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01(精选12篇)
1.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01 篇一
有限公司
乳制品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本企业现建立乳制品安全制度,加强对员工乳制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加强对企业职工安全知识培训是安全法对食品经营企业建立乳制品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本企业各管理人员、经营人员与经营活动有关的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
一、员工乳制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
1.培训目的:加强企业员工的乳制品安全培训、加强员工乳制品安全意识,增强职业素养,提升乳制品安全管理技能。通过培训和学习使员工明确自身的安全责任特别要明确食品经营企业食品安全是第一责任人。
2.培训内容:《中华人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一系列行政法规。
3.培训方式:本企业定期组织集中学习,以自学为主,外部学习为辅,任何人无任何正当理由不得缺席培训。
4.培训时间:本企业员工对乳制品安全内容进行学习、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并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按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员工的乳制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5、培训要求:本企业员工要端正态度明确目的,认真进行学习培训。新员工与转岗员工上岗前进行培训,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合格后上岗.二、乳制品进货查验制度
对采购的乳制品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履行检查义务,检查乳制品感官质量和标签;查验是否为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禁止销售的乳制品;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乳制品合格的证明文件以及检验报告。
三、乳制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1、进货时按规定向生产厂家或上级供货商索取“一照二证一报告”。即索取
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乳制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等证件和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对生产厂家或上级批发企业的上述证照及时更新,以保证在有效期内。
2、购进乳制品时如实记录乳制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并将记录保存两年以上。
四、乳制品检查制度
1、根据《中华人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本乳制品批发企业建立乳制品检查制度,确保乳制品安全。
2、本企业各管理人员、经营人员与经营活动有关的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
3、乳制品检查目的是及时发现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乳制品,确保销售乳制品的质量安全。
4、贮存和装卸乳制品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储存。
5、低温保存的乳制品,应当使用冷藏设备。冷藏温度应当符合食品标签标示温度以及乳制品安全要求。
五、食品检查、存贮制度
1、对所有进货乳制品都要进行检查,并专人定期对乳制品进行抽查检查。查看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2、经营场地要求。销售、贮存乳制品的地点应当距离开放式厕所(包括倒粪池、化粪池)、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等污染物较为集中的有碍食品卫生的场所直线距离10米以外。
2.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01 篇二
关键词:交通安全,道路条件,安保措施
1 引 言
国道201线,北起黑龙江省鹤岗市,南至辽宁省大连市,是跨越东北东部地区的一条重要的陆海通道,对东北三省东部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道201部分山区路段(宽甸~丹东段:桩号K1342+244~K1437+854)全长95.6km,1995年建设,1998年全线通车。日交通量山区路段小于3000,城区附近大于12000,交通量不均衡,路况复杂,是鹤大线辽宁省境内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结合国家实施的安保工程,作者与丹东市公路处合作开展了该路段近三年交通事故与道路条件相关性调研,重点对影响交通安全的道路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安保方案,实施后达到了降低公路的事故率、改善交通安全状况的目标。
2 影响交通安全的道路因素分析
在我国山区公路,有很多交通事故多发点,其本质与道路条件有关。良好的道路线形、平整坚固的路基路面、视线清晰的渠化交叉口以及结构坚固、净空合理的桥隧建筑物,能为驾驶员提供安全行车的可靠条件;而有缺陷的线形、抗滑性差的路面、缺乏渠化和控制不完善的交叉口以及净空和构造不规范的桥隧建筑物,常常是导致事故多发的潜在隐患。大量的交通事故资料表明,交通系统中的道路子系统作为基础设施,是影响交通安全的一项重要因素。下面就201国道部分路段的道路情况,分述道路条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2.1 视距
道路提供给驾驶人员的视野和视距是最重要的安全因素之一,良好的视距不仅能够使驾驶员正确判断道路的行车环境,决定正确的驾驶行为,而且决定了驾驶行为的有效操作时间。
图1为鹤大线上的一处小半径曲线,其半径不足40m,按照设计时速40km/h,其行车视距应至少为40m,横向净距为5m,调查路段有多处没有达到此标准。加之近年来,由于公路处对路面的养护比较重视,因此路面情况很好,山区路段交通量又较小,实际行车时速远超设计标准,近三年的事故统计显示该路段均为交通事故多发路段。
2.2 平面线形
平面线形设置是否合理与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大多低等级公路,由于一般行驶车速要比设计车速高,所以在连接长直线的曲线段不能采用设计最小圆曲线半径。另外,从地形条件好的区段进入地形条件较差区段时,曲线的技术指标应逐渐过渡,防止突变。鹤大线在选用曲线半径时,部分线形的选用不协调,部分路段突然采用小半径曲线,调查显示该路段是事故多发路段。
2.3 纵断面线形
道路的纵断面线形不仅决定着视距,而且决定着汽车动力性能的发挥。多数长、大纵坡都是事故易发路段。长、大纵坡对载重汽车、功率小的汽车、超载汽车行驶有影响,上坡会使车速减慢,妨碍后续的快速车辆,使超车需求增多,同时也会影响其它动力性能较好的车辆,由于无法忍受低速,动力性能较好的车辆往往会在视距、道路、通行条件不允许的路段强超硬会;而连续下坡会使刹车过热,制动效能减弱,更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规范规定“各级公路必须对连续上坡和连续下坡路段按平均纵坡进行控制”,同时规定“连续上坡路段应该设置爬坡车道,这样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超车的频率和交通事故。此次交通安全整治主要采取了设置警告标志和坡段长度、坡度预告标志,加宽路肩和紧急停车带,还在路侧设置摩擦系数很大的路面来缓解制动器。
2.4 平纵组合
行车安全性的大小与不同线型之间的组合协调有密切的关系。不良的线型组合往往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如在长直线上设置陡坡,当汽车在长直线上行驶时,司机容易高速驾驶汽车。加之设置陡坡,汽车的行驶速度会远远高于计算行车速度。直到接近急弯处,司机才发现是急弯路线,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减小车速,这样的行车是非常不安全的,特别是在雨雪时,路面的附着系数降低,汽车极易驶离原车道,发生交通事故。鹤大线上K1367处毛甸子桥就是在一个长大坡的坡底,常常有车因在直线段时车速过快,来不及转弯而冲到桥下,造成严重交通事故。此外,短直线介于两个同向弯曲的圆曲线之间形成所谓的“断背”曲线,这种道路线型容易使驾驶员产生错觉,把短直线看成是反向曲线,而发生操作错误,酿成事故。
经过近些年公路管理部门的不断改造,鹤大线丹东段上超过2km坡度超过6%的长直陡坡已经没有了,但连续变坡度接近6%,路线长度超过2km的却有几处,交通事故调查显示,这些地方也正是交通事故易发的路段。
2.5 路肩与分隔带
中央分隔带在构造上起到分隔对向交通的作用,在分隔带的两侧设置路缘带,路缘带提供了安全行车所必需的侧向余宽,并能引导驾驶员的视线。中央带的宽度不能频繁地变化,否则将造成驾驶员视觉上的误导,使驾驶员频繁变更行驶方向而导致交通事故。
路肩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有利于防止交通事故和避免交通紊乱,同时路肩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够增加驾驶员的安全和舒适感,能够保证设计车速,在挖方路段能够增加视距,减少事故。由于大多二级、三级、四级公路途经村镇,该路段混合交通量大,部分非机动车占道行驶、行人也较多,给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此次道路安全整治过程中,对此路段的路肩进行硬化处理,既方便了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又美化了道路环境。但对于长大纵坡路段、山区背阴路段、常年大风路段、冬季冰雪路面的路肩不硬化,应该留有足够的沙砾。
2.6 平面交叉
平面交叉是公路路网中的节点,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面交叉口的车流会产生交叉冲突点、分流冲突点和合流冲突点,这些冲突点直接影响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和通行安全。规范要求四车道以上的多车道公路的平面交叉必须作渠化设计,二级公路的平面交叉应作渠化设计,三级公路的平面交叉当转弯交通量较大时应作渠化设计。
2.7 雨雪状况
天气因素如雨、雪、雾等恶劣天气,因为改变了道路的行车条件,减小了路面的摩擦系数或(和)降低了能见度,从而影响驾驶员的正确判断和操作,对交通安全有极大的危害。
东北地区一般都在10月以后下雪,下雪后,路面比较滑,行车条件变坏,司机遇紧急情况急刹车时,经常出现打滑的现象,故出现了高事故率。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制动前,路面滑使驾驶员控制不住汽车;二是发生在制动后,制动距离变长,在预定的距离内不能减速乃至停车。因下雪后,路面的附着系数低,汽车的制动器没有足够的摩擦力,汽车制动时轮胎即产生滑移,方向失去控制以致发生交通事故。路面状况对交通安全影响较大。对于山区低等级公路,雨、雪天气,当车速过快(离心力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或转弯半径过小(离心力与转弯半径成反比)时,极易发生侧滑、甩尾、甚至翻车。
