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业工作调研发言材料

2024-11-03

山区农业工作调研发言材料(共10篇)

1.山区农业工作调研发言材料 篇一

全县西片三乡镇农村经济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中共西坝乡委员会西坝乡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西坝乡按照市委“一特四化”和县委“两抓整推”的战略部署,坚持两业并举、高效支撑、三点突破,全力打造香梨大乡和养羊强乡的发展思路,以产业发展、设施农业、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为重点,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到了实处。现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如下:

一、2010年各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在高效设施农业建设上,以日光温室建设和高效经济作物为重点,坚持新建与改造并举的方针,新建百米基质温棚10座、22亩,发展大拱棚74座,120亩,建成共和村百亩连片示范点1个。今年,全乡2000元以上的高效田达到了380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8%,5000元田达到6000亩以上,万元田达到1000亩以上。二是在草畜产业发展上,专业村组建设为主,主攻设施养殖,突出规模发展,狠抓品种改良,注重科学饲喂。全乡新建人畜分离养殖小区2个,组装配套养殖小区2个,建成小尾寒羊纯繁组2个,引进优质种公羊99只,小尾寒羊基础母羊1188只。三是在产业发展上,把打造香梨大乡作为西坝乡长远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思路,定植香梨3420亩,百亩连片点达到27个,建成西红村360亩县级示范园区,新品种展示园1个,示范品种9个,全乡香梨整形修剪示范点9个,苗木成活率均达到95%。通过努力力争三年达到一万亩。四是在新农村建设上,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突出社区化管理示范点建设、村级阵地建设、小康住宅建设和旧宅改造四大重点。全乡共建成社区化管理示范点1个,新建村级阵地2个,建成小康住宅98户、改造旧宅3个组126户。完成沼气池建设30座。五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按照“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的思路,坚持新建与改造并举,加大了集镇建设力度,投资230万元,重点实施了五大工程,建成了集

文化、畜牧、农林为一体的站所综合楼;完成了集镇主干道造面,人行道铺筑,衬砌了树沟道牙,架设了路灯,配置了健身器材,完成了康谱菜业、龙腾棉业1公里油路铺筑。新建了水冲式厕所一座,配套完成了500米的下水管道架设工程。六是在企业项目建设上,通过内引外联,引进有酒泉腾飞公司投资建设的5万吨蔬菜深加工项目一个,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建成投产,该项目的建成,将对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2011年工作打算

(一)香梨产业上:坚定不移的以打造香梨大乡和肉羊养殖强乡为目标,按照建点扩面上规模的思路。在2010年发展特色香梨3420亩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2011年计划新栽植香梨成品苗2000亩,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升级,做强产业链。

(二)草畜产业上:坚持以品种改良为突破口,加大落后品种的淘汰力度,采取外引内调、饲喂技术革新、养殖方式转变的措施,逐步壮大草畜产业,建成高标准人畜分离养殖小区2个,组装配套2个,整组推进示范点2个,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三)高效设施农业上:以拱棚瓜菜和高效经济作物为重点,采取政府补贴、农户自筹、全面引导的方法,以共和村为重点,建成300亩高产高效设施拱棚。其中大拱棚200亩。维修旧棚30座。逐步提高高效设施农业的比重。

(四)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村容村貌。一是完成金马、张家墩、高桥、共和4个村29.3公里油路铺筑。二是不断推进集镇改造:完成集镇两侧人行道铺筑和道牙衬砌。三是建成老住房改造点1个,完成危旧房改造100户。四是新建沼气池30座。五是建成绿色通道和千米林各10公里。六是进一步规范一事一议程序、扩大一事一议范围,将重点项目建设纳入一事一议范围,树立廉洁、高效政府形象。完成晨光村集镇环境卫生综合治理;金马村、张家墩村、高桥村、共和村通村油路铺筑一事一议项目;前进一组人畜饮水

一事一议项目。

2.山区农业工作调研发言材料 篇二

喀什乡地处县境东南,距县城72公里处,全乡总面积365.32平方公里,耕地87714亩,全乡共有农牧民4877户24068人。8个行政村,由维、汉、哈、回等11个民族组成。清真寺24座。2010年,全乡人均纯收入6676元,2011年上半年全乡实现人均

收入1234元,较2010年上半年人均收入945元增加289元。2011年,喀什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坚持一手抓稳定,一手抓发展,全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农业产业方面

2011年,喀什乡播种玉米54778亩,小麦23035亩,大豆7134亩,甜菜5000亩,蔬菜2800亩,其中正播1400亩,新建高效示范园一个。完在复播14950亩,其中复播大豆9500亩,油葵550亩,草苜蓿3500亩,蔬菜1400亩。

二、畜牧业方面

今年我乡在畜牧工作中继续坚持育肥、养禽、奶牛、养猪多

业并举的思路,组织兽医站工作人员先后为9130头牛、73611只羊注射各类疫苗,注射率达96%以上,禽流感疫苗注射率达100%。全乡目前牲畜存栏119704(头只),其中:牛48572头,羊41592只,猪26869头。10万只蛋鸡养殖小区现全面开始生产。投资70余万元的喀拉巴克养殖小区续建工程正在建设之中。

三、林果业方面

2011年完成林果业8147亩,(其中赛皮村3468亩,托提温村

1041亩,吐地于孜村618亩,喀拉巴克村473亩,石桥村380亩,其巴图别克村547亩,加尔苏村130亩,开发区790亩,葡萄700亩),组织林业站技术员进行定杆、浇水、施肥、抹芽,(现已浇水

17次,人工施肥5.1吨)。为了做好示范园内果苗的管护工作,乡党委政府还拿出20余万元,购买了1920水泥柱、48000米铁丝网,对示范园周边进行围栏防护。目前,该示范园内果苗成活率达到85%以上。

四、农业机械方面

2011年全乡农机具保有量106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00

台,小型拖拉机428台,农机具检修达95%以上。享受农机补贴27台,享受补贴金额35万元。

五、科技工作方面

一是10万只蛋鸡养殖小区现已全面开始生产,目前产蛋规模达6万只以上,雏鸡3万余只。

二是1000亩葡萄示范园,现全部完成滴灌现和栽桩,预计明年可进入果期;

