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生态市建设规划

2024-10-27

深圳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共8篇)

1.深圳市生态市建设规划 篇一

推进生态市建设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几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纳入了综合决策,全民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城市环境质量得到一定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核安全和辐射环境处于受控状态。2005年,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符合国家标准限值要求。在我市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但从总体上看,由于我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环保欠账太多,环保投入有限,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和排放污染物总量增加给环境承载力造成新的压力,结构性污染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当前全市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我市主要纳污水体汤旺河受北方河流水质主要污染物化学耗氧量背景值偏高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河段水质超标,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全年达到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的天数为345天,采暖期空气质量劣于非采暖期,颗粒物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污染具有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特征;伊春市中心城区机动车增长得较快,汽车尾气污染有所上升;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水平低,无害化处理率为零;危险废物的集中处置任务繁重,城市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扰民和餐饮业等油烟污染现象还普遍存在;生态环境功能还未能得到有效恢复;环保自身能力建设不足,环境管理力量薄弱。

“十一五”期间,我市加速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规划建设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这既是我市环保工作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不仅要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遗留的历史欠账、防止发生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维持基本的生态环境稳定,而且还要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压力。为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我们必须认真坚持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围绕建设“绿色伊春”,集中力量从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入手开展工作,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把小兴安岭建设成为生态功能区。总体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一、抓住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

我市2001年启动生态市建设工作以来,按照《生态市建设规划》已完成启动阶段任务,2005年新建市级自然保护区3个,晋升省级1个,全市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7个,覆盖率达到17.21%,省级生态功能区1个,生态示范区建设比率达到100%。但伊春林区开发建设初、中期对森林资源掠夺性开采和破坏造成了可采资源枯竭,森林生态功能减弱,生态环境依然十分脆弱。“十一五”期间,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恢复优先的原则,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建设,把自然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经济通过生态提质增值。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其它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汤旺河、呼兰河流域、城市(镇)及矿区的生态恢复和建设,对矿区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实施有效的综合整治措施,控制生态破坏趋势。以生态工业为重点,绿色经济为目标,建设低耗、清洁、高效、具有明显林区特色和资源、生态优势的经济体系,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步入良性循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经济,推动《生态市建设规划》重点项目的实施,以“天保”工程为依托,全面实施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恢复、林区生态恢复和治理、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工程。根据《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十大优先发展项目,筛选和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加速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生态项目,使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得到全面落实。以保护松花江支流源头的生态功能作用为目的,建设汤旺河、呼兰河、伊春河三大流域生态功能保护区。以保护乌伊岭湿地、翠北湿地、库尔滨河湿地、红星湿地、友好湿地为重点,建设总面积为32万公顷的小兴安岭森林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增强小兴安岭中北部地区蓄水涵养、调节气候的能力。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质量,优化现有自然保护区体系结构。以保护原始红松林的森林生态系统为主,重点加强丰林、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以保护恐龙化石为主,加强嘉荫龙骨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使各级各类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面积由现在的48万公顷扩大到58万公顷。强化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管理,提高矿产、水等重要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能力,防止新的重大生态破坏。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加强生态农业和生态乡镇(村)、林场所建设,全面推进无公害种植产品、畜产品生产的全面发展,尽快改变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剧的状况,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废弃物无害化利用,最终达到农产品的无害化,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监督管理,有效控制人为污染和破坏。到2010年使全市90%的典型生态系统和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二、严格环境准入,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要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大做文章,限制和压缩高消耗、重污染企业落地伊春,优先支持鼓励发展无污染、少污染产业和项目,防止污染转移。严格控制新污染,落实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在立项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就提前介入,在项目的选址、产业政策、总量控制等方面严格把关,避免项目立项后再否决所遭致的人员、经费的大量浪费。逐步推行规划环评和重大决策环评,将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到发展规划与决策阶段,把公众参与真正纳入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去。严格落实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提高建设项目环评质量,建立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新建项目审批机制,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加强建设项目中后期管理力度,强化验收环节管理,做好重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督管理。

三、采取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改善环境质量

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加速期,高耗能耗水的产业还将占一定的比重。2004年煤耗量比2003年增长了10.6%,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均比上年增加了4.1%和6.5%,已经给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带来了压力。污染防治手段已从浓度控制、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转变,我市已完成了伊春市水环境容量测算工作, 大气环境容量测算工作即将完成。“十一五”期间,要以控制环境容量总量为手段,实行现有排污量与削减量、新增量的统筹规划、统一调配的管理制度。要以推进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为契机,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积极促进调整产业结构,依法淘汰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企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试点,以减化、再利用、再循环,减少消耗,减少排污。加大污染防治,全面推行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严禁企业无证排污。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力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垃圾处理厂、医疗临床废物处置场的建设,以提高城市防治污染能力。加强汤旺河流域综合整治,落实纳入《松花江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中的各项任务,大力推进重点污染企业的工业废水治理、节水与污水再生循环利用工程设施建设,积极防治面源污染,推进汤旺河沿岸城市(镇)生活污水、垃圾的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逐步改善汤旺河水质,并达到水体环境功能要求。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对城市烟尘污染、饮食服务行业油烟气污染、尾气排放超标的机动车、噪声污染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问题加大力度进行专项整治,加强固体废弃物、电磁辐射、放射性污染环境监督管理。严格环保执法,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加强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提高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率和达标率。取得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实现重点流域和城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认真解决群众环境信访,保障“12369”环保举报热线的畅通。完善环境行政执法程序,规范环境行政执法行为,全方位严格规范执法。

四、开展环保项目引资投入,提高支撑能力

要逐步增加环保投入,使环保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1.2—2%之间。要筛选各类有代表性的、科学可行的、对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环境恢复具有重要作用的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业污染治理、生态功能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环境监督管理能力等四大类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加强环境监测、监察自身能力建设,拓宽潜在的资金渠道,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多方面筹集资金,调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加大政府和企业、社会的资金投入和招商引资的力度,集中力量完成重点项目建设任务。

五、完善综合决策机制,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要坚持环境保护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制度,完善与强化环境保护参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各级政府在制定各种经济政策和发展计划、进行综合决策时,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规定和要求,做到全面贯彻落实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建立政府以及各部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保护问责制、行政责任追究制和行政监察制,把环境保护指标纳入地方政府和党政领导绩效考核中。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协同监察机关,严肃查处环境违法和渎职、失职行为。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立统一高效协调的环境管理体制。

2.深圳市生态市建设规划 篇二

1 生态城市规划中生态学原则的应用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一般情况下会涉及到生态学原则与相关专业知识。而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有机融合生态学的理念, 并不仅是简单地喊喊口号就可以, 其中涉及到很多问题。因此,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必须严格遵循下述生态学的基本原则:

1.1 整体性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社会、环境、经济三者之间的平衡。在社会、环境、经济三者协调统一的前提下, 进行城市建设规划。 (1) 城市建设规划应注重整体、局部之间的关系, 不仅要有统筹兼顾的眼光, 也要具体分析区域生态特点, 在保证生态稳定的前提下, 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2) 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 应当保持环境质量、城市发展两者之间的平衡, 并要在切实确保生态系统结构稳定的前提下, 实现城市规划、环境质量提升、经济发展三者的有机结合。只有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使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子系统都能得到平衡发展, 才可以使整个城市系统得到良性发展。

