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2024-10-12

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表(精选8篇)

1.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篇一

清风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一、所有数学教师一起分析教材,进行商议,确定上课内容。

二、根据教材内容,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共同商讨采用什么方式突破重点,分散难点。本课教学力求使学生做到

1、使学生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初步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一些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以及类比、迁移的学习能力。

三、确定上课教师。

四、具体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新:小数加、减法和乘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二)、引入新课。

(三)、教学新课

1、复习整数除法,说说整数的除法法则是什么?

2、教学例1。让学生看例题,说一说题意。怎样列式?

明确这道题是小数除以什么数?

学生尝试练习,仿算小数的除法。集体讲评。

3、验算

用小数除以整数按刚才这样的计算对吗?现在我们就来进行验算。单价×数量=总价集体订正。

提问:验算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谁再说一说,例1小数除以整数是怎样计算的?

4、做“练一练”的题。

理解每一组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商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为什么商的小数点位置不一样?

你认为小数除以整数每次除得的商要怎样写?商的小数点怎样处理? 仿做小数除法。

5、练习。

三、课堂小结。重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怎样算的?你认为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2010.10.1

5清风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内容:研讨“学习活动设计”《认数》(有效反思之二)

活动情况:

本次业务学习采用先独立解读教材,再集体研讨对话的形式进行: 施恩权:这一个星期,我们就<认数>一单元进行了认真教材解读,今天我们就各自谈谈自己队教材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设计思考。

王科:我觉的这节课的知识点很多,有认识数位、数与数之间的换算、认识1000,还有如何读数。

施建设:是这样的,关键是数位之间的关系,数与数之间的换算,如五个十是多少?学生很容易弄错。

(施恩权质疑:你们认为这些重点内容中哪一块对学生来说最难?)施建设:数位之间的关系。

(施恩权:准备怎么突破?)

王科:孩子们知道10个100是1000吗?所以在拨计数器时可以突破。严晓冬:我认为我们可以再看教材的安排。(1)本单元的知识点较多,教材注意了知识结构的优化组合,按几百——几百几十——几百几十几的顺序分段安排数的认识,这样的安排遵循了由易到难、由基本到复杂的认数规律。我们就第一课时如何安排?这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如果这一点突破了,刚才我们所认为的重点和难点就迎刃而解。教材中借助木块和计数器认识数。木块是第一次出现的学具,以往都是以小棒作为数数的工具,由于这个学期学的是千以内的数,用小棒很难表示,所以选用小方块作为学具。我们来看P16的例题,可以看到一个方块表示“一”,10条方块拼成一片表示“一百”,10片方块堆成一个正方体表示“一千”。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认识这些新的学具,尽快让学生熟悉1个、1条、1片、1堆小方块表示的意思。利用计数器读数、写

数,同时落实千位,拓展学生对数位顺序的认识;

施恩权:(2)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数让学生读、写、计算,教材里有很多,如电表度数、字典页码;(3)介绍其他学科的知识,促进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如P20第四题、P30第四题(看一看),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4)用多种形式表示数,加深对数的意义和大小的理解。除了刚才所提到的用木块、计数器表示数以外,P17第一题出现了数轴,P20出现了人民币,P21出现了木料堆,P21出现了邮票书本,P23出现了练习本。(5)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如P30的第一题,要求学生“用10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培养学生用量化的思想观察生活中的事和物,用数精确地描述和交流信息的能力。(6)重视估计,继续练习用日常用语表示数量间的大小悬殊状况。如P17的第一题、P18的第三题、P25的第五题、P28的第六题、P29的第七到第九题、P32的第十二和十三题,老师们可以自己去看一看。

施建设:谈教学设想及意图。想用故事导入,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认数还是比较枯燥的。

王科:从学生自己收集的信息入手,让学生自己读解决会读的问题。严晓冬:我认为可以先复习数的组成。突破满十进一的迁移。

施恩权总结:不管怎样导入,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触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就好。中间对整百数的认识和对这些数的真实感觉也是这节课重中之重。准备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将是我们这节课重点思考的。下星期我们每个人就这节课进行实践,然后主要对课堂导入部分和如何认识整百数进行薇格分析。

我们也思考一下,这节课完了以后,给学生留下了什么?这一单元上完了,孩子们会在哪些方面得到提升?