三是喀拉巴克村育肥养殖小区续建工程正在建设之中,9月中旬牛可入住,采取大户带小户的帮扶措施;

四是新建石桥村500亩高效示范园(种植西红柿50亩,马铃薯300亩,中科豆200亩)成效显著,增收明显。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思路

一是完成喀拉巴克村养殖小区续建工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力争9月份完成其配套设施建设,实现育肥牛入住;争取明年在托提温村建高标准15万只蛋鸡养殖小区建设。

二是加强对赛皮村3000亩示范园、托提温村2000亩示范园的管护林果业的管护,今秋明春采取补苗,并作好管护,真正做到种一片成一片活一片让百姓切实得到实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积极性不高,管护上难度较大;

三是设施农业提升改造工程。主要问题是电及配套设施不到位。维修改造温室大棚60座,全力解决用水问题。

计划以安居富民工程为契机,加强新农村建设,在拜什墩村新建庭院拱棚60座;

四是农田水利方面。下半年完成泄洪渠1000米防渗工程,包子渠1000米防渗工程;

五是完成拜什墩村10公里路基及柏油化工程、喀拉巴克村10公里的村庄巷道砂石化工程;完成赛皮村200万村庄道路砂石化工程;

六是2011年秋,计划完成1000亩高效示范园的地块调整,与县水利局积极对接,作好开发地200余万2000亩的滴灌项目工作。

七是在喀拉巴克村建成一个冬小麦千亩示范园(小麦伊农61)和石桥村新建100亩小麦绿色产品新品种对比示范园。

3.信访维稳工作调研座谈会发言材料 篇三

一、近年来我镇信访工作开展情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也随之进入了矛盾的高发期,我们面临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形势日趋严峻,为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有关信访维稳工作的会议及文件精神,我镇主要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

(一)认真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信访维稳工作领导机构,各村和各单位建立由支部书记、村主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一把手负总责的信访维稳领导小组,成立办公室,具体抓好各部门的社会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的落实;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实际制定了《LF镇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LF镇信访维稳工作责任追究制》等制度,通过制度明确责任,确保镇村组三级领导干部和派出所等有关单位在信访维稳工作中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机制。

(二)排查梳理社会矛盾。一是突出排查重点。二是认真做好梳理工作。对排查出来的社会矛盾,要按事件的诱因、时间、地点、涉及的人数、重点人员、是否上访,事态发展预测等要素登记建档。

(三)扎实搞好调处化解工作。一是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二是继续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造成谁解决”的原则;三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新的矛盾;四是多策并举化解矛盾。

2010年,镇村两级共处理矛盾纠纷285起,基本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全镇社会稳定、和谐有序;目前,我镇主要有3名重点稳控对象,这3人涉及的矛盾不仅是镇、村两级多次给予了明确答复,旗市两级也分别通过送达文件、当面答复等方式明确告知了信访人解决结果,但信访人对解决结果不满意,仍有上访迹象。

二、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不稳定因素

一是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农村村务财务公开有待于加强,群众对基层干部普遍持怀疑心理。

二是“村民常设机制”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村级组织凝聚力削弱,村民自治能力淡薄。当前反复强调 “村民议事代表和一事一议”等制度没有得到切实落实。

三是基层组织人才严重缺乏,党员队伍严重老化,而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人又大多不愿意困守农村。

四是个别村组干部工作作风不实,社情民意掌握不透,工作方法简单,对待群众态度粗暴,办事武断,导致与群众诉求背离现象。

三、做好基层信访维稳工作的主要举措

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稳定就谈不上发展。当前,中央到地方已将维稳信访工作提到全局和战备的高度,今年元月24日,温家宝总理亲自来到国家信访总局接见上访群众,引起了国内各大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当前严峻的维稳工作形势,如何做好基层的信访维稳工作,我认为重点应该抓好两方面工作:

(一)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是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带领群众谋划发展和与群从沟通交往的能力,让群众相信你、理解你,才能把工作做实,才能切实搞好服务,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赖;二是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随着农村政策的转变,农村工作形势有了很大转变,我们作为农村基层第一线的干部,造就一身务实的工作作风尤为重要,也是我们开展和落实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二)健全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努力营造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一是着力在源头预防上下功夫、求实效。群众上访多是因为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或分配不公,因此做工程、上项目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其中,力争做到群众不赞成的工程不做、群众不支持的项目不上,同时还要做好村务、财务公开工作。

二是着力在化解上下功夫、求实效。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向党和政府反映问题,多数都是由于切身利益受到损害,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护,遇到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所以,我们对群众合法合理的要求要坚决支持;对群众要求合理,但缺乏法律和政策依据的,要采取灵活变通的方法,予以适当解决;对群众误解法律政策甚至坚持过高要求的,要讲究策略和方式方法,耐心细致做好教育疏导、理顺情绪的工作,防止矛盾激化。

4.山区农业工作调研发言材料 篇四

各位领导:

大家好!根据本次督查工作安排,我就半截沟镇2012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及推进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自县委、县政府召开党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后,我镇针对县委、政府下达的2012年综合目标管理责任状,迅速召开党委、政府班子会议,专题研究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由镇领导班子成员和7个村的主要领导,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将责任状中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于3月22日召开了2012年党建和农业农村工作会。同时,结合我镇开展的“赴基层转作风服务群众”走访入户“四个一周”活动,由县驻村工作队、包村镇领导和镇下派工作队成员进行跟踪督促,抓好落实,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一、春耕生产进展情况

(一)种子、肥料、地膜、农药、柴油等农用物资准备情况: 依据镇上2012年种植业生产计划测算出全镇所需种子的品种、数量。除农户自留、串换种子外,预计春播期间需购买的主要农作物种子需求量为1920吨,其中:小麦1300吨(农户自备700余吨,购买600吨),玉米210吨,油葵10吨,打瓜45吨,玉米制种55吨,马铃薯3000吨(农户自备2000吨)。目前已调进和发放各类种子560吨,其余正在积极调运当中。预计春耕生产需化肥8800吨、农膜350吨、农药27吨、农用柴油500吨。经调查镇域内各农资经销部,目前已销售化肥6000余吨、农膜20吨、农药2吨,现贮备化肥2800吨、农膜140吨、农药16吨。缺口部分农资,各农资经销部点积极筹措资金,正在加紧调运当中。石油部门也在积极调进农用柴油,保证充足供应。本月底前所有农资全部准备就绪,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二)资金到位情况:全镇春耕所需资金为 1.68亿元,农民自筹 3800万元,需贷款1.3亿元(其中畜牧业需贷款3250万元)。截止目前信用社已发放贷款1.12亿元,剩余贷款正在继续发放。

