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学之魂,鲁迅》有感

2024-09-24

读《文学之魂,鲁迅》有感(12篇)

1.读《文学之魂,鲁迅》有感 篇一

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这几天,我读了《文学之魂――鲁迅》这本传记,从中受益匪浅。

这本传记叙述了鲁迅的一生。他节约,朴素,公私分明,他对奸诈狡猾的敌人看得清,恨得深。他为了帮助培养青年,付出了一生的心血。而我最佩服的就是他那种珍惜时间的品质。

时间是宝贵的,所有人都说时间是金子,但时间是买不回来的,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才能把握住时间,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鲁迅曾说:“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学习上的。”他是这么说的,也就是这么做的。其实,掐指头算一下,哪位伟人不是这样做的呢?如果有谁还抱怨时间不够用的话,那就让鲁迅来告诉他――“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要说珍惜时间,我没有做到。放假时,我就只会窝在家里看看电视,玩玩电脑,根本就没有花一点功夫去看书。开学时,我的成绩如瀑布般“飞流直下三千尺”,被老师骂了一顿才知道要珍惜时间。所以,我就每天挤出一点时间看书,成绩很快就上去了。

时间是很宝贵的,它是一笔人生的财富,要好好利用时间,才能得到丰富的收获,这是文学大师鲁迅告诉我的道理。

2.读《文学之魂,鲁迅》有感 篇二

一、鲁迅初期“尚武”精神的形成

自古以来, 在“重文轻武”观念的熏陶之下, 人们的“尚武”精神匮乏, 缺少对民主革命关注的热心。近代以来, 中华民族先后经历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等事件。1903年, 鲁迅在《中国地质略论》[1]中描绘了中华民族悲惨的景象, 帝国主义“强种鳞鳞, 蔓我四周”, “伸手如箕, 垂涎成雨”, “足迹所至, 要索随之”, 显示了帝国主义的残酷、冷漠以及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国力的衰败与民族的危亡, 使爱国志士对国家的存亡深感焦虑。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先进的近代知识分子如坐针毡, 惴惴不安, 开始反思中国的现状, 并得出中国积弱积贫的原因在于缺少尚武精神的结论, 使“尚武”精神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思想潮流, 吸引和影响了众多青年。他们揭穿了清政府的假面, 认为要救中国, 必须让国民接受“尚武”思想。鲁迅在南京求学至日本留学期间, 在“尚武”思潮地影响下, 以及他对世事深刻地洞察, 严峻地思索, 深切剖析的个性, 使他对周围的事物变得敏锐起来, 转向了“尚武”思潮。在南京求学时, 鲁迅刻下三枚图章, “文章读我”、“戎马书生”、“戛剑生”, 彰显了他弃笔从戎的倾向。1902年, 更是深刻有力地写下《自题小像》。“我以我血见轩辕”使鲁迅的强烈“尚武”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表现。1903年, 作者写下了《斯巴达之魂》, 意图使“尚武”思想贯穿到国民精神之中。鲁迅在此期间慷慨激昂地喊出:“中国者, 中国人之中国, 可容外族之研究, 不容外族之探险。可容外族之赞叹, 不容外族之觊觎者也”[2], 用“尚武”精神来巩固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异国的生活环境为鲁迅向“尚武”思想的转变提供了一个平台。相对于中国的高傲自大, 经济落后, 日本则逐渐繁荣强盛。日本人侮辱中国人为“清国奴”、“东亚病夫”, 鲁迅赴日本留学, 这一异国生活经验, 激起他心理上剧烈地变化。当时鲁迅和许多留日学生, 热心地倡导民主主义革命,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他们意识到本国国民性的弊端与缺陷, 认为“尚武”精神的缺失是导致近代中国积弱积贫的原因所在, 因此, 中国要挣脱懦弱的枷锁, 就要大力地鼓吹国民的“尚武”精神。同时, 爱国人士看到了“尚武”思潮与国民性的密切联系。中华民族只有摆脱了这种固步自封的国民劣根性, 具有拼搏上进的精神, 才能与外来强国相抗衡。留日的爱国志士创办了《浙江潮》《江苏》《河南》等一批刊物, 他们毫不隐晦地揭露了国民性中的妄自尊大、自欺欺人、自贱虚伪等痼疾。在这一潮流下, 鲁迅所倡导的“尚武”思潮同样与国民性地探讨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斯巴达之魂》中的“尚武”精神

1903年, 鲁迅用慷慨激昂、抑扬顿挫的笔调翻译兼创作了《斯巴达之魂》[3], 热烈地赞扬斯巴达人民反抗侵略以及崇武的爱国主义思想, 意图唤起中国人的“尚武”精神, 希望全体国民能像斯巴达战士那样奋勇杀敌。《斯巴达之魂》写的是西历纪元前四百八十年, 波斯王泽耳士带兵侵略希腊, 斯巴达王黎河尼佗率领市民进行抵抗的故事, 以扼守温泉门 (德尔摩比勒) 以及浦累皆之战为线索。在战役的框架中, 穿插了亚里士多德与少妇埃烈娜悲剧地描写, 作者独到的见解与人生感悟在这里找到了凝聚点, 使整个文本洋溢着高昂的爱国主义情调, 彰显了作者对尚武精神地崇拜, 希望激起人们英勇地反抗, 使中国迄立于世界之林。

文本在序中写道:“迄今读史, 犹懔懔有生气也。我今掇其逸事, 贻我青年。呜呼!世有不甘自下于巾帼之男子乎?必有掷笔而起者矣”, 为整个文本奠定了激昂的情调。在德尔摩比勒战役中, 由于叛徒引波斯军从山间小路偷袭希腊同盟军, 黎河尼佗王及其斯巴达战士全部壮烈牺牲。但亚里士多德由于“目疾未愈, 不甘徒死”, 并且“以爱卿故”, 而没有参战返回家乡。她的妻子埃烈娜得知这一切, 并不因此原谅他, 感到空前的侮辱, “何则……生还……污妾耳!”。这一悲剧情节的叙述, 体现了妻子英勇的豪情。鲁迅用激昂的文字通过少妇的口吻发问出来, 使其充当了拷问者的姿态:“而三百人中, 其诚言耶!夫夫妇之契, 孰则不相爱者。然国以外不言爱之斯巴达武士, 其爱其妻为何苦?而三百人中, 无一生还者何……君诚爱妾, 曷不誉妾以战死者之妻”, 这不仅是对亚里士多德的责难, 同样是对整个社会提出的诘问。埃烈娜宁愿死在亚里士多德的剑下, 不愿作懦夫的妻子, 最终丈夫手刃爱妻。文本中埃列娜以死谏夫一幕地书写, 强烈地表现了斯巴达人崇武的精神。亚里士多德与敌人抗击在浦累皆之战, “波斯军三十万, 拥大将漠多尼之尸, 如秋风吹落叶, 纵横零乱于大漠”, 在这里没有被儿女情思所羁绊, 而是退隐在民族危亡的背后。这里胶着着个人的痛苦与国家民族的危亡, 驱使男主人公在战场的奋勇反抗, 牺牲自己的利益以求国民的幸福, 掷头颅, 撒热血, 宁死不屈, 壮烈牺牲。

