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的名言

2024-09-29

傅雷的名言(精选12篇)

1.傅雷的名言 篇一

1) 一个人太顺利,很容易于不知不觉间忘形的,心中常常浮起一种得意的感觉,猛然发觉了,就要立刻压下去。一个人对自己的斗争一刻也放松不得的。

2) 人的心理活动总需要一个酝酿的时期,不成熟时硬要克服难关,只能弄得心烦意躁,浪费精力。

3)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是你颓废,就好了。

4) 诗人常说爱情是盲目的,但不盲目的爱毕竟更健全更可靠。

5) 只有傻瓜才自己碰了钉子方始回头;聪明人看见别人吃亏就学了乖。

6) 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

7) 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这是我们固有文化的精华。

8) 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9) 倘若逾越分寸,时尚就绝对没有放纵无度而不自食其果的事!一切要合乎中庸之道。

10) 耐得住寂寞是人生一大武器。

11) 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随和。坚持真理原是一件艰巨的斗争,需要好的方法、方式、手段,还要有耐性。万万不能动火,令人误会。

12) 智慧使人自然而然地省悟,信仰反易使人入于偏执于热狂之途。

13) 沉默不等于同意或了解,沉默倒像表示躲避,引起别人的感觉不是信任或放心,而是疑虑或焦急。

14)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要把这些事情当作心灵的灰烬来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

15) 人人都有缺点,谈恋爱的男女双方都如此。问题不在于找一个全无缺点的对象,而是要找一个双方缺点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

16) 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术上的--打击。

17) 真正的智慧在于听取忠言,立即实行,因为一个人生来就聪明是不可能的。

18) 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人,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一辈子也休想梦见艺术!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忘了它的目的。

19) 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的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

20) 一个人要做一件事情,事前必须考虑周详。尤其是想改弦易辙,丢开老路,换走新路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个天平,把老路与新路放在两个盘里很精密地称过。

21) 尽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别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

22) 一个热情的人,尤其是青年,过火是免不了的;只要心地善良、正直、胸襟宽,能及时改正自己的判断,不固执己见,那就很好了。

23) 耐着性子,消沉的时间,无论谁都不时要遇到,但很快会过去的。

24) 一切不能急,越是事关重要,越要心平气和,态度安详,细细观察,力求客观!感情冲上高峰很容易,无奈任何事物的高峰(或高潮)都只能维持一个短时间,要久而弥笃的维持长久的友谊可很难了。

25) 青年人最容易给人一个“忘恩负义”的印象。其实他是眼睛望着前面,饥渴一般的吸收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忘恩负义”;但懂得这心理的人很少。

26) 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看了傅雷的名言还会看:

2.傅雷的名言 篇二

一、丰富的翻译著作

傅雷先生终其一生, 译介了43部文学名著, 各种中文译本累计发行近千万册。对于法国文学而言, 其翻译数量之多, 译作影响之大, 译文特色之鲜明, 至今无人能够超越。正是傅雷等翻译家的辛勤工作, 中国的读者才能领略和接触巴尔扎克等法国著名文学家的作品。新中国成立的初期, 当时绝大多数都是翻译与出版苏俄文学著作, 傅雷大量译介法国文学作品, 使得当时“一边倒”的文学图书市场中, 增添了一丝难得的多元文化气息, 使中国读者接受了更多世界优秀文化的熏陶[2]。傅雷的主要翻译作品包括巴尔扎克的《高老头》、《贝姨》、《欧也妮·葛朗台》、《亚尔墙·萨伐龙》、《邦斯舅舅》、《搅水女人》、《夏倍上校》、《幻灭》、《都尔的本堂神甫》、《赛查·皮罗多盛衰记》,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弥盖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贝多芬传》, 弗尔德的《查第格》、《天真汉》、《老实人》, 丹纳的《艺术哲学》, 梅里美的《高龙巴》、《嘉尔曼》等。他还撰写了专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和散文《评〈春种秋收〉》、《评〈三里湾〉》、《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等。傅雷推动了世界文学名著在中国的传播, 其中他翻译的代表作当属法国巴尔扎克的《高老头》、《贝姨》,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以及几本传记, 被公认为是我国最杰出的翻译家之一。

二、独特的翻译理论

在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傅雷先生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翻译理论。在我国传统翻译美学观“文与质”、“言与意”和“信与美”之后, 傅雷先生是“神似说”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1951年9月的《<高老头>重译本序》一文中, 傅雷提出“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理论, “翻译应像临画一样, 所求的不在形似, 而在神似。”1963年1月, 他在写给罗新璋的回信中认为“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 又再次提到“愚对译事实看法甚简单, 重神似不重形似。”他强调翻译之前, 要“将原作 (连同思想、感情、气氛、情调等) 化为我有”, 译事要以艺术修养为根本, 特别提出了两种语言要“得其精而忘其粗, 在其内而忘其外”, 他还主张“行文流畅, 用字丰富, 色彩变化”, 认为这是译文的基本的美学要求, 而不一定要受文字形式对应的约束, 主张“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 无生硬拗口之病”, “采用西洋长句, 创造中国语言, 加多语法变化”。由于傅雷对译文深刻理解,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与理念, 被翻译界称为“傅雷体华文语言”。在多年的翻译经验与深厚的文艺素养的基础上, 通过移花接木的方法, 傅雷将中国古典美学运用于翻译理论, 凭借诗文和绘画领域里的“形神论”, 进一步研究文学翻译的艺术问题, 促进了翻译理论新的发展。“把文学翻译纳入文艺美学的范畴, 把翻译活动提高到审美的高度来认识”, “这是对严复的‘三难’之论的重要补充”。这些不仅是对先前翻译经验的深刻总结, 也是对傅雷先生自己翻译实践与理论的升华, 堪称我国传统翻译理论的一次创新与突破。“标志着几十年来我国翻译事业的巨大进步、翻译思想的深入发展”, 使得“案本——求信——神似——化境”成为“我国翻译理论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傅雷先生以自己美学观指导的翻译实践活动, 翻译了国外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 形成了独特的傅译风格, “在文学翻译界, 独树一帜, 卓然成家”[3]。

