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暴露原因分析(精选11篇)
1.护士职业暴露原因分析 篇一
医院职业暴露情况分析
为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和指导,减少血源性疾病在医院内的传播,现对2015年全院上报的27例职业暴露情况予以总结,提示医务人员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
一、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2015年全院共上报职业暴露27例,其中2例护理实习生,1例食堂职工、1例保洁员、15例在院护士,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二、职业暴露发生的场所
职业暴露发生的场所多为工作量较大的科室,我院上报的职业暴露发生场所依次为:门诊手术室、消毒供应室、重症医学科、康复科、骨科、肿瘤科、感染科、检验科、呼吸内科、神经内一科、神经外科、妇科、产科、普外科,见图:
三、引起锐器伤的器具
造成22例锐器伤的器具中注射针15例次,缝合针3例次,留置针1次、旋切刀1例、血液、体液喷溅4例、抓伤1例,具体见图:
四、情况分析
我院职业暴露发生的高危人群是护士和医生,占99%,尤以临床初级职称的护士为主要对象,从职业暴露发生的场所来看,病室、仍是第一位,从引起锐器伤的器具来看,为患者拔针时扎伤是第一位,向锐器盒中丢弃锐器、持锐器走动及意外碰撞名列第二、第三位。
综合分析我院发生的职业暴露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违反操作规程是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例如手在病室为患者拔针时意外扎伤,丢弃锐器时锐器盒过满被锐器扎伤,双手回套针头帽扎伤等。
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差,面对血液传播疾病患者时不采取防护措施,是发生职业暴露的另一原因。例如内科某病房,在知道患者明确为血液传染病患者时,未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双手回套针头帽扎伤,拔除输液及简单注射处置时,不携带处置车或处置盘。拔除锐器后不能及时处理。
建议:
1、加强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近期内进行职业暴露专题培训。
2、教育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防止锐器伤的发生。
3、加强监督检查,尤其是标准预防的执行情况。
4、建议医院为员工进行疫苗注射。
2.护士职业暴露原因分析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5年—2008年我院66例发生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 分别分布在手术室、供应室、门诊、病房等科室。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职业暴露人员分布科室、主要原因、途径、采取防治措施、趋势等。
2 结果
2.1 职业暴露人员分布科室
手术室26例, 供应室18例, 门诊12例, 病房10例。因此, 手术室、供应室、门诊及病房护士是我院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2.2 职业暴露原因
护理人员对使用后锐器放置不当,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不戴手套, 处理使用后注射器及针头违反操作规程。
2.3 职业暴露发生途径
其中锐器伤发生56例 (占85%) , 污染血液喷溅10例 (占15%) 。可见锐器损伤居首位, 是职业暴露最常见的途径, 其次是意外直接接触血液。
2.4 职业暴露人员采取防治措施
锐器伤发生后, 均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即立即用肥皂水或流动水冲洗伤口, 并挤出伤口的血液, 24 h内均进行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血液检测, 并且注射乙型肝炎高效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
2.5 职业暴露发生趋势
2005年—2008年我院护理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分别是2005年发生8例, 2006年发生15例, 2007年发生18例, 2008年发生25例, 发生率呈逐年上升, 上升幅度较大。
3 原因分析及对策
3.1 原因分析
①护理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尖锐医用器械, 与病人接触密切, 职业暴露及危害随时发生。②锐器伤是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最常见的职业伤害[1,2];从上述职业暴露分布科室可以发现, 针刺伤主要发生在我院的手术室、供应室、门诊及病房等部门。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范意识欠缺。从上述护理人员发生的职业暴露中发现, 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差, 操作后锐器放置不当, 操作后处理使用后的注射器时, 双手对接针头及针帽, 违反操作程序, 抽血时不戴乳胶手套, 使用后锐器不及时收集到锐器收集盒内等, 造成自己及他人的损伤。④管理意识淡薄。目前我院相关科室虽然制订了有关管理及防护制度, 但是, 在执行力度上相对较差, 对护理人员的岗前教育不到位, 有的怕增加医疗成本, 极少提供防护物品, 平时只注重医疗护理质量及优质服务, 忽视了护士的职业防护措施的实施。
3.2 对策
①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教育:组织护理人员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寻找存在的问题, 采取讲座及竞赛等方式, 使护理人员进一步掌握职业防护相关知识, 改变错误的操作习惯。②提供相关的防护物品, 制订防护标准, 大力推广真空采血管, 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将职业防护纳入护理操作常规。③加强职业暴露的控制与管理;加强监督管理, 不定期抽查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使护理人员在实施各种操作中时刻树立防护意识。④合理人员编制: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次数及与病人接触的频率, 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参考文献
[1]毛秀英, 金得燕, 于荔梅, 等.实习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2) :110-112.
