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存在的三个问题

2024-08-14

浅议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存在的三个问题(精选12篇)

1.浅议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存在的三个问题 篇一

当前农村妇女面临的三个突出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一部综合性的全面保护妇女权益的基本法律,自实施以来,在常州市执法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努力和支持下,妇女维权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在我市一些农村地区,妇女受侵害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市妇联在信访接待和处理中涉及到妇女权益保障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

方面:

一、土地承包权问题

近几年随着我市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特别是城郊地区的土地被大量征用。不少农村出嫁女反映当地村委会在执行土地延包政策、发放安置费等问题时侵害了她们的合法权益。这些问题包括:⒈从外地嫁入本村的妇女在新一轮土地承包过程中,没有土地可承包,因而在与责任田相关的征地补偿款的分配中,她们享受不到土地的安置费;⒉集体经济组织分配利润或土地补偿费时,结婚外嫁但长期在本村居住或户口仍留在本村的妇女得不到应有的那一份补偿款;⒊失地的离异妇女难以享受平等的保养政策;⒋一些村规民约与现有法律相矛盾;⒌一些独生子女户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可见农村妇女实现自身权益的艰难,由于不断上访,还会使地方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婚姻家庭问题

一方面由于“男尊女卑”、“夫权思想”还未彻底根除,农村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象仍相当普遍,一些男性将妻子和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稍有不满就施以拳脚。如今城市女性面对家庭暴力或性骚扰,已经不再沉默,拿起了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而大多数农村妇女则采取委曲求全、忍让躲避的态度,使施暴者更加变本加厉,一些妇女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甚至采取自杀或“以暴制暴”等极端行为。

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妇女的经济没有充分独立,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家庭地位都无法与男性相平等;因为生理上的特点,女性的体力不如男性,又要经历怀孕、分娩等特殊负担,在出现相关的一些权益纷争、涉及到男女双方的切身利益时,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往往受到的伤害更多。在农村,已婚妇女遭遗弃、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变相“包二奶”等情况屡有发生,严重侵害了妇女权益。

三、财产权问题

农村妇女婚前的财产权,应该包括她们在婚前与父母兄长共同创造的家庭财产中应该享有的份额,而不仅仅指婚前嫁妆。但是她们的财产继承权却经常受到侵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是旧封建陋习,很多农村家庭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和束缚,分财产时只想到传宗接代的儿子,而不考虑女儿应得的份额,剥夺了女儿应该享有的权利,这其实是重男轻女的一种表现,而且相当普遍。法律规定,儿子和女儿是共同的继承人,享有同等的继承权。

农村妇女是现实社会中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村妇女的维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要保障妇女法定权益的实现,除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妇女权益司法保障体系,使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从根本上来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2.浅议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存在的三个问题 篇二

一、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走访了河北省七个市的十九所农村初中学校,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方法, 收集了丰富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分析和总结了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农村教师数量不足, 代课教师依然存在, 综合素质偏低。

由于农村初中教师学历偏低, 且绝大多数教师的学历在调查时还不是第一学历。加上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较差、人均工作量大、优秀教师大量流失, 所以很多学校只好聘请临时代课教师, 而代课教师稳定性差, 总体素质不高, 很难提高教学能力。

2. 教师心理压力大。

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 留守儿童失去父母庇护, 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失管、失教和失衡的局面, 这些学生大多都属于问题生, 把本应由家庭和家长承担的责任推给教师, 这无疑增大了教师教授和管理的难度。而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逆反心理严重, 教师还要进行家访、谈话和心理疏导, 工作强度更大, 更增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此外, 新课改的推进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措施, 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新知识, 而许多农村教师因自身知识能力有限, 加上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方式而无法适应, 因此心理压力很大。

3. 教师继续教育效果不理想。

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教育发展的关键, 而大力开展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目前, 农村初中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和形式上均存在问题, 导致了继续教育效果不理想, 主要表现为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缺乏主观能动性;缺乏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培训队伍;缺乏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学习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缺乏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另外, 学校专职教师人数有限, 面对各级各类进修, 为了不耽误正常的教学秩序, 只能占据寒暑假, 甚至有时候开会也会在周末进行, 教师的假期也被压榨殆尽。

4. 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低。

由于农村教学环境差、教学条件落后、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导致新课程理念无法更好地实施, 现代教学手段无法落到实处, 难以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职业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

5. 教师学科结构性缺编。

教师年龄老化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 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现象更为普遍。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的教师普遍不足, 一些学校师资紧缺, 甚至无法开课。一些教师“身兼数职”, 出现了包班教学、一人代八门课的“万金油”式教师。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备课, 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近几年来, 河北省开展了农村中小学音、体、美教师的短期培训, 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口语强化培训, 顶岗实习培训等, 缓解了农村中小学音、体、美和英语教师短缺的问题, 但这一问题期待持续解决和不断提高。

6. 教师队伍职称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合理的职称结构对

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目前调查所知农村初中教师主要以初级和中级职称为主, 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低、年龄偏高。

二、河北省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随着加强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建设大环境的逐步改善, 解决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条件和时机渐趋成熟, 教师工作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遇到的问题, 既有长期遗留下来的结构性、体制性的老问题, 也有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 并以当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为依据, 对加强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1.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保证教师职业吸引力。

我们呼吁政府等职能部门应采取相关政策, 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 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和教学条件, 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 确保教师队伍补充的长效机制, 让教师职业更具吸引力。

2. 立足农村教育实际, 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师德建设, 培养他们终身从教的理念;多层次多方位地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 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让他们快乐工作、享受工作, 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3. 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 专业引领促进教师不断成长。

要多与农村教师交流与沟通, 在培训内容上区别对待初期教师、能力形成期教师、成熟期教师、老龄停滞期教师等, 设置不同层次需求的培训;增加适合农村实际的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培训;同时重视班主任培训、心理健康培训;在培训方法上, 要考虑教师需要假期修正和心理调适的实际情况, 加快统一信息平台建设与各地网络系统的整合, 强化“远程研修”与“校本培训”等。逐步建立健全各级现代教师培训机构和培训网络, 达到现代化教师培训的要求。

4. 要建立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 教育环境的改善促进教师自觉成长。

要鼓励城市优秀教师和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 带动新课改的推进;并带动农村初中学校教师教研工作的开展, 结合新的教学条件的改善, 让农村教师从身边学起, 利用新的教学资源开展新的课堂教学, 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兴趣, 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5. 实行“联合办校”,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 城乡学校发展和教师个人水平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让城乡学校之间结成联盟校, 实行联合办校。让农村学校的教师更好地接近新课改的前沿, 有更多的机会听课、评课, 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业务研究的氛围更浓厚, 更快地促进农村教育的提高, 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6. 利用教师课题研究, 引领教师科研转变。

