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制度汇编全

2024-08-09

食品安全制度汇编全(精选8篇)

1.食品安全制度汇编全 篇一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信息安全管理,根据公司的要求和保密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信息管理员职责

1、公司负责信息安全的职能部门为XX。

2、公司设臵专人为信息管理员,负责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

3、负责公司计算机的系统安装、备份、维护。

4、负责督促各部及时对计算机中的数据进行备份。

5、负责计算机病毒入侵防范工作。

6、定期对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

7、违规对外联网的监控,信息安全的监督。

8、负责组织计算机使用人进行内部网络使用规范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9、负责与上级管理部门联络工作,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并及时上报相关报表。

三、管理制度

(一)密级制度

从保密性角度,公司对于信息分成两大类:公开信息和保密信息。

1、公开信息:公司已对外公开发布的信息,如公司宣传册、产品或公司介绍视频等。

2、保密信息:公司仅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发布的信息,一旦泄露,将可能给公司或相关方造成不良影响。比如公司投资计划等。

3、保密信息密级划分

根据信息价值、影响及发放范围的不同,公司将保密信息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内部公开四个级别。

绝密信息:关系公司前途和命运的公司最重要、最敏感的信息,对公司根本利益有着决定性影响的保密信息,如:公司订单,研发资料,重大投资决议等。

机密信息:公司重要秘密,一旦泄露将使公司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保密信息,如:未发布的任命文件,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等文件。

秘密信息:公司一般性信息,但一旦泄露会使公司利益受到损害的保密信息,如:人事档案,供应商选择评估标准等文件。

内部公开:仅在公司内部公开或仅在公司某一个部门内公开,对外泄露可能会使公司利益造成损害的保密信息的保密信息,如:培训计划,员工手册,各种规章制度等。

4、密级标识

创建文档时,需要根据内容在页眉处添加正确的密级,页脚处注明“XX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或类似字样。电子档及打印文档皆须包含上述字样。

(二)人员安全

1、外来人员

根据来访性质,可将来访人员分为两类,1)预约来访人员:计划内来访,指公司相关接待部门事先已明确来访人员的相关信息(单位、姓名及人数等)、来访时间及来访事由的情况。2)临时来访人员:计划外来访,指即公司接待部门事先不清楚来访人员的相关信息、来访时间及来访事由的情况。

2、“临时出入卡”颜色标识 1)客户:红色贵宾来访卡 2)供应商:蓝色来访卡

3)应聘或其它人员:黄色来访卡

3、接待流程

1)预约来访人员

A:来访人员不需进入办公或生产区 接待流程如下:

① XX接待人员填写接待申请单。

② 来访人员到公司前台,前台核实身份后发“临时出入卡”,来访人员留下有效证件。

③ 员工与来访人员在大堂接待区或其他外部接待区会谈。④ 来访人员到前台交还卡并领回证件,前台填写确认单。⑤ 流程结束。

B:来访人员需要进入办公或生产区

① XX接待人员填写接待申请单。

② 来访人员到前台,前台核实身份后发“临时出入卡”并在单中记录,来访人员留下有效证件,前台确认进入时间。

③ 前台将来访人员交接给接待人员。

④ 会谈结束,接待人员将来访人员送至大堂前台,前台确认离开时间、陪同情况,来访人员还卡并领回证件,前台填写确认单。⑤ 流程结束。

2)临时来访人员

一般情况下,临时来访的会谈地点应安排在办公区域之外,如确因工作需要需进入办公或生产区域,需按预约来访流程,由接待人填单并经权签人审批。

具体流程: ① 外来人员到访。

② 前台电话通知XX接待人员。③ XX接待人员是否安排接待?

④(否)接待人员向来访者说明情况,流程结束。⑤(是)转“预约来访人员”接待流程,由接待人员填写“接待申请单”。

4、流程各方责任

1)业务部门

业务部门接待人员应事先按格式要求填写“接待申请单”,并确保填写信息准确;业务部门接待人应按要求到大堂前台接待来宾,并覆行全程接待陪同义务。进入地点需与出门地点一致。业务部门权签人(由各部门自行维护),对外来人员进入研发区、办公区或生产区申请审批的真实性及合理性负责。

2)前台、接待责任人

大堂前台应根据来访人员信息及审批状态,核实无误后,方可发放“来访卡”,并在单中记录。来访人员离开时,如实在单中记录还卡情况、接待人员陪同等信息。

特别注意,接待单中若注明“不需进入办公或厂区”的,或虽已注明但权签人未审批通过的,接待只能在大堂或其他公共区域进行,外来人员不得进入研发区域、生产区域和办公区域。

给参观者强调应妥善保管好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准携带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设备进入研发区域、生产区域和办公区域。承办部门接待责任人须告知参观者不得在研发区域、生产区域、仓库区域、办公区域拍照。

参观者不得与接待责任人之外的管理人员、生产人员等交换名片、联系方式等,承办部门接待责任人需严令禁止。

前台需安排来访人员在接待区域等候,接待中承办部门须做好引导和陪同工作,坚决杜绝来访人员随意在厂区内逗留。未经批准来访人员不得在厂区内拍照、录像、摄影,接待结束

时须目送来访人员离开厂区。

各业务单位来公司联系工作的,须在会议室或指定的区域内接待,相关职能部门有责任做好引导和约束工作。

陪同人员在陪同过程中不得在授权范围外行事。

来访人员未经我公司许可不得擅自携带本公司样品、产品出厂。

前台每月导出一次接待人违规记录,包括未还卡、未全程陪同等,违规者按公司规定处罚。

2、公司员工

1)正式员工工卡丢失、忘带之类需进入公司,不需填写接待申请单,经XX正式员工证实,前台可发放员工临时工卡凭其进出,当天有效。

2)人员聘用时需明确员工信息安全责任,同时XX部定期组织公司内部信息安全的培训和宣导。公司内部可能接触到公司保密信息的员工需要签署保密协议。

3)凡公司员工均有义务和责任防止无关外来人员进入研发区、生产区、办公区和仓库区,对方不听劝阻时须及时通知公司领导。

(三)研发区域

1、研发区域设研发网络和研发公网。

2、研发网络与办公网络完全隔离,不能互访。

3、研发公网与非研发办公网通过VLAN进行逻辑上的隔离。

4、研发公网与非研发部门数据不能互访,只允许邮件交互。对研发公网发出的邮件进行监控。

5、研发网络不允许使用internet。研发公网可以使用internet,对来自internet的邮件只能收,不能发。

6、进入研发区域需通过门禁控制。

7、进入研发区域不准带手机、相机、U盘等移动设施进入。保安值守,随机抽查。

8、研发区域实施门禁控制,仅授权人员才能进入。

9、研发网络使用的PC,设安全机箱,将可能接触到的COM口、USB口、网口全部锁住。

10、研发图纸提交对应PM,PM建立一个共享文件夹,设臵访问权限,仅限项目组成员访问。

11、领用样机时有资产管理,测试只能在指定区域进行测试,不能带出。

12、研发人员离职严格按照XX部离职流程相关规定执行,包括工作交接、权限清理、软硬件归还、签署竞业协议等。

13、研发人员的终端PC,笔记本需专人管理。

(四)制造过程

1、样品物料实行台账管理,指定专人管理,样品离开样品组采取入库或有部门主管签署的领出单发出,制样组记录至台账,制样组的样品半成品、成品、制样治具放入工程部指定的受控区域保管,定期(一般客户的机型转入批量生产后),由工程部向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申请,实行集中销毁,并作好记录。

2、试产和量产物料:物料安排专人负责领料、生产、入库,报废品或物料统一经ERP系统进入不良品仓。定期申报后,集中销毁。待产时,物料放入指定的受控区域作受控管理,并作好台账登记。

3、检验物料:检验物料由品质部作好样品台账管理。

4、未经公司许可,公司员工不得擅自携带本公司物料、样品、产品出厂。

(五)IT房管理

1、公司总网络机柜设臵于IT房,大门必须随时关闭上锁,钥匙由XX管理。钥匙保留一份在档案室,由管理人员存档并登记。

2、任何人进入IT房必须通过XX同意,并在其部门员工的陪同下方可进入。非信息管理员原则上不得进入IT房在机柜内进行操作。如遇特殊情况必须操作时,必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后有关人员监督下进行。对操作内容进行记录,由操作人和监督人签字后备查。

3、保持机柜内整齐清洁,各种机器设备定期进行保养,保持清洁光亮。

4、IT房严禁携带特别是易燃、易爆、有腐蚀等危险品进入室内。不得在IT房进食食品。

5、严禁在通电的情况下拆卸、移动机柜内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和部件。

6、定期对机柜各系统运行的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机柜的正常运行。

7、机柜内已对内、外网交换机进行了明显的标示;对所有网线按房号进行了标示;如有新增必须进行标示。

8、定期检查机房消防设备器材。

9.机房内不准随意丢弃储蓄介质和有关业务保密数据资料,对废弃储蓄介质和业务保密资料要及时销毁,不得作为普通垃圾处理。严禁机房内的设备、储蓄介质、资料、工具等私自出借或带出。

10.IT房中要保持恒温、恒湿、电压稳定,做好静电防护和防尘等工作,保证主机系统的平稳运行。

11.定期对空调系统运行的各项性能指标(如风量、温升、湿度、洁净度、温度上升率等)进行测试,并做好记录,通过实际测量各项参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机房空调的正常运行。

12.计算机机房后备电源(UPS)除了电池自动检测外,每年必须充放电一次到两次。

13、服务器、路由器等重要设备的超级用户密码由运行机构负责人指定专人(不参与系统开发和维护的人员)设臵和管理,并由密码设臵人员将密码装入密码信封,在骑缝处加盖个人名章或签字后交给密码管理人员存档并登记。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启用封存的密码,必须经过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意,由密码使用人员向密码管理人

员索取,使用完毕后,须立即更改并封存,同时在“密码管理登记簿”中登记。

(二)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

1、计算机的使用部门要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

2、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任何人不允许带电拨插计算机外部设备接口,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负责部门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或找非本公司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及操作。计算机设备送外维修,须经主管部门批准,统一维修。

3、非本公司人员对我公司的设备、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时,必须通知公司信息管理员。信息管理员对其提出注意事项,“内网”电脑维修、维护时必须进行监督。

4、对必须使用“内网” 的员工申报公司领导同意后开通。

5、每台“内网”使用的电脑均指定IP地址,落实使用人,“内网”计算机使用人应经过公司领导批准;“内网”电脑必须设臵开机密码、勾选“待机恢复输入密码”。

6、密码应定期修改,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二个月,如发现或怀疑密码遗失或泄漏应立即修改。

7、有关密码授权工作人员调离岗位,有关部门负责人须指定专人接替并对密码立即修改或用户删除,同时在“密码管理登记簿”中登

记。

9、将所有外网电脑进行IP-MAC绑定,防止“内网”用户误接入外网造成信息安全隐患。如有新增电脑进入外网,必须经过主管部门批准。

10、新入职员工,必须先接受网络安全知识培训后方可上岗工作。

11、员工职务变动时,应及时按XX部门流程办理软硬件、权限的调整工作。

12、员工离职时,人力资源应及时通知信息技术部取消其所有的IT资源使用权限,回收其电脑并保留一个星期,若一个星期之内XX部没有招到新员工顶替,电脑将备份数据后入库。

12、如需要私人计算机连接到公司网络,需要信息技术部门授权并进行登记。

13、任何人不得进入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更改系统信息和用户数据,不得以任何形式访问公司的其它电脑或者服务器。

(三)数据安全

1、存放备份数据的介质必须具有明确的标识。备份数据必须与计算机分开存放,并明确落实备份数据的管理人。

2、注意计算机重要信息资料和数据存储介质的存放,保证存储介质的物理安全。

3、数据恢复前,必须对原环境的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有用数据的丢失。数据恢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数据恢复手册执行,出现问题

时由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技术支持。数据恢复后,必须进行验证、确认,确保数据恢复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4、数据清理前必须对数据进行备份,在确认备份正确后方可进行清理操作。历次清理前的备份数据要根据备份策略进行定期保存或永久保存,并确保可以随时使用。

5、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刻录2张光盘分开存放,并有详细的文档记录。

6、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数据管理部门需与相关部门制定转存方案,根据转存方案和查询使用方法要在介质有效期内进行转存,防止存储介质过期失效,通过有效的查询、使用方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转存的数据必须有详细的文档记录。

7、送修前,需将设备存储介质内应用软件和数据等涉经营管理的信息备份后删除,并进行登记。对修复的设备,信息管理员应对设备进行验收、病毒检测和登记。

8、管理部门应对报废设备中存有的程序、数据资料进行备份后清除,并妥善处理废弃无用的资料和介质,防止泄密。

9、经常进行计算机病毒检查,发现病毒及时清除。

10、计算机未经有关部门允许不准安装其它软件、不准使用来历不明的载体(包括软盘、光盘、移动硬盘等)。

四、处罚

有下列行为之一且不限于以下行为的,公司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对于触犯国家法律的,公司将移交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因违反本规

定或进行不当操作造成计算机损坏的,公司可根据情况,要求当事人负担部分或全部维修费用。

1、擅自泄露公司数据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辞退或移交司法机关等处罚。

2、因不备份文件或数据导致丢失并影响工作的,给予责任人警告处罚。

3、计算机出现问题不及时报告导致工作延误的,给予责任人警告处罚。

4、因疏忽导致计算机病毒及其他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给予当事人警告处罚。

5、利用公司计算机或网络进行与工作无关活动的(如玩游戏、聊天等),给予当事人警告处罚。未经同意私自使用他人计算机者,给予当事人警告处罚。

6、任何将私人的光盘、VCD(学习光盘除外)、软盘、MP3、手机、移动存储器等在公司的计算机设备上使用的现象一经发现,给予当事人警告处罚。

7、计算机管理员私自给职员工开通上网功能,一经发现或举报属实,给予当事人警告处罚。

8、私自更改计算机的各项设臵者,给予当事人记小过处罚。

9、任何人通过邮件或擅自拷贝,复制等途径泄露公司或客户机密,一经发现,视情节轻重,处以降薪或辞退处理。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损失的,公司还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其它

(一)本制度解释权属公司XX。

(二)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2.食品安全制度汇编全 篇二

关键词:制度流程,价值链分析,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一、什么是制度流程的全生命周期

对于任何企业, 流程是其运营管理的基础, 而对于大型企业而言, 各个部门、每个部门的各种业务都具有自己的流程。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 流程又会出现变动, 这时流程就会给企业的管理带来困难,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流程的变动会影响相关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同时可能造成客户的困扰;另一方面, 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相关联的业务流程不能有效对接, 造成部门与部门业务衔接的困难。因此, 企业需要形成相应的制度流程体系, 并对其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企业的制度流程的全生命周期, 可以概括成从部门内部最初的流程需求管理开始, 经过流程设计、流程初评审、流程修改、流程评审, 到流程决策审批、发布、培训、实施, 再经过流程监控与评估, 对流程进行逐步改进与优化, 形成整个企业的体系制度, 最终随着业务的发展, 到流程废止的全过程。

二、企业制度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思路与方法

(一) 基本思路

制度流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基础, 以系统化、全业务、高效率、可持续为目标, 针对企业各项业务, 既要符合企业现有业务要求, 又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既要考虑部门内部业务开展实际, 又要满足跨部门业务开展的畅通;既要考虑对内企业的管理, 又要考虑对外客户的感受。

