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的论文

2024-06-19

关于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的论文(共12篇)

1.关于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的论文 篇一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第二小学

廖玲玲

内容提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直观形象性、操作简便性等诸多优点,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时代新宠,更成为许多教师的首选教学辅助工具。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发挥通过形象生动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使学生乐学爱学好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激发情感,以情促思,以情促悟;发散思维,引导创新,拓展探究空间等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自身的完善,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位置也会越来越重要。同时,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会因为多媒体的使用而更加精彩。

关键词:多媒体 阅读教学 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计算机不但进入了普通家庭,一般人都能进行操作,更在课堂教学中成为许多教师的首选教学辅助工具。在教育教学史上古老的教学媒体有教师的教学语言、黑板板书、书本等;现代传统的电化教学媒体有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等。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直观形象性、操作简便性等诸多优点,现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时代新宠。随着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不仅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而且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还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一、形象生动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而情境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多媒体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如在上《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由于三年级的小学生大多都没有去过小兴安岭,对小兴安岭一无所知,任凭教师怎样声嘶力竭的去描述,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也难以激发和调动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首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了小兴安岭的视频资料,既有高大的白桦树、灌木林,又有可爱的松鼠和冬眠的熊„„学生们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小兴安岭的树真多啊,小兴安岭真美啊,小兴安岭的动物好可爱呀„„学生们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景中,他们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和爱,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就会乐于观赏和学习。

又如在《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时,我围绕桂林山水之迷人,祖国山河之秀丽设计这样一个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1.出示中国地图,使用动画技术突出桂林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2.出示一张文字图片:桂林山水甲天下。通过对“甲”字的讲解,点出桂林山水在世界游览胜地中所具有的独特的美;3.抓住时机播放一段配乐录像,用假想旅行的方式把学生引入山清水秀的情境之中,利用多媒体,一上课就渲染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同时,又为学习全文做必要的情绪铺垫。

二、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使学生乐学爱学好学

在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设计的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以保证学生爱学、善学、乐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趣味性、艺术性等特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借助直观、形象、生动、艺术、发展的图、像、声、色来调节教学,为学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更多的美感娱悦,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欣赏中学,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变苦学为乐学,变强学为好学,变弃学为要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师生之间的共鸣,以达到预期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我先播放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图片,然后播放1961年总理与人民共度节日的热闹场景的实况录像。望着热闹的场面,听着人群中发出的欢呼声,欣赏着充满激情的朗读,学生马上进入情境,情绪受到了强烈的感染,仿佛自己亲历现场,激动兴奋之情久久难以平静,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文章所表达的意境,真切领悟到了边陲山水的自然美、少数民族的风俗美,傣族人民的心灵美和我们伟大总理的人格美。课文的内容和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给学生以强烈的美的熏陶。

又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先让同学们阅读课文。但由于课文所描写的画面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学生在阅读之后有一种迷惘的感觉。这时我就播放了介绍西沙群岛的海面、海底、海岛的不同景象的录像,同学们很快地进入教材之中,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和讨论,同学们读着、议着、圈圈点点着,进入了“乐知”的境界。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西沙群岛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是一个富饶的地方。在接下去的教学活动中,让同学们模拟小导游,逐一介绍西沙群岛不同地方的美。同学们积极发言,结合课文,介绍得有声有色,有的甚至加上了很多合理的想象和非常有感情的描述。

三、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借助多媒体不仅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而且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还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轻松地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

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主要是通过故事,巩固认识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利用实物实地观察,由于受时间的限制无法进行,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与乌龟、鲤鱼、青蛙等小动物的对话及对它们外形特征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其由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深化课文理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又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所展现出的是神奇瑰丽的情境:五光十色的海水、美丽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龙虾、彩色的海鱼、千奇百怪的贝壳、庞大的海龟、自由飞翔的海鸟。三年级的学生感性认识还不丰富,其中有很多事物在他们的头脑中是没有什么印象的,理解文中的展现的美妙画面也就是一个难点。而多媒体课件中的一幅幅真实照片可以让学生从视觉、从直观上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明白了珊瑚、海参的模样,贝壳的千奇百怪等等,自然激发了热爱祖国的情感,文中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再如,学习《桂林山水》一文时,学生对桂林的山水的特点只能凭空现象,似懂非懂。针对这一情况,我搜集了有关的文字资料和桂林山水的优美照片,配上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制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播放。通过这些具体、生动、形象的材料,让学生直观地去感受“老人山”、“巨象山”、“骆驼山”„„的“拔地而起”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如诗如画的美景,学生似乎亲身游历了桂林山水,不仅突出了教学重、难点,而且还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祖国山河的秀丽和桂林山水的确是名副其实的“甲天下”,从而大大地提高了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有利于激发情感,以情促思,以情促悟 人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才能产生情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图像、音乐渲染等手段让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情境中,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入境动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才会更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才会越深入,思考分析也才会越透彻,同时,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升华。

如在教学《秦兵马俑》描写兵马俑神态的一段,我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品味,领悟作者把兵马俑写“活”的精妙之处,再让学生有目的地欣赏各种兵马俑的录像,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并提醒学生注意那各种各样的神态姿势,看谁记得多。然后让学生回忆画面,发挥想象,用“有的„„也许(可能、似乎)„„”句式说说还有哪些神态(或姿态)的兵马俑,这样,学生通过感知、思索、描绘、再现,就会由衷地赞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联系课文最后一段,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

再如《翠鸟》一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大家看《人与自然》中有关翠鸟的录像,录像里的翠鸟色彩明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听、眼看、脑记,从不同方面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很快地翠鸟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先让学生说说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翠鸟很美丽,真可受,我很喜欢它。”有的说:“翠鸟很机灵,是个捕鱼能手,我也很喜爱它。”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我又用幻灯片出示了一张黑白颜色的翠鸟,引导学生“你能给这只翠鸟穿上漂亮的外衣吗?”我用这一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翠鸟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为录像中翠鸟形象的回味,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外延伸,发散思维,引导创新,拓展探究空间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课堂中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为使课堂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让学生的认识得到延伸,升华,课外延伸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让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把语文阅读课堂上没有尽兴的“节目”延伸到课外完成。一些来不及实施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放到课外,实施综合性学习。

