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欢迎词

2024-08-19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欢迎词(精选16篇)

1.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欢迎词 篇一

祁家湾街道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纪实

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经商的党员群众不断增多,留守儿童数量也随之增多。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的健康成长受到一定的影响,面临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优化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我街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多措并举,关爱留守儿童,竭诚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为了摸清留守儿童的情况,我街通过上门查访、走访群众、与家长或监护人沟通联系等形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准确、系统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建立起“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库”,按照家庭住址、人员结构、家庭收入、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委托人的职业以及其他基本情况进行统一建档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增强关爱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全区已摸清“留守学生”底数共

人。为了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我街多措并举,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管护与关爱。

一是开展了“代管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子活动。组织教师、机关干部、党员义工、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一对多”的管护对子,为留守儿童安排“代管家长”,做好孩子生活的知心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安排一次亲情电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让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的父母保持经常性联系。“代管家长”还经常将留守儿童领回家和自己子女一起玩游戏,一起学习,努力营造“温馨家园”氛围,确保留守儿童在生活上有照顾、学习上有帮助、心理上有关爱、成长上有关注。据统计,全区双亲在外的名留守儿童都有了自己的“代管家长”。

二是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开展谈心和互动游园活动,孩子们相互谈心,互动交流,增进了感情,增长了见识。举办《给孩子一个完整人生》留守学生监护人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提高监护人的家教素养;组织学校心理辅导员和学科辅导员每月定期家访,与留守学生和其监护人谈心、开展心理辅导,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

三是向留守儿童赠送书籍和学习用品,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并通过组织指导各学校建立“心灵交流小屋”、开通心理健康咨询热线电话等方式,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内心想法,让“留守学生”心里话有地方说,心理委屈有地方诉。邀请中小学老师,特别是心理教育方面的老师,利用双休日登门开展以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为对象的“四老”家教辅导活动方式,努力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温馨环境。同时,充分发挥辖区派出所和街道司法所的作用,定期邀请法律工作者等相关人员走进“留守儿童之家”,对留守儿童和代理家长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保护儿童安全教育,提高了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法制意识,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优化了环境。

2.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欢迎词 篇二

一、留守儿童网瘾成因

儿童时期是孩子交往需要非常强烈的时期, 这一阶段, 儿童的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 内心世界一般不愿意轻易向他人坦露。而留守儿童因为家长不在身边, 使他们的心理需求无处排解, 而身边的监护人又没发现孩子心理的变化, 或发现了而无法沟通, 只是孩子不能或不愿敞开心扉。当他们偶尔接触网络后, 网络的虚拟可以弥补他们内心的空白, 于是在网络游戏或聊天中得到了一些肯定和满足感。

1. 环境因素

留守儿童大部分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 这些监护人大多年老体弱, 文化水平低, 孩子很难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容易养成不良的学习、行为习惯, 这种隔代教育, 由于年龄和关系上的隔离, 因而想法不一样, 也就无法沟通, 留守儿童就形成了任性、放纵、随意、缺乏应有的管教, 经常出现结交哥们, 出入网吧, 加上父母长期打工, 对儿女有一种负疚感, 便在物质上、金钱方面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 是一些儿童形成乱花钱的坏习惯, 而学习上则成绩下降, 不爱上学, 厌学情绪严重, 甚至逃学退学。一些住校生周五放学有的不按时回家, 直接从学校到网吧, 周六下午才回家, 有的周日从家回来不直接到学校而直接进网吧, 周一才回校上课, 有的甚至下晚自习后从学校围墙爬出去上网, 这种现象成了班级及学校管理的棘手问题。

2. 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认识不足。由于留守儿童缺少关爱, 而校园生活又有一定的纪律要严格遵守, 留守儿童会觉得压力很大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于是有些儿童就会寻找他路, 寻找缓解压力的方法, 于是在某些诱因下, 开始接触网络之后发现网络可以放松自己, 尽情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 逐渐迷上网络, 染上了网瘾。

3. 社会因素

当今是个信息时代, 生活离不开网络, 而社会对青少年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来拓展自己的视野, 监管不力, 尤其是一些黑网吧, 公开接纳未成年人出入。

二、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虽然关注留守儿童的部门很多, 但直接面对的还是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家庭紧密配合。不能把孩子交到学校就不管了, 要多与孩子联系沟通, 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 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1.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网吧的管理

政府有关部门依法严查违禁内容的网络游戏, 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在网络游戏出版环节实施防沉迷系统, 从源头上防止未成年人长时间在线, 沉迷网络游戏, 坚决取缔黑网吧, 严格实行上网实名制和“零点断网”, 对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经营的网吧基于重罚, 依法追究经营者的责任。

2. 进一步加大公益性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投入

值得庆幸的是今年两会上, 委员们提到了进一步加大公益性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投入。中小学生每年的节假日和双休日有170多天, 这期间学校的文体设施是限制的, 应该推进这些设施假日对少年儿童免费开放, 社会上的一些文体设施却向少年儿童收费开放, 导致一些小孩无处可去, 建议这些设施节假日免费对青少年儿童开放。