但鲁迅在文本中对亚里士多德命运塑造的可悲性并没有停留在这表层, 而是更深一层地挖掘。在《斯巴达之魂》中, 作者将激烈的情感借少妇的口吻抒发出来:“君非斯巴达之武士乎?何故其然, 不甘徒死, 而遽生还……不胜则死, 忘斯巴达之国法耶?以目疾而遂忘斯巴达之国法耶?”, 亚里士多德因目疾而返触犯了斯巴达之国法, 这种法则的存在使亚里士多德成为戴罪之人, 被社会所不容, 被社会所不齿, 被社会所抛弃。在浦累皆之战, 亚里士多德隐姓埋名地参战, 两军互相残杀。“初月相照, 皎皎残尸, 马迹之间, 血痕犹湿, 其悲蝶尔飞神之不灵者欤”, 这一片狼藉的尸骸中, 亚里士多德即在其中。随着希腊的胜利, 随着胜利的曙光的到来, 他战死在沙场。将军想要厚葬亚里士多德, 却“全军哗然, 甚咎亚里士多德”, 在全民族的眼里, 亚里士多德是戴罪之身, 他即使有了丰功伟绩仍然被社会所不容, 所抛弃, 得不到谅解。作者最后一幕地描写, 将斯巴达民族将“尚武”精神作为国法诠释得淋漓尽致。

三、“尚武”思潮与国民性的探讨

“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注解梳理与辨证

李敏 (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历代对于“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的注解, 考察其源流与受时代影响的因素, 最终提出自己的观点, 认为对此句的解释应结合《论语·为政》篇中上下文。

关键字:论语;孔子;异端

“子曰: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 (《论语·为政》) 宋本《十三经注疏》中引何晏注, “攻, 治也。善道有统, 疏途而同归, 异端不同归也。”然而统观历代对此句的注疏, 分歧颇多, 莫衷一是, 其中往往有内容彼此矛盾, 相互攻驳之处。检索《四库全书》, 正文中徵引此句的著作共170余部, 现存相关诠释性著作宋以前2部, 宋17部, 元1部, 明10部, 清7部。清之后至近代, 仍有崔适, 程树德, 钱穆, 杨伯峻, 李泽厚等对此句涵义进行不同的剖解。综合历代不同注疏, 可以发现, 对此句的解释, 差异主要在对“攻”字的理解与“异端”一词的诠释上, 现分别罗列如下。

对“攻”字的解释分为两种。一种认为“攻”作“攻读, 治学”, 如何晏。又如邢昺疏中认为, “正义曰:此章禁人杂学。攻, 治也。”此种说法的根据来源于《周礼·考工记》, “凡攻木之工七, 攻金之工六, 攻皮之工五。”注为:“攻, 犹治也。”段玉裁注《说文解字》, “《考工记》攻木攻皮攻金注曰, 攻犹治也。此引申之义。”认为“攻治”为“攻击”引申义。许慎《说文解字》原文云:“攻, 击也。从攴, 工声。”因而, 此句中的“攻”也有解为“攻击”的。如宋孙奕在《示儿篇》中说道, “攻如‘攻人之恶’之攻”。又如清毛奇龄《四书賸言》中引刘勰《文心雕龙序》中句“周公设辩, 贵乎体要。尼父陈训, 恶乎异端”, 因而认为“攻本攻击之攻。”近人杨伯峻

众多的爱国志士指出“尚武”思潮与国民性的联系。梁启超先后发表了一系列文章, 探讨了“尚武”思潮与国民性的密切关系, 将自己对国民性的见解跃然纸上。鲁迅这一时期, 已经开始热切地关注人性问题。许寿裳曾经回忆说:“鲁迅在弘文时, 课余喜欢看哲学文学的书。他对我常常谈到三个相联的问题:一, 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二, 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 它的病根何在?”[4]这种因子在《斯巴达之魂》中有迹可寻, 尤其表现在他对“苟活”人生价值观地思忖。站在文艺前线的鲁迅, 他一生将不能苟活的人生观赤裸裸地贯穿在小说、杂文、《野草》《朝花夕拾》之中, 并给给予我们深刻的哲理性思考。鲁迅对人生观思考的成熟, 同时代人未能企及。但是, 这一哲理性思索地成熟, 并非一蹴而就, 而是经历了漫长地思索过程。鲁迅在这新思潮激荡的镜像下, 《斯巴达之魂》对一时一地战争地描绘, 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思想, 透视出鲁迅对人生命运深切地思索, 蕴藏着鲁迅早期对国民性地体味。

鲁迅提出人不能苟活于世的人生观, 这也是他一生孜孜以求地人生取向。亚里士多德的悲剧, 展现了战士要面临勇战沙场与顾念亲情两难抉择的窘境。他们犹如一条两个头的蛇, 一面是整个民族的命运, 一面是家, 处于尴尬的遭遇。在鲁迅的眼里, 亲人的爱, 朋友的爱, 恋人的爱, 有时不失为一种累赘, 一种阻碍, 成为自己事业中的绊脚石, 也是“苟活”的人生观产生的根源之一。鲁迅在《斯巴达之魂》深切而又直露地阐明了真正的勇士应该撇开各已的爱, 甚至将各己的爱看作是一种罪恶。亚里士多德手刃爱妻, 他舍掉的不仅是妻子的生命, 而是毅然割断了与这种爱相联系的累赘。《过客》里的过客对布施者舍给的拒绝, 《论语译注》中对本句的论证中认为“《论语》共用四次‘攻’字, 像《先进篇》的“小子鸣鼓而攻之”, 《颜渊篇》的“攻其恶, 毋攻人之恶”的三个‘攻’字都当‘攻击’解, 这里也不例外。”程树德《论语集释》也持此观点。然而, 从语法方面来看, “小子鸣鼓而攻之”与“攻其恶, 毋攻人之恶”句中的“攻”为及物动词, “攻乎异端”句中的“攻”后跟“乎”字, 钱穆《论语新解》中说, “或说攻, 攻伐义, 如小子鸣鼓而攻之。然言攻乎, 似不辞”, 便是对“攻”训为“攻击”的反驳。再考近年出土的古本《论语》中, “攻”字为“功”, 似可印证第一种将“攻”训为“攻学, 攻治”的说法。