3 安保措施
丹东市公路处根据调研结果,对该路段的道路安全形式进行了剖析,对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结合全国在此次交通安全整治,对重点路段进行了治理。主要措施如下:
(1)对视距不达标路段,对弯道内侧障碍进行了彻底清理,使视距达到了设计标准。而且考虑部分路段路面宽阔,在直线段实际行车速度通常超过设计车速,为保证安全,在此次整治过程中,实际视距的确定参考了统计实际行车速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2)对路段线形及其组合的不合理,要想彻底解决需要道路的重新改造,投资巨大。考虑该路段交通量较小,在此次安保工程,主要采用了增设预告标志、警告标志以及设振动减速带等多项安保设施,虽然行车速度略有降低,但安全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3)对即将进入市区的路段,平交路口较多,交通量也明显增加,此次交通安全整治对该路段上平面交叉口的渠化进行了统一设计,原则是首先满足行人、非机动车的通行需求,控制机动车通行的自由度。并对部分路段进行了加宽和改造,改善了交通环境。
(4)此外,考虑特殊气候环境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制定了雨雪等极端天气的应急道路交通管制措施。
以上各项安保措施自2005年开始在该路段进行了实施,在交通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交通安全形势有了较大的改善。表1为安保工程实施前后近三年宽甸至丹东振安区(桩号K1345~K1420)约85km山区路段认定标准为一般事故以上的交通事故统计结果。
可见,实施安保工程后,该路段的总体交通事故率由2005年的122起,降至2007年的102起,降低率约20%,特别是特大和重大交通事故率下降比较明显,如2007年没有特大交通事故发生,且重大交通事故较安保工程实施前也降低了60%;一般交通事故同比变化不大,但是考虑交通量以每年接近8%的增长率,一般事故的发生率也是呈现下降趋势的。
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影响因素众多,既包括道路条件、也包括人的因素、车的因素以及气象环境等,其中道路条件及其构成是基本条件,安保工程的实施应着重考虑,但是,其它因素也不可轻视,如此,综合考虑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我国的交通安全形式才能发生根本的好转。
4 结 语
道路条件及其构成(视距、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平纵组合、路肩与分隔带、平面交叉)是影响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安保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应综合考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真正降低交通事故,缓解我国的交通安全形势。
参考文献
[1]中国交通年鉴[M].北京:中国交通年鉴出版社,2004.
[2]景天然,郭忠印.交通事故与公路条件的关系[A].第二届亚洲道路安全会议[C].1996.37-38.
[3]任福田,刘小明.道路交通系统安全分析论道路交通安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5]冯贵炎.公路设计交通安全审查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6]JTJ 011-9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7]Austroads.Road safety audit[M].2th ed.Austroads,Sydney,Aus-tralia,2000.
[8]Trentacoste Michael F.Road safety audit[J].PublicRoads,1997,(10):42-43.
3.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01 篇三
1 人力资源
1.1 食品安全小组的组成
应由具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多专业人员组成,通常包括卫生质量控制、生产加工、工艺制定、实验室检验、设备维护、原辅料采购、仓储管理及销售等方面的人员。
1.2 能力、意识和培训
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食品安全小组成员应能理解HACCP原理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加工和检验人员应熟悉肉类生产基本知识及加工工艺,生产人员应熟悉卫生要求。工艺制定、卫生质量控制、实验室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宰前和宰后的检验人员应具有相应的兽医专业知识和能力。
2 前提方案
2.1 总则
应建立前提方案,并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2.2 基础设施和维护
屠宰生产企业和肉制品生产企业的设备设施布局及维护保养均应符合相关要求。
2.3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在制定前提方案时,应制定书面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明确执行人的职责,确定执行的方法、步骤和频率,实施有效的监控和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2.4 人员健康和卫生要求
从事生产、检验和管理人员的卫生和健康应符合法律的规定,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及卫生知识培训,必要时还应实施临时的健康检查。
3 关键过程控制
3.1 总则
进行危害分析时应关注关键过程,并选择适宜的控制措施组合对危害实施控制。
3.2 原料验收
供宰动物应来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饲养场,饲养场应按规定对养殖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出场动物应附有检疫合格证明。
原料肉应来自定点的屠宰生产企业,附有检疫合格证明,并经验收合格。辅料应具有检验合格证,并经验收合格。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以及生、熟产品均应分别存放,防止交叉污染。超过保质期的原料和辅料不应用于生产加工。
3. 3 宰前检验
供宰动物应来自非疫区,并附有相关证明。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宰前检验。不适宜正常屠宰的动物应按有关兽医规定处理。应将宰前检验的信息及时反馈给饲养场和宰后检验人员,并做好宰前检验记录。
3.4 宰后检验
宰后应对动物头部、胴体和内脏进行检验。应结合宰前检验信息和宰后检验结果来判定肉类是否适合人类食用。在感官检验不能准确判定是否适合人类食用时,应进一步检验或进行实验室检测。
宰后检验应做好记录,检验结果应及时分析、汇总后上报有关部门。必要时应反馈给饲养场。
3.5 粪便、奶汁、胆汁等可见污染物的控制
应确保产品不受粪便、奶汁、胆汁等污染。
3.6 肉及肉制品微生物的控制
应制定书面的微生物控制规程,定期或不定期对产品生产的主要过程、成品和半成品进行监控。
3.7 物理危害的控制
应使用必要的监控设备(如金属探测仪、X射线检测仪等)控制物理危害。
3.8 化学危害的控制
应充分考虑原料和加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化学危害并加以有效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加入量应符合相关规定,不得使用未经许可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3.9 加工过程中温度的控制
车间温度应按产品工艺要求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熟肉制品的加热工序应能保证加热温度的均匀性。
3.10 肉制品加工过程区域控制
生制品加工应分清洁区和非清洁区,熟制品加工应严格划分生熟界面。
3.11 产品储存和运输
储存库应清洁、整齐、通风;应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污染和串味;库温应符合相关要求;应设有防霉、防鼠和防虫设施。
运输工具应及时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并根据产品特点配备制冷或保温等设施。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
4 检验
4.1 检验能力
应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内部检验部门和具备相应资格的检验人员。如委托外部检验机构检测,该检验机构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4.2 检验要求
微生物检测应包括常规卫生指标和致病菌。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环境污染物等项目的检测和判定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5 产品追溯和撤回
5.1 不合格品控制
应制定并执行不合格品的控制制度,包括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处置等。
5.2 产品追溯和撤回
应建立和实施产品的追溯和撤回程序,当肉及肉制品存在不可接受风险时,应确保能追溯并及时撤回产品。
学术主持:李江华 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4.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01 篇四
一、接种要核对疫苗的品名、批号、失效期,无标签或标签不清楚及过期疫苗不能使用。检查疫苗包装及外观,如安瓿破裂或疫苗出现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的凝块或异物一律不得使用。怀疑疫苗曾冻结,可做振荡试验。
二、预防接种要求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毁型注射器。注射器要求具有“三证”,并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在有效期内。
三、要有充足的消毒棉球或用无菌棉签,使用75%乙醇(要有明显标签)消毒接种部位皮肤。
四、备有合格有效的应急药械,如1∶1000肾上腺素、抗过敏药、地塞米松、呼吸兴奋剂、5%葡萄糖、电筒、血压计(成人和儿童)、体温计、听诊器、压舌板、止血带、供氧设备(如氧气袋、简易气囊、面罩呼吸器)、吊瓶架等。
五、接种疫苗前,要核实接种对象情况,详细询问儿童建卡情况并记录,筛检接种禁忌或慎用症等,必要时进行体检。接种前告知家长或监护人疫苗品名、作用、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由家长或监护人签署广东省统一制定的知情通知书(现行版)。
六、接种过程人员实行双核对,分发疫苗和实行预防接种人员要分开不同人员操作。接种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及接种后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凭证、本次接种疫苗品牌、规格(多人份疫苗)和批号、接种过程消毒方法、接种途径、接种剂量、接种方法是否正确。
开展卡介苗接种必须专人专桌。
