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国际化培养(共8篇)
1.创新型人才国际化培养 篇一
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借鉴
介绍西方几种典型的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应学习和借鉴西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从课程体系设置、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体系等5-面,加强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作 者:余蕾 Yu Lei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刊 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42.0关键词:高等教育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经验借鉴
2.创新型人才国际化培养 篇二
关键词:国际化创新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
一、绪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跟世界各国, 特别是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交流不断扩大。精通两国语言, 能为彼此沟通构筑桥梁的的优秀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如今, 掌握日语的人才之中, 基础知识扎实, 同时能跟国际接轨, 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还比较匮乏。
二、国际化创新型日语人才所具备的素质
笔者认为, 国际化创新型日语人才应具备以下几种素质。
1. 首先应该身心健康, 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精力充沛, 能吃苦, 能够灵机应变, 适应各种环境。
而且应该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有自信心。
2. 应该有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 具有强烈的进取心。
敢闯敢拼, 具有创新的激情, 而且要有团队精神。
3. 需要具备优秀的人格。
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善于跟他人合作以及共处, 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 在做国际人的同时不至于丧失中华民族的人格和国格。
4. 拥有较高智商, 基础理论扎实、科学知识丰富、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有较高的日语专业水平。
5. 应该具有很强的自我学习与探索的能力。
6. 善于交际, 具有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具有以上几种素质的人才方可以界定为国际化创新型日语人才, 但是很多人才这些素质表现得不明显, 要求教师和用人单位善于去发掘这类人才的潜质。
三、传统日语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之弊端
目前在我国, 日语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 大专院校设立日语专业。 (2) 语言培训机构开办日语班。 (3) 自学成才。
以上几种方式各有利弊, 本文重点阐述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
1. 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我国的高校日语专业的教育方式主要还是填鸭式教育。由于师生之间是传授者和接受者的关系, 有些教师容易在课堂上以师长之位自居, 跟学生缺乏亲密有效的交流。而学生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内容, 不能扩展自己的思考范围, 导致部分学生思想局限性很大, 以偏概全。
2. 教课方式一成不变。
高校日语教学的模式一般就是课堂教学, 考试。课堂教学, 采取大班式教学, 某些老师经常采用一成不变的教案, 照本宣科, 死搬课本, 跟外界, 国际脱轨。教课的内容枯燥无味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考试内容就是单纯地设置死板的单词以及语法填空, 翻译等问题, 没有创新的题型。
3. 教材不合理。
目前市场上各类日语方面的教材鱼龙混杂, 质量参差不齐。本科类院校基础日语课教材一般采用的上海外国语学院编纂的《新编日语》, 这本书知识点循序渐进, 由简入难, 对于语法点的编排较合理, 但是这本教材缺乏创新性内容, 联想不丰富。
目前好像还没有一套教材具有知识点丰富、精辟, 单词、语法安排合理, 涵盖内容灵活, 跨越多领域, 能够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书中语言能够很好地跟现实、跟国际接轨的特点。
4. 课程安排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大学的日语教学基本上是采用必修课+选修课的模式, 其中必修课的基础日语等课程枯燥乏味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且都是灌输式教学, 学生无法自主加入课堂。选修课设置得较少, 课堂效率不高。加之一门选修课课时较少, 学到的东西也有限。有些大学在课程设置时日语专业课安排过多, 而其他科目的课时安排太少, 导致学生视野狭窄, 不能跟国际接轨, 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
以上四点为高校日语教学中影响学生往国际化、创新型方向发展的主要障碍。
四、打破传统, 革新教学模式
在当前形式下, 对于日语人才的培养, 除了日语专业知识之外, 应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拥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校日语专业的首要使命。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教育改革, 构建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才能培养能跟国际接轨的、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针对以上所提到的四种弊端,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改变教学观念。
要培养具有国际化创新型的学生, 教师必须打破陈规, 改变教学观念。讲解的时候不能要学生绝对听从自己的意见, 要多让学生自主思考。同时, 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了解国内外大事, 保持自己与时俱进。要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必须有创新型的教师, 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 将各种创新的想法传授给学生,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创新。
