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进行课堂观察

2024-09-29

如何有效进行课堂观察(共9篇)

1.如何有效进行课堂观察 篇一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教师教学工作培训材料之一

韩再林

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课堂上学生总有表现不好的时候?

为什么同一个班,不同的老师上课,课堂情况不一样?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我们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方法?

二、课堂管理的方法:

1、和家长、学生的沟通。

作为家长,他们希望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一个有责任心、有耐心、教学能力强的老师手上。那些相信你能把他们的孩子教好的家长通常更愿意配合你的工作。

作为学生,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很高兴认识自己;很开心教授知识。那些受到老师关注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较好的表现。“亲其师而重其道”,当师生的关系改善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改善,学习成绩就会提高。

这是人的本能。所以,让我们从人性的本能出发,使用一些方法更好地激励学生。其中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开学的第一时间给学生及其家长写一封信。如下,有一个例子; 亲爱的--------家长:

我是河职院附属小学的---------老师。我要告诉您的是:在新的学年里,我很荣幸能够担任您孩子的-----教师。我非常期望在新学期里,我们为了孩子的成长和进步相互沟通和配合。同时,我也保证尽我能力去激发孩子更多的潜能,让他(她)在新的学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如果您在本学期需要我的帮助、或者您有任何关于孩子的问题,都可以及时和我联系和沟通。我的电话号码是:135------------。再次谢谢您允许我教授您的孩子。此致。

-------------------

2014-8-3

2、明确课堂常规。

在课堂上出现纪律问题是普遍的,也是正常的。表面上看主要是学生的问题。实际是教师没有明确制定和持续强调的课堂规则。在课堂上有章可循的教师所遇到的纪律问题就少一些。优秀的教师也会被课堂上的纪律问题所困扰,但是这种问题出现的概率比较低。他们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在优秀教师的课堂上有明确制定和持续强调的课堂规则。

我们就几类教师和有无课堂规则的情况进行一下组合,来分析一下会是怎样的。

(1)年轻、和善但无课堂规则和管理的教师,学生是喜欢的。因为课堂上是自由的。但一旦出现纪律问题,管理起来就有困难了。到最后就发展到没办法授课了。

(2)很严厉但无课堂规则和管理的教师,学生是害怕的。因为课堂上是没自由的。也比较少出现纪律问题,管理起来看是容易。但手段多半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这类教师最容易引起学生和家长投诉的。

(3)不管是年轻、和善的教师,还是很严厉的教师,当有了明确制定和持续强调的课堂有规则后,课堂的情况就有了大大的改变。原因很简单;教的老师有章可循,学的学生有规则可守。如此,课堂问题就会减少,教学效率就会提高。接着就要谈谈课堂规则明确制定和持续强调的话题了:

(1)课堂规则的宗旨是什么?就是利用规则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说细点就是一个能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2)课堂规则要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来制定,上不同的课,就有不同的规则。数学课和英语课的课堂规则肯定有差异的地方。而且,课堂规则的条款不宜过多,有五条就够了。

(3)有了课堂规则还只是纸上的,还要花一定的时间和学生讨论规则的重要性:要指导学生如何遵守规则:和学生一起反复进行操练。对遵守规则好的学生要大力表扬,对不遵守规则的学生要给予批评教育。

例:六(2)班数学课堂规则

1、上课前在桌面上只准备好数学课本、课堂练习本、草稿纸、尺、红笔和蓝(黑)笔。

2、认真听讲、主动思考、积极举手发言。都要做到“先举手、再发言”,而且声音要大。

3、4、专心学习,不玩东西,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独立完成课堂练习和课堂作业。不懂就问,不得抄袭他人作业。

5、课堂上的行动要听从老师的指挥。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3.在课堂上控制好情绪

教师在课堂上犯下的最低级的错误就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难道教师不知道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是违反师德和校纪的吗?知道。怎么还是每个学校,每个学期都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被体罚的学生“冒犯”了老师,挑衅了老师的耐心。这时,教师应该的是冷静、冷静、再冷静。遗憾的是,我们的老师,冲动了,被小学生的“小性子”行为激怒了,不该发生的事情也就发生了。

小学生终归还是孩子,他们还不成熟,还会“调皮捣蛋”。这是孩子的天性。作为成年人的教师,应该知道这些。

老师们,请记住:在课堂上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在学生面前发脾气。一旦你发了脾气,你的形象在学生心里就受损了。“调皮捣蛋”的学生知道你为什么事发了脾气,他们就会让这样的事再次发生的。到那时,就受人欺负了。

老师们,还请记住:在课堂上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一个学生所做的事真的让你很生气,并且超越了你的容忍度时,你该怎么办?请把你的手背在背后,请把你的舌尖顶住上颚,心里慢慢从1、2„„„

