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案例文献综述

2024-11-17

工程管理案例文献综述(共8篇)

1.工程管理案例文献综述 篇一

嘉兴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

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 土木工程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一、前言部分:

大学四年的最后阶段,毕业设计是最后一个重要的一个作业,做毕业设计是学会如何将大学四年的课堂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它是对我们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不但能使我们各方面的知识系统化,而且使所学知识实践化。通过毕业设计,要求我们了解并且掌握建筑设计,尤其是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培养我们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并锻炼我们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查阅资料及阅读中、外文文献的能力等,为以后独立工作贡献社会做大学期间最后的准备。

我选择的设计题目是:嘉兴市南湖区王安里小区住宅楼设计,建筑层数5层。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房地产行业显得越来越重要,居民住宅是是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主体及核心,设计的技术也是比较成型的,而作为一名本科毕业生,从简单的住宅楼设计入手还是比较合理的。

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主梁、柱和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联系梁连接起来而形成框架体系。框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有明确分工,建筑的内外墙处理十分灵活,应用范围很广。因此,选择框架结构作为住宅楼的主体结构是比较合理的。

二、主题部分:

一般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比较的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方案设计,二是结构分析,三是构件设计,四是绘施工图。结构分析和构件设计是结构设计中的计算阶段,在现代,已由电子计算机承担这一工作,常采用PKPM建模计算。但是,结构的计算并不能代替结构的设计。良好的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应该是合理组织与综合解决结构的传力系统、传力方式,良好的结构方案是良好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

多层框架结构的平面布置形式非常的灵活,将框架结构按照承重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类:

(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以框架横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主要由横向框架承担。由于横向框架数往往较少,主梁沿横向布置有利于增强房屋的横向刚度.同时,主梁沿横向布置还有利于建筑物的通风和采光。但由于主梁截面尺寸较大,当房屋需要大空间时,净空较小,且不利于布置纵向管道。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 以框架纵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由框架纵梁承担。由于横梁截面尺寸较小,有利于设备管线的穿行,可获得较高的室内净空。但房屋横向刚度较差,同时进深尺度受到预制板长度的限制。

(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 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是沿纵横两个方向上均布置有框架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由纵,横向框架梁共同承担。它具有较好的整体工作性能。

.上层建筑,并可能引起相邻柱距范围的上层建筑连续倒塌,所以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形式;且纵横两个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都由抗侧力构件承担,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框架体系;框架结构的柱与梁宜上下左右贯通,不宜采用复式框架;以及砖混框—剪结构。在填充墙的布置方面:宜采用轻质材料,且应避免形成上、下层刚度变化过大;避免形成短柱;减少因抗侧刚度偏心所造成的扭转。

在地震力作用下,框架柱尤其是角柱和大开间、大进深的边柱,一般均处于双向偏心受压状态,而电算程序是按两个方向分别为单向偏心受压的平面框架计算配筋。因此,框架柱配筋应进行如下调整:一是选择最不利的方向进行框架计算,也可对两个方向均进行计算后取较大值方向的配筋,并采用对称配筋;二是控制柱单边方向钢筋的最少根数。四是选择井字形或菱形的框架柱箍筋形式,以增强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五是由于多层框架电算一般不考虑温度应力和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当多层框架水平尺寸较大以及地基为软弱土层或地基土层不均匀时,可适当再稍放大框架柱的配筋。

最后,我们还要进行“三水准、两阶段”设计方法进行抗震设计:首先是做好“强柱弱梁”的设计,由于框架柱受轴向压力作用,其延性通常比梁的延性小,一旦框架柱先于框架梁出现塑性铰,就会产生较大的层间位移,甚至形成同层各柱上下端同时出现塑性铰的“柱铰结构”,从而危及结构承受垂直荷载的能力。其次做好“强剪弱弯”的设计,为了防止梁端,柱端在弯曲屈服前出现脆性剪切破坏,在设计中要求做到“强剪弱弯” 亦即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要大于构件弯曲时实际达到的剪力。再次做好“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还要对节点进行抗震结构设计要求框架节点核芯区不先于梁柱破坏。

三、总结部分:

由于框架结构具有空间大、平面布局灵活多样的特点,满足了人们不断追求使用个性化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框架结构(住宅、公共建筑)将会得到较大发展。设计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人应首先判断结构方案的可行性,对可能碰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并对所有计算结果认真分析、判断,准确无误后方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在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运用各种通用图集和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地方标准,完成住宅楼建筑的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设计及建筑图、结构图、施工图的绘制。这不仅要求我们有较强文献检索、规范应用、图集观摩、综合应用所学各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具有独立思考、独立设计、创新的精神。

综上所述,对于我来说,在做嘉兴市南湖区王安里小区住宅楼设计时,要根据规范以及实际的环境,选取构件参数和设计参数。此外,还要多了解一些结构细部构造等设计,通过查看规范,导师的指导,对建筑结构的设计有一个具体的认识,争取将毕业设计作好。

对每个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我们用它来检查和提高我们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的实践能力。这也是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四、主要参考文献:

规范类: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10-2002;

5、《建筑制图标准》GBJ104-87;

6、《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

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01;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10-2002;

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指导书类:

《房屋结构毕业设计指南》,周果行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教材类:

《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地基与基础》、《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设计与原理》、《建筑抗震》以及其他相关标准图集和专业技术资料。

五、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2.工程管理案例文献综述 篇二

1应急管理的概念及发展

目前学术界对应急管理的定义并未有统一,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思考和定义,对其进行梳理如下。 在这其中,从政府角度来定义应急管理是研究的热点。

1.1 应急管理概念

多数学者将应急管理定义为应对突发事件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童书元对应急管理的界定是,应急管理就是围绕突发事件展开的预防、处置、恢复重建的管理行为,有效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 陈静和周峰认为应急管理就是组织相关力量在监测、预警、干预或控制以及消解危机性事件的生成、演进与影响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

1.2 政府应急管理概念

在现有研究成果中,政府应急管理和公共应急管理是两个经常被提起的概念。 刘霞和严晓认为,应急管理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上讲,指为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在突发事件的减缓、准备、响应及恢复四个时序阶段中,国家和政府针对各个阶段特征,协调各种物资、资金、人力、信息和制度等资源,并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管理活动。 狭义上主要指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阶段,对所需的物资、资金、人力、信息和制度等资源,实施以追求效益、效果、效率、公平为目标的动态管理活动。

吴进认为公共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在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方面进行的公共系统管理。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课题组认为城市应急管理主要包括预防、准备、反应和救治、恢复,其中核心是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救治各种城市灾害和突发事件。

巫广永认为政府应急管理是指政府为了在应对突发危机事件过程中,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危机,最大程度消除社会影响,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基层政府应急管理,是指县(区)以下的镇(乡)级基层政府,所组织进行的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过程。

赵菊认为应急管理是指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组织机构为避免或者减轻突发事件(有时甚至是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威胁、重大冲击和巨大损害,有组织、有计划地制定实施管理措施与应对策略的过程。

综上,政府应急管理主要指的是政府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动态管理过程。

2我国公共应急管理实践研究

政府应急管理中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是重点研究内容,本文着重从基层应急管理方面进行梳理。

2.1 基层组织应急能力重要性

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主要体现在社区方面,社区是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承载体, 是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前沿阵地。已有学者从信息搜集与传递及时、救灾行动迅速灵活、应急供应渠道灵活、全面关注弱势群体、灾后群众心理辅导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社区参与应急管理的优势。 社区应急功能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提高。 推进社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城市社区和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正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内容。

刘万振和陈兴立认为加强社区应急能力建设,对于“平安重庆”建设、“和谐重庆”构建、确保重庆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率先在西部全面实现小康具有重大意义。

2.2 基层组织应急能力存在的问题

现在政府对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不是很重视,问题主要集中在培育公众应急能力上。 我国社会公众应急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导致社会公众应急过程中不能及时自救互救,损失严重,后期救治成本高昂。

目前,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存在职能定位不明、应急管理工作缺位和应急管理执行力乏力等三大问题。 在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的实践中,存在着民众忧患意识薄弱、政府人员时间理念缺乏、责任意识不强、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和应急动员能力不足等问题。 另外,社区应急管理存在自身管理体制不顺、自治建设薄弱和外部支持不够等问题。

