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流失原因

2024-09-07

学生流失原因(通用8篇)

1.学生流失原因 篇一

农村初中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

甘肃省康县王坝九年一贯制学校

邮编:746500

李玉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但农村初中学生流失问题还依然存在,影响着普九成果的巩固和提升。本文在甘肃康县若干农村初中学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造成初中学生流失的学校、家庭、教育行政部门、社会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尝试寻找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及办法。

关键词:农村 初中学生 流失 原因 对策

我们调查的康县是个全国贫困县,全县二十多万人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随着国家经济文化事业的逐步发展,该县的孩子都享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和两免(学杂费、书本费)一补(住校生生活补助费)政策,按常理学生流失现象应该得到缓解,但通过近几年的调查和研究,该县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现象依然存在,而且呈正增长趋势发展,一方面是国家越来越多的教育投资,另一方面却是学生大量流失,这一现象导致教育成本加大而教育产出率降低,因此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该县甚至整个经济文化落后的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教育的落后必然影响经济的发展,当然它势必也就影响党中央西部经济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于是这一问题的解决便被提上了日程,成为我们课题组研究的目标。

在为期两年的研究时间里,我们对康县经济文化较好的中部、北部的王坝、周家坝学校,较落后的南部三河、铜钱、白杨三所学校,最落后的西部豆坝学校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余封,收回调查问卷192封,把近三年来(2008——2011学)192名流失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我们通过家访,个别调查、发放问卷表等方式对他们流失的原因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班主任和学生家长进行培训,使他们也切实投入到控制学生流失这一重要的工作中来,从而帮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了大量的调查摸底、跟踪辅导、重点监控、个别劝返的工作,下面我就依据手头研究资料从导致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原因和对策两方面来谈一谈我们课题组的一点收获。

一:导致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原因

导致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原因有很多,但通过分析和总结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研究。

1.学校方面。虽然我们提倡了好多年的素质教育,给学生减负也喊了好多年,但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并日趋严重,再加上教师队伍素质的良莠不齐,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设施落后,从而使很多农村初中学生早早的离开了学校走向社会。细分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业负担沉重。小学只有语文、数学、社会、科学四门学科,内容简单、再加上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后,不让学生留级,这就导致部分学生由于一些原因,把部分时段的课程没有掌握好,也被推着升上了高的年级,家中父母又不能进行有效地辅导,从而导致学习越来越差。进入中学阶段课程量猛然增加,在校时间延长,这一问题被显著的暴露出来,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学习吃力,最终沦为差生,“在

辍学生形成的过程中,差生群体恰似一个大“温床”,它孕育了辍学生。显而易见,一旦没有了差生或者现阶段大量减少差生数量,辍学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而辍学问题就有可能得到根本解决。”调查资料显示流失学生中因厌学和学习困难者占62.5%,因此探讨差生形成的原因,有利于学生流失问题的解决。

(2)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心智均在发展中的青少年来说只有对所学知识有足够的兴趣才能推动学业的进步。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因厌学而导致失学的竟然占到62.5%,比例相当高,这也说明学生兴趣不足对造成农村中学生流失具有重大影响。

(3)教师素质不高,积极性不够,教学方法陈旧,解决学生问题简单粗暴。随着国家高校扩招,进入大学的门敞开了,人们上大学已不再像过去那么艰难,但“宽进严出”的政策并没有落实,而“宽进宽出”的结果导致大量人才流向市场,为了生存拿到教师资格证的人无论是何专业都可以考取老师进校执教,很多人专业知识欠缺,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胜任工作,学生对这样的课堂自然也是不感兴趣,部分学生因此而沦为差生最终失学。

早晨6点多上班,晚上10点多才能休息,作为时下最辛苦的职业之一的教师工作,工资待遇一直未落实中央的政策,温总理讲了几年的绩效工资,不但没有落实反而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教职工的正常工资给“集”掉了一部分,这样教师的工作热情不但没有被激发,反而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再加上职称评定方法陈

旧,各校标准和制度不统一,而教师的调动又比较频繁,这就导致职称评定中矛盾重重,也抑制了教师工作积极性,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师队伍管理制度中缺乏竞争机制,只要端上这个碗,就可以保证一辈子有饭吃的思想,使得教师队伍知识更新滞后,很多人多年从教但方法不变,学生上这样的课没有兴趣。还有一部分民办转正的教师由于自身知识欠缺,能力有限,教学方法陈旧,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足。

一部分教师和班主任迫于强大的升学和班级管理压力,对学生没有感情,处理问题简单,方法粗暴,导致学生对老师失去信任,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最终沦为差生,走向失学之路。

(4)教学设施不足,资源短缺,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虽然近年来在党的关怀下,K县的教育设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和更新,但面对不断更新的课本,依然无法满足教学的开展。学生学习的很多资料均要从网络上下载,例如中学语文课中的很多单元活动的开展均离不开网络来查阅资料但学校却无法提供此类设备,因此部分课程内容无法有效落实,但这又往往是他们最感兴趣的知识点,从而使课堂内容陈旧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

2.家庭方面。中学思想政治课本上这样说:“家,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还是我们的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我们在家中享受亲情和温暖,我们热

爱自己的家”但在k县很多农村家庭却不是这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文化知识不够,无力辅导孩子的课业。从普九资料中我们了解到现阶段我校87%的学生家长为小学及以下文化,15%的学生家长为初中文化,8%的学生家长为高中或中专文化,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家长是无能力给孩子辅导作业的,这就造成他们在家庭中课业任务没有办法得到有效落实,那么仅凭教师在学校的教学,知识无法得到有效巩固,因此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在遇到困难后就无法在家庭中得到有效解决,而最终沦为差生。

(2)家长素质不够,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的榜样和目标。部分家长文化水平低,素质差,从来不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说粗话、划拳喝酒、甚至赌博等违法行为均当着孩子的面进行,而不知道回避。家长这样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成长阶段,对问题的判断,还没有形成正确认知的标准,家长负面的引导极易使孩子模仿学习,最终走向歧途,更不要说影响学习了。在调查中还有2.64%的学生家长不让孩子上学,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第五条又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以上家长的这一行为已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他的这一行为直接导致孩子失学。

(3)留守儿童的教育落实起来难。农村有一部分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孩子沦为留守儿童,让爷爷奶奶或者寄放在亲戚家照顾,由于隔代教育的老人和亲戚常常狠不下心来教育孩子,对孩子监管不力,教育不到位,再加上这些孩子家庭温暖和情感教育的缺失,导致他们内心孤独、脾气暴躁、心理自闭等问题的滋生极易影响学习而沦为差生。

3.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方面。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教育执行者(学校)的直接领导机构,他们的每一项政策,每一个决定都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运转。对于学生的流失她们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师资力量分布不均。经调查在城区及其周围地区教师普遍存在超编问题,其中优秀教师多,但在较偏僻的农村地区学校,人才大量流失,特别是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利的地方,老师严重短缺,有的主课甚至都没有老师。另一方面专业课老师短缺,我所从教十年的这所学校,拥有十几个教学班,但长期短缺体、音、美教师,只到今年才安排了三名专业课教师。长期专业教师的短缺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学生学习,最终走向失学。

(2)政策落实不到位。国家三令五申要求给中小学生减负,但政策落实起来矛盾重重。在考评制度不变的情况下,一方面是领导要的成绩,一方面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提倡素质教育和减负,老师往往为了能拿全工资而重视成绩,忽略素质。与此同时在成绩第一位的情况下,学生负担进一步加重。有的学校一周中只有星期天半天学生可以

休息,这样好多寄宿生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早晨6点多开始上学,晚上9点多下自习,全天要上13节课和自习,劳动强度可想而知,就连假期各种假期作业也是挤得满满当当,例如小学一、二年级竟然连美术都成了正规出版的假期作业,我想再过几年音乐、体育、手工怕不都会有了假期作业。让学生全面发展是好事情,更是好想法,但“贪得多了嚼不烂”这句俗话也是不无道理的。我们求多求全往往沉重的课业负担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一样都学不好。

(3)部分政策不合理,严重挫伤教师积极性。就拿教师考核制度来说在教育系统这个大圈子里,却以每校具体人数来核定考核优秀者。这样在一些教学质量高的学校,老师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由于成绩位居全县前列甚至第一的科目太多,最终连个优秀都拿不上。而教学质量差的学校,大家成绩都差,结果矮子里面选将军,成绩差,能力低的人考核也能拿到优秀。考核原本是为了肯定成绩,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行为,但这种圈子内部的不公平最终挫伤的是教师的积极性,自然对学生学习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影响。

