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妈妈融为一体

2024-07-17

与妈妈融为一体(共8篇)

1.与妈妈融为一体 篇一

关于妈妈的作文:与妈妈过招

知道我最头疼的是什么吗?答案你绝对想不到,那就是-----吃饭!

实话实说,我不爱吃饭是有原因的,家里永远只做那几道菜,吃都吃腻了。好不容易出去吃饭,结果跟在家差不多,只是多了几样菜式而已。结果我营养不良。奶奶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眼泪都笑出来了:“啥?营养不良?这么好的条件下还有人营养不良?”哼,有什么好笑的,如果你们做多点好吃的,我还会营养不良吗?坏事还在后面,一到家,妈妈就宣布:从今天起,爸妈给我做什么,我就吃什么。

折磨开始!我刚到家,老妈就拿出一根石斛对我说:“把这个吃掉!”我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呸呸呸,这是什么味啊!又凉又黏,好恶心!老妈居然说:“别浪费,这东西贵着呢!”我心想:如果我吃掉这玩意,命都没了。不行,我得想个办法,把妈妈的.注意力分散开。我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求饶道:“妈,这玩意不好吃,我不想吃。”妈妈把眼睛一瞪:“少废话,叫你吃就吃!”得,这招失败了。我不死心,又开始想招。

我灵机一动,有了!我给妈妈讲笑话和学校里的趣事,这招果然有用。妈妈的注意力被渐渐分散开来,我心里暗自窃喜:太好了,我不用吃石斛了!谁知好景不长,过了一会,妈妈好像想起了什么,吼道:“别在那装蒜,快吃石斛!”连这招都可以识别出来,佩服佩服!

我仍不死心。好,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我当机立断,把石斛趁妈妈不注意时扔进了垃圾桶。不料,这招很快就被妈妈发现了。妈妈望着垃圾桶里的石斛,眼睛都要喷出火来了。她把我叫过来,对我吼道:“叫你吃你不吃,还丢到垃圾桶里,你知道这东西多贵吗?”我小声答道:“我不想吃。”妈妈失去了耐心:“你不想吃就可以不吃?!罚你把衣服洗了!”我嘟着嘴把衣服洗了。一边洗一边嘟囔着:“切,不就一根石斛吗,发这么大火干嘛?”

唉,过招来过招去,怎么吃亏的还是我自己啊。今后还是好好吃饭吧。

2.与妈妈融为一体 篇二

关键词:幼儿,启蒙教育,生活化

当今社会, 竞争异常激烈,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幼儿科学启蒙。面对纷繁多样的幼儿启蒙方式和方法, 选择何种启蒙方式和如何确保启蒙效果成为广大家长心中的难题。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 将幼儿科学启蒙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从科学启蒙的环境、内容和策略三个方面出发, 探究幼儿科学启蒙与生活的融合。

一、科学启蒙生活环境生活化

在影响人生的多种因素中, 环境无疑是一重要因素。幼儿阶段是人生最无知、最懵懂的阶段, 生活环境对幼儿的启蒙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 注重生活环境的恰当性

在孩子的幼儿启蒙阶段, 家长和教师应该为孩子选择和创造干净舒适、纯正美好的教育环境, 这对于孩子的幼儿科学启蒙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启蒙阶段, 家长和教师的日常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巨大, 我们应当改变自身的生活陋习, 为孩子做好榜样, 以身示范, 带动孩子的成长。

(二) 确保生活环境的多彩性

对幼儿的科学启蒙不能偏爱某一种, 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对于幼儿的启蒙教育帮助更大, 有利于幼儿未来的多元化发展。在孩子的幼儿阶段, 教师和家长的应该扩大孩子对于生活的接触面, 不仅了解生活的美好, 还要体验生活的艰辛, 对生活产生更广更深刻的印象。

二、科学启蒙教育内容生活化

生活中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离不开生活, 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身边的生活教育资源, 将科学启蒙教育内容更加生活化。

(一) 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素材

生活是一本书, 需要我们用一生去翻阅。许多家长盲目地追求那些所谓“高大上”的幼儿启蒙材料, 却忽视了日常生活这个巨大的素材库。将生活内容融入教育会对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产生更大的帮助。例如, 在下雨的时候, 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解雨是怎样形成的;当看到路边的小花的时候, 可以给幼儿讲解小花的生长过程;在教孩子认识动物时, 可以组织幼儿去动物园, 真切地接触到动物, 让幼儿将书本中的动物和实际的动物联系起来。

(二) 将兴趣点融入日常启蒙生活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家长和教师应该从生活的兴趣点出发, 结合幼儿阶段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特点, 将生活中孩子的兴趣点事物融入科学启蒙教学中。例如, 很多小朋友喜欢看动画, 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 给学生播放《蓝猫三千问》《海尔兄弟》等科普动画, 让学生在看动画的同时学习到相应的知识。