(二) 基本方法

从企业的整体目标出发, 基于企业价值链管理, 可运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 从部门内流程设计到跨部门流程的整合, 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等手段, 最终形成企业制度流程体系。

自上而下, 是指从公司整体出发, 全面分析企业涉及的各项业务, 划分业务板块, 再由各相应部门按照全生命周期的步骤进行制度流程的设计。

自下而上, 是指由主要部门牵头, 相关部门辅助配合, 形成从企业各部分到最终整体框架的过程。

(三) 操作流程

首先, 进行企业价值链分析。根据企业价值链, 确定企业主要业务和辅助业务, 形成企业制度流程管理框架。

其次, 流程诊断与设计。对企业现有业务流程, 进行流程诊断, 判断是否符合公司现有业务及发展, 是否存在漏洞或不畅环节, 是主要流程还是辅助流程;对于流程设计, 应从流程的需求分析开始, 对于部门内部流程, 设计人员进行主要设计, 再请部门内部相关人员进行协助, 对于跨部门流程, 设计人员进行主要设计, 再请其他部门人员进行协助。

再次, 流程优化。经过流程诊断或新建流程, 在各部门配合下进行流程的优化, 找出症结并完善。

最后, 流程整合, 形成体系。流程经过培训、实施后, 对各部门的流程进行整合, 不同部门间相关业务使用一套流程, 削除冗余流程, 使总体流程与各级流程相符。

三、实证分析

以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制度流程文件生命周期管理为例, 详细说明制度流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一) 案例背景

2012年, 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根据集团公司制度流程管理的工作要求, 结合国资委以及集团管理提升活动的要求, 由省公司战略技术部牵头, 全面组织开展制度流程梳理、优化提升工作, 以实现对制度流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 实施方法步骤

通过应用价值链分析、BPR/BPI (流程重组/流程优化) 、e TOM (增强的电信运营图) 、职能—流程映射分析法以及ITIL (信息技术) 等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 四川公司完成了2012年度制度流程的全面梳理和优化。

(三) 项目初始准备阶段

为了更好地实现制度流程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 四川公司按照集团公司要求, 制定了《制度流程文件管理制度》, 并于2012年7月18日在省公司信息化平台发布生效。该文件不仅说明了制度流程管理的全过程, 还包括了一下几方面内容:

1、制度流程的管理机构:提出了省公司、市州分公司需成立“制度流程工作小组”的要求;

2、授权机制:明确不同级别流程的管理权限;

3、过程控制机制:要求制度流程文件在制定中, 内审、纪检、法律等部门相关人员参与项目组, 对文件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把控;

4、审核机制:明确流程的评审分为预评审、主评审和决策审批三级评审, 关键控制点是重要的评审内容;

5、监督机制:规定了在制度执行和流程运作过程中, 除了下游环节有责任对上游环节的输出质量与合规性进行监督外, 还需强化内审、纪检对流程日常运作情况的及时监督检查等。

(四) 制度流程管理方案具体步骤

首先, 采取标杆对标方式, 结合日常工作分析、管理提升的自我诊断、流程分析及四川省市公司一体化制度流程管理审计等, 对制度流程现状进行系统诊断与分析;

其次, 制定省公司制度流程梳理优化的实施方案, 组织开展流程规划、流程分析和流程优化工作, 并通过建立和优化制度流程文件IT管理平台, 在全省实施执行、评估和常态化的制度流程管理审计工作, 使制度流程管理工作得以认真执行, 全面实施;

再次, 完成制度流程汇编工作, 对省本部的制度流程进行了筛选, 并按综合管理、资源管理、网络建设运营与业务支撑、营销与服务、内控与风险管理以及无线音乐运营管理等六个篇章进行汇编的编撰。

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最后, 从客户导向、全业务导向的维度, 构建四川公司的制度流程管理框架模型, 具体如图2所示。

(五) 制度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成果

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在制度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的过程中, 取得了以下成果:

第一, 省公司本部EIP原有制度流程总计为595份, 经整合优化后合并了33份, 修订优化了382份, 新建了45份, 删减了19份, 优化了省公司的核心流程2条。修订优化后省公司本部的制度流程文件总共为589份;

第二, 省公司战略技术部按综合管理、资源管理、网络建设运营与业务支撑、营销与服务、内控与风险管理以及无线音乐运营管理等六个篇章进行汇编的编撰, 完成了《2012年度四川公司制度流程汇编》的编制和出版工作。

第三, 实现制度流程信息化平台的优化与改造。战略技术部结合本年度的流程优化工作收集了各部门的“信息化平台优化改造需求”, 经分析整理向业务支撑信息中心提交了10项优化配置类和平台开发类需求, 经反复沟通、确认和初步测试, 第一批次的制度流程平台功能优化 (配置类) 已于2012年9月中旬上线使用。

四、结论

3.期刊全媒体出版的版权制度建设 篇三

【关键词】期刊;全媒体出版;版权;制度建设

【作者单位】郭欣,江苏大学杂志社;盛杰,江苏大学杂志社;朱漪云,江苏大学杂志社。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的版权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媒体传播语境中,如何更好地维护全媒体期刊的版权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概述

1.全媒体及全媒体出版

全媒体指的是全部媒介的综合,包括:图片、光电、文字、网络等立体、抽象的媒介,是综合多种传播手段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

全媒体出版指的是图书出版呈现多样化特点,既有传统纸质图书出版方式,也有通过互联网、手机、数字终端设备等同步传输数字图书等方式。全媒体出版具有同步性和渠道多维的特点,可以实现传播模式多元化,给版权的价值带来最大化、品牌具象化。

2.版权

版权是针对计算机程序、音乐作品、文学著作、电影和照片等的复制权的符合法律规定的所有权。如果不是出现转让现象,版权一般被视为作者专属的权利。

二、期刊版权制度保护面临的主要困境

1.版权权利主体缺乏对数字版权的授权约定

版权主体特指作品版权所属者或者版权人,版权在作品完成时即产生。数字技术与网络语境使版权作品的传播范围与使用数量得到了空前提升,在网络时代的特定环境中,若想先得到授权再进行传播基本上不现实,这就极易出现权利主体难以实现利益、传播主体难以获得授权,最终难以对其合理利用,导致版权人对自身作品传播出现难以控制的情况。受利益驱使,传播主体大多倾向于先传播后授权的方式。对一些作者来讲,数字版权在传播主体的版权协议中较少受到重视,万一发生纠纷,作者、出版单位、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与数字出版商等和数字版权相关的多方主体间缺乏明晰的权利义务界定,约定不明确,对处理与解决纠纷是极为不利的。

2.版权客体易于侵权,维权成本高

全媒体时代,每个人均能将期刊的文本作品在各种传播媒介上随意传播,版权侵权问题更为分散、隐蔽与复杂,侵权利益主体也出现多元化。侵权人会利用全媒体对文本进行整合,导致版权人难以确定谁在哪个地方、哪个时间有侵权行为。同时,相关纠纷属于民事纠纷的范畴,法院在受理案件时,更多的是把地域管辖作为主要依据,司法管辖也难以明确。全媒体环境中的期刊处于数字化的流动状态中,很难量化侵权作品的数量,因此赔偿金就难以像传统语境下发生的侵权产品所估算的那样确定。依据当前的版权制度,版权人如果发现了侵权行为,应首先对侵权人所获利益、自身受到的经济损失等进行举证,不然很难得到赔偿。有时就算版权人发现了自己的著作被非法传播,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版权人也并不愿主动维护自身权利。全媒体环境下侵权利益主体出现的身份模糊与多元化造成了侵权方式与手段的隐蔽性,难以明确侵权主体的责任等,均导致了维权的成本过高。

3.版权接受主体缺乏版权意识

在全媒体环境中,复制成本基本为零,复制的方式也极为快捷。图书在全媒体环境中更多是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传播,就连最受推崇的电影也正在以各种视频的模式出现在全媒体传播中。私人复制技术在当前数字化的语境之下得到了解决,私人对期刊进行批量复制就很容易。可见,全媒体给盗版行为提供了便利,每位普通用户均能进行盗版。

三、维护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版权的对策

1.促进版权人、传播方和公众关系的协调

当前,版权人、传播方与公众这三方均只对自身利益加以关注,缺乏对其他相关利益的必要理解。在全媒体传播中,权利人不应总觉得自身利益受到威胁,进而质疑版权的正义性与版权法具有的合理性。传播者应认识到真正获得利益的为文化产业而并非作者自己,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在产业链中进行利益分配则更容易实现公平,使用者可高效获得想要的信息与知识,在利益分配上实现三方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等共赢关系的建立。作者发布自己作品的时候,应采取许可知识共享的方式,保留一些自身的合法权利,同时还应适度让出一部分自身权利,这将有效帮助作品原创者在满足公众传播信息基础上,也实现了自身权利的保护。

2.推动版权数字技术、法规的建立与健全

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全媒体传播、发展的趋势,应促进和数字技术相关的出版法规与政策的建立和健全。在相关法规仍不完备的前提下,技术保护措施就成为版权人对自身权利进行维护的常用手段。

版权人运用技术手段以保护自身的权利,在法律上,二次传播文本的行为是得到支持的,因此,我们应加强运用技术来保护期刊版权,建立并健全数字技术保护措施。以著作权法中涉及技术保护的相关措施来讲,我国要规范版权人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等行为,提升技术措施的人性化水平。

3.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为其顺利建设提供充足的法律支持

科技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反保护和反加密等手段的不断发展。与技术保护成本相比较,破解技术所需的成本较低,和破解后所获得的巨额文本收益相比,成本更是少得多,只依靠技术是难以解决问题的。若是无法提供有序的文本传播技术保证,法律就成为提供强制力的唯一保证。制订一部和反破解相关的法规以实现对技术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这也成为版权法在修订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一部分。

全媒体传播的环境下,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免费获取资源,对盗版这一现象的高度容忍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我们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全媒体传播下的期刊版权的范围与性质进行严格界定,将其主体、客体、内容和侵权的类型及形式加以厘清,促使相关侵权惩罚与赔偿机制的建立与健全,并且用判例的形式整理一部分经典案例作为补充,让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这样不但确保了法律应有的公平公正,还能对全媒体传播中出现的新版权问题进行调整与预测,同时,还应配合著作权法的修订,给版权保护奠定法律制度方面的保证;与目前国内形势相适应,促进《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的不断完善,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积极吸纳各方合理性建议,确保版权人、受众与公众这三者利益的平衡;强化地方在版权方面的立法,实事求是,促进地方性版权法的不断规范化。

4.探索转移注意力来实现更高的盈利

所有的文化产品在本质上就是信息。在全媒体传播生态链中,信息的创作者或拥有者为获得足够多的注意力,获得更高的声誉,把作品在网络、微信、微博等媒介上进行传播。这在吸引受众眼球的同时,也对受众的进一步需求信息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与创作者相关联的很多信息均被受众搜索出来,而这些信息和知识产品并无直接关系。受众从关注信息转向关注创作者,创作者就成为传播的核心,一部分信息之外的产品也就成为经济利益的重要来源,通过关注这类无形产品而实现周边有形产品的成功销售,最终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这属于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总而言之,多媒体传播间的整合与沟通为文本的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也带来了版权侵害的威胁。笔者认为,全媒体传播环境作为文化产业中的新经济增长点,互联网的复制盗版并非形成版权遭受挑战的本质原因,我们应从各个方面积极探索有效措施,促进期刊版权制度的健康发展。

[1]汤潮. 数字出版的“互联网思维”[J]. 出版参考,2014(15).

[2]郝振省. 互联网思维下数字出版发展新趋向[J]. 出版发行研究,2014(4).

[3]汤雪梅. 以互联网思维建构数字出版产业发展[J]. 出版广角,2014(7).

[4]林姿蓉.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共享的版权保护模式[J].出版科学,2012(5).

[5]王冰睿. 当当与京东进攻电子书市场 内容平台大战一触即发[J]. IT时代周刊,2012(Z1).

[6]尹靓. 全媒体时代新闻人应具备的媒介素养[J]. 青年记者,2012(3).

[7]史文利. 全媒体时代下编辑角色的重新建构[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8]郭金平. 报业“全媒体”转型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J].传媒,2011(8).

[9]黄先蓉,王志刚,林姿蓉. 科技论文网络共享的版权保护原则[J]. 图书情报知识, 2010(3).

4.食品安全制度汇编全 篇四

为落实把安全工作程序化、制度化的要求,我校专门研究讨论了如何把安全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更加科学、规范,做到“安全无小事,事事有人管”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制定了关于实现学校安全工作流程

一、教导处)

1、课前检查学生到校情况,监督各班晨午检的落实情况,建立检查记录,定期汇总。

2、督促体育课、实验课教师做好课前准备,落实好体育、实验课安全应急预案要求。

3、检查课堂教学情况。如发现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及时教育处理。

二、大队部

1、检查学生上学、放学情况。掌握学生动态。发现学生与校外人员聚集,要及时汇报处理。

2、巡视教学楼,检查学生秩序情况。

3、组织维护学生课间秩序和课间活动,做到安全有序。

4、检查过程更中遇到学生疾病、受伤等意外情况时,要按照预案要求,正确处理,汇报学校。

5、有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或其他集体活动,要制定应急预案,完善安全措施。

6、下课后检查班级和办公室水电、门窗关闭请情况。

7、检查安全设施、学生考勤,值班人员到岗和值班情况。

三、总务处

1、每日巡视,发现问题马上处理。

2、检查学校设施的使用情况,及时保养维护。

3、定期检查校舍、主要场所的使用情况。密切注意危房。

4、每周了解检查水电使用情况,按时维修用电线路。

5、有维修、改建等施工项目时,要加强监督检查,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6、每日下班前检查办公室、教室电源、门锁关闭情况。

四、值日人员)

1、每日晨查。有重点对学校各个部位、场所、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

2、督促问题整改,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3、按时到岗,做好值勤情况和巡逻、值班情况。

4、检查人员管理、卫生和学生秩序。

5、检查学校设施使用情况。

6、每周根据学生安全管理员的检查反馈,集中向有关部门反应,尽快着手解决。

7、定期巡查学校周边环境,积极协助城管部门,治理周边环境。

8、解决处理遇到的突发问题,每日做好信息上报工作。

五、门卫

1.早7;30分打开教学楼门。

2.值班期间按照要求严格执勤。3.要严把校门,防止外人进入。来客要登记,问明情况,必要时要与相关人员取得联系.4.晚上接班人员要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对学校整体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带班领导.5.及时传递上级通知精神,不得漏报瞒报或迟报。

6.遇到紧急情况处理:(1)不得随便打开大门,问明情况后经请示再行处理。(2)如不法外来人员已进入大门,要及时制止其进入校园,配合值班干部处理,或马上拨打110报警。(3)对闯入学校的外来人员和车辆,要追踪询问,制止,并及时报告。

六、保健老师)

1.执行晨检制度,每天早晨对每位到校的学生进行相关健康状况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将患病学生送正规医院诊治,并做好因病缺课病因追踪。

2.及时处理学生常见病,做好医疗登记。遇到特殊情况时要马上汇报,采取正确手段进行处理。

3.发现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及时上报疾控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并采取必要的消毒、隔离等措施。