4.社会方面。目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文化越来越繁荣,由此而带来的不利因素也很多。

(1)网吧、驾吧、电玩、娱乐等场所对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国家虽明令禁止青少年进入此类场所,但有些老板为了赚钱往往致法律而不顾,允许青少年进入。调查显示有31.2%的学生因网吧的诱惑而失学。由于青少年儿童的自制力不够,辨别力不足,往往玩乐成瘾而忘记学习,不顾一切的去玩,最终对学习失去兴趣,走向失学。

(2)社会青年的干扰。部分闲游乱逛的青年由于无事可做而拉帮结派,称兄道弟,往往为一点小事而和人发生矛盾,不排除部分学生参与其中,调查中有8.3%的同学因为社会青年的干扰而无法正常上学,最终失学。

(3)部分社会青年的影响。一部分提前失学的青年走向社会以后由于打工挣了钱,出门见了世面,回来后很气派,在同学面前也很有面子,导致一部分差生对外面的世界心生羡慕向往之情,从而跟随其走向社会,导致学生流失。

(4)高校毕业人才大量闲置,对在校生心里造成负面影响,认为教育无用。在调查中有46.8%的学生是认为读书无用而放弃读书走向流失。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大量高校毕业生毕业后,考工作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虽然国家为了扩大就业,常常有各类公职招考,但“僧多粥少”往往几十人争夺一个职位,导致大量高校毕业生闲置,给在校生心里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他们自然有理由认为读书没有多大的作用从而流失。

以上我们通过对影响学生失学的家庭、学校、教育管理部门、社会四个方面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一些导致学生失学的因素。在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部署,下面就我们所采取的措施做一简单的总结。

二:解决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对策。

通过调查造成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原因是来自方方面面的,我们

通过请示领导给我们各方协调,逐步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决,虽然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课题组通过对流失学生数量的分析来看,已经有了初步的效果,下面就我们所采取的措施,逐一进行总结。

1.给学生减负。为了真正落实这一项措施,我们学校专门派课题组成员和部分教研组长向开展杜郎口“336模式”比较早切已有一定成效的兄弟中学进行为期一周的观摩学习,回来后积极开展观摩教学比赛,展示学习成果,力争学生每天零作业,并且校领导亲自抓落实。通过实践我们又总结出了适合我校的“531”教学模式。在改革中,教师的课堂火起来了,学生的手动起来了,学习的积极性涨起来了,可爱的孩子们笑起来了,学习成绩也随之好起来了。

2.为培养学生兴趣,成立各类兴趣小组。我校先后成立排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书法、美术、音乐等各类兴趣小组。每个小组均由责任心强的老师负责,在每天的课外活动分组进行活动。每月还对在活动中表现好进步大的同学进行表彰奖励,以前那些因学习差从未得过荣誉证的同学也有机会获得荣誉证,并向同学们展示他们的实力了,在获得认可后,自信心又恢复了,学习积极性很高。经调查通过活动学生的协作精神得到加强,学习热情也很高,普遍比以前更热爱学校,更喜欢在学校里待。

3.加强教师素质培养和业务能力培训。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开展清理河道垃圾的公益性活动,在活动中大家不怕脏不怕累,团结互助,干劲十足。通过整治,河道又恢复了往日的美丽,大家体会到了劳动

带来的快乐,并且都提倡以后多开展一些这样的公益性活动。在抽调教师参加省市各类培训的同时学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师基本功大赛”并对前五名进行了表彰奖励,在活动中,大家互相学习,教学相长,既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进了教师技能的提升。

4.重新进行网络布置,争取全覆盖。过去我们用的网速低,覆盖面小。为了让学生也能不出门而了解天下事,学校加大了网络流量,并给原本不能上网的两个机房接通了网线,这样学生学习所需资源均可以在网络上下载,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

5.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学校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经多方筹措,最终成立了留守儿童之间。学校提供电子琴、图书、篮球、排球并安排专人每周定期举行活动,让他们和家长通过电话联系,视屏聊天来加深感情,让孩子享受家一般的温暖,通过活动留守儿童们均能安心学习,并能理解父母的艰辛,通过和家长的电话联系,家长们对孩子的了解更多了,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更多了,师生关系更和谐了,同学关系更和睦了。留守儿童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他们流失的问题也就跟着解决了。

6.学校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以便家长和老师的双向交流,在会后我们课题组专门对家长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和孩子沟通交流、确定孩子的成长方向,人生目标的确立、儿童心理的剖析、常规的心理辅导方法、以及目前知识时代文化知识的重要性等。通过沟通他们普遍反映现在孩子比以前懂事了,交流起来也方便了,孩子能够主动

找他们谈心了。

在培训交流过程中,有家长说,以前给孩子定的目标低,只要初中毕业就可以了,结果导致孩子连初中都没心思上了,现在通过交流孩子又有信心了,对待学习更认真,读书的劲头更大了。他也希望孩子能有好的前途。

7.配合公安局,文化局整治周边环境。我校结合周边环境联合公安局、文化局对我乡的网吧、娱乐场所等公共娱乐设施进行了不定期的突击检查。通过检查学生上网的现象杜绝了,没有可供玩耍的环境,只好定下心来读书。

8.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们课题组也把与教育管理部门有关的资料信息给上级领导部门做了专题汇报,希望领导能够关心重视早日解决相关问题,给教师工作创建一个更为团结、和谐、轻松的环境。

综上所述,我课题组在实践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课题组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调查我校的学生流失量在本学年得到有效控制,已经实现了国家规定的不高于2%的目标。但探索的道路是曲折的、时间是漫长的。我们无法保证数据不反弹,但我们能保证课题组的同志们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下去,争取把这一问题彻底解决,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教育事业。

2.学生流失原因 篇二

一、中职生流失的现状

(一) 中职学校学生流失的特点。缺乏制约性。在没有入学“门槛”的中职学校, 学生进出自由, 没有制约性。说走就走是学生流失的主要特点。民办职业学校流失率比公办学校的流失率高。公办中职生的流失率在百分之二十左右。而民办职业学校在百分三十以上。

羊群效应, 在某些班级一个学生退学会导致多人甚至十多人退学。退学流失的学生有从众心理。易受他人影响。

流失呈不平衡性。学校之间, 专业之间, 班级之间都存在不平衡性。地理环境好办学条件好声誉好的学校比办学条件差地理环境差的学校流失少。从班级来看, 班主任管理能力强的班级学生流失少些。

学生流失的时间段最集中的时间段第一学年。特别是第一学期尤为严重, 占流失比例的百分之九十。

(二) 中职学校学生流失的原因。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研究和综合分析, 笔者认为我校中职学生流失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包括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以及学生本身原因。

1.历史的原因。中职生流失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流失问题的继续。中职生中有不少原来就不想读书, 读不进书, 读到初中二年级时就辍学在社会闲逛多时的学生。笔者对本校数个班级的学生抽查发现:每个班都有百分之十的学生初中时就开始辍学, 初中根本就没有毕业进中职学校是在家长的逼迫下进来的, 来读中职与其说是来学门技术, 倒不如说是应付家长的整天罗嗦, 这些家长对学校的期望也不高, 让他们的孩子有人照料, 他们在外打工能省一些心, 孩子学不学到知识没关系, 后来他们的小孩不想读中职他们也没反对, 听之任之。

2.学生家长的原因。学生的父母由于常年外出务工或劳作过忙, 这些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照料的留守儿童, 平时学生的父母和他们交流时间很少。这些家长对子女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子女教育多是属于放养式的“不作为”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 妨碍了这些学生正常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完善, 使得有些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缺乏学习动力, 厌学, 这些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自动退学, 家长对此也无计可施, 只能让子女自动退学打工。

3.学生本人的原因。学生本人受不了学校的严格管理。他们沉迷游戏, 恋眷网络, 无心读书。很多中职学生属于“低头一族”, 来到中职读书电子海洛因仍在勾着他们的魂, 他们整天沉迷于网聊、网上电影, 电脑游戏大战中。白天在宿舍或教室睡觉, 晚上通宵在床上或网吧上夜班。长期虚拟世界的人机互动使他们不爱与人交流, 不爱劳动, 不爱户外运动, 怕苦怕累, 对读书不感兴趣, 这些后进生读中职后受不了学校的严格管理, 从而选择中途退学。

