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依法治校工作计划

2024-07-13

学校依法治校工作计划(精选8篇)

1.学校依法治校工作计划 篇一

**学校依法治校工作总结

三年来,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坚持以“内抓管理,外树形像,团结拼搏,争创一流”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加强法制教育,全面提高师生法律意识”为目标,依法治校。通过法制教育加强内部管理,通过转变师生的法制观念树立学校的外部形象,使学校的教学质量连年提高。

一、强化领导,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向前推进

普法教育、依法治校是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五五普法”伊始学校便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党支部书记、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普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事室,负责学校普法工作计划的制定、措施的落实、工作情况的总结等。领导小组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定期确保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每月至少集中一次,总结上月的工作,研究落实下月的法制工作重点,集中解决法治工作中的相关事宜。明确一名中层干部负责法制常委工作,及时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切实抓好校园法制建设。此外,学校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财力、物力等保障机制落实到位。工作经费列入财务预算,按时足额到位,做到专款专用。每年购买普法书籍、资料发放到教职员工手里,组织教职工学习贯彻。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监督检查和奖惩制度,每年评比一次。学校还发挥家长委员会、后进生转化工作领导小组等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依法治教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依法治教工作体系,做到了依法治教工作宏观有人管、微观有人抓。学校依法治教工作呈现出领导重视、队伍健全、工作落实、成效显著的良好局面。

二、抓住关键,积极开展教职员工法制教育

五年来,学校先后组织教职工学习《宪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食品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毒法》、《土地管理法》、等11部法律法规,围绕“创建平安校园”主题,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与此同时,对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学校要求有一定学时的法制教育内容,对新教师上岗前的培训,要求安排教育法律法规的培训内容。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干部教师的法律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领导带头学法,促进领导方式向法治化管理转变。学校党组织坚持每年至少举办2—3次法制讲座。“五五”普法以来,围绕学校的发展、稳定等方面,先后为师生举办了懂法守法、依法执教、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专题法制讲座。多年来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积极参加全市范围的法律知识考试,参考率及合格率均达到100%。通过考试对促进全体教师学法用法,依法履行职责,提高依法执教、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三、突出主体,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

青少年学生是“五五普法”的重点教育对象。在“五五普法”中,学校针对学校实际,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体开展法制教育。一是抓好主渠道教育。学校开设了法制教育课,以政治课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同时,在其它学科教学中合理渗透法制教育。一些学科还与法院联合,开设“模拟法庭”,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受到深刻的法制教育。针对近年来交通安全事故呈高发的形势,学校又重点抓了交通法规教育,邀请交警到学校对学生进行交通法规教育,培训学生小警察指挥放学队,有效增强了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二是抓好法制教育实践。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到学校作法制报告,宣传法律法规,并结合社会上的违法犯罪案例,以案说法,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教育;对出现不良行为的学生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和帮助。在重要纪念日、法制宣传日,特别是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之际,学校组织召开主题班队会和团日活动,开展国旗下演讲、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征文比赛、法制手抄报制作、行为规范标兵评选等活动,组织收看法制教育节目,让学生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接受教育,避免了空洞说教和强硬灌输。在加强学生法制教育的同时,学校还将法制教育延伸到学生家庭,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由学生向家长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三是抓好阵地建设。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设立了法制宣传教育橱窗、宣传栏,制作了法制教育展板,在走廊、教室张贴法制教育宣传画和法律格言,利用学校的广播、校园网开辟法制宣传专栏,形成一个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制教育阵地,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学校把法制建设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促进良好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的巩固。班主任例会按计划进行,会上经常组织班主任学习《教师法》、《九年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提高班主任依法治教的思想素质。坚持以法制和德育为首位,教学为中心,创建安全文明和谐校园为主线,以公民道德、法纪、安全教育为重点,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把法制和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学校法制和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积极拓展德育渠道,加强德育科研,促进和巩固学校德育管理模式的建设,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实现分层管理,分阶段施教:七年级抓养成教育;八年级抓防止分化;九年级抓中考备考,抓两头促中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养成教育开始,从一点一滴抓起,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抓起。我们力求使养成教育工作系列化,把好课堂教学纪律,严格出勤管理、抓好仪表仪容和统一着装工作,实行课间操和仪表仪容等评比,做到常规管理与检查评比相结合,教师的言传身教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聘请派出所、检察院的同志担任学校法制教育副校长,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法制教育讲座。我们还利用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和班会、校会对全体学生进行普法教育,积极宣传安全与守法的重要性。组织全校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挖出法制教育的盲点,触动了学生的灵魂,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还利用校园网对学生进行“网德”教育,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进行学习,不要浏览非法网站和黄色网页。教育学生注意网络的安全使用,不泡营业性“网吧”,提醒学生要对自己的不文明行为负责,严重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狠抓学生行为规范,防患于未然。为严肃校纪,建立良好校风,做到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遵纪守法、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给予及时的通报表扬,弘扬正气。对可能出现各种违纪行为进行严格的监控,对学生中出现的有关偷盗、吸烟、打架、恶作剧等不良行为,进行有效的追查,并给予适当的纪律处分。通过这些有力的管理措施,规范了对中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五五普法”以来,学校学生操行评定为优良的达95%以上,违法犯罪率一直保持为零。

四、校务公开,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学校坚持把校务公开工作作为大力加强基层依法治理,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在推行校务公开工作中,结合学校实际,形成自己的特色,依靠党员、依靠工会小组、依靠职工代表,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一整套工作制度,每学期召开一次有关校务公开的职代会,开辟一块校务公开栏。通过校务公开,学校领导依法治校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各项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加强,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的工作效率,化解了校内外矛盾,维护了学校的团结和稳定,增进了教职工队伍的凝聚力。

五、依法治校,构建教育和谐发展环境

一方面,切实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学校校长与教育局签订了“规范教育收费行为”责任书,明确了校长的责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关于严禁教育乱收费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实现了“三公开一监督”;做到收费工作“五统一”。学校每学期开学初都公示收费项目、收费范围、收费标准;严禁将捐款与学生入学挂钩。

另一方面,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过去,一些社会闲散青年选准了学校校园周边,把这一地带作为他们的活动场所。校园周边经常可以看到头黄发、口叼香烟、手上刺字、两手叉腰的社会青年,他们年龄一般在10—18岁之间,大多属辍学(逃学)或无业青少年,或独来独往,或三五成群。他们既不上学又无正当工作,整日无所事事,东游西逛,有时找一些小同学“要”点钱,或干一些其他违法的事。他们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校园的学生,有些学生慑于这些青少年的淫威,在他们面前低三下四,甚至有的学生竟以他们为荣,成为心目中的“英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种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对心智发育处在关键时期的中小学生影响极大,有不少学生禁不住诱惑,纷纷效仿这些社会青年,给学校的教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使一些学生走上了失足之路。

为了有效治理周边环境,学校与富民派出所等部门紧密合作,组建了一支校园周边环境专职治理队伍。学生回校和放学时段,主管安全副校长、政教主任、值周领导、值周教师、专职保干、保安、协管员等一起出动,在学校周边来回巡逻,发现有校外青少年聚集在学校周边的,及时盘问、了解情况,阻止学生与他们接触;有寻事斗殴嫌疑的及时和公安机关联系,请求警察前来驱散;如果是本校学生聚集他们来的,调查清楚后,一律严肃处理,该批评教育的批评教育,该处分的给予处分。通过一系列措施,防范于未然。