要想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必须引导教师参加教育科研, 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鼓励教师每人参与一个课题的研究, 可以是学校的课题;也可以加强校际互动, 参与别的学校甚至是高校课题的研究, 通过教师之间的互动学习, 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通过写反思、小结、调查报告和撰写教育论文, 最终完成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

摘要:促进社会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进一步推进新课改, 农村教育问题是关键, 而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即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较高素质、专业结构合理、潜心扎根农村的教师队伍。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农村初中教师的调查研究, 找出存在的问题, 提出解决对策, 旨在促进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改变农村的教育现状。

关键词: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泽德、赵上帛, 《当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探索》, 2011.08

[2].王正青, 《国外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新趋势——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J], 《中国教育学刊》, 2011.01

[3].李吉昌, 《农村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管见》[J], 《中国教育学刊》, 2010.12

3.浅议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存在的三个问题 篇三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57-01

在广大农村初中,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学生学了几年英语,到头来耳听不懂,口不能言,两极分化严重,语言运用能力极差,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外语教学出现了严重危机。

一、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心理素质差,缺乏语言环境

农村中学语言环境几乎没有,课外有声输入几乎为零,只能靠录音机听、模仿,因此学生“有口难言”,保持沉默。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时,兴趣很浓,愉快地歌唱、对话,尽情地游戏,乐此不疲。喧闹后,教师强行要求学生保持安静,学生的兴奋点被抑制,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长此以往,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强,学生学习成绩日益下降,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日益减退,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2、教师认识不到位,教学理念陈旧

农村英语教师大多数课时多、任教班级多。有的英语教师每周至少15节课,还担任其他教育教学工作。南于学校加强素质教育质量的监控管理,过度追求艺体活动,学生特长的培养,而老师们为了赶进度,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英语课堂教学知识的学习,不能用英语组织教学,让学生逐步习惯教学中的英语表达,不能是通过手势、眼神、动作、等辅助手段来组织教学,也不能给学生增加语言实践机会,使英语教学处于“半荒半废”的状况。有些教师仍抱着旧有的教学模式不放,不敢或不愿越雷池一步,墨守成规,其教学理念大大滞后于现阶段的课程改革与现代社会的进程。

3、升学考试的束缚,英语的应有功能淡化

虽然说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较以往有所改进和提高,但仍然摆脱不了升学考试的束缚。在很多学校,教学大多围绕升学考试题型而进行,比如每天就是给学生放一边或几遍听力磁带,或者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让学生做做题,教师只是一个录音机操作员而已,然后核对答案,有疑问的重复一遍,严重淡化或忽视了英语的应有功能。

二、对策研究

如何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克服上述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促进英语教学效果提高。笔者认为,从以下几点去开展教学工作:

1、提供一定的英语环境,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英语,英语学习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全社会都要重视它。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听、说、读、写英语。同时,作为学校或者老师应该多提供英语学习的环境,比如开办英语角、英语对话竞赛、英语黑板报比赛等活动。告知学生读书可获得更多的知识,知识越多,人越聪明,要把学习英语与远大的社会意义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端正习态度,重新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

2、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要学好英语,仅仅靠45分钟的课堂学习是远不是的,还需要学生在课外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练习,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以听说过为中心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和练习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平时多给学生听录音,看影碟,看幻灯,看英语短片电影。开展书法、朗诵、阅读理解比赛,比赛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成绩分组参加,这样成绩差的同学也有机会获奖。学生既可以互相学习,又可以提高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3、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上课不能千篇一律。教学单词、背背课文、讲讲语法,天天如此,不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英语,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我们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如:

1)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是采用如图片、实物、玩具、幻灯片等一系列辅助教具及手势、动作、表情开展的手段,对于一些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表示情感的动词及形容词一般可采用直观教学。对于初学者,对英语是一窍不通的,我们如能采用直观教学,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他们参与。如学习apple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一手举起苹果,口中问到:“What’sthis?Itp s an apple.”再延伸举起两个苹果问:“What are these?They are apples”自问自答,再展开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这样反复操练,学生不但掌握apple这个单词的词性,单复数,而且在运用时也琅琅上口,教师如能在学生回答得好之后,把苹果奖给他,那课堂气氛就更好,从而激励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情景教学法。是中学生较喜爱的一种方法,因为情景虽然是模拟的,但至少也像置身于真正的交际情景中,这些可以使学生真正参与的活动,也是他们日常熟悉的场景,比如说,学习打电话用语时便可拿两部会响的电话,让他们好像真的在打电话一样,在交际中,学得了知识。

学习交际用语还可以有购物、借物、问路、邀请和看病等情景可以用。这样学生不但兴致勃勃地学知识,让他们多参与,既能说,又能听,还能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笔头练习的目的,增强她们学习的信斗,这样一来,个个投入到学习中,就可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

3)以话题为单位展开互动教学法

初中教材都是按话题编排,这为互动式教学的进行提供了好的条件。课初把要教学的话题涉及的交际项目提出来,让学生围绕它以小组为单位汇总与其相关的词汇、句型、日常对话;然后让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补充;接着小组根据交流结果和老师的补充完成话题总结达成全班共识;最后通过口头练习、表演、笔头练习和多种形式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如在学习“Keeping Healthy”这个单元里的“You’d better go to see adoctor”这个话题时,让学生以“谈论身体状况及提建议”为中心,小组内进行相关的词汇、句型、常用语的收集,再由各组代表汇报交流,最后形成学习内容总结:

词汇:have atoothache/cough/fever/head a che/the flu……

句型和常用语:

what’swrong/the matter with you?I have……

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Not too bad,thanks.

You should……,Youshouldnot,You’dbetter。You’d beRernot……

最后让学生在各种类型练习中运用这些要点,学生学有兴趣,学习效果好。

当然,要推进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总结、积累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施家孔,如何保持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曲靖教育研究》1999年(5)

[2]陈明周,略谈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6)

4.浅议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存在的三个问题 篇四

绥阳县蒲场镇儒溪小学

李仁华

从实施新一轮课改以来,各个学校都开展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校本培训。力争使教师尽快适应新一轮课改的需要。但是,学校的教学管理仍然没有跳出陈旧的“老套式”。

对于本轮课程改革,任何一项目标都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教师的教学方式更不是在短时期内就转变得了的。它除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个人素质等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因而,致力于学校教学管理的改革,同样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很难设想,用应试教育的教学管理方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是否能让教师产生出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因此,重建教学管理制度,势在必办!