若说对“攻”的解读已然算是较复杂的话, 对“异端”一词的解释可以称的上是众说纷纭。大体上可分为四种不同的解释。

第一种是将“异端”训为“他技, 小道”。宋翔凤《论语发微》云:“公羊文十二年传:‘唯一介断断焉无他技。’何休注:‘断断, 诚一之貌也;他技, 奇巧异端也。孔子曰:‘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疏云:“郑注《大学》云:‘断断, 诚一之貌也。他技, 异端之技也。’是与此合。”何休与郑玄均将“异端”与“他技”联系起来解释。又如崔适在《论语足征记》中引《颜氏家训·省事篇》中段落, “古人云多为少善, 不如执一。鼯鼠五能, 不成技术。近世有两人, 朗悟士也。性多营综, 略无成名, 经不足以待问, 史不足以讨论, 文章无可传于集录, 书记未堪以留爱玩, 卜筮射六得三, 医药治十差五, 音乐在数十人下, 弓矢在千百人中, 天文、书绘、棋博、鲜卑语、煎胡桃油、炼锡为银, 如此之类, 略得梗概, 皆不通熟。惜乎以彼神明, 若省其异端, 当精妙也。”崔适继而补充道:“颜氏此言, 正与何氏之言相发明, 是异端者犹《书》、《礼》之‘他技’, 此经之

不仅是对舍给品的拒绝, 而且是对爱、怜悯、同情的舍弃。在过客的心中, 这些爱的施舍是苟活观念产生的缘由, 使他不能继续前行。鲁迅认为“死于敌手的锋刃, 不足悲苦;死于不知何来的暗器, 却是悲苦。但最悲苦的是死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 战友乱发的流弹, 病菌的并无恶意的侵入, 不是我自己制定的死刑”[5]。对情感的留恋, 对情感的羁绊, 自由度将会自然而然地降低。作为猛士, 不能为儿女情思所困惑, 考虑的太多就不容易勇往直前, 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在大变革、大动荡、大转折的时代潮流中, 真正的勇士应该奋起反抗。

《斯巴达之魂》体现了鲁迅对“尚武”精神的提倡, 并且流露出对国民性的探讨。文字背后蕴含着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不仅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能够引起读者的心灵震撼, 即使现在也引起我们关于人生的沉重思考。此时鲁迅的思想认识虽然还处于初级阶段, 但为他后期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至26页

[2]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至26页

[3]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至20页

[4]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19页

3.读鲁迅《孔乙己》的艺术写作有感 篇三

鲁迅对作品中的悲剧人物的刻画可谓是别具匠心,入木三分。在他的小说里,故事情节淡化,人物塑造是重点,用简洁的语言,白描的手法,以“画龙点睛”塑造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过目不忘。《孔乙己》这篇小说,虽然是短短两千多字,但能充分地体现鲁迅小说冷峻的艺术风格。它的深刻的主题内容和简洁的语言运用的艺术技巧,使读者感悟极深。

一、《孔乙己》反映时代的矛盾,批判封建教育、科举制度

首先从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和这个时代所存在的矛盾来看,他的《孔乙己》所反映的也是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所存在的矛盾。《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喊出打倒孔家店,拥护德(民主)赛(科学)两先生的口号,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文言与白话的论争仍然激烈地进行着。对于封建复古主义的种种倒行逆施,鲁迅甚为愤懑。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走孔乙己的老路。从这个目的出发,鲁迅选取了社会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再現了二十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学制度的堕落。

二、《孔乙己》具有现实和哲学的双重意蕴,体现作品艺术风格的特色。

鲁迅先生为什么对《孔乙己》情有独钟?作品《孔乙己》既深刻地表现了作者的现实批判意识,又巧妙地寄寓了作者对现实的超越意识,表达了对人类共同命运的终极关怀。孔乙己之所以能给我们留下如此鲜明、深刻的印象,是与作者塑造人物时运用语言的娴熟、精当分不开的。

1、《孔乙己》立意很高,直刨人的灵魂,具有现实和哲学的双重意蕴

有着深刻的主题内容,这是鲁迅冷峻风格的体现之一。从题材上看,《孔乙己》写的自然是往事。它巧妙地采用了第一人称限制视角,把“叙述委托给一个虚构的人物去进行,他本身也以第一人称来叙述。”。这个“虚构的人物”就是鲁镇威享酒店里十多岁的小伙计“我”。从“我”这一视角出发,刻画孔乙己的喜剧性格,其意首先就在把封建制度这一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应该说,鲁迅创作本篇的时候,正是听从革命的前驱者的命运大声呐喊的时候。本篇小说所流露的强烈反封建的热情,正体现了鲁迅鲜明的启蒙精神。

综上所述,鲁迅通过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和对该视角的反讽,使《孔乙己》具有了现实和哲学的双重意蕴。从现实面来看。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对其人格的扭曲,其格调是激愤的,从哲学层面来看,传达了对于人生状态及其原因的哲理思索:人生是孤独的,命运是残酷的,其格调是深沉冷峻的。二者相互结合,就构成了这个作品中喜中有悲,笑中含泪的美学格调。

2、作品用简洁的语言塑造了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例如,鲁迅先生通过对外形的整体描写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孔乙己在酒店出现时,作者是这样介绍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着长衫的唯一的人。”仅仅十七个字,便点出孔乙己的尴尬处境。文字极少而容量极大,孔乙己成了病态社会的病态人物,成了咸享酒店的上不去下不来的特殊顾客——穿长衫而又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这简洁的十七个字是对孔乙己这个矛盾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高度的形象的概括。

又如,通过肖像描写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鲁迅是这样来描写孔乙己断腿前的外貌:“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补,也没有洗。”“青白脸色”是食不果腹的表征;皱纹间的伤痕是经常受人凌辱的记号;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是岁月的记录,更是潦倒的象征;又脏又破的长衫是贫穷的标记,也是不劳动的证明。当他蘸着酒在柜台上教小伙计“回”字的四种写法时,我们还看到了他的长指甲,那更说明他四体不勤。总之,孔乙己既不是养尊处优的阔佬,也不是饱经风霜的劳动者。这里鲁迅没有借助于比喻、夸张之类的修辞手法,只用白描手法,即活画出了人物的肖像。

3、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

在《孔乙己》中,孔乙己的话不多,但很见性格特色,不仅他那些“君子固穷”、“之乎者也”之类的语言表现了他的迂腐习气,就是一般的说话也有这种特色,他教小伙计认字时恳切地说:“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帐要用。“真是三句不离本行,几乎句句话都要表现出他那独特的性格。这些性格化的简洁语言极能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勾画出人物的灵魂。

