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淡了-初二作文(精选10篇)
1.年味儿淡了-初二作文 篇一
小时候,大年三十和初一是一年中最开心的时间。
一年当中饭菜都很单一,棒子面、高粱面是主食,白菜、萝卜、咸菜是副食,过个节日才可能有肉吃,才可能有块儿点心吃。富裕人家小孩有饼卷鸡蛋要举着到大街上去慢慢地吃,那才是儿童的快乐;而我们卷个小鱼要留到最后再吃,把最美的滋味留在最后,那就是享受。只有头疼脑热的时候,才可能有碗白面条或者水果罐头吃,有时真羡慕有病的伙伴呢,那么多好吃的!
年夜饭却不一样,会有一桌子比平常好得多的饭菜,红烧肉刚出锅就忍不住想钳一块入口,眼看得都直了——就是那时候烙下的病根儿,什么是垂涎三尺的,什么叫肉香,什么是满足,体会的太深了,简直是刻骨铭心。
穿的衣服都是棉花纺成的粗布漂染成黑色的、灰色的、蓝色的`缝制的,洗得发白了,补丁摞补丁是非常正常的。要是谁家买了一块洋布冷不丁给小孩做了一件衣裳,肯定要美好多天,享受伙伴们羡慕的目光,那叫一个爽;鞋,无论单鞋还是棉鞋都是千层底的,那是所有实在穿不得的衣服和棉质用品碎片粘合在一起纳成的鞋底子,“打球赛跑不怕磨”的球鞋那是奢望,皮鞋只是听说过。
过年都能添置一身新衣裳,而新衣裳实际上是自己没穿过的别人(城里人)的旧衣服,抑或是没有明显补丁的衣服,但那也美,“旧貌换新颜”嘛!
除了能吃到好吃的和穿新衣服之外,更重要的是一年里再也没有比这些天更热闹了。除夕这天先是磕头祭祖、到坟前给故去的先人焚烧纸钱、燃放鞭炮并告诉他们过年了,晚辈们一切安好,天堂那好上哪去;再贴对联、贴窗花、贴年画把屋里屋外布置的红红火火,晚上一家人热热闹闹地一起吃年夜饭,七十年代盼着围在收音机前听曲艺专场,八十年代等在电视前面看春晚,这些都是每年雷打不动的事情。
2.年味淡了初一作文 篇二
在农村外婆家,刚入冬就开始准备年货——腌制品,灌香肠,腌猪肉,腌咸鱼,腌菜。当肥肉在卤水中泡过挂在屋外晾晒,不需几天,一块块油晃晃的肉就开始不停地往下滴油,猪油裹着猪肉,就像冰糖葫芦,冰糖裹着山楂,嗯!的确非常诱人。把肉注入猪肠里挂在屋外,不需几天,也会滴起油来,把鱼用盐抹好一样挂在屋外晾晒,而腌菜却是将菜放入水缸中压上一块大石头摆上一两个月的,用来炒肉丝,也非常好吃,渐渐地家里的吃的东西越来越多,炒花生,炒板栗,炒瓜子,听老一辈人说吃瓜子会变美。吃瓜子,吃瓜子,吃出一张瓜子脸,于是我拼命吃,真希望再长美一些,这致使我的门牙成了瓜子牙,哎,当时少吃点就好了。过年,我们猴孩子就喜欢玩擦炮,取出擦炮,往火柴盒上一擦,摩擦处立刻喷出半寸多长的火焰,接着冒出一缕烟,再抡起手臂向前一扔“叭”一声响,瞧这架势,好象在跟扔手榴弹似的。过小年一家子聚一聚,年货准备也差不多了,青菜,大白菜,萝卜,山芋,羊肉,牛肉以及一些腌制品。最开心的还是小孩子,热烘烘地挤成一团说什么吃的,玩的,到了灶王日,要在灶台上贴上灶王像,嘴里贴上一块冰糖,这样,灶王就不会向玉帝说我们家坏话了。年三十,往往最忙碌,贴春联,收拾屋子,穿新衣,挂寿星像,搭供桌,做供品,包饺子还分素和肉,包汤圆,贴春联用的不是胶水,而是用面粉和水,再放锅上加热半成熟,粘乎乎的倒是挺好用的,三十晚上,吃过年夜饭,直到午夜才睡,一家子聊聊一年的见闻,小孩子在院里放了一会烟花不太久就睡了,当午夜的钟声撞开新年的新门,年就这样过了。正月初一一早起床吃颗糖向家长问新年好,这一天不用刀,吃素饺子,直到大年初二才能开刀吃肉。那些记忆总是非常美好,尤其是三十那夜不绝的鞭炮声,年味真的好浓。
