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促和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2024-09-16

以创新促和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共9篇)

1.以创新促和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篇一

以服务促发展 积极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十二小区第二社区党总支

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我们党执政的根基。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基层党组织存在于社会之中,直接受社会的决定和影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社区建设工作中,十二小区第二社区党总支始终坚持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以为民服务为核心,着力加强社区服务居民群众的能力,不断提高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的水平,有力的推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一、社区基本概况

十二小区第二社区北起北五路,南至北四路,东临西小路,西毗西三路,辖区面积0.5平方公里,有楼房45栋,1747户,总人口5280人。社区内大型商业网点众多,有服装城、亿家服饰、天宏家居城、泰康市场、西小路建材一条等商业网点,在此经营的商户达1600多家,驻区单位有军分区、西小路地税所、老街街道办事处3家。社区党总支下设7个党支部,其中离退休支部1个,军转干支部1个,下岗失业支部4个,党员142人。

二、社区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

(一)强化社区党组织社会管理职能,着力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作用,一是整合基层组织服务资源,面向基层党员和群众经常性提供“组织关系接转”、“困难党员

救助”、“党员群众意见收集反馈”等社会服务项目,采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提高党组织服务水平。二是制定《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在完成社区承担的行政性事务办理的同时,重点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引导社区党组织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四点半课堂”、“社区图书室”等社会服务机构,切实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基础作用。

(二)拓宽党员群众意见表达渠道,积极回应党员群众的关切和期待 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一是把各级党代表和党员作为联系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的纽带,全面推行党代表任期制,配套建立了党代表学习培训、视察调研、联系点等制度,及时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二是制定社区党员联系户、党员重大事项提议、党员联名提议召开基层党员大会(党代表大会)、基层党组织党内询问质询办法(试行)等四项制度,推行党员干部“民情日记”,广泛收集党员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化解矛盾。三是变群众上访为党员干部下访,定期开展党员干部、工作人员大走访活动,建立了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每周一次接待群众、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群众、定期办理反馈群众意见,做深做细做实基层党建工作,让党员干部更近地接触群众,了解民情,分解民忧,解决民难。

(三)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社区服务工作水平。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实践证明,社区服务搞得好,社区建设也就不难搞了,因此我们牢牢把握社区服务不放松,健全社区服务功能,提高为民服务质量。着眼于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积极开展保障性、救助性、福利性、综合性的社会化服务工作。积极组建“党员治安联防巡逻队”、“困难党员帮扶小组、党员居家养老志愿者队伍等多种形式的党员服务组织,为社区居民开展服务。

目前共慰问贫困党员、困难群众58户,发放慰问金近万元。利用社区商业聚集的特点,对社区的无业和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促进他们再就业,为就业再就业的人员办理社会保险补贴,宣传社保政策等,使1200多人获得了社保补贴,改善了他们的就业状况。开展面向特殊人群的专项服务,辖区内有64位残疾人,社区党组织对这64位残疾人的基本情况进行逐个的调查了解,对需要帮助的残疾,利用国家政策给他们提供低保救助、医疗救助、残疾人补助,申请轮椅、助听器等多方面的服务。社区卫生站设立了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供残疾人康复训练用。党员居民养老服务志愿服务队为社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提供聊天、法律咨询、日间照料等亲情服务,受到了老年人的肯定。

社区党组织把治理社区环境卫生作为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周定期组织低保户、社区工作人员打扫无物业管理区的环境卫生外,组织党员志愿者、学生等打扫无物业管理区的道路积雪和环境卫生。组织清理环境卫生120多次。特别是今年把两栋楼之间十年的建筑垃圾清理掉,解除了两栋楼120户居民心理的一块石头,通过一系列的服务工作,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在居民中得到认可

社区在政策宣传、文体活动、治安巡逻、卫生保洁、扶贫帮困、环境保护、关心下一代工作等方面,组织党员志愿者广泛参与,真正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做实、做好,满足居民群众、社区管理的多方面的需求,增强社

区党组织的号召力。

三、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加强服务型社区党组织建设。

建设服务型社区党组织,是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社会管理服务功能,推动党组织和党员在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有效方法。今年来,在加强服务型社区党组织建设做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1.切实强化服务理念。树立中心意识、大局意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服务保障作用,从就党建抓党建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一是确立服务发展的意识。立足于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强化“第一要务”意识,把服务能力作为“第一能力”来加强,以“第一要务”来检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成效。二是确立服务基层的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把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克服“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不良作风,把更多的工作精力和时间用到下基层和为基层服务上,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支持基层、多为基层办实事。三是确立服务群众的意识。牢固确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时刻把群众安危、群众冷暖、群众要求挂在心上,和人民群众建立感情,把“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座右铭,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反映群众的疾苦,凝聚群众的力量,真正体现执政为民。

2.突出加强队伍建设。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必须建设一支政策执行能力强、推动发展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的高素质的服务型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一是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利用社区居委会组织换届选

举“公推直选”的契机,切实抓好居委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坚持把“配强一把手”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把那些致力于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优秀人才选拔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引导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把精力集中到服务科学发展、热心为民奉献、兴办实事工程上来,增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干部“知政策法规、知岗位职责、知业务知识、知具体情况和会岗位技能、会做群众工作、会沟通协调、会总结推广”的“四知四会”能力培养,着力提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服务发展的能力水平。

3.积极培育建立社区草根组织,加强草根组织在社区建设服务功能。鼓励社区建立以兴趣为主的社区草根组织、志愿者队伍等公益性服务组织,引导他们紧紧围绕社区居民需求,广泛开展“送健康、送温暖、送知识、送服务”等服务,经常性举办政治理论、科普文化、卫生保健、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协调社区卫生机构定期为老年人、残疾人、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组建社区义务巡逻队,实行楼幢看守,防止盗窃等可防案件的发生。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应急处理工作。一是坚持经常性排查各类矛盾纠纷。要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增强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能力,防患于未然。坚持定期和不定期排查相结合、经常性和重点时段排查相结合、分级和分类排查相结合的方法,加大矛盾纠纷的排查力度。建立健全基层矛盾排查信息报告制度。二是要加大矛盾及纠纷调处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调解矛盾纠纷工作中的作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群众的诉求依法、及时、合理处理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

态。三是要切实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引导,加大《信访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处理违法上访案件的宣传力度,教育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四是依法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认真分析各类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的原因,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坚持民主和说服教育的方法对待群众,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社会管理是党中央在十七大中提出四大建设之一,社区党组织作为社会管理的前沿、第一线,只有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才能发挥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因此牢牢把握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发展,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有效手段,是今后社区建设要不断加强的。

十二小区第二社区:马瑞萍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2.以创新促和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篇二