4.药品由专人负责,防止过期。报损的药品按规定送交有关部门处理。

5.医疗器械由专人负责管理,一概不得外借,使用完毕,及时消毒,晾干、保养,防止污染锈腐。

八、班主任

1、检查班级各项安全设施(门锁、窗户玻璃、学生课桌椅、用电 设备开关及插座等)告知学生注意事项并与总务处联系及时维修

2、晨检 若有无故不到学生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3、观察学生身体状况及思想动态 做好学生情绪疏导工作,对有疾病的同学与家长联系,每节课间 A、监督学生有序活动,杜绝打闹等有安全隐患的课间活动及事件 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对于受伤学生指导其采取正确应对措施并联系医院和上报学校。b、督促班级安全管理员关闭相关用电设施 检查落实情况。c、组织学生有序上下楼 执行学校相关预案。d、做好学生广播体操期间安全指导工作,做好不适宜活动同学安置工作。发现身体不适同学及时通知学生休息;对于其他突发事件按照相应预案采取正确应对措施。中午

放学

1、督促班级安全管理员关闭相关用电设施及门窗 检查落实情况。

2、提醒同学注意个人物品的妥善保管。

3、组织学生有序上下楼 执行学校相关预案。

4、加强教室等区域巡查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与值班教师联系。静校期间

1、考勤:清查在校午休同学到校人数 若有无故不到学生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2、监督同学午休 发现问题联系值班教师并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下午 14:00前(夏)13:40前(冬)

1、检查班级各项安全设施(门锁、窗户玻璃、学生课桌椅、用电设备开关及插座等)告知学生注意事项并与总务处联系维修。

2、考勤:清查学生到校人数 若有无故不到学生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3、观察学生身体状况及思想动态 做好学生情绪疏导工作,对有疾病的同学与家长联系。每节课间

1、监督学生有序活动,杜绝打闹等有安全隐患的课间活动及事件 及时批评,对于受伤学生指导其采取正确应对措施。

2、督促班级安全管理员关闭相关用电设施 检查落实情况。

3、组织学生有序上下楼 执行学校相关预案。放学

1、督促班级安全管理员关闭相关用电设施及门窗检查落实情况。

2、提醒同学注意个人物品的妥善保管。

3、组织学生有序上下楼 执行学校相关预案。

4、加强教室等区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或解决。晚上

1、保持手机等通讯方式24小时开机 及时传达相关信息。

2、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反馈学生在校期间问题。发现问题做好应对准备。

九、任课教师)

1、上班时,认真检查办公物品是否完好,并进行卫生整理。

2、坚持课前点名制度,每堂课前清点学生人数。如有缺课学生要落实原因,正确处理。

3、教学期间如遇到突发情况,要冷静处理,并及时报告政教处、保卫科。

4、上班期间,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老师一定认真检查办公室内安全状况,检查门窗是否管好,关闭照明灯及饮水机电源,锁好门。

5、教师个人办公用微机使用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长时间离开或者不用微机时一定要关机,下班前一定要检查微机是否关闭,并切断插排电源,确保用电安全。

6、遵守工作纪律,提高安全意识,教师不要将个人贵重物品存放在办公室内。

7、每天下班前由值日老师负责检查水、电、门、窗安全,确保没有问题后方可锁门离开。非工作时间,没有工作任务时进入办公区域。

十、体育教师

1、课前通过班主任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预防在前。

2、认真检查教学所用器械、设施是否完好、安全。

3、安排充分准备活动,根据教学内容,明确要求,做好示范。

4、运动过程中认真组织,采取有效地安全保护措施。上课期间不得离开学生活动区域。

5、一旦在课堂出现意外受伤或其他突发情况时,教师要立即通知保健室大夫、同时报告学校。

十一、微机室

1、上班后,检查教室门窗是否完好,如有意外情况,及时报告学校安全主管部门。

2、检查室内常用物品情况,包括电灯、电脑等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如有意外事故发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保护好现场,尽快与上级主管部门教导处、校保卫部门联系处理。

3、检查室内常用设备是否完好并测试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使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随时可以调用。

5.公司员工制度-全 篇五

一、公司工作时间

每月自选2天时间休息。每天工作时间分白班与夜班,白班正常工作时间为上午:8:00-12:00、下午:13:30-17:30。夜班正常工作时间为17:00-24:00。(具体如何倒班需商议)

二、考勤

1、所有公司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公司考勤制度,上下班亲自签到、签离,不得代替他人。

2、迟到,早退:30分钟以内者,每次扣发薪金10元,30分钟以上1小时以内者,每次扣发薪金20元。超过1小时以上者必须提前办理请假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月迟到,早退累计达五次者,扣除相应薪金后,计旷工一次.旷工一次扣发一天双倍薪金.年度内旷工三天及以上者予以辞退。

3、请假:员工病假、事假须致电部门负责人,请假一天以上的,病愈上班后须补医院就诊证明或应填写《请假单》,经权责领导核准。否则按旷工论处.事假期间不计发工资。

三、辞职管理

1、公司员工因故辞职时,本人应提前三十天向直接上级提交《辞职申请表》。

2、收到员工辞职申请报告后,部门负责人应了解员工辞职的真实原因,并将信息反馈给运营经理,以保证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改进。

3、员工填写《离职手续办理清单》,办理工作移交和财产清还手续。

四、辞退管理

部门辞退员工时,由直接上级提交《辞职申请表》,经审查后报运营经理批准.3,人事部门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本人。员工应在离开公司前办理好工作的交接手续和财产的清还手续。员工无理取闹,纠缠领导,影响本公司正常生产,工作秩序的,本公司将提请公安部门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章行为规范

第一节职业准则

一,基本原则1,公司倡导正大光明,诚实敬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全体员工自觉遵守国家政策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2,员工的一切职务行为,必须以公司利益为重,对社会负责.不做有损公司形象或名誉的事.3,公司提倡简单友好,坦诚平等的人际关系,员工之间应互相尊重,相互协作.4,公司内有亲属关系的员工应回避从事业务关联的工作.二,员工未经公司法人代表授权或批准,不能从事下列活动:1,以公司名义考察,谈判,签约2,以公司名义提供担保或证明3,以公司名义对新闻媒体发表意见,信息4,代表公司出席公众活动

三,公司禁止下列情形兼职1,利用公司的工作时间或资源从事兼职工作2,兼职于公司的业务关联单位或商业竞争对手3,所兼职工作对本单位构成商业竞争4,因兼职影响本职工作或有损公司形象

四,公司禁止下列情形的个人投资1,参与业务关联单位或商业竞争对手经营管理的2,投资于公司的客户或商业竞争对手的3,以职务之便向投资对象提供利益的4,以直系亲属名义从事上述三项投资行为的五,员工在对外业务联系中,若发生回扣或佣金的,须一律上缴公司财务部,否则视为贪污.六,保密义务:1,员工有义务保守公司的经营机密,务必妥善保管所持有的涉密文件.2,员工未经授权或批准,不准对外提供公司密级文件,技术配方,工艺以及其他未经公开的经营情况,业务数据等.第二节行为准则

一,工作期间衣着,发式整洁,大方得体,禁止奇装异服或过于曝露的服装.男士不得留长发,怪发,女士不留怪异发型,不浓妆艳抹.二,办公时间不从事与本岗位无关的活动,不准在上班时间吃零食,睡觉,干私活,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看与工作无关的书籍报刊.三,禁止在办公区内吸烟,随时保持办公区整洁.四,办公接听电话应使用普通话,首先使用“您好,XX公司”,通话期间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如当事人不在,应代为记录并转告.五,禁止在工作期间串岗聊天,办公区内不得高声喧哗.六,遵守电话使用规范,工作时间应避免私人电话.如确实需要,应以重要事项陈述为主,禁止利用办公电话闲聊.七,文具领取应登记名称,数量,并由领取人签名.严禁将任何办公文具取回家私用.员工有义务爱惜公司一切办公文具,并节约使用.八,私人资料不得在公司打印,复印,传真.九,未征得同意,不得使用他人计算机,不得随意翻看他人办公资料物品.需要保密的资料,资料持有人必须按规定保存.十,根据公司需要及职责规定积极配合同事开展工作,不得拖延,推诿,拒绝;对他人咨询不属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务应就自己所知告知咨询对象,不得置之不理.十一,为保障公司高效运行,员工在工作中有义务遵循以下三原则:

1,如果公司有相应的管理规范,并且合理,按规定办.2,如果公司有相应的管理规范,但规定有不合理的地方,员工需要按规定办,并及时向制定规定部门提出修改建议,这是员工的权利,也是员工的义务.3,如果公司没有相应的规范,员工在进行请示的同时可以建议制定相应的制度.第三节奖惩

一,奖惩种类

奖惩分行政,经济两类.其中:行政奖励包括表扬,记功,记大功,升职或晋级,经济奖励包括加薪,奖

金,奖品,有薪假期.行政处罚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除名,经济处罚包括降薪,罚款,扣发奖金.二,奖励条件1,维护团体荣誉,重视团体利益,有具体事迹者2,研究创造成果突出,对公司确有重大贡献者3,生产技术或管理制度,提出具体改进方案或合理化建议,采纳后具有成效者4,积极参与公司集体活动,表现优秀者5,节约物料,资金,或对物料利用具有成效者6,遇有突变,勇于负责,处理得当者7,以公司名义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者8,为社会做出贡献,并为公司赢得荣誉者9,具有其他特殊功绩或优良行为,经部门负责人呈报上级考核通过者

三,惩罚条件

1,违法犯罪,触犯刑律者2,利用公司名义在外招摇撞骗,谋取非法利益,致使公司名誉蒙受重大损害者3,贪污挪用公款或盗窃,蓄意损害公司或他人财物者4,虚报,擅自篡改记录或伪造各类年报,报表,人事资料者5,泄漏科研,生产,业务机密者6,谩骂,殴打同事领导,制造事端,查证确凿者7,工作时间内打架斗殴,喝酒肇事妨害工作生产秩序者8,妨害现场工作秩序或违反安全规定措施9,管理和监督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造成损失者10,遗失经管的重要文件,物件和工具,浪费公物者11,谈天嬉戏或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者12,工作时间擅离工作岗位,致使工作发生错误者13,因疏忽导致设施设备或物品材料遭受损害或伤及他人14,工作中发生

意外而不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者15,对有期限的指令,无正当理由而未如期完成者16,拒不接受领导建议批评者17,无故不参加公司安排的培训课程者18,发现损害公司利益,听之任之者19,玩忽职守或违反公司其他规章制度的行为

四,奖惩相关规定

1,行政奖励和经济奖励可同时执行,行政处罚和经济处惩可同时执行,奖惩轻重酌情而定.2,获奖励的员工在以下情况发生时,将作为优先考虑对象:(1)参加公司举行或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2)学习培训机会(3)职务晋升,加薪(4)公司高层领导年终接见

3,一年内功过相当可抵消,但前功不能抵后过.可相互抵消的功过如下:(1)大过一次与大功一次(2)记过一次与记功一次(3)警告一次与表扬一次

4,表扬三次等于记功一次,记功三次等于大功一次,记过三次等于大过一次.5,各级员工奖惩由所在部门或监督部门列举事实,填写《奖惩申报单》,集团总部员工及各子公司中级以上员工奖惩,经人事部门查证后核定,记功(记过)以上奖惩需经总裁审批,子公司其余员工奖惩由人事部门查证后,经总经理审批.6,各项奖惩事件,需书面通知本人,酌情公布,同时记录备案,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受处罚员工如有不服可在7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人事部门申诉,人事部门经核查后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申诉员工.第三章薪酬福利制度

第一节薪酬

一,薪酬

1,原则:以贡献,能力,态度和责任为分配依据,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适用对象:本公司所有正式员工.3,薪酬组成:基本工资(含工龄工资,学历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提成工资,奖金.(1)岗位工资根据工作岗位和岗位所需要的技能确定,不同岗位对应不同的岗位工资级别.(2)工龄工资根据员工实际参加工作时间和员工在本公司工作的时间来确定.(3)学历工资根据员工所具有的学历水平来确定.(4)绩效工资根据公司对员工考评结果确定.4,工资制度

(1)年薪制.适用于公司总裁,副总裁及其他经总裁批准的特殊人才.工资总额=基本工资+年终奖金.(2)提成工资制.适用于从事营销的工作人员.工资总额=岗位固定工资 绩效工资 提成工资 年终奖金.(3)结构工资制.适用于中基层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职能人员,后勤管理人员.工资总额=基本工资+绩效工资.(4)固定工资制.工作量容易衡量的后勤服务人员.(5)计时工资制.适用于工作量波动幅度大的生产操作工人.工资总额=基本工资 绩效工资 计时工资.(6)新进人员工资:试用期内一般定为招聘岗位工资等级内第一档工资的70发放,试用期内无浮动工资.5,公司按实际工作天数支付薪酬,付薪日期为每月15日,支付上月薪酬.若遇节假日,顺延至最近工作日发放.试用期员工以现金形式领取,正式员工以个人银行帐户形式领取.二,调整机制

1,集团薪酬管理是根据公司实际发展情况,联系市场薪资水平与人力资源供求情况实行“市场化动态薪酬管理”.管理委员会于每年底进行“议薪”,人事部门根据公司效益及社会同行业工资变化情况,提出薪资水平合理化调整建议后报管理委员会审议.2,员工工资级别调整的依据:

(1)公司范围的工资调整.根据经营业绩情况,社会综合物价水平的较大幅度变动相应调整全公司范围的员工工资水平.(2)奖励性薪金晋级.其对象为在本职岗位工作中表现突出,在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成绩突出者.(3)职级变更.员工职级发生变动,相应调整其在该职级内的基本工资.(4)员工在年终考核中,工作绩效低下者,将被下调岗位薪金.(5)根据员工即期表现上浮或下调其岗位薪金,以及时激励优秀,督促后进.3,岗位薪金晋级,新岗位薪金从公司下发有关通知的下月一日起执行;岗位薪金降级从公司下发有关通知的当月起执行.第二节福利

1,假期(1)休息日:公司全体员工在法定工时以外,享有休息日.(2)法定假日:全体员工每年均享有以下10天带薪(视为上班)假日:a.元旦(公历1月1日)b.春节(农历新年初一,初二,初三)c.劳动节(公历5月1日,2日,3日)d.国庆节(公历10月1日,2日,3日)e.妇女节(3月8日,女员工放假半天)(3)婚假凡在公司连续工作满12个月(自转正之日起)的正式员工结婚时,可凭结婚证书申请14天(含休息日)的有薪假期.(4)产假凡在公司连续工作满12个月(自转正之日起)的正式女员工,持医院证明书可申请有薪产假90天(含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晚育的顺产120天,难产135天.男26周岁,女24周岁以上初育为晚育.(5)男员工护理假7天,晚育者为15天(限在女方产假期间,含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6)慰唁假公司员工直系亲属(指配偶,子女,父母及配偶的父母)不幸去世的,可申请5天有薪慰唁假.直系亲属在外地的,带薪路途假另计,路费自理.(7)工伤假因工受伤休假视为上班,具体情况按国家社会保险法规办理.(8)公假员工参加国家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公益活动,参加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入学或资格考试经所在部门及人事部门批准的,可按上班时间计发薪资.(9)有薪病假病假三天以上需凭县,区级以上医院出具的病情证明请假.其中十天以内病假按基本工资80%计发病假工资,累计十天以上者按基本工资50%计发病假工资,医疗期限的确定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10)休假规定员工提前15日向直接主管及人事部门申报拟休假的种类和时间,协商安排休假具体事宜.因工作原因,未能休以上(3)-(7)项假期的,按休息日加班标准给予工资补贴.2,保险:公司为正式员工办理养老,工伤,生育,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3,贺仪与奠仪