4.学校的原因。学校在基础课程的设置之时间段上缺乏变化和创新。其一, 由于多数学校专业技能课实训场地少实训指导教师不足的原因。学校把基础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但给学生留下了不好的第一的印象。很多学生原来的基础课诸如数学英语等本来很差, 所以对基础课程一直存在有排斥和惧怕心理。不管职业学校的基础课的教师多么卖力, 他们就是不想学。数月下来, 他们发现什么知识和专业技术都没学到。通过访谈, 发现第一学期开设大量文化基础课而专业技能课实训少是导致学生产生退学念头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二, 学校的校风差学生期望落空。流失的学生中也有一小部分优秀生。调查发现他们感觉学校的校风差。不时有打架的现象发生让他们缺乏心理安全感。学校硬件跟不上, 教室陈旧, 学校食堂饭菜过贵。在课堂上教师仍采用传统“注入法”“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有些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 期望落空, 就放弃学业。其三, 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创新 , 服务意识不强。一些班主任缺乏爱心耐心细心。高压式的管理使一些学生产生压抑感和逆反心理。有些教职工服务意识薄弱, 在工作过程中态度冷漠。存在设备维修不及时, 经常出现热开水不能及时供应的现象。其四, 学校对新生入学后的稳定工作重视不够。学校没有重视新生的入学的稳定工作表现在新生入学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缺乏双向沟通, 缺乏个性化指导。学生心理安全危机指导和疏导不及时。

5.社会的原因。调查发现, 学生及学生家长就读职业学校的愿望不强。在“为什么就读职校”的调查中, 有49%的中职学生和46.3%的学生家长认为是“因为成绩差, 只能就读职校”。很多学生对读中职学校有自卑感。现在事业单位是将中职学校毕业生拒之门外的。中职学校的专业优势在就业时也得不到体现。因此, 一些学生认为读不读书也没有什么区别。

(三) 流失学生的去向和危害。调查发现 , 流失的学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流入社会:转学约占调查人数的10.9%, 对原来读的专业跟不上, 改学美容美发。打工这部分学生所占的比率较大, 约占调查人数的30%。在学校谈恋爱后, 男女双方退学结婚, 在家帮父母看店。约占调查人数10%。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 全国很多中职学生全免学费。中职生随意退学是对宝贵的教育资源的浪费。

中职学生流失, 往往直接导致学生个人的接受教育中断, 影响学生的前途, 学生流失已经成为目前制约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学生流失现象已成为影响中职学校形象、制约中职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中职学生流失将影响社会整体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甚至影响到相关家庭及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预防和控制中职学生流失的对策

(一) 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预防中职生的流失。修改相关法律, 建议规定:高中教育或职业教育都学历是新时代中国公民应所具备的最低学历。对城乡初中毕业生选择读中职学校的都实行的免费教育的政策。但是中途自动退学和没毕业的学生要对监护人和用人单位征收社会教育费, 职业技能教育费用。应规定中职学校毕业生优先于初中毕业生就业。应该切实执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 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应制定政策对在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等不同级别的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 按照成绩定薪定酬定级, 走上工作岗位时, 与高工资高待遇挂钩、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地位从提高高技能中职毕业生薪酬开始。

(二) 设入学“门槛”。恢复中职入学考试录取制度。教育部门划定中职学校入学最低分数线。没达最低分数线的学生不能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的待遇。好处:增加中学教师的责任感。提高九年义务教学质量, 可以制止中职学校招生混乱无序的竞争。对没有达到中职学校分数线的学生可以参加职业培训、不发学历证书。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恢复中职考试入学录取制度, 可以从制度上保证中职学校生源的质量。可以吸引优秀学子报读中职学校。入学分数与政府助学金和奖学金挂钩, 是一种激励措施, 可以发挥其更大的效益。

省级教育部门应通过政府指令和干预行为, 采取计划分配与学生自愿填报的办法规范本地区的招生秩序。教育主管部门应履行监督, 管理职责, 对中职教育作好统筹, 打包宣传。对虚假宣传, 误导了学生及家长的学校进行查处。

(三) 高薪向年轻技术工人倾斜。鼓励年轻人做技术工人, 做大做强民族实业。国家制定政策, 支持和扶持技工高薪收入, 引导社会普遍正视技术人才价值, 让技术工人的收入超白领。鼓励中国私人企业和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四) 以教学质量留住学生。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是学校的永恒主题。以质量吸引学生, 以质量留住学生, 吸引学生就读的是教育质量。家长衡量学校的尺度是教育质量。抓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以质量立校, 中职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学督导机构, 建立完善的、科学的、规范的督导工作的专家型督导队伍。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督导工作。创新教学督导管理方式, 让督导带着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去审视教育, 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五) 与家长交朋友, 做家长的朋友。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 也是终身教育。教育是一门需要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完成的一门艺术。学校如果能得到家长的支持, 教育教学工作就能得以顺利开展。学生家长是降低学生的流失率不可或缺的力量。班主任应当从思想上重视和家长的交往, 与家长交朋友。把家长视为自己教育活动的合作者, 与家长沟通有利于消除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误解, 班主任经常与家长沟通, 家长就会理解学校。信任学校、信任老师、支持老师, 就会教育孩子爱学校, 听老师的话, 尊敬老师。学校就能留得住学生,

(六) 抓住控制学生流失最佳黄金时期。学校应建立学生心理安全危机指导和疏导的应急预案。对每一学年的新生, 认真开展入学教育、适应性教育、人际交往和学习辅导活动等, 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对陌生的学习环境的心理适应期。将心理危机预警机制落实到班级和每一个班主任, 把可能产生心理安全危机的问题与事件处理在萌芽状态。做好新生入学的稳定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学校的管理工作质量, 减少学生的流失率,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落实防控学生流失责任制。在学年初先学校建立由校长亲自负责的控流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由主管学生科的副校长、学生科长、学校团办公室和各班主任组成, 由校长直接和各班主任签定了“控流责任书”, 同时制定控流奖惩制度、控制流失生制度、措施、班主任要执行每周向学生科汇报学生情况的报告制度, 对提出退学的学生层层做理想工作。未经校长同意班主任不得擅自批准学生退学。学生的流失率, 年末纳入班主任成绩效考评, 与其本人评优晋级绩效工资挂钩。基础课程的开设和安排要有变化和创新。学校要在第一学期多开设专业技能实操课。基础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加强基础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基础课程的开设时间段最好是第二学期, 因为第二学期学生已度过了适应期。学校要与学生多沟通, 说明基础课程对学生终身学习, 专业上创新的重要性。

抓住学生爱玩的天性, 突出专业技能训练,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学习中提高学习兴趣。实际操作课的教师要配备充足, 要因材施教, 采用分层次教学和个性化教学法, 提高教学效果。

(七) 用爱留住学生。班主任要有爱心、细心, 信心、责任心。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尤其那些学业成绩不佳的学生, 要尊重他们的人格, 尊重他们的意见, 尊重是热爱的基础;其次要善于沟通, , 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后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激励可以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励是积极向上的动力。总之爱能生爱, 老师爱学生, 学生就会爱校如家。爱师若父。

三、结语

国家富强在于人才, 中职毕业生是建设祖国的技能型人才。全社会都要正视中职生流失问题, 因为它是关系到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影响中华民族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高的大问题,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中国梦实现的大问题。

摘要:通过对中职学校学生流失现状的调查, 分析中职生流失的原因, 探讨预防控制中职生流失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教育,现状,问题

参考文献

[1]韩文国.中职生流失现象的分析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6) .

[2]王刚.浅谈新背景下农村中职学生流失现象的归因分析及控辍策略[J].中国商界, 2008, (8) .

3.浅议中学生流失原因 篇三

农村初中辍学率居高不下,原因方方面面,如何有效控制农村初中生的流失,成为我们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全社会和学校、家庭共同关注的问题。调查情况表明,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在家庭、学校、学生本人三方面,现将其原因概述如下:

1、家庭方面的:

(1)、家长过份溺爱,甚至护短,不能从思想上正确教育孩子,生怕孩子在校吃亏,受苦,默许或支持孩子辍学回家。大多数学生辍学后,老师上门做工作,家长总是说:“读不读随他自己,我们不管。”有个学生辍学回家,老师上门做工作,家长竟指责学校:“天天抓那么紧,还上什么早晚自习,把娃子累死了!”