个重点、实施四大工程、完成5个2工作目标”的工作思路,按照县委十一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县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结合我镇实际,全力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实现“建设经济强镇、打造旅游名镇、创建产业新镇”的目标。

总体目标:201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08元以上,较2011年增加1500元以上。其中:畜牧业2768元,增收406元;种植业6043元,增收428元;二三产业850元,增收220元;劳动力转移1474元,增收446元。

创新一个机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革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实现两个转变:实现农民思想观念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突出三个重点: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发展、全民创业就业和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实施四大工程:优质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设施农业建设工程、中心村镇建设工程。

实现“5个2”工作目标:

完成“两个增加”。一是来自旅游业的收入显著增加。2011年来自旅游业的总收入4500万元,2012年要达到5000万元以上,二是来自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显著增加,2011年实现劳动力转移增收2342万元,2012年要达到3200万元以上。

落实“两个优化”。一是种植业内部结构优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等作物的面积分配、品种分布更加合理,与市场需求量相吻合,重点发展以土豆、制种、玉米、无公害蔬菜、豆类等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二是主要农作物全部实现良种化、优质化、标准化、无公害化,使品种品质更加优化,优质品种应用率达到95%以上。实现品种区域化布局,建成较为稳定安全、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实现“两个提高”。一是巩固提高设施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突出抓好现有大棚生产,万元棚比例占到大棚总数的90%以上。二是大幅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能管理”的农民

和以发展制种玉米为主的腰站子制种玉米特色专业村的创建工作,完成规模化种植10万亩以上。三是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层次和水平。重点围绕生猪、土鸡养殖和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全镇生猪、土鸡养殖户和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户新组建成立土鸡、生猪养殖及无公害蔬菜种植销售专业合作社三个,确保将三个合作社打造成为“六有”合作社。四是依托以村委会为主体的合作社,加快土地集中流转。今年,我们将切实发挥各类合作社组织农民、服务农民的作用,通过土地租赁、土地联营、土地入股等形式确保实现土地流转12万亩以上。目前,腰站子村丰裕农业服务合作社已在土地集中流转上先行一步,为其他各村开了一个好头。截止目前,腰站子村丰裕合作社在去年与本村农户签订制种玉米订单10000亩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通过宣传动员,根据各组耕地地力情况以每亩均价400元的价格,将本村10000亩土地统一流转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经营,计划在今年打造5000亩以上、甚至万亩以上的连片制种玉米示范点。流转的10000亩土地其中有5000亩支付农民承包费,2000亩统一由种植大户经营,3000亩作为土地入股。目前该合作社已吸收包括土地入股、现金入股在内的各类股金近500万元。

(二)提升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水平。根据县十一届三次全会及十六届人代会二次会议精神的要求,今年,我们将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因地制宜,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重点打造六个优质农产品基地。围绕各村实际,坚持一村一品,重点围绕腰站子村、大庄子村打造万亩制种玉米基地,老葛根、中葛根打造万亩高产玉米基地,川坝村、江布拉克村打造万亩小杂粮生产基地,江布拉克村打造万亩特色林果基地和万亩土豆、万亩优质大麦生产基地。通过打造六个“万亩基地”,进一步压缩常规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高产玉米、制种玉米、土豆、豆类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目前已落实千元田13.1万亩,双千元田6.55万亩,叁千元田1万亩,千亩连片千元田示范点20个。计划在黑山头大梁处栽种1200亩经济林,到2015年建成4400亩的特色林果基地,已落实大庄子牧民定居点和江布拉克村居民点绿化50亩,县乡道路绿化30亩,防护林500亩,落实育苗户18户,育苗面积200亩以上。同时,我们将坚持把

(四)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利设施建设,利用“一事一议”公益事业奖补项目和农民自筹的方式,进一步完善输水渠道建设,目前已落实防渗渠道建设18公里;大力发展以加压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农业,今年计划落实节水灌溉面积4.5万亩。加快完成腰站子村蓄水塘坝建设,组织实施好大庄子村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中葛根村两个万亩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前期打造工作,实施中葛根、营盘滩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项目。积极协调上级政府和水利部门,进一步优化老葛根河水自压滴灌系统,切实解决好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大首部系统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抓好设施农业基地建设。按照州、县提出的“巩固提高、稳步发展”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设施农业基地建设,坚持把发展设施农业和贮藏保鲜业作为促农增收的重要途径,扎实开展“设施农业质量效益年”活动,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和效益,着力打造乌昌地区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力争使万元棚比例占到大棚总数的95%以上,其中双万元棚达到120座以上,利用率100%。一是进一步加大营盘滩设施农业基地建设力度。重点依托新疆众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力引进和推广反季节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切实提升大棚果菜种植的质量和效益。目前,由新疆众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包的83座温室大棚已培育“春提前”菜苗8万余株,品种全部为从山东引进的黄珍珠、红珍珠、大南瓜、特小兰西瓜、油黄瓜、碧绿黄瓜、观赏香炉瓜、杭椒、玩具小南瓜、丝瓜、苦瓜、茄子、荷兰豆、螺丝辣子、红粉(西红柿)、豇豆等21个新品种,目前已全部栽种完毕,预计栽植的特小兰西瓜等新品种5.1前后上市并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抓好设施农业种植户的培训工作。利用众乾设施农业培训基地,成立无公害蔬菜种植合作社,组织各村大棚蔬菜种植大户入棚学习种植经验,切实提高农民设施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建设设施农业生态观光园。今年,新疆众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依托设施农业基地和江布拉克旅游景区,以果菜种植为主体,兼顾畜禽养殖,突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实现园内资源循环共享,把营盘滩设施农业基地建成集生产、培训、生

典型20家,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典型10个,创业带动就业500人。举办第二届江布拉克景区农民创业园创业技能大赛。积极与县农动就业局对接争取项目资金建成江布拉克景区农民创业园创业就业实训基地。