1.2 循环再生原则与节能原则

在整个生态系统中, 物质与能量之间的流动应当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城市系统中也是如此。城市系统运行过程中会不断合成新的物质, 同时也会分解成其他物质, 在物质的流动过程中, 能量也会随之不断进行循环。基于这样的原因, 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城市运行过程中实现物质和能量利用率的最大化, 已经成为现阶段城市规划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面对这一重要的课题,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 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注重降低能源消耗, 可以选择将建筑转变为绿色节能建筑, 以减少城市建筑的能源消耗量为目标, 尽可能地利用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型资源; (2) 需要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 尽可能地利用一些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 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有害、有毒的建筑材料, 也可以回收使用一些可重复利用的材料; (3) 在城市布局规划的过程中, 应有机结合城市所处区域的光照条件、通风条件、换气条件以及地理环境状况等因素, 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布局。

1.3 共生原则

在同一生态系统中, 各组成要素之间互惠互利、合作共存的关系, 这就是共生。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 并具有不同的组成部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保持着相互联系的关系, 才能维持动态平衡, 但又相互独立, 各自具有独有的功能, 生态城市规划也是如此。因此,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 充分考虑城市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实现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助, 才能实现协调发展的目标。

2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 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2.1 调查生态要素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城市所在区域周边范围内的人口条件、经济环境、自然资源状况以及历史资料等, 主要目的是了解规划区域的制约条件、生态潜力、生态过程以及生态特征提供良好的基础。

2.2 生态分析与生态评价

通过运用生态学原理、生态学原则以及生态学的相关知识, 对规划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状况、资源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主要目的是了解规划区域内生态资源的制约因素与发展潜力。此外, 生态分析与生态评价包括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 生态过程分析; (2) 生态潜力分析; (3) 生态敏感性分析; (4) 生态适宜度评价; (5) 土地质量评价。

2.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规划目标

在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对促进生态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评价指标体系应当涵盖社会、环境、经济三个领域。其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 规划目标的确定与年限的确定。

2.4 土地利用布局与生态功能区划

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利用, 使土地资源、城市布局趋于合理, 这对于生态城市规划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 土地利用布局; (2) 生态功能区划。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应当综合考虑城市环境条件、城市土地使用两者之间的关系, 并要以实际情况为根据, 提出相应的改进、优化建议。

2.5 综合防治环境污染的规划

在生态城市规划中, 综合防治环境污染的规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应做到切实从实际情况出发, 在整体上做好对污染物排放的控制, 并要建立完善的预防环境污染的监管机制, 实时监测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 以功能区目标的不同为根据, 开展环境治理工作, 并逐步实现生态城市规划的要求。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生态城市建设也是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 我们应当用生态视角来探索城市在未来的发展模式, 并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不断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 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与此同时, 人们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但现阶段而言, 工业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的治理效果却并不理想。这样的背景下, 建设生态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文章主要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

参考文献

[1]刘颜欣.生态城市规划理论与建设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 2014.

[2]王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析[J].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S1) :22-23.

3.又好又快地提高生态市建设水平 篇三

生态市是以系统生态学理念为指导的一种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它通过综合协调城市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文明高度发达。

建设生态市是我省全面落实环保优先方针的极好平台和有力抓手。建设生态市,必须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小康社会4大类18项25条指标的要求,坚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整体协调、全面推进。把环保优先的理念体现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宏观决策中,让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进入综合决策,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抓、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自觉服从环保要求,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保证又好又快,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促进整个区域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文明发展道路。同时,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实绩考核制度,将环境质量指数、排污总量削减等纳入党政领导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行领导干部环境保护目标任期审计和年度与任期目标管理。将生态市建设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结合起来

当前.我省正面临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建设生态市必须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为主线,按照调高、调轻、调优的思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加快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生态市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加大循环经济建设力度,加快形成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与空间格局,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小循环、园区工业中循环、经济社会大循环。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都必须编制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按照循环经济要求布局建设项目,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新建、改建、扩建、迁建项目.必须实施废冷、废热、废物的循环利用。积极开展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节能示范企业、节水示范企业、清洁生产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活动,促使企业单位产品水耗、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量的降低。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和行业规划指导,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环境准入标准。把项目审批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对项目的环保要求。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立项、不予审批用地、不予办理工商登记。按照“依法淘汰、严格准人、提高标准、人园进区、清洁改造”的总体思路,建立落后工艺、技术及重点污染行业退出机制,降低结构性污染。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快推进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我省正在开展的以治理环境污染为主要内容的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是与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成污染减排任务紧密相关的一项工作。应强化整治力度,对应关闭的化工企业坚决关死,以整治为契机,清理、确认化工集中区,推动化工企业入园进区.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集约发展。严把产业、能耗、环保、安全准入门槛,加强对化工生产企业的准人管理。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强自主创新中,把化工生产企业技术改造作为重点,切实增加化工技术改造和安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化工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将生态市建设与完成节能减排指标结合起来

节能减排关系国计民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完成污染减排指标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环保目标考核最硬的指标和“一号工程”。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必须有效解决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必须正视矛盾,痛下决心,在特定时期宁可调低GDP增速。坚持结构减排、工程减排、技术减排、监管减排多管齐下、多策并举,管住排放总量、严控污染总量、腾出环境容量、用好资源容量。依靠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容量、依靠环保治污工程减排总量、依靠结构调整分解降低总量、依靠建设项目以老代新消化存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四高一低”(固定资产高投入、经济高增长、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二高三低”(高增长、高效益、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转变,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环节中削减污染物排放;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强深度治理,实现由“增产不增污”到“增产降污”的转变。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将减排指标列入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并作为建设生态市的一项硬指标,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体系中的重要考核内容。对完不成减排任务的实行生态市建设考核“一票否决”。加强节能减排的监督管理,用“硬约束”来实现“硬指标”。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建立和完善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实行严格的企业限批、行业限批、区域限批和问责制,确保环保执行力坚强有力。

将生态市建设与改善环境质量结合起来

提升环境质量,是生态市建设的重要目的和落脚点之一。因此,必须坚持创建为民,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环境质量需求作为抓好生态市建设的出发点,坚决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饮用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食用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要以建设生态市为平台和抓手,真抓实干,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污染治理,使天变蓝、水变清、地变绿,使环境质量实实在在地得到改善,创建成人民满意的、不含水分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名副其实的生态市。

改善环境质量,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的环境问题人手。一是加强以城乡饮用水源安全和流域治理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二是加强以电厂脱硫、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建筑扬尘为重点的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还城市一片蓝天;三是加强以控制镇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注重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和谐友好的生态文化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全社会的环境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对生态市建设的认同度,为生态市建设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在全社会提倡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努力形成绿色消费的新风尚。

(作者系江苏省环保厅副处长)