(2)、部分家长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金钱利益,不考虑孩子文化素质。认为孩子读不读书都是一回事,只要能挣到钱就行了,巴不得孩子不读书,早日回家。在这种观点的家庭里,家庭经济出现困难,孩子成绩不够理想,极有可能辍学回家。

(3)、部分家长沉溺赌场,学生不但无人正面管教,反受负面影响,以致误入歧途,辍学回家。如一位学生家长在打麻将时,由于自己火气差,便叫在外玩的孩子回家帮他“挑火”。试想这样的家长怎能教育好孩子。

(4)、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子女交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隔代教育和缺乏家庭温暖致使学生心理发生改变,自卑、偏执、暴躁情绪时常产生,性格发生改变,从此慢慢形成厌学情绪。

2、学校方面的:

(1)部分教师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不能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生,致使学生因为不能被理解而产生逆反心理,负气辍学。

(2)由于中考的竞争压力,部分教师过分偏爱优等生,歧视差生,致使差生心理不平衡,愤而退学。对于优生,一些教师百般呵护,精心辅导;对于差生,或是不闻不问,或苛刻挑剔。面对差生学习跟不上班,作业完不成,考试成绩低,课堂纪律差,一些老师不是热情帮助,耐心教育,而是公开对学生进行冷嘲热讽。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很多同学都希望老师能十分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有些同学甚至在“十分”下面加着重号,可见老师不能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一原因,是导致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產生的根源在于应试教育这一指挥棒。既然上面评价学校、教师仍然以升学(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学校、教师自然要将精力用在辅导少数优等生这一方面,这是短时间就可以出成绩的工作。至于转变差生,一是一时不容易出真实成果,二是确实比辅导优生还难,一般人都不愿干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因而偏爱优生,歧视差生的现象不仅普通存在,而且还很严重。

(3)学校管理不当,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致使一些学生误入歧途,不得不辍学。一些学校将工作的重点只放在抓学生学习成绩上档次上,而放松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对待违纪学生,不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而是态度粗暴,方法简单;不是劈头盖脑地训斥(有时不去了解内情),就是给予硬性处罚,甚至将其逐出课堂。这样“教育”的结果,将部分学生推向社会的边缘,逐步走上违纪犯罪道路。

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学校评价教师只注重教学成绩,不注重育人效果。对于教师的育人工作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没有纳入评价管理教师的运行轨道。

(4)校园生活太死板、太单调,气氛不活跃。学生整天绝大部分时间是读书、作业,很少有参加其他活动发挥特长的机会,体会不到校园生活的乐趣,觉得回家闲玩要自在得多,于是便辍学回家。一些学校,整天只知道按课表给学生上课,甚至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和每周日的下午都安排上课,很少开展集体活动。

在学校的上述教育管理环境中,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整天有做不完的作业(原因是不会做),看不完老师的白眼,听不完老师的训斥,享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凭什么还要在学校苦熬?

3、学生方面的:

(1)厌学。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各门功课毫无兴趣,不用心学习,成绩低劣。年级越高学习压力越重,厌学情绪越浓,辍学率越高。这是学生辍学的自身原因的主要方面之一。

(2)违纪违规,误入歧途

①偷、摸、抢劫、打架斗殴,有的形成流氓团伙;

②进“三室两厅”,沉溺于上网和电子游戏,无心思读书,导致成绩直线下降,中途辍学。这是学生辍学的自身原因的又一主要方面。如某中学生原来成绩为优等,后来迷上了电子游戏,经常旷课玩电子游戏,成绩很快下降为劣等,家长将他从游戏机室拖出后,气得将该生带回家不让其再踏入校门。

③早恋。有的是单相思,有的是双双频繁交往,整天想入非非,情绪不能稳定,无法安心读书,中途辍学,严重者离家出走。

(3)过不惯学校的艰苦生活,承受不住过重的学业负担,觉得学校生活太苦,太累,中途辍学。

(4)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①看到有钱(权)人家的孩子不认真读书照样上好的学校,找好的工作,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看破红尘,中途辍学。

②受经济浪潮冲击,看到别人文化水平不高照样下海挣大钱,便辍学下海挣钱。

③受辍学学生影响,看到别人辍学在家自由悠闲,一不吃苦,二无人管,便也辍学回家。

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产生学生辍学的自身因素的根源,学生的厌学情绪的滋长,怕吃苦思想的存在,违纪违规,犯罪行为的产生,都源于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学生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目无他人,得过且过,随意而为,最终只能是中途辍学,难成“正果”。

4.学生流失原因 篇四

原因及对策

党的十七大作出“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后,政府近年来对农村学校教育投入逐渐增大,特别是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以来,农村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偏远农村学校的教学的资源点的建设。办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有了显著的变化,但是每到学校开学的时候,校长愁眉不展,学校生源流失严重。难道是学校留不住学生,还是学校的教学质量不高?为什么这么多学生费尽心思找关系,托熟人要到城里读书?为什么学生要舍近求远送子女到城里上学呢,我是一位在农村工作多年的校长,深感农村生源匮乏带来的影响,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农村生源匮乏的情况。

一、农村学校的现状。

1、农村的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

当前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难以满足新形式下的学生的要求,虽然近几年来政府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给学校配备了一些多媒体设备,教学设施有了一定的变化,但和要求的相差甚远,农村学校无音体美专用教室,无专职的音体美教师,学校的艺体教育名存实亡。学校使用的一些教学资源,还是过去的资源,资料没有更新,学生的多方面的发展只是一句空话,因此也导致学生家长选择放弃农村学校。

2、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匮乏,优秀师生大量流失。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大都很差,现在很多教师都在城里买了房,很多年轻的教师分到农村学校后,凭着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就急于想跳出农村,到条件好的城市去,另外又加上城市建设化的加强,又缺大量的教师,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所以一些教学质量好的老师就利用这个机会,考调进城,因此造成农村农村的优秀教师大量流失,造成农村的教师资源匮乏。剩下的都是年龄稍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思想老化的教师,这些教师本着平安过度。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漠不关心,把上课当成任务,因此造成学生的教学质量不高:另外在农村稍微成绩好的学生家长认为孩子有发展前途,因此要送到优秀的学校去培养,农村学校因此也只是他们的一个跳板而已。这也导致学生家长放弃农村学校。

3、农村学校的学生受当前的一些思想的影响,在农村,目不识丁的学生家长大有人在,不少学生家长认为学生读不读书无关紧要,只要能挣钱就行,又加上家庭经济困难,没有太多的钱供养孩子上学,据统计,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费用大约要10万左右,这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近年来国家又实行聘用制,大学毕业后有很多学生又找不到工作,不是以前的“特饭碗”了,更加导致学生家长对读书失去了信心,对读书的前途感到渺茫。因此一些农村的学生家长就放弃学生受教育,另辟途径,加入打工大军。虽然国家实行了义务教育法,但真正执行的力度不强,一些偏远的学生只把小学读完后就出去打工了,另外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后,把孩子留给爷爷婆婆又不很放心,就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身边,把孩子转到自认为好的学校就读,这也造成学生生源的流失。造成农村学校的生源匮乏之一

4、教师资源过剩,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也影响着学生和学生家长。

学生流失过多,造成农村个别学校的教师严重过剩,有的学校几十个教师,学生也只有几十个,一个教师只能带几个学生。典型的带“研究生”教育,同时学校老教师居多,中青年教师偏少,大多数教师只想上点非统考课,平平安安到点退休,积极性欠缺,工作激情不高,得过且过,学校的管理带来压力。学生家长看到这种情况,也会放弃农村学校,这也是农村学校生源匮乏的原因

5、国家经济发展和政策产生的后遗证。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经济,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村走出来了,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于是就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坏境,就在条件好的城镇去买房居,把孩子从深山里接出来,让孩子在更好的条件下,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时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孩子出生率低下,也导致学生生源减少。这些也是生源匮乏的原因。

二、对策

1、整合资源,扩大规模,解决条件问题

由于农村学校的学生地理条件偏远,就读相当困难。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把几个村的学校或者几个规模小的学校整合在一起,修建在一个比较集中的地方,改善办学条件,集中配备教师和教学设备,同时为了较远的学生读书方便,可以办成寄宿制的学校,彻底改变那种一个班只有几个人、一个教师上全部课程的境地,只要教师各司其职,有较强的责任心。只要质量提高了,办学条件和城市一样,何愁没学生呢。