在《自然之道》一课,作者是想通过文本来唤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将会产生与愿望相反的结果。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1.继续利用网络搜集和调查有关大自然给人的启示的信息资料,举行“自然之道知多少”的知识宣传活动;2.写一篇观察大自然的探究发现的习作;3.画一幅展现大自然风光的图画;4.动动手,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等四项中的一项作业。结果,学生尽情地展示了自己的探究成果„„这样的延伸,拓展了探究的空间,放飞了学生的思想,展示了学生的个性,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实践表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巧妙、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的眼、耳、脑、手等多种器官参与到课堂阅读教学的活动中来,使听觉能力,视觉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等得到强化,是改革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当然,要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手段的作用,还必须认真处理好教师、学生、文字教材和电化教材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形成最佳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才能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增光添彩,才能让语文阅读课堂成为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

2.关于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的论文 篇二

一、运用多媒体巧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 是学生主 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而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 能通过创设情境,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如,在教授《桂林山水》一文时,笔者围绕桂林山水之迷人,祖国山河之秀丽巧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出示中国地图,使用动画技术突出桂林在地图上的位置。2.出示一张文字图片:桂林山水甲天下。通过对“甲”字的讲解,点出桂林山水在世界游览胜地中具有的独特的美。3.抓住时机播放一段配乐录像,用假想旅行的方法把学生引入山清水秀的情境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课文做了必要的情绪铺垫。

二、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使学生乐学、爱学、好学

在教学中, 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设计的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以保证学生爱学、善学和乐学。笔者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其直观、形象、生动、艺术和发展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为学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欣赏中学,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如,在教授《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由于课文所描写的画面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阅读之后有一种迷惘的感觉。对此,笔者播放了西沙群岛海面、海底和海岛等不同景观的录像,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教材。

三、运用多媒体拓展知识,帮助学生实现课外延伸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利用多媒体文字、图像、声音相结合的特点教学,能够增加学生听和看的机会,加大课堂的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 为了使课堂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让学生的认识得到延伸和升华,课外拓展是必不可少的。课外延伸能让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把语文阅读课上没有尽兴的“节目”延伸到课外进行 ,把一些来不及实施的活动放到课外完成。如,《自然之道》一文,作者想通过文本告诉读者: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将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于是,笔者设计了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拓展了探究的空间,放飞了学生的思想,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表明,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巧妙、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学生的眼、耳、脑、手等多种器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听觉能力、视觉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得到强化,是改革语文阅读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当然,要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有效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还必须认真处理好教师、学生、文字教材和电化教材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形成最佳的课堂教学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增光添彩,才能让语文阅读课堂成为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

3.关于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的论文 篇三

然而,语文课毕竟是以语言阅读为主体,其他都是次要的。语言的魅力就在语言閱读本身,这也是语文教材编选中充分考虑和体现的方面。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媒体,它有时候是只可“意会”的,如果在教学中过分强化声音、图像等媒体的作用,有可能冲击语文教育的本体,因此,在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不能“以机代人”、“以机代教”,忽视语文教学的个性,因此,认识“辅助”含义,分清主次,计算机辅助教学才能恰到好处。

下面就阅读教学而言,谈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辅助作用。

一、形象导入新课,激起学生阅读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都明白孔圣人的教导,知道兴趣是一切工作成功的先决条件。所谓“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成功阅读,我们都想一节课的开头就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计算机尚未进入语文教学之前,我们也曾为如何精心导入而费了不少精力,虽有一定的效果,可总是事倍功半。教育学告诉我们,在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不比较弱,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初中的学生,抽象思维已有很大的发展,但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作支持。高中生抽象的思维居于主要的地位,能进行理论的推断,富有远大的理想,关怀未来的职业。在教育工作中,就必须从教育的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在导入新课这一教学环节上,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一些形象的,更易于初中学生理解的多媒体片断,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不妨先把课文的结尾制作成一个动画:一个赤身裸体,头戴皇冠的皇帝,身后是手中托着空气的内臣和一群大臣,摆着一副骄傲的神气在举行游行大典。两旁街道上,窗户上都是围观的老百姓。蓦地,响起一个小孩子天真的声音——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穿呀!屏幕上显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场面呢?请看《皇帝的新装》。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这堂课的阅读,岂有不成功之理。

二、重现时代背景,引起学生阅读情感。

语文学科更多的是需要借助情感的传递来完成教学工作的。可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五十多年前的社会环境,中西方社会的差异不是光凭就一般的口头介绍所能解决得了的,更不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而这时候,如果能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当时的时代背景重现出来,定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情感,完成本次的教学工作。如在教学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时,用多媒体技术先展示出抗日战争胜利后,美蒋内外勾结,国民党一方面撕毁政协决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国统区里派出大批特务采取暗杀手段的真实情景,配以沉痛的声音,解说李公朴被暗杀的事实,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出心中的悲愤之情,同时也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当时闻一多面临的险境。再展示出在云南大学召开的追悼会现场,李公朴先生夫人血泪控诉时,混入会场的国民党特务分子毫无顾忌、说笑取闹,扰乱会场的情景,此时每一个学生都会跟当年的闻一多一样,拍案而起。带着这样的情感去阅读这《最后一次讲演》,还能不成功么?

