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之基本理念

2024-09-14

精细化管理之基本理念(精选8篇)

1.精细化管理之基本理念 篇一

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 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

陈国忠

在行政工作部门引进精细化管理,引导干部职工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学习精细化管理知识,推动精细化管理实践,以此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才刚刚开始。近年来,四川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积极倡导在机关事务干部职工中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举办关于精细化管理愉快而深刻的专题知识讲座,组织关于精细化管理生动而富有成效的主题实践活动,用精细化管理理念不断改变干部职工的思想,重塑他们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机关事务管理科学化水平得到了提升。由此我认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提升机关事务工作部门科学化管理水平的重要选择。机关事务工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引导机关事务干部职工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运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在服务保障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中,深入推进机关事务工作科学发展。

一、精细化管理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选择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节约型机关,以及当前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推动着机关事务工作步入以管理为核心的发展轨道,管理体制和管理内容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转变理念,改进方式,创新手段,实施量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和绩效管理,提升工作效能和保障水平,已成为机关事务工作部门的重要选择。首先,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益,降低运行成本。这是机关事务管理所要达成的重要目的。精细化管理要求从

制定工作程序、标准和流程入手,把工作要求细化量化为具体的考核标准,并强调要完善各项运行机制,在全过程管理中做到执行有标准、过程有监督、事后有总结。通过这些程序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对保障行政机关正常有序运转的机关资源实施精细化管理,使其规划统筹调配更加科学合理,标准制度执行更加规范公正,必将极大地提升机关事务科学化管理水平,推动机关事务工作在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资源节约型机关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其次,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升机关事务服务保障品质,塑造机关事务工作部门的优质品牌形象,增强影响力。再次,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抓好人的量化管理和人文管理,在机关事务工作部门形成懂程序、重规范、求精细的工作氛围。实施精细化管理,将引领机关事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转变观念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所在 观念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应有不同认知事物的观念。但是,由于传统思维定式,转变观念是一个写在纸上容易,说在嘴上容易,做起来却非常难的事,改变已经长期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是痛苦的抉择。

精细化管理要求以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去做好每一项工作。要实现这一目标,机关事务干部职工应当首先从思想认识上转变对机关事务管理的传统思维模式,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服务型节约型政府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的现代机关事务管理新理念,以此提升机关事务工作科学管理水平。

长期以来,机关事务工作部门依托机关服务保障机关,受市场经济冲击较少,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制约着广大干部职工观念的创新,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尚未得到真正重视。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引导机关事务干部

职工创新观念,摒弃墨守成规的旧观念,把精细化管理的先进方法引入日常管理的工作程序中,自觉地参与到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来,用精细化规范行为,用精细化提升素质,以此发挥出应有的管理成效。因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机关事务工作的各项管理工作是通过职能部门和全体干部职工去实施和运作体现的,每一位干部职工既是精细化管理的对象、载体和参与者,同时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只有人人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之中,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所以,机关事务干部职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是推进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内在要求和核心所在。

三、创新观念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必然途径 汪中求老师告诉我们:精者,去粗也,不断提炼,不断总结,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准方案;细者,入微也,穷其根由,由粗及细,由表及里,从而找到事物内在的联系和规律。由此可见,“细”是精细化的必要过程,“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然而,要把精细化纳入机关事务管理过程的实践中并加以推进,观念的创新是必然之途径。因为精细化管理是以持续的自我改进为特征的,要自我改进就必须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创新是管理的永恒主题,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才能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并在创新中不断地否定自我,不断地取得进步。观念的转变只能应对当前,观念的创新才能把握未来。

当前,从全国机关事务改革发展形势看,对机关事务工作实施集中统一管理,提高服务保障能力,是机关事务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这是一个创新的实践探索过程,要实现这个发展目标,我们决不能满足于目前现状和成绩,而要从机关事务工作长足发展的战略眼光去审视目前资源分散管理,一家一户办后勤与实施资源统筹,实施集中统一保障服务的利弊得失,在转变观念的同时积极地创新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机制。对一切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益,有利于提高服务保障能力的观念,都要加以积极的引导和支持,不断鼓励干部职工根据客观条件和实际情况,提出工作思路,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敢于和善于否定,敢于和善于求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促进机关事务科学管理上台阶。

四、关注细节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必然措施

细节是折射世界的一粒沙。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的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做起,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周恩来总理也时常强调“关照小事,成就大事”。他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凡是尽可能地考虑到事情的每个细节,最反感大概、可能、也许的语言和做法。总理总是以他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爱戴和国际友人的尊敬。还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案例,是说我国在开发大庆油田时,日本人从《中国画报》有王铁人头戴狗皮帽的照片,推断出此地为寒冷的东北地区;又根据运原油的列车上灰层的厚度,测算出油田与北京的距离,认定油田应在哈尔滨与齐齐哈尓之间;从《人民中国》刊载的宣传王进喜的文章中,透露出一个“马家窑”的地名,便推出大庆在安达车站附近„„历次关注细节的成功,使日本在后来的中国石油工业进口设备谈判中占据主动,大获全胜,几乎垄断了我国石油设备进口市场。我们从来都不缺勤劳智慧,却最缺做细节的精神,一定要吸取深刻的教训。