2.3 基层组织应急能力建设途径

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通过设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中心、领导靠前指挥、果断决策、及时公开信息、建立政策性巨灾风险保障机制等方式切实加强政府应急管理。 提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应要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差距和不足,进一步加强预警预防,应急保障和联动指挥三大体系建设。 许多来自基层的应急管理工作者认为应把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到国家应急管理的议事日程上来,以强化基层抗风险能力建设为重点,在政策法规、队伍建设、装备配备、基础设施培训等方面给予加强和保障。 具体可以通过加快基层应急保障能力的建设、加强公用卫生设备设施的建设、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加强基层综合应急队伍的建设、加快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等对此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多数学者认为建设基层应急能力重点在于培训和应急联动机制。 依照《突发事件应对法》,将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四个方面工作及其相应的社区建设整合起来,整体推进,开展“综合应急标准化社区”建设。 必须建立常设的城市社区应急组织,加强社区居民居安思危意识,提高社区居民应急能力。 政府提供外部支持、加强社区自身应急管理规划、组建专业性强的社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培育良好的社区应急文化。 针对社会公众应加强应急演练、鼓励公众参与应急管理、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重视家庭储备。 针对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突发危机事件,保持应急管理的灵活性,果断、高效地进行应急管理。

城市应急管理系统的建立及完善应从建立高效统一的应急管理综合协调机构,同时注重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调解机制及其保障机、增强基层政府应急动员能力、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

综上,我国应急管理中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方面研究的比较多,应急能力建设主要在“一案三制”的大框架下,整合法规、政策、物质等资源应对突发事件。 通过以上文献可以发现,今后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重点在基层, 应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重点是形成机制,建设“综合应急标准化社区”。

3国内学者对国外应急管理的研究

3.1 美国应急管理研究

借鉴国外应急管理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应急管理研究会有所帮助。 国内学者对美国应急管理的经验介绍比较多,进行综述如下。

3.1.1 运行模式

美国应急管理运行模式值得我国研究学习。 美国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基本特点是:统一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标准运行,体现出一种“综合性应急管理”理念,即全风险管理与全过程管理。 从横向看,应急管理的对象由单灾种向多灾种转变;从纵向看,应急管理是一种全过程的管理,无论应对何种灾害,都要经过减缓、准备、响应与恢复4 个阶段,并构建了强大的法律支持体系,由总统直接领导,联邦应急事务管理总署等核心机构协同运作的危机管理体系。 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主要有美国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及国家应急预案。 美国应急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看,一条主线是强化综合管理,其主要特征是:有依靠高科技支撑的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有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相互支援的应急反应体系。 社区应急管理方面主要理论包括有恢复能力的社区理论、减灾型社区理论、安全社区建设及应急计划。

我国应从法律约束、跨区域应急预案、区域管理、应急信息网络、跨区域应急物流中心网及应急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等6 个方面初步构建跨区域应急管理的主要框架。

3.1.2 管理机构

美国应急管理机构上下协同,综合响应,效率较高,形成了以国土安全部为中心,下分联邦、州、县、市、社区五个层次的应急和响应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标准运行。美国应急管理机构是全员参与的,即能调动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各种力量,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形成了“联邦一州一地方政府”的综合性、整合性、全覆盖式的安全应急管理模式。 美国的应急运行中心,是一个集情报收集、智能分析、执法、私人机构汇报和紧急应对于一体的常设全天候跨部门组织。

中美应急体系系统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现有的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确实具有突出的四大优势: 体系更强大、响应更及时、动员更有力、救灾更有效。 中国应加强应急管理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加快应急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建立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应急管理模式。

3.2 其他国家应急管理研究

3.2.1 英国应急管理

英国应急管理在制度建设和操作规程上都有值得研究的地方。 英国应急管理的特征包括以系统抗灾力为核心的应急理念、以规程为中心的动态文件体系、有分有合的管理体系、不断创新的应急能力建设。 英国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包括《国内突发事件应急计划》。 英国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涉及的相关部门及主要职能分别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民健康事务部、志愿者组织、警察部门、环保部门、相关行业与企业、海上及海岸警卫署、军事部门等。

3.2.2 日本应急管理

日本应急管理系统和我国有相近之处,我国各地政府应积极借鉴日本应急管理经验和教训。 日本完善高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20 世纪50 年代,制定了《灾害救助法》等灾害管理法律,建立了以单项灾种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到60 年代初,制订了《灾害对策基本法》;到90 年代,特别是1995 年阪神大地震后,促进日本政府进行应急管理体制改革。 经过多年努力,日本建立了以综合防灾减灾为主要特征的应急管理体制。 本应急管理注重地理信息系统(GIS)对防灾计划的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新技术。

日本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灾害危机管理机制,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经验。 日本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可分为三个部分,即事前预防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对策、灾后恢复管理。 日本建立了由内阁总理大臣(首相)担任会长的安全保障会议、中央防灾会议委员会,作为全国应急管理方面最高的行政权力机构。

4结论

综上,国内学者对应急管理的概念研究比较多,对公共应急管理概念不明确。 对国外应急管理的研究比较多,有较充分的分析和启示。 应急管理实践方面,应加大对基层应急管理的研究,特别加强对基层组织应急管理评价体系研究,构建“综合应急标准化社区”。

摘要:对公共应急管理实践进行综述,综述内容涵盖应急管理的概念、我国公共应急管理的实践研究、国内学者对国外应急管理的相关研究等内容,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类梳理和综述,厘清公共应急管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应相关实践,并得出相关结论。

3.盈余管理定义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篇三

关键词:盈余管理 定义

盈余管理是当下会计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已有的文献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什么是盈余管理,为什么管理层要管理盈余,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哪些手段和途径),盈余管理的程度,制约因素等。盈余管理的定义仍然存在争议和分歧,而一个准确而可操作性强的定义可能是进行盈余管理研究的必要前提。有关动机研究的成果可能是最为丰硕的,因为关注动机有助于研究者完整地了解盈余管理行为。因此本文通过对有关盈余管理定义和动机的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以期从现有研究不足中的给出未来的研究空间。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什么是盈余管理?国内外理论界,实务界仍莫衷一是,即使在学者之间,关于盈余管理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比较著名的至少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Healy ,Wahlen(1999)认为:盈余管理发生在企业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或者通过规划交易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表现的理解或者影响以会计报告盈余为基础的签约的结果[1]。与之类似的定义是由(Schipper,1989)作出的:所谓的盈余管理事实上是一种“披露管理”:在对外报告财务报表的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干预,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而不是保持中立原则[2]。

第一个定义使用了误导(Mislead)一词,事实上将通过职业判断使财务报告更具信息含量的活动排除在所定义的盈余管理范围之外。作者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出于其研究的目的:对以往的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给出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启示。现有很多研究者均使用此定义而不考虑自己的研究主题,预先在心里给盈余管理戴上“不道德”的帽子,因此可能存在误用之嫌。Schipper的定义也将盈余管理的范围限定在对外报告的过程中,而将诸如发生在内部管理会计报告过程中的活动排除在外。Schipper的定义是在比较“经济收益观”和“信息观”的基础上作出的。她强调盈余管理扭曲真实收益,但是应计制会计和公认会计原则同样扭曲了真实收益(True Income)。因此在经济收益观下,面对已经扭曲的报告收益我们可能不能区分该扭曲是由于盈余管理还是应计制会计和公认会计原则造成的,或者说将未加管理的盈余作为衡量报告收益与真实收益误差的基准以考量是否发生了盈余管理,是不准确的,因为这个基准是存在噪音的。但是信息观下,会计数字具有信息含量的属性就不存在上述问题,因此从信息观角度定义盈余管理更准确更具意义。值得一提的是雪珀还将盈余管理的范围拓展到了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比如改变融资或投资决策的时点,这给理论研究带来的困难是如何区分管理层的决策是正常的融资或投资行为还是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Dechow和Skinner(2000)认为这两个定义的主要缺点是它们很难直接通过会计报告数字对盈余管理进行界定而这些定义侧重于管理层的意图,管理层的意图是无法观察得到的[3]。Dechow等人的看法可能与其文章的研究目的有关。

第二类:是在与财务欺诈(Fraud),财务操纵(Manipulation)的比较中给出盈余管理的定义。

Dechow和Skinner(2000)将企业对盈余的做法分为四个方面:保守会计(Conservative),中立盈余(Neutral),激进会计(Aggressive),财务欺诈(Fraudulent)。前三项都属于在公认的会计准则范围内,而财务欺诈属于违背了公认会计准则[3]。可以这样认为:Dechow和Skinner是将合乎会计准则范围的做法分为两类:其他、盈余管理(可能包括保守与激进会计)。两者的区分标准是管理者的意图:是否是为了掩盖或者模糊真实的经济业绩。严格地说他们没有给出盈余管理的定义,但至少可以做出如下判断:盈余管理的空间因素是公认的会计准则,一旦超出便是财务欺诈;盈余管理包括了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判断是否为盈余管理的标准是管理者的意图。Dechow和Skinner的观点事实上没有超出Healy和Schipper界定的范畴,而且他们做出的区分标准—管理者意图亦是难以观察的。

Davidson,Stickney and wei(1987)①认为盈余管理是是在公认会计准则范围内采取一定的手段将报告收益拉向期望水平的过程。Goel和Thakor(2003)认为盈余管理是指操纵报告收益,使它们不能准确地反映在每个时间点的经济收益[4]。这两个定义该均失之过简,属于从经济收益观做出的界定。

