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道的现场报道

2024-10-22

调查报道的现场报道(通用8篇)

1.调查报道的现场报道 篇一

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的调查分析

(2011-01-28 11:32:00)转载杂谈 ▼

标签:

分类: 八股文

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的调查分析 厉国刚 杨云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调查,获得相关数据后,分析了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等,以求通过大学生这一观众群体来了解我国电影观众的特性和电影文化的现状,分析我国电影产业面临的问题,并为探寻可能的出路提供依据。【关 键 词】国产电影 电影院 电影文化 大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业余生活时间逐渐增多,休闲娱乐内容也日益丰富多样,电影作为一项雅俗共赏的娱乐活动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而在电影观众群体中大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同时因其兼具了电影的艺术与商业双重身份所延伸出的艺术探索和轻松娱乐两种相对典型性的受众心理特点,研究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观影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了解当前众多电影观众的特性。为此,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群体收看电影的具体情况,并加以分析和探讨。

本次调查在今年四、五月间展开,为期约三周时间。考虑到研究成本和操作的可行性、便利性,随机选取了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五所大学,共发放了调查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2份,回收率为93.8%。其中男生178人,占42.2%,女生244人,占57.8%,女生略多于男生。

具体调查主要由选修《大众传媒文化》课程的部分同学实施。采用的调查方式以书面问卷调查为主,同时也结合了网络调查等形式。

调查的主要内容围绕着大学生对电影的接触度、喜好度、观影动机、观影途径、观影行为及对电影的认知、评价、态度等几个方面展开。下面就这次调查结果做分析。1.大学生对电影的接触较多,喜好度颇高

本文对大学生电影接触度的调查,在对调查结果汇总梳理后发现,6.5%的大学生最近一个月来一部也没看,53%的大学生看了1—5部,29.1%的大学生看了6—10部,而看了10部以上的占11.3%,中位数是5部,可见,大学生对电影的接触程度相当高。

就大学生对电影的喜好度而言,回答“非常喜欢”的占23.7%,“比较喜欢”的占51.4%,二者合计达75.1%之巨,回答“一般”的占22%,表示“不太喜欢”的有2.6%,没有人“很讨厌”。这表明了电影这一集娱乐休闲、教育科普、艺术品味等于一身的文化艺术形式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明显的受喜爱程度。

从性别分析来看,男女之间在电影的接触度和喜好度方面差别不明显。

2.大学生看电影主要出于娱乐放松的目的,不少人也看重其艺术性,为精彩的经典情节而看

在被问到看电影的主要原因时,有51.9%的被调查者回答“娱乐放松”,此外,“为精彩的经典情节而看”占43.8%,“为大片新片而看”占30.6%,为了“丰富见识或感悟生活”的占26.5%,为了“关注自己喜欢的明星”的占28.2%,“为学习外语”占13.7%,“其他”占0.9%。因此,大学生观看电影的最主要动机为“娱乐放松”和“为精彩的经典情节而看”,这也可以概述为娱乐性是大多数大学生看电影的动机,而艺术性也是一个被看重的电影元素。娱乐放松与艺术享受,也正是电影的商业与艺术的双重特性所延伸出来的受众观影动机的反映。3.从喜欢的电影类型与电影产地来看,呈现集中化态势 对“您所喜欢的影片类型”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最喜欢的影片类型依次是喜剧片(51.9%)、动作片

(47.4%)、爱情片(42.4%)、科幻片(28%)、动画片(27.5%)、文艺片(25.1%)、故事片

(23.9%)、悬疑惊悚片(23.7%)、战争片(19.7%)、历史纪实片(13%)。可见,从大学生所喜欢的电影类型上看,喜剧片、动作片、爱情片在观影群体中呈现集中化趋势,三者所占比例均在五成左右。喜剧片在大学生最喜欢的影片类型中占据了首位,这与大学生观影的动机密不可分。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大学生看电影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娱乐放松,而喜剧片正是以或诙谐幽默、或搞笑另类的风格满足了他们的这一观影需求。

通过性别分析,发现男女之间在最喜欢的影片类型上差别较大。就男生而言,他们最喜欢的影片类型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动作片(64.6%)、科幻片(44.9%)、战争片(40.4%)、喜剧片(40.4%)、惊悚片(30.9%)。而女生最喜欢的影片类型依次是喜剧片(60.2%)、爱情片(53.7%)、动作片(34.8%)、动画片(32.4%)、文艺片(27.5%)。这与男女两性的心理特点直接相关,男性相对而言更加侧重追求视听美感的享受,对恢宏大气、场面壮观的动作片、科幻片、战争片更为青睐。而女性则更加侧重寻求情感寄托,感情细腻,偏于感性思维,自然对喜剧片、爱情片、文艺片情有独钟。

关于大学生对电影产地的偏好,调查显示,美国电影最受喜欢,占51.4%,其次是欧洲,占22%,港台,占20.9%。接下来依次是中国大陆(16.6%),韩国(14.7%),日本(7.8%),其他(1.4%)。显然,中国大陆电影并未得到大学生的推崇,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分性别来看,男生对于欧美电影较女生更为喜欢,而女生对于韩国等亚洲地区的电影比男生更喜欢些。其中,男生中66.9%最喜欢美国电影,女生为34.8%;26.4%的男生最喜欢欧洲电影,女生为18.9%;而对于韩国电影,男女之间比例相差有一倍强,男生为8.4%,女生为19.3%。这种差异与不同国家的影片在风格和类型上明显不同有很大关系,欧美电影中科幻片、战争片相对较多,对男生有吸引力,而韩日则爱情片较多,对女生吸引力较大。此外,也与大学生在观看电影时所注重的因素有较大关系。调查显示,影片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情节(72.5%)、题材(45.5%)、演员(42.9%)、视听效果(41.5%)、思想性(35.8%),此外为导演(6.6%)、票房(5%)、获奖(2.6%)、其他(0.9%)。应当说,从整体上来看,欧美电影在情节设计、题材选取、演员角色塑造、制作水准以及所彰显的思想内涵方面都较我国大陆电影有客观的优势,再加上美国电影以及香港电影多年来一直处于一个系统和完善的电影工业循环之中,己经开拓了较为稳固和良好的受众市场,他们在大学生中的受喜爱是不难理解的。

在“视听效果”、“导演”与“演员”方面,男女之间差异明显。其中,53.4%的男生更注重视听效果,而女生为32.8%;因导演因素而去观看电影的男生为11.8%,女生为2.9%;在演员于影片的吸引力方面,女生为52%,男生为30.3%。这说明了男生更加注重电影的视听效果,对恢宏大气、场面壮观的影片更为青睐,而女性更侧重于寻求情感寄托,偏于感性思维,对韩国电影以及好莱坞电影中所涌现出的俊男美女、好莱坞巨星更为追捧,她们当中有一部分人是追星族,因此在观看电影时也更为注重演员等个人因素。

4.通过网络观看电影成了绝大多数大学生的首选,去电影院的比例很少

随着媒体的日益发展,人们观看电影的方式与途径也日趋多样化。在被调查对象中,最经常观看电影的途径是通过网络,占84.8%;其次是通过电视(上的电影节目),占19.2%;再次为去电影院观看,占15.4%。另外依次是“在教室看”(9.5%),“VCD或DVD”(8.1%),“其他”(0.5%),“录像厅”(0.1%)。通过性别分析,通过电视(上的电影节目)来进行观看的差异较大,男生为12.4%,女生为24.2%,其他差别不大。这与女性为电视媒介的主要观众直接相关。

可以说,网络时代已经到来,大学生作为网络媒体的重度接触者,通过网络观看电影渐成潮流。这与网络的普及性、便捷性、共享性与经济性有很大关系。电影院作为一种传统的观影方式,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选择去电影院观看电影的比例只有15.4%。在被问到“您最近一次去影院看电影距离现在有多长时间”时,回答“1个月内”的占23.7%,“1-6个月”的占24.4%,“7-12个月”的占10.2%,“13-24个月”的占5.5%,“24个月以上”的达36.3%,男生回答“24个月以上”的比例更是高达43.3%。这说明许多人长期地远离电影院,几乎不去电影院看电影,这显然不利于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美国电影业的发达与其有庞大的青少年观众群是分不开的,为此我国电影业有必要加强营销,吸引更多的人前往电影院看电影。在“影响您不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主要因素”的回答中,“票价高”的占44.3%,“有其他渠道(网络)可看”的占43.4%,“没时间”的占23.7%,“没兴趣”的占16.4%,“交通不便”的占15.9%,“其他”为4.5%。其中,女生中有52.5%是因为票价高而不去电影院看电影,50.6%的男生是因为可以通过其他的渠道观看电影。可见,票价高与网络上影视资源获取的便捷性、经济性是大学生不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主要原因。大学生毕竟是无经济收入的纯消费群体。