7、8往后面数数。数到心平气和为止。给学生一个台阶,也给了自己一个台阶。

4、化解课堂问题

一节课四十分钟,如果全部用在教学上,效率很高。但是很难做到时间全部用在教学上,总有一部分时间是用在解决课堂纪律问题上的。有的老师用时比较少,有的老师用的多。我们常见到,有的教师上课,后面站着一两个不守纪律的学生,在被变相体罚:我们也常听到“小眼睛,看黑板、小嘴巴,不说话。”等等。

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总是在找学生的问题,那你看到的问题就很多了。你用在教学上的时间就会减少。怎么办?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会化解课堂问题。

怎样的事是大事?在课堂上,一个学生打另一个学生:或有学生晕倒等等。这样的突发事件就是大事,那就要停下教学工作来处理问题了。

怎样的事是小事?可以不中断课堂教学工作而管理的事是小事。如:个别的学生在玩东西,两个学生在小声讲话,在做课堂练习时有个别学生在东张西望,有极少数的学生为引起老师的关注故意发出怪声。等等。类似这样的事,管不管?肯定要管。怎样管?就是“冷处理”。就是把有事化成无事。比如:对在做课堂练习时东张西望的个别学生,不要点名批评,只要走到他的座位旁,停下来看一看,就知道他东张西望的原因了。他可能是学具出了问题,也可能是有题不会做。老师不做声地帮他解决问题,一方面这名学生内心会感激老师,是老师给了他的面子,还帮他解决了问题。另一方面,教师不动声色,对全班的教学工作就一点影响都没有。对为引起老师的关注故意发出怪声的极少数的学生,也不要大声点名批评。而是先用眼光盯着他,再让他站起来回答教学问题,或让他上黑板做题,自然而然地解决问题了。对玩东西的学生,也不要中断课堂教学工作去管理,看在眼里,记住心里。方便时就走到他的身边,没收他玩的东西。如果他自己意识到违反了课堂规则而改正错误了,那就是学生把小事化了了。老师又何必把小事化大呢?

5、表扬与批评

人人都希望他人能关注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人人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赞赏和表扬。这是人性。同样的道理,学生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和表扬。“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对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是有效的课堂管理的方法。例如:预备铃后,教师来到教室门口,会看到教室里的情况,有的同学做好了上课的准备。桌面上准备好数学课本、课堂练习本、草稿纸、尺和笔。在座位上坐好安静等待上课了。也有的学生还在课室里走动,还没做准备事宜。此时,老师是表扬前者,还是批评后者?肯定地回答:表扬前者。老师可以这样表扬“第二组的张鹏同学课前准备做得最快最好,还有第一组的谢芳同学,桌面摆放很整齐,第四组的大多数的同学都表现很好。----------如此,老师没有批评一名学生,但老师希望看到的效果出现了,全班的学生都很快完成了课前准备。

在课堂上,有少数学生有不好的表现是正常的,如果老师总是盯住表现不好的少数学生,口头上老是严厉批评。,全班学生的心情都会坏,和谐的气氛没了,教学效率就低下。

在课堂上,有少数学生有不好的表现是正常的。我们当教师的要清楚这点。要用表扬好的学生来提醒表现差的学生;要用鼓励好的学生来告诫不守规则的学生。

就是不守规则的学生比较多的班,也不要轻易用批评的方法,更不要轻易用直接点名批评的方法。批评人是容易伤人心的一种无奈的方法。学生也有自尊心,也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那么,是不是不管那些不守规则的学生呢?不是。要管,还要严格地管。但就是要讲究方法。比如:班上有几个不举手就发言的学生,老师就盯住最突出的一两个。下课后请到办公室去,只要他反复读和背《课堂规则》第2条。要他反复练习“先举手、再发言”。

请记住:多看学生的优点,多表扬学生的良好行为。就是发生了课堂上不能化解的问题,也不要愤怒发火。请在私下责备你的学生。

6.充实的课堂教学

有一种情况值得我们思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有作业的课,课堂的纪律问题就少些。为什么?学生有事可做,没时间违反课堂规则。

“无事生非”,就是指没正事做时就闹是非。社会上一些年轻人是如此,学生在课堂上也是如此。

怎么解决“无事生非”的学生?有一些方法供老师们参考:(1)、在课前备课时就要设计好以学生为中心的各项活动。(2)、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全班学生都能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事做。

(3)、所有的活动都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都是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展开的。

(4)、每项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两项活动要紧密相连。当完成一项活动后,要快速进入下一项活动中。