下面就其当前农村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现状:

笔者纵观当前农村小学的教学管理,主要是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常规管理在这里指的是对教师个人的备、讲、练、批、辅、考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对教师教学工作量化检查的制度,这是进行过程性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重要的一环,也是教师天天面对的日常工作和检查的内容,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都对此制定了具体要求和检评办法,下面分别浅析存在的问题:

1、过分依赖制度,忽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学校便依靠制度管理强制推进。抹杀了教师的主动地位,其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这样,造成了被检查与检查者的对立,致使学校教学管理有效性的缺失,导致教师能动性的丧失与教研创新精神的淡化。教师教学工作就成了追求考试高分,参加教研活动仅是为了不受制度的处罚,而不是主观的需要。如:备课则要求书写认真与否,环节完备与否以及量的要求;上课是否讲普通话,学生是否发言积极,教学效果是否好,回答问题正确率是否高,作业次数是否达标和是否有批有改,每个单元是否进行考测、讲评小结;教师相互间听课要达多少节次,组织教师业务学习要达多少次,组织教研活动要有多少次等都写进了教学管理制度中,且与津贴、评优、推先等利益挂钩。显然,过分依赖制度管理,忽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需要。

2、从各校教学常规管理的进程中看,仍停留于形式的多,没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体现为:

(1)备课:备课是教师对教材的重新加工处理,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情的分析,教学预案的制定,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学校在教学工作月查记载中记录的是:备课认真,备课环节完备,按进度备课,详案(或略案)等。从课堂中了解的情况看(随机听课):一是个别教师上课不带教案,说教案放在家里没带来;二是个别教师仍有抄《备课教案》书的现象;三是个别教师还有课后补教案以应付检查的现象;四是教师用书“保存完好”,没有一点阅后勾画的痕迹,更谈不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问题;五是教案上体现用教具和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非常少。

(2)、上课: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主要途径,因为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都主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但就我镇对课堂教学的检评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上课赋分主要是依据县教研室对教师的课堂评定要求笼统地给分评定;二是没有形成自下而上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没有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反思;三是教师“独霸”课堂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教师讲的多,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少。

(3)、作业: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作业不分层次,学生没有选择作业的权利;二是为应付学校及上级检查,只注重次数,不注重作业训练的面和量,更谈不上作业训练的梯度;三是作业形式单一,基本上都是巩固性的书面作业,缺乏一些实践性、活动性、探究性作业;四是能够让学生当堂完成书面练习性作业的教师较少,大部分都是让学生在课后完成,挤占了学生自习和课外活动的时间,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4)、听评课:每学期规定每位教师听评课的节数,其本意应该说是好的,可以促使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互相学习,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但在具体实施时却不尽人意,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一是没有研究的主题(或者说是目标)使听评课漫无目的、流于形式;二是没有形成促使执教者和听课者提高水平的运行机制,只当完成任务,缺乏主动性;三是检查的滞后性和形式化,不可避免地造成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为此导致个别教师利用他人的《教案》编写“听课记录”的现象。

(5)、业务学习与教研活动:尽管每学期的业务学习达到16次以上,在检查时要检查规定的笔记,每月一次集体备课,每期要开展三次以上的教研活动。这些是否成了教师自觉的需要,是否成为指导和帮助教师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的需要。因此,如何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和教研活动三者有机整合起来,使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今后教学管理工作中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那种认为进行课题研究,教育科研就是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思想是远远落后的,搞课题研究绝不是搞花架子,业务学习也好,校本培训也罢,集体备课也罢,不只看有无次数,而是要通过这些手段和过程,解决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通过教研活动要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目前学校还远远没有形成学习与研究的良好氛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还只是停留在制度上的,自上而下的要求上,没有形成教师自觉的行为。没有形成教师主动地、自觉地发表自己见解的运行机制,教师有效参与低。

②教师教研活动的效率、效益低。主要原因是缺乏研究的问题意识,要么泛泛而谈,要么无目的地学习几篇文章,要么就是漫无边际空谈,教研活动一定要有问题要有研究,要形成对问题的解决策略,哪怕一个学期解决一个问题,对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都有好处。

(6)、在制度的组织实施上存在的问题:

①还存在见分不见人,见章不见人的现象。好象在实施这些制度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完成赋分,缺乏制度的实施者与教师的沟通、交流、指导。

②制度的实施都是学校的管理者,实施的对象就是被管理者,使两者处于一种对立状态,都是自上而下的行为,或者是一种权力行为,与当代社会民主化进程相背离,也与我们对教师实行民主化教学的要求不相符。建立民主的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让广大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已是大势所趋。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对策:

对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不是目的,而分析产生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是目的所在。为此,针对农村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

在坚持原教学常规检查(月查)基础上,一是改变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方法,将教师被动接受检查改为主动参与,变领导只作检查为带头参与。具体做法是:

1、备课:每位教师每月提交一份能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教学设计参加交流、评比,按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进行评定,同时写出评语,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后一次的评语还要写出与前一次教学设计相对比的评价肯定其进步,将评定结果返回教师本人审定后存入教师发展档案。

2、上课: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次汇报课或探讨课并交一份该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参加交流、评比、评选要求同备课。

每位教师的汇报课或探讨课,由教研组负责同志主持,上课者要说课,听课教师参加评议并记录,确定等级,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说课稿,一起存入教师发展档案。

3、听评课:每位教师每学期提交两份听课评课报告,由参与听课的主管同志签字后参加交流、评比,操作方法同备课。

4、作业:每期举行一次学生作业展评活动,作业必须包括实践类、活动类、探究类作业,具体评定方法同备课。

5、综合评定:每学期结束后,进行一次全面综合评定,将所有能反映一个学期以来教师教育教学各环节中的所有案头材料和各种形式的备课、听评课记录、教学反思、说课稿、作业布批、理论学习等进行集中检评,具体操作同备课。

二是评定结果的使用。第一可以结合其他方面的评定结果,进行××优秀教师的评选,并进行表彰奖励。第二可根据等次划分,记入教师工作量化考核中,兑现奖惩。第三进入教师业务档案记载存入教师发展性评价档案中。第四建立警示制度,即对某项目连续两次被评为差等的,要给予黄牌警示,限期整改提高,连续三次为差等的,要以教学事故给予处理。

