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2024-09-10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共15篇)

1.幼儿园小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一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一】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视频(端午节 如何包粽子)粽叶 细线 已经弄好的粽子馅 安全剪刀 盆子

三、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朋友们说说老师应该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四、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篇二】

时间:

地点:

活动目标: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这一天,中国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还戴香包、插艾蒿、赛龙舟。通过此活动,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以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节目,从而使幼儿对各地方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认识,以此增强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流程:

一、主持人讲话,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主持人:明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嘛?(端午节)

支持人: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里,我们会用各种方式来度过这个快乐的节日。我们会在这一天里做些什么?吃些什么呢?

小结:在这一天里,中国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还戴香包、插艾蒿、赛龙舟。

主持人: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

二、幼儿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端午节”。

1、端午节由来的短片。

2、人们裹粽子的短片。

3、人们赛龙舟的短片。

4、学念儿歌《五月五》。

三、活动结束,主持人总结。

2.幼儿园小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二

一、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幼儿的需要和幼儿发展的步伐

(一) 注重幼儿情感需求, 提高幼儿主动交往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 更多地注重幼儿的技能, 忽视幼儿的情感, 一味重视教学的结果, 而新《纲要》要求我们要:“注重幼儿情感的发展。”这样才能为幼儿以后成长奠定情感基础。

幼儿年龄偏小, 开学不久就产生了一定的分离焦虑。早上入园时, 常常听到幼儿说:“老师, 给妈妈打个电话嘛, 让她早点来接我。”或者看到个别幼儿总是哭着让父母不要走, 幼儿很不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和生活。于是, 我们通过主题活动“幼儿园里朋友多”生成了“打打小电话”这一小活动, 通过做电话——打电话——我给xx打电话, 这一系列小活动的开展, 一步步加深幼儿之间的熟悉程度。这次活动后, 我们发现幼儿能够较主动地介绍自己, 愿意主动与同伴玩游戏, 有安全感, 幼儿语言, 交往, 自信, 情感等方面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 为幼儿提供支持其主动探索的物质材料

陈鹤琴指出:“小幼儿玩, 很少空着手玩的。必须有许多玩具的东西来帮助才能玩得起来, 才能满足玩的欲望……, 玩固然重要, 玩具更为重要。”这说明材料与幼儿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充裕的玩具和操作物, 支持幼儿主体性活动的延伸。

幼儿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是通过具体的事物与环境发生关系的, 丰富的物质材料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广阔的探索和创造空间。因此, 教师不仅要为幼儿提供而且鼓励幼儿敢于主动去尝试使用多种材料。在音乐区, 丰富的音乐材料, 响板、木鱼、三角铁、铃鼓等, 在操作区准备了各种形状盒子、纸片、毛根等, 自然角准备了各种豆类小种子, 每次区角活动时间, 幼儿都会主动去自己最有兴趣的区域, 这个时候就最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探索, 自主交往能力。有时甚至你能发现有几个幼儿会突发奇想, 将自然角用瓶子装的小豆子拿到音乐区去演奏出好听的音乐, 我们教师做的更多的就是投放对幼儿有效的各种材料。

二、了解幼儿的学习愿望, 尊重幼儿, 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在以往的幼儿教育实践工作中, 教师又是“编剧”又是“导演”, 有时是“场记”, 有时“管道具”, 有时还是“演员”。忙得不亦乐乎, 忙的结果是教师对幼儿失去了兴趣, 幼儿更是对教学活动失去了兴趣。究其原因, 一是教师预先选择的课程内容不符合幼儿的兴趣。二是教师预先设想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程序、进程、重点等与实际活动进展不一致。

(一) 支持幼儿有益的兴趣需要, 随时调整主题活动计划

新《纲要》指出:教学活动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只有幼儿感兴趣的, 幼儿的主动性才高, 效果才会好。教师构好主题后, 在实施过程中, 幼儿有可能又会发现更多的问题, 幼儿的兴趣也有可能转移, 此时教师就要调整计划, 支持和鼓励幼儿的合理需要, 引导幼儿主动讨论活动的顺序。

在一次正常的折飞机的手工活动后, 我发现幼儿的兴趣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好多幼儿回到家后请家长折来了大飞机, 幼儿感受到了与父母在一起合作的温馨, 体验到了与同伴互相分享礼物的愉快气氛, 也能与教师、同伴更加主动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兴趣爱好, 在这一活动中通过把幼儿的兴趣点与教育目标有机结合, 从而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 设计相应的活动, 把“球”抛给幼儿, 抛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 使幼儿得到发展。

(二) 尊重幼儿的个性, 引导幼儿各方面健康发展

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认知和表现方式理应受到我们成人的关注和理解。学习中幼儿是主体, 他们会选择活动的方法。在日常活动中他们也应是主体, 应是幼儿学习和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 是幼儿的友好伙伴, 事实上每一个幼儿其实都会对某个领域或某种方式的活动表现出过人之处。

三、信任幼儿, 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布置环境

在幼儿参与布置环境的过程中, 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如:在“幼儿园里朋友多”这一大主题中, 我将里面生成的小主题都体现在了环境上。如“打打小电话”这一主题中, 我将做好的电话直接粘贴在主题墙上, 有时自由活动时就会看到幼儿有模有样地拿着电话在打;有的是打给好朋友;有的还给爸爸妈妈在电话里说悄悄话。我通过谈话活动请幼儿将飞机主动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然后和幼儿一起将这些飞机贴在了主题墙上, 并注明了送的人和祝福的话, 每次幼儿看到都会兴奋地说着自己的飞机是哪一架, 送给了谁。

在“快乐哈哈哈”主题活动中, 我引导幼儿按兴趣、需要、个性等分小组, 自己去讨论快乐这个主题, 去收集快乐的事, 还准备了去效游的一张大照片, 每个幼儿都可以在这个照片的周围自己贴上自己快乐的事、快乐的表情, 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兴趣。这样, 自然为幼儿自主活动与教师的引导搭建了一个共同的舞台, 教师通过对幼儿的深入了解和观察为幼儿建构自由、广泛的空间, 让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培养发挥。

3.小班主题活动:幼儿园里真快乐 篇三

《幼儿园里真快乐》主题活动,是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的。它带领着幼儿逐渐认识集体,走入集体生活,并渐渐地喜欢集体生活,同时也得到了家长的积极配合,使我们的活动能顺利地开展。我们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幼儿信任我们老师,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感受到各种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从而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积极乐观的性格。

二、主题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幼儿园里的人、事、物,感受幼儿园的集体气氛。

2.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熟悉集体生活,逐渐习得规则,树立集体意识。

3.幼儿愿意与人交流,建立同伴友谊,体验在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快乐情感。

三、主题环境创设

1.室内布置主题环境《幼儿园里真快乐》,供幼儿欣赏。

2.在区角活动中提供各种图书供幼儿交流看书,把幼儿实践操作活动的过程和作品以版面进行展示。

四、主题前期准备

1.对孩子进行了解和做前期的经验准备,发放调查表。

2.教师向家长介绍主题情况及网络图。

五、区域材料投放

1.美工区:提供各种材料的纸让幼儿粘贴蔬菜和米饭。

2.科学区:提供各种蔬菜和鞋子的自制拼图,提供影子和动物匹配。

3.生活区:提供各种大鞋。

4.游戏:指导幼儿玩“加工厂”的游戏,用报纸粘贴米饭。

六、主题活动网络图

七、主要活动教案

活动一:一起睡着了(重点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熟悉作品中的主要对话,丰富相应的动词:“蹲、咬、趴”。