4.读《鲁迅批判》有感 篇四

朱涵

《鲁迅批判》是著名学者李长之先生的一本小书。篇幅不长,区区十万字,却是研究鲁迅的一部赫赫有名的经典。是每一个想深入研究鲁迅乃至民国文学的人绕不开的必读书。李长之在其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大多依然十分洞见。而且,不同于传统的中国史学人物传记,这本书运用了西方精神分析的方法,认为作者的心理、精神状态和童年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作家的作品。作品与作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割裂开来,就无法深入理解两者任一。在分析过程中,不仅仅是对文本作出评价,更需要从鲁迅本人的精神面貌演变来推断和解读文字背后的来龙去脉和蕴含的深意。相比之下,传统的中国史学人物传记所带的黑白分明的道德判断忽视了人物作为一个个体在宏大的历史进程中的渺小与力量之有限。把一部作品、一个人批判一番很简单,毕竟人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不能在开启上帝视角、了解所有完整的信息的情况下做出最优的判断。而刀笔吏们若不深入探究一个人精神成长的过程,看不到他们经历过的伤痛和在政治道德困境中挣扎的痛苦,很容易站着说话不腰疼地用圣人的道德标准来否定他们的所作所为。而从精神分析的方法出发,至少可以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少一些书生意气的酸腐的道德评价,看得到鲁迅的局限。而只有理解了鲁迅的局限,才能更好地欣赏他作品的魅力,了解鲁迅作为一名文化巨匠与舐着自己伤口的战士的伟大。

由此而知,同司马迁的《史记》一样,这本《鲁迅批判》最大的特点便是它的纪实性。不虚美,不隐恶,不预设结论,不假设立场。一切都从客观事实和批判者本身的文学与美学的标准出发,论证总结。不会因为当时的政治需求而删改观点,也不会因为权力的淫威而妥协。这也导致了李长之的人生经历与太史公有遥相呼应之处。太史公的《史记》是他自己理想的政治道德的总结与体现,许多地方与专制统治需求格格不入,对汉高祖与汉武帝入木三分的鞭挞尤遭统治者忌讳。而在民国时期,《鲁迅批判》这本书被视为左派读物而被查封;新中国初期反右运动中又被查禁,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公宣队队员指着李长之先生的鼻子说:“鲁迅是可以批判的么?就冲着‘批判’,你就罪该万死。”一本能把国民党与共产党都得罪的书,一位能在解放前后都遭到封杀的学者,却能历久弥新,或许正是这本书学术价值最有力的作证。毕竟,真正客观和深刻的思想,是不怕政治力量的干涉的,而它正也是政治力量最害怕的。这正是批判家的风骨,不屈从于批判对象,不屈从于时代,不屈从于政权,更不屈从于普罗大众,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本书,若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讲,也应该是李长之先生本人磊落光明,热烈而严谨,明白而深刻的人格体现吧。

李长之认为,鲁迅生在一个风云变化,世代更迭的社会环境中。每一个生活其中的人,都不可能不对这变化有敏感的体会。但除了这个大家共有的大环境,鲁迅本人独有的经历更是使之成为鲁迅的重要因素。医学教育带给他的科学素养与最终的弃医从文,小时候家道中落让他感受到的人情冷暖,和鲁镇那充满了执拗的农民性的生长环境,都给他的精神以及他的作品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就医学教育来说,李长之认为最重要的是进化论的第一要义:生存。每个人都必须先生存下去,为了生存而挣扎与反抗。所以他的作品中满是对普通人,对尤其底层人们的死与生存的关怀。有时候见的血泪太多了,他的笔下甚至会透出冷漠与麻木的气息,但这恰是鲁迅的自我保护,好让他能修整之后生存下来,继续战斗。而这对人的生存最深切的关怀,也是让鲁迅成为受五四青年爱戴的原因。

医学教育给鲁迅带来的第二点性格特征,便是鲁迅对中国传统医药的痛恨,这其中又延伸出对传统医药所代表的封建社会中人的愚昧与无知的批评,和对与医药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的传统文化的针砭。它们与现代、文明、都市的西方文化相比,区别大得刺眼。但最根本的,则是医药本身对人的救治或毒害是最直接和显而易见的,而它所代表的封建文化与道德,则如慢性毒药般腐蚀着、吞噬着每一个生存其中的人的心灵与精神。

小时候家道中落的经历让鲁迅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他自己受到过的奚落、嘲笑和哄笑,都在作品中有着反映,同时包含着一种过分神经质的惊恐和无限的同情。他看得到那些小人物的伤痛,因为那其中有他小时候的影子。交织着的寂寞与倔强,悲哀和愤恨,也是鲁迅的文字最鲜明的特色。

农民的执拗性则是始终徘徊在鲁迅笔下刻画得最深刻的主题。他们偏执、愚昧、怯懦、惧怕改革,甚至不惮于对改革者施加最残酷的冷漠与直接的迫害。但另一方面,他们的执拗又是他们坚韧的源泉,让他们逆来顺受,顶受着最煎熬的生存却顽强地不轻易置弃。对于这种精神的了解不仅仅让鲁迅笔下的农村人物有血有肉而跃然纸上,更让鲁迅在和其他知识分子笔战的时候时刻展示出纯粹的坚持甚至偏执。这种持久正是农民精神带给鲁迅作为一个战士的礼物。

李长之先生认为,鲁迅对于形而上的最玄奥深邃的哲学问题不甚感兴趣。这恐怕不仅仅是当时中国面对的时局让“救难”的紧迫性压倒了一切,更是因为鲁迅性格中的敏感、脆弱与坚韧让他并不适合进行艰深而持续的思索,因而也不适合写探索人性终极问题的长篇小说。鲁迅是一个诗人与战士的结合体。诗人,是印象的,感性的,被动的。他的注意力会随着环境而转移,作品也因此烙上了许多独特的时代的印记。他的敌人是一切他看不惯的人,他的反应是强烈而即时的,如同他辛辣的文笔,讽刺着一切在发生着的可讽刺的事情。所以杂文和短篇小说是鲁迅所擅长的文体,浓缩和精华了鲁迅作为诗人那种感情浓烈与随时宣泄的需求。而他的长篇小说则稍显平淡。缺乏沉郁的哲学思考做后盾,无法在只言片语中闪现哲人的智慧,整体就显得无力苍白。

伟大的文学家不仅仅是有时局性的,更是有普世性的。而鲁迅的普世性来自于他对农民性格深刻的了解与中国社会和普通人中农民性格的普遍存在。这让他的作品即使放在当代也依然让人读完会心一笑,而后便紧锁眉头地陷入沉思。中国农民的愚昧,奴性,偏执与冷酷,鲁迅抱着极大的憎恶与同情,不论是同村人消费着祥林嫂的不幸,咸亨酒店里众人对没落知识分子无情地嘲讽,农民们在强权面前畏缩的同时,又贪婪地咀嚼着弱者的骨髓。长在农村环境里的中国人都有着一双像狼一般又凶又怯的眼神,在他人后面不远不近地跟着,在最孱弱的时候便毫不留情地扑上来咬一口。但这狼本身也是环境的受害者,因为在狼大肆发泄这浅薄而无聊的快意的背后,是现实生活希望的渺茫,把绝望与痛苦都暂时寄托在这幸灾乐祸上。这般逼真的刻画,只有真正了解中国农民的鲁迅才能做到。