(二)改革和建立校本教学研究制度

1、要优化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的方式方法。一是每个教研组对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除按常规要求进行正常活动外,还要有问题意识,即要有专题,每个学期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一至二个问题。二是对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的质量进行评价。每次活动时,每位教师都要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观点等进行记录,每个学期在期中、期末分别对本组内的所有教师依据提出的价值点的多少进行质性评价。操作同备课。

2、创新校本培训方法。一是每学期初要针对上期教师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拟定本期校本培训内容及方法的计划,在培训时能者为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切忌无计划的学习培训。二是学用结合,整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做到有学习、有讨论、有研究、有教学实践,真正促进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建立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实施水平的操作体系

任何一项制度都主要靠管理人去实施,管理者的水平决定了制度实施的质量。因此建立一支素质棒、效率高的管理者队伍,应该成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是上级教研部门要制定一套可操作性的,对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提高教学管理能力培训方式和激励机制,其内容应包括其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及考核细则等。每期末进行考核评价,将评价情况及时反馈,同时存入个人档案。

二是学校要规定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除了完成好本职工作外,每月应对所分工负责的对象谈一次话,听取教师的意见。能当场解决的要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要限定时间予以答复。同时注意留心事关全校发展的问题,同时交流对该教师工作的看法并提供帮助和指导;业务副校长每学期要与全体任课教师要有一次正式谈话,校长一年内与全体教职工要有一次正式谈话。

三是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每学期(或学年)应至少面向全体教职工做一两次学术报告,要体现自己的学术水平,理论修养。内容可以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考,也可以是对理论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好观点,经验的介绍,但严禁抄袭。

四是改革业务学习(或校本培训)组织形式,可以由以下三个板块构成:第一为提升修养板块。内容可以是艺术鉴赏,如听名曲,赏名画,析名著等,也可以是师德学习,每次由一位骨干教师主讲,用时不超过15分钟。第二为教育论坛板块。通过对教育实践中难点热点问题的探讨,交流思想,展示自我,促进提高,每次安排1—2位教师书面发言(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的学术报告也在这个时间),其他教师可以自由提问或发表看法,同时一般不超过15分钟。第三为校务工作板块。总结、安排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一般用时也不超过15分钟。

5.浅议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存在的三个问题 篇五

亭湖新区实验学校 陈老师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使得初中语文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对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许多一线语文教师在贯彻执行新课程理念的同时呈现了诸多问题需要加以认识和即时修正。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呈现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希望能对初中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语文 教学 问题 策略

随着新课标的日渐完善和推进,教师们都在更新自己的导学理念,改进教学策略,再也没有“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教学现象了;教师们自觉的退出了课堂这个舞台的“主角”,取而代之是学生站在了这个舞台的“中央”,他们在自主学习,他们的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合作、探究的学习风气。就此,我们必须承认新课改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了活跃、融洽的气氛,教学效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的要求、内涵和实质没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没有精心研读透彻,导致教学中存在一些偏差。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个人是身处教学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对当前部分教学的误区,感触很深。现归纳如下:

1、“自主学习”流于形式,放任学生自流 新课改是要求转变教和学的方式,提倡把有限的教学时空让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但部分教师是死板硬套,视课标中“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为“金口玉言”,“毫不含糊”的执行,却误入了极端:在导学中,一旦导入新课后,便是教师提问或让学生提问,然后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学习。学生学了吗?没有!课上哜哜嘈嘈、七嘴八舌,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集体交流时,学生是东扯西拉、海阔天空,有的偏离了导学的中心,结果他们汇报时,是答非所问、“驴头不对马嘴”,教师却还是一味的表扬鼓励。这样的状况,“一切让学生说了算”,“教师一边看”,表面自由,实际是放任自流,不但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根本,更忽视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职责与作用。这些都是教师肤浅理解“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导致的恶果,试想这样做,还谈什么教学效益啊?

2、“合作学习”华而不实,是灾难性的“泡沫”学习

虽然新课标对教学实施的建议是让学生采取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实际的导学中,合作学习时“金玉其表、虚有其表、败絮其中”,是灾难性的“泡沫”学习。

(1)课课都有“合作”,杂乱无章。部分老师认为当今的语文教学中每课都该有让学生合作探讨的地方,否则就不算真正的语文课了。在此观念下应运而生了: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大组合作、优劣合作,合作的怎么样?合作的是杂乱无序、无聊的议论甚至“舌战”。忽略了课文的重难点或精彩的片段需学生独自的品读、静思和感悟。

(2)教师袖手旁观,对学生的合作不点不评

通过平时的听课发现部分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要么不闻不问,袖手旁观;要么装装样子,游离于学生中间穿梭,无所事事。,等到讨论基本完毕,班级声音基本安静下来之后,才走上讲台听取各组汇报,汇报完毕即宣告结束,根本没有批判性的点评和有效的全程“调控”

二、整改策略

就上述问题,个人结合自己的教学,提出整改的设想。

1、教师的讲解要适度,也要适度讲解,做好有效的引导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不需要去讲解,不需要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新课程改革反而更需要教师的精辟讲解和科学点拨,以成为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心灵鸡汤”。例如,笔者在教授《济南的冬天》时,首先,让学生集体讨论文章写了什么,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并描述自己所在城市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让他们以座位相邻为原则互相交流、互相描述;其次,在经过学生的集体交流之后,让学生发言。在同学的发言中我观察到大部分学生不太懂这些描写是用什么感觉器官感受到的。因此,此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讲解,既要讲解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和作用,也要讲解他们怎样用各种感觉器官多角度去感受同一事物,并以课堂及周边环境作为实例,让他们去实践。此类型的教学方式都可以应用到如《生命,生命》、《春》、《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实践中去。

2、开展合作学习要“因课制宜”,动静结合,全程监控

首先,开展合作学习要“因课制宜”。教师要精挑细选,对于那些确实需要学生共同思维和思想的学习任务通过合作学习让其共同探究,例如,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至爱亲情、人与环境、高新科技等单元的文章由于需要更多的学生交流,因此可以采用合作学习;而对于那些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动物世界单元的文章如《松鼠》、《国宝——大熊猫》等知识性和观察性的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合作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在合作学习方式中真正使自己和别人有所收获,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6.浅议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存在的三个问题 篇六

当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浅析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我国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在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与不足,并且已经在某些领域、社会层面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寻找解决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观念落后