(八)强化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按照州、县抓好项目工作的要求,我镇及时成立了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项目办,制定《半截沟镇2012年项目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将今年实施的项目进行了明确的工作分工和责任分工。2012年,计划争取各类项目到位资金9000万元以上,较2011年增加19.8%。计划实施项目27宗,包括:半截沟镇小城镇建设供排水项目,江布拉克村文化活动中心项目,腰站子村、大庄子村、石河子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项目,腰站子村蓄水塘坝建设项目,江布拉克度假庄园项目,半截沟镇至江布拉克景区重要农村公路项目,黑沟水库建设项目,石河子村饲草料基地建设、挤奶厅建设项目,中葛根、营盘滩退耕还林口粮田项目,新户梁、营盘滩万亩保护性耕作项目,奇台县灾民安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石河子村)。落实“一事一议”公益事业项目15个,投入建设资金800万元以上,目前已完成了“一事一议”项目三年规划,各村已基本完成了今年实施项目的申报材料筹备工作。另外,打造储备项目10个。强化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围绕农畜产品加工、旅游产业发展等项目,对外进行招商,出台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调动领导干部、引资者、投资者和服务者的积极性,成立招商办,动员全员招商,年内落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00万元以上。

(九)统筹规划抓好中心村镇建设。2012年,我们将按照旅游城镇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围绕集镇打造江布拉克中心村的思路,大力推进中心村镇建设。

继续加大中心镇建设力度。按照打造文化旅游名镇的思路,逐步完善以集镇为中心,以江布拉克旅游道路和南山伴行公路为框架,以六个中心村为支点的“两轴六点一中心”的旅游体系建设,将半截沟镇打造成“两中心、四基地、一名镇”。年内完成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旅游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大旅游项目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通过对外招商引资的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和商家参与半截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加快奶业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石河子村作为今年州县重点扶持的贫困村,该村现有标准奶牛140头,其中今年2月利用项目资金从呼图壁引进荷斯坦怀胎奶牛27头,计划再购进50头奶牛,使二马场奶牛规模达到250头。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多年来一直没有挤奶厅,养殖户不得不依靠人工挤奶,养殖人工成本加大,奶产品的卫生和质量也难以保障,导致奶业一直发展不起来。为进一步改善二马场奶牛养殖户的养殖条件,扶持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使得奶牛养殖产业成为该村村民发家致富、促农增收的重要途径,计划在石河子村二马场和大庄子定居点修建挤奶厅2座,希望县政府能够给予项目资金支持,切实解决石河子村奶牛养殖户的生产难题。

二是加快牧业村林果业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根据石河子村牧民增收四年规划,我镇计划今年在黑山头牧民定居点,依托现有的退耕还林地块发展林果业,把发展林果业作为牧民增收新亮点。在黑山头定居点大梁处栽种1200亩经济林,到2015年建成4400亩的特色林果基地。该大梁处林带灌水必须采用滴灌,但滴灌成本大,对于该村来说存在很大困难,如果解决不了灌水问题,计划也无法实施。希望政府能够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项目资金,为石河子村解决1200亩经济林灌水问题。

三是优化改造老葛根大首部自压滴灌管线的问题。去年实施的老葛根大首部工程在节本增效、促农增收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大首部4号线主管道存在逆坡输水问题,加之滴灌面积范围扩大,供水量不足,轮期延长,部分地段的直管线管材破损严重,管线漏点太多,造成部分农户种植的农作物不能及时灌水或正常灌水。建议给老葛根村滴灌灌区增加一条主管线,改建该灌区组与组之间部分穿插使用的管线,初步预算需建设资金114万元,希望县政府能积极考虑解决为盼。希望县水利部门督促原各施工标段的施工队将自己所属标段内的部分管线管材破损严重,管线漏点太多的标段管材进行彻底更换维修,尽快完成优化扫尾工程,直至达到验收合格,让灌区农民满意。

5.山区农业工作调研发言材料 篇五

一、活动时间:2013年10月1日上午

二、活动地点:衡南县云集大道

三、活动主题:金科十月云集同欢

四、举办单位:金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衡南县弘艺文化传媒公司

五、活动内容:

1、大型文艺演出

由弘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精心挑选节目并组织现场演出。10月1日9:18准时演出。

2、房产促销及宣传

由金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相关宣传资料,弘艺公司负责配合现场宣传。

六、现场布置及时间

1、舞台搭建及布置

2、舞台背景制作

3、灯光音响布置

4、现场桌椅摆放

5、拱门汽球等氛围营造及布置

由弘艺公司负责在10月1日8:00前完成。

附:

1、演出节目单

6.山区农业工作调研发言材料 篇六

交流材料

加强两地交流合作努力推进二师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二师农业局

(2011年5月10日)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召开后,河北省和农二师迅速启动了对口支援工作,试点项目就是旨在提升二师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农二师河北现代农业研发基地”。随着河北援疆干部到二师农业局来任职,给我们注入了新鲜血液,与河北省在农业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增多,为二师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现将农业部门对口支援工作进展情况和今后的打算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做一简单汇报:

一、协调配合,试点项目圆满完成按照中央对口支援工作的要求,二师会同河北省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河北省农业厅、保定市,统筹协调,紧密配合,迅速完成了试点项目的选址、可研等前期工作,河北省援建农二师试点项目“农二师河北现代农业研发基地”于2010年7月全面开工,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建筑面积9800多平方米的农业研发科技楼、5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连栋温室已正常运行,近日即可完成所有工程验收手续,正式交付使用。

二、积极沟通,广泛开展交流合作

按照兵团、师党委的要求,先后多次到河北省相关地市和部门进行了调研、座谈和对接,通过沟通和衔接,与河北省农业部门达成协议,每年为农二师提供5—10个棉花新品种,建设万亩棉花良种繁育基地。今年3月下旬,河北省种子管理总站提供的8个品种(品系)、共计1018公斤优质棉花品种顺利抵达,我们及时按照《2011年农二师棉花品种(品系)对比试验方案》进行了试验安排;师农科所于今年3月份也专门到河北,与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农科院就万亩棉花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进行进行了详细的沟通、交流,共同繁育棉花良种的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另外,通过河北来我局援疆干部的努力,积极与河北省保定市农业局合作,从河北省引进了板蓝根、黄芪、黄芩、白术、牛膝、防风等7个中药材品种,分别在焉耆垦区、塔里木垦区试种。