3.产科护士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对策 篇三
【关键词】产科护士;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539-02
职业暴露主要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病原微生物的影响,导致皮肤、黏膜污染,或者也有可能由于皮肤被受到污染的玻璃片或者针头刺破感染所致[1]。产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较为特殊,不仅需要负责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也需要负责协助产房助产士观察产妇产程,协助接生以及缝合,因此很容易出现职业暴露危险,职业创伤的危险性较[2]。为尽可能降低产科护士职业暴露风险,总结有效的防护措施,本文对我院40名护士、助产士职业暴露事件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随机选取我院产科2013年4月40名护士及助产士为调查研究对象,所有调查对象的年龄最小21岁,最大52岁,平均(29.4±5.4)岁;护士人员护龄最短2年,最长达30年,平均(10.5±7.9)年。护士职称:17名护士,17名护师,4名主管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
1.2 方法
本次研究调查主要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职称、学历、年龄及工作时间等个人基本情况,并且了解是否接受过专业的职业性防护知识培训。本次发放40份调查问卷,共回收4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对计量数据进行检验,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产科护士职业暴露原因分析。经本次调查研究分析,自身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都是导致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之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自身因素,占到45%,具体如表1所示。
3.讨 论
3.1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分析
3.1.1自身因素。很多产科护士护理观念比较落后,在职业防护方面的意识欠缺,常常在接触到患者污染物、体液或血液时没有习惯常规戴手套,甚至有的护士会错误的认为戴手套会浪费材料或者妨碍工作。因此职业防护措施落实工作不到位。在出现职业损伤后也没有及时检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3]。
3.1.2物理因素。产科护士常常会由于工作长时间站立,极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而且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采血、抽血、打针、输液等,容易受到锐器的伤害。皮肤或黏膜经针刺或者破损,感染艾滋病、乙肝、梅毒、淋病等传染性疾病。另外,保洁员工作不规范、不认真,也容易导致职业暴露。
3.1.3化学因素。产科科室常常会需要消毒、灭菌,常常会采用消毒机或者紫外线进行消毒,但是紫外线有辐射常常会导致皮炎或者眼炎。而血压计或者水银体温计被折断的话,里面的水银是毒性极强的毒品,若处理不规范,极易损伤人体的肾功能以及神经功能。
3.1.4生物因素。产科护士常常在观察产程或者各种治疗过程中,会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极易通过这些途径而发生感染。而且医疗器械受到HCV、HBV等病毒感染,产科护士的感染风险也非常大[4]。
3.2避免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对策
3.2.1医院应加强行政管理。医院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产科护士的职业防护安全教育工作,应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应将职业防护知识教育作出在职护士以及岗位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应加大职业防护知识宣传力度,使产科护士能够充分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害,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尽可能避免职业暴露。
3.2.2應加强双向防护工作。根据美国医院感染管理指导委员会提出,应从医护人员和患者两方面加强防护措施。具体而言,产科护士应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首先应严格遵循洗手制度,在操作前后应采用非接触式流动水或者皂液洗手,也可以应用消毒液擦手。在操作过程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操作,并且戴上手套。污染的针头禁止再次套回针帽内。禁止将污染的针头直接用手分离。在戴好相应的防护工具后再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从根本上杜绝皮肤感染。
3.2.3应加强产科护士自身抵抗力。产科护士的工作强度较大,平时应指导护士注意加强自身营养,注意身体锻炼,增强自身体质,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等各种规定的疫苗,重点防护易感人群。
3.2.4应缓解产科护士的心理压力。产科护士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往往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害怕的精神状态下,容易造成职业损伤。应指导产科护士按照自己的工作性质及特点进而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尽可能做到劳逸结合,学会自我调节,纾缓自己的心理压力。建议护士平时多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提高自我心理承受力。
综上所述,导致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有多种,应加强产科护士自身防护意识,而医院也应该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尽可能减少产科护士由于职业暴露而遭受伤害。
参考文献
[1]中国医院知识仓库——护士职业防护新进展[J].现代护理, 2012, ( 3 ).
[2]黄小红.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杂,2012, 16( 7 ):749 – 750.
[3]张帆,周 密.防护措施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程度的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11,5(1):36—38.
4.职业暴露演练脚本 篇四
依据卫生部发布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为了进一步加强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工作,切实保障我院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最大限度降低职业暴露对医护人员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全。我院将于*年*月期间组织一场医院职业暴露应急演练,具体方案如下:
一、演练目的
(一)通过演练,使医护人员了解和掌握职业安全要求,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标准预防措施,锐器伤的预防措施,血液、体液暴露防护措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措施,血液、体液职业暴露处理流程等相关知识。
(二)增强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和执行标准预防的依从性。