七、接种疫苗后,要告知受种者或监护人30分钟后才能离开门诊。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要应急处理并按有关监测要求上报和登记。
八、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时,未用注射器接种前才能打开。已用注射器要放入安全盒或防刺盒中以防意外刺伤,不得重复使用注射器,不得回套针帽。开启疫苗安瓿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疫苗和玻璃碎片溅入眼内。
九、活疫苗开启后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开启后超过一小时未用完应废弃。
十、不同疫苗及同一疫苗不同厂家剂型,所采用的接种方法、剂量、部位、对象等均有所不同,必须严格执行接种技术规程及疫苗说明书规定。
十一、门诊日结束后,应及时清点疫苗、一次性注射器、消毒用品和应急药械等。对医疗垃圾应集中焚毁或交正规的医疗废物收集机构统一处理。
十二、做好预防接种门诊环境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冷链设备管理制度
一、冷链设备要有专室或固定房间存放,有足够储存疫苗的专用普通冰箱(或医用冰箱)和低温冰箱,配置符合要求的疫苗冷藏设备以及足够的冰排。
二、冷藏设备要做到专物专用,不得存放食物、杂物、过期疫苗,不得挪做它用,保持清洁卫生。
三、有专人负责冷链设备保养、管理工作,并要求建档建账、做好维修,保养记录。坚持每季度一次冷凝器散热板清扫,冰箱内蒸发管道结冰超过5毫米要及时除霜。
四、每天上午8:30及下午4:30分记录冰箱和室内环境温度,并做好停电、发电、停机、故障维修记录。建立停电应急预案,发生故障及时抢修,并把疫苗妥善处理。管理员因故外出不能进行日常监测时要做好交班。
五、疫苗运输过程中要做好温度监控,确保运输环境,并做好相关记录。
六、已经安装温度自动检测系统的单位至少每隔一分钟更新一次测点温度数据,在贮存过程至少每隔30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实时温度数据,在运输过程至少每隔5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实时温度数据。当监测的温度值超出规定范围时,系统应当至少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实时温度数据。要保证温控系统的正常运转,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温度探头、温度计等测温工具应每年进行计量校准,并将校准误差(参数)标在测温工具旁边。
七、设立疫苗不合格区,做好不合格标识,发生疫苗质量问题时可用于临时摆放疫苗。
八、设备的报废,应按照相关规定报告和处置。
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用生物制品生产供应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一、所有预防用生物制品必须按照规定由区疾病控制中心统一组织供应,由基层社区统一使用,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经营和使用生物制品,否则依法追究其责任。
二、所有生物制品(包括无价制品和有价制品)必须按照制品规定的冷藏要求存储和运输。
三、各种生物制品必须避免阳光直射,按品名、批号分类,整齐存放,有计划地分发。
四、各种生物制品要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不得随意私自发放疫苗,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索要疫苗。
五、严格疫苗领发手续,设立疫苗专用帐本,做到帐、苗相符。
六、对疫苗登记项目应齐全、完整。登记内容包括疫苗的名称、生产单位、规格、数量、批号、效期、领发人签名及日期。
七、生物制品必须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对象、剂量、接种方法、时间要求进行接种,杜绝错种、漏种、误种及接种事故的发生。
5.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01 篇五
XX年,我县的食品安全工作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对照州、县《XX年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所规定的各项任务,不断强化领导,严格落实责任,狠抓措施落实,抓好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XX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XX年,我县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各种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机制。食品安全工作已列入各乡镇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议事日程,为保证XX年食品安全各项任务的顺利开展和实施,4月份,××县人民政府召开了XX年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全县六乡一镇及9个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与××县人民政府签定了《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有关职能部门,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大力开展食品安全联合宣传工作
XX年,我县开展了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和食品安全法宣传活动,××县工商局、食药局、质监局、卫生局、农业局、畜 牧局等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在××县城开展食品安全科普知识、食品安全法等宣传活动,共开展宣传活动3次,出动宣传人员34人次,车辆2车次,悬挂横幅18条,销毁假冒伪劣食品651.68千克,价值0.96万元,共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各类食品安全宣传小活页、《饮用水卫生》、《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宣传材料共计3000余份,播放《动物检疫法》、《食品安全法》等录音带11小时,受教育群众达50000人次。
通过宣传,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假冒伪劣食品的识别能力,震慑了不法商贩的制假、售假行为,提高了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三、强化措施,大力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整治
1、联合专项整治
根据怒江州食品安全委员会、县政府的文件精神,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积极主动加强对各食品综合监管部门的联系,组织工商局、质监局、卫生局、农业局、广电局等食安委成员单位进行了元旦春节、添加剂、春夏之交食品安全、食用盐、学校食品安全、国庆中秋等联合专项检查,共出动人员111人次,出动车辆18车次,监督检查食品经营户292户次,查出过期食品扁担老豆干14袋,现场没收并销毁变质水果23件1050 斤,由工商局作相关处理。在食用盐专项整治中共查处工业盐167.5市斤,发放食用盐宣传材料8000余份。
2、食安委成员单位结合职能开展工作情况
农业部门:XX年,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实验室共完成蔬菜检测953项,检测合格率100,为××县城居民吃上“放心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继续加强对水产品养殖地的管理工作,规范渔用品市场的经营次序,保障我县鱼类食品的安全,积极开展水产品的监管,共出动执法人员27人次,出动8车次,责令停止无证经营水生鱼类1起,受处罚人数达22人;继续宣传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基本知识和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开展农资打假活动,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工作中,共出动宣传车辆10辆次,执法人员41人次,未发现不合格农资产品;大力开展科学技术种植实验,安排了农业技术人员下达大各乡镇进行科技培训,总培训了7户,65人次。
畜牧部门:出动人员32人次,车辆7车次,检查兽药批发零售商1户,疫苗使用1户,饲料添加剂批发零售商2户,养殖户7户,检查兽药3个批次241个品种,饲料及饲料添加剂4批次35个品种。完成屠宰检疫猪15916头,牛724头,羊861只,禽31660只,其中检出病害猪47头,已作无害化处理;对进入我县的畜产品及禽产品进行监督检查,共检查畜类 19.92吨,禽类25.4吨;开展产地检疫,共检疫上市活畜猪16890头,牛1538头,羊4658只,禽类48140只,检出带病畜17头,已作合情处理。开展《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宣传21场次,用民族语言播放了《动物防疫法》磁带,受宣群众达8.2万余人次。
质监部门:强化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为了从根本上杜绝食品质量危害,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向1家食品生产企业试推行“三保”工程。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3次食品安全突击检查,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2次节假日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对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进行了2次全面巡查和认真回访。通过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的形式与全县1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13家食品加工小作坊签定了食品安全承诺书,使我县食品生产企业取证率始终保持100,食品生产承诺书签订率始终保持100,食品添加剂备案率始终保持100,生产企业质量档案建档率始终保持100的目标。采取市场监督检查与监督抽查相双管齐下的方法,以“儿童食品、日用食品和实行食品许可证制度的产品”为重点,对全县食品销售市场进行了整顿规范。共出动人员502人次,车辆43车次,监督检查400户次。查获假冒伪劣食品货值金额40000余元。抽检茶叶、植物油、白酒3种6户。