2010.9.17

2.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篇二

一、观念更新、角色转变是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前提条件

1. 加强教师培训力度, 更新教学观

每一个学校, 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习, 独立思考, 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 创新思维, 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但我们教师教育观念已经妨碍了学生创新精神能力。因此, 我们通过培训, 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并树立了以下教育新观念: (一) 树立“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的基本观 (二) 树立“学生自主发展、倡导体验参与”的活动观 (三) 树立“注重过程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观。

2. 加强校际交流、观摩学习转变教师角色

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也必然要求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不应再是过去单一的“知识传播者”, 而应扮演好更多的角色。学校尽可能创造条件, 多给教师到各校学习取经的机会, 每年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供教师外出学习, 开阔了教师的视野, 同时还了解了学科的新动向, 新经验、新方法、新举措, 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促进了本校的教学教研工作。

3.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努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两年来, 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切实抓好新课程的培训和学科专业培训, 增强课改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使每一位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积极参与课改实验。学校曾多次派教师, 赴外地参加研讨活动或观摩名师精品课, 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平时我们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 每周三集中进行业务学习, 平时进行个人自学, 每人每学期都有5000字以上的理论学习笔记。我校已建立集体备课室, 学校网站, 教师资料随时可以上传下载, 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二、健全组织是抓好“集体备课”活动的有力保障

1. 成立集体备课管理小组

对各备课组的教研工作, 除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外, 还要建立集体备课管理小组和考核机制, 奖优罚劣。以主管教学的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年级主任经常深入各备课组中去, 指导和检查其活动情况,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 应帮助解决和采纳。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 选聘责任心强, 工作有能力、有威望的教师担任备课组长

一个团队的灵魂, 起核心作用的是领头羊。组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整个团队。做好备课组长的前提, 是要让备课组的其他教师信服。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 在教学业务上, 备课组长得是十分出色的。平时, 认真钻研教材, 钻研教法、学法, 努力上好每一堂课, 尽力把自己优秀的课堂教学展示给同年级的教师看。其次, 注重学习。第三, 乐于奉献, 做好带头羊。基于以上条件, 我校采取竞聘的方式来选定备课组长。

3. 凝心聚力, 构建协作团队

集体备课, 注重的是发挥备课组成员集体的智慧, 需要的是全员主动积极地参与。因此, 我们在备课组内实行了一系列的制度保障。首先, 在备课组内实行捆绑考核, 组长负总责, 全员拧成一股绳。这样, 成员把自己教育教学中的想法、观点、建议提出来, 供大家交流、取长补短。其次, 建立激励机制。备课组内哪位教师提出的设计, 对课堂教学有指导性, 或设计的题目能在期末考试中出现, 可以对其组内评定进行加分, 这样有效地保证了教师的积极性。在我们教研组, 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每学期, 教研组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及区内的各种教研活动, 全员参与集体备课, 各抒己见, 对一节课或一种想法进行研讨。

4. 健全制度, 积极开展活动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要发展、要生存, 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同样未来的教师要生存要发展, 必须具有过硬的本领。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我们精心制定了《咸安区实验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咸安区实验中小学校本教研制度》《咸安区实验中小学校本教研奖惩方案》《咸安区实验中小学校本教研问题征集卡》。通过规范、科学的管理, 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增强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每学期学校都要举行专题讲座培训、专题研讨会、进行教师公开课或赛教活动, 通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成长。

三、创新形式是推动“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手段

1. 电子备课成为“集体备课”的一道风景

近年来, 我校学生人数不断增长, 班额大、教师负担重。为了切实减轻教师负担, 提高备课水平和教学质量, 我们大胆改革。去年, 我们学校教师实施集体电子备课, 将集体的智慧与知识, 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 通过教学信息的交流与互补。在课前, 对教材、对学生、对教法、对学法、对课程资源等进行充分的准备与整合, 以及课后对上课情况的充分反思和提出改进策略, 从而达到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增多教师用于教学研究的时间, 注重研究素材的积累, 最终形成协作交流、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局面。

2. 模拟试教是解决备课难题的最佳方法

我校对存在较多分歧的课题, 先在某一班级进行模拟试教, 然后再进行集体研讨, 最后确定最佳方案。

3. 改进听、评课模式, 提高团队效率

听课的方式可采用跟踪听课, 推门听课, 预先通知听课、研讨课、示范课等。我校每学期都举行以备课组长、骨干教师示范课为主, 年青教师跟踪听课为辅。听课者在听课过程中, 填写好详细的听课记录, 听完课后, 组长召集大家评课, 发挥团队力量, 集思广益, 博采众长。形成统一上课教案并建档, 以备来年修改并补充, 所有资料上传校园网站, 以达到资源共享。

4. 教学反思是集体备课成功的必要环节

为了提高教研质量, 我校的每位教师都要做好教学反思工作。不仅在教材处理, 教法、作业布置上等进行反思;全组教师对组内工作也进行了反思, 总结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根据学校工作的重点, 并结合本组的学科特点, 然后共同制定组内计划翔实, 可操作性强, 贴合教师实际的工作计划。每项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标, 同时也制定了很多措施, 保证计划的落实。教师在反思中学习, 在反思中提高。