三、科学启蒙指导策略生活化

幼儿科学启蒙方法多种多样, 对于方式方法的选择, 我们应该将日常生活经验渗透到对于孩子启蒙教育的策略中, 使幼儿科学启蒙方法更加生活化。

(一) 实现幼儿教育的区别化

每个孩子的个人特征和成长历程各不相同, 在孩子的幼儿启蒙教育阶段, 要根据孩子的不同的特征选择不同的指导策略。例如对于同一件事情的学习, 有的孩子在思维方法上更有天赋, 而有的孩子的天赋在动手能力上, 这时我们对于这两个孩子就不能一概而论, 而应该分开来培养, 对于思维天赋的孩子应该在思维培养上进行拓展, 而对于手工天赋的孩子就应该在手工方面进行拓展培养。另外, 对于不同的孩子来说, 他们的理解能力也是不同的, 教师可以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和讲解方式, 让更多的孩子充分了解相应的知识。

(二) 注重幼儿教育的过程

做任何事都不能一蹴而就, 对于幼儿科学启蒙教育, 我们更应该注重教育过程, 学会耐心对待。现代社会往往趋于对最终结果的追求, 而慢慢遗忘过程体验的重要性。在幼儿教育阶段, 我们应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耐心地、细心地将生活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孩子, 让孩子在接受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 感受生活的乐趣与美好。

总之,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关系着孩子们的未来发展, 所以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方式十分重要。生活本来就是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们应该将这一巨大资源与启蒙教育相融合, 达到科学启蒙的目标。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方式和方法, 将生活好好地融入启蒙教育中, 使启蒙教育的效果更大化, 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推动启蒙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雯倩.幼儿园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区域环境创设与利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2]赵雪灵, 卢清, 刘尧.浅谈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生活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S1) .

3.将投资与爱好融为一体 篇三

工作、生活与爱好之间如何平衡?他的秘诀就是,“将工作与休闲融为一体。”

《投资者报》:你的个人爱好有什么?

汪潮涌:帆船、打高尔夫等,尤其酷爱帆船运动。

2005年,我曾投资4亿元人民币组建“中国之队”参加第32届美洲杯帆船赛,该举动一度在业界引起极大震动,虽然后来争议不断,然而我对这一项目所达到的社会价值非常满意——填补了160年帆船赛史上没有中国人参与的空白。

2011年9月,美洲杯赛场,我们成立的中国之队有精彩表现,在最后一场比赛中拿到第三名。我跟我们的船长Charlie Ogletree一样高兴。因为我觉得这是我们应得的奖赏, 辛苦工作得到了回报。

现在,我还计划成立自己的“帆船会”,发动国内的企业家加入其中,将这项爱好打造成我的一个投资项目。至于具体计划,暂时还不能透露。

《投资者报》:你为何会钟爱帆船运动?

汪潮涌:我在前面提过,我心中一直觉得“好男儿志在四方”,帆船恰好能给我这种感受。

此外,在美洲杯赛场上出现中国人的身影,能够让国外更多人看到并了解中国,这让我非常自豪。以我们的船队此次亮相美洲杯赛场来说,在我们的船上,我们将我们公司“信中利”以及我们投资的电子商务公司“麦包包”和最大的垂直鞋类电子商务公司“骆驼服饰”、“东田造型”时尚品牌以及九城旗下的“火瀑”网游品牌一起亮相,在国际媒体中,被评为美洲杯“中国品牌元年”。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品牌形象,让很多人看到中国不是只有“中国制造”,也有“中国创造”。

《投资者报》:忙碌的工作之余,如何保持自己的爱好?

汪潮涌:现在工作上的很多事情,比如法律、审计等工作都是由专业人员去做,同时,公司的研究团队也会就行业和具体企业财务情况提供一些专业意见,我做的就是最终决策,通过这么多年的投资经验,现在能够在很短时间做出判断,我这24年的历练很难复制。

因此,我现在是不断让自己解脱出来,做一些喜欢的事情。

《投资者报》:你现在虽然减少了一部分工作,但同时又做帆船投資,成立“美帆会”,仿佛事情又增加了很多,能否兼顾?

汪潮涌:其实,我现在正是通过将投资与休闲结合起来的方式让自己解压。你看我们投资的行业,大部分是时尚产业内的企业,平时看秀啊,带朋友试着去驾驶帆船啊,都是我平时的爱好,而我在满足自己爱好的同时还能够兼顾投资,也能够让自己彻底放松下来,休息一下。

《投资者报》:投资行业竞争激烈,你这样做投资又兼顾爱好,是否会影响到信中利的竞争力,或者LP的利益?