我国的宁亚平(2000)认为盈余管理应有别于盈余操纵(Manipulation)和盈余做假(Fraud) 盈余操纵是指管理层使用会计手段或通过采取实际行动努力使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而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盈余操纵;或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但这些经营活动和交易的重组增加或至少不损害公司价值[5]。笔者认为宁亚平给出的定义巧妙地避开了管理层的动机或者目的,这可能是为了说明作者所下的定义便于界定管理层是否实施了盈余管理。但是该定义并没有超越Schipper界定的范围,该定义同样包含了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它只是通过拓展我们常识中的盈余操纵概念,并运用了类似穷举的方法给出了盈余管理的定义。

此外章永奎,刘峰(2002)给出定义是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为特定目的而对盈利进行操纵的行为[6]。他们认为从对应计额的影响看,非会计方法或违反公认会计原则的方法都可能对应计额产生影响,所以强调盈余管理并非限制在公认会计准则与会计方法的范围内。此定义与Goel和Thakor(2003)的定义类似。

二﹑结论

通过对有关盈余管理定义的文献的回顾,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可能并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皆准具有普遍意义的盈余管理定义,因为这可能因理论研究者的研究角度和主题而异。即使有,在实践中这样的定义也是无意义的,因为它并不能帮助我们界定哪些企业和管理者实施了盈余管理。定义的多样性也反映了盈余管理动机的多样性和研究者对实证证据的不同理解。第二,理论上,盈余管理应该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实务界与学术界对此的不同看法与他们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对盈余管理的态度不同有关。第三:盈余管理的最终落脚点还是会计数字本身,从信息观来界定盈余管理可能更加合适,这是因为对利润表数字的管理必然会影响到资产负债表中的数字。

4.工程管理案例文献综述 篇四

文 献 综 述

蜡净化罐冷凝器设计

Wax purification tank condenser design

性 质: □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教 学 院:

别: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职

称: 起止日期:

机电工程学院 过程装备与动力工程系

08420428 姜青阳 过控0804 孙雅娣 助教

2012.3.1~2012.3.28

吉 林 化 工 学 院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吉林化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蜡净化罐冷凝器设计

摘 要:分析了目前设计选用的冷凝器所存在的达不到冷凝器负荷和浪费能源的其他问题以及设计人员容易忽视的问题,对在设计中如何合理的选择冷凝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冷凝器的平均温差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工况中的冷凝段、过冷段和过热段的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冷凝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关键词: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冷凝器;传热系数;冷凝段;过热段;过冷段

1、水冷式冷凝器:

水冷式冷凝器是以水作为冷却介质,靠水的温升带走冷凝热量。冷却水一般循环使用,但系统中需设有冷却塔或凉水池。水冷式冷凝器按其结构形式又可分为壳管式冷凝器和套管式冷凝器两种,常见的是壳管式冷凝器。

1.1、立式壳管式冷凝器

立式冷凝器的主要特点是:

1°由于冷却流量大流速高,故传热系数较高,一般K=600~700(kcal/m2?h?℃)。

2°垂直安装占地面积小,且可以安装在室外。

3°冷却水直通流动且流速大,故对水质要求不高,一般水源都可以作为冷却水。

4°管内水垢易清除,且不必停止制冷系统工作。

吉林化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它与立式冷凝器有相类似的壳体结构,主要区别在于壳体的水平安放和水的多路流动。卧式冷凝器不仅广泛地用于氨制冷系统,也可以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但其结构略有不同。氨卧式冷凝器的冷却管采用光滑无缝钢管,而氟利昂卧式冷凝器的冷却管一般采用低肋铜管。这是由于氟利昂放热系数较低的缘故。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氟利昂制冷机组一般不设贮液筒,只采用冷凝器底部少设几排管子,兼作贮液筒用。

1.3、套管式冷凝器

结构如图所示

吉林化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理,计算传热温差时,湿壁机理冷凝介质温度取露点温度,而干壁机理则取实际过热段的气相温度,即: qW=KW△Tw(湿壁)qd=Kd△Td(干壁)一般情况下,KW>Kd,△TW<△Td,这里qW、qd分别为湿壁和干壁机理计算的热量,KW、△TW、Kd、△Td分别为按湿壁和干壁机理计算的过热段传热系数和传热温差,TS和ts分别为冷凝介质的露点温度和被加热介质的温度,T1为热流体的进口温度,T2为热流体的出口温度,t1为冷流体的进口温度,t2为冷流体的出口温度。在KW项中,热流体侧的传热系数按冷凝过程计算,而Kd项中,热流体侧的传热系数按气体显热过程计算。

2.3、过冷段

过冷段的传热计算一般只限于管程。对于壳程过冷,通常是由操作控制来调节的,当设计选用的传热面积留有较大的余量时,操作中可利用冷凝液掩埋管子的多少来控制冷凝液的出口温度。若在同一设备内既有冷凝段又有过冷段是,往往难以保证较高的过冷段传热系数,因此,当过冷段热量所占比例较大时,通常单独设计一台后冷器。对于管内全凝过程,过冷段可按单纯液体显热传热过程计算,对于含不凝气的冷凝过程,若有过冷段,则应视为非冷凝两相流动传热过程,尽管不凝气的重量所占的比例可能较小,但体积分率则可能很大,因此,这时应按两相流体传热过程计算。

对于同时存在冷凝段和过冷段的情况,过冷段应单独作为一段处理,膜传热系数、压力降及平均温差均应与冷凝段分开计算。

2.4、不互溶混合物的冷凝传热问题不互溶混合物的冷凝传热问题在实际工况中是很常见的

最典型的离子是含蒸汽的烃类混合物的冷凝过程,这类混合物冷凝时,在某一温度范围内(通常为60~90℃),蒸汽和油气同时冷凝,形成不互溶的两个液相,对此,在进行气液平衡计算和分段计算时应多分几段进行计算,否则所选的分段点数据不准,则传热平均温差就算不准确。由于单位重量蒸气的冷凝潜热约为油气的8倍多,即使蒸气含量较少,但其冷凝热还是很可观的,所以在计算传热系数时,应把气液两相传热系数按照两相所占冷凝液的体积分率进行加权平均。

吉林化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5.物流冷链管理文献综述 篇五

学生:唐泽文

(东方科技学院10食品科学二班,学号:201041905210)

摘 要:冷链物流是物流领域中发展非常迅猛的一个分支,其包括原料生产、加工、运输、配送、销售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在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因为操作不当而出现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问题,这其中尤以食品和药品的冷链物流最受人们关注。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生鲜食品的产和流通量逐年增加,全社会对生鲜食品的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发展食品冷链物流,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消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对食品冷链物流概念的阐述,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的总结以及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解决措施,最后对食品冷链物流进行展望。

关键词:冷链物流 食品冷链 第三方物流 国内外比较

前言:冷链是指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使其在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我国现代食品储藏、保鲜技术起步于上世纪初,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生鲜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及运输等环节逐步得到应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食品储藏保鲜技术迅速发展,食冷链物流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食品冷链物流得到较快发展。冷链管理是现代食品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理解和探讨。

一、食品冷链物流的相关概念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易腐物品在生产、加工制作、贮藏运输、配送、销售等到消费者前等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 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 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是需要特别装置、注意运输程序、时间、路程等因素的特殊物流 形式。国家发改委在 《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 中指出冷链物流属于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技术密集 型和资金密集型的高端物流产业,对基础设施、技术含量和操作要求都很高。由于食品冷链 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 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

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易腐 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中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所以,食品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 能耗成本相关联的,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食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冷链物流服务产品最终 质量取决于冷藏链中贮藏和流通的时间、温度和产品耐藏性。这表明冷藏食品品质保持所允 许的时间、温度、产品种类之间存在的关系。在冷藏运输过程中,温度的波动是引起食品质 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由于冷藏食品在流通中因时间一温度一自身特性的经历而引 起品质降低的累积和不可逆性,因此对不同的产品品种和不同的品质要求,有相应的产品温 度控制和贮藏时间的技术指标和控制手段。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 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二、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相关现状

我国的冷链物流最早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并因此改装了部分保温车 辆。1982年,我国颁布了《食品卫生法》,从而推动了食品冷链的发展,食品冷链也开始 起步。近二十年来,中国的食品冷链物流不断发展,以一些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先 导,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食品冷链物流体系。根据我国发改委在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一文中指出我国食品冷链物流表现出一下一些现状:

1、食品冷链物流初具规模 我国是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大国,目前蔬菜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水果和肉类产量占30%,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占40%。近年来我国生鲜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每年约有4 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冷链物流比例逐步提高,目前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 流通率分别达到5%、15%、23%,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15%、30%、40%,冷链物流的规模快速增长。