鲁迅对农民冷酷与冷漠的刻画入木三分,不论是《药》里面大家伸长了脖子看砍头,还是阿Q死后围观者“枪毙没有死亡好看”的评论,都让人寒意顿生,悲从中来。冷漠本身还没有这样坏,但对于“冷漠”的冷漠和习以为常,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以为是生活必须的部分,则让人愤恨。鲁迅挑选这一主题,源于他的敏感和敏锐,源于他郁勃的诗人气质。在对国民性和奴性的鞭挞下,更是对普通人深深的同情。这在鲁迅近乎白描的文笔中得到了体现。

所以李长之先生说,鲁迅的情感是诗人,而他的思想止于战士。他的情感是粗暴的,充满了力量,几乎过剩。因为过剩,反而让他能冷冷地回去深深地刻画那笔下他含着泪讽刺的人物。他的美学不是传统士大夫那吟风弄月的雅士情趣或逍遥山水的老庄情怀,而是一种不精致的审美。这不仅是因为他不屑于有文人雅士一样的审美情趣,或许更是因为他的性格注定他不能够写出那样的文学。这样过剩的诗人的情感,使得他的文字必须用许许多多的连词,尤其是表示转折的连词,所连接起来。这是他情感翻滚与变化的纪录。若没有丰沛的情感支撑起这形式,光光学鲁迅连词的使用,只会变得拗口而肤浅。这也是许多人学鲁迅而落得个邯郸学步的下场的原因。

而鲁迅的战士气质,除了因为他丰沛的情感之外,也是因为他对于深邃的问题不感兴趣。所以他对急切的问题能单刀直入,跃入战斗并直中要害。他没有自己的哲学体系,恰恰使得他能够与所有他看不过的人论战。因此诗人与战士,在鲁迅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相辅相成。

文学家的伟大在于他能够同时抓住人性的本质与这个本质在时代中具体的表现,从而让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有读者,在以后也有知音。鲁迅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学巨匠。但是,之于鲁迅,这或许恰恰是让人难过的地方。他对国民性的批判在今天依然醒震聋聩,那几十年了我们到底进步了吗?改变了吗?阿Q们不是还在吗?依然吃着赵老爷的巴掌。祥林嫂们不是还在吗?依然在别人的消费中过着悲苦的生活。那鲁迅们在哪儿呢?那些有着最纯粹的人性的关怀而且不畏强权地抗争的民族的脊梁,这些像北方的雪一样的孤独的斗士在哪儿呢?我们也只能用读鲁迅和写鲁迅来表达自己的愤恨。或许只有李长之这样桀骜不驯的人才有资格也是最适合来做评价鲁迅的批判家了吧。

5.读鲁迅作品有感 篇五

生活中其实有无数件小事,而我们的鲁迅先生却能把一件小事写的不平凡,把普通的人写的不平凡,也许这就是他的特异功能吧!

在一件小事中,鲁迅先生把一位平凡的人不能再平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车夫写的那样的光辉伟大,事情是这样的:一天,鲁迅先生有急事搭着一辆车去S门,但路上,人力车的车把碰到了一位衣衫破烂的老妇人,当时,鲁迅先生不以为然,认为她并没有受伤,于是,挥挥手让车夫快些走,但车夫却完全不理会鲁迅先生,而是“傻傻的”跑过去把老妇人扶起来,并关切的问她的伤势,再把她送到警署去做检查,当时,鲁迅先生看着车夫的背影,心里觉得他不再低微,而是变得伟大起来,而鲁迅先生觉得自己又是那样的渺小,心里的愧疚感便油然而生。

现在有些人常常会写这种事,但有几篇是真实感受呢?鲁迅先生把一件小事描写的如此的透彻;如此的详细;如此的生动,真是让人敬佩万分哪!在文章的最后,鲁迅先生写到:“直到现在,还是常常记起那件事,我因此也时时煞了痛苦。”这里的结尾表达了鲁迅先生的愧疚之心从来没有抹去过,这件事一直在鞭策着他自己:教他怎样做人;教他惭愧;教他自新,同时也增长他的勇气和希望。

6.读《鲁迅》有感 篇六

在我国,文学可以说是发展历史悠久,从古代的诗歌、散文,到至今为止的戏剧、话剧,发展的绚烂多彩。尤其是现代的文学小说,对人物的刻画、描写,以及深化当代的主题,它的构思可以说是一副具有诸多环节的有机的链条。它包括选取、提炼题材,酝酿、深化主题,设计环境、人物、情节,安排作品的结构,思索最恰当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技巧。而题材主题的构思,则是小说艺术构思的核心和灵魂,它不仅关系到小说的真实性与思想性,而且决定了小说的艺术形式和方法的运用,它是小说艺术生命力之所系。尤其是以鲁迅为代表,他的小说总是从生活中发现主题,又通过真实的再现生活的形象的艺术反光镜而把它提到历史哲学的高度,从而使其小说的主题具有极大的鲜明性与深刻性。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小说家,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城内东厂房口,汉族。他幼年丧父,生活寒苦,就靠母亲和姐姐帮人洗衣服维持生计。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阿Q正传》,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鲁迅是被誉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近代文学巨匠。因为令人发指的作品,鲁迅被称为“文学家”。因为小说深邃的思想、想法,指出了民族的劣根性,鲁迅被称为“思想家”。因为不少杂文直指社会黑暗,批判社会腐败,对社会现实的揭发使他成为一名战士,笔就是他的武器,就是他的灵魂。

鲁迅的作品反映的是一个腐朽、黑暗的旧中国的社会现实,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国民的“愚弱”思想,唤醒国民那“麻木”的神经系统。现如今的社会,太多的人变得麻木,变得安于现状,觉得生活条件好了,却因压力却大了,于是没有了追求,没有了前进的方向,整天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所以,最根本的做法就是:摆脱愚昧思想,让神经不再麻木;加强个人理想的培育,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其次,鲁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学过政治,都知道,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也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牢固纽带,更是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在鲁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以及在他身上体现的强烈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更是对鲁迅先生无私奉献精神的最好诠释。鲁迅不仅仅是冲锋陷阵的模范,更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辉典范。所以,新时期的我们,依旧需要学习并发扬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体验鲁迅的自强不息精神,加强个人的文化素养,努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最后,鲁迅先生具有“韧”的战斗精神。鲁迅骨头最硬,斗争最坚决。他主张“韧”的战斗。韧,是锲而不舍,是水滴石穿,是坚定勇敢,是义无反顾。如今这个社会,充满了对权利的向往、对金钱的渴望,腐败横行,道德操守江河日下。我们就更需要发扬鲁迅这种“韧”的战斗精神和批判精神,不仅仅要自觉地远离这些不良风范,还需要与社会上的这些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作斗争,和鲁迅一样,我们可能并不能看到改变,但是,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是一盏灯,亮的多了,就算再黑的夜晚也可以亮如白昼。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我们现实的残酷,他用自己豪放的文笔来唤醒麻木的国民,他用满腔的爱国热情去抨击社会的黑暗,他用“韧“的战斗与社会上一切反动势力进行着不屈的斗争。