(1)正式员工结婚,公司将致新婚贺仪人民币300元.(2)正式员工直系亲属去世,公司将致奠仪人民币300元.4,过节费公司视经营情况在法定节日或公司纪念日发放贺金或贺礼.5,健康检查:公司每两年出资为工作满一年的员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6,员工活动:公司不定期举行各种员工活动.第四章培训,考核与发展

第一节培训管理

一,培训目的:塑造企业文化,促进人力资源增值,提升经营绩效.二,培训原则:员工培训需求与公司发展需要相结合.三,公司培训管理的常设机构是培训组,隶属人力资源部,:除培训发展主管外,其余岗位均为兼职人员,由人力资源部在集团范围内选拔产生.四,公司培训分为一级培训,二级培训.1,一级培训由人力资源部主办,负责集团中级以上人员(含分子公司总经理)管理培训,集团总部员工自我管理培训及新员工职前培训,外派培训等.2,二级培训由集团各中心或分子公司主办,负责本单位业务培训,岗位培训及外派培训.培训结束到人力资源部备案.五,培训积分制1,培训组每年初将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及培训需求调查结果,确定培训课程设置及相应学分,参加培训并通过

考核者即可获得学分.培训组同时为每位学员建立培训档案,记录每年度培训测试成绩,积分.2,各岗位培训积分标准由培训组每年度调整一次.正式员工绩效考核将结合本人全年培训积分进行,积分不达标者绩效考核将受影响.员工晋升必须获得拟晋升职级资格的培训积分,否则仅提升为代理职务.3,公司全员培训及特别要求的重要培训,无论积分是否达标,均需参加.4,公司规定的培训课程,人事部门将严格考勤.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旷课,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应向人事部门请假.六,员工自我培训

1,公司鼓励员工利用工作之余参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学历学位考试,职称考试,执业资格考试.资历考试如确需占用工作时间,可凭培训考试机构的证明,经人事部门主管负责人审核,获准后按公假处理.2,员工在职参加与本岗位有关的学历教育或培训时,确需占用周六工作时间的,可凭入学证明,经部门及人事部门负责人审核,获准后,按公假处理.但当临时有重要工作安排或工作需要时,应服从公司安排.3,对于取得更高学历学位,职称,资格者,公司将作为员工晋级的重要依据.七,培训费用报销

1,人力资源部根据年度培训规划制定一级培训费用预算,报总裁批准.2,二级培训费用由集团各部门及分子公司根据培训计划提报预算,经人力资源部审查后报总裁批准.3,集团总部外派培训费用1000元以内,由人力资源部审批,1000元以上由总裁审批;子公司外派培训在预算范围内的由本公司总经理审批.训费用超过

1000元者需与公司签订《培训协议》,约定服务期限,培训结束后培训资料及获得证书原件由培训组存档,经培训主管签字后,方可报销费用.4,员工培训后在公司工作时间未满《培训协议》约定年限,公司有权按协议追究相应责任.第二节绩效考评

一,考评目的1,通过对员工能力,努力程度以及工作业绩进行分析评价,把握员工工作执行和适应情况,确定人才开发的方针政策及教育培训方向,合理配置人员,明确员工工作的导向.2,保障公司高效运行.3,充分发挥激励机制作用,实现公正合理及民主管理,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二,考评原则

1,以绩效为导向原则.2,定性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原则.3,公平,公正,公开原则.4,多角度考评原则.三,考评周期

1,月度考评:月度考评的主要内容是本月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月度考评结果与工资直接挂钩.生产人员进行月度考评.2,季度考评:季度考评的主要内容是本季度的工作业绩和行为表现.季度考评结果与下一季度的月浮动工资直接挂钩.第四季度直接进行年度考评.事务人员,营销人员,技术研发人员,管理人员(高层管理者外)进行季度考评.3,年度考评:年度考评的主要内容是本年度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进行全面综合考评,年度考评作为晋升,淘汰,评聘以及计算年终奖励的依据.公司所有员工均进行年度考评.四,考评程序:相关考评者对被考评者提出考评意见,人事部门将考评结果进行汇总,并报考评委员会审批,由被考评者的直接上级将审批后的考评结果反馈给被考评者,并就其绩效和进步状况进行讨论和指导.人事部门将考评结果归档,同时用于计算绩效工资及奖金.五,结果分级:考核等次分为五级,分别是优,良,中,基本合格,不合格.隔级上级根据所管部门人员数综合考虑,确定考核等次,但“优”不得超过分管总人数的10,“优”与“良”之和不超过分管总人数的30.等级优良中基本合格不合格

定义超越岗位常规要求;完全超过预期地达成了工作目标完全符合岗位常规要求;全面达成工作目标,并有所超越符合岗位常规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地达成工作目标基本符合岗位常规要求,但有所不足;基本达成工作目标,但有所欠缺不符合岗位常规要求,不能达成工作目标得分90分以上80-89分70-79分60-69分60分以下

六,结果使用考评结果可作为以下几类人事工作的依据:1,职务晋升:年度考评为优或连续两年年度考评为良的员工,优先列为职务晋升对象.2,职务降级:年度考评一次不合格或连续两年基本合格的员工给予行政降级处理.3,工资晋升:年度考评为优或年度考评连续两次为中等以上的员工,在本工资岗位级别内晋升档次.4,降档:季考评连续两次不合格的人员进行工资降档;年终考评结果不合格或连续两年年度考核基本合格的进行工资降档.5,培训:根据绩效统计分析结果,制订培训规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6,职业发展指导:根据绩效统计分析结果及双向沟通,修正员工职业发展设计.七,申诉及处理

被考评者对考评结果持有异议,可以直接向管理委员会申诉.管理委员会在接到申诉后,一周内必须申诉的内容组织审查,并将处理结果通知申诉者.第三节职业发展

一,公司为每位员工提供持续发展机会,鼓励员工通过工作和自我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在出现职位空缺情况下,具有敬业,协作,学习,创新精神的员工将获得优先的晋升和发展机会.二,结合个人特长及在公司岗位职责,员工填写《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表》,《员工能力开发需求表》,人事部门协助员工所在部门为每位员工建立职业发展档案.三,人事部门根据新员工入职前的职称,学历及调整后的岗位设定级别.试用期满合格,部门负责人根据工作能力及表现确定转正定级意见.四,新员工入职后,由部门负责人担任职业辅导人,帮助新员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促进员工个人发展.被辅导人的工作表现及未来在公司职业发展将成为考核部门负责人指标之一.五,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职务职级管理类专业技术类业务类1高层管理人员资深XX师资深业务员2中层管理人员高级XX师高级业务员3基层管理人员XX师二级业务员4助理XX师一级业务员5XX员初级业务员

六,如果符合以下条件,员工将有机会获得晋升:

1,职业道德良好2,工作业绩突出3,工作能力强4,熟悉拟晋升职务工作5,上年度考核成绩“良”以上6,完成规定培训积分

第五章员工权益

一,劳动安全

1,公司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及必要的劳动保护.2,在灾害条件下坚守岗位的员工,当人身安全面临危险时,应撤离至安全地带.3,保管公司财产的员工,接到预警信号后,在确保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公司财产安全.二,权利保障:1,员工享有法律规定和公司制度赋予的咨询权,建议权,申诉权与保留意见权,公司对这些权利予以尊重和保障.2,对下列情况,员工有权提出申(投)诉以得到公正待遇:(1)认为个人利益受到不应有的侵犯;(2)对处理决定不服;(3)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措施有不同意见;(4)发现有违反公司各项规定的行为;

3,申(投)诉方式:(1)逐级申诉或向公司人事部门,集团监察委员会直至总裁提出申(投)诉;

6.放射科 制度(全) 篇六

一、考勤与休假制度

1.全科工作人员、实习生、进修医师均应按时上班,不迟到早退,上班时间内不串岗、不脱岗,坚守工作岗位。

2.科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医院考勤及请假的规定,违者按院部规定条例处理。

3.科内病假、事假人数及天数由各部门责任医师登记,月终由科考勤员统计。

4.按国家规定,放射工作人员除法定各种假期(婚假、产假、探亲假、工休假、病假、事假)外,享受放射假。科内放射人员休放射假由科主任在保证工作正常进行前提下,统筹安排。放射假、工休假不作缺勤。

5.科内人员在上班期间,若遇到特殊情况(急诊、直系亲属因病或/和其它特发事件)需离岗者,必须按院部有关规定条例办理请假手续。

6.凡病假者,必须持院保健科病假证明方可生效,并由科主任签名后科内考勤员存档;凡事假超过一天者,必须由科主任同意签名后,在人事处办理手续,将回执交科主任过目,由考勤员存档。

7.无论病假、事假,若超过原请假期限,视为旷工,按院部有关条例处理。

8.若病假、事假未达到期限提前上班,需及时向科主任说明情况,注销请假日期。9.新进科室人员必须工作满一年后,方可安排休放射假。当年放射假必须在当年内安排(特殊情况除外),但不待借用下年度放射假。

二、读片、报告审核制度

1、读片制度:

(1)保证每天上午半小时集体读片,以当天科室值白班医师及技师参加。

(2)由前一天当班医师选择疑难病例和/或有教学价值的病例若干份,作为当天集体读片的主要内容。

(3)由前一天当班医师重点发言,介绍病史、体征等临床资料和检查过程,全面分析检查所见的放射学表现,发表自己的有关诊断和鉴别诊断意见。

(4)参加读片的医师可各抒己见,进行深入的相关信息交流,做到既培养青年医师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又重温了解剖、生理、病理、临床等相关知识。通过相互交流,达到提高诊断质量、进行专业和教学培训的目的。

(5)由当天“审核医师”总结报告内容,便于“书写医师”正确书写报告。

(6)最后由“书写医师”做好简要记录(记录本或电脑),为教学和科研积累第一手资料。

2、报告审核制度:

(1)审核医师必须由获得主治医师职称二年以上的医师担任,完成当2 日诊断报告的审核。

(2)审核医师对每份检查报告必须核对“申请单、片头、报告”三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别、放射学检查号码、门诊号/住院号、病房号/床号、检查时间、报告书写时间、报告审核时间以及书写医师的签名。

(3)审核医师对每份摄片必须核对检查部位、名称和方法是杏达到送检医师的要求(针对性要强),认为不妥者需及时与主管该患者的经治医师联系商榷(亲自联系或请书写医师执行)。

(4)审核医师在审核报告过程中应注意修正错误的或不当的专业描述用语,以及描述与诊断结论的一致性,特别是放射学诊断的准确性。必要时提出加做和/或重做有关的放射学检查,交书写医师落实执行。尽可能地减少误、漏、过诊之机率,提高报告的正确性。

(5)审核医师还应注意,对送检医师的要求以外的阳性发现在报告中应有述及,并按诊断重要性的主次顺序写在结论中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6)审核医师在同意的和修改后通过的报告上使用手写体电子版签名,字迹要清楚。

三、阅片报告制度

1、迅速及时发出报告,及时提供临床诊断,减少病人候诊时间。

2、在扫描完毕后必须立即摄片,以保证当班医生尽可能在工作时间内阅片,写出报告,然后交登记室发出。急诊报告半小时内发出,门诊报告1小时内发出。病房检查报告原则上次日上午十时前发出。急诊病例同门诊,特殊病例须向病人解释清楚,及时电话告知接诊医师或病房医护人员。

3、按本科室查对制度规定内容严格查对把关,保证诊断质量。

4、书写报告时应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包括主诉、病史、客观检验值、临床诊断,检查方法等,必要时亲自检查病人。补充资料记载在申请单上。

5、报告内容字迹清楚,无错别字,形容描述应恰当如实,语句简练明白,描述与结论吻合,层次分明,诊断力求正确,提出相应检查建议及随诊要求。

6、凡当班报告医生认为不能做出诊断的疑难片,可留待次日晨间读片时全科医生讨论,做出诊断,遇有不同意见时,由科主任作出诊断或请外院阅片,由书写报告一声发出报告。

7、报告应签署全名,不应签花体。

8、严禁书写假报告,否则以失职或违法乱纪论处。

四、业务学习制度

1.工作日每天应有半小时左右的时间集中读片、讨论。

2.业务学习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为主,另外不定期举办专业专题、建立业务学习记录。

3.凡有特殊疑难病例、根据情况随时组织会诊或讨论。

4.不定期举行下列业务学习:读书心得汇报、课题计划及进度汇报、专题讲座、论文交流、证实病例读片会等。

五、疑难病例集体读片、讨论制度

1.每周由科主任组织,质控小组成员主持,进行一次疑难病例、少见4 病例或典型病例集体读片讨论。

2.疑难病例读片由接诊医师准备病例资料、介绍病情、检查经过;参加人员不分资历,各抒己见,主持人作总结分析,提出诊断意见。

3.疑难病例讨论必要时应邀请临床科室或其他医技科室人员参加,广泛听取各种意见,相互参考,以求作出更准确的诊断。

4.疑难病例读片、讨论应指定专人记录。

六、病例随访制度

1.本制度的目的为了提高诊断质量,定期统计影像诊断的正确率,提高业务水平。对经随访证实的术前诊断不明确的病例可在疑难读片会上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

2.明确分工,安排专人负责登记疑难病例追踪情况,不定期深入各临床科室病区,查对本科发出之报告的正确与错误率。

3.检查对象为本科影像诊断阳性,经手术,病检证实或经可靠的临床证实的病例并记录。

4.具体内容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住院号、片号、病检号、影像诊断、诊断者、临床诊断、手术所见、病例诊断等。

5.将查对结果及时向科主任汇报,以便对事故与重大差错能及时作出处。

七、事故登记制度

1.操作规范,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以杜绝事故发生。2.建立医疗意外和事故登记本,凡有差错者均按日期,X线号,差错原因及当事者一一登记。

3.一旦有医疗意外和事故发生,应及时记录发生时间、地点、内容、抢救措施和当事人等情况,并及时报告医院有关职能部门,以便进行相应的调查处理。

4.每月底将差错事故登记情况由科主任向全科报告,对差错提出分析及处理意见,凡为医疗事故者则由医院医务科处理。

八、抢救药品登记和抢救记录制度

1.放射科应配备抢救车,配置必要的抢救药品,并有药品登记单和记录本。

2.抢救药品应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定期核对,定期更换。

3.在影像检查过程中,患者病情危重需抢救时,应立即采取积极抢救措施,并及时与临床医师和相关部门联系,提高抢救成功率。

4.在患者抢救过程中,医师、护士、技师等密切配合,并及时做好记录。

5.病情危重者应及时与其家属或单位联系。

6.抢救完毕,做好抢救记录、登记、整理、消毒、记账等相应工作。

九、消毒隔离制度

1.放射机房应保持清洁和每天消毒,并做好记录。2.机房(包括发热门诊拍片机房)室内应每天作紫外线消毒;地面等物品表面采用湿式消毒,消毒液应由专人负责,定期更换。

3.机房所用器材由专人负责,定期向供应室领取、更换,并按有关法规、规定的要求进行使用和毁形处置等。

4.胃肠检查应使用一次性杯子,钡灌肠检查应使用一次性肛管,以防止交叉感染。

5.传染病患者在传染期尽可能暂缓放射科检查,必要时由病房穿隔离衣及带被单来科检查,并注意机房及时消毒。

6.放射科内患者、医务人员所用物品,以及放射防护用品应定期清洗、消毒。

7.如有突发疫情发生,按医院疫情处置相关要求执行。

十、危急情况应急处理制度

1.当患者在放射科造影或增强检查中出现过敏反应:当班医师立即就地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和心跳状态,并立即呼叫内科总值班,对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出现生命体征严重异常者,应立即就地进行抢救,并呼叫医院急诊科、麻醉科等急救小组成员到场抢救。