在初中思想政治的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教育理念格格不入,对新课程存在陌生感、距离感甚至是畏惧感,这样传统教育观念的存在,严重束缚着教师的实际教学行动。主要表现在:有些教师讲起新课改理论和理念来头头是道,但真正落实到实践中时,又会不自觉地回到老路上,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目标等领会不深,理解肤浅,使教学等方面很难取得全面性、实质性的重大突破。例如,有些教师为了贯彻新课改“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意识,将“启发式”教学片面理解成“问答式”教学,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向学生提问,而学生回答的无非是“对”“是”“不对”“不是”等毫无启发性的答案,整节课下来,不但学生学不到什么知识,一无所获,而且还增加了学生的骄傲、自满心理,产生了负面效应。可见,落后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严重地阻碍着新课改的前进方向。

(二)正文与辅助材料在教学中没能得到高效整合

教材中的辅助材料起着辅助教学的作用,它是用于巩固、迁移、拓展学科知识和增强应用能力的教学辅助材料。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或让正文失去了其中心地位,把握不了重点,主次不分;或抛弃辅助材料,只让正文孤立存在,使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三)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单调

现在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备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变化,教师仍是靠一本书、一块黑板与几支粉笔来传授一堂课所需要讲的内容。这就使得教师无法更直接、生动地将所教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无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要学的知识,也无法使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条件来完成一堂高质量的课,最终,因为无法用现代化的设备来演示,而在课堂上又无法详细说明,教师只好将课本的某些抽象知识舍去。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下,课堂的质量可想而知。

二、应对初中思想政治教学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教育发展观

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广大一线思想政治教师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更需要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配以相应的制度激励,才可能逐步完成。首先,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遵循一切教学活动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个性及差异的原则;其次,要树立整体评价观,在评价的`同时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及学习效果两个方面,既关注结果,又不忘关注过程,使这两方面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再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处理、使用教材。

(二)整合教学内容,灵活使用教材

1.删减或替换教学内容

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所以要将新教材的内容面面俱到地教完,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删去一些难度大、学生接受不了的内容,或者用相对简单的材料来替换,或者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件、场景、材料来教学,从而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

2.拓展和补充教学内容

中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年龄段,其大脑对知识吸收的潜力是巨大的。教师可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适当的补充,适时增加相关的有益内容,让学生在阅读、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如在教学有关传媒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增加一些网络媒体材料,并让学生就网络对中学生学习的利和弊展开讨论,使学生对网络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三)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科技成果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作为培养国家栋梁的学校,也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播放一些教育片、历史照片等,使书本上的抽象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相关内容,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学习。

教学方法多样化是指将原本单一的讲授法转变为讨论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共同使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讨论法,师生之间互相交流、探讨问题,还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还可以在师生间产生良好的互动关系,形成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总之,在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的价值观,我们不能一味地追逐时尚,而应用“旁观者清”的眼光作出另一番透析。思想政治学科作为一门道德实践课程,必须立足课堂,以改革课堂教学为契机,激活其生命力,从而使思想品德学科彰显更多的灵性和诗意。

参考文献:

[1] 李强。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学政治教学参考,(11)。

[2] 彭娟。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江苏吴江地区部分初中为例[J].考试周刊,(80)。

7.浅议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存在的三个问题 篇七

问题一:淡化新课预习,对策:注重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习新课的第一步,预习能够让学生提前明确学习目标,有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当前有些农村教师没有课前预习这一教学环节,有的教师一走进教室就讲新课;有的教师复习了旧知识就马上讲新课;大部分教师叫学生在课堂内预习,由于一节课只有40分钟,学生预习也只能在短时间内走马观花地看一遍,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不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不能做细致的分析,对书中问题没有思考的过程,更没有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的过程,没有达到预习的目的。这些无预习和短暂预习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应重视课前预习,给学生一个充足的时间去阅读、理解、思考、讨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我的预习方法是: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确定学生预习的内容,并板书在小黑板上,上课前一天挂在教室里,预习内容能勾划的就在书中勾划,对重点,难点、疑点就叫学生写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在上课前收起来审阅。这样,我就了解到学生的预习情况,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授课更有了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二:忽视新课引入,对策:设计新课引入

一堂新课的精彩引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农村实际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对新课引入的作用认识不足,有的教师甚至没有新课引入这一教学环节,认为新课引入无足轻重,也有的教师是没有掌握引入新课的方法和技巧,新课引入平平谈谈,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的引入方法很多,在设计新课引入时,教师要根据物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精心设计,做到引入内容新颖奇特、富有趣味性。我在上《运动的描述》的新课引入时,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听说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有一个小虫似的东西在身边蠕动,他伸手一抓,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是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们议论纷纷,开始思考,产生了急于知道原因的心理,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使课堂上能够集中精力学习,教学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问题三:课堂“满堂灌”,对策:课堂精讲点拨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单独表演,让学生成为看客,这种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物理课程目标下的课堂教学。在农村学校中,“满堂灌”的现象还相当严重,很多老师认为教学时间紧,教学内容多,教学中过多提问、思考、讨论,会耽误教学时间,就用“满堂灌”,不遗余力的讲解知识,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接收机器。老师累,学生也累,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剥夺了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长此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失去,思维得不到发展,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给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精讲点拨是对知识精讲点拨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教师在精讲点拨时,要力避繁琐,不做无用功,做到学生自学能会的不讲,讨论能明白的不讲,点拨能懂的不多讲,训练能解决的不多讲。要讲关键、讲难点、讲思路、讲方法。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精讲点拨,要吃透教材内容,对物理概念、规律、试验做精深的研究,对每个教学环节要作好精心的安排,对教学过程要做全面、综合的考虑。通过精讲点拨,使学生从中学会学习方法,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问题四:轻视试验教学,对策:重视试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进行创造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农村中学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实验室资源相对匮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实验教学,上实验课时,一般是教师表演,学生观看,学生没有动手过程;有的教师纯粹是通过讲解,纸上谈兵,直接把实验结论告诉学生,这种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做法,造成农村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不善于提出问题等缺陷,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的最好方法。物理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学校现有的试验器材,保证实验教学顺利进行。我经常带领学生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自制实验器材,用饮料瓶做大气压强试验,用易拉罐自制土电话等等。这样,既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在试验过程中,老师不仅要当好导演,还应当好演员中的配角,与学生一起参加讨论,教给学生的探究方法,掌握试验技能,体验物理科学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五:忽略课堂结尾,对策:设计课堂结尾