三、信任支持,发挥援疆干部作用

河北省援疆干部的到来,为二师农业局增添了活力,我们按照师党委“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权利支持,生活上精心照顾”的要求,为河北援疆干部提供了广阔的工作舞台、有力的生活保障。我们结合援疆干部工作经历、工作经验和二师农业工作的实际,本着发挥优势特长,充分信任支持的原则,明确职责分工,分管农业局与河北省的交流对接工作、办公室工作,并协助其他分管领导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设施农业等项工作,充分发挥援疆干部作用。河北援疆干部工作作风扎实、思路视野开阔,为二师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观念、理念,带来了新的工作方法,促进了我局与河北省相关

2单位的交流与合作。

四、广泛合作,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对口支援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积极借助河北省的人才、技术、资金、产业发展优势和先进的发展理念,在农业领域,与河北省各地市、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在技术上、管理上、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开展经济技术交流,切实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促进二师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加强农产品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这是今后二师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通过与河北省的紧密协作,打造二师农产品在河北的展示展销平台,构建河北乃至京津销售网络,强化产品质量和产品认证,实施品牌、名牌创建。特别是要争取河北的支持,在河北省廊坊市每年9月份举办的农产品展销会上,为我们二师设立专门的展台和销售展位,我们以“绿色兵团,品质农业”为主题,广泛宣传推介我们二师的农业资源优势,吸引合作伙伴投资创业。

(二)加大农业领域招商引资力度。农业是我们二师基础,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广泛宣传推介我们二师的农业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河北农业产业化优势与二师农业资源优势的转换结合,通过深入的交流与对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开展合资、合作,吸引河北企业到二师来投资创业,促进两地之间的农业产业合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三)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交流。在现有的棉花新品种引进、繁育,中药材品种引进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其他方面的农业科技交流。特别是当前二师正大力发展设施农业,21团的温室食用菌栽培技术引进,为设施农业的发展带了个好头。河北省的设施农业发展较早,在全国也有一定的优势,我们应该借助这个优势,开展更广泛深入的合作,可以探索引进温室甜瓜、西瓜等作物的栽培技术,为我们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借助河北农业高校的优势,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训与交流,为我们二师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为二师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7.山区农业工作调研发言材料 篇七

一、雷公尖乡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雷公尖乡地处城郊,现有人口3000多人,耕地面积2800多亩,是个典型农业小乡。目前全乡农业经济发展的框架,在以传统农业生产耕作模式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以基地联农户模式。具体有种植西瓜基地,春秋玉米、椪柑的联合体基地各一个。同时养殖业发展较为迅速,小规模生猪、禽蛋鸡养殖户10个以上,在县城农贸销售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虽然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但总体来讲,规模还不大,没有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尚面临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发展、高效率的经营模式尚未完全形成,特色农业发展步伐不快。

二、经济发展战略思路

要想使雷公尖乡农业经济发展平衡,经过分析调研,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制订和挖掘我乡农业经济发展大格局、大手笔。一是要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的优势和利用城市发展向我乡扩容的良好机遇,抓好城市周边寸土寸金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继续抓好高规格、高标准的反季节大棚蔬菜种植。以招商、融资合作方式,扩大土地集约化管理形式,形成大棚蔬菜规模产业;二是要充分依托我乡城郊地理优势和丰富的养殖方面及闻名的瓜果现有环境,合理有续发展生态休闲娱乐农家乐示范园建设,让我乡现有的土地资源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增效;三是要继续扩大我乡现

我认为:实现土地规模流转、通过政府部门的监督,农户以地块入股到产业化经营的经济组织,劳动力在自愿的前提下逐步成为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农业人,去从事二、三产业并给予资金扶持。这样才能够迅速促进土地大规模流转,才能够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开辟空间,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

2、我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基础建设资金严重短缺。规模化的农业需要有完备的基础设施为依托来增加农业生产率,而且,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高低。因此对于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来说根本没有能力为农业基地设施进行投入。所以只有国家制定出台适应现有农业发展要求的基础建设资金的投入政策,完成农村基础建设资金的大量投入。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实践证明,适合经济发展要求的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不但不会造成阻碍经济发展的通货膨胀,而且还会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振兴。第一能带动生产农业基础设施行业和部门的发展。比如,在农村安装大型的节水灌溉喷灌设施,首先需要打深水井,这样也就带动打进机器设备的制造业、打进用水泥管的制造业、水泥的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其次大型喷灌设备的制造就会带动炼钢业、采矿业等行业的发展。第二能安置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但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提高了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率,不但有效的利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社会财富、挽救了劳动力的大量浪费,而且促进了整个社

8.山区农业工作调研发言材料 篇八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河北农业大学

(2012年4月27日)

河北农大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先进事迹被媒体连续报道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作为培养和教育了先进群体的母校,我们既为我们的毕业生骄傲和自豪,也更加珍视这笔丰厚的精神财富,把先进典型作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动鲜活的案例,深入挖掘学生典型的成长经历,认真总结典型形成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与经验,以此事例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弘扬优良传统,让先进典型的精神传承不辍

长期以来,我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站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在育人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品德的培养放在首位。

一是领导垂范,营造全员育人环境。近年来,我校先后实施了校领导联系学院制度、中层干部联系班级制度、党员教师联谊学生宿舍制度、老教师关心下一代与青年学生关爱老教授互动活动、中层以上干部资助贫困生等。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党员教师纷纷走进学生班级、课堂、宿舍,与学生面对面地沟通交流,充分发挥中层干部自身的人格魅力、思想智慧和人生阅历影响、启迪学生,引领学生成长

成才。

二是德高为师,注重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学校颁布了《关于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若干规定》等文件,对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建立健全教职工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办法,保证了教师从严执教、教书育人优良教风的形成。广大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在课下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解决思想、生活、学习、心理上的问题,涌现出了一批教书育人的典型。通过广大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带动学生,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学生,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注重传承,让特色校园文化深入人心。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我校形成了“崇德、务实、求是”的校训和“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其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近年来,学校本着文化育人的宗旨,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以“太行山精神”为核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百年校史展览馆”、“太行山道路”展览馆、碑廊、和文化园等系列主题鲜明的文化设施已成为学校重要的文化场所和教育基地,成为我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载体。