通过努力,周边治安环境明显改善,校外青少年聚集在学校周边寻事斗殴的现象基本没有了。黄发、口叼香烟、手上刺字、两手叉腰的社会青年很少来了。学生回校和放学的安全感大大增强。

六、硕果累累,学校一派生机盎然

在“五五普法”的推动下,全校师生的法制观念明显提高,领导依法行政,教师依法执教,学生遵纪守法,人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教风正了,学风好了,教学质量长足发展,全校上下欣欣向荣,教学成绩突飞猛进,上级领导夸学校,群众信学校,家长放心学校,学生以能到学校就读感到自豪,昔日的学校旧貌变新颜。

1、“五五普法”以来,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年比一年好,2006年至2009年年年获得“中考成绩良好”奖。2010年中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A等级以上的人数达83人,录取示范性高中公费生人数达93人,名列全市第二名;语文等六门学科获中考(会考)优秀学科奖,学校被评为“中考优秀学校”。.2、2010年秋季学期,在市教育局的部署下,学校在七年级新生中开设两个外语特色班。学校对特色班进行严格、细致的管理,安排一副校长下七年级重点管理两个特色班。一年来,在特色班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特色班取得了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2010年秋学期期考101、102班的英语平均分分别为96.75分、97.39分(全年级平均分为62.54分、市英语平均分为58.15分),七科总平均分分别为86.1分、86.09分。七年级入围全市总分前280名的学校有57人,全部出自这两个特色班。2011年春学期段考这两个特色班又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英语平均分达到97.分(全年级平均分为62.8 分、市平均分56.59分);七科总平均分达到了90分。学校七年级入围全市前280名的有74人,其中73人出自这两个特色班。

3、普法成绩突出,普法效果显著,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学校内部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领导班子成员没有违法违纪现象,全校没有发生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学校组织健全,领导作风正派,带头遵纪守法。2009年学校党支部被评为“教育系统优秀党支部”,2010年**被评为**市“十佳优秀校长”,2010年党政领导被评为**市教育系统“党政最佳拍档”,学校团委联系三年被评为“**市先进团委”。

总之,普法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新的历史时期对社会法治要求越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目标也就更高。学校作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前沿阵地,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探索、创新、实践,为建设法治社会,一如既往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市第学校学 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2.学校依法治校工作计划 篇二

一、依法治校的意义

推动依法治校的目的在于推动行政部门职能的转变,使学校职能部门依法办事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教育水平,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推动依法治校有利于运用法律的手段,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深化中出现的新情况,有利于规范的解决矛盾冲突,维护教育秩序稳定。推进依法治校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服务人民,使社会实践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对学生的培养达到使学生德智体美均衡发展的高度,为社会建设和发展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我国高等院校推行依法治校的措施,要严格遵循教育的原则和国家规定,按照党的要求推进教育教学,充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尊重学生,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符合学生发展的科学人文精神,建设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具有人文特色的学校环境,提升学校教师的素质和综合管理水平,提高学校人事部门依法处理各种状况的能力。实行依法治校还要达到学校教书育人与政府行政管理制度化程序化的一致目标,在自主办学的基础上,落实学校的民主制度,形成教学部门有序办学,学校行政依法进行的格局。为此,推进依法办学要实现学校行政部门的依法行政,做好相关责任研究落实工作,为此应当呼吁依法治校的完全开展,并不断完善学校法制建设进程。

二、现阶段依法治校工作存在的问题

教育法制建设步伐在近年来不断加快,全国各地的院校法制进程都有了一定发展,一些地方的依法治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具有法治特色的思路,好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但是从大的方面来看,学校的法制观念还很欠缺,依法管理的意识相当薄弱,学生反映学校的法治建设还不完善,依法治校的措施有待加强。依法治校的目标应当成为学校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并纳入考评机制。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单一的行政管理体制,依法治校工作还需要加强,学校应当把完善依法治校的措施当做日常工作来抓,把学校缺失的章程和校务公开制度完善起来,逐步建立职责明确的决策办法,增强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关键是要促进决策过程的民主讨论程序,对于决策的反馈机制也需要加强,需要进一步实现实施决策后的考评办法。一些该校虽然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但是重大决策缺少科学体系支持,各个组织之间职能重复且缺乏衔接,因此应当进一步明确分工协调。同时学生的知情权、申辩权没有明确的条款规定,学生的权利义务不明确,缺乏合法权益的维护渠道和救济措施。实现依法治校需要完善大学的法治方法,改变我国大学治理方面所面临的尴尬局面。依法治校的工作机制应当有完善的校内决策民主化进程为依托,实现工作机构的完善和程序的民主化,职权实现应当符合法治的大环境,符合本校实际的规章制度的确立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积累。高校应当建立法制工作机构,实现职权的制约和互相促进,校领导应当带头促进权利救济的机制形成。应当看到我国虽然一直走依法治国的道路,但真正实现法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短期内只能通过普法教育,让法治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大多数人都了解法治的精神,教育的引领作用不可忽视。在民众法制观念还未完全形成,法治总体需要提升的情况下,教育系统的法律提倡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依法治校,依法治国的理念才能得到更好的实施,历史和实践的需求要求教育机构重视教育法律法规,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探索出依法治校的发展进路,以期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方略,体现法治的价值和作用。

三、依法治校的措施和建议

(一)治理学校的信息做到公开化、透明化

治理学校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对实现依法治校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公开化是实现民主管理实现依法治理学校的重要途径,信息公开才能保证广大师生、家长、社会群众对学校管理的监督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因此依法治校信息透明是必然要求。学校要健康长远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改革实现依法治校,而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基本途径就是实现信息公开化。高等院校想要顺利实现信息公开化的基础是不断加强高等院校自身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师群体、广大学生是依法治校的主要参与者,所以首先必须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民主意识,让每一位师生积极参与到依法治校建设活动中。

其次,要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和其他社团组织的作用,不断健全和完善高等院校内部的管理体系。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民主管理体系才能为依法治校的长久运行提供制度保障,为广大群众提供多种民主参与平台,让实现民主的渠道畅通无阻。高等院校想要实现信息公开化,也就要求必须走规划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道路,依法治理学校简单反对徇私舞弊独裁专制等人治行为。学校在实行重大的决策之前都应该先征求各群体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通报、公示,每项决策都务必做到实事求是。比如,对学生而言每年十分重要的评奖评优工作,对教师而言教师职称晋升方式,还有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教职工和学生及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等与各群体息息相关的决策,这些项目决策的制定相关信息都应该公开化,倾听广大群众的呼声,制定出公平、公正切实符合广大师生利益的规章制度。

另外要实现信息公开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相关程序,比如设立一个独立的信息公开领导机构,专门负责处理学校信息管理和公开发布,并要求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信息公开才能发挥出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让那些不正当、有失公平、保证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信息公开发布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能及时听取、整理、总结、采纳各群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这些意见及时作出反馈。专门负责信息公开化管理和服务的部门要将相关对接负责人信息公布,把决策信息公布完整,相关的办事依据、条件、时间、过程、要求以及结果等都严格按照程序执行,相关负责人应及时将群众反映整理归纳,认真听取各阶层意见,并把处理结果原因等及时反馈给相关群体,已提供更好的服务。信息公开化需要各参与者都积极参与,各岗位都要抱着认真负责态度工作,这样才能将信息公开化制度顺利实施。