汪潮涌:肯定不会,我们是一个团队在运作,同时,由于我们的基金自有比例比较多,比如在美元基金当中,我们几个合伙人的出资占到了70%,在几只人民币基金当中,我们的出资比例大部分在20%~30%。整体来说,我们自己投入比例较大,因此肯定在投资的时候比较慎重。

4.与妈妈融为一体 篇四

这匹母狼,名叫“紫岚”。她之所以名叫紫岚,是因为她毛色发紫,而且还是罕见的紫。她是一位腹部毛色纯白体态轻盈狼,她的配偶不幸死去,而她的腹部却怀上了狼崽。老天似乎处处都跟她作对。当她怀着小狼还在追事物的途中,腹部难受,她要分娩了,可是就在这不幸的关头,猎狗看到了她。她在绝境中终于分娩,躲开了猎狗。他的配偶是位出色的狼,所以狼崽也生得俊俏。她培养黑仔成为狼王,但黑仔在森林中被金雕捉了去。之后又培养蓝魂儿成为狼王,但蓝魂儿太勇与表现自己,中了猎人的圈套。然后,她让最自卑的双毛成王,她愿以为美梦成真,双毛在于现在的狼王洛克搏斗当中自卑心突发,最终败倒。老天什么都不成全他,她的女儿媚媚找了狼群中的苦狼作为伴侣……最后他血洒碧空与曾今的金雕同归于尽,她为的只是寄望后代能当上狼王!

这本书,让人感触极深――狼没有人类的什么礼道和人道,狼也不需要儿女的回报,她们的母爱是在维护儿女的尊严是在给孩子当奴役,她们所谓的狼道是野心,抱负和王者风范,她们只想儿女成王,仅此而已,她们所需求的并不多。是啊,人世间爱为何物?其实动物也与人一样在任何时候都在谱写爱的篇章!紫岚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狼的爱太溺,让狼崽们产生一种唯我独尊的信念,她的溺爱死在金雕嘴中;她的溺爱让蓝魂儿太过于表现死于非命;她的溺爱让双毛不经任何准备与狼王打斗死于非命……这些都是残忍的爱,父母对孩子太过好,也会让孩子误入歧途,正是这些爱导致了我们一生的错误!

5.城乡一体化问题与探讨 篇五

【内容摘要】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经济和社会结构不断转化的过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推进,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的二元结构,必然向城乡一元的现代化结构转变,这就是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它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近年来我国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讨论做一综述,以期推动关于这一问题讨论的深入。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问题探讨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①,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城乡一体化的概述

(一)城乡一体化的背景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城乡差距非但没有缩小,而且正在逐步拉大。造成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的最直接原因是,长期以来政府运用政策和制度手段,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间接的原因是,在国家人为政策性干预下,城乡居民在税负、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没有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尤其是始于1958年的以城乡分割为特点的户籍制度,不仅在身份上强化了城乡的先天差别,造成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权益保障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而且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差别制度化②。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结构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综合国力明显提高,2005年全国人均GDP达到1700多美元,农业总产值在GDP中的比重由28.1%下降为12.5%,农业劳动力在总就业中的比例由70%以上下降为46%,城镇化率由17.9%提高为43.0%。这些 1

成果为在新时期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物质保证。按照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一般认为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指标是,人均GDP高于1000美元,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低于15%,农业劳动力在总就业中的比例低于30%,城镇化率高于40%。因此,我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条件正日渐具备,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一体化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顺应形势发展,及时明确了要对农业、农村、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并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从2004年和2005年两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可以看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已经开始实施,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力度正在不断增强。

(二)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多方面,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有所不同。

社会学和人类学界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界则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有的学者仅讨论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可称为“城乡工业一体化”。规划学者是从空间的角度对城乡结合部做出统一的规划,即对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物质和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生态、环境学者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

我们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

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应该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

二、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落后,城乡之间的“鸿沟”需要逾越

思想观念落后,城乡之间的“鸿沟”需要逾越。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少数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不能辩证处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等能够产生直接效益的工作上,而对城镇建设、农业劳动力转移等工作重视不够③。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一些群众思想僵化、行动消极,突出表现为四种心理:一是留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认为“种田是万本利、进城是找苦吃”,既不愿意离土、也不愿意进厂;二是怕离开土地失去生活依靠,怕进入城镇找不到就业门路,怕转移住宅不适应环境;三是划地为牢,死守田园,欺生排外,不愿对外交流;四是等待观望,苦度穷熬,寄希望于政策搬迁,寄希望于政府扶持。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了界限、制造了“鸿沟”,难以推进城乡通融、协调发展。