机关事务部门管钱管物,统筹机关资源,服务保障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事关机关运行成本,事关经济社会发展。这项工作可谓之为机关事务干部职工所要追求干好的大事。这件大事,是一项复杂的科学的系统工程,由若干专业知识作支撑,由无数细小的专业分类所组成。我们每天所干的大量的是一些琐碎的、单调的、细小的工作的重复,但这就是成就机关事务保障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这个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也许把这些小事做好了,并不见有什么成就;可往往一个细节的疏忽就可能导致整个机关事务工作声誉受到连累和影响。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应根据形势任务发展来不断地检验我们的规划是否科学、程序是否规范、标准是否合理、执行是否有力,改革是否符合实际,发展是否符合规律„„以此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也就干好了大事。由此,我们要牢固树立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的理念。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要转变心浮气躁与浅尝辄止的工作作风,关注细节,(下转30页)

将每一件小事做细、做精、做实、做成精品,不断提高为机关服务,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的工作效率和保障服务水平。

当前,机关事务改革发展的任务还很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的机关事务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机制、实施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政府采购管理以及推进消费制度改革等方面还需要我们做大量的细致的工作。我们应努力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以精细化管理的方法,真抓实干,长期坚持不懈,把功夫下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提高机关事务科学化管理水平。

2.精细化管理之基本理念 篇二

以前, 高中后勤管理集团对于学生的各种繁杂事务, 处于疲于进行管理的状态, 对各种后勤事务表现出来的是应付心理, 而不是设身处地的办实事。但随着高中教育的改革, 高中后勤管理作为高中教育的一部分, 受到了社会各界、家长的广泛关注, 高中学校的师生、后勤工作人员也对高中后勤管理有了更高的期待。高中后勤集团开始关注对人的服务质量, 由过去的注重“数量”, 变为现在的“质量”, 高中后勤管理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强调科学化管理、精细化服务。

精细化管理不同于传统的机械管理, 所谓精细化管理, 是将程序化办事、标准化分工融入到工作流程中, 按照合理的方式方法, 使工作内容突出重点、精益求精, 达到最理想状态。但精细化管理并不意味着每件事情都必须要上级领导亲自去办, 而是要下级员工在办事时抓住关键因素。高中后勤管理发展过程中融入精细化管理理念, 运用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手段, 对后勤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要素、流程都加以细致化的分配组合, 对后勤发展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并采用有效手段将其落到实处。[1]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运用到后勤管理中的规划、操作、控制、核算上。在后勤工作的规划方面, 要将长期规划分解成短期易实现的小规划, 确保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明确;在后勤管理的操作上, 要格外注重细节问题,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 在每一个操作步骤上, 都要又精又细, 扎实可靠, 关注服务质量;我们要切实关注整个后勤工作的落实状况, 要事先对可能出现的偏差状况作出预测, 并制定可行的解决措施, 将风险性因素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确保后勤管理条例更好的落实, 这是控制精细化的体现;高中学校后勤管理中还有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那就是独立核算, 在资金管理上要更加关注细枝末节, 严格控制财务支出, 尽可能地实现没有浪费、每分钱都高效利用的目标。精细化管理理念必须融入到高中学校后勤管理的方方面面, 最终实现整个高中学校长远发展的理想。

二、高中总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跟不上现代化服务需求, 与当下社会中一些服务型企业相比, 高中学校后勤管理中服务的对象比较单一, 而且非常特殊, 他们基本上都是高中学校的教职工和学生, 他们的知识层次、文化水平都比较高, 老师在高中的教学中非常劳累, 学生面临高考, 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因此他们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对后勤管理来说, 是更大的挑战, 同时, 也是不断鞭策其前进的“鞭绳”。社会经济飞速的发展, 社会环境也不断的变化, 校园外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全新的服务理念不断服务于社会相关企业, 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 发展更为强势。 [2]但高中后勤管理处在一个十分特殊的环境中, 竞争对手少之又少, 所以其管理理念长时间得不到改善, 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这使得高中学校后勤管理的服务质量跟不上老师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 导致高中学校的教师、学生对后勤管理十分不满。

2.高中学校后勤管理班子素质参差不齐, 管理方式传统老套, 高中后勤管理人员很多是老师的家属, 情况比较复杂, 整体年龄也比较大, 思想观念比较陈旧, 没有进行管理的能力。对于服务在第一线的员工来说, 其缺乏专业技术和服务水平以及文化水平低的特点, 使其在与老师学生进行沟通时, 不那么顺畅, 他们的工作局限于打扫卫生、值班等无技术含量的小事情上。他们缺乏主动服务、学习管理技术的积极性, 这导致他们不适应后勤管理的发展, 根据现代化新型管理理念, 学校后勤管理人员要言传身教, 给学生树立榜样,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召学生, 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很显然, 当下高中学校后勤管理集团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不够。

