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精选4篇)
1.《口技》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 篇一
《口技》互动课堂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课时:1 教师:毛勇
导学
目标 1掌握部分文言实词及部分虚词的读音、含义。
2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认识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及其丰富的表现力,了解口技艺人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导学
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难点: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导学
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优化训练,突出重点、创设良好课堂气氛。
导学
过程
设计 一、课前预习
(一)学生查阅资料搜集有关口技的知识点。
(二)掌握本文重点字的读音及含义。
善会闻坐吠呓
间曳许虽乳
(三)了解《虞初新志》及有关知识。
(四)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
二、课堂学习探讨
(一)、导入新课
在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表演艺术宝库里,有一颗格外引人注目的摧探明珠--一口技。它用人的声音模仿大自然及人类生活的万事万物,惟妙惟肖,妙不可言。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三百多年前,清代作家林嗣环也描绘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他笔下的那位艺人怎样?他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声音世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描述口技的文章。《口技》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当然,我们今天不是用耳朵去捕捉声音来欣赏,而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来欣赏。本文确切而真实地抓住口技表演者发出的声响、听众的反应,描绘出当时表演的故事的全部内容,生动地再现了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家四日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和发生火警、救火的情景。文章可以作为描写场景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二)展示预习成果:
(三)小组合作学习,读课文思考:1当我们看一场表演时,如何知道它非常精彩?
答:首先确定一场表演涉及的双方(表演者、观众);表演者表演的内容,表演的道具;观众看表演的反应。
2课文三个场景分别描写了哪些声音种类?各场景的声音变化有何特点?有什么好处?
答:第一个场景的声音从“深巷犬吠”开始.写到屋中四人的不同声音,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第二个场景“夫声起”、“妇梦中咳嗽”说明一家人由醒而睡.声音变小.尤其通过鼠倾盆器之言来衬托屋内的安静,甚是绝妙。第三个场景情形急转,由“一人大呼”到“夫大呼”、“妇大呼”、“两儿哭”再到百千人“大呼”、“儿哭”、“犬吠”,再到各种风火声、救火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说明声音由少而多、杂,也越来越大.从三个场面总体来看,声音变化的情形是:小--大--小--大,思路清楚有序,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体现出表演者高超的技艺。这也是全文的中心部分,形象而逼真地描述了口技艺人精心摹拟的复杂而多变的声响所构成的三个场景。既从正面突出描写了口技艺人的“善”的本领。
3除了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外,还描写了其他方面吗?请一一找出来。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答:除了三个场景的描写了听众的情绪变化,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这些描写是侧面烘托,在于反衬与赞美艺人技艺高超。
4归纳本文的写作方法是什么?
答: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是本文最显著的一个写作特色。
口技表演连接着表演者与听众两个方面。作者一方面着力描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另一方面,又着力于听众神态,动作、心理的描绘,这是侧面烘托。此外,课文两次头尾介绍道具的简单,也是从侧面烘托表演者的技艺不凡。 学生活动 备注
小
结 整个口技表演是由简单到复杂,由驰缓而渐趋紧张。三个场景,则犹如三个乐章。既各有不同的“乐”趣,又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文章按表演顺序依次描述,第一个场景描写四口人五声齐发,形成第一个波澜;第二个场景主要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声情潜伏;最后一个场景是整个表演的高峰,情节发展的高潮。文章写得波澜叠起,变化万端,动人心魄。口技表演者技艺“善”,作者对口技表演的描摹也绘声绘色,亦“善”。这种描写方法,给人生动形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
板
书
作
业 三、分层巩固训练
(一)、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便有妇人惊觉欠伸()A.juéB.jiào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A.jiānB.jiàn
3.宾客意少舒()A.shǎoB.shāo
4.曳屋许许声() A.xǔB.hǔ
5.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A.jǐB.jī
6.夫J声起() A.hānB.hōu
7.夫叱大儿声() A.chìB.chī
8.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A.jìnB.jǐn
9.曳屋许许声() A.yèB.zhuài
10.盆器倾侧() sp;B.qīn
(二)、下边对句子划线中的词的解释,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改正过来,写在括号内。
1.虽(虽然)人有百手()
2.会(适逢)宾客大宴(举行宴会)()
3.但(但是)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4.两股(大腿)战战()
5.不能名(说出)其一处()
6.几欲先走(行走)()
7.当是(这)时,妇手拍儿声()
8.妇抚儿乳(吃奶)()
9.中间(其中)力拉崩倒之声()
10.京中有善(擅长)口技者()
(三)、下面语句与原文完全相同的是哪一句?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答()
A.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身,其夫呓语。
B.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C.妇扶儿乳,儿含乳啼,妇拍儿呜之。