同时, 教师应该要有一双慧眼, 去识别哪些同学具有创新的潜质。各门课程成绩都不错的是优秀学生, 但那些在某些方面有特长、其他课程成绩平平的学生未必不是创新人才。对这部分学生, 要多鼓励、多引导, 发挥他们的长处, 给他们以自信, 给每个学生机会, 把各个方面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2. 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
高校日语教育应该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 学习基础知识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全面掌握, 培养技能避免机械照搬, 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允许质疑和批评, 鼓励学生挖掘潜力, 努力创新。可以分组布置课题,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教师在学期一开始就把课程的总体教学计划、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以及将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明确告知学生。让学生学得主动。
目前高校日语专业的考试基本上都是单纯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没有创新型题型, 这样的考试模式导致学生视野狭窄, 不能自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3. 选用合适的教材。
由于目前的日语教材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并且很多教材过于陈旧, 已跟不上当前的社会发展。各高校应该积极鼓励教师编撰教材, 结合当前国际形势以及学生特点, 编写出能够涵盖较全知识点, 并且能够综合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科书。教科书要尽量涉及一些别的学科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选用翻译教材的时候要选用内容比较贴近时代的, 而且选择教材的难易程度一定要依据学生的日语平均水平。
4. 合理安排课程。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越来越深入的今天, 仅日语单科水平较高的人才已远远不能适应这个世事多变的社会。要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学生,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日语专业的学生能够学习别的专业知识的机会很少, 笔者建议, 日语专业可以在校内跟别的院系进行人才培养合作, 甚至设置跨学科专业。通过辅修其他院系的课程可以锻炼学生敢于接受新知识, 敢于挑战, 培养学生的各种特殊能力。
五、国际化创新型日语人才的自我培养
以上几点是从客观上阐述对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途径。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必须进行必要的自我训练, 努力将自己的各方面综合素质提升, 将自己塑造成国际化创新型的人才。
1. 有创新意识、创新欲望。
一个创新型人才, 首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 必须承认创新的价值观。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极其重要, 有了创新的欲望才会主动地、积极地去将创新的意识付诸于行动。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是创新能力的原动力。
2. 夯实专业知识, 拓展非专业知识。
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光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 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非专业知识是无法实现真正的创新的。夯实专业知识, 就是要全方位地训练自己的日语能力, 听说读写, 翻译等基本功扎实, 只有在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上才有余力进行创新实践。那么如何拓展非专业知识呢?可以是自学或者辅修学校开设的其他专业课程, 掌握日语以外的知识。
3. 联想和想象能力丰富。
光是死读书不行, 光会机械记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也不够。我们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比如说我们在说日语的时候, 在学习日语的语法的时候, 可以类比联想到同一句话英语的说法, 可以联想到英语的语法。要训练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不仅要有活泼的思维, 还需要广泛的知识积累。
4. 灵机应变的能力。
灵机应变也就是在处理各种问题时的灵活的思维能力。在遇到问题时, 在以往有的解决方案的基础上, 发散思维, 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提出具有革新意义的解决方案。对灵机应变的能力训练, 要求能一边观察同一个问题他人的做法和思路, 一边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思路和做事方式。
5. 培养国际化视野、国际化活动能力。
一个国际化创新型的日语人才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看待事物、处理问题不能仅限于国内的价值观, 在不违背社会道德的基础上应当借鉴国际的价值观。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国际化活动能力呢?在看待一个问题的时候, 我们要善于思考。我们应该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多利用互联网, 在学习日语的同时要了解日本的文化, 理解日本人的心理, 宽容文化差异, 并基于此基础上跟日本人沟通交流。我们要时刻关注国内以及国外特别是有关日本的信息。
6. 实践能力。
要创新, 仅仅有思路还是不行的。创新思路一定要勤于付诸实践。创新的能力可以通过实践得到验证和提高。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呢?首要要求人才进行创新思维的锻炼, 而是敢于将自己的思维付诸于实践, 不畏失败, 多次反复尝试, 直到取得成功。有创新的思想能够最终运用到实际的国际活动之中是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六、结论
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不仅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努力, 更需要个人的努力。同时还需要国家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不仅有利于中日两国更好的交流, 更加有利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丽.创新型人才的培育需要创新型教学方式[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008, (2) .