2、食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目前全国有冷藏库近2万座,冷库总容量880万吨,其中冷却物冷藏量140万吨,冻结物 冷藏量740万吨;机械冷藏列车1910辆,机械冷藏汽车20000辆,冷藏船吨位10万吨,年集装 箱生产能力100万标准箱。食品冷链物流技术逐步推广。、食品冷链物流技术逐步推广 生鲜农产品出口企业率先引进国际先进的HACCP(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认证、GMP(良好操作规范)等管理技术,普 2

遍实现了全程低温控制。大型肉类屠宰企业开始应用国际 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从屠宰、分割加工、冷却成熟等环节低温处理起步,逐渐向储藏、运 输、批发和零售环节延伸,向着全程低温控制的方向快速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低能耗、低 成本的冷链处理技术广泛推广,推动水产品和反季节果蔬为代表的高价值量农产品冷链迅速兴起。食品冷链物流企业不断涌现、食品冷链物流企业不断涌现中外运、中粮等社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强化与上下游战略合作与资源整合,建立国际先 进的冷链设施和管理体系,积极拓展冷链物流业务; 双汇、众品、光明乳业等食品生产企业,加快物流业务与资产重组,组建独立核算的冷链物流公司,积极完善冷链网络;大型连锁商 业企业完善终端销售环节的冷链管理,加快发展生鲜食品配送。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呈现出网 络化、标准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态势。、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逐步完善国家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在近几年下发的中央1号文件中均强调要加快农产品冷链 物流系统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一些冷链物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先后颁布 实施,《食品安全法》等重要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进一步被消费者 认识,全社会对“优质优价”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孙红菊在《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中提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仍处于起 步阶段,规模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与发展现代农业、居民消费和扩大农产 品出口的需求相比仍有差距。突出表现在鲜活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仍然偏低;冷链物 流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冷链物流技术推广滞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冷链物流 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不健全,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 立。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少统一标准,冷链物流各 环节的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在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相关管理办法和操作规范在我国 尚处于推广的起步阶段。

三、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中国物流技术协会物流规划技术研究中心刘卫战、孙明燕认为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监管现状存在问题食品冷链物流监管的主要责任单位相对分散力度不大,还有物流信息化存在 问题等等。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政府关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的体系制度并不完善。虽然有相关的法 3

规,但政府更多地关注除冷链物流以外的地方,如产品的产地、卫生问题等,而没有更多地查冷链的质量,故目前那些使用全程冷链物流的企业则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而自定标准来运作冷链物流。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强化食品供应链规则的执行和监督,引导企业向正规的冷链物流发展,而不能完全要靠公司为了品牌而自律。

第二,硬件和软件等设施不完备。农产品冷链物流硬件除诸如运输和储存等基础设施的不足之外,信息技术欠缺和管理水平不高也是令其滞后发展的重要原因。第三方物流也需要积极开展工作和培养人才来发展和壮大自己;但是也有些企业虽然投入较大,基础设施也非常先进,但是在管理等方面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如何能进一步为企业做好服务也是一个需要提升的问题,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年轻的行业。

第三,没有使用整体成本的概念。企业比较注重单价成本,而没有考虑如何通过使用合格和优质的物流服务商来减少货物的损失等,因为在冷链物流中的消耗是可观的。这个也是中国物流目前存在的较为严重的现象。

第四,正规的提供第三方食品冷链物流的物流公司规模大的不多。一些第三方物流以价格来竞争,无利润来进行投资和扩大规模。第三方物流本身也要减低成本和扩大规模,尽快使其成为一个良性循环。同时这也需要有一个较长期的合作过程。因此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强化食品的供应链规则的执行和监督,引导企业向正规的冷链物流发展,而不能完全要靠公司为了品牌而自律。同时第三方物流也需要积极开展工作和培养人才来发展和壮大自己;但是也有些企业虽然投入较大,基础设施也非常先进,但是在管理等方面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在这方面,夏晖物流做得比较突出,其领先的管理技术和品牌,如通过第四方物流,来管理和优化社会上资源,坚持不懈地按照流程来管理并帮助其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建冷库已经不是一个尖端的技术,同时购买冷藏车方可以投资,而不是目前较多的一年一定的合同,否则规模较大的投资会不太可能。现在双方的诚信还没有建立起来,利于长期的合作,而更多的是短期行为。长期的战略合作的缺乏也是制约这个行业发展的一个因素。

第五,没有建立一个完好的食品冷链物流管理体系。中国食品冷链物流还是缺乏管理和人才,毕竟现代冷链物流的发展在中国时间还不是太长,在物流里面也是一个附加值较高的领域,需要从传统领域的内部一点点培养起来,否则会是一个很大的制约。第四方的物流管理是输出管理,是一种重管理、轻资产的方式。4

而政府出台的物流企业的标准就是要求拥有多少固定资产。这是一种误导,会导致重资产,而产生资源浪费。

2、解决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提高其物流运作效率,使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在竞争中形成规模效应,走向专业化道路。并且还提出了加强冷链运作的信用体系建设从而更好的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大力支持冷链物流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解决冷链物流的运输困难、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培养重点冷链物流企业等建议。加强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建设、加强对冷链操作标准执行的监督力度和加强冷链物流标准化和监管机制的完善等建议。

2010年国家发改委在《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中提出以下几条措施来促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1.加强协调

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环节多、产业链长,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统一组织规划实施,协调解决冷链物流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2.完善政策

兼顾农产品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特点,完善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办法,扩大政策享受范围。对冷库建设新增用地,要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用地。简化冷链物流企业设立时的前置审批手续,放宽对冷链运输车辆的城市交通管制;充分考虑冷链运输车辆因增加保温车厢和制冷机组使自重增加的特殊情况,合理确定运输车辆的载重量;支持冷藏运输车辆跨区域加盟,在车辆审验、车辆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对冷链物流企业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与工业企业基本实现同价。

3.整合资源

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现有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企业以及港口、码头、航空航运交通枢纽的冷链物流资源,加快升级改造步伐和配套协作,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大型低温物流中心,并采用现代经营理念、管理手段和运作模式,提高冷链物流整体质量与效率。

4.增加投入

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中央和地方政府可对大型冷藏保鲜设施、冷藏运输工具、产品质量认证及追溯、企业信息化等重要项目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扶持。要多方面拓宽食品冷链物流企业的融资渠道。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要加大融资支持,并做好配套金融服务。

5.鼓励创新

加强对冷却冷冻、冷藏和信息化管理等冷链物流技术和设备的创新与研发,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新工艺新技术、新型高效节能的大容量冷却冷冻机械、移动式冷却装置、大型冷藏运输设备、冷藏运输车辆专用保温厢和质量安全追溯装置等进行集中攻关与研制。

6.培养人才

引导和推动高等学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学科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职业教育,并建立交叉研究机构鼓励扶持行业协会、企业及有关高校结合国内外实践开展冷链物流职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人才激励与柔性机制,推动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7.完善法规与监督

完善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力度;建立以HACCP为基础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冷链物流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充分发挥现有部门和机构的作用,补充完善检测项目和内容,建立全程质量检查与监督机制。

四、国内外的冷链物流发展现况比较

1、冷链物流的执行标准

为了确保那些需要经过“冷链”来运输的特殊物品,诸如食品和药品,加拿大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标准。禽类加工环境温度低于10℃,冷藏与运输温度不得高于4℃。另一方面,实施严格专业的认证制度,实行市场准入。加拿大全国目前共有经认证的有机农场2 500个,有机食品加工企业150家,有机产品认证机构46个。再如对肉食品生产企业要利用HACCP(食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来监督和控制生产操作过程,不但要求检查农药残留量,还要检查生产厂家的卫生条件,对工作温度、肉制品配方以及容器和包装等做了严格的规定。完善 6

法律法规和标准、推进有机食品、HACCP及ISO等专业认证制度、原产地保护和地理标识管理等,是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在国内,类似法规政策则相对少得多,同时在同类法律法规下,政策也相对过于宽松,例如对禽类物品的加工温度控制就没有那么严格,大部分流入市场的禽类制品都是在常温下生产加工的。国内近年来在食品方面有量的突破但是没有质的飞跃,从而导致大量的质次价廉的易腐物品涌入市场。这也是中国的农产品在世界贸易中屡屡受挫的一个重要原因。

2、冷链技术比较

冷链技术的应用在冷链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冷链行业的制冷技术只相当于国外80年代的水平,冷冻冷藏质量监控、环境温度和洁净度控制、卫生管理和包装技术仍与国际标准有较大的差距。而同时期的国外冷链技术的发展相当成熟,在冷藏品运输过程中大多采用了自动温度检测设备以及自动温控设备,能实时的监督冷藏箱内的温度变化从而保证运输的物品不会发生质变。这种差距直接导致了我国食品物流成本占到总成本的70%。