3. 建立现代教育观念,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学校要通过信息技术课、开展主题活动等渠道进行防范, 加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 自觉远离黄赌毒, 不随便把自己的电话、地址等告诉网上陌生人, 并逐步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资源促进自我进步和自我发展。并及时对迷恋程度较高、影响学业的同学提供有效帮助。教育网吧管理者要加强经营中的道德自律, 做到不违法、违章经营。

4. 建立绿色网吧

现在, 网络对于许多未成年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但社会上的经营性网吧又会给未成年人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建议有关部门开设了针对青少年的“绿色网吧”。“绿色网吧”实际上就是利用学校的电脑房, 在节假日变成供学生上网的地方。在“绿色网吧”, 由于不良信息已经被过滤, 不仅家长放心, 也为同学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方便。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校园“绿色网吧”上网。让“到学校上网去”成中小学生的消夏新时尚。但是, 校园“绿色网吧”并不能满足所有青少年对网络的需求, 社区信息苑也成了他们接触互联网的新地点。社区信息苑也是绿色网吧, 青少年在这里上网既健康又安全。在越来越多的“绿色网吧”建立的同时, 社会上的经营性网吧也自觉加入到保护未成年人的行列。经营性网吧共同签署了自律公约, 把不接纳未成年人作为行业自律的最低底限。既有健康的“绿色网吧”, 又有社会网吧加强行业自律, 再加上相关部门的监管, 社会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受到有效遏制, 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现象就会越来越少。

希望留守儿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让他们拥有一片快乐成长的天地, 网瘾青少年就会逐渐远离网瘾, 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状况统计报告.2005.

[2]Young K.S.Interent addict: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e, 1996, 1 (3) :237-244.

3.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欢迎词 篇三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镇中心学校及各中小学校分别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学困生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学困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各中小学校认真调查,摸清留守儿童的底子,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相关内容。

三是真情关爱,做到“三个优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学困生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随时了解他们的疾苦,学校、教师做到有求必应,消除他们在生活、学习上的顾虑,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四是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学困生制度。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

五是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学困生的谈心交心制度。学校广泛利用家长学校这一阵地,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班主任、任课教师每月至少分别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

六是注重对留守儿童、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有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上好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这些有力措施,形成教育合力,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机制,不断提高关爱留守儿童、学困生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4.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 篇四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范文两篇

篇一

关爱“留守孩子”,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这就是我校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现将本学年留守孩子>工作总结如下:

一、利用主题班队会,加强关爱。

我校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队会,各中队辅导员老师根据本班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确立一个子主题,>策划,组织同学举行一次主题队会。通过主题中队会,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通过活动,让留守孩子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在各位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校蔡东剑同学被评为莆田市留守孩子“自强少年”。

二、利用节日,加强关爱。

我校根据元旦、六一等节日契机,开展了“同在蓝天下茁壮成长关爱留守孩子”座谈会,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六一节在全校开展了“庆六一,关爱留守孩子”大型游园活动,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三、利用资料,加强关爱。

每个班级建立了留守孩子档案、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手拉手好朋友结对子登计卡。每一位老师都与留守孩子结对子,要求教师必须做到:

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

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

4、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四、利用“爱心天地”,加强关爱。每个“留守孩子”都有一个以上的手拉手好朋友,在学习、生活上帮助他,与他一起成长进步。并在“留守孩子”生日期间,全班同学为“留守孩子”献上一声生日祝福送上自己制作的小贺卡、小礼物等。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

在各班开辟关爱留守孩子“爱心天地”,发表“爱心宣言”,制作“爱心牌图”,精办“爱心宣传栏”。挑选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版面精美的作品为宣传栏的内容。

一个个品学兼优的爱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爱心宣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爱心画面,给留守孩子阳光般的温暖,阳光般的热情。

篇二

五星镇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校区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在团支部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3、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开展“校园歌手赛”活动。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留守孩子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学校于12月22日在阶梯教室举行了第三届校园歌手大赛。经过各班的选拔推荐,最后全校区共有12名同学进入了今天的比赛。比赛分2个组展开角逐,比赛中小选手们个个满怀激情,引吭高歌,《童年》、《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少儿歌曲被歌手们演绎得激情四溢、个性飞扬。嘹亮的歌声响彻赛场,引来台下观众和评委们的阵阵掌声。有的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要参加校园歌手赛,不远千里,赶回家亲历孩子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成功时享受到更多的关爱。

邀请医护人员为留守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关爱孩子的健康。开学刚刚一周,学校邀请太和三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和医护人员免费为校区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的项目有量血压、量身高、测视力、测肺活量、量胸围、五官检查等,并对儿童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医生们一边为孩子检查,一边宣讲着儿童保健知识,极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孩子们在检查中没有丝毫胆怯,有的是感受到的温暖。

另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5.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篇五

一、活动名称:关爱留守儿童调查

二、活动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农村建设在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前提下,许多人放弃了泥巴裹裤腿,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劳作。形成了大批的打工一族。年轻男女在部分一帮拖得形式中外出打工,而家庭成员组合逐步成了隔代教育的模式,在这种教育形式下,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遭受了不良因素的袭击,本案通过活动,调查并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