(5)、总要准备一到两个“附加活动”以防止之前设计的活动都完成了但还有剩余时间。

(6)、为提前完成活动任务的学生设计其他有意思的活动。课堂活动一个接一个,学生就过得充实。他们讨论教学上的问题,动手实际操作,解决问题,学到知识。等等。

总之,在课堂上,要让每名学生在每个时间段都有事做。要照顾到“吃不饱”的学生:还要兼顾到“吃不了”的学生。这两类学生是闹是非、坏纪律的多数。

2.如何有效进行课堂观察 篇二

一、有目的地在预设性角色游戏中进行观察和指导

案例一:预设性游戏是指教师预设了相关环境和材料,如娃娃家、小医院、小餐厅等。在进行这样的角色游戏的观察时,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那就是———“目的性、层次性、阶段性和多功能性”。我们在下面的案例中就会感受到,这是一个不断观察、反思、调整的过程。这个案例说明了教师要善于在孩子无序的活动中体现出一种有序,并且要善于思考,及时作出有效的调整。

情景一:孩子们一进教室,就被“娃娃家”中的几个瓶宝宝所吸引,瓶宝宝分别悬挂在屏风上,形成了自然的区隔,教师指着这些瓶宝宝说:“看呀,这些瓶子宝宝都饿了呢,可是它们没有小手,我们来帮助它们喂点饭饭吧!”

材料投放:1很多小珠子当作饭和菜。2各种大小、材质的喂食工具,如调羹、筷子、夹子。3不同大小的瓶宝宝,嘴巴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

幼儿游戏情况:1挑大的瓶宝宝玩,对于小一点的瓶宝宝兴趣点差些,而且容易把小珠子散在地上,造成失败感。2在挑选喂食工具的时候,喜欢使用真实的工具,也就是他们自己平时使用的吃饭的调羹。3语言发展好一点的孩子会说:“乖宝宝,我来做你的妈妈。”“乖宝宝,多吃点。”(模仿碟片小仙女里的话)4过了一段时间开始不满足于只喂珠子,于是,搬来了其他的积木、娃娃家的仿真食物等都往娃娃嘴巴里喂。5也出现一点问题:有的孩子常把瓶宝宝吃的“饭”放自己口袋里带回家;有的孩子在“盛饭的时候盛太多了,散了一地后不愿意一颗颗的拾(确实太小,全部拾起来有难度)。我跟孩子讲了很多次,饭饭带回去,或者掉了不拾起来,瓶子宝宝就会没饭饭吃了,可是效果不大。还有的孩子喜欢偷偷拿了小珠子放在自己的嘴巴里。

教师反思:在孩子活动过程中如何观察和捕捉有效的行为特别重要,一般情况下,当孩子在专注于玩耍的时候,教师不要介入太多,只要支持他们的行为就可以了。至于把玩具带回家等情况一般孩子也不是故意的,可以用“小宝宝没饭吃了,谁家里有饭饭带幼儿园里来?”等情景介入的方法,帮助孩子把东西拿回来,还可以和家长联系,帮助孩子搞明白借幼儿园里的东西明天要送回去。材料投放可以分点层次。如大小不一的食物,让幼儿可以选择。对于吃玩具的小朋友可能因为年龄关系搞不清是假的、不可以吃的概念,教师要及时制止,让他了解小朋友吃的东西和瓶宝宝吃的东西不一样,等他略大些自己就会明白的。

二、灵活应对突发性事件,进行观察与指导

案例二:在游戏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们出现一些突发性的事件,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和指导呢?我觉得作为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要善于从孩子的游戏行为中观察到他们的真正的需求,引导在他们在自由、自主、自发、随意的活动中,有序地进行学习。

观察记录:今天的“娃娃家”里可热闹了,客人们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爸爸为他们准备的“美味佳肴”,忽然,只听“砰”的一声……只见隽隽用手一个劲地将桌上的那些“美味佳肴”推倒在地,一边推,一边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什么?这时,娃娃家里已是一片狼藉了……

观察分析:游戏中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教师首先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能马上否定孩子,然后进行引导,让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宣泄自己的情感。比如让孩子知道生气以后要把自己生气的原因讲出来等,从而让他们在游戏中提高交往能力,建立融洽的伙伴关系。

观察指导:观察到这样的情况后我适时介入了游戏,扮成“娃娃家”外婆来做客了。我摸摸他的头用平静温和的语气问道:“隽隽,为什么生气啊?快告诉外婆,看看我能不能帮助你。”

“嗯。”他撅着小嘴点点头。“爸爸和客人都不让我坐在桌上‘吃饭’,所以我生气了。”

“可是,我们坐不下了啊!”当爸爸的舟舟说。

“原来是这样,自己不高兴了,就扔玩具啊,那玩具不高兴了怎么办啊?”