2.通过观看桌面教具的表演、参加集体的讨论和表演,感知、理解作品内容。

3.体验作品中温馨、美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桌面教具:大象、小老鼠、小兔、小羊、小猫。

2.森林背景图1幅。

3.大象、小老鼠、小兔、小羊、小猫胸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了解故事中的角色

1.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幼儿分别认识大象、小老鼠、小兔、小羊、小猫。

教师:这是谁呀?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幼儿了解和熟悉故事中的角色)

教师:小老鼠在森林里散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教师边演示桌面教具,边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1.教师讲到“小老鼠咬咬大象的细尾巴”时,引导幼儿学做“咬”的动作,边做边说“咬咬大象的细尾巴”。

2.教师讲到“小老鼠觉得很有趣,就蹲在大象面前看它睡觉”时,引导幼儿学做“蹲”的动作,边做边说“蹲在大象面前看大象睡觉”。

3.教师讲到“看着,看着,大家看累了,都趴在大象身边,一起睡着了”时,引导幼儿学做“趴”的动作,边做边说“都趴在大象身边,一起睡着了”。

(三)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听说表演

1.教师带领5个幼儿示范表演。教师扮演大象,其他幼儿分别扮演小老鼠、小兔、小羊、小猫。

2.师幼边讲故事边表演。教师讲述故事的叙述部分;讲到故事中的对话时,幼儿分角色进行对话。

(四)幼儿分小组表演

1.教师帮助幼儿分配好大象、小老鼠、小兔、小羊、小猫等角色,佩戴相应的动物胸饰。

2.教师讲到故事中的对话时,分角色进行对话。

(五)幼儿交换角色再次表演

活动二:小瓶子带帽子(重点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

1.根据瓶口的大小、形状等特征寻找相应的瓶盖。

2.能将瓶盖盖在瓶子上并拧紧。

3.积极参加活动,体验操作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搜集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干净卫生的塑料瓶子、铁罐子,数量为每人3-4个。

2.每组桌上各有一筐瓶和盖。

活动过程:

(一)挑选瓶子

1.幼儿自由从筐中取出一个瓶子。

教师:请你说说你找到的瓶子是什么样的?

2.讨论:什么样的瓶子是透明的?

(二)给瓶子找盖

1.根据瓶子外形寻找相应的瓶盖。

教师:请你给小瓶子找一个适合的盖子。

2.幼儿自由寻找相应的瓶盖,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在寻找瓶盖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

3.小结。

教师:你找到合适的帽子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三)操作游戏:给瓶子戴帽子

教师:一个小瓶子真孤单,我们给它找些朋友。看谁能多找一些瓶子并为它们找到合适的帽子。

幼儿自由探索寻找瓶子和瓶盖。

教师:请你数一数找到了几个瓶子?你用什么方法把瓶盖盖上的?请你来做一做。

教师:你把瓶盖拧紧了吗?你是怎么拧紧的?打开时要怎么拧呢?

师幼一起小结操作方法,梳理找瓶盖、拧紧盖子的经验。

活动三:小手动起来(重点领域:社会)

活动目标:

1.愿意从事简单的自我服务性劳动,了解小手的本领。

2.知道爱护自己的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根据活动需要,准备一些可供幼儿进行自我服务的材料。如一组桌上放没叠好的衣服,一组是给布娃娃喂饭,一组是油泥,一组是玩具。

经验准备:幼儿已看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欣赏儿歌《小小手》,引出活动

教师:请翻开书,看看书上说了些什么?(指导幼儿看幼儿用书)

教师:我们的小手会做哪些事情?

教师把书上的内容变成一首儿歌念给幼儿听(儿歌附后)。

教师:你的小手会做些什么事?

幼儿自由讲述。

(二)幼儿尝试做简单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知道自己的手很能干

教师:看看桌上有什么?(一组桌上放没叠好的衣服,一组是给布娃娃喂饭,一组是油泥,一组放玩具。)你们去做做、玩玩。

nlc202309031920

教师:你刚才做了哪些事情?是用什么做的?

教师:你们有双能干的手,会自己穿衣、吃饭、会画画……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做,真是能干的好孩子。

(三)讨论:我们有双能干的手,应该如何保护它呢?

教师:我们的手这么能干,谁知道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小结:我们都有一双能干的手,会做许多事情。所以,一定要保护好小手,让小手保持干净,勤洗手,勤剪指甲,不让小手受伤。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四:大鼓和小铃(重点领域:音乐)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能感受大鼓的声音是重重的、小鼓的声音是轻轻的,模仿教师用较有力的声音和较轻的声音分别表现大鼓和小铃。

2.在教师动作的提示下,能用大小不同幅度来表现大鼓和小铃。

3.在教师身体动作的提示下,能控制自己的声音,和同伴轮流演唱。

活动准备:

1.座位排成面对面的“八”字形。

2.大鼓和小铃各一面。

3.录音机、磁带。

4.幼儿用书:《大鼓和小铃》。

活动过程:

(一)复习律动《走步》

幼儿听进行曲音乐走步或做拍手动作。

(二)教师出示大鼓,引导幼儿观察大鼓并聆听其声音的特点

教师:这是什么?大鼓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敲击大鼓,请幼儿用声音模仿。

(三)教师出示小铃,引导幼儿观察大鼓并聆听其声音的特点

教师:这是什么?小铃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敲击小铃,请幼儿用声音模仿。

(四)幼儿看幼儿用书《大鼓和小铃》,并欣赏教师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铃》,理解歌词的内容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铃》。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歌曲的内容,并能感受出大鼓和小铃不同的声音特点。

3.教师再次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尝试用大小不同的声音表现大鼓和小铃。

(五)教师启发幼儿用不同幅度的动作表现大鼓和小铃

教师:敲大鼓的动作幅度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呢?

教师示范边唱边用较大的动作幅度来模仿敲击的动作,幼儿模仿练习。

教师: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可以做大鼓呢?什么地方可以做小铃呢?(引导幼儿自己用其他身体部位来分别替换大鼓和小铃原来的部位。)

(六)幼儿学唱歌曲中“咚咚、叮叮叮”部位

教师:大鼓的声音是怎样的?小铃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呢?这次教师来敲鼓和小铃,你们做大鼓和小铃发出“咚咚”、“叮叮叮”的声音。

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模仿教师有控制地演唱“咚咚、叮叮叮”部分。

在教师的动作指挥下,幼儿有控制地演唱“咚咚、叮叮叮”部分。

(七)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做大鼓和小铃,在教师的动作指挥下,学习轮流演唱歌曲

活动五:香喷喷的大米饭(重点领域:美术)

活动目标:

1.尝试将纸屑、泡沫均匀地洒在涂有糨糊的地方,制作大米饭。

2.在活动中能够大胆操作,体会运用独特方法进行制作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张画好碗状图形的有色粉画纸。

2.白色蜡笔、糨糊若干;碎纸屑、泡沫屑若干。

3.小动物若干(玩具或图卡)和一碗白米饭(可用泡沫屑做)。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动物幼儿园开学了,今天又来了几位新朋友。我们来看看是哪几位朋友?有几个?