三、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更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为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激励他们自强不息,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享受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2、让更多的人来关爱留守儿童,进近留守儿童,让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和寂寞。

四、活动性质:时事活动

五、活动时间:2011年

六、活动地点:都江堰市安龙镇玉兰村

七、活动主办单位;资源环境学院团总支

活动承办单位;资源环境学院团总支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九、活动前期准备:

1、部门招募志愿者,协调各个志愿者的时间;

2、跟当地政府和爱心妈妈工作站相接洽;

3、打印调查表;

十、活动负责人:

十一、活动流程:

1、活动准备:乘车到达指定地点后,对志愿者进行分组,并与当地“爱心妈妈工作站”咨询相关事宜,后开展调查工作。

2、活动正式开始:

(1)由“爱心妈妈工作站”带领引荐到留守儿童家;

(2)各个小组开始调查工作。

十二、活动经费:打印表:35元

十三、活动注意事项:

1、宣传活动时,注意维护青工部的形象,注意礼貌宣传。

2、在调查的整个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资源环境学院团总支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团总支代章)

6.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案例 篇六

太和小学

赵志国

案例背景:

我们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外打工,每一个班级几乎都有“留守儿童”。据调查,学校“留守儿童”中有不少的人生活贫困,衣食住行等方面缺乏照顾,并且“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抱怨、自卑、骄横、焦虑等,他们感到失落和孤独,非常想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他们非常想得到亲情的呵护。

案例描述:

在我教的五年一班有个学生叫小琴,在课堂上明显感到孩子非常自卑,几乎没看到她笑过。于是我从班主任那了解到,小琴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她一岁的时候,她妈妈离开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她和爸爸以及七十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在调查中,我还得知,班级曾进行男女性别差异调查,询问家里人喜欢男孩还是女孩,她打电话问爸爸,爸爸随便开玩笑说了一句:“都不喜欢,我最后悔生了你。”后来为这事她哭了整整一天,一边上课,一边流眼泪。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她也总是和同学格格不入,总觉得别人在嘲笑她没有妈妈,把自己武装起来。

一颗幼小的心灵就这样承载着如此大的创伤,着实令人心痛。作为她的老师,我觉得我有责任让他走出心灵的阴影,让他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为了让他感受到父亲的爱,我及时与他爸爸取得了联系,讲述了孩子的情况,并提醒他爸爸,女孩子的心是比较敏感的,要注意关注她的心灵,不要以为我一农民工出外打工还打电话和女儿说,爸爸爱你,我的好女儿之类表示关心的话,觉得不好意思,该讲的就应该讲。小孩儿就喜欢这些,那样她才感觉到父亲是爱她的。最后我要求她爸爸做到:每两个星期打一次电话回家,并且注意言辞,把对孩子的关爱之情通过电话传达给女儿,让她感受到爸爸的爱;每个月与老师联系一次,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情况,让孩子知道,爸爸在关心她的学习,这样她的学习就有了动力;每年过年的时候争取回家过年,让女儿能在这举家欢庆的日子里感到父爱的存在,尽量弥补她母爱的缺陷。一个个电话,一句句关爱的话语,终于让小琴感到了父亲的爱,终于让她走出心灵的阴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她奶奶为了减少小琴爸爸的负担,每天都去捡那些可以回收的废品,好换取些许微薄的生活费,小琴也在放学后帮奶奶捡。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号召全校的同学每天把可回收的废品放在规定的筐里,再给小琴的奶奶,倡导全校同学为留守儿童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经过校长的同意,允许她奶奶每天放学后进学校收集废品,这样就可以增加她们的收入,也可以让同学们在助人为乐的同时增加环保意识。

在平时与小琴接触的点点滴滴中,我发现其实小琴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女孩子,课余时间,除了帮奶奶捡废品外,在家里还能自己煮饭、洗衣服、炒菜等,生活自理能力很强。于是,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向小琴学习——生活中的自立、成长中的自强,并以此来增强她的自信心,让她知道,她是一个很棒的女孩。同时,我抓住她爱看书这一优点,介绍学校的好书籍给她看,并把我儿子的书也借给她看,让她在看书中陶冶自己的情操,美化自己的心灵,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能建立自信,从而改变自卑、孤独的性格。渐渐地,我发现,小琴的脸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笑容,和同学相处得越来越好。

当然,在帮助小琴同学的同时,我也通过各种活动,对其他同学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懂得能在一起学习,成为同学,那是一个缘分,同学之间不分贵贱,应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特别是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我们更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在平时的课堂中,同学们都非常积极地要求小琴同学加入他们的小组。那一年端午节,班长还组织班里同学每人从家里带了两个粽子,在放假前一天下午,全班同学到小琴家里,和她一起过端午节,并进行猜字谜、脑筋急转弯等游戏,看着同学们一边吃粽子,一边猜字谜;看着小琴同学脸上的笑容,我心里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满足。

案例反思:

7.关爱留守儿童培养健康心理 篇七

一、学校要加强管理和培训

1.建立完备的留 守儿童心理档案。 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 指定由班主任负责管理。档案详细记载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状况、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还要清楚留守儿童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 以及父母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以便跟踪教育。