通河县辖8个乡镇, 82个行政村, 216个自然屯, 农业人口13万, 2011年8月开展了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全县共登记选民83339人, 参加投票选民总数62328人, 参选率75%。9月20日为通河县集中选举日, 当日共有67个村选举成功, 其他15个村因村委员会成员职数不足, 需另行选举, 到2011年9月30日, 通河县82个行政村村委会已全部完成换届, 共产生村委会主任82人, 其他委员212人, 村民代表2870人, 村民小组长604人, 这次换届严格执行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 保证了选民的自主权, 没有产生不稳定不和谐问题。总体认为:通河县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工作情况较好, 有效推进了农村地区的民主法治进程。

二、取得经验

(一) 宣传教育较为广泛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一部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 事关农村稳定和发展。县委、县政府把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成立了相关领导组和工作机构, 各乡镇、村也都分别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落实工作职责, 为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提供了组织保障。为使广大村民了解和认识这部法律的性质、内容和意义, 各有关部门都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宣传, 在每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 县民政局、各乡镇通过广播、电视、板报、村务公开栏、印发宣传册等形式, 广泛宣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通过广泛宣传发动, 激发了广大村民关心和参与村委会建设的热情。

(二) 民主选举得到落实

民主选举是村民参与最广泛、最直接的民主实践活动, 也是村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自颁布实施以来, 通河县先后组织了五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 县委、县政府要求各地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 做到法定程序一步不少、法律赋予村民的民主权利一点不留, 充分尊重民主, 让村民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村干部, 真正取信于民。各乡镇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高度重视, 成立组织, 加强领导, 在具体操作中采取“海推”方式, 由村民直接提名或联名提名村委会成员初步人选, 坚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通过预选、差额选举或协商方式确定正式候选人, 坚持选举工作的公开透明。在2011年换届选举中, 建立了县领导联系乡镇制度和巡查制度, 向8个乡镇派驻了指导组, 引导村民正确行使选举权。为方便村民投票, 各乡镇在边远村组均设立了分会场和流动票箱。

(三) 民主决策机制初步形成

全县大多数村均按每10至15户推选一名代表的要求, 民主推选村民代表组成村民代表会议, 并制定和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本村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通河县在支持和保障村民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的同时, 完善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 把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级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公益事业的兴办等村务管理中的重大事项以及村民普遍关注的与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交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策, 实行“一事一议”, 并在决策前广泛征求村民意见, 集中大多数意见形成决议。按照“提出议题———村党组织统一受理、村‘两委’联席会议研究提出意见或建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两委’组织实施”的“四步决策法”, 将村党组织的领导和村委会履行职责有机结合起来, 民主决策村级重大事务。并制定了《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 明确界定民主决策的内容, 规定凡村里的大事难事都要通过村民代表征求意见再召开会议讨论决定, 变“为民作主”为“由民作主”。

(四) 民主管理逐步规范

针对过去村级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在新一届村委会产生后和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中, 各级政府注重抓好依法建章立制、以制治村工作。各村委会通过草拟方案、村民讨论修改、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等步骤, 制定了《村规民约》《村民委员会工作职责》《村务公开监督组职责》《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 并及时上墙公布, 同时注重对村级档案的规范管理, 对村民代表会议、村干部会议、民间纠纷调解、村干部政绩等都作原始记录。这些制度, 既规范了村干部的行为, 也方便了村民对村干部的监督, 有效推动了农村基层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进程。

(五) 民主监督得到加强

通河县对村务公开高度重视, 成立了领导组, 制定了实施方案, 将落实村务公开工作纳入乡村干部年度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推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活动深入开展, 2012年8月, 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会议, 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进行了统一部署;县民政局邀请市电视台拍摄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专题片, 在县电视台播放,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各乡镇在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程序和管理上逐步规范, 各村也都成立了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 负责对依法应公开的事项进行监督、审查和审核。通河县村务公开已基本实现“四个拓展”:由公开办事结果向公开办事过程拓展, 由定时公开向随时公开拓展, 由固定公开栏公开向灵活多样公开拓展, 由上级“定题”公开向群众“点题”公开拓展。

三、存在问题

(一) 宣传不够深入

一些地方往往只在村委会换届选举时进行集中宣传, 平时的宣传则不够经常、不够深入。不少基层干部不能自觉尊重村民自治而仍习惯于行政命令;部分村民缺乏自治意识和参与意识。

(二) 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难以召开

由于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经商, 致使一些村因达不到法定人数而无法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 相当数量的村委会每年向村民会议报告工作的制度不落实;不少地方被迫以村民代表会议代行村民会议的职权, 或者由村委会或村“两委”以间接民主代替直接民主,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决策的民主性。

(三) 村民委员会成员的罢免和补选程序不够规范

有些村委会成员因违法违纪或不胜任工作而应予罢免, 但由于村民会议实际上无法召开, 因而罢免困难, 有些地方就打法律和政策的“擦边球”, 以调整或停职代替罢免, 造成程序违法;有些村委会成员因缺额或届中调整需要补选, 但因同样原因很难补选, 于是出现了“代理”村委会成员现象。

(四) 有些关系不够协调

调研中发现, 有的乡镇与村、村党组织与村委会、村委会与村民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有的乡镇对村委会的指导过于行政化, 有的村委会对村民自治的要求过于绝对化;在村“两委”之间, 有的村党组织包揽、干预过多, 有的村委会则排斥村党组织的领导;在村委会与村民之间, 有些村委会依然存在决策、管理不够民主的现象, 有些村民则过于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

(五) 村务公开不够到位

一是部分村干部对村务公开心存疑虑, 担心公开后会产生新的矛盾, 因而对村务公开持消极态度;二是公开的内容不细致, 群众看不明白;三是存在公开不及时、不全面和应付检查等现象。

(六) 村干部报酬低

由于哈尔滨市村级集体经济基础普遍薄弱, 而财政供给的村级工作经费又极其有限, 导致多数村委会日常工作运转困难, 制约了工作的开展。同时村干部待遇低, 人均年报酬一般只有6000元左右, 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和村委会作用的发挥。

四、几点建议

(一) 认真抓好宣传教育

要重视对乡镇干部和村委会成员的学习培训, 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 切实提高履职意识和工作水平。要把集中性的宣传教育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 提高《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普及程度, 大力培养和牢固树立村民自治是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和充分发扬民主有机统一的观念、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观念, 努力提高广大乡村干部和村民的民主政治素质。

(二) 进一步加大执法和监督指导力度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 要充分认识落实村民自治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加强经常性的检查指导, 及时分析、研究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适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要继续依法健全自治组织体系, 理顺乡镇政府、村“两委”、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相互之间的关系;要高度重视村民自治制度建设, 并认真抓好落实。

(三) 努力解决目前存在的有关问题

针对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发现的有关问题, 要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和解决, 提高民主决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一要大力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创建活动, 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 促进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到位;二要重视解决目前通河县村干部待遇低、村委会办公经费紧缺等实际问题和困难, 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贯彻实施创造条件。