2、加强管理,消除惰性,解决思想问题

目前农村学校的教师普遍存在的是只有我的教学任务上完,不出现安全事故,质量好不好没有关系,在思想上存在严重惰性,同时教师上完课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及教学研究更是漠不关心。同时在农村的业务能力比较强的教师,长期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也逐渐产生这样的思想,因此造成农村学校的教师责任性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不好。针对这种情况,农村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管理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特别是绩效工作上面,多劳多得,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心系学生,心系课堂。真正做好教书育人。

3、上下联动,采取措施,真正解决“师”的问题

1、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采取适当提高农村学校的待遇,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刺激更多的优秀 年轻教师充实到农村薄弱学校。同时配齐农村的学科教师,大力开展艺体教育,从多方面发展学生。宿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留住学生。

2、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制定一定的措施,鼓励更多的城市学校的教师到农村支教,带动农村学校的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彻底改变农村学校的教师思想。真正做到为教育服务,为教育出力。

5.客户流失原因 篇五

字号显示:大 中 小2008-11-10 13:21:00来源:阿里巴巴论坛

谁都知道客户对一个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我们为何还是常常会失去客户?原因有多种,以下详细阐述个人观点。

你是否遭遇过这样的情况:有一天,你的某个客户忽然对你说,他决定终止和你企业的合作,转为经营某竞争企业品牌的产品;你企业的一个业务员辞职,接着他负责的几个客户都相继结束了和你公司的合作;你的已经合作三年的一个客户最近居然连续三个月没有进货了……。

在营销手段日益成熟的今天,我们的客户仍然是一个很不稳定的群体,因为他们的市场利益驱动杠杆还是偏向于人、情、理的。如何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是现代企业营销人一直在研讨的问题。客户的变动,往往意味着一个市场的变更和调整,一不小心甚至会对局部(区域)市场带来致命的打击。这个现象在医药企业的处方产品中突显,一个医院由一个代表做到一定的销售量,但是这个医药代表离开后,那么销量的下滑是很明显的。如果你是公司的管理者,请务必在关键时刻擦亮你的眼睛,以免你的客户在不经意间流失,给公司的市场运作带来不利影响。当然,这其中的因素和地区的主管、经理也有很大的直接关系。客户的流失,通常主要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况:

1、公司人员流动导致客户流失:

这是现今客户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公司的高级营销管理人员的离职变动,很容易带来相应客户群的流失。因为职业特点,如今,营销人员是每个公司最大最不稳定的“流动大军”,如果控制不当,在他们流失的背后,往往是伴随着客户的大量流失。其原因是因为这些营销人他们手上有自己的渠道,也是竞争对手企业所看到最大的个人优势和资源。这样的现象在企业里比比皆是。

2、竞争对手夺走客户:

任何一个行业,客户毕竟是有限的,特别是优秀的客户,更是弥足珍稀的,20%的优质客户能够给一个企业带来80%的销售业绩,这是个恒定的法则。所以往往优秀的客户自然会成为各大厂家争夺的对象。小心,也许你的主要竞争对手现在正在对你的大客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以引诱他放弃你而另栖高枝。任何一个品牌或者产品肯定都有软肋,而商战中的竞争对手往往最容易抓到你的软肋,一有机会,就会乘虚而入,所以也警示企业一个问题,那就是加强员工团队的建设问题。

3、市场波动导致失去客户:

任何企业在发展中都会遭受震荡,企业的波动期往往是客户流失的高频段位,因为企业高层出现矛盾,拿伊力来讲,当年不是高层的政变,也没有今天的蒙牛了。在有一个问题就

是企业资金出现暂时的紧张、比如出现意外的灾害等等,都会让市场出现波动,这时候,嗅觉灵敏的客户们也许就会出现倒戈。沈阳的飞龙也就是这样的情况下不能够在飞的真正原因。其实,在当代市场中,以利为先的绝大多数商人多会是墙头草,那边有钱可赚就会倒向哪边。这也是人类的共性,商业行为的宗旨是以赚钱为目的的。

4、细节的疏忽使客户离去:

客户与厂家是利益关系纽带牵在一起的,但情感也是一条很重要的纽带,一些细节部门的疏忽,往往也会导致客户的流失。企业忽视的一个问题是,消费者是“上帝”,但是忘记了一个原则经销商是企业的衣食父母。

一些民营企业老板比较吝啬,一些区域代理商大老远的来到企业参观,最终连顿饭都不给吃,当人家已经定好票反程的时候才说,应该请你去吃饭,当然这是长理,也是个小的细节,但是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经销商只是为了你的一顿饭来的吗?这不是荒唐的问题吗?其实往往大事有的并不怎么计较,往往细节的忽略会造成一个非常不良的印象。

5、诚信问题让客户失去:

厂家的诚信出现问题,有些业务经理喜欢向客户随意承诺条件,结果又不能兑现,或者返利、奖励等不能及时兑现给客户,客户最担心和没有诚信的企业合作。一旦有诚信问题出现,客户往往会选择离开。例如:我参加服务的山东一家企业,他们给经销商的承诺很多,进货30万就给一台微型车,但是半年过去了,企业又在互相的推脱,这样以来客户的心理就有一种感觉,感觉企业不够诚信。

6、店大欺客,客户不堪承受压力:

店大欺客是营销中的普遍现象,一些著名厂家的苛刻的市场政策常常会使一些中小客户不堪重负而离去。或者是心在曹营心在汉,抱着一定抵触情绪来推广产品。一遇到合适时机,就会甩手而去。医药、大型超市连锁企业是个典型的例子,一些小企业进店费用很高,对小企业而言根本就接受不了,一个单品要一万元的进店费用,但是一班的大众消费品卖多少才能够赚到进店费啊,企业真的不曾考虑吗?难道不是这些曾经的小企业把你的生意和市场做大和做强的吗?

7、企业管理不平衡,令中小客户离去:

营销人士都知道2、8法则,很多企业都设立了大客户管理中心,对小客户则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广告促销政策也都向大客户倾斜,使得很多小客户产生心理不平衡而离去。其实不要小看小客户20%的销售量,比如一个年销售额10个亿的公司,照推算其小客户产生的销售额也有2个亿,且从小客户身上所赚取的纯利润率往往比大客户高,算下来绝对是一笔不菲的数目。因此,企业真的应该重视一些小客户,你的大客户是红花,也应该有绿叶的陪衬呀!

8、自然流失:

有些客户的流失属于自然流失,公司管理上的不规范,长期与客户缺乏沟通,或者客户转行转业等。关键所在就是企业的市场营销和管理不到为,不能够的与一线的市场做更多的沟通,现在的商业领域很广泛,生产企业也处在供大于求的状态,所以企业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去维护你的客户,那么流失客户的资源是非常正常的表现。

6.饭店员工流失的原因 篇六

摘要:在饭店管理领域,一个饭店的成败主要取决于能否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员工的稳定性。本文从饭店员工现状着手,分析了饭店员工流失现状,找出了饭店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饭店员工流失的原因及其对饭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饭店人员流失的具体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饭店;员工流失;对策;

一、引言

在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社会对饭店职业的理解存在偏见,相对于其他行业员工来说,饭店员工取得的成绩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使饭店员工对自己的社会价值和所取得的成绩产生怀疑。而在城市居民普遍为独身子女的背景下,这种职业偏见的影响日益加大,众多年轻人不看好饭店行业。大学生更是如此,就算是进入饭店行业,许多人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旦时机成熟,这些饭店人就毫不犹豫地辞职,进入其他公司或企业。

二、饭店店员工流失原因分析

据调查,饭店员工流失大部分集中在中下层。以超过饭店员工人数40%的餐饮部为例:餐饮部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不固定,业务量相对集中,正式员工已无法满足庞大的业务需求,因此饭店常与几所学校签订相关帮工协议由学生补足这个用工缺口。但协议期一满,大部分学生都不会继续留在饭店,而是马上就辞职。分析其员工高流失率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

饭店是服务业,工作任务繁重,饭店不像大多数企业实行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而是实行轮班制。比如:收银工作时间有如下这些班次E班:[(早班)7:30-11:00,18:00-22:30 ] C2班:(11:00-14:30,17:00-21:30)C3班 :(13:00-21:30)F班:(11:00-14:30,17:30-22:00)就像E班,早上是最早上班的,晚上也是最晚下班的,而且有时不能准时下班,一定要等客人买完单才能走了,加班也没加班费,有时甚至要等到12点多,客人还没买单„„。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日复一日的工作和领导的独断安排使员工生理和心理上都不愉快,导致很多员工离开饭店。