三、创新的翻译风格

傅雷先生的翻译文采照人、圆熟流畅, 其译文能传神, 不拘泥逐字逐句。他指出“理想的翻译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他的翻译过程等同于用汉语重新创作的过程。正是傅雷先生运用“纯粹之中文”的流畅翻译, 使其翻译作品“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傅雷先生认为“创造中国语言, 加多句法变化”, 提出“要求内容生动, 非杂糅各地方言不可”, 但这种创造与变化并不是完全模仿, 而是试图寻找平衡, 既引进长句的元素, 又保留汉语的特点和语法。因此, 傅雷先生经常鼓励翻译界的罗新璋、宋奇等人从“旧小说套语”和“俗语土语”中汲取养分, “充实词汇, 熟悉吾国固有句法及行文习惯”, 以便使翻译符合原文的风格, 表达出原作的神韵, 使翻译成为一个全新的艺术再创造过程。这是傅雷先生的翻译思想决定的, 也是他在翻译工作中的自我追求。傅雷先生提出除了句法之外, 根本就没有别的可以传达的方法, “在最大限度内我们是要保持原文句法的, 但无论如何要叫人觉得尽管句法新奇而仍不失为中文”。即译介者要像原著撰写者一样, 把自己的感情与知识倾注在作品之中, 要充分发挥翻译者自身的艺术底蕴与学识, 才能通过翻译充分展现原著的风格、韵味、精神、文体的独特性, 使译作读起来“朗朗上口”, “节奏和谐”。只有这样, 译作才既无愧于作者, 也无负于读者。不求同文, 而求同妙。这就是“傅雷风格”[4]。

四、执着的翻译精神

傅雷要求自己在翻译时“事先熟读原著, 不厌求详, 尤为要者。任何作品, 不精读四、五遍决不动笔, 是为译事基本法门。”为了真正了解原著, 他十分重视搜集资料, 认真钻研。在翻译巴尔扎克著作时, 他通过认识的法国朋友, 买了很多研究巴尔扎克的资料, 仔细阅读并做了大量的笔记, 以至于在睡眠中“都做巴尔扎克的梦”[5]。在译《幻灭》时, 傅雷已经五十三岁了, 他先把1100多个生词从全书750多页法文中挑选出来, 每天发奋温习300多个单词。为了翻译《高老头》中的土语, 他特意买了厚达五千余页的《国语词典》, 潜心研究南、北方言的差异。对有疑问的作品, 他坚持先自挑毛病, 进行试译。傅雷的译文总是反复修改, “总是改的工夫比初译工夫花得更多”。除了出版前的一再修改外, 出书后还要修改。傅雷指出“翻译工作要做得好, 必须一改再改三改四改。”实际情况往往也是这样, 他曾经改过八遍伏尔泰的《老实人》, 三十年间先后译过三次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每次都“改得体无完肤, 与重译差不多”。《贝姨》翻译出版后, 他发现其中的蓝衣被译成绿衣, 注释也不对, 于是在《高老头》重译本的序言中进行了自我批评。在翻译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时, 傅雷先生不仅煞费苦心地字斟句酌, 而且为了学习运用语言的技巧, 还阅读了一些中国新文学作家的著作。傅雷之子傅聪回忆道:“为了推敲一个字, 他不睡觉, 不吃饭……他真是忘我地推敲的。”译本出版后, 傅雷先生仍然感觉不满意, “后来连看都不敢看”, 甚至提出过要烧掉第一版的译本。

傅雷先生的一生, 留给后世的五百多万字的翻译作品, 这是一笔无价的精神文化遗产, 对中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作品是他“灵魂的小影”, 也是他翻译成就的真实写照。沿着傅雷翻译的足迹, 认真研读他的遗著, 可以清晰地发现他对翻译艺术的不懈追求, 对翻译事业的忠诚以及对读者的无限热爱。

参考文献

[1]柳鸣九.纪念翻译巨匠傅雷[J].中国翻译, 2008 (4) .

[2]邵炜.从傅雷《艺术哲学》的翻译看翻译的接受美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 (6) .

[3]沈家会.傅雷翻译“神似”论的美学因缘[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8 (3) .

[4]惠燕.论傅雷翻译理念中的几个层面[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6 (11) .

3.率真爽快的傅雷 篇三

刘海粟旅欧归来后,着手改进上海美专的教学业务,除原有的一批教师外,又充实了一些新生力量,其中包括俞剑华先生。

俞先生原在北平美专任教,初来乍到,大家还不了解他。由此,刘海粟想到,应该设法帮助这批新来的教师们树立威信,以便他们尽快顺利地担负起教学工作。出于这样的考虑,他就请教务长丁远将俞剑华先生的十多幅作品挂到长廊上,供老师和学生们观赏。

这天,傅雷与刘海粟一起来到学校,一见长廊上挂出的画,他紧皱着眉头对工友说:“这些画没有创造性,才气少,收掉!”傅雷是校办公室主任,他这样说了,工友不能不办,立即将画收掉了。