(四) 切实做好“三个结合”

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使二者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要与发展集体经济、关注解决农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 增强村民自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与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相结合, 对村委会的工作多指导多服务、不干预不包办, 确保村民自治格局的长期稳定和规范运行。

摘要:自1998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以下简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颁布实施以来, 通河县认真组织实施, 到目前已依法开展了五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 有力地推进了民主法治建设, 保证了村民的民主权实现, 维护了农村地区社会和谐稳定, 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还应认真抓好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大执法和监督指导力度;努力解决目前存在的有关问题;切实做好“三个结合”。

3.以创新促和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篇三

关键词:农村综合改革;财政;创新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在国务院综改办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强化制度建设、狠抓任务落实、扎实稳步推进,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重点,做到了“五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甘肃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成效

五年来,甘肃省共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9万个,累计有1763万农民直接受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已成为当前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成为基层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三农”的有力抓手,取得了显著成效。

1.深受广大村民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拥护。自2011年以来,共硬化村内道路29731公里,沙化道路30331公里,新修村内水渠4864公里,铺设村内安全饮水管线7679公里,兴建其他小型水利设施5344个,新建村内公共活动场所575万平方米,修建村内垃圾收集点3016个,安装村内路灯87752盏,村内植树341万株等。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效,显著提高了甘肃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水平,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拥护,也是农民群众最满意的一项“重民意、惠民生”的民心工程。

2.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全省绝大部分行政村都实施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办成了许多农民想办办不成、想做做不了的村内户外公益事业,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被空前调动。

3.基层干部工作的有力抓手。近年来,随着财政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甘肃省每年都要实施6千多个一事一议项目,每个项目的村民民主议事都有基层干部的现场指导,每个项目的实施都有县乡干部的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和积极参与。通过基层干部与村民的零距离接触,密切了干群关系,进一步树立了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形象。

4.助推了甘肃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甘肃省自2012年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在资金和政策上向58个贫困县倾斜。在资金分配上着力提高了财政困难程度因素,4年来累计向贫困县投入财政奖补资金32.26亿元,占省级以上(含)财政奖补资金总投入44.97亿元的71.74%,每个贫困县平均高于其他县1323万元;为更好地解决贫困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将贫困村农民筹资筹劳与财政奖补资金的比例由1∶0.5,调整为1∶2(其他村为1∶1.5)。资金和政策的倾斜,助推了甘肃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也为下一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精准扶贫提供了借鉴。

二、甘肃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做法

(一)配套投入积极化。

全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配套资金筹措工作,在甘肃省财政十分困难,财政支出75%靠中央转移支付,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积极调整支出结构筹措资金,“十二五”期间累计预算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57.36亿元(省级22.41亿元,市县两级34.95亿元),省级预算安排增幅每年都超过了其他所有财政支农资金。特别是2015年,各级领导现场查看给予一事一议项目高度认可和评价,决定调整省级预算4.4亿元精准用于支持贫困村一事一议项目建设;2016年省级预算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6.5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安排增加2亿元,增幅达44%。

(二)资金管理规范化

1.资金分配规范。按照综合考虑基本状况、多投多补、奖优罚劣的原则,我们在下发的资金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奖补资金分配因数,即按照基数、农业人口、村个数、财政困难程度、县级预算安排、考核评价结果等因素,根据资金量合理确定各因素权重,依据规范的公式分配各县市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

2.账户管理规范。县级财政部门都能将财政奖补资金拨入财政“专户”,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封闭运行、按项目(村)核算。

3.报账方式规范。从2011年开始,财政奖补资金全部实行县级报账制,村民筹集资金实行乡级报账制,报账全部实行转账结算制度。

4.结算程序规范。项目验收合格后,由报账人申请,经村民理财小组、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初审签字,报县级主管部门审核签章后,连同原始凭证、发票等相关资料向县级财政部门申请报账。

5.资料审核规范。报账人对提供报账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负责的同时,各级初审、审核部门还对提供的报账申请审批表、原始凭证、发票、工程预决算、项目验收表和村级筹集资金使用情况等资料进行规范性审核。

6.会计核算规范。县级财政部门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规制度,对财政奖补资金实施规范化日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通过对资金的透明化分配,充分调动了各县市区加大预算安排、扎实做好一事一议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对资金的规范化管理,全面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益。

(三)落实制度严格化

1.落实决策程序制度严格。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项目申报村都按照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严格履行民主议事程序的方式开展议事,并完整记录议事内容,同时对决议事项、实施结果进行公示。

2.落实筹资筹劳制度严格。村民筹资筹劳是实施财政奖补的基础,所有县市区在筹资筹劳的操作上,既充分体现村民自愿筹资筹劳,又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上出台的有关政策规定,牢固树立减轻农民负担的意识。

3.落实指导制度严格。县市区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都加强了议事程序、议事范围、筹资筹劳、项目实施的指导,确保了相关程序合规合法、项目工程保质保量。

4.落实监督检查制度严格。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省市两级综改部门在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的基础上,每年都要对备案项目进行实地随机性检查核实、都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随机性检查督导;各县市区严格落实了资金的日常监管、项目的全方位跟踪检查。通过严格落实制度,确保了一事一议工作的健康有序推进。

nlc202309042253

(四)规范管理常态化

1.规范项目申报常态化。甘肃省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行县级申报、市级初审、省级审查备案制,省市两级在审查中,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上下发的相关文件精神,从项目实施的内容、范围以及项目的民主议事程序上严把审核关。

2.规范项目实施常态化。各县市区通过招投标或议标的方式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建设单位施工建设。村民理事小组、理财小组和监督小组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3.规范项目预决算常态化。各县市区项目建设都做到事前有预算、完工有决算,县级相关部门对预决算进行审核(审计)把关。

4.规范项目验收常态化。项目建设完工后,县市区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参与项目验收,验收结果作为重要的报账依据。

5.规范资料管理常态化。县级综改部门将民主议事记录和筹资筹劳记录、实施方案申报和批复、建设项目的预算和决算、项目建设前后图片等资料,进行全方位收集整理汇总归档。通过对项目的规范化管理,确保了实施项目的工程质量。

(五)考核评价刚性化

1.考核评价工作年度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在县市区自评的基础上,每年我们都聘请8—10个中介机构有40—50人参与的、历时40天左右的考核评价工作。对全省所有县市区的项目规划、组织领导、预算安排与执行、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监督检查、工作成效、违规违纪、实施项目和群众满意度问卷调查等十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价。

2.考核评价工作标准化。我们对十个方面涵盖的所有内容全部细化、量化,使中介机构在考核评价中做到每个具体内容得分有标准、扣分有依据。

3.考核评价工作公正化。为确保考核评价中打分公平公正,我们每年都对参与考核评价的中介机构人员进行一天的政策业务培训;检查县市区项目由省综改办在年初备案项目中随机抽取6个以上;考核评价工作由中介机构独立完成,评分结果不予县市区见面;考核评价中的不明事宜由省综改办统一解答;要求中介机构对所有得分和扣分依据复印并按县装订成册。