关于大学生所能接受的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票价问题,15.2%的被调查者认同5元以下,19%接受5-10元,回答“10-15元”的有23.7%,“16-25元”的占15.6%,“26-40元的”占21.3%,5.2%的被调查者接受40元以上的电影院票价。接受15元以内的比例为57.9%,其中,女生选择15元以内的比例为65.2%,远高于男生的47.7%,而选择16元以上的男生比例要高于女生,男生为52.3%,女生为34.8%。这说明女生对价格高度敏感,如果降价将有可能吸引不少的女性观众。

关于去电影院观看电影的原因,调查显示,因“约会需要”的占36.7%,“影片本身的号召力”占33.4%,“感受好莱坞大片的视觉冲击”占26.5%,“打折/赠票”占21.8%,“关注参演的明星”占15.6%,“常规的文化/社交消费”占13.5%,“好友推荐”占11.8%,“其他”为4.5%。除“打折/赠票”与“关注参演的明星”项,男女有一定差别外(女生中有29.5%的人是因为有打折/赠票,男生为21.7%;11.2%的女生是因为关注参演的明星,男生为7.3%),其他选项男女间差别不大。调查结果说明,由于约会等社交需要是大学生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主要原因,由于电影本身的因素(包括视听效果),也是重要的原因。而打折、赠票等价格因素,吸引女生去电影院的比例较高,不少女生也会因为电影中有喜爱的明星而去电影院观看。

大学生除了观影的途径主要以网络为主之外,他们对最新电影资讯的了解也大多借助网络,占67.8%,其他为报刊杂志(44.3%)、听别人说的(28.4%)、电视(21.3%)、电影海报(20.6%)、广播(2.4%),另有1.9%的被调查者不关注。就男女性别分析,除通过电影海报项有一定差别外(女生25.4%,男生14%),其他比例趋于一致。可见,对于电影资讯的宣传渠道,可以考虑更多地倾向于网络媒体。5.大学生观看电影的行为调查

在“您一般会和谁一起看电影”项的调查中,63%是与朋友同学一起,33.9%是约会男(女)朋友,6.9%是陪同父母长辈,5.5%是一个人去观看,“其他”项为1.7%。整体而言,大学生较多地与朋友同学和恋人一起看电影,电影成了一种聚会或约会,增进彼此的感情的方式。而陪同父母长辈一起看电影的情况很少,究其原因,一是大学生在家时间不长,有时间上的局限性;二是在观看口味与类型上出现代沟;三是在电影市场中较少老少皆宜的影片。相对而言,女生较男生更倾向于与朋友同学一起(女生为67.2%,男生为57.3%)、陪同父母长辈,而男生则较多地为约会恋人(男生为39.3%,女生为29.9%)或独立看电影。

关于大学生对观看外国电影的原配音选择上,76.8%的被调查者选择原音观看,10.7%选择中文配音,其他则持无所谓态度。大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好,在观看电影时颇为看重那种原汁原味的氛围。

6.大学生对电影的认知、评价和态度

关于电影在哪些方面对大学生有较大的影响,回答“改变看待事物的角度(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占59%,41.2%的被调查者认为看电影对他们平时行为处事的方式态度有影响,回答“时装时尚方面的导向”的占31%,“语言”占24.6%,其他为5.2%。男女间除“语言”项无明显差异外,“改变看待事物的角度(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男生为53.4%,女生为63.1%)、“平时行为处事的方式态度”(男生为35.4%,女生为45.5%)和“时装时尚方面的导向”(男生为26.4%,女生为34.4%)方面均有一定差别。随着西方电影的大量入侵,其价值观乃至意识形态也潜移默化地得以渗透,它们将其所宣扬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形象化、生活化、情感化,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上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社会化过程还在进行,心理发展具有鲜明的过渡性质,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往往会通过相同认识的共鸣与反差认识的冲击而不断整合与变动。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含色情暴力内容影片的看法较为理性也较为开放,回答“只要对影片的主旨表达有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接受,但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的占52.4%;认为“人大了,自己有判断力了,小孩子还是别看的好”的占27.5%;回答“这是每个人的可选择的权利,没必要禁止”的有12.8%,男生更是高达21.9%;回答“很排斥,但别人看不看与我无关”的占5%,其中男性为3.4%,女性为6.1%;认为“无所谓,偶尔看看,消遣消遣”的占3.3%(男性为5.6%,女性为1.6%);也有不少的人认为应该禁止。相对而言,男生更倾向于接受,而女生倾向于排斥。大学时期正是性成熟和易于模仿的阶段,但特殊的社会角色决定了大学生又必然处于性压抑,外在评价与内心感受相冲突的阶段,这种矛盾必须正确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性观念和规范坐标,如果正面引导不够的话,很容易影响到其未来的发展。那么,中国电影是否有必要学习西方实行分级制呢?38.9%的大学生认为“要分级,这样才能保证未成年人不看到暴力色情的影片”;28.8%认为“不必分级,但要把好关,保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就行”;13.5%认为“反正网上都能搜到,分了也没用”,其中男生高达22.4%;另外18.8%持“无所谓,与我无关”的态度。整体而言,对于电影分级,支持和反对的大学生势均力敌。7.结语

从调查结果来看,就像可口可乐、麦当劳一样,西方电影,特别是好莱坞电影,也以它不同的生活形态和艺术表现,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念占领了我国电影市场相当大的份额,包括大学生这一年轻而重要的受众群体,这是值得反思和重视的。

当前,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愈演愈烈,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冲突日趋明显,我国电影业显然已受到了来自西方国家电影的渗透和挑战,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面临着全球化浪潮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全方面影响,中国大陆电影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全球化与现代化以及民族化的多重悖论之中”。①可以说,已到了迫在眉睫,必须寻求创新突破的时候了。近年来,中国大陆本土电影每年生产上百部,但其中大多数并不能及时有效地进入到国内影院发行,有些被禁,有些由于资金等其他问题所限。而美国和印度等国家每年有上千部电影进入商业运转,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谈我国民族电影业与好莱坞电影的抗衡,无异于螳臂挡车。“„民族电影‟这个概念在中国成为一小部分艺术电影和每年政府投资拍摄的没有票房的„主旋律电影‟的可怜拼凑”。②显然,我国电影产业的出路堪忧。

“美国电影是在工业化的商业机制里运转,中国电影是在计划下的政治体系里运转,少数中国艺术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对于中国电影工业来说没有任何大的起色和良性循环”。③为此,有必要解决我国民族电影业中各个环节的弊病,建立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鼓励个性化电影与商业主流电影共存,减少政府对于电影创作的干涉,重建相对宽松的审查制度,规范电影产业环境,是拯救目前国产电影的必经之路。而将富有我国文化、民族特色的,又有时代感、全球化特性的电影给广大观众,并将我国电影推向世界,提升我国的电影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这应该是我国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释: ①蔡晓芳:《大学生视野中的中国大陆电影调查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69页。

②郭小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电影——一次有关电影的调查报告》,《电影艺术》,2001年03期,第23页。③同上,第70页。

(该文为浙江省社科联普及课题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07081。以及浙江工商大学高教课题成果之一。)

2.调查报道的现场报道 篇二

调查性报道的题材在选择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和社会内涵, 凡是经过粉饰、隐瞒、作假、含糊不清的环节必然有遮蔽的真相, 无论是揭黑性题材, 还是故事性题材, 只要内容存在被遮蔽的情况发生, 就都可以纳入电视调查栏目的题材选择之中, 纳入栏目的选题范围, 由于电视调查性报道属于深入报道的一种栏目形式, 栏目以电视作为媒体来表现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以寻找真相为传播目的, 从媒体的角度去公正的完成调查取证, 这样的栏目是为公众利益服务, 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社会舆论工具, 对于栏目内容的选用, 势必要坚持观点的纯粹、内容的纯粹。