(三)规范各项操作,纠正导致职业暴露的高危行为,避免或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二、演练前准备
(一)制定演练方案
院感科负责拟定出《医院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二)明确职责分工 指
挥:院感科主任
参加部门: 院感、医务部、护理部、急诊科。
1、临床科室
(1)发生职业暴露后的临时紧急处理,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皮肤,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后,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伤口予以75%酒精或0.5%碘消毒并包扎。
(2)获取暴露源(病人)的病情资料,如暴露源情况不明,设法动员病人给予配合,做相应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或病情资料报送院感科,以备对照评估。(3)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主任护士长签字。
(4)当事人到院感科初步评估暴露情况填写相关表格。
(5)当事人到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就诊。经医师再次评估确认后,由医师开出相应项目检验单,院感科盖章,检验科抽取血样标本检测,并将检验结果送回院感科存档,以备跟踪评估。
2、院感科
(1)立即组织人员及时查找原因,总结经验,制定防护措施。(2)接到职业暴露报告后,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服药、定期随访”的原则,进行暴露者和被暴露者的检测确认工作。
(3)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做出初步的危险性评估,指导被暴露者进行伤口消毒处理。
(4)收集暴露者和被暴露者的基本资料和标本结果,做好登记,便于调查分析,随访复查。
(5)指导当事人到综合内科门诊就诊。综合内科医师指导采取相应的阻断措施,如接种疫苗,预防性服药等。如艾滋病职业暴露还需到中南医院就诊。
(6)做好被暴露者的心理辅导和跟踪随访,及时安排定期复查,情况严重者,送上级相关医疗机构检查治疗。(7)加强对所有人员的院感知识培训和教育。
(8)督导临床科室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范操作治疗,避免医院感染和职业暴露。
3、检验科
主要承接相关检测工作,并注意保存样本和资料。如医务人员在夜间值班或节假日发生职业暴露,则送检的血样标本由综合内科值班医生开具加盖院感科公章的化验单后即可接收。
4、综合内科
根据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做好被暴露者的诊断、治疗,就诊病历上明确追踪复查时间及具体项目,指导当事人随诊。
(三)人员培训
院感科组织演练人员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及分类、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因素、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掌握应急处置知识。
(四)预演练
按照演练方案,根据职责分工,各部门人员模拟实景进修预演,进一步磨合机制,完善方案。
三、演练过程
(一)时间:年 月日点
(二)地点:急诊科针刺伤的应急演练活动。
(三)处置程序: 锐器伤的现场处理
1、年月**日下午**时**分,急诊科护士给患者李某进行抽血时,不慎手被带血的针头刺伤,暴露源不详(因患者刚入院,无相应检查化验单)。
2、下午**时**分应急处理流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在伤口周围
轻轻挤压,使部分血液排除,然后用肥皂水及清水清洗伤口10分钟,再用75%的酒精或0.5%的碘伏进行消毒,用消毒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同时上报科主任和护士长。
3、下午**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护士长签字,当事人报告院感科。
4、下午**时**分,当事人到院感科,院感科对被暴露者的伤口进行初步评估,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
5、下午**时**分当事人到综合内科门诊就诊,综合内科医师确认是否预防性用药,明确查血项目做好随访记录。
6、当事人拿盖章的化验单到检验科做相关血样的检测工作。
7、血样检测完毕,门诊病历复印件留院感科存档。
8、院感科做好被暴露者的登记及跟踪随访,及时通知定期复查。
发生血液、体液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
1、年月日午时分,手术室护士对病人进行救治处理时发生患者血液喷溅到眼面部,暴露源HCV阳性。
2、时分应急处理流程(立即脱去污染衣物,污染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应用洗眼器反复冲洗)。同时上报科主任和护士长。
3、下午**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护士长签字,当事人报告院感科。
4、下午**时**分,当事人到院感科,院感科对被暴露者的暴露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
5、下午**时**分当事人到综合内科门诊就诊,综合内科医师确认是否预防性用药,明确查血项目做好随访记录。
6、当事人拿盖章的化验单到检验科做相关血样的检测工作。
7、血样检测完毕,门诊病历复印件留院感科存档。
8、院感科做好被暴露者的登记及跟踪随访,及时通知定期复查。
5.职业暴露监管职责 篇五
由于职业因素,医务人员直接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之中,为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保护,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特制定我院的监管职责:
一、疾病控制办公室、护理部定期对全院各科室分级防护制度的执行进行检查,对分级防护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科室根据相关管理规定给予处罚。
二、疾病控制办公室、后勤管理中心定期对全院各科室、医疗废物暂存点的医疗废弃物处置、特别是锐器的处置是否符合规范进行督查,对违反操作原则的按规定给予处罚。
三、疾病控制办公室每月对全院发生的职业暴露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四、疾病控制办公室定期对各科室应当配置的防护设备、冲洗装置、防护用品;药学部门诊药房必须随时备有职业暴露预防用药进行督查。
五、疾病控制办公室随时对本院各科室、部门发生职业暴露的职工进行登记、备案、追踪、随访,预防用药、化验检查等指导。
六、疾病控制办公室定期组织全院职工对职业暴露处置流程、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适时开展职业暴露演练,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改。
6.职业暴露报告程序(推荐) 篇六
当医生发生针刺伤等职业暴露时,立即报告科主任,在科主任指导下填写职业暴露报告单,并按规定对病人进行调查核实,报医务科和院感科备案。医务科协助院感科进行评估,评估后交保健科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减轻医务人员心理压力。
当科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等职业暴露时,立即报告护士长,在护士长指导下填写职业暴露报告单,并按规定对病人进行调查核实,报护理部和院感科备案。护理部协助院感科进行评估,评估后交保健科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减轻医务人员心理压力。
微免科检测到科室送检标本中有HIV阳性病例时,应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和院感科,院感科接到报告后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报告,并对该科室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的预防指导工作。