5. 保证备课组活动时间, 使备课组活动常规化

3.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篇三

一、合作加创新,发挥集体备课优势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集体备课的初衷是为了浓郁教研氛围,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实现同伴互助。特别是在一些青年教师较多的备课组,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对教材把握不到位,教学技能不熟练,集体备课能实现以老带新,团队合作,资源共享,节约备课时间,减少组内差异,提升备课组整体水平等作用。集体备课中一个重要的抓手是“讲学稿”的使用,师生共用讲学稿一般都源于对东庐中学的学习借鉴,东庐中学讲学稿的备课模式是“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各学校实施的集体备课模式也基本如此。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感到集体备课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了一定的优势:

1.可以集思广益,发挥集体合力。特别是在个人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取长补短,实现互补,学习他人的先进教学方法和经验。

2.可以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合作、探究、创新”的理念,促进教学相长,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好课堂教学和阶段教学的基本流程,实现备课组教学同步性,也有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推进,同时体现了对全体学生的公平负责。

3.集体备课可以实现备课组教学同步。集体备课包括几个重要环节:统一教学目标和要求、统一使用教学案、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质量检测。五个统一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能较好地实现组内教学的同步性,保证组内全体教学质量的同步提高。

4.强调集体备课可以强化备课组成员内集体责任意识,促进组内成员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从学校的情况看,同一备课组老师一般会安排在同一办公室就近位置,因而除学校规定的定点定时的备课活动外,教师即时即需的教学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这种即时即需的教研活动建立在备课组长认真负责,组员积极主动、齐心协力、坦荡无私的基础上,这样的备课活动发挥着良好的教学效应,去年学校初三语文组在中考中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就得益于这种集体备课形式。

二、研究加实践,减少集体备课弊端

我个人认为成功的集体备课至少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1.组内骨干教师心胸开阔,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愿意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与组员分享,有较强的组织号召能力。学校的化学备课组一直是优秀备课组,教研组长金新宇老师是无锡市教学能手,多年来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给全体成员,即便是年轻教师在教学上超过了她,她还是热情为大家服务,有的年轻教师有懒惰情绪,她也是反复督促,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在她的带动下,化学组在历年的中考中都有出色的表现。

2.组内青年教师要有积极向上的专业发展要求,肯虚心学习,且在学习中注重钻研,发挥个性特长和创新精神。光有骨干教师的带领,青年教师不注重学习思考,只会拿来主义,甚至拿来都不像的肯定达不到实际的效果。

3.学校管理要对集体备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定时间、定地点、重检查考核,从外部机制上督促集体备课落实到位。

这三个要素任何一个环节弱化,则都会大大减弱集体备课的优势效应,使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既达不到教学合作共同进步的目的,也无法实现备课组成绩的均衡提升。

笔者从对所在学校集体备课的现状观察中发现,有些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病:

1.集体备课成为备课组长的备课,组员们拿来主义。忙了个别人,减少了大家的备课时间,但缺乏了自主备课、自主钻研的环节,滋长了懒惰思想,不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尽管学校一再强调集体备课要发挥集体智慧,但在老师作业批改辅导时间满负荷的情况下,组员们往往以没有时间、工作累、水平低等种种借口,把集体备课任务推给备课组长去承担。

2.教学技能薄弱且进取心不强的教师拖备课组后腿。特别是在学校制定的考核奖励机制中重视了备课组的集体质量,把全组人员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学能力强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在现有岗位聘任制度下,就学校能力来说对于那些落后的教师暂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强有力的惩处办法,往往是教不好就少教或不教本学科,经济利益没有太大影响,有的少教了反而更自在无压力,这样的情况必然挫伤另一部分教师的工作热情,致使一些组内的骨干教师对集体备课缺乏热情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三、引导加管理,优化集体备课效应

鉴于集体备课中出现的以上一些问题,应采取措施强化集体备课的优势效应,弱化集体备课的消极成分,学校可以从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加以引领和管理。

1.加强对教师职业操守、职业精神的教育,要求在集体备课中发挥每一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人人有任务,任务主动做。备课成果既体现集体智慧的统一性,又融入个性风格的差异性。

2.学校在实现科学管理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教育,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以集体备课机制为平台,注重引导教师向学习型、反思型教师发展,建立优秀教师推介制度,把一些品质好、有自身专业发展要求的教师向外向上推荐,以专业荣誉激励人,鼓励教师在集体备课中扩大影响力,提升学习力和教学能力。