4.坚持生态立市建设生态文明 篇四

周先旺

《 人民日报 》(2014年02月13日07 版)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国家未来。习近平同志在湖北考察时指出,湖北要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黄石市作为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留下了巨大的生态赤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生态修复治理,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消除环境危机隐患的重要保证。黄石市着力做好 “加减乘除”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通过加法做大经济总量,加快推进产业链建链强链补链工程,着力打造特钢、铜产品精深加工两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和国内第三大PCB生产基地;通过减法淘汰落后产能,依法强制关闭和整治全市348家“五小”企业和438家重点污染企业;通过乘法做优传统产业,重点支持特钢、铜材、建材和装备制造类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促使传统企业提升效能;通过除法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现代农业等生态产业,做大绿色经济这个“分子”,提高生态产业比重。

加强生态修复治理。深入推进水污染综合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工矿废弃地复垦、地质灾害和重金属污染治理等重点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全面启动覆盖城乡的“五边三化”生态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在城区边、集镇边、干道边、长江边、湖泊边持续大力进行绿化、洁化、美化。坚持把开发利用与修复治理统一起来,把采矿显性收益与环境治理成本兼顾起来,把原矿开采与矿产资源延伸加工、形成产业链布局统筹起来,按照“有序、有限、有期”的原则,做到依法开采、规范开采、集中开采、科学开采,实行开发一片、治理一片,开发完毕、治理到位,让绿色真正成为黄石发展的主色调。

完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要求。黄石市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赔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和激励机制,健全矿山治理备用金制度,推动形成生态环境破坏者赔偿、建设和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格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探索运用市场化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资源交易、环境设施建设;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离任审计、生态建设实绩公示制度,把发展的责任套上生态的“笼头”。

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全社会的生态自觉,健全的生态基础设施是支撑。黄石市在各工业园区建设统一的污水处理、固废处置、热电气联供、生态隔离带等环保设施,实现园区生态化、低碳化;在城区打造一批小型森林公园,加快标准化农贸市场、星级公厕、污水管网等系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交优先、出租车换代升级等系列交通改革;在村镇,推动村镇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置,力争到2017年,每一个乡镇至少建一座垃圾压缩转运站和污水处理厂,每一个村有一辆垃圾清运车。

开展生态创建活动。生态创建活动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激励作用。黄石市大力开展生态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创和评选最美乡村活动。扎实推进森林城区、卫生城区创建,鼓励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举办各层次园林博览会。2013年,铁山区将500多亩乱石成堆的工矿废弃地进行绿化改造,在国庆期间成功举办了园林花卉展览会,使工矿废弃地变成了大花园。以此为契机,黄石市积极筹办2014年首届市级园博会,坚持以园博会为导向,以各类生态创建活动为基础,加快形成全市动员、全民动手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

5.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 篇五

一、现状和问题

“十五”期间,全市实行了蓝天、碧水、安静、绿化、洁净、朝阳六大重点环境保护工程,重点进行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市建设、城市集中供热建设,并实施了全面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等一系列重大措施,确保了在全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环境质

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市区空气达到和好于二级天数由“十五”初期的242天,提高到295天,延寿、阿城、方正、依兰4个县(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噪声达标区面积不断扩大,市区噪声达标覆盖率达到了85。整个城市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和恢复效果显著,生态环境破坏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城市载体功能水平有所提高,主要环境指标接近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标准,初步形成以清洁生产和绿色产品生产为主体的生态经济框架;科教和生态社区的普及深入人心,市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和自觉参与程度明显提高,初步建立起生态市建设的科技支持体系,初步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污染物总量控制状况

“十五”期间对哈药、哈啤等20家超标排放废水企业共投入1亿余元进行治理,60的省控重点企业实现了水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指导和帮助350家企业深入开展了清洁生产和“三废”综合利用,共削减COD近千吨,创效益2亿元。推进松花江及一级支流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完成了“十五”规划的目标。全市共削减COD2.28万吨(与九五末期相比),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比九五末期下降了18.5,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了94。

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在建成区内全面实行原煤散烧管制,限期更新改造锅炉、除尘器,改用清洁能源的锅炉、茶炉、大灶达到100,95以上单位使用了洁净煤技术产品,洁净配煤、型煤使用量达到了298万吨(2001-2004年),因此一项就减少烟尘排放量1.23万吨,减少SO2排放量1.72万吨。开展了扬尘污染专项治理,覆盖“三堆”率达到100。检测机动车尾气15万辆/年,十五期间治理超标车辆约3.2万辆,使机动车尾气达标率提高到91.6。推进了城镇集中供热和区域联片供热工程建设,拆除、停用各种分散小锅炉、烟囱,治理、改造及安装除尘器,推广使用电、气等清洁能源锅炉。

噪声达标区面积不断扩大,市区噪声达标覆盖率达到了85。市区交通噪声值年际变化呈稳中下降趋势,较“九五”期间平均值(70分贝)下降了1.7分贝,交通噪声污染程度减轻。市区区域噪声呈逐年下降趋势,“十五”期间年均值为56.2分贝,低于“九五”期间平均值1.4分贝,污染程度减轻。

固体废物处置范围进一步拓宽,扶持餐饮废物、实验室和化验室废液、感光材料、废液、废铅酸蓄电池等15家单位开展了无害化处置及综合利用试点。2004年转移、处置危险废物53000多吨,其中,处理医疗废物1825吨。

二全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200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投资近7.1亿元,建设完成了2个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改造,全市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5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了65。

推进城镇集中供热和区域联片供热工程建设,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800万平方米,使集中供热面积达到了46。拆除、停用各种分散小锅炉718台(套),拔掉小烟囱681根,治理、改造及安装除尘器3000余台(套),推广使用电、气等清洁能源锅炉337余台(套)。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体系也得到完善。2004年11月哈尔滨市首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向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一期工程)正式运营。这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建成使哈尔滨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45,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使用年限为17年。此前哈尔滨市有垃圾填埋处理场6座,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其中6座垃圾填埋场均为简易填埋,未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要求,仅有日处理2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达到了无害化、减量化。

“十五”期间我市环保投入继续稳步增长,共计投资约90亿元,2005年环保投资指数达到了1.7。

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

“十五”期间,我市加大了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力度,实施了水土保持、流域环境综合整治、草地治理、植树造林、湿地保护、国土整治等项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工程,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恶化趋势得到进一步遏制。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957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39.2;对松花江流域及14条一级支流进行了生态林、护岸林建设,开展松花江干、支流两侧2公里范围内以化肥、农药污染、污水集中控制、点源治理为重点内容的综合整治;退耕还林60.5万亩,封山育林36.45万亩,生态恢复治理率达到了47.6;倡导生态农业,培育农业循环经济试点30个;同时,减少农田的农药、化

肥使用量,积极推广、鼓励施用生物肥、有机肥;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和有机、无公害生产技术,全市共建有机食品基地10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95.6万亩。

建设环城生态功能圈,全市共完成植树造林、退耕还林15453亩,全市共投入资金1449.6万元,完成任务量的190.3。推进以“提档增量”为主要内容的绿化工作,重点实施了绿色通道、退

耕还林、生态功能林、村屯绿化和两荒治理及三北防护林四期等六项工程;在重点建筑稠密区和重点街路、市区高架桥、立交桥实施垂直绿化试点,建生态园林村47个;进一步改善了哈尔滨市区周围的生态环境,增加了郊区绿量。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9,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1.7。