二、注重创新,培育创先争优的校园文化

一是打造平台,让先进典型的精神发扬光大。开展向果树9301班学习后,学校运用网络、报刊和座谈会、研讨会、报告会等活动载体,大力开展学习先进集体活动,把先进集体的高尚精神和道德情怀传递到每个学生心中,内化为精神动力,外化为具体行动。学校于今年3月5日成立了“接力果树9301班志愿服务团”,这一组织已经成为同学们践行雷锋精神,传承果树9301班优秀品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平台,通过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关怀留守儿童、帮扶新农村文化建设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把9301班精神所体现的爱心、孝心、诚信、坚守等优秀品质发扬光大,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为了保证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化,我们提出了“固定对象、定点对接、长期坚持,接力服务”的运行模式,例如,目前,在我校青年大学生和离退休老教师中开展的“朝夕相伴,相携互助”爱心奉献活动,就是学生党支部将身边老党员、老教授、老干部作为志愿服务对象,定期上门走访慰问,开展力所能及的支援服务,在服务的同时,老同志丰富的人生阅历,渊博的知识学问也影响着年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是创新教育载体,发挥学生社团思想引领功能。曾经被国务委员陈至立称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抓手”的“焦点时刻”,在传承不辍的基础上,建立了“面对面—‘焦点时刻’网站”,充分利用多媒体提升教育效果;积极开展“焦点时刻”向学院延伸工作,不断扩大“焦点时刻”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国旗班”17年如一日坚持升国旗、唱国歌,对弘扬“爱国爱校、服务奉献”的品质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校每年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2000余场次,吸引学生5万余人次,学生社团成为大学生思想成长、全面发展的家园。

三是弘扬主旋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近年来,我们围绕学习宣扬先进典型,相继开展了向多个大学生先进个人和先进班集体学习的系列主题教育,增强了同学们的使命感和责任

感。结合“和谐校园”、“文明宿舍”、“优秀学风班”、“考试无违纪班级”等创建评比活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见行动”主题教育,使广大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挖掘培树典型,重视发挥先进典型辐射示范作用

我校十分注意挖掘和培育大学生的先进典型,全方位、多角度地发现和培养各类学生先进典型和群体。

一是建立健全机制,使先进典型培育工作制度化、长期化。近年来,我校坚持广泛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建立健全了先进典型的推荐、评选、表彰和宣传的各项工作制度,做到先进典型培树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学校每年都开展“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十佳大学生”、“校园之星”、“十佳自强自立”等评选活动培树学生先进典型;开展“优秀学风班”、“优秀团支部”、“优秀团委”等创建活动,推进班团组织建设和学风建设;争创“文明宿舍”、“文明标兵宿舍”、“文明宿舍创建先进学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积极开展“社会活动优秀奖”、“优秀社团”等评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发挥“三自”作用。这些“评先评优”活动,树立了方方面面的先进典型,使不同学年段,不同时期的工作,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全校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是挖掘培树宣传典型,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建立学生先进

典型资源库,定期总结先进典型事迹材料,加大在校内的学习宣传力度,形成了挖掘典型、树立典型、学习典型的“接力棒”,使广大学生在先进典型的精神感召下成长。近年来,我校先后涌现出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云丽锦;扎根基层、带领农民创业致富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的我校毕业生齐福高;“伤害世博会优秀志愿者”郭耀;为救助身患白血病同学、“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不离不弃”的职技学院市场营销0803班先进班集体;坚持十年独自照顾患病母亲,带着母亲艰辛求学的何飞等一批先进典型和群体,他们展现了我校大学生崇高的道德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勇担社会责任的精神风貌。这些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时期的先进典型,既具有先进性,又具有广泛性、时效性,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可信、可学,为全校学生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道德标杆。

三是注重社会实践,把学习先进典型外化为具体有益的行动。学校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把开展学习先进典型活动与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立足服务“三农”,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6年来,共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集中团队340余支、回乡小分队3200余支,参与人数16万余人次。学校先后16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以上是我校近年来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和兄弟院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乘本次会议东风,在省教育工

9.省厅调研的发言材料 篇九

各位领导:

根据安排,现就我县有关财税体制、农林水、国有农场、国有农垦企业改革等方面的情况作个汇报。

一、基本情况

余江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隶属鹰潭市,总面积936平方公里。全县下辖11个乡镇,10个农垦场,135个村委会,总人口36万。我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国家瘦肉型生猪出口基地,江南最大的花生市场和中国葛之乡。目前已初步形成生猪、花生、葛以及苗木花卉等优势农业产业群。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创新发展思路,强化发展举措,全力壮大工业经济,全面培植工业财源。目前全县已形成了以金属加工及回收、雕刻、眼镜、微型元件、轻工、医药化工及节能产业为主体的六大工业产业体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县财政收入连创新高。2000年全县财政收入5863万元,2005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个亿;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个亿;2008年财政收入完成2.86亿元,增幅列全省第2位,实现了两年翻番目标;2009年财政收入完成5.06亿元,增幅列全省第一;2010年财政收入预算6.1亿元,奋斗目标9.8亿元,1-9月份完成4.73亿元,同比增长106%。

1/7

二、财税体制改革

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我县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38个县区(市)之一,将切实按照国务院要求,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衷心拥护,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促进我县经济以好又快发展。现就财税体制方面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延长再生资源增值税优惠政策期限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我县的传统产业,尤其是我县潢溪镇素有“破烂之乡”之称。2008年以前的再生资源免税政策以及2008-2009年的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政策,对促进我县循环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多年发展,我县已成为全省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重点聚集区之一。

2009年我县财政收入完成5.06亿元,其中回收企业税收贡献达2.3亿元,比重为46%。2010年1-9月我县财政收入完成4.73亿元,其中回收企业税收贡献达1.9亿元,比重为40%。可以说,我县回收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县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作出了积极贡献。

按财政部文件,先征后退政策只规划到2010年。如果取消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对我县以及全市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将主

2/7 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也同时将影响整个回收行业的发展。因此建议国家2011年后继续延长执行再生资源增值税优惠政策。