调查性报道的核心特征有三:一是捍卫公众利益或公民权利, 二是揭露黑幕, 三是记者独立调查。缺少其中的任何一条都不能称之为调查性报道。

另外, 调查性报道应该是深刻而全面的报道。一般而言, 调查性报道是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的一种。既然属于深度报道, 必须有深度报道的基本特性。所谓深度报道的特性, 核心在两个关键词:“深刻”、“全面”。不对事件或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度挖掘, 并没有充分反映问题背景信息, 不能称其为深刻;不对事件或问题进行全面立体的展现, 尤其是问题产生的诸多关联因素进行立体分析与解构者, 不能称其为全面。此即深度报道。根据所报道问题的类型不同, 调查性报道可分三类:突发事件类调查报道、专题问题类调查报道、历史真相类调查报道。

二、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样式解析

现在电视栏目讲得最多的是收视率, 电视栏目把收视率当成命根子, 现在是“收视率经济”时代, 谁吸引眼球多, 谁的效益就好。观众的从众心理严重, 为了多吸引更多的眼球, 本来应当是好事, 新闻只有广为人知, 信息才能有效传播, 栏目也才能获得各种经营收益, 这本无可厚非, 而单纯追求新奇、高收视率, 则充分表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 电视调查栏目开始逃避自身担负的责任, 对主流的、必须负责的素材, 总是转移回避;对好奇的、新颖的东西, 则更愿意亲近。

电视调查题材创作必须承担弘扬正气、引导舆论、传播知识的社会责任。如果抛开了社会价值, 一味追求奇特刺激, 这样的栏目很容易为了迎合小部分受众需求, 却坠入庸俗的深渊。即使在市场经济环境里, 媒体的社会责任也不应当有任何偏废。盲目追求收视率, 实质上是栏目创作者对利益的过度追逐, 对社会非主流的无条件迎合, 对自身责任的放弃, 这不仅影响电视媒体的创作和形象, 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和公民道德建设, 其潜在不利因素应当引起我们广大电视栏目编辑人员的警觉。

对于当前的电视调查栏目而言, 实践的探索步伐远远超越了电视理论层次, 栏目的发展经过本土化的调整, 栏目的报道样式也有了很多小类, 对于栏目编辑创作实践而言, 栏目只有结合当地特点, 才能更好地落地, 在地方做出特色与知名度。电视调查性报道目前采用的节目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采用记者一线深入调查的手法, 将事件进行现场感的构建, 对整个新闻素材的过程、真相进行一系列的深入探寻, 直接构成栏目的主题, 同时还可以将记者调查与演播室叙述点评进行融合, 通过这样的融合, 演播室可以对前方记者发回的调查报道进行专家点评, 为公众提供更清晰的思路, 通常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1) 解释导向。注重新闻题材的真相挖掘过程, 核心诉求主要在真相的解释与观点论证方面, 典型栏目比如央视的《经济与法》栏目。

(2) 点评导向。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全方位的调查与展现, 借助专家、嘉宾、群众的观点, 进行第三方的思维碰撞, 目的就为传递一种健康积极的观点, 给社会以警示作用, 典型栏目如央视的《今日说法》栏目。

三、电视调查性报道的编辑工作重点

对于电视调查性报道的编辑工作,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在编辑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栏目本身的叙述风格, 对出镜记者情况、画外音叙述、演播室串联叙述等环节都要加以重视, 同时还要结合本期栏目的素材特点以及调查取证过程的路径与阻力, 以及被采访者的特点, 选择最佳的编辑思路, 这点是编辑环节一个关键之处。

对于电视调查性报道, 无论是题材的编辑分析, 还是文本叙述, 最终的基本点与出发点是栏目的阐述内容, 调查性报道作为一种很有力量的电视栏目, 编辑工作的梳理与创新, 直接决定了栏目的成功与否。在栏目编辑过程中, 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就是媒体与政策空间不足, 这是一个很微妙的话题, 作为编辑也是无法回避的, 鉴于此类状况, 电视调查性报道就需要将自己的报道定位与栏目视野进行打造, 只有栏目有了品牌, 才能真正实现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氛围, 让社会对媒体的舆论监督既重视又敬畏, 这样才能维护社会和谐。■

摘要:电视调查性报道作为深度报道的一个具体的新闻体裁, 对编辑的调查意识与思路有很大的要求, 编辑对于社会问题的独特观点, 对提升栏目本身的权威性、传播性都有巨大的辅助作用, 如何对调查栏目进行统筹设计, 现场环境营造, 重点素材的精心捕捉, 这些都需要电视调查栏目编辑的精心谋划, 也是区别其他新闻题材的关键之处。

关键词:电视,调查性报道,编辑思路

参考文献

[1]吴玉杰.电视调查栏目的艺术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2]曾庆瑞.我的电视栏目观——电视调查栏目剖析[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

[3]李万里.电视调查评论[M].北京:北京商业出版社, 2005.

3.调查报道的现场报道 篇三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 调查性报道 特征

随着传媒业的发展进入了全媒体时代,报纸在生存与发展中遇到了强劲的对手,报纸不仅要跟报纸竞争,还要跟电视、网络竞争,媒体之间竞争的加剧是调查性报道在报纸中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纸质媒体虽然在时效性和信息量上要落后于电子媒体,无法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比拼速度与信息量,但是报纸在报道的深度上又略高一筹,这成为报纸的最大优势。

《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版就是在媒体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创办的。今天,以调查性报道为代表的深度报道,已经成为《中国青年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本文选取《中国青年报》深度报道栏目“特别报道”版面,从2011年1月1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一年共119期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内容选题、报道风格和版面设置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特别报道”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给其他纸质媒体调查性报道的发展以借鉴和启示。

一、新闻标题的特点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事实的概括,是新闻内容的精华。一篇新闻报道能否吸引受众,标题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对受众的第一视觉冲击,好的标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调查性报道来说,标题就更显重要,因为调查性报道的篇幅通常比较长,内容较为复杂,思想也更为深刻,所以对主标题、副标题甚至文章中的小标题都有很高的要求。

1、言简意赅、观点明确

新闻标题不仅是一篇完整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新闻信息的传递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客观的新闻事实融入到标题中来就是对语言的一个提炼概括的过程,概括后的标题语言要比一般的书面语和口语更加典型和富于表现力。“特别报道”的调查性报道大多具有这个特点:如《部分期刊敛财的背后是供求失衡》、《干部失去监督就会无法无天》、《北京中小学职务犯罪有共性》《三大执业考试面临公信力大考》等等都言简意赅,既说明了报道的主旨,又使人一目了然。

2、直奔主题、陈述事实

“特别报道”版所刊登报道的标题多为直接陈述事实型,在统计的86个目标样本中,直接陈述事实型标题有47个,占到总数的43.5%。如《呼市事业单位招考一考点惊现“满分答案”》、《青岛“黑老大”为警员买官寻保护》、《为多收版面费 一杂志竟出“鸳鸯刊”》等,都是在标题里直接陈述新闻事实,受众看了标题基本明白报道的中心内容。

3、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提出问题的“反诘”型新闻标题所占比例也是很多的,通过提问题的方式拟定新闻标题可算得上是《中国青年报》的一个典型特征,也是“特别报道”版面调查性报道的最大特色之一。如《“高健委”是个啥组织》、《违章建筑办幼儿园为何“一路绿灯”》、《谁“偷”了他的体育特长生资格》等等,都是以问而不答的方式向读者提问题,从而引发读者的疑问和思考,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二、注重舆论监督

报道性质,即报道所展现出的倾向性。在86例样本中,报道性质为负面的有76例,占总量的88.3%,报道性质为中性的有8例,占总量的9.3%,报道性质为正面的仅有2例,占总量的2.4%。从统计数据看,整个分析样本中基本都是负面性质的报道,其原因有两点:第一,现在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国际矛盾、地域差异、贫富分化、生态恶化等等一些问题日益凸显,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尤其是多种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充斥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中。第二,“特别报道”版所刊登的稿件基本为调查性报道,由于调查性报道更多的承担着舆论监督的功能,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负面报道多的特点。

调查性报道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调查、分析,努力呈现事实真相,对问题进行反映,从而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与解决,或者力争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如《两百多名高管身陷假洋文凭骗局》、《低保公开透明 活人“死”而复生》、《河北滦平:县国土局发的土地证一错再错》等等。