这时,俞剑华先生恰好来到办公室,耳闻目睹了刚才的情景。作为校长的刘海粟,在这种情况下觉得有些尴尬,为了缓和气氛,便介绍俞剑华与傅雷相识。俞剑华比傅雷年长14岁,已近四十,有多种著作发表,但此时此地,他很平静,没有因为傅雷刚才说了那样不恭的话并取下了他的作品而生气,而是很尊敬地主动向傅雷打招呼。傅雷却显得很冷淡的样子,只是点了点头,便进了办公室。

刘海粟只好一个劲地向俞剑华解释着傅雷的脾气禀性,请他不要在意刚才的事。俞剑华依然很平静地说:“傅先生这个人,脾气虽有点儿古怪,心很好。其实我们昨天就见过面了。他说他看过我的讲稿,认为我没有本领,只会抄书。这是当面说的。我很佩服他的直率爽快。要是说老实话,抄书我也不会,为了怕出笑话,连古文的标点都不敢随便用,只用圈。傅先生对我那样评价,已经是过奖了。他的话,对我是一种鼓励。我要先用功学会抄书,免得辜负傅先生的期望。”說完,便到教室上课去了。

等俞剑华一走,刘海粟来到办公室。他还在为刚才的事生气,便对傅雷说:“你太狂妄了,为什么不理人家?”

傅雷对刘海粟的批评并不服气,以不屑的口吻说:“没有闲工夫和抄书匠啰唆!”

数十年来,刘海粟每当回忆起这件事,对俞剑华的那种度量常表示出无限钦佩之情。当然,也对傅雷的脾气不无遗憾。而俞剑华当时的那番话,决不是一时的客气、表面的谦虚,完全是出于内心的至诚。自从发生上述那件事情之后,俞剑华与傅雷常有交往,两人还成了很好的朋友。俞剑华当时能够容忍傅雷的那种态度,是因为他从傅雷看似狂妄无礼的脾气中,识得了他那种能够激发人奋进的一片真诚;而且,他也能够以同样的真诚对待着傅雷。也正是这种真诚,才使两人在各自的事业上作出突出的成就。

4.《傅雷家书》名言摘录 篇四

〈一〉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二〉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预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地去争取。

〈三〉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四〉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五〉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六〉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解脱。

〈七〉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八〉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九〉最折磨人的不是脑力劳动,也不是体力劳动。而是操心。

〈十〉……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

〈十一〉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远着眼,马拉松才会跑得好。

〈十二〉中国哲学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

〈十三〉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痴,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一样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最高的境界。〈十四〉一个人没有灵性,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十五〉艺术家与行政工作,总是不两立的!

〈十六〉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

〈十七〉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十八〉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象征。

〈十九〉惟有肉体禁止,精神的活动才最圆满: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二十〉只要是先进经验,苏联的要学,别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也要学。(50年代怀有如此“反动”的思想,相当不易)

〈二十一〉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有多少世代的人追求的无非是完美。但完美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所谓完美像水中花、镜中月,始终可望不可及。〈二十二〉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二十三〉一个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须考虑周详。尤其是改弦易辙,丢开老路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个天平。把老路和新路放在两盘里精密地称过。

〈二十四〉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二十五〉现在我深信这是一个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目的。

〈二十六〉生性并不“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而吃亏,一个道理。

〈二十七〉汉魏人的胸怀更近原始,味道浓,苍茫一片,千载之下,犹令人缅怀不已。

〈二十八〉艺术特别需要苦思冥想,老在人堆里。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地整理、归纳。

〈二十九〉而且究竟像太白那样的天纵之才不多,共鸣的人也少。所谓曲高和寡也!同时,积雪的高峰也会令人有“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感,平常人也不敢随便瞻仰。

〈三十〉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一下不是可耻的事。

〈三十一〉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三十二〉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部的感情深入。

〈三十三〉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

〈三十四〉一切伟大的艺术家必须兼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人间性。

〈三十五〉事情主观上故盼望必成,客观方面仍需有万一不成的思想准备。

5.《傅雷家书》中之名言警句 篇五

更新时间 2006-09-11

很早就想一观《傅雷家书》,但一直无缘。近日借同学之手,原此一愿。初读就深觉感慨。傅雷不仅仅是大翻译家,而更是世事洞察的智者!《傅雷家书》中对儿子谆谆告戒的话语蕴意之深刻,表达之流畅,以及对艺术的某些看法和理解,也不乏真知灼见,堪称至理名言。摘抄如下,以兹和大家共同分享:

〈一〉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二〉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防碍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预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

〈三〉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四〉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五〉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六〉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廊清无累,真正解脱。

〈七〉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八〉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九〉最折磨人的不是脑力劳动,也不是体力劳动。而是操心(worry)。

〈十〉…………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的渺小一些。那末自然回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泰,工作反而会顺利。

〈十一〉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远着眼,马拉松才会跑得好。

〈十二〉中国哲学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

〈十三〉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痴,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一样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最高的境界。

〈十四〉一个人没有灵性,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理由坐井观天的危险。

〈十五〉艺术家与行政工作,总是不两立的!