3.高中后勤管理方式上日益呈现社会化, 这会影响学校的文化氛围, 高中校园是一个纯洁的学生学习知识的神圣场所,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校逐渐开放, 允许许多社会营利性企业进驻校园, 比如, 学校超市、餐厅都被社会企业所承包, 这些社会企业以营利为第一目标, 疯狂赚取学生的钱, 使整个校园都充斥着一股铜臭味, 学生在这样的现实中, 也会变得更加物质化, 这玷污了中学生纯洁的心灵, 对他们人生观的形成乃至未来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针对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1.后勤人员应从根本上接受精细化管理理念。做好后勤管理人员的思想工作, 进行专业的培训, 使其了解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结合现实情况进行讲解, 将高深的理论知识变为浅显易懂的实务操作。树立后勤管理人员为人服务的思想, 通过他们的努力, 形成整个校园和谐、温馨的画面。

2.工作中设置严厉的奖惩制度, 根据管理人员的绩效好坏来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 能够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对其工作效率、服务好坏、政策执行力度的评判, 给予表现好的员工重大奖励, 对表现不好员工的进行处罚, 督促其工作的改进, 不断提高其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3.加强监督, 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指导下, 拥有了高效的操作流程, 但在实施过程中, 是否能真正将规定落到实处, 是整个管理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高中学校应该加强对校内后勤管理集团的监督力度, 赋予老师学生监督的权利, 老师学生在生活中有不满意的地方, 可以进行投诉, 要求其改正。[3]将老师学生的意见整合在一起, 制定出合乎其切身利益的管理制度, 这是提高后勤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高中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改革不仅提高了其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更是为整个学校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下我国高中学校后勤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 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精细化管理进行改革, 使其服务于我们学校的发展, 服务于广大师生。

参考文献

[1]罗莹.高校后勤实施精细化管理推动改革发展[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6:82-83.

[2]谢莉.精细化管理形式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 2014, 06:187.

3.精细化管理之基本理念 篇三

关键词:理科教育;科学;人文化

一、我国理科教育人文化现状分析

对理科教育的实践内容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1)理科教学课程的目标。和过去教学大纲最不同的区别就是这次变革的标准,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单独的章节教学,通过对各个学科的标准文本进行了解可以发现,这部分的内容明显变得的更加丰富,同时还增加了很多体验性的内容。在理科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了突出,其实这也是强调在理科教育中,对其内涵进行新的定义,这也说明理科教育和人文素质进行更好的融合。同时,也希望通过对目标进行改善,从而真正的对教育方向进行转变,不再是单单重视知识教育;(2)理科教育教学的现状。理科教育在制定新的教学目标后,对态度和情感以及价值观进行了突出,在理科课程培训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对人文精神的呼吸;同时在一些大型理科科研活动中,很多导师都对课程的人文精神进行了很好的表现,甚至一些教师还会明确的告知评委这方面的理念,并将其和学科进行更好的融合。人文与理科教育的融合是体现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标准,甚至在教学过程中会引入一些和课程没有关系的内容,比如散文、风景画等等;在日常理科课堂中,和学生们的交谈内容也不再局限于书本中的内容,而是可以天南地北,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是传统课堂的颠覆,甚至在变得司空见惯。综上所述,虽然理科教育在尝试对人文进行融合,但是这种融合显然还存在一定的偏见,教师对人文理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解。由于理解的错误,导致这种人文融合的效果不尽人意,甚至造成理科教育发展存在滞留的现象。

二、理科课程的人文化路径选择

由于理科和文科教育所追求的价值本身就存在差异,所以他们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也会有所不同,甚至是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理科教育的人文化不能只是简单的文科化方式教学。

1、人文学科给予科学人文化的重要启示。对于理科教育而言,想要真正的和人文化进行融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过去半个世纪中,跟多理科课程的改革都和人文教育进行了紧密的联系,也尝试过各种融合方式。通过对之前的人文教育融合,可以总结出以下四个特点:(1)呼吁独立判断和解释自由权;(2)判断和解释之间存在不确定性;(3)对人类反应、行动之间的联系进行关注,并对情景和审美方面的意义进行了解;(4)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进行判断,并对公共的普遍性进行解释。在理科教育过程中,对其课程设置和改革的意义进行探索和分析,需要结合上述特征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同时对这几个特点之间的人文化标准进行统一。及时对其它的目标进行完成并不是一件不能完成的事,但是,这几个特点才是理科教育中人文化内容的核心问题。更是人文主义对理科教育可以做成的主要贡献。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各学科之间的人文联系进行研究。近年来,人们对理科课程的改革已经有了明显的成果,比如在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独立判断能力提升中,有了更为明显的表现。总而言之,理解教育的改革需要结合人文学科的特点,这种结合是在满足理科教育改革的同时,对课程目标进行不断丰富和拓展。政治哲学家Michael Bakeshop 在教育的过程中主张依据以自然科学中的事实为主,即人们需要对自身的形成,以及自身以外的科学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通过对自然课程知识的关注,可以让人们对自己和世界中更多的观点进行认识。但是,理科课程对人文化的追求是否就等同于模仿;或者是对人文精神的整合,显而易见,这些观点都不是正确的。