2.加强对教 师的心理教 育培训。各科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因此, 教师必须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 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校要请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对科任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怎样解决等等,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

3.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学校应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建立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 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开设亲子热线,让留守儿童和父母常联系,弥补心灵上的缺失。

二、教师要从点滴入手,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

1.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 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让留守儿童的生活充满“阳光”。教师应该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留守儿童, 不得歧视留守学生。“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留守儿童本身缺少父母的爱,所以他们更需要爱,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教师在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让他明白:教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留守儿童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被歧视情绪,才会理解教师的苦心。

2.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做他们心灵的引路人。班主任要在班级多开展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 从情感上打动留守儿童。如,开展“一对一结对子”活动,“献爱心”活动 ,借助于文学、音乐等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的心胸开阔,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克服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3.发挥活动育人的作用。 班级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如,“体谅父母教育”活动、“感恩教育”活动、“交往辅导”活动等,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亲身体验, 受到教育。同时,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 充实业余生活, 以此来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让学生养成多种良好的习惯, 切实加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 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在学生的兴趣培养上,教师要因材施教, 并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良好的兴趣后,课余时间不但过得充实,而且还富有意义。

4. 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开家长会、 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8.关爱留守儿童 篇八

关键词:关爱;留守儿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152-01

我虽从教只有几年,但是我教的班级中都有留守儿童,特别是在偏远的山区更为严重。有些孩子是父母离异都不在身边,有些孩子是父母为了挣钱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还有少数孩子是孤儿。正是因为他们缺少父爱母爱,所以有些孩子的性格都有些孤僻。例如,不愿主动和他人交流,心里有自卑感,遇事敏感,不爱学习,生活习惯不好等等。这正是需要我们作为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这时,教师做好关爱留守儿童至关重要。那么,教师应如何才能使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呢?我通过这几年的亲身感受,谈谈一下几点:

一、教师要有五心——爱心、耐心、平等心、宽容心、赏识心

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爱学生,你只有用心去爱他们,了解他们,他们才会亲近你,让你去了解,才会做到师生和睦相处。第二、要有耐心,特别是面对留守儿童时,更应该耐心的去引导和关爱。第三、正是他们平时得到的父爱母爱就少,作为他身边的老师和同学,更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更不能歧视他们。例如:我班上的张涛同学,他原来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但是这学期以来变化非常大,成绩下降了不少,而且上课不专心,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当我发现他的变化之后,先找他聊天,才了解到是因为最近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去了,有什么心里话没有诉说的对象。学习上,爷爷奶奶也帮不上忙。我发现他是缺少父母的关爱的情况下才变化那么大。于是我先找他聊不管他爸爸妈妈在哪里都是爱他的。随后就和他家长取得联系,说了孩子最近的情况,家长也配合今后即使不在他身边时也经常电话联系多关心孩子。平时在学校,我也多加关心他,了解他在生活上和学习上有没有遇到困难,及时给予帮助,最近他也进步了不少。第四、对于犯错的他们,我们更多的是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每个人都会犯错,我们应该给予更多鼓励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犯错不可怕,只要能改正,一样是好孩子。第五、教师要有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随时关注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充满信心和勇气。

二、了解学生情况——家校沟通

教师在课堂之外,可以多抽时间进行家访或者与家长电话沟通,多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对于留守儿童,还应保持和临时监护人的密切联系,交流管教孩子的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例如:我班的魏雨瑶同学,她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后,跟着爸爸,由于爸爸在外工作,平时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她刚来我们班时就是比较内向的孩子,上课从来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不喜欢和同学们玩耍,我发现之后,主动和家长取得联系,才了解到她家庭情况。在今后的学习上,课堂中经常请她回答问题,多鼓励她,增强她的自信心,课后还找她聊天,之后她的胆量就不再那么小了,也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儿了。

三、搭建沟通的桥梁,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辅导

大多数留守儿童存在心里不健康的问题,比如性格孤僻,自卑,不喜欢与人交流,脾气暴躁,容易冲动等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搭建好师生沟通的桥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的辅导。学校可开设针对性的课程,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惑,培养健全的人格,让他们健康的发展。开展有益身心发展的活动,使留守儿童能排解心中的压力,加强自身的教育。

四、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

留守儿童的法制观念淡薄,容易误入歧途。这时需要教师的正确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可以上有关法制的课程,播放法制的片子给他们看,让他们明白哪些是不能做的,哪些是犯法的,让他们远离犯罪道路。例如:我校最近开展的禁毒知识演讲比赛,以各种形式来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

五、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教师要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当他们遇到疑惑时能及时解决,特别是有部分留守儿童对于学习不感兴趣,生活习惯不好。当教师发现时,要及时帮助他们走出这样的困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就要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让他们充满自信和勇气去面对一切。

六、加大社会关爱力度

关爱留守儿童,光靠教师的力量是不足的,所以更多的是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我们可以让那些爱心人士多了解留守儿童,让他们亲自走进留守儿童的生活,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让孩子们不再感到孤单,让孩子们拥有一颗健康向上的心,快乐地成长!例如:去年,有几十位爱心人士來到我们学校为这些孩子送来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和玩耍,让孩子们感到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