3、冷链物流的冷藏设备比较

我国在铁路方面,冷藏车只占2%左右,而且绝大多数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规范保温式的保鲜冷藏运输车厢严重缺乏。我国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在发达国家,美国为1%,英国为2.6%,德国为3%,目前,我国接近80%~90%左右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是用普通卡车运输,在上面盖上一块帆布。冷藏运输率约为10%~20%(冷藏运输率是指冷藏运输在运输中所占的比率),而在美国、日本、欧盟,冷藏运输率达到了80%~90%。

由于在运输过程中损耗极高,物流费用占到冷藏食品成本的70%,每年的冷藏物流所造成的损失至少有750亿元人民币。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易腐食品的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

4、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比较

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中国易腐食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以外,大部分在国内流通的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业务都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的,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而且第三方物流服务不能到位,缺乏一批有影响力、全国性的第三方冷藏物流公司。目前绝大多数的冷藏物流供应商只能提供冷藏运输服务,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冷藏物流服务,和普通的第三方物流相比较,冷藏物流除了要考虑服务价格和对分销渠道控制因素以外, 7

生产商更多是要考虑控制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质量。例如我国知名的双汇、三全等食品巨头,大多靠自己的冷链物流来完成服务。双汇集团的自营物流公司有200多辆冷藏食品车辆,这些车辆的日常维护保养费用十分巨大,而且有一定程度的运力浪费,但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很难达到双汇肉类食品物流配送对时间、储存条件等的要求,双汇不得不自营物流。特别是在奶业界当中,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的发展更缓慢,目前利用第三方物流的乳品企业为数不多,蒙牛、三元、广东四明燕塘乳业等已在运用和拓展这方面的业务。国外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了,如美国几乎所有的易腐物品行业都将冷链物流这一行业外包给一些有实力的冷链物流公司,这样使得市场更加专业化,同时也节省了冷链物品流通的成本,有利于促进易腐物品的流通保值与安全。

5、流通形式的不同

国外食品一般是从生产企业进入流通企业,或称为零售商、第三方物流企业,然后再到消费者的手中,但我国走的是交易市场的路子。2003年,我国的销售总额大约是4万亿元人民币,而其中通过交易市场的发生额就已经将近4万亿元人民币,扣除在统计过程中计算重叠的部分不难看出,我们的销售绝大部分都是通过交易市场来进行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如果都要依靠冷链来运作的话,就需要很多的冷藏冷冻设施。如果交易市场不具备这些设施,就相当于将冷链的“链条”拦腰切断。这个道理就像是渔夫将海里的鱼打捞上来后,为了保鲜就立即冷藏,但他发现在后续的运输过程中却无法继续冷藏,使其冷藏的投入化为乌有[9]。

五、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展望

虽然中国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和问题还很多,但也不全是坏消息,值得高兴的是,国家在这方面的法规越来越严,认识度越来越高,零售终端对供应商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在不断要求正规冷链的需求;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中国冷链发展的关键,更主要的是市场供求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首先,随着发改委《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出台,农产品冷链物流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各级地方政府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支持也持续加强。因此可以看出近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将持续高速发展。

食品冷链物流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中外运等传统物流企业从冷链运输服务切入冷链行业,逐步加密冷库网络,拓展冷链物流服务;众品食业等大型食品生产企业剥离物流资产和业务,成立独立核算的专业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司,积极构建 8

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并向社会化服务迈进;冷链物流的多元化竞争格局已经形成。

第三方食品冷链物流外包比例将逐步提高。涉及冷链物流的行业主要是乳制品、冷饮、肉制品、速冻食品。乳制品对温度的控制和产品质量安全要求非常高,厂商出于产品质量控制的考虑,自营食品冷链物流业务的意愿较强;冷饮、速冻食品、肉制品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流通成本,更愿意部分和全部外包物流业务。

六、结束语

很荣幸能学习这节课,也很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栽培,让我了解到重要的食品专业知识和各类物流前沿信息,甚至教导到我们看待问题的思维应该更加宽阔和开放。本文主要讲述了食品冷链物流,食品冷链是中国物流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和市场供求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虽然我们与国外物流有很大差距,不过相信我们积极的进行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向导,适时合理的解决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而推进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以上就是我对物流冷链管理所得到的启示。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老师批评、指教。

参考文献

6.企业品牌危机管理文献综述 篇六

引言:在企业危机管理领域,品牌危机是作为企业危机的一个部分和最终体现,它是指由于企业内外环境发生变化导致企业的不正常运行,造成企业品牌形象的不良影响,使企业的品牌价值受损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这一切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很难加以控制。品牌危机是企业发展周期中需要面对以及关注的内容。品牌危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分析引发企业品牌危机的诱因包括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诱因分析,提出了企业品牌危机管理的预防对策,处理对策和恢复对策.最后提出品牌危机的发生既是出乎意料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品牌危机,企业的当务之急是要树立危机意识,进行科学的品牌管理,并争取寻求危机中的机遇,让企业品牌转危为安,保持品牌资产,维护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关键词:品牌危机管理 诱因分析 处理对策

一、企业品牌危机管理的含义

在企业危机管理领域,品牌危机是作为企业危机的一个部分和最终体现,它是指由于企业内外环境发生变化导致企业的不正常运行,造成企业品牌形象的不良影响,使企业的品牌价值受损甚至影响到企及业的正常运行。这一切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很难加以控制。品牌危机管理就是对品牌危机进行管理,即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指挥协调调动各种资源预防品牌危机的发生和对已经发生的品牌危机进行处理,使危机带来的损失最小。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品牌危机的高发期。品牌危机的概念是中国学者在融合品牌与危机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2002 年以后,许多学者开始对品牌危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吴狄亚、卢冰认为,品牌危机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突变和品牌运营或营销管理的失常,对品牌整体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波及到社会公众,使企业品牌乃至企业本身信誉大受损伤,甚至危及企业生存的窘困状态。该观点指出了品牌危机的诱因与结果,强调品牌危机会导致“信誉” 这种无形资产的损失。总的来看,在对品牌危机管理的基本处理阶段认识方面,学者们已经达成基本共识,都认同“危机预防———危机应对———危机恢复” 的三阶段管理模式,但是在品牌危机的诱因探讨、策略制订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

二、企业品牌危机诱因分析

品牌危机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或企业品牌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失误,对企业品牌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波及到社会公众进而大幅度降低企业品牌价值,甚至危及企业生存的窘困状态。品牌的危机管理是指企业在品牌经营过程中针对该品牌可能面临或正在面临的危机,包括危机预警、危机处理和危机恢复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不同的企业品牌危机,都是由不同的诱因引发的。引发品牌危机的诱因,有内外因素之分,据此,可以按诱因不同,对品牌危机进行分类:

(一)内因引发的品牌危机 企业品牌危机的内因是指诱发品牌危机的企业内部因素,包括企业产品质量、技术、服务、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等因素。

1.品牌质量危机。品牌质量危机是指在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出现纰漏或自身的失误,造成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引发产品退换、禁销、召回等后果,从而引起对企业品牌信任的危机。

2.品牌技术危机。品牌技术危机是指已经投放市场的产品由于设计或制造技术方面的原因,造成产品存在缺陷,不符合相关法规、行业标准,可能会对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形成潜在威胁,从而引发的品牌危机。如2008 丰田的“召回门”事件。这类危机与科技有关,它发生在人们认为本应万无一失的尖端科技出现了偏差,这类危机如果处理得当,品牌的美誉度不降反升;反之,则会导致消费者背弃该品牌。

3.品牌服务危机。品牌服务危机是指企业在向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其内部管理失误、外部条件限制等因素,造成了消费者的不满,从而引发品牌危机。如“东航旅客纠纷**”、“怒砸奔驰"、“牛拉宝马”等事件。此类危机与企业品牌意识、服务意识相对薄弱有关,涉及到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服务流程改造等,这也是一种频发的品牌危机。

4.品牌人力危机。品牌人力危机是指由于企业人事管理出了问题,如企业员工的解雇与流失、团队对企业缺乏信任、高层人事变动、主要决策者缺失、关键领导人选择不当等原因引发的品牌危机。5.品牌营销危机。品牌营销危机是指由于企业营销策略失误而引发的品牌危机。营销失误主要包括企业在推广宣传品牌过程中进行虚假宣传或商业欺诈、广告宣传不当、代言人行为失误等方面。上述错误的营销会方式会导致公众对该企业品牌厌恶、忠诚度急剧下降。如法国著名化妆品品牌Dior的代言人莎朗·斯通对四川地震发表了令国人无法接受的言论,这一行为影响了中国消费者对Dior 品牌的联想,破坏了Dior 品牌的形象。Dior 公司为化解品牌危机不得不声明与莎朗·斯通撇清关系。

(二)外因引发的品牌危机

企业品牌危机的外因是指诱发品牌危机的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媒体等因素。

1.品牌政治危机。品牌政治危机是指由政治因素诱发的品牌危机。政治环境因素的变化、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关系恶化极可能造成品牌政治危机。如2008 年法国总统接见**造成中法关系紧张,法国家乐福因卷入“ 藏独” 事件而被中国民众抗议、抵制。

