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共9篇)
1.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 篇一
骨折病人的护理
骨折是指骨或软骨组织遭受暴力作用时,发生的骨组织或软骨组织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部分或全部中断或丧失,畸形、功能障碍、反常活动是本病的典型症状。严重骨折患者可发生休克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闭合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黏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
开放性骨折
骨折附近的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细菌可从伤口进入,容易造成感染。开放性骨折创口可自外向内形成,例如火器伤骨折,亦可由锐利的骨折端自内向外刺破软组织而形成;如耻骨与坐骨支同时骨折时容易导致后尿道和膀胱损伤;骶尾椎骨折可能会刺破直肠。
不完全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等。
完全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完全中断,包括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骨折、压缩性骨折、骨骺损伤。
好发人群
儿童
儿童玩耍时缺乏自我保护意外出现骨折概率很高。
中年及老年人
从中年以后随着年龄增长,骨骼中的有机物减少、无机物增多,骨骼变得更脆,导致骨质强度变差,易发生骨折。
治疗周期
1.不同年龄骨折愈合差异很大,如新生儿股骨骨折2周可达坚固愈合,成人股骨骨折一般需3个月左右。儿童骨折愈合较快,老年人则所需时间更长。
2.健康状况欠佳,特别是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如糖尿病、营养不良症、恶性肿瘤以及钙磷代谢紊乱,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延长。
饮食调理
·
骨折患者饮食要均衡搭配,多选择蛋类、奶类、瘦肉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
烹饪方式多选择蒸、煮、炖、烩等方式,尽量不要选择煎、炸、烤等烹饪方式。
·
患者多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以免活动较少导致肠蠕动减慢,容易发生便秘
日常护理
·
患者睡觉时保持平卧,避免压到患肢。
·
患者应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充足。
·
骨折的儿童与老人适当补充钙质、多晒太阳。
·
按照医生的要求循序渐进的活动和锻炼,避免患肢过早负重。
特殊注意事项
·
卧床的骨折病人要多饮水,饮水量少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结,尿潴留也容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
·
受伤的部位要注意抬高,切不可低垂,否则可能加重肿胀。
·
预防
·
对于骨折的预防,主要是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防护,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意外损伤。适量的活动锻炼,定期体检,避免过早发生骨质疏松。
2.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 篇二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患者52例, 男30例, 女22例, 最大年龄86岁, 最小年龄53岁, 平均住院天数40d, 手术15例, 股骨结节髁上牵引30例,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6例, 1例因糖尿病发生股骨头坏死, 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痊愈。
2 基础护理
(1) 心理护理:加强与病人的交流, 认真做好入院介绍, 帮助病人了解院内基本情况、环境, 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和爱好, 指导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 关心安慰病人倾听病人述说, 了解病人的苦衷, 增强治疗的信心。 (2) 口腔护理:老年人因唾液分泌减少, 大量抗生素的应用易形成口腔炎, 应协助患者早晚刷牙, 饭后漱口, 鼓励病人多饮水, 必要时可用1/5000的过氧化氢液漱口。 (3) 皮肤护理:老年人皮指腺分泌减少汗腺委缩, 皮肤干燥, 抵抗力差, 又加上骨折后长期卧床, 极易造成压疮, 特别是受伤的第1~2天, 由于疼痛拒动, 使骶尾部与托马斯支架接触处极易形成压力性坏死, 因此, 要2~3h翻身1次并按摩受压部位, 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 适时用温水擦浴按摩, 促进血液循环, 保持皮肤清洁, 翻身时动作轻柔, 避免受力不当引起疼痛, 教会病人抬臂动作。 (4) 饮食护理:老年人因消化吸收机能减退, 骨质疏松, 骨折愈合慢, 因而应进食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C、D等营养丰富的易消化食物, 同时应多食水果、蔬菜、多喝水, 防止便秘, 必要时可用开塞露或缓泻剂通便。 (5) 疼痛的护理:骨折断端移动刺激周围软组织引起疼痛, 固定前不要移动病人或临时牢固固定, 轻搬少动, 由于肿胀压迫引起的疼痛, 应抬高患肢, 早期冷敷减少, 血液循环减轻水肿止痛, 并防止出血, 晚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止痛。 (6) 密切观察病情, 观察患肢变化, 注意肿胀、疼痛、制动情况, 抬高患肢或功能位, 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 有无出血、休克等,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进行处理。
3 临床病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股骨颈骨折患者, 股骨头血运不佳, 不但容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影响骨折愈合而且股骨头位置深, 骨折后由于局部剪力作用, 活动度大使骨折不易固定, 形成骨折延迟愈合, 长期卧床又极易引起危及患者生命的合并症:如肺炎、肺不张, 血管栓塞、褥疮、尿路感染及泌尿系结石, 故应重点注意病人的全身情况。