2、理科课程人文化路径的应然选择。教育处于基础阶段时,如果将学科和人文素养进行初步的融合,其目的就不能是让孩子们对人文化进行多元化的理解好解决,这应该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更不是让孩子们学会一些肤浅的社交交际,特别是只知道一些空话大话,而是需要让子们知道,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没有好坏之分,他们在社会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对于人而言两者都不可以舍弃。文化的全部并不是科学,但他依然是人文中的核心内容,在对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就必须有选择的进行,即一些问题可以用人文方法进行解决;而一些问题就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解决。

对于我国而言,很多理科教材都包含着科学史中的内容,可是在对其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很多问题。理科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对科学史方面的内容提及的比较少,甚至有的只是一句话带过,所以学生只能在课后进行阅读,这种教材内容并不能起到任何作用。而中学理科教材更多的是偏重让学生对历史进行了解,比如插入很多科学家的故事,他更多的作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科学史的作用只能局限于此,就不利于科学的持续发展,甚至不利于科学的成果延续。所以,只是以这种方式对科学史进行运用,就很难对其中的人文因素进行考虑,理科课程对人文化觀念的追求应该建立在当代科学本质的基础上,并对西方的理科教育成果中的精华进行充分的理解和认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理科教育中需要对科学进行理解和探索,并提倡“科学技术与社会”,并对理科教育中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等问题进行重视,这些内容都是理科课程人文化融合过程中中需要尝试和经历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詹伟达,韩太林,李全勇,李洪祚. 实验教学“冰山学说”浅谈——实验教学融合人文教育[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7:165-169.

[2] 蔡京玉,袁孝亭. 基于科学与人文融合理念的高师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6:51-55.

[3] 周光礼,马海泉. 科教融合: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J]. 中国高教研究,2012,08:15-23.

[4] 陈辉,赵志男. 对高等体育专业教育理念的再认识——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育理念与体育专业教育的新结合[J].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10:39-42+47.

4.精细化管理之基本理念 篇四

一、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对于一个正在发展中企业,制约企业发展的原因有很多,如企业管理、员工专业化水平、人员素质等等,在这些因素中,我认为是否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聚焦几个与精细化管理相对立的“粗放型管理”的镜头。

1.制订计划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年初制定的计划上交后便无人过问,制定者凭经验或想起来做什么就做什么,管理者也是如此。每个科室的计划执行,员工工作执行,企业是否真正检查过执行、落实的情况,是否做过分析、做过评价。否定回答一定是有的。

2.人才资源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不注重人才资源是目前企业存在的“通病”。简单地以学历和职称论人才,在改革越来越深入、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的今天,其滞后性和束缚性变越来越突显出来,从管理的角度看,这就是一种粗放型的管理方式。

3.员工培训,是否做到有计划、方案、措施,有表扬、激励、奖励等。计划性不强,讲什么和讲多长时间没有周密的安排,质量是低劣的,提高效率是通过培训学习,掌握先进技能的人来完成,而是通过加班加点耗时间来提高效率的,这是不讲成本,不讲效益的表现。

二、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我们回顾在企业管理中,只有工作过程管理的细致到位,执行得力,才有最终的收获。我们感悟“企业管理无小事”,一切工作必须从细节入手,才能推动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以最经济的方式获取最大的效益,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管理方式。企业管理要求我们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环节都要精细,那么我们做的每一项工作都会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精细化管理在企业中是“用心工作,真兴服务”的企业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

三、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实施进细化管理,首先要解决细想观念问题。思想观念不解放,就没有思路,没有思想就没有出路。我们头脑中必须树立成本、效益观。其次,是要从大事着眼小处入手,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

概况起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要求抓起。每件事要求越明确越具体越有利于操作和精细化管理。这里的“要求”特指计划、方案、安排、规定等,做事无计划和计划不实在、计划不落实是一回事。

二是从人才抓起。要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树立全新的科学人才观。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弘扬他们的优势、激发他们的活力,同时也要有效抑制他们克服不足。企业要为所有员工提供“人人都可成才”的机会,而不能以身份、学历、资历和年龄为限,人为地将一些职工排除在外,企业要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尊重职工的意愿,就是要做到职适其能、人尽其才,真正让那些有事业心、责任感、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到他渴望的岗位上工作。

三是从培训抓起。在现代企业里,培训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无与伦比,有句流行的话叫做“培训师最好的福利”,可略见一斑。一旦员工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不足并且亟待解决的时候培训往往是他们首先作出的反应,抓住他们的需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培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企业中必须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培训无处不在。

四是从环节抓起。环环相扣,一环不让,一环不差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如抓管理基本环节,基础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渠道,管理精细化了,生产率和质量就必然会大大提高。

五是从机制抓起。精细化管理实际上是内部运行机制作用的结果,机制好了,就能使企业管理由粗变细,反之,精细化管理也会退化成粗放型管理。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建立全方位地管理机制,开放管理岗位,实行岗岗摆擂台,人人可参加,上岗靠竞争,保岗靠业绩。依靠管理机制调动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是从考核抓起。要建立管理岗位业绩考评体系,坚持“管事看效果,管人凭考核”,根据客观公正的考评结果,让“能者上,庸者下”,用活人才,用好人才。企业要做到工作安排到了哪里,考核就跟到哪里,这样就能促进精细化管理的形成。使计划考核真正落到实处。