渐渐地,回外婆家次数越来越少了,只能留在家里过年,稀薄的年味,让我无法察觉这就是过年,正月前一个礼拜才准备年货,不谈小年与灶王日,买的年货非常方便,买的年货各种各样,丰富无比,有许多“温室”菜,可我总觉得年味非常淡,这哪里是过年,真像是过星期六,心里头对年味的感觉越来越淡,竟忘乎了真正的年味,年味淡了,在我心底的年味真的淡了。
今年,又去了外婆家,大雪挡路,直到年三十才到达,一张张历经风雨磨砺的笑容顺着皱纹蔓延一年的辛劳,伴随着做年货的小调,流失,一年的不悦,在新年的鞭炮声中消散,这浓浓的年味不正是因为快乐与满足而带来的吗?
我心里的那份忽浓忽淡的年味儿不正是因为我心中有太多的不满吗?放下太多的包袱,又变得开心起来,久违的年味又回到了我的心里,只要每天都非常开心,每一天都可以过年,那年味时淡时浓,过年只要满意,真心付出的就好。
3.年味变淡了七年级作文 篇三
在这个新时代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节节攀升,所以在过年的时候自然就有了更多也更自由的选择,不仅仅再像二、三十年前的那样只能一大家子围坐在火炉旁聊着家长家短,还能趁着这一个长假出门看看世界、甚至把春节假当作一个黄金周来享受着度过。围坐在火炉旁一起聊天自然是一个很好的春节打开方式,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不应当也不能去强求别人与你过相同的生活。
时代在发展,许多旧的年俗的确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的。比如燃放烟花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的场景现在在许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城市中就已经逐渐减少,有人甚至因为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而被“通缉”,这些种种难道不是因为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有很大的破坏所以才出现的吗?而且你认为燃放烟花爆竹是在增添年味,是为了热闹,但也许就有人认为这些打搅他一天的正常生活。再比如贴春联、贴“福”字。春联是对未来一年的美好祝福,把“福”倒贴则意味着福到(倒)了。但今年过年时我走家串户的过程中发现不少的人家把上联贴在左、把“福”字正贴。虽然这些不符合传统仪式,缺少了仪式感,但它依旧是这些家庭的美好的祝愿,对来年生活的期盼,你能说这是年味淡了吗?