(1) 预防肺部感染:指导病人每天做深呼吸2~4次, 每次15min左右, 经常翻身拍背, 保持呼吸通道通畅, 鼓励病人多咳痰, 必要时雾化收入。 (2) 预防尿路感染:对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应用生理盐水250m L+庆大8万U行膀胱冲洗, 每日1次, 集尿袋每日更换1次, 尿管每周更换1次, 倾倒尿液时尿袋不宜高过床边, 防止尿液逆流, 每日碘伏擦洗尿道口2次, 避免尿管扭曲脱出。 (3) 骨牵引的病人应注意观察固定后肢体的血运情况, 注意肢体的温度、颜色、感觉、肿胀程度及足趾的活动情况, 以及防止发生血液循环障碍, 配合指导病人床上上肢运动, 防止关节粘连、肌肉萎缩和静脉血栓形成, 同时固定时应注意对肢体骨骼隆起部位的保护, 预防压迫性溃疡的形成。
4 专科护理
骨牵引的病人要求躯干、骨盆、下肢在同一轴线上, 患肢外展, 患足呈中立位, 防止内外旋转。牵引针眼处每日用碘伏涂擦2~4次, 防止感染, 皮牵引的病人要注意局部受压情况, 以防止皮肤出现水泡破溃, 牵行病人应抬高床尾10~15cm, 以维持患肢的牵引力, 一般固定时间为3~7周, 牵引力一般为体重的1/12~1/7, 手术病人除作好一般的护理外, 还应做好术前术后的各项护事, 制动患肢, 保持患肢外展15~30°。
5 康复指导
(1) 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坚持床上锻炼, 如双止肢及健侧下肢的屈伸运动, 收腹运动以及患肢的按摩治疗, 早期离床活动, 行手术内固定的病人, 一般3个月可离床活动但不能负重, 致X光片显示骨折骨性愈合时再去拐行走, 训练要循序渐进, 以穿舒适柔软的平跟鞋, 开始独立行走时一定要有家人在场防止再次跌伤。 (2) 安全防护:积极治疗骨折前已存在的疾病, 如心律失常, 帕金森氏病, 眩晕等防止意外跌倒, 行走地面不宜坚硬光滑, 室内光线充足, 同时应减少障碍物, 建议从事常规而危险性不大的活动, 如行走、起身等, 禁止攀移爬高等活动, 步态应慢、稳、准, 避免去人多场所, 防止拥挤跌撞。 (3) 复诊:病人出院后1年内每3个月复诊1次, 2年内每6个月复诊1次, 以便掌握骨质生长情况, 指导康复锻炼。
参考文献
3.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 篇三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护理;老年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115-01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量下降有关,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摔伤所致。经过有针对性护理及术后功能锻炼,获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1护理
1.1牵引护理
外展型骨折或无移位以及老年体弱状况不能耐受手术者,一般予持续患肢牵引6周—8周,需手术治疗者为减轻疼痛,避免骨折错位损伤周围组织便于手术复位、减轻手术出血,术前先行牵引治疗5d—7d。牵引时,保持牵引绳于肢体轴线一致,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软枕抬高下肢20°—30°,促进静脉血及淋巴回流。
1.2术前准备
1.2.1心理护理
老年人体制差,心理负担重,而且对术后行动的诸多限制感到不便,担心脱位等。对此,要耐心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及效果,同时介绍成功病例,细心体贴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以消除疑虑、恐惧、驚慌和烦躁的心理,向其及其家属交代手术的必要性、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术后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3术后护理
1.3.1观察
术后予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严密观察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观察伤口辅料有无渗血,皮肤末梢血运,及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并记录。监测患肢血氧饱和度变化,密切注意伤口和肢端血循环情况,在进行护理工作及使用变器时防止引流管被牵拉脱出。
1.3.2体位护理
术后置患肢外展30°中立位、软枕垫高20°—30°,两腿之间置一软枕相隔,以避免患肢内收、外旋造成髋关节脱位,合作欠佳患者常规予患肢踝套皮牵引,或患肢穿防外旋鞋,维持患肢中立位。
1.3.3引流管护理
妥善固定各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是挤压,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并记录;为了保持正确体位,防止脱位,鼓励患者多饮水,1500ml/2000ml/d,达到自然冲洗膀胱作用.
1.3.4饮食护理
饮食指导 由于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弱,易发生便秘,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根据不同的饮食习惯多吃高蛋白、高热量及维生素多、含钙丰富的食物,以利骨折愈合。
1.3.5预防并发症 (1)防止褥疮: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每2h翻身或抬臀1次,并协助按摩骶尾部、内外踝等骨突出部,避免局部皮肤潮湿、摩擦等物理刺激。(2)防止坠积性肺炎:老年人呼吸机能低下,因此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咳嗽动作,协助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3)保持大便通畅(4)防止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尿管的患者,鼓励每天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1.4功能锻炼
1.4.1 早期锻炼 即入院后或术后次日即可指导病人训练股四头肌收缩和做踝关节跖屈背伸锻炼,每次锻炼时间为10-20min,每2h进行1次。同时做健侧的直腿抬高运动,要求抬高离床面15°。
1.4.2 术后功能锻炼 内固定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置换术拆线后和单纯牵引治疗去牵引后就可以做屈髋、屈膝练习,并可扶拐下地或在骨科牵引床上站起扶杆做患肢不负重的行走。
1.4.3 出院指导 嘱病人多食高蛋白、富营养之食品。下床功能锻炼时最好有家人在旁保护,以免摔倒造成2次骨折。 半年内禁止侧卧、盘腿坐,以防患肢内收、外旋、造成不良后果。 定期检查。
参考文献:
[1]许学猛.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应注意的问题讨论[J].实用医学杂志,1997,3:145.
[2]刘洁珍.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516.
[3]易祖玲,孙燕.11例伽玛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3.