好的课堂结尾,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使知识条理清楚,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在农村物理教学中,课堂结尾教学设计却被教师忽略,有些教师听道铃声,说一句“今天就讲到这里,明天再讲”作为结束语,然后布置作业就下课;有的教师完成了教学内容,在教室里等待铃声响后,马上离去;有的教师兴致未尽,一拖数分钟仍恋恋不舍,这些草草收场的课堂结尾,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好的课堂结尾,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堂结尾方式多种多样,这就要求老师钻研教材,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具有实效的课堂结尾。我上《平面镜成像》一节,在即将下课时对同学们说:“同学们,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回家后认真的对照规律,在镜前仔细地照一次自己,看看有什么不同”?这样的课堂结尾,既是一个简单的课后作业,又是一个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真正体现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

问题六:题海战术现象普遍,对策:设计题型,合理布置

题海战术在农村是个普遍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作业题学生做后,教师评价了,又叫学生做一遍;二是教师印刷大量的卷子,发给学生课后完成;三是教师叫学生购买课辅资料,规定时间内完成课辅上的作业。题海战术浪费时间,时间对学生来说就是分数,练习个别没有掌握的知识点,练习一些已经被很好掌握的知识,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进程;题海战术针对性差,成绩不同的学生做相同的题,做题的效果参差不齐,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题海战术剥夺了学生锻炼活动的权利,学生休息不好,睡眠不足,直接影响学生上课效果和健康体质;题海战术严重的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习不再是一种乐趣,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8.浅议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存在的三个问题 篇八

关键词:品德教育;思想教育;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25-01

面对新课标的新要求,面对教材中的布局(图文排混、各种字体的材料排混等),面对教材中的知识要点和课外的鲜活典型实例,面对知识与情感目标落实,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困惑,不知所措,顾此失彼。下面我就把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下总结,以期能对大家有点滴的帮助。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首要学科,对其学习得好与否,将关系到学生的品格、态度甚至人生的成败。但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1、教材中的插图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既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乏味,也不利于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插图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而且发挥了教材中文字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并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信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分析,综合等方面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很多教师却忽视了它的这些功能,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深入分析,只是走马观花式地带领学生浏览。

2、正文与辅助材料在教学中没能得到高效整合。教材中的辅助材料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它是用于巩固、迁移、拓展学科知识和增强应用能力的教学辅助材料。

3、教材内外资源缺乏有机结合。教材中资源的包括正文、插图、说明材料、名言警句、案例分析材料、思考练习等;教材之外的资源是指教师自己收集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时政热点及相关练习题。教材中的资源固然重要,在教学中不容忽视;而教材之外的资源更能结合实际、联系时政,也值得重视。尤其是地处偏远的农村中学校,信息相对匮乏,学生手中的课外资料不多,及时获取时事思想品德热点的途径也不多,教师更应该多加收集,在教学中多将其联系到相关知识点当中来。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1、教师没有认真分析教材中的图与文、文与文之间的联系,没有将它们之间有机结合起来,而是分不清主次,弄不清它们的内在联系,以致顾此失彼。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每一课、每一框题的编排一般都包括课题、小标题、正文、名言警句、案例分析材料、相关链接材料、思想练习等几个部分。

2、教师不重视收集生活实例、时政事例,缺乏课堂内外事例、课堂内外练习的有效结合。思想品德学科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生活生存能力,也是一门紧跟形式,要求学生时时把握时事动态的的学科,培养爱国热情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材知识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联系到天天在发生变化的时事动态当中。而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却往往照本宣科地对教材内容泛泛而谈,置生活实际于不顾,对时事动态也不加以关注,不注重将教材知识与其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3、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淡化了能力、感情的培养、品德的教育。虽然,素质教育已早就提倡,大家对其理念也都并不陌生。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却仍然沉浸在应试教育的观念当中,将思想品德教学视为单一的思想、思想品德常识的灌输,教材观点的简单传授。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应对措施

课程改革在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教学低效甚至无效。提升教学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而思想品德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学科,鉴于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 结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教师应该怎样正确引导学生学好这门学科呢?对此,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粗浅之见。即,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并重”。

1、图文并重育人思相。在诸多说明方法中,图像图片说明生动、形象且直观地说明问题、突出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地运用插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它们,总结出它们所反映的内容。中学生对图画图片的浓厚兴趣亦不减小学时代,充分利用插图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正文与辅助文并重。教材中,一节内容主要由正文部分、插图、案例部分和“相关链接”的说明材料部分等构成。正文部分用以陈述观点与概念,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案例部分列举相关的典型事例对正文中的观点和概念加以论证;相关链接材料则对正文中的观点和概念作补充说明,后两个部分的辅助作用亦不容忽视。若教师只注重正文部分的教学,而忽视了辅助材料部分的教学,就难以让学生将正文中的观点理解透彻,学生也不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对文中的观点有种“从天而降”的感觉,更不能正确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9.浅议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存在的三个问题 篇九

一、当前消防部队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消防部队中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在当前部队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意识不强,工作力不从心。如少数领导干部借口工作忙而怠于学习,把学习视为形式而不是用来推动工作;有的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年代,搞学习还不如搞好与领导的关系;有的对本职工作流于应付、不思深钻等,业务知识一知半解,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想干。

10.当前农村干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十

调研题目:当前农村干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 研 人:中峪乡蔚村村委主任助理时 间:二

赵 飞00九年七月

当前农村干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峪乡蔚村村委主任助理 赵 飞

面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新变化、新要求,特别是中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农村干部能力建设上的一些不适应的问题日渐凸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从2007年9月份到现在,我利用两年的时间和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时的专题调研。总结出了现在农村干部存在的问题。根据产生的问题我也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一、现在农村干部存在的问题:

1、是理解政策能力差。

由于农村干部文化偏低,年龄偏大,理解、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差,政策理论水平低,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领会不全、一知半解,很难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更难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不严格执行法规、政策,带有随意性。

2、是发展经济能力弱。不少农村干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观念不强、思路不清、创新不够,在带领农民找市场、闯市场、发展农村经济上没点子、缺主意、少办法,很难找到真正适合村情发展的致富路,多数停留在维持现状的层面上。村务、财务问题不公开,经济不清。

3、是工作方法简单。

(一)是部分农村干部不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以法教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沿用老办法,依靠老经验,不能有效组织、引导群众,没有凝聚力、向心力。作风不民主,以权谋私,遇事不与群众商量,搞“一言堂