7.护士职业暴露调查研究及防护对策 篇七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我院100名护士进行随机调查。发出调查表100份, 回收100份, 回收率100%。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职业暴露的经历、职业暴露的经过、护士对防护知识的来源。
2 结果
2.1 职业暴露经历
护士中曾被针刺伤的占96.0%, 被化学消毒剂损伤的占16.0%, 因接触病人血液、体液造成损伤的占10.0%。
2.2 职业暴露的经过
因防护知识缺乏造成的损伤占42.0%, 因操作不规范造成损伤的占34.0%, 由于工作紧张、轮班、心理压力超负荷等因素引起的心理性损伤占24.0%。
2.3 防护知识来源
护士对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相关信息来源于工作经验占64.0%, 来源于书本、杂志占52.0%, 来源于同事传授占36.0%, 来源于医院培训占25.0%, 来源于学校占12.0%。认为需要参加相关知识培训的占96.0%, 可有可无的占4.0%。
3 原因分析
3.1 物理、化学性因素
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常常会接触一些利器, 而利器损伤被称之为物理性因素。如刀片、针头、剪刀、玻璃等, 这些都会给护士带来伤害。如护士给病人穿刺或者抽血时, 因为病人的突然一动, 或者针头的重新套帽以及在剪掉输液器针头时, 因为不慎而导致针头刺伤等。一般在手术配合中, 易发生刀片或者剪刀、利器刺伤问题, 同时在开启封装药物过程中, 易发生玻璃划伤, 这些都是感染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利器损伤, 已经成为医院感染血源性疾病传播的主要原因。化学性因素[3], 主要是由于医院工作的特殊性造成, 例如, 一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 因其经常用于物体表面或者空气的消毒, 故此对呼吸道及皮肤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3.2 生物性因素
因为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引发的感染性疾病, 被称之为生物性因素, 这也是医院发生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护士同开放性血液接触频繁, 又因这些血液中含有病原菌的可能性较高。此时被一些利器刺伤皮肤黏膜就很容易导致感染, 目前, 经刺伤造成血液传播的病原体有20多种, 近来研究也表明, 通过利器刺伤后而导致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其他血液性疾病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对护士来说, 更容易被血液或者体液喷溅, 从而造成眼结膜或者口鼻黏膜污染, 或者通过护士手上的微小伤口侵犯人体, 从而造成感染。
3.3 操作不规范
因为一些护士缺乏防范意识, 尤其是一些有经验的护士, 认为其业务熟悉, 同时因医院的监管力度不够, 操作不规范, 加之工作繁忙, 增加了感染的几率。此外, 一些刚刚上岗的护士, 由于工作不熟练, 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使用防护用品的习惯, 甚至对操作流程不熟悉, 护理操作时, 不戴手套、不戴口罩、不规范洗手, 人为地造成针头折断, 忽略操作规范用工作服擦手, 这些都成为职业暴露的原因。
3.4 生理、心理因素
护士工作量普遍较大、工作节奏快、效率高、责任重大, 因而体力消耗过大, 会长期处于一种精神极度紧张的状态。且护士多为女性, 因为家庭原因, 生活作息也极其不规律, 报酬不高, 容易造成护士身心疲惫, 导致工作时状态不好, 精神不能集中, 容易出错, 而工作环境又具有高强度性、高风险性, 这就更容易造成职业暴露的发生。
4 防护对策
4.1 增强护士的防护意识
医院必须要重视护士安全教育的培训, 把职业安全教育放在第1位, 从调查发现, 护士的防护意识很低, 来源于学校的防护知识只占12.0%, 而目前, 职业暴露问题, 感染伤害等多为防护知识欠缺造成的,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占42.0%, 因而护士应该参加防护知识培训。特别是对新上岗的护士, 培训可以采用分期分批进行, 通过外出学习等方式提高护士的能力, 使他们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知道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2 规范操作和污染锐器的处理
规范操作流程, 纠正导致锐器伤的高危行为[2]。尽可能减少锐器使用后处理环节, 减少直接与锐器接触, 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条件[3]。护士在工作中应集中注意力, 熟练掌握操作规范, 正确处理使用后的锐器, 避免受伤。锐器使用后直接投入锐器盒中, 锐器盒装满3/4关闭停用, 禁止将使用后的注射器针头双手回套针帽, 不要相互传递裸露针头、锐器, 不许将针头折断或弄弯, 开启瓶装药物的安瓿时可在手上垫以纱布, 防止玻璃对手的伤害。同时医院应提供安全的医疗装置, 以减少锐器刺伤的发生。
4.3 正确防护
护士要接触病人体液、血液和分泌物时必须戴手套, 操作完毕, 脱手套后立即洗手。洗手时要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 手部皮肤有破损时要戴双层手套。必要时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以防止血液、液体的喷溅。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用肥皂或流动水清洗伤口, 伤口清洗后用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4], 然后按要求上报, 以便做好补救措施和随访观察。
4.4 心理辅导
给护士搭建交流的平台, 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对于已被带血液的锐器伤害者, 因其担心某些血源性病原体感染, 多数人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3小结
护士与病人及病原微生物接触密切, 在这种特殊的环境里可使护士因工作而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4]。其造成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操作不规范以及护士的生理、心理因素等, 通过增强护士的防护意识, 使其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和在工作中实施正确的防护, 可有效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确保护士工作的安全性。
摘要: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00名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 护士防护意识不强, 防护知识欠缺。曾被针刺伤的占96.0%;被化学消毒剂损伤的占16.0%;因接触病人血液、体液造成损伤的占10.0%;因防护知识缺乏造成的损伤占42.0%;因操作不规范造成损伤的占34.0%;其他占24.0%。指出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有物理性的、化学性的、生物性的、操作不规范及护士生理、心理因素等, 针对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对策
参考文献
[1]郑晓澜, 邸英如, 郭蕾, 等.医护人员锐器损伤情况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5) :501-503.
[2]杨雪英, 陈华, 李志伟.加强侵入性操作管理防止职业暴露的危险[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11) :1263-1264.
[3]王美容, 朱秀兰, 方东萍, 等.医疗机构护士锐器损伤现状调查与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9) :1124-1125.