4.下肢骨折骨牵引病人的护理体会 篇四
江西省泰和县中医院
罗继珍
343700 摘要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骨牵引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根据对80例下肢骨折骨牵引患者护理情况的回顾和总结。结果:80例骨牵引患者牵引时间最短1周,最长8周,平均时间约4.5周,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缓解了肌肉紧张度,使骨折得到整复,也为择期手术的病人做好术前准备。结论:骨牵引病人在基础护理,加强生活、心理护理,解除生活不便的困难。安排丰富的文化生活,使病人精神愉快纠正病态心理,保持心理健康。保证牵引效果,防止发生各种并发症,达到治疗目的。
关键词 下肢骨折 骨牵引 护理
当人发生骨折时,不但引起皮内、筋骨、脏腑的创伤,而且还会导致精神及心理上的创伤。而骨牵引是下肢骨折病人首选治疗方法。骨牵引时间长,功能恢复较慢。因长时间牵引活动不便,疼痛,易发生褥疮、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此类病人易出现紧张,忧愁,孤独,烦躁,甚至无故与争吵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地发现和处理好这种精神、心理上的负担,将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如何做到骨牵引病人的护理舒适及有效的功能锻炼,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是目前护理人员面前的一门新学问。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我科自2009年7月-12月份 80例骨牵引病人在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同时,加强心理、生活护理。加快了下肢骨折的愈合,效果很好。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7-12月份,共收住下肢骨折骨牵引病人80例,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13-88岁,平均年龄50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股骨干骨折20例,胫腓骨骨折10例,行胫骨结节 牵引70例,跟骨结节牵引10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0例,牵引时间最短1周,最长8周,平均时间约4.5周。
2骨牵引的目的和适应症
牵引既有复位又有固定作用,在骨科应用广泛,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不宜手术的病人,也可以通过牵引达到治疗目的。
2.1牵引目的和作用 牵引可达到复位与固定的双重目的,其主要作用如下:(1)使骨折复位,尤其是矫正骨折缩短移位。通过调整牵引角度,也可矫正成角和窟转移位。(2)稳定骨折断端,有止痛和便于骨折愈合的作用。(3)使脱位的关节复位,并可防止再脱位。(4)使轻、中度突出的椎间盘复位,减轻脊髓和神经压迫症状。(5)使患肢相对固定,防止病理性骨折。(6)矫正和预防关节屈曲挛缩畸形。(7)肢体制动减少了局部刺激,减轻了局部炎症扩散。(8)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血液回流,消除肢体肿胀。(9)使关节置于功能位,便于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10)便于患肢伤口的观察、冲洗和换药。(11)便于病人的护理。
2.2牵引治疗的适应症(1)骨 折 包括新鲜骨折和陈旧性畸形愈合的骨折。新鲜骨折
轻、中度移位可选用皮牵引或颌枕带牵引,移位明显时宜选用骨牵引。
畸形愈合的骨折
手法复位后可选用骨牵引。(2)关节脱位 主要用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新鲜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若手法牵引复位失败,可持续牵引2~4周后,再行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
新鲜关节脱位 手法牵引复位后辅以皮肤牵引,防止关节再脱位。(3)关节及其周围的病变 包括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以及关节周围的软 组织炎症,如髂窝脓肿、肢体蜂窝组织 炎等,用皮肤牵引可预防和矫正关节屈曲挛缩畸形。(4)骨骼病变 包括骨肿瘤、瘤样病损、骨髓炎和骨结核等,用皮肤牵引可防止发生病理性骨折。(5)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可用兜带牵引以达到治疗目的。护理
(一)病人问题
病人因躯干肢体牵引活动明显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长期卧床牵引除引起不舒适以外,单调呆板的生活、各种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对疾病预后的担忧等,易引起病人消极的情绪反应。长期卧床还会造成各种并发症,影响疾病的顺利愈合。
(二)护理目标
保证牵引效果,达到治疗目的。加强生活护理,解除生活不便的困难。安排丰富的文化生活,使病人精神愉快纠正病态心理,保持心理健康。防止发生各种并发症。
3.1一般护理
对牵引病人,应进行交接班,每班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活动情况,维持牵引于正常状态。病人活动不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因此应主动帮助病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病情许可,可教会病人在床上借助拉手,利用便盆大小便等,向其及解释牵引的原理和方法,告知牵引重量是根据病情决定的,不可随意增减,不可随意提捶及取消牵引,注意保持有效性。冬季应注意肢体保暖,可用棉被覆盖或包裹,防止受凉。定期为病人做清洁卫生护理,如洗头、擦浴等,使病人清洁、舒适,也有利于血液循环。
3.2常见并发症防止和护理
3.2.1发生血液循环障碍:随时观察肢端血液循环。观察项目包括肢端皮肤颜色、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情况、趾活动情况以及病人的叙述,如有无疼痛、麻木的感觉等。检查毛细血管充盈情况的方法:用力按压趾甲,甲床出现苍白区,松开后又很快转红润为血液循环正常。如肢端皮肤颜色变深、温度下降,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毛细血管充盈缓慢,被动活动趾引起剧痛,病人感觉肢体疼痛、麻木,说明发生了血液循环障碍,应及时查明原因,如是否包扎过紧、引牵重量过大等,须及时处理。
3.2.2牵引无效:(1)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防止滑车抵住床尾,防止牵引锤着地,防止牵引绳断裂或滑脱,牵引绳上不能放置枕头、被子等物,以免影响牵引效果。(2)要适当垫高床尾,以保持牵引力与体重的平衡,防止发生诸如下肢牵引者足部抵住床尾栏杆
3.2.3牵引不正确 :(1)牵引时患肢放置的位置应符合要求,如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时患肢需保持外展中立位。但单个肢体的位置应与躯干、骨盆联系起来看,否则易引起错觉。为防止患肢外旋,可穿带有横板的防外旋鞋。(2)股骨上段骨折行骨牵引时,患肢应尽量外展,病人保持半卧位,以利于骨折对位。胫骨中下段骨折行跟骨牵引时,可将牵引绳系在牵引弓的外角,使踝关节.轻度内翻,以利骨折复位。(3)牵弓的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不可随意增减。重量过小,不利于骨折复位或畸形矫正;重量过大,可导致过度牵引,造成骨折不愈合。当牵引病人叙述患处疼痛时,应认真分析原因,不可简单地减轻重量。(4)告诉病人及其家属,不能擅自改变体位,不能自己增减重量,否则造成牵引失败而影响治疗。