(二)是部分农村干部民主管理意识不强,“家长”作风严重,工作方法简单老套,还没有完全从行政命令转变到引导、教育、服务群众上来。

(三)是部分农村干部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不强,对有关政策法律一知半解,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解纠纷,化解矛盾,遇到问题简单处理,有的甚至冷硬横推,造成工作被动,不能有效地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4、思想观念落后。一些农村干部由于文化低、交通不便,长期固守一地,见识少、视野窄,信息不灵,导致农村干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开拓进取精神不强,市场经济意识淡漠,满足现状,固步自封,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有的村干部群众观念淡薄,为群众服务意识差,不为群众办实事。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村民民主缺位。

由于农村宗派家族势力严重,一些人员“强行”进入村委,个别人员通过非法手段拉选票,民主选举被严重扭曲;个别村干部凭借家庭和宗派势力,“称霸”一方,村民敢怒不敢言。这样,出现了个别村干部我行我素。

(二)村务、财务公开走过场。

虽然普遍推行了村级政务公开、财务公开,但坚持得仍不够好,一些村仍存在不公开、假公开的问题。即使有些村务公开坚持较好的村,也往往是事后公开,群众仍不满意。虽然建立了村民代表会和村民议事会,但设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较为普遍,村民监督小组也形同虚设。因此“公示墙”、“明白纸”在农民心里就成了 “糊弄墙”、“糊涂纸”。

(三)农村税费改革。,一些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甚至出现债务问题,即因过去为完成乡镇下达的三提五统及农业税收任务,由于有些户不尽义务,村干部只好自己垫付甚至贷款完成任务,而现在想要回却讨债无门。因此,出现了村干部难当、无人愿意当、没人好好当的局面。

(四)上级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

当前各部门对村干部的违法违纪问题,保持“民不举,官不究”的态度。有些乡干部反映,村民委员会是一个自治组织,乡镇与村委会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乡镇政府对村干部不好监管。

三、解决农村干部问题的主要做法。

为从源头上预防“农村问题干部”的产生,推行村级事务公议制、一事一议制等,增强透明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管理村级事务,即在村级事务管理中,以村党支部领导下,建立起议事网络,让群众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参政、议政,把群众反映的各种意见、要求和建议按照一定的程序收集上来,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商议、共同讨论、民主解决,研究制定既符合群众利益,又不违背法律、政策的处理意见,真正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和民主,达到共管,真正实现村民自治,群众参与自我管理,强化群众监督。公议制度就是“大家的事情大家办”,群众不但知道“怎么样”,而且明白“为什么”,把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了农村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把大量的信访问题消化解决在基层。

四、解决“问题村干部”信访问题的建议和意见

(一)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村干部履行着与党政官员相同的管理与服务职能。他们的行为,更直接地影响着农村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关乎党与农民群众关系的亲疏,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稳固。因此,要从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高度,积极探索对农村干部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机制,靠制度来规范村干部的行为,从根本上激发农村干部的整体活力和内在动力。

(二)提高农村干部整体素质。农村干部素质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影响着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要从农村干部队伍的现实状况出发,建立基层干部教育培训 体系,实现素质与能力培训相结合。加强宗旨意识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高农村干部理解和执行政策的能力;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提高农村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强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教育,提高农村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学习掌握做好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提高农村干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的能力。

(三)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从优秀人员中选拔干部,把那些能够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群众拥护,素质高、懂经济、善管理,能带领和组织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拔进村级领导班子。结合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全面推行“两推一选”,按照精干、高效、可行的原则,对条件具备的村实行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做到在依法办事方面讲严肃,在执行政策方面不折不扣。同时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对那些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文化知识水平高,致富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的农村青年作为村级后备干部的重点培养对象,有针对性地压担子,有重点的强 化培训。

11.浅议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存在的三个问题 篇十一

一、学生对作文存在抵触情绪,写作兴趣不高

表1 学生作文兴趣统计表

在回答“你对作文持什么态度”时,14.6﹪的初中生和27.8﹪的高中生害怕写作文;30.9﹪的初中生和48.9﹪的高中生对作文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54.5﹪的初中生和23.3﹪的高中生喜欢作文。这些数据表明,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低下,写作积极性不高。同时,初中生与高中生的写作态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初中生对写作的兴趣浓厚。这主要是因为与高中生相比,初中生学习压力小些,他们处在心智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探求欲望,也有更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而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作文对他们而言只是高考的门槛之一,高考作文也形成了一定的范式,高中生的写作不再是为了抒怀咏志,更多的是被迫“迎合”高考。

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搞好作文教学的关键。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1]这句话值得所有的语文教师认真思考。

二、写作动机不端正

表2 学生写作动机统计表

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总有从事这一活动的愿望,而这种引起人去从事某种活动、指引活动去满足一定需要的愿望或意念,就是这种活动的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2]行为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四个因素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目标。动机在人的行为中起重要作用,它引导人们的行为指向目标,同时是人们维持某种活动的强大驱动力。写作是学生的个体写作行为,要想发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就要了解学生的写作动机,再抓住动机这一关键环节进行激励。

调查表明(详见表2):第一,农村中学生作文大部分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完成的。12.7﹪的初中生和28.3﹪的高中生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写作文;30.9﹪的初中生和48.9﹪的高中生是为了升学、毕业考试的需要写作。由此可见,当前农村中学作文课堂上,学生很大程度是奉命作文,甚至是迫于升学的无奈,无怪乎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一写作文就“头大”。

第二,农村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写作动机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农村初中,有56.4﹪的学生写作文是为自己所用,他们的写作是由内在的表现欲望引起的。相比之下,只有27.1﹪的高中生为了自己所用而写作,他们写作文主要是为了升学,功利心比较强。究其原因,高中生面临着很大的升学压力,社会上的“升学热”及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无形中加大了高中生的压力,为了升学,他们不得不写应试作文。

写作,是人的生命实践形式,是我们对世界认知的直观反映,也是我们表现自我、发展个性、交流信息、传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在作文教学中,农村教师应重视写作对学生人格培养、情感熏陶的作用,而不是仅仅教学生写应试作文。总之,“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3]。

三、普遍认为写作存在困难

表3 学生作文困难统计表

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写作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集中表现在:

(一)写作缺乏新意,脱离生活实际

调查显示(表3),30.5﹪的农村初中生和11.1﹪的高中生因为“作文题缺乏新意,脱离生活实际”而造成写作困难。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如果学生的写作脱离生活,就容易导致造假文、抒假情。“脱离生活实际”是学生作文“假”、“大”、“空”的根本原因,这一问题值得广大语文教师认真反思。