4.考核评价结果抽查制度化。实地考核评价工作结束后,我们再次组织中介机构,交叉复查考核评价结果,对结果有2分以上误差的,必须中介机构全部返工重新考核评价。

5.考核评价结果通报威慑化。为确保各级高度重视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我们每年都对考核评价结果进行全省通报,通报中对工作扎实、成绩突出的县市区予以表彰;对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县市区,不回避、不护短,指名道姓敢于亮剑,并将通报寄市县两级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和财政部门。

6.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具体化。为建立激励鞭策机制,我们每年都对县市区考核评价结果划分500万、300万和100万元三个档次给予表彰奖励;对督导检查工作有力的市州给予100万元的奖励。

(作者单位:甘肃省财政厅农业处)

责任编辑:洪峰

4.以创新促和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篇四

一、领导重视,明确创建目标

盐池县水务局以树形象、创业绩、促发展为宗旨,以“创建一流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流的干部队伍,树立一流的机关形象,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目标,积极动员,广泛宣传,扎实做好创建工作。一是思想认识到位。把精神文明建设与水利业务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实现了“两手抓、两手硬”的目的;二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文明单位建设领导小组,并指定专人负责,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研究确定目标任务,落实建设要求,;三是方案措施到位。制定了《盐池县水务局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创建内容和实施措施等方面,进行准确定位,使建设工作目标明确,保障有力;四是工作责任落实到位。该局与局属各单位签订了《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等,研究制定了领导分工负责制度、机关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业务工作考核标准等十多项制度和水利建设服务承诺8项制度,推行了局长办公例会制,重点工作督查问效制等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使各项工作制度化管理,创建工作责任到人。

二、内抓管理,树立行业新风

一抓学习,在提高职工素质上下功夫。干部职工长期坚持不懈地学习,形成了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风尚。政治理论学习方面,要求每年记读书笔记2万字,写心得体会2-3篇,每半年召开一次学习交流会,促进大家学而好思,思而好进;业务学习方面,采取职工学历教育和定员培训结合的方式,近三年有52人通过在职和脱产学习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89人进行了水利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在工作中能独挡一面;法律学习方面,制定了普法规划和普法学习安排,提出了全面学好基本法,深入学好、用好、宣传好专业法。

二抓党建,在基层组织建设上下功夫。水务局坚持“围绕水利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水利”的指导思想,先后建立党支部7个,发展党员118名。

三抓队伍,在提升服务能力上下功夫。一是突出能力,抓好班子建设,建好中层干部队伍。对内设14个单位的20名正副职中层领导实行竞争上岗,对一般干部职工也采取了考核定岗的方式,调整优化了水利队伍,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提高水平,培养和组建好技术队伍和施工队伍。通过培训和锻炼,造就了一支能力强硬的水利和水保工程规划设计实施的技术服务队伍;通过资产重组、培训项目经理,建立了2个资质达标、施工能力强大的水利工程施工队伍,为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配备了强劲的力量源泉。通过抓班子、带队伍,抓党员、带干部,抓素质、促质量,抓管理、促效益,全局的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加强,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四抓管理,在行业作风建设上下功夫。水务局在作风建设上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风气,并严格职工道德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人人皆知,人人皆行。在水利行业形象建设上,对内实行岗位责任制,工作承诺制,功过奖罚制和不满意淘汰制的干部职工考核管理制度。

五抓综治,在安全防范上下功夫。首先成立了治安、治保、联防、调解等组织机构,制定了工作制度和职责,使治安工作和小区建设规范运行。其次是加强防范工作,加固加牢门窗,加强节假日值班等,坚决防范各种治安事件的发生。加大对赌、毒、黄的防范工作,使全局和小区内没发生任何治安事故和赌、毒、黄等丑恶行为。曾被吴忠市授予治安模范单位称号,家属小区也被评为吴忠市“安全文明小区”。

三、外树形象,提升创建水平

一是抓形象工程不放松。要求全体职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廉洁自律、一身正气的形象;团结协作、务实高效的形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形象。近年来,水利职工长期坚守在水利工程建设的第一线,部分职工长住工地达半年以上,进行工程实施的质量监督和技术跟踪服务,建成了如刘窑头小流域治理工程、城西滩供水工程等一批精品工程。

二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放松。近几年筹资维修了办公大楼,对办公大院和家属小区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共绿化硬化面积5700平方米,建假山一座,建景观池5个,建休闲花廊110米,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了一处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水务小区,同时争取项目,建成下属基层单位5个,并在全局下大力气配备了一些现代办公设备,为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三是抓文化娱乐活动不放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先后举办过8届职工运动会和5次职工联艺会,举办过3次“五一”劳动技能比赛,曾代表盐池县参加首届吴忠市社火节,获得了社火二等奖和杂耍三等奖的好成绩。同时开展好平时的文化娱乐活动,长期坚持做早操和健身秧歌,并在县妇联的倡导下成功地开展了一次“水利杯”文化展演活动,吸引了全县8个乡镇24个县直各部门的干部职工参加了活动。

四、加快水利建设,打牢创建基础。

一是立足解困,心系群众办实事。每年根据乡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筹资30-40万元办实事4-5件。2000年投资10万元为麻黄山乡松家水村架电10公里,结束了全村1500多人点油灯的历史;2001年在物价、电力部门的支持下,及时调整下降了机井灌溉电价,使全县每年节省电费支出300万元,既减轻了农民负担,又巩固了水地的种植利用。除外该局还每年发动干部职工捐款、捐物,为包扶单位、学校、贫困户“送温暖、献爱心”。仅在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就发动党员捐款8000元,扶持妇女养殖户和城镇生活困难户发展经营,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水务局站在全县稳定发展的高度,力所能及地为群众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受到了群众的欢迎,树立了一心为民的新形象。

二是立足发展,情系乡村建工程。紧紧围绕“发展水利事业,构建和诣社会”的主题,不断以水利的大发展支持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解决发展“慢”的问题,合理开采水源,有效开发利用水地,共发展灌溉面积25.5万亩,实现了农业人口人均1.5亩水浇地的目标;二是解决农村吃水“难”的问题,修建人畜饮水工程39处,打井窖1.7万眼,安装苦水淡化蒸馏棚160座,使全县9.4万人、30万只羊畜的缺水得到基本解决;三是解决用水“紧”的问题,建设节水型农业,发展节水灌溉12.6万亩;四是解决水土流失“重”的问题,建成小流域综合治理47条,骨干工程18座,累计治理水流失面积2505平方公里;五是解决投资“少”的问题,抢抓引资机遇,建立储备项目库,每年争取到水利投资1500万元以上;六是预防用水“乱”的问题,狠抓水政执法和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严厉制止了乱开采水资源和人为造成水土流失行为的发生,确保了全县水利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5.以创新促和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篇五