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毛浩在《开掘真相2》一书的序中提到,“中国青年报的核心价值,我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追求公平、公开的新闻理想;不唯上,不唯下,只唯实的大报气质;铁肩担道义,竟使济世的家国情怀;勤于探索,引领风气的先锋意识和崇尚民主、尊重个性的团队精神。”借助报纸的广泛传播,可以用笔去遏制一些罪恶,推动一些问题的解决,甚至改变一些人的命运,这种成就感可能是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曾经有过的。但是,在《中国青年报》,这种人性中的崇高感在一个强大的气场中被有效地凝聚,相互感染,不断强化,内化为传统,树立为标准,使这里终成一块理想主义的高地。

三、连续性的跟踪报道多

追踪报道是比较流行的一种报道文体,也叫连续性报道,一般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对某个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进行连续性的报道,其中包括紧跟事件发展步伐、连续同步跟进的过程报道,对报道的影响进行回馈的报道,还有追溯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历史的报道等。这类连续性的追踪报道一般针对受众比较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及时的、抓根源的报道,时效性、针对性比较强,偏重于报道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此类报道对新闻报道者的要求较一般报道要高。

跟踪报道这一报道方式适用于尚无结果的、典型的新闻事件,它在发现以及采访受众关心的某一社会“热点”问题,乃至促进这一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此,笔者侧重讨论跟踪报道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的作用。

如2011年1月24日刊登的《谁冒名顶替我上了大学》,针对这一事件,记者亲赴四川陪同雷梦莲及家属一探究竟,并对事态的发展进行了同步报道。1月24日“特别报道”对雷梦莲事件进行了一个整体的说明:2010年9月,四川农业大学大三学生雷梦莲被学校通知,因为涉嫌英语四级考试替考,他的学籍被冻结了。奔波投诉近5个月,冒名顶替者的学籍依然没被注销,并且西华师范大学给出的理由是,冒名顶替者“跑”了。2010年11月初,雷梦莲的妈妈一直打电话联系有关部门,但是结果都让他们失望了,她说不理解为什么调查了这么长时间,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2011年1月20日晚,雷梦莲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是假雷梦莲的一个熟人,并且扬言用不着报媒体,咱们私了。1月25日进行了跟踪报道,因为就在事件见报的当天上午,也就是1月24日上午,假雷梦莲出现了,称自己2000元买了雷梦莲的真实信息。事件的结果是假雷梦莲自愿申请退学处理,注销学籍,真雷梦莲学籍即将恢复。对于这个结果和整个事件调查过程的扑朔迷离,“特别报道”一直保持关注。

事实证明,跟踪报道与事态的发展同步,具有很强时效性和社会动态性,它是强化新闻舆论监督力度的一种有效方式:比如2011年5月27日刊登了《安徽一高三学生因遭冒名顶替而无法高考报名》后,6月3日刊登了《被冒名顶替的高中生拿到了准考证》;2001年6月3日刊登了《呼市事业单位招考一考点惊现“满分答案”》后,6月4日刊登了《呼市电台招考成绩被取消》;2011年8月3日刊登了《这是不是“萝卜招聘”》后,8月15日刊登了《首度证实被招录者为本院职工子女》等。

四、独家报道多

迄今为止,独家新闻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学界对它有很多定义,归纳起来,笔者认为,独家新闻是指由一家媒体发出的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新闻报道。

独家新闻是众多媒体追求的目标,不过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新闻资源开放共享程度越来越高,想再找到纯粹独家的新闻已属不易。可这并不是意味着没有独家新闻可以开发,记者在已经问世的新闻报道中,发现一些线索性信息后,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再次获得大量新的信息和新的启发,在此基础上提炼和开拓新的主题,这样写出的报道仍然可以称为独家新闻。只要有独特的眼光、不一样的思维就能够另辟蹊径,在同一个新闻事件中挖掘出具有独特新闻价值的独家报道。现在的独家报道已经从原来的第一时间独占新闻事实发展到了报道视角的独特性和思想内涵的深刻性上了。

“特别报道”很擅长挖掘新闻,刊登了很多有意义的独家报道,引导社会热点,引起了社会关注。如2011年5月6日刊登的《干部失去监督就会无法无天》,这篇报道的形式很特别,它是通过采访致力于反腐研究10余年的知名学者王明高来报道湖南郴州令世人震惊的贪腐窝案。郴州腐败窝案是在2006年发生的,距报道刊发已经有近5年的时间,各个媒体也早已在当年对于整个事件进行了详细的报道。这样的题材已经不是独家的了,甚至可以说早已经不新鲜了,但是“特别报道”又给予了它鲜活的生命。王明高致力于反腐研究10余年,在上述窝案主角入狱期间,曾多次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一道前往访谈调研,并形成《巨贪曾锦春》一书。报道的第一部分是摘选自王明高与他们的对话实录,记者在整理时,按照话题的相似性进行了归类,以更好地告诉读者这些人在落马后普遍在反省、思考些什么。第二部分则是以提问、回答的形式呈现在受众眼前,一问一答之间告诉人们腐败的根源。

参考文献

①《开掘真相1——〈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精选》,语文出版社,2009

②《开掘真相2——〈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精选》,语文出版社,2010

(作者:渤海大学文学院新闻系学生)

责编:周蕾

4.入党积极分子调查报道 篇四

1、日常考察

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考察他们的思想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一贯表现。

2、任务考察

在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给他们压担子,并提出具体要求时,他们的表现。

3、活动考察

在参加党的一些活动中(如捐款、义务劳动)他们的心得体会和思想反映。

4、关键考察

对入党积极分子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对大是大非问题的态度和立场的考察。

5.学生问卷调查新闻报道 篇五

——爱的蒲公英”新嘉中学学生问卷调查活动

本报讯(校园记者 孙新艳)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先要走进孩子的心灵,听听孩子的声音。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素质状况,掌握学生的发展倾向,以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新嘉中学于12月10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学生心理问卷调查活动。

此次活动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余份,内容涉及学生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最喜欢阅读的书籍、最喜欢的老师类型、最讨厌的老师类型、受奖时最渴望得到什么奖励等等多个方面。

调查结束后,根据同学们反馈的情况我们及时进行了整理总结。在调查中发现,有个别老师有不规范的教育教学行为,值得老师们反思并改进。同学们也说出了自己喜欢的老师类型:悉心听取学生意见、善解人意的;温柔善良又有一丝严厉的;以理服人、讲道理、不急躁、经常与学生沟通的;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的;讲课风趣幽默的;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同学的等。学生的心声为我们每位老师争做优秀教师指明了方向。

调查中还发现,有些学生反映的问题流露出心理的不健康,我们各班主任也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了心理疏导。

6.王克勤:调查性报道基本问题梳理 篇六

王克勤

以捍卫公众利益或公民权利为己任,以揭发政治权力与市场权力违法犯罪等种种黑幕为途径,由媒体独立调查完成的调查性报道目前越来越为中国新闻界,也包括整个中国社会所认可与肯定。

在更多的媒体致力于调查性报道、更多青年记者致力于调查性报道的今天,对于调查性报道的基本问题进行一些必要的梳理,很有必要。为此,作为一名长期致力于调查性报道的老记者,我在此谈谈个人的见解与想法。

调查性报道是揭露黑幕的深度报道

调查性报道,是职业新闻记者通过独立、深入、细致、全面的侦查式、访问式调查,所完成的一种揭露被某些人或某些组织故意掩盖、损害公众利益或公民权利行为内幕的深度报道,又称之为揭黑报道、揭发报道、揭丑报道、扒粪报道。

调查性报道涉及的领域及其广泛,政治、经济、社会、法治、文化、环保等领域均有适合调查性报道的选题。但是监督对象应该是特定的,即权力集团与资本集团,而不是对于普通公民不适当行为的揭发。

调查性报道的核心特征有三:一是捍卫公众利益或公民权利,二是揭露黑幕,三是记者独立调查。缺少其中的任何一条都不能称之为调查性报道。

另外,调查性报道应该是深刻而全面的报道。一般而言,调查性报道是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的一种。既然属于深度报道,必须有深度报道的基本特性。所谓深度报道的特性,核心在两个关键词:“深刻”、“全面”。不对事件或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度挖掘,并充分反映问题背景信息者,不能称其为深刻;不对事件或问题进行全面立体的展现,尤其是问题产生的诸多关联因素进行立体分析与解构者,不能称其为全面。此即深度报道。而当下许多青年记者所做“深度报道”,在我看来不过是长篇报道,仅仅是将浮在表面的有意思的故事展示给读者,不能说不好看,但许多读者不知道作者讲了什么,也不明白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样事件的背景与关联因素有哪些。因此,这样的报道不能称之为深度报道。而调查性报道是所有深度报道中最应该具有“深刻”、“全面”特征的报道样式。