工商部门:切实抓好食品流通领域监管,出动执法人员99人次,车辆18车次,检查市场19个次,经营户1021户次,查获各类假冒伪劣食品15.715千克,价值0.3126万元;与食品经营户签订了401份食品安全责任书。开展诚信市场创建活动,××农贸市场已提出的3a级诚信市场申请,经认真严格审核后,被评定为2a级诚信市场,并已挂牌。积极培育和帮助农村经营户参加“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工作,共创建“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的农村经营户有14户。开展“一会两站”工作,在全县六乡一镇都成立了消协分会,并在上帕镇上帕社区和匹河乡老姆登村成立了“两站”。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120份,悬挂宣传横幅4幅,同时在县广播电视台播出为期10天的《食品安全法》电视宣传节目。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监督检查食品经营户及餐饮业1071户次,其中餐饮业738户次,副食批发零售333户次,生产加工业20户次。监督覆盖率为100,出动卫生监督员154人次,车辆16辆次.对人群较为聚集的各农贸市场,学校食堂、学校周边食品经营户、加工业、餐饮业等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各食品经营户,提出指导性卫生监督意见书6份。重大活动监督10次,对接待单位进行餐前现场卫生监督检查34户次,出动卫生监督员55人次,下发更换食品品种意见书6份。对学校食 堂专项检查5次,监督检查48户次,监督检查学校周边食品经营户129户次,出动卫生监督员81人次,车辆10辆次。为加强我县各饮食店负责人的饮食卫生安全意识,与餐饮单位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50份。对冷冻食品、糕点、餐具进行抽检化验,抽检冷食品10户,12份,合格5份,合格率42;抽检糕点5户,10份,合格10份,合格率100;送检冷食3份,均合格;对餐具消毒配送中心的餐具进行抽检2户,计30份,合格19份,合格率63.3﹪。对辖区内的食品行业组织培训9场次,790人参加培训。委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全县食品行业个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查出禁忌人员1人,已调离了工作岗位;审批并办理卫生许可证食品行业153户,换卫生许可证53户,复审卫生许可证20户。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进行综合协调工作,组织协调召开XX年××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共组织和参与元旦春节、食品添加剂、3.15食品安全、食盐安全、春夏之交食品安全、学校食品安全、国庆中秋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共出动人员19人次,车辆7车次,监督检查户数292户次,现场监督销毁变质水果23件1050斤。出动人员12人次、车辆6车次、初步完成对全县餐饮户的调查统计。制作《XX年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起草和下发了《春夏之交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3.15食品安全宣传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开展打 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实施发案》、《国庆中秋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编印食品安全信息10期,印发食品安全预警公告3期,在县电视台、广播上播放3期。
四、取得的成效
1、《食品安全法》宣传工作卓有成效,通过宣传,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假冒伪劣食品的认识能力,提高了群众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的意识和责任感。
2、在源头上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保障了食品从源头上就是安全的。
3、继续加强对生产加工业的管理,对备案企业的巡查回访,进一步规范了我县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
4、进一步加大了对食品经营户的流通领域的进销货台帐和消费领域的进销货台帐发放面。
5、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检验工作,无论检验种类和数量,都有了较大进步。
6、扩大了食品安全责任书和食品安全承诺书的范围,各乡镇与57个村、1个社区,教育与学校,宗教与教堂都签订了食品 7 安全责任书,工商与食品经营户、卫生与餐饮户、质监与生产加工户都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书。
五、存在的问题
6.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01 篇六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9年护理部护理安全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19年,护理部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各级部门的共同配合下,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临床护理质量评价及检查标准》,认真抓好各项护理工作。护理部加强对护理安全、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切实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努力保证护理安全,全年未发生重大差错事故,但也存在不少安全问题。现将去年以及近期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总结如下:
一、2019年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
2019全年共发生不良事件11起,其中服务投诉1例、管道脱落1例、跌倒2例、坠床1例、压疮2例、给药错误3例、医嘱漏执行1例,上述事件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给病人及医院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我们护理工作敲响了警钟。
二、2019年第一季度无不良事件发生,本月儿科发生2起不良事件:坠床1例、口服给药错误1例,这2起不良事件未造成不良后果。
三、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1、服务投诉:护士工作缺乏热情,面部表情冷漠,病人提出质疑时解释不到位,且语气生硬。
2、管道脱落:留置针接口连接、固定不到位,护士交接班、巡视病房时只看液体是否滴落,未查看输液管与留置针连接、固定情况,致使病人血液外流浸湿床单后方才发现。
3、跌倒:健康宣教、防护措施不到位,未及时发现和制止自控能力差的老年病人独自外出;地板过于湿滑且未做警示。
4、坠床:对高危坠床病人未作好评估及防范,宣教不到位。
5、术后发生压疮:1)护士对压疮发生缺乏预见性,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床头交接不到位,工作责任心极差。2)知识欠缺,对术后“去枕平卧6h”理解偏差,知其言不知其所以然。
6、给药错误:1)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核对病人身份时未采用反问方式询问。2)医嘱查对不认真,过医嘱只复核,未能及时更改医嘱执行单。3)带教实习生既放眼又放手,未做好监督,导致差错发生。
7、医嘱漏执行:夜间医嘱未做好交班,工作流程安排不合理,夜班查对医嘱时间安排在零点以后,对当 天医嘱未起到查对作用。
四、整改措施
1、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人文沟通与服务规范”相关知识培训,训练、规范全院护士优质服务行为,提高沟通能力,避免服务投诉事件发生。
2、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护理管理人员加强重点环节的监控,改进工作流程,护士长每日晨会、交接班后向所有当班人员强调当日工作重点,对有安全隐患问题及时提出防范措施,统筹安排好每日工作。
3、要求对每位住院病人均要做好跌倒/坠床/压疮等危险因素的评估,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4、强化教育,增强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防患于未燃,对发生不良事件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5、对新聘用护士、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增强她们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6、护理部经常下科室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整改。
7、电脑医嘱可避免手工转抄医嘱诸多弊端,且能大大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发生,希望院部能尽早解决。
8、加强护理服务流程再造,加强培训学习,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7.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01 篇七
关键词: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
现阶段, 乳原料与乳制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人们对于乳原料与乳制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即人们不仅要求喝到奶, 吃到乳制品, 还要喝到放心奶、安全奶。乳制品产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产业之一, 不断提高乳原料与乳制品的质量安全, 不仅可以有效保证广大乳制品消费者的消费安全、身体健康, 还可以有效推动我国乳制品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现代化的农业。但是, 乳原料与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控制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它包括乳原料生产质量控制, 乳制品企业生产加工质量控制, 乳原料、乳制品的运输、贮藏、销售的质量控制, 其中每一个环节操作不规范, 都会使乳原料与乳制品受到各种微生物、物理性的污染, 影响乳原料与乳制品的质量安全。在我国乳制品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 有关乳原料与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 如2004 年的安徽阜阳奶粉事件, 等等, 这些乳制品事件的曝光阻碍了我国乳品行业发展的脚步。
1 影响我国乳原料与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因素