〈十六〉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

〈十七〉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十八〉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象征。

〈十九〉惟有肉体禁止,精神的活动才最圆满: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二十〉只要是先进经验,苏联的要学,别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也要学。(50年代怀有如此“反动”的思想,想当不易)

〈二十一〉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有多少世代的人追求的无非是完美。但完美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所谓完美像水中花、镜中月,始终可望不可及。

〈二十二〉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演讲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几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

〈二十三〉一个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须考虑周详。尤其是改弦易辙,丢开老路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个天平。把老路和新路放在两盘里和精密的称过。

〈二十四〉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

〈二十五〉现在我深信这是一个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目的。

〈二十六〉生性并不“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而吃亏,一个道理。

〈二十七〉汉魏人的胸怀更近原始,味道浓,苍茫一片,千载之下,犹令人缅怀不已。

〈二十八〉艺术特别需要苦思冥想,老在人堆里。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的整理、归纳。

〈二十九〉而且究竟像太白安那样的天纵之才不多,共鸣的人也少。所谓曲高和寡也!同时,积雪的高峰也会令人理由“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感,平常人也不敢随便瞻仰。

6.傅雷的名言 篇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暑假,我的生活因为有了书的陪伴,而变得充实。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傅雷家书》。翻开《傅雷家书》,一封封深情的家信映入眼帘,父母的谆谆教导、孩子的感恩之情,不觉已流入心间。

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册,就是《傅雷家书》。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傅雷写给儿子的不仅仅是一封封家书,而是一个个人生哲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傅聪渐渐懂得了爱,以实际行动回报了父母,这使我非常的感动。

这本书主要是傅雷告诉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艺术,以及如何对待生活等问题。他教导儿子要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傅雷家书》中我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教诲,字里行间,流露出傅雷对傅聪强烈的父爱。这种爱使人震撼,使我被傅雷爱子教子的精神深深打动。在书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对儿子亲切关爱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他用音乐译注和儿子沟通交流,他把对祖国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同样流露给儿子,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精力,对祖国、社会、人类尽自己的责任。在生活上,傅雷也对儿子进行积极的引导。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抓住时间”,“在外面世界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和性情”。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而且他敢于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他无疑是儿子的良师益友。当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太大或者父母对孩子溺爱时都会产生一种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只有像傅雷那样积极与孩子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才能成为一名理智父母;只有像傅聪那样积极和父母交流,虚心听取父母的意见,才能成为一名成功儿子。

不一样的父亲,相同的父爱。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然不是像傅雷那样的伟人,但是他们给我的爱却并不比傅雷给傅聪的爱要少,他们事事为我着想,处处为我考虑,他们虽然不能讲出许许多多的大道理来,但是,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父爱如山,雄伟壮观,母爱如水,柔情万里。我们应当理解父母并加强自身素质,逐步与父母建立友好关系,做一个称职的孩子。

7.跨文化视野中傅雷的比较文学观 篇七

一、对雅典文化和我国古代文化有较多的平行研究

《傅雷家书》一九六一年二月六日函中写道 :“比起近代西方人来,我们中华民族更接近古代的希腊人,因此更自然,更健康。我们的哲学,文学即使是悲观的部分也不是基督教式的一味投降,或者用现代语说一味的失败主义 ;而是人类一般对生老病死,春花秋月的感慨,如古乐府及我们全部诗词中提到人生如朝露一类的作品 ;或者是激愤与反抗的表现,如老子的《道德经》。——就因为此,我们对西方艺术中喜爱的还是希腊的雕塑,文艺复兴的绘画,十九世纪的风景画,——总而言之是非宗教性非说教类作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傅雷对古希腊文化很是推崇。认为中华民族和古希腊人很接近,都是健康自然,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从哲学上说中华民族文学中悲观的部分是对生老病死,一些生命终极意义上的感叹 ;而西方是基督教式的一味投降。在这里基督教式的一味投降是指 :西方崇尚上帝,认为人都是有罪的,因此对上帝来说人更多的是赎罪和服从。傅雷对西方的宗教信仰不是很赞赏,基于这样的原因他更喜欢西方非宗教性非说教类作品。一个民族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虽然基督教是有些不合理的地方,甚至历史上的禁欲主义对人的精神和肉体是造成巨大的折磨,但它也有许多优点,在社会历史上这也是不可否认的。我们现在对基督教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大部分人知道可是也不会去把它当做一种信仰,这和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观有很大的关系,傅雷对基督教的不赞同在这个原因上是正确的。对宗教的态度这是中西方文化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作者对希腊文化和两晋六朝文化的推崇在许多其他地方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如“希腊艺术所追求而实现的是健全的感官享受所以整个希腊精神所包含的是乐观主义,所爱好的是健康、自然、活泼、安闲、恬静、清明、典雅、中庸、条理、秩序、包括孔子的乐而不淫,哀而不怨的一切属性。”傅雷嘱意于希腊精神,对这种西方文化童年时期的那种开朗的心情,乐观的倾向很是喜欢欣赏。这里带有很显著的主观色彩。用傅雷的话来说,他对希腊艺术那种既文明又自然,既典雅又朴素的文采风流的向往与他自身的民族性中的老庄精神很契合。傅雷所谓的自身的民族性中的老庄精神,是指自己执着的时候非常执着,摆脱的时候生死置之度外。这是一种何等洒脱的情态。这和希腊精神中的洒脱,为个人荣誉将生死置之度外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古希腊的神话中我们常看到里面的人或神为了荣誉而将生死置之度外。这精神实质的洒脱很相似。

二、对东西方文化不同的一些看法

作者写到“中国人的道德主张并不像西方的那么“拘谨”而是一种非常广义的看法,相信人生应该诚实不欺,不论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均不计报酬,像基督徒似的翼求一个天堂。我们深信,人应该为了善,为了荣誉,为了公理而不是为了惧怕永恒的惩罚,也不是为了求取永恒的福祉。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是文明世界中真正乐观的民族。”这里傅雷写到,中西方社会上对道德的看法。西方更多是出于宗教原因,信仰基督教,渴望死后的天堂。而中国对道德的遵守是基于受过良好教育和最佳传统文化熏陶,自然养成的道德观。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乐观自信的民族。但这样也有弊端,现代社会传统文化的缺失,和西方文明的传入,社会转型期中国也确实因为这样的道德观产生了许多问题。可见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

