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乘加、乘减”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4-08-05

1“乘加、乘减”教学设计与反思(通用11篇)

1.1“乘加、乘减”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一

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是四册教材中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的问题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对于比较聪明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根据学生的基础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以下几点:

一、强化“生活性”,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因此,这节课我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将全班学生的名字按照行列利用多媒体呈现出来,7行6列,并告诉学生我们班有16名女生,问有多少名男生,让学生很清楚的看出,并迅速计算出结果,把计算过程告诉大家。之后又呈现了,学生中的一些相关数学信息:一只玫瑰花3 元,每顿营养餐7元钱,打电话每分钟6角,一根跳绳4元,一吨水4元,每天上6节课,每个星期有7天。将这节课的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学得有兴趣。

二、大胆尝试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曾经参加过马明艳老师讲的数形结合讲座,当时没有很好的消化应用。在我的这节课中,大胆的尝试了一把,学生给了我很好的答卷,学生能够理清楚数学信息中的关系,并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图画出来,利用简单的符号比如圆圈、三角、小圆点、集合图等,加上自己简单的文字注释把题意表述出来,而且还能把自己的理解讲清楚。

三、训练学生审题意识。

审清题目要求是正确解答题目的关键,我为学生出示的题都是文字叙述,在学生画图后再解答,但是往往生活中的题是有色彩的,由声音的,需要观察的。因此,在课的将要结束时,我让学生认真看了教材,一是了解今天学习了什么,二是让学生认识有图有字的题。

在教学中,我也存在一些问题。

1、 没有在黑板上给孩子们一个画图的样板,好让一些学困生有一个基本的数形结合的了解,完全有必要找个学生到前边来画图板眼,老师也好及时的指导。

2、 数形结合的图比较单一,没有出现线段图,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遗憾,我完全可以找一些聪明的同学尝试一下画线段图,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另外可以和中高年级接轨。

3、 对于教学设计,教师备的还不够,有些环节提前于了课件内容,另外课件中还把“顿”错打成了“吨”,有些尴尬。

我想,教学一节成功的课,还要在于老师深挖教材,将教材内容贴近于学生的生活,从这节课我也深深尝到了数形结合的巧妙之处,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注重以下几点:

1、把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作为解决问题的重点。

2、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注意鼓励学生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4、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2.1“乘加、乘减”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二

教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性质;会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经历探索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过程, 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时采用问题变式和几何画板演示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教学实录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温故知新

问题1:B, C两地被建筑物阻隔, 现在要测量出B, C两地间的距离, 但又无法直接去测量, 怎么办?

生:我们可以利用全等来测量B, C两地间的距离.

师:回答非常好!今天我再教大家一种测量的方法 (几何画板演示图1) :分别找出AB和AC的中点D, E, 如果能测量出DE的长度, 也就能知道BC的距离了.你知道其中的奥妙吗?本节课不妨让我们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设计意图

问题情境的创设复习了旧知 (运用全等) , 引出了新知 (三角形的中位线及其性质) , 设置了悬念, 为后面的问题2的操作和例1进一步变式作了铺垫, 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环节:动手动脑, 自主探究

1. 活动体验

问题2:怎样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 使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课前准备好三角形卡片和剪刀, 学生分组操作, 老师巡视指导.)

师:哪位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我相信你能行!

生1:老师, 我来解决.

师:好, 请上台演示.

生1:第一步把这个三角形记为△ABC;第二步分别取AB, AC的中点D, E, 连接DE;第三步△ABC剪成两部分, 将△ADE绕点E旋转180°, 得四边形BCFD, 如图2.

问题3: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

生2: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因为AD=BD, AD=CF, 所以BD=CF, 因为∠A=∠FCE, 所以BD∥CF, 所以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

生3:我有其他方法, 连接AF, CD (图略) , 因为AE=CE, DE=EF, 所以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BD∥CF, 又因为AD=BD, AD=CF, 所以BD=CF, 所以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

师:两名学生说得都很对, 说明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唯一.

问题4:图2中线段DE, BC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生4:DE∥BC.因为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DE∥BC.

师:还有吗?

生5:因为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DF=BC.因为DE=EF, 所以

师:很好, 一般情况我们会从位置和数量上考虑两线段的关系.

2. 自然感悟

师: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像前面的线段DE就是△ABC的中位线.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吗?

生6: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师:回答很到位, 你会用符号语言来表示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吗?