幼儿回答后,教师边提问边出示白米饭。

教师:噢,有那么多新朋友上幼儿园。可是,到了吃饭的时候,幼儿园里只有一碗饭了,怎么办呢?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导入活动。

教师:小朋友刚才想了很多好办法,有的小朋友还想做一碗白米饭送给它们呢,你们想不想啊?

(二)出示活动材料,引起幼儿兴趣,讲述活动要求

教师:白米饭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加以语言提示和形象描述。

教师:在碗里堆得高高的,一粒一粒的。

出示活动材料和画好的小碗,引导幼儿思考: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大米饭装进碗里不掉出来呢?

按照幼儿想出的办法进行尝试后引出新方法。

教师讲述活动要求:用白色蜡笔画出满满的大米饭的外轮廓线,然后在线里面涂上糨糊,把纸屑、泡沫洒在糨糊上,要让每个地方都均匀洒到。

(三)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画上和别人不同的米饭轮廓线。(有的高高的,有的平平的,也可以是被吃掉一大口的)

2.引导幼儿在线里面涂满糨糊,均匀地将纸屑和泡沫洒在有糨糊的地方。

3.教师提醒:尽量不把材料弄到地上和自己的身上。

4.在自由参观交流、游戏中活动结束。

5.幼儿拿着自己做的“大米饭”喂给小动物吃,并学习说:“×××,我请你吃大米饭!”

6.作品展览,幼儿互相参观,比一比谁做的“大米饭”最好。

活动六:好看的窗帘(重点领域:数学)

活动目标:

1.尝试将两种物品(或一种物品有大小或颜色等差异)有规律地进行交替排序。

2.能发现并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两种物品排列的规律。

3.能愉快地参与操作活动,初步体验制作窗帘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欣赏过商场或家中的窗帘。

2.有规律排列的窗帘图案范例。

3.幼儿用书第18页《做窗帘啦》及不干胶材料上的树叶贴纸。

活动过程:

(一)观察窗帘,激发幼儿的兴趣

1.看窗帘,说窗帘。

教师呈现有规律排列的窗帘图案范例:瞧,这是什么?这幅窗帘上面有什么?说一说,窗帘上面的花纹是怎样排列的?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窗帘上花纹的排列规律,如一片大树叶、一片小树叶,一片大树叶、一片小树叶……

nlc202309031920

(二)了解、学习交替排序的方法

教师:窗帘上的树叶排列很整齐,真漂亮呀!你们喜欢吗?谁来试试做一幅美丽的窗帘呢?

请3—4名幼儿尝试粘贴树叶。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其粘贴树叶的方法。

(三)引导幼儿尝试用交替排序的方法装饰画面

1.师幼共同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2.幼儿完成操作活动。

3.幼儿制作,教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粘贴树叶并讲述。

(四)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体验活动的快乐

1.展示幼儿用书上的内容,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

2.教师小结。

教师:这么多窗帘真美丽,你们真能干,为自己鼓鼓掌。

八、实践活动实例

活动一:鞋子兄弟

活动过程:

1.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鞋子。

2.学会正确穿鞋子,并且尝试穿上大鞋走路。

3.学习给拖鞋涂上漂亮的颜色。

活动二:香香的饭菜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参观食堂,知道食堂叔叔阿姨的辛苦。

2.带领幼儿参观菜地,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

3.尝试将报纸撕碎进行粘贴蔬菜和米饭。

活动三:游戏真快乐

活动过程:

1.和孩子一起到户外找影子。

2.带领幼儿学会玩网小鱼、丢手绢等传统的游戏。

3.对幼儿进行游戏规则的培养。

活动四:叠衣服比赛

活动要求:

1.每班两名小朋友参加年级组比赛。

2.看谁叠得又整齐又快。

家长工作:

1.请家长配合老师提醒孩子在家中也能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2.家长和孩子谈谈他的同伴和好朋友。

3.家长和孩子一起填“早餐吃什么”的调查表。

九、主题活动反思

《幼儿园里真快乐》主题活动在12月2日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通过这次主题活动的开展,提高孩子上幼儿园的兴趣和积极情感,让孩子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激发他们爱上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的情感,从而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积极乐观的性格。

组织幼儿活动时,我们特别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关注幼儿交往伙伴的对象,使幼儿在集体中能积极与人合作、与人交往,这样不但使他们与人交往的心理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从别人那里得到了经验,促进了发展。如:早晨幼儿入园时,锋锋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盆盛开的桃花,放在自然角中供小朋友欣赏,小朋友们争相观看,并问老师是什么花呀,在哪买的,明天也让妈妈买一盆给小朋友们看。于是,我让小朋友们去问锋锋,锋锋很高兴地一一解答。在区角活动时,幼儿在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后,教师可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人为干预他们的活动,让表演区部分已表演的幼儿去娃娃家做客或去餐厅就餐,让娃娃家的幼儿去超市购物或去餐厅就餐,这样给幼儿创设了互相交往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形式教幼儿礼貌待人,要求幼儿和老师、同伴、家长之间见面时说“您好”,告别时说“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接受别人帮助后说“谢谢”,无意中碰到别人或打扰别人时要说“对不起”,接受别人道歉时说“没关系”。孩子们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也爱上了幼儿园,喜欢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主题活动结束后,我们发现孩子们从依赖性逐步形成初步的自我概念,他们作为独立活动的主体,逐渐迈出“自我中心”的圈子。但对各种活动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不能主动与人交往;有交往的愿望但没有掌握交往的技能,需要成人的帮助才能完成交往的过程。教师要教给幼儿主动交往的方法,鼓励幼儿把自己的玩具、图书等物品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分享,把家中喜欢看的动画片与小朋友交换着看,喜欢小朋友可以与他拉拉手、抱一抱以表示友好,在游戏中与别人商量如何玩或轮流玩等。在班级开展的玩具区中,鼓励幼儿将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带来与小朋友一起玩。

4.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设计 端午节 篇四

一、设计思考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 年龄段

小班 主要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三、主题活动实施概况

年龄段

序号

活动内容

主要涉及领域

组织形式

小班

参观端午节的环境

社会

集体

好吃的粽子

科学

分组

绿豆糕

艺术

分组、区域

划龙船

健康

体育、游戏

一起过端午

综合 大带小活动

端午节亲子活动

综合 年级组活动

热闹的赛龙舟

语言、社会

集体

龙舟竞赛

健康、社会

集体

四、主题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 环境创设

(1)园内大厅布置“赛龙舟”的场景;

(2)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调查”、“我的发现”等为标题展示幼儿端午节活动进展情况,如:有关端午的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说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②小班则可以以“我们在端午节里”为题展出幼儿的活动情况;

(4)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③动手区:中、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5)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等 资源利用

(1)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2)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和老师、幼儿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尝尝的快乐;

(3)在本地组织“赛龙舟”活动时,组织师幼前往参观并摄像

五、主要教育活动方案

(一)小班

活动一:参观端午节的环境

主要涉及领域: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园内环境,感受节日氛围。

2.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习俗。

活动准备:

园内布置的端午节的环境。

活动过程:

1.谈话,激发参观兴趣。

2.参观园内环境,自由交流、讲述与端午相关的物品。

3.集体交流,了解端午节的有关习俗。

★指导语:①你看到了什么?②幼儿园里为什么要挂这些东西?