8.护士职业暴露原因分析 篇八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77-01
医务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1],尤其是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他们长期暴露于致病菌、锐器、化学消毒剂、噪音、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容易造成职业伤害[2]。特别是工作人员在污染区进行分类、处理、洗涤过程中直接接触到病人污染在物品上的血液、体液等,如防护不当可直接传播疾病,如HBV、HCV、 HIV,部份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在操作过程中没有采取足够的防护措施,其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3]。为此,本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督导,优化防护流程,改善工作环境等措施,使职业防护行为得到落实。现报道如下。
1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
1.1生物性因素
临床科室用后的器械只用清水冲洗一下或不进行任何处理就拿消毒供应中心更换,护士每天在处理这些器械时不小心将沾有病菌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溅到皮肤或眼睛里。
1.2 物理因素
1.2.1 利器损伤 供应室工作人员在下收、下送、整理、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各种穿刺针、剪刀等锐利器械时,如操作不当,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1.2.2 紫外线损伤
供应室直接接触过量的紫外线对眼睛及皮肤粘膜、呼吸道、胃肠道均有损伤,直视可引起电光性眼炎、皮肤过敏、色素沉着等。
1.2.3 噪音危害 如:超声清洗机在清洗大量不锈钢器械在处理过程中相互碰撞。预真空压力灭菌器在抽真空时,其噪音强度在90—98Db(A)之间,超过了国家对工业噪音标准的极限值55-60dB(A)。它对人体多个系统,如神经、心血管、内分泌、消化等系统都可造成危害[4],出现易疲倦、头晕、头痛、烦躁、心悸、耳鸣、焦虑、情绪不稳定、血压升高、听力下降、失眠等症状等。
1.2.4 高温环境 高压蒸汽灭菌时在夏季可使灭菌室的温度高达40℃、干热灭菌、环氧乙烷(EO)灭菌等均可由于高温、高压蒸汽意外引起烧伤、烫伤、及爆炸伤的危险,环境温度过高可使人感到头晕、心慌、烦躁、无力、疲倦等不适。
1.3化学因素 。
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常用于医疗器械初消,空气、物表、地面等消毒。长期接触化学消毒剂对人体皮肤、眼、呼吸道、胃肠道、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存在一定的影响。
1.4工作环境因素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建筑布局不合理,区域划分不明确,导致洁、污交叉逆行,污染的器械大量地储存在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期站立 、搬运重物。
1.5自我防护意识薄弱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大部分是年龄较大,文化层次较低,专业技术知识缺乏,感染机会要高于专业人员。
2 防护措施
2.1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根据感染管理相关规定,制定供应室感染控制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个人防护制度、职业暴露上报制度及供应室感染管理考核标准等。成立供应室感染控制小组,小组由护士长及两名监测人员组成。负责本科的感染知识培训和各项感染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
2.2 优化工作环境
安装空调及空气净化调节设备,工作结束后地面湿扫,每日空气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两次。设立对外窗口,减少外来人员进入供应室[5]。消毒供应中心应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生活办公区、洁净区,各区标志醒目,区域间有实际屏障,严格人物分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污染区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工作,清洁区进行包装、灭菌工作;洁净区进行无菌物品储存、发放工作。
2.3 强化培训,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
护士长定期组织科室职工学习《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医疗废物处理条例》、《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职业安全防护的相关知识,洗手及手消毒指证、方法、注意事项,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等,普及院感知识,增强防护意识。积极参加医院及上级单位组织的各种消毒供应室人员培训班。充分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和防护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2.4物理因素危害的防护
2.4.1减轻噪音的影响 科室机器专人管理,定时定期安全检修和保养,及时排除故障,保持其性能良好,操作时轻拿轻放,避免噪音的产生。工作人员应说话轻、走路轻、开关门轻。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噪声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接触噪音的时间,正确使用耳塞、耳罩、或防声帽。对噪声作业人员进行健康监护检查,发现噪声敏感者和早期听力损伤者,应调离消毒供应中心。
2.4.3避免紫外线的危害
紫外线照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在室内逗留时间,必要时工作人员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或面罩。消毒结束后,及时开窗通风,以减少空气中臭氧的含量。
2.4.3 高温作业防护 高压灭菌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放置以防意外发生,灭菌完毕,取放物品时应戴手套、穿长袖衣服,以防烫伤。安装降温设备,进行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
2. 5 化学因素危害的防护
接触消毒剂时注意防护,必要时穿防护衣、戴口罩、手套及防护眼镜等,以减少呼吸道吸入及皮肤接触。如不慎溅入皮肤和眼睛,应用流动水反复冲洗以降低损害程度。选择合适的化学消毒剂浸泡被污染的器械,了解消毒剂的理化性质,刺激性强,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密闭存储,防止溅溢或外溢。严格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范围、浓度进行配制,禁用热水配制含氯消毒剂以免引发灼伤。
2.6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若发生职业暴露,立即采取一挤(从伤口旁离心方向挤出血液,禁止伤口的局部挤压),二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伤口,眼、口、鼻粘膜污染后用洗眼器或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三消毒(用75%的酒精或0.5%碘伏消毒),四上報(将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暴露方式、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到感染办公室进行登记,按暴露情况进行处理)。
3 总结