2.品牌经济危机。品牌经济危机是指由于宏观经济因素导致的企业品牌危机。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加剧,国际经济的波动对企业品牌的影响越来越大。

3.品牌法律危机。品牌法律危机是指由于政策法规的变更导致的企业品牌危机。国家政策方针的变化、法律法规的改变也会给企业品牌带来危机。中美史克的“康泰克PPA 事件”正是由于法规的变更而发生的。之前药品法规里没有禁止感冒药含有,PPA 成份的规定,然而2000 年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PPA 会增加患者出血性中风的风险,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公共健康公告,要求美国生产厂商立即停止销售含有PPA 的药品,随后中国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也立即规定暂停销售和使用含有PPA 成分的药品制剂。这项法规的改变使得“康泰克”品牌陷入危机,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4.品牌文化危机。品牌文化危机是指由于不同民族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当企业要跨区域进行品牌宣传时,由于没有考虑不同国家、民族之间存在不同的价值观、社会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特征等,从而对当地民众造成伤害所引发的品牌危机。

5.品牌媒体危机。品牌媒体危机是指由于传媒对品牌不利信息而引发的、对品牌长期塑造的形象产生威胁的突发性品牌危机。这种信息传播通常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对品牌不利情况的属实报道,如与该品牌有关人员的不当行为、该品牌产品生产条件恶劣、财务混乱、企业偷税漏税、贪污舞弊等报道,如对富士康职工跳楼的报道。另一种是对品牌的失实报道,企业如格兰仕微波炉存在对人体有害辐射的报道和中国平安保险投资连保、骗保的报道等。不论这些信息是真是假,企业如果对这些传闻和报道处理不当,就会对品牌形象、产品信誉造成危害,甚至导致公众对品牌丧失信心。

三、品牌危机管理应对策略

不同类型的品牌危机由不同的诱因所导致,在应对不同类型的危机时,企业应对诊下药,从源头上对不同阶段的危机进行处理。

(一)应对品牌危机的预防对策 在品牌危机预防阶段,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强化企业品牌危机意识。无论是企业高层领导还是企业员工都要树立品牌危机意识,企业品牌危机意识的形成是预防品牌危机发生的根本前提。首先,企业应培养全体员工拥有“顾客利益至上”的意识。只有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到第一位,才能真正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消费者对企业的品牌忠诚度是企业品牌之魂,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越高,品牌就越有信誉,在品牌危机发生时就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这是企业能否安然度过品牌危机的重要因素。其次,企业在日常的运营中要注意培养员工的忧患意识及面对危机时的快速反应能力。保持危机意识,可以使企业员工提高对危机事件发生的警惕性,与商业伙伴、消费者、媒体通力合作,尽量避免危机的产生。

2.建立企业危机预警机制。

企业品牌危机预警机制是指通过研究一些对品牌安全状态提供警示的指标,分析它们的相互联系、变化,观察企业品牌安全度,从而将危机控制在萌芽状态,避免事态扩大。首先,要建立高度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企业应以品牌所处的环境为监测对象,注重观测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动向、行业标准的变化,了解行业走势和竞争对手的动态,重视包括投资者、顾客、员工、供应商、渠道商、政府相关机构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建议,从中敏锐地捕捉出企业潜在或明显存在的危机信号。同时要建立品牌自我诊断制度,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分析,找出薄弱的环节。其次,在对所监测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之后,如认为对企业存在危害则应发出警报,对已发现的危机征兆做进一步分析,并形成书面文件提交给企业上层决策者。最后,企业应根据预警报告中提供的情况分析,及时拟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甚至消除诱发危机产生的因素,尽可能抑制危机发生,以保护企业品牌资产。

3.构建危机管理组织架构。设立一个专门进行企业品牌危机管理工作的常设组织,其主要工作是预测企业可能发生的危机,制定危机预案处理机制。危机管理小组要从企业内部组织运营状况进行分析,预测企业可能发生的品牌危机。品牌危机管理小组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拥有独立的决策权和与之相应的权利,以及顺畅的内部沟通渠道,使得信息能在企业内顺利传达。为了能够灵活应对突发性的危机,品牌危机管理小组的组织结构应该尽量简单,朝扁平化方向设计。

(二)应对品牌危机的处理对策

危机处理是危机管理的主要环节之一。尽管企业做好了危机预防的有关工作,但由于人们认识世界的局限性,加上品牌危机爆发的偶然性与突发性,有些品牌危机仍会不期而至。而品牌危机一旦爆发,能够及时、科学地处理危机就显得极为重要。在处理品牌危机的阶段,首先要遵守一些处理危机的基本原则:

1.反应及时原则。品牌危机一旦爆发,企业应迅速地对危机事件做出判断, 确定企业处理危机的程序与方案,尽可能以最快的时间通过新闻媒体向受害者、消费者、社会公众说明企业已掌握的情况,将企业计划实施的处理举措做出说明,阐明企业立场与态度, 争取赢得媒体的支持,进而获得公众的信任。通常危机发生的24 小时之内是危机公关的最佳时机,企业应该在这段时间之内及时做出反应。因为信息真空会使公众对品牌产生猜疑和误会,不利危机的处理化解。

2.坦诚沟通原则。品牌危机爆发,企业和公众都将关注危机发生的原因,此时企业要想取得公众的信任,就必须以真诚的态度与外界进行沟通。越是隐瞒,越会引起社会公众的猜疑,导致企业负面消息广泛传播。所以企业应坦诚地与外界进行交流,即便是企业的负面消息也要以公开坦诚的姿态向公众发布,从而增加公众对事件发展情况的了解,减少因社会公众猜疑而滋生的负面信息,重新建立社会公众对企业品牌的信任。

3.勇担责任原则。秉持消费者权益高于一切及保护消费者利益、减少受害者损失的理念,企业应在品牌危机爆发后主动承担应负的责任,让外界感受到企业对受害者、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赢得消费者的同情和理解。日本企业家浅野喜起在其《经营心得》中告诫说:“企业应树立起时刻牢记创业之初的决心以及必要时即使牺牲经济利益也不能置客户于不顾的严格社风。”

4.统一口径原则。企业危机处理要做到指挥协调、宣传解释一致。企业内部上下要进行沟通,选出唯一的消息发布者,及时对外进行信息发布,避免由于多个信息发布源传达出相互矛盾的信息,发布信息的一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的降低。品牌危机发生后,企业除了在遵守上述处理原则的基础上,要做到与企业相关者———受害者、新闻媒体、社会公众、渠道商、政府机构等的沟通工作,对于不同群体,企业应有不同的沟通重点。

(三)应对品牌危机的恢复对策

品牌危机的恢复管理是对出现危机的品牌进行一系列的形象再塑造过程,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尽快消除危机对品牌造成的消极影响,保持、提升和巩固消费者及其他相关利益群体的品牌忠诚度。

1.对企业品牌形象进行评估。品牌危机的发生会给企业原有的品牌形象带来消极影响,为了能更好地恢复企业品牌形象,重塑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信任,企业有必要进行一次品牌形象评估,作为企业品牌危机恢复的重要依据。在品牌形象评估过程中,要广泛邀请消费者、媒体、社会公众、第三方机构、危机管理专家参与,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对于评估结果,企业应及时总结出此次危机处理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处理类似危机提供模板。

2.兑现危机中做出的承诺。品牌危机修复过程中,企业要在第一时间兑现危机处理过程中做出的承诺,以体现企业对诚信原则的恪守,从而获得社会公众的原谅与信任。如果企业在危机后没有兑现承诺,那么企业品牌将很可能重新面临消费者的信任危机,使企业因此失去更多的顾客。因此,危机后要想重振品牌形象,企业必须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

3.提升品牌价值。危机期间,企业品牌形象和信誉大为受损,在危机基本平息后,重新展开一次品牌的全面宣传攻势十分重要。企业通过积极主动地宣传,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可以重塑、强化品牌形象,让品牌价值得以提升。

四、树立危机意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品牌危机的发生既是出乎意料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品牌危机,企业的当务之急是要树立危机意识,进行科学的品牌管理,并争取寻求危机中的机遇,让企业品牌转危为安,保持品牌资产,维护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参考文献】:

[1]吴狄亚,卢冰.企业品牌危机防范[J].经营管理者,2002(2):44—45. [2]钟唯希.品牌预警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崔鑫生.论企业品牌危机的成因及对策[J].内蒙古统计,2005(5):29-30. [4]郭益盈.品牌危机分析及其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王贵秀.创建危机学刍议[J].理论前沿,1996(10):20-21. [6]杨延东.论企业品牌危机管理[J].集团经济研究,2007(5):72-73. [7]范云峰.品牌危机的管理[J].中国市场,2001(6):27-28.

[8]郑宗成,汪德宏,姚承纲.品牌知行[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9]叶茺,陈育明.危机管理,品牌管理亟需补上的一课[J].企业文化,2004(10):17-18.