活动二:好吃的粽子

主要涉及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

1.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通过观察,了解粽子是由粽叶、糯米等包成的。2.喜欢吃粽子,通过品尝活动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愉快。

活动准备:

1.粽叶、糯米、棉线。

2.煮熟的粽子、生粽子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1.观察粽子,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激发活动兴趣。

2.进一步观察粽子的外形、气味等特征。

★指导语:粽子是什么样子的?闻起来有什么味道?

3.观察包粽子的材料,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1)知道材料的名称,了解其用途。

★指导语: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呢?怎么包?

(2)观察老师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4.品尝粽子,体验快乐。

(1)探索剥粽子的方法。

(2)品尝粽子,与同伴说说自己吃的粽子的口味及自己吃粽子的心情。

活动三:绿豆糕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油泥自制“绿豆糕”,感受做做、玩玩的快乐。

2.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净,有良好的活动习惯。

活动准备:

小盒、油泥、装绿豆糕的塑料盒、各种玩具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观察绿豆糕的外形,激发兴趣。

★指导语: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讨论制作绿豆糕的方法及要求。

(1)讨论制作绿豆糕的方法。

★指导语:怎么做绿豆糕?(根据讨论情况,请个别幼儿示范绿豆糕的制作方法。)

(2)讨论制作绿豆糕的要求。

5.幼儿园小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五

一、设计思考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

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来源:屈,老,师教.案网“"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年龄段 小班主要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三、主题活动实施概况

四、主题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环境创设

(1)园内大厅布置“赛龙舟”的场景;

(2)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

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调查”、“我的发现”等为标题展示幼儿端午节活动进展情况,如:有关端午的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说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

②小班则可以以“我们在端午节里”为题展出幼儿的活动情况;

(4)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

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

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

③动手区:中、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5)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等

资源利用

(1)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2)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和老师、幼儿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尝尝的快乐;

(3)在本地组织“赛龙舟”活动时,组织师幼前往参观并摄像

五、主要教育活动方案

(一)小班活动一:参观端午节的环境主要涉及领域: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园内环境,感受节日氛围。

2.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习俗。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园内布置的端午节的环境。

活动过程:

1.谈话,激发参观兴趣。

2.参观园内环境,自由交流、讲述与端午相关的物品。

3.集体交流,了解端午节的有关习俗。

★指导语:

①你看到了什么?

②幼儿园里为什么要挂这些东西?

活动二:好吃的粽子主要涉及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

1.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通过观察,了解粽子是由粽叶、糯米等包成的。

2.喜欢吃粽子,通过品尝活动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愉快。

活动准备:

1.粽叶、糯米、棉线。

2.煮熟的粽子、生粽子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1.观察粽子,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激发活动兴趣。

2.进一步观察粽子的外形、气味等特征。

★指导语:粽子是什么样子的?闻起来有什么味道?

3.观察包粽子的材料,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1)知道材料的名称,了解其用途。

★指导语: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呢?怎么包?

(2)观察老师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4.品尝粽子,体验快乐。

(1)探索剥粽子的方法。

(2)品尝粽子,与同伴说说自己吃的粽子的口味及自己吃粽子的心情。

活动三:绿豆糕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油泥自制“绿豆糕”,感受做做、玩玩的快乐。

2.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净,有良好的活动习惯。

活动准备:

小盒、油泥、装绿豆糕的塑料盒、各种玩具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观察绿豆糕的外形,激发兴趣。

★指导语: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讨论制作绿豆糕的方法及要求。

(1)讨论制作绿豆糕的方法。

★指导语:怎么做绿豆糕?(根据讨论情况,请个别幼儿示范绿豆糕的制作方法。)

(2)讨论制作绿豆糕的要求。

★指导语:做绿豆糕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课上,我把重点放在了端午节的习俗上,如: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做香包、挂艾草等,以及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这些习俗中,孩子们对包粽子比较熟悉,其次,对赛龙舟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其他的习俗在我们这里并不多见,所以就没有作为重点去讲。而且端午习俗较多,也都离孩子生活经验较远,只需孩子了解,所以没有讲得太细,以免内容深奥不便于孩子的理解。我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语言组织以及提问上,应该再贴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才会有更好的课堂气氛。

6.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六

1、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感受过端午节的喜悦情感。

2、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能积极参与节日庆祝活动。

3、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准备:幼儿自带的粽子,鸭蛋

2、知识经验准备: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1)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2)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3)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

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4、幼儿品尝粽子,体验端午节的快乐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粽子:形状、口味。

(2)幼儿分享粽子。

5、活动延伸

亲子游戏:划龙舟。

游戏规则:将班级参与活动的家长和幼儿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家长分两队面对面插缝站好然后平躺在地面上,家长将双手举起来,让幼儿可以在上面平稳的爬过去。游戏开始前幼儿在起点排好队依次从家长的手上爬过去。

7.幼儿园小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七

一、创设与幼儿数学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活动区域内容

1.内容要有趣味性

小班幼儿的数学学习是一种准备性的学习, 这是他们初步接触数学, 对他们来说, 学习数学的结果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过程, 是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喜爱。为此, 教师充分挖掘幼儿感兴趣的传统游戏, 准备简单而又充分的游戏材料, 放进数学区域内, 供幼儿自由操作, 不断探索, 如:喂小动物。小班幼儿因为常常被成人照料, 因此他们也有照料别人的意愿和经验, 可这样的机会对于当下的孩子来说少之又少, 于是, 喂小动物成了他们情感迁移的一个重要途径, 孩子们非常喜欢玩这个游戏, 一开始, 有少部分幼儿会根据小动物的嘴巴形状来喂与嘴巴形状相同的“食物”。后来, 其他幼儿不管动物嘴巴的形状, 只管把“食物”塞进去就行了, 慢慢地, 在其他同伴的提醒下, 他们也渐渐学会了按嘴巴的形状来喂相同形状的“食物”, 就是在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 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 更重要的是, 他们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半圆形等有了初步的感知和区分, 所以说, 区域活动的内容一定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

2.内容要有层次性

幼儿在数概念上是有个体差异的, 如何让大部分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和探索中得到有效提高和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投放不同的材料, 创设一个有着丰富层次的数学活动区。通过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 教师可以帮助发展较慢的幼儿进一步学习某些知识技能, 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而对于已经掌握某些知识技能的幼儿, 教师也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满足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需求。以接龙游戏为例:我们准备了几种层次的操作卡片, 第一种, 也是最简单的:纯粹的实物卡片接龙;第二种:纯粹的数字接龙;第三种:纯粹的点卡接龙;第四种:实物与数字或实物与图形再或实物与点卡接龙;第五种:实物、数字、点卡、图形混合接龙;有了这几种层次的操作材料, 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游戏方式, 并能在游戏中获得成功与自信, 使他们在熟悉了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后, 能不断提高自己操作的层次, 最终促进每个孩子向着自己的数学最近发展区迈进。

二、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1.活动要有预设性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数学教育活动, 虽然有一定的灵活性、自主性, 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只要准备丰富的操作材料, 并给幼儿一定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就可以了, 剩下的由幼儿自由发展。一开始, 我们也走过这样的弯路, 比如, 我们为幼儿在娃娃家里准备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床、娃娃、衣服、椅子、餐具等材料, 旨在让幼儿区分大小并按大小进行分类。但由于我们事先没有给孩子们这样的提示也没有组织幼儿讨论娃娃家的游戏到底应该怎么玩, 一切都是幼儿自己发挥。于是, 在玩的过程中, 我们并没有看到预想中的效果, 孩子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老师刻意准备的大小不一的材料, 只是凭自己的兴趣随意取放。后来, 我们进行了反思, 对活动的名称、材料、活动的规则与玩法重新进行了设计, 并组织孩子们对娃娃家的游戏进行讨论, 使他们在游戏时能学会观察材料的变化, 学会根据材料的特征进行一些有趣的变化。这样, 在经过一段时间后, 孩子们不仅会将娃娃家的材料按“大小”进行适当的匹配, 有的孩子还会根据材料的颜色、形状进行简单的分类、搭配呢!