9.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心得 篇九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心得我们今天参加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深受感触。留守儿童是一群很大的群体,很多都是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孩子们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长大,极其缺乏父母的爱心理承受力合生活自理能力都比一班孩子要好。我们今天去的都是学生会的同学和班上的班干部,都是想去献一份爱心,都帮助他们,和他们做朋友。这也极大地培养了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热情和爱心。自己都希望尽一点力帮帮留守儿童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懂事的行为举止都深深打动着我们。让我们情不自禁想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我希望以后能够在社会上多多的宣传这些具有爱心的思想和活动。让我们更多的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快乐成长。这次爱心活动室我们大学生关注并帮助留守儿童,但更大的感悟是孩子们的成熟懂事打动着我们。我们也从他们身上学习了一些精神。就如这次宣传语一样,“大手拉小手,陪着你们一起走”。其实社会上多一点的关爱,多一点的帮助,一切都会美好的。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的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10.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篇十

一、活动宗旨: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因父母双方外出务工而形成的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我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动员全体教职工,一起来关注弱势群体,为迫切需要关爱的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提供服务和帮助,激励更多留守儿童自强不息,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使他们能与其他小伙伴一样,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生活的幸福与快乐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四、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本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配对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成为“代理家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5、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班主任应指定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学生喜爱的教师负责落实相关任务;同时注意方法,给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心灵交流环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人间亲情,切实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着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开展磨砺教育的研究试点,着重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要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二)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

班级要向留守儿童的家长公布学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利用电话、家访等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儿童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要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儿童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

班级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育人阵地和育人功能,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汇报会等途径,加强对儿童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向他们传授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方法,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升育人水平。

(三)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班级的建设与管理。

通过广泛宣传,抓好生的辅导、就餐等日常工作,让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建立研讨、交流制度。

班级每学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经验,研究工作,探索新路,采取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巩固成果,增强实效,不断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发挥班级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3、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对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实行全免费,提供生活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4、定期表彰自强留守儿童,进行榜样教育。

对于我校的留守儿童中出现的优秀学生、自强学生进行表彰,这是树立留守儿童自信的重要激励工作。

11.宽严结合,关爱留守儿童 篇十一

[关键词]留守儿童; 社会关注;沟通

与留守儿童接触时,看到们的穿着大都干净整洁,款式也很时髦,和城里的孩子区别不大。访谈中,爷爷奶奶谈起儿子媳妇、孙子孙女的情况如数家珍,兴致很高,但他们身边的孩子则明显没有同龄人活泼,眼睛游离回避着我们,沉浸在咪咪虾条、冰冻雪糕、机器玩具的世界里,任凭我们怎么逗,都茫然以对,一言不发。邻居深有感触地说,如果这些孩子旁边站着的是他们父母,绝对不是这个样子。邻居的话让我们回味良久。

爷爷奶奶心有余而力不足。 照顾孩子生活、学习已经让老人们渐渐力不从心了。一位老人感叹:最难管的时间是上初中,记得一次和老师一起一家家网吧去找。唉!孩子大了,管不住了!让老人感到难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部分年纪偏大的老人还承担着农业生产的重任,由于精力所限,在照顾留守儿童生活起居之余,无暇顾及其他。另一方面,老人与孩子在交流方面存在障碍,尤其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更是不知如何与孩子相处。一些留守儿童坦言,与爷爷奶奶之间存在隔阂,不愿意与他们谈论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因为说了他们也不懂”。这让那些关心孩子所思所想的老人们倍感挫折。其结果是老人与孩子之间除了简单的日常交流外,再无其他。

那么这种问题如何解决?或许你会从我们的做法中受益一二。

首先了解孩子家庭的基本情况。孩子最渴望什么?很简单,是来自父母的关爱。对他们来说,能与父母说说心里话、一起生活是最大的满足。放在孩子床旁桌上的照片,等候与父母通话的日子,无一不表达出孩子内心对爱的渴求。尤其是生日这种特殊的日子,一通来自父母的电话问候让他们倍感高兴。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问到“父母是否会在生日当天打电话”时,访谈气氛会立刻变得轻松起来——因为这是孩子心中有关父母的美好回忆。

其次,我在全面把握每个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同时,针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欠缺的留守儿童,区别对待,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针对我所带的班级留守儿童较多的实际情况,我经过反复思考和积极探索,根据留守儿童不同情况,逐个进行分类、分组,制定帮扶计划,将每个学生的学业情况、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逐一列成表格,按计划实施,做到周周有评价,月月有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批评处理,毫不姑息迁就,表扬先进,鼓励后劲。并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在留守儿童患病时,及时诊治,悉心照料。比如:我班的学生张某在上体育课时,脚不慎扭伤,我闻讯后,及时将该学生带至卫生院院去看医生,在他在床上静养期间,每天坚持为他补习功课,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关爱。该学生伤愈出院后,学习更加用功,亲切地称我为“老师妈妈”。