活动心得体会

近年来,教育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抓普及、夯基础,抓巩固、促质量,抓项目、促发展,抓改革、促活力,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提升,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为我国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我们知道要提高教育质量,当然就要提高教师质量,因为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者,尤其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实现。然而,目前不少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确实是不容避讳的现实问题,而且,教师非专业化的问题更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活动的开展,内容的学习,我们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在其位则谋其政,作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为教育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下面就谈谈自己参加活动以来的点滴体会。

1、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今天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教学个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主张。老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个性和业务方面的独到优势,在夯实自己教学能力的基础的同时,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个性,要求老师对于自身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善于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在学校环境和个人条件之间寻求平衡。当今教育,教师最缺少的就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导致培养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创新能力和独特气质。教学个性本身就意味着创造力。

2、真正做到一视同仁。一个老师通常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学生性格有好有坏,成绩有优有劣,能够关注每一个学生,并爱

护每个学生,是这一类老师所具备的能力。把学生当学生看,把人当人看,不惟成绩论素质,不惟喜好论好恶,不惟家境论高低。有人说,关注每一个学生,就是要做到关注成绩最差的学生。我想补充一句,关注每一个学生,也要做到关注你最讨厌的学生。

3、应该对学生严而有度。只有这样才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并善于进行总结和反思。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难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必须按照学生的言行规范来严格要求他们,又正因为这些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有度,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与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老师的管理应该得到学生的尊敬,使学生心服口服,从心底里得到学生的认同。

除此之外,学校必须花大气力,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提升知识层次;学校必须开齐开足各门课程,平等对待,并配齐配足专任教师;学校必须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大胆探索教育教学艺术,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学校必须制定一整套实施素质教育的规章细则,导引教师,指导学生,素质教育的质量才能真正提高。

6.以创新促和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篇六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xxx

劳动保障部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是要坚持把就业放在民生之本的位置,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实现社会保障范围由广覆盖向全覆盖转变,保障水平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使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一点一滴地增加群众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一、努力构建矛盾预防控制体系

当前涉及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方面的纠纷较多,如困难群体参保缴费、农民工工资拖欠等问题。我们通过建立快速高效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应急处理机制,最大限度地预防社会矛盾纠纷或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我们制定了群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局党组坚持在每周周会上调度全系统综治维稳工作,还建立了局党组成员大厅大接访长效机制,对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减少群体性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

二、加强和完善就业服务管理制度

1、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功能。加快整合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能,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建设和管理,逐步理顺机制和体制,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继续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1

全力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积极做好特殊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使各类人员享受同等就业权利。确保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00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100%。

2、落实政策推进就业。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已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和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继续实施税费优惠及政策性补贴制度等措施为企业降压减负,保护和提高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规划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鼓励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认真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健全“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联动机制,加大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群体的创业指导和创业服务。2011年全县计划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0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1800人。

3、加强培训对接就业。狠抓培训质量,进一步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确保劳动者经过培训能就业,就好业。改进培训模式,全力满足用工单位需求和劳动者求职愿望,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和“超市式”培训。进一步完善培训工作考核制度,加强对定点培训机构管理,规范培训教学程序。确保全年农民工和农村劳动预备制培训2550人,企业职工培训3200人,失业人员培训1700人,创业培训200人。

三、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险服务管理机制

1、深入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健全社会保险制度体

系。抓好《社会保险法》的学习、宣传、培训、实施工作,增强全社会参保意识,按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的要求,依法完善社会保险的参保、征缴、经办、监督等制度体系。

2、进一步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力度。推行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目标责任制。分析扩面目标和对象,拓展社会保险扩面领域,积极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保。进一步加强基金征缴工作,全面推行五险种统一征缴模式,实现统一参保人数、统一缴费基数、统一开展稽核,不断挖掘征缴潜力,确保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力争全年各险种扩面9370人次,征缴基金1.48亿元。

3、进一步健全养老保险机制。进一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好企业退休人员死亡后供养直系亲属发放一次性救济费工作。积极推进新农保工作。加大建安保险统筹管理力度。加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网络,不断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

4、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积极对接全省大医保网络,建立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机制。加强对定点医院和药店的监管,不断提高医疗保险服务水平和质量,让参保人员都能享受到公平合理的医疗保障待遇。探索建立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住院医药费个人自付封顶机制,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降低大病、重病患者的个人负担,力求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65%。

5、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认真抓好新《工伤保险条例》贯彻实施工作,积极推进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试点。实施并完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对未参保工伤人员先期垫付治疗费用,再依法追索的机制。全面解决“老工伤”问题。

四、加强和完善劳动保障权益的工作机制

1、完善农民工维权工作机制。畅通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渠道,优先对因拖欠工资问题引发的集体争议案件处理。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通过运用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管理平台,及时对辖区内各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信息及时监测,切实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2、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建设。开展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专项行动,进一步提高小企业和农民工合同签订率,从源头上规范劳动关系。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稳步推进实施集体合同制度,进一步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

3、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大力加强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增强办案力量,改善办案条件,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依法公正及时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化的调解工作,切实提高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质量和效率。

五、加强和完善劳动保障服务方式

胡锦涛强调,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局将以满意机关建设为抓手,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全系统行风建设和作风建设,大力倡导优质服务意识。认真做好政策落实,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强化窗口服务人员管理,竭诚为基层、企业和群众提供最优质劳动保障服务。

7.以创新促和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篇七

关键词:产学研,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国际合作

科技创新平台已经成为培育技术创新型企业的重要来源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手段, 是集聚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 是激活创新资源的重要措施, 是转化创新成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更是地方政府破解当前发展难题, 实现区域经济弯道超越的主导力量。为此, 依靠科技平台集聚高新技术成果和科技领军人才资源, 就可以更快地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升级。让科技平台真正服务企业, 科技合作促发展, 协同创新推进步,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才是本质所在。

1 湖州市长兴县积极推动产学研科技合作

近年来,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非常重视科技合作, 先后投入巨资, 创建了长兴科技创业园、浙江省绿色动力电源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中国浙江长三角·欧洲波罗的海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平台, 将为全县企业集中提供科研基础条件、设计重大创新课题、承担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任务、实施科技成果推广、服务广大中小型企业、集聚和锻炼培养创新人才。目前, 长兴科技创业园二期工程、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浙江绿色动力能源集成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浙江长三角·欧洲波罗的海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2 中国浙江长三角·欧洲波罗的海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简介