四环境执法进一步规范

1.执法队伍建设得到强化。“十五”期间,全市环境监察人员达到891人,同时执法装备和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市级环境监察部门通过国家环境监察一级标准,8个区(县)通过国家环境监察二级标准。

2.执法工作不断深化,监察范围不断扩大。“十五”期间全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重点在执法人员素质、监督环保制度落实、规范执法行为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自身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圆满完成了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组建了松北区环保分局和机动车尾气管理中心,推进了环保行业协会民间化进程。市环境监测站在全省首批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检测和省环保产品认可检测两个资质。道里、南岗、道外、香坊、动力、呼兰、阿城、五常、尚志等6区3县(市)的环境监察大队顺利通过了国家环境监察标准化二级验收。市环科院率先在省内完成了《哈市供热规划环评》和《环境质量全面达标规划》。进一步完善了全市环保网络化办公、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六“十一五”期间需要面临的环境问题

“十一五”期间不仅要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遗留的历史欠账、避免爆发大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维持基本的生态环境稳定,而且还要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污染物排放总量将有所增加

预计到2010年,随着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市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将加快,我市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工业废水、城市污水排放量将会增加,大气环境将面临煤烟型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的双重压力,城市垃圾将成为困扰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问题,若不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污染物排放量可能有所增加,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转移趋势也将加快。因此,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水平提高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需求将急剧上升。

2、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难度大

我市经济快速发展,但自我积累能力不足,资源利用和保护还不协调。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市森林生态系统将呈数量增长与质量下降并存的状态;优良草地面积减少,草地品质偏低,湿地面积将缩减;水土流失仍较为严重,农业土地资源占用和破坏问题依然突出,耕地面积呈下降态势。

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和逆温现象将有所增加。

3、过去未引起重视的环境问题逐步显现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过去未引起重视的环境问题已逐步显现。工业污染所占比重下降,生活污染比重在上升: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引起的尾气污染呈加重趋势;大量的产品类废弃物(如报废车船、废旧电器、废轮胎)和废水、废气处理产生的污泥等非传统废弃物急剧增加;医药、化工、食品等生产工艺异味和恶臭扰民时有发生;PM10等细颗粒物污染问题严重;受污染的土壤的程度和面积有加重和扩大的趋势。现有的技术和手段对这些环境问题,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必须加紧对策研究。

4、环保监管能力急需加强

我市缺乏强有力的统一环保监管机制,环境保护综合协调能力不强。现有的环境法律法规缺乏有力的强制措施,对环境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偏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全市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统计、环境信息系统等自身能力建设及管理手段落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监测、调查取证、污染事故预警和应急反应等手段远远不能达到依法行政的要求。

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尚未健全,公众参与渠道不畅、能力不强。

二、环境保护发展目标

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到2010年,重点地区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开始恢复;地方环境法规、政策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能力得到加强;哈市城区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指标,各区、县(市)达到生态示范区指标。

主要“规划”指标

⑴环境质量指标

水环境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6%

——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且市内无劣Ⅴ类水体

——松花江流域规划控制断面水质达标率大于70%

大气环境

——哈市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310天/年,并采用空气自动连续监测系统

——县级城市空气质量保持在现在基础上有所改善

声环境

——区域环境噪声小于60dB

——道路交通噪声小于70dB

生态环境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的比例大于30%

——占国土面积10%的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得到保护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6.5平方米

辐射环境

——环境及核设施周围的辐射水平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

⑵污染防治指标

——废水中化学耗氧量、氨氮排放量在2005年水平上削减5%

——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控制在2005年水平

——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得到安全处置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大于80%,污水再生利用率大于20;十一县(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0以上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大于90%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大于90,并无工业危险废物排放

——自然保护区覆盖率大于5(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于3

5——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达到90%

——重点污染源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

——重点污染源工业企业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100%

——烟尘控制区覆盖率100

——城市集中供热率大于80

——城市气化率大于90

——规模化养殖场和集中式养殖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0%,污水排放达标率达到80%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

⑶环保管理能力指标

——健全环境质量、污染排放、分析方法环境标准体系

——环境监察、监测、信息、宣教能力达到标准化水平

——建成全市、部分县级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

——基本建成松花江流域水域国控和市界水质自动监测网络

——初步建成生态环境和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

——建成市级环境应急响应系统

——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率大于80%

——重点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发放率达到100%

——辐射工作单位安全许可证发放率达到100%

⑷生态示范区建设指标

指标

三类

二类

一类

考核指标

1600

1.5-1.6

1.4-1.5

符合当地政策

≥60

1.00

<600

2700

1.4-1.5

1.3-1.4

同左

≥80

1.10

<400

4000

1.3-1.4

1.2-1.3

同左

≥90

1.20

<200

(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

(2)缄镇单位GDP能耗(吨/万元)北方

南方

(3)人口自然增长率(‰)

(4)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5)环保投资占GDP比例()

(6)单位GDP耗水(立方/万元)

区域

生态

环境

保护

(7)森林覆盖率

平原绿化

草原超载率()

(8)退化土地治理率()

(9)灌溉定额(立方/亩)

(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执行)

水分生产率(公斤/立方)

(10)受保护地区面积()

(11)矿山土地复垦率()

达到国家有关标准

达到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标准

<10

>60

旱地<300

水田<500

0.9

>10

>30

同左

同左

<5

>70

<250

<400

1.2

>10

>40

同左

同左

0

>80

<200

<300

1.5

>10

>50

农村

环境

保护

(12)秸秆综合利用率()

(13)畜禽粪便处理(资源化)率()

(14)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公斤/公顷)

(15)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

农药施用强度(折纯,公斤/公顷)

(16)农用薄膜回收率()

(17)受保护基本农田面积()

>70

>80(30)

<280

>30

<3.0

>80

>80

>80

>90(40)

<280

>50

<3.0

>85

>8

5>90

100(50)

<280

>70

<3.0

>90

>90

城镇

环境

保护

(18)城镇大气环境质量

(19)水环境质量

(20)城镇噪声环境质量

(21)城镇固体废物处理率()

(22)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

达到功能区标准

同上

同上

分别达到国家标准

>7

同左

同上

同上

同左

>8

同左

同上

同上

同左

>10

参考指标

>35

>50

>30

>80

>50

>75

>40

>90

>70

>90

>50

三、重点工作

一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l、加强环境管理,提高污染防治力度

⑴推进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提高企业环境绩效

全面推行落实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完善排污申报制度,对污染源排污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将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与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相结合。实施总量控制定期考核和公布制度。建立基于环境会计和排放绩效的企业环境报告制度。重点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发放率达到100%

⑵严格新建项目审批,提高环保准入门槛

严把经济效益低、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重的项目准入关。审批重大项目和环境敏感项目,要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审批报告表以上的建设项目,要进行项目评估;非保密的建设项目,要将项目基本情况、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审批意见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改扩建项目必须实行以新代老,确保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对在居民居住区内开办产生噪声、振动的露天营业性机动车停车场、空车配货场点和在居民楼内开办产生噪声、振动的机动车修配厂、加工厂、歌舞厅、酒吧等经营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强化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项目的跟踪管理,切实解决省、市、区(县)办理的建设项目审批与“三同时”管理脱节、重批轻管、验收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开展全市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执法检查,公开查处和曝光一批未经环保部门批准违法开工建设的较大型项目,实行环境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⑶严格执法,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