D.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求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注音。
中间()曳()屋
2.对“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一句理解恰当的是()
A.所有能够模仿的,这里都有。
B.凡是别处有的,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C.一切应该有的声音,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D.凡是应该有的,这里都有。
3.对“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中间有人用力拉屋架,发出崩倒的声音。
B.中间有人用力推拉,发出房倒的声音。
C.其中夹杂有劈里拍拉屋倒塌的声音。
D.其中夹杂着崩倒的声音。
4.本文运用了正确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口技人的表演内容,属于描写;而宾客们的表情动作,属描写。宾客们“几欲选走”情形,烘托了口技艺人的
。
5.用“‖”给这段文字分层,标在原文处。
(二)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或连贯全文的关键字是:()。
2本段中哪些叙述表明了口技表演者不借助外物吸引人,而是靠超人的技艺或真实本领演出的?(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声,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堂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将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在文中用“‖”标出,并概括层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口技人表演的一家人由睡到醒过程中的九种声音。依据原文,用自己的话,将这九种声音写在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析宾客们“伸颈”,侧目,微笑,默叹”的神态,表现了他们欣赏口技表演时怎样的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描绘了口技者表演的声音由________及__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过程。
参考答案三、分层巩固训练
(一)、1A2B3A4B5B6B7A8B9A10B
(二)、1即使2√3只4√5√6跑7√8喂奶9夹杂10√
(三)、D
四)阅读测试:
(一)
1.jiàn)yè
2.C
3.C
4.正面;侧面;技艺的高超
5.……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第一层写口技人摹仿深巷起火、救火的声音。第二层写宾客听摹仿时惊吓的种种表现。
(二)
1善。
2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3渲染了演出前肃静、紧张的气氛,暗示口技表演者的艺术声望之高,为下文写口技者的表演作衬托和伏笔。
(三)
1“……众妙毕备。‖满坐宾客……”①正面描写口技者表演的各种声音,突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②着力描绘听众的神态,侧面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2①远处深巷中狗叫。②妇人打呵欠、伸懒腰。③她的丈夫说梦话。④小儿子醒来大哭。⑤妇人抚摸小儿子,喂奶。⑥小儿子含着乳头哭。⑦妇人轻拍小儿子,口中轻声哼唱。⑧大儿子醒来,连续不断的说话。⑨丈夫大声呵斥大儿子。
3“伸颈,侧目”说明听众听得入了神,唯恐有所遗漏,同时还想了解其中的奥妙的情况;“微笑”表现听众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听众对表演者的技艺十分佩服,但又不便发出叫好声的神情。
4远、近,外、内、小、大、少、多。
教学
后记
毛勇
2.《口技》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 篇二
一、学习目标
1、我能介绍作者的有关文学常识
2、我能翻译原文,会解释重点的字词
二、自学学习
(一)、文学常识
1、口技是________的一种。演员运用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能发出多种声响,这种技艺在清代属于“________”之一,表演者多隐身在屏风后,俗称________。
2、林嗣环,字________,________代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中进士,晚年住杭州,著有《铁崖文集》、《________》、《________》。《口技》一文选自《________》。《虞初新志》是清代________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集,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
(二)、读准下列字音
少()顷犬吠()惊觉()呓()语
絮絮()不止夫叱()大儿声夫齁()声起意少()舒
咳嗽()中间()曳()屋许许()声几()欲先走
(三)翻译原文,解释字词
第一段
1、京中有善口技者。
京:善:者:
译:
2、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会:宾客大宴:宴:
于:厅事:施:抚尺:
而已:
译:
3、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团坐:团:少顷:但:
下:满坐:坐:寂然:
译:
第二段
4、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遥:深巷:吠:惊觉:
觉:欠伸:其:呓语:
译:
5、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①,儿含乳②啼,妇拍而呜之。
既而:而:乳①:乳②:而:呜:之:啼:抚:
译:
6、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絮絮:
译:
7、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是:是时:初:叱:
一时:毕备:毕:手:妙:
译:
8、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侧目:默叹:以为:妙绝:绝:
译:
第三段
9、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未几:齁:渐…渐…:
译:
10、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微闻:作作索索:倾侧:
译:
1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意:少:舒:稍稍:
译:
第四段
12、忽一人大呼:“火起①”,夫起②大呼,妇亦起②大呼。
忽:火起:起①:起②:
译:
13、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俄而:吠:
译:
1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间:力拉:崩倒:
译:
15、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曳:许许:抢夺:
译:
16、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虽:其:端:
译:
17、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译:
18、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于是:色:变色:奋:奋袖:股:战战:几:先:走:
译:
第五段
19、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群响:群:毕绝:之:
译:
三.合作探究
(一)、必做题
1、
2、在文中找出一词多义的词,并归纳解释。
(1)口技人坐屏障中(2)妇抚儿乳
众宾团坐儿含乳啼
满坐寂然
(3)[既而儿醒(4)众妙毕备
妇拍而呜之。网以为妙绝
(5)手有百指(6)以为妙绝
不能指其一端群响毕绝
(7)火起,夫起大呼
3、在文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并归纳解释。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
但古义:闻古义:
今义:今义:
(2)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股古义:走古义:
今义:今义: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是古义:
今义:
4、在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并归纳解释。
京中有善口技者不能名其一处也
妇抚儿乳妇手拍儿声众妙毕备
5、在文中找出时间量词。
1.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
四、当堂检测
1、林嗣环,字________,________代福建晋江人,著有《________》、《________》。《口技》一文选自《________》。《虞初新志》是清代________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2、给下列生字词读音和解释
犬吠():呓()语:絮絮()不止
夫叱()大儿声齁()声曳()屋许许()声
3、解释重点字词
会:宾客大宴:厅事:宴:
少顷:下:觉:毕备:
手:作作索索:俄而:曳:
许许:抢夺:奋:欠伸:
口技答案
一、自学学习
(一)
1、杂技、百戏、隔壁戏
2、铁崖,清、荔枝话、口技、虞初新志、张潮
(二)、
少(shǎo)顷犬吠(feì)惊觉(jiào)呓(yì)语
絮絮(xù)不止夫叱(chì)大儿声夫齁(hōu)声起意少(shǎo)舒
咳嗽(sóu)中间(jiàn)曳(yè)屋许许(hǔ)声
几(jī)欲先走
(三)
1、京:京城,国都,这里指京城北京。善:擅长,善于者:……的人
译: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
2、会:恰逢,正赶上宾客大宴:大宴宾客,指大摆宴席请客。宴:宴请于:在厅事:大厅,客厅施:安置,放置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而已:语气助词,仅此,罢了
句意: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3、团坐:相聚而坐团:聚集,集合少顷:一会但:只下:动词,落、拍满坐:整个座位上的人,指全场。坐:同座,座位。寂然:寂静的样子
句意:客人们一起围坐在围幕前面。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4、遥:远远地深巷:很长的巷子吠:狗叫惊觉:惊醒觉:睡醒欠伸:伸懒腰其:她的,妇人的呓语:说梦话
译:远远地听到深深的小巷中有狗叫声,接着就有妇女惊醒后打呵欠和伸懒腰的声音,丈夫说着梦话。
5、既而:不久而:表时间的副词的词尾乳①:名作动,喂奶乳②:乳头而:连词呜:轻声哼唱哄小孩睡觉。之:代词,他,小孩啼:啼哭抚:抚摩
句意:一会儿,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了。妇人拍着孩子喂奶,小孩含着奶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着哄他睡觉。
6、絮絮:连接不断的说话
句意: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
7.是:这是时:这时候初:刚开始叱:大声呵斥一时:同一时间毕备:全部具备毕:全、都手:名作状,用手妙:妙处
句意: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嘴里哄孩子的哼哼声,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发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
8、侧目:斜眼旁视默叹:默默赞叹以为:认为妙绝:好极了绝:极点句意: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眯着眼睛,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9、未几:不多久齁:打鼾渐…渐…:越来越……渐渐
句意:没有过多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小孩也慢慢地拍,慢慢地停止了。
10、微闻:隐约听到作作索索:老鼠活动的声音倾侧:倾斜反倒
句意:隐隐约约地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子等器具倾斜打翻的声音,妇人在睡梦里的咳嗽声。
11、意:内心,心情少:稍微舒:伸展,松弛稍稍:渐渐
句意: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12、忽:忽然,突然火起:起火起①:发生起②:起来
句意: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
13、俄而:一会儿吠:狗叫
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
14、间:夹杂力拉:拟声词崩倒:倒塌
句意: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
15、曳:拉许许:拟声词,呼喊声抢夺:抢救
句意: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
16、虽:即使其:其中端:方面,种类
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
17、名:名作动,说出
句意: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
18、于是:在这个时候色:脸色变色:失色奋:张开,展开奋袖:捋起袖子股:大腿战战:哆嗦的样子几:几乎,差点儿先:在前面,抢先走:跑,逃跑
句意: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19、群响:各种声响群:许多,各种毕绝:全部消失之:里边
句意: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围幕一看里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二、合作探究
2(1)口技人坐屏障中(2)妇抚儿乳
众宾团坐儿含乳啼
满坐寂然
(3)[既而儿醒(4)众妙毕备
妇拍而呜之。网以为妙绝
(5)手有百指(6)以为妙绝
不能指其一端群响毕绝
(7)火起,夫起大呼
3、(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
但古义:闻古义:
今义:今义:
(2)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股古义:走古义:
今义:今义: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是古义:
今义:
4、京中有善口技者不能名其一处也会宾客大宴
妇抚儿乳妇手拍儿声众妙毕备
(四)当堂检测(略)
雷真民
3.《长征》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 篇三
整体感知