通过教育、督导、优化防护流程相结合,有效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在思想上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树立了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行为,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安全操作,从而预防和减少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确保医护人员心身健康。
参考文献
[1]于新秋,张静.手术人员血源传染性疾病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J].中国护理管理,2009,9(6):57--58
[2]许兴丽.供应室护士职业损伤及防护措施[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杂志,2006,1(12):210.
[3]李映兰.高危科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2(2):198-199.
[4]宋宇,张贤玉,杨敬荣,等.噪声对作业人员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J】.职业与健康,2007,23(15):1281—1283.
9.护士职业规划案例分析 篇九
有一天,有个女孩子打电话给我,直接就说,你们公司在哪里我要到你哪里去。这和其他人反差很大,其他来询者往往会把自己的问题说上半天,然后抱着怀疑的态度,问很多问题,你有资格做吗?做过多少单啦,有和我类似的案例吗?不满意怎么办呢?甚至有当时就问我他的问题怎么解决的等等。等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他们还要考虑考虑,而她给人的感觉特别直接,直接就要过来。由于当天我有事情,无法安排,所以就推后几天见的面,那一天她和他的男朋友一起过来的。
基本上是他的男朋友和我谈。当时她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年轻(20岁出头)文静,说话直接的女孩子。她说她不喜欢做护士,想跳槽,因为每天都是重复的劳动,工作量大,还要上夜班,平时想学习都没有时间。并且升迁机会渺茫,要有关系才能升到护士长。医院里面人际关系复杂,她这个人性格比较直,又比较急躁,所以与同事关系一般,还曾经与护士长吵过架。自己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也不知道适合什么职业,所以感到很迷茫,后来浏览网页,看到我的文章,尤其是我的服务承诺打动了她,她认为,敢这么说的人肯定有两把刷子,否则不会这么讲。于是想请我帮她解决他的问题。
我说,你的问题属于职业定位的问题,你不清楚自己的兴趣,能力特长,性格,价值观等等因素,不清楚以自己的情况可以做哪些职业,凭自己的条件做找工作往往都不合格,工作很难找,要学个东西吧,也不知道是不是适合自己,会不会白学,有些人花了上万元学了东西,有的人考了很多证书,但是求职的时候还是用不上,所以你就迷茫。
她接过话来说,“是这样的,我一个同事就是学了IT,花了一万多呢,但是工作还是不好找,说她没有经验,说她女孩子不适合等等,所以我就不想重蹈他的覆辙。”
我说:“是这样的,职业定位就可以帮你知道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职业,如果要学习充电,学什么,今后怎么发展等等问题,都能给你解决。”
她表示认可,并决定要做职业定位,于是我把咨询流程和她讲,告诉她职业规划是如何做的,共有多少次面谈,谈哪些内容,做职业规划会有什么样的效果等等都和她说了,然后交给她收纳面谈表,能力评估以及一些测评,让她回去做。
大概一周后收到她的收纳面谈表以及测评报告等资料。我逐一给予研究,具备方案后我们约定的面谈的时间。
第一次面谈的内容是了解来询者的信息,虽然有测评和收纳面谈表以及能力评估的内容,但是任何测评都有一个效度的问题,效度不可能达到百分百,还需要通过交流进一步确认,另外对于收纳面谈表,我还有一些问题需要问,所以第一次面谈是进一步确认来询者的信息。
她和我讲了她的工作,讲了她的过去,从小到大很多很多,她从小就爱艺术,在小学的时候就是参加学校的集体演出,她唱歌跳舞都很好,得到老师的表扬,家长也以此为骄傲,大学后,她常常看一些时尚类的杂志,比如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杂志,很喜欢看到别出心裁有创意的东西。自己平时也喜欢捣鼓这些东西,她大学的时候把宿舍装饰的很时尚浪漫,都是用平时用的小东西做出来的,很多女生都佩服他,觉得她很有天赋。后来买了数码相机,又喜欢拍照片,她喜欢人物风景照片,虽然自己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最多平时看看摄影杂志,但是她拍的照片还是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的,很多人都喜欢让她给拍照片,所以她自己觉得在这方面能成才。
然后有给她分析了职业兴趣测评,毫无疑问,她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是艺术型,研究型,企业型的人,我给她解释了这些类型的意思,她表示测评很准,她就是喜欢艺术,也喜欢专研,希望能从事这样的职业。
根据职业锚,她的职业锚是独立自主型和挑战型排在前两位,这和收纳面谈表中反应的问题一样,她想过能自己做决定的生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不受到任何人的限制。
另外还有其他测评以及评估工具,都一一解释(略),通过这次面谈,进一步确认了测评的真实性,为下一步职业目标设定打下良好的基础。到此为止,第一次面谈就要结束了,为了更好的开展第二次面谈,我交给她一份作业,让她回去自己思考,比如对这次的咨询有什么样的感想,下一步有什么期待。对咨询师的评价如何?同时总结自己的测评结果,同时让她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会有哪些等内容。
一周后,我们进行了第二次面谈,我问她对上一次的感想如何?她说一般吧,这些东西她原来就知道,不过通过这次测评,自己坚定了原先的想法,也不是一点用处也没有。哪么我又问她,哪么你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什么想法呢?
她说,“还是感到迷茫啊,虽然我喜欢艺术,但是都不精通,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在同学朋友面前还能卖个乖,但是要想以此为职业就不行了,而且兴趣广泛,也不知道做哪个合适,所以还是需要得到指导的。”
于是我就按照流程,开始了第二步的工作。
根据她的各种因素,包括测评以及工作经验,人脉因素,环境因素等内容,我一一引导,都有哪些职业适合她,把她认可的职业放在一起,然后根据各自的交集,最终确定了她的职业目标为美容师(过程略)。
为了进一步确认美容师是否真的适合她,我交给他一张生涯访谈表,让她回去找人调查。看看美容师的工作内容,美容师的喜怒哀乐等等因素,这样就可以确定这个职业是不是真的适合她了。
后来她通过男友,家人以及其他朋友关系了解了美容师的一些情况,但是家人有些反对,他们觉得美容师就是理发店里理发的,认为美容师没有地位,另外看到很多美容美发店做一些阴暗面的东西,很害怕自己的小孩也走进去,所以表示反对。她由于对情况不是很了解,也产生了犹豫。于是发邮件给我,表达了她的担忧。
我说,其他人说的都不能算,要看事实,一定要走进去,最好找相关的从事这个职业的朋友,这样了解的情况就会比较真实,其他人说的都会比较片面。她又表示没有这方面的朋友,无法进一步了解,我就建议她多种途径了解,比如去到美容培训学校去咨询一下,他们会告诉你这些情况,另外他们为了多招进学生,所以对你的询问一定会比较热心的回答的。再比如去网上搜索,去论坛交流等等,综合各方面因素,自己来判断是不是适合自己。
她打通了培训学校的电话,通过电话了解,终于被说服了,后来把他了解的情况和家里人说明,家里人得知可以到婚纱摄影的地方给新娘子化妆,可以给名人化妆,给白领做美容等等,觉得这个工作还是不错的,接触的人的层次比较高,于是也同意了。她于是决定参加培训,做一个美容师。
最后我又布置作业给她,对这次的咨询有什么样的感想,对咨询师的评价如何?今后要采取哪些行动,美容师的发展路径如何?其他美容师的生存现状等等。
一周后,如约进行第三次面谈。
第三次面谈主要讨论她的发展计划,如何才能成为美容师,做了美容师之后又如何发展的问题。
我:你知道如何成为美容师吗?企业招聘美容师的条件你知道吗?
她表示,美容师的门槛很低,听说很多找不到工作的,下岗的经过培训也能做,所以她自认为培训后,找个公司问题不大。
我:“很好,据我了解也是如此,哪么你还知道他们的生存现状吗?他们的发展前途在哪里呢?”
她说:“我刚刚报了名,和老师们都不熟悉,还没有好意思去问,下次一定去问。不过,你能告诉我答案吗?”