三、实施迁移训练,巩固学生阅读效果。

“教”是为了“不教”,这已是目前教育界形成的一个共识。而“不教”的前提是学生要把教师所“教”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课堂上适时地进行迁移训练,巩固学生的阅读效果。如教学议论文,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初步理解议论文的格式相对比较简单,它要求有论点、论据、论证等过程。而论点提出的位置基本上又可以归纳为:段首、段中、段尾,或自己综合归纳。那么我们就可以找相应的若干语段,它们的论点分别在段首、段中、段尾,或让读者自己综合归纳,给学生进行迁移训练。 传统的幻灯机和小黑板也许也可解决这一环节,但视觉清晰度上比不上投影仪的效果,课前的准备工作效率高不过电脑的录入,而且教学氛围单调沉闷。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在出示语段的同时,若能配以相应的轻音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我相信,在巩固本次阅读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4.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的作用 篇四

胡蓉

小学阶段有较重的识字任务,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所以,优化识字教学,打下扎实基础,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

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传统的字词学习却是极为枯燥乏味的,而且效率低,学生遗忘也快。现代科技的结晶--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了声、电、光等现代技术,能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那色彩鲜艳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内容,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记忆效率明显提高了。以下举例一二,谈谈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识字教学。

一、看视频,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是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正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之一。通过多媒体技术,烘托场面,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创设乐学的情境。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一》是一篇看图学文,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描绘春天的田野美景。课中先播放一段视频(课前结合课文内容特别摄制田野景色,配之活泼的钢琴声),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学生对春天的美景有初步的感知。如先出示蓝天白云图,让学生说出画了什么?接着问:“高高的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中的“白”怎样写?从看图说话、学文自然过渡到识字教学,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

二、看动画,正确识字书写。

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字词教学是重点。但传统的字词学习却是极为枯燥乏味的,训练效果不佳。如教学“笑”字,传统教学只告诉学生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夭”。我根据汉字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探索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笑”字教学,先由投影出示一个卡通脸谱,然后依次将眼、眉演变成“竹”字头,将鼻子演变成“╯”,将嘴演变成“一”,脸谱笑时,两个嘴角也演变成“丿”和“乀 ”,转眼一个“笑”字就出现了。在艺术的感染、熏陶、启迪下,他们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这个字,掌握了字义,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奇精彩的画面令学生惊奇不已,妙趣横生的卡通人物令学生开怀大笑。

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活跃,记忆也就深刻。他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求知欲也就大大激发出来。诱发学趣,易

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一般生字学生都能自己“析形索义”,遇到难写、易错、不易理解的字,则可以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化难为易,使学生正确识字书写。例:教学象形字“鸟”字时,可由图慢慢地演变成“鸟”字,并用鲜红的色彩突出鸟字的点,一边讲解;小鸟不能没有眼睛,没了眼睛可怎么生存呀!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也记得牢。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奶”字的笔顺和第四笔“ㄋ”不易掌握,就制作一个写“奶”字的动画,一笔笔写出来,配之笔划声的音乐,让学生认识笔顺,“ㄋ”这个笔划学生难写到位,显示这一笔时,动画速度较慢,学生看了动画,留在记忆里的痕迹就深。又如“蹈、摔、鹰”等字多笔画的难写字,可让学生跟着动画,完成书写一个个部首,再整合在一起。又如一些易写错字,闪动笔画或偏旁,加强刺激。

三、多形式,巩固识字教学。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来强化记忆。多媒体技术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交互性。设计了程序,计算机可以成为能反馈练习的老师。这一点在学生自学时优势很大,我想谈谈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几个例子。(1)出示声旁,繁衍新字。

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记忆较快、回生也快的特点,教师可采用举一反三的练习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出示“方”、“里”等字,分别让学生以这些字为母体,繁衍出另一字。屏幕显示两个文字框,上面是母体字,下面是新产生的字。设计动画,等学生说出新的字,移去形旁,电脑给予鼓励:“太棒了, 还有吗?”学生热情高涨,思绪活跃。“方”繁衍出“放、房、访、仿、芳”等字,“里”繁衍出“理、童、埋、哩”等字。这样的巩固练习,扩大了识字量,又促进了自学能力的形成。(2)相近字比较。

汉字中许多相近字,小学生用字不分语言环境,不管字义,随便就用,所以必须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形成正确的用字习惯。如“晴、睛”两字,极易混淆。教学中可这样设计,先随图出示“晴”字,让学生明白晴天跟太阳有关系,所以是“日”字旁,闪动偏旁“日”,加深刺激,再让学生组词。接着随图出示“睛”字,让学生明白睛就是眼睛,所以是“目”字旁,闪动“目”,让学生组词。最后出示几句话,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说说要用“晴”字还是“睛”字。这种由图到字,再应用的学习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学习习惯。(3)寻找错别字。

中低年级学生在写话、作文中错别字的数量多得惊人。尤其是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字。小学生写错字,有一些字是因为还不会写,另外就是受其它字的影响,如桌写成卓(受早影响),南写成“”(受羊影响),练写成 “ ”(受东影响)。小学生写别字,多用音近字或声旁相同的

字来代替。针对小学生犯错的原因,设计改错题,让学生做寻找错别字的“啄木鸟”的过程中,正确书写、合理用字,如出示几句话或引导学生,找出后放大错字或将别字移至别处,闪动错的笔划或用错的形旁。换之正确的字,返回原处。

写字在识字教学中,写字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范写时,屏幕上出现较大的田字格,教师可根据需要调控“描红”的速度。学生跟着屏幕逐笔“描红”。书空完毕,田字格中出现的是笔画形状准确、布局合理的范字,右边是同步显示的该字的笔顺。这种比传统书本、小黑板字样更清晰、对比更强烈的范例,使学生一开始学写字就有规可循。如在教“禾”字时,先慢速播放由谷子的根、茎、穗整体形象变成“禾”字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后提问:“谷穗”变成了禾字的哪一笔?学生很容易地指出谷穗变成了“禾”字的第一笔,这样一来,“禾”的字形被牢记住了,不会与形近字“木”相混淆。

(4)编儿歌,打字谜

根据记忆原理、识字教学的规律和儿童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练习。如:“大雨推倒一座山”———雪,“人在门中站”———闪,“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秋,这些字谜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丰富的联想,他们在猜字谜的过程中,产生了创造的欲望,要自己给新学的汉字编顺口溜。学“天”时,有的同学说:“大字上面加一横”,有的说“一人顶个二”,学“入”时,有同学说出:“人字照镜子”,还有的如:“国”———口里含块玉,“会”———人在云上站,“雷”———雨在田地上等等。这些充满稚趣的儿歌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又如学“月”时,我问:“什么时候的月亮最圆”———八月十五;“弯弯的月牙像什么?”———相继出现小船、香蕉、眉毛等图象。这样就扩大了知识面,增长了见识。配合所学汉字,我有选择地让学生做些练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增强观察力,从而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5.阅读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五

