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发展现状(通用7篇)
1.小城镇发展现状 篇一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
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大通县位于青海省东部, 距青海省省会西宁市35公里, 是西宁市市辖县, 全县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 总人口43.06万人。1999年以来, 根据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全县的乡镇进行了撤乡并镇, 全县由2个建制镇增至9个, 26个乡并为13个乡。建城区面积为15.5平方公里, 小城镇人口达10万人。
城镇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到2005年底, 全县9个建制镇均有供水设施, 自来水普及率达90%。小城镇现有道路1157.8公里, 道路铺装率达92.4%, 小城镇绿化面积约300公顷, 人均公共绿地达20.1平方米, 全县所有小城镇基本实现了通路、通电、通话。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全县9镇13乡的格局, 使城镇体系和空间结构更加趋于合理。以桥头镇、城关镇、塔尔镇为代表的历史名镇, 以东峡镇、黄家寨镇、长宁镇为代表的风景名胜及工业基地小城镇, 以景阳镇、多林镇、新庄镇为代表的农产品为主的小城镇, 它们都走出了符合本地实际的路子, 形成了乡镇工农业联合主导型、旅游开发型、地域优势型、综合发展型不同的发展特色。
规划设计普遍得到重视。到2006年底, 全县所有建制镇和乡所在地集镇都编制了总体规划, 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城镇规模普遍偏小
当前大通县共有建制镇9个, 镇域人口超过5万人的仅有2个, 人口超过2万人的有5个, 其他的都在1万左右, 离经济学预测的合理城镇镇区人口规模3~5万人有着较大差距, 不利于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影响了小城镇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二) 产业支撑不强
主要体现在:产业规模偏小, 缺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科技含量不高;产品档次低, 缺少名牌产品, 市场竞争力不强;布局分散, 弱化了企业对城镇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 管理机构、人员不稳定
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不稳定是当前小城镇建设管理较为突出的问题, 有的县和乡镇甚至没有专门从事村镇建设的管理机构和人员, 使村镇建设管理工作陷入瘫痪状态;有的虽然设立了机构和定编人员, 但人员调动频繁, 对村镇建设管理有头无尾, 人心不定, 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村镇建设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 规划编制滞后
在总体规划编制上, 存在着基础资料收集不充分、不具体、对现状分析不够深入, 对集镇规模和性质论证不够科学, 缺乏深度, 操作性不强;在集镇建设详细规划编制上, 投入不足, 导致规划编制不细致、不全面;在乡村规划建设上重视不够, 措施不力, 编制及调整完善进展缓慢, 影响了村容村貌的改善, 制约了广大农民居住生活水平的提高。
(五) 管理失衡
目前, 大通县除个别镇区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相对较为规范外, 多数镇区的规划管理工作比较薄弱, “一书两证”发放不正常, 甚至无证, 规划违章查处力度和处罚力度较弱, 从而导致城镇建设杂乱无章, 村庄建设上“新房子、乱村子”现象普遍, 整治难度也较大。
三、加快县域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对策
(一) 坚持以规划为龙头
小城镇规划应立足现状, 面向未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要以县域规划为龙头, 以当地实际情况为依据, 合理布局, 完善功能, 体现高起点、高标准、有特色的规划原则。
(二) 坚持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
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 没有产业的支撑, 就难以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培育小城镇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巩固小城镇传统产业。如城关镇的商贸业、东峡镇的旅游业等, 要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 培植骨干企业。
引进和扶植新兴产业, 应充分利用当地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 通过政策、资金、环境等方面的扶持和优惠, 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密集型企业。
(三) 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 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量力而行、群众自愿、民主决策的原则, 既要适应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 又要防止不顾客观条件和群众承受能力, 盲目攀比, 一哄而上, 乱铺摊子。
1) 要体现为大多数群众谋利益的思想, 花多少钱, 干什么工程都要以群众是不是得到实际利益为衡量标准。2) 要坚持在统一规划指导下, 加快集镇新区基础设施建设, 配套完善老城区基础设施, 积极研究、探索村庄基础设施的路子, 特别是村庄道路、供水、环卫设施的建设。3) 放开市场, 鼓励竞争。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 鼓励和引导单位、个人采取自建、公办民营等方式, 不断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4) 要提倡和鼓励区域内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财力的浪费, 进一步提高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不断增强小城镇综合服务功能。
(四) 坚持以规范管理为落脚点
小城镇建设管理是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 涉及方方面面, 是小城镇建设水平和城镇发展环境的具体体现, 也是“三个文明”建设成果的真实反映。
要健全管理机构。结合农民减负、税费改革和区划调整, 主动采取积极措施, 争取健全机构、充实人员、为小城镇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要健全规章制度, 坚持依法治镇。小城镇应制定和完善规划管理, 建设管理、环境卫生管理、交通秩序管理、镇容镇貌管理等具体办法,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大力宣传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律法规, 坚持依法管理小城镇。
要切实加强规划管理工作。规划一经批准, 就必须严格执行, 以确保规划的连续性和严肃性。严格执行“一书两证”的管理制度, 坚决做到“无规划不批准, 无证件不准建”, 对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 要严肃查处, 决不姑息, 以确保村镇建设成效, 从而提高村镇建设各项工程的质量水平。
2.小城镇发展现状 篇二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产业发展;优势互补;发展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提出了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新战略,同时催发了农业和农村改革的进程;紧接着,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模式与格局,这样更大大加速了统筹城乡的城镇化步伐;进入新世纪,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00年],小城镇发展至此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经济、社会、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这是国家和政府对于产业发展以及小城镇发展的极大支持。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经济、社会以及就业问题,因此,针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势必要用发展的眼光加以审视,同时运用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手段对社会发展做出正确引导,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举措。