在《傅雷家书》中作者写到中西的又一个不同 :“我们中国人既没有上一世纪像欧洲那样的浪漫底克狂潮,民族性又是颇有奥林匹克精神,同时又不太过分的浪漫底克,如汉魏的诗人,如李白,如杜甫(李后主算是最浪漫底克的一个,但比起西洋人,还是极含蓄而讲究)。在这里作者写到西方人浪漫主义后是写实主义的反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西方人比较极端,但是浪漫主义走向现实主义有其社会历史原因,与哲学,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密不可分,不可以因为这个就说西方人是极端的。但是面对西方的浪漫主义,西方人的那种穷就到底的坚持和执着确实是比较疯狂的。中国更多的是一种中庸思想,是含蓄而讲究,做事情要内敛,克制,典雅,从容这是几千年传统儒家教育的结果。虽然这样的特质对于文学艺术来说是有益的,但是也有许多弊端。另一方面傅雷又写到西方人的一些特质,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不追求自我扩张,从来不把人看作高于一切,在哲学文艺方面的表现都反映出人在自然界中与万物占着一个比例较为恰当的地位,而非绝对统治万物,奴役万物的主宰。因此我们的苦闷,基本上比西方人为少为小 ;因为苦闷的强弱原是随欲望与野心的大小而转移的。农业社会的人比工业社会的人享受差得多,因此欲望也小得多。况中国古代素来以不滞于物,不为物役为最主要的人生哲学。并非我们没有守财奴,但比起莫里哀与巴尔扎克笔下的守财奴与野心家来,就小巫见大巫了。中国民族多数是性情中正和平,淡泊,朴实,比西方人容易满足。”这里傅雷讲到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西方民族张扬人的作用,认为人定胜天,西方的哥特式建筑是其主要的代表。而对中西民族不同性情的说法,现在许多学者也认可陆地民族和海洋民族的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陆地民族更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海洋民族为了生存更富于冒险精神,从希腊文明这个从海洋发源地文明我们看到了对“人本主义”,人的重要性的强调。这里傅雷的说法虽然不全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这里从表层来说就是指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

三、世界文学

傅雷看到东西方文化各有的一些优势,希望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可以出现一种新的更好的文化。我想这就是我们学习西方文学,搞影响研究的最终目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对话,是为了沟通和交流。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及真正热爱异族文化的情怀完全表现出来了。这对于我们现在研究西方文学不仅是知识上的启发更是精神上的指导。纵观傅雷对西方文化的一些看法,可以看出这个时期傅雷是很推崇古希腊文化并且对中国的两晋文化也颇为关注。他表现出根植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去阐发西方文明的努力。但最终他得出的结论是“越研究西方文化,越感到中国文化之美”和季羡林先生说的,“西方学人在无意识中向东方思想靠拢”共同点是一种强大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可见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该保留求同存异力求对话的态度。

8.傅雷:“三无”的自由职业者 篇八

傅雷多次强调自己是五四精神培育起来的,他借议论法国学术界喻示自己属于“在恶劣的形势之下,有骨头,有勇气,能坚持的人,仍旧能撑持下来”。

人们习惯概括五四精神是科学与民主。如果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皇权,争取政治自由的权利;那么五四运动则是反对专制礼教文化、争取思想自由的革命。那时各种新思想广泛传播,差异虽多,但几乎都呼唤自由,追求人性的尊严和个人力量。18世纪美国政治家帕特里克·亨利的名言“不自由,毋宁死”是许多知识分子表示决心时爱用的话,文艺作品也常引用宣扬这种精神。后来殷夫翻译的裴多菲的诗:“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也是被广泛传诵为人熟知。无疑,争取思想精神文化信仰的自由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人们所追求。

傅雷是从少年时代起,就受五四运动新思潮影响成长起来的。后来在法国留学,自由、平等、博爱等当然是他熟悉的。傅雷早期翻译过莫罗阿的《服尔德(伏尔泰)传》。傅雷的“小园子”比喻就是从伏尔泰那里引用过来的。伏尔泰在小说《老实人》中曾说,不管世界如何疯狂和残酷,“种咱们的园地要紧”。据杨绛先生说:傅雷曾把自己比喻为“墙洞里的小老鼠”,也是从传记作者比喻伏尔泰为“躲在席中的野兔”脱胎而来的。伏尔泰就是远离宫廷教会等所在的权力中心巴黎,避居在日内瓦湖附近的法尔奈20年,自由地写了大量重要著作。傅雷曾说伏尔泰作品中描写的那种境界,影响他对现实多少带着超然的态度。凡此可见影响之大。至于受罗曼·罗兰等的思想熏陶,更是人们所熟知的。傅雷热爱自由的思想也就成为很自然的事。

傅雷的自由也还表现在对待学校教育上。他自幼除接受家教外,曾上过两个小学,两个中学,一个大学,每个学校都只读过半年一载,或因“顽劣”,或因“言论激烈”,或因参加学生运动等,被开除或转校。后又留学法国4年。如此经历10多年的学校教育却始终没有领得一张文凭。这绝不是说他学习不好,而是他有意无意对这些世俗规矩并不在意。当他为人之父后,有一段时间,他就不让傅聪上学校受教育,而是留在家里親自选材教课。他对文凭、分数、学位一类并不重视,认为这类东西作为谋生手段未始不好,“但绝不能作为衡量学问的标识,世界上没有学位而真有学问的人不在少数,有了很好听的学位而并无实学的人也有的是”。人们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学识渊博、中外文化学养深厚的大学问家竟然没有一张文凭和—个学位。