3.2.4防止钢针眼感染:保持牵引针眼干燥、清洁。针眼处不需覆盖任何敷料,每日用酒精棉签涂擦1次即可。针眼处如有分泌物或痂皮,应用棉签将其擦去,防止痂下积脓。注意牵引针有 无左右偏移,如有偏移,不可随手将牵引针推回,应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后调至对称。若是牵引针反复发生偏移,可用宽胶布粘贴患肢于牵引架上,防止移动。
3.2.5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不活动,加之头低脚高位,或因疼痛而尽量控制不咳嗽。尤其老年病人抵抗力差,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用力咳嗽,定时拍打背部,用拉手练习起坐等。
3.2.6防止发生褥疮:在骨突起部位,如骶尾部、大粗隆、双侧髂嵴、膝踝关节、腓骨头和足后跟等处放置棉圈、气垫等,并定时按摩,每日温水擦浴,保持床铺干燥、清洁。若皮肤受压发红,可涂抹红花酒精后按摩。
3.2.7防止足下垂:腓总神经损伤和跟腱挛缩均可引起足下垂。因此下肢牵引时,应在膝外侧垫棉垫,防止压迫腓总神经。行胫骨结节牵引时,要准确定位,以免误伤腓总神经。如病人出现足背伸无力,则为腓总神经损伤的表现,应及时检查去除致病原因。平时应用足底托板或砂袋将足底垫起,以保持踝关节于功能位。如病情许可,每天应主动伸屈踝关节,如因神经损伤或截瘫而引起踝关节不能自主活动,则应作被动足背伸活动,以防止关节僵硬和跟腱挛缩
3.2.8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患肢长期固定不活动,肌肉代谢活动减退,导致肌无力和肌萎缩。关节液及血液循环不畅,浆液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和软骨变性,引起关节活动障碍,使关节僵硬。在牵引期间应鼓励病人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如肌肉的等长收缩、关节活动等,辅以肌肉按摩及关节的被动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肌力和关节的正常活动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2.9防止便秘:长期卧床使消化系统活动发生改变,肠蠕动减慢,易发生便秘。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粗纤维素食物。指导病人每日按摩腹部:先由右下腹至右上腹,由左上腹至左下腹达耻骨联合上方。如已有便秘,可口服20%甘露醇液,每日3次,每次30ml,也可用开塞露肛门灌入或用肥皂水灌肠。
3.3心理护理
下肢骨折往往是突然的意外伤害,因伤痛和功能障碍,影响病人的生活、运动、学习及工作,给病人心理带来痛苦和心理压力。为此,对病人应热情接待,主动用关切的语言与病人交谈,鼓励病人说出心理感受,掌握其思想变化,对不良的心态反应及时疏导和帮助并根据病人需要提供疾病的信息,做好病人的术前宣教,病人应注意事项,康复时间、程序,对病人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给与心理疏导,鼓励病人及家属制定护理计划,及时发现了解病人的所需,并加以解决,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还可引导病人开展读书活动及欣赏音乐等,以丰富病人的文化生活。
3.3.1 对紧张的护理
疼痛是病人最主要的症状,表现在患处肿胀、皮肤绷紧、青紫,不轻易让人触摸。稍有轻微治疗动作,甚至有治疗动作的意向,病人就会表情痛苦,大汗淋漓、呻吟不止等,特别在整复过程中,病人的疼痛心理显得更为突出。此时患者思想处于既恐惧又依赖的矛盾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情志护理应从体谅的角度出发,必须首先安神定志,多做解释工作,说明骨折后,由于机体气血运行紊乱,气机凝滞或营血离经,阻塞络道,瘀滞于肌肤腠里,故局部肿胀疼痛,随着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和时间的推移,这种肿胀疼痛会逐渐消除。并可作一此能减少疼痛和消除患者心理紧张的情况介绍。同时向病人说明紧张恐惧的情绪会影响复位的顺利进行,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取得良好配合。
3.3.2 对忧愁的护理 当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中受到意外损伤后,一旦知道自己肢体发生了骨折,会产生忧愁,担心骨折肢体残废,造成行动不便或丧失能力。个别病人常唉声叹气,愁眉不展,对自己的病情十分敏感,特别喜欢观察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甚至采取偷听或故意找医务人员打探病情;所以我们应该向病人介绍他人与疾病作斗争而使病情好转及至康复的生动事例,时时安慰开导病人,指导病人家属多与病人谈心,给以精神上的鼓励,激发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
3.3.3 对孤独绝望的护理
情绪不稳定和怀疑是骨折病人在整个治疗中常发生的心理反映,特别是一些严重骨折或复位很难达到解剖对位的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病情产生孤独绝望情绪,导致心理上不平衡。有的患者会对医生的治疗产生怀疑态度,影响疗效。在这些情况下,医护人员应通过与病人交谈而审其忧苦,避其诱因,随其所喜,解其郁结,调其情志,耐心指导功能锻炼,逐步改善功能状态,消除孤独绝望心理。
3.4功能恢复的护理
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功能锻炼的目的、方法和重要性,取得合作,让病人愉快地接受锻炼,以不增加病人的痛苦为前提。要使每个病人都明确加强康复期功能锻炼,它既可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关节僵直,又可防治老年病人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但由于病人心理惧怕和对疼痛的敏感,往往不愿意早期负重及功能训练,结果导致骨折延迟愈合,肢体僵硬或强直,这尤其多见于股骨骨折的病人,而在小腿术后易形成医源性垂足。因此,早期鼓励病人作足背屈伸训练尤为重要,护士应指导病人术后第一天主动进行下肢肌肉收缩和舒张运动。教会病人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背伸及跖屈及伸屈足趾运动。做好患肢抬高练习,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及关节功能的恢复。检查股四头肌锻炼方法是否正确,可让病人把手放在膝关节上方,感觉到髌骨向上随肌肉收缩而移动,原则上骨折上、下关节不活动,身体其它部位均应进行正常活动。一般2周开始练习关节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但要以活动后病人不感到疼痛、疲劳为宜。病情许可时应练习全身性活动,如扩胸、深呼吸、用力咳嗽、抬起上身等,以改善呼吸功能。讨论
使病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在护士的协助下达到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舒适状态。舒适是没有病痛折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的良好体验,任何破坏这种状态的原因都可以造成不舒适。随着现代护理学观念的更新,找出不舒适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下肢骨折易发生感染及关节僵硬,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病人给予合理的护理及康复指导,让病人积极参与并愉快配合。功能恢复的护理,有利于血液回流,预防肌肉萎缩,防止关节僵硬、粘连,早日恢复关节功能。采取不同而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以恢复失衡的心理,促进骨折愈合。取得良好护理效果,提高生命质量是护理的使命,已成为护理研究的热点和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5.老人股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篇五