我说:“我不能告诉你答案,即便我知道也不会告诉你,我只能告诉你方法,我不可能对所有的行业有深入的认识,对美容行业我也只有肤浅的认识,所以还需要你自己去了解,你的命运在你手中。”
后来我又了解到她男朋友下个月被医院派到其他城市去一年左右,然后回来,估计再过两年男朋友还将去日本待上一两年,她男朋友到哪里她也去那里。一个痴情的女孩。
经过交流,我们达成了如下发展方案
1、 培训:到其他城市学习美容师,估计三个月就可以学好,
2、 工作:然后找一家单位先做起来。回到苏州,可以继续做,
3、 继续教育:如果有经验了,可以继续参加中高级美容师的培训。努力做到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经验,在这期间,可以多方面了解美容的知识。包括网络,书籍,杂志,以及和其他同事的交流。
4、 去日本:当你有了一定的基础后,你将会去日本,而日本在美容方面的水平要比中国高些,你到了日本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当你回国时,你就是一个有国际背景的美容师,在中国会十分吃香。
5、 发展策略:为了取得更大的发展,你可以参加美容行业的比赛,争取获得名次。参加美容协会,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等等途径去宣传自己,通过这些,你将会有比较高的知名度。这样你的事业会越做越好,
10.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答案 篇十
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
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什么?(B)
A 一般预防 B 标准预防 C 接触隔离 D 以上都对
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D)A 同性恋者 B 性滥交者
C 静脉吸毒者 D 医护人员
4、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针头用后立即套回针套,以防扎伤别人
二、多项选择
1、体液包括:(ABCDE)
A 胸腔液 B 羊水 C 心包液 D 阴道分泌物 E 脑脊液
2、为防针刺伤,正确诊疗操作是:(ABC)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E 针头做为医疗废物放于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收集
3、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BCDE)A 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
B 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C 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0.5%的碘伏进行消毒
D 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E 眼部暴露时用洗眼器对眼睛进行彻底冲洗
4、暴露源患者HBsAg(+)时对暴露者的处理(ABCD)A 暴露者抗-HBs阳性,不必处理
B 暴露者抗-HBs阴性,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20μg),1个月、6个月分别复查第二针、第三针
C 暴露者抗-HBs阴性,暴露后3个月、6个月检查HBsAg、抗-HBs、肝功 D 暴露者抗-HBs不详,按照抗-HBs阴性处理 E 暴露者抗-HBs不详时不必处理
三、填空题
1、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 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 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随访和咨询的时间是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四、判断题
1、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
2、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如止血钳。(√)
3、传递锐器时,锐器柄端朝向传递者,尖端朝向接锐器操作者。(×)
4、锐器盒内锐器不可装的过满,盒内的锐器盛装三分之二时,应及时处理。(√)
11.护士职业暴露原因分析 篇十一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3-0370-04 中图分类号:R 512.910.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3.055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i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传染病[1],是目前威胁和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也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2007年10月底,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223501例[2],而最新资料显示,截止2009年底,估计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10.5万人(9.7~11.2万人)[3]。由此可见,AIDS的传播速度呈迅速递增趋势,HIV的流行在中国已经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展[4],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临床上,护士接触AIDS患者的机会随之增加,对艾滋病的职业暴露日趋严重。为加强基层护士的HIV职业防护,避免其职业暴露,现就基层医院护士HIV职业暴露的现状及其防护综述如下。
护士职业暴露的现状
1.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缺乏HIV知识培训 国内多项调查研究提示,我国护理人员对AIDS一般知识认识不足,安全防护意识差。毛秀英等[5]的研究发现,只有12.5%~24.2%医护人员知道标准性预防原则,在进行注射、输液输血及采血操作中,仅有7.7%护士经常戴手套,22.1%护士偶尔戴手套。表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对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对普遍性预防原则的了解不够。李映兰等[6]的研究也发现,护士对AIDS标准性预防原则掌握不够,安全防护意识较差。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认为AIDS离我们还很远。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除了少数专职人员外,很少能安排参加培训或各种学术讲座。显然,没有接受HIV相关健康教育和职业知识培训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刘大华等[7]对HIV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中发现,临床对HIV基本定义和传播途径以及如何预防和控制HIV等知识贫乏,主要是因为没有接受HIV有关的健康教育和培训。医护人员对艾滋病认识不足,在医疗活动中疏忽大意,警惕性不高,造成HIV医源性感染的危险性就会增加[8]。基层医院受条件的制约,多数住院患者都是在住院一段时间后才发现是感染者,绝大多数护士针刺伤后抱有侥幸心理,缺乏相关知识,认为患者不会是艾滋病携带者或AIDS患者而置之不理,不进行任何处置,潜在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
2.设施条件,普遍性防护措施不到位 现阶段我国基层医院医疗设施的配置和防护用品的缺乏普遍存在,对职业防护基础设施、设备方面投入资金少。绝大部分基层医院洗手设施不合格,无脚踏式或感应水池,甚至为了节约成本使用肥皂洗手而不用洗手液。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配备如利器盒、防护眼镜、隔离衣、防护服等专门的防护用品,严重制约了护士在HIV职业暴露的防护。锐器及针刺伤是常见的职业伤害因素,而且护士是接触锐器最多的群体,清洗手术器械、回收、毁形一次性物品等处理,增加了护士侵入性操作机会。锐器伤经常发生在操作者缺乏经验,匆忙、疲劳时或患者不合作时。黄小红等[9]对916名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概率进行调查,结果针刺伤的发生率为70.47%。在护理过程中,患者的突然运动可导致29%的针刺伤,特别是护理对象不合作是导致针刺伤的危险因素[10]。有研究证实[11],护士是发生医疗锐器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在编制不足的情况下超负荷工作,被针刺伤的风险很大[12],护士长期处在针刺伤的危险中。HIV职业暴露引起的职业感染,多数是通过被污染的针头刺伤或其他利器割伤皮肤引起,而这种损伤往往是由于护理人员本身疏忽大意或操作不当造成。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是医务工作者安全操作的行动指南,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接触HIV感染者或发病者的血液和体液的几率较高,如果在医疗过程中不遵守“普遍性防护原则”,操作不规范,保护措施不到位,将使HIV职业暴露成为可能。
护士HIV职业暴露的防护
1.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培训 有研究认为HIV是传染病中较新的一种,职业暴露知识对较多的临床护士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发现对HIV的认识程度明显不够[13]。由于基层医院的护士起点低、知识面窄、信息闭塞,是更需要学习培训新知识、新技术的群体。有研究表明,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已经被公认是减少职业性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应加强对护理人员HIV/AIDS知识的学习与防护的培训[14]。只有学习与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术,才能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处理职业暴露后的有关问题[15]。笔者建议专职卫生人员应定期到基层进行HIV的有关知识培训,做到不用走出家门就能学到新知识。