一、产业化发展带来的历史发展契机
市场经济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势必带来城市发展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城市热岛效应、空气质量下降、PM2.5超标都是城市进程过快的不良表现。因此,国家在进行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已经开始大力开展小城镇建设,以缓轻城市发展的过重负担。将一系列产业转移农村,同时不至于污染农村,并且加快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农村城镇建设面临产业化发展带来的新契机,已经开始抓住机遇,不断发展自身建设。众多大小城镇率先开始了城镇建设的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农民们自己造城、企业建城、多元投资造城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崭新局面。小城镇还在户籍、土地、财政、社保以及文教卫等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都是产业化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共同贡献。
二、小城镇发展与城市产业发展优势互补,携手并进,协调发展
小城镇发展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就目前的发展情形来看,小城镇已经成为支持我国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重要源泉。小城镇的在中国的发展对于中国的产业化与城市化进程都是大有裨益的。首先,小城镇建设已经融入城镇体系当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以及诸多城市群等星罗棋布的分布了众多小城镇。其中,出现了许多天下闻名的名村、名镇。江苏华西村推出村庄兼并新模式,将华西经济代入一个新纪元;浙江花园村实施高科技兴村;用科学技术的力量打造了一个基础设施建设媲美大中城市的花园村庄;江西进顺村将旅游文化做大做强,用红色旅游文化,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国内闻名的旅游第一村。所以这些小城镇的发展,可以说都是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特点发展起来的,这就为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的榜样。其次,城镇建设发展模式百花齐放,特色鲜明。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亿元村”六成以上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的沿海地区。因为在这些地方,是改革开放的先发之地。这里的人群更加具有大胆创新与革命意识,他们不甘落后,在看到改革的号角吹响之时,就大胆改革,根据自身特点,建立起符合自身村庄发展的基层管理制度,寻找到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例如,在辽宁佟二堡镇,当地城镇居民根据本地特色,建成了“中国皮衣、裘皮”基地。最后,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发展不断融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这是生态农村的基本要求。在小城镇建设中,涌现了大量成功案例。例如德庆特色农产品(贡柑)的出现,就是德庆经验的一大品牌。在这里,实现了三个良好的对接:市场占有率高、技术培育先进、资金融资有效。市场的拓展,不仅开拓了国内市场,将品牌效应与销售做到国际接轨,而且在服务上也是保证质量与价格的合理。从这些成功的城镇发展案例来说,协调发展始终是保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原则,无论是在环境保护方面,还是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可以说城市—小城镇建设,做到了携手互进。温州鞋都的闻名,华西第一村的生态保护,都是我们以后的城镇发展需要重点借鉴与发展创新的。因此,做好协调发展才是城镇建设的历史选择。
本文分析了小城镇建设与城市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关系,小城镇建设与城市化发展优势互补,而且在城市化进程不断膨胀的过程中,适时地转移城市产业向农村小城镇,既能促进城市周围小城镇的不断发展,也能缓解城市建设的许多环境、人口与社会问题,这是城市进程与农村发展的历史选择。
参 考 文 献
[1]李莹.内蒙古小城镇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M].小城镇建设.2011(10)
[2]刘延岭,关柯.小城镇产业结构问题与产业调整速度[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6)
3.小城镇发展问题浅析 篇三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很重视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但近年来中国小城镇的发展不容乐观,小城镇人口所占比例不断下降。本文从多方面着手,证明大力发展小城镇很符合当前的国情需要,并借鉴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指出推动小城镇发展的改革关键。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矛盾;国外小城镇;改革关键
1小城镇的固有优势
一是有利于发展内需型经济。100个经济较强镇的产业结构调查结果显示,其主要产业为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建筑业、工业、旅游等,除少部分镇属于工业型外,大部分镇属于内需型产业。发展小城镇不会加剧中国经济结构越来越向外化。
二是有利于城乡统筹。小城镇是农村的中心,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比城市更直接。百镇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小城镇解决了将近60%以上本地农民的就地就近由第一产业转为二、三产业。
三是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云南等西部省份,大城市发展程度不如东部省份,但通过发展特色小城镇,推进了城镇化。
四是更加节能。北京市人均汽油消耗量是浙江经济最发达小城镇人均汽油消耗量的7倍,小城镇不用消耗大量能源就能很好地解决出行问题。小城镇建筑能耗也低,小城镇多是低层建筑,大城市多是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是低层建筑能耗的1.5倍。
五是更加环保。小城镇污染排放小,也容易处理。监测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等特大都市周边小城镇的空气质量、水质、噪声都比市内好得多。
六是建设成本更低。不用建设高架桥、地铁等高投入的基础设施就能满足生产生活需求。房价、物价、交通费等便宜,适宜工薪阶层生活可避免大城市中产生的社会不满和矛盾,利用
社会稳定。
2中国小城镇发展状况
发展小城镇,建设好小城镇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之后, 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城乡矛盾、推动农村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以及为缩小城乡差别而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2000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2001年通过的十五规划中10次提到小城镇,要求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国家发改委成立了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2006年通过的十一五规划要求: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3年的主要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以上种种表明,我国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小城镇的发展都作出了安排和布署,提出了不同要求,对小城镇的发展始终予以关注。这表明小城镇具有独特的功能,其地位是大中小城市所不能替代的,是符合中国发展需要;但就目前情况看来,发展的并不好,我国的建制镇有17000多个,人口超过10万人的仅有56个,且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重要产业带,经济比较好的地方。大部分的小城镇很小,1/3的小城镇人口不到5000人,发展速度很慢。