(二)政策环境不优,农民进城的“门槛”需要降低

政策环境不优,农民进城的“门槛”需要降低。在户籍管理方面,现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的制度没有彻底改变,农民进城必须达到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标准,而且户口迁转手续繁杂,一些地方还要缴纳增容费、城建费、保险费等高额费用,在计生管理、人口暂住等方面也受到诸多限制;在土地使用方面,由于存量土地的置换转让缺乏具体规定,加上国家对建没用地实行严格控制的统一政策,致使农民进城难度很大;在发展环境方面,少数地方对在城镇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屡禁不止,就业、教育、医疗等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城乡有别”,抑制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种种有形和无形的“门槛”,把大量想进城的农民拒之城外

(三)文教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涉农社区新建的文化活动场所甚少,大多数社区都是利用旧场地进行改建、维修,设备陈旧、简陋,设施设备配置不全,面积远远小于所规定的标准;与城区教育资源相比,涉农

街道存在生源不平衡和结构不合理,以及投入不足、师资匮乏、管理落后等问题。涉农区域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存在原有基层卫生预防保健网络不健全、新的卫生资源规划不尽合理等问题。

(四)农村劳力培训机制不健全

农民自身对技能培训的选择具有一定盲目性,自主创业意识薄弱,劳动者接受培训和就业愿望不强;政府导向力度仍然不够,政府在具体协调中下达培训目标任务,但是为完成目标任务在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中过于重视数量,缺乏定单、定岗、定向式的培训,造成培训后人员不适应市场需求,寻求不到合适的岗位。

(五)建设投入短缺,城镇发展的“瓶颈”需要突破

目前,小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金融方面,随着基层金融机构的撤并收缩,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微乎其微;引资方面,受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小城镇的发展环境无法与大中城市竞争,吸引外商进镇投资的规模有限;财政方面,由于县财政实行垂直管理,乡镇政府无力调剂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县级财政由于“僧多粥少”而力不从心、鞭长莫及。由于银行投得少、向上争得少、市场筹得少,小城镇建设只能依靠土地收益和社会投资作支撑,而绝大多数农民刚刚跨越温饱,进镇建房后资金所剩无几。从而,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发展的最大“瓶颈”。

三、探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一)以深化认识为突破点,理清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

发展小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是加快结构调整的“推进器”,是城镇辐射农村的“连接点”。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推进城乡一体化总的思路是建设城镇、提升村庄、城乡互融、协调发展,最终消灭城乡差别。具体实施中,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繁荣农村与发展城镇相结合。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民才能进城,才能缩小城乡差别。二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不能一哄而起,盲目发展。要在有效利用现有城镇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已经形成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城镇优先发展,特别是加强中心镇、口子镇和边贸镇建设。三是坚持凝聚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既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地的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走特色发展之路;又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打破各种不利于城镇发展的体制束缚,广泛开辟投融资渠道,增强城镇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四是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发展小④

城镇,不能以牺牲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代价,应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以完善政策为立足点,营造城乡一体化的良好环境

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是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农民进城与否,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选择,无利可图或者得不偿失,农民必然不会进城。因此,要完善有关政策,为农民进城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完善户籍管理政策。放开农民进镇落户的限制,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彻底消除户籍制度的“等级烙印”,使其转变为一个单纯的人口登记制度的工具,最终实现城镇户籍管理一体化。对长期在小城镇工作、有稳定的职业收入和住所的农民,允许转为城镇户口;对不具备转为城镇户口、但在小城镇居住时间较长的,可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对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民,可将户口迁入所在企业统一管理。二是完善土地使用政策。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划拨、统一管理,并建立严格的耕地审批和考核指标体系。以稳定农村现行土地政策为前提,妥善处理农民离土进镇与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的关系,解决好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问题。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与城镇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逐步建立健全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镇落户农民及相关人员的后顾之忧。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是领导重视

党政领导要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了还清城乡二元结构欠下的旧帐,寻找各种方式途径,向“三农”输血、向“三农”倾斜,努力在财政预算、重点项目和工程建设、兴办社会事业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时,坚定不移地把农民作为受惠中心,把农村作为发展重点。同时,政府职能要准确定位,必须针对管理幅度小、机构交叉多、资源共享差、职能不配套的问题,对有关行政管理制度进行适应性改革。必须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健全公共财政制度,使财政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支出结构趋于合理,把更多的资源尽快投向农村。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核心是统筹发展

从实际出发,制定较为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不断地拓展思路、整合资源,采取有效的发展措施,在统一规划指导下,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积极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构建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开创了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局面⑤。在统一规划中,要明确各个区域的功能定位,有效整合城乡资源,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城乡发展基础,把广大农村纳入城市规划范围,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社会服务设施配套到农村