当然不是!照之前所说的,幸福并不是伴随着这些仪式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在陪伴着家人的同时充分地过好春节假期的每一天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的。你不能说你一大家子看春晚就一定比他们一家在海边度假旅游更加幸福,反而有可能因为春晚的不合胃口觉得度日如年。
每一家在春节假期中都有着属于他们独特的喜悦,但却又不是所有的喜悦都能叫作体会到了年味。例如在过年的时候农村里就有着以打牌为乐趣的人,但是这类低级趣味所带来的欢笑是不能算作年味的,反而应当是过年时的一大毒害,应当尽快肃清这股歪风邪气,找回正确的年味。但是这个正确又没有什么同一的度量,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4.初二作文年味儿 篇四
今天是大年初三,虽然天气异常寒冷,但我还是来到了地坛庙会,感受一下“年”的味道。
“年”的味道是喜庆吧。你看那红红火火的一片“红”,就足以燃烧人们的热情了。红灯笼无处不在,路上,树上,生意人的摊位上,洋溢着笑脸的人们的手中……那红色的喜庆仿佛绽放着光芒,让这冷峭的冬天变得暖和了起来。“金猪欢欢”也加入这喜庆的氛围中,它身着大红的吉祥喜庆富有中国特色的“福”纹服饰,穿着红黄相间的靴子,挂着红色的腰鼓,正在喜气洋洋地擂鼓迎春。猪年福满人间,欢欢喜喜过大年,这是吉祥物“金猪欢欢”带给人们的喜庆、欢乐和祥和吧。
“年”的味道是甜蜜吧。来到卖北京特色的小吃摊前,买碗茶汤,喝杯小吊梨汤,真是暖和极了。卖茶汤的师傅把油茶的糜子面放在碗内,用热水调匀,然后用龙头铜壶的开水倒入碗内冲熟,再撒上一些果仁和白糖,味道甜而不腻,口感和芝麻糊很像。吃在嘴里,甜在心里。那种舒舒爽爽的粘滑,那种甜甜香香的亲密,就是“年”的味道吧。
“年”的味道是希望吧。在一个风车的摊位前,人们都在往前挤。“北京风车”几个硕大的字出现在我眼前。两个从人群中挤出来的人,手里拿着风车,嘴上笑开了花,连眉毛眼睛都在笑。有个小姑娘扬起她天真可爱的小脸,拿着风车开心地跑来跑去,她的风车随着她的摆动发出清脆的“咯吱咯吱”声。她笑着对她的妈妈说:“妈妈你听,多么美妙的曲子啊!”她甜美的笑声为这寒冷的冬天添了一抹暖阳。老北京风车又名吉祥轮,它的小轮旋转是在祈风调雨顺,它的小鼓声声喻和谐之声,它的红黄绿的彩条是阳光、大地和蓝天的象征。它代表着勇敢、勤奋、进取、忠诚、快乐、灵动和爱,是老北京的象征。这样来看,就不难想象老的少的都挤着买风车了,他们是在把希望买回家吧。
5.年味儿初二作文 篇五
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在门上贴了那一抹喜庆惹眼的红色春联和那充满了对未来的祝愿的大大的福字。这些充满了年味儿的火红的纸张如同一簇簇火焰,照耀着人们的眼帘,使人笑容满面;照耀着人们的心灵,让人们不再忧郁;照耀着未来的道路,令人们不再对未来迷茫!
过年时,一声声年味儿十足并充满了亲切与善意的“新年快乐”充斥着人们的耳朵,而嘴角那美丽的微微翘起的弧度也劲头十足地绽放着,令人心旷神怡。
过年时,最令人流连忘返的就是那美妙的,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与亲情的年夜饭了。
吃年夜饭时,一落座,便立马就被那充满着浓浓的年味儿与亲情从的热气腾腾的饭菜灌满了鼻子,使人禁不住笑着吃完那唇齿留香的年夜饭。
年夜饭的美妙不仅于此。它更令人向往的是其充满着浓浓亲情的氛围。在餐桌上,我给你夹一些菜,你帮我递一碗汤。人们在这样温馨的氛围中笑着,闹着,吃着。没有人只顾自己在那吃着,而是互相帮助着,交谈着,祝福着……这一切温馨而自然,其中还包含着浓浓的年味儿,让人们忘记了自己的烦恼,剥去了自己与他人的矛盾,人与人之间只剩下了和睦与付出……餐桌上洋溢着幸福的年味儿。
6.年味作文_初二作文 篇六
年味藏在春联里。每到春节,妈咪与我总是拿起毛笔,镌刻出一幅幅的精美的春联,今年也不例外。我拿起毛笔,因为已经几天没碰了,所以略显生疏。妈妈看我那拿着笔的手略微颤抖,便一边微笑着,一边俯下身子,用她那纤细的瘦手包住我幼小的嫩手,一笔一划的教我,我顿时觉得写下的字,是那样的充满爱,充满温馨与祥和。幅幅春联,镌刻出了母爱的年味儿!
