪
罗伟丰 姜华 黄嘉斌 曾庆文
4、研究分工
冯少豪:负责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全面策划、体统,课题研究经费的筹措等;
肖东平:负责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管理、协调各学科与子课题之间的关系等;
卞广清:负责组织课题理论学习、课题申报与开题报告撰写、修改,组织课题开展等;
德育美术组:
张凤云:负责“兼爱思想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模式研究”子课题和“岭南画派乡土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活动”子课题研究;
组员:
历史组:
朱光文:负责撰写、修改开题报告、“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化研究”子课题研究;
组员:谭春媚 英语组:
黄嘉斌:负责“南村镇乡土特色英语教育与学生活动”子课题研究;
组员:唐容珍、何燕琼、刘善静、崔燕梅
地理组:
高健仪:负责“南村镇乡土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活动”子课题研究;
组员:王小慧
政治组:
曾庆文:负责“南村镇乡土人文政治与学生活动”子课题研究;
组员:刘伟民
信息技术组:
罗伟丰:负责“校本课程开发与信息技术资源库建立”子课题研究;
组员:
语文组:
姜 华:负责“海云寺诗派语文乡土诗歌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活动”、“中学语文古典诗歌选编”两子课题研究;
组员:吴道政
5、研究进度
第一阶段(2007.9——2008.2):准备酝酿阶段。
(1)转化、完善、提升我校现有的学科活动和校本研究成果;
(2)组织专家讲座、课题理论学习、校外学习等;
(3)课题论证与申报;
(4)各子课题组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料搜集、整理
(5)学科根据学校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制定本学科的课程计划。各子课题和科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和申报,包括各课题行动研究方案和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6)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08.3——2009.2):全面实施阶段。
(1)全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汇编教师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集,校本课程系列成果,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作品集等;
(3)结合学校第三期工程建设开发校园文化:包括场文化、廊文化、墙文化、办公室文化等物质文化,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校训,校徽、校歌,教风,学风等非物质文化。
第三阶段(2009.3——2009.9):总结、鉴定、交流阶段。
结题报告、专家鉴定阶段性交流总结(结题报告、音像资料、成果展示)
6、经费分配
(1)经费的来源: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资助0.5万元,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政府资助5万元,学校自筹0.5万元,总计6万元。
(2)经费的分配:
专家顾问费:1万元
科研业务费:2万元
图书资料费:1万元
印刷出版费:2万元
7、预期成果
(1)课题结题报告;
(2)编成“南村侨联中学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成果系列丛书:
a教师论文(或教学案例)集;
b校本课程分为“四个系列”——学科活动系列、德育活动系列、综合实践系列、校园文化课程系列等,四种类型,读本类、学材类,教材类,专题资源库类等;
c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作品集;
(3)校园文化开发成果(方案),包括结合学校第三期工程建设开发的校园文化成果,包括物质文化成果:南村历史文化名人广场雕塑(场文化)和南村地区重大历史事件群雕墙(墙文化),岭南画派,海云诗歌,海云书法经典作品长廊(廊文化),还有教师办公室文化等;非物质文化成果:包括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校训,校徽、校歌,教风,学风,形成一系列作为新生入学校史教育素材;班级的班徽、班旗等。
【《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推荐阅读: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生合作学习方式实践研究》开题报告10-06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题07-11
江苏初中历史课程标准09-12
初中数学研究开题报告09-04
初中历史调研报告08-29
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开题报告07-24
关于中学历史课程设计思路的研究08-02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10-14
初中美术历史的画卷课件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