(二)省财政应统筹安排污水处理费用

2010年污水处理厂出让后,其运营支出(约为2元/T)资金主要来源于居民与企业按自来水用量收取的污水处理费(0.8元/T),不足部分由当地财政兜底安排。由于水费提价幅度较大,全县用水量量降低,收取的污水治理费远不能保障污水处厂运行支出。

今年运行半年来,除收取的排污费外,县财政已补贴近100万元,预计全年财政将新增近200万元的污水处理费支出。同时省2009起还直扣我县财政污水处理厂借款近利息200万元。我县是财政困难县,以上资金压力较大。因此建议,省财政应统筹解决污水处理费用支出,减轻地方财政压力。

(三)加大 “一大四小”工程的补助力度

我县是“一大四小”工作的先进县,2009年和2010年,我县在这方面支出达920多万元,2011-2019年支付土地租金每年需要180多元。

为调动好环境保护工作好的县市的工作积极性,建议上级财政应建立责、权、利对等的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保护好的地方,对牺牲发展保护环境的地方,给予相应的扶持奖励。

三、水管体制改革

2007年底我县全面完成水管体制改革工作任务,通过改革,确实提高了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使水管

3/7 单位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极大地促进了我县水利事业的发展。经过两年多的运行,体制改革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一)水管单位与水利建设单位没有很好协调,水管单位没能参与当地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近几年新建成中小型水利设施并没有及时移交给水管单位进行运行维护,出现“重建轻管”,“建管脱节”等现象。水管单位与日渐兴起的农民用水协会管理工作不能很好的衔接,甚至出现矛盾,影响到水管单位的职能发挥。

(二)大多水管单位负债沉重,经济基础薄弱,无力兑现人员分流改制所需经费,安置分流人员和落实社保政策难度大,很难做到“管养分离”。

(三)受地方财力制约,我县两个水管单位社保问题无力解决,只得由政府担保、水管单位与社保局签定协议,采取退一补一的方法交社保费。

(四)国家取消农业税后,水费收取难度更大,水利工程设施的运行维护经费得不到保证,没有上级专项资金支持,不少水利工程因不能正常养护而加速老化。

(五)水管单位人才流失,因单位不景气,而国家逐年加大水利建设力度,让很多水管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到水利建设企业“打工”,使水管单位越来越缺乏水利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

因此,我们建议:

4/7

(一)要求上级财政加大资金支持,确保分流人员的安置工作落到实处,使水管体制改革彻底。上级给予政策支持,下发水管单位管理制度,在单位内部实行岗位竞争制,按岗定酬,避免人员反弹。

(二)对农民的水费实行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或增加一项“农田用水补贴”直接补助水管单位。

(三)建立农业水利工程维护基金,核定各地水利工程日常维护经费,在水库除险加固建设的同时预留日常维护资金,以确保各项水利工程建得好,管得好,效益高。

(四)加强水管单位水利专业技术和水利管理培训,逐步提高水管单位职工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水用水队伍。

四、国有农场税费改革

2007年实行的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工负担、减轻农场的负担,税改政策基本得到落实,实现了“三个确保”,即确保将农工较重的负担减下来,确保农工负担减轻后不反弹,确保国有农场经营有序、生产发展、社会稳定,这一政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垦职工的关心、爱护和对农垦工作的重视、支持,是加快农垦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管理岗位人员太多。我县农场全部始建于50年代,历经50多年。由于政策和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管理人员众多。如刘家站垦殖场,总人口只有1.26万元人,但管理人员455人,5/7 机构臃肿,缺乏经济基础,人员分流和精减机构工作难以开展,农场机构改革困难重重。

(二)历史债务过重。农场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当时,为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农场作用逐步减弱,经济发展滞后,同时农场还肩负着社会稳定和企业办社会等职能。由于农场无经济来源,只有靠借贷和财政补助维持运转。截止2009年底,我县国有农场债务共计8074万元,其中总场3563万元,分场4511万元。这些债务有国有农场改革时没有化解,农场的袍袱很重,影响到改革成效。

(三)农场企业难以运转。我县的9个农场规模小,底子薄,资源优势不明显,农场场办企业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场办企业经营不善,纷纷倒闭,工人下岗失业。这部份非农职工即无经济来源,又无田可种,生活极其困难。

(四)社会保障财力不足。我县农垦企业在2003年,实行农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农垦企业职工养老问题。但农场负担的单位缴费却无财力保障。现已拖欠单位缴费参保资金2000多万元。

因此建议:一是加大国有农场改革转移支付力度,妥善化解农场债务;二是尽快开展国有农场养老保险工作,将目前实行的国有农、林、水企事业单位困难职工生活补助政策过渡到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三是“两田制”改革的实施应因地制宜,不能搞千篇一律,我县农场人多地少,不宜实行“两田制”。

6/7

五、国有企业改制

按照中央和省政府的要求,我县今年将对4家企业进行改制,分别为刘家站垦殖场、青年垦殖场、塘潮源营林林场和林业公司。目前已进入到改制方案的初稿定稿阶段,资产摸底已结束,“一补二险”测算和人员身份认证也已完成,现正在抓紧进行资产处置变现和争取中央、省里的资金工作。

根据社保、医保等部门的计算,“一补二险”资金为5.5亿元,但四户企业可处置变现资产很少,尤其是塘潮源营林林场能变现的资产几乎为零,所以总体缺口很大,特别是刘家站垦殖场。本县财力十分有限,建议中央、省政府给予扶助,否则不可能完成对刘家站垦殖场的改制任务,刘家站垦殖场的资金缺口约4亿元。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10.调研文章贫困山区农业信息化思考 篇十