7.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篇七

关键词:代理理论,盈余管理,薪酬激励

一、引言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 企业被看做“黑匣子”, 其内部激励问题常常被忽视。Berle and Means (1932) 提出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经典命题之后, 人们日益关注旨在提高企业绩效的高级管理层激励问题。西方企业管理体现激励制约机制和解决代理问题的一种通行做法是, 将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和企业业绩挂钩, 早在1990年Jensen and Murphy就进行这方面实证分析的研究。

管理层薪酬激励的核心思想是来源于委托——代理理论。现代企业普遍存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象, 股东通过委托管理层来实现对企业的管理和运作。现代财务理论认为, 公司的目标应该是公司价值最大化, 即股东财富最大化。公司管理层作为股东在公司的代理人, 其决策目标也应该是公司的价值最大化。然而, 由于人的自利性特征, 代理人会按照自己的利益进行决策, 从而发生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 即所谓的代理成本。代理成本产生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对称, 在这里即管理层的行为不可能被股东完全监督。这类代理问题也被称为道德风险 (moral hazard) 。

建立高管薪酬激励计划的主要目标就是解决管理层的道德风险问题。激励计划将支付给高管的薪酬与企业的绩效联系起来, 企业绩效越好则高管得到的薪酬越高, 以激励高管, 使其更愿意采取那些能提高公司价值的行动。激励计划的用意在于使高管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一致, 避免不一致所

二、文献回顾及评价

(一) 国外文献

1. 负面效应。

对于负面效应的早期研究以Healy (1985) 最具有代表性, 他收集高管的薪酬数据, 发现存在高管为了获取最大奖金而操作会计政策以达到期望盈余。这是典型的研究薪酬激励负面效应的文章, 这是基于激励机制四要素之一——工资, 其后的的学者还进行关于股权激励的实证研究, 发现无论是奖金激励还是股权激励都会导致高管为了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操作盈余, 损害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Holthausen等, 1995;Cheng和Warfield, 2005) 。

Bergstresser and Philippon (2006) 则发现, 股票与期权激励将会给CEO的行动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CEO将通过盈余管理来操纵盈余, 以影响股票价格走势, 并趁机执行期权或将所持有的股票套现。Harris and Bromiley (2007) 支持这一结论:当CEO存在利诱的情况和公司的业绩比较差时, CEO会采取不道德行为, 即采取盈余管理等手段来实现盈余目标。

2. 非负面效应。

Dechow, Sloan和Sweeney (1995) 通过收集被美国证监会指控为盈余操纵的公司来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并不是只有被指控的公司才实行基于会计盈余的高管奖金制度, 而那些没被指控的公司中也同样存在基于会计盈余的薪酬激励制度, 因此, 作者得出基于会计盈余的高管奖金制度并不是导致高管操纵盈余的动因。

Erickson, Hanlon和Maydew (2006) 对激励机制四要素之一———股权激励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高管的股权激励不会导致公司进行盈余管理。

Armstrong et al. (2010) 发现一些证据表明, 会计违规行为发生的频率较低公司CEO股权激励有相对较高的水平。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薪酬激励不是导致会计违规行为的原因, 会计违规行为的发生可能是基于其他方面的原因。

(二) 国内研究

1. 负面效应。

李延喜等 (2007) 以2002-2004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用高管公开的薪酬水平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相关性来证实高管具有基于薪酬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从而考察了高管薪酬、董事会监管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董事会监管对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在控制了资产规模和债务水平后, 高管薪酬水平与向上的操控性应计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因此, 作者认为薪酬激励构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一个诱因。而对于董事会的监管效果进行考察的结果表明, 董事会对盈余管理的制约机制并不明显。

2. 非负面效应。

王跃堂 (2000) 研究会计选择行为的动因, 研究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进行会计选择的动因不是基于会计信息的高管激励契约, 而是其他因素: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经营水平、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刘斌等 (2003) 发现CEO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并非增加其公开性薪酬。陈冬华、陈信元和万华林 (2005) 发现我国国有企业存在高管薪酬管制现象。由于薪酬管制的存在, 国有上市公司的高管更倾向于在职消费, 管理层从公司账面上拿到的只是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一部分。鉴于薪酬管制政策的限制, 大部分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仍然是现金, 而管理层持股和股票期权并不常见, 而且在实践中政府对经理人收入水平一直实施严格的管制, 主要的管制手段是将经理人收入与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挂钩, 所以管理层的福利体系更多的倾向于在职消费等隐性激励方式。他们是以1999-2002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可以获取在职消费数据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研究结果表明, 薪酬管制导致在职消费成为高管人员的替代性选择, 国有上市公司的薪酬缺乏激励机制应有的激励效应。王克敏和王志超 (2007) 研究了高管控制权、报酬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用高管公开的薪酬水平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相关性来证实高管具有基于薪酬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大股东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结果显示, 当高管控制权缺乏制衡和监督时, 公司对高管的激励约束机制就会失效, 从而让总经理有更大的寻租空间, 这也就相对抑制了高管因薪酬而发生盈余管理的程度, 也就是说, 在追求个人报酬最大化的引导下, 反而降低了高管选择风险和成本都较高的盈余管理行为。

三、国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对薪酬激励机制部分构成要素的忽视

Jensen and Murphy (1990) 旨在衡量CEO薪酬与企业绩效的敏感度大小, 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对高管的激励问题。文章分析了该激励机制的四个构成要素, 即与绩效相关的工资奖金、股票期权、内部持股及绩效相关的解雇, 之后分别计算了不同薪酬形式与公司绩效之间的敏感度大小, 研究结果表明财富每变化1000美元, 工资奖金、股票期权、内部持股及解雇威胁带来的CEO薪酬变化分别为0.3美元、0.15美元、2.5美元、0.3美元, 共计3.25美元, 很明显, CEO的薪酬与股东财富之间的敏感度较低。在随后的研究中得出不同结论, 比如, Hal and Liebman (1988) 对美国上市15年间的CEO薪酬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 CEO薪酬和企业绩效之间有很强的关系, 从而得出了和Jensen and Murphy (1990) 以及其他主流研究完全相反的结论, 该结论大致能说明美国公司的薪酬绩效敏感度在过去10年中提高了, 并发现这种关系加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1980年以后管理层持有的股票和期权数量的增加。

从中我们得到启示, 不同的激励机制要素对于业绩的敏感是不同的, 所以在研究问题时, 不能只局限于工资, 对于其他的激励机制要素也要考虑, 同时, 对于业绩的敏感强度不同, 在相关的研究中也要区别对待, 分别考虑。特别地, 针对我国的现状, 基于期权激励和内部持股等激励方式越来越普及, 为国内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采用, 因此在研究薪酬激励的问题对于薪酬激励的其他的要素也不容忽视。

(二) 研究中没有对薪酬激励机制加以区分

不同于西方研究, 国内现有的薪酬研究还没有收集上市公司薪酬激励机制数据, 忽略了薪酬激励机制中的重要信息:并非所有公司的高管薪酬制度都与公司盈余业绩挂钩, 因而国内现有的研究只能间接地检验我国基于盈余的高管薪酬激励是否会导致利润操纵。

当前的有关研究没有区分出未建立薪酬激励机制或不以会计盈余为薪酬基础的公司。如果基于会计盈余的薪酬机制会促使短视的管理层操纵利润, 那么相对于建立了以会计盈余为业绩指标的薪酬激励机制的公司, 没有建立基于会计盈余的薪酬激励的公司高管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较弱, 为增加自己的公开薪酬水平而进行盈余管理的概率就比较低。

(三) 只考虑传统盈余管理活动

盈余管理主要有两种方式:应计项目操控的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是指企业运用会计处理方式来调节账面利润, 并不会改变企业内在的经济活动, 不影响公司的现金流量, 因此具有操控难度较小、所需成本较低的特点, 但应计项目操控更容易被审计师与监管部门察觉。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则通过安排真实经济活动来调节利润, 如期末异常促销、提供宽松的信用政策、削减研发支出及降低单位生产成本。由于真实盈余管理通常需要其他企业和部门的合作并且可能进行真实经济活动的操控, 承担很高的成本, 但具有难以审计和监管的特点。目前大多数文献还是以应计盈余管理为主, 但Graham (2005) 通过调查发现企业经理们更喜欢用真实活动操控来调节报告盈余。其后, 真实盈余管理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 他们开始关注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种方式

以往学者研究问题都是针对应计项目操控的盈余管理, 而真实盈余的管理活动的存在对于企业的危害更大, 对于薪酬激励和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研究意义更为重大。

(四) 没有考虑高管层变更的影响

Traichal, Gallinger和Johnson (1999) 发现高管变更带来的影响。新任的CEO通常是缺乏经验 (或者被认为是低生产效率) , 他们与即将离职的CEO相比, 较少被授予长期的激励补偿, 同时, 他们发现新任CEO的薪酬通常较低。那么, 一个公司的高管经常更换, 很可能意味着该公司高管的薪酬偏低。因此, 在研究相关问题时就需要考虑高管更换带来的影响, 即要考虑高管的更换频率及是否为新任CEO等因素。