(五)以城镇建设为着力点,优化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

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抓好城镇建设,增强城镇对人口的吸纳力。一是科学化规划,以规划扬特色。要根据区位优势、自然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城镇发展的定位和方向,对乡镇企业和工矿企业发达的着力建设工业主导型城镇,对矿产资源和土特产品丰富的着力建设资源开发型城镇,对沿交通干线、区位优势明显的着力建设商业贸易型城镇,对人文色彩突出和山水风光独特的着力建设旅游服务型城镇,形成设施齐全、品位高雅、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城镇体系。二是坚持优质化建设,以建设创精品。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权威性,树立精品意识,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严把施工资质关、材料质量关、竣工验收关,确保建设高标准高质量。三是坚持规范化管理,以管理树形象。完善城镇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加快社区建设,整治脏乱差现象,切实做到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环境优美化。四是坚持市场化运作,以经营养城镇。树立经营理念,把城镇可盘活存量资产推向市场,实行资本营运,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滚动发展之路。

注释

①冯雷.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农村经济,1991(1)

②袁政.中国城乡一体化误区及有关公共政策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2)

③杨荣南.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1997(5)

④毛寿龙.中国地级政府的过去与未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5(2)

⑤曾万明.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城乡一体化建设[J].农村经济,2005(4),第99页

参考文献

1、潘永江,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城乡一体化进展 【J】现代经济探讨,2001,(2)

2、公文易文秘资源网

3、维普资讯网

6.语篇与语境的一体化 篇六

语篇与语境的一体化

语用学和话语分析都十分重视语境因素对语言运用、语言理解、语言意义的影响.话语或语篇是交际单位,它和语境之间存在这样的辩证关系:语境决定语篇,语篇体现语境.

作 者:朱晓莉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东・增城,511370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年,卷(期):2007“”(12)分类号:H0关键词:语篇 语境 外语教学

7.与妈妈融为一体 篇七

技工院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 有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有利于专业课程各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 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有利于学生快速吸收知识、快速掌握技能、快速成才, 有利于造就“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所以, 技工院校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运用, 深入研究一体化教学, 进而打造属于本校的特色品牌教学模式, 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成都市技师学院自成立以来, 一直致力于一体化教学的开发和运用, 下面就我院在教学中如何开展一体化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本院坚持一体化教学所取得的成效

在推进一体化教学模式中, 本院电子信息工程系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科采取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通过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使得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得到完善, 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1.校级试点班的成绩。10级预备技师班作为成都市技师学院校级试点班, 开启了学院一体化教学尝试的先河, 考虑到生源情况相对于三年中职生、五年高职生来说具有较好的基础, 从而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 及时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组织专门的教师团队, 在各种硬件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 将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机械式的记忆转变成以典型的工作任务驱动, 让学生在学中做, 做中学,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三年的试点, 学生不但在理论上知识过硬, 在技能上也能够独挡一面, 该班学生黎天瑞正是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受益者, 2013年11月, 由学院组队代表四川赛区赴江苏省盐城市盐城技师学院参加全国第四届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决赛, 在“无线电调式工 (高级组) ”项目中, 该名学生获得三等奖;现10级预备技师班的大部分学生作为我院校企合作单位之一的智翔集团精英班的第一期学员, 从事移动通信网络后台优化数据分析、后台移动网络维护等项目, 目前大多数学生都能独挡一面, 成为项目工程师, 在移动通讯领域中发挥着自己的才能。

如果说10级预备技师班是一体化课程的初试, 那么11级预备技师班则是对一体化课程运用的升华, 从开初的不成熟, 到逐步形成一体化的理念, 教师团队的更加完善, 硬件设施的不断改善, 使得该班在一体化教学中更优越于传统的教学班, 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团队协作能力不断加强, 技能水平不断地跨上一个档次。

2.人社部试点班的成效。2012年9月, 我院承担人社部电子技术应用一体化的教学任务, 我院选择电子信息工程系12级五高电子技术1班作为试点班, 该班严格按照人社部试行的一体化课程实施方案实施, 但由于学生生源参差不齐, 多数为初中毕业生, 知识水平受到一体化课程的限制, 但既然是试点班就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 改变学生、家长的认知, 以实际的工作情境, 让学生体验一体化教学带来的改变。因此, 我院根据学生的情况, 从硬件与软件上全新打造, 吸取院级一体化试点班的教学管理经验, 配备一体化师资团队, 在近一年的一体化开发与运用中, 该班学生由起初对一体化教学方式的茫然, 到逐步适应, 再到深刻地理解, 都让该班的学生受益匪浅。该班学生宋必成同学, 通过一年的一体化教学的体验, 于2013年6月, 赴江苏省无锡市参加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决赛, 在中职组“企想杯”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项目中, 经过激烈角逐, 在38个省代表队中脱颖而出, 代表四川赛区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试点班学生学习了中级工层次的《电子产品组装》、《电气布线》、《电子设备安装》等一体化课程。在一体化课程中体验了计算机组装、万用表装配、DVD整机组装、双联双控线路安装、液晶电视的安装与调试、室内监控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简单会议室语音系统安装与调试等学习任务的一体化教学, 并且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通过过程性评价, 入课率达到100%, 一体化合格率达到90%以上。2013年, 我院借申办国家示范中等职业学校为契机, 继续在2013级新生班中开展“国示”一体化的试点, 推广一体化教学改革, 扩大一体化教学的力度, 提高办学特色, 进一步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能人才。