(二)不会组织语言,文章平淡无味

写作是我们表情达意的工具,同时也是我们交流、沟通思想情感的重要工具。写作的这种表达交际功能是通过言语表达来实现的。高尔基称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老舍也认为要写好文章就必须掌握语言技巧。可见,写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篇文章的优劣。但在回答“你写作时,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时,32.3﹪的初中生和54﹪的高中生选择了“很难写得生动”这个选项;18.6﹪的初中生和24﹪的高中生则选择了“有材料,但不知道怎么写”。(详见表3)学生写作文时,不会将材料组织成文,主要是学生缺乏丰富的语言材料及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因此,许多学生觉得写作文难,要写出好作文自然更难。

(三)缺乏写作素材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一定的材料加工而成的,材料是文章的基本要素,是形成文章主题的基础,也是表现中心的支柱。缺乏材料,文章就会言之无物,缺乏感染力。但在写作中,却有18.6﹪的初中生及11%的高中生因缺乏写作材料而害怕写作文。(表3)

尽管大部分同学写作文时有材料可写,但据调查,有12.5﹪的初中生和18.5﹪的高中生写作的材料是“胡编乱造”;21.4﹪的初中生和36.9﹪的高中生写作材料是从范文或作文选中获得;只有66.1﹪的初中生和44.6﹪的高中生的写作材料是源于亲身经历及所见所闻。(见表4)

表4 学生作文材料来源统计表

综上所述,学生在写作中,主要存在思维不开阔、缺乏创新、表达能力欠缺、缺乏素材等问题,这需要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一对症下药。

四、不重视作文评改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向学生反馈问题的手段,也是师生情感交流、互动的有效途径,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但在农村中学,许多老师及学生都认为这纯粹是老师的事,教师更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批改,这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所以,长久以来,作文批改一直是语文教师沉重的负担,而对于教两个班的语文老师来说,办公桌上两摞高高的作文本,无异于两座望而生畏的大山,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无法有效解决。但令人遗憾的是,语文教师的辛勤工作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每次作文本发下来后,有7.3﹪的初中生和25.3﹪的高中生只看分数,不看教师的评语,更不主动修改;69.2﹪的初中生和70.9﹪的高中生只关注教师的评语;而主动修改作文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只占5.5﹪。(见表5)这种结果,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打击。结果也充分说明教师与学生对作文批改的作用认识不足,作文评改的地位在做作文教学中没有凸显出来。

表5 学生对待作文评改态度统计表

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能力。学生通过反复修改就会明白作文该怎么写,从而积累经验,领悟写文章的方法。叶圣陶先生也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笔者认为,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4]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应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以上调查和分析,我们看到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令人堪忧,但只要我们对症下药,重建作文教学生态,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教师和学生行之有效的作文道路,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一定会柳暗花明。

注释: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12.浅议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篇十二

20世纪末期以来, 全球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 国际交流和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合作频率不断加强, 信息大量涌现, 但是在浩瀚的信息资源中, 只有部分资源是对我们有用的。但是人生非常短暂, 如何在这众多的英语阅读资料中找到自己需要的, 这就要求阅读者能够迅速甄别材料的有效性, 而只有阅读能力强大的读者才能高效完成这项任务。对初中生来说, 其接受能力非常强, 如果善于引导和培养其英语阅读能力, 对其今后的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在现代社会, 英语作为非常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 要求学习者具有较高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英语阅读能力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中人类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当前在我国初中教育阶段, 英语是非常重要的课程, 而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初中英语教师要想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其自身必须具备强大的英语阅读能力和优秀的教学能力, 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高需求。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在参与游戏的基础上要积极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英语作为国际社会通用的语言, 掌握英语对于在国际社会上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问题

1.忽视初中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当前, 我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特别是农村英语教学中, 普遍存在授课内容单一、授课方式单一、课程内容与现实社会连接不紧密等问题。初中教师英语教学唯成绩至上, 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指标, 一切从考试出发, 将英语学习时间简单地放在书本知识讲解和反复做题过程中。英语阅读被教师人为地将阅读固定在一篇又一篇的习题中, 忽视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 课堂教学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课堂缺乏活力, 抑制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2.重视应试教育, 忽视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初中英语老师基本上都人为英语阅读是学生获取外界信息和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部分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学理念落后, 一味地讲解语法知识, 将教学精力集中放在书本知识的传授, 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实际上, 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学生学习的情感存在重要联系, 而教学活动的实质就是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组成的活动。教师在英语教学中, 要注重以平等地姿态和学生交流, 改变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的习惯, 实现师生平等互动, 近距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3.阅读策略和技巧的传授不到位。初中英语课堂中, 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语感, 常要求学生进行诵读式阅读, 而忽视学生默读能力培养。诵读对矫正学生发音和培养学生语感具有重要作用, 却不利于阅读速度的提高。据调查发现, 很多初中生在阅读时习惯拿笔在材料上写写划划, 这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单纯的文章理解而转到对个别词语或语句的理解上, 造成往往文章阅读一遍下来, 不知道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4.学生的阅读量不足。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的提高与学生长久的大量的阅读量直接相关。在我国初中课程体系中, 英语课时非常有限, 而能分配到英语阅读上的课时则更少, 因此教师要与家长一起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提高阅读量, 积累阅读素材。

三、改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建议

1.提高英语教师素质。英语教师是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向导, 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和指导。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不断调整自身知识结构, 转变教育理念, 掌握丰富的阅读知识和科学高效教学方法, 努力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2.重视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与其对学习的兴趣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英语教师在指导学生改进阅读方法的同时, 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营造友好互动的学习氛围,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3.培养学生阅读技巧。英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默读训练, 提高阅读效果和阅读速度, 注重培养初中生的阅读策略, 不断提高其阅读技巧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并针对不同英语文章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如浏览、略读、识别指代关系、猜测词义等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技巧。

4.增加学生阅读量。充足的阅读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阅读素材的积累和阅读技巧的掌握, 教师在教授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的同时必须不断充实学生的英语文章阅读量。教师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文章的长度和难度, 进行合理安排。

总之, 英语阅读教学是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中啊哟内容。当前在我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文章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希望能够对我国英语阅读教学的改善有所帮助。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其阅读技能, 扩大其阅读量, 不断提高其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贯之.英语阅读理解过程刍议[J].高教研究.2013 (2) .

上一篇: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观后心得有感下一篇:专案立功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