“玩具不高兴了会跑掉了不和小朋友玩了”,当妈妈的若溪抢着说:“以后想玩的时候找不见的。”

隽隽低着头不说话。我说,“我们先把小玩具捡回来吧,有事情我们商量解决,相信‘娃娃家’爸爸妈妈一定会想出办法让隽隽坐在一起吃饭的。”

然后,我假装有事离开了“娃娃家”(其实在暗中观察)。过了一会,只见他们把吃饭的桌子拉出来一点点,以便再放下一张椅子,然后就高高兴兴一起吃饭了。

观察反思:教师在指导孩子游戏的时候,不宜如“巡视员”一般监督幼儿,而是要在一旁多观察、等待。只有发现幼儿多次尝试仍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才宜以教育者或游戏者的身份适当介入指导。另外,游戏中遇到的突发性问题,教师要用智慧引导孩子自己去试着解决问题,而不能包办代替,或者帮助孩子出谋划策,这样能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上面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教师在观察指导角色游戏中的回应策略的灵活性,其不动声色地使用了“潜移默化、情景介入、直接提示”等指导方法,帮助孩子们化解了一场风波。

摘要: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一种非常重要的游戏形式,强调幼儿在模拟的社会情境中模仿各种社会角色,体验各种社会角色的语言和行为,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协商、合作、问题解决等多种社会性技能。如何在幼儿园更好地开展角色游戏,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教师想通过工作中的几个观察案例,来诠释自己对如何进行有效的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的思考。

3.如何进行课堂有效练习 篇三

关键词:有效练习;全面了解学生;提高数学素养;提升思维;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

小学生进行课堂有效练习贯穿于整个课堂,课堂练习的设计与组织是十分重要的,课堂练习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活动形式,也是掌握知识、形成思维、提升应用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有效的课堂练习,小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

一、全面了解学生是有效练习的重要前提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具有巩固、强化、反馈、提升、发展等重要作用,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因素有很大的关联:练习可以出质量,但练习也有可能加重负担。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所以在练习中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而在我们教师的观念中又有“不加强练习,不进行重复的练习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以致于我们很少反思哪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面要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面要加强过程教学,增加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时间,这样做将大大缩短课堂练习的时间,减少练习的量。因此在传统的“练习观”受到极大挑战的同时,有必要对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有效练习的问题基于从形式到内容缺乏整体考虑而产生的低效或无效练习的现状提出的。我们提出此课题,探索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的策略、练习的结构与层次性、练习的形式、练习的教育价值及教师在练习中的地位等问题。让学生在数学练习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发展思维能力,更要让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良好情感,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育人目标。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具有巩固、强化、反馈、提升、发展等重要作用,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因素有很大的关联:练习可以出质量,但练习也有可能加重负担。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所以在练习中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而在我们教师的观念中又有“不加强练习,不进行重复的练习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以致于我们很少反思哪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面要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面要加强过程教学,增加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时间,这样做将大大缩短课堂练习的时间,减少练习的量。因此在传统的“练习观”受到极大挑战的同时,有必要对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要想减少重复、低效练习,加强练习的针对性,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已有基础与认知水平,及时掌握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某一知识的理解状况,如掌握了多少,存在哪些问题等。

在我教学的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练习内容包括口算、竖式计算、列式计算和解决问题。共准备了四道口算题:“10+40,26-6,48+30和100-40”,前三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十数的加减运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练习,100-40属于拓展练习。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根据数位知识理解100-40的算法。即100里面有10个十,40里面有4个十,10个十减去4个十等于6个十,就是60。竖式计算中出现的23+4,主要针对学生以前练习中把4与十位上的2对齐这一错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4是一位数,只占个位,因此要跟23个位上的3对齐。

实践表明,根据教学进展过程中学生的动态表现调整预设练习,剔除学生已经理解、掌握的重复内容,充实针对性跟进练习,是增强练习实效的重要条件。

二、提高数学素养是有效练习的价值取向

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唯一指标,也是有效练习的价值取向。在本节练习课的教学中,努力追求有效的练习,合理调控练习的度。练习的“度”包括广度与深度,应力求“适切”, 只有适度的练习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备课时,我将本节课的显性目标确定为: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100以内数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正确运算;进一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隐性目标定位如下:1.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2.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良好的运算习惯主要表现在:“一看、二想、三算、四查。”看清算式中的每个数和运算符号,想清计算方法,认真计算,仔细检查。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促使学生完整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数学信息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算出结果,检验和写答案。虽然一年级教材中对解决问题的作答没有要求,但并不意味着作答可有可无。我在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口头作答。如,学生结合已知数学信息提出了以下问题:“校园里有25盆红花,13盆黄花,红花和黄花一共多少盆?”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算式如下:“25+13=38(盆)”我及时质疑:“38表示什么”学生回答:“38表示红花和黄花一共38盆。”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计算结果表示的实际意义,又为二年级解决问题时的写答语做好铺垫。

三、正确把握和处理讲与不讲的关系是提升思维的重要保证

整个练习设计,倡导先试后讲的原则。争取做到,学生会的不讲,一讲就会,一做就错的要多讲。例如,出示列式计算“比23多45的数是多少?”后,先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再集体订正。我让学生结合题目思考并说出“多45”表示的意思是再增加45。解决问题练习中,出示了以下题目:“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看了25页,还剩12页。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在第一次执教过程中,我没有做细致的引导,就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有部分学生列出了错误的算式:“25-12=13(页)”课后,我对出错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出错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受套用方法和记忆题型的限制,误认为题目中出现了“还剩”这个词语,就要用减法解决问题;2.如何建立实际情境与加法意义的联系,并抽象出算式,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后续几次的执教过程中,我借助计数器和实物演示帮助学生形成表象,深入理解看了的与剩下的页数合起来就是总页数。