2.当患者在放射科检查或等待过程中发生心脏问题或呼吸停止等危险情况:发现者立即将患者平卧、保暖,测心率、血压、呼吸,就地进行胸外心脏按摩等抢救,并呼叫医院急诊科、麻醉科、内外科等急救小组成员到场抢救。

3.当患者在放射科检查或等待过程中发生下列危急情况时:(1)张力性气胸

(2)胃肠穿孔引起膈下游离气体(3)脑疝

(4)胃管误插入气管(5)手术后体内残留异物(6)双肺弥漫性肺水肿(7)肺动脉栓塞(8)主动脉夹层

放射科值班医师对出现的上述危急情况必须及时电话通知有关人员,步骤如下:

1.门诊患者,通知门诊办公室,由门诊办公室及时转告责任医生或患者本人。

2.住院患者或急诊患者,可以通知病区护士或急诊护士,由其及时转告患者主管医师。并在危急情况专用记录单上记录日期、时间、患者姓名及病历号(住院号)、检查项目及其结果、接电话人员的姓名或工号。记录至少保留2年。

3.当患者在放射科检查或等待过程中发生如下其它情况的处理方法:(1)癫痫:发现者立即告知当班技师或医师,将患者平卧、保暖、头伸向一侧,口腔用压舌板保护,并呼叫内科总值班(2)低血糖:发现者立即告知当班技师或医师,将患者平卧、保暖,测心率、血压、呼吸,补充甜食或饮料,并呼叫内科总值班。

(3)跌伤:发现者立即告知当班技师或医师,查看伤势,安抚患者,并呼叫外科总值班。

十一、放射科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医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2.衣帽整洁,挂牌服务,遵守劳动纪律,以病人为中心,做好优质服务。

3.各项影像检查须由临场医生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员随到随检,老弱病残患者优先。各种特殊影像检查和照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4.各岗位人员均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详细阅读申请单,了解病史、体征、检查目的,必要时亲自询问和检查。

5.重要的摄片由放射科诊断医师和技术人员共同确定,摄影完后,待观察影像合格后方瞩病人离去。

6.危重病员的检查,必要时应由临床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大出血、血压过低、休克等危重病员须经临床处理待病人稳定后再做检查。

7.在规定的时间,由执业医师密切结合临床病史、体征。按规范书写诊断报告,并实行双签审制度。进修和实习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8.坚持每日集体读片,评定影像和诊断质量,科内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学习和讨论,不断提高检查和诊断水平。9.影像资料有专人管理、归档、借阅。

10.重视安全工作,严禁在科内使用电炉,燃油(气)具,严禁在工作场所吸烟。

11.做好病人、家属和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工作,保护好患者的隐私。.爱护设备,定期保养,出现故障立刻汇报,并与设备科联系,及时解决。

十二、放射科辐射防护制度

1.机房设计合理,面积应满足防辐射要求,墙壁、门窗施工安装后经检测(主、副防护应达2.0和1.0铅当量),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2.机房外安装醒目的防辐射警示标志及工作灯,提醒周围人员。3.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各种防辐射屏蔽隔离设备应齐全、充足,并保持完好、清洁,随时可以使用。

4.操作人员在机房内曝光时应穿戴防护衣、帽、手套、面罩,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射线损伤。

5.对患者注意防护,尽量缩小照射野,减少曝光量和曝光次数,对敏感部位应做屏蔽防护。

6.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曝光前注意关好门窗,防止漏射线对他人的损伤。

7.使用移动式X线机摄片时技术人员应作好个人防护,尽可能远离辐10 射源并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保护。

8.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机房内,确有必要者应作好周密的防护并尽可能远离辐射源。

9.操作技术人员发现机器有异常辐射应立即关机、切断电源,并立即向科主任汇报。

10.科室医技人员应带个人剂量片监测辐射剂量;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辐射损伤情况。

11.按有关规定轮流安排工作人员休假或疗养。12.科室设防护监督员,定期检查监督防护措施的落实。

十三、安全防范管理制度

1.由科主任总负责,安全员具体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2.科室设立一名兼职安全员,定期检查科室的安全防范措施,包括科室的安全通道是否通畅,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3.各组的安全防范由安全员具体负责。中午值班和夜值班期间的安全防范由值班人员负责。

4.节假日放假前技师长须巡视全科,不需要使用的机房和办公室门须关闭

5.各组组长每天下班前负责组内巡视,检查水、电、煤、门、窗等安全问题。

6.一旦发现水、电、煤、门、窗等安全问题及时向科室领导汇报,并 落实改进措施。各组均需配备灭火器,并经常检查其有效性。自觉学习有关安全防范的业务知识及安全防范的文件及政策。积极配合医院保卫部门对案件及事故的调查、取证工作。

十四、放射科设备管理、保养制度

1.放射科设备管理、保养由技术组长负责,实行专机专人管理。2.机房的各种标志醒目,各台机器应有规范的操作规程和运行记录。3.保持机房内干燥整洁,禁止在机房内存放无关物品。

4.保持机器清洁,及时清理污物血渍,每天必须进行一次机器的清洁工作。

5.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和常规小保养,减少机器故障的发生并及时掌握机器的运行情况。主要为机器清洁、安全装置、运转部件检查保养。

6.每月进行一次机器的全面检查和调整。内容包括:机房机器的清洁;机械电器部件牢固、运行准确性;平衡悬吊装置的安全;电缆电线的完好;保护地线接触良好;显示数据准确性等。保持机器处于良好的状态,确保机器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7.发生故障应及时停机检查,记录故障现象以便维修。

十五、放射科设备维修制度

1.机器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并记录故障现象。2.科主任接到设备故障报告后安排具有维修技术的技术人员进行检查。常见和简单故障及有能力维修的故障原则上鼓励技术人员自行维修,12 以节约成本。

3.对本科室无法维修的故障及时向设备科报告,并填写维修申请单,由设备科安排维修。

4.设备维修应及时做维修记录,内容包括:故障经过、现象、检查情况、维修经过和维修后情况。

5.设备故障修复后应进行严格的验收检测,经试运行正常后方可正式使用。

6.未经科主任许可,严禁私自拆解、改造、维修机器设备。

十六、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1.每个检查室入口处必须张贴射线损伤警示标志。

2.科室具备“放射检查临床使用许可证”,并在醒目位置公示许可证复印件。

3.每个患者应该在检查前知晓X线检查或CT检查同时将接受X线照射,存在对人体产生辐射损伤的可能性,具体做法可以在每个检查室外张贴包含上述警示内容的检查须知。

4.医务人员发现患者是婴幼儿或儿童时,应劝其慎重考虑进行射线检查;目前或近阶段可能怀孕生育的患者,都应劝其尽量选择其它检查或诊断手段。

5.CT增强检查开始前,由管床医生评估患者行CT增强扫描的风险程度并告知“碘对比剂知情同意书”必须告知的内容,必要时由CT室医师及护士补充解释或说明。患者或其家属必须在书面的“血管内使用含碘对比剂 知情同意书”上签名后方可实施检查。

6.CT增强检查的“血管内使用含碘对比剂知情同意书”必须告知患者或其家属以下基本内容:

(1)血管内使用含碘对比剂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死亡。

(2)患者应该说明原有对某些物质过敏的病史。

十七、放射科查对制度

1、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

2、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第二章岗位职责

一、放射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根据本科任务和人员情况进行科学分工,保证对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4、定期主持集体阅片审签重要的诊断报告,亲自参加临床会诊和对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经常检查放射诊断、治疗和投照质量。

5、经常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6、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罚的意见。

7、担任教学,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8、组织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检查工作人员防护情况,严防差错事故。

9、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值班和休假。

10、审签本科药品器材的请领与报销,经常检查机器的使用与保管情况。

二、放射科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着重担负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参加会诊和教学科研工作。

3、主持每天的集体阅片,审签诊断报告单。

4、其他职责与放射科医师同。

三、放射科医师职责、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X线诊断和放射线治疗工作,按时完成诊断报告,遇有疑难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3、参加会诊和临床病例讨论会。

4、担负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任务,做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5、掌握X线机的一般原理、性能、使用及投照技术,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严防差错事故。

6、加强与临床科室密切联系,不断提高诊断符合率。

四、放射科技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投照工作,参加较复杂的技术操作,并帮助和指导技士工作。

3、负责本科机器的安装,修配,检查,保养和管理,督促本科人员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

4、开展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技术操作,并担任一定的教学工作。

5、参加集体阅片和讲评投照质量。

五、放射科技士职责 1在技师、医师指导下,担负所分配的各项技术工作。

2、按照医师的要求,负责进行X线的投照,洗片、治疗工作。

3、配合技师进行本科机器的安装、检修、保养。整理和清拭工作。

4、负责机器附件、药品、胶片等物品的清理、保管及登记统计工作。

5、积极参加技术革新和科研工作。

六、放射科护理人员职责

主要负责放射科的护理工作,包括登记、预约、记账、统计、药物及物品的管理工作。工作内容:

1、仔细审阅各种预约申请单,严格掌握适应症,认真核对检查目的及部位。

2、做好各项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3、完成每天的登记、记账工作。

4、协助医师完成各种造影检查的配合工作。

5、做好抢救药品及器械的管理,保证数目清楚、定点、定位,熟悉抢救程序,掌握抢救器械的性能,配合医师积极做好抢救工作。

6、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技术操作规程,并监督检查者的无菌操作按规范执行。

7、保证工作场所的干净整齐,维持工作次序,耐心安抚和疏导病人。

8、工作标准

(1)保质保量完成当天的各项检查、造影工作,严格按三查七对制度,不发生差错事故。

(2)临床各项日常工作质量达到护理制度规定的标准,并不断提高。

第三章操作常规

一、DR普放投照技术规范

(一)脊柱

1、寰枢关节(第1、2颈椎前后位)受检者仰卧(或取立位)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头向后仰,使上颌门齿咬合面至乳突尖部连线与台面垂直。在曝光时,尽量张嘴。中心线两嘴连线中点;如受检者头部无法后仰,可将X线管向头侧倾斜;距离为100CM。

2、颈椎正侧位片正位:取立位,双上肢放于身体两侧,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头部后仰。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度—15度,对准甲状软骨下方射入;照片上缘与外耳孔平齐,下缘包括第一胸椎,距离为100CM。侧位片:取立位,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下颌前伸,头颈部正中矢状面平行于台面。中心线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的平面中点垂直射入。照片上缘包括外耳孔,下缘包括肩峰。距离为100CM。

3、颈椎功能位片取立位,下颌前伸,头颈部正中矢状面平行于摄影架,在标准颈椎侧位的基础上仰头(或低头)。双肩尽量下垂。上缘包括外耳孔,下缘包括肩峰。中心线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的中点水平方向垂直射入。距离为100CM。

4、颈椎后前斜位片受检者取立位,背部靠片,人体冠状面与台面成45度,头部偏转成侧位姿势,下颌稍前伸。照片上缘包括外耳孔,下缘包第一胸椎。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的中点水平方向垂直射入。距离为100CM。

5、胸椎正侧位片正位片立位或仰卧位,矢状面垂直台面,照片上缘包括第7颈椎,下缘包L1。中心线对准胸骨角与剑突连线中点垂直射入。距离为100CM。侧位片受检者侧立与检查台面,正中矢状面平行于台面,上缘 包C7,下缘包L1。中心线对准T7垂直射入。距离为100CM。

6、腰椎正侧位片正位片:立位或仰卧位,受检者仰卧,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两侧髋部与膝部弯曲,使腰部贴近台面,以矫正生理曲度,减少失真。上缘包括T12,下缘包括S1。中心线对准脐上3CM处射入。侧位片立位或仰卧位,受检者侧卧,腰椎序列平行于台面,照片上缘包括T11,下缘包括上部骶椎。中心线向足侧倾斜5度对准第3腰椎射入。距离为100CM。

7、腰椎功能位片常规取立位,受检者侧卧,在腰椎侧位的基础上躯体反张(或头膝相触)。,照片上缘包括T11,下缘包括上部骶椎。中心线对准第3腰椎垂直射入。距离为100CM。

8、腰椎双斜位片常规取立位,受检者侧卧,身体冠状面与台面成45度,照片上缘包括T11,下缘包括上部骶椎。中心线对准第三腰椎垂直射入。此位常规照左右两后斜位,以便两侧对照观察。距离为100CM。

9、骶尾椎正侧位片立位或仰卧位,受检者仰卧,人体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照片上缘包括第4腰椎,下缘包括尾椎。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5—20度经耻骨联合上缘3CM处射入。(骶椎)照片上缘包括髂骨棘、下缘超出耻骨联合。中心线向足侧倾斜15度经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射入。(尾骨)骶尾椎侧位片受检者侧卧,骶尾椎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平行。照片上缘包括第5腰椎,下缘包括全部尾椎。中心线对准髂后下棘前方8CM处垂直射入。距离为100CM。

10、脊柱及下肢全长正侧位片拼接脊柱:按照颈椎、胸椎、腰椎及尾椎正侧位片各自投照(一般需投照3—4次,需注意每次投照应与下次投照有重合区域);下肢:按照股骨、胫腓骨正侧位各自投照,上缘需包括髋关节、下缘包括踝关节(一般需投照3—4次,需注意每次投照应与下次投照有重合区域)。在后处理拼接工作站时拼接图片对比度应相差不大,拼接后20 要观察是否完成,完成后需保存全长拼接图。

(二)四肢及关节

1、肩关节前后正位片受检者被检侧肩胛骨喙突置于台面正中线上。被检侧上肢向下伸直,掌心向上,被检侧肩部紧贴台面。中心线对准喙突垂直射入,距离为100CM。

2、肩关节穿胸位片受检者被检侧上臂外缘紧贴台面。被检侧上肢及肩部尽量下垂,掌心向前,对侧上肢高举抱头。被检侧肱骨外科颈对准照片中心。中心线水平方向通过对侧腋下,经被检侧上臂的上三分之一处垂直射入。吸气后屏气曝光。

3、肩关节斜位片。受检者被检侧肩胛骨喙突置于台面正中线上。被检侧上肢向下伸直,掌心向上,被检侧冠状面与台面呈一定角度。中心线对准喙突垂直射入,距离为100CM。

4、锁骨轴位受检者仰卧于台面,肩背部垫高,被检侧肩下垂,头转向对侧。暗盒竖立肩上,并向后倾斜30度,片盒内缘紧贴颈部。中心线与水平面成20—30度,对准锁骨中点垂直射入。

5、肱骨前后位受检者手臂伸直稍外展,掌心朝上。被检侧上臂尽量贴近台面。肱骨长轴玉台面保持一致,上缘包肩关节、下缘包肘关节。中心线对准肱骨中点垂直射入,距离为100CM。