七是实施精细化管理,要求要有较强的执行力。企业精细化管理,必须在执行操作等层面做到精细化,“赢在执行”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基础保障。企业要加大执行力度,把布置得工作执行到位,同时尽快解决影响质量的薄弱环节(检查指导纠正不及时)。要围绕精细化管理开展质量工作,要召开精细化管理推进会、交流会,为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企业不仅要不断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推动工作,还要不断地利用精细化优势来壮大自己,不断运用精细化的分析和规划来修正自己的经营方针和策略,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竞争。

5.精细化管理之基本理念 篇五

学习体会

阳谷县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魏自友

艺术创意课程集艺术性、趣味性、实践性、科学性为一体,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通过整个活动方案体系,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指导原则和常用的艺术创意效果,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技法,能把数码相机上的照片导入到计算机里的指定位置。会利用专业的数字图形软件Art weaver等对所拍摄的照片的后期处理,并制作电子相册。艺术来源于生活,创意让生活更精彩。艺术创意课程顺应学生成长的天性及特点,对学生实施良好的艺术教育,以最佳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创意能力,让学生不仅爱艺术,更加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充满了自由创作的快乐,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艺术创意活动课程在对照片进行艺术美化处理环节,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手机拍照,用美图秀秀可进行简单美化。这样使学生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有亲身体验的过程。教师再讲解利用Artweaver Free 5处理照片时,学生易于接受,并快速掌握。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实践,以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艺术创意课程要求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学生在室外拍照环节,各小组成员间要相互团结,集思广益,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景点,力争拍出艺术性强的作品。在后期处理时,要求对照片添加有创意的文字,要注重策略,开动大脑,合力完成。

6.精细化管理之基本理念 篇六

总体上看,我国煤矿企业管理大多偏向粗放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能、减少生产消耗,对于煤矿企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国一些煤矿企业结合自身情况,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出一些极具中国煤矿企业特色的精细化管理策略,使企业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明显提高,为推动我国煤炭行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煤矿企业;精细化理念;生产管理

煤炭是重要的传统能源之一,加强煤矿企业生产管理效率、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

步入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煤炭产业格局的日渐明确,煤矿企业生存能力和竞争优势更多地依赖于对企业内部生产管理效率的挖潜。

一直以来,我国煤矿企业管理都偏向粗放型模式,企业工作标准过于简单,生产管理过程控制失于细致,工作制度执行不够严格,企业成本费用持续增加,这些现象对于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煤矿企业应致力于研究并改善这一现状,在坚持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基础上,从企业文化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内部市场机制引入、企业职工素质提高等方面入手,切实将煤矿企业中的成本消耗降到最低,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 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内涵及价值

精细化管理理念是指在社会分工愈加精细化的大趋势下,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以较小的管理部门为基本的核算单位,通过量化、细化管理目标,建立和完善各类责任机制,对其任务完成、效益评价、费用控制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考察,以最大限度地细化管理流程、减少管理消耗、降低管理成本的管理思想。

煤炭生产涉及人员众多,作业环境复杂,针对煤矿企业的管理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精细化管理理念能够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剖析这一工程,在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的基础上,构建以安全生产为前提、高效生产为核心、精细经营为基础、工作制度为保障的全新管理模式,在搞好安全、生产、经营等各方面工作的同时,提高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促使企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当前,在外部环境相对固定的情况下,经营管理已经成为关系到煤矿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

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以品质优良的产品、明显的成本优势、良好的企业发展态势,成为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落脚点和市场竞争优势的支撑力,这也是加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2 煤矿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几点原则

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只有用于指导具体实践,才能创造一定的价值;理论也只有与具体实践真正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在煤矿企业生产实践中,要结合我国煤炭行业以及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实施精细化管理,或者仅仅只是勾勒出停留在纸面上的蓝图,或是脱离现实而不假思索地应用推广,或者是“照搬照抄”地生硬套用,都不可能产生实际的效果。

煤矿企业及其经营者应当积极学习先进的精细化管理理论,在全面掌握企业实际问题及优势的前提下,加强对其他优秀企业的考察和学习,同时,还应不断创新和完善,构建起更加符合现实及自身特点的、更为科学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2.2 责任与权力相对等的原则

承担多大的“责任”,就应当赋予与之相对等的“权利”。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将管理责任具体化、细致化和明确化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份职责,都应当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身上;与此同时,精细化管理同样也要给予负责人一定的权力,使之能够更好地履行自身的岗位职责。

权责清晰,正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前提,也是企业实现目标效益、稳定发展的起点和基石。

2.3 制度与行为一致化原则

制度是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的重要保障;制度发挥效用,关键在于其执行力度。

因此,煤矿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建立与制度相配套的责任追究机制。

首先,要依据煤炭精细化管理的现实要求,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备的规章制度体系;其次,要结合煤矿企业的生产实践中的新情况、新要求,不断补充和完善这一制度体系,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精细化管理;最后,要建立起公正客观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及时反馈并强化制度的落实效果。