(二)对职业发展缺乏信心

受世俗观念的影响,饭店从业人员很少会把饭店作为一项事业来经营,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把饭店工作当作是临时救急的饭碗而已。在传统观念里,饭店服务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工种,属于低级工种,是吃青春饭的行业。[1]由于这些观念的影响,饭店基层服务员的社会地位仍然比较低,使得饭店从业人员缺乏职业自豪感,从而跳离这一行业。如饭店大多数实习大学生,实习期一满,就迫不及待的离开饭店,另寻出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读了那么多年书,现在也还是当服务员,和清洁大妈一个等级,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浪费时间,对服务员这一职业,有些看不起。

(三)不被客人尊重和管理者尊重,导致员工流失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顾客进入饭店消费,觉得自己就高人一等,自认为顾客就是上帝,要什么就必须马上给他所希望的服务,有时候服务员一下子没有及时的给予服务,客人就不满意,甚至就发脾气,服务员很委屈。还有就是,管理者有时也不尊重服务员,以排班为例,排班时总是上级管理人员自己安排,很少征求员工的意见,更不要说商量。每个月也不能请假,只要请假,就扣除当月的全勤奖。我曾亲耳听到过这样一个对话:管理者“今天你的包间卫生不干净罚你10元。”;服务员“刚才进过客人,没来及清理。”管理者“不要狡辩你是领导还是我是领导,事实摆在面前”。[2]这种是典型的粗暴管理不问清红皂白一罚了事,员工会受伤!可能造成这名员工一赌气,领过薪水就走人。

(四)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员工流失

1.工资和福利待遇比较差

服务行业,特别是饭店服务一直被看作“低级”工作,故而工资一直不高,尤其是实习工资。在饭店实习时,大多合同上是这样规定的:实习期间工资为每月1000元左右;转正后基本工资1400元左右;转正一年后自愿享受福利待遇,到时候饭店承担一部分保险金的费用,自己承担一部分。这样算来,一个转正一年后的员工,拿满一个月的工资为1400元左右,除去保险的一部分费用,剩下的也就1100元左右了。社会保障机制的不规范,使很多人就因为这样而放弃享受保险等福利,进而放弃这份工作。

2.奖励制度不完善

很多饭店优秀员工评选采用半年一次,而且有时还会出现任人为亲的现象,领导会把机会留给平时和自己关系好的员工,对其他员工一点都不公平。导致一些员工的努力,得不到回应,对领导不满,然后离开饭店。还有,评选时间太长,激励机制不健全使员工对工作没有激情,最后离职而去。

三、员工流失对饭店的影响

(一)财务损失

员工的流失会给饭店带来一定的成本损失。饭店从招聘到培训员工所付出的人力资本投资将随着员工的跳槽而流出本饭店并注入到其他企业中;饭店为维护正常的经营活动,在原来的员工流失后,需要重新找选合适的人选来顶替暂时空缺的职位,这时,饭店又要为招收新员工而支付一定的更替成本。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丧失

一个员工的流失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离开,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流失。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存关键在于创新。而企业的创新能力又依赖于企业组织成员的管理

[3]和技术创新能力。这两种创新能力都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赢得优势,形成企业竞争力的最核心的部分。当员工流失时,丧失的不仅仅是原有企业的技术、项目、客户和市场,如广州花园饭店销售代表的流失可能需要企业重新建立一套与外界联络

协调的交际网等等,更重要的是来自雇员个人自身的创新能力的丧失,这无疑会大大削弱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对员工士气的损害

员工流失对饭店产生的消极影响或间接成本损失还有因一部分员工的流失对其他在岗人员的情绪及工作态度产生的消极影响。这是因为员工的流失很可能会刺激更大

[4]范围的人员流失,而且向其他的员工提示还有其他的选择机会存在。特别是当人们看

到离开的员工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或因离开而获得更多收益时,留在岗位上的人员就会人心涣散,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生产率下降。也许从前从未考虑过寻找新的工作的员工也会开始或准备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或新的饭店。

四、饭店员工流失的解决对策

员工流失对饭店的影响是巨大的,从员工本身来看,离职员工的不满会影响到在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从饭店的角度看,饭店投资在员工上的人力资本没有得到最大的回报,却又要投入新的资本,尤其是高素质员工的跳槽和流失,会给饭店本身带来竞争压力,给饭店的经营及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了能在日益激烈的饭店业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饭店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

(一)完善休假制度和工作制度,使员工合理休息

饭店是个特殊的行业,工作时间和其他的行业有区别,繁忙时段通常处于其余行业人士的休闲时光。这一特殊性,更提醒饭店管理者应该重视饭店员工的休假、工作的制度。一个良好的、合理的工作安排有助于员工服务质量的提升,增加饭店的服务水平。所以,在处于饭店淡季的时段,给员工尽量创造轻松的工作制度。同时,可以增加员工的休息、休闲的时光。饭店可在淡季给予优秀员工奖励旅游,组织周边旅游作为员工福利。员工外出旅游时宜在休假期间进行,不能在员工旅游返回饭店还得完成相应的任务。可以不用花去很多的时间,却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对于双方都起到一个良好的反应。休息好了工作效率也就高了,这样还会使员工觉得饭店是为员工考虑的,从而增强员工对饭店的感情。所以,饭店不仅要安排合理的工作时间,除此之外也要重视员工的假期,休闲等。

(二)培训员工的专业技能,加强职业生涯规划

对于饭店而言,第一要改变的员工心理困扰,就是要改变员工对于自身职业错误的认识。对于职业正面且正确的认知,可以确保员工对于自身未来有一定位规划和打算。所以饭店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员工的专业性,站在专业的角度看待职业。对于从未涉足饭店专业性培训的员工看来,饭店行业是属于比较低级的工种,不需要任何文化素质的要求。所以饭店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加强饭店专业性的培养和培训,使得员工不仅在对于职业的认识更专业化,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注重专业性的流露。专业性的发展固然重要,但饭店作为企业也应当进到自身对社会的贡献,应该培养员工向多方面发展的空间。除了专业之外,应该注重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职业心里很大程度上受饭店的影响较大。所以饭店应当把员工留住,并且做好长远的计

划,为饭店培养一批对自身职业生涯有规划、有远见的员工,促使员工对于职业生涯有一个正确的方向。通过如此的转变,员工的个人职业规划、职业的专业性同饭店的长远计划挂钩,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饭店留住员工难的问题,同时又兼顾到饭店的长远发展。

(三)关爱员工、尊重员工 员工是饭店的基石,是饭店最宝贵的财富,是饭店发展的重要力量,饭店要关心员工、爱护员工、尊重员工的劳动,维护员工的权益,重视解决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上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为他们的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气氛。[5]对于饭店的一线员工来说,经常会遇到在服务过程中顾客对其的态度有质疑,或是碰上无理取闹的客户,这都是饭店实际要解决的问题。而往往为了饭店利益,总是牺牲员工的合法权益。所以,如何解决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害,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饭店员工流失大的问题。所以饭店首先应当充分的尊重员工的劳动,保证员工在公平的环境下工作。其次,如碰上客人闹事等问题,饭店应当给予员工绝对的尊重,切不可随意伤害员工的合法权益,重视解决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上所关心的实际问题。营造一个公平、良好的工作环境是饭店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这可以大大加强员工对于饭店的“忠诚”,保证饭店的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四)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员工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员工与企业相互作用的体现。适合的激励机制不但可以培养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还可以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励一般分为物质激励和形象激励,物质激励见效快,但形象化激励能是激励效果产生持续、强化的效果。

1.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

工资待遇是员工最重视的问题,薪金的高低直接影响员工决定是否继续留在饭店。所以让员工生活得更好,是饭店管理者的责任。想办法适当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或者可以在福利上给予员工优惠。现在,物价上涨,饭店管理者应该灵活多样的调整工资,解决员工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除基本底薪以外,还要给予一些津贴和金钱奖励,比如绩效奖金、考绩奖金、年终奖金、全勤奖金、提议奖金等。[7]对于经常要超出正常工作时间,但又不易计算加班时间员工,给予时间补贴。福利这方面,饭店应主动承担大部分的社会保险费用,给老员工免费办理健康证。使员工对饭店有好感,从而对饭店产生归属感。