3国外小城镇发展状况
3.1英国
大部分欧洲国家都是先实现了城镇化,后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革命之后大城市问题层出不穷,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影响了英国一代代小城镇的建设。在英国,城市化率极高,城市与乡村也融为一体,很难区分开来。
英国的小城镇开发分为三个阶段:
1、1946~1954年,这时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大城市的过剩人口,主要特点是城镇规模较小,密度较低,功能简单、区分清晰,就是居住休闲,较多考虑社会效益而较少考虑经济效益。
2、1955~1966年,这时的主要特点是新城规模扩大,城市功能区分趋向于综合功能分区格局。
3、1967~1976年,这一时期新的小城镇大部分由在老城镇基础上开发新的工业区和居住区形成,对于不适合单独扩展的小镇进行了成片合并。
英国的小城镇规划非常注重住宅问题、就业问题、建设资金来源问题。城市建设目标非常具体、实际。同时,英国公众参与度极高,并且公众的意见能够反映到规划中,最终落实。
3.2美国
美国是在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美国实行了多项举措吸引人们到郊区投资、建厂、居住,城乡之间的小城镇不断得到发展,小城镇和工业区相互交错,形成了大规模的城镇群,减小了城镇和郊区、城镇和乡村的差距。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不仅解决了粮食和原料问题,也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大量资金积累。
但是,在发展初期,美国城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无节制的向农村扩张,在完成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也形成了所谓的“过度郊区化”。后来,政府开始注重规划,并重视城镇特色,追求个性,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不同面貌和特色的小城镇,那种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是见不到的。小城镇建好后,仍然重视建设管理,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美国的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主要有两点:一是拥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二是依法办事,违法必究。
3.3拉美国家
拉美地区平均城镇化率已达75%,部分国家已超过80%。多数拉美国家的城镇化带有殖民经济特点,城镇发展不是以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为前提,而主要是依靠无序的人口膨胀进行扩展。来自宗主国的资本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为城镇化带来了动力,但整体经济发展则相对较慢,工业化明显落后于城镇化,加之政府调控乏力,形成了“过度城镇化”。
在管理模式上,完全套用宗主国的发展模式和调控办法,根本无视这些国家原有的民族文化和基本国情。在农村人口持续不断地流向城市的过程中,其经济却日趋衰落或停滞不前。其后果就是城镇发展质量很低、基础设施严重短缺、城镇贫民大量增加。据统计,目前拉美国家
城市贫民已占到城市人口的1/3。贫民窟居民在物质与生存层面难以与所在城市融合,在文化层面上的融合就更难,各类犯罪活动猖獗,成为法律管不到的角落。为了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拉美各国也把注意力转向小城镇的开发建设。目前,巴西许多大城市都非常重视卫星城的建设,并将其作为缓解人口压力、解决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4推动小城镇发展的关键
首先,改革基层行政体制、扩权强镇。塔式级别化行政体制制约了小城镇发展,我国省、市、县、镇的塔式级别化行政体制,使优秀资源向上一级行政单元聚集。镇位于最低端,很难留下、积聚资源。例如一个镇上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不愿意留在镇上,而是搬到县里去,再发展,它还要搬到地级市甚至省会城市。优秀人才也是如此。市场经济的缺陷就是强弱分化,而塔式级别化行政体制推波助澜了强弱分化。
其次,改革农房建设体制,培育小城镇内生发展动力。打破宅基地只能在村内分配的机制,建立宅基地跨村入镇分配机制。在镇区规划农房新区,符合条件的农民可以在镇上分到宅基地。农民自愿,农民自建,宅基地可比在村里分配的小,住房保持独家独院。政府负责规划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对基础设施建设予以支持。通过这种机制,逐步集聚人口和资本,带动小城镇建设,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再次是建立以镇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机制。农民的生活活动只有一部分在村里,许多活动是在镇上,如购物、休闲娱乐、会友、教育、医疗等。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为对象,综合考虑农民生活整体需求,建立镇村统筹的规划建设机制。将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及商业服务设施建设纳入中央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范围。
第四,推进房地产税征收的实施。目前中国地方财政主要依赖于工业,但工业强镇只能是少数,不可能1.7万个镇都以发展工业为主,因此目前大部分镇财政收入薄弱。推进房地产税的征收,一定程度可以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均等化,同时也使地方政府的精力从招商引资向提高人居环境转移。
最后,研究制定国家支持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应建立中央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性资金。提高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维护税、配套费、耕地占用税等征收税费所返还小城镇的比
例,或全部留给小城镇。增加重点镇用地指标。拓宽小城镇融资渠道。
5小结
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既具有世界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我们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借鉴优秀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如: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重视规划的权威性,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视地域文化和人文环境,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重视小城镇的个性等,同时要吸取他们的教训,趋利避害、少走弯路。最重要的是深入全面改革,最终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卫华,陈家芹.国外小城镇的发展模式[J].中国农村科技,2007,(7):54-55.
[2] 仇保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广西城镇建设,2011,(2):36-41.
[3] 人民网.中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关键[N/OL].2013-10-18,[2014-02-06].
http://news.xinhuanet.com/yzyd/fortune/20131018/c_117766230.htm
[4] 李 铁.城镇化问题是一次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EB/OL].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
中心,2010-3,[2014-02-06].