股骨粗隆间骨折,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手术,老年人最怕卧床,如果身体情况不好只能保守治疗,如片示,骨折位置不良,2周了复位有一定困难。这个位置长上有一定困难。如果对位良好,在不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下,还是有长上可能的,就是时间长啊,老年人可能耗不起。最好再去好一点医院最好是三甲医院看一看。
目前对于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有三种治疗的办法的。
1.牵引治疗。适应于骨折移位不大、身体素质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但是长期的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很多,也很危险的。
2.骨折位置较好的。可以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的。有骨折不愈合的可能的。
3.骨折复位,带血官蒂的股方肌,缝匠肌等。或血管吻合。并内固定的。
4.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年龄,身体素质,经济条件,个人观念等也是相关因素。
高龄长期卧床风险高,会出现其他合并症,股骨颈骨折对于高龄患者愈合率极低,应首选关节置换。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置换后允许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能否经受手术,需要术前进行内科评估。
股骨颈骨折后,通常按骨折的移位程度和骨折类型采用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于不完全性或嵌顿性骨折,此类骨折相对比较稳定,可通过下肢牵引或穿丁字鞋维持骨折的原始位置,等待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6个月;手术治疗是选用合适的金属钉对骨折部位进行内固定,保持骨折稳定,促进骨折愈合,适用于非嵌顿性无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此类骨折不稳定,若不予手术内固定,日后骨折可能进一步移位,影响骨折愈合,移位的股骨颈骨折,需先行复位后再予金属钉内固定。
6.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 篇六
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住院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38例, 男11例, 女27例;年龄65岁~87岁, 平均71.7岁;原发性骨质疏松22例, 继发性骨质疏松16例;骨折部位:头下型30例, 头颈型5例, 经颈型1例, 基底型2例;伴脑血栓10例, 高血压病8例, 糖尿病7例, 其他慢性病2例。
2 病因分析
2.1 骨质疏松
多数学者认为, 骨质疏松是老年髋部骨折的重要内因[1,2]。Aitken[3]使用掌骨形态学测量研究了195名股骨颈骨折的女性, 通过与正常女性的对比, 发现只有16%没有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最常见的原因是站立位时摔倒。这种低能量的应力不一定能使正常密度的股骨颈骨折, 这意味着由骨质疏松造成的骨强度下降在该骨折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4]。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是骨基质及骨矿盐的退变和缺乏。随着年龄增加, 人体内分泌激素发生改变, 影响骨代谢疾病, 使破骨细胞活性高于成骨细胞, 骨基质流失、骨结构退变、骨量下降, 出现骨质疏松。老年人股骨颈部张力骨小梁变细, 数量减少甚至消失, 最后压力骨小梁数目也减少, 致使股骨颈生物力学结构削弱、股骨颈脆弱, 当遭受轻微外力时可发生骨折。
2.2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跌倒有许多原因, 姿势和步态紊乱、视力和听力下降以及随着年龄增加, 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反应迟钝, 都会使老年人跌倒更为频繁。如果失去平衡, 他们更倾向于侧方跌倒, 这将直接影响髋部。同时, 髋部的软组织不能恰当的吸收跌倒的能量, 骨结构的强度不足以抵抗剩余的能量。
2.3 性别
股骨颈骨折女性多于男性[5]。多项调查表明, 股骨颈骨折女性更为多见, 可以达到3.4︰1。中老年人多存在全身性骨质疏松, 40岁以后, 骨矿物质含量开始下降。女性因绝经期后内分泌功能紊乱, 雌激素水平下降, 骨骼失去性激素的保护作用, 对甲状旁腺素敏感性提高, 会产生大量的母骨细胞而形成骨膜下的骨吸收, 调节钙、磷代谢紊乱, 从而加剧骨质疏松。
2.4 血钙吸收下降
人体99%的钙包含于骨骼中。随着年龄的增长, 吸收钙量低于丢失钙量而出现钙的负平衡, 加之活动减少, 骨获得生理刺激不足, 骨钙盐分解多于合成。女性绝经后饮食中钙吸收减少, 钙在肾中保存也减少, 加之活动减少, 骨获得生理应力刺激不足, 骨钙盐分解多于合成, 故女性血钙重吸收低于男性, 使股骨颈骨折发病率高于男性。
2.5 并存疾病对股骨颈骨折的影响
老年股骨颈骨折大多为生活性损伤, 但有研究显示, 医院内住院病人髋部骨折的频率是年龄相似对照组家庭骨折发生率的11倍。这或许反映了疾病、身体虚弱与髋部骨折的关系。本组病人伴脑血栓10例, 高血压病8例, 糖尿病7例, 其他慢性病2例。
3 护理对策
3.1 加强宣教
骨质疏松在股骨颈骨折的发生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因此, 提高对骨质疏松的认识, 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保健和社区医疗, 开展不同层次的卫生宣教及健康指导, 对于控制骨质疏松及骨折发生有积极作用。针对骨质疏松进行预防与治疗是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有效而简便的措施。其分为非药物与药物两大类方法。其中, 非药物方法指钙及维生素D的补充;而药物则包括抑制骨吸收型与促进成骨型两种[6]。
3.2 注意自身防护措施
大部分高龄股骨颈骨折是由于各种环境因素造成[7], 因此要为病人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防止跌倒, 主要措施有室内安置防滑地板或地毯;床要尽量低;室内照明要充足;卫生间要装坐便器和淋浴椅;穿平底鞋;佩戴髋关节保护器[8]。做好老年人的健康指导, 减少骨折的发生率, 针对慢性疾病存在跌倒的潜在因素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
3.3 合理健康饮食
注意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摄入及蛋白质摄入, 经常摄入富含钙的食品。高钙饮食从40岁开始, 有目的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饮食, 如虾、虾皮、鱼类、海藻类, 可降低髋部骨折发生的危险[9]。必要时,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剂及维生素D3[10]。同时补充高热量、高蛋白, 以增加病人的全身营养, 增强抵抗力。