3.一体化师资培训成果。根据本院对一体化课程的认知与实践, 领导的高度重视, 加之国家、政府对我院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投入, 实训条件的改善以及师资力量的打造, 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 我院成功完成人社部全国高技能人才师资电子技术应用一体化教师培训, 培训人员达40余次, 来自全国各地各技工院校的教师经过15天112节课程一体化理论、实践的体验, 提高了教师对一体化教学的认知, 丰富了专业知识。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人社厅函[2013]247号文件, 关于公布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的通知, 我院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被确定为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 主要承担人社部组织的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任务。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将有效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满足一体化师资培训需求, 构建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培训优质的全国技工院校师资培训体系。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计划的实施将大力推进我院中职示范校建设进程和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也将成为我院中职示范校建设亮点。

我院不仅是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的基地, 而且也是四川省人社厅认命的唯一一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体化师资培训的基地, 2012年12月、2013年7月先后为四川省各技工院校70余名教师进行一体化教学培训, 教学经验丰富, 培训效果优秀, 受到省厅、各兄弟院校的一致好评。

4.人社部一体化课程开发成果。我院作为人社部技工学院第二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验学校, 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 2012年6月由我院组织了人社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体化课程方案修订暨工作页编写研讨会。此次会议包括来自全国各地各试验校的一体化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参与, 会议主要针对人社部对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要求, 研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工作页内容及编写要求, 并敦促完成2012级试点班第一学期课程工作页编写任务, 以满足全国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体化试点班级第一学期的教学需求。通过此次会议, 让我院参与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教师更有信心、更有决心与其他兄弟院校一起完成人社部下达的工作任务, 完成一体化课程改革。

我院电子信息工程系高级讲师冯松老师参与《电子产品组装》、《电气布线》等工作页的编写任务, 并在我院2012级人社部试点班中进行一体化课程的实施, 通过一年的试点,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5.我院一体化课程辐射成效。通过两次人社部全国高技能师资一体化的培训, 两次省厅一体化师资培训, 参培的学员由最初从对一体化课程陌生到熟悉, 从传统教学到一体化的体验, 从借鉴到全面参与, 各个学员在各自的学校从事着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作为兄弟院校的老师, 互相联系交流是必要的, 在网络优越的今天, 我院分别建立全国一体化师资培训 (QQ群号:249657448) 、全省一体化师资培训 (QQ群号:281975534) 讨论的QQ群, 群里都有各自培训的主讲老师及专家, 各学员可以利用群中的资源相互讨论在一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 也可以将各自学校在开展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进行分享, 还可以直接与专家远程对话、视频畅聊一体化教学带来的益处, 从中吸收到更有用的支撑, 为各自的学校提供一体化教学的物质保障。

通过一体化的辐射带动作用, 来自珠海技师学院的教师江智莹、襄阳技师学院教师的张涛、朱周春, 通过参加我院2012年全国高技能师资一体化培训, 现从事人社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体化工作页的编写, 成为各自学校一体化教学开发与教学实施组织的骨干老师。我院电子信息工程系高级讲师冯松老师近两三年来一直从事人社部一体化课程开发的研究任务, 经常参加人社部关于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研讨会, 为我院一体化课程改革带来先进的理念, 成为我院电子应用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实施专家, 先后成为人社部、省厅一体化师资培训的主讲老师, 在讲学过程中, 积极致力于在全国技工院校推广一体化教学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

二、我院构建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具体措施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 我们认为要真正构建一套成熟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必须首先建立一体化教学的配套管理制度、评估标准和激励机制;然后是培养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制定一体化教学计划、编写一体化教学大纲、编著一体化教材和建设一体化教学场地和设施。我院在推进一体化教学方面的具体做法是:

1.营造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良好氛围, 让教师、学生全面参与。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 所涉及面很广, 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在短时间就能完成的, 必须经过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才能将一体化教学落到实处。一方面, 一体化教学的阻力主要来自于大部分教师长期以来养成的传统教学习惯, 特别是学校教龄长的老教师, 接受新鲜事物有一定的时间过程。另外, 学生本身对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是十分关键的。为此, 对于教师层面, 我院首先展开一体化教学的座谈会、研讨会, 并邀请相应的专家为教师培训。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职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如果还是一味地闭门造车, 不了市场行情, 不了解社会、企业的需求, 我们的教育只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不改革就没有活力。改革怎么改?当然, 一体化教学是最终的方向。通过培训, 教师统一了思想, 深化了认识, 把一体化教学提高到关系学校和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对待。教师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理念, 补充了新的教育理论与方法, 为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开展奠定了基础。而对于学生层面, 在思想上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通过招生、就业形式教育, 从企业信息反馈, 到历届毕业生的具体实例的讲解, 使学生充分知道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重要性, 而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2.采取多种措施, 从硬件与软件方面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使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体现了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先进教学理念, 让学生“做中学, 学中做”, 让学生作为一体化的主导, 既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 又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我院积极调整办学思路, 加大投入, 在电子信息工程系原有的实训场所中专门打造了一间电子产品工作站, 设定咨询区、维修区、调试区、示教区等各种功能区, 充分模拟企业的现场, 采取多种措施, 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学。目前, 在无线电装接、计算机故障维修、无线电调试、自动装联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的教学中, 一体化教学已经开展得有声有色, 2013年学院的国示项目中将会有更多的诸如智能家电维修工作站、计算机通信网络实训室、智翔移动物联网实训基地等一体化实训室的建成, 更能全面覆盖电子所有专业, 让一体化教学真正地形成了学生乐学、教师愿教、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3.多途径培养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一体化教学要有过硬的师资队伍。要实施一体化教学, 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 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 更要具有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的能力, 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双师型人才, 更要具有创新综合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有一支技高一等、艺高一筹的专业教师队伍, 学校应采取多种途径加强专业教师培养。我院采取教师利用暑假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到企业参观学习, 亲身体验企业工作环境, 了解企业文化及企业的需求, 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的教师带着教学中的一些课题, 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 在他们的实践角度来提升教师对专业理论的认识, 让教师从封闭的理论知识中解放出来, 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学院采取优化师资配置, 以老带新, 以传、帮、带方式带领年轻教师实施一体化教学。明确带教目标, 落实带教措施, 定期检查带教结果, 将部分专业课理论教师充实到实习教学中去, 安排主讲老师带一名副讲老师, 参与学生的一学期的一体化实习指导, 让教师了解实习教学的各个环节、手段和特点, 同时也提高动手能力和指导学生训练的教学能力。新学期开始, 副讲老师变为主讲, 又带新的副讲, 将一体化教学理念步步传承, 让更多的理论专业课老师变成一体化骨干教师, 成为一体化带头人。另外, 我院还从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企业技术人员中引进相关师资等形式。大力引进“能工巧匠”和各类专家,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二是聘请企业和社会上的行业专家, 积极引进从企业退休的工程技术人员、特殊技能人才到学校做实习指导教师, 同时积极与企业建立联系, 请企业专家来学校实训中心指导一体化教师, 协助理实一体化老师开展相关工种的技能辅导。他们到学校任教, 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新技术带入学校, 传授给学生, 也与本校教师相互促进, 形成互补, 促进了教学和实践的结合。随着进一步深入推进一体化教学, 我院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将继续加大。

4.编写适合一体化教学的大纲、计划和校本教材。过去, 技工院校所使用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只适用于分段式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采用的是模块化的教学方式, 这样, 现行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已经不适用了。但一体化教学没有现成的可以借鉴的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我院电子系10预备技师班、11预备技师班则是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 在企业调研报告可行的基础上, 由系部教务科组织各教研室开发团队, 制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课程标准以及课程的运行进度表, 开展一体化教学。没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就自己制定, 没有教材就自己编写。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 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定位, 编写适合职业中学学生教育教学的教材, 创建以能力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校本教材模式。提倡“先讲义, 后教材, 成熟一门, 编写一门”的教材建设方法, 努力探索校本教材编写的新途径。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实施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一体化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效果, 单靠先进的设备和教师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 实施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因为课程的改革、课程的开发, 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因此, 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质量, 是保证一体化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学院非常重视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检查与评估, 督促各系部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可行的检查、评价制度, 并通过网上评教, 召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教师评学及其他有关途径, 及时反馈课堂教学质量的信息, 并第一时间告之一体化任课教师, 调整授课计划, 让学生充分享受一体化课程带来的好处。

三、一体化教学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体化教学最大的优点是直观,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启发较大, 学生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容易有效地形成团队精神。但是, 一体化教学也面临一些重要的问题:

1.教师要求比较高, 不光是理论知识, 还有动手能力、课堂掌控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 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职业学校必须加快高技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2.一体化教学活动中, 在重视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难免占用了理论教学的时间, 在缺乏足够理论支撑的情况下, 对学生进一步发展有所抑制, 各职业学校必须合理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合, 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 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边学边练,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活动中, 准备周期变长, 相同内容的条件下, 一体化教学所需要的准备时间、教学时间都是传统教学活动的几倍。因此, 对一体化教师的工作评定, 面临更大的难度, 各职业院校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评价体系。