4.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 篇四
——论发展小城镇建设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赵香红
(湖南省新宁县金石镇连村六组,湖南新宁422700)
发展小城镇建设,不仅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在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和实践上,存在一些误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认为建设小城镇就是把农民变成市民,搞市政建设;有的理解为发展小城镇就是县改市;有的忽视调查研究,不重民意,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结果却搞成烂尾楼;有的光顾眼前利益,不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小城镇发展就会走弯路,经济建设就要遭受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规律,理清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思路,对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集聚效应。通过小城镇建设,使目前分散的乡镇企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未来城市的发展道路,最佳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镇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可见,没有农村城镇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
(二)发展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目前不仅有近2亿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其数量每年还在增加。客观实践已经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呈下降趋势。因此,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吸纳剩余劳动力,使土地相对集中,可以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而农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又可为农业提供先进的大型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同时,发展小城镇建设还能为农村职业教育、科技推广应用创造条件,这将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管理的科学化,必将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不解放。
在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中长期走一种固定保守的建设模式,没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没有认识到小城镇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是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促进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和结构调整,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的根本途径。
(二)规划不严肃。
各地在小城镇建设上没有因时制宜地对小城镇规划进行深化,规划随意性大。规划在先,建设发展在后,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小城镇,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小城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存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造成城镇布局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上级政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城镇干部大多来自农村基层,对城镇建设的规律不很熟悉;城镇干部更换频繁,由此带来的短期行为使规划执行丧失了连续性,一方面使得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布局分散,乡乡有镇,另一方面又使得小城镇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小城镇规划单纯地就城镇论城镇,忽视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当前的小城镇规划,往往只从小城镇本身出发来考虑问题,忽略了其所在县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各个小城镇过分扩大各自的中心地位和对外所产生的吸引力,导致各个小城镇性质相似,毫无特色可言。并且,由于缺少宏观调控,小城镇内部基础设施呈现“小而全”的局面,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小城镇的盲目建设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生态环境质量难以保障。在目前我国西部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这一问题表现地比较普遍。过境公路穿越镇区,“马路经济”较为普遍。从我国西部现有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多数小城镇往往是沿过境公路两边逐渐形成的,形成了明显的“马路经济”。这在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中也比较普遍。在这种情形下,公路与小城镇之间并不分设,也没有明确功能分工,过境公路既是小城镇内部的主要交通性道路,也是小城镇内部的主干道,逐渐形成了小城镇公路两侧商业服务业集中、行人密集、交通拥挤等混乱现象。究其原因,这些类型的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是因为小城镇在建设中资金紧缺,而过境公路无疑是利用国家投资、搞活本地经济的切入点。这种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盲目沿过境公路进行小城镇建设的行为,在建设初期,无疑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小城镇的相关产业,为小城镇提供了商品交易机遇,传达了外界需求信息,使小城镇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更加密切。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轴向开发模式大大降低了过境车流的通达性,给小城镇布局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造成了资源的更多浪费。过分强调小城镇的轴
向发展模式,必然会导致对小城镇核心区的建设,使商业、服务业集中于国境公路两侧,忽略了小城镇内部居民的生活需求,影响到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这类建设用地多是夹公路建设,纵深不足,致使小城镇内部市政工程措施无法开展,各项市政工程也无法发挥其正常的功能。
(三)体制不健全。
各地在小城镇建设上没有建立健全有利于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机构及管理办法。在体制上没有研究制定更多的有力有效举措,不能及时分析处理好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三、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发展是富民建镇的第一要务理念。中国发展小城镇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最大的不利因素还是思想解放不够。当前,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必须提高以下几种认识。一是要坚持发展是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认识生产力、挖掘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资本;扩大开放,引进资本。一切以发展辨是非,以发展评得失,以发展论英雄。二是不搞争论,大胆改革、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学习先进经验,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创业的精神,把思想集中到发展上来,把精力用到改革上去,招商引资,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三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对一些小城镇的户口一律放开,对进城务工农民一视同仁。四是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富裕,有利于城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二)用科学规划作为发展小城镇的基本纲领。
小城镇的发展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宏观布局上要有控制,城镇建设上要有规划。小城镇规划要体现高起点和可持续发展。在编制城镇发展规划时,首先,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城镇化水平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没有农业经济和乡镇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流通的活跃,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化。此外,城镇发展还受人口、资源、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发展小城镇,要重点发展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模适度,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其次,要注重规划的超前性、协调性。城镇建设规划关系农村现代化的百年大计,必须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要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有适度的超前性。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既要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又要全面协调、合理布局、抓住重点、量力而行。所谓协调,包括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等。第三,要加强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制订规划要以“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基本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制度,制订保证规划得以实施的措施和法规,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严格依规建设、有序发展,使小城镇建设适应城市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及现代生活的要求。第四,要体现地域特色和精品意识。特色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越是有特色的城镇,知名度越高,发展越快。小城镇建设必须有精品意识,才能形成独特的吸引力。不要盲目模仿大城市,贪大求全、面面俱到,每个乡镇要根据本地资源条件、自然景观、乡风民俗、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创新性的开发,科学定位,做到以特见长、以精取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实行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格局。