2.肯定员工表现,给予应有奖励

对员工劳动态度和贡献予以荣誉奖励,如会议表彰、发给荣誉证书、光荣榜、在饭店宣传栏上的报导、外出培训进修等。如礼宾部一名员工,平时工作认真,服务态度很好,老是受到客人和领导的表扬,饭店高层鉴于该员工良好的工作表现,给予该员工外出培训进修。

3.推行目标责任制,激励员工 [6]

可以通过推行目标责任制,每个员工既有目标又有压力,产生强烈的动力,努力完成任务。每个月月初,让员工自己提交一个目标,到月末看完成的结果。

五、小结

员工流失率高从客观上反映出了饭店在管理上存在的现实问题,只有稳定员工队伍,才能使饭店有更稳固的发展,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合理的工资福利、有发展力的职业前景、愉快友好的工作环境、不断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是饭店留住员工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积极性的重要动因。因此,合理控制人员流失已成为当今各大饭店的当务之急,因此饭店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有效降低员工流失率,以保证饭店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虹.关于饭店员工流失问题的探讨[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7.学生流失原因 篇七

一、当前陕西省大学生村官现状

1. 调查资料与现状分析

(1) 大学生村官的调查。①大学生村官概况。可能是近年来女生的就业压力比男生要大的缘故, 所被调查的H县, 大学生村官以女生为主, 在被调查的96名大学生村官中, 男生24人, 占25%;女生72人, 占75%;其中硕士生1人, 本科生75人, 大专生20人;中共党员80人, 共青团员16人;他们所学专业涵盖农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教育学、管理学九大学科门类。②大学生村官工作状况调查。大学生村官的职位为村书记助理或村主任助理, 在所调查的96名大学生村官中, 书记助理80人, 主任助理16人, 多数大学生村官一般都是兼任村团支书。就其所从事的具体工作而言, 80%的大学生村官主要在村里整理档案、传达文件, 做村务文字工作, 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在村里从事计生、治安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种植大棚蔬菜开展自主创业。③大学生村官未来发展出路。调查显示, 准备考公务员的所占比例最大, 占到70%;准备考研的占6%, 准备自主创业的占5%, 愿意继续留在农村的占10%, 剩余的9%感到前途模糊, 待任期满后再作打算。④大学生村官工作时间及被借调情况。有65%的大学生村官每周在其所任职村的时间达到3至4天, 有90%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偶尔或经常被其他部门借调。因此很多大学生村官除了完成村里工作外, 经常被安排到乡镇政府帮忙。⑤大学生村官待遇状况。在薪酬待遇上, 陕西省内各市有所不同, 且同一市内各区县也有差别。总体而言, 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农村薪酬待遇高于贫困农村的薪酬待遇。⑥大学生村官对其工作的满意度。调查显示, H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乡镇, 满意度达70%左右;相对落后乡镇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仅为35%。⑦大学生村官对国家政策的满意状况。有60%的大学生村官对国家相关政策不太满意, 其中有20%很不满意。主要反映在大学生村官薪酬偏低, 生活补助常被拖欠, 生活保障性不强, 激励性措施不够, 后期保障和培养力度不强, 对任期届满后定向招录大学生村官、大学生西部志愿者等基层人员为公务员的名额太少。

(2) 相关村民的调查。通过对近90名村民的调查, 90%以上的村民都知道村里有大学生村官, 但仅有35%的村民与大学生村官直接接触过, 50%的村民知道大学生村官政策, 并且对该政策持支持态度。村民希望国家选拔那些真正具有农业科技知识、了解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大学生村官, 并且渴望与大学生村官交流沟通。也有一些村民希望大学生村官能够踏实肯干, 带领村民致富。也希望政府落实相关政策, 让大学生安心扎根农村。

(3) 其他村干部与相关领导的调查。其他村干部与相关领导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与大学生村官接触最多, 他们是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状况最为了解的人群, 他们认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的期限应为3至5年, 每个村至少应有一名大学生村官, 他们对目前大学生村官的表现整体比较满意, 且认为大学生村官的整体文化素养很高, 对他们影响很大。

(4) 有关大学生村官流失现象的调查。调查显示, 目前流失出去的大学生村官大都去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有的则在外地公司企业打工。关于他们跳槽的主要原因有工资待遇太低, 工作、生活条件差, 心理落差大, 对在农村的发展前景感到迷茫;身份尴尬, 难以融入村两委班子, 并且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不被重视;与当地村民沟通困难。

2. 当前陕西省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取得的成效

大学生村官政策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对陕西省H县的调查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1) 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知识面广, 文化水平高, 视野开阔, 年轻有活力, 他们改善了农村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提高了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促进了基层民主工作, 加快了农村工作的现代化脚步。在基层宣传工作方面, 大学生村官是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义务宣传员和农业科技知识的免费“播种机”, 他们对于农业科技推广、卫生管理、平安创建、义务教育、计划生育等的宣传工作方面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2) 大学生村官政策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和创业平台, 丰富了大学生的人生阅历, 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压力。调查显示, 尽管一部分大学生村官认为在农村无法大显身手, 但他们也承认, 广大农村确实为他们提供了相应的创业平台,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例如, H县大学生村官李X等通过承包村里的闲置土地种植大棚蔬菜, 现在已经初具规模,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并且在他的带动下, 村里的其他村民也加入到大棚蔬菜的种植行列, 从而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3) 大学生村官政策开辟了选拔领导干部的新途径, 为国家培养锻炼了大量的后备人才。选拔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农村工作, 不仅优化了农村干部队伍结构, 加快了干部队伍的知识更新速度, 巩固和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 而且为国家招聘公务员和选拔领导干部提供了新的良好途径。例如, 陕西省于2010年9月开始从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等基层人员中定向招录公务员, 该政策实施以来, H县共计招录了10多名公务员, 且这些公务员均在基层乡镇政府工作, 目前有些已经走上了副科级领导岗位。

二、当前陕西省大学生村官流失的主要特征及原因

1. 大学生村官流失的主要特征

通过对学术界有关大学生村官流失问题研究资料的查阅, 结合对此次调查资料的分析, 笔者总结出大学生村官流失呈现以下特征。

(1) 隐性流失多, 显性流失少。以H县为例, 在2008年和2009年的大学生村官中, 隐性流失率达到20%, 这些大学生村官时常不在村上, 要么在家里要么兼职别的工作;显性流失率10%, 这里面大部分村官考取了各级公务员, 还有的考取了事业单位, 部分辞职自行创业或重新找到其他更好的工作。

(2) 由尴尬身份向明确身份转变。身份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学生村官安心扎根农村的核心问题。大学生村官既不是公务员身份, 也不是事业编制人员, 更不是农民。这不仅H县的大学生村官如此, 而且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村官大多会遇到身份上的尴尬问题。近年来, 大学生村官考取选调生、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数量越来越多, 他们非常渴望有明确的身份。

(3) 由任职地向家乡发展。大学生村官大都不是在自己家乡所在地任职, 很多甚至是在外省任职, 由于任职所在地与自己家乡相隔甚远, 在所工作的村镇缺乏良好的感情基础和人际关系支持, 在沟通上、情感上很容易和村民产生一定的隔阂和疏离, 从而大学生村官有一种孤独感, 思乡之情犹然而生。加上大都到了结婚成家的年龄, 家中父母希望子女回乡成家立业, 因此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往往回到家乡寻求发展。

(4) 由基层农村向大城市转移。大学生村官中很多人都来自农村, 且大都把通过上大学以此进入城市当作跳出农门的重要目标。而现在迫于就业压力, 无奈又回到农村做村官, 从而感到脸上无光, 认为愧对父母。此外, 还认为自己到农村服务是“大材小用”, 农村缺乏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创业环境, 无法实现自身价值。为此, 一些大学生村官通过人际关系等途径, 想方设法离开基层农村, 到上海、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寻求发展机会。

2. 大学生村官流失的原因分析

(1) 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知识、自身能力素养和农村需求不对口。通晓农村相关实用技术的大学毕业生不多, 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专业不对口, 在农村无法施展才华。一方面, 村民渴求先进的农业技术, 他们对非农科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并不很认可;在有些经济基础较好的乡村, 村民希望那些有经济头脑、懂市场营销、能够引进重大投资项目的大学生村官到本村工作。另一方面, 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只是村里的闲人, 只能在村里混日子, 得过且过, 无法发挥自身专长, 从而束缚了自身发展。