4.一体化教学活动中, 大量的实践活动引入到教学, 需要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我们的教学活动。因此, 资金来源、教学设备都严重制约一体化教学的应用与推广。

8.与妈妈融为一体 篇八

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而我们有些教师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预设成了一个个“圈套”,支配牵动着教师与学生,课堂缺少了灵动。

在课堂教学中,最精彩的场景往往在教师的预设之外,它是师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是教学中的机智与创新。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打造精彩课堂,让预设和生成融为一体,把学生的灵动真正呈现出来。

1 精心预设是打造精彩课堂的前提

预设通常指的是课前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诸如确定教学目标、梳理整合教材、设计教学环节、设计情景问题、设计教学方法、考虑学生学情、选择所需的课件等。只有精心进行预设,才能实现教学目标。预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预设的素材、情景应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在教学中,我们有的老师由于所举事例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尽管花了很多力气,但收效甚微。课堂上要增强教学情景的感染力,教学设计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出发,在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提炼问题,创设情景,展开教学。

预设的内容不能太满,要留有空白。有些教师往往追求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然后通过教师的贯彻落实,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精细预设,可以说是学生思维与想象的桎梏,生成的空间自然就很少。因此预设力行“简约”,教案设计要像画中国画一样,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留有空白,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为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关注差异,让学生质疑问题,探究尝试,拓展开放,为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提供保证。

教学思路要清晰,要富有内在逻辑。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训练等,教学思路应当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要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感。

一堂课,如果教师的思路不顺,将很难培养学生思维的思辨性。因此,教师的讲授一定要讲清思路,力求简洁、顺畅,理清来龙去脉,知道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弄清问题情景,学会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些都为师生在课堂上迸出灵动的火花创设条件。

预设的情景问题应有益于生成。课堂生成是可预设的,因为它有规律可循。教师应自觉地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学生,预设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会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有怎样的体验,练习会有哪些误差。设计教学过程,要凸现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细节处理,设计教学事件,要注重给课堂生成“留白”;设计教法,要注重师生互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学法,要注重生生互动;设计练习,要关注个体群,要有实践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可生成性。

2 提高老师自身素质是打造精彩课堂的关键

有的教师总觉得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资源不可捉摸,是无法预测和控制的,其实不然,,要抓住动态生成的教育契机,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具备以下一些因素:

2.1 丰富的学科知识背景

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开展下,更多的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不断地提出问题,提出为什么。因此作为 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储备广博的知识,使自己的教学素养达到“资深”的层次,从而可以轻松驾驭课堂。很多思想品德问题的理解与分析,需要政治、法律、历史、社会、哲学、地理、文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运用,这对于“专业”的教师是挑战。因此教师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背景,要及时调整知识结构,要与新课改同步成长。

2.2 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

教学的前提之一是了解学生。老师所面对的是众多个性鲜明的学生,不仅每一位学生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内心世界,且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差异。

对于如何了解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可从以下三点着手:

教学前了解学生。备课,教师不仅仅要钻研教材,了解课程标准,还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使教师在预设时更具可行性。了解学生包括方方面面,学生的整体发展特点,学生的个体差异等。

教学中观察学生。一个有心的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走下讲台,生是怎么做的,学生们的行为表现能够为老师提供最真实的材料,以便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

教学后反思学生。反思学生课上的种种表现,作业的正确程度,看着能否从中得到一些普遍的东西,以便于下次上课时能够更充分地了解学生。

2.3 教学中随机应变的能力

精心的预设为课堂教学提出了理想化的教学模型和优化的教学“蓝图”,但课堂教学有其随机性和偶然性。这就要求教师还必须具有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的能力。

要熟练的掌握教材。对教材相关知识点做到博学精通、前后联系、心中有数,才能根据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法。

要充分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如果在备课过程中多从学生方面考虑,会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3 追求预设与生成相融合是打造精彩课堂的目标

一堂成功有效的课既离不开预设,也不能没有生成。但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的教学,将会导致无视或忽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尽管这堂课多么“环环相扣”,仅突出的是教师个人的精彩“表演”,而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的“生成”,也许这堂课会热热闹闹,但因为缺乏目标,会出现“放而失度”的现象。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对教学预设进行及时调整。对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促进学生个性张扬的要以充分的空间,因势利导,让其成为课堂中的闪光点,而对一些消极的、负面的则不能放任自流,而应采取机智的方法,回到预设的安排上来。因此教学的预设是必要的,而生成的亮点是精彩的。教师要把预设与生成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上一篇:开发区管委会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计划下一篇:试验检测公共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