(三)合理布局是发展小城镇的重要举措。
5.加快我市小城镇发展对策建议 篇五
小城镇是联结农村和城市的桥梁和纽带,加快发展小城镇,对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开拓农村市场,带动小城镇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吸纳农村富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我市小城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有序、快速、健康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小城镇科学规划,促进经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今后,我市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结合实际,采取措施,重点抓好全市21个中心镇规划建设工作,努力把全市建成有山区特色的小城镇群体,推动我市城镇化进程,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此,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建立和健全机构人员,切实把小城镇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制定小城镇建设科学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坚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科学组织、强化管理、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制定小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三个原则:
一、规划要超前性。注重完善城镇功能,要根据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科学制定适度超前的城镇总体规划和空间布局,科学划分商贸、居住、工业、农业等功能分区,统筹安排城镇交通道路、居住区、工业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用地规划;合理确定 1
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坚持标准,防止贪大求全和乱铺摊子,做好与土地总体规划、经济发展规划、交通网络等方面规划的衔接协调,正确处理统一规划和分步实施关系,做到科学性、超前性、高标准、多功能,统一规划、分批建设、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形成具有特色的小城镇。
二、合理确定城镇发展方向和经济布局,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发展。各地要根据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等,科学确定城镇经济发展目标和重点,培植地方特色经济和主导产业,从当地实际出发,依法推进,逐步发展。
三、以人居为中心,节约用地和保护环境。在发展小城镇过程中,要从提高城镇整体效益和带动区域发展的要求制定规划,采取有力措施注意节约和保护好耕地,正确处理统筹安排小城镇行政区域内农业生产用地和非农建设用地,加强环境的绿化和保护,为小城镇的长期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使小城镇建设跃上一个新水平。
(二)积极培育小城镇经济,增强小城镇发展实力
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小城镇繁荣和发展的基础。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的经济,各地必须重视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围绕完善服务城镇、发展农村市场体系和产业化经营等与小城镇结合起来,城乡优势互补,做好四个结合:
一是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结合。乡镇企业以小城镇为载体,充分利用当前乡镇企业布局、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合理规划引导向小城镇集聚,成片发展,产业集聚效应,顺利实现乡镇企业转型升级和城镇规模扩张。对乡镇企业的发展进行相对集中布局,优化和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大力度开发新产品;同时要把发展乡镇企业和“三高”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农产品的精加工、流通、储藏等,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实现城乡工业融为一体,快速发展。
二是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要根据小城镇特点,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着力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副产品的加工销售基地。下大力气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城郊农业,加大对农业资金、技术、信息等投入,发展“市场农业、效益农业、订单农业”,要切实办好农业龙头企业,走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路子,带动农民致富,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按“一业一镇、一品一镇”等实施发展主导产业突出示范项目,建设各有特色的小城镇,推动当地小城镇发展。
三是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二、三产业结合。目前,我市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村就业机会不多。为此,各级必
须重视发挥小城镇功能,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文化、信息等三产业,提高小城镇吸引力和辐射力;因地制宜、有重点地发展农产品市场、商贸市场等要素市场,要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鼓励工商企业到小城镇进行产品开发、商业连锁经营、农副产品批发等经营活动,大力扶持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活跃城镇市场,增强城镇实力,繁荣小城镇经济;要切实抓好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大力发展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技术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和广播电视、社会福利等,提高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形成巩固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活跃第三产业的合理的城镇产业经济结构,提高城乡发展质量,实现产业结构逐步升级,促进小城镇经济健康发展。四是小城镇建设与提高农民素质结合。小城镇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由于条件的限制,进城农民文化素质相对低。因此,把提高小城镇居民素质摆上重要位置,采取多形式、多途径办法,全面提高小城镇居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开放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让广大城镇居民成为现代市民。
(三)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探索建设小城镇新路子
小城镇的建设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逐步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增加投入,完善和配套小城镇建设,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我市由于
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地方财政较为困难,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市小城镇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鼓励企业和城乡居民、社会资金投资,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设小城镇。要改变过去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加强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明确融资主体,采取“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办法,充分发挥资金市场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广辟融资渠道,逐步建立政府投资、社会集资、农民带资、招商引资等多渠道、多元化筹资格局,想方设法,广开门路,增加投入。政府投资重点放在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上;采取各种政策,鼓励各行各业、各个方面和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加小城镇建设,鼓励社会及个人投资开发房地产、商贸市场、兴办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医院、个体娱乐场所等公用事业,通过改善水、电、路、绿化、美化城镇,兴建医院、学校、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使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走出了小城镇建设新路子。有条件的镇探索建立小城镇建设发展基金,将土地转让金收入、财政返还、基础设施有偿使用费和其它各项管理费、镇属企业上缴利润或股份分红、上级拨款、华侨捐款等都纳入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基金,由镇财政所管理或成立专门的基金管理机构,按照有关法律和制定的规章进行管理,提高使用效益,解决资金瓶颈,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四)推进小城镇改革,增强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能力
6.小城镇发展现状 篇六
1983年, 费孝通发表了《小城镇大问题》、《小城镇再探索》等一系列的重要著作, 并指出“小城镇问题, 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哪个人想出来的, 它是在客观实践的发展中提出来的”, 在全国影响巨大。三十一年后的今天, 在新型城镇化的浪潮中, 发展小城镇仍然是化解城镇化问题和困局的重要战略路径。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本质
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特点