[2]李世海.创新教育新探[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3]刘军蓉.关于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8, (1) .
3.创新型人才国际化培养 篇三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下,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才能应对挑战,抓住机遇。而创新是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必要前提,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优化培养环境,更新培养内容,改革培养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是国际化视野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全球化的经济浪潮带来的是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国与国之间人才的流动更加频繁,国际化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教育领域国际化也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走向国际化的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将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受到多形式、多层面的影响。而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新环境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这也促使我们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培养出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各方面建设都需要有高素质人才加入。而高素质人才必备的特征包括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创新,一刻也不能停止技术创新。
一、国际化形势下的教育背景
当前,国际化正以其不可逆转的趋势,席卷着世界的各个角落。面对着国际化提出的更高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挑战之一,东西方教育体制的差异,促进国内更多地思考教育体制改革。世界百强高校中,榜上有名的西方高校不同于中国的教育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教育家和年轻一代求学者对国内教育的看法。西方从少儿教育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导向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思维定势,缺乏批判精神、创新精神。1997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从我国的基础教育开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但是一方面中国东西部、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教育水平差异较大,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在已经推行素质教育的大中城市,学生普遍反映素质教育加大了学生负担,素质教育只流于形式而不注重实质。因此如何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还有待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
挑战之二,欧美发达国家对人才资源的抢夺日趋激烈,这促使国家对人才资源的重视和培养。在二十一世纪,各个国家都认识到人才资源的重要性,有了人才才能创新,才能保证一个国家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的数据来看,全世界高层人才的流动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因为越是发达国家,在吸引人才、使用人才方面越有优势。有数据统计表明,美国硅谷有近三分之一的企业是由华裔创办,因此有评论家说没有中国人,硅谷就不成其为硅谷。而我国清华北大的理工科专业的留学率超过80%,有的专业甚至达到了100%的留学率,但是学成归国的人数不到留学人数的30%。面对如此骇人的数据,我们不仅为中国日后的发展感到忧虑。我们举全社会之力培养的高科技人才被西方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优势和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吸引走,这促使我们的国家和高校深思该如何应对,怎样深化人才培养环境、创造人才发展环境。
挑战之三,金融危机的冲击促使中国加速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这要求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我国现存的粗放经营、高污染、高消耗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金融危机中不堪一击,纷纷破产和倒闭,这充分暴露出我国民营企业的缺陷。因此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要走低污染、低消耗、经济节约型的经济增长之路”,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从而拥有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重组和再造,都将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而进一步加快,而新的经济结构要求高校能培养出掌握新技术,创造高科技的人才,即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现状
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教育和科研战线上努力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江泽民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人才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观的精髓内涵,强调了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
创新是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永葆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没有创新,就会落后,被淘汰。而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更是提升一个民族创新实力的根本措施,因此,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钱学森认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但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
从以上不难看出,中国早就意识到创新对于国家、对于民族的重要意义,更认识到实现创新要靠教育来推动,要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但是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由于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在课堂教育中重视灌输、轻视引导,重视分数、忽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于是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性思维逐渐被扼杀,结果培养出千篇一律高分低能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走入社会后,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不能掌握核心技术知识,没有自主研发能力,只能是因袭原有的组织管理模式、原有的问题解决方法,这样长此以往,一个民族没有进步的新鲜血液注入,最终只能退步。近十几年来,中国一直在探索改革教育机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文件中均提出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三、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具体举措