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继续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从严处罚环境违法的有关责任人。加强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联合执法,充分发挥金融、工商、供电、供水等部门打击违法排污企业的职能作用。加大专项工作和限期治理工作力度。在电力、石油、化工、轻工等严重污染的省、市、区(县)控企业中开展清洁生产规范化审核,每年完成50家审核任务。落实省、市、区(县)控污染源总量控制指标,并以环境容量测算为基础,做好从目标总量转为容量总量控制的基础工作;加强排污许可证发放后的动态管理,对持证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定期考核、公开通报、审核,对超过总量指标排污的,要限期改正。

2、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加快哈市环境基础设施如危险废物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城市垃圾处理的建设,以加大城市防治污染能力,加快城市综合整治步伐,进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3、突出重点水域治理,确保饮用水源地安全

根据国家松花江流域治理规划,实施松花江水污染源头治理、沿江污水截流、航道疏浚、河床清淤等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协调上、下游地区共同搞好松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

松花江哈尔滨流域优先保护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有效控制流域排污总量,大力加强流域水环境监管,遏制流域水污染加重的趋势。到2010年,确保流域内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市界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城市污染严重水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因地制宜协调好供水、节水与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施建设,优先建设城市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必须进行无害化利用或处置。松花江哈尔滨流域“十一五”期间新增污水处理规模达到148万吨/日。

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市供水量不足的问题,改善水质,我市确定建设磨盘山新水源的工程项目。目前工程进展顺利,一期工程预计年底完成,2006年向城市日供水45万立方米,二期工程在2010年前完成,可实现日供水90万立方米。届时,我市居民生活用水全部来自磨盘山大森林的洁净水。

4、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普及城市集中供热,全市集中供热率将达到92%;治理现有不合格锅炉,并定期维护、检修消烟除尘设备,更新改造燃烧技术,推广新型达标、节能型煤锅炉和新型煤制气锅炉;调整能源结构,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改变能源结构,推广高效能、低污染燃料。积极引进利用俄罗斯天然气,继续推进哈依煤气工程,使全市城市气化率达100,民用型煤普及率达95,工业型煤普及率达60;控制扬尘及外来尘污染,制定城市生态防护工程规划,增加城市外围防护林面积,严格实施规划中的各种措施。此外,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增加道路软硬覆盖率,强化对施工工地和露天煤场、灰场、垃圾场等方面的管理,建立扬尘治理、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强制市区残土拉运车辆进行硬盖密闭运输;加强城市绿化、生态防护工程建设,减少地表裸露面积,在住宅朝阳区地面种植树木及绿地,背光区的裸露地面应用步道板覆盖,减少由于地表裸露造成的扬尘污染。小区及区域绿化应落实到居民委,并发动群众积极参与。

限期治理烟尘、尾气排放污染源。继续抓好清洁能源和洁净煤技术产品推广工作,在市区内全面实行原煤散烧管制,烟控区覆盖面要达到100,对锅炉、茶炉、大灶限期使用清洁能源和洁净煤技术产品达到95以上,各县(市)使用率达到30以上。推广新型高效除尘设施。继续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全面实行“简易工况法”检测,对不达标车辆限期治理,开展冒黑烟车辆专项检查,配合公安部门禁止报废车辆上路行驶,市区机动车尾气达标率达到97以上。对同时容纳200人以上就餐的餐饮服务企业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的食堂限期安装隔油、除油烟气装置。加大城市绿化力度,增加绿化率,加大施工场地扬尘管理,残土车辆要封闭加盖,加强“三堆”覆盖,防止并减少扬尘产生。

5、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提高无害化水平

⑴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推行工业固体废物分类管理,建立工业固体废物交换中心。妥善处置危险固体废物和辐射源。推动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全面实行生活垃圾袋装化收集、密闭化运输、无害化处理。市区新建一批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取消市区垃圾站(点),完成向阳、西南部两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二期工程建设,新建江北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于90%。建设医疗垃圾焚烧场,餐饮垃圾处理场,生活垃圾发电厂。加强市区公厕建设,建设粪便处理厂,城市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强县(市)城关镇、重点建制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

⑵确保危险废物妥善处置

继续实行危险废物申报制度、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对危险废物的收集、运输、贮存、处置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加强对危险废物处置企业的监管;拓宽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渠道,实现省内外联合确保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6、加强噪声防治,确保安居环境

按照“服务为主、以民为先”的理念和“重在预防、防治结合,统一受理、归口管理”的原则,健全完善项目分类管理及告知承诺机制;业户环保诚信自律与监管相结合机制;噪声投诉统一受理、归口管理、限时办结机制;扰民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和难点案件联合执法机制;噪声污染法律法规和知识的经常化宣传机制和监管责任追究机制等一系列噪声污染防治长效工作机制,把加强机制建设放在防治工作的首位,将建立环保、业户及社区群众三元环境监管机制作为健全完善噪声污染防治长效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同时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协同相关部门共同搞好噪声污染防治长效工作机制建设,把健全完善噪声污染防治长效工作机制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中。

投资2.5亿元更新机动车2.5万辆,在高架路桥、城区内铁路及城市主干道敏感地段建设隔音屏或隔声窗。

对噪声污染严重扰民的企业实行搬迁转产;加大力度增加集中供热面积,发展住宅小区联片供热,逐步改造取消旧城区现有小锅炉房,消除锅炉风机噪声污染;建筑工地严禁人工打桩、搅拌混凝土、联络性鸣笛等超标扰民的施工方式,严格执行开工申报制度和夜间施工审批,强化夜间突击检查;加强歌舞娱乐场所审批制度,特别是对在城市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的居民区开办歌舞娱乐行业严格审批标准,建立举报电话。

“十一五”期间,在原有小区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创建市级安静小区100个,省级安静小区20个,促进区域噪声质量的改善。

7、确保辐射环境安全

对工农业生产等人为活动所造成的电磁辐射和天然辐射的增高进行监督管理,合理开发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防止对环境造成新的危害。优化电磁环境布局,对电磁辐射在其立项阶段就要对设施产生的电磁辐射场强控制目标做出规定。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初步遏制生态恶化

l、启动生态市建设规划

根据《哈尔滨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正是全面启动推进阶段工作的时期,市区将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以生态产业为重点,以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为目标,低耗、清洁、高效、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和资源、生态优势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城市化及城市生态化进程步伐加快。公众素质和生态意识明显提高,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初步实现全面建设生态小康社会目标。

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按照生态市建设规划阶段目标要求,加强生态恢复与保护工作,新增人工造林面积13万公顷;改良草场22万公顷,草原“三化”基本得到控制;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4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50,退化土地治理率达到65,矿山复垦率达到65;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13.3;到2010年,生态环境明显改观,生态建设步入健康发展轨道,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进入良性循环。继续大力推进城乡绿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6.5平方米。建成国家卫生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建成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33.76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25.2;生态示范区的比例达到80。

2、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质量

各级政府大力支持,推广“国有民营、国有民建”和“集中建设,分片管护”的管理经验,从宏观监督指导和相关政策上扶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工作,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区域的生态平衡。科学规划,加强保护区建设和晋档升级工作,自然保护区达到52处;同时,优化空间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品位,形成自己的特色。健全机制,加强保护区自身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完善保护区管理机构,实行一区一法,使保护区建设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质量。