3.要慎重挑选备课组长人选,备课组长首先要专业知识过硬,其次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还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以保证集体备课规范有序到位。

4.作业练习要适量,避免题海战术,减少重复练习。让教师从作业和试卷中解脱出来,保证教师的备课时间,多研究教材重难点;多研究不同学生的学习力,寻找因材施教的对策;多研究45分钟教学的合理布局,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5.加强对教师基本功考核,每学期可以要求每一位教师提供一份原创的优质备课教学案,出好一份回家作业、一份课堂练习、一份阶段性检测卷,甚至是期中期末试卷。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形式、不同学生、不同教学要求出好相应的作业练习和试卷,逐渐养成自觉的教学研究习惯。学校把对教师集体备课要求纳入教师教学过程考核中。

6.注重集体备课中统一性和个性相结合。在理解把握课程标准、研究分析教材、确定教学整体目标、遵循普遍的教学规律方面要相对的统一,强调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学案、统一作业、统一质检,等等。而在具体的教学方法方式上,则倡导统一中有自主、统一中有灵活、统一中有创新,鼓励教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集体备课仍要以个体的独立备课作基础,把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有机结合起来,集体备课活动前的准备、集体备课时的研讨、集体备课后个体内化吸收和外化操作的过程都要强调个体备课的质量。

总之,集体备课作为时下大家比较推崇的校本教研方式,其存在的意义也是不可一概而论的。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都会使集体备课的实施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我们大可不必理会专家们站在不同立场观点上对集体备课的褒与贬,我们要做的始终是扬其长、避其短,探索出一条结合学校校情、师情、学情的集体备课之路。

4.九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篇四

孙慧娟

王静

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锐角三角函数和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3)讨论8、9节课的练习内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毛慧慧:

活动日期: 15.3.22 周次: 3 参加人:毛慧慧

孙慧娟

王静

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第二十一章解直角三角形的复习小结,20.1二次函数和20.2二次函数的图象(1-2)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3)讨论8、9节课的练习内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孙慧娟:

活动日期: 15.4.11 周次: 5 参加人:毛慧慧

孙慧娟

王静

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解直角三角形小结和二次函数及图象4个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二次函数的图象和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共5个教案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3)讨论月考试卷的分工和重点、难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王静:

活动日期: 15.4.26 周次:7 参加人:毛慧慧

孙慧娟

王静

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二次函数的图象和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共5个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3)确定五一的分层假期作业。

(4)完成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共7个教案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3)讨论月考的阅卷和分析工作。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袁亚利:

活动日期: 15.5.10 周次:9 参加人:毛慧慧

孙慧娟

王静

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共5个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3)根据学生实际补充相应练习题。(4)完成反比例函数和本章小结的教案。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3)根据月考情况,研讨查漏补缺的具体措施。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毛慧慧:

活动日期: 15.5.27 周次: 11 参加人:毛慧慧

孙慧娟

王静

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反比例函数和本章小结的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3)根据学生实际补充相应练习题。(4)完成22.1——22.3的教案。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3)研讨期中考试的复习计划。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孙慧娟:

活动日期: 15.6.8 周次: 13 参加人:毛慧慧

孙慧娟

王静

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22.1——22.3的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3)根据学生实际补充相应练习题。(4)完成圆周角和小结的教案。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3)进行期中考试的复习。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王静:

活动日期: 15.6.21 周次: 15 参加人:毛慧慧

孙慧娟

王静

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圆周角和小结的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3)根据学生实际补充相应练习题。(4)下周考试,暂时没有教案。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5.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篇五

时间:6月4日

地点:三年级语文办公室

参会人:三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内容:第七组课文集体备课

记录、整理:谭虹

过程:

一、老师们发就本单元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唐开菊:本单元围绕“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内容,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国际理解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一个主题,就是希望通过教育的作用,增进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之间人们的沟通、理解、宽容与尊重,实现全人类相互交流、合作,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国际理解和友好”是本单元的单元主题,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个专题作为本组所有课文的中心思想,我们要做的是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每一篇课文具体丰富的思想内涵。我想把握了主题也就把握了文章的整体。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大难点。

陈佳宁:继续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阅读教学要指导学生理解内容,掌握语言规律、语言的表现形式、遣词造句、写作方法、语文知识……要重视默读,低年级开始学习,中年级初步学会,高年级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培养对新鲜语汇的敏感,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

杨华: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朗读有助于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因声解义,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它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例如在教学《太阳是大家的》一课时,我们可以发挥诗歌朗朗上口的特点,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充分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训练过程。要善于用指导朗读和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培养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

谭虹: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买木雕的少年》一课时,我认为可以借鉴上次全州小语比赛宣恩赛区的老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抓住重点词“你是中国人吗