年味躲在年 夜 饭上。除夕那天晚上,家人们团圆在一起,围在餐桌旁吃年 夜 饭。你听!耳边不时传来阵阵祝福声:“曾祖父啊!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小侄子啊,我就祝你学业有成,长得也来越帅!”我见大人们一个个都举杯敬酒,便耐不住性子,高高举起红酒(嘻嘻,其实是葡萄汁,只不过颜色很像),脸颊绯红的说:“阿婆,我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哦!”“哎呦!阿婆也祝你志存高远,在学习的道路上,勇攀高峰!”我又向妈妈敬起了酒,装出一副酊铛大醉的模样,摇摇晃晃的举起酒杯,曰道:“妈咪也,我祝你工作顺利啊!”“呵呵,妈咪也祝你新一学期,学习更上一层楼,在学习之路上自由驰骋!”“谢谢母妃大人的恩赐!小的定会努力!”我话还没说完,爸爸妈妈们都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句句祝福,诉说出了温暖的年味儿!
年味也藏在红包里。在大年初一,人们都前去亲戚家拜年。我兴高采烈的去了姑姑家,一踏进家门,姑妈就拿着一个厚厚的红包,笑着递到了我跟前,说道:“哎呀!娇娇,我给你的压岁钱,收好了呀!”“来,娇娇。姑父给你一份大红包。要吗?”“姑父啊!你人长的帅,又有内涵,你就把红包给我吧!”我嬉皮笑脸的凑近姑父说。“好啦好啦,不跟你玩了,给你吧!”我们一大家子人都坐在沙发上,个个抓着手机,一副紧张兮兮的模样。咦?这是干啥呢?凑近一看,哦!原来是在手机上抢红包。我便兴致勃勃的拿起手机,等待着第一轮的红包。过了几分钟,倩姐发了一个大红包。我急忙点开一看,啊呀!我抢了个15块97,这是个大数啊!于是,大家都嚷嚷着让我发红包,我神秘一笑,悄声说:“嘻嘻,我来个100元!”大家见红包已发出,便争先恐后的打开红包,我的耳畔传来了阵阵惊叹声:“姑父,你真厉害,抢了个55块3啊!”“呵呵,姑父,你得发红包了”……大家其乐融融的继续进行抢红包大赛,不时传出欢声笑语。个个红包,传递了爱的年味儿啊!
7.年味初二作文 篇七
每年的春节节我总有心愿,甚至在每一次生日、我都默默地祈祷着,有一条可爱的宠物小狗!偏偏在今年春节,我的愿望实现了,但并不是真正的实现,那独特的年味儿,也从中品尝了出来。
那是一只快餐店的狗,它毛发凌乱,脏兮兮的,但这并不能覆灭我对它的热情。放完寒假不久,那快餐店的老板店旁停了一辆车,那老板走到我身边,讲着:“我们要回去过年了,小狗你们要多帮帮,喂点东西给它啊!”我答应了,同时我也领到了新年的第一份礼物――与小狗在一起的机会。
第二天一早,那家店子便关了门,只见小狗孤零零地蹲坐在门口,那灵活又可怜的黑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我,仿佛在说:“你可怜可怜我吧!”我的那颗怜悯心不断地跳动着,走过去,扔下我的一点儿馒头。它吃了,屁股后的那根尾巴摇得十分欢快。我摸着它那瘦弱的脊背,总感觉那只是层粘在骨头上的皮,仿佛上面粘满刺刺在我手上,刺在我心中……
我每天都来,它也会等着我,每次我去哪儿吃饭,都要带一点儿好吃的给它,让它与我同享食物的乐趣。有一次看到另一家的店主开门让小狗烤火。我的心中萌生出诸多感情,一开始是嫉妒――小狗不理睬我,让我的心十分难受。可另一种想法把它压了下去,这能让小狗更好的生存下去啊!我该替它高兴呢!每次看着小狗狼吞虎咽般吞食着我给它的年夜饭时,我的嘴角便会不自主地往上扯,眉毛弯如明月,心中的高兴如泉涌般迸发而出。
8.年味-初二作文 篇八
湘西之味,从腊月下旬变开始蔓延。腊月下旬的各家各户,拉出养了一年的肥肥胖胖的猪,请上几个亲戚,在自家的院子里开始杀猪。猪可没那么听话,满院子乱跑,像一头斗兽场里的斗牛,横冲直撞,得要四五个人才能拦住。接下来就拿热水泼它,猪的惨叫声也回响在山谷,也算是叫醒了新年。