生7:如图2, 若DE是△ABC的中位线, 则DE∥BC且

师:真棒!你认为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没有区别?

生8:三角形的中位线是两边中点的连线, 而中线是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

本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猜想归纳来获得三角形的中位线及其性质.其中中位线与中线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 通过画图比较, 巩固了学生对中位线概念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意图

第三环节:例题变式, 激活思维

例1回到第一环节的问题1, 现在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生1: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可得BC=2DE.

变式:若D, E两地间的距离也无法直接去测量, 怎么办?

生2:可以继续分别找出AD和AE的中点G, H, 若GH的长度能直接测量, 也就能分别知道DE, BC的距离了.

师:回答很精彩, 掌声鼓励一下! (教室里掌声响起, 大家投去赞许的目光!)

例2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 E, F, G, H分别是AB, BC, CD, DA的中点, 我们定义EFGH为中点四边形, 试判断四边形EFGH的形状.

(教师引导学生由多个中点迁移到三角形的中位线及其性质中来, 让学生自然想到只需作一条辅助线即可迎刃而解.)

生3: (上台板演) 解: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连接AC (图略) .因为E, F分别是AB, BC中点, 即EF是△ABC的中位线, 所以理由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并且等于它的一半.在△ADC中, 同样可以得到所以EF∥HG且EF=HG, 所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理由是: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师:真得太好了!当然也可以连接BD来说明.

变式1:老师不小心移动了点B (如图4, 5) , 其他条件不变, 那么例2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呢? (老师拖动点B时, 教室里发出了学生的惊讶声, 感叹图形的神奇变化!)

生4:例2的结论仍然成立, 理由不变.

变式2:当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满足什么条件时, 中点四边形EFGH是菱形?

生5:由前面的结论可知中点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又因为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所以只要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中点四边形EFGH就是菱形.

(此时教室里出现了议论, 有的学生说错了, 有的学生说肯定对!有许多学生举手要求回答, 生6就是其中一位.)

师:生6, 你是如何认为的?

生6:生5张冠李戴了, 他把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错误理解为四边形EFGH的两条对角线了.

师:你认为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应满足什么条件呢?

生6:当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等时, 则中点四边形EFGH是菱形.

师:为什么呢?就由你回答, 我来板演吧.

生6:连接AC, BD (图略) .因为E, F分别是AB, BC中点, 即EF是△ABC的中位线, 所以理由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并且等于它的一半.同理可得因为AC=BD, 所以EF=EH, 我们前面已说明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四边形EFGH是菱形.

变式3:当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满足什么条件时, 中点四边形EFGH是矩形?

生7:当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时, 中点四边形EFGH是矩形. (理由此处略) .

设计意图

本环节巧妙运用了图形变式 (变式1) , 结论变式 (变式2, 3) , 引导学生思考变式例题的思路和方法, 使学生能根据题目的条件或结论灵活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第四环节:学以致用, 变式拓宽

已知:如图6:△ABC中, BM, CN分别是△ABC内角的平分线, 且AM⊥BM于M, AN⊥CN于N, 说明:MN∥BC.

(教师引导并提示学生分别延长AM, AN交直线BC于D, E, 再说明MN是△ADE的中位线.)

变式1:若“BM, CN分别是△ABC内角的平分线”改为“BM, CN分别是△ABC外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 其他条件不变, 试问:上述结论是否还成立?

变式2:若“BM, CN分别是△ABC内角的平分线”改为“BM是△ABC内角的平分线, CN是△ABC外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 其他条件不变, 试问:上述结论是否还成立?

设计意图

此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无法建立直接的联系, 学生易产生思维障碍, 因此需要将问题一步步引向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上, 从而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转化思想的重要性.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畅谈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 同学们有何收获和体会?

生1:学习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和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生2:经历了探索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过程, 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生3:变式训练让我们达到了做一题、会一类、通一片的目的.

……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三角形中位线及其性质, 分别对各种变式问题进行了探讨, 希望同学们今后学数学多动手、动口、动脑, 就一定能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后作业P103的练习1, 2, 3题.