?”来质疑。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营造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体,实现接触零距离,沟通无障碍;有问题随时提出,有想法随时发表,平等对话,无拘无束交流。

徐燕:在本组课文的教学中,我们都要注意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疑问难。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这些体验和感受,可以是对阅读材料的某些部分特别喜爱,特别受感动或特别受启发;可以是就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词、句、段)或主要的问题发表见解;可以是自己的想象甚至是“突发奇想”;可以是对课文内容、写法的评价或对课文的补充、修正……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有思考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善于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把学生的理解与体会逐步引向深入;善于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和讲解,努力做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李永冬:教学精读课文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就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入。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果。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要用单一的评价尺度限制学生。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6.中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 篇六

时间:2013年12月2日

地点:二楼集体办公室

主讲人:张家树

参与人员:王树仁、范祥军、宁树成、李平、胡青林

课题《女娲造人》 科目:语文

年级:七年级

主讲人:张家树

审核人:王树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熟悉课文,生动复述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理解本文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发挥自己联想、想象力来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运用联想、想象创编神话故事;进一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我们祖先大胆奇特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养成课外搜索、整理资料,勤于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难点 学习本文大胆而奇特的想象、联想手法,学写想象类文章。

三、教学设计

(一)播放动画,激情导入

同学们,很高兴能和大家一同走进语文天地。在这块天地里,有一块古代文学的神奇瑰宝,它就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神话。大家喜欢神话吗?就让我们在这优雅的古典乐曲声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飞向那令人向往的神话殿堂吧!

(播放多媒体 展开想象翅膀,飞向神话殿堂)

那里正上演着一幕幕神奇而美妙的故事呢。请看两段配乐动画,看后说出它们的名称。(播放多媒体配乐动画《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

你还知道与女娲有关的什么神话故事?

(引出课题:《女娲造人》,播放多媒体女娲造人图片)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答

(将学生分成“探索组”“发现组”,两大组展开质疑答疑比赛)

1、看到课题,同学们很想知道文中一些什么内容呢?

2、带着这些疑问,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作标记。(播放背景音乐)

3、读后请你以女娲的身份口气回答你想知道的问题,注意语气感情。

两大组解答比赛,形成板书:

(三)再读课文,对比讨论

同学们整体感知了故事情节,现在让我们走近作家袁珂--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丰富的想象。(播放幻灯片5配乐朗读:大家好,我是袁珂,生于1916年,四川人。爱写神话,人称“神话学家”。我的作品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等。其中《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我根据《风俗通》中的两则短文改编的《女娲造人》的故事,希望大家认真比较一下,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风俗通》两则短文译文:

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1、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交流,看看作者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作者的想象力?

2、小组代表整理解答:

想象的内容:

①造人动机的产生②造人的具体过程③女娲的心理情绪④人造出后的欢快场面⑤作者的评述。其中③④两点最见作者的想象力。

3、师点评小结:这些情节都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无法对人类的起源作出科学的解说而大胆创造出来的。它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可贵的创造力和强烈的探求精神。

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我们可以对人类的起源问题作出一些科学的解释。同学们能不能对人类的起源问题作出一些科学的解说呢?

人类起源学说有:传统的古猿进化说;最新的海猿说;海陆双祖先复合说;外星人说;尘埃说等等众说纷纭,各有道理。

可见茫茫宇宙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发现,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四)细读课文,品味探究

同学们体会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再来认识故事中的焦点人物女娲,品读课文语言,感受人类诞生的喜悦。(播放多媒体小组讨论)

1、四人小组交流:

①你喜欢女娲吗?为什么?请用“我喜欢(不喜欢)女娲,因为--”说话。

②找出人类诞生时的欢呼场面及女娲此时的心理、感情的语句,加以品读体会,谈谈你的感受。(播放多媒体 学生对照女娲造人动画片断体会喜悦感)

③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女娲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播放多媒体认识女娲:神通广大的神 勤劳聪明的人)

2、教师评价整理: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独,喜悦之情,她创造了人类,一声“妈妈”让她享受到了做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忙忙碌碌,像母亲一样勤劳智慧。神性与人性在女娲身上得到高度的统一。从女娲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这种崇高的母爱不正是我们人类生生不息的源泉吗?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与探求精神。女娲不正是一个创造者吗?这种创造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

女娲的勤劳、智慧、坚持不懈何尝不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

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神话的情节是想象的,想象大胆奇特而又合情合理,这是神话的两大亮点。(播放多媒体神话的亮点:大胆奇特 合情合理)

现在就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进行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吧--(播放多媒体放飞想象的翅膀)