2.活动要有生成性

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数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 除了老师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外, 还要随时关注幼儿的兴趣, 并根据他们的喜好适时地组织一些区域活动, 使区域活动能更好地促进孩子们数学能力的提高, 比如:有一天早晨, 欢欢和旁边的乐乐玩积木, 玩着玩着, 欢欢提议, 我们来打麻将, 好吗?她的提议得到了乐乐的赞同, 于是, 他们嘴里念念有词地一边说着“麻将牌”上的名称, 一边出牌, 玩得不亦乐乎……观察至此, 我灵机一动, 何不利用真正的麻将牌来帮助幼儿感知数量和分类呢?于是, 我找来了一副麻将牌, 先挑出了3以内数量的“饼”即我们小班数学中的点卡, 让幼儿来玩“小猫钓鱼” (一个传统的牌类游戏) :两个幼儿轮流出牌, 出到与前面相同的点牌, 就把这两张牌中间的牌全部拿到自己这里来, 最后比比谁赢的牌多就获胜。果然, 数学区角内这副麻将牌成了许多孩子的最爱, 慢慢地, 我把数量扩大到5, 也不单单是“饼”, 还有“条”, 我还找来了扑克牌, 挑出1~5纸牌若干张, 教孩子们玩“小猫钓鱼”和“配对”等游戏, 孩子们非常感兴趣, 对数字和点的认知越来越敏感。

三、及时观察、记录幼儿在活动区的表现

在进行定时的数学区域活动时, 我们根据幼儿的需要和表现, 选择性地与幼儿互动。我们还设计了观察量表, 内容包括参与活动的幼儿人数;幼儿参与活动的持续时间;幼儿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数学能力;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幼儿之间的对话;师幼之间的互动等等。一段时间后, 我们归纳和汇总了这些观察记录。这样, 每个幼儿都有了一个数学能力发展小档案。通过这些小档案, 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每个幼儿的数概念发展轨迹, 并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参考文献

8.对幼儿园小班体育区域活动的初探 篇八

体育区域活动,通过利用幼儿园场地、器材,形成各个活动区域,让幼儿在良好的体育环境中能充分地自由活动,幼儿可以打破班级界限,自由结伴,自选内容,自主活动,在独立或合作运动中提高自主运动能力,使每个幼儿的基本动作,运动能力,个性等在不同水平上均得到发展。如何让小班的孩子积极投入参与活动,得以充分锻炼,除了制定必要的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目标以及教师的指导外,在其活动中正确、科学、合理进行环境创设和提供各种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体育活动材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规律,结合季节变化,我们创设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情景性的户外体育区域环境和材料,注重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运动,很好的提高了孩子的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具体的的做法是:

一、 因地制宜,多角度创设活动区域

户外体育区域环境的创设和建立是开展体育区域活动的先决条件,必需要有较科学的理论依据来进行区域的划分。我们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园内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创设区域。

小班幼儿的基本动作以走、爬、跳为主,根据其发展特点首先将一楼的塑胶场地进行了区域划分。如:将场地分割成三大块,一块场地创设“小动物运水果”的游戏,主要发展幼儿的走和平衡能力;一块场地创设为“乌龟爬爬”的游戏,主要发展幼儿的向前爬行能力;另一块场地设置为“小青蛙抓虫”的综合游戏区,结合小型器械,创设难易不同的道路,发展幼儿各种攀爬、跳跃、平衡、钻等基本动作和培养幼儿敢于挑战等品质。

在设置区域时我们也关注到区域之间的活动性质的合理搭配,既有发展上肢运动的内容,也有发展下肢运动的内容;既有基本动作练习的区域,也有发展综合身体素质的区域;既有简单的动作练习区域,也有具有挑战性的动作练习区域。从不同的设置中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孩子的需要,发挥区域的最大功能,让孩子更积极、更愉快地投入到活动中。

二、多维度的提供活动材料,丰富区域活动

小班孩子喜欢颜色鲜艳、充满童趣的玩具,因此活动材料作为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提供的时候做到“多维度”,即为幼儿各个活动区所提供的各种材料有多种特性。

层次性

每个幼儿在年龄特点、运动技能、运动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吸引不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的幼儿参与到区域活动中来,并得到发展?实践证明,提供和使用不同層次性的活动材料,不断为幼儿建立最近发展区,能让幼儿获得体验和成功。我们根据区域活动的内容,按照幼儿动作发展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提供不同的材料,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如“赤足区”中,为幼儿创设了有不同材质的小路,也有高高低低的小斜坡和低栏杆;送的水果的工具也有不同,有手提的、背着的、头顶的。这些功能各异的材料,为不同运动能力的幼儿提供了充分选择不同难易活动的机会,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提高。

情境性

小班的幼儿喜欢有趣的、假扮性强的体育活动,因此情境性的区域更能吸引小班孩子参与的兴趣,教师以角色情节刺激幼儿,能大大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年龄越小这一特征越明显。于是我们设计了水果运回来后要喂到小动物的嘴巴;爬过铃铛网时不能触碰铃铛响,不然会引来大灰狼等的一系列情景,孩子被环境、材料吸引了,活动的积极性也就越来越高了,很好的发展了幼儿的运动技能。

丰富性

幼儿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发展,因此在各个区域活动内必须提供足够种类和数量的材料和玩具,以供幼儿选择和使用。

1、不同活动内容不同材料。如“跳跃区”提供悬挂物、弹跳床等发展跳跃动作的材料;“攀爬区”则提供体操垫、拱形桥、障碍铃铛网等发展爬动作的材料。

2、同一活动内容多种材料。如“运水果”提供不同的背包、提篮、顶碗、水果等外,还同时提供了栏杆、赤足小路、平衡岛、小担架等辅助材料,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由搭配。

灵活性

随着幼儿动作的发展,当他们不再满足现有创设的环境和游戏材料时,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对活动材料随时加以灵活调整,满足幼儿活动的需求。如:增加不同的道路供幼儿自主选择、在跳跃时把绳索放高一些等,在钻爬时可把网放低一些;跨栏宽一些;投掷的目标距离近些或者垂吊物降低一些高度。通过材料增加创设情节、器械的调节摆放增强幼儿活动的强度和密度,使幼儿的活动过程呈现一条波浪曲线。