“中国浙江长三角·欧洲波罗的海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下文简称“中心”) 发轫于“中瑞合作发展论坛”, 致力于加强中国长三角地区与欧洲波罗的海地区国家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技术中介机构的联系, 通过引进和吸纳双方的科研、技术、人才等资源, 推动双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融合, 进而整合双方优势资源, 拓展合作空间, 实现科技、产业的互补, 形成国际间科技成果持续再生、开放流动和有效转化的良性运行机制, 从而带动双方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中心”立足长三角和波罗的海地区, 通过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建设, 积极创造条件, 将“中心”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国际技术转移机构, 使“中心”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中心”目前委托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团队运营, 依托浙江大学雄厚的科研、人才和相关产业以及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等资源, 立足长三角, 辐射全国, 使“中心”成为学校与社会、知识与资本、国际与国内之间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技术转移为纽带的技术、资金和人力等资源合作交流的平台。

3“中心”科技创新服务成效

3.1 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

“中心”与芬兰BME公司合作进一步加强, 矿山抑尘设备和技术在湖州范围内进一步推广应用, 长兴创达矿、湖州巨林矿、德清信谊矿业、德清南舍上溪矿业、德清杨坟二矿等矿山都已使用并取得显著成效。与日本株式会社健康ビジネスインフォ合作开发中药标准品和提取物。与瑞典泰克马克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步, 双方将就环境技术特别是污水处理技术开展深入合作。引进海外人才, 促成其与长兴当地企业合作。每年主动组织多次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会议。

3.2 国内技术中介与转移服务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 引进大院名所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促成多项技术转移项目。成立以来完成企业技术需求对接400项, 促成技术开发、转让与中介服务50余项, 技术合同金额超过3000余万元。

3.3 共建创新载体服务

3.3.1 官方门户网站运行良好

创建官方网站http://www.ceuttc.com/, 为会员和非会员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 目前门户网站运行良好, 为“中心”的宣传及各项科技信息的推介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3.2 TTS国际数据库服务系统进一步完善

委托瑞典卡尔玛windh网络公司开发适合中波两地开展国际技术对接与转移的数据库平台, 平台的数据库得到进一步完善。到目前为止, 发布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3000项, 技术产品1210项, 投资机会168次, 中外企业会员单位180余家, 中方技术需求120项。

3.4 社会评价

2011年, “中心”被浙江省科技厅认定为浙江省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012年10月31日, 经省科技厅推荐和专家评审, “中心”成功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在全国率先与波罗的海地区各国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合作, 开展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 获得各界好评, 深受媒体关注。湖州日报《给你“支点”, 助你“起跳”——长兴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浙江科技报《长兴引进中欧科技环保合作项目》、湖州日报《湖州一技术转移中心成为省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分别报道了“中心”在引进海外项目、推进企业经济转型升级方面所做的贡献。

4“中心”科技创新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专业化队伍有待加强

由于技术转移的特殊性, 技术转移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 从业人员既要拥有专业技术, 懂得法律, 又要精通经济管理, 熟悉市场动态。在此基础上, 国际技术转移还需要从业人员有扎实的外语基础, 懂得国际上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相关人文风俗文化内涵。目前, “中心”队伍大多为兼职, 专职专业化人才队伍极为缺乏。现有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术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4.2 自我造血功能有待提升

目前, “中心”促成的技术合作, 绝大部分为公益性工作, 并没有为“中心”带来直接利益。一个中心要稳健的发展, 必须强化自我造血功能建设, 用以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 从而更好的推动中心的发展。

4.3 全社会认识不足, 难以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充分发挥作用

在长江三角洲区域, 市场经济活跃, 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企业大多靠经验决策, 不愿出资聘请专业机构提供咨询, 从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心”的发展。企业“拿来主义”严重, 对技术的长远投资过少。

4.4 国内外文化差异, 制约“中心”合作工作进程

由于国内外文化差异, 国家间法律的问题, 使得国际合作的进程较为缓慢。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双方人员在同一问题上的思考模式、行为观念不同, 难以进行迅速有效的沟通, 制约了合作的进展速度。另外, 由于国家间法律的不同, 特别是对技术输出的保护问题, 使得对技术的直接投资转移较少。

5 提升“中心”科技服务的对策

5.1 加强经费投入, 加大建设力度

政府在协同创新战略中, 具有引导者和推动者的重要地位。据调查, 美国的大学技术转移机构有30%亏本, 50%保本, 盈利的只有20%, 一个新设立的机构要在7年后才有可能实现收支平衡。国际经验表明, 技术转移机构的直接经济效益较少, 大多数机构都难以实现收支平衡。因此, 政府的资金支持是必要的。对于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来说, 要面对国家间政策、文化的巨大差异, 这种支持更为迫切。

5.2 加强队伍建设, 培养引进优秀中介人才

国际技术转移工作是一项创新性与专业性极强的工作, 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很高, 高水平的复合人才是“中心”发展的关键所在。需优化激励机制, 鼓励从业人员学习、培训、资质认定等, 研究从业人员职称晋升、税收优惠、从业资质等方面的政策, 吸引优秀人才。

5.3 提高自我造血功能

改进技术转移模式。走出技术转让、引进外资直接投资的模式, 充分利用分包、加强分包商之间的技术交流, 利用反向工程, 增强技术转移的外溢效果。拓展思路, 多渠道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中介服务, 加大与政府及其他中介的合作, 创造共赢局面。

综上所述, 目前阶段, 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较薄弱, 科技投入不足, 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因此, 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 “中心”应依托浙江大学等高水平研究型院校, 使之为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二次创新提供重要的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玉清.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高校科技2012 (1-2) .

[2]蔡声霞, 高红梅.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及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9) .

[3]李志军.当代国际技术转移新特点及中国的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8 (4) .

8.以改革创新促慈善募捐新跨越 篇八

马鞍山市位于皖东,地处长江口岸的南京与芜湖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全省中上游水平,慈善事业起步较早,慈善募捐工作相对平稳。2015年之前,每年捐赠总额都在400~500万元之间,可喜的是2015年慈善募捐总额一改多年徘徊的态势,逆势上行至800多万元,实现了慈善募捐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效益下滑,一些有关公益慈善负面影响仍然未全部消散等诸多不利因素下取得的,实属不易,这与马鞍山市慈善总会三届理事会始终坚持更新理念、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分不开。

一、以规范多层次募集平台促稳定。聚沙成塔,滴水成河,树立“大慈善”理念,多层次、全方位地构建募集平台,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是我们在经济新常态下谋求募捐稳定首先意识到的。因此,我们在巩固“慈善一日捐”、企业冠名捐赠等传统募集渠道的同时,加大服务平台建设,开设了“微慈善大爱心”项目平台,提出了个人捐赠达一万元,就可以冠名,随后得到了金元伟等社会爱心人士的响应;重阳节,借年近八旬的许成厚、邓纯莲老人将儿女们送来的祝寿钱作为善款捐赠慈善之际,创立“寿诞捐”项目平台;“六一”期间,总会倡导市、区部分幼儿园、小学纷纷推出了“童心+爱心”慈善捐赠项目平台;葛俊亚、邱楚涵新婚伉俪在领证当天双双来到慈善总会,以万元捐赠的方式,成为了“婚庆捐”项目实施的带头人。正是诸多募捐项目平台建设让广大市民真正感受到了人人可慈善,慈善服务就在身边的良好氛围。逐步加大了非一日捐项目的捐赠力度,减少对具有一定行政背景的“一日捐”的依赖度。“一日捐”占全年捐款总额比例从以往的70%~80%下降至40%左右,真正实现了捐赠总额上升,慈善捐赠资金结构更加合理优化,使得马鞍山市慈善募捐更加稳定可持续。