高校作为为国家生产建设输送人才的基地,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高校强则国强,因此高校要积极采取措施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改变高校管理体制
如何最大限度地将高校的老师和学生从旧有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笔者认为要先从管理体制入手,实现合理范围内的教授治校。教授治校的理念在中国起源于1912年,是时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借鉴德国的教育模式提出的高校治理模式。此后,蔡元培在北大首开教授治校的先河,清华、南开等高校相继采纳。清华大学的教授管理体制比较完善,持续较久。为何百年过去了,今日重提这一体制,事实上这一体制一直未被遗忘,对中国高校“行政化”的批判已经被提上两会的议程。部分委员认为“行政权力垄断高校,学术权利遭到严重排挤”,呼吁要“弃校长任命制,实行教授治校”。但是笔者认为,在中国目前现状下,任命制和自治只能并存,完全教授治校不可行。第一,现在提倡大学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如果让教授全面管理产学研各个方面,他如何还有时间进一步钻研自己的领域呢?教授都不能在专有领域创新了,又如何引导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呢?第二,行政权力在筹措、规划学校财务和争取校外支持方面是为教授权力服务的,行政权力为教授治学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支持。同时行政权力也是为学生顺利求学服务的,行政权力保证学校各个部门的正常运作,保障学生的人生财产安全,为学生创造课内外学习的良好条件。因此在以教授治学为主、行政管理相辅的管理体制下,创造一个学术氛围浓厚、学术态度严谨、治学条件优越的校园环境,吸引优秀学子前来求学,学有所成,为祖国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而问题的关键是怎样授之以渔。高等院校要充分结合自己高校的特色,无论是实践应用型、教育师范型还是科学研究型,都要有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学生的就业、深造为出发点,逆向思维,以毕业需求为出发点为学生制定大学培养规划,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在大学的培养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培养这些能力。课堂内,老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具有怀疑批判精神,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讲授的知识不再是满堂灌,不再以老师为课堂的主体,而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创新思维。课堂外,一方面让学生社团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团结合作。另一方面,多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不能为了实践而实践,要注重实践的内容而不得形式,通过实践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需求,了解能力上的不足,进而朝着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自己。
(三)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第一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方面,为了改变中国传统的统一评价模式——分数论,高校要实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多元化才能促进有专长、特长的学生发展,促进创新的发挥,避免培养出千篇一律的人才。溯源而上,对结果的评价要实现多元化,对过程中的培养也要实现多元化,分类别、分层次制定不同的考察标准,才能保证评价的公平。第二在评价教师教学工作过程方面,要把教师从晋升考核体制中解放出来。对于教师所授课程的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不要设置固定的条条框框,不要要求老师必须按照固定模式来教学,而是鼓励教师有自己的特色创新。最后由学生来评价老师的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情况,鼓励学生多听不同老师的授课,然后比较适合自己的教学设计方式,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课堂听课。解除了禁锢,才可能激发出创意的火花,拥有了自由,才能在创新的领域里驰骋。
总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创新型人才掌握核心竞争力,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教育,中国的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培养理念和评价体系方面也要不断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地改革创新,不断地为社会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魏东.三个面向: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创新之路[J].成都: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
4.内地香港合作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 篇四
11月1日,《金融时报》以“内地香港合作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为题,报道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香港会计师公会在京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十年内合作培养1500名取得香港会计师专业资格的内地注册会计师。
报道称,1月1日起,我国上市公司将实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香港会计师公会会长陈茂波认为,内地对通晓国际财务准则和实务的会计师需求迫切是达成此项协议的`原因之一。
5.供应链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论文 篇五
(一)僵硬地把国际化教育理念与教育体制的全盘教授。
承担国际化课程的教师都是经过留学基金委进行统一培训的有上岗资格的专业教师。但是,由于现行教育体制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被传统的思维所影响而缺乏主见和创新意识,善于学习但缺乏创新,对所学的知识不愿意也不善于思考,被动的随着老师和小组长的节奏前行,仍然用传统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目前,各大高校在相应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国际化教育理念及教育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同时增加了有关学生国际化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但大多数高等院校依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僵硬的把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与教育体制全盘照搬,教师的引导性地位并没有灵活充分的体现出来,大部分学生是被动接受,学习的主动性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而在实践性方面的培训也多以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难以培养出应用创新型的人才。