(五)拓展延伸,放飞想象

1、口头表达:请你改编女娲造人的原因,经过或方法。(“探索组”“发现组”作好准备,看哪个组的改编最奇最新最合情理)

参考示例:

她造出了第一个小人,可以让这个小人帮她再造人

她既然神通广大,可以叫天上的天兵天将帮她造人

她应该让天下大雨,雨点溅落到地上,就是一个一个的小娃娃。

她本领既然那么大,她用手一指,地上的万物就变成人了

她吹一口仙气,就变成一个一个的人

她可以让石头变成人

她可以用荷花、莲藕造人

......2、书面表达:请你想象几十万年后未来人的外形生活情况(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人执笔。

3、两大组组长收集书面材料,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参考示例:几十万年后的人应该是没有头发,头发是烦恼丝,没有头发就不会有烦恼。他们应该生活在没有战争,没有环境污染的世界上。

他们应该有三头六臂,聪明、有力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们穿着超薄的衣服,这些衣服既散热又保暖,随季节而变化。

他们不知道饥饿,生活在海底。

他们长着翅膀,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自由自在。

他们的皮肤会变色,感情起了变化,肤色就会变。

他们住的房子吊在半空,想飘就飘,可以住在家里游览各地的美景。

他们的头应该很大,手很小,腿很短,因为多脑力劳动、少体力劳动的缘故。

他们像机器人一样有特异功能,是超能力的人。

......(六)课堂总结,赠送名言

1、同学们,想象多么重要!神话离不开想象,生活离不开想象,科学更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发明创造;没有想象,就没有中国神舟载人飞船的升空;没有想象,更没有美国“勇气号”对火星的探测......记住:“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最后赠送两句有关想象的至理名言与大家一起共勉!(播放多媒体赠送名言)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 ─ ─ 〖爱因斯坦〗现代科学巨匠

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够实现。

─ ─ ─刻在美国肯尼迪宇航中心大门上的人类誓言

2、布置课外作业:(播放多媒体)

①收集有关图片及书面材料,办一期黑板报,描绘未来人类;

②将文中的故事或你改编的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或弟妹听。

③阅读综合性学习有关资料,追寻人类起源,浏览科普网站:

7.探索集体备课 篇七

新课程改革推进到今天, 我们面对的还是这样一个问题:新课程改革, 到底要改变什么?从改变课程, 改变教学方法到改变考试方式, 教育界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大动干戈, 但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分数还是那个分数, 课堂还是那个课堂。负担还是那个负担。其实原因很简单, 因为教师还是那个教师。面对新的课程, 新的教育理念, 很多教师还是固执地习惯性地摆弄自己的三斧头;还是年复一年地用现成的教案一板一眼地在一问一答中完成文本的浅读, 知识的传递。在机械的重复练习中完成只是习题的学得和知识的巩固, 教学还是缺乏明显的广度和深度。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确立“大学习、终身学习”的生活态度, 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教师的学习态度。但现实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始终认为自己在学生面前是“教”师, “教”是教师的尊严和法宝, 还是不愿像学生一样去做好学生, 从而做好“学师”。宁愿占用大量学生的时间重复低效的“教”, 不愿自己去花很多的时间认真钻研高效的学, 从而尽可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久而久之, 教师的学习能力在退化, 其结果必然影响教师教的能力, 进而影响学生学的能力。教师只有从学习和学生的视角理解教材和教学过程, 才能真正实现教案向学案的转化, 教和学的相辅和相成。因此可以说, 把我们的教师下放, 让他们当好学生, 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学校实现高效课堂, 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师教学中的基础环节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 改变过去备课中个人保守、盲目、随意、肤浅等问题无疑是实现高效课堂,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症结所在。只有注重在备课的深度、广度方面进行深入钻研、领悟, 才能自觉地实现教材知识的再创造再加工, 才能使自己的教学避免单一化, 达到一个新层次、新境界。俗话说: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借鉴他人行之有效的方法, 可以使自己获益匪浅。备课时, 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 可以在课程、教法、学法等方面吸取营养, 充实自己。从这个意义上看, 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 促进以老带新, 以新促老, 集思广益, 博采众长, 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 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 无疑是个教师学习成长的平台, 有利于教师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 是富“水”济“花”的好办法。实践中, 我校认识到, 集体备课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管理活动, 也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研究活动, 既需要管理层的合理引导, 更需要教师们的积极配合。集体备课的首要工作, 是抓好对备课组的制度管理和组织管理。