新型城镇化之“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二是以城市群为主题形态;三是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四是以制度改革为保障 (易鹏, 2014) [1]。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展过程中的全新理论命题, 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城镇化的质量以及多要素之间的互动, 超越了“物化的、量化的、单向的”城镇化 (袁建新、郭彩琴, 2013) 。新型城镇化之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之“新”, 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城市规模扩大, 转变为以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和文化等内涵为中心 (罗宏斌, 2010) 。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有以下几个特点:大中城镇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 以城乡统筹为主线和推动城乡共同发展, 因地制宜 (新玉言, 2013) 。
2. 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虽然落脚点不同, 但它们都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二者在地域空间、人口流动和公用产品与公共服务上都有内在关联, 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徐光平, 2011) [2]。中国应走以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的, “结构转移型”为主导的新型城市道路, 其显著特征是:在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下, 周边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会发生深刻的城市化转型 (程必定, 2008) 。
3.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
要实现由传统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的转型, 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以解决当前社会管理体系无法解决的问题。新型城镇化注重以人为本, 核心为“人口城镇化”, 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秉持以人为本, 而这与新型城镇化的价值理念高度契合 (张玉磊, 20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研究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耦合关系, 作为一个整体关系来研究, 二者有个共同的价值理念:人的管理与服务;二者在工具层面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创新社会管理应实现社会管理由“碎片化”走向“整体性” (汪大海, 南锐, 2013) [3]。
4. 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难点也是人的城镇化, 应重点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半城镇化”问题, 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城镇化应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 让进城者能安居乐业, 实现安居梦、创业梦和市民梦“三大梦想” (辜胜阻, 2013)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由“乡”到“城”的转变, 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要推进“物本”向“人本”、“效率”向“公平”、“征服”向和谐的转变 (方辉振, 黄科, 2013) 。
二、新型城镇化的不同发展模式分析
2014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到:“优化城镇规模结构,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 加快发展中小城市, 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对于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是以大城市为主还是以中小城市或小城镇为主, 目前存在较大争议。
1. 以大城市为依托的城市 (群) 发展
易鹏认为, 城市群将是中国城镇化的重点平台, 从当前各种要素分析来看, 的要实现中国城市的健康布局, 未来中国城镇化的主平台将是特大城市群, 在中国这轮新型城镇化过程中, 要大力推动以特大城市群为龙头的城市群建设。
杨波、朱道才、景治中将城市化的进程分为前期阶段和后期阶段, 中国总体上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前期阶段, 应该选择集中型城市化和大城市化, 同时部分区域以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 应加强城市区域建设, 走扩散型城市化道路[4]。
2. 中小城市或小城镇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中小城市:《2013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以“新型城镇化———中小城市的实践探索”为主题, 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 系统地阐述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积极推进中小城市发展的具体措施和总体思路。郑新立提到: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主体, 中小城市的发展理所当然的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王方认为, 发展中小城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发展中小城市不但反映了时代要求, 而且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小城镇:刘彦平认为, 新型城镇化承载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的双重转型使命, 而发展中小城镇正是化解上述城镇化问题和困局的核心战略路径。中小城镇是优化城市体系的战略关键, 是践行城市绿色发展的主力军[6]。张丽萍、郑庆昌认为小城镇的崛起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推手, 应该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要有重点地选择发展小城镇, 同时加强小城镇的综合改造, 让小城镇与大中城市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 互相促进。
三、发展小城镇对于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分析
1. 小城镇是吸纳、转移农业人口的重要载体
小城镇是城市与乡村联系的重要环节, 同时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支点, 小城镇处于城乡结合部的“中间地带”, 是优化城市体系的战略关键, 与农村、农民和农业有着天然的联系, 与相比那些距离农民很遥远的城市, 农民比较熟悉, 同时小城镇与农村相比有更加发达的第二、第三产业和较多的就业机会, 最能促进农民就地就业, 并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并且, 如果能够培育更多的结构合理的中小城镇群, 提高产业发展和集聚人口能力, 并且使之依托与其所在的大中城市进行发展, 就能促进农村农业转移人口就近从业, 农村人口的容纳力将大大提高。福建省三明市的试点乡镇把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产业集群集合起来, 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起来, 全力打造新型城镇, 并不断招商引资, 大大吸收了就近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和转移有两方面的好处:第一, 发展当地的经济, 提升其活力, 可以有效缓解大城市的人口膨胀压力和近年来发展大城市发展不当所造成的“城市病”。第二, 小城镇的不断发展, 使得农民不用“翻山越岭, 跋山涉水”离开哺育自己多年的家乡, 无论从户籍角度, 还是从社会和谐角度都是良好的选择, 形成“农村增收—城镇发展”的双赢模式。
2. 发展小城镇更利于四化同步, 统筹城乡发展
小城镇与大城市的经济体系有十分紧密的结合,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结合点。小城镇作为城乡网络体系的重要节点和纽带, 一方面与城市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提供的生产生活服务, 需要通过中小城镇完成, 另一方面小城镇可以大力发挥其城乡地域中心作用,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这些就决定了,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不能脱离城镇化, 尤其是其依托的小城镇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3. 小城镇是践行绿色发展的主力军
对于“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 与高楼耸立的大城市相比, 小城镇无疑具有天然的优势。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着很多问题, 比如“土地城镇化”的扩张导致城市绿地减少, 以及土地、能源、水资源问题, 以及近期比较严重的雾霾问题, 这些问题都暴露出了传统城镇化的弊端, 也是新型城镇化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小城镇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有两大优势:第一, 与广大农村有天然的联系, 更加接近自然, 环境质量好, 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第二, 小城镇空间分布广、遍地开花, 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由于工业污染少, 发展模式的低碳转型成本也相对较低, 推进小城镇的绿色低碳发展阻力小。
摘要:新型城镇化对于扩大中国经济内需、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也是实现现代化必由之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对于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是以大城市为主还是以中小城市或小城镇为主, 目前存在较大争议。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发展小城镇有很大价值。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小城镇,价值分析
参考文献
[1]易鹏.中国新路——新型城镇化路径[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4.
[2]徐光平.“十二五”时期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东岳论丛, 2011, (8) .
[3]汪大海, 南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会管理转型升级——从碎片化社会管理走向整体性社会管理[J].学术界, 2013, (12) .
[4]杨波, 朱道才, 景治中.城市化的阶段特征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 2006, (2) .
[5]王方.发展中小城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J].城乡建设, 2014, (1) .