影响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因素有外部环境污染的影响、饲料添加剂的影响、有害微生物的侵入、人为操作, 等等, 这些不安全因素潜藏在乳制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本文经过研究分析, 总结出影响我国乳原料与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的主要因素。第一, 乳原料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乳原料质量的高低与奶牛饲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 在奶牛饲养过程中, 要规范操作, 加强牛奶检测, 推动牛奶质量的提高。其中, 奶牛饲养是影响乳制品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 在奶牛饲养中要严格控制饲料中的农药残留, 使饲料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 解决乳制品生产质量安全的隐患。第二, 乳制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首先, 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是影响乳制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在乳制品加工过程中, 企业不注重乳源输入管道、乳品加工设备的清洗、消毒, 所生产的乳制品质量达不到标准;其次, 乳制品生产企业的管理、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乳制品生产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如有些乳制品生产企业管理水平、生产技术水平落后, 各项生产指标都无法达到国际相关规定的标准。每一项乳制品的生产都存在特定的生产工艺, 只有牢牢把握每一个生产环节, 强化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技术,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乳制品的生产质量安全。第三, 乳制品在储存、运输、销售环节中存在的影响质量的不安全因素。在当前乳制品储存、销售、运输中还存在诸多的不安全因素, 乳制品如果运输、储存不当, 极易发生腐蚀等物理、化学性变化, 除了奶粉以外的乳制品储存、运输都需要对其进行全程的冷藏, 如果工作人员对其不加以重视, 就会大大缩短这些乳制品的保质期。第四, 乳制品被广大消费者购买后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消费者在购买乳制品后同样存在不安全因素, 所以, 消费者在购买乳制品后要严格遵循包装说明对乳制品进行储存和食用。
2 乳原料与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有效措施
2.1 企业要不断强化乳原料生产质量的提高工作
对于原料乳的生产基地, 要不断强化奶牛的饲养管理工作, 其中包括奶牛食用的饲料、奶牛所在地的环境, 等等, 还要不断完善每一个奶牛产奶的信息档案以及改良记录, 做好每一头奶牛的免疫工作,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奶源生产的质量安全, 为高质量乳制品的生产打下扎实的基础。
2.2 不断强化乳制品流通、销售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
企业在进行乳制品流通中, 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乳制品冷藏链, 这样, 才能保证乳制品不被有害菌类物质侵害, 同时, 企业也要不断加强对乳制品冷藏库的管理,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乳制品进行冷藏。在乳制品运输过程中, 要轻拿轻放, 保证运输车辆的干净、整洁, 避免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
2.3 不断强化乳制品的检测工作, 保证乳制品的质量安全
在我国乳制品行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 乳制品的检测技术也得到了更新换代, 当前, 市场上流通的乳制品检测技术就有十几种, 乳制品密度检测技术、乳制品产水量检测技术、乳制品新鲜度检测技术、乳制品营养成分检测技术, 等等, 但是, 乳制品检测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如乳制品农业残留检测、重金属成分检测、病原微生物检测等方面还是一片空白, 需要我们不断去开拓、不断去创新, 这样才能保证乳制品的质量安全。
2.4 加强乳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完善企业的牛奶检测管理程序和技术, 大力推广奶站等先进的牛奶购销组织形式, 就要制订严格、具体的奶站操作规程, 完善检测设备, 提高检测水平, 使有抗奶无法进入加工企业, 不能在市场销售。
3 结语
综上所述, 乳制品行业作为一项特殊行业, 其生产链相对较长、且生产环节较为复杂, 只有科学、准确的把握好每一个环节, 才能有效的避免质量安全问题, 才能保证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参考文献
[1]于海涛, 朱青山, 李克茹.食物质量初探[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3, 15 (1) :85-89.
[2]方升.基于供应链的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控制[J].广西轻工业, 2008, 24 (12) :6-7.
[3]李相珊.原料乳掺假现场检测箱的设计与检测项目组合[J].中国乳品工业, 2010, (1) :57-60.
8.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01 篇八
关键词:乳品质量控制;乳品安全;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公共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X83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3-0098-04
乳业是节粮、高效、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发展乳业是调整农业结构的战略任务,是改善消费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大措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乳品生产国,2008年我国乳制品产量已达1 659×104t(印度9 460×104 t,美国8 260×104 t),占世界年产量的4.6%;乳制品人均占有量由0.45 kg提高到28.3 kg,增长了61.6倍,乳业成为一个惠及13亿人的大产业。
但我国乳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乳品质量问题日渐凸显,甚至出现劣质乳粉、三聚氰胺等人为掺假、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安全事件。质量安全已成为困扰我国乳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制约着我国乳品质量和档次的提升,也是目前广大消费者极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仅仅依靠“重尾轻头”的事后监管已无法保障我国乳品业的健康发展,当务之急,是使我国乳品企业与国际接轨,全面推行HACCP管理体系。
1 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称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一种食品安全保证体系,由食品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两部分组成。具体定义为生产(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种控制手段;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HACCP体系强调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将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消除在生产过程中,而不是靠事后检验来保证生产安全的食品。HACCP是一套通过对整个食品链,包括原辅材料的生产、食品加工、流通乃至消费的每一环节中的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进行分析、控制以及控制效果验证的完整系统。
HACCP体系由7个过程步骤(原则)构成:①危害分析和预防措施;②确定关键控制点;③建立关键限值;④关键控制点监控;⑤纠偏行动(纠正措施);⑥记录-保持程序;⑦验证程序。
2 HACCP的形成、应用及发展趋势
HACCP体系的建立始于1959年,美国皮尔斯柏利(Pillsbury)公司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纳蒂克(Natick)实验室联合开发生产在无重力作用的太空舱中食用的食品。这一任务最大的难点是要尽可能保证用于太空中的食品具有100%的安全性,因为食品的危险有可能导致太空计划的失败甚至灾难,而传统的品质控制(QC)手段并不能完全确保产品的安全。经过广泛研究,认为惟一成功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防御体系”,要求这个体系能尽可能早地控制原料、加工过程、环境、人员、贮存和流通,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建立这种控制系统,皮尔斯柏利公司生产出了符合航天员需要的安全食品。由此皮尔斯柏利公司建立了用于控制生产中可能出现危害的原材料生产、加工过程、贮运过程直到食品消费过程的HACCP管理体系。
此后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采纳HACCP体系并将其作为酸性与低酸性罐头食品法规的制定基础。美国食品安全检验处(FSIS)于1989年10月发布《食品生产的HACCP原理》。伴随着HACCP体系在肉类、家禽、水产品以及果汁中的成功应用,1999年美国国家州际乳运输协会(NCIMS)发动了一个乳制品企业自愿参与的乳制品HACCP示范计划,所有州的所有A级乳制品工厂都可以自愿参与到该计划中。该计划由NCIMS的HACCP委员会负责推广,FDA的职责就是对该计划进行监督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该计划的推广是为了扭转政府单方面控制产品安全的局面,使更多的企业可以主动地加入到自我调控、自我监督产品质量的队伍中,将被动应付检查转变为主动地提高食品安全性。
HACCP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加拿大、英国、法国、新西兰、日本、澳大利亚、丹麦、泰国、智利、秘鲁等国家已在原料乳生产和乳品加工过程中相继实施了HACCP控制体系。为规范世界各国对HACCP系统的应用,联合国世界粮农与卫生组织(FAO/WHO)食品法典委员会(CAC)1993年发布了《HACCP体系应用准则》,1997年6月作了修改,形成新版的法典指南,即《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这对促进HACCP系统的普遍应用和更好解决食品生产存在的问题,起了重要的作用。根据WTO的协议,FAO/WHO食品法典委员会所制定的法典规范或准则,被视为衡量各国食品是否符合卫生与安全要求的尺度。现在,HACCP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有效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的质量保证系统。
3 在我国乳制品行业建立HACCP质量控制体系的必要性