1、是全诗额总纲,写的极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红军和党中央的统帅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远征难”三个字总结了红军长征中遇到的一切困难。“远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月之长;“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面对一切艰难困苦,红军的回答是“不怕”“只等闲”,这充分显示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额基调。
合作探究
1、这首诗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额生命力和无比强大的战斗力。
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难征图”腾跃五岭、急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度泸定桥、喜踏岷山雪。示例:我喜欢飞夺泸定桥这一幅,它形象的为我们展现了红军争夺泸定桥时的英勇和一往无前的气势,体现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当堂检测
5、比喻,对偶、夸张、拟人
形象的烘托出红军的.高大,具体的体现了红军战士对困难等闲视之的英雄气概。
《长征组歌》导学案答案
整体感知
1、比喻、夸张。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2、运用对偶充分的表现了红军饥寒交迫的处境,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显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
合作探究
1、前首诗中最后一句“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画龙点睛,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后首中心句“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大如天”点明了红军过草地无往而不胜的根本原因。
2、“压”写敌军来势汹汹。“弃”“丢”写敌人狼狈不堪,望风而逃,前后对比鲜明,反衬我军的神勇。“出”“飞渡”“逼”“赶”“袭”写红军作战机动灵活。“走”古意是跑,这里既说明红军徒步长征的艰难,又写出了红军动作的快捷。“飞”写出了红军再渡乌江天险的神速。
??
4.《口技》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 篇四
(2)I often spend time with my family.1.Don’3.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A.carefullyenoughB.enough carefully
(1).….be good for….C.careful enoughD.enough careful
(2).spend….onspend….(in)doing….(3).enough A.some habitB.some habitsC.any habitsD.any habit
【知识链接与探究】 1 Good habits are important for good health.A.isB.areC.wasD.were
.be good for 意为“对……有好处” e.g: Doing eye-exercise is good for your eyes.4.Please at 8:00 in the morning.其反义词为“be bad for”意为“对……有害处”e g:Eating too much is bad for your health.A.wake me upB.wake me upC.wake meD.wake I up 拓展:1).be good to 后常接某人,意为对某人友好,反义短语:be bad to s b对某人不友好 our health.e.g.:The teacher is good to his student这位老师对他的学生很好。A.is;forB.are;forC.is;toD.are;to
2).be good at在…..方面擅长,介词at后常跟名词,代词或动名词。同义词组:do well in.。Ⅳ.根据汉语完成句子。
e.g.: He is good at playing chess.他擅长下棋。The boy does well in English.这个男孩擅长英语。1.我们经常去超市买食物。
2.I often spend time with my family.food.spend, cost, take与pay四个词都表示“花费”.2.他们昨天去钓鱼了。
spend主语是人,常用结构有:spend timemoney on sth.doing sth;e.g.: He often spends much time on English.或 He often spends much time in learning English.3.我一天刷三次牙。
他经常在英语上花费很多时间。I brush my teeth
pay 的主语是人,多用于买某物花费多少钱。常与for连用.,pay…for 意为“花费….买….” 4.他每天花很多时间做家庭作业。
e.g: My friend paid ten yuan for a new pen.我朋友花费10元钱买了一只新钢笔。his homework
cost主语是物;e.g: The sweater cost me 120 yuan.这件毛衣花了我120元。5.他们同时都跳了起来。
take常用于it takes sb.some time to do sth.结构。They began to dancee.g: It takes me 2 hours to do my homework everyday.我每天花2小时做家庭作业。6英语很难,但我从来没有放弃。
3.enoughadjadv足够的(地)。enough作形容词修饰名词时,放在名词的前后都可以。7.不要看太多电视,你应该多做锻炼。
enough作副词时,修饰形容词或副词要后置。如: Don’He is old enough.I have enough time.Ⅴ.句型转换。
【课堂练习与检测】 1.at,I,in up,6:30,morning,the week often.(连词成句)
Ⅰ.英汉互译
对划线部分提问)
5.一天三次6.太多的 7.在晚上?
8做家庭作业 9同时10.很久以前3.She did her homework half an hour ago.(改为一般疑问)
Ⅱ.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填写单词。.4.It is good for you to eat more vegetables(同义句转换)
【《口技》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推荐阅读:
写作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赛诗会 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06-16
口技(七年级必修教学设计)07-11
一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06-18
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09-24
美术七年级下册导学案10-06
语文五年级下册《12.半截蜡烛》导学案09-04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成数》导学案教学案设计08-23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预案 导学案(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