有意识组织这部分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例如:我班留守儿童李某,其父母均在广东打工,由其七十多岁外公代为管理,平时喜欢穿着打扮,花钱大手大脚,甚至有同学多次发现他偷同学和校外小商店的钱物,其外公根本无法管理。我在全面了解此生情况后,首先明确告诉他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并且也是非常危险的,必须悬崖勒马。另外我制定了针对此生的教育引导方案:在周末带他到建设工地、农村等地去调查了解生活,并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计件工作的临时打工工作,一方面他体会到父母赚钱的不容易,另一方面深深的感受劳动最光荣的含义。并有意识地带他观看红色教育影片,让他知英雄,爱英雄,学英雄。再加上与父母通过QQ聊天了解打工的艰辛生活。通过循序渐进教育,一次,我发现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中写到:“亲爱的爸爸、妈妈,是老师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生活的艰辛,我一定会重新认识自我……”,从此,该生改掉恶习,认真学习,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第三,要定期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建立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有数十次的家访和每学期的家长会,要与留守家乡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了很好的沟通,对每个孩子的家庭状况了如指掌。在同这些老人的相处中,有意地提高他们监管孩子的能力和责任心。让这些长辈在感知孩子的同时来感知教育,教师要有意识的和家长交流如何教育孩子,不溺爱孩子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一点,同时,教师要及时的把学生情况反馈家长,以便做到家长与教师的互动工作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长此以往,产生了性格柔弱、自卑、自负、孤僻、叛逆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我觉得,做为班主任,只有通过我们共同探讨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有效方法,才能教育好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才能不辜负“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个称号!

12.关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 篇十二

一、祖辈的“爱”助成长

1. 老年人要注意学习利于孩子成长的新思想,尽量用现代科学的、文明的方式来抚养教育孩子,而不要遇事即责骂、鞭打孩子,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以身作则,尽量戒掉以往的陋习,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孩子,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学习榜样。

2.“不是不爱,不可错爱”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有尺度,一方面要表现亲情之爱,同时也要彰显教育之爱,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样才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3. 外出的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寒暑假尽量接孩子在身边,让他们明白自己是被呵护、被惦记着的,而不是被遗弃在寂寞下成长的孩子。多跟老人和老师联系,这样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

二、学校的“爱”助成长

1. 每个班级都应建立留守孩子档案,包括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等等,教师应不定期的家访留守儿童,与其家人互相沟通,从而制定出有利于其精神成长的计划,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从内心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人,以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2.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活动,根据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各种活动方案,让孩子在游戏中懂得道理。例如通过“亲力亲为”活动,让留守孩子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通过“争分夺秒”活动,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时间。通过给孤寡老人“送爱心”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

3. 一对一的“爱”,让两个离家比较近的留守儿童成为“手牵手好伙伴”,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在每个节日里,让他们共同制作的小贺卡、小礼物等送给其他学生,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在班上开辟关爱留守孩子的专栏,制作一些爱的标语,记录下孩子们每天的心情与发自内心的话语。让这一句句爱心宣言,组成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让孩子从内心发出阳光般的微笑。

三、社会的“爱”助成长

1. 地方政府应建立详细的留守儿童档案,并积极联合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联合公安部门集中清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把网吧作为整治重点,严格执法加强监督,为留守儿童创造绿色空间。联合卫生部门,做好农村留守儿童保健工作,确保农村留守儿童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 成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阳光驿站”,动员一些退休在家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发挥他们的余热,建立农村留守儿童跟踪教育服务点。开展针对老年人的隔代教育的培训,学习教育新观念,为留守儿童举办爱心活动,开展法律讲堂让他们能知法懂法守法。寒暑假可以邀请地方上专业美术或音乐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培训,让农村孩子也能多才多艺,不再拘于课本。

3.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现状存在缺陷,监护力度不够、监护方式不稳定、监护倒置、监护职责不明确等,所以地方政府应建立并完善举报机构,防止他人虐待留守儿童,由群众实行监督,尽量阻止对留守儿童进行辱骂、恐吓,联合公安部门突出特殊保护,严厉打击拐卖、虐待、伤害留守儿童的犯罪行为,违者将依法严惩。

摘要:关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让祖辈的“爱”助成长,学校的“爱”助成长,社会的“爱”助成长。这不仅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此有所作为!

13.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篇十三

台小学

(2015年秋)

蕲州镇雨台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三关”工程的实施意见,切实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围绕让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家庭的儿童得到更多关爱、得到更多扶持、得到更多锻炼,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管理机制,努力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建设新农村服务。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胡爱东 副组长:张金海

成员:余瑞

胡慧

张学良

张志林

三、对留守儿童实行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

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留守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要通过图书阅览等形式,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活动内容及安排:

1、启动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教育,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学校每个办公室开通一部亲情电话,为留守儿童在课间、休息时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结合校教务处开展的辅导学生活动,在师生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同伴结对、师生结对)。并结合学校开展的《学中外名人,做成功少年》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2、各班教师每周与3—5名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3、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

导,学校开设心理咨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4、教师组织班级学生和留守儿童一起参加校班队会展演活动,并优先让留守儿童参加书法,手抄报等到系列比赛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关心和温暖。