由目前的生产与加工情况看,我国的乳业与乳制品加工业的产品质量和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养殖场的环境条件普遍较差,严重地依赖抗生素;在养殖业中,为了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滥用和误用兽药的现象比较普遍。同时,我国乳牛的农场化养殖水平较低,大部分原料乳(约占80%)来自众多的乳牛散养户,在乳中掺假、疫情控制、卫生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使得乳质量波动性很大,乳类食物安全性存在重大隐患。
在原料乳的采集及乳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其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化学性污染(如环境污染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饲料添加剂等)和生物性污染(如致病菌、病毒、大肠杆菌及其它微生物等)。环境污染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饲料添加剂等含量的超标与否,反映了乳牛饲养条件的优劣;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群数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食品及食品生产过程的卫生状况,以及是否有被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病原体随着乳制品进入市场会造成一些人畜共患的疾病流行。因此,发达国家的乳制品行业十分注重原料乳的卫生质量,对原料乳的细菌总数、体细胞数、抗生素残留、农药残留等有严格的限制。加强原料乳的品质控制,严把质量关,做到优质优价是非常必要的。而控制好乳牛饲养户是控制好乳与乳品质量的关键。
我国乳牛养殖方式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大型牧场,由大型乳业企业直属管理或由地方集体经济承办,有统一的养殖场、挤乳站,饲养、卫生防疫、兽医兽药等统一管理;第二种是集体饲养分散经营,由地方政府或乳品企业建牛舍、挤乳厅,各乳农在其中养殖,采取统一的卫生防疫、兽医兽药、挤乳储乳;第三种是分散饲养分散经营,由各乳农一家一户饲养。分散饲养方式由于饲养技术不高,往往造成生鲜牛乳中菌落总数、抗生素残留以及体细胞含量过高,而且不利于对掺杂掺假的监控。原料乳中的掺杂掺假,如掺米汤、面粉、淀粉、糊精、植脂末、蛋白粉、碱等可发生在各个环节,第一环节是乳农,在交乳站前掺入;第二环节是乳站,在收购原料乳的混合储罐内掺入;第三环节是运输队,在从乳站交付乳品加工厂的途中掺入,但这一环节一般是掺水和分解酶类(分解乳中的抗生素)等。
我国对乳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方式是抽检制,即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查,对于抽样检查不合格的食品处以警告、通报点名、罚款、停产,甚至对确实造成重大事故的厂商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抽样具有风险,不可能确保真实的、全方位的食用安全性。例如,抽检合格率99%也不能保证食品的放心食用,在巨大的产品销售情况下1%的概率乘以巨大市场销售数字,其结果就等于必然。从这种意义上讲,每天都有人可能买到各种各样的假冒伪劣食品。另外,即使是发现危害存在,可能许多产品已经被消费者食用造成危害了。所以,在食品安全方面实施事后监督不足以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内监管部门对乳制品行业进行严厉整顿,关停、关闭、淘汰了一大批企业。同时,为加强监管,还出台《食品安全法》以及《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乳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等一系列保障乳品安全的法规。但是,就在这些法律和措施实施一年后,此前被媒体称为未检出产品中含有三聚氰胺的某个好企业,却被查出在2009年底销售的乳粉中含有三聚氰胺。这充分说明了仅仅依靠抽查监督的模式无法真正保证乳品的安全。
据国家乳办统计,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新注册成立的乳企有700多家,加上原有的乳品企业,全国有上千家的乳品生产企业,如果仅仅靠监督部门进行被动监管是无法提高我国乳品安全质量水平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效、最经济的质量安全管理方法,许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粮农与卫生组织(FAO/WH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等,将其认可为世界范围内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的通用准则。我国政府也开始逐渐重视食品生产的过程管理,通过对食品生产过程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审批,从而确保所生产出来的食品是安全的。这种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就是我国乳业系统中急需的HACCP管理体系。
4 建立乳品行业HACCP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议
目前,我国仍以产品质量检验作为质量安全管理的主要手段,随着企业的法制观念强化、过程控制的规范以及行业规则的加强,乳与乳制品安全质量管理应逐步转化到以过程控制为主,实现乳与乳制品管理要求与世界各技术先进国家一致的水平。
4.1 建立我国乳与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与认证体系
按质量管理学说创始人——美国的费根堡姆博士的定义,质量管理就是“为了最经济地生产能完全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公司内各部门要协力保持和改善产品质量”。食品的安全质量管理应该以过程控制为主,辅以产品质量检验,乳与乳制品更应如此,因为乳与乳制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比其它食品更为严重。
我国现行乳与乳制品的认证主要是国内的QS、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以及与国际接轨的ISO9001和ISO14000系列认证等,但这些认证未达到全面的过程控制,因此不能完善安全质量管理。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管理手段之一是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乳制品企业应建立以HACCP原理为基础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并确保其有效运行。企业在建立实施HACCP计划时,应制定并有效实施基础计划;在进行危害分析时,充分考虑乳与乳制品的预期用途,保证制定的关键限值和操作限值具有可操作性,并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应充分考虑HACCP计划的验证频率,必要时取样进行实验室检验,确保乳与乳制品安全卫生。
4.2 完善HACCP的配套措施
乳品企业进行HACCP体系管理,应首先实施GMP管理体系。GMP也是一种具体的食品质量保证体系,要求食品工厂在制造、包装及贮运等过程中的有关人员,建筑、设施、设备等设置,卫生制造过程,产品质量的管理等均能符合良好生产规范,防止食品在不卫生条件或可能引起污染及品质变坏的环境下生产,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食品安全卫生和品质稳定。
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是GMP中最关键的基本卫生条件,也是在食品生产中实现GMP全面目标的卫生生产规范。SSOP强调食品生产车间、环境、人员及与食品接触的器具、设备中可能存在危害的预防以及清洗的措施。
GMP和SSOP是对食品加工环境的控制,是HACCP的必备程序,是实施HACCP的基础。离开了GMP和SSOP的HACCP将起不到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的作用。
4.3 开展乳与乳制品食品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三个方面。风险评估就是通过使用毒理数据、污染物残留数据分析、统计手段、暴露量及相关参数的评估等系统科学的步骤,决定某种食品有害物质的风险。风险管理就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选择和实施适当的管理措施,尽可能有效地控制食品风险,从而保障公众健康。风险交流就是在风险评估人员、风险管理人员、消费者和其它有关的团体之间就与风险有关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相互交流。
开展乳与乳制品食品风险分析,确定乳与乳制品安全性的适当保护水平,采取风险管理措施,使消费者对乳与乳制品在食品安全性风险方面处于可接受的水平。
4.4 加强立法及国家监督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
我国法律涉及范围广,食品方面的法律有《农产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不太可能像欧美个别国家那样在乳品方面制定272法律,只能制定法规。应该由国务院行政部门(如农业部)及地方政府制定乳品方面法规,尤其在乳品安全质量、产销管理及第三方监督等方面,作为规范市场、保护各方合法权益和促进乳品发展的准绳。
国家监督管理部门承担着行政执法和监测执法任务,要加强其执法力度首先应完善相关法规,明确其执法的具体内容。其次要建立对执法部门的稽查和审查体制,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队伍素质。
另外,还应加快消费者市场监督及反馈机制的建立,建立消费者协会、技术监督部门、工商部门和监测中心协作制度,互通情报,协调工作,改变一事多方管、有事没人管的状态。
4.5 强化公共危机管理意识
乳与乳制品三聚氰胺危害给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启示是,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来说,危机管理不同于日常管理,它具有管理难度大、风险高的特点,任何食品危机和食品危害突发事件均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不同程度的公共问题,给人们带来生理上、心理上一定范围或一定时间的影响与危害;同样公共危机事件如果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可能会诱发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现代食品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销售也日益全球化,危机的发生范围也日益扩大。当公共危机突然降临时,积极的行动要比仅仅依靠言辞的承诺更为重要,没有实际行动,只能招来消费者和公众更多的质疑和谴责。因此当危机出现时,必须当机立断,快速反应,果断行动,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从而迅速控制事态,否则会扩大突发危机的范围,甚至可能失去对全局的控制。恰当的公众危机处理措施,会使其破坏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参 考 文 献:
[1] 翟永信.食品掺伪检测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11,61-78.