(五) 应该考虑的其他问题

魏刚 (2000) 对1999年的816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研究, 发现上市公司高管人员“零报酬”现象严重, “零持股”现象比较普遍。鉴于高管薪酬存在所谓薪酬乱象,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一是薪酬过高, 即所谓的“天价薪酬”问题;二是薪酬过低, 即所谓的“零薪酬”问题;三是薪酬的不合理变动, 即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背离, 使得薪酬激励问题的研究更加困难。陈冬华、陈信元和万华林 (2005) 发现我国国有企业存在高管薪酬管制现象。由于薪酬管制的存在, 国有上市公司的高管更倾向于在职消费, 管理层从公司账面上拿到的只是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一部分, 这就使薪酬激励问题研究数据存在缺陷, 使得一些研究结论可靠性差。赵卫斌, 陈志斌 (2012) 考察了国有企业实际控制人的行政级别对高管薪酬激励的影响, 研究发现, 实际控制人的行政级别不同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与激励也不同, 高管的行为选择就会产生差异, 从而使得高管货币薪酬激励的作用不同。这就警示我们在研究国有企业有关薪酬的问题时, 要考虑实际控制人的行政级别。

关于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研究还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譬如, 管理层权力对于薪酬制度的影响等。

四、总结

一些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非是为了做大盈余, 而是要试图掩饰和其他企业相比的巨额利润, 因此这些企业在披露财务报表时, 必然进行盈余管理, 通过各种途径来做大成本, 使利润降低。这类似于政治成本的来源, 为了掩饰巨额利润而进行的向下盈余管理。

同时, 在我国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高管进行盈余管理并非是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 而是为了整个员工的利益最大化, 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不是为了自身的薪酬, 在研究问题时如果不能识别这一问题的存在, 研究的结果必然掺杂噪音的存在, 使结论的可信度降低。

研究相关问题时也要注意我国与国外的区别, 不能盲目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 譬如, 在研究期权、股权激励的问题时, 一些学者直接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 但是应该注意到中国和美国高管持有公司股票或期权的数量的差别可谓大相径庭。一般而言, 如果高管持有公司大量的股权或期权, 这意味着公司和高管的利益是一致的, 高管一般不会有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这样的薪酬激励制度也就不可能是高管盈余管理的诱因。

总之, 研究不能只局限于委托——代理理论, 还应该从其他角度对这一问题加以研究, 譬如从社会学角度、政治学角度进行研究, 同时, 在研究中要注意识别我国与国外具体薪酬制度背景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李延喜, 包世泽, 高锐, 孔宪京.薪酬激励、董事会监管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J) .南开管理评论, 2007 (10) .

[2]黄志忠, 冯燕金, 郗群.基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结构的调查研究 (J) .市场研究, 2008 (6) .

[3]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 (J) .经济研究, 2000 (3) .

[4]陈冬华, 陈信元, 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 (J) .经济研究, 2005 (2) .

[5]李增福, 曾庆意, 魏下海.债务契约、控制人性质与盈余管理 (J) .经济评论, 2011 (6) .

[6]Healy, P.M., 1985, The impact of bonus schemes on the selection of accounting princil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5.7 (3) , 85-107.

[7]Harris, J.and P.Bromiley.2007.Incentives to Cheat:The Influence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on Financial Misrepresentation.Organization Science, 18:350-367.

[8]Armstrong, C.S., A.D.Jagolinzer and D.F Larcker.2010.Chief executive officer equity incentives and accounting irregu-laritie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10, 48:225-271.

8.工程管理案例文献综述 篇八

关键词:报酬 激励 盈余 管理 文献 综述

一、引言

管理者报酬激励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一项公司治理机制,主要通过设计与企业利润或企业价值相关联的薪酬契约,实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由于薪酬契约与会计信息和企业价值的关联性,管理者报酬激励很早就被国外学者认为是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之一。Watts and Zimmerman(1986,1999)提出盈余管理动机的三大假设:奖金计划、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其中,奖金计划假设认为,其他条件不变时,实施管理者奖金计划的企业,其管理人员更可能將报告盈余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这实际上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随后,诸多实证研究证实了管理者基于激励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有关管理者报酬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也成为西方盈余管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二、管理者报酬激励影响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利用会计应计项目,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调整盈余是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由于管理者的某些薪酬契约和奖励计划与会计盈余相关联,因此一些国外学者检验了在奖金计划之下,管理者对于会计应计项目的调整。 Healy(1985)研究指出,设置了奖金上限的公司,其管理者在达到奖金上限的情况下,更可能在编制报表时采用递延收益的方法调整盈余。Gave and Austin(1995)延续了Healy对于会计应计项目与奖金计划界限的研究,发现在盈余落入较低的奖金下限之前,管理者会选择增加收入的会计应计项目调整盈余。Guidry,Leone and Rock(1999)检验了奖金最大化假设,即管理者做出可操纵性应计项目的决策来最大化他们的短期收益。他们的发现与 Healy(1985)也是一致的。

管理者也会通过调整会计盈余来影响公司的股票价格,以最大化他们与股票或股票期权关联的薪酬。Beneish (2002)发现管理者夸大公司盈余来影响股票价格,并在股票价格上涨时出售其所持股票或实现其股票增值权。Gao and Shrieves(2002)也发现管理者报酬激励中的股票期权奖励与盈余管理高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在近几年有关管理者报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的文献中,研究者在考察二者关系的同时也关注了外部监管环境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这一关系的影响。GoldmanandSlezak(2004)发现与公司股价相关的薪酬使得CEO有操纵会计信息的动机,并分析了监管水平外因的变化如何影响薪酬激励敏感度和操纵的平衡水平。Cornett Marcusand Tehranian(2009)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公司对CEO的期权激励会使盈余管理增加,当有更多的来自资本方的对于管理者的监控时,比如机构投资者持股,董事会中的机构代表,以及外部独立董事,盈余管理水平会降低。

(二)国内研究

相比于国外学者的研究,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关注时间较晚,这与我国资本市场、企业激励机制的发展状况有关。王跃堂(2000)利用上市公司对三大减值政策(存货、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应用,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及其经济动机的实证研究表明,西方的三大盈余管理动机假设在中国缺乏明显的证据支持。蒋义宏和魏刚(2001)则将中国上市公司的动机概括为“扭亏为盈假设”、“配股资格假设”和“高价发行假设”,管理者报酬激励动机并未包含其中,并且,这些假设也被国内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所证实。

一些学者开始呼吁重视加强管理者报酬激励机制建设,建立管理层持股、股票期权等薪酬激励制度(《中国契约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及其有关政策研究》课题组,2002;朱国乱和方荣岳,2003;李银珠,2006;)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公司绩效。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了管理者激励机制、特别是股权激励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但结论却不甚一致。

部分学者在研究公司治理问题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时,将管理者持股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一个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刘斌等(2003)研究发现,无论是增加或降低CEO薪酬,均不存在盈余管理或利润操纵的机会主义行为。邹海峰和陈晓(2007)发现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与实际控制人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报酬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上述关系在实际控制人为非国家股股东时更加明显,在实际控制人为国家时则不明显。

一些学者以实施了股权激励的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管理者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肖淑芳等(2009)检验了股权激励计划公告日前经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现了经理人通过操纵性应计利润进行的向下的盈余管理,而公告后存在反转现象。耿照源等(2009)发现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比未实施的公司表现出更严重的盈余管理。

三、小结

经过近三十年国内外学术界对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以及对管理者报酬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中发现,管理者报酬激励是影响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之一。这种动机的产生源于管理者报酬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联性,一方面如果报酬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联性不强,就会导致激励不足,而业绩与管理者报酬激励之间较高程度的关联又容易引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由管理者报酬激励所引发的盈余管理行为则会受到公司治理环境和外部监管环境的影响。对比国内外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结论还能够发现,我国学者对于管理者报酬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这一问题开始关注的时间较晚,这与管理者报酬激励机制在我国的发展程度有关。另外作者还发现在管理者报酬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中,缺乏在国有产权视角下对管理者报酬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以及管理者报酬激励引发盈余管理行为对其激励效应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银珠,股票期股薪酬制度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会计研究,2006,3.

[2]王化成,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王跃堂,朱林,陈世敏,董事会独立性、股权制衡与财务信息质量[J].会计研究,2008.

[4]张兆国,刘晓霞,邢道勇,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软科学,2009.

[5]于李胜,盈余管理动机、信息质量与政府监管[J].会计研究,2007,9.

[6]Balsam,S..Discretionary accounting choices and CEO compensation.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998.

上一篇:关于学生交通安全告家长书下一篇:城市形象宣传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