2.4 目标确立与分解相统筹的原则

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总目标是要降低生产成本的消耗、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益,但这一目标对于企业员工而言则有些空泛、不利于具体操作,要结合精细化管理将这一总目标进行逐层分解,使之成为可贯彻的具体目标;而具体目标也应当以总目标为方向,二者之间协调一致。

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分解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之成为衡量员工全面工作和真实贡献的有效手段,激发出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也便于员工的自觉行为和自我管理。

2.5 精细与效益相协调的原则

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益,精细化管理与效益化管理应当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精细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全面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必然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间接造成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再加之我国煤矿企业管理相对落后,存在着生产条件较差、管理基础较弱、员工素质偏低等实际问题,如果盲目实施所谓的“精细化”而忽视“效益原则”,则容易造成管理混论、流于形式,反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3 煤矿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相关策略

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中的一些优强企业,能够结合我国国情、煤炭行业发展以及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锐意改革、大胆尝试、勇于实践,针对精细化管理理念实施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的策略和办法,为我国煤炭行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进程中,不断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和吸收其他行业或组织的文化精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和规范的总和。

加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导、凝聚和激励广大职工,树立共同的理想,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转变过去那种“效益靠条件”、“安全靠运气”、“质量靠资源”的消极观念,有助于煤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本质上来看,精细化管理理念同样是一种企业文化。

塑造崇尚精细化管理的企业文化,提升煤矿企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创造力,将精细化管理的企业价值观,贯彻落实到具体的企业管理制度和措施之中,充分体现在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员工的行为规范之中,使之成为深入经营管理者和广大职工内心的思想理念,更有利于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3.2 借助信息化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引起了包括煤炭行业在内的社会方方面面的巨大变革。

尤其是精细化管理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十分琐碎和繁杂,为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度,必须强化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力度,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实现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利用的综合化运行,使整个精细化管理实现全面化、系统化、协调化,确保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高效实施。

3.3 引入市场机制

煤矿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要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定额分解、价值量化等这些公平透明且操作简便的手段,实现企业内部运营和员工行为的市场化,严格控制生产资料的消耗,杜绝任何浪费现象。

例如,在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对煤矿企业的各项费用指标进行精细预算和核算,从部门领导至基层进行层层分解,由主要责任人实行费用定额、全额承包。

从目前来看,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手段已经相对成熟,对于精细化管理的贯彻实施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4 提高企业职工素质

企业职工是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办法的具体操作者和执行者。

煤矿企业属于传统能源企业,管理模式和方法相对薄弱,企业员工的素质也相对落后,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煤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成为妨碍精细化管理理念贯彻实施的一大难题。

首先,要转变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使之充分理解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价值、作用,将自身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仅仅联系在一起,更乐于在日常工作中贯彻实施精细化管理理念;其次,要为职工创造参与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切实提高职工的知识文化素养,尤其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以适应当前煤矿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最后,要建立公正客观的考评和激励机制,对于在日常工作中有创新、有贡献的职工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包括煤炭资源在内的能源需求不断加大。

与其他行业相比,煤矿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经营管理中也偏重于粗放型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煤矿企业的发展。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能、减少生产消耗,对于煤矿企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近一段时期,我国许多优强煤矿企业立足于现实,在实践中贯彻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使企业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明显提高,推动了我国煤炭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幸有文.试论煤矿企业成本管理与技术管理的结合[J].煤矿开采,(3).

[2]秦岭,罗凤燕.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及制度完善[J].煤炭经济研究,2002(8).

[3]涂兴子,张驎,周延虎.煤矿精细管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4]朱德仁.煤矿企业成本管理策略[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4(8).

7.精细化管理之基本理念 篇七

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结算审核的简述

精细化管理是上个世纪50年代产生的一种管理理念, 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的科学化管理, 要求落实管理责任, 将管理责任明确化、具体化。所谓精细, 就是将管理的规范性和创新性高度结合, 使企业经营和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纳入有序的轨道, 充分发挥其作用。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 严格来分, 一些大型的建筑企业, 在技术、设备等方面基本上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因而, 从某种意义上讲, 大型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更多的是一种细节上的较量, 精细化管理就是其主体部分。通过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 使建筑工程各环节都得到高效的实施和延续, 以一种系统化、标准化的方式实现对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成本管理、质量监督、进度调控、资源和人力配置的全方位统筹, 将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纳入有序轨道, 降低资源浪费和生产建筑成本。对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功不可没。

2 建筑施工中运用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2.1 重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结算审核工作

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结算审核工作, 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建筑工程的顺利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方面, 它能够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投资规模, 降低建筑工程运行成本, 切实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 坚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结算审核, 对于增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结算审核, 是指总包、监理、造价咨询单位及建设单位对各承包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资料所进行的审计活动。其过程必须遵循依法审计原则、全面审计原则、突出重点原则以及成本效益原则。