[2] 陈历俊.液态乳加工与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36-68.
[3] 庞广昌主编.乳品安全性和乳品检测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36.
[4] 刁恩杰.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1-53.
[5] 王大宁.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9-17.
[6] 朱俊平.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与卫生操作规范[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8,1-19.
[7] 刘妮雅,刘晓萌.我国乳品质量安全问题经济学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2:1-2.
9.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01 篇九
2017年夏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巡查工作
方
案
为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根据《2017年长沙县食品安全工作重点任务》、《长沙市2017年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长沙县任务分解》和《长沙县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预防为主,控制源头,多措并举,确保安全”为工作原则,坚持产管结合,强化源头监管,落实监管责任,全面规范全县各规模种养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巡查对象
全县69家规模蔬菜、食用菌、水果、茶叶、畜禽水产品种养基地和生猪定点屠宰企业(附件1)。
三、时间安排
5月2日至5月15日。
四、巡查内容
农产品基地是否制定先进、实用、操作性强的生产技术规程;是否建立农药、兽药仓库或设农药、兽药专柜;是否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药管理、农兽药安全间隔期(休药期)规定;是否按照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详细如实做好生产记录;是否建立农产品检测准出和合格凭证准出制度,农产品是否检测合格准出和合格凭证准出;从事农产品整理、分级、包装的专门人员是否办理从业人员健康证;是否建立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制度;养殖业基地是否有疫病防控制度、消毒及无害化处理设施
五、工作要求
(一)各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动物防疫站要认真落实属地监管责任,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措施,加强日常监管,通知各监管巡查对象做好检查准备。
(二)做好现场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做好巡查记录,做到内容真实准确,有企业责任主体签字认可。
(三)加大检查力度。对巡查中发现的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基地通报责任主体进行整改,对拒不进行整改或不配合整改的,严格落实案件移送,将相关线索移交县行政执法局进行处理。
(四)巩固巡查成果。局属相关单位要重点加强对整改单位进行指导监督,督促其改进生产经营条件、落实质量安全管理措施、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生产巡查和监督抽查,密切跟踪管控,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和措施,推进长效监管,巩固检查成果。
10.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01 篇十
一、保证认真开展乳制品的自查,对自己的经营场所、仓库及其它有关场所进行认真、严格检查,若发现问题食品保证第一时间向主管部门举报。
二、保证切实把好乳制品进货关,不存有、不经营问题乳制品。
三、保证严格执行乳制品进货查验制度,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乳制品合格证明和产品表示,并建立乳制品进货台账,如实记录乳制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
四、保证不销售过期、变质或者其它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乳制品。
五、保证严格自律、诚信守法、恪守职业道德、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六、本承诺书一式二份,承诺人和五星工商所各持一份,严格遵守承诺。
11.分析食品检验对肉制品安全重要性 篇十一
关键词:肉制品安全 食品检验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S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22-0049-01
肉制品的加工过程包括畜禽的饲养、商贩的收购初加工、肉制品企业收购再加工,投放到市场等四个过程。这些过程每一步都存在这制约肉制品食品安全,在“瘦肉精”轰动全国之后,整个社会都对肉制品有了进一步的关注。然而近年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却日益突出,假肉、病肉、注水肉等事件频频发生。这些不合格的肉被加工后直接卖给消费者或卖给厂商制造各种肉制品,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屡禁不止的肉制品安全问题逐渐挑战着人们的忍耐极限,所以,我国必须进一步关注食品检验,以报纸肉制品安全可靠。
1 肉制品安全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1.1 政府对肉制品监管力度不够
政府是肉制品安全监管的主体。所以食品检验问题首先首先是涉及到的政府监管的问题。少数地方政府为了地方经济收益,维护本地税收,追求GDP,纵容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厂商,这些地方政府了解企业安全问题,但是作为作为食品安全规制的主要规制主体,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地方政府不没有纠正肉制品市场中的违规行为,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理念之下,保护这种问题企业,对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2 检验技术仍不完备
近年来,兽药残留现象逐渐凸显,国家也开始对检验方法检验技术进行了研究,尽管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环境污染等方面,我国依然还缺少有针对性的快速检验方法与技术。
1.3 食品安全检验人员个人素质问题
食品安全检验的落实到人身上,对肉制品的安全检验工作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细节繁杂,例如样品食品的检测、检查工作的开展、检测方法的选择等内容,都是质检员的职责。质检员目前还存在着一些素质问题,如:知识水平没有达到当前科技标准、质检员自我责任意识不强等,这些原因都会很大程度影响检测结果的科学性、有效性。本身肉制品种类繁多,不同产品的处理方法也不仅相同,这就加大了质检工作的难度,也对质检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2 肉制品检验方法概述
食品检验主要包括感官检验、营养成分检验、食品添加剂检验及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验。有毒有害物质检验需要检验的成分包括有害元素、农药、兽药、细菌、其他毒素以及包装材料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所谓感官检验,就是通过人体器官对食品进行鉴别,发动人体嗅觉、味觉、视觉、触觉,等感觉对食品的颜色、味道、触感进行分析,记录数据在分析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目前,感官检验法在检验方法占主体地位。
3 强化肉制品的食品安全检验工作的策略
3.1 完善肉制品安全规制的法律体系
首先应该完善法律体系,丰富法律内容,提高法律内容的可操作性。具体来说,首先必须完善监管部门的权力与职责明细,使法律系统全面化,规范化。其次,必须逐步规范化肉制品从收购到分销的全过程的管理办法,使监管部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剔除重复的冗余部分,使法律集中精炼,有效提高法律监管力度。另外,另一个工作重点是加强对加工、销售、伪劣肉制品企业单位的惩处力度,这一做法能够有效给这些违法企业以警示作用,让他们意识到违法销售制造伪劣肉制品的严重后果,不仅无法获得经济效益,反而要遭受更大的损失,从他们的意识上改善,改善肉制品的生产销售问题,减轻政府负担,给人民群众保障。
3.2 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监督机制
完善食品检测体制首先需要建立不同地区的肉制品检测部门的信息交流平台,彭亨哥哥地区检测水平与发展需要,并且关闭多余的检测机构,节约成本,减少资源消耗。其次,要督促各企业内部肉制品检验检测机构的设立,明确规定企业对肉制品检测硬件设施的标准,加大投资力度,全面提升检验检测水平,充分发挥其自身对肉制品的监管作用。并且政府要对企业自身资格证的检验以及肉制品生产许可证是否超期,除常规检查之外还需要进行不定时的抽查。对于证件过期、或者检查不合格的厂家企业要进行严格处理,以保证肉制品的安全。最后,政府应该注重对肉制品检验检测的硬件设施与软件技术的研发,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发展快速检测、残留检测、危险性评估技术等重点尖端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另外,企业需要开始不同途径的投诉渠道,让消费者参与到监管之中来,给消费者话语权。
3.3 注重细节,重视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在很多时候,事情的成败在于细节,所以无论什么工作都需要注重细节,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正是注重细节的表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是决定成败的细节。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加强食品检验检测能力的核心人员是人才,他们才是最原始的动力,只有不断增强人才的队伍,并且同时提高专业人员综合的素质,这样才能适应工作的不断深入,跟上形势的不断变化。监督机构还需要在这基础上一定要注意定期检查实验仪器的更新试剂,并且对每个仪器进行责任落实制度,保证定期开机,并且检查仪器,及时的发现问题;关于试剂配置的有效期,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配制和存放试剂的标准品,同时对于发生了一定的颜色变化。产生沉淀及受到了污染的试剂,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更换,以保证肉制品检验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4 结语
肉制品是人们食品机构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食品安全问题是人民群众关心的重要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会直接影响群众的生命人身安全,由于食品问题引发的健康问题会降低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所以提高肉制品食品的安全对我国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我国还需不断发展科技,创新管理,加强监管,以保证肉制品质量安全过关,让人民放心满意。
参考文献
[1]任燕,安玉发,等.食品安全内涵及关联主体行为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11(7).