四、鼓励学生乐于表达是有效练习的重要抓手

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该鼓励学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本节练习课,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表达机会。对上发言的同学提出以下要求:面向全体,高度自信,声音响亮,语速适中,尽情表达;对其他同学提出以下要求:要倾听别人发言,倾听他人发言不仅是礼貌的表现,更是好好学习的表现;作为教师的我也精心预设了一些评价语言,对发言精彩的同学,我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老师很欣赏你近乎完美的表达;你说得有根有据;你的描述很清晰;能带着数学信息提问,你真行。”

当然,练习设计有效性的最终体现,还有赖于练习实施的有效跟进、落实,包括练习的指导与讲评、批改与订正等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练习课内化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思维的目的。

4.教学反思-如何进行有效课堂讨论 篇四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因此许多教师通常都会设置“讨论”这个环节。

我认为,如果在课堂教学中确因教学内容的需要必须要让学生进行讨论的,就应当按要求正常进行,决不能含糊。但在课堂教学讨论这个环节上问题到底出在那里呢? 主要是我们的教师在组织讨论的时间上“算”得太紧,“掐”得太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老师布置了讨论题后,往往是学生思维刚刚拓展开来,逐步进入讨论的佳境,或者正在认真热烈讨论的时候,教师一句“由于时间关系”的话也就使得讨论戛然而止,草草收兵。刚刚开始就很快结束,这样一种“蜻蜓点水”式的讨论完全是一种流于新课程教学形式的“作秀”。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放心。

5.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篇五

五山镇小学

马骁

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做到有效教学,首先得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用新的眼光去审视学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协调者。新的时代对教师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想做一个能适应新形势的合格的教师,需要教师做的工作还很多。对有效教学我的理解和感悟有: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我觉得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注意一下几点:

一、改变方法,让学生学得主动。

新课程主张还学生“学习的主人”的角色定位,让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自主参与,自主实践,大胆探索和勇于创新,于是,教师要从主角、主演主动让位,一是作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激励者,作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二是作教学行为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因此我觉的在教学新的内容之前,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布置给学习任务,让他们去自学,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在教学《颐和园》一文时,为了让他们真正体会到颐和园的美丽景观,课前布置他们阅读或观看有关颐和园介绍的文章、课件等,这样,学生带着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背景资料上课,在课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提问,学生会把他们准备的学习资料在课堂上交流,使学生形象地感受颐和园的美丽,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这比教师在课堂上生硬的讲述效果要好的多。

二、转变观念,让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观的指导下语文教学强化训练与与应试教育一拍即合,使训练变成了脱离了语文教学的主旨,语文课淡化了情感熏陶,使本应具有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教育,缺乏了应有的魅力,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耗时多而收效小的尴尬局面。于是我们要认真审视、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注重人文教育,尊重个性。在课堂上怎样使学生敢提问、会提问?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堂教学中要渗透各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思考能力,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得到锻炼,受益终生。课堂提问是师生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是师生合作与探讨,是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是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来实现的,对话的主体是平等的,彼此间是合作的,气氛是放松和谐的,心态是敞开、接纳与共享的。

三、选择时机,让学生勇于探索。

有效课堂教学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提问要新鲜。

所谓“新鲜”,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有价值,出乎学生的意料,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能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2、课堂提问要诱导。

提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发思维的出发点,因此语文课上的提问应是经过认真推敲,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主动探索,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通过比较启发,一方面调动学生看书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从而学习一些习作方法。

3、课堂提问要包容。

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这种简单机械的问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我们要由“小步提问”变成“大步提问”,一节课要有1到2个大问题以引起学生大块地活动。要给学生留下大块的思考空间,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可以提炼一个大问题:“为什么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样,问题的内涵就比较丰富,学生思维的空间就大一些,他们就能从文章中找到不同的内容来说明,并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受到应有的教育和锻炼。

4、课堂提问要设疑。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思考,才能常有创新。因此,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读完课题之后,针对课题来提问。学生也许会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等,这样,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再来学习课文,就会比老师先提出问题,再来让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来学习课文,效果会好得多。有效学习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这也是我们要着重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效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交往中的素质要求,是诚信,关爱,协作等品质的形成基础。教师尊重学生,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没有尊重学生,课改无从进行。古人常说的“师道尊严”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解释,即有尊严的是知识,而不仅仅是早一点掌握知识的人,教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这一光环下沾沾自喜,而是要平和心态,平等尊重,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切实地关注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情商,才能真正的接近学生,使每一个增长率教学环节能够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才能根除诸如为片面提高成绩而占用学生休息时间、满堂灌、拖堂、体罚羞辱等课堂教学顽疾,才能使用权有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做到:一是要提高学生课堂主体意识,淡化教师的“理性权威”意识,消除教师的“话语霸权”角色。二是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建构意识,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内在需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讲方法、讲规律,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四是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不搞“一刀切”,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受到关注,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6.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 篇六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多,知识的不断增加,思想也变得丰富,所以老师开始感慨“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难教了”,特别是表现在课堂上,各种不良习惯都会出现,而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主要采取管、卡、压等办法以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结果往往是问题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为了建立有利于教与学的积极的课堂气氛,我想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管理。