(二)不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明辨性思维思考问题。
明辨性思维,就是指“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以,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逻辑做出主张的思考”。明辨性思维的目的在于获得理解、评估观点和解决问题,它提倡的是怀疑精神,要求学生不要迷信书本、不要盲从权威,有一个明辨是非的智慧头脑。在国际化课程教学中,明辨性思维应该随着授课的内容,不断地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和理念当中。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没有对明辨性思维的确切要求,对明辨性思维的教育问题是个空白,不会用明辨性思维去思考问题,更不会把问题一分为二用创新的精神去解决问题。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影响到学生创新活力的不仅仅是人们接收到的大量的信息和观点,如何把接收到的复杂的信息进行过滤、分析、判断和批判性接收,对我们现代大学生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曾说:在未来15~20年,要维持中国经济的持续上升,就必须更新教育模式,重视和开始对大学生明辨性思维的培养。
(三)与国际接轨的实践教学环节滞后。
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大力发展国际项目,引进国际化人才,传授本科学生国际化技能。把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思想引到中国来,同时也把中国先进的文化管理、科学技术带到国外留学生中。理论上尽量与国际接轨,应用国际教材,采用国际化的教学方法,但在实践环节上,与国际接轨的实践环节严重滞后。显然,大部分的高校学生动手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创新意识淡薄,没有足够的对国际化实践环节的重视。没有国际化实践环节,即使有些高校增加了国际化实践环节,其实践内容也非常陈旧,实践形式也较单一,而且并没有专门针对高校大学生。除此之外,没有专门的实践教师与实践基地也是导致学生没有创新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现阶段的供应链管理课上,大多数老师采用理论讲解或利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很少把学生带到课外去,带到真正的生产实践当中去,更谈不上与国际接轨的实践教学。供应链管理的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没有真正与国际接轨的实践基地。目前在学校周边企业中没有相关的国际化供应链企业,也是导致实践基地的建立和维系缺少稳定性、责任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因之一。
(四)先进的教学手段并没有真正地与创新性教育相结合。
在高校最为广泛的供应链管理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教学法,在理论教学部分,老师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这种传统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缺少师生交流和互动,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现在引入了ISEC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虽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模拟法、小组讨论、角色表演、辩论赛等,但很多学生不适应也不配合这种更注重因果式引导、成果型训练的教学法。况且上课班型的人数太多,没有办法针对每个人的自身特点而定制不同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授课和讲解过程中缺少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过程的讲解就致使学生们还是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知识,顺着教师的想法去思考问题,没有真正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提高供应链管理国际化课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在供应链管理教学中重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培养创新的国际化教育理念。
目前,各行各业对国际化供应链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等院校以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国际化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创新能力、国际化培养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科学构建,以提高学生适应国际供应链市场为向导,以提高学生国际化的综合素质和国际适应能力。以国际化为前提,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国际供应链模块,把国际供应链法律法规、绿色供应链管理、国际采购等相关课程加到国际供应链模块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择相关的模块课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适应国际化的素质要求,又使学生学习到了供应链国际化专业知识。
(二)运用明辨性思维,把ISEC国际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落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运用ISEC的现代化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真正的运用明辨性思维,对课堂教学安排进行合理的设计,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用明辨性思维方式解决问题。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中小班教学,30~60人为宜,可以采取演讲、小组讨论、情境模拟法、辩论赛、布置任务等ISEC的教学方法,使这些方法贯穿于教学始终,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把国际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真正的落实到供应链管理课程当中。
(三)增加国际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国内很少有国际化供应链公司,这就给供应链国际化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高等院校在设置国际化实践教学环节时,应着手于具有国际贸易的大型物流企业或者是供应链设计公司,与他们签订产学实践基地。从实践环节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将基本理论知识以更可视化、人性化、感观化的形式多方式的呈现给学生,利用网络模拟平台、仿真实验系统、人机交互模拟等先进的教学方式代替传统的“黑板+PPT”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接触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又激发了自身的学习兴趣。高等院校可以聘请供应链企业的管理者和技术骨干作为学生实践训练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体现专业教学的开放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手段与国际化创新性教育相结合。