[2]张婷婷.食品安全规制:研究缘起、效率及展望[D].生态经济,2013(7).
12.基于GS1的乳制品质量安全追溯 篇十二
1 我国乳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的乳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国民身体素质, 成为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后的重要产业。可“三聚氰胺”事件让中国乳制品企业遭受了致命性的信用危机, 当时的中国乳制品企业的三大巨头三鹿、伊利、蒙牛纷纷牵涉其中, 三鹿退出市场, 中国的乳制品企业的信心也几乎降到了谷底。蒙牛“OMP”争论和“乳品苯甲酸添加”又把中国乳制品行业推到了“审判席”上, 外资品牌趁机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 逐步扩大国内乳业品牌的市场份额。
2 GS1系统 (全球统一标识系统)
2.1 GS1系统含义
GS1系统 (全球统一标识系统) 是国际物品编码协会 (GS1) 开发、管理和维护, 包括编码体系、可自动识别的数据载体和电子数据交换标准协议, 在全球推广应用的一个编码及数据自动识别的标准体系。
2.2 GS1系统特性
1) 系统性:GS1系统拥有一套完整的编码体系, 采用该系统对供应链各参与方、贸易项目、物流单元、资产、服务关系等进行编码, 解决了供应链上信息编码不唯一的难题。
2) 科学性:针对不同的编码对像, GS1系统采用不同的编码结构, 并且存在内在的联系, 具有科学性。
3) 全球统一性:GS1系统广泛应用于全球流通领域, 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4) 可扩展性:GS1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该系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对单个产品全球唯一标识的产品电子代码就是该系统的新发展。
2.3 GS1系统在乳制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中的应用
乳制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设计采用通用追溯码、环节追溯码和消费者查询追溯码三类追溯码。
通用追溯码按照GS1系统规则生成的追溯码用于关联追溯体系中各环节、各类对象等追溯信息 (见图1) 。
环节追溯码依据相关行业或地区的规定, 对某个追溯环节的追溯单元在该环节内编制的追溯码。以在数据库中单独建立一张内部环节追溯码与通用追溯码的对应关系表为例, 给出了流通环节追溯子系统中的环节追溯码与通用追溯码之间的转换实例, 环节追溯码与通用追溯码对应关系见表1。环节追溯码按照商务部拟发布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编码规则》编制, 通用追溯码按照GTS编制。
消费者查询追溯码是通用追溯码经过一定的算法生成的消费者查询产品信息的追溯码, 采用DB510100/T 063规定的编制规则, 按照标识、日期、流水号和其他进行排序编码。如追溯码1220150328000002, 12表示标识, 20150328表示日期, 000002表示流水号。
3 乳制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在超市, 消费者购买一盒濮阳皇哺“巴氏鲜奶”, 通过手机扫一扫成品外包装标注的生产批次二维码 (追溯码) , 手机马上显示出该批次酸奶的奶源地、乳制品生产企业、进厂奶温、进厂批次号、产品成分信息等多项相关内容, 也可以上网登录乳制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输入追溯码查询 (图2) 。追溯系统记录每一件成品从原料到成品再到经销商卖给消费者的每个环节, 也可从任意一种乳制品原料的身份查询到任一批次原料被添加到了哪些成品中。通过标识乳品原料的生产、加工、运输、仓储及零售等供应链环节的对象, 并用条码表示出来, 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第106页图3) 。如果出现卫生安全问题, 追溯系统可以通过这些标识追溯到污染的源头。
4 安全追溯系统的环节设计
4.1 饲养环节
在奶牛出生时, 在其身上安装RFID电子耳标。饲养员通过手持终端扫描电子耳标, 采集记录奶牛生长过程的信息, 从源头控制生产安全。生长过程、饲料使用、用药记录、检疫信息等生长的追溯信息上传到牛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平台。
4.2 采奶环节
基于GS1标准, 制作产品追溯码。在采奶前, 读取奶牛身上的RFID标签信息, 确认健康后, 进行采集。采奶完成后, 基于GS1标准, 将之前读取活体RFID信息与电子称重信息、牧场单位信息、采奶日期等追溯信息上传到牛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平台。
4.3 生鲜乳收购运输环节
用手持RFID读写器读取车辆车载RFID卡, 获取车牌号、运输单位、检疫消毒结果及日期等信息, 然后进行生鲜乳装车。装车完成后, 记录装车时间、出发地和目的地、车载RFID信息等, 根据这些数据产生封识号。乳制品采奶罐装车在运输期间实行铅封处理, 到达乳制品加工企业后, 检查完好无损方可进入下一环节。
4.4 检验检疫生产环节
乳制品采奶罐装车进厂后, 检查铅封无损后接受奶企检测部门检验, 检测部门读取该肉品的追溯信息, 并将检测结果上传服务器。合格产品的检测信息包括检测单位、检测日期、产品成分等信息, 合格产品的追溯信息通过乳制品二维码信息自动生成系统生成追溯二维码。
4.5 市场销售环节
乳制品进入销售环节, 商户对其进行分割、包装, 对每一份分割品, 商户可用手持设备读取乳制品二维码获取信息, 方便配货, 也可整合自己的商户信息后上报追溯平台。消费者购买乳制品, 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获取该产品生产全程信息。
5 乳制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数据库
乳制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信息平台由奶业追溯平台, 系统平台组成 (图4) 。奶业追溯平台是消费者登陆的产品信息查询平台;系统平台是企业上报管理平台, 由原料、产品等管理模块组成, 实现从原料到最终产品的追踪及其过程的反向追踪。
5.1 建立奶牛养殖数据库
当奶牛在挤奶厅挤出的牛奶进入奶缸后, 每个奶缸也对应地生成一个标签, 记录挤奶时间、奶缸温度、生乳品质等信息, 这些信息会自动转存到数据库中, 用于挤奶和生鲜乳运输的管理。
5.2 建立源奶运输信息数据库
通过GPS定位和温度传感技术对运输车辆的路线、运输时间及运输途中生鲜乳的温度信息进行实时的监控, 并将这些信息传入数据库。每一批次的运输都有专属的运输标识代码。
5.3 乳品加工企业建立数据库
乳品加工企业与原料生产企业通过EDI对接对采购的牛奶进行信息确认;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采集信息, 并传入数据库 (记录信息:企业基本信息、原料加工时间、加工人员、加工流程、有无超量、超范围使用添加剂等) 。每一批次的成品都有相对应的标识代码。
6 基于GS1的牛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应用效果
基于GS1的牛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在濮阳天泉林牧业、濮阳皇哺乳业有限公司示范基地部署后,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乳制品可追溯体系增加产业链的透明度, 消费者可在客户终端通过互联网了解所购皇哺乳制品的追溯信息, 满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安全方面准确、透明的信息。
2) 通过建立完善的追溯系统, 濮阳市皇哺牛奶有限公司通过对产品信息的追溯, 能快速找到企业经营中的问题根源, 阻止并防止其再次发生, 节约了企业运营成本。
3) 解决在乳制品供应链各个环节中对乳制品投毒的问题, 提高物流过程中的透明度、提高供应链效率、加强交易合作伙伴间的协作。
4) 创建信息的反馈循环, 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条件和运输效率, 使乳制品行业有能力及时确定和召回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 提高了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在进行产品召回的过程中, 保证无关产品不受影响。
7 结束语
【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01】推荐阅读:
乳制品安全制度08-09
血液制品使用管理制度08-20
乳制品企业网站策划书10-05
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全文07-14
橡胶制品问题11-16
奶制品大调查09-20
自制面粉制品工作总结08-14
玻璃制品行业分析10-19
豆制品的营养价值11-06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