根据所报道问题的类型不同,调查性报道可分三类:突发事件类调查报道、专题问题类调查报道、历史真相类调查报道。

突发事件类调查报道是媒体针对新近发生的一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突发事件进行的深度挖掘与真相调查,它是一种对动态问题的调查报道,也是目前调查性报道的主体。例如,2003年《南方都市报》的《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2005年我在《中国经济时报》发表的《河北“定州村民被袭事件”调查》,均属于此类报道。

专题问题类调查报道是媒体针对某一专题问题(包括社会热点、难度、疑点、焦点问题)进行的深度调查性报道,是一种静态问题的调查报道,这类报道能够最充分地实现公众知情权,为公众提供解疑释惑的服务。例如我在《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发表的《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2010年发表的《山西疫苗乱象调查》就属于此类报道。

历史真相类调查报道是媒体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真相的再调查,揭出历史事件真实原貌,这也是一种静态问题的调查报道。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中国记者杨继绳的《墓碑》、《文艺春秋》发表的《田中角荣研究­—金脉和人脉》,均属此类。

中国调查性报道呈“驼峰状”发展趋势

宽泛意义上所讲的调查性报道在中国大约有100年的历程,与美国调查性报道诞生的时间相吻合。最早的政治黑幕揭发者,有1903年被慈禧下旨活活杖毙的沈荩;还有同样终年于31岁的黄远生,1915年12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市都板街广州楼菜馆门口被枪杀,做记者仅4年。

但是按照专业主义的角度看,真正严格定义上的调查性报道在中国大约也仅仅十多年的历程。我以为当从1998年《财经》杂志的创办算起。《财经》与这个时期同样致力于揭发黑幕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一起将调查性报道定位在“捍卫公众利益”、“揭发黑幕”、“记者独立调查”这样三个核心特征上,并以此为选题的要件,尤其是《新闻调查》当时的选题要求必须是揭发黑幕的,这是最为核心的要求。

经过十多年的跌宕起伏的发展,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发展轨迹呈现为“驼峰状”波浪式发展情景,我将之分为四个时期。

首先是成长期:1998年《财经》杂志创办至2002年,标志着调查性报道在中国兴起。

第一个高峰期在2003年,以《南方都市报》孙志刚事件报道以及中央电视台评选出中国八大风云记者为主要标志。八个风云记者除军事记者冀惠彦外,其他均是揭黑记者。

第一个低谷期始于2004年,有关部门针对全国性的舆论监督情形,出台了不得跨地区跨行业监督的“两跨文件”,2005年、2006年调查性报道滑坡。

第二个高峰期在2007年,《财经》杂志发表了《谁的鲁能》揭发了当下转型中国“黑箱私有化”背景下,个别人“合法”瓜分国有资产的黑幕。

第二个低谷期在2008年和2009年,北京奥运会、建国60周年为各大媒体报道的主旋律,调查性报道进入第二个低谷期。

第三个高峰期在2010年,上半年与下半年分别出现了《山西疫苗乱象调查》以及《南方都市报》的《安元鼎:北京截访“黑监狱”调查》,因此把中国调查性报道再度推向一个高峰。

总体观察,严格定义上的中国调查性报道这十多年来呈现以下态势:1.越来越多的记者投身揭黑报道;2.越来越多的媒体介入揭黑报道;3.越来越多的好报道、好栏目在中国出现;4.调查性报道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5.全社会越来越重视与尊重调查报道记者。

选题确定要紧扣重点、难点和疑点

要写出一篇好的调查性报道,首要条件便是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获取新闻线索的路径主要有线人报料、公开的报道、同行推荐、内参及政府的相关文件、相关会议、网络信息(著名的公众BBS、部分博客等)、亲朋间信息交流、读者来信,等等。

对线索的判断,是做好选题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线索首先应具有公共性。公众所关注与感兴趣的难点、疑点、重点、焦点问题,或者关注者范围广的热门话题等,往往都是调查性报道选择的题材。在选择调查性报道的题材时要紧紧抓住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事实背后的事实,剖析事理,切中时弊,直逼要害,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其次是重要性。重要性的强弱取决于“新闻报道的主题将以某种方式对多少人的生活产生影响”。对读者影响越多、直接影响越大、产生的影响越迅速,则新闻价值越大。

故事性和独家性的要求不可忽视。选题必须关注题材的曲折性、冲突性、显著性、异常性(荒诞性)、人情味,这是从受众阅读角度的一个重要考量。而且最好独此一家的报道,如果大家都做过,那就要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深度,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内幕。

另外,时效性同样是考量调查性报道的一个要件。对历史题材而言,只要有深度,无论是怎样的调查,对于大众传媒而言,都是新闻。

采访的过程是寻找证据的过程

“骂一个人是流氓不是本事,证明一个人是流氓才是本事。”情绪没有任何力量,真正有力量的是事实与证据。我们所进行的调查采访与查找文字材料的工作其实都是为了取得证据。调查性报道的真谛就是追问、求证,通过不断地追问、求证,找到最能说明事实真相的证据。

因此,调查性报道成败的关键在采访调查。一个好的调查性报道其工作量配置应该是:10%用于选题遴选;75%用于采访调查;10%用于思考梳理;5%用于新闻写作。

一名记者要做好调查性报道,首先必须坚持不断研究。所有成功的调查性报道工作过程,其实都是专题研究的过程,调查性报道不仅仅是侦察、访问、核实,更多的是对于大量已知或未知情况的不断研究与分析工作。而做好调查前的背景资料的搜集研究,是完成整体调查采访的基础,只有如此,才能制订出周密的采访计划,并梳理出事情的主要问题之所在。

采访必须坚持现场原则,这是刚性要求,即深入到新闻事件现场求证采访,没有在事件现场的求证过程,一般谈不上是真正的调查性报道。在信息来源方面,即每篇调查报道中,准确信源不能少于6个,即事件中的正方、反方、中立方均应该采访到;其他相关各方应该采访到;事情关联的相关各级机关努力采访到。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会是有偏见的,所以单一的信源就可能出现偏颇或不准确,即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要全面立体的呈现事实,只有进行众多的采访与核实,才能够尽可能的呈现出一个更加逼近真相的事实来。

精确的报道才是客观的报道。对于各方面的说法与情况介绍都要寻找证据,以求证其真实性、准确性。揭发报道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反扑,为了确保记者自己的安全,也要确保证据齐全。有了铁的证据,才能够呈现事实的真相。在寻找证据过程中,我个人认为,物证高于书证,书证高于人证。对于调查中所获得的证据,要妥为保管,必要时请专业机构做证据保全。相关证据至少保存两年,因为现行民事诉讼的时效是两年。

要求写出的每一个字都有证据支撑,要求提供证据的人按指印,而且要有录音、录像。记者要将所有的证据复制之后,把第一手证据全部交到编辑部,编辑部拿到所有证据之后,再考虑编发稿件。总之,不能为了好读而牺牲与影响新闻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准确和平实——调查性报道写作基本要求

准确是调查性报道写作的首要要求。记者要抱定“宁可丧失部分新闻时效,也要确保事实准确;宁愿不登,也要准确”的决心,对不能确定的事实,一定要舍得放弃;对于关键事实,一定要核实、核实再核实;一篇文章的直接引语不能少于10处,要客观展示当事人的原话,做到原汁原味,也就是说:要求无一字一句无出处。

新闻专业的基石是真实,而平白朴实的语言是最能够实现真实准确表达的语言,平实是调查性报道写作的语言要求,记者要学会保守地、谨慎地写作,写新闻永远不能文学化、情绪化,更不能慷慨激昂、随意宣泄。

150年前,即1861年美联社记者戈贝赖特便说过:“我们的行当是传播事实。我的指导原则不允许我就我所传播的事实做任何评论,我只限于报道事实。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坚持用超然客观的姿态写作,即“机器人写作”—保持置身事件之外的陌生人心态写作,只限于陈述事实,不得有任何评论;不能为了追求可读性而牺牲与影响新闻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客观准确地展示事实乃是记者的本分,写作新闻要求有律师的严谨做派,要有强大的逻辑链条,写作时要学会留有余地,我们距离真相永远是有距离的。

任何时候,记者要想到自己交出来的稿件就是最后的终稿、成品,是公开与读者见面的。不要有任何依赖思想,想象自己就是编辑。要知道被监督对象连你的标点符号都要研究,他们会挖地三尺,一定要挖出你的问题,没问题都要找出问题的。