先进的ISEC教学手段与国际化创新性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高等学校方面,学校应鼓励每个学生参加供应链及物流创新创业大赛,任课教师在创新上积极引导。教师要对学生的科技活动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心。以学术科研为载体,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们的创造潜力。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注册国际采购经理证、注册生产和库存经理证书或国际注册高级供应链师等国际通行的职业资格认证,达到持证上岗。高等院校应以相关科目免修或者是资金奖励等手段鼓励拿到国际资格证的同学,通过课外系统的培训使学生具有从事相关工作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课外课内一起抓,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以ISEC国际化考核理念,完善供应链管理考核激励机制。
在教学成绩考核方面,笔者建议采用ISEC综合考核体系,结合供应链管理课程自身的特点,采取分节考核法,把每一堂每一节的课堂分数落实在纸面上,同时把期末的试题库试卷再乘以相应的系数,改变以前一纸定乾坤的应试体系。同时把握过程教学管理,综合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调查报告、课堂讨论、小论文、自我展示等各个环节中把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化体现出来。同时,学校通过采用创新能力及获取创新学分的激励方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活动或科研活动,进行一定范围的专业阅读、一定程度地参与专业大赛等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学分。对于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实行专项奖励,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和相应的回报。
三、结语
6.创新型人才国际化培养 篇六
摘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围绕“建设应用性国际化精品学院”的发展战略,依托学科优势,瞄准学科方向,在国际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重点探讨了商务学院国际合作的特色模式,并对其取得的显著成效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国际合作;交流;特色;成效
1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渠道
1.1 高等教育与发展经济必须配套
任何经济发达国家都有配套的高等教育体系,质量且不谈,就高等教育规模而言,美国毛入学率达到80%,日本达到70%,而我国20刚刚达到22%。我国多种文件提到教育要超前发展,但其数量和质量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总结日本百年发展激荡史的成功经验时指出:多少年来,教育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发展之后发展起来的,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要超前发展,提前为经济发展准备好各种人才,这是现代国家发展的规律。在高等教育如何与经济发展配套,结构,质量,规模,效益等方面,发达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1.2加强交流与合作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好办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之间高层次人才的交流活动日渐频繁,生源和师资的国际流动不断加速,教育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受到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高等教育要在新世纪要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开放,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因此,高等院校应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促进我国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必然途径,是实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加速高校自身发展的必要措施。
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依托学科优势,在国际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科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突出质量监控,经过多年的建设,我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涵盖国际商务、国际经济、涉外商务等多个系部和研究机构的国际化学院。围绕“建设应用性国际化精品学院”的发展战略,商务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并把国际合作成果引入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明确思路,开展多渠道国际合作
2,1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元化培养模式
为了开拓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领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办学经验,自开始,我院先后同包括英国西苏格兰大学、诺森比亚大学在内的十余所院校合作并选派学生前往多所学校留学。从20至的9年中,前往西苏格兰大学留学学生共计464名,近三年人数为192人,每年稳定在65人左右,学院每年都保证了团签的高通过率,20团签率又一次达到了100%。
在已有的合作项目基础上,学院继续拓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院校的合作交流,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境外院校的机会。2007年10月学院组织部分学生前往香港岭南大学进行短期的交流访问,开拓了他们的视野,收效明显。另外我们又启动了与香港岭南大学的本科生交换项目,进一步增加了让学生接触不同教学体制的机会。此外,我院还已经与加拿大温尼伯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奥肯那根校区、新布伦瑞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并同美国布赖恩特大学、埃奇伍德学院(Edgewood College)等多所高校建立起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
大批量的学生出国留学一方面为学院带来良好社会效应,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开辟了广阔的成才之路。我院学生从合作办学中获益匪浅,8年来以来,商务学院在国际合作办学中始终保持了10%~15%的高留学率和高读研率,出国留学生学士学位获取率接近100%,拿到学位后,有近85%的学生选择用一年的时间继续在英国或其他国家攻读硕士学位,首创了本硕连读国际直通车――5年获中外3个学位的培养模式。
2.2 加强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提高学院教学水平