(二)实行决策责任追究制

领导阶层往往对校园管理条例、规章制度、发展方向有着决定性作用,就像一艘船的掌舵者。因此,需要不断的加强和完善以校长为主的领导体系,把民主和法制与决策规则相结合,逐步健全决策程序,使学校管理走向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道路。学校在制作管理规定的时候,特别是涉及到学校发展方向、重大教育改革等决定性问题时,一定要遵守合法性、可行性、合理性和可控性的原则,成立相关研究小组,对于那些相关领域的专家要多咨询、多听听他们的意见,还有倾听采纳一些专业机构、广大师生建议,管理部门内部也需要多次对决策进行论证商讨,多方论证研究对其中风险进行评估,降低风险促进学校健康发展。一定要坚决反对专断独裁,把个人权利凌驾于团体之上,加快完善学校领导决策机构和决策方式。明确规定各机构的组成部分、分工职权等,并实现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以高等院校为列,党委、校长要有明确的职权范围,分工明确才能各司其职,高校决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哪一环节出问题就由相关负责人及时处理。管理层内部职责分工结构的完善有助于充分发挥出各部门在决策中的作用,形成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从而保障学校管理决策的高效和安全。

在制定一个重大决策时,形成一个以领导层内部民主商讨、分工明确的决策机制,领导层在根据实际调查了解教职工、学生、专家、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的意见和建议的广大群众基础上评估风险,制定决策,并在决策执行中根据评估结果不断适度调整或者停止。对于因为个人擅自违背决策规定、从而出现严重的决策失误并且导致了重大损失的行为,要根据决策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谁的责任谁负责,这样即使出现问题也有相关负责人及时承担和处理。

参考文献

[1]李五一,袁晶.在依法治校背景下推进学校管理法制化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校长,2015(01)

[2]王晓红.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科技信息,2012年06期

3.学校如何进行依法治校 篇三

一、学校进行依法治校的目标、要求及其基础

1.依法治校的目标

《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目标是:教育行政部门法治意识增强,形成依法行政的工作格局;学校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学校制度;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教师和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质有明显提高;建立完善的权益救济渠道,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保障,形成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实现教育的公平,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作为基层学校,则必须达到:

(1)实现学校管理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依法保障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强化普法教育,促进全体师生法律素质的提高。

(2)坚持依法治校,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的法制理念,提高依法自主办学水平;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教师依法执教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学生的水平。

(3)转变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管理方式,切实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工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保驾护航。

(4)建立健全完善监督机制和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让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法制建设,促进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发挥,使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有效保障。

(5)通过法制课和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学法、懂法、守法的意识;参加学法用法实践活动,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拓宽法制教育途径,教育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做合格的学生。

2.依法治校的要求

(1)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完善的学校章程,教育教学、学籍管理等各项制度;校规必须透明、公开;校规内容要合法,应适时修改、废止、清理。(2)严格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及其他各项权利。(3)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校务公开,推进教师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对校务的民主参与。(4)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权益。

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是依据合法标准治理学校或依据合法标准治理或处理学校事务。为此,有必要将所谓的合法标准予以准确的界定。合法标准的要素有两项:一是制定的依据符合法律规定,二是制定的程序符合法律规定。

3.依法治校的基础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全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这些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多部教育法律和十多部教育行政法规,为我国实施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供了法律依据。自各级人大和政协的教育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开始执行以来,各级督导机构已经基本健全,我国的教育已逐步进入依法治教、依法治校阶段。政府和学校形成思想共识、目标一致、步调统一是实施依法治校的基础。全国各地已经陆续开展了创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的活动,并有了一定的经验可提供参考和借鉴,不少学校建立了完备的学校规章制度,广大学校管理者进一步树立明确的法制观念,认清依法治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都是进行依法治校的基础。

二、依法治校的重要性

1.依法治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依法治校是维护广大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增强学校领导、教师和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水平的有效途径。

2.依法治校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必然呈现出多元化、开放式特点,这在客观上要求学校在发展建设上,要走出传统封闭式管理体制,建立起法制管理模式。从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上讲,在依法治校的基础上,强调领导者的作用,就更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随着各级教育的发展与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教育管理越来越复杂,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要依靠法律、依靠教育规章制度来理顺关系,规范行为,加强管理。所以,依照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依法治校,是学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3.依法治校是保障师生民主权利的必然要求

为了保障师生的民主权利,学校必须制定章程,建立各项管理制度,构建校内治理结构与管理体制,明晰和理顺校内各种关系,确立适应学校改革与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开好教职工代表大会,发挥其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实行校务公开,建立校内监督约束机制。我国《宪法》将受教育权利规定为公民的宪法权利,这是国家对受教育者的郑重承诺,意味着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当以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为前提。所有这一切,必须严格依法进行。有的本身就是具体落实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4.依法治校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必备条件

校园的安全稳定是一个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各种教育活动的基础。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才能为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就要通过依法治校,运用法律、制度、校规的力量来预防纠纷和事故,不断化解矛盾与冲突,弥合裂痕,整合校园资源,维护校园秩序,就能以文明、理性、平和的方式消除校园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形成人心安定、秩序井然、教学相长的和谐局面。

三、依法治校的实施步骤

1.认真学习教育政策、教育法规,增强执法、守法的自觉性,提高依法办学的自觉性

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法律法规依据。认真学习这些法律知识,做到知法懂法,不仅是实施依法治校的需要,也是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

多年来,我校一直把教师学法、用法作为学校师德建设的一个重点,我们编撰了《乐安中学教师法律学习读本》,作为师德培训的校本教材;我们每两周举行一次“教师论坛”,每个月有一次教师法律法规学习或讲座,通过观看录像、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经验等方式,促进教师知法懂法的自觉性;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性的法律法规测试,测试成绩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2.依法制定和完善学校各种规章制度

我们首先依法制定一个全面规范学校工作的基本制度,我校于2006年制定了《乐安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制度》。2007年春,根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定了《乐安中学章程》,它是对学校工作的原则性规定,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是依法治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同时,根据学校的工作需要制定了一系列单项条例,如《乐安中学常规教学管理条例》《关于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乐安中学教职工考勤管理办法》《乐安中学绩效奖励条例》等一系列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制度。各职能部门也根据部门工作实际制定了各项管理条例,如《食堂卫生与安全管理制度》《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剧毒药品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门卫管理制度》等,从而确保全校教职工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章可行。

3.抓好学校管理制度的实施,依法管理学校

在各项规章制度基本制定完成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规范了层级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从小处着眼、大处整治,先后教育处理违反上述管理制度的人员3名,从而捍卫了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基本形成学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管理格局。

在管理实践中,我们还坚持在动态中完善、强化管理制度。因为学校工作不是固定不变的,学校的管理制度也不是永恒的,应该是根据学校工作实际和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修改和完善规章制度,否则规章制度就要滞后于学校的发展,就是不能与时俱进了。2008年底,我校修订了已实施两年的《乐安中学学生管理制度》,针对学生新出现的滥用手机现象,规定了我校学生手机定时、定位使用的制度,同时结合我校业已开展的网络德育活动,将学生网络文明行为纳入学校管理范畴,保证了规章制度的与时俱进,切合实际。