二、以开辟域外募集渠道促发展。慈善无界,慈善组织不应被区域管辖来约束住自己的思维。于是,我们大胆走出去,开辟域外募集渠道,以谋求马鞍山市慈善募捐新发展。首先,积极宣传推介。将马鞍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特别是慈善事业发展状况和管理模式等编印成册,通过市侨联、市外办、台办、驻外办事处等相关部门发放给马鞍山籍华人、华侨和在外发展爱心人士,让他们了解家乡的实情,引导他们关注家乡慈善事业;其次,主动登门拜访。去年在市民政局主要领导的带领下,总会领导及相关人员专程赴北京,通过北京马鞍山商会向在京发展的成功人士推介家乡慈善。还和侨联共同拜访多位华侨在国内的亲属朋友,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第三,以服务推募捐。经过不懈努力,域外捐赠渠道实现了零的突破。2015年来自域外的捐赠四笔,总额达140多万元,占全年总捐赠额近20%。其中与美籍华人陶德海先生捐赠100万元善款设立“高怀霞慈善基金”,成为了马鞍山市海外个人善款捐赠的首笔大单。总会对每笔捐款都按捐赠人的意愿,双方签订捐赠协议,及时制定使用方案,将其爱心款的管理使用落实到位,同时为他们专门举行了捐赠仪式,按相关规定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牌匾,进行了广泛深入宣传报道,总会的服务得到了捐赠人一致好评,并已经有部分马鞍山籍华人、华侨和在外发展成功人士反馈了他们愿意为家乡慈善事业奉献一份爱心的意向,这为马鞍山市慈善事业谋求更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9.以创新促和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篇九

晋城市城区党校李成慧

【提要】因为有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的最终失败和红军的被迫长征,才有延安整风运动,才有科学的思想路线的确立,这就是改革创新精神的体现;因为有了十年文革的磨难,才有真理标准大讨论,才有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这同样是改革创新精神的体现。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有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武装,有了新的具体的指导思想即科学发展观的指引,这都是我们的优势。然而,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因为,在我们党内和党的的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不适应、不符合”的事项,阻碍着这一优势的发挥。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关键词】 改革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

一、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与党的建设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的特殊性在于,中国问题的解决、中国事业的完成,都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正如邓小平讲的: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党的领导。而党能否担任起这一历史重任,则在于党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执政水平,亦即党的自身素质。自身素质如何,又来自于党的建设。因此,党的建设对党的事业成败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建设。从党的历史来看,党的建设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而且是三大法宝的核心。不仅如此,其实,党的建设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中,同样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甚至是关键作用。可以说在我国不同时期、面对的不同环境、要完成的不同任务,党的建设都是一大法宝和核心法宝。

当今,形势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党所面对的已不是原来封闭、半封闭的计划经济下的中国,而是在全球一体化、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所从事的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就是这一背景下党要完成的伟大事业。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向和发展水平。但是,要成功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配合和协调。其中,党的领导是实现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关键。要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需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在当前不断变化的形势和环境下,党的建设状况究竟如何、党能否适应这一变化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值得思考。

二、党的建设状况分析

分析和研究党的建设状况,对于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就对党的建

1设状况作了一个总体表述,《决定》认为“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我的理解是,这一总体判断是对目前我们党的建设的一个科学判断,这一总体判断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党的建设总体上和我们的新形势、新任务是适应的。总体适应是应该肯定的,否则无法解释我们党为什么能够领导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并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二是总体适应的同时,还存在着很多“不适应”、“不符合”的地方。这些“不适应、不符合”就是我们党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要强调的重点,是要我们认真而努力的去研究、去克服、去解决的。它是党的建设所面对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

(一)“不适应”、“不符合”的表现

1、“不适应、不符合”,二者所指含义是不一样的。这种“不适应、不符合”主要是指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面对新的历史任务我们党所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情况。“不适应”主要是指我们的方式、方法落后了,没能适应形势和环境的变化,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来解决。比如《决定》讲的“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等。现实中,有的是地方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不适应,比如我们要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但在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这一事件,你怎么解决,怎么依法行事、怎么民主执政。我们发现这一事件经常成为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有的是工作方式不适应,常常以权力的姿态进行活动,以权力的姿态让大家干这个干那个。其实在今天的环境里,我们需要的更多的是一种软实力,是一种在权力不能到达的范围内,靠党的政策的魅力,靠政策的正确,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靠以人为本的精神吸引大家,靠着这样的方式来运行。

而“不符合”主要是指它与党的性质和宗旨是相悖的,是必须彻底取缔的。比如《决定》讲的:一些地方和部门人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

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等。现实中,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现象也时常出现。比如,在社会利益协调方面,我们发现一些地方注重的是少数人的利益,放弃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或者忽略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这就是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因为我们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如果我的决策就是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不符合,那就要彻底的改变,这不是一般的渐进式改革的问题。

当然,现实中也存在一些属于既“不适应”又“不符合”的情况。比如《决定》讲的“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等。对于这些,有的是需要改的,有的是需要去掉的问题,它有性质和程度的不同。

2、这种“不适应”、“不符合”可能表现在局部地区。即从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规划、总体部署的整体上看,是“适应”的和“符合”的;但是,也

确实在一些地方存在着“不适应”、“不符合”的状况,亦即确实有一些地方存在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的状况。这种情况虽然很少,但确实存在。它不仅不能适应形势和环境的变化,无法完成党的事业,而且还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这种情况不解决,党的事业难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也一定不能实现。现实中,对全国来讲,那些发展落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民愤强烈的地区,就是“不适应、不符合”的表现,它可能表现在一个省,也可能表现在一个市或一个县。这种“不适应、不符合”在局部地区的表现,说明了这些地区党的建设是乏力的,甚至是严重的“不适应、不符合”(这里,严重的“不适应、不符合”是指因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或者脱离了这一指导思想而使党的事业在整体上偏离正确轨道的状况)。严重的“不适应、不符合”一旦普遍化,将是党和国家以及人们的灾难。

3、这种“不适应”、“不符合”也可能表现在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党的事业的具体事项上。比如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不负责任、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弄虚作假、言行不