三、制定合理规则,保证区域活动质量

每个活动区都有区域标志牌,并用不同颜色的手环作为区域标志,以控制各区域活动人数,保证了幼儿活动的空间与密度;制定材料的取放位置、游戏的等待要求、汗巾和衣服的放置,保证了活动有序的进行。

9.幼儿园端午节亲子主题活动方案 篇九

1、活动前教师邀请家长准时参加幼儿园节庆亲子活动。

组织建议:一定要强调并提醒幼儿家长具体时间。

2、家长入园时,播放关于端午节的音乐,营造节日气氛。

3、园所计划:

购买艾草进行环境装饰。

幼儿早点或午点为小粽子。

二、活动开始ING(90分钟)

1、活动原由说明: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过两天是什么节日,我们要做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并初步感受节日气氛。

2、端午节快乐(40分钟)活动名称:漂亮的龙舟(大班)、彩绘鸭蛋(中班)、飘香八宝饭(小班)、活动说明:具体操作流程请见大班、中班、小班操作用书。

活动目的:增进幼儿小肌肉灵活性;增进亲子感情交流。

注意事项: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与家长沟通与交流。

组织建议:

教师可在幼儿操作前播放关于本活动的视频或图片,供幼儿加深印象及观察。

教师要引导家长鼓励幼儿较自主,而家长较多的是给予装饰时的建议,协助幼儿完成。

幼儿操作时,教师播放关于端午节的歌曲或者配乐诗歌。

3、好玩的龙舟赛(40分钟)

游戏名称:我和爸爸、妈妈划龙舟游戏玩法:

小班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游戏。家长五个或八个为一组,曲腿坐下,幼儿面对家长坐在爸爸或妈妈的腿上或肚上,亲子的手握在一起,向前移动并且最先到达终点的家庭获胜。

中班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游戏,四个家庭分成一组,每组幼儿和家长都蹲下,后面的”队员“拉着前面的”队员“的衣服往前划,哪一组幼儿先划到终点则获得胜利。

大班幼儿与家长面对面的坐下来,相互将脚放在对方的屁股下面,双手搭在对方的肩上,协调着向前”划行“,先到达终点的家庭获得胜利。

活动目的:增强幼儿与家长的互动与协作,并感受”划龙舟“的乐趣。

组织建议:

1提前将家庭进行分组,并张贴出规则和分组名单。

2提前布置划分好起点和终点,因为游戏的活动方式,间隔不宜过长,二十米教适合。

3教师在游戏前可带家长和幼儿一起做《活动操》。

4进行游戏规则和玩法的演示,帮助幼儿及家长理解。也可以家庭为单位找空地先尝试练习再进行比赛。

三、活动ENDING(10分钟)

10.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十

大班亲子活动:快乐的端午节

活动设计意图: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尝试包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快乐的端午节》、故事磁带《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邀请会包粽子的家长志愿者

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叶、大米、红豆沙、蛋黄、线、剪刀等。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幼儿相互交流。

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

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4、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们包过粽子吗?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们请来了会包粽子的家长,我们一起学习粽子吧!”

幼儿分组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家长志愿者拿、放材料,边看边交流。

“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包粽子时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过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端午节亲子活动:“端午粽飘香”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端午节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

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示图片,讲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给孩子戴五丝。“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节的食品

三、亲子共制香包

1、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

2、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四、活动结束。

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三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了解端午节独特的风俗习惯及其意义。

2、与家人一起制作香袋、观看粽子的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

1、制作粽子和香袋的各种材料。

2、ppT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引入话题:

1、五月五日是什么节?五月五日已经过去了,为什么我们还要过端午节?农历是什么意思?

2、屈原是谁?屈原和端午节有什么关系?

3、观看ppT,了解粽子、艾草、龙舟等。

(二)和家长一起动手制作香袋、纸制三角综。

(三)观看部分家长表演包粽子,并与家人一起品尝粽子。

活动反思:

在这次端午节活动中,孩子们对把粽子抛到河里,纪念屈原,赛龙舟等都很好奇。

活动刚开始,幼儿和家长都迫不及待的开始装香料,做香囊,每一个香囊都倾注了孩子家长的无穷用心。在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几位家长制作粽子后,孩子们在剥粽子的时候发现:各种粽子的大小不同,包法也不同,有的是用线扎捆起来的、有的则不是用线,是直接用粽叶穿过去的。但是孩子们都想知道这粽叶软软的怎么可以穿进去的?是怎么穿的?当粽子被切成一块一块开始品尝时,他们品尝各种各样的粽子。孩子们都很开心,对端午节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

在此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更从活动中了解了这个活动的由来,以及我们民间对于活动的重视,更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

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通过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范文网】

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和集体共同过端午节的乐趣。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活动准备:

1.让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各种资料。

2.有关制作的各种材料:

粽子——粽叶、糯米、线等。

香包——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

彩蛋——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

五彩绳——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3.有关的图片、艾草和菖蒲。

活动过程:

1.(在门上悬挂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菖蒲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菖蒲是端午节的习俗)

2.那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每家人将钟馗像悬挂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

(2)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3)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4)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5)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6)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7)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11.对小班幼儿武术活动的思考 篇十一

一、武术早操锻炼,健身的好时机

早操时间是对幼儿进行训练的最佳时机,我们在早操的环节中安排武术操,让孩子感受武术带给大家的快乐和向上的精神面貌。小班孩子的运动能力普遍不强,依赖性较重。其次,孩子们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缺乏。幼儿身体发育不完善,幼儿的骨骼、肌肉还处于初步的发育期,所以其运动能力相对会比较差,而且很不稳定;幼儿在运动过程中的基本认知能力、意志、毅力的发展水平就会影响到幼儿运动的水平。早操中,精心选择适合幼儿的武术动作的音乐,编排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基本动作,老师以规范的动作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带动幼儿在早操活动中展现最佳风采,想努力想让幼儿在武术槽中体现武术的精、气、神。但是对于刚入园的的小朋友来说,进入幼儿园的时间不长,个别幼儿在适应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情绪不稳定,不能投入活动等,这使得部分孩子在运动能力方面显得较为欠缺。而且,孩子们大多是由祖辈带大的,较多溺爱,缺少锻炼,因此导致了有很多孩子的运动能力不强,喜欢依赖,不能面对挫折。

二、武术海报制作,感知武术精髓

为了解我国传统武术,体验参加过强身健体的武术活动,激发幼儿对传统武术的热爱,提高宝贝们的运动能力及锻炼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我们邀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制作武术小报活动,在亲子互动中,共同搜集素材,创意制作,一起踏上探索武术的神奇之旅!以《我眼中的武术》为主题,收集武术起源、武术礼仪、武术动作、武术故事、武术明星、以及身边的武术(太极、木兰扇等等拍摄照片)武术兵器等资源进行亲子武术小报制作活动。