4.拓宽民主渠道,引导广泛的民主参与,规范学校各项工作

我校坚持把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公开、校内考核“三项工作”,作为学校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和形式,引导教职工的思考与学校的发展共融共鸣,把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参与渠道,作为引领教职工广泛关注学校发展,参与学校人、财、物、事的管理,激发教职工主人翁责任感的最有效途径。

我校每学年召开两次教职工代表大会,通报学校上学年各方面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教职工关心的问题;每学期开展“我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活动,广泛征询教职工意见和建议,集中群众的智慧,与教代会提案结合,积极推进学校工作的民主化、法制化和科学化。

实行校务公开和公示制度。实施重大物资采购、基建等投标制,做到一切公开透明;学校重大决策实行多渠道全方位公开,让教职工知实情,向教职工亮家底。

学校还根据代表提议,不断修订相应的规章制度。现在教师的绩效考核成绩越来越重要,每个教师越来越重视个人的绩效考核成绩。为此,我们将原有的教师考核量化办法以及学校管理的10个规章制度,反反复复讨论修改了6次,全体教师无异议后,才通过教代会表决通过实施。

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是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大事。我们把所有评聘材料向全体教师公开,并设立教师监督员,参与整个方案制定和评分的全过程,既起到了监督作用,又让每个当事人进一步明确了标准,消除了许多不必要的担心和怀疑,保证了实施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激发了全体教师“为荣誉而战,为尊严而战”“永不服输,永不言败”的精神,建立了“乐中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团队意识,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由于我校在考核、评优、职称评定、经费支出及重要项目招标等问题中,都要通过工会组织、教代会等群众组织的民主参与,从而不断强化依法办学观念,发挥法律法规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5.依法管理,构筑校园师生生命安全的绿色屏障

根据学校所处的地域特点,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要长治久安,必须要保障校园周边具有良好的治安秩序,方能让师生安心、家长放心,于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我们建立了如下安全管理机制:由辖区派出所指派专门人员,在师生上下学期间在校园周边进行巡查导护,导护人员主要针对治安秩序较复杂的孙厝村道、集美消防中队路口进行监控导护,同时配合学校保卫人员对学生上下学期间的各种不规范行为进行督导。近年来,通过导护,成功制止了20余起针对学生的侵害行为,处理外来侵害师生行为人31人;2007年底,学校德育处主动与派出所配合,成功地打掉了一个以抢夺中小学生自行车为目标的团伙,成功抓获以戴大风为首的不法外来少年7人,为乐安中学学生寻回被抢夺自行车21辆,有力地维护了校园秩序,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感。

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网络,构筑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平台。我校于2003年起建立了以派出所、消防武警、交警人员、学校教师、社区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及部分家长代表为主体的学校安全管理网络;每年召开两次安全管理联席会议,根据阶段性情况不定期开展地域性的安全管理活动;同时,根据不同村居学生情况,由安全管理网络成员组成行为偏差生帮教小组,家、校、社会三方共同致力于转化工作,近三年来,一共进行了21场下村居的法制安全教育活动,帮教转化行为偏差生19人,为创建和谐文明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三员”为主体,构筑法制安全预防教育防线:根据我校的地缘关系,学校先后与辖区派出所、交警大队、消防大队建立了共建关系,并聘任其警员分别担任法制辅导员、交通安全辅导员、消防监督员,使学校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得以壮大。2006年起,为贯彻“公安八条”的精神,我们建立了法制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即每学期开学第一周进行一次综合性法制安全教育活动,由“三员”进行法制安全教育活动;每学期“三员”均须进行一场以上的专题报告会、举行一次图片展或进行一次大型征文活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近三年来,共进行专题讲座19次、主题活动8次、收集学生法制安全专题征文10541篇、安全专题漫画1000余幅,获得省市区级比赛奖励达100多人次。

创办《乐中法苑》,每月出版一期,内容涵盖师生安全的方方面面;同时,我们根据各阶段出现的不同情况,及时发放各种安全宣传教育材料;重大节假日则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2008年底,学校开通了“厦门市网上家长学校”分校平台,并利用平台,经常给学生家长发送安全信息短信,时时提醒家长协助学校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开通以来,学校已累计发送安全短信41000多条,人均23条。

加强互联网贴吧管理。有一段时间,学生在百度网站上设立的贴吧,对与自己交恶的人进行人身攻击、谩骂师长与同学、故意制造各种不良言论、冒名顶替,甚至以黄色下流的语言进行发泄,成为各种矛盾滋生的土壤。贴吧的负面作用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开展网络道德建设的一个突破口,就是引导学生文明使用贴吧。2007年11月起,学校德育处主持开展的贴吧管理实验启动,运用贴吧的使用规则,仅用一个月时间便成功控制了“乐安中学吧”,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先后控制了35个本市中小学贴吧,并着手对这些贴吧进行专题化建设,目前这些贴吧已逐步成为学生学习交流的场所。而通过贴吧的控制与管理,我们于2008年9月成功地查获本市中学生组织的“九龙会”暴吧组织,组织头目黄某已被成功转化为贴吧管理人员;11月,我们又查获了总部位于广东惠州的“盗墓者军团”暴吧组织,其在厦门的成员“盗墓者军团54”又被我们收入“囊”中……通过努力,我们一方面净化了我们身边的网络环境,同时又使广大学生在网德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而网络道德建设的初见成效,使原本充斥校园的因“网络暴力”而引发的各种矛盾趋于平和,从而为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奠定了新的基础。目前,乐安中学已成为中学能够控制管理贴吧的第一人,并推动我区建立了集美区中小学贴吧管理联盟。

随着依法治校力度的加大,不断完善依法治校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学校依法治校工作,我校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规范、有序的良性轨道,并收到了可喜的成果:我校晋升为福建省三级达标学校,并正在向省二级达标校冲刺,还先后被授予厦门市“平安校园”称号,市区级“内部治安重点单位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荣获厦门市“文明学校”荣誉称号;市、区“四五”普法先进校,代表集美区教育局向全市各中小学介绍校风校纪管理先进经验并被推广。

4.2008年学校依法治校工作计划 篇四

一、指导思想

2008年是“五五”普法教育的启动年。我校的法制建设工作,将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一五”规划为指针,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启动年的宣传教育活动,全面落实“五五”普法工作目标任务、对象及要求,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争创“五五”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使我校依法治校工作再上新台阶。特拟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学校行政领导应明确自身的法定权利、职责和义务,做到依法治校,努力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法制观念,逐步形成民主依法治校的氛围和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切实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合法权益,贯彻落实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和路线。

三、工作任务

(一)落实目标责任制,充实调整领导机构

1、本,学校将对法制建设和“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充实和调整。由学校校长、党总支部书记王跃进同志任组长,党总支部副书记孟凡栋,副校长彭承生、向耀光、法制副校长周明同志任副组长,孟凡栋同志兼任法制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2、落实法制建设和依法治校目标责任制,争创“五五”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

(二)强化建设意识,狠抓措施落实

依法治校,依法施教,加强学校的法制建设工作,是贯彻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培养跨世纪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

1、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把法制教育与学校的政治、德育、纪律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2、加强与法制副校长的联系,共同探讨和研究学校法制宣传措施和方法。请法制副校长到校做1-2次法制教育讲座。

3、加强学校各项普法制度建设,完善各项普法措施。

4、学校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法律法规,做到学法、懂法、守法、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和表率。