在大力倡导高效课堂的今天,我们只是一味地说导学案如何,却把一个最重要的学习关键给抛之脑后了,那就是读书了。一谈及阅读,人们想到的往往是语文阅读,然而,在数学课中,我认为阅读也十分重要。有关专家们也强调“数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语言,它离不开阅读”。阅读就是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有机结合的统一协调过程,不少学生在做数学题时往往忽视阅读理解,这样容易因对题意理解不到位而造成错解;当他们熟知题意后,便能很快答对。可见阅读理解是多么的重要。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议对学生数学阅读的几点做法: 一 阅读课本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课本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领悟过程 1.阅读课本中的“字、词”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中的字词比之于语文那算不了什么。通常是一些常见字,也易于理解故而造成对课本的不重视,从不会去有意识的识记一些内容所以经常发现学生在试卷或者作业中出现写错别字的不好现象。例如对乘方的结果“幂”、平行投影中的“晷”、频率与概率中的掷“骰”子等字不易记住;还有学生常犯的一些别字现象,例“距”形、“棱”形、“联结”、顶点“作”标等字,所以学生若能平时用心阅读和加强记忆就不会闹一些在考试中由于写错别字而造成的“丢分”现象。

2.阅读课本中的“读一读、数学小故事及一些数学史的内容”,可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像七年级在研究“正多面体中的面数、棱数、顶点数”之间存在的奇妙的相等关系;“24点游戏”,其实也就是学生们玩的“+、-、×、÷”24;耐人寻味的0.618等诸多的内容。通过学生的自己阅读、上网阅览有效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为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的“网瘾”使他们正确对待上网。九年级上册的读一读中最后所提出的问题,可以启发有兴趣的学生思考有关矩形的“等周问题”,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提供直观的背景经验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上网展现图形变化的动态过程,对相关问题作出直观解释。还有皮影戏的阅读不但能让学生增强对中心投影的加深,也可以融入学生对历史传说及皮影戏发展的无限喜爱,这样也可以使数学这门科目和其他科目互相交融,互相促进使我们的学生爱学习,爱所有的科目,从而去更好的搞好自己的学习。

3.阅读课本中的概念、公式、图形、数据,公理定理的推导证明有助于学生对“双基”知识的巩固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很强,知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在学习的知识与以往的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数学概念方面阅读:对于概念提出之前的叙述部分,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

认识新问题。像这次考生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关于x的方程kx2+3x-1=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80%的学生没有读懂题意都理解为当△≥0时就可以了,而忽略了方程里的一元一次方程,这样好多学生都在此题上丢了三分。证明题也只是理解大意,在证明时思路混乱,且不能书写出规范的证明过程,经常性的让人不知所云。至今个别学生对求根公式存在记忆模糊等。其原因是学生从不去认真看书,阅读量太少所致。所以要求学生对每个句子、每个数学术语、每个公式、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公式、定理更不能一遍过,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掌握识记。

4.整体阅读课本的每节内容有助于学生熟悉每节课的知识点

现在的社会发展很快,对学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很大,加上学生学习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很少去主动探索新知识。平时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上课的45分钟,一旦下课也很少去看看课本,读读课本,晚上回家更不知道复习巩固。学习中往往存在很多的问题,也不想办法去解决,长期的存留在那里,等别人“搭救”他。日积月累就会使一个细小的问题演变成一个复杂的问题。有人曾说过“问题的积累就等于一个差生。”所以现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老师就要因势利导学生有意识,无意识的在课后及时阅读自己的课本,从头至尾的阅读一遍,用心的读,从中发现新知和未知,久而久之学生的读书意识就形成了。我在上课的闲暇时候就选一些朗读能力好的学生将本节课的内容阅读一遍,感觉效果颇好的。一方面加深对本节课的领悟,另一方面也能激起其他学生的阅读欲望,我们又何乐而不为了。

二 阅读其他学生的作业和试卷,有助于学生提高对学习的高度重视

1.优差作业彼此间阅读,达到互相提高

学生课堂的掌握情况主要靠每天的作业来充分体现,学生的掌握情况在当天的作业中就会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个别学生对作业长期养成的敷衍潦草行为很难纠正。所以我采取交换式阅读的方式将较差的作业发到优生的手中,而将一些书写认真,格式规范的作业则发给较差的学生手中,让他们细心阅读对方的作业,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来。这时较差学生都流露出啧啧的赞叹声,从内心表现出对自己的不满来,对于优生则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用红笔勾出差生作业中的不足,用以引起他们的注意,从而订正错误。

2.试卷先发给学习稍差学生阅读、后给优生看

学生每次只看到自己试卷的不足,无法知道与其他学生试卷的差距,所以每次考完试我都让一些差生每人手里有两份试卷。一份是自己的试卷,另一份是解题规范,书写认真的优秀试卷。让他们通过阅读其他学生的试卷,并对照自己的试卷,从中发现问题弥补自己在学习中的失误,进而追上“精锐部队”来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阅读一些数学课外书(像关于解题方面的或者是数学家的成功史及成长史等内容)学生在阅读好课本知识外若在能涉及一些课外书的阅读,特别像一些书上的精典性中考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很好的梳理过程和导向,也可加强学生的记忆性及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有一个全新的过程.平时我们的学生在考试时对一些新颖性的题目,包括老师补充的精典性题目,及典型性解题方法,若学生能摘抄在一个小本字上反复阅读不但加深了对题目的理解,同时也对这一类题目有了很好掌握.易于形成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和解题技巧.阅读数学家的成才故事也可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强烈兴趣。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

总之,社会将越来越数学化,谁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学生可从繁冗的文字题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通过联想、讨论、推理、归纳来得出相应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把阅读请入到我们的数学课中来,在阅读中体会其中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体会数学文字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趣味性、清晰性,客观的把握语句中呈现出的文字信息,在阅读理解中抓住数学知识间的逻辑体系和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具有以阅读为核心的独立获取各种知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有效发挥导学案在高效课堂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来。同时让阅读更好地服务于高效课堂。

6.关于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的论文 篇六

单位:册亨县第二中学

作者:孙金焰

摘要:

当今社会,是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的时代,中学教育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走信息化之路,是开展高效课堂的手段之一。探索以多媒体为基础的新型的教育教学平台应成为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多媒体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能力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系列各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辅助教学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进行了改革。多媒体课件进入课堂,将现代教育技术带入了崭新阶段。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课件全面运用于初中化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教学氛围,构置特定的教学情境,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突出实验中的关键环节,提高学生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化学教学、优势

多媒体环境为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它不仅可以创设探究情境,提供丰富的主题资源,改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各种需求,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表达思想、观点提供交流工具。下面就浅谈我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经验,充分体现了化学教学课件的优势。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的必要性。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化学有三个世界: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和符号世界。宏观世界所包含的物质种类繁多,知识零碎,记忆的成份较多;而微观世界和符号世界又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无论是教还是学都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怎样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既完成好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又较好地帮助学生从沉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是摆在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应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景,更毫不费力地将传统教学中难于描述、难于突破的难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有如下优点:

1、知识的丰富性.传统的教学以“教师的嘴巴和粉笔”为主要教学模式,课堂容量有限,教学手段单一。但使用计算机课件则不同,它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有用资源,如视,听,读,写功能的大大增强;利用“热键”做注解;补充课本中没有的阅读资料;利用网上资源进行相关知识的搜索,这些都有助于增大课堂容量,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

2、内容的易改性.传统教学中教师备课书写教案所用时间较长,但制作成计算机课件后可以根据教学的要求适当地加以修改,所需的时间少,从这一意义上讲可谓降低了工作的无意义重复性,减轻了教师备课的负担。这更有利于教师把精力集中在教学内容的修订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上,有利于教师把精力集中在总结教学经验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上。

3、便于传播交流.传统的教学方案即使完整地书写出来,也因为表现形式过于呆板,展示性不强而不易被人们接受,计算机课件则不同,它可以在计算机上直接运行供少数人交流,也可以利用电教室的投影在多数人内交流(只需一(几)张软盘/光盘即可),还可以建立QQ群,更有意义的是可以上传到网上或建立个人主页在全球范围内供尽可能多的人流览。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机会增多,也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4、页面的生动活泼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使用两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多媒体的多感官刺激作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和获取知识。

二、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一)化学实验的模拟,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许多微观结构和微观现象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演示实验也无法做成。传统教学中,只能靠挂图、板书及教师的语言来完成,然而这样的教学却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由于其僵化、固定而缺乏直观的效果。因此应用化学课件,这些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如:《分子》一课中,教师在讲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通过计算机操作,学生在大屏幕上看到有电子显微镜将水放大几十万倍所拍摄下的闪烁星点的的水分子,它是构成水的一个最小微粒,并且演示了一滴水的质量及水分子的个数。这时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和讲解,使学生总结出分子的基本性质之一,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这样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点理解得非常深刻透彻。教师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中巧妙地选用多媒体课件,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影视图像实现难点的突破,以小变大、以静变动,使学生轻松地建立微观物质运动的概念,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质运动的不同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中,试管口向上倾斜以及结束实验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撤导管的错误操作,即使教师刻意去做也未必每次都会得到预期的效果(试管破裂)。另外,本着节约药品的目的也不能每次都给学生做这样的演示。通过电脑的动画模拟,则可以轻松地达到教学目的。又如,我们在讲《一氧化碳》一课时,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在以往的教学演示试验中,学生不但不能清楚地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还会因实验排出的少量的一氧化碳而感觉到轻微的疲倦,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这时,教师引入多媒体课件,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试验,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观察到一氧化碳将黑色的氧化铜还原成红色的铜,尾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还在尾气处点燃一盏酒精灯,火焰呈蓝色,说明一氧化碳在燃烧,达到环保的目的.本实验充分证实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加深对一氧化碳的认识,掌握了教学重点。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讲解环保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使学生深刻地了解到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是密不可分的,这样把环保知识渗透到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又注重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多媒体适于剖析机理和解剖难点。

物质的结构和化学反应机理这些知识,由于是微观无法认知的,所以学生学起来较困难,而多媒体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在讲分子原子结构这部分知识时,由于分子、原子这些微观粒子我们无法看见,而且初中学生的立体概念又比较差。这时可以利用动画软件使微观放大,将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间隔的变化很好地演示出来。讲原子结构的知识时,可通过三维动画,将原子内部结构演示出来,比较原子核与原子大小时,通过画面将原子形象地放大楼房,同时原子核也随着放大成樱桃大小,置于楼房中心,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认识到原子内有大量空间,再将电子随机地点击在这一空间内,使学生认识到电子在原子核外的广大空间内做高速运动,而不是圆周运动。这样就使知识的讲授由抽象而变得形象生动,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

(四)多媒体教学适用于复习总结中。

复习总结课需要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便学生能统观全局,综合运用。我们把学生所学的知识设计成课件,通过对比、图表提问等形式来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这样,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边讲边板书,既浪费了许多时间,又不能充分地把知识联系起来,限制了课堂的教学容量。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引发的思考.(一)提高教师的素质。

首先要有一支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的教师队伍,特别是中老年教师要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可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已显得落后;其次,专修业务,不断“充电”,既要继续学习和钻研,掌握最新的知识和理论,提高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的艺术,又要积极学习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化学教学;再次,增强创新意识,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发展的新的教学思路____高效课堂。

(二)注意积累素材。

制作一个优秀课件,需要大量的图片、录像等资料,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特别是利用Internet丰富的教育资源下载有关化学资料并分门别类储藏在计算机里,随时备用。日积月累,丰富的资料库将为制作课件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三)演示与操作相结合。

一个课件质量的好坏,与它的机动性、灵活性和学生参与性密切联系,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能随机应变,对过程等可由教师或学生进行当堂操作或演示,体现交互性,让学生参与,气氛活跃,可防止从“人灌”到“机灌”的现象。课后对上课中产生的灵感及时记录,并进行修改,做到精益求精。(四)辅助而非主导。

传统教学方式因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而延续了几千年,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其锦上添花,但却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是其人格魅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具有持续连贯的耳濡目染的影响力。因为教育毕竟是一个将自然人培养为社会人的过程,而传统教学中的人与人、面对面的心灵交流是程序化多媒体教学所无法取代的。常规的借用多媒体课件,是可以的,甚至达到的效果也不错,但总是依赖,后果也很严重。因此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而不是代替教学,它可以突破重点难点但不能代替思维,这就要求制作的课件要考虑全面、周到,在实践中处理好计算机教学“辅什么”和“怎么辅”的问题,将传统教学中优良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更加完美。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一个新事物,在教学实践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们不断探索、交流,共同为化学教学的改革而努力,共同为培养出跨世纪的有用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钱继红