一、以情唤情

课堂上学生出现思想不集中,低声讲话或做小动作,在所难免,这是小学生阶段生理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即使再高明的教师授课,甚至组织公开课,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但最主要的还是缺乏一个“情”字。以情感人,以情管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好办法。譬如,当教学进入基调清新爽朗时,教师必须以愉悦欢快的心情去引导学生;当教学转入基调哀愁 悱恻时,教师必须以沉郁凄凉的心情感染学生;当教学要求严密的科学性和清晰的条理性时,教师的心情则应平正、舒快;当教学呼唤思维逻辑严密或激昂,教师的心情也必须随之严肃、振奋。这些情感借助教材和一定教学手段,传示给学生,它会像磁石般吸引住学生。另一方面,对学生处理,更少不了一个“情”字领先,从语言到行为都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在关爱他,使其主动配合教师的课堂管理。轻敲响鼓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声音的音量、声调、语音和节奏等加以组合变换,用含蓄的方法对学生出现的违纪行为进行诱导和影响。响鼓不用重锤,学生听到教师“弦外之音”,从而领会到教师的意图和良苦用心,于是做出知错的反映,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这种办法既巧妙地解决了那个学生自己的问题,又不至于影响其他人的注意力。

三、目光暗示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课堂上视野所及,可以眉目传情,促进学生专心听讲。偶尔有学生面朝窗外,思想“跑马”,教师可运用目光注视,将自己的愿望迅速传递给学生。淡漠、严厉、责备的目光使学生触目知错,立即醒悟;热情、慈祥、赞许的目光使学生触目会意,精神振奋。教师不论是提出问题、指导自学、启发释疑或小结强化,都要用期待的目光,尽可能去平视或环顾大多数,切不可老是两手扶案,目无学生。也不能只站在教室一隅,视线顾此失彼。尤其要不时地环视教室前后左右,特别是后排的左右两角,对潜能生,更应予以满腔热情的关注。

四、动作指引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能传达管理信息,是课堂上师生互相感知的意识信号。如教师的对回答问题错误的同学可以给以鼓励的目光;回答正确的同学流露满意和赞许的点头;手势具有状物、言志、召唤、传情的特殊本领,可以成为辅助课堂管理的非语言的外部表现形式,可以导引学生意识,可以把自己的意图、教学的宗旨和学生的接受意向牵引到一起,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按照教师启示的思路去学习,去领悟,去融会贯通,并有所创造。教师的面目表情也有一定的潜在控制作用,表示理解的微笑和思考式的点头,则流露出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期待;表示满意的微笑和赞许式的点头,则流露出教师对学生的热诚与喜爱,可以达到移情传神的功效。甚至教师的站态,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和行间巡视等体态活动,也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组织课堂教学管理的作用。

五、冷却制动

在课堂上遇到突发问题,教师应冷静分析,泰然处之,予以“冷处理”。比如上课铃响后,你夹着书本信心十足地走进教室,却发现教室里十分混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追逐打闹。即使他们看到老师来了,有的还沉浸在刚才的嬉戏追逐之中,有的则陶醉在课间休息时的趣谈中尚未清醒。具有这种心态的学生,突然集中在课堂上,正如奔腾的激流,一下遇到挡住去路的闸门,会出现一种反激的浪花如一股回旋的倒流,情不自禁地表现出言谈举止的“出格”。这时教师不宜马上讲课,更不要大声呵斥。因为上节课刚结束不久,课程变换后,学生需要一个短暂的放松时间以重新调整身心倾向。上述行为可姑且看成是学生卸下某种心理负担、转换思维、接受新课的准备。你可以采取“以静制动”的办法,站上讲台,只用一种平静的目光扫视学生一周,形成一种吸引力,把他们“散放的心”吸引到课堂上来,或者在黑板上板书醒目的课题,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学生转瞬就会各归原位,安静下来,恢复教学秩序。

六、旁敲侧击

课堂上学生出现做小动作、接话茬、喧闹、过分放肆等违纪现象,教师理应当机立断处理。不过,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干扰只是瞬间的一种失控表现,并不是有预谋的行为。教师应慎重地考虑学生的情感和自尊心,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使对方知道他的行为已被老师注视而应立即纠正。如盯他一眼,朝他点点头,轻轻敲击一下他面前的书桌,或站在他身旁略为停留,或叫他本人或周围学生答问、板演等。通过微妙的方式把信息传递过去。这样,师生情感容易沟通,见效快。