5、坚持普法宣讲制度和“遵纪守法户”的评选制度。

6、重视对“行为偏差生”的教育转变工作,降低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

7、搞好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认真落实“五五”普法目标、任务、对象及要求

在上级法建部门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五五”普法目标、任务,扎实搞好“五五”普法工作。“五五”普法的目标是:加强宪法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人人自觉学习。法守法,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五五”普法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十六”大五中全会精神,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和教

育。为此,我校要明确普法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认真遵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法制教育,根本的问题是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中小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今年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主要是进行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用法律赋予的权利保护自己,为社会稳定服务。尤其是要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树立公民意识,增强法律观念,明白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对教师的法律教育,重点是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法规、教育专业法律、法规知识等。增强法制观、职业道德观,搞好师德师风建设,做依法执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合格人民教师,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四)继续抓好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

1、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战略,加强对师生的普法宣传教育,学校法制教育的任务是:通过对师生的法制教育,使师生了解与生活和工作学习相关的法律基本常识和基础理论。要求教师进一步增强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意识,重点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2、将“五五”普法教育与学校综治宣传工作结合起来

要继续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及县教育局有关精神,把集中学习与日常教育相结合,营造强大舆论声势,搞好三月、十二月份法制安全教育月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和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在全校开展“建设文明育民,做文明育民人”活动。为确保法制安全教育活动月收到良好效果,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要求全校学生必须会背诵《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组织抽查。②各班办法纪宣传专题板报一期。③开展“建设文明育民,做文明育民人”知识竞赛。④邀请政法部门领导到学校宣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3、搞好“6.26”禁毒日和“12.4”宪法宣传日的宣传教育活动。

(五)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完成各项普法工作

学校将在“四五”普法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普法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普法制度,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增添新措施,收集整理好“五五”普法工作档案,做到资料全,专人专管,以优秀的成绩圆满地完成今年普法任务,为争创省“五五”依法治校示范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泽家九年制学校

5.学校依法治校工作计划 篇五

红光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依法实施办学活动,无无故使学生中途停学、退学、擅自停课、放假、体罚、变相体罚、乱收费及侮辱、歧视学生等现象。建立了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应急程序和报告制度,维护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实现了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近年来学校无任何重大责任事故,学生讲文明、有礼貌,校风良好,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良好的信誉已经为叶城县民众所信赖。

经过长期积淀,学校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也充分认识到不断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广大师生学法、懂法、用法、护法的意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也是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依法治校工作中,学校以胡锦涛同志“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目标,认真组织依法治校工作,采用多种形式做好以法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加强队伍建设,确保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红光学校始终坚持“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在“四五”普法的基础上,把实施“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教育工程来抓,党支部根据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对普法和依法制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适应“十一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切实加强教育领域的普法工作,提高师生法律素质和依法治校的水平,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切实加强此项工作,学校建立了依法治校的工作领导机构。学校成立了以校党政为组长的党、政、工、教研组、年级

组、少先大队等各部门参与的“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分别由学校校长担任,承担学校普法依法治校的具体工作。建立了书记、校长全面负责的运行机制。纵向是书记、校长负责领导——各科室组织实施——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具体落实——社区、家庭、馆室责任到人的“四级”共管机制;横向是由学校党支部、行政、教代会积极参与的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共管的管理机制,确保了法制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依法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依法治校。

学校全面实行党支部指导监督下的“校长负责制”,重大决策交学校党政讨论通过再组织实施,重大事项实行全校公示制度,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严格执行“校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制度。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监督保障作用,“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广泛而充分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教职工关心学校、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的热情高涨,学校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学校党支部在新体制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个支持,两个保证”的党总支工作新思路。“一个支持,两个保证”是: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维护校长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行政指挥的权威;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贯彻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为学校党支部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较好地处理了学校党、政的关系。切实抓好党组织自身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三、建立健全制度,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越文明的社会其制度就越是完善。要坚持以法治校,以法执教,必须要有法可依,必须将国家的意志、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具体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使宏观的法则变成

可操作的具体要求。一方面学校根据确立的发展目标,建立目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了全员工作目标的量化管理,使学校管理更规范、更客观、更科学、更切合第一小学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学校从办学的需要和办学的实际出发,依据法律法规,遵循育人规律,从健康、健全、发展的人的内涵和外延上去作构建学校的各项制度,涵盖了学校的所有工作,使管理有据可依,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针对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制度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和监督力度,师生全员参与管理,培养了他们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意识,也树立了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

四、大力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师生的法制素质

学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每年制定领导干部、教职工、学生学法计划,根据计划按时安排领导干部、教职工、学生学法,并做好学法笔记、撰写心得体会,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学校经常组织干部、党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小学安全责任事故处理办法》、《行政诉讼法》、《宗教事务管理条例》、《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等,让干部们知法、懂法、守法、维法,强化依法行政、依法治校的意识,自觉按照法律法规处理行政事务,依照法律维护学校的权益。

二是加强教职工的法制教育。学校每周三利用全体教职工政治学习时间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以增强法制观念、敬业意识和职业规范。几年来,学校组织全体员工学习了《宪法》、《教师法》、《国防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选举法》、《教师资格制度》、《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条例》、《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充

分拓宽法律育人氛围:一是由校领导给老师们宣讲,进行宣传动员,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方式对老师们培训有关教育政策法规;二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学习讨论;三是充分利用第一小学校园广播、黑板报的形式向全体师生宣传法律知识;四是学校邀请法制副校长来学校,为广大师生做以“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为主题的法律知识讲座,学校校级干部每年都参加县委党校和教育局统一组织的干部法律知识培训,并取得优异成绩;学校还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全县干部学法用法考试,合格率100%。

学校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制定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一是树立新型的教师形象观。就在新的形势下教师所应有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态度友善,着装美观,谈吐文明,气质高雅,学识渊博,爱岗敬业”的教师形象观。二是针对新的形势,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明确的、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师德观念、职业观念和价值观念,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学校开展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日常行为准则》和“十条禁令”的学习,提出了“时代在变,对待人的观念要变,教育的内容要变,教育的方法要变,教育的手段要变”,教师要做“和善的长者,亲密的朋友,道德的典范,做人的良师,教育的专家”。教职工的法制素质普遍提高,师德师风良好,职业道德得以加强。

三是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遵纪守法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要提高公民的法制素质就必须从孩子抓起。首先以《中学生法制教育读本》为教材,定时间、有计划、利用思想政治课认真搞好学生法制教育。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采取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开展法制知识讲座,使学生对

法律的严肃性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牢固树立从小遵纪守法的法制观念,自觉抵制精神污染、歪风邪气,增强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纯洁了学生的心灵。会后学生写读后感,召开主题班会,使全校师生都受到了生动形象的法制教育。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准发展的目标,校准人生的航向。

五、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充分发挥学校的文化主阵地作用

学校充分发挥自己影响大、联系广的优势,在每年的法制宣传月开展丰富的法制宣传活动,制作法制宣传展版,组织学生上街到社区广泛进行宣传。学生自觉开展家庭法制宣传,让学生说服家人自觉抵制违法乱纪行为,如:开展了“拒绝赌博,远离犯罪”、“遵守交通法规,珍爱家庭幸福”、“法制与家庭”等学教活动。使法制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充分发挥了学校的文化主阵地作用。