在武术海报制作的后期,我们把孩子们的海报布置成展板,让全员的家长与孩子共同欣赏,因为每个家长制作的武术海报内容多样,让家长和孩子们又从多方面认知了武术。

三、武术主题开展,提升武术认知

纲要强调:各领域之间可以有效进行整合,我们就将体育课和武术教学合二为一,明确幼儿武术教育的目的,依据幼儿的身体、心理特点、科学合理的选择武术动作,突出幼儿的武术特点,锻炼幼儿身体,感受传统文化、弘扬武术精髓的武术教育目的。于是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亲亲武术》主题,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制定总目标:通过观看武术表演,丰富幼儿对中国武术的了解,给幼儿以美的享受,初步感受中华武术的魅力。让幼儿知道武术是中国人才有的,体验到做中国人的自豪感。并且初步掌握武术基本动作的名称(“拳”“掌”“马步架掌”“弓步冲拳”“仆步穿掌”,)乐意参与武术游戏活动,学习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学习武术操。学会简单保护身体主要器官,学会应对练习武术时发生的意外,积累自我保护的方法和经验。让幼儿知道武德是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知道练武术是为了强身健体,不出手伤害同伴,培养幼儿尊师爱友、互帮互助的品德。在全面开展幼儿武术的基础上,我们分别将幼儿武术内容根据聚焦于渗透进各领域,跟各领域课程有机进行整合尝试。让幼儿通过感知,获得生动的表象并与积极的思维、动作相结合,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等,同时发展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运动能力。同时,我们采用快乐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增强了武术动作教学的凝聚力和感染力,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觉地去学习、操练、巩固提高。

12.幼儿园小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十二

一、音乐游戏所采用的音乐背景要有利于记忆

音乐游戏在运行的过程中,要利用一些音乐作为伴奏。但是小班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比较差,教师为了使音乐游戏顺利地进行下去,尽量要选择那些类似于歌谣和歌词的曲子,这样一来,幼儿才可以快速记忆。

例如,经典儿歌《小白兔》,幼儿可以根据歌词来做具体的动作,歌词中这样唱“小白兔,白又白,两支耳朵竖起来,蹦蹦跳跳真可爱……”这样的歌词具有很强的指令性,对于动作要领幼儿很容易就可以掌握。在《小小玩具兵》这个音乐当中,只有音乐旋律没有歌词,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的身旁进行有效指导,教师要作为“指挥官”发号时令,在具体的音乐带动下,学生就可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音乐游戏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生将音乐旋律进行记忆。但是教师在选择具体乐曲的时候,最好还是选择有简单歌词的乐曲,只要教师稍微指引,学生就可以自主完成游戏内容。

二、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运用游戏化的语言

幼儿阶段的学生难免会犯错误,教师应该尽量避免采用批评的方式,更多地采用温和的方式进行教育,让学生可以积极地融入到这个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多采用游戏化的语言,拉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投入到有趣的游戏环境当中,开始学习音乐。教师在运用游戏化语言的时候,要注意一定的时机性和形式性,将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充分地考虑进去,要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为主要目的,使学生将音乐良好地进行掌握。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具体情操,学生普遍都喜欢玩游戏,教师采用游戏化的语言,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增加游戏情境的真实性。

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做法,例如有些爱发脾气的学生,教师就可以故意这样说:“你要是再发脾气,一定是坏脾气的小妖怪来找你了”。天真的孩子们当然谁也不想让小妖怪来找自己,这个时候教师再去给学生去讲道理,学生才可以听进去。应该以学生具体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去选择学生喜欢和熟悉的儿歌和游戏化的语言。在幼儿阶段最适合的活动形式就是游戏,可以在游戏中将具体的教学内容穿插进来,为学生设计具体的游戏情境,利用比较形象的游戏化语言,为学生提供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活动获得来自学习的成就感,有利于学生形成乐观的性格。

三、具体的内容要具备游戏性

在幼儿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除了音乐游戏的引入之外,还可以将韵律活动以及音乐欣赏活动适当地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些活动的引入也要具备游戏性。

例如,在学习《我的好妈妈》这首歌曲时,可以将游戏的形式进行充分的引用,设定具体的场景,将歌曲的具体情境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们分角色扮演这首歌曲,找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妈妈和孩子,按照歌词的具体指示,指示学生去完成一场类似于音乐剧的表演,让学生边演边唱,当歌词中唱到: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妈妈、妈妈、快坐下……歌词中出现的具体情境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经历的场景。

老师和家长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幼儿时期,对其实施初级的音乐教育,使具体的音乐教学具备游戏化,将游戏的趣味性充分地体现出来,和音乐教育充分地结合,教师在设计音乐游戏的时候。其具体的内容一定要具备趣味性和情节化,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音乐知识,这也是小班幼儿音乐教育中游戏活动开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小班幼儿音乐教育中游戏活动的开展作出具体的论述,可以了解到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发展现状,帮助幼儿可以在愉快轻松的氛围当中学到音乐知识,为以后音乐方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也可以不断增加,促进音乐教学效果的提高,希望可以为我国小班幼儿音乐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摘要:<正>小班幼儿音乐教育发展过程中,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小班幼儿音乐教育完成其教学目标。幼儿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起来,无法很认真地上音乐课。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提升学生对音乐教育的主动性,可以积极地参与到特定的活动当中。本文主要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游戏活动

13.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十三

(1)初步了解端五节的来历和一些风俗。

(2)参与端五节活动,萌生对民族文化的爱好。

重点与难点

(1)了解民俗民风。

(2)自制自玩龙船。

料及环境创设:粽子,做龙船的材料,赛龙船的录相或图片。

设计思路

端五节对中班幼儿来讲,比较陌生。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起幼儿对民族文化的爱好和情感,又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吃粽子、做龙船、赛龙船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熟悉,从而使幼儿爱祖国情感。

教育流程:

讲讲来历 包粽子、吃粽子 制作 玩划 学唱《过端五》

-------─→ -------------─→ ─→ ─→ 画画

故事 生活 龙船 龙船 赛龙船

A、讲讲端五节的来历。

(1)老师讲屈原的故事。

(2)介绍端五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包粽子、划龙船的意义。

B、包粽子、吃粽子。

(1)向幼儿介绍包粽子的材料,示范包法,幼儿用纸片折“粽子”。

(2)幼儿吃粽子,边吃边引导幼儿体会粽子的独特口味。

(3)知道粽子是中国的特点点心。

说明:此活动可在生活环节中进行。

C、制作龙船。

(1)欣赏龙船大赛的录相和图片,激起幼儿自制自玩的爱好。

(2)制作龙船。

将布围在用两根竹竿做成的船身上。贴上各种彩色纸条。

画一个龙头,制作龙的头饰。

D、划龙船。

组织幼儿进行“龙船大赛”。船头的幼儿头带龙的头饰,其余儿童排成一队坐在龙船里,按锣鼓节拍作划船动作。也可两船之间展开比赛,哪队动作整齐哪队为胜。

14.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十四

活动形式:猜谜语、聚餐

材料准备:粽叶(或芦苇叶)、用彩纸打印好的谜语和诗歌等句子、五彩线、气球若干、气球枪三把、奖品若干种(园方自行决定);

服装准备:用绿色纸或粽叶折成的小粽子若干个,缝制或挂在自己的身上

音乐准备:《爱乘以无限大》、《包粽子》、《步步高》

参与人员:小、中、大班幼儿及家长

活动一:粽叶大藏宝

活动准备:

1.谜语、诗词纸条――教师事先挑选一些谜语、诗词等,打印在彩纸上,并在每个谜语、诗词的下方详细地写上一个奖品所藏的地点(如:奖品在XX教室XX地方),然后根据每个谜语、诗词内容的多少将彩纸剪裁成独立的纸条,最后把所有的纸条分别放入用粽叶折成的粽子里,用五彩线缠好即可。