2.改善医疗环境,加大防护设施投入 医院的管理层应对护士的职业暴露及防护高度重视,完善各项设施,改善工作条件,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护士使用上先进的保护性用具。有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操作时针刺伤的发生,多在静脉滴注或经静脉或肌肉注射,而且针刺伤更有可能是因为设计的原因而不是粗心引起[16]。因此,护理人员迫切需要对人无害、无危险、注射器产生的废弃物不会对社会构成危险的安全注射,如利器盒、毁形器等;配备充足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隔离衣、眼罩、防护服等;医院可装备脚踏洗手池、感应式洗手池;购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如器械清洗机等。要理解和支持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解决护士因防护用品供应不上而放弃防护措施的尴尬局面。
3.做好防护,实施标准预防 医务人员预防HIV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17]。①洗手:对于医务人员,最有效的控制感染措施就是在接触患者前后以及所有操作前后,均应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被污染的物品后要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脱去手套后仍需要立即彻底洗手;护士应掌握六步洗手法。②戴手套:手套能保护医务人员避免血液、体液接触皮肤或伤口。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要戴双层手套。韩晶等人[18]对7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预防分析认为,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医护人员接触到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以减少50%以上。戴用双层手套可使血液接触率由戴单层手套的11.84%降至4.69%,且内层手套的穿孔率仅为0.52%[19]。③戴口罩、防护眼镜和面罩:有些操作可能出现血液或体液飞溅、喷射的情况,如分娩和外科手术,这时需要戴口罩、防护眼镜和面罩,保护眼睛、鼻子和口腔黏膜。④穿隔离衣或围裙:防止操作过程中血液和体液污染衣物。
4.锐器误伤的预防 规范各项操作行为,培养良好的操作素质与防护意识。治疗中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包括注射器、输液器、试管、手套、隔离衣等。用毕的针头和尖锐器具不可用手直接接触;不要将针头再插入针头套内,双手回套针帽是一个很危险的动作,针头很容易刺伤拿针帽的手,当必须套回针帽时要采取单手操作;手持针头和锐器时,不要让针头和锐器面对自己或他人;手术过程中传递手术刀、缝合针等尖锐物品时,注意安全操作,防锐器刺伤。不要直接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用毕的针头和尖锐器具应放入利器盒后再作处理。Castella A等[20]对439例与针刺有关的经皮损伤的调查中发现,24%的伤害可通过正确的安全操作程度得到避免。有学者认为医护人员对针刺伤认识不足,工作粗心大意,未按操作规程执行,操作不熟练,针对这些情况,有关部门应加强教育及监督管理力度,规范操作规程。
5.HIV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医务人员一旦发生HIV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局部处理措施,这样可以降低通过职业暴露感染HIV的危险性。污染眼部等黏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黏膜,连续冲洗至少10分钟,且避免揉搓眼睛。存在伤口时,应当在伤口旁边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进行冲洗,切忌用力挤压伤口。伤口冲洗后,用75%酒精或者0.5%碘伏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并包扎处理。暴露后预防性用药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最好在意外事故发生1~2小时之内。预防性用药的开始时间推迟至24~36小时后将无预防作用。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有关部门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进行评估和确定,并详细记录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接触物种类、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采用药物预防、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情况及服药的依从性状况,并且定期进行追踪随访和咨询教育,对事故涉及到的每一个人均应严守秘密,注意做好保密工作。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流行趋势已由大中城市流向县级和乡村,由于基层医院存在设施简陋、资金不足、防护设备短缺、防护意识差等,医护人员存在HIV职业暴露的一定危险性,但是只要各级政府和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和加大支持力度,增强投入,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执行严格的安全操作及防护措施,做好自身保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职业暴露情况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就能减少基层医院护士HIV职业暴露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周正任.医学微生物学[M].6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23-327.
[2]卫生部.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R].2007-11-2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报告[R].2010-5-31.
[4]吴尊友,柔克明,崔海霞.HIV/AIDS在中国的流行:历史、现有政策和对未来的挑战[J].艾滋病教育与预防,2004,16(增刊A):7.
[5]毛秀英,吴欣娟,于荔梅,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425.
[6]李映兰.美国护士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意识和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33-634.
[7]刘大华,李 征,邱 扬,等.北京市石景山地区医务人员有关性病艾滋病知识的调查报告[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8,4(5):220-221.
[8]尤飞龙.艾滋病的医源性感染及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7):559-560.
[9]黄小红.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48-750.
[10]Gou YL,Shiao J,Chuan YC,et al.Needle stick and sharps injurirs among health care works in Taiwan[J].Epidemiol Infect,1999,122:259-265.
[11]毛秀英,金得燕,于荔梅.实习生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10-112.
[12]任小英,邓 敏.护理人员工作中被针刺伤调查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3):258-261.
[13]马兰煌. 护士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概况[J].右江医学,2007,35(6):727-729.
[14]李小寒,崔 雷.国外艾滋病护理研究的热点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4A):51-55.
[15]杨燕珠,钟柱英,陈秀珍.艾滋病病人的护理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22(1):151-152.
[16]Tan L, Hawk JC 3rd, Sterling ML.Report of the Council on Scientific Affairs:preventing needle stick injuries in health care settings[J].Arch Intern Med,2001,16l(7):929-936.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4:6.
[18]韩 晶,陈 征,田建华,等.7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预防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67-369.
[19]李秀云,徐敏,赵体玉.双层手套在外科手术中保护作用的调查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04-506.
[20]Castel la A,Val lino A,Argentero PA,et al.Preventability of percutaneousinjuries in health care workers:a year-long survey in Italy[J].J Hosp Infect,2003,55(4):290-294.
(收稿日期:2011-03-08 修回日期:2011-05-31)
【护士职业暴露原因分析】推荐阅读:
护士职业暴露和防护08-07
护士职业倦怠论文10-13
临床护士的职业防护08-06
护士职业精神大讨论09-08
护士个人职业期望规划例文07-19
护士职业损伤因素与防护措施07-03
护士礼仪职业素质心得体会07-13
护士人员职业道德心得体会09-22
职业暴露领导文件范文06-26
职业暴露预防措施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