六、综合治理、群防群治、成效显著

加强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搞好周边环境,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成为一方净土,为依法治校营造了良好氛围。学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本着教育和防范为主的原则,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坚持对全校师生进行治安教育,提高保卫、值班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重点加强了对学校周边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和整治。交警队、派出所配合学校在学生上学、放学时间段进行定点定时疏导交通和巡逻守候,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矛盾的防范、化解等工作,给学校工作以极大的支持,努力使校园社会环境得到净化。

七、措施落实、管理到位、效果明显

狠抓过程管理和目标考查工作。在普法、依法治校工作过程中,狠抓了计划、布置、实施、督促、检查、总结六个环节。

如对学生遵规守纪行为习惯的培养,按学校制度,由教务办、德育办负责布置,由班主任及班实施,教务办、德育办组织专人督促检查,最后总结反馈,对关键环节做了详细的记载和统计,做到了各类资料准确齐全,条理明晰,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表现好的予以表扬,使创建工作得到落实。

狠抓“四种示范”,培养遵纪守法意识。一是学校严格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为社会做出示范;二是干部依法管理、照章办事为师生做出示范;三是教师依法执教、依法育人,为学生作出示范;四是学生干部带头遵规守纪、文明服务,为同学做出示范。

学校德育办、教务办、年级组、班主任对学生违规违纪的现象进行慎重的调查,当学生违纪的时候,德育办、教务办、班主任对学生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使其认识错误、认真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根据违纪的性质和情节,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使更多的学生受到教育为出发点,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端正了校风、学风,维护了校规校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化解了校内学生的矛盾。依法治教、依法治学观念深入人心。

八、学风浓、校风正、质量高、示范性强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在建设法制社会的过程中,第一小学提出了“全面发展、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发展优质教育”的办学方向。在教育教学的发展目标上学校以全面发展,突出特长为宗旨,提出了倾心学困生,提升教育的基点;着力中等生,提高教育的效益,关爱优等生,提高教育的品位,不求人人最好,但求人人进步的目标观。学校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了以“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在这些学生在遵纪守法、热爱祖国等各方面表现都很优异,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和社会各

界的一致好评。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领导关爱和指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的结果。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创造红光学校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6.学校依法治校工作计划 篇六

今年就业指导中心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的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目标,努力推进就业工作、为创建和谐稳定的优质育人环境服务。根据学院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处工作实际,特制定2011年普法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以成就每个学生为工作理念。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继续贯彻落实各项工作制度

为确保普法及依法治校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了以处长为组长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继续贯彻落实下列制度:

1、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举办法律知识学习。

2、建立普法总结反思制度,做到半年有小结、有总结;并能对本开展的各项普法工作提出经验和建设性的意见。

3、加强队伍建设,以提高部门人员依法执教的理论水平和为学生排忧解难的服务能力。要切实把法律学习培训抓好、抓实,积极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培训方式,务求实效。

4、以全面落实普法规划为重点,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严格按照普法工作要求,推进警示教育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增强法制宣传教育效果。

就业指导中心

2013年3月21日

2014年就业指导中心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学院目标任务,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工作进程,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并重,积极构建和谐优质的育人环境。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继续贯彻落实各项工作制度

1、建立健全集体学习、培训制度,主要是研究和探讨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工作。

2、建立普法总结反思制度,做到半年有小结、有总结;并能对本开展的各项普法工作提出经验和建设性的意见。

3、加强队伍建设,以提高部门人员依法执教的理论水平和为学生排忧解难的服务能力。要切实把法律学习培训抓好、抓实,积极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培训方式,务求实效。

3、突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学习。

4、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工作,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就业指导中心

2014年4月11日2015年就业指导中心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

学校日常工作离不开法,学校管理离不开法,依法治教,以法治校,既是现实的迫切需要,也是未来教育殷切的召唤。为此我处根据学院总体要求,结合三严三实学习,制定普法工作计划如下:

1、加强领导,推进学校“六五”普法规划的顺利实施。

今年是六五普法的最后一年,通过近几年的制度建立,今年主要是梳理,确保本工作的顺利开展。

2、涉及事项主要是经费使用情况、用权情况的透明性。

3、充分发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切实依法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对职工的个人行为予以必要的约束。

4、加强对学生的普法教育宣传活动,加强毕业生入职前的诚信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5、结合三严三实教育,对职工的个人行为予以必要的约束。

就业指导中心

2015年3月11日

2013年就业指导中心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

就业指导中心在学院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勇于突破旧观念,不断融入新思想,团结进取奉献,使普法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1、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

将普法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对校园普法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并落实了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有关文件,落实了教职工的岗位责任制,增强教职工爱岗敬业的精神。

3、切实保障了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财务收支等情况定期向教职工公布。

4、认真进行了廉政建设,开展了民主评议,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手册》、等党纪条规。要求廉洁自律,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法》等法律法规

5、加强教职工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倡敬业奉献

就业指导中心

2013年12月20日

2014年就业指导中心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

根据学院的要求,以依法治校方针为指导,密切结合学院的实际,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我们重点围绕“六五”普法的内容、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进行学习,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和法律水平。通过学习,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明显提高。认识到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摆正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自觉性。

2、结合毕业生就业,在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使学生了解劳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注意求职诈骗等,提高了学生的防范意识。在明确了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义务。认识到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摆正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自觉性。

3、建立健全了学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

4、组织教职工收看普法宣传片。

5、今年的法制教育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密切结合。

就业指导中心

7.学校依法治校工作计划 篇七

依法管理是指按照学校管理工作的法律, 理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实行以学校为主的主权, 实现学校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制度, 规范化, 形成政府的宏观管理, 依法由独立学校章程的规定, 接受新模式的监督。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 法学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依法治国是我党和国家实施全面教育政策的必然要求, 保障师生民主权利的必然要求;平衡和调节校园利益关系的必然要求;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坚持依法治校所面临的问题

1.高校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有待提高。在法治化的过程中, 高校行政人员应该是一个高质量、高学历、具有法律职业、坚定信念的高校行政人员, 不幸的是, 并不是现行的管理人员在我国如人们所预期的高校组的情况下, 该集团还有法律体系薄弱的法律意识的概念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强, 在工作中, 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有意无意, 这不可避免地时有发生的学生状告学校的工作人员, 向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侵权事件。

2.高校教育法律内容滞后与缺位。我国1998年8月29日九届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通过的《高等教育法》应该是高等学校管理者依法治校的具体依据。但它也属于立法的宣言, 在一定意义上, 它是原则、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的规定少, 针对性和操作性差, 更重要的是还存在很多法规滞后和缺位的问题。

3.高校权力与教师权利的法律关系, 对我国教育事业单位的权利没有明确界定。但由于法律的权威性, 它需要一部分的行政职能。因此, 它具有公共权力的一些管理权的性质。以自我就业为代价, 研究大学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双重法律关系。培养学生管理管理的权力, 是依法治国的原则和精神, 正确认识和处理这2种法律关系。基于契约关系、自由、平等、诚信的原则, 必须遵循实用性原则, 而不是学生的强势地位, 教师的义务。

4.高校内部管理中的审查与监督机制的缺失。对20年来高校管理实践的回顾, 发现学校内部监督机制尚未纳入规范化、系统化的轨道。在高校内部领导责任制度中, 不少高校、廉洁的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对新提拔的干部工作勤勉、诚信承诺制度不真正建立。学生和教师申诉制度, 听证制度是缺乏监督机制的。因此, 加强对行政人员和行政人员的监督。