然而,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韧”的战斗精神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由于历史的限制,正处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下,鲁迅为了唤醒民众精神的觉醒和民族的解放,付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而且他的作品宣扬了大量的新思想,由此被中国人民誉为“民族魂”。

鲁迅作品的共同特征是“深刻”,一针见血。小说《狂人日记》,控诉封建礼教吃人,申诉了封建礼教的不合理性,启迪人们去寻找新的出路。鲁迅的很多杂文,像一把把匕首,直戳反动统治者的心窝,他本人也因此身陷被暗算的险境。看客心理、阿Q心态,鲁迅作品中折射出的劣根性,直到今天仍能让读者感觉到针芒在背。

7.读鲁迅祝福有感 篇七

新年的喜气还在爆竹燃放后的烟雾中弥漫,人们谈笑风生,忙着杀猪宰羊,求神拜佛,完全没有察觉到有一个人正在他们眼前死去。这个人便是祥林嫂,鲁迅笔下的一个被社会遗弃的乞丐。

鲁迅生动地塑造了祥林嫂这个受侮辱、受压迫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祥林嫂勤劳、善良、质 朴、顽强,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曾进行过不断地挣扎与抗争,但终究还是被旧社会压垮、吞噬了。不但平平安安地做人的权利没有争得,就 是完完整整地保全自身的希望也已破灭。祥林嫂的反抗完全是出于自发的,她对自身的反抗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常常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祥林嫂的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性。祥林嫂作为一个受侮辱、受迫害、被剥削、被奴役的旧中国劳动妇女是富有典型性的,她的悲剧是社 会的悲剧,她的生活遭遇、思想轨迹及被扭曲的性格充分暴露了旧社会对劳动妇女的深重压迫,尤其是精神摧残。

祥林嫂,这个悲剧的化身,历尽了尘世间所有的痛苦,带着满心的屈辱与伤害,终是离开了我们。祥林嫂死了,但究竟是谁杀害的她呢?是她婆婆还是卫 老婆子?不,她们只是整件事情的导火线;那是其它的佣人?不,他们也仅仅起了推动作用;还是鲁四叔和鲁四婶?也不是,真正操纵这些人的是封建思想的.禁锢, 使他们变得如魔鬼一般,造成了祥林嫂的逐步沦落。我不知道祥林嫂最终是死于何种原因,我只能揣测,她在闭上眼的最后一刻应该是没有忘记微笑罢。祥林嫂在生 活中受尽苦难,历尽嘲讽,在封建礼教冷血的狞笑中步履艰难地走着。这时候,死亡对她来说,已不再是恐惧。在现实的痛楚里,死对她来说更像是一种解脱。她死 了,我想,她是看到了天使美丽的微笑了。当岁月的蹉跎将两鬓白霜吹进她的发,我想,她是看到了解脱的光点……

8.读鲁迅有感 篇八

起初,我并不理解先生,看先生的文章,就像与先生有万丈隔阂。

虽然儿时读过像《雪》这样的文章,语言优美,却没有办法了解先生,只是似乎记住了“文思革”三个字,之后就不了了之了。直到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自己,对鲁迅先生毫无了解。

之后不几年,我隐约感觉到了鲁迅先生对那时代的态度,又隐约的向先生的世界走近。

记得先生写少年时期的闰土,又写了中年时期的他;写先生自己从东京到仙台继而回东京的变化;还写了先生目睹了故乡的衰变......我渐渐觉得先生为国家的不幸而叹息。似乎看见了先生的影子,又是那样的模糊。

意外读了《伤逝》,深切感受了涓生的反思与悔恨,我突然觉得那个时代是悲哀的,并不只有涓生和子君如此。子君终究逃不过旧时期的封建烙印,爱情终以悲剧而结束。时代的悲哀,封建礼教的束缚,这一切让我似乎又看见了先生,而那身影慢慢清晰了起来。

对时代的悲哀而叹息,对黑暗的社会深恶痛疾。向先生的世界走近,我看到了先生世界中的一部分,那时也认为这应是先生的世界了。

直到去年读了《药》,我才发现自己并没完全走入先生的世界。

夏瑜的不幸,小栓的惨死,老栓的愚昧,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们的无知。人血馒头,以革命者鲜血染成的人血馒头,人们竟没有任何动作。这是中华民族的悲哀,是鲁迅先生对民族的叹息,也是先生用笔去斗争黑暗的强烈写照。

看见先生的背影,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叹惋。幸运的是我理解了鲁迅先生的叹息,理解了先生拿起笔是为了和黑暗做斗争,而叹惋是为了那时期的中华民族,那个长满剥削的荆棘,并满是痛苦与麻木的中华民族。

《呐喊》自序让我真正认识了先生,走进了先生的世界。了解了先生的生平与经历,我终豁然明白了先生为什么写文章,了解了先生的梦,也最终知道了先生真正的内心——唤醒那满是麻木与痛苦的中华民族,让民族真正得以解放。而这也为我指明了一条前进之路。

先生,你若还在世,不介意我走进你的世界吧。

9.读鲁迅《风筝》有感 篇九

鲁迅先生的《风筝》,描写的是:“我”不允许弟弟玩风筝,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待“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后,才对自己的粗暴感到深深的懊悔,同时,也折射了旧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希望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儿童精神不被虐杀。

多年后,鲁迅去找弟弟反省自己之前所犯的错误,可弟弟还念及兄弟之情,念及他们之间的友爱,已经把这件事忘得无影无踪。

我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感受到了,每个人心里都要有爱,要尊重每个人的梦想,也要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当我读到鲁迅先生将弟弟亲手做的、即将完成的风筝折断时,当我读到小风轮被他踩踏时,我心里为他弟弟感到伤心、难过。

还有,人一定要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面对所发生的一切,只有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才能一生活得更快乐。

10.读《鲁迅全集》有感 篇十

上述这些都只是说明了先生在文艺上的卓越。

可以说,从辛亥革命前后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夕这二十年的中国社会许多类型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命运和精神特点,在鲁迅小说中得到生动的反映。对于《狂人日记》,在常人世界中,狂人没有言说权利,只有在幻觉世界中才可以有如此的行为。