有关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结算审核的主要内容分列如下:①审核竣工结算的编制依据, 查看其编制依据是否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有关编制依据资料是否完整, 手续是否完备。②是要审核施工工程量, 这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内容。最后为审核建筑工程用材料及预算价格与实际价格之间的差价大小, 严格控制建筑工程实施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③对于建筑工程的类别, 各项费用和隐蔽验收记录也要做相关审核工作, 以切实提高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结算审核的准确性和质量, 维护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自身的经济利益。

2.2 审查建筑施工合同, 重视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是建立在建筑合同的合理签订和有效审查的基础上的, 是以合同的具体条款为依据和指示, 因此要严格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必须重视前期对建筑合同的签订和审核, 建筑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合同的重要性, 在签订合同之前之中要尽早引入审计工作, 要在充分了解国家相关法律如《建筑法》、《合同法》等法律的基础上, 对合同具体内容条款如时间期限、保障范围、任务量、违约、索赔及其他争端等具体问题要认真研究, 做到规定明确、无歧义、不含混, 特别要注意一些额外的补充条款, 对一些容易误解, 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要严抓不放, 不避麻烦, 以免后期扯皮。力求从严格意义上加强建筑合同的完善程度和严密程度, 全面提升建筑工程实施前期的精细化管理程度。

2.3 加强建筑人员选择、管理与培训工作

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建筑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高低, 因此, 对于施工队伍的精细化管理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枢纽。为此, 必须重视对施工队伍的选择和管理, 保证施工单位纪律严明, 技术过硬。此外, 为了解决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与专业知识技能参差不齐的问题, 必须大力建设和逐步完善建筑工程人员培训机构, 重视行业管理人才额培新工作, 不断增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素养和业务水平, 从根本上落实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理念。

2.4密切注意建筑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

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需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施工质量的重视, 为此, 必须构建完整的质量检查和监督机构, 明缺和落实各部门各环节责任, 同时加强现场巡视工作, 及时发现、排查和解决施工中可能或已经出现的问题, 全面保障和提高施工质量。此外, 要注意施工进度的协调, 有必要定期召开进度报告会, 统筹掌握施工进度。还要保证施工现场资源储备和人力的配置问题, 避免出现工程滞后、延期等问题。最后, 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要引起关注, 对此, 要加强建筑施工前的人员安全教育, 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储备, 同时要严格把控工程实施各阶段的安全监督和检查, 最后, 要建立一支高效的突发事件处理小组。

3 结束语

本文以建筑工程理论和管理学规律为指导, 综合采用文献综述法、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 并结合作者本人多年工作经验就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基本概念和及其运用于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做简单介绍, 并基于此对如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效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 提出可行性建议, 以期引起各方面重视。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我国国民经济实现质的飞跃,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建筑行业更是以令人惊叹的速度不断发展壮大, 这其中, 对于建筑施工的精细化管理逐步受到社会关注, 对于降低工程成本, 节约资源浪费, 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理念,建筑施工管理,经济效益最大化,落实管理责任,分阶段具体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王强.精细化管理在施工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2]谢锋.刍议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4, (4) :49-50.

[3]易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D].重庆大学, 2008.

8.精细化管理之基本理念 篇八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数量逐年增加的当下,以精细化管理理念对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途径进行新的探索及实施,细化各个重要环节,将原有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转变为“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确保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工科高职院校;学生党建;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391-02

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整个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学生党建的管理需要有精细化管理理念的适当配合。针对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我们需在学生党建工作中落实党建条例制度化、发展党员流程化、发展流程标准化、管理过程规范化。因此在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采用精细化管理能够加强管理方向、组织核心能力及管理品牌的创造,吸收精细化管理精华,耕作于学生党建工作,促进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一、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1.保障制度滞后。在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形成保障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的长效机制,出现了党员对党的理论知识不扎实,学生党建工作比较沉闷;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够端正;党建教育形式单一,发展党员各阶段理论学习不足,目标性不明确等问题。

2.活动载体陈旧。只是单纯的完成上级党组织布置的任务,不注重工科类高职学生与现实情况实际,“为学生所需,受学生欢迎,使学生高兴”的高层次、持久性和有生命力的活动不多,没有很好地利用新载体来加强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3.工作流程粗犷化。有相关的流程,可是没有充分、准确地考虑到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从普通学生到学生党员在发展过程中学生的变化,以及在考察过程中是否进行科学化和量化的考核。

4.组织架构单一。传统的组织架构即院系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已难适应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发展,随着高职院校教育的大发展,我们更加需要多元化的教育构架来增加高职院校学生党组织的吸引力及凝聚力。

二、精细化管理在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利用精细化管理的理念,针对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支部为试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学生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精细化

学生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精细化为党建工作中其他的管理内容指引了方向,让其工作更为明确、清晰、细化、专业、有条理。学生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精细化主要是针对学生在校期间,定期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学生党员的发展,加强对学生党员及考察对象的日常管理及加大其学生党员及考察对象的社会实践锻炼。

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支部分为4个方面对目标管理精细化进行有效的罗列及实施:一是加强学生党支部对意识形态的学习及管理。二是加强学生党建队伍的建设及提高。三是加强学生党建工作载体及体系的精细化管理。四是加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形式及内容来提高凝聚力及影响力。