为了保护自己,也要做得更加专业才是。可以说,中国的新闻专业主义是逼出来的。

7.调查报道的现场报道 篇七

中国电视从1958年诞生至今已历经半个世纪的历程, 50年间中国电视经历了从有尊严到需要维护尊严的流变。

上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中国电视是有尊严的:首先, 电视机是稀有产品, 拥有这种产品往往是政治与社会地位的象征。其次, 该时社会主流文化与大众时尚很大程度上有重合, 每一级电视媒体都代表一级党和政府, 电视在裸露展示其教化功能的同时也受到观众的信任与仰望。同时, 电视人给大众的感觉也是神秘且神圣的, 他们把意识形态的内容通过先进、新奇的影像传递, 无形中用时尚手段充当了民众政治信念的引领者。最后, 分析此时电视——民众所谓的“小电影”的地位, 不能忽视在物质条件不发达时期, 电影对中国人精神补偿的情结。

20世纪80年代末, 中国电视开始了一次重大的转型, 从宣传者、教化者的角色开始向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转型, 电视人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 (1) 90年代中后期以后, 自主意识加强的中国电视又开始了市场化转向, 中国电视也渐渐沦落到需要维护尊严的境地。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市场化竞争带来的收视率竞争越发决定电视媒体的生死存亡。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 急功近利的“低俗化”、“泛娱乐化”大潮席卷中国电视界。电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也饱受质疑, “纸馅包子”事件再一次剥离着观众对电视的信任。廉价的笑声与赤裸的欺骗, 让观众消退信任, 对待电视的态度从仰视到平视、俯视, 甚至不屑一顾。当然, 此中也有其他原因如DV和有摄像功能手机的普及、视频制作软件的简单易用、电视专业教育的日渐发达等都使电视艺术的门槛降低, 同时电视批评栏目和队伍建设存在缺失。但就尊严问题而言, 娱乐、低俗化和职业道德下降是主因。

尊严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公信力问题, 这在上文中已有所提及, 受众的信任是任何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所以重塑公信力必然是重塑中国电视尊严的重要途径。让严肃的东西保持住严肃, 电视才有底气让娱乐的东西娱乐。而电视调查性报道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公器, “守望”着社会的航船, 曾对国家、社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同时承载着电视新闻人太多的职业抱负和理念, 它理应承担起重塑中国电视尊严的任务。本文将对这一观点详细阐述。

电视调查性报道对重塑中国电视尊严的贡献

调查性报道监视环境、联系社会的意义。早在1948年, 现代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与结构》一书中便提出新闻媒介具有“监视环境”和“联系社会”的功能。监视环境有社会监督的诉求, 而联系社会则要求媒介通过社会监督充当社会情绪的“排气阀”。调查性报道由于其揭露黑幕和社会阴暗面、揭示事件背后的真相、对复杂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层次探析等特点, 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媒介监视环境、联系社会的功能。

央视《新闻调查》是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典范。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庄殿君曾这样看待这个栏目:“一个栏目做了这么多年, 由于从它开始的定位、立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比其他栏目起点要高, 能对一个事件比较直接深入地切进, 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新闻调查》看做是一种业务上的东西, 而是要放在推进新闻改革、推进民主化进程这样一个政治高度上来看。” (2) 虽然从现实环境观照, 这段话对一个栏目的评价可能有些高, 但如果新闻人连理想的新闻业图景都没有思考和追求的话, 那么一旦有一天各方面的环境好起来, 我们反倒可能忘却了理想, 迷失了自己。对待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态度, 检验着一个国家的自信、一个媒体的良心、一个记者的职业诉求, 而这种检验的起点, 突兀在调查性报道监视环境、联系环境的功能。

调查性报道的媒介环境学意义。这是一个呼唤深度思考的时代, 期盼的原因是逻辑思考的缺位。由于电视画面和音乐具有跳跃性、诱使观者进行视觉预期和对观者感官的不懈刺激等特点, 培养了“电视一代”具有心理空间移位性的特征, 在一件事情上的注意力时长越来越短。这与网络时代网民频繁点击链接的跳跃行为相仿, 而这种“忽起忽落式”的感知和思考行为一次次被强化, 是导致浅阅读和浅思考的重要原因。媒介环境学认为, 一种媒介的出现、使用和普及以及它所形成的媒介工具环境本身, 都会改变人的感知和认知模式, 甚至个性或人格。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每一种文化、每一个时代都有它喜欢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 所以它都倾向于为每个人、每件事规定一些受宠的模式。” (3)

浅表思考有其危害性, 它不仅限制一个人深层次认识世界的能力, 也直接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 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造能力。在MTV毫无内在逻辑联系的形象碎片堆积中, 在时装表演令人眼花缭乱的绚丽色彩中, 在无处不在的典雅唯美的广告画面中, 图像代替了文字, 碎片代替了整体, 浅表代替了深沉, 文化丧失了它的厚重感和永恒性。 (4)

而电视调查性报道通常将调查的过程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个过程往往经历多线索、非线性、共时历时混杂的复杂纠结, 需要观众跟随调查情节通过细微观察和深度判断进行思索和梳理。编导对调查过程的逻辑呈现, 有利于对电视机面前那种跳跃、浅层思考的矫正, 这种媒介环境学意义上的矫正为电视赢得了深层次的尊严, 这种尊严关乎人类的感知、认知行为。

在对外传播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对外传播近年来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成功的对外传播有助于一国形象的提升, 具有国际战略意义;也可能强于武力攻击、政治打压和经济制裁, 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回报不容小视。

我国电视调查性报道在这方面曾有出色表现, 为国家赢得了尊严。央视《新闻调查》中《揭秘“东突”恐怖势力》节目是对外传播的一个典范。电视学者叶凤英教授曾这样描述她眼中的这期节目:“由于政治上的偏见和原因, 过去一说‘东突’是恐怖主义组织, 国际上肯定拿人权说我们。‘东突’这个节目非常明白和有分量地给你说清楚了, 查明了他们跟基地的密切关系, 他们的头目已经在本·拉登那里有了一定的位置, 还有整个受训、武器的供应, 包括行动的理念, 都是从本·拉登那里来的, 所以后来我们国家宣布‘东突’是恐怖主义组织, 国际上没有反对, 联合国也宣布了这一条。” (5)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也提到:“在此之前, 这个节目曾放在第四套节目向海外播出, 效果良好。无法判断是否与这个节目的播出有关, 《‘东突’揭秘》在海外播出一个月后, 联合国和美国等相继宣布‘东突’为恐怖组织……在讨论这个节目的选题时, 我曾对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说:如果美国在阿富汗反恐, 并在那里成为一种军事存在, 而我们还不能借此机会将‘东突’让国际社会确认为恐怖组织, 那将是一种遗憾, 是中国在国际政治上的一种损失。” (6)

从事调查性报道是职业伦理诉求, 也是精神选择。调查性报道背后积蓄的是太多新闻人的职业理想与追求:铁肩担道义, 做社会航船的瞭望者,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电视由于其特性, 观众通过影音可以“见调查者之所见”, 一同全方位地感知调查过程中的艰辛与曲折, 得到某些预支的经历, 如果不是收看节目, 这些经历大多数观众无缘体悟。很多节目也会对社会有所触动, 让观众思索, 甚至影响到国内国际社会的态度。“身后的受众”对新闻人来说是永远的诱惑和职业成就感。

同时, 由于电视调查性报道过程中, 需要使用明显的设备, 如《新闻调查》的双机拍摄, 这些设备会暴露记者的身份, 这给采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隐性采访又不可滥用, 其合理性饱受质疑。调查过程检验着记者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和勇气, 而选择挑战、追求职业抱负正是新闻人应有的精神选择。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视从业人员的精神品级, 维护了电视的尊严。

电视应对新媒体需要调查性报道。随着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 IPTV、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户外大屏等新媒体样式相继出现, 我们已经处在了一个新媒体所营造的语境之中。 (7) 新媒体的强大影响将使传统电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电视受众的关注度明显下降;2.电视的内容体系日显其封闭;3.电视市场份额急剧减少;4.电视体制机制趋于老化。 (8)