2.射击气球板――在教室的一面墙壁上(或用一张超大号的大纸板),做一个上面写有“粽叶大藏宝”字样的版块。在版块上有序地排列粘好一些吹好的气球。并在每个气球下面挂上一个粽子,版块前用桌子隔出射击的距离。

活动规则:

1.每个幼儿有两次射击机会。如果一次都没射中者,教师可适当调整桌子的距离,或者请家长配合帮助。

2.活动结束后,给每位参加的幼儿一个气球做鼓励。

活动过程:

1.播放《爱乘以无限大》做背景音乐,教师组织幼儿用气球枪打气球。

2.每打中一个气球就可以摘下气球下面相对应的粽子,并根据纸条上的要求,家长带着幼儿一起来诵读或是猜谜语。

3.读的好或是答对者,就可以按照纸条下的方式去找藏在各地方的宝藏做为奖品了。

活动二:吃粽子

活动准备:

已煮好的粽子、盘子筷子若干、白糖、饮料。

2.教师事先把“五黄”中的食物以自助餐的形式准备好,放在各个班级处。

活动过程:

1.播放《包粽子》做为背景音乐,教师组织幼儿和家长品尝粽子和。

2.在家长和幼儿吃粽子时,老师可以讲解端午节的寓意。

活动三:厨艺大比拼

活动准备:

在参加本次活动之前,通知家长每个家庭准备好自己的拿手菜带到幼儿园。菜的类别不限(菜可以是家长和幼儿共同来做)。请家长提前给自己的菜写上小标签(标签上写有菜名和参加家庭)。

活动过程:

1.播放《步步高》做为背景音乐,教师把班级的桌椅放在教室中间围成一个圈,把所有菜放在桌上。

2.此活动可以和“吃粽子一起进行。

3.在请家长分享之前,教师组织带菜的家长和幼儿分别介绍一下自己所带菜的菜名。

活动寓意:

15.幼儿园小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十五

关键词:幼儿,安全教育,体验活动

幼儿初步具备了一些独立能力, 他们活泼好动, 具有“不怕危险”和“勇于猎奇”的特性。一方面, 幼儿骨骼在不断钙化, 骨骼富于弹性和易变形。另一方面, 好奇心和好模仿是幼儿突出的行为特征, 加之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随意性大、自制力差和日常行为明显地受情绪支配等, 所以幼儿对那些新鲜的、特殊的、神秘的事物都会做出积极的反应。越是不让他们接触的东西他们就越想接触, 对一切感兴趣的事都想去试探一下, 但又缺乏一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 这就是幼儿容易出现意外事故的主要原因。而保障他们健康安全的成长仅靠家长、老师跟随在身边保护是远远不够的, 也是消极的, 积极的办法是增强幼儿自己的安全意识, 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话题, 也是幼儿园长期的教育内容, 安全高于一切, 安全教育重于泰山!在幼儿园里经常会看到孩子摔倒, 并摔破了膝盖;孩子打架, 并抓破了脸蛋等, 诸如此类的事情时有发生, 防不胜防。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责无旁贷, 教师应让孩子们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 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 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 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 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 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 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要想让幼儿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一生活游戏体验

对刚入园的孩子来说, 让孩子亲身体验生活中不安全因素, 可以防患未然。在开学初通过活动“我们的幼儿园”, 让孩子走一走、瞧一瞧, 对孩子进行直观、生动形象、贴切的综合性教育, 让幼儿了解幼儿园里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

孩子们喜欢在教室里跑来跑去, 常常发生自己摔倒或被同伴撞倒而造成伤害, 虽然反复提醒幼儿, 可是小班孩子容易忘, 怎么办呢?无意间发现孩子非常喜欢听故事, 于是就自编故事《听话的小花猫》多次讲述, 并让孩子学习小花猫轻轻走路的样子, 孩子们都很投入, 在以后的日子里, 看到孩子在跑时我只要学一声小花猫叫声, 孩子们就马上意识到放慢脚步轻轻走……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的亲身体验, 不仅避免了一些意外伤害的发生, 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 为幼儿安全行为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二情景游戏体验

小班幼儿缺乏生活经验, 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而使自己处在危险之中。通过设定的事件和情景让幼儿体验某些突发事件, 从而获得相应有益的知识经验。

针对社会上那些拐卖、冒领幼儿的犯罪现象, 我设计了活动“不跟陌生人走”, 在活动中, 分别设计了两个情景, 活动一开始我请大班老师扮演“陌生人”, 用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引诱幼儿, 结果有好多的孩子都跟着走了, 在活动结束时又设一个情景, 请另外一个老师扮演陌生人来接孩子, 孩子们反应灵敏了, 都说:“我不认识你, 我妈妈自己会来接的, 我不要跟你去的。”活动结束后, 教师又拿出好吃的东西引诱幼儿, 他们虽然舔着嘴, 可嘴里都说:“不能跟陌生人走。”这种方法形象直观, 贴近生活, 孩子们在互动中体验生活经验, 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游戏活动体验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重要的是不仅要让幼儿知道那里有危险, 更应该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危险并保护自己。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时容易发生摔伤、磕伤, 多数是因孩子还不会正确进行游戏而造成的。根据此类情况, 设计活动“受伤的小熊”, 通过观看图片, 引导幼儿合理想象小熊受伤的原因, 并讲出怎样才不会受伤。再让幼儿观察图片找出答案, 并让幼儿模仿正确的动作, 使幼儿在看看、说说、猜猜、做做中学习如何安全地做游戏。

四直觉游戏体验

小班幼儿的动作灵敏性和协调性都较差, 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后果是什么, 往往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这种自身痛苦的记忆最深刻, 能把自己的痛苦记忆类推到别人的身上, 这种直觉游戏体验有助于幼儿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有一次班上的苏苏早上来园时, 脸上受伤包扎着, 经过询问家长才知道, 是周末到乡下外婆家走楼梯时摔了一跤, 这时好多幼儿也围上来观看, 我关心地询问:“摔下来痛不痛?流血了吗?医生给你包扎时你哭了吗?”随即我对孩子们进行了随机教育, 怎样安全地上下楼梯等, 通过讨论使幼儿掌握了如何正确上下楼梯的方法。

通过这种让幼儿亲身体验的方法, 远比反复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 利于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技能。

安全是什么?对于一个人, 安全意味着健康;对于一个家庭, 安全意味着和睦。幼儿的安全健康关系着千家万户。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绝非一朝一夕的事, 但也不是高不可攀, 这就需要老师根据幼儿的特点, 采取相应的措施, 利用直观形象的教育方法, 持之以恒的精心教育, 把安全的钥匙交到孩子的手中才是最可靠的, 让孩子自己撑起安全的保护伞!让我们从小事做起, 从小培养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人人讲安全, 时时讲安全, 事事讲安全, 让每个生命焕发光彩, 让每个家庭幸福美满。

参考文献

[1]张燕、刑利娅主编.幼儿园组织与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3]戚庆珍.幼儿自我保护[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5

上一篇:XX年高中感恩主题班会主持词下一篇:白求恩遗嘱读后感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