一、农业信息化对贫困山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由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规律,贫困山区大多还处于信息化起步阶段。信息化建设进程十分迟缓,信息化水平相当低,农业信息市场供给和需求严重不足,信息渠道不畅,对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缺乏统一管理和高层规划,加之小农经济传统意识的作用,使得原本分散起步的研究项目中还有不少是重复性的工作,既浪费了资源,也破坏了信息技术应用和推广工作的连续性。因此,农业信息化对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⒈农业信息化将推动贫困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贫困山区基础差、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一方面由于农业技术落后,农业对自然生物过程、土地、气候等自然因子的依赖性较强;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对森林、植被、土地的过度使用,许多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缺水,自然灾害频繁,甚至形成荒漠、荒山,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十分艰难。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将为贫困山区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人们更加重视各种农业技术信息和经济信息的作用,设法减轻农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降低农业再生产的自然风险;还可以减少农业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使农业系统的可控性增强,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⒉农业信息化将提高贫困山区农业生产力水平。信息技术不仅自身形成强大的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且日益向传统产业部门渗透,使得这些部门的技术、结构、组织方式以及生产力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信息化将改变贫困山区农业科研的方式方法,大大缩短农业科研的周期,尽快实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及成果的推广和普及。信息和知识在贫困山区的运用,将极大地增强农民信息意识,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自身素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⒊农业信息化将变革贫困山区农业经营方式。在贫困山区,农业是最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经营管理方式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管理方式,农业企业组织方式大多是集体合作或家族式的组织方式。随着农业信息化的推进,农业系统除作为物质生产部门之外,加工、贸易、观赏、服务、环保等复合性功能将会越来越多,农业生产结构也趋向多元化。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得人们收集、处理和使用信息的流程缩短,使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普遍提高,“信息(知识)——技术——市场”的链条变得越来越短,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改善农业就业结构,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⒋农业信息化将拓展贫困山区农产品交易市场。贫困山区地处偏僻边远,区位优势较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业基础薄弱。农民迫切需要知道各种农产品的需求量、供应量,应当种什么,怎么种,养什么,怎么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造就的网络体系,能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的信息,极大地扩大传统农产品的销售规模和交易范围,加快贫困山区农产品交易的频率和速度,降低其销售成本,有效地弥补地理位置、交通和通信所带来的劣势。从而,引导农民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农业结构,培育、推广优良品种,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拓展农产品交易市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贫困山区农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贫困山区的农业信息化程度还很低,尤其是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据了解,贫困山区农民主要通过看电视获取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居第一位;听收音机获取信息的,居第二位;亲友传递取得信息的,占第三位;其它农业组织提供信息的,占第四位;网络获取传递信息的居最后。这种原始落后的信息交流方式和缓慢的信息传递速度,使不少信息丧失了时效性。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⒈农业信息化重视不够。贫困山区的一些政府部门的工作思路和思维方式存在问题,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差,经济困难,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互联网、信息化与当地政府部门、基层干部、群众相距甚远。基层干部绝大部分不懂电脑操作,更不知怎么上互联网,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服务体系基本上还是空白。从而,形成农业信息化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

⒉农业信息网络不发达。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信息市场发育的基本条件落后,信息传递速度慢,交互性差,信息内容单调,信息产品和技术的实用性差,使信息失去时效性,失去价值。

⒊信息技术人才相对缺乏。农民自身素质偏低,缺乏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懂农业科学技术的高级人才。在计算机应用上,人才培养落后,信息标准不统一,信息网络不健全,高新技术开发不力,成果推广力度不够等。

⒋信息服务产业化水平低。贫困地区农民收入较低,获取信息的成本偏高,农户经营规模对信息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收益空间的制约,信息咨询服务滞后,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科研、教学和管理对信息的需求。

二、加快贫困山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世纪是信息经济的时代,信息化正在逐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是贫困山区加快发展的路径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亦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要实现农业信息化,必须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⒈明确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牢固树立信息观念,增强信息意识,实施“信息兴农”战略。要加强对农民信息知识的普及,扩大农民对信息的需求,使之真正认识到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效益,只有掌握准确完备的农业信息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针对农业信息的公共特性和广大农村还不具备农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力量,政府应承担起农业信息化的责任,对农业信息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加快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开发,提高农业信息处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大力开发高质量的农业信息资源,加强农业动态信息的收集,做好预测,增加信息的有效供给。

⒉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集中、统一、规范、效能”的原则,集中建设统一兼容、资源共享、高效适用的各级网络中枢平台环境,形成全国统一、规范、畅通的信息网络体系。一是建设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网络中枢平台,完善配套相应的网络和计算机硬件设备,开发配套各级中枢平台上下贯通、统一兼容的运行软件,建立网络集中管理和安全系统。二是依托国家公共通讯设施,建设高效畅通的农业信息传输通道,实现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省、地(市)、县三级信息网络为辅助的计算机网络。贫困山区农业生产水平落后,农民素质较差,收入较低,让农民购买计算机上网是不现实的。因此,应在广大农村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和通讯工程,通过农民乐于接受的媒介形式普及农业科技,传播市场信息,尤其要加强有线电视网络和电话线铺设以及自动程控交换机的建设工作,使农民将来可以通过有线电视同轴电缆或电话线上网。

⒊开展电脑网络普及教育。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在贫困山区任重道远,网络距离农民还有漫长而崎岖的路要走。当务之急是电脑应用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教育和推广。一是建立地方性的电脑网络实用技术培训中心。面向社会多办实事,开展多层次、社会化的互联网知识技术的教育,提高人们的信息意识和网络技术素质。二是继续抓好在职干部的计算机操作培训。培训乡镇、村信息站的信息员,有了信息站与信息员,信息的收集与发布问题就可解决。让电脑和网络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三是抓好基层政府上网工程。以图、文、声、像的形式及时、生动地向农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有效地指导农民科学种田,适应了我国农村信息用户的知识水平,变农民适应技术为技术适应农民,提高了农民对农业高科技信息的接受程度和吸收水平。只要坚持下去,打好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基础,让网络走进农村,让信息服务农民,就会使信息产生巨大的财富。

⒋建立农村信息服务市场。推进农业信息化,使农业信息产业能够被充分发挥和利用,其前提是把利用网络信息指导农民生产经营作为突破口,建立农村信息服务市场。一是创办信息载体。要创办农业信息网、广播电台、报刊,以无偿或微利形式向广提供农业信息,以改变当前农民获取农业的现状。二是开展信息咨询业务。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原始农业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为农民选择项目提供咨询性意见,或接受农民委托,进行市场调查,为其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三是积极发展农业信息社会服务机构。充分发挥信息服务机构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传输专业优势,促进农业信息市场发育。四是要加法制建设,坚决制止信息垄断,打击虚假信息,增强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充分性。

上一篇:2010年中考二模作文讲评:敬畏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指导课件下一篇:学校网络安全培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