设计意图

与学生共同回忆我们的探索之路, 体会从最初的大胆猜想到一次又一次的检验直到最终的坚信的过程, 提问学生在获取新知方面有哪些收获, 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总结.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争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对新课标下的新课堂的丰富内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效的尝试, 着力做到新课堂是学生发现、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的精彩在于学生的精彩.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精彩的“变式”便体现出数学世界深不可测、魔术般的神奇, 展现了数学学科的趣味横生、妙不可言.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变式, 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暴露问题, 从而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同时, 运用“几何画板”, 通过直观演示, 化静为动, 帮助学生掌握探究性质.这样就使难于理解的知识形象生动, 既熟练技能、掌握方法, 又锻炼学生的思维, 形成能力, 发展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获得终身发展的学习动力.

3.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篇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发展的过程。乘加、乘减这节课是在基本掌握了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对一些生活现象能用数学方法正确列出简便算式,并能根据算式的意义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我感受最深的是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想学生能理解运算顺序,最好的方法是图文结合教学,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理解运算顺序。开课出示主题图后,学生根据主题图中的情况列出算式。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可以列3+3+3+2,3×3 +2 =11 ,但是乘减算式4×3 ――1 =11 学生一下子是想不出来的,这时我结合图意引导学生想:前面三棵都有三个玉米,第四棵为什么只有两个玉米呢?生:我想原来每棵都有三个玉米,小熊拿走了一个。所以原来有4×3 个玉米,再减去小熊拿走的一个:4×3 ――1 =11 。引导学生得出乘减算式后,我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与前面学习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生:这两个算式中都有乘法。师:在一个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相互进行讨论。生: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减法)。师出示算式1+4×3 ,这个算式应该怎么算呢?学生都受到前面的影响(依次计算)。师问:乘3 ,谁乘3 ?是1+4 的和乘3 还是4 乘3 ?学生这时有意识地注意到了这一问题。究竟是谁来乘3 。于是大家得到了共识:是4 乘3 ,那么12 加什么呢?由此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样的题应该怎样算?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得到了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原则。师: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许多事情是要讲究优先的:比如:残疾人坐车优先、军人看病优先等待。乘法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这些特殊人一样,在计算的时候都应该优先。从而让学生深刻领会到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顺序。

通过本课教学,我认为只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才能将知识深刻掌握 。乘车教学反思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4.乘加乘减教教学反思 篇四

洛南县西街小学郭亚娟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验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发展的过程。”这节课中我把教学过程当作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活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1、注重情境的创设。

课一开始,我就向学生呈现了一幅生动形象的小熊掰玉米棒的情境图,并伴以轻松明快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一个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的身心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而且,这个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学生熟悉的、生动的事件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可观察、可思考的材料,创造了表现自我的条件,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在练习中,我巧妙地利用主题图,设计玉米棒的秘密问题,“商店购物”,“小小设计家”等活动,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为枯燥的练习增添了趣味色彩。

2、注重教学的开放。

通过“还剩下几个玉米棒子?”这个问题,教师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教学形式,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

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5.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篇五

1、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实现算法多样化。

学生提出了”还剩几个玉米棒“这个问题后,我通过让学生先认真观察图画,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然后展示自己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享受收获的快乐。

6.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篇六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感觉学生学习有点困难。它要求学生体会到由于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通过创设情景,是顺向思维,学生掌握得还可以,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对中差生来说,理解有点困难。我吸取了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多创设情景、多摆小棒、多说摆的过程。出示主题图:如:在科学活动课上,老师把小朋友按3人一组,分成了3组,还有2人。学生很快想到3个3,再加上多的2人。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可以列3+3+3+2,3×3+2=11,也就是当若干分中有一份与其中一份的数量不同时,可以先用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再加上不同的数。但是乘减算式4×3-1=11学生一下子是想不出来的。这时我结合图意引导学生想:前面3组每组都是3人,第4组为什么只有2个人呢?生:我想原来每组都有3个人,小红可能有事先走了。所以原来有4×3个人,再减去小红走了的1人:4×3-1=11。学生能够想到比4个3少1。也就是说可以假设每份都相同,先用乘法算,再减去所多部分。同时结合摆小棒帮助理解,边摆边说摆的过程,帮助学生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引导学生得出乘减算式后,我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与前面学习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生:这两个算式中都有乘法。师:在一个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相互进行讨论。生: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减法)。

整节课让学生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然后口算式题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充分牢记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回归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后,设计了富有开放性、创造性的题目,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7.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1》教案 篇七

今天这节课主要借助生物组养的金鱼和小朋友一起讨论“乘加乘减”。

正如我所预料的,在经过独立思考、同桌讨论之后,小朋友们很顺利地交流出了这样两种方法:

(1)连加:4+4+4+2=14(条)

(2)先算3个4,再加2:4×3+2=14(条)

当询问有没有其它方法时,二(1)班的田一丁小朋友高高举起了手。他说:“从第一个鱼缸里拿出2条,第二个鱼缸里也拿出2条,第三个里也拿出2条。这样,就有7个2,用7×2算就可以了。”听着这样精彩的.发言,我真是激动不已,这种想法太棒了!看着其他小朋友似懂非懂的神情,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笔画,以帮助他们理解。

前面三个鱼缸中都有4条金鱼,从每个鱼缸里拿出2条,这样的话,每个鱼缸里都有2条鱼,数一数,鱼缸里有4个2条,再加拿出的有3个2条,一共就有7个2条。

寥寥几笔,虽则简单,但非常清楚明了。好多小朋友不禁点头赞同。

既然能设想把鱼拿走,就能设想添加金鱼。于是就有小朋友想到了借2条鱼使每个鱼缸里都有4条,一共是4个4,再从中去掉借走的2条,就是金鱼的总数了。于是又得出了4×4-2=14(条)这样的方法。

8.《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篇八

1、.本课内容编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也就是当若干份中有一份与其他份的数量不同时,可以先用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再加上不同的数,也可以假设每份都相 同,用乘法算,再减去所多部分。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由于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3、让学生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感受了乘法运算的意义,并初步具有了用乘法来计算的意识。这样从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出发,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可观察、思考的素材,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自主解决乘加、乘减问题,建构乘加、乘减问题的模型,形成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地计算。

2、学生能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乘加、乘减”这一问题模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联系生活经验解释连乘的模型,增强探索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乘加、乘减的模型,掌握乘加、乘减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

9.乘加乘减教学实录 篇九

金峨小学 周春香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58~59面。【教学过程】

课前背1到5的乘法口诀

一、复习铺垫

师:听大家刚才口诀背得很熟练,那我们用这些口诀去摘些苹果吧!老师说算式,大家报口诀。

2×2 =

2×4 =

4×4 =

1×3 =

3×2 =

1×4 =

3×3 =

3×4 = 3 + 3 + 3 = + 2 + 2 + 2 = 师:记熟了口诀真好,这么快我们就把一树的苹果摘完了,那你能用口诀解决这几个问题吗?看图列出乘法算式

师:这几幅图都可以直接写成乘法算式,为什么?(加数相同)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大家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解决了问题,老师真开心,希望大家在生活遇到问题也能灵活地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要不,我们先去公园逛逛,(出示公园图)这个公园大家熟悉吗?里面还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呢,我们去找找。(出示木马图)

师:仔细观察,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生:有4组小木马,其中3组每组3人,第4组只有2人。师:有什么药提别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第4组只有2人,不是3人。

师:都看清楚、听明白了吗?你能用小棒代替小朋友摆一摆吗?我请动作最快的小朋友上黑板摆!

师:都摆好了,我们来看一看,黑板上的,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生:有3个3,是指3个木马上都坐了3个小朋友,2是指第4个木马上了2个小朋友,师:都摆对了吗。摆错的找到原因及时修改。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人?

师:能直接用一个算式解决吗?(不能)师:那要怎么做的,请在练习纸上试一试。(师巡视,说有的小朋友写出了几道几道。)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都写好了,我转下来发现大家写的都有不一样,那小组合作讨论一下,看清要求 说清楚:1.你想出了几种方法?

2.算式怎么列?

3.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听仔细:1.同学的方法和你的一样吗?

2.不一样的话,哪里不一样?

小组汇报交流:

方法1:根据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用连加计算,列式:3+3+3+2=11(个)。方法2:前面3匹的人数一样,可以列乘法算式,加上另外2个人。列式:3×3+2=11(个)方法3:假设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是3人,那就是4个3,我们在假设时多加了一个人。此,算完后要把这个人拿走。列式:3×4-1=11(个)

方法4:还可以3+3+3+3-1=11(个)引导观察算式。师:像3+3+3+3-1=11(个)3+3+3+2=11(个)这样的算式是加减混合或连加,那像3×3+2,3×4-1这样的算式,我们也给他们取个名字吧!