6、肱骨侧位片被检侧上臂与躯干稍分开肘关节弯曲90度成侧位姿势置与胸前。肱骨长轴与照片长轴平行。中心线对准肱骨中点垂直射入,距离为100CM。

7、肘关节正位受检者前臂伸直,掌心向上。尺骨鹰嘴突置于照片中心 并近贴台面。中心线对准肘关节垂直射入。

8、肘关节侧位受检者曲肘成90度,肘关节内测紧贴暗盒。手掌心面对受检者,尺侧在下,成侧位姿势。肩部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中心线对准肘关节。

9、尺桡骨正位前臂伸直,掌心向上,背面紧贴台面。前臂长轴与暗盒长轴平行,上缘包括肘关节,下缘包括腕关节。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垂直射入。

10、尺桡骨侧位受检者曲肘成90度。前臂摆成侧位,尺侧紧贴台面,肩部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上缘包括肘关节,下缘包括腕关节。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垂直射入。

11、腕关节正位手半握拳,腕关节置于照片中心,腕部掌面紧贴台面。中心线对准尺骨和桡骨茎突连线中点垂直射入。(尺偏位)手掌尽量向尺侧偏移。

12、腕关节侧位手指和前臂侧放,将第五掌骨和前臂尺侧紧贴台面,尺骨茎突置于照片中心。中心线对准桡骨茎突垂直射入。

13、手正斜位片五指自然分开,掌心紧贴向下,第三掌骨头置于照片中心。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垂直射入。五指均匀分布,稍弯曲,指尖触及台面。手指内旋,使掌面与照片成45度。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垂直射入。

14、拇指前后位和侧位受检者前臂伸直。前后位:手和前臂内转(或外转)使拇指背面紧贴台面,其他四指伸直;侧位:拇指外侧缘紧贴台面,拇指背面与暗盒垂直。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指掌关节垂直投照。

15、示指、中指、环指、小指侧位示指(中指、环指、小指)伸直,余四指握拳。中心线对准近侧指间关节,垂直投照。

16、足正斜位片正位:坐于摄影台上,使检侧膝弯曲,足底贴暗盒,第三跖骨底放于暗盒中心,使足长轴于暗盒长轴平行。中心线对准第三跖骨底部。斜位:同足正位姿势。然后下肢向对侧倾斜使足底与胶片约成30—45度。中心线对准第三跖骨底部。

17、足侧位被检侧足摆成标准侧位姿势,上缘包足趾,下缘包足跟。中心线对准足部中点。跟骨侧位被检侧呈标准侧位。跟骨置于暗盒中心。中心线对准跟距关节垂直投照。

18、跟骨轴位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伸直,踝关节放于暗盒中心。踝部极度弯曲,用一绷带拉住脚尖,使跟骨充分露出。中心线向足底倾斜35—45度,对准第三跖骨底部。

19、踝关节正侧位片正位: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踝关节呈标准正位姿势,足稍内旋、足尖前倾。中心线对准内外踝连线上方1CM处。侧位: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踝关节呈标准侧位姿势。中心线对准内踝上方1CM处。

20、胫腓骨正侧位片正位:仰卧,胫腓骨摆成标准正位姿势;侧位:侧卧,胫腓骨摆成标准侧位姿势。上缘包膝关节、下缘包踝关节。中心线对准小腿中点,垂直投照。

21、膝关节正侧位片正位:受检者下肢伸直,髌骨下缘对照片中心。中心线对准髌骨下缘垂直投照。侧位:受检者被检侧膝关节外侧靠近台面。膝关节屈曲呈120—135度。髌骨下缘置于照片中心,前缘包括软组织,髌骨面与台面垂直。中心线对准胫骨上端垂直射入。

22、髌骨轴位受检者俯卧,被检侧膝关节尽量弯曲。髌骨下缘置于照片三分之一处。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5—20度。

23、股骨前后正位片下肢伸直足稍内旋,使两足趾内侧相互接触。上缘包髋关节,下缘包膝关节。中心线对准股骨中点垂直射入。

24、髋关节正侧位片正位仰卧台面,呈标准正位姿势,足稍向内倾,股骨头放于暗盒中心(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向下垂直2.5CM处即为股骨头)中心线对准股骨头垂直投照。侧位呈前后位,髋部垫高。暗盒在台面竖立,紧靠被检侧髋外侧,上包括髂骨嵴,下与躯干分开约成45—55度。对侧髋和膝部弯曲,使大腿与躯干垂直。中心线对准股骨颈垂直投照。蛙式位同骨盆正位片,髋与膝部屈曲,大腿外旋,使与台面约成30度。中心线对准股骨头连线中点投照。

(三)胸腹盆及特殊检查

1、胸部正位片受检者取立位,上缘超肩3CM。两手背放于髋部,双肘弯曲,尽量向前。两肩内转,尽量放平、紧贴台面。深吸气后屏气曝光。中心线经T6垂直射入。距离为180CM。

2、胸部侧位片受检者侧立于台面,被检侧胸部紧靠台面,腋中线对准台面中线。双上肢上举环抱头部。深吸气后屏气曝光。中心线经腋中线T6平面垂直射入。距离为180CM。

3、肋骨斜位片(后前位)受检者取立位,被检侧靠近台面,躯干冠状面与台面呈20—45度夹角。深吸气后屏气曝光。距离为180CM。肋骨前后位斜位片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投照辅助鉴别。

4、骶髂关节前后位受检者仰卧,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25度经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射入。距离为100CM。

5、骨盆正位片受检者仰卧,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两下肢伸直,双足内旋(10—15度),脚尖并拢,脚跟分开。照片上缘包括髂骨棘,下缘达耻骨联合下方3CM。中心线对准两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下方3CM处垂直射入。

6、泌尿系统平片(KUB)受检者仰卧,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照片上缘超出剑突,下缘包括耻骨联合下2.5

CM。中心线对准剑突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垂直射入。呼气后屏气曝光,距离为100CM。{此位通常是观察泌尿系结石}

7、前后立位腹部平片受检者取立位,照片上缘包括横膈。中心线经剑突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垂直射入。呼气后屏气曝光,距离为100CM。{此位通常是为了观察肠梗阻、膈下游离气体(肠穿孔)}

8、分泌性肾盂造影仰卧摄影台面,按照KUB投照方法摄片一次,后放置两个椭圆形压迫器于脐两旁用腹带紧压以受检者能忍受为度。注射对比剂后7分钟、15、30分钟摄肾区片,中心线对准胸骨剑突与脐连线中点,经第2腰椎。放松腹带后摄尿路解压片,显示全尿路,上界包T11,下届包耻骨联合下缘,屏气后曝光。

9、子宫输卵管造影仰卧摄影台,在透视观察下注射对比剂,受检者有胀感停止,即刻摄第一张片,为子宫充盈像;等输卵管充盈后摄第二张片。15—30分钟后摄第3张片,了解对比剂是否进入腹腔。要点:在透视观察下对比剂将子宫腔和输卵管充盈即刻点片。摄影位置是盆腔平片位置,上缘包括髂前上棘,下缘包耻骨联合,中心线对准摄影中心射入,屏气后曝光。

二、CT扫描技术规范

1颅脑

扫描体位:常规取仰卧位,头部两侧对称,头部过伸。

扫描范围:由基线开始连续由下向上逐层扫描,直至脑实质扫完为止。扫描层厚和层矩:常规用8--10MM。

图像后处理:观察脑组织结构取窗宽(80,100),窗位35;观察颅骨取窗宽(80,100),窗位35。

2头颈部

扫描体位:颈部扫描常规用横断层面扫描,患者仰卧,头稍后仰,两肩下拉。

鼻和鼻窦可采用横断面和冠状面扫描,下颌内收。冠状面扫描仰卧位时头后伸,体位摆成标准的颌顶位;俯卧位时头尽量前伸,使成标准的顶颌位,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听眶线与台面平行。

眼眶横断面扫描患者仰卧,下颌仰起,听眶线与台面垂直,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重合。扫描时患者的眼球需保持不动。眼眶冠位检查患者取仰卧或俯卧位,头后仰,使听眶线与台面平行,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重合。

内耳、颞骨横断面扫描,患者取仰卧位,下颌稍内收,使听眶线与台面垂直,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重合。

扫描范围:颈部在侧位定位像上设定扫描范围,包括整个颈部,即从26 下颌角至胸腔入口,喉部扫描从颈4向下扫,连续发字母“E”音,甲状腺从颈5向下至甲状腺下级。

鼻和鼻窦包括硬腭至额窦顶部。冠状面包括额窦、筛窦、上额窦、蝶窦和鼻腔。

眼眶范围从眶底至眶顶。

内耳、颞骨范围从外耳孔后1CM处向前至外耳孔前缘。

层厚和层矩:头面颈部各部位常规采用5MM,中耳、内耳用1MM。图像后处理:头面颈部CT图像软组织窗的窗宽(300,400)窗位(30,60);骨窗窗宽(1000,1500),窗位(250,350);中耳和内耳窗宽(3000,4000),窗位(200,300)

3胸部

扫描体位:取仰卧位,双手臂上举过头顶,身体尽量至于出床面中线。

扫描范围:在正位定位像上设定扫描范围,由肺尖至肺底连续扫描。层厚和层矩:横断面常用10MM,在深吸气后屏气状态下扫描,病灶较小可局部用薄层或高分辨率扫描,层厚及层矩(2、3)MM 图像后处理:肺窗取窗宽(1500,2000),窗位(-450,-600),纵膈取窗宽(250,350),窗位(30,50),骨窗取窗宽(1000,1500),窗位(250,350)。

4腹部

扫描体位:常规取仰卧位,双手臂上举过头,身体置于检查床中间。扫描范围:在正位定位像上却得到检查部位和扫描范围。肝胆脾自膈顶向下扫至肝叶下缘;胰腺自膈顶扫至胰腺钩突下缘十二指肠水平段;肾脏自肾上腺区扫至肾下极下缘:肾上腺自膈顶扫至肾门平面;其他部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扫描范围。

层厚和层矩:肝胆脾腹膜后记腹腔常规用7MM,胰腺及肾脏用5MM,肾上腺及胆囊用3MM,巨大肿块可用10MM,较小病灶局部可用薄层扫描。腹部应在一次屏气下完成扫描。

图像后处理:腹部图像的窗宽和窗位因脏器不同而异,肝脏窗宽(100,150)窗位(45,60);胰腺(250,350)、(35,50);肾脏(250,350)、(35,45);肾上腺(250,350)、(10,45);腹膜及腹膜后窗宽(300,400)、(20,40)。

5盆腔 扫描体位:

仰卧,双手臂上举过头,身体置于检查床中间。扫描范围:

在正位定位像上髂骨嵴水平下至耻骨联合。膀胱扫描应自耻骨联合下缘向上至膀胱顶。

扫描层厚和层矩: 常规7MM,膀胱用3--5MM 图像后处理:

盆腔CT图像窗宽(250,400)、(25,40)。6脊柱 扫描体位:

患者仰卧,身体置于检查床中间。颈椎扫描双手置于身体两侧、下拉;胸腰椎双手上举过头顶。

扫描范围:颈椎从C1--T1,胸椎C7--L1,腰椎T12--S1。扫描层厚和层矩:常规5MM。

图像后处理:软组织窗宽(200,350)、窗位(35,45);骨窗窗宽(1500,200)、窗位(350,500)

7四肢及骨小关节

扫描体位:常规取仰卧或俯卧,身体置于检查床中间。扫描范围:包括上下关节或按照临床要求来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及层矩:骨关节为3MM,长骨、骨盆及肋骨为5MM。

图像后处理:骨窗窗宽(1000,1500)、窗位(250,350);软组织窗宽(200,350)、窗位(35,45).二维、三维图像重组处理

MPR 多平面重组的方法是将一组横断面图像的数据通过后处理使体素重新排列,使其在显示屏上能够按诊断的需要显示任意方向的二维断面图像。显示形式有矢状面、冠状面、斜面和曲面。

CPR 曲面重组是MPR的一种特殊形式,可在一个指定参照平面上,由操作者沿感兴趣器管划一条曲线,并沿该曲线做三维曲面图像重组,从而获得曲面重组的图像。SSD 表面阴影显示法可逼真地显示骨骼系统及增强血管的空间解剖结构,能获得仿生学效果。

MIP 最大密度投影法是按照操作者观察物体的方向作一投影线,以该投影线经过的最大密度体素值作为结果图像的像素值,按照图像的重组结果,低密度的组织结构都被去除。

VRT 容积再现三维成像是采用扫描容积数据的所以体素,并通过计算机的重组直接投影以二维图像的形式显示。

第四章 质控标准

一、正位胸片摄片质量控制标准

(一)诊断要求

能分辨肺野与纵隔,肺野与胸壁,肺野与肩部软组织的层次,肺纹理清晰可见。

(二)体位要求

1、患者面向摄片架直立,前胸紧靠暗盒,身体正中或脊柱正对暗盒中线,暗盒上缘须超出双肩约3 cm。双肩胛骨不与肺部重叠。两肩对称平放,使锁骨成水平位。

2、曝光时嘱患者深吸气后屏住。

(三)摄片要求

1、肩胛骨应投影于肺野之外,双侧锁骨对称放平。

2、普通胸片第1~4胸椎椎体及心影后肋骨应隐约显示。CR、DR胸片上气管、主支气管和心影重叠的肺纹或病灶能清楚显示。

3、胸部投照在胶片两侧正中,肩部软组织影上留3~5cm。

4、普通胸片铅字号码放在右肩部软组织上约2 cm处,正面显示,序列从左至右排列顺序如下:第一行:1)年月日2)左或右3)检查号4)医院名称5)技术员代号;第二行:患者姓名(手写或其它标记方法)。数字摄影要求将检查日期、时间和右侧、检查号和患者姓名、检查部位和名称、以及医院名称和技术员代号分别列于胶片的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和左下角。

5、技术操作无划痕,无水迹,无指纹,无漏光,无静电阴影。

6.数字图像无IP板或DR探测器等影像设备原因伪影。

(四)密度要求

1.基础灰雾密度值:D≤0.25。2.诊断区域的密度值:D=O.25~2.0。3.空曝射区密度值:D>2.4。

(五)评估要求

1.三级医院:一级片率>40%,废片率<2%。2.二级医院:一级片率> 35%,废片率<3%。3.一级医院:一级片率>30%,废片率<4%。(六)评片标准 1.一级片标准 摄片体位正确:

1)胸部投照在胶片两侧正中,应包括两侧肋骨外缘、两侧肋膈角、肺尖上软组织。

2)肩胛骨应投照于肺野之外,两侧锁骨平行对称。3)肩部软组织影上留3~5 cm;4)投照影像无失真变形。影像密度适当:

1)基础灰雾密度值:D≤0.25。2)诊断区域的密度值:D=O.25~2.0。3)空曝射区密度值:D>2.4。影像层次分明:

1)能清晰分辨肺野、纵隔、胸壁与软组织的层次。2)第1~4胸椎及心影后肋骨应隐约显示。无技术操作缺陷:

1)有关患者检查的相关信息按规定置放和显示。2)无体外伪影。

3)技术操作无划痕,无水迹,无指纹,无漏光,无静电阴影。4)数字图像无IP板或DR探测器等影像设备原因伪影。权重评分≥99分。

2.二级片标准

按一级片标准,80分≤权重评分<99分,但基本不影响诊断。3.三级片标准

按一级片标准,60分≤权重评分<80分,但基本不影响诊断。4.废片标准

权重评分<60分,无法作出放射诊断者。

七、膝关节摄片质量控制标准 诊断要求

1、皮下脂肪、肌肉、骨皮质、骨髓腔、骨小梁、关节间隙等层次分明、对比度满意。

2、病灶显示清晰,诊断明确。体位要求

1、膝关节投照包括前后位和外侧位:膝关节在两侧正中,应包括股骨下段和胫、腓骨上段、髌骨以及周围软组织。

2、前后位片肢体长轴与胶片长轴平行,腓骨头内部与胫骨重叠部分小于腓骨头横径1/2。

3、侧位片股骨内外上髁大部分重叠,腓骨头1/2与胫骨重叠,髌骨基本不与股骨髁重叠。

摄片要求

1、膝关节在胶片两侧正中,包括股骨下段和胫腓骨上段。

2、普通摄片要求号码正面显示(从上到下)患侧外方,排列顺序如下:第一行:(1)年月日(2)左或右(3)检查号(4)医院名称(5)技术员代号;第二行:患者姓名(手写或其它标记方法)。数字摄影要求将检查日期、时间和右侧、检查号和患者姓名、检查部位和名称、以及医院名称和技术员代号分别列于胶片的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和左下角。凡摄左侧者在图像左侧标识“左”。

3、技术操作无划痕,无水迹,无指纹,无漏光,无静电阴影。

4、数字图像无IP板或DR探测器等影像设备原因的伪影。密度要求

1、基础灰雾密度值:D≤0.25。

2、诊断区域的密度值:D=O.25~2.0。

3、空曝射区密度值:D>2.4。

四、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摄片质量控制标准(成人)

(一)诊断要求

1、腔壁线连续,无气泡,无絮凝,粘膜皱襞显示良好、对比度满意。

2、病灶显示清晰,诊断明确。

(二)体位要求

准确的摄影体位及位置,包括上下左右边缘、部位及感兴趣区的显示。

(三)摄片要求

1、摄片范围从食管至屈氏韧带。

2、普通摄片患者资料中必须包括年月日、检查号、医院名称、患者姓名,不影响诊断区域的显示。数字摄影要求将检查日期和时间和右侧、检查号和患者姓名、检查部位和名称、以及医院名称和医生代号分别列于胶片的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和左下角。

摄片要求如下(1)食管双重相;

35(2)食管充盈相或粘膜相;(3)仰卧左前斜位胃双重相;

(4)仰卧右前斜位胃双重相;俯卧位胃体、胃窦充盈相;(5)胃底、责门左前斜位双重相;(6)胃底、贲门右前斜位双重相;(7)十二指肠球部和圈充盈相;(8)十二指肠球部双重相;(9)十二指肠球部加压相;

(10)立位或半卧位全胃充盈相。如发现病灶,病灶部位必须包括二个相以上,以便于明确诊断。技术操作无划痕,无水迹,无指纹,无漏光,无静电阴影。数字图像无IP板或DR探测器等影像设备原因伪影。密度要求基础灰雾密度值:D≤0.25。诊断区域的密度值:D=O.25~2.O。空曝射区密度值:D>2.4。数字化设备其曝光剂量符合设备提供商规定的参数范围(提供参照的设备操作手册)。评估要求三级医院:一级片率>40%,废片率<2%。二级医院:一级片率> 35%,废片率<3%。一级医院:一级片率>30%,废片率<4%。评片标准

1.一级片标准(l)摄片体位正确:

1)感兴趣部位投照准确,包括上下左右边缘的显示。2)投照影像无失真变形。

36(2)采用规范的摄片方法: 1)摄片范围从食管至屈氏韧带。

2)患者资料中必须包括年月日、检查号、医院名称、患者姓名,不影响诊断区域的显示。

3)摄片要求检查部位、检查相齐全。

3)如发现病灶,病灶部位必须包括二个相以上,以便于明确诊断。(3)影像密度适当:

1)基础灰雾密度值:D≤0.25。2)诊断区域的密度值:D=O.25~2.O。3)空曝射区密度值:D>2.4。

(4)影像层次分明:腔壁线连续、无气泡、无絮凝、粘膜面结构显示良好、对比度满意。

(5)无技术操作缺陷:

1)有关患者检查的相关信息按规定置放和显示。2)无体外伪影。

3)技术操作无划痕,无水迹,无指纹,无漏光,无静电阴影。4)数字图像无IP板或DR探测器等影像设备原因伪影。(6)权重评分≥99分。2.二级片标准

按一级片标准,80分≤权重评分<99分,但基本不影响诊断。3.三级片标准

按一级片标准,60分≤权重评分<80分,但基本不影响诊断。4.废片标准

权重评分<60分,无法作出放射诊断者。

五、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摄片质量控制标准(儿童)

(一)诊断要求

1.腔壁线连续,无气泡,无絮凝,粘膜皱襞显示良好、对比度满意。2.病灶显示清晰,诊断明确。

(二)体位要求

准确的摄影体位及位置,包括上下左右边缘、部位及感兴趣区的显示。

(三)摄片要求

1.摄片范围从食管至屈氏韧带。

2.普通摄片患者资料中必须包括年月日、检查号、医院名称、患者姓名,不影响诊断区域的显示。

3.摄片要求如下:(1)食管充盈相(2)胃底、胃窦部粘膜相

胃底充盈相

(3)胃底、胃窦部充盈相 胃底粘膜相

(4)十二指肠球部和圈充盈相(5)十二指肠球部和圈粘膜相(6)全胃、十二指肠各段、近段小肠相

1.如发现病灶,病灶部位必须包括二个相以上,以便于明确诊断。2.摄片一律用正片。

3.技术操作无划痕,无水迹,无指纹,无漏光,无静电阴影。4.数字图像无IP板或DR探测器等影像设备原因伪影。

(四)密度要求

1.基础灰雾密度值:D≤0.25。2.诊断区域的密度值:D=O.25~2.0。3.空曝射区密度值:D>2.4。

(五)评估要求

1.三级医院:一级片率> 40%,废片率<2%。2.二级医院:一级片率>35%,废片率<3%。3.一级医院:一级片率> 30%,废片率<4%。

(六)评片标准 1.一级片标准(1)摄片体位正确:

1.感兴趣部位投照准确,包括上下左右边缘的显示。2.投照影像无失真变形。(2)采用规范的摄片方法: 1)摄片范围从食管至屈氏韧带。

2)患者资料中必须包括年月日、检查号、医院名称、患者姓名,不影响诊断区域的显示。

3)摄片要求检查部位、检查相齐全。

4)如发现病灶,病灶部位必须包括二个相以上,以便于明确诊断。(3)影像密度适当:

1)基础灰雾密度值:D≤0.25。2)诊断区域的密度值:D=O.25~2.0。3)空曝射区密度值:D≥2.4。

(4)影像层次分明:腔壁线连续、无气泡、无絮凝、粘膜面结构显示良好、对比度满意。

(5)无技术操作缺陷:

1)有关患者检查的相关信息按规定置放和显示。

2)无体外伪影。

3)技术操作无划痕,无水迹,无指纹,无漏光,无静电阴影。4)数字图像无IP板或DR探测器等影像设备原因伪影。(6)权重评分≥99分。2.二级片标准

按一级片标准,80分≤权重评分<99分,但基本不影响诊断。3.三级片标准

按一级片标准,60分≤权重评分<80分,但基本不影响诊断。4.废片标准

权重评分<60分,无法作出放射诊断者。

六、静脉尿路造影摄片质量控制标准

(一)诊断要求

1.对比剂注入后显影良好,影像对比满意,能分辨肾影轮廓、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2.病灶显示清晰,诊断明确。

(二)体位要求

准确的摄影体位及位置,包括上下左右边缘、部位及感兴趣区的显示。

(三)摄片要求

1.患者资料中必须包括年月日、检查号、医院名称和患者姓名,在腹部右侧正面显示(从上到下),排序如下:(1)年月日(2)右(3)检查号(4)医院名称(5)技术员代号(6)造影时间,还必须包括患者姓名(手写或其它标记方法)。数字摄影要求将检查日期、造影时间和右侧、检查号和患者姓名、检查部位和名称、以及医院名称和技术员代号分别列于胶片的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和左下角。

2.摄片要求如下

(1)注射对比剂前,全腹部卧位平片1张。

(2)普通剂量静脉尿路造影:注射对比剂后 5~7min、10~15min摄肾区前后位片各1张;30~35min摄减压后全尿路前后位片1张。

(3)大剂量静脉尿路造影:注射后l、3、5、7min摄肾区前后位片各1张,10~15min摄全尿路前后位片1张。

3.必要时,加摄斜位或侧位片(如需明确病灶的部位),或加摄延迟片等(如要明确梗阻的部位和性质)。

1.技术操作无划痕,无水迹,无指纹,无漏光,无静电阴影。2.数字图像无IP板或DR探测器等影像设备原因伪影。

(四)密度要求:

1.基础灰雾密度值:D≤0.25。2.诊断区域的密度值:D=O.25~2.0。3.空曝射区密度值:D≥2.4

(五)评估要求

1.三级医院:一级片率>40%,废片率<2%。2.二级医院:一级片率> 35%,废片率<3%。3.-级医院:一级片率> 30%,废片率<4%。

(六)评片标准 1.一级片标准(1)摄片体位正确:

1)感兴趣部位投照准确,包括上下左右边缘的显示。2)投照影像无失真变形。(2)采用规范的摄片方法:

1)患者资料中必须包括年月日、检查号、医院名称和患者姓名,在腹部右侧正面显示(从上到下),排序如下:①年月日;②右;③检查号;④医院名称;⑤技术员代号;⑥造影时间。还必须包括患者娃名(手写或其它标记方法)。

2)摄片要求如下:①注射对比剂前,常规泌尿系统肾区前后位片l张;②普通剂量静脉尿路造影:注射对比剂后5~7min、10-15min摄肾区前后位片各1张;30~35min摄减压后全尿路前后位片1张;③大剂量静脉尿路造影:注射后1、3、5、7min摄肾区前后位片各l张,10~15min摄全尿路前后位片1张。

3)必要时,加摄斜位或侧位片(如需明确病灶的部位),或加摄延迟片等(如需明确梗阻的部位和性质)。

(3)影像密度适当:

1)基础灰雾密度值:D≤0.25。2)诊断区域的密度值:D=O.25-2.0。3)空曝射区密度值:D≥2.4。

(一)诊断要求

(1)影像层次分明:各部位组织层次分明,病灶显示清晰。(2)无技术操作缺陷:

1)有关患者检查的相关信息按规定置放和显示。2)无体外伪影。

3)技术操作无划痕,无水迹,无指纹,无漏光,无静电阴影。4)数字图像无IP板或DR探测器等影像设备原因伪影。(1)权重评分≥99分。2.二级片标准

按一级片标准,80分≤权重评分<99分,但基本不影响诊断。3.三级片标准

按一级片标准,60分≤权重评分<80分,但基本不影响诊断。4.废片标准

权重评分<60分,无法作出放射诊断者。

七、子宫输卵管造影摄片质量控制标准

(一)诊断要求

1.对比剂注入后显影良好、影像对比满意。2.子宫腔和/或输卵管显示清晰,诊断明确。

(二)体位要求

准确的摄影体位及位置,包括小骨盆上下左右边缘及感兴趣区的显示。

(三)摄片要求

1.患者资料中必须包括年月日、右、检查号、医院名称和患者姓名,排序

如下:(l)年月日(2)右(3)检查号(4)医院名称(5)技术员代号(6)患者姓名(7)检查部位和名称(8)对比剂名称和造影后摄片时间。2.摄片要求如下

注射对比剂前,常规摄盆腔平片一张。

在透视下缓慢注入对比剂至宫腔和/或输卵管显示满意后摄片,必要时加摄斜位或其它位置片。

注射对比剂后20 min左右(含碘水剂)和24hour(碘化油)摄复查片一张。

技术操作无划痕,无水迹,无指纹,无漏光,无静电阴影。数字图像无IP板或DR探测器等影像设备原因伪影。

(四)密度要求

诊断区域的密度值:D=O.15~2.5。

(五)评估要求

1.三级医院:一级片率>40%,废片率<2%。2.二级医院:一级片率>350r4,废片率<3%。3.一级医院:一级片率>30%,废片率<426。

(六)评片标准 1.一级片标准(1)摄片体位正确:

1)感兴趣部位投照准确,包括小骨盆上下左右边缘的显示。2)投照影像无失真变形。(2)采用规范的摄片方法:

1)患者资料中必须包括年月日、检查号、医院名称和患者姓名,排序如下:

①月日;②右;③检查号;④医院名称;⑤技术员代号;⑥患者姓名⑦检查部位和名称⑧对比剂名称和造影后摄片时间。

2)摄片要求如下:①注射对比剂前,常规摄前后位盆腔平片一张。②在透视下缓慢注入对比剂至宫腔和/或输卵管显示满意后摄片,必要时加摄斜位或其它位置片。③注射对比剂后20min左右(含碘水剂)和24hour(碘化油)摄片一张。

46(3)影像密度适当

1)诊断区域的密度值:D=O.15~2.5。

(4)影像层次分明:盆腔层次分明,子宫腔和/或输卵管显示清晰。(5)无技术操作缺陷:

1)有关患者检查的相关信息按规定置放和显示。2)无体外伪影。

3)技术操作无划痕,无水迹,无指纹,无漏光,无静电阴影。4)数字图像无IP板或DR探测器等影像设备原因伪影。(6)权重评分≥99分。1.二级片标准

按一级片标准,80分≤权重评分<99分,但基本不影响诊断。2.三级片标准

按一级片标准,60分≤权重评分<80分,但基本不影响诊断。3.废片标准:

权重评分<60分,无法作出放射诊断者。

八、CT检查摄片质量控制标准

(一)诊断要求

1、各部位组织层次分明;脑部灰质、白质能清晰区分,可分辨出≤

lcm的病灶(不含钙化及出血灶);胸部能区分段支气管、腹部肾上腺清晰可辨、柱神经根可清楚看到。

2、病灶显示清晰,诊断明确。(1)体位要求

准确的摄影体位和视野大小,包括上下左右边缘、部位及感兴趣区的显示。(2)部位:

脑部:视野20~25 cm,层数≥9。胸部:视野30~50 cm,层数≥15。腹部:视野30~50cm,层数≥12。

脊柱:视野≤20cm,层数≥3(1个椎间盘)或≥4(1个椎体),颈椎扫描4个椎间盘,胸、腰椎扫描3个椎间盘。

(3)平扫发现病灶,应加扫增强(或报告建议),以及测量病灶大小和增强前后CT值,必要时加扫薄层,或16排以上高档CT应加薄层重建显示病变。如疑颅脑外伤或鞍区病变应观察骨窗。

(二)摄片要求

1.患者资料中必须包括年月日小时分秒、检查号、医院名称、患者姓名、窗宽和窗位、检查序列、扫描kV、mA等。各部位的图像显示具有全科室统一的窗位窗宽要求。脊柱、颅脑外伤或鞍区病变加摄骨窗,肺窗纵隔窗分开拍摄。

摄片要求如下:

1.摄片应满足临床医生阅片需要,确保清晰显示病变部位。2.技术操作无划痕,无水迹,无指纹,无漏光,无静电阴影。3.数字图像无扫描球管或探测器等影像设备原因伪影。

(三)密度要求

1.基础灰雾密度值:D=O.16~0.25。2.空曝射区密度值:D≥2.O。

在窗位/窗宽=-500/1500时无明显噪声或伪影,水的CT值在-5与+10之间。

评估要求

1.三级医院:一级片率>40%,废片率<2%。2.二级医院:一级片率> 35%,废片率<3%。3.一级医院:一级片率> 30%,废片率<4%。评片标准 一级片标准 摄片体位正确:

1)感兴趣部位投照准确,包括上下左右边缘的显示。2)影像无失真变形。采用规范的技术操作:

1)患者资料中必须包括年月日小时分秒、检查号、医院名称、患者姓名、窗宽和窗位、检查序列、扫描kV、mA等。

各部位的图像显示具有全科室统一的窗位窗宽要求。脊柱、颅脑外伤或鞍区病变加摄骨窗,肺窗纵隔窗分开拍摄。

2)摄片要求如下:

摄片应满足临床医生阅片需要,确保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影像密度适当:

3)基础灰雾密度值:D=O.16r__i0.25。4)空曝射区密度值:D≥2.0。

5)在窗位/窗宽=-500/1500时无明显噪声或伪影,水的CT值在一5与+10之间。

(1)影像层次分明:脑部灰质、白质能清晰区分,可分辨出≤lcm的病灶(不含钙化及出血灶);胸部能区分段支气管、腹部肾上腺清晰可辨、脊柱神经根可清楚看到。

无技术操作缺陷:

1)有关患者的相关信息按规定置放和显示。2)无体外伪影;无呼吸运动伪影。

7.食品安全制度汇编全 篇七

(一) 实行医院全成本核算是适应社会对公立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的需要

2009年, 国家将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新医改确定的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新医改提出了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 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或形成的亏损, 主要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但是怎样补, 补多少, 既是地方政府也是公立医院面临的重要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 就要进行详细的成本核算和分析, 为政府的决策方案提供依据。

(二) 实行医院全成本核算是公立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公立医院作为特殊的事业单位, 一方面具有公益性质, 应该坚持以患者为中心, 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另一方面公立医院又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仅靠现有的财政补助远不能满足医院庞大的支出需求。为了生存, 医院要有自己的创收途径, 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 但是, 如果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以医疗服务费和药品加成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又会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问题的出现。所以, 医院的增收节支应以社会效益第一作为重要前提, 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同时,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 医院靠收取高额药费维持现状的情况将被改变, 为保证其正常运转, 公立医院在稳定收入的同时加强成本费用的核算与控制成为医院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三) 实行医院全成本核算是改革医保对公立医院支付方式的需要

医疗保险费用支付 (偿付、结算) 是指医疗保险机构按照保险合同的规定, 在被保险人接受医疗服务后, 对其所花费的医疗费用进行部分或者全部补偿。医疗保险费用支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就是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方式。

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 医院承担着提供医疗服务和控制医疗费用的双重任务。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就成为调节医疗资源流量的主要手段, 对医疗资源和医疗保险资源配置起着导向作用。激励定点医疗机构提高服务效率必须有一个好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 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既能把医疗费用的增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又能促使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健康协调的发展。

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已经历了几次调整, 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支付方式需要公立医院在开展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计算得出, 全成本核算不但可以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真实、准确的依据, 同时也增加了卫生主管部门在制定病种价格时的话语权。

二、公立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现状分析

(一) 公立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认识不足

医院领导对对全成本核算不重视, 职工对全成本核算认识不足。多年来, 公立医院采用差额预算的管理模式, 除每年正常的国家财政补助外, 还可以争取一部分基建拨款、设备购置等专项经费, 造成一些医院经营上没有压力, “重医疗、轻理财”、“重收入、轻支出”、“重投资、轻效益”等情况, 医疗资源浪费严重。

(二) 公立医院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三级公立医院的财务人员素质一般较高, 对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能熟练掌握, 基本能够满足医院全成本核算。但大多数二级公立医院财会人员素质较低, 财务岗位由非专业人员担任这种现象比较普遍, 财务会计基本技能比较欠缺, 对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认识和掌握不够, 难以满足医院全成本核算要求。

(三) 医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财务管理系统、HIS系统等) 难以满足全成本核算的需要

目前, 各公立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比较落后, 功能不完善。大多数医院的计算机网络各自为政, 缺乏统一规划, 缺乏反馈式控制, 医院财务管理系统独立于其他系统, 与成本核算系统、HIS系统等数据没有良好的接口, 无法实现数据共享, 信息资源存在很大浪费, 甚至出现需要手工处理电脑数据的现象, 而手工操作严重影响了成本数据的收集、传输、汇总和分析, 往往又会导致成本核算工作效率降低, 医院成本核算的数据准确性不高, 制约了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 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

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作为一项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活动, 不同于以往医院自行开展的科室成本核算, 其成本概念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它能准确地反映成本状况, 为医院的价值补偿、医疗付费标准的制订以及医院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也可以满足政府部门宏观管理的需要, 有助于逐步形成社会标准, 更好地指导行业管理。

全成本核算过程对各级各类科室成本都要核算和反映, 但它不是终点, 要归集分配到门诊和临床各相关科室, 全成本应体现各类科室成本、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的全成本。但是, 医院全成本核算机构不够健全, 医院的科室设置不一致, 人员管理与财务的工资管理不协调, 后勤管理不够精细等问题限制了全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三、开展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方法

(一) 做好基础工作, 做好数据的收集准备

1. 在新制度实施前, 对医院成本核算所需软件和硬件进行升级和配置,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选择配置不同的成本核算系统。必须严格按照五大类定义对科室核算单元进行划分, 要使HIS系统、财务软件系统、人事工资等系统与成本核算单元相一致或建立准确的对应关系。

2. 对医院财产物资进行全面清查, 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会计和各财产管理部门、会计和成本核算的数据都要进行定期核对, 保证数据一致无误。

3. 设置财务核算和成本核算账套要注意的问题。“医疗业务成本”下设的科室和往来账科室必须和工资系统管理科室设置一致。“待冲基金”也应设置科室明细 (为开展医院全成本核算打基础) , “医疗业务成本”和“管理费用”的明细科目设置要保持一致, “医疗业务成本”明细科目可以大于等于“管理费用”明细科目, 以确保分摊后的科目对应。

4. 对收入和成本数据进行归集。在医院HIS系统的支持下, 每一项具体的收费项目都可以与具体的开单科室、执行科室相对应。在进行成本数据的归集方面, 主要依据会计凭证, 确保每一项支出都能对应到相关科室。对于无法归集到相关科室的支出可设置综合归集部门, 再分摊到其他科室。内部服务工作量的数据采集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 将医疗辅助类科室的成本分摊到接受服务的科室, 例如, 可按各门诊、急诊的人次对挂号室进行统计;可按为各科室消毒的消毒包对供应室进行统计;可按为各科室洗衣的件数对洗浆房进行统计;可按为各科室出车的公里数对汽车班进行统计等等。有条件的医院配置计量设施, 如:水表、电表、氧气表等, 尤其是用量大的科室应该配置计量表。无法归集工作量的, 可以按收入、人员等进行分配、归集。

(二) 明确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种类

根据医院成本核算目的, 分为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成本、医疗全成本和医院全成本。

1. 医疗业务成本是指医院业务科室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自身发生的各种耗费。不含医院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的耗费、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和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医疗业务成本=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其他费用。

2. 医疗成本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 各业务科室和行政及后勤各部门自身发生的各种耗费。不含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和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医疗成本=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

3. 医疗全成本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 医院各部门自身发生的各种耗费, 以及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耗费。医疗全成本=医疗成本+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4. 医院全成本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科研、教学等活动, 医院各部门发生的所有耗费。医院全成本=医疗全成本+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上述各科目含义与会计核算口径一致。

(三) 公立医院应该建立、健全一套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的成本分析、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分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投入分析和产出分析。在投入指标下设计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3个指标, 这3个指标主要是医院在各项经济活动中所需要耗费的成本;产出指标可以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 即医院的经营目标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健全医院成本管理系统应该从医院自身情况出发, 不能盲目地去制定和执行, 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质量化, 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转和稳定。成本管理系统包括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 通过对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充分利用成本核算数据实现目标成本管理, 调动医院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把成本核算理念切实贯彻到每一位员工的行为当中。这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对员工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医院要结合单位运行等相关信息, 定期开展对成本核算结果的分析, 把握成本变动规律, 寻找成本控制的途径和潜力, 提出有效管理和控制成本的合理化建议, 降低医院运营成本, 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公立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建议

(一) 提高认识, 形成“自上而下”自主进行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完整体系

加强对医院领导全成本核算认识的培训, 从医院自身情况出发, 建立健全医院成本管理系统, 树立全成本经营管理理念,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形成“自上而下”自主进行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完整体系。

通过对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充分利用成本核算数据实现目标成本管理。树立职工成本意识和投入产出意识, 是积极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径, 使成本核算逐级扩大和深入, 实现从不完全成本核算到完全成本核算的转变。

(二) 加强公立医院财务人员培训和引进,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全成本核算也给财务人员带来了挑战。新形势下, 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学识水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 对财会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位出色的财会人员除了必须拥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娴熟的会计实务技能、广博的财经知识外, 还必须熟悉和掌握新会计制度及其相关配套操作规程。这样, 才能从较高的角度把握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的运行规律, 才能从繁杂的客观环境中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和合理的会计估计, 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新制度的推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这就要求财会人员与时俱进, 顾全大局, 恪守会计职业道德, 以良好的心态、高尚的情操和宽广的胸怀面对新挑战、新问题, 积极探讨和创造性地解决难点问题, 协助领导决策, 当好家, 理好财。

(三) 推动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 给医院全成本核算创造条件

医疗服务涉及面广, 其专业分工精细、业务流程和经济的运行比较复杂, 而且成本核算的层次多, 数据量非常大, 加上医疗服务是按项目计费, 成本核算数据庞杂, 若用手工统计核算, 工作量大而且不准确。完善的信息化建设, 可以运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整合医院HIS系统、财务核算软件系统、成本核算系统和其他管理等系统提供的信息, 实现成本核算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和科学化, 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成本核算数据收集、存储、传输、汇总, 从而实现分析及时、准确、便捷, 数据共享和可靠, 全面提高全成本核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四) 加强医院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提高医院经济运行效益

建立和完善全成本核算手册或工作制度, 规定全成本核算的原则、方法, 明确全成本核算的具体实施流程, 制定全成本核算数据的上报、分析流程, 为全成本核算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为确保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实施, 财务科应当设置专职人员负责全成本核算工作, 明确全成本核算管理职能。同时在医务、总务、人事、信息、器械等有关科室明确全成本核算责任人, 为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做好充分的组织准备。

总之, 公立医院领导要提高全成本核算的认识, 加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把全成本核算与医院管理结合起来, 要逐步走向内涵效益型的发展道路, 通过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法, 构建医疗机构成本评价、考核体系, 降低医药成本, 减轻患者负担, 最终达到以较低廉的耗费向社会提供较好的卫生服务的改革目标。

摘要:2012年1月《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新制度的实施推进了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对公立医院的管理、运营水平以及医院的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医院会计制度已经运行了两年多,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从最初的探索阶段到现在逐步完善、成熟, 从最初单纯的成本核算逐步向成本分析、成本控制转变, 本文针对医院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探讨医院全成本核算方法, 并提出建议。

8.食品安全制度汇编全 篇八

【关键词】医院 会计制度;全成本核算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

1.适应社会的需要

新医改明确提出了未来医疗服务费用由政府、社会与个人共同分担,并将公立医院以往的收入渠道减少为财政补助与服务收费两种方式,由此,医院的收入将大大减少甚至产生亏损,这需要医院通过设置详细的成本核算与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医院所面临的难题,为其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2.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医院作为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单位需要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但是医院又是一个独立的经济组织,如果仅仅依靠以往的财政补贴已经无法满足医院的生存需求,医院也需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与立足的根本,实行全成本核算能够大大降低医院的经营成本,在保证收入稳定的同时,以优质的服务与低廉的成本为医院获取最大的利益,从而提升医院自身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3.满足医保支付方式的需求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医保报销已经成为医院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在这个过程中醫院不但需要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还要对其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加以控制,这也成为广大患者选择医院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行全成本核算,能够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在降低医疗费用的同时,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保险制度方式,确保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险能够协调发展,满足广大患者医保支付方式的需求。

二、医院科室全成本核算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核算理念无法跟上新制度的脚步

一直以来,我国医院除了每年接收到的财政拨款外,还可以根据自身医疗项目的需要申请一定的运营资金,所以医院的资金一直比较充裕,很少为运营状况发愁。但是,新会计制度的推行,需要医院改变原有的运营模式,实施全成本核算,这需要一定的时期来过渡,很多医院科室实施的全成本核算只是简单的对一些科室的收入与费用进行统计,很少能够将成本控制贯穿于整个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导致全成本核算执行不到位,无法达到节约成本,减少开支的作用,甚至成为医院会计核算的弊端,影响全体工作的积极性。

2.医院现有的财务系统无法满足全成本合算的需要

新会计制度推行之前,医院的财会业务比较简单,相应的财务信息系统也比较简便化,部分功能不够健全,甚至有很多医院科室间的财务信息系统工作各自为政,无法得到统一的规划与安排,许多财务数据无法得到共享,导致许多财务信息资源浪费,更有甚者一些医院的部分财务数据还需手工进行处理,这严重影响了财务工作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导致医院实施财务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数据收集、传输与分析进展缓慢,无法满足新会计制度的需求。

3.成本核算方法不够科学

很多医院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流程与规范来执行全成本核算,各科室之间的成本核算工作还在摸索中前进,还没有形成科学的核算体系,更没有根据各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全成本核算方法与规定,各科室之间所执行的成本核算方法与依据大多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与工作习惯,这倒致各科室提供的核算科目与报表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的执行过程中效果不佳。

三、改善医院科室全成本核算的有效措施

1.改变理念,适应新会计制度的需求

实施全成本核算是对医院整个经营管理模式的改变与创新,使其能够适应新时代市场发展的需求,对医院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医院的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需要积极改变原有的核算模式与核算理念,认真学习新会计制度下全成本核算的内容与工作方式,在医院各科室内部全面推行全成本核算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全成本核算的要求处理各项经济业务,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有效节约医疗成本,为医院调整自身状态,适应时代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强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

医院与其他行业不同,其涉及到的医疗服务的专业分工要求较为精细,而且其成本核算往往是按照项目计算,这使得医院的成本核算所涉及的数据较为庞大,业务流程也较为复杂化,这就要求医院强化原有的财务信息系统,使医院的财务信息能够完全实现资源共享,使其财务工作能够得到统一的规划与安排,各科室与项目之间不在各自为政,保障财务信息上传、利用及时,提升各科室之间全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与准确性,从而寻找出有效的途径节约成本,提升医院经济效益。

3.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

医院各科室需要意识到全成本核算贯穿于医院的各个科室与部门,需要医院全体员工的支持与配合,医院需要在各个科室之间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全成本核算体系,统一规划核算项目与工作方法,并根据各科室的不同情况进行简单的调整,合理划分收入与费用,确保全成本核算在医院内部能够合理、有序的展开,并为医院节约成本,减少开支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四、总结

医院想要全面贯彻与实施全成本核算,还需要各科室的努力与支持,积极参与到全成本核算工作中,为医院有效降低医疗成本,提升医院经济效益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医院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江再全.全成本核算下医院科室经济运营分析[J].管理咨询,2015(36):25-26.

[2]梁宇晖.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科室全成本核算方法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6(01):73-74.

上一篇:学校附属工程监理报告下一篇:遗愿清单观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