集体备课, 搞不好会变味。刚开始的时候, 教师们没有认真钻研教材, 没有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更没有认真考虑教法, 集体备课时, 就你一句我一句不得要领地胡扯一通, 结果一无所得。后来, 大家总结了经验教训, 一改以往的做法, 设想出一套要求明确、内容具体的集体备课模式。我们的做法是用刚性的程序保证集体备课的广度展开, 我们的集体备课排除一切干扰, 每周六固定三个小时, 分四个备课单元进行, 每个单元设定一个主持人。第一单元:课堂会诊, 每次集体备课有1—2名青年教师上课15分钟 (单元中的重难点) , 其他教师做学生, 在课堂情境中学会处理预设与生成, 反思与优化。课后全组教师进行会诊式讨论, 为保证质量, 会诊过程作小组记录。第二单元, 教材解读:全组教师认真阅读教材, 读通读懂, 分析知识架构, 把握难度梯度, 为保证这一讨论的厚实性, 每周二之前, 各备课组长将教材解读任务要求通知到每个教师, 教师要通过教材, 教案及网上查询资料完成必要的自学并做好书面作业, 活动时在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的引领下重点围绕目标有效、方法有效、思维有效、训练有效的要求进行教材的有效解读。第三单元, 教学案例剖析:备课前一周, 由备课组长确定案例内容, 全组教师必须提前备好规定教案, 在活动时各抒己见, 重点围绕教学目标为什么这样确定?教学环节为什么这样设置?作业设计要达到什么目的进行广泛的交流, 求同存异、去伪存真, 进一步明确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这两个备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第四单元, 教学反思, 教师针对上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或情景再现, 或媒体演示, 或作业展示, 或疑难会诊, 全体教师进行反思讨论。为了保证各年级备课组的教学质量, 教导处对备课组的活动不仅提出要求, 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指导, 从备课的程序、讨论的内容等方面进行指导。每次集体备课前, 都要将各组活动准备, 活动内容汇总成表, 包括主持人, 主讲人, 上课人一一在列, 既明确职责要求, 也便于监督和规范, 活动结束要形成书面记录。每学期学校对教师的集体备课情况都进行比较性评价, 评价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的活动频率和深度;对教师的备课笔记进行展示, 并由全学科组教师比较性评价;学年末对教学成绩优秀的学科组提高学科质量系数, 直接与经济挂钩, 以此来促进备课组建设。

●认识与体会

1. 集体备课要体现集体智慧优势

备课组作为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基层小组, 最有能力、最有条件吸取新的教学思想, 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无论管理层抑或备课小组, 都应具备创新意识, 博采众长, 努力把集体备课活动变成学习新思想、尝试新教法的科研活动。必须让中、青年教师当好学生, 老年教师当好评委, 骨干教师当好导师, 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 集体备课要有效, 必须要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有分工才能合作, 有合作才能有集体优势, 青年教师应该成为集体备课的主体, 成为最大的受益者。骨干教师应该成为灵魂, 成为示教和自我提升的引领者, 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发挥不同的作用, 是保证集体备课真正有效的关键。

2. 集体备课要明确是教学的一种准备

集体备课在实施过程中如果追求所谓的统一、高质, 必然导致一部分主备人为了追求所谓的完美, 不是从自身对教材的研究出发, 不是从本校师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备课, 一些教师直接把名师的教案或实录剪贴过来打印出来, 又不进行结合实际的重新整合修改加工和完善, 在这样的教案中, 我们找不到教师自我研读教材的心得与感悟, 也找不到教师自我对教学程序的精心设计, 更谈不上教师对备课和课堂的教学得失的反思与改进。教师走进课堂所使用的所谓集体教案既没有明确的目标定位, 也没有精细完整的教学流程, 教学的随意性和无效现象随处可见, 这样的课堂要想取得高效益即使不是一句空话, 也只能是一个天方夜谭的故事。集体备课不能与集体教案对应, 集体备课是教师知识储备、方法准备、策略预备的学习过程, 进行集体备课之前, 要先明确备课的内容, 提出备课任务, 要求教师先认真钻研教材, 吃透教材,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把握好重点和难点, 确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方向, 充实与教材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素材。此外, 还要求教师认真阅读与教材有关的报纸杂志。这样, 才能了解有关教法、学法, 才能吸取他人好的教学经验, 开阔自己的视野。做好这项工作, 不仅为课堂教学做好了学习准备, 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集体备课时要围绕备教材、备教法学法、备学生展开, 着力解决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这两个问题, 为课堂教学做预设和生成准备。在教学过程中, 总会有一些“意外”发生, 如何应对这些“意外”, 往往可以成为备课活动中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因此, 教师们的教学反思就显得尤其重要。在集体备课时为教师提供这样的一个渠道和平台, 能使教师吃一堑长一智, 为教师的成熟和成长做好准备。