师:有乘又有加减的,我们把它们称为乘加、乘减,真是太合适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了乘加、乘减。

师:这些算式里,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生:乘加乘减,简便。师:那我们仔细来思考一下

在3×3+2中,先算什么,求出什么,为什么还要加2?

在3×4-1中,先算什么,求出什么,为什么还要减1?

同桌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乘加乘减的算式都是先算乘法,然后再算加减法。出示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师:小朋友木马玩累了,想吃些桃子,这也有数学问题,看图列算式。做好了让学生说说算式中每部分表示的含义是什么。师:桃子够吃了吗?(够吃了)

四、巩固练习

1、师:他们吃水果,公园里其他小朋友在做什么呢?你能快速算出有多少人在看动画片吗?

此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而且鼓励算法多样化。

2、师:新知识大家运用的很成功啊!要么我们用新知识来一场计算比赛:

5×3-5 =

5×3+5=

5×4+5=

5×2 =

5×4=

5×5= 上下两题对比的形式,使学生了解算式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

五、总结全课,分享收获

师:时间过得真快,仔细回忆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0.连乘、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篇十

同沂庄小学 朱鹏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应用题。

3、让学生通过旧知迁移新知识的方法来学习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1、使学生知道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应用题。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旧知迁移新知识的方法来学习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详细步骤。2×5×6 30+5×7 5×4-10 ⑴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⑵ 得出:

① 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 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⑶ 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

小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样的呢?尝试计算下列各题。0.2×3×0.4 0.3+0.5×7 0.8×9-0.2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情境图。

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

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并列式解答。板书:0.9×0.9×100 提问:0.9×0.9表示什么?为什么把一块正方形的瓷砖的面积乘100呢?求出100块正方形瓷砖能铺81平方米,那100块能铺85平方米吗? 这上一道法的算式,请你说说运算顺序。0.9×0.9×100 = 0.81×100 =81(平方米)81<85 答:100块不够。

“如果是110块够铺吗?

(1)0.9×0.9×110(2)0.9×0.9=0.81(平方米)= 0.81×110 0.81×10+81 =89.1(平方米)89.1>85 = 8.1+81 = 89.1(平方米)

答:110块够。

2、看书质疑

三、巩固练习

1、书本11页的做一做。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的过来。

50.4×1.9-1.8 3.76×0.25+25.8 = 50.4×0.1 = 0.94+25.8 =5.04 =26.74

2、一头狮子重0.28吨,欧洲野牛的重量是它的3.4倍,河马的重量又是野牛的3.5倍,河马的重量是多少吨?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五、作业设计

计算下面各题。

19.4×6.1×2.3 5.67×0.21-0.62 3.25×4.7-7.8 7.2×0.1×28.5 18.1×0.92+3.93 8.72+0.45×0.24

六、板书设计

连乘、乘加、乘减 0.9×0.9×100 = 0.81×100 =81(平方米)81<85 答:100块不够。

“如果是110块够铺吗?

(1)0.9×0.9×110(2)0.9×0.9=0.81(平方米)= 0.81×110 0.81×10+81 =89.1(平方米)89.1>85 = 8.1+81 = 89.1(平方米)

11.1“乘加、乘减”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十一

乘加算式在图中是可视的,对学生来说是真实存在的,而乘减减的部分则是一种虚拟存在,低年级儿童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自然会产生这样的建构偏差。如果凭空让学生列出乘减算式是超越学生的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画、数、划――数形结合,为学生搭了个”脚手架“,理解起来就”有理可据“了。

1、注重趣味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素材和思考空间。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小金鱼走进课堂,课一开始,就向学生呈现了一幅生动形象的鱼缸里小金鱼的情境图,并伴以轻松明快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一个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的身心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而且,这个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学生熟悉的、生动的事件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可观察、可思考的材料,创造了表现自我的条件,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在练习中,我巧妙地利用主题图,让学生思考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可以用哪些方式解答,可借助学具,同时采用赠予小礼物的方式,为学习增添了趣味色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实现算法多样化。

学生提出了”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这个问题后,通过让学生先认真观察图画,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然后展示自己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享受收获的快乐。

在鼓励和引导学生列出几个乘加乘减的算式后,我让学生结合图,展示自己真实的想法,形象具体地说明了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又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了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在这个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获得了收获成功的体验,充分享受着数学学习活动带来的快乐和喜悦。

4、用生活经验作为数学问题的参考

上一篇:央视《朗读者》第一期开场白台词下一篇:断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