但现阶段新媒体不仅在内容生产和受众需求培养上尚不成熟, 而且由于自身缺少积累与沉淀, 无法快速在受众中树立其公信力, 例如网络信息呈鱼龙混杂状态存在。

由于电视曾是长期受仰望的稀缺资源, 现在依然倚仗强大的政治社会背景和资源在受众中有相当的公信力, 电视台倚仗公信力进行的调查性报道, 其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是电视媒体在新媒介语境中的优势和出路。公信力的累积也是一个连环效应:受众因相信而收看、继而可能进一步的相信。这种“不断相信的累加”是一种品牌, 其背后是电视的竞争力、盈利力和文化力, 尊严因“力”而生, 岁月的累积里, 外力的推助化为内力的气质, 尊严也便不需维护, 且延展传承。

任何一种积极的解决手段, 如果操作不好, 完全可以瞬息倒向消极的毁坏, 调查性报道避免从重塑电视尊严倒向解构尊严需要注意许多问题: (1) 如何解决运用隐性调查方式的困惑, 因为隐性采访的合法性向来很难界定, 且媒体毕竟不是司法机关, 通过隐性调查而进行的新闻宣判不能替代法律宣判。各司其职的社会才是有序的。 (2) 避免娱乐、低俗化。调查性报道对社会的监督意义, 对民众生活环境的观照意义使它更需严肃, 其娱乐、低俗化是对社会秩序和民众追求理想生活的不尊重。尊重是双向的, 重塑尊严, 需要电视媒体有清晰而合理的价值取向。 (3) 学会在各方利益的夹缝里成长。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但不变的真理是一旦独立品格丧失, 也必会使其尊严降级。当然, 在我们当下的环境中, 调查性报道也需要受众在考量角度上给予宽容。 (4) 保持栏目的锐气和活力, 特别要提及的是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价值取向是大众文化而非精英文化, 但精英文化有助产出以个性化、深度化、创造性、创新性为特征的电视产品, 这与电视调查性报道所倡导的品质吻合, 尽管目前调查节目对此类内容表现不多, 但值得尝试。 (9)

注释

1 高峰、胡智锋:《重塑中国电视的尊严》, 《现代传播》, 2008 (1) 。

2 (5) 赵华:《央视〈新闻调查〉幕后解密》,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年版。

3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

4 吴燕、张彩霞:《浅阅读的时代表征及文化阐释》, 《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5) 。

5 (6) 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版。

6 (7) 胡智锋:《中国电视节目生产“本土化”的战略目标与对策》, 《文艺研究》, 2001 (4) 。

7 (8) 胡智锋、周建新:《从“宣传品”、“作品”到“产品”》, 《现代传播》, 2008 (4) 。

8.调查报道的现场报道 篇八

关键词:调查性报道;品牌;打造;维护;营销

在我国,调查性报道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最早见于平面媒体。直到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创办了第一个带有评论性的电视栏目《观察与思考》后,调查性报道才与电视媒体结下了不解之缘。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的开播,标志着中国调查性报道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1996年5月17日,作为国家级电视台的央视又开创了一个深度的评论性栏目——《新闻调查》。

如果说20世纪的中国调查性报道是在一种艰难的舆论环境中步履维艰地进行着改革与推进,那么21世纪,中国调查性报道则同样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品牌的打造

对于电视栏目而言,打造品牌意味着通过将栏目内容精品化,来培养受众对电视栏目的忠诚度,通过对栏目形象的包装,让栏目在受众心目中打上深层的烙印,使品牌成为受众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将受众的收视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最终实现栏目价值的最大化,使栏目与受众之间达成广泛而深远的默契。

(一)精准的个性化定位

电视栏目的品牌定位,势必要以大量的前期市场调研为基础。其实,在前期的市场调研工作中就已经蕴含了栏目定位的初步理念。但是,精准的栏目定位和个性化的探求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和思考的过程。

谈到栏目定位,就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受众定位,另一个就是内容定位。先来看受众定位。《新闻调查》第四任制片人张洁认为:“《新闻调查》的目标受众准确的定义应该是中国社会各阶层中关心社会发展、思考社会问题的人群。所以,不能只照顾精英趣味,选题的大众关注度至关重要。”[1]由此可见,对于受众的研究一定会引导栏目制作的理念,只有明确了是谁在“消费”,我们才能作出精确的判断、准确的定位。再来看栏目的内容定位。《新闻调查》创办至今,共进行了三次蜕变,直至2003年,《新闻调查》才真正走上了“调查性报道”的道路。正是调查性报道理念的全面贯彻,使得《新闻调查》节目的收视率明显上升。

(二)栏目的形象包装

栏目的形象包装是品牌打造的重要一环。受众往往通过栏目的外在形象,如栏目的片头、主持人、音乐、色彩等来对栏目的品牌进行识别。这里的形象包装要在整体上与栏目的定位、宗旨和风格相匹配。只有体现出调查性栏目的独特诉求,才能使其在众多的新闻类栏目中脱颖而出。

从《新闻调查》栏目来看,无论是2006年以前还是2006年以后使用的片头都以蓝色和白色两种冷色调作为片头画面的主色调,这与《新闻调查》冷静、平衡、客观、公正的风格是相吻合的。片头音乐也是由几个简单的音符构成的,并且在音乐中还有大量重复的地方,简单而不失韵律,使人一听就容易记住。而当各种形象元素都具备的时候,还要能够让栏目形象不断重复和多媒体暴露,以此来加深观众对这种视听元素的印象,从而提升栏目品牌的视觉资产。

(三)独特的表达方式

作为一档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目,要想在众多的新闻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就一定要拥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新闻调查》栏目在经过了一段时期的探求后,最终确立了做调查类栏目而非调查性报道的理念。可以说,这一理念的深化,孕育出了《新闻调查》独特的表达方式。

那么,《新闻调查》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让记者调查的过程和深度展现在受众面前并吸引受众眼球的呢?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里,“知”“好”“乐”三者之间是有着一种内在逻辑关系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首先了解了一个东西后才有可能对它产生兴趣,而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乐在其中,即能“知”才能“好”,能“好”才能“乐”。下面笔者将从“知”“好”“乐”三个层面谈一谈《新闻调查》独特的表达方式。

1.“知”的层面——丰富的信息量

《新闻调查》作为一档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如何才能既体现其深度又能让受众了解栏目的表达是第一层面的问题。基于此,每一期的节目就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事实表面,而要能提供丰富的信息,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都展现在受众面前,全方位多角度地引领受众去判断和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将调查到的信息告知观众并最终让受众对事实真相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2.“好”的层面——故事化的叙述

《新闻调查》最初是以美国的《60分钟》为学习榜样的。美国《60分钟》创始人唐·休伊特认为该栏目成功的经验和秘诀就是“把新闻当故事讲”。作为一个故事,悬念和冲突是引人入胜的两大关键要素。在运用电视语汇进行叙述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受众的心理。什么时候节奏紧张,什么时候解开疑团,什么时候耐人寻味,这其间环环相扣,都要求叙述的时候既要迎合又要懂得引导受众的心理。

例如《虎照疑云》这一期节目,从节目一开始记者就抛出疑问,陕西省林业厅通过新闻发布会侧面告知:陕西省镇坪县出现了野生华南虎。那么,为什么有关专家一致认为照片有假,为什么拍摄者周正龙坚持认为照片为真?真相究竟如何?这里面又有多少未解之谜?一系列的疑问悬在每一个受众的头上,随后调查深入展开,周正龙是什么时候拍摄的?拍摄的时候离老虎有多远?为什么照片上的老虎持续25分钟一动不动?随着悬念的出现,受众的心理也与叙述节奏相互契合,从而被深深地吸引。

3.“乐”的层面——引导式的结论

当受众对栏目所讲述的事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就会投入他们极大的关注。那么,如何才能产生受众期待呢?这就要想办法让受众乐在其中了。《新闻调查》与《东方之子》不同,不会树立一个典型让你去学习,也不会像《焦点访谈》一样,把鲜明的臧否态度摆在受众的面前。《新闻调查》走的是第三条路,那就是摆事实,示结果,揭真相。它也许有其自身的价值导向,但它不会明确地得出自己的结论,而是引导受众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就为电视机前的广大受众开拓出了一片广阔的天地。这第三条路应该是《新闻调查》所坚守的阵地。例如《眼球丢失的背后》这一期节目,一个医生为了救病人而把太平间里尸体上的一个眼球给偷走了。对于每一个受众而言,到底该如何用法律和道德的准绳去评判呢?《新闻调查》以其独有的表达方式挥洒着自己的魅力,为受众创造着思考之乐。