3、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

把住科学生态环境监管关,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实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积极开展生态补偿和恢复工作,遏制人为生态破坏。

4、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

加强生物多样性履约,实施生物安全管理。开展生物物种资源调查,摸清资源情况,突出重点,建立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健全机制,加大专项检查力度,解决区域突出问题,遏制生物物种遗传资源的流失,防止外来入侵物种危害。

5、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

以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为突破口,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饮用水源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同时,开展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各县(市)分别创建省级、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6、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具体做法:通过建立由环保、农业、水文、气象等多部门、多专业相互协作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完善水田、森林、草原、湿地、河流和矿区等六大体系,对我市生态环境进行调查与监测掌握我市变化发展趋势,为生态环境规划和管理提供信息和支撑。

7、加强农业循环经济建设

具体做法:遵循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对农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流动方式实施管理调控,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实施生态农业,培育农业循环经济示范点,建设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最大限度地控制农药化肥的施入,抓好畜禽养殖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充分提高生态效率,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低的污染排放。

三加强环境监管能力,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1、加强环境监测、监管、信息网络建设

⑴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加快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步伐,市监测站要完成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和省计量认证监督评审工作,继续申办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和监测资质,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高环境质量分析、预测水平;县(市)监测站要按照国家空气监测的有效性标准,做好城关镇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加快环境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全系统“无纸化”办公;市局系统和各区实现网上公文流转、协同办公与审批、环境信息报送及视频会议等技术应用,各县(市)要实现网上环境信息报送;市信息中心要完成环境数据中心建设,加强网络维护,确保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⑵建设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提高环境执法效能。在市区主要建城区设立监控点位,并在重点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建立了排污监控网络和无线通讯网络,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和现场监督执法效率。

⑶提高环保执法能力

为全面履行环境监察职责,加强环保宣传力度,提高排污单位环保意识,通过“早查”、“夜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加大检查频次,防止偷排漏排的发生。同时实行“包片管户”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强化日常监管职责。严格排污申报程序。加强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申报管理,提前掌握各单位、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更好地制定相应工作计划,及时预防污染事故发生。

⑷建设应急监测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污染事故亦频繁发生,应急监测就尤为重要。市环境监测站将配备多功能应急监测车,包括水、气、声、辐射应急监测仪器,可以在事故发生现场测出相关数据,为抢救提供一手资料。

⑸提升环境信息网络化水平

环境信息网络与计算机系统建设是环境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加大环境信息网络平台和环境信息计算机系统基础能力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三个环境信息基础网络系统,即环境“数据传输网”、“内部网”和“外部网”,建成“三网并用”的环境信息网络平台,进一步加大环境信息网络系统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投入,继续完成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城域网络系统能力建设任务。

2、提高环境基础与科技支撑能力,重视新型环境问题预防

做好各区“十一五”环保规划编制工作,结合规划做好自身能力建设项目的编制。建立健全国家以及地方环境标准查询、检索系统。力争20家企业通过环境管理体系及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环保产业办和园区办要大力扶持天业、工大环保、城林等10个龙头企业,建设布袋除尘、环保生物、节能环保建材和寒地污水治理产业化基地,抓好国家级环保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落实节能锅炉、噪声治理、废旧轮胎利用等5个产业化项目,启动松北环保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各区、县(市)要积极扶持一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洁净煤生产企业;完成行业协会民间化工作。

四、主要措施

一强化目标管理

宣传和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制定我市加强环保工作的《决定》,明确“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和重点任务,筹备召开高规格的全市环境保护大会。完成“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的报批工作,落实重点环保工程的资金、项目,并组织实施。

将“十一五”规划和2006年环保工作纳入目标管理,把环保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污染排放强度、环境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等环保指标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全面推进环保模范城区和生态示范区(县、市)、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各区、县(市)要进一步完善创建规划和实施方案,细化分解创建目标,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加大协调力度,全面掌握进展情况,抓好监督落实。

完善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实行统筹规划,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和产业政策,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

坚持和完善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建立噪声、扬尘、生态建设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间协调。

二加大环境管理力度

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将总量控制指标逐级分解到各级人民政府并落实到排污单位,加强排污许可证发放后的动态管理,对持证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定期考核、公开通报、审核,对超过总量指标排污的限期改正,禁止无证或超总量排污。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低下、能耗物耗高、污染物排放不能达标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未批先建违法项目,要停止建设并依法处罚,在违法企业整改合格前,不审批该企业新扩改项目。加强评估机构建设和评价队伍管理,强化环评文件技术审查。

强化现场执法,提高现场监管的频次。建立案件移交移送制度和部门执法联动机制,对环境违法案件挂牌督办,坚决打击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违法行为。继续与有关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对列入挂牌督办的环境问题逐一跟踪解决,提高信访一次办结率。

三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加强环境立法和调研,完成《哈尔滨市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哈尔滨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办法》的立法调研工作,完善地方环境法规、政策体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开展执法责任制互检,加强对环境执法活动的行政监察和法律监督。

建立环境应急、污染源监控、“12369”为一体的环境监察应急指挥中心,加大环境监察覆盖面和管理力度,提高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水平,到2010年全市环境监察队伍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二级标准;全面落实环保部门、企业、群众三元环境监管机制和企业环保诚信“三色”监管制度,综合运用各方面手段,力求使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强化排污费征收,以统一采集和核定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污数据为重点,做好排污申报工作,加强对工艺废气、噪声、粉尘、危险废物等污染物排放的核定工作。进一步规范排污收费申报、核定、计算、公示、征收等程序,开展排污费稽查工作。

加快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步伐,提高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能力。继续开展四方台、朱顺屯应急监测断面的水质、冰块、底泥、水生生物的监测,开展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演练,启动磨盘山水库水质、垃圾场渗滤液监测工作,积极争创国家先进监测站。

建立环境管理信息化保障机制,整合信息化平台,开发应用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数据中心和地理信息系统,推进环质量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完成文昌、太平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控数据联网工作,到2010年,在重点污染源安装污水自动监测仪100套,大气监测仪20套。

提高环境规划、科研、产业、投入等能力。加快区域、行业污染防治和环境质量全面达标规划、循环经济规划等环保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含硝基苯活性炭治理、沿江饮用水井污染等重点课题的科研和转化应用步伐。加大哈尔滨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力度,提高环保产业的竞争力。帮助企业做好环保项目的融资,积极争取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和中央、省环保专项资金对我市环保项目赠款、补助和贴息。

四大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

加强全民环境教育,到2010年全市各类从业人员和农民环境教育普及率达到90,中小学开设环境教育课程面达到100。

深入开展绿色单位创建工作,到2010年参建单位数量达到2000家,命名绿色单位数量达到1000家。

发挥环境教育基地和社区环保宣传监督站作用,继续抓好环境教育主题活动和舆论宣传工作,大力营造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到2010年全市环境教育基地总数达到50家,环保志愿者队伍达到5万人,社区环保宣传监督站达到500个。