傅雷一生从事固定的社会职业时间极少,总共大概没有超过3年。他在上海美专、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等二三处也都只工作了一年半载,因和同事相处不合而辞去。他几乎没有参加政治文化团体活动。他曾参与发起中国民主促进会,但不久就退出,后来有朋友再三劝说回“民盟”或“民促”并许以“高官”之称,他都以自己“脾气急躁、缺少涵养”为由坚决辞谢。1956年后他听了毛泽东“鼓动鸣放的讲话”十分感动并深信不疑,再加中共文艺界领导的固请,当了两年上海政协委员和两三个月的上海作协书记。他放下手里的译著,停工脱产,无偿地从事调查收集民意的工作,写了十几份详细充实的关于出版、音乐、翻译以至农业方面的意见、建议或调查报告,他满怀希望以知识分子的身份帮助政府做些有益于改迸知识分子工作的事,结果“忙得不可开交”,却落得一顶“右派帽子”,受到莫名的打击和批判。这次参与社会活动给他带来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又一次证明他那种特立独行、讲真话的自由精神是不适应世俗社会中虚与委蛇的生活的。

(摘自《博览群书》 作者:丹晨)

9.傅雷家书的经典段落 篇九

2、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到过感情的创伤,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作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3、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4、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5、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6、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7、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8、最折磨人的不是脑力劳动,也不是体力劳动,而是操心。

9、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

10、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痴,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一样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最高的境界。

傅雷家书经典段落3

1、一个人没有灵性,光谈理论,岂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

2、惟有肉体禁止,精神的活动才最圆满: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3、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有多少世代的人追求的无非是完美。但完美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所谓完美像水中花、镜中月,始终可望不可及。

4、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

5、一个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须考虑周详。尤其是改弦易辙,丢开老路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个天平。把老路和新路放在两盘里精密地称过。

6、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

7、现在我深信这是一个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目的。

28、生性并不“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而吃亏,一个道理。

9、艺术特别需要苦思冥想,老在人堆里。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地整理、归纳。

10、而且究竟像太白那样的天纵之才不多,共鸣的人也少。所谓曲高和寡也!同时,积雪的高峰也会令人有“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感,平常人也不敢随便瞻仰。

11、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一下不是可耻的事。

12、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

13、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部的感情深入。

14、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

15、一切伟大的艺术家必须兼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人间性。

16、事情主观上故盼望必成,客观方面仍需有万一不成的思想准备。

17、经历一次折磨,一定要在思想上提高一步。以后在作风上也要改善一步,这样才不冤枉。一个人吃苦碰钉子都不要紧,只要吸取教训,所谓人生或社会的教育就是这么回事。

18、老是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甚至一些有名的演奏家也犯这个毛病,不过程度高一些而已。

10.给傅雷的一封信 篇十

您好!

在您给爱子一九六零年八月二十九日的信中有句话深深地触碰到了我你是以艺术力生命的人,也是真理、正义、人格等等看作高于一切的人,也是以工作为乐生的人。其实我所认为的艺术是人与她融汇为一体,就像我在舞蹈时已经不是人跟着拍子走,仿佛是灵魂的相遇,热爱产生的共鸣。对艺术最真挚的应该就是热爱了,可艺术她也只是锦上添花罢了,但真理、正义、人格都才是人这大树的根基。这人生的一路走来,路过千山万水,是满载财富的。在我的理念里啊,正义它不一定就是最正确最至高无上的,我也偶尔在前行路上偏移,对前面的路而感迷茫,但是只要在我的信仰里还是有善字的话,我相信凭着心里的光可以驱逐前方的黑暗。

一九六一年五月二十三日,您说中英文交流的转换会有些隔膜。我是同意的,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文化也会造成很大的差异。最近,中国大陆将千百年前的汉服流行起来了,汉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包容与理解,中国的传统服饰得到了尊重。还在不久之前,身穿汉服出门是会被议论为奇装异服的,大家都似乎忘记了这种文化的存在。这几天在日本赏樱花时,许多外国游客都以为我身上的汉服是日本或者韩国的衣服,看来汉服在世界的舞台上还没有精彩亮相啊。在与外国游客解释这是中国的服饰后,他们都纷纷夸赞呢。您看,在如今迅速发展的世界里,它也多了包容性,可能文化就是这样源源不断的吧。从李白杜甫时期的盛唐到如今繁盛的中国,相信只要还有人热爱且欣赏汉服,那它就不会止步于这个现代化的世界,它会一直走下去,遇到它的伯乐。希望有天全世界都会认识那是来自中国的一种传统服饰,是一种文化,是从前的故事。

艺术和文化总是息息相关的,家书与教育也是形影不离的,感谢您的书信让我受益匪浅。善,它是我的信仰。

xxx

11.鲜为人知的《傅雷家书》 篇十一

许多人都知道著名翻译家傅雷和他的长子、著名钢琴家傅聪,对这个家族的另一个成员傅敏却知之甚少。傅敏是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他的坎坷人生和他在苦难中始终没有泯灭的正直与善良感人至深。

傅敏初中毕业的时候,跟父亲大吵了一架。原因很简单:傅敏要求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傅雷则坚决不同意。傅雷对满脸泪水的阿敏作了如下说明:“第一,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学音乐,你也要学音乐,我没有这能力:第二,你不是搞音乐的料子:第三,学音乐要从小开始,你上初中才学琴,太晚了,学个‘半吊子’,何必呢?”最后,傅雷补充了一句:“你呀,是块教书的料!”

1962年暑假,傅敏自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万万没有想到,竟给父亲在十年前言中了,他当上了—名英语教师!