一、铺张浪费、奢靡享乐,或者是党的信念、宗旨意识不强,对党的事业和前途信心不够或失去信心等。现实中具体表现,如无所事事、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心里没有党、没有人民、没有事业,甚至于走向堕落、腐败。

(二)“不适应、不符合”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中,“不适应、不符合”的现象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其实,在党的整个历史中它时不时的就会出现,只是有时不严重,有时严重吧了。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发现有两次严重的“不适应、不符合”,与此对应的是两次思想路线的确立。

两次严重的“不适应、不符合”:一次发生在革命时期,三十年代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的最终失败;一次是在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十年文革**。两次思想路线的确立:一次是在延安时期的延安整风运动,首次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一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再次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延安整风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首先觉醒的毛泽东领导了这场运动。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党确立了科学的思想路线,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内各种错误倾向基本得到了肃清,实现了党的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党的面貌焕然一新。从而解决了革命党面临的中心问题,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也因此提出并初步实践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取得了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成就;但是,他未能解决执政党的中心任务问题。真理标准大讨论是在邓小平的支持下进行的,这场大讨论梳理了党内各种思想、意识,尤其是“左”的、僵化的思想和意识,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再次实现了党的团结和统一,党的面貌重新焕发青春。也因此解决了执政党的中心任务问题,领导了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提出并实践了经济体制的转型,即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提出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并开始实践,但还是未能彻底解决。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即党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自身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就是在这一环境下的实践活动。

那么,两次严重“不适应、不符合”的根源在哪里呢?上面的分析可以给出答案,根源在于思想路线的缺失和脱离。第一次是未能确立科学的思想路线,第二次是已经有了科学的思想路线,但是脱离了。那么,为什么有了思想路线又会脱离呢?这也是我们要分析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建国以后的不长时间里我们党就开始脱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其原因:一是,从根本上讲是制度建设不够。有了思想路线并使其得到贯彻落实,需要党的制度来保证;二是,党和党员的素质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当“不适应、不符合”在党内占据主导时,再加上缺乏制度约束,就会导致集权与专制;三是,改革创新的精神不够。改革创新实质上就是实事求是,当形势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实事求是就表现为改革创新,当制度和自身素质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僵化,改革创新的精神就会丧失。那么,为什么我们党又能够两次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呢?这又是一个重大问题,从根本上讲,我们党对其性质和宗旨总体上还是适应的、符合的。也就是从党所体现的“三个代表”来看,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点上,总体是适应的、符合的;只是在先进性方面,即“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方面,因党的自身素质问题,在形势和环境的巨大变化下,难以应对而蒙受磨难。一旦三个代表都基本适应和符合,党的生命力就会体现出来。

三、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必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要党的建设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党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强和完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标志着对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党的建设的重大成果,标志着党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作出的科学论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实现转型,这一转型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和广泛,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有经济体制的转型,有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有经济发展阶段和层次的转型,等等;而且这一转型不同于西方国家经济社会自然发展的工业化道路,而必须是一条新型的工业化之路;这一转型又是发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形势和环境变化之快、矛盾和冲突纷繁复杂令人难以应对;这一转型又发生在社会主义的东方大国;这一转型又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作为这一转型可谓艰难多多,转型,怎么转,向哪转,实施的主体是谁,利益怎么协调和调整等等,都是面临的重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党的领导。但从我们上面的分析来看,党还存在着很多的“不适应、不符合”事项,虽然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总体上是适应的、符合的,“不适应、不符合”只是局部上的。但是如果党的建设在局部上的“不适应、不符合”不能很好的得到解决,就会影响党在总体上的适应和符合;如果这种“不适应、不符合”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使党在总体上的适应和符合变为“不适应、不符合”。因此党要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必须解决党的建设中的“不适应、不符合”状况。

目前的情况看,解决这一状况必须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其实,改革创新实质上就是实事求是,当形势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实事求是就表现为改革创新。亦即当形势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实事求是对我们自身素质改变的要求就是“洗心革面”的、“脱胎换骨”的。正因为有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的最终失败

和红军的被迫长征,才有延安整风运动,才有科学的思想路线的确立,这就是改革创新精神的体现;也正因为有了十年文革的磨难,才有真理标准大讨论,才有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这同样是改革创新精神的体现。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有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武装,有了新的具体的指导思想即科学发展观的指引,这都是我们的优势。然而,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这些优势还需要贯彻落实。而党的建设中的“不适应、不符合”就是我们贯彻落实这一优势的巨大障碍。这一障碍可谓“根深蒂固”,正在侵蚀着党的机体。因此,我们可以借鉴以前的经验和教训,对其进行“脱胎换骨”式的解决,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彻底改变党的建设中的“不适应、不符合”状况。

(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必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1、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要以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建立和建设为基础。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建设的基础,也是改革创新精神在党的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首先是学习,包括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学习。它不仅仅是看看书、读读报等,主要是对历史的学习,能够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同时又要学习现代知识、树立现代意识。另外,就是对实践的学习,要勇于实践、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精神;其次是学习能力,这是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重点要求,所谓学习能力,就是指要有主动适应形势和环境变化的能力,具有极强的探索、开拓、创新精神。这里,主动性至关重要。革命时期党的工作重心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建国初期党的工作重心能够成功实现由夺取政权向经济建设转变,都充分体现了这一主动性。如果没有学习能力,或者学习能力不强,则党就只能被动地适应,事业就不可能成功。今天的中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两个阶级开始淡化,多个阶层不断涌现,利益多元化,权力和权利不断分化,有政治权利的要求、经济权利的要求、人权的要求,有生存权利的要求、发展权利的要求等等。这些变化对党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执政水平提出了挑战,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建立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成功的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能够辨别真理、掌握规律,也能够认清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转型跨越发展大势,遇到问题可以成功地化解。

2、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要以党的制度建设为核心。

党的建设涉及诸多内容,比如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其中思想建设是基础,决定着党的性质、党的先进性;组织建设是保障,决定着党的活力和战斗力;作风建设决定着党的形象和党的工作方式方法;制度建设是核心、是根本,也是保证,决定着整个党的运作、走向,它与党的思想路线、改革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要以制度建设为核心,要敢于树正气、压邪气,要敢于清除、否定和改进那些“不适应、不符合”事项,包括现实中的一些“潜规则”。一个制度建设劣质的政党,是一个国家的灾难和不幸;一个制度建设优良的政党,是一个国家的幸事。延安整风后,虽然我们有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但后来还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文革后,虽然我们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但还是出现了那么多的“不适应、不符合”事项。今天尽管我们已经有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科学发展观,但是如果没有党的制度建设来保证,也会走向歧途。因此我们必须用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制度建设为核心补齐党的建设这块“短板”。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9年

作者:晋城市城区党校李成慧

联系电话:0356-3039069(办公室)

(手机)

上一篇:教师师德师风优秀心得下一篇:物流工作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