湘西之味,其中最令人期待的部分就是大年二十九那天,家里都会把杀好的年猪猪头,放进一口大锅,底下烧起大把的柴火,跳跃的火苗十分喜庆,迎接着红红火火的新年。大猪头煮熟,便把它取出,作为年夜饭的食材之一。
湘西之味,特别之处则是不同于汉族的年夜饭。土家的年夜饭在大年三十的凌晨五点,也就是过“赶年”,是因为古时的土家人儿女要出兵征战,便早早把年过了。这餐饭要一直吃到六点多太阳升起,寓意着大山深处的土家族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
从大年三十的一点,便有人家在放鞭炮,家家户户的妇女也开始准备年夜饭。五点多,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享用美食。餐桌上除了有寓意着“年年有余”的鱼,“大吉大利”的鸡外,还有一年只有一次的“核桃肉”―猪头肉。提起这道菜,妈妈和外婆都是十分怀念,小时候这道菜是十分的珍贵,一上桌便会被扫光。在热气腾腾的餐桌旁,爸爸举起酒杯敬外公外婆,我和妈妈也站起,向外公外婆表达祝福。
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坐在客厅看着春晚,手上都拿着手机,在看春晚的同时不时地低下头,抢着红包。连接收新事物慢的外公外婆近年也会使用微信了。春晚的节目很精彩,特别是贾玲的小品,逗得全家哈哈大笑。零点到来之时,夜空中划过一道又一道灿烂的烟火,鞭炮之声响彻天际,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与期盼。
大年初一,就是走亲访友的好日子了,大人们领着小孩,带着礼品,到别人家去拜年。好客的土家人一碰上来拜年的亲朋好友便必须留他们下来吃饭。临走之际,还要给小孩包一个压岁包,这才是一次完整的拜年。
9.年味初二作文 篇九
都快过年了,反而觉得冷清了些,往日早起晨跑的,打太极的,买菜的,带着小孩出来溜达的……都通通到哪里去了?嗯,估计都在家忙着过年的东西,忙着除夕年夜饭吧!我无聊的猜想着。“不够,再放点,把酵母放进去。”听到声音,我跑了出来,原来外婆和妈妈准备做包子,外婆和面,妈妈打下手,我没有看错吧!离开了老灶台,怎么蒸包子?妈妈咧着嘴,笑着说:“你外婆问人家借了一套小蒸锅回来,做包子给你吃呢。”
忙活了一上午,醒了面,弄了几种馅,吃过中饭,准备做包子了,妈妈先撒了点面粉在桌上,又在手上沾点面粉,分了一块面团过来,连拍带滚的把面团搓成条,再分成许多小块,娴熟的拿起小面团,轻轻地在桌上一按,面团变成了面饼,一只手拿着面饼,另一只手挖了一点菜陷,放在中间,沿着边,一点一点捏起来,打个转儿,一个包子就做成了,褶子一道道排开,有序分明,都赶上店里买的了!“呦!妈妈还有这手艺啊!”我在一旁,半开玩笑的冲着妈妈说,妈妈笑道:“你外婆做的比我做的还要好看。”两代妈妈配合的还真默契,没多久,就做好了三笼,要开蒸了。
“什么时候好啊?”我有些迫不及待地问。“快了,我掐着表呢。”一旁的外婆高兴的对着我说。我听着水冒泡泡的声音,喜悦之情,涌上心头。“好---啰!这笼唯一的一个豆沙的给你。”外婆迷着眼睛,递给我一个白白胖胖的包子,我小心翼翼地接了过来,一股浓郁的麦香味,轻轻咬一口,豆沙的甜味慢慢地溢了出来,甜彻心扉。
细细品尝着这普通的包子,竟渐渐吃出了不普通的味道。这小小的包子里,包的是外婆对家人的关怀,包的是年的味道。
在蒸包子的间隙里,妈妈还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夜幕降临,厨房里“噼里啪啦”的炒菜声与鞭炮声浑为一体伴随着绚丽的烟花,年夜饭开始了,一家人围着大圆桌子,许下新年愿望,说着新年祝福,在吃喝中欢笑,年的味道愈渐清晰了。
原来,年的味道就是团圆的味道。这种“味”,不在珍稀的食材里,而在全家人的唠嗑里;不在豪华的宴席上,而在全家人的祝福里……所有最普通,最简单的家常话,都是桌上最美味的佳肴,团圆才是压轴大菜!