3. 集体备课必须培养学习精神

当今世界, 科技突飞猛进, 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 旧知识淘汰很快, 作为教师的我们知识够用吗?我们能守着不变的知识教几十年的书吗?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选择性、多元化、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等诸多特性使教师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一个真正深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一定是一位热爱读书、善于思考、勇于丰富自我和超越自我的人。学习, 不断提升着教师自身的学养;学习, 不断丰富着教师的阅历;学习, 不断升华着教师的思想和境界。学习是相互的, 我们有必要向名师学习, 更要学会向同事学习。教师要敢于把自己放在新课程的手术台上解剖, “蹲”下身来, 摘下面具, 敞开心扉, 敢于承认自己许多方面的无知, 亮出真实的自我。看到差距才会懂得努力, 看到不足才会学习进步, 这是教师有修养的一种表现。学会与同事交流, 让知识的火花在碰撞中闪光, 学会与自己交流, 与书籍交流, 让教与学生成教育智慧的契合点。教师应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 并把自己置于终身学习的地位。

8.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篇八

以下就是我经历集体备课的一个相关的教学案例的片断,以及几点教学反思:

一、案例背景

我校是一个年轻人占教师队伍比重较大的学校,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在教学教研方面的经验都非常匮乏,而且对于教学的重难点也难以准确把握。要解决这个问题,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就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而集体备课这种模式就可以很好地起到这种作用。与此同时,年轻教师有思维活跃的优势,反过来也会对激发老教师的教学灵感有极大的帮助。

(北师大版Module 7 Unit 20 Lesson 1 Futurology. 阅读课)当备课组上到这一课时,由于我比同备课组的其他老师慢一节课,所以我就询问了一下各位老师上完这节课后的体会,大多都反映课堂及其沉闷,效果不好。究其原因有两点:1)文章内容抽象,不是很能吸引学生;2)集体备课时,大家的思维定势禁锢了该节课的发挥的自由,因为平时阅读课的流程是四个环节:生词→泛读(设置一到两个概括性较强的问题学生回答)→精读(设置一些更细节的问题,以求学生对文章有更详细的了解) →学生划出文章当中不理解的短语及句子,恰巧这节课课文中设置的问题又很无趣。这样一来,学生就很自然会排斥这节课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对第二、三个环节作了局部调整,保留了一、四环节。

二、案例过程

考虑到文章的篇幅太长,不符合我们平常阅读字数的规定,首先,我将文章分成了两部分,且对两部分作了不同的处理。

第一部分,文章的难度不算很大,为了节省时间(因为处理第二部分的内容是重心),我将泛读与精读合并成一个环节,因此保留了原课件中的两个代表性的问题:1.What is happening this weekend? 2.What will be the experts discussing about? 既能高度概括,又能兼顾细节。其中第二个问题还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答案是:They will be discussing the endless possibilities of the future. 于是我紧接着问了一个问题:If you were the experts, could you predict what the endless possibilities are in the future? 很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环节。

第二部分,我引入了竞争环节,将班上的同学分成若干组,指导他们在合上课本的情况下以组为单位讨论并发挥想象预测,然后各组派代表陈述预测结果,中间可以补充,我负责将要点板书在黑板上,各组陈述完成之后,学生要返回到文章第二部分中去阅读,去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和专家们的预测吻合,吻合度高者获胜。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高了,课堂气氛也很好,文章的阅读任务也轻松地完成了。

三、案例反思

通过这样的一节课,笔者认为,单纯的依靠集体备课是不够的,教学中的合作,必须是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一节课下来,既要将课程当中精髓的东西到位地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顾及到尽可能多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我反思了以下几个问题:

1.集体备课绝对不能取代个人备课,必须是两者结合,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集体备课固然有它的价值,但太过依赖它将会使其流于形式,从而忽视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学方法也会有所区别,通过个人与集体融合的备课加上独特的风格,使教学可以达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目的。

2.个人备课应当更多地容入自己个性化的东西,体现教学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教学是极富激情和鲜明个性的行为,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而且个性是不能替代,也不能复制的,你的课堂也应该如此。

3. 个人备课时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做到有取有舍,重点突出,并且要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适合自己班级的教学内容。

4.保证课堂教学的连贯性。有时候,当过分依赖集体备课的教案时,由于毕竟不全是自己的思路,即使在你上课之前已经读得很熟,但总觉得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在牵引你,受人思维之阻,使你不时地要去翻阅教案,讲课的连贯性也会大打折扣,很难表现自如。所以,我们应当在仔细研究集体备课后再定夺教案,树立自己的风格,那样课堂教学就会前后贯通,轻松自如。

上一篇:有关母亲节作文:母亲节那天下一篇:白居易诗歌中的盛唐音乐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