傅敏曾受教于父,他向父亲提问,父亲从不正面答复,总是反过来向他提问,旁敲侧击,一直到他自己说出答案为止。在教学中,傅敏也把傅雷的那套方法搬了出来,着力于开动学生的脑筋,让学生独立思考,搞“启发式”……渐渐的,傅敏在英语教学上就小有名气了。

傅敏与父母见的最后一面是在1965年,傅敏回家探亲。1966年,身为教师的傅敏隐约预感到自己的身份(父亲被诬陷为“反革命”)会出事儿,有一天晚上,他含着泪默默地将与父亲、哥哥的几乎所有通信,扔进火炉烧了。这就是《傅雷家书》中只有傅敏和父亲的三封通信的缘故,这是傅敏冒着生命危险藏起来的。

退休前的傅敏是英语特级教师,如今他依然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傅雷家书》险些不能与读者见面

上世纪50年代末,傅雷被错划为右派,“文革”期间又被陷害成了“反革命”。留学波兰的儿子傅聪对这种政治气氛显然毫无心理准备,在还有半年就要毕业的时候,他接到了回国命令,这使傅聪心中产生了很大的误会,他选择离开波兰到了英国。

当傅雷得知这一消息后如一座木雕似的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之后傅雷父子中断了十个月之久的通信联系。

“孩子,十个月来我的心绪你该想象得到:我也不想千言万语多说,以免增加你的负担。你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关:个人的荣辱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辱得失事大!你既热爱祖国,这一点尤其不能忘了。”为此,傅聪为自己制订了“三原则”:不入英国籍:不去台湾:不说不利祖国的话,不做不利祖国的事。他决心靠自己的艺术立足、谋生。

然而,1964年傅聪的一封信又传来了爆炸性的消息,他决定加入英国籍,因他是钢琴家,一年到头要“跑码头”,不入英国籍,在签领出国护照时有诸多不便。傅聪把此事告知父亲,傅雷心乱如麻,几个月不给傅聪回信。后来,直到傅聪的长子凌霄出生,傅雷才于1964年10月31日复函。

《傅雷家书》要出版发行的时候,印刷厂执意认为傅聪叛国,拒绝排版印刷。后来中央领导批示指出:傅聪的出走情有可原,出走后确实没有做过损害党和国家利益的行为,出走以来仍旧怀念国家,忠于自己的艺术,治学态度很严谨,傅雷爱党爱国之心溢于言表。

这样《傅雷家书》才得以与公众见面。

诸葛亮的家书

《傅雷家书》家喻户晓,诸葛亮的家书《诫子书》也颇为有名: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封写给儿子的信,大意为: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12.论风格似在傅雷翻译观中的体现 篇十二

1 时代背景对傅雷翻译的影响

1.1 作品情感体现

我们可以看到在他译出的作品中, 体现爱国情怀, 对人生之路探索, 表现顽强不屈, 立志成才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 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 在傅雷先生的译文中, 他似乎寻求到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以及由此而来的启发, 他正是用悲壮而又庄严的态度希望对当时陷于苦闷的年轻的中国人, 给予一丝清泉, 一缕光明。这种类似的风格的体现与其说是傅雷翻译技巧的高超, 不如说是动荡时代下对救亡图存的精神索求。傅雷曾两次译出《贝多芬传》, 但其译文却愈发振奋人心, 与贝多芬从一个残疾人成为闻名世界的音乐家的精神, 在风格上不谋而合。不同的故事和人生, 却具有相同的命运, 造就了傅雷在翻译中体现风格相似也就是精神共存的理念

以上是通过对傅雷所处的时代, 也就是中国的大时代背景下, 他所译出的著作中与原著在风格上的相似。

1.2 作品风格选择

在选材上, 我们也可以看出, 傅雷是倾向于选择时代性较强, 符合大趋势以及当时中国人民精神需求的作品。这样做的目的, 无疑也是符合风格相似的理论, 无论是在翻译过程中对作品的把握, 还是在精神共存上都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傅雷曾经在重译作品《约翰·克里斯朵夫》时曾经说过:以前旧译细检之下, 均嫌文字生硬, 风格未尽浑成”。于是又重新译出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以及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可见傅雷先生对于风格要求的严谨, 也可以看出风格似对于一次成功的翻译重要性, 即使是词义明朗, 表达明确的译文, 如若缺少了与原著相当的风格, 可谓是食之乏味。

傅雷的译文作品, 毫无疑问是给当时迷茫困惑中中国人看的, 而如何可以看出其作品究竟能否达到作者本身的目的, 即鼓舞人心, 给予勇气和信心, 自然是要靠译文与原著中所达到的风格相似有莫大的关系。正如他在致罗新璋的信中反复提到的“愚对译事实看法甚简单, 重神似不重形似”。对于翻译来说, “神”字自然是宣扬精神的一致, 从内涵上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对等, 神似, 也就是风格似, 那是一种于无形当中贯穿于全文的精神支柱, 也就是作品的灵魂。一个真正优秀的译著, 自然是“形神”一体, 神为灵魂, 形为躯体, 二者缺一不可。