五、活动要求

1、全校广大教职工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意义,要从办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和高度出发,扎实抓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

2、各年级各班要结合本方案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3、广大教职工要积极配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活动收到实效,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让我校所有留守学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4、不断总结经验,突出特色,大力宣传,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社会有识之士关爱留守学生。

蕲州镇雨台小学

政教处

蕲州镇雨台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总结

蕲州镇雨台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校区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三、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四、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在团支部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3、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另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蕲州镇雨台小学

14.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简报 篇十四

活动通过发放法制宣传册、法制座谈会等方式进行普法宣传。法制座谈会上,律师们针对学校留守女童法律意识薄弱的情况,以问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形式,给社溪镇中心小学留守女童普及法律知识。座谈会结束后,律师们与留守女童进行帮扶结对,赠送书籍文具,派发爱心联系卡。

赣州好视立视光中心还免费为现场留守女童进行了眼科体检,其中19名留守女童被检测出视力问题,该19名留守女童可凭借检测凭证到赣州好视立视光中心接受免费视力矫正治疗。

15.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欢迎词 篇十五

学生范怡, 男, 7岁。他的爸爸妈妈在他三岁时就离婚了。一直由爷爷奶奶带着, 在前年爸爸又重新组成一个家庭, 平时根本是不闻不问, 也不拿生活费。破碎的家庭造成他年纪小小正需父母疼爱之时却无人疼爱, 内心充满怨恨。行为习惯相当差, 性格孤僻。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 要么搞小动作;下课胡乱打闹, 同学间经常闹矛盾, 同学们都嫌弃他。

列举案例:

叮、叮、叮......我熟悉的手机铃声骤然响起, 电话那头, 学校门卫室的保安急切地告诉我, 班上的范怡同学放学后一个多小时了还没回家, 家长都找到学校来了。现正值秋季, 天气已转凉, 这么晚他到底到哪儿去了。这对我来说, 第一次感觉到了压力。我立刻赶回学校, 通过多方打听、四处寻找, 才知道他因为与同学发生一点口角就故意藏起来, 把老师、家长的担心置之不理。说起范怡, 我对他的印象可太深了。他是这学期插班到我班的, 开学这半个月, 陆续有同学向我反映他的不是, 我找他谈话, 告诫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以学习为重, 要自我约束, 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 他只在口头上答应, 行动上却毫无改进。看到他不思进取的样子, 我的心都快凉了, 算了吧, 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不理他的那几天, 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经过这次事件后, 我再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 我产生了一种要好好“改造”他的冲动。

问题分析:

正所谓: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要想彻底根治范怡的不良行为习惯, 得对他有个全面真实的了解。听认识他的同学讲, 他在以前的学校就是挂了号的“捣蛋鬼”, 行为习惯相当差, 性格孤僻。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 要么搞小动作;下课胡乱打闹, 同学间经常闹矛盾, 同学们都嫌弃他。有的同学不愿和他坐同桌, 说他身上有异味了。有的同学不愿和他一小组, 说他学习拖后腿了, 不做作业, 各门功课期末测试都不及格, 如一个小混混一般。听到这些, 我不禁埋怨自己运气差, 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 但又转念一想:有教无类,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不试试怎会知道结果呢?

我猜想他之所以养成这么多的坏毛病, 一定与他家庭教育有关, 于是我决定到他家里去一探究竟。接待我的是其伯父, 通过其伯父的介绍, 我大吃一惊:原来, 他爸爸妈妈在他三岁时就离婚了, 一直由爷爷奶奶带着, 在前年爸爸又重新组成一个家庭, 平时根本是不闻不问, 也不拿生活费。破碎的家庭造成他年纪小小正需父母疼爱之时却无人疼爱, 内心充满怨恨。他的学杂费都是其伯父向镇政府申请低保而获得的。

在家访回学校的路上, 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像打翻了的五味瓶!家庭的不完整引起的自卑心理, 亲情缺失造成他心理障碍, 家庭教育缺失造成他行为偏差。我感觉到他需要身边的人给他一份特殊的关爱。于是, 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

主要措施:

要纠正范怡的不良行为, 首先要打开他心灵的锁。由于长时间没有母亲, 范怡身上的衣着也相当地不像样, 他的衣服不说每天脏兮兮的, 还小的可怜。于是, 我特意去商店为他购买了一件漂亮的上衣。当我把他叫到办公室, 让他试试衣服是否合适时, 这个从来都未正眼看人的孩子眼睛红了。为了提高班上学生的作文水平, 我要求他们每天写一篇日记。于是, 我给他准备了一本很可爱的日记本, 让他每天写写自己的喜、怒、哀、乐, 每天放学以后读给我听一听, 学会与别人分享快乐, 让别人来分担忧愁, 从而找到平衡感:有人关心我, 也有人重视我。接着我又教范怡学会合理使用零花钱, 我给他买了一个小钱夹, 让他把平时的生活费放到皮夹子保存在我这里, 就像定期储蓄, 也可以按需提取。早晨, 他没吃饭时, 我会塞给他一两元钱去买包子;当发现他常常向同学讨笔用时, 我又悄悄告诉他该买支笔了……渐渐地, 范怡觉得钱够用了, 为了找钱而扯的谎就少多了。