杨红立,《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7.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七

一、运用多媒体, 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 将数学教学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 通过多媒体对课本、图像、动态和声音等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 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 创设了一个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情境, 调动了学生的眼、耳、脑等器官, 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心理, 让学生满怀喜悦地学习。

二、运用多媒体, 指导学生探索方法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 有的知识点在理解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也就是说抽象与具体、逻辑与直观是永恒矛盾。在指导学生探索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静态的问题动态化, 而这些目标的达成, 是靠运用电教媒体来实现的, 特别是CAI, 可以闪烁、变色、平移、翻折、旋转和透视等, 还可以设计问题模型和供学生探试的情境, 这为帮助学生掌握内在规律、完成知识的建构打下基础, 开辟了崭新的天地。

利用多媒体把抽象知识用直观的形式出现, 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 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多媒体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 把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形象认识提高为抽象概括, 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学会研究、探索的方法, 自觉养成自我探索的习惯。

三、运用多媒体,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是人类思维体操”, 学生是在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受到思维训练的。因此, 现代数学教育观特别强调要重视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过程和知识发生过程的展现, 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由于受教学技术手段的限制, 显得力不从心。如讲抽象的数学概念, 难以形象直观地表达;讲数形结合, 图形不能召之即来;讲数形动态变化, 黑板上图形静止不动, 所以, 我们必须借助各种媒体功能, 将思维触角延伸到多维空间, 从而达到化远为近、化静为动的效果, 最大限度地拓展教育时空领域, 利用多媒体展示声、形、色来激起学生强烈学习兴趣和欲望, 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用变维、变序的方式提出新问题, 将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

8.关于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的论文 篇八

关键词:多媒体;美术教学;作用

【中国分类号】G613.6

一、运用多媒体美术教学,激发小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中,多媒体技术是最基础的一种科学手段,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相互结合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的作用,方便迅速有效可行。只有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后,才能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的学习中,而多媒体教学在此就扮演了这样的一个角色。它在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范围时,又通过启发学生对于所见所想事物的空间构造,从声、形、色中逐步提高美术的创新能力,充分培养其积极性。例如在传授泥塑、剪字、国画之类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以全新的视觉,经过他们各个不同的创作理念塑造更好的作品。

二、利用多媒体使美术教学更灵活

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图画的制作是费时费力的,在有限地时间里完成高难度的工作,显而易见会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学生的积极性也受到了一定的重创。但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后,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会有所改善,不仅仅使教学手段更加灵活多变,在节约时间的同时也提供学生更多的空间来自己动手上机操作,这使得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会有所降低,与此同时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前所未有的突破,在喜悦中成长才能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这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占很大的比重,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1]。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授《美丽的园林》一文时,单凭教材中的几张图片素材或是教师口头上的讲解是很难阐述清楚园林的美丽之处,只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更别提审美力了。只有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才能生动形象地让学生感受到园林之美,以其独特的二维视角让学生身临其境。美术的教学就是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标,通过直观、新颖的多媒体技术以动态画面的形式营造奇特的氛围,使学生能充分感受到人物美、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多媒体教学也能让学生的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在空间、时间限制之外得到提升。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优化教学结构,改变教学方式的方法使得美术课堂更加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在量的基础上达到质的飞跃,甚至超越时间和空间,将影像、音画、动画等广泛素材链接到课本上,开展直观生动地展示,充分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细胞得以相互碰撞产生美妙的色彩,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在向学生展示“童话里的小屋”的课堂中,为了让学生有类似于亲身感受世界的独特奇妙之处,我们通过多媒体互联网找到了相关的图画作品,例如:“愉快的春游”、“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等等,进行直观生动地展示,再通过Flash软件做成精美的动画课件,经过声音形象地导入让学生慢慢翱翔在艺术的画廊里,体会美术里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使静态的美转变为动态的美,从多层次、多角度中感受不同的寓意,在欢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此基础上,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简单了解,更要在那些知识点中发掘更加深层次的内容和含义,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使其情感和思想与自己互补共勉。在关注画面的同时,细节往往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忽略,我们要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仔细观察每个画面所要表达的含义,那样才能做到在美术课堂上美中育人、寓教于美,开拓思维,扩展视野,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样才是自主的、高效的学习,所以说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在改变教学方式上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而言。因此,我们应该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2]。

五、多媒体美术教学优化教学质量

多媒体在美术课堂中的充分利用,在增加学生兴趣的同时,使得学生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各个成长磨练。学生通过扎染、剪纸、泥塑多种形式和铅笔、毛笔、颜料、水彩笔、蜡笔、墨汁多种作画技巧来满足于美术课的手工制作形式。学生可以自主挑选属于自己的作业形式通过多媒体来开阔更广大的空间,随着科学技术和学生智商的不断完善与提高,学生会更加具有动力和信心。

六、發挥作品示范作用,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

美术创作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它是需要技能的改进与指导起着引导学生进行创作的主要工具之一,通过学生主体地位地提高,让学生经过自己理念的思考来解决本身存在的问题。在这方面上,有人认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受阻是来源与教师过分、过多的领导、示范作用,其实不然,教师在此的作用是无可厚非的。个人认为教师把属于自己的作品毫无保留地进行展示在一定程度是必不可少的,在展示的过程中进行交流沟通,使得学生能深切感受到来自教师本身的独特审美能力,对此教师的作品是要具有一定的高水准的,那样才会营造良好的思维模式。我也是由此对教师产生一股发自肺腑的钦佩之情。提高课堂效果,活跃学生头脑、培养学生注重细节的习惯是通过教师在示范中的师生互动而达到目的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3]。

七、总结: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命脉。因此,通过美术教学塑造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是迫在眉睫的。我们要使课堂教学与时俱进,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以及以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为自己的最终任务,好好把握时代进步发展的前进方向。我们目前的首要目的就是讲学生培养成学会欣赏、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真正新世纪的科技型人才,在打牢基础知识理论的同时,锻炼学生能力,激发学生热烈地学习意向,这才是我们美术教育者将要着重研究的永恒主题和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盛云.浅谈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丝绸之路,2009,(4):125-126.