七、分组约束

课堂教学一般都分有学习小组,4-6人不拘。每组既有优生,又有潜能生。组长可由优生和潜能生轮流担任。一方面使他们彼此学习,互相帮助和督促;另一方面使他们“正人先正己”,人人都是管理者。还可以将全班同学分为优、良、中三个不固定的,由教师内部掌握的程度级。通过程度级对学生实行异步管理。发现某个学生进步时,鼓励其不断起跳,释放潜能;发现某个学生退步时,及时做好转化工作。而且对不断变化的学生实行动态管理,不断调整级别,提出新的要求。这种管理,既有可靠的组织保证,又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收到学习、身心同时进步的效果。

八、自我管理

7.初中英语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篇七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巩固和发展自信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不够,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 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设法把兴趣培养成为一种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觉自愿、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老师对学生要满腔热情,帮忙点燃他们自信心的火种。要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 对待学生成绩出现反复,要反复抓,抓反复。教师表现出对学生的理解、关心、信任,学生也就会有欢乐的情绪体验。“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教学和要求很容易转化为学生的实际需要,也就大大地促进了英语学习效果的提高。

二、整合教材,突出重点

为了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我先通过游戏、比赛等形式的热身运动,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这时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而且精力也最旺盛,我就把一课的重点集中展示并且操练。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2 Topic3 Section A时,我通过一次造句比赛复习should,shouldn’t,must,mustn’t, had better,had better not后,利用卡片和图片导入本课的重点语法:Must we open the windows? Yes,we must. No,we don’t have to.No,we needn’t. 并且进行各种形式的操练, 争取让学生当堂掌握。在展示和操练Must…?句型时,我都围绕着本课的话题“What should we do to fi ght SARS?”,所以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1a的对话。而在教学1a时,我先让学生听录音回答以上这个问题,突出重点,易于学生记忆并掌握。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教材,使用教材而不是纯粹地教教材。

三、降低起点,以退为进

中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时有一种新奇感,希望了解它,掌握它,又因为词汇少,课文短,内容简单,考试前只要稍下一点功夫,强记一番,便能得到较好的成绩,他们兴趣十足。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内容丰富了,知识复杂了,要求提高了,学习上的困难必然会随之增多,不下番苦功夫便考不到好成绩, 这时,有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慢慢地减弱了。在学生的兴趣有可能丧失的时候,教师的鼓励、诱导和帮助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道路上的种种困难,使他们的兴趣得以持续,并逐步发展成学习上的自信心。

初中学生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在英语教学中十分普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过不了“单词”关。所以教师要想办法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困难,度过“单词”关。指导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告诉他们要掌握规律,寻求技巧,灵学活用, 巧记单词。我采用张思中教学法集中识词,在每节进行中心课文教学前,把与本课相关的词汇进行复习巩固,让学生玩“萝卜蹲”的游戏,引入竞争机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这样,既检查学生的学习,又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课文教学中,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增设阶梯,减小坡度,分散难点,化难为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四、与中考接轨,体验成功

这几年中考试卷中的补全对话是学生薄弱的一道题型,所以我在教学对话时,把对话展示出来,逐次去掉一些语句,让学生根据剩下的语句说出全文。再也不是过去那种“和尚念经”式的朗读,而是动脑动口的综合训练。设计补全对话的练习,把所学对话抽去几个句子,让学生来补全,与中考接轨的同时,很好地巩固所学知识。这样,不同层次的同学,只要有复习准备,都能完成练习,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及时反馈,及时矫正

学生的课后作业和练习很好地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个别问题,我在作业中批阅讲解,普遍的问题,就在课前复习时,把学生的错误呈现出来,让学生一起来改错,纠正错误,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学习知识。我建议学生把自己在学习中的疑问写在作业后面,便于解答,一定要及时解决问题。不要把问题带进考场。

8.如何在语文课堂进行有效对话 篇八

一、“追问”中引领学生层层深入,透彻地学习课文

教师的“穷追不舍”,其实是对学生回答的及时点拨与疏通。在教師追根究底的发问之下,学生的思维状态紧张而活跃,高速而有效。正是在这样激烈的思维碰撞中,学生实现了对文本深层的理解。

1.追问于无以对答时

很多时候,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答案总是雷同。譬如说,在教学完《船长》一文后,教师问学生学完此文后有何感想,学生的回答大都是:“佩服”、“敬佩”、“感动”、“震撼”……这样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旧知或在重复别人的意见,学生的“无语”使课堂显得那么呆板,可是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孩子是有能力的,是聪明的。在略显停滞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如下追问:“联系课文,说说你佩服船长的什么”“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吗”……教师适时的追问,敞开了学生思维的天空,引导学生走向教学的深处,此刻,回荡于耳畔的学生回答是如此动听。