狂人的幻觉世界说明了常人世界“集体无意识”吃人的本质。狂人幻觉世界的设计说明鲁迅认为革命和启蒙的价值在于将来,启蒙者只是历史中间物的存在。小说的整体内容是小序的内容。在文白对照之间,我们发现了狂人的命运和狂人思想成果在民众视野里的丧失。象征着启蒙力量对比和状况,启蒙面临着失败的必然命运。这篇小说是五四新文学的“总序”,体现彻底反封建总体倾向。.揭露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本质;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精神;.对于启蒙命运的思考。作品虽然是一篇狂人的日记,却始终围绕着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不断发生的吃人现象展开,其用意就是告诉大家,在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中,其实满本都只写着两个字:“吃人”!这是鲁迅对封建道德下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的结果。作品通过主人公狂人的眼睛,观察了他身边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过枷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跟着吃人。狂人为此而困惑,作者为此而愤怒:“是历来如此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在狂人或作者看来,这些人如果不改,最后终会被吃掉的,而未来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那些“或者还有”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身上,因此,他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对于《阿Q正传》,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是说不尽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它,有着自己的发现与发挥,从而构成一部阿Q接受史,这个历史过程没有、也不会终结。在20年代启蒙主义思潮时期和30、40年代民族救亡思潮时期,都提出了“民族自我批判”的时代课题,阿Q成为“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80年代初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中,人们又从《呐喊》《彷徨》是“中国反封建的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的观念出发,给予阿Q新的解释,阿Q再一次被确认为“国民性弱点”的典型。近年来,人们开始对阿Q性格的人类学内涵展开探讨,作出了另一种分析:阿Q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几乎面临人的一切生存困难,在这个意义上说,精神胜利法的选择几乎是无可非议的。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作者不但从中国的现实社会出发,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着眼于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设计未庄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江南农村,作为阿Q生活的典型环境。阿Q这个形象,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作者不但从中国的现实社会出发,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着眼于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设计未庄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江南农村,作为阿Q生活的典型环境。阿Q这个形象,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

对于《呐喊》《彷徨》,鲁迅从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出发,本着“为人生”和“改良人生”的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和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重要题材。从《呐喊》中的《明天》、《**》、《故乡》、《阿Q正传》、《社戏》到《彷徨》中的《祝福》、《离婚》,鲁迅从正反面,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揭示了中国农民的思想、性格、命运。鲁迅在观察和表现他的小说的主人公时,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这就是他始终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包括农民和知识者)精神的痛苦。

对于《故事新编》,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不是“将古人写得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运用“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这是《故事新编》的重要手段。

对于《朝花夕拾》和《野草》,自然、亲切、和谐、宽松,有一种“谈闲天”式的氛围。写出了儿童特有的天真之气,有一种充满人情味的美好动人的力量。《朝花夕拾》写了人类天性中的至爱与真情。《朝花夕拾》也写了旧制度旧礼教对人性的摧残与戕害,从而构成一种批判的风格。《野草》人生的放逐感、疏离感和孤苦感、人生的反叛性和尊严感、生命“历史中间物”的现实尽显其中,走向死亡的生命,死亡与腐朽同时证明了生命的存在,这就超越了对死亡本身的恐惧,死亡并不等于空虚,而是意识到死亡的人的生命历程本身。《野草》中绝望仅仅是其哲学内涵的起点。只有“拒绝”和“选择”才能使“我”成为“我”,自有经过自己理性选择的,拒绝并试图超越旧世界的,负有责任和义务的自我才是真正的自我。

对于鲁迅的杂文,对封建思想文化体系的整体批判与否定。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对中国人“看客”心理的无情鞭挞和嘲讽。

可是,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对我感悟最深的却实在是他闪亮的人格魅力。读着先生的文章,感觉就像看到一把智慧的利剑,锋利的解剖出当时国民的奴性和愚

性,勇敢无畏的把自己至于众矢之的,不畏官吏的强权,不畏民众的愚昧,不畏所谓“文人”的人声攻击,一路用剑刃的锋芒披荆斩棘,置生命于度外。

他的人格和作品中有多少东西是和专制制度殊途同归的呢?他的斗争哲学、„痛打落水狗‟哲学有多少和现代民主观念、自由精神相同一的呢?鲁迅终其一生都没有相信过民主,在他的眼里中国人根本不配享有民主,他对胡适等的相对自由主义信念嗤之以鼻,因为他是一个彻底的个人自由主义者。——葛红兵《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

11.读鲁迅小说有感1 篇十一

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是在小学的时候。好像自那时起就对鲁迅和他的文章“颇有好感”。虽然我完全不晓得鲁迅在课文中到底想表达什么。直到现在,每读一篇他的文章,我还是不敢讲出鲁迅想要表达的内容。总觉得如果讲错了,对鲁迅就是大不敬了。。又怕误导别人,而对我自己,就像说了谎话,心里也会过意不去的。然而,我总还要迈出这一步,人不能老怕犯错误呀!鲁迅他老人家通情达理,又怎么会怪我呢?况且我怎么去肯定自己的讲解就是不对的呢?

在别人面前,我从不敢说鲁迅是多么的伟大,因为我怕被问起,他的伟大究竟在什么地方?我只知道......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他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幼时即勤学好问,博闻强记,多方寻求课外读物,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鲁迅少年时代,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鲁迅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

鲁迅的一生是在黑暗中摸索着的,斗争着的,也是奋进的;是坎坷的,沉重的,也是光荣的。

鲁迅幼时即勤学好问,博闻强记,喜读野史笔记和民间文学,不囿于四书五经,熟习历史文化知识,尤其是越中先贤的道德文章,给鲁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响。这与鲁迅后来在文学史上的重大贡献是分不开的。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都是我国文学史上影响十分深远的文学巨著。

鲁迅的作品中,《呐喊》是我读的次数最多的,也是我最喜欢读的。提到呐喊,不得不提《狂人日记》,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地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的布置,都已妥当了。”“我”用疑心极深的眼光,审视周边的每一个人,与我有仇的,没仇的,认识的,不认识的,甚至我的大哥,却发现他们竟都是吃人的人。小说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读这篇文章,我只觉得好痛快,彻彻底底被感染了,被震撼了。我不知道鲁迅是如何做到似乎是随感而记,却句句一针见血,夸张地恰到好处,夸张到让人觉得不是夸张,因为就好像这样一个社会又重回现世,我们就处在这样的社会中,我们辛苦的提防着周围的每一个人,为了不被别人害,选择去害别人,这是一种选择。。“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啊。。。读到这里,就又回到了现实,我还是我。。