7.小城镇:形势、挑战与发展选择 篇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成效极为显著,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标志着我国己从农村社会全面迈入城市社会。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既有的传统城市化模式主要是依靠行政力量推动的,在当前土地约束趋紧、人口红利消失、环境压力加剧的新背景下,正不断地暴露出其不适应性。强制性低价征地、低成本获取劳动力和低代价排放污染的方式已难以为继。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城镇化发展思路,探索新型城镇化路径。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内涵是推动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要求在坚持统筹城乡基础上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和发展质量,从粗放化的土地城镇化转向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的城镇化。
从现实看,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除了面临体制创新和政策突破的紧迫任务之外,同时还面临的城镇化发展空间严重失衡的严峻挑战。一方面,现有城市体系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缺陷,数量有限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往往“一城独大”,首位度高,与其它次级中小城市相比经济总量差距悬殊,基本表现为一枝独秀,单极支撑。从总体看,我国现有城市体系普遍内部断层明显,特别是在不同区域缺乏一批有一定经济规模的中小城市群与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相呼应,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心城市带动力和辐射力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矛盾更为突出,普遍城市规模小、城镇化率低、产业集中和人口集聚困难,经济带动功能弱。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当前加快推进城镇化转型的现实条件下,我国以人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必然表现为双向发展的新的态势,在数量众多的新生代农民更彻底地离乡进城融入城市,构成大中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的同时,部分老一代农民工选择返乡发展,以进入小城镇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形成就地城镇化的新的重要推动力。
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必须高度重视小城镇发展,必须从培育县域范围内新的经济增长极,全面有效促进城乡人口融合,为城乡产业融合提供新的空间选择,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促进“三农”矛盾有效化解等重要方面,深刻认识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研究当前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准确把握其发展障碍,探寻合理的发展路径。
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在统筹城乡战略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小城镇发展既面临着良好机遇,也需要应对一些新的挑战。
表现一:生产要素加速向小城镇集聚
在统筹城乡进—步发展中,土地、资金等要素正改变从农村单向流向城市的局面,逐步形成城乡之间双向流动机制。小城镇是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十分重要的中转站,在当前城乡分割和分治格局不断打破的新形势下,存在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农村和小城镇之间以及小城镇之间的多种要素,其流动规模将更大,速度将更快,从而导致多种生产要素加速向小城镇集聚,小城镇将在更大范围进行资源和要素的优化整合和配置。
表现二:产业发展具有新的有利条件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持续加深,我国不同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实体经济发展严重受挫,再加上农民工代际转换加快,部分外出农民工逐渐回流。除一部分农民工进入大中城市外,绝大部分并没有回到家乡重新务农而是流向小城镇寻求就业或创业机会。因此,小城镇产业发展面临着新外部需求的有效推动,二三产业链条将进一步延伸,多种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将获得难得机遇。此外,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推进也带来了人口和产业布局的空间调整,小城镇产业发展需要充分重视并合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
表现三:制度创新空间将进一步加大
“十二五”及未来更长时期,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党的十八大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因此,在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县域地区和小城镇发展将受到更多重视和政策支。这必然为进一步深化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土地制度和户籍等制度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和重要机遇。
表现四:原有的管理体制受到挑战
随着小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民及农民工进镇务工经商,部分重点小城镇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城乡人口双向流动趋势不断加深,小城镇对其他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也在逐步加大。这些因素使小城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异质化需求日益显现,进而对小城镇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在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优化结构和提升质量方面提出了新要求,迫切需要创新小城镇的社会管理体制。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必然面临三个新要求:一是转变发展模式。即由行政力量推动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市场配置为主要素快速集中、整合和集聚的发展模式,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二是实现产业重构与发展。小城镇发展要更加充分地考虑与周边农村密切联系,更加注重产业选择,推进不同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业加速发展,并进一步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农村社会服务业,强化产业集聚效应,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三是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从发展的角度考虑,新时期我国小城镇发展应明确三大战略定位,即县域范围内的次级经济中心、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环节和前沿阵地、农村地区拓宽对外联系的重要平台。
现阶段小城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新的宏观背景之下,小城镇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将逐步成为支撑新型城镇化和缓解“三农”矛盾的重要空间载体及基础依托。但就当前现实看,小城镇发展滞后的矛盾仍然突出,带动作用还发挥得很不充分。具体分析,当前小城镇发展中存着突出问题。
问题一:全域性规划编制相对滞后
nlc202309011624
城乡一体的全域性小城镇规划是促进小城镇与周边农村地区互动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大多数小城镇虽然都编制了城镇规划,但这类城镇规划大多是以封闭的镇域范围空间为对象编制的,就城镇建设谈城镇建设,与周边农村相互分隔,未能充分体现城乡融合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的背景下,主要由于覆盖城乡的全域性小城镇规划编制的滞后,小城镇在产业选择、基础设施建设、土地资源利用以及自身在县域城镇体系中定位等重要方面都必然会受到很大限制,进而致使其发展迟缓,对周边农村区域的带动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问题二:人口集聚功能仍较薄弱
近年来,我国小城镇人口规模总体上呈扩张趋势,农村中相当部分离土的农民因为生活成本低、生产生活方式容易适应等原因选择在小城镇就业安居。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改善、商业环境要明显优于农村地区外,由于小型房地产开发商为避免大中城市甚至县城房地产的激烈竞争而转向小城镇开拓发展空间,一些重点小城镇出现了比较规范、价格优势突出的居住小区,这也增强了小城镇对部分返乡农民工的吸引力。然而,当前我国小城镇规模仍然总体偏小,人口集聚力不强,现有小城镇平均集聚人口规模超过万人的数量还十分有限。人口规模不足直接导致其功能残缺,对农村腹地的带动力较弱。
问题三:产业带动力依然不足