[2]张剑.多媒体让小学美术教学更精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24):66.

[3]马文莉.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祖国(教育建设),2013,(7):182.

9.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篇九

我是一名英语教师。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几年了,在我的印象中传统英语教学只注重英语知识及语法的传授,教学方式呆板,一直以来都是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台录音机,学生的任务似乎只是对单词和语法规则的死记硬背。通常都是老师说得多,学生听得头晕脑胀,越学越没劲,成绩越来越差。作为老师的我心里挺纳闷的:为什么我教得这样卖力,但学生却不感兴趣,无论语音,语调和语法都不过关?课堂气氛还是不活跃?直到这两年用上了电脑平台,我终于明白,也深深地体会到在英语课堂中使用多媒体的意义。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和课件把课文内容变得形象生动,有声有色,使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兴趣和情趣。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学生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去听、去说、去表演,易懂、易记、易掌握,能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更能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例如:初一英语下现在进行时的教学中,一直以来是难以教会的,但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课文内容“动”起来,把对话设计成为动画图像,显示出正在进行。课文内容不再枯燥、死板,因而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就容易的多了。再如,利用多媒体展示动物:dog,panda,lion,tiger,elephant,dolphin,用英语简要介绍它们的生活习性,使学生仿佛走进了动物园,亲眼目睹各种动物。多媒体具有它的直观性、形象性,这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运用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发现和创造等能力。动物图象的演示,把该单元的单词放在图文并茂的语言环境中去展现,进行分散、情景、理解记忆,用视、听、说并举的方式,省去了死记硬背的过程,学生通过口语交际,轻松识记。又如,介词的教学是个难点,用图片、实物都无法立体、有效、全方位地展示“on,in,under,beside,above,below”等介词的具体运用,为此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画面上先出现一个漂亮的房间,房间里有desk,bed,sofa等家具,还有apple,toy car,pen 等实物,一个小女孩进来找东西,配音“Where is my apple?”引导学生回答“It is on the desk.” “Where is toy car?”It is under the bed.”随着鼠标的点击,苹果、玩具车等随即出现在桌子上、沙发下,漂亮鲜艳的卡通画面配上充满童趣的标准发音,再加上实物不定位的真实移动,学生兴趣盎然,轻松自如地掌握了介词及其具体使用。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学生摆脱了被动局面,积极主动地加入整个课堂操练中,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大大扩大了口语训练的机会,正符合了新课标的要求。如:七年级英语下中的 shopping,要求学生掌握买东西的口头表达,但由于环境和物品的局限,很难使学生进入状态。这时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把课件设计到一个商场里,让学生进行购物,既训练了口语,也给了学生实践机会。另外,在英语教学中,还要发挥多媒体声情并茂的优点,求得最佳效果。如:教学七年级 It is raining 这一单元时,我设计了sunny,windy,rainy,snowy,cloudy 几幅画面,配以体现不同的天气特点的音乐和语言,用映入眼帘的画面,形象生动的语言,扣人心弦的音乐建立起“多角度”的信号联网,真可谓历历在目,声声入耳。在同学们中的语、形、声建立了较为牢固的信号联网之后,看着生动的图像,便能复述不同天气的特征,反复多次,最终达到能独立复述,教学效果最佳。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交际,所以,我在七年级英语的教学中,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积极大胆,利用一切机会练习口语,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及阅读量。阅读是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解决训练方法单一,阅读题材狭窄,内容陈旧等诸多弊病,运用多媒体或多媒体网络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可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在阅读教学中除了运用媒体课件外,还可以通过媒体网络,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对网上的信息进行选取和编辑,使之适合学生阅读。英语作文教学是多层次的概念,是视、听、说、读能力的全面体现。而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就可把这些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英语书面表达水平是学生带有普遍性的一大难题。有的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要么三言两语,无话可写,要么写出来的东西十足“中国原产英语”。如果把多媒体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声像并茂的情景中,使其对故事情节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对所看故事情节过目不忘,这时再让他们写就比较容易。随着训练活动的不断深化和学生语言量的积累,学生可对所听、所看到的内容进行加工修饰,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流畅和富有创造性。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展示图像,将学生带入生动丰富的知识世界,而且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手段,形象地表现出来。例如,在上 Holidays 时,可以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询各种节目的网站,了解各国的节日的情况,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拓宽。同时,我还充分利用学生对网络的热情,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国内外一些有名的网站,教会他们如何上网,如何搜索自己所需要获取的健康有用的信息。从课堂中走出去,在网络的世界翱翔畅游,了解世界的未来。让学生与世界同步。他们在主动探索未知世界时,不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训练出了良好的信息素质,体验到了英语学习的快乐,增强了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

五、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更能促使教师不断学习,使素质得以提高

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关键。如:我在制作动物那个课件时,要使动物“动”起来,就必须学会flash 课件的制作,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学会熟练操作多媒体,同时我还要用学生易懂的英语口语进行表达、复述等。因此,教师必须学会使用多媒体的各种设备,其中课件的设计需要不断的学习计算机的使用,英语教师还必须强化课堂教学的口语,完善整个多媒体教学。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同时,教师还要不断的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10.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篇十

能较好地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符合学生喜新好奇、情绪易变的心理特点。它创设愉快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初二第一册第17课时,先在屏幕上放出做动作的图像而不发出声音,让学生们猜猜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学生们积极性很高。猜完后,出示正确答案,如“picking apples”、“climbing the ladder”等。接着,就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学生进入角色,兴趣倍增。在此情境中,既轻松地掌握了应学的`短语,又增强了他们的表演意识和欲望。

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客观环境使学生们不可能像接触汉语一样时时接触到英语。因此,学生对英语学习更感到枯燥。灵活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如,在教“dance”、“climb”、“swim”、“play basketball”等单词和短语时,教师边念单词或短语,边请学生看屏幕,让学生仔细观察,开动脑筋,把智力活动与体能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从英语教学角度来说,就是要加强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加强听、说、读、写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的核心。借助多媒体进行“传、帮、带”,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能加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培养。