3.4 适当参加户外活动
规律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灵活性, 以增加骨质的形成, 增加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平衡性及灵活性, 以促进钙剂吸收利用及激素分泌[11]。提倡护理工作走入家庭和社区, 做好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和康复指导。
3.5 其他
对于一些并存疾病的病人, 如脑血管后遗症病人, 行动不便, 反应迟钝, 这类病人应随时有人在身边陪伴。冠心病、高血压病人, 起病急, 有发生晕倒或心搏骤停猝死的危险, 发病时可能引起骨折, 护士要掌握老年心脏病病人的发病规律, 做到早预防、勤观察、早处理。病人一旦有不适感觉。或观察到异常变化, 立即搀扶到床上或沙发上,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 注意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发生, 防止跌倒。
4 小结
7.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 篇七
1临床资料 本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65-92岁,股骨胫骨折4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1例,均有外伤史。保守治疗9例,手术治疗1例,住院时间10日-24天,平均17天。
2 自我锻炼的方法 我们指导股骨骨折病人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包括患肢在内的全身肌肉和关节活动的锻炼。其方式以主动活动为基础,以促进骨折愈合,恢复患肢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为目的,因此称之为自我锻炼。此方法对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的病人均适用。
2.1 患肢肌力锻炼和关节活动 由于受骨折的限制,要在不影响骨折复位的情况下进行自我锻炼。内容包括:股四头肌舒缩,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足趾活动,同时辅以髌骨被动活动。根据患肢肿胀程度,每日3-6次,每项内容逐项进行,每次10-15min。感疲劳时减少每次活动量,增加活动次数。锻炼方法正确会对骨折端产生机械性刺激,利用骨痂生长。
2.2三点或五点支撑抬高上身和臀部 病人两手拉住牵引架上的拉手,同时用健侧腿蹬在床面上,无牵引架用两肩或双肘关节及头部作支撑,将整个上身和臀部抬高,(一下简称三点或五点支撑),每隔2小时做一次,夜间睡眠时间间隔3-4小时,每次抬高至少15s。病人因骨折不能翻身,骶尾部易发生压疮,此项锻炼示预防压疮的有效措施。体质虚弱及肥胖病人抬起或持续15s有困难时,由他人用手托起腰、臀部给予帮助,也可给于两侧交替垫软枕达到解除骶尾部皮肤受压目的。
2.3 健侧肢体锻炼和关节活动 具体内容包括:握拳伸指。肘关节屈伸,股四头肌舒缩,膝关节的屈伸,踝关节背伸,足趾活动,高抬腿,扩胸深呼吸。以上内容有腰部疾患病人做抬腿时有痛感,其余项目做起来无痛苦、易接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于上午、下午、睡前各做1次,每次20-30分钟,锻炼内容逐项进行,6-10次/分为宜。速度过快,肌肉舒缩部充分,速度过慢活动次数减少,达不到锻炼目的。
3自我锻炼的影响
3.1疼痛 本组因骨折部位淤血肿胀,病人表现为被动体位,局部疼痛,拒绝搬动。予锻炼时,指导患者掌握锻炼方法,配合有效止痛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3.2生活方式改变 本组因外伤发生骨折,卧床后生活不能自理,洗漱、进食、排便依靠他人完成。环境改变导致睡眠型态混乱,对家庭、孩子、经济负担、治疗效果及自己未来生活的担忧,病人表现出不振、焦虑、抑郁、不愿与人交谈,对锻炼不积极,缺乏信心。
3.3 受牵引装置限制 本组手术病人术前牵引7-10天,术后牵引3-5天,保守治疗病人牵引8-12周。初装牵引的病人对牵引缺乏正确认识,不敢接触,担心影响骨折错位,不敢锻炼。
3.4依赖性和被动性增强 主要表现在恢复期病人习惯于让亲人关心照顾,能做的事情也不主动做,锻炼时过度依赖于他人;少数人表现出角色强化行为,如不愿出院,主诉增多。
4 护理指导
4.1 诱导病人消除思想顾虑 病人受伤后,因疼痛,不敢翻动,对骨折后体位改变有思想顾虑,担心错位,影响愈合。此时最易发生骶尾部压疮,护理重点是指导病人学会“三点或五点支撑法”。首先讲解点事促进全身活动,增进血液循环及呼吸量的最有效方法,只要在抬起前将患肢持续牵引,不会影响骨折复位,且比他人搬动翻身痛苦小,特别是有利于预防骶尾部压疮的发生。通过诱导增加病人的参与意识,护士和病人一起完成第一次動作,然后检查病人骶尾部是否离开床面,方法正确给予鼓励不符合要求的进行矫正。肥胖和体弱病人对我们的工作表示信任,为以后的自我锻炼指导打下基础。
4.2 保持正确体位及牵引有效 疼痛是病人实施自我锻炼的最大障碍,保持正确体位及有效牵引可以缓解疼痛。病人入院后,根据治疗方案,护士及时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指导病人学会正确的使用便器,翻身和调整牵引方向的方法,病人进行牵引时由于肿胀疼痛很难保持中立位,不要强行调整,待肿胀开始消退时再逐步调整。护士巡视病人时注意检查牵引是否有效、体位是否正确,关心病人做好生活护理。对保守治疗的病人定期进行x线检查,根据骨折对位情况调整牵引重量和方向。只有体位正确、牵引才有效,才能保证在锻炼过程中病人不受疼痛的困扰。
4.3 做好病人亲属的心理指导 老年人骨折后,生活不能自理,心理负担重,亲人的陪伴与支持对于病人非常重要,护士在做好病人心理护理的同时,也要做好病人亲属的心理指导。列如希望他们多关心体贴病人,满足其需要,多谈让病人愉快的事,介绍同类病人康复经验。病人实施自我锻炼的计划时,亲属可以起到积极参与、督促、协助的作用,同时病人亲属的支持有利于病人在整个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4.4 制定可行的自我锻炼计划 病人入院后护士和病人共同制定锻炼计划,以股骨胫骨骨折为例入院1-2天掌握三点或五点支撑法,酌情进行患肢锻炼,3天后掌握锻炼的各内容及方法,每日上下午各1次,锻炼量由小到大,如无不适睡前增加1次。术后1-2天酌情减缓,3天后恢复。手术治疗的患者切口拆线后做出院指导。
4.5 加强检查督促 老年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忍受力及反应性降低,因社会、家庭及文化程度背景不同,在进行锻炼时表现不同,护士每日两次到床头检查指导督促,如护士相对固定效果会更好。态度积极者,易出现急于求成,防止超负荷锻炼,出现再损伤;态度一般者,多加强指导督促,遇到困难及时给予帮助,防止萎缩;态度消极者,多为体弱或老年痴呆病人,主动锻炼有困难者给予床旁协助支持,并鼓励家人参与,帮助病人进行锻炼。
4.6 做好出院指导 病人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后将离开医院,回家继续休养,直到弃拐后自行走路才恢复以往的正常生活。少数病人因其他疾病或年龄等原因只能坐轮椅或长期依靠拄杖行走,因此,护士做出院指导时,注重宣传自我锻炼的长远意义,鼓励病人树立生活能力的信心,坚持锻炼,为提高自身生活质量而努力。
5 小结 老年股骨骨折后卧床时间3-12周,如出现并发症给病人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从本组护理病历的实践中,我们认为早期自我锻炼,可以有效预防并治疗压疮、深静脉血栓、患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本组无1例因翻身受限发生骶尾部压疮,7例原有压疮及3例因使用便器擦伤皮肤,经锻炼治疗5-7天治愈,住院期间病人健侧下肢与患肢比较无明显肌肉萎缩,通过锻炼缓解了卧床带来的不适。