2.追问于思考欠深时

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学就是在设疑、释疑、解惑这个过程中循环往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总会有差异,面对提问后学生的回答不到位,很多教师的习惯做法是打断学生的话让其坐下,或是忙着替学生回答未答完的内容。此时,教师若不急于进行下一步同教学环节,而是静心听完学生不够到位的回答,凭借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巧妙地运用追问给学生一个善意的提示,便可为学生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活跃思维,使他们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教师的“推波助澜”,可让学生有“柳暗花明”之后的豁然开朗。

二、“补充”中引导学生丝丝入扣,激情地学习课文

大教育家赞科夫说:“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所以,在教学类似的课文时,教师及时的、恰当的补充显得尤为重要。

1.“补”于导入,诱发情感

于永正老师称导入为一门艺术,是的,精彩的导入可迅速把学生导入求知境界。针对课文,教师若能在导入时恰如其分地进行相关背景的补充,便能一下子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诱发学生探索的激情。

例如,学习《诺贝尔》,通过预习,学生已能初步感知诺贝尔锲而不舍的精神,但对于他究竟作出了多大贡献是了解得少之又少。于是,在导入时,我作了如下的补充:“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他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他突出的发明是炸药,在255种专利中,其中炸药就达129种。想知道他为什么在炸药上获得如此大的成就吗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他是怎样发明炸药的”一连串的数字留给学生的是一脸的惊讶!此时,学生怎能不急于走进文本

2.“补”于中间,引发情感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的情感始终处于一个“厚积”的过程,究竟怎样才能有效引领学生,让厚积的情感得以“薄发”呢?显而易见,一般简单说教是难以激发学生内心真正情感的,这时,教师就要帮学生寻找到能触动学生内心的这一切入点,而在这时,补充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补”于总结,升华情感

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最后的总结,大都只是作了“挥一挥,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简单回顾,然而,好的总结有“画龙点睛”之神效。因此,结尾一补便能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高度,升华学生的情感。

例如,教学《诺贝尔》,我对学生说:“在他的遗嘱中,对‘成就最突出的人’是这样说明的——‘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里曾赋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从这里我们清楚地感受到了诺贝尔是在鼓励更多人去造福全人类!”这样,恰当地引入诺贝尔的原话,补足了文本的不足,提升了学生认知的高度。

三、“赏识”中指引学生步步为营,自信地学习课文

赏识也是有技巧的,笔者通常的做法有:

1.放大优点,让学生在鼓励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兴趣是孩子们克服困难、排除障碍的最大动力。因此,面对学生的优异表现时,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你的回答令老师耳目一新,可见你有足够的智慧。”“这样的回答,连老师都没想到……”

2.挖掘亮点,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树立自信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用自己的诚心为学生搭起可以展示自己的平台。蹲下身来,用孩子的高度看孩子,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平等,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当我们能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时,他们将在这种引导激励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信心。为了让学生树立信心,我尽可能地抓住学生回答中的一个妙词或是一个佳句,及时作一番表扬,相信在相对自由的空间中,学生的回答定能充满奇思妙想。

9.如何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 篇九

课堂教学组织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在我们教学中具有潜在性、预知性、前瞻性。教师做为组织的引领者,过程的指导者,课后的评价者,对整体的教学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组织好课堂教学,抓好课堂纪律,是检验课堂优差的最好手段。特别是对于体育教师来讲,由于体育教师所面对的课堂,场地是空旷的,学生是兴奋的,因此教师要在这短短的40分钟中能不能使学生在这些时间内更好、更多、更快的接受新的知识呢?这个就是要看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对课程安排的组织、学生活动内容的组织、教学流程的组织了。那么我们应该如果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组织呢?以下是本人的一些实践经验,主要有这些方面。

1、做为教师要对于课堂组织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一节优秀的展示课和流畅的常态课中,我们都会看到教师的组织在整个课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认识到课堂组织的重要性,要严格的按照预设的教案来进行教学组织,要慎重的利用教学组织手段来形成班级的良好的班风,但是,一个流畅的教学组织过程,并不是单单一个参与者就可以实现的,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引领者也就是我们体育教师。

2、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样学生也要对教师的性格、教学方式有所认识,这些就要使教师要在平时多与学生沟通,使师生能相互了解。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一个单一的教学手段学生会感觉到枯燥、无趣,学生一旦没有了学习兴趣教师组织的在好,课程内容在新意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要求。如:教师采用暗示这手段来解决课堂的组织,当某名或某几名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在底下搞小动作时,教师应及时的用眼睛较长时间或多次注视这些同学,适当时可把课堂教学稍做暂停——但决不是对他们批评教育——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其把精力收回到课堂教学上来。这种做法既不耽误正常课堂教学,又行之有效的纠正了学生的小毛病。

上一篇: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公司设立流程下一篇:5年级作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