(四)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

主持人是电视栏目的窗口,更是电视栏目的品牌要素。好的主持人不仅见多识广,更与栏目的整体风格相契合,在栏目与受众之间架起一座互动的桥梁。作为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的主持人,应该是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笔者认为,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应该具有极高的专业素养、广博的知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从《新闻调查》走出来的记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但又与整个栏目的风格是相吻合的。这些记者,深入新闻一线,调查“非典”、透视运城滲灌工程、揭露南丹矿难的背后……可以说,勇敢、坚毅、执著、勤奋是他们身上共同的品质。王利芬被称为“双高记者”(身材高、学历高)、王志以质疑著称、柴静被冠以“温柔杀手”的称谓……他们的个性,也在共性中凸显,铸就了《新闻调查》的品牌。可以说,主持人自身的人格魅力、才华等吸引了广大的受众观看节目,从而也提升了栏目受众的忠诚度。因此,包装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扩大主持人的影响力,对于栏目品牌的打造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品牌的维护

当栏目度过了半年左右的生存期,赢得了受众广泛的支持和关注后,就要步入生长期了。这一时期,电视栏目的品牌维护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在生长期,栏目在定位、个性化追求上会有一些微调,但是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一定要保证节目的质量和栏目的整体风格。通过精品化的节目和良好的电视节目形态来提升栏目的品牌,从而在维持既有受众的同时,赢得更多新的关注。

(一)栏目质量的坚守

一句“内容为王”早已成为了当今业界的共识。要想维护栏目的品牌,优秀的节目内容必不可少。有些栏目起初还能严格要求自己,但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后就开始模仿复制,有的甚至为了迎合受众的口味,赚足眼球,不惜改变风格,不仅丧失了创意,更磨灭了自身的个性,这时,再想力挽狂澜恐怕难上加难。因此,在栏目的发展时期一定要保证栏目质量,一如既往地创造优秀的节目。就《新闻调查》而言,不能说每一期节目都堪称精品,但起码能保证每期播出的节目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之上,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显然,这与栏目坚守质量息息相关。

(二)栏目品格的坚守

一档栏目其实和一个人一样,都会有自己的品格。而一档栏目品格的优劣,不仅决定着栏目的发展与走向,更决定着栏目的生死存亡。可以说,十几年来,《新闻调查》和“调查人”一直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一直坚守着其独立的品格。笔者认为,《新闻调查》的品格难以完全概括,但有一点是在当下这样一个商业化浪潮中显得尤为重要的,那就是“静水流深”。

“静水流深”的“静”有两层解读,一是“冷静”,这是所有新闻工作者都应当具备的品质。因为只有冷静的头脑、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才能让我们看得更“深”。二是“宁静”,我们一直说要打造栏目的品牌,什么是品牌呢?按照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说法,品牌是先有“品”后有“牌”,内有“品”外有“牌”。[2]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内在的“品质”,那么外在的“牌”打得再响也就是个空响的“牌子”而已。一个真正的品牌,一定是在一种宁静的状态和环境下去打造的,它需要经过岁月的磨砺,赢得老百姓的口碑才能“深”入人心的。广州大学的钟剑茜分析过美国三大电视网的新闻观念演变过程:“观众量骤减的根本原因就是电视新闻娱乐化、平庸化。”[3]而《新闻调查》是耐得住寂寞的,它在保持着一双冷眼看世界的同时,也在一种宁静的环境下深蓄厚养。

(三)栏目创新的理念

一个栏目既要有自己的坚守,同时也要有不断创新的理念。创新是一个栏目在成长的道路上永葆活力的源泉,也是品牌维护的关键。电视栏目属于精神文化产品,面对受众迅速提高的欣赏水平,如何加以应对,是我们需要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调查性栏目而言,其整体框架、外在的形象识别系统是可以进行适当微调的,但是内在的品质和风格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它的创新点应当更多地放在栏目的叙述方式上。

对于《新闻调查》而言,除了在2006年前后,栏目的形象识别系统有所改变外,其他的都一如既往。那么更重要的是它叙述方式上的创新。如《双城的创伤》,事件很简单,就是甘肃省武威市双城镇发生少年连续服毒事件,但服毒原因不明。编导并没有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而是通过第一个服毒的小学生苗苗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来探求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因此,栏目的创新不仅有助于栏目自身的发展,同时也能让受众与栏目的“恋情”得以保鲜。

三、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品牌的营销

“三网融合”的新媒介环境下,电视节目的播出平台多样化,人们手中接受信息的终端设备也变得多元化。传统电视媒体固有的介质壁垒被打破,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收看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还能通过手机看球赛。基于此,当我们的栏目已经拥有知名度的时候,就应当借助电视栏目品牌的营销策略,让栏目与受众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保持栏目在众多电视栏目中的核心竞争力,维持并提升电视栏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受众的忠诚度得以长久地延续。

(一)多元渠道的营销策略运用

“三网融合”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传播平台的多元化,除了传统电视,互联网、手机、车载移动传媒、个人数字助理(PDA)等都可以用来播出视频节目。而对于调查性报道栏目而言,同样可以选择多平台进行展示,让媒介产品能更频繁地与受众接触。如《新闻调查》已经在中国网络电视台上公开发行了自己的产品,还通过博客与受众进行互动。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网络平台相对于传统电视而言其互动率和反馈率会大大提高。因此,多元渠道营销策略的运用有助于提升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品牌传播的覆盖率。

(二)电视栏目的广告策略运用

“广告是替企业、产品、服务或创意建立注意度(Awareness)的最有力的工具。”[4]电视通过一次产品即自己的节目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再将受众的注意力打包成二次产品卖给广告主。然而当今电视频道层出不穷,信息传播平台的多样化使得本来就有限的受众注意力成为稀缺的资源。基于此,电视节目本身的广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此,《新闻调查》不仅利用央视电视平台资源做着相应的宣传工作,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着多渠道营销。外部媒介的宣传途径也同样丰富,如电视节目在报纸、杂志、广播电台、户外广告板、车载移动传媒等介质上的传播。无论是利用休息时间看报纸的人,还是收听着电台广播、观看着车载移动传媒的上班族和乘车族,也许会因为一则节目的广告而对将要播出的节目留下印象甚至产生受众期待。

(三)电视栏目的公关策略运用

公关策略的运用,也许对于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而言更加重要。调查性栏目,可以通过征询性公关即通过信息交流、热线电话等方式与公众进行互动,尤其是网络平台的运用,更能提高栏目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率和反馈率。同时,在人才云集的高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途径。《新闻调查》栏目为了提升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就曾多次举行校园行活动,与在校大学师生共同展开对调查性报道的学術研讨。

(四)电视栏目的品牌延伸

电视栏目品牌的打造、维护能提升其自身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而电视栏目品牌的延伸则是对栏目品牌价值潜在力的再度开发。当一档电视栏目的品牌已经被广大的受众所喜爱和认可的时候,其实也意味着在此种品牌下衍生出来的产品,如光碟、书籍等等同样会受到受众的关注和喜爱。《新闻调查》栏目在十周年的时候不仅制作了特别节目,发行了十年来《新闻调查》的节目光碟,还将十年间先后在《新闻调查》团队工作过的两百多人的工作经历和心得结集成书,以飨喜爱该栏目的广大受众,同时这也是一个电视栏目的生存记忆方式。电视栏目的品牌延伸不仅能大大提升栏目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还能提高受众对栏目的忠诚度。

综上所述,无论是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目的品牌打造、品牌维护还是品牌营销,都是为了调查类电视栏目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媒介竞争中获得更加开阔的生存空间。当下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社会转型的时期,有很多的社会现象和矛盾值得我们去关注和调查,作为“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的传媒人肩负着探寻事实真相、维护公众利益的重要使命。当下也是一个喧嚣娱乐的时代,我们并不反对娱乐,然而我们需要阵地和品质的坚守。调查性栏目需要的是一片宁静自由的天空,唯有在这样的环境下,调查性栏目才能在深入社会的同时走得更远,调查类栏目的品牌才能深入人心。

注释:

[1] 张洁:《调查性节目的困境与创优》,《中国记者》2008年第3期。

[2] 参见于丹做客SMG第二届嘉宾论坛发表精彩演讲[EB/OL] http://ent.sina.com.cn/s/m/2007-06-23/11121609580.shtml。

[3] 钟剑茜:《美国三大电视网新闻观衍变探析》,《当代传播》2005年第4期。

[4] 吴泗宗:《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7页。

上一篇:综治平安建设述职报告下一篇:最美城管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