之后, 我又花了大力气让范怡习惯于天天做作业, 天天做好作业。我抓住他动作快的特点, 利用午间、下课的间隙, 提早给他布置作业、批改作业, 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学习效率高。碰到双休日, 我又让他到我寝室做作业。有时范怡作业做完了, 我就借给他书看, 让他不要贪多, 每天看一页, 每次到校讲给我听, 渐渐培养他回家看书、动笔的兴趣, 并慢慢巩固成一种习惯。

现在, 他取得了些许进步, 同学们对他的看法也改观了。我又安排他当班上的纪律委员, 协助我管理班上的纪律。一方面约束了他自己的言行, 另一方面让他有机会多与同学们接触。我发现他内心很渴望得到别人关注, 我会故意喊他起来回答问题, 及时对他表扬, 帮助他树立信心, 慢慢克服自卑心理。

辅导效果:

通过半期的努力, 范怡的进步是明显的, 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 作业也能按时上交, 中期考试各科测试成绩都能达到及格。他的眼睛里少了一份惘然, 多了一份自信。脸上不见了那种无所谓的神态, 增添了几许灿烂的笑容。

个人体会:

16.关爱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 篇十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留守孩子的数量日益增多。留守在家里的孩子们,怎样使他们在远离父母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呢?怎样使他们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小学教育是习惯教育的关键时期,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加强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关注身心发展

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教师认真填写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要做到翔实准确、反馈及时,使每一名留守儿童都在学校的掌握之中,使每一名留守儿童都能得到老师的关爱,老师要经常找留守儿童进行谈心,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行为习惯、学习状况等。当他们取得成绩,要有人为他们祝贺;当他们遇到烦恼时,要有人帮他们解决。老师要不断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进行指导,使他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二 、了解情况,建立友谊

留守儿童大部分由祖父、祖母或亲戚照顾,缺少父爱、母爱,性格怪癖,爱惹事生非,纪律涣散,学习不够积极;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成绩下降,还影响别的学生。

首先与家长建立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家访和家长会,与这些孩子留守家乡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好的沟通,对他们的家庭状况有了大体了解。在同这些老人的交谈中,我详细地告诉他们孩子在校的情况,并诚恳地要求他们提高监管孩子的能力和责任心,配合学校与老师一起管好孩子。很多老人把我当作他们的朋友,家里的大小事包括儿子儿媳的事、孙辈的事都告诉我,和我商量。这样,我成了老人和孩子们的知心朋友,留守孩子的心里也不再孤单。

其次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发给学生每人一本记事本,要求他们学会把当天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任务记在本子上。回家后一一对照完成,养成良好的自理能力。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统一组织“留守学生”分批给家长打电话,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了解父母在外工作、劳动、身体等情况,接受家长的教育与要求。同时,我要求孩子们坚持每天写日记,把一天最值得写的事记叙下来,并谈自己的感受。无论工作有多忙,我每天都要查阅日记,了解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日记中积极的一面我给予鼓励,消极困惑的给予疏导,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心态。

三、创造温暖集体的氛围 ,多关爱留守儿童

马卡连柯在谈到集体的教育作用时曾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建设以后,集体自身就成为了很大的教育力量。”是的,学生的活动和交流主要是在班集体中进行的,班集体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要把班级建设成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园地,必须营造好班集体的教育氛围,尽力培养学生对集体的深厚感情,利用班集体的约束力和集体舆论评价对学生的行为、品德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所以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要多制造让留守儿童参与的集体活动,要多创造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温暖的班级活动,要给留守儿童多创造展现自我的空间,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的温暖,感受班级的关爱。另外,老师应掌握家长务工的地址和电话,以便随时联系,介绍孩子的情况,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这样既加强了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也拉近了家长、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四 、注重活动、激发情感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才能得以形成。在班队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给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自由空间,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于是,我改变以往由自己充当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主持者为由学生主持班队活动,在班队活动的组织时,先向班级全体动员,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每个成员都献计献策,尤其是留守孩子,多倾听他们的意见,然后由班干部、积极分子负责选题,确定形式、方法,其他学生则分工合作,收集资料,最后教师对其中与主题无关或需拓深部分给予参考意见,让他们尝试参与,培养、挖掘他们的潜能。这样,调动起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不少同学在主持人面前一扫以往的畏惧,格外放得开,气氛空前活跃,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从而使他们在班队活动中更乐于接受活动内容,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思想上真正受到触动,更好地唤起了他们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从而养成了孩子们互助友爱的良好习惯。

五、严于律己,从我做起

小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因此,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左右着留守学生的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只有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才能赢得学生的敬重,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促使他们往好的方向发展。

总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要做到有细心、耐心和爱心,要积极思考,不断创新。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认为,只要我们讲究方法,积极创新,循序渐进地实施心理辅导,给留守儿童一片心灵的蓝天,那德育工作一定能顺利开展,并发挥其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作风建设稿件下一篇:谈低年级的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