三、高校坚持依法治校的现实意义

依法治校是党和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的全面实施。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方针、政策、法规, 严格按照学校财务管理的规定, 确保正确操作正确方向, 全面落实教育政策。要充分保障师生民主权利,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 也是体现以人为本, 在学校发展中落实科学发展观。

依法治校是党和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的全面实施。认真贯彻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 严格按照管理的规定对学校进行管理,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办学的正确方向, 使教育政策的全面落实。充分保障师生民主权利,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也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以人为本。

四、按照法律制服坚持措施

1.加强依法管理的理念。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 这是高校实施法制化管理的基础, 校长作为学校行政主管, 要做到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互统一。在依法治校学校领导要知法、懂法、守法。在处理学校事务中, 按法律、法规、制度、职责中的规定依法办事。规范内部的管理, 加强依法行政。

2.实事求是, 按学校制度来做事。高校内部规章制度完善, 管理规范, 步入法治轨道, 着力解决教育法规滞后与缺位问题。大学本身并不是违反国家现行法律法规, 制定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规章制度, 尤其要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坚持正当程序原则在学校管理中, 是使学校管理行为的公开性、公正性和公平性的基本保证。

3.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教师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教师和教师享有权利的行使。教师权益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权利应享有作为普通公民, 另一部分是具体权利应享有作为教师职业群体。在学校管理过程中, 学校应根据《教师法》来保障教师的教学权利;科学研究;学生行为和学业成绩评价;薪酬与福利权;民主管理权;权利培训, 保障其合法权益。

4.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高校管理工作中要加大监督力度, 提高工作透明度。驾驭好党支部、工会、教代会“三驾马车”, 要充分参政、议政, 协调运转, 通力合作。其次, 建立监督法制, 从根本上加强勤政廉政建设, 建立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高等教育法》对高等学校依法办学为分权,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 确保党的教育政策的落实, 落实仍集中, 但在高校, 要解决的矛盾是必然。建议, 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加强对《高等教育法》法规的支持或补充规定, 明确法律责任, 实施高等教育法律责任制度的管理, 确保法律严格执行, 对执法行为和违法行为有严格的规定, 依法自治和保证高学校教育, 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与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教育。

摘要:依法治国是深化我国第二十一个世纪的教育改革, 加快发展的必要要求。作为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其有效管理和建设将与第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依法治校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保障师生民主权利、平衡和调节校园利益关系、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必然要求。强化高校管理层依法治校理念, 建立现实有效的监督机制, 健全保障机制, 实行高等教育管理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关键词:依法治校,高校,和谐,校园,内涵

参考文献

[1]戴中祥, 郑全新.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

[2]李建恩, 陈志强, 吴相锋.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洛阳大学学报, 2000, 1 (15) :87-90.

[3]初亚楠.略论我国高等教育法规体系建设[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1, 4 (21) :108-110.

[4]罗军飞.加强高等教育法规管理, 积极推进依法治教[J].益阳师专学报, 2000, 1 (21) :96-97.

8.依法治校,促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篇八

一、 依法办学,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基础

现代学校制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依法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

依法办学,是教育领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这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基础;将校务公开上升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工作方式,使学校在运行方式上,通过公开形成上下多方面的互动机制,并渗透到学校管理各个方面,这是促进学校的科学化管理和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形成的保障。

1. 管理内控,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管理思想的重大转化是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发展,管理内控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上世纪80年代人们提出了“校本管理”的概念,就是以学校为基础,从学校实际出发的管理,它包括了校本课程、校本人事、校本财务,等等。校本管理赋予了学校管理的空间和权力,是学校实现自主发展的提前。校本管理实现了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发展,是现代管理思想的重大转化。

学校通过自我发展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和办学特色的确立,内部运作上的自我激励,学校资源上的自主调配,使得“培养持续发展的学生,造就持续胜任的教师”成为可能,也为“创办可持续攀高的学校,实施可持续提升的教育”奠定了基础。

2. 自我约束,是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

现代教育在赋予学校发展的充分自主权的同时,要求学校要建立起良好的自我约束机制。

学校内部的自我约束的机制,不限于某一项具体的规定加上某个具体的程序,而是要贯穿于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体现自律的精神,体现教育的整体制度框架,真正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和评价的全部流程上。

3. 社会监督,是自主发展的动力保障

学校的社会监督包括政府的检查、督导和评估,专业的审计和考核,媒体的监督,社区和家长委员会、学生评议等。学校要始终将监督、审核活动当作是例行体检,发现问题时及时纠偏、堵塞漏洞,提高规范水平,使学校出现的任何偏差能够尽早发现,在萌芽状态得到化解。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外在的限制转化为办学发展的动力,并为学校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

社会监督也是学校实现承诺的动力,是学校宣传办学成果的最佳途径。华师附中近年来积极参加各种等级评估检查,包括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评估、高中教学水平的评估,其它包括文明安全校园、档案等级学校、行风政风检查、校务公开检查,等等,主动接受包括物价局、发改委、审计署等部门和单位组织的专项审核。这些活动,宣传并向社会推广学校的经验和成果,以外力的方式,成了实现学校自我变革的动力。

4. 校务公开,是有效约束监督的前提

校务公开是法律、法规和政策赋予的基本要求,而通过校务公开,又是实现学校依法办学情况接受内部约束与社会监督的前提。

我校校务公开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校务公开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公开形式,确保公开的效果,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和社会、社区、学生利益的内容,作为公开的重点。学校制订的《华师附中贯彻落实《规定》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全面具体地规定和明确了校务公开工作的各项内容、公开的形式、组织领导与公开的程序,对各单位、各部门进一步推行校务公开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重大事项及涉及教职工和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公开,做到有章可循。

校园网是一个高效快速的宣传、贯彻办学理念和进行校务公开宣传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校园网主页传递着学校及各部门的最新动态、工作指引,反馈师生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的新思考、改进意见。对于一些需要对社会公开且时效比较长的,则专门开辟《校务公开栏》,及时将项目公开。

二、民主管理,是现代学校行政管理的特征

民主管理,全员参与,是现代学校行政管理的基本特征。我校将推进校务公开作为进一步改善行政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一项改革内容。

学校的《十年改革发展规划纲要(1991—2000)》《“十五”发展规划纲要(2001—2005)》中,学校实施的“一二四八工程”中明确提出了学校的管理模式的构想:“要充分发挥民主,集思广益,建立科学化高效能的管理系统和运作机制,努力创造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文化氛围。”在《党委工作指导思想中》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在参加学校事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凡是涉及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在出台前要广泛听取教代会和教职工的意见。”“在涉及人、财、物管理和群众关心的敏感问题上,要依法行事,照章办事,增加透明度。”

正是沿着这种“以科学以主为目标的舒畅型学校管理模式”, 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学校行政主持,纪检、工会(教代会)协调监督,业务部门各负其责,教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的制度框架,保证学校管理的有效开展。在“管理体制”方面形成了“行政主导,党群保证”的制度特征,在“管理思想”方面形成了“以人为本,惜才善用”的思想特征,在“领导作风”方面,形成“勤奋务实,干练廉洁”的工作作风,建立“团结协作,和谐舒畅”的人际关系,培养“举校一致,休戚相关”的团队精神,建立一个“褒扬先进,倡导创新”的激励机制。

1. 全员参与,是学校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建立校务参与机制,发挥教师、专家在校务管理的作用。