(2) 大学生村官的薪酬偏低, 待遇不理想, 生活保障性不强, 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陕西省大学生村官的薪酬待遇统一按国家标准执行, 平均每月1750元, 另外有一次性2000元的安置费。当然, 各区县会根据各自经济发展状况在统一标准下做适当调整。如此一来就会导致不同区县之间差异较大。例如, H县每月扣除190元的个人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后, 实际发到大学生村官手上的薪酬为每人每月只有1560元, 且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每月按时发放, 加之物价上涨, 而每月的薪酬却一层不变,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村官们的工作积极性。

(3) 大学生村官身份缺乏法律认可和保障。大学生村官属于新兴事物, 目前并没有法律明确其身份和地位;虽然身在农村, 但不是村民的一分子, 在村庄也没有自己的土地;虽然听从上级机关的工作安排, 但不是公务员身份, 更非领导干部, 从而出现“非官非民”的尴尬局面。正因为大学生村官地位不明确, 身份尴尬, 职责不清, 这也导致其难以融入村两委班子, 甚至遭到排挤;在日常工作中, 大学生村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被领导重视, 导致他们心中充满失落与惆怅, 而当地文化水平匮乏, 又缺少与同龄人思想上的交流, 这使他们颇感精神上的孤独与寂寞。很多人在释放完投生基层的激情后, 便带着满腹惆怅重新踏上城市之旅去寻找自己真正想要的理想生活。

(4) 大学生村官政策缺乏可持续性。[3]大学生村官政策, 从根本上说具有“临时”性质。按国家政策,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满三年之后, 既可自谋出路, 也可考研或报考公务员等, 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但是, 在三年服务期即将届满之时, 大学生村官们却发现, 留给自己的只有自谋出路这一条道路才是“最可靠的出路”。这让大学生村官们感到前途一片渺茫, 于是只要一有机会便想办法流失出去。

三、应对大学生村官流失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村官的流失固然会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一定影响。然而, 我们相信只要通过机制的调整与完善, 改善农村基层环境, 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 为大学生村官实现理想提供良好的平台, 就一定能够留住大学生村官的心。通过调研, 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大学生村官的流失, 使其发挥最大作用来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1. 将大学生村官计划制度化、法律化和规范化, 并使之逐渐完善[4]

首先要在相关政策和培养经费上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扶持力度。其次要构建科学化的培训与用人体系, 把大学生村官当作为培育新农村建设主要力量与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坚实后盾。最后要从法律上确认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和地位, 大学生村官政策已经历时13年, 但目前还没有一部关于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只有从法律上明确了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地位和权责关系, 才能增强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精神和农村归属感。

2. 加快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相关配套制度改革

首先要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 不仅仅是身份上的改革, 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转变。没有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身份差别, 也就不会存在大学生村官观念上的重大偏差, 流失现象也会相应减少。[5]其次, 要改革大学生村官选聘制度。在选聘过程中要注重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等综合素质。针对部分大学生不太了解农村的实际, 可以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与政策”相关知识的培训, 使他们尽早调整好心态, 迅速转变角色。

3. 地方政府必须围绕大学生村官计划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

第一, 通过逐年递增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的薪酬待遇, 严禁拖欠工资、克扣工资现象的发生。第二, 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 优化大学生村官创业环境, 并给自主创业者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安全保障和社会保障。第三, 落实好大学生村官的各种优惠政策, 增强其归属感与荣誉感, 例如通过公务员考试和考研加分、减免学费和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争相下基层、扎根进农村。[6]

4. 农村基层组织要积极改善农村基层环境

一方面, 农村基层组织要切实转变传统观念, 破除身份、城乡、地域壁垒, 做好引进、培养和用好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在工作中明确大学生村官的任务, 放手让他们充当骨干, 为他们早日成才提供条件。同时, 农村基层组织还要关心大学生村官的生活与情感需要, 定期召开座谈会与他们进行交流, 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身体状况, 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 让他们能扎根农村安心工作。另一方面, 要积极改善大学生村官的生活、居住条件。例如, 对于生活、居住条件比较艰苦的村, 可以安排大学生村官在乡镇政府居住和就餐, 或者安排在当地村干部家里居住生活。

5. 大学生村官要自觉培养对基层农村的服务意识, 增强服务农村的奉献精神, 提高自身服务农村的技能和水平

首先, 转变择业观念, 敢于挑战世俗的观念和意识, 增强大学生村官身份的自我认同感和荣誉感。其次, 大学生村官要多与当地村民交流, 切实融入农村, 与群众打成一片, 把自己作为农村的一员;要踏实肯干, 乐于奉献, 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 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再次, 大学生村官还应发挥自身优势, 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渠道, 积极寻求致富门道, 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6. 高校应该成为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力量

第一, 高校办学要定位准确。在专业设置中, 可以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设置和三农有关的专业, 开设一些与农村发展密切相关的农林、水利、医学、经济、法律等相关课程, 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经常性地组织学生赴农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二,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高校要强化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 发挥党团组织的纽带作用, 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播放成才励志影片等活动, 积极引导大学生自信、自强, 乐意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第三, 扩大政策宣传。加深大学生对村官政策的理解, 增强其选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避免盲目性。

7. 在社会舆论与宣传方面, 需要建立社会联动机制, 征得社会广泛支持[7]

应当提高广大民众对大学生村官政策以及大学生村官的认知、理解与支持。对此, 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应该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宣传力度, 多宣传大学生村官的先进事迹, 让广大干部群众更加理解大学生村官, 为大学生村官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电视台开播一些关于大学生村官的节目, 让社会多倾听大学生村官的心声, 加强大学生村官与社会各界的互动与沟通。

四、结语

截至2011年年底, 全国共有20多万名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的舞台上干事创业。对于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打牢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这一政策的实施过程中, 尽管存在着各种问题和困难, 但是, 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 而且大学生村官政策整体上符合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 我们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 在国家政府、基层农村、高等院校、大学生村官多方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 积极扭转大学生村官流失现象, 真正发挥大学生村官计划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R].2009.

(2) 肖隆平.让大学生当村官还得营造好环境[N].四川日报, 2008-04-08.

(3) 覃雁君, 王继超, 黄彪.关于大学生村官流失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J].开发研究, 2009, (03) .

(4) 李包庚.“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思考[J].青年探索, 2007, (06) .

(5) 李文波, 韩新宝.大学生村官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0, (03) .

(6) 仇文利.也谈大学生村官计划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社科纵横, 2008, (09) .

8.农村中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篇八

一、农村中学生流失的原因

(一)学生个人原因

一是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学习动力,不能吃苦,遇难而退。严重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二是部分同学对小学学习重视不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非常差。到了中学,科目增多,更是力不从心,顾此失彼,积重难返,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从厌学、逃学,最后导致辍学。

(二)社会原因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还很落后,教学条件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学设备很不完备。如音乐、体育、美术等科几乎没有活动器材,历史、地理、生物等科几乎没有任何教具。受中考制约,这些“小科”一直被冷落。

(三)思想观念

目前形势是读大学是高消费,毕业后是难分配。找到工作也不过2000元左右,不比农村手艺人多多少。且一些没有文化的人,也过得很好,有的甚至赚了大钱。不少家长受此诱惑,产生了“读书无用”的观点,不在引导孩子求学,而是过早地让孩子走上了“求财”之路。

(四)家庭问题

1.现在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好,在家都是小太阳,普遍受着溺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当孩子学习不好,产生厌学情绪时,家长思想工作做不到位,怨学校,怨孩子,从而放任自流。

2.部分家长双双出外打工,把孩子交给父母或亲戚,这些孩子疏于管理,有的与闲散人员混在一起,染上了抽烟、喝酒、上网等恶习,导致不思进取,或逃学而后流失。

二、解决中学生流失现象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

1.每学期初,全镇在学校召开一次普九及义务教育宣传大会,认真落实《九年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再教育。

2.每学年,邀请镇里考上大学有成就的人来校讲演,转变家长和学生观念。对家长进行社会形势教育,提高家长素质,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家长了解当今社会用人既讲学历,又不唯学历,要想真正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必须有实际能力和较高的素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可以常开一些校级,班级的各类活动,如读名著比赛、运动会、书画展、手工艺品展、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借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一些学生的自卑感,使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充分肯定自己的价值,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乐趣。同时,在活动中增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

(三)加强学校管理

学校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管理,美化校园环境,添加教学设备,完善服务设施(包括住宿条件、卫生条件、饮食情况等),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娱乐性,优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办学条件,以此来吸引学生。

上一篇:计划财务装备局工作职责下一篇:《蚕姑娘》教学片断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