五加强班子队伍建设

深入学习调研,加强班子建设,努力提高执政水平。学习贯彻公务员法,继续做好全系统干部职工政治和业务培训工作,抓好环保队伍建设。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继续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发挥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抓好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落实,增强环保队伍凝聚力。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巩固、提高系统行风建设水平。抓好系统文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从源头上防止腐败。

六加强“规划”组织保障

⑴建立全新的环境保护和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各级政府部门对辖区内环境质量负责,将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放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

⑵明确部门职责。各项任务和计划分别明确责任部门负责牵头、落实、资金、跟踪、评估、考核。

⑶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各项目责任单位组织实施具体项目,并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负责。各项目单位的主管领导作为项目负责人。

6.市冬季林业生态建设方案 篇六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按照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总体目标和我县林业生态建设的具体要求,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点面结合,突出抓好淇河绿化、生态廊道绿化、宝山工业园县绿化、太行山绿化等重点工程,圆满完成今冬明春林业生态建设任务。

二、目标任务

今冬明春全县生态造林任务6.4万亩,其中太行山绿化工程2万亩,能源林工程2.7万亩,宝山工业园县绿化0.5万亩,淇河绿化0.6万亩,道路绿化45.2公里,面积0.6万亩。育苗面积0.19万亩。四旁植树50万株。义务植树50万株。

三、建设重点及责任分工

(一)太行山绿化工程

太行山绿化任务2万亩,其中大河涧乡0.8万亩,位于大海线两侧,肖横岭、牛横岭一带;上峪乡1.2万亩,位于大海线两侧,邪矿、柏尖山一带。树种以黄连木、火炬为主,株行距2米×3米,每亩110株。按照山西长治造林模式建设,由县林业局组织实施,大河涧乡、上峪乡负责协调,20xx年8月底完成。

(二)宝山工业园县绿化工程

宝山工业园县绿化任务5000亩,其中大河涧乡亩,位于肖横岭、潘荒一带;上峪乡3000亩,位于上庄、上峪一带。树种以黄连木、火炬为主,株行距2米×3米,每亩110株。按照山西长治造林模式建设,由县林业局组织实施,大河涧乡、上峪乡负责协调,20xx年8月底完成。

(三)淇河湿地公园绿化工程

淇河湿地公园绿化任务540亩,位于快速通道淇河一桥至二桥之间。其中玄武岩厂植被恢复40亩;农地造林470亩;综合服务县建设及绿化30亩。树种以花灌木为主。由金山办事处负责租地、管理、管护,县林业局负责前期造林和技术指导,20xx年4月底完成。

(四)淇河生态园绿化工程

淇河生态园绿化任务504亩,位于淇河西岸育才学校以南、花窝村南界以北。其中,湿地景观林240亩,主要栽植芦苇、蒲草;河岸景观林、竹子景观林共264亩,主要栽植雪松、栾树、垂柳、火炬、碧桃、迎春、竹子、千屈菜等。由长江路办事处负责租地、管理、管护,县林业局负责造林和技术指导,20xx年4月底完成。

(五)淇河森林公园绿化

淇河森林公园绿化任务200亩,位于107国道淇河桥以西、铁路桥以东的淇河两岸。树种以白腊、五角枫等乔木为主。九洲路办事处、长江路办事处负责租地,采用义务植树方式栽植,县林业局负责技术指导,20xx年3月底完成。

(六)淇水诗苑项目绿化

淇水诗苑项目绿化任务100亩,位于淇河东岸,107国道以东,湘江路以北。主要栽植花灌木观赏树种。由县林业局负责实施,九州路办事处负责协调,20xx年3月底完成。

(七)金山森林公园绿化

金山森林公园绿化任务340亩,位于淇林小镇周围。由金山办事处负责实施,享受退耕还林政策,县林业局负责提供苗木和技术指导,20xx年3月底完成。

(八)快速通道绿化

快速通道绿化任务10.8公里,分三段实施。1.刘庄至快速通道一桥段。长4.3公里,每侧新造林15行,3行火炬、1行侧柏、11行杨树,宽度15米,外侧挖防护沟;2.许沟至西柴厂段。长4公里,主要进行补植补造;3.朔泉路口至西鹿楼段。长2.5 公里,每侧新造林15行,3行火炬,1行侧柏,11行杨树,宽度15米。以上任务分别由大赉店镇、金山办事处上峪乡负责实施,县林业局负责提供苗木和技术指导,20xx年3月底完成。

(九)鹤濮高速绿化

鹤濮高速绿化任务3.8公里,每侧铁丝网内栽植3行火炬,网外栽植1行侧柏、1行柳树、8行杨树,外侧挖防护沟。由大赉店镇负责实施,县林业局负责提供苗木和技()术指导,20xx年3月底完成。

(十)村镇绿化

完成2个乡镇绿化任务,分别为上峪乡、金山办事处,重点搞好镇县绿化。完成村庄绿化10个,分别为大河涧乡的大河涧村、肖横岭村;上峪乡的南山村、鹿厂村;金山办事处的山后村、下庞村;大赉店镇的焦庄村、斜里村;钜桥镇的岗坡村、野猪泉村。重点搞好围村林、道路及街道绿化。由有关乡镇、办事处负责实施,20xx年3月底前完成。

(十一)农田林网绿化

对钜桥镇的万亩粮食高产核心示范县内所有道路高标准栽植行道树,沟河坑塘栽植风景片林,提高示范县的生态效果。由钜桥镇负责实施,县林业局负责提供苗木和技术指导,20xx年3月底前完成。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广泛动员。各乡镇、办事处要充分认识造林绿化的`重要意义,采取多种形式,强化措施,广泛动员,大力宣传林业生态建设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造林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造林护林意识。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造林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全县上下要树立全局观念,要继续实行县领导分包乡镇、办事处制度,切实加强领导。县、乡、村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办事处和行政村。实行乡镇、办事处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林业站站长为技术负责人的责任制。县直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认真抓好落实,确保造林成果。

(三)科学规划,认真施工。各乡镇、办事处要根据全县造林规划设计方案和造林技术标准,认真搞好实地规划。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将造林任务分解到村,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专业队。要抓住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确保造林任务顺利完成。

(四)加强管护,确保成活。从苗木供应各环节入手,把好苗木选购、运输、存放等关口,确保苗木质量。要制定科学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明确管护责任。乡镇、办事处要对新造林实行领导包片包路段制度,设立管护责任标牌,明确责任人和管护责任,做到每片林木有人管,每段林木有人看。县文教体局要在全县中小学开展爱林护林教育,每所学校要建立一个爱林护林基地,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爱林、护林意识。要充分发挥护林员、森林防火消防队、林政和林业派出所的职能作用,调动广大护林员的积极性,同时,要对毁林案件依法从重从快处理。