我校教代会一般每学期召开1-2次。在每次召开教代会前夕,都把学校的近期工作目标向教职员工宣传,要求代表们先广泛收集各单位、各部门的提案或意见,再将收集到的提案或意见交由工会整理,然后提交到教代会讨论。在教代会上,教职工代表畅所欲言,出谋划策;教代会维护了教职工群众的利益,校领导可以从较大范围内了解教职员工对学校改革的意见和学校中存在的问题,为其正确决策提供有力的根据,使全校教职员工同心同德,实施学校发展规划。

在日常的管理中,我校有健全、完整、具体的会议制度,这是宣传贯彻学校办学理念和进行校务公开的重要方式。学校的办学方针,改革的每一项措施,都经过各种会议进行宣传,让师生进行充分酝酿、讨论。

为了保证发挥教师、专家管理的主体作用,学校成立了“学校学术委员会”,让其在研究学校发展策略、制订名师培养规划、审定教师职称申报等方面,发挥“专家治校”的功能。教代会下面建立专门委员会,对专项工作进行管理与监督,如学校的福利委员会、女工委员会,对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问题,如住房分配方案、医疗改革方案、集体福利事项等,由教代会讨论、提方案。

2. 完善制度,是学校长治久安的机制保障

学校的制度框架包括行政决策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和民主约束监督制度和反馈制度。我校的管理制度包括:校长办公会议制度、行政会议制度、部门处室会议制度、科组会议、年级组会议;学校党委每月召开一次党委委员会议,一次支部书记联席会议,党委各部门每月召开例会,各支部每月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例会;成立各种专业化工作小组和专家小组,如学术委员会、课程委员会、职称评审小组、聘任小组、论文评审专家组、教职工年度考核小组,等等。

管理制度包括教学反思制度、学术委员骨干教师制度、青年教师培训制度、考核与教师评优制度、表彰激励制度、学生评教制度、领导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事故追究制度,等等。

约束监督制度作为学校的保障系统,包括行政监督、校内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的监督,2004年学校正式颁布学校《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厅中小学校务公开暂行规定〉实施办法》,建立校务公开的组织机构,包括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监督小组,规定了各部门各项目的公开时间、内容、方式和负责人,有效地确保广大教职员工对校务工作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特点是对群众历来比较关心的项目,包括干部人事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人事聘任和评优工作、财务管理、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等热点问题做专门的规定。

完善的组织、机构和会议制度、机制,保证学校党、政、工、生的工作形成科学、高效民主的决策机制和透明公开的制度体系。

3. 校务透明,是班子勤政廉政的有效措施

校党委把校务透明与党风政风建设,促进廉政勤政紧密结合在一起,与行政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考核,把校务公开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从1994年起,学校将教代会评议权的落实纳入了党委工作日程。在每年召开的教代会上,都要安排一次民主评议,对学校各部门的工作成效和党政领导干部个人的领导作风进行评议。对部门工作不满意的,或者没有按规定要求进行公开,责任人必须进行说明,并在指定时间内进行整顿改善。有组织、有程序的民主监督制度,使教职工增强了民主监督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使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公仆意识”,融洽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促进了干部队伍勤政、廉政建设。

由于学校办事程序公开,完善和建立了管理事务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切实加大对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行政干部职责明确,大事集体研究,小事各负其责,有效地促进了勤政廉政工作的开展,使学校一直沿健康的方向发展。

4. 维护权益,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群众基础

广大师生是和谐校园的建设主体,主体和主体间利益的和谐是校园建设的核心,切实维护师生权益就成了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着力点。

(1)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关注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利益诉求。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互动沟通系统的建设,如“校长接待日”制度,公布了“校长接待日”的《轮值表》,让教师、学生及其家长能够与校长进行“零距离”的交流:除了定期召开“家长会”之外,还举办“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们在全方位了解班级、学校的运作中加强沟通;每半个学期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让学生充分反映他们的意愿,表达他们的诉求;设立了“校长信箱”,公布了校长的电话和电子邮箱地址,让教师、学生及其家长有更多沟通的方式。多种形式的沟通,保证着相互信息传达的通畅性和真实性,保证着相互了解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2)将与学校教育管理、改革密切相关和涉及教职工、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全部予以公开;把群众最为关心,反映最为强烈,社会最为敏感,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的内容作为公开的重点,将师生的呼声做为第一信号,从“最急、最盼、最忧、最怨”的问题入手,急师生之所急,办师生之所盼,排师生之所忧,解师生之所怨,着力解决侵害师生权益或者与民争利的行为。

三、校务公开,是学校持续攀高、健康发展的第一台阶

1. 校务公开,校务工作由人治走向法治

传统教育管理侧重于组织和技术方法的作用,强调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科学工具来达到学校的管理目标,以及重视满足教职式的需求和愿望,现代管理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更加强调学校要成为一个由教师、学生和行政人员和家长等组成的共享的价值观和理想的共同体,实现学校行政从人、财、物的管理走向文化引领。

建设现代一流学校,学校要超越制度,行政管理更加依靠文化的建设,依靠师生的精神追求,依靠员工的价值追求来提升学校的品质,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管理。

学校提出的“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理念,就是坚持学校发展“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办学以教师为中心”,主张建立教师、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实现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因此,注重对师生的“人文关怀”,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使“培养持续发展的学生,造就持续胜任的教师,创办可持续攀高的学校,实施可持续提升的教育”就成了校园内各利益群体共同的价值目标。

2. 校务公开,极大提高管理运作效率

完善校务公开工作极大提高学校管理运作效率。我校的管理工作可以归纳为德育、教学、后勤服务和行政管理四大操作系统,这四大系统分别是“以立志成才为主题的激励型德育模式”“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模式”“以优质高效为标志的效率与效益型后期服务模式”“以科学民主为目标的舒畅型行政管理模式”,在这四大模式的构建和运作过程中,校务公开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学校对四大模式的操作系统,都建立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各处室、部门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并公开实施细则,特别是办事权限、办事依据、办事纪律、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的公开公示制度,有效地防止和杜绝各种不作为或者扯皮现象的出现。完善的公开制度、落实制度、检查制度和反馈制度,促进了管理的运作效率的提高。

3. 校务公开,聚集智慧形成向上合力

对于每一轮的学校的改革发展思路,学校的重大决策,如学校的“十五”“十一五”学校发展规划、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学校每个阶段的工作理念,一定会在教职工中反复讨论和论证,再由校党委、行政决策。

全体的员工参与讨论与决策,让他们对学校的改革有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让他们更主动地发挥主体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聚集各方面的智慧,发挥主体的创造性。

4. 校务公开,开拓育人工作全新领域

(1)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增强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同时也能使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例如每月一次的“领导接待日”活动,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关注程度,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出谋献策,从征集主题(征集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新课程实施后关于选修课的开设和选报等)、广泛宣传、学生代表征集意见、领导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意见反馈、检查落实六个环节,在学生和家长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华师附中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阵地之一。学校教学处每学期都召开各年级学生学习部长和科代表的会议,听取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这些意见及时反馈到相关的学科组和任课教师处,为建立过程性教学质量监控,提供了丰富的一手材料。

(2)增强学生的主人公责任感,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我管理。我们通过让学生参与宿舍、饭堂、学生行为规范管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上一篇:河南省委宣传部公示下一篇:丰大幼儿园岗位聘用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