参考文献
{1}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91-399
8.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 篇八
【摘要】随着我国快步进入老年化社会,骨质疏松病人迅速上升。交通和建筑的发展。意外伤害事故明显增加,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大量上升。而基层卫生院目前基本上无术中透视设备。DHS作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金标准,作者在基层卫生院无透视条件下应用此技术24例。在直视下复位骨折,大转子下2.5CM处,维持15度前倾角用DHS定位器打入导针,感到阻力后停止进针,再与术前X片测量进针的深度比较相一致,即可钻入组合绞刀,钻入主针道,而后用探针探查主针骨道四周均为骨性组织,表示主针可正确置入,置入DHS系统后活动髋关节无卡锁怔,骨折端稳定。本技术的应用操作简单,易掌握,效果可靠可广泛在无透视条件的基层卫生院开展。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DHS.无透视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5-0045-02
自2004年至2008年9月,笔者在基层卫生院应用“无透视DHS下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4例,均取的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在42-――81岁之间。左侧11例,右侧13例。顺转子间骨折20例,反转子间骨折4例,均为新鲜骨折。为严重伴发损伤。手术时间为伤后6---72小时。
1.2 手术方式;连硬外麻醉下,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臀部用偏枕垫高,使身体与手术台呈30°角。取改良的Watson――Jones入路自股骨大转子上2cm向下经股骨大转子后侧1/3下行股骨外侧切口。根据股骨转子骨折波及范围向下延伸纵行切口,切开阔筋膜张肌和股外侧肌,切开骨膜,自股骨大转子向内向前钝性分离,显露股骨前外侧骨皮质股骨转子间骨折线近端。由助手持足踝部牵引,外展,内旋,术者直视下复位股骨转子间骨折,达解剖复位。
1.3 进针方法:骨折复位后,根据DHS确定与定位器一致的角度130°或135°,与股骨大转子顶点下2.5cm处进针,在定位器稳妥并保持股骨颈前倾角时钻入带刻度针定位导针,通过骨折断端至股骨头下进针感有阻力时停止进针,测量进针深度并与X线上股骨大转子下2.5cm至股骨头下距离基本相等,此为DHS主钉长度,用组合绞刀沿定位导针钻入主钉长度的深度,此时用探针探查所钻骨道四周应均为骨性组织,攻丝后拧入DHS主钉,置入DHS钢板、螺钉固定股骨,拧入DHS尾钉并加压,活动髋关节见骨折稳定,缝合切口,手术时间平均40分钟,出血100ml以内。
2结果
本组24例,术中组合绞刀钻入股骨颈后用探针探及骨道四周均为骨性组织22例,顺利置入DHS,2例术中谈及股骨颈后壁缺损,调整定位器前倾角,重新导入定位导针,用组合绞刀钻入股骨头颈部,用探索针探查股骨道深部四周均为骨性组织,顺利置入DHS。置入DHS后活动患肢,股骨转子间骨折端稳定性不强,于股骨大转子下置入一枚防旋钉,骨折端获得良好稳定性。术后随访一例骨折端不稳定,因未加防旋钉,年龄82岁,骨质疏松,发生髋?确?畸形型愈合,二例发生延迟愈合。
3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本组19例发生在60岁以上。骨折类型复杂,多呈粉碎性,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常用的有骨牵引,鹅头钉、DHS|伽玛钉技术等。非手术治疗虽然也可以达到骨愈合,但由于长期卧床,护理困难,且易出现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形成、心脑肺栓塞、死亡等并发症,且难以达到满意复位和牢靠固定,遗留有不同程度骨折畸形愈合,髋?确?等问题。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以使患者早日下地活动,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内固定方式的选择;内固定材料,鹅头钉目前已基本不用,伽玛钉技术中透视下进行,基层卫生院基本上无术中透视条件,DHS是目前治疗股骨转子应用最广泛的标准手术方法[1]它使用了较高强度的套筒钢板结构,结构稳固,且具有动力于静力性加压作用的特点。DHS操作简便、准确、用时少[2]。本组患者的所有手术时间不到1小时,手术切口小,出血少(《100》)。对于DSH固定后股骨转子间骨折稳定性不良的病例,增加一枚防旋拉力螺钉,不需要额外扩大切口和增加暴露范围,并且使骨折获得了良好的稳定性,减少局部旋转.,负重后,骨折不易再移位,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早期活动,减少了关节功碍的并发症。
手术操作注意点;术中定位针的打入必须注意股骨颈前的倾角,才能不穿破股骨颈的皮质。定位针DHS主钉应尽量一次打入成功,多次打入会降低钉对骨质的把持力和影响股骨头颈的血运。应用无透视下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简单,效果可靠,为基层卫生院应用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多了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1]尹成忠,蔡员华,任健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评价。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4):275
9.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体会 篇九
关键词 老年 骨颈骨折 护理 康复指导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283
老年人骨质疏松,稳定度差,骨折愈合相对缓慢,而跌倒所致骨折一旦发生,极易造成心理和生理急性创伤,一般的老年人伤前常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慢性肺病等,伤后长时间的卧床很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各种并发症,因此,做好老年人的临床护理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资料与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60~82岁,平均72.5岁;其中摔伤19例,车祸5例,伤前伴有高血压18例,糖尿病5例,心脏病9例及慢性支气管炎的3例;住院时间14~28天,平均19.5天。手术治疗20人,非手术治疗4人。
临床护理:
⑴急诊急救:老年患者伤后一般都急诊入院,急诊护士要热情主动迎接,为患者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心电图等生命体征指标检查,根据患者的情况配合医生做好急诊急救工作,根据医嘱急诊护士要协助患者家属推平车护送老年患者做拍片、化验等各项检查工作,护送患者入病房与病区护士做好病情交接,让老年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为老年患者安置病房单元要安静、整洁,采集病情资料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