2 个人经历对傅雷翻译的影响

2.1 个人风格

曾有学者评论傅雷为“翻译大家的一生”, 作为翻译家, 人们是这样评价傅雷的:“没有他, 就没有巴尔扎克在中国。”他所译著作之所以可以深入人心, 耐人回味, 不但与他高超的翻译技巧有关, 更多的是傅雷对于艺术的精湛把握和追求相关。如何才能称之为“翻译大家”? 仅限于对原作的理解, 文字的掌握, 和情感的解读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一位“翻译大家”无疑都是“艺术大家”。正如傅雷先生一样, 作为一名文学评论家, 他点评的张爱玲的小说, 深入浅出, 为文学界的文本批评做出了优秀的典范;作为一名音乐鉴赏家, 他赏析贝多芬、莫扎克和肖邦的作品, 以优美动人的文字刻画动听的乐章。作为一名美术评论家, 他曾自费远赴法国留学, 学习西方艺术史。24岁译出了名著《罗丹艺术论》。正是由于傅雷对艺术的热爱, 无论是文学、音乐、绘画, 种种艺术的欣赏和美的价值都对傅雷的翻译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用独到的慧眼, 纯净的心灵欣赏艺术的美, 每一种美的灵魂, 似乎都能激发出他内心波涛汹涌的情感共鸣。他活在艺术美的世界里, 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完美的艺术境界。

傅雷先生在回忆其国外修学生活时, 曾写到这样一段文字:我记得很清楚, 我二三十岁在巴黎、瑞士、意大利以及法国乡间, 常常在月光与星光之下, 独自在林中水边踏着绿荫, 呼吸着浓烈的草香与泥土味、水味, 或是借此疏散苦闷, 或是沉思默想。就是这样一段文字, 其中不乏可以想象, 异国他乡的年轻人, 又是对艺术追求完美的孤独者, 当时心境的寂寞和淡然。傅雷在对艺术追求的道路上, 不免是孤独的。过于唯美和理想化使他显得有些与世俗观念格格不入。难道不正是这样一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才在傅雷先生翻译风格上在无形当中体现一种与巴尔扎克、贝多芬、肖邦等艺术大师融会贯通的精神。不同之处在于, 有的人用音符, 有的人用画笔, 而傅雷先生选择用文字。毫无疑问, 任何一种形式的力量都是无穷的。

2.2 文学作品

纵观傅雷先生的译作, 从《圣扬乔而夫的传说》,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 再到新译的巴尔扎克的《贝姨》, 《邦斯舅舅》《于絮尔弥罗埃》《夏倍上校》《奥诺丽纳》, 梅里美的《嘉尔曼》和《高龙巴》, 服尔德的《老实人》与《天真汉》等作品, 哪一部不是现实理论的代表作。可见, 傅雷先生在选择作品进行翻译是, 并非茫然为之。除了傅雷先生在翻译技巧中注重风格似以外, 在选择作品时, 他也及其注重作品与傅雷先生本人的风格类似。刚才已经说到, 傅雷先生生性比较孤独, 再加之他特殊的家庭背景和生长环境, 以及当时中国大的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对傅雷性格的影响, 他无疑是孤独的。心中情绪如何发泄, 只能借以文字来抒发内心情感。与其类似的最为著名的巴尔扎克先生, 也是在现实主义不得完美的例子。巴尔扎克童年生活不美满, 被寄养在乳母家里, 没有父母的关爱, 更别提得到多少欢乐。他曾在后来的回忆中写道:这是任何人命运中所不曾遭受到的最可怕的童年。这种童年经历也是后来巴尔扎克对现实主义的不满, 所著作品都带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原因。而傅雷先生选择翻译类似经历文学巨匠的作品, 就可以保证其思想上在某种程度上的不谋而合, 风格相似也就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了。

傅雷先生的作品多体现于文学作品的风格相似, 而风格正是文学作品的灵魂, 每一个成功的译文作品的背后都潜藏着译者和原文作者在风格上的极大相似。所以, 在中国的文学领域中, 不仅仅是傅雷先生注重翻译风格的相似, 还有很多文人在他们的作品中都体现着翻译风格的相似。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英国的散文家兰姆, 他的作品很少, 并且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随笔和小故事的形式。兰姆的文笔极其细腻, 抒发情感真挚。他作品当中的人物栩栩如生, 真挚热情, 深深地打动了中国和英国的读者, 可见, 无论是哪一种文体, 艺术形式、风格的表达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傅雷先生之所以可以在众多翻译领域人才中成为佼佼者, 就是因为他深谙翻译风格之道。因此傅雷的译作中情节起承转合, 人物情感变化可以随原作者内心设定, 情感流动随故事情节变化, 又巧妙结合本土读者的阅读心理, 所译译作自然深得读者喜爱。与其说是翻译风格相似, 不如说是译者就存在于原作者内心灵魂之中、一字一句中, 心领神会作者意图, 对人物刻画, 情节变化, 心理活动甚至是场景构建, 都早已存在于译者脑海, 这样才不失为翻译风格似。

3 结语

所谓灵魂无疑是穿梭于作品风格中的另一种表现, 无形却强而有力的译文自然少不了这一风格的类似。然而, 无论译者运用哪种译法, 对作品从内而外的把握和理解才是最为重要的。

摘要:傅雷作为一名闻名世界的翻译家, 他的许多作品都对当今翻译产生了巨大的引领作用, 而尤为值得人们学习的正是傅老的翻译观念。傅雷翻译的众多作品中无一不体现了译文与原著的精神统一, 也就是做到了翻译求似中的风格相似。在翻译众多求似方法中, 傅雷体现最为传神的即为风格似。该文通过对傅雷翻译作品风格的探讨, 以及联系风格似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希望对未来翻译作品时会对今后译者有所启迪, 更加注重风格似的运用。该文内容是结合傅雷个人经历以及译作成就, 以体现其翻译风格之风格求似的成功, 希望对今后译者提供一个翻译新方向。

关键词:风格,相似,傅雷

参考文献

[1]肖红, 许钧.试论傅雷的翻译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

[2]赵萱.论文学翻译中的风格相似[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5.

[3]黄忠廉.翻译方法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4]Nida E A.Translation.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8.

上一篇:城管局长述职述廉报告下一篇:盐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