10.初二作文年味儿 篇十
“嘿!幺孙儿快来把你的灯笼点了!”奶奶在屋外边扯着嗓门喊,“洋儿,去张大妈家借个火,不久我们就可以开年饭了!”奶奶喊得那么起劲儿,可我心里挺沉重,慢吞吞地走出了屋子,看着我的那个小灯笼。“幺孙儿快来点灯笼呀!”“可我不想点。”“这是咱们这一带的风俗,点亮一个灯笼,就等于向陌生人展开怀抱。快,现在不早了。”奶奶冲我说。
我提起灯笼,望着门梁,以往这里总有两个亮堂堂的大灯笼,而现在门梁上孤零零地挂着一个。曾经爷爷挂灯笼的地方成了一块黑暗的空缺,奶奶的灯笼再亮,似乎也照不亮那截了。我勉勉强强地把灯笼挂了上去,虽然门前的光越来越充实,但我的心里却是空落落的。要是以前,爷爷一定站在我的左边,笑呵呵地把大灯笼挂上去,顺便还会问句:“这样挂漂亮不?”爷爷挂完,就该我了。那时我个子小小的,够不着门梁,爷爷就会用大手抱我起来,笑眯眯地看我把灯笼挂上去。可是这一切不会再发生了。
该吃年夜饭了,一家人坐在圆桌前,这圆桌边不论怎么坐人,这圆也还是圆不起来。看着那空出的一把椅子,感觉少了些什么。碰撞酒杯时,少了一个最亮的声音,拉家常的时间,也变短了许多。
十二点到了……
隔壁张大妈家的院子里顿时一阵鞭炮爆响,声音大得连街背后的河对岸都听得见吧。他们家的“十二糕“一定端出来了吧,香味都飘到我们家来了。在一片红光之后,张大妈一家就开始大声吆喝:“过年喽!”
但是……
咱们家却没有这样热闹的气氛,除了鸡叫鸭鸣以外,再没有其它声音。
“幺孙,快来点年炮儿啊!”奶奶说着递给我蜡烛。
我手拿着蜡烛,疲惫地看了看炮线,下意识地把手中的蜡烛向左边推了推,“爷爷,你当……”我转过头去,才意识到左边没有人了,我一时想哭。
往些年放年炮儿,爷爷总是蹲在我的左边,帮我点炮线。他嘴里数着:“三、二、一!”伸手把火苗对准炮线,一引燃,就带着我赶紧往一旁跑开。365个鞭炮一个又一个地爆开,我在旁边又蹦又跳,手舞足蹈,口中欢呼着:“过年喽!过年喽!”新的一年就在这样的热闹中迸发出来。
一切都过去了,爷爷再也不能和我一起挂灯笼,吃年夜饭了,再也不能帮我点年炮儿了,他再也回不来了。
【年味儿淡了-初二作文】推荐阅读:
高一年味淡了作文08-29
年味的改变初二作文07-16
寻找年味的作文07-31
介绍年味的作文11-07
浓郁的年味精彩作文07-03
幸福的年味的作文07-25
以年味为题的作文08-09
新年?年味?亲情初中作文10-22
年味高一作文750字11-18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