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型、商贸流通型、旅游开发型的小城镇。特别是随着统筹城乡发展的不断推进,一部分条件相对优越的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非农产业的适度集中,延伸了农业产业链,使得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扩大,三次产业互动发展取得相对明显的成效。然而,当前绝大多数小城镇中传统农业比重大,特色产业发展总体不足,没有形成特色产业链。一些小城镇由于忽略与周边农村经济的联系,未将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社会化服务业作为小城镇主导产业培育,小城镇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导致小城镇对农业产业的带动力不强,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作用。
问题四:投入和管理权限等重要政策不到位
一段时期以来,小城镇建设投入主要靠一些政策性收费和部分地方税收入,但由于政策调整,其收入不是被取消就是被县级政府“集中”,根本无力进行建设。投资严重不足是当前小城镇发展面临的十分普遍的矛盾,由此导致小城镇大都陷于无力发展的窘境之中。就管理权限的定位而言,侧重于“农村事务管理”的定位在一定时期内对大部分乡镇一级政府可能有其合理性。但从发展角度看,城镇管理事务将不可避免地逐步趋于增加。特别是对城镇规模较大、发展条件较好的小城镇而言,其“城镇事务管理”已经上升为主要任。但目前其管理职能和管理权限相应不足,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需要。
问题五:制度性障碍明显存在
目前,许多地方通过实施扩权强镇试点,给予试点镇明确的政策支持,积极探索农村人口和农民工向小城镇集中的途径,将小城镇建设成为产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但是从总体上看,当前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仍明显存在:一方面,由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滞后,土地资源不能为农民带来财产性收入,农民进入小城镇的物质基础十分薄弱,更多的农民因此选择了亦农亦工的兼业状态,辗转于农村和小城镇之间。另一方面,城乡社会保障的双轨运行,导致农村居民社保、医保等难以与城镇对接,进镇落户的农民及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难以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和农民工向小城镇的转移和集聚。
加快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对策
在当前一方面统筹城乡力度全面加大和新型城镇化推进全面提速,另一方面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诸多矛盾依然突出的背景之下,应当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当前小城镇面临的新的有利因素和发展机遇,强化政策支持,促进小城镇加快发展。
对策一:构建镇乡一体的小城镇规划体系
应当以进一步突出小城镇的城乡联结作用为基本要求,加强小城镇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机衔接,实现小城镇规划对城镇和乡村的全域覆盖,以此为导向实现镇乡联动,互为支撑,同步发展。同时,应建立科学、规范和高效的小城镇规划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规划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一是按照“统一规划、属地管理、强化监督”的原则,各小城镇成立小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落实专项经费和专职人员,切实加强小城镇规划的建设和管理。二是建立和完善政府组织、部门合作、专家咨询、公众参与、规委决策的小城镇规划决策机制。三是依照获批的规划,执行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严格审批项目,建立规划动态监测机制。
对策二:合理进行小城镇的区划调整
一方面,我国小城镇仍然普遍面临规模过小,带动力较弱的现实矛盾和按照经济发展需要合理扩大地域和人口规模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之间、小城镇与农村地区之间不仅交通通讯条件已有了很大改观,而且人口流动性和产业关联性也都显著增强,为适时调整小城镇行政区划提供了实际可行性。因此,应以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要求为依据,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遵循合理、有序的基本原则,在条件具备地区按照“撤并小型村、拆除空心村、缩减自然村、建设中心村”的要求,扎实稳妥地开展村庄区划适度调整工作,同时有选择地进行小城镇合并,合理减少小城镇数量,增大小城镇镇域范围和人口规模,给予其更大的地理发展空间和要素吸纳范围,显著提高其区域带动力和辐射作用。
对策三:强化小城镇的选择性产业发展
积极扶持主导产业和培育特色产业是增强小城镇区域带动能力的首要任务。小城镇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产业选择,应因镇制宜,根据资源禀赋,突出区域特色,避免“小而全”的封闭式发展。一是要着眼于延伸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二是要注重完善小城镇的产业服务功能,大力推进与农业相关的仓储、运输、农机具销售及维修、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销售等生产型服务业发展。三是在有条件的地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农业景观优势,大力发展观光、休闲、体验农业等乡村旅游业。在注重小城镇产业选择的基础上,有效促进镇乡产业互动,进而带动镇域范围内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nlc202309011624
对策四:全面加大对小城镇的投入力度
要进—步强化小城镇的区域带动功能,必须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探索构建多元化的投入机。一是逐年加大中央、省、市、县对小城镇的财政转移支付,保障小城镇的各项正常支出及顺利运转,确保其对周边农村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提供和社会管理强化等职能。二是设立小城镇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小城镇道路、自来水厂、场镇水电气、广播、通讯等综合管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小城镇对周边农村人口的聚集吸引力。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城镇的信贷投入,对支持小城镇融资力度大的金融机构实行财政贴息、贷款增量奖励等手段,同时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更多地进入小城镇投资。
对策五:对小城镇给予更有效的政策支持
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必须尽快改变政策支持不足的现状。第一,强化对小城镇的用地保障。一方面,县级范围的新增用地指标要向重点小城镇倾斜,基本保障其加速发展中必然不断增大的用地需求,突破小城镇发展普遍面临的用地瓶颈。另一方面,小城镇土地整理项目的新增用地指标,应优先满足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用地需求,而不是因短期利益而一味地异地增减挂钩。此外,还应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式,保障集体建设用地依法、合理、规范流转,以此进一步盘活小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充分挖掘小城镇用地潜力。第二,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在专项资金方面,实行土地出让金县级净收益全额返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全额返还。在税收分成方面,国税任务内省、县分享部分向小城镇倾斜,地税县级分享部分按30%以上返还,超收部分全额返还,主要用于镇域范围内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第三,合理扩大小城镇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一是简化项目审批服务环节。在镇辖区内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等项目,由镇自行审批确定,报上级投资主管部门予以备案。二是成立综合性的行政管理执法机构。在城管、环保、劳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和工商等领域,按照“统一签订委托协议、统一规范操作流程、统一组织业务培训”的要求,依法行使部分行政审批许可和处罚权。三是建立便民服务机构并完善其功能。将所有权利下放的职能部门进行集中办公,实现“一站式服务” ,优化服务机制,提高办事效率。
对策六:积极探索城乡融合的新型管理体制
在城乡之间开放度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城乡人口混居的趋势日趋明显,原有管理体制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挑战。因此,应对吸纳农村居民作用明显的小城镇积极探索城乡融合的新型管理体制。一是重新定位小城镇政府管理目标,增强管理体制的适应性,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其职能范围包括公共服务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以及必要的管理和监督等方面。二是创新基层治理结构和社区管理模式,及时解决城乡居民混居过程中由于观念、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带来的冲突。三是发展多元化的社区自治组织,提高居民对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关系到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的自主参与度,逐步改变农民散居时期的社会管理方式。
【小城镇发展现状】推荐阅读:
温州小城镇发展的启示07-03
德国小城镇10-21
小城镇建设提纲2207-01
小城镇建设的工作汇报07-03
2023重点小城镇建设标准08-15
小城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09-30
天龙镇小城镇实施方案08-26
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10-20
小城镇综合整治工作动员大会演讲稿11-03
小城之美作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