7.深圳市生态市建设规划 篇七

1 景观空间格局研究的数量方法

景观多样性指数。该指数反映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优势度指数。该指数表明景观多样性对最大多样性之间的偏差, 表明景观组成中某种或某些景观类型支配景观的程度。均匀度指数。该指数描述景观中各组分的分配均匀程度, 其值越大, 表明景观各组分分配越均匀。破碎度指数。景观破碎度是指景观被分割的破碎程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为对景观的干扰强度。分维度指数。景观斑块分维度指数采用斑块周长与面积的相关关系进行计算。斑块的分离度指数。斑块分离度指数是指某一景观类型中不同斑块个体分布的分离程度。分离程度越大, 表明景观在地域上分布越分散。斑块密度指数。该指数指斑块个数与面积的比值, 这样可以计算出研究区斑块总数与总面积之比, 也可以计算各类景观斑块个数与其面积之比。平均斑块面积指数。平均斑块面积影响单位面积的生物量、生产力、养分储蓄、物种多样性及内部种的移动和外部种的数量。廊道密度指数。廊道密度是指廊道景观在研究区单位面积内的长度, 主要用来描述廊道的疏密程度, 也反映城市景观的破碎化程度, 廊道密度越大, 景观的破碎度就越大。

龙岗景观格局指数。

龙岗景观格局指数。

2 龙岗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分析

从分析对比可知, 从2009年到2013年, 龙岗城市景观生态空间格局的景观总体特征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景观类型转移矩阵

为显示一个监测周期内景观中某一要素是怎样保持或被另一种要素代替的, 采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来表示各种景观要素之间的转化情况。根据转移矩阵, 不但可以分析景观要素之间的转化及转化速率, 还可以分析出不同景观要素的稳定程度。龙岗城市景观生态格局演变过程及各景观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情况 (表4) , 根据此表可以得出2009-2013年间景观类型的斑块转移概率矩阵 (表5) 。

3 龙岗城市绿地系统现状的景观格局分析

从数据分析可知, 龙岗城市绿地系统的分配不均衡, 公共绿地偏少、居住区绿地及单位附属绿地比例偏低, 生产防护绿地比例偏大, 需要进行调整。

从分离度指标看, 居住区绿地的分离度最大, 这主要是因为龙岗城的居住区建设缺乏合理的规划, 地域分布比较分散。此外, 单位附属绿地与公共绿地的分离度也较大, 实际情况正是因为龙岗的公共绿地分布很离散, 街头绿地严重匮乏导致了龙岗公共绿地斑块分离度指数的偏高。

4 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龙岗绿地系统景观生态格局优化方案

本研究从龙岗中心城现有的绿地规划布局的基础出发, 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 对景观类型单元进行调整和构建, 包括调整原有的景观格局, 引进新的景观组分等, 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地系统景观生态格局。

5 规划前后龙岗绿地景观生态功能变化分析

根据上述优化原则和优化方案, 对龙岗绿地系统进行结构调整,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 规划前后龙岗绿地景观类型及景观格局指数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从斑块数的变化情况来看, 规划前研究区绿地斑块数略有增加。增加的斑块类型主要是公共绿地和交通绿地, 居住绿地也有所增加, 其余斑块类型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减少, 减少比较明显的是生产防护林绿地, 这主要是因为规划时减少了水源涵养区内的生产性绿地斑块数量, 并对部分生产性绿地进行了合并, 这样可以提高它们的生产效益, 因而它们的斑块数减少较为明显。

摘要:以GIS和RS为技术基础, 运用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龙岗绿地系统的景观格局。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试探性研究:运用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 并结合园林绿地分类标准, 对龙岗绿地系统进行了景观生态分类;在对龙岗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的过程中, 引入了马尔科夫模型, 从而能更有效的分析龙岗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运用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 以景观格局分析为基本方法, 对小尺度研究区域的绿地系统进行了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

参考文献

8.深圳市生态市建设规划 篇八

关键词: 本土;植物;景观;意义

一、本土植物景观的含义及重要意义

(一)本土植物景观的含义

世界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性导致了植物生态习性的不同,植物的分布呈现出地域性特色。不同的地域环境会造就不同的植物景观,比如热带雨林及阔叶常绿林相植物景观、暖温带落叶阔叶混交林相植物景观、温带针叶林相植物景观都各具特色,各地的植物景观所展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使人一目了然。各地在漫长的植物栽培和观赏审美的过程中,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影响下,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这些具有生长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被统称为本土植物景观。

(二)本土植物景观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审美水平不断提升,植物景观建设也逐步成为了当今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一重要课题。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大自然的象征,在当下社会中也代表商业与艺术审美的双结合产物,并以其本身特质具有的自然艺术美感,经过人工的后期种植与规划,逐渐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富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建设生态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城市急功近利及盲目规划导致对植物的利用存在误区与错误思想,其中较为突出就是问题就是大量的引进外来植物的植培,恰恰忽略了本土植物在生态景观建设中起到的主导作用,从而直接导致一些城市生态问题愈演愈烈。痛定思痛,人们经过反思后,开始重新审视本土植物在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作用。

二、本土植物景观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作用

(一) 保护城市环境

植物景观最大的特点就是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从而达到减菌、杀菌的目的,并且在降低噪声及调节改善气候的作用上极大,并且从美感的角度上还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植物景观就其独特的自然生理特性角度,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将碳氧比列维持合理比例。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植物景观可以承担着在低空范围内调节探徉比例的角色,缓解或消除因为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等因素导致的局部缺氧,并且吸收有害气体,比如二氧化硫、氯化氢、氯气等,缓解空气污染程度,从而更好的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些特别的植物,还可以分泌比如樟科、松科等这类具有挥发性的植物杀菌素,有效杀灭空气中的菌类,为城市空气的净化消毒起到一定作用。植物景观产生的这种独特作用是人工手段所不能达到的。

植物景观特别是本土植物景观,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从经济因素上考虑,种植植物是创造舒适生态环境最有力、最划算的方式。比如,落叶乔木的植物景观的浓荫将在夏季为人们遮挡炽烈的阳光,作为风道又可以根据人们的意愿来疏导夏季风流;冬季的稀落枝干又能投射阳光的照耀,并且主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寒风的侵袭。比如,普通植物通过自身水分的蒸发更好的控制城市的“热岛效应”及“干岛效应”,降低城市气温,增加空气的湿度。

植物景观的营造可以有效的降低城市的不良噪声,起到隔音或者消声的作用,给人们的生活与实践创造更好的环境,并且植物景观有着大量的枝叶,能够阻截和吸附灰尘,从而起到一定的防尘作用。

(二)美化城市环境

植物景观可以美化环境这是公认的事实。种植本土植物无疑是美化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建设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通俗易懂的理解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当下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中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建筑群密集程度越来越高,建筑群追求着现代质感,因此线条都略显生硬,缺少自然的随和感,而本土植物景观的种植可以调节生活在城市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的精神上的疲劳感,在生态城市建设下,可以帮助忙碌的人们愉悦身心,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弘扬当地文化

本土植物景观具有极大的特本土特色性,对于弘扬当地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与当地的文化融为一体,有甚者逐渐演变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象征。运用具有本土特色的植物类系营造植物景观对于弘扬当地文化、陶冶人们情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结语

本土植物景观可以突出展现地域的特色和生态个性特点,往往给人印象深刻。本土植物景观对于态城市建设具有多方面的实践意义,作用巨大。

参考文献:

[1]卢圣主编.植物造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2]聂影,曹灿景编著.景观园林植物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1.

[3]王先杰,孙薇薇,冯丽 编著[M]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关于诚信的高考满分作文650字下一篇:学史明理心得体会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