⑵心理护理:老年人一般体质较差,股骨颈骨折后心理负担较重,表现为紧张、恐惧、烦躁不安,特别手术患者明显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惧怕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关心、体贴、鼓励患者,给予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指导,了解老年患者的担心、顾虑、困难,使患者稳定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手术的患者手术前向患者讲解术前注重事项,禁水、禁食情况,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配合方法,使患者对手术有较全面的了解,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手术后往往老年人对骨折及术后疼痛的耐受力下降,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疼痛的原因,用药的同时教会患者采取放松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关心体贴患者,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交谈时语言要亲切,尊重理解患者的疾苦,操作动作轻柔,避免粗暴让老年患者感到医护人员是嫌弃自己,造成心理负担,解释病情时指导细致到位,让患者心理舒心、高兴满意。
⑶保守治疗的护理:①体位:患者需卧床休息,患肢行骨牵引或皮牵引,牵引需采取中立,患肢外展20°~30°角,患肢骨牵引重量根据患者的体重,一般为体重的1/7,皮牵引重量不宜超过5kg,医生经常视牵引情况做适当的调节,发现无效牵引及时纠正。护士要经常的巡视观察保持牵引针眼清洁干燥,每天护士要用75%酒精滴孔2次,能够预防骨牵引针眼感染,发现针眼处有痂皮需用消毒棉签将其擦去,防止痂下积脓。4周后去掉牵引,可练习抬腿等活动,如果肌力好,可适当扶拐下床锻炼,自由活动患肢,患肢不负重。3个月左右复查X线片,牵引期间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及深部组织静脉炎。②饮食与排便护理:主动与家属交谈,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多吃含高纤维食物,同时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芝麻、香蕉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是护理工作的重点。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慢,养成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有利于大便的排出,可适当使用缓泻剂及开塞露。如老年患者以往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应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饮食,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糖的摄入,严格进行血糖的检测。
⑷手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医护在搬运患者时注意预防骨折移位及假体脱位,避免不恰当搬动,术后髋关节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搬动患者时注意保持外展30°中立位,两腿之间置一外展枕,用“丁字”鞋固定。术后早期不宜多翻身。注意观察双下肢是否等长,是否疼痛,合理功能锻炼,减少假体脱位,若有脱位应及时报告医生。术后要注意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预防切口感染的并发症,换药要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通畅,应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切口感染是全髋置换术后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术后前3天要指导患者用力做踝关节屈伸运动和股四头肌静止性等长收缩,做深呼吸运动和下肢肌肉收缩活动各5~10分钟,床上活动均在患肢保持外展或中立位的状态下进行,患肢不内收、髋关节不过度屈伸,每次30分钟,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术后1个月以后,应做下床站立练习,患者先移至健侧床边,由于卧床时间较长,下床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护士或家属应在床旁守护以防意外。护士指导老年患者下床方法,将健侧腿先离床并使脚着地,患肢外展,屈髋<45°,不下蹲、不坐低凳、扶拐站立5~10分钟,逐渐增加行走步数练习,有些患者因担心关节脱位而不愿意活动,应告诉患者及家属患者功能恢复的好坏与功能锻炼有密切关系,是治疗骨折的一个重要环节。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①呼吸道感染: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后,抵抗力降低,手术后卧床时间较长,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因此护理上需加强呼吸道护理,患者采用半卧位,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超声雾化吸入,以利稀释痰液。鼓励患者利用牵引床上的拉手抬起上身和臀部或坐起,增加肺活量,保持房间空气清鲜,预防感冒。②预防褥疮的护理:由于长期仰卧牵引,老年患者受压部位骶尾部、足跟等部位受压过久,患者皮肤弹性差,易产生褥疮。应指导患者家属定时翻身,翻身时注意患肢体,减少骨突处的受压,保持床铺的整洁干燥,给老年患者翻身时动作要轻柔,做好皮肤的清洁护理,勤擦身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发生。③预防血栓形成:老年患者常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容易發生下肢静脉血栓。牵引卧床时间长的患者,应用血管扩张剂,加快血流循环,鼓励患者练习床上做起、翻身,进行患肢肌肉收缩锻炼,帮助按摩患肢,促进静脉回流。观察患肢皮温、疼痛、肿胀和循环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结 果
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4例,经过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指导,患者中97%能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24例患者术后14天拆线,均未发生并发症,全部治愈或好转出院。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来院复查。
讨 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急诊入院后,急诊护士要做到主动迎接,及时处理并发的心脑疾病,住院后护士必须掌握老年患者的特点,加强临床护理和病情指导,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病情,不少老年人常合并有心脏病、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病、糖尿病等疾病,老患者感觉比较迟缓,生活能力也比较低下,须加以细致地观察、了解,给予适当的治疗和护理,鼓励患者深呼吸、多喝水,嘱咐患者补充钙质,多晒太阳以增加骨密度,每天给患者翻身,预防肺部及泌尿系统的并发症,防止发生褥疮。在牵引期间应鼓励患者尽早进行正确的活动锻炼,教会患者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在整个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