在精细化的工作目标指引下,系学生党建工作遵照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及方法,提高组织架构层次化、规范常规工作标准化、丰富工作载体多元化、保证工作制度流程化。更加完善地结合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特点及建筑与艺术系学生的特点,来达到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党员能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政治的表率、学习创新的表率、廉洁奉公的表率、团结协作的表率。

(二)学生党建工作的组织架构精细化

传统的学生党建组织构架(院党委—系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已经很难在新形势下适应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在党员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学生党员发展的数量与质量的问题,少许党员入党动机的问题,发展阶段内培养滞后的问题等。基于存在的种种问题,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支部首先对基本的组织架构进行了分支的增加(院党委—系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党员服务站、考察小组、网络平台),来加强学生党支部的覆盖面及领导性。由学生党支部负责制定《入党积极分子考核条例》、《学生党员考核条例》、《实习生党员考核条例》、《优秀党员评比条例》对支部进行量化的管理,制定党校、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期学习培训及党员培训的事宜;由党站及考察小组对学生党支部所制定的条例及培训计划进行落实及量化数据收集,并且加强开展校内与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入党积极分子及党员能够更好地了解、融入社会;利用网络(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建网、QQ群、党员飞信群、微博)加强党校学员、入党积极分子、党员之间的联系,也可与他们沟通工作与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加大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不同的部门配套完成不同的事务,完善了系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遗漏性问题,整体的组织架构更具有完整性、标准性,促进学生党建工作能阶段性的成长。

(三)学生党建常规工作流程精细化

流程精细化是要求在学生党建工作中每个环节都需要有清晰、标准的考核制度,以便在每项学习、发展、考察等环节反映的工作效果都达到要求。

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支部将一些常规核心工作进行了细化,如在普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及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上采用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由党员服务站、考察小组、学生支部大会形式为主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进行时事政治、党性知识等的学习,并利用党员服务站开设校内与校外实践活动。

细化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的成长教育,制定了《优秀党员评比制度》、《青马学习班制度》、《考察对象手册》、《实习生党员顶岗实习手册》等。

顶岗实践党员记录本:

优秀党员奖状:

针对校外实习党员建立五个结合的模式,1.实习指导老师与入党联系人相结合。安排党员及考察对象的联系人时尽量和自己的带队老师重合,实现了资源整合。2.实习检查与党组织活动相结合。3.党小组与实习地域相结合。把在同一个城市的学生但不区分专业合组为一个临时的党小组,这样便于集中的开展一些活动。4.定期回校教育与经常性网络教育相结合。5.政治表率与顶岗实践质量相结合。通过实习单位党组织的鉴定或者没有党组织的通过“师傅”的评价来综合体现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学生党建载体工作的精细化

在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当下,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也有了新的发展空间,把学生党建从单一的工作载体转向多元化的工作载体,使得学生党建工作更具有互动性、方向性、主导性及凝聚性。

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建工作在继承原有的传统工作载体的基础上结合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的特点,加强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的学生党建工作载体创建。紧紧围绕学院党建工作重点,以全面的党建理论为核心,开展了五项工作载体,夯实了党建工作基础。即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更新思想观念;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各项工作提升;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载体,学用结合,树立了终身学习理念;以党建评估为载体,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构建了党建工作新平台;以党建创新项目为载体,促进了党建机制创新。在响应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时,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支部以“五抓”为载体,不断加强新形势下党员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稳固学生党员专业化、精英化的培养。

(五)学生党建工作制度精细化

为了使精细化理念深入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去,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支部制定出相应的分类制度来更好地规范及落实。

党建工作主要以党员发展及再培养为主,在党员发展中我们将其分为三类,即入党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党员培养,各类均有相应的制度来约束。在入党培养过程中制定了党校学分制、党校党章学习小组制、社会服务学分制;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过程中制定了推优提名制、发展答辩制、考察小组管理制、入党积极分子日常管理制、社会服务学分制;在党员培养过程中制定了优秀党员评比制、党小组学习制、校内党员管理制、校外实习生党员管理制、党员联系人制、社会服务学分制。学生党建工作分类制度化设立很好地起到了保障、监督、激励、约束的作用,产生了很明确的工作方向及职责分工。以制度为核心,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精细化、规范化。

三、结语

在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运用合理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党建工作的效率性、规范性、制度性及标准性。新的抓手、新的创新加强了学生党员对社会的了解、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对业务的掌握及运用,认真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并体现在党的宗旨和行动纲领上,体现在每位学生党员通过履行党员宗旨和义务而表现出来的党员的魅力,来带动和推动每位学生从思想上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勤奋工作,努力创新,甘于奉献,扎实工作,促进多方面发展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辛洪斌.对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冶金企业文化,2007,(6).

[2]程样国,黄永瑚,王德友.试析新形势下高校院系学生党建工作功能与机制[J].德育新思维,2006,(12).

[3]萧莉,马国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创新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

[4]宋利.解读精细化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5).

[5]温德诚.精细化管理Ⅱ[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2-145.

上一篇:近代化的起步复习课下一篇:学习党的章程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