《呐喊》中我最喜欢的小说当属《故乡》了。时隔二十多年,鲁迅重回故乡,却发现故乡已是物是人非。

这时的鲁迅已经深刻意识到了中国的现状。国人深受封建思想和外来欺辱的双重压迫,却全然不知,麻木不仁。按理,对故乡的任何事物的变化,本在预料之中,但为何鲁迅还至于回到故乡后心境如此悲凉,心情如此沉重?也许让他深感意外的少年玩伴闰土。。“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需回家里去了,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只很好看的鸟毛......”,正如我们每一个人,对于童年,永远只是一份美好而又纯真的回忆,有谁是一直沉浸在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无忧无虑的幻想当中的,更有谁能永远停留在那份美好的记忆当中呢?没有......“啊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我能体会到当闰土嘴里吐出“老爷”这两个字时鲁迅的内心会有多凄凉,会有多沉重,但也许就是这样,对于世事的变化,我们虽然能深刻感受到,但当这种变化发生在自己最亲近的人的身上,我们还是会惊讶,会难以接受,会失望,甚至觉得悲哀。。“那西瓜地上的戴着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形象,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是我非常的悲哀......”“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本无所谓无的。正如着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就是鲁迅,惨痛的现实摆在眼前,本色依然,永不低头,永不放弃希望。正如他所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绝望是不确定的,希望又有谁能确定呢?所以二者是相同的。但正因其不确定,就有了奋斗的理由。鲁迅自己也说: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阿Q正传》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小说。小说中的“见了口讷的便骂,气力小的便打”“挨了打便以儿子打老子来寻求自我慰藉”的啊Q的形象直到现在都经常被世人拿来引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积极的一面,他可以让人保持乐观的心态,补充信心。但我们要清楚,一味地妥协,一味地在失败面前低头,一味地寻求自我安慰,永远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弱势地位,反倒助长敌人气焰,让自己很难有东山再起之日。

这就是鲁迅,他关注的人,如闰土,如阿Q,如孔乙己,如《彷徨》里的祥林嫂,都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了,但也正是通过述说这些平凡的人的平凡的事,把当时社会现状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展现在我们面前。我在想,真正的知识阶级,正如鲁迅,他们手无寸铁,他们的唯一特征就是有反抗的权力.正如鲁迅,自家道中落后,一直奔波在外,从1898年春,离开故乡,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到1906年,毅然决然弃医从文,到辛亥革命前夜,鲁迅回到祖国,先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担任化学、生理学教员,后又回到故乡绍兴,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再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鲁迅始终在向一个方向前进着,那就是如何能唤醒民众,唤醒他们麻木的身心,来拯救社会,拯救国家。这种反抗不知不觉中在引导着鲁迅,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别人。鲁迅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转了无数次弯,每一次转弯,鲁迅为的都不是自己,而是民众,社会,国家。这种伟大的“反抗”的主体不是群体,而是自由的个人,在精神上他们是独立的,他们以良心自居,他们永远站在生活在最底层的民众的一边,感受民众的感受,洞察社会的黑暗面,他们也不能预测希望的大小,唯一能做的就是预备着将来的牺牲,对于现状,他们可能会拒绝,但永远不会放弃,他们甚至知道不会胜利,但还是会“不顾一切”地奋起反抗,并在这种抗争中实现其悲壮的人生。

鲁迅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的所见所闻都让他意识到:中国社会是一个何等病态的社会。国人病了,麻木源自内心,但行动确是源于实体。这种病态,不仅是精神上的,也是实体上的。这就是鲁迅,有血有肉,永远懂得反思自己,解剖社会的鲁迅。鲁迅从1912年住进北京绍兴会馆,开始研究古籍,搜集金石拓本,共用去八年时间,此前两年是在绍兴教书,整整十年,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的鲁迅,如何沉默起来了呢?当许多革命的先驱者成为乱世枭雄的时候,鲁迅却避开尘嚣,进入沉默状态。我觉得这样做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一代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大多数哲人都懂得反思自己,反思社会。沉默并不意味不问世事,更不意味着妥协,在必要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先学会沉默。莽撞行事不仅无济于事,后果反而不堪设想。沉默反思是一种必要的精神状态,经过大脑或良心的洗涤,是自己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12.读鲁迅《故乡》有感 篇十二

《故乡》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小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故乡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故乡读后感(一)

鲁迅──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家庭,19XX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其改变国民精神,1905-1970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其间奉母命回国结婚,夫人朱安,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1921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朽杰作。

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记

》后第二本经典小说集,它是中国名著,也是世界名著,这本书有些文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故乡》《药》《孔乙已》等鲁迅名作。

看完《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剧中主人公从小一起玩到大的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鲁迅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激励半梦半醒的国人,用还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急切希望沉睡的国人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学习他做事一丝不苟,他的每字每句时刻在启示我:大千世界有着深刻的道理,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在现在如此优越的条件下,我应该抓住机遇,不断学习总结虚心向同事请教,从一点一滴做起,克服一切困难,敢于面对一切挑战,早日挑起大梁。

我们的学校相对来说是一个生源较差的学校。也许很多工作得不到家长的理解或支持,也许付出很多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使我们或多或少有些气馁,使我们对事业的热情慢慢削弱。但看了这本书后,除了感动外,更多的是让我清晰的认识到,如果你是真正的热爱自己的事业,真正全心奉献于教育事业,那么你会发现你的付出是有成就的。当你真的爱一个学生,再差的学生你也会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并激励他;再调皮的学生你也会找到他的可爱处;在难以相处的学生,你也会尽力去接近他,帮助他。当这些学生一点点进步了,学生会爱戴你,家长更是感激你,这使你感到自己的奉献是值得的,这也会激励你更努力工作。

21世纪这个崭新美好的世纪,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创造美好未来。教师更始责任重大,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把爱奉献给自己忠爱的教育事业,关爱每个学生,茁壮成长,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故乡读后感(二)

从鲁迅的《故乡》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的童年是一座被尘封的大院。童年的鲁迅,仿佛是一个生活在天堂的魔鬼,丰衣足食却寸步难行;而闰土则是生活在地狱的天使,生活艰辛但充满快乐。闰土的童年必须要看瓜田,但他自由、快乐。鲁迅的童年虽丰衣足食,但他只能悲哀地念着“之乎者也”。

闰土还可以去做无穷无尽的新鲜事,看无边无际的海洋;而鲁迅只能看到那“四角的天空”。没有了自由,多少财富都是破铜烂铁。自由才是真正的金子!可那毕竟是几十年前的封建社会,离现在已经有那么漫长而浩瀚的一段历史。可是,到了现在的社会,大人们还是大同小异、异曲同工地为我们打造一个标准童年:束缚。

我觉得束缚再加上比较再加上无穷无尽的学习,与监狱相比也已经只有毫厘之差了。作为社会未来的新动力,我们的生存状态难道没有理由受到关注吗?大人们总是以为吃饱穿暖学习好,就是一个孩子的全部,可这些却恰恰是我们这些孩子最忽略的。我们需要自由,我们要亲身经历,我们也要知道许多新鲜事,我们要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们要逃离束缚!

上一篇:流光溢彩下一篇:山东科技大学秋季运动会赞助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