11.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十一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161-01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不可替代的桥梁,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以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学为例,谈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作用

多媒体的多种表现形式,能有效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课文,恰当地采用电教媒体,启发学生由眼前的景象,联系生活想象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加深对眼前事物的认识,丰富观察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动听的音乐、绚丽的色彩、迷人的动画,特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在作文教学时,教师可根据习作要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学生平时不易看到的内容呈现在眼前,以生动的图、文、声、像拨动孩子们的心弦,然后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抓住特点,观察事物,效果很好,也可以将特定的镜头缓慢播放、定格、放大、重复,强化学生的观察训练。教学时,指导学生随着图像的播放,按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进行细致地观察,学生有序地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并展开联想。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的题材,促使他们现表象,逐步使学生克服了“望题生畏”的心理现象,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激动的状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作文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把收集的零散素材通过生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一篇习作语言的运用与表达的精彩与否也是形成好习作的关键。我们可以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写出通顺优美的语言。如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让学生对着画面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学生在说时往往是语言不连贯,这时我们可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纠正补充,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二、多媒体教学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起作用

多媒体将抽象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情朗读能力。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教学中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常规教学手段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大屏幕前,学生可以直接看到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意象,从而更好理解。

我们的文本中,有不少课文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遥远,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感情,非常困难。我们为让学生理解,常采用让学生反复朗读,再加上教师的讲解,然而效果却往往不如人意。但若用上一幅展现情景的图片,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或是一组恰如其分的镜头,再配以课文的重点内容或字词,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共鸣,引起他们的思想认同。

三、多媒体教学对为学生创设乐学氛围起作用

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可见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极易燃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使学生跃跃欲试,想去尝一尝追求真知的乐趣,体验学习。

四、多媒体教学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作用

在课堂教学系统中,应让学生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从继承性学习转向创新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运用电教媒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运用,促进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运用电教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如前面说到的《日月潭》一文,一开始利用电教媒体出示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山水的美,这样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多媒体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作用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所以,优化识字教学,打下扎实基础,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

看动画,正确识字写字。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趣,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

总之,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和发展新的理念、新的思想,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2.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十二

青年教师善于接受这些新生事物, 并能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而作为有三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 虽然不减当年的努力, 但为什么总会被年轻教师取而代之呢?事实告诉我们, 如果我们只会墨守成规, 故步自封, 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因此, 学习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我们老教师教学业绩提高的新任务。

我主动向年轻教师学习使用多媒体, 收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次, 为了讲火车过山洞的问题, 先放了一段“鸣笛”、“咔嚓咔嚓”的录音后, 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 聚精会神地听着鸣笛和“咔嚓咔嚓”火车运动的节奏声, 声音由大变小, 由强变弱。5分钟后, 声音又由弱变强, 我问学生能否猜想一下:“这是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家说:“正在行驶中的火车。”又问:“声音为什么如此变化?”同学们说:“可能是火车过山洞了, 不可能是停下再启动。”就这样, 同学们被顺利地导入到课堂内容之中。接着我说:“若火车长1200米, 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00千米, 同学们能求出山洞的长度吗?”大家的热情顿时高涨起来, 气氛活跃起来, 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但是, 所列的算式或者方程都错了, 同学们都感到无奈和迷茫, 不知所措。这时, 我适时插入火车过山洞的动画图。仿佛火车就在同学们的眼前, 我把它分为四幅图片:第一幅:火车头接近山洞口, 我问:“现在火车进洞了吗?”同学们回答:“没有。”我又插入第二张图片:火车的一部分已进入洞内, 我又问:“火车通过了吗?”回答:“没有。”我插入第三幅图片:火车的前半部分已经出了山洞, 但后半部分仍在洞内, 我问:“火车完全通过山洞了吗?”学生回答:“仍然没有。”我又插入第四张图片:火车的尾部已经离开山洞口, 我又问:“火车通过山洞了吗?”回答:“已经通过。”这时我提示大家:火车要完全通过山洞, 火车实际行走的距离是多少?回答:“火车的长度+山洞的长度。”同学们明白了解题的方法, 列出了正确的方程, 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这么难的问题, 通过多媒体的模拟演示, 通过对模拟情景的观察和图片的展示, 大家把抽象的疑难问题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以后我就把多媒体教学运用于我的教学实践中。如: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我用动画演示将圆平均分成若干个相等的扇形, 圆的周长用红线, 半径用绿线, 通过动画使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长方形的宽是绿线, 使同学们明显地看到绿线就是圆的半径r, 长方形的长是红线, 其中一条红线正好是圆周长的一半c/2, 长方形的面积S=r×c/2=r×3.14×2r÷2=r×r×3.14。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分数应用题, 路程问题, 通过图形的演示, 都很容易地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多媒体的运用, 降低了教学难度, 减少了教师板书的过程, 提高了教学效率, 节约了教学时间, 丰富了教学内容, 激发了学生的情趣, 对教学质量的提高,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当遇到教学难题, 多媒体成了我的好帮手, 使我的教学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在2010至2011学年当中, 我所教的六年级数学在全县统考中, 上学期期末考试获得全县第六名, 下学期期末考试获得全县第一名, 在全县十六个乡镇中, 我们的学校处于边远山区, 能够超过县直小学和城关小学, 取得这样的成绩, 实属不易, 得到了县教育局和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受到家长好评。

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 发展思维、形成能力。结合教学实践, 我认为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要用在新旧知识连接点和新课题的导入上。在领会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 凭借电教手段助一臂之力, 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 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从而轻松地获取新知识。

(二) 要用在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处。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 其要点是: (1) 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2) 在能正确分析此类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三) 要用在学生思维转折和想象力受限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 要有一定的预见性, 在学生思维转折处采用恰当方法及时点拨提示, 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 少走弯路, 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四) 切忌多媒体的满堂使用。在学生化解难点, 掌握分析方法形成分析能力之后, 就可以省去多媒体的辅助过程, 以便给学生留下自由想象的空间。

上一篇:6岁儿童绘画教案下一篇:护理部每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