人员的国际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中最活跃的方面。“除了学生的国际交流以外,教师的国际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核心部分”,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可以推动教学、科技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为了适应国际化办学的需要,学院每年都派出6位专任教师去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等海外高校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建设全英语教学师资队伍。以来先后有70名教职工出国、出境,对9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进行考察、访问或进修、攻读学位。这样一批专业教师在提高我院的整体科研能力上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他们能够把在国外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模式带回学院,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也为学科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3 国际化特色与来华留学生工作相互促进
国际化的办学模式、商务类专业的学科优势给我院带来了良好的国际声誉,我院特色的教学、规范的管理和良好的服务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
从起,学院加大了来华留学生工作的力度,院领导亲自抓,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全面负责,各系部全力配合,使我院的来华留学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我院首次招收了7名短期留学生来我院进行专业学习;2007年,学院共招收了来自4个国家的22名长期留学生;年更上了一个新台阶,有来自14个国家的40名留学生,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继续发展学历留学生,扩大其规模,提高其层次,争取尽早完成留学生教育由数量型到质量型的转变。
除了长期留学生的培养,我院也积极开展暑期班、访问团等特色鲜明的短期交流项目,2008年6月初西苏格兰大学10名学生来到我院了进行为期两周的短期学习,收到很好的效果。此外,从年至2008年学院共接待来自英国、美国、丹麦的学生访问团75人次,我院良好的组织接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都给外国友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通过扩大短期留学生规模,我院和许多国外院校建立了良好的互访模式,从而促进了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3促成特色,凸显国际交流成效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商务学院逐渐树立起了国际化的品牌,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学院不仅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推动者,而且也从中受益匪浅,从师资建设到教学改革,从引进教学经验到提升管理水平,都可以看到国际合作给我们带来的显著成效。
3.1 加快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培养,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要靠优秀的教师队伍来具体地落实和完成。几年以来,学院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每年都选派优秀教师到英语国家院校进行语言和专业培训,骨干教师约一半都有出国考察进修的经历,这使教师们能及时了解专业领域在国际上的研究动向,从而保证了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总结多年来的国际合作经验的基础上,学院大胆突破,尝试在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全英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为中国的学生提供了英语学习条件,保证了较高的英语四级通过率(全英文教学班一次性通过率高达91%),而且能接受国外留学生插班学习,为学历留学生的培养和校际学生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一模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3.2 全面引进国外教学经验,开展教学模式的试点改革
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作业形式的改变上,以往的课堂几乎全部由教师讲授,教学改革以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比例大大提高了。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讲解框架结构、重点难点,而比较微观的内容则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查资料自己消化,此外,学生每学期还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定的`项目作业。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与人沟通协作等能力十分重要。
在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方面,我们开展了考试方法多样化的改革,期末成绩根据课程性质不同而设有多种形式。包括闭卷考试、课堂测验、项目论文、课堂讨论等等;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在期末成绩中通常占据20%至50%。在成绩评定上,教师的评分标准更加全面客观,考试并不规定标准答案,而是在参考平时成绩的基础上,看学生的论文及考试是否有创见、知识面是否广博,这种评定标准有利于鼓励学生阐述个人观点,从而发现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实践证明,我们的教学改革是成功的,而这些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理念来源于国际合作,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继续扩大教学改革,深化国际合作,优化培养模式,强化素质教育,努力探索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有特色的应用性本科教育教学模式。
3.3 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素质过硬的外事工作队伍
最近几年我院国际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特别是来华留学生数量不断增长,这一方面给我院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也对外事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创造良好工作氛围。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是发展留学生管理工作的保证,我院十分重视对外事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他们全部具有硕士学历,熟练掌握相关政策、法规和原则,精通英语和计算机操作。不仅如此,我院也努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外事处工作人员发扬团队精神,通力协作,以高效的管理、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校领导和广大留学生的好评。
其次,增强服务意识,热情周到地做好接待、管理工作。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主导思想,我们的外事管理工作者树立了跨文化交流意识,以务实的态度解决各类问题,特别是留学生在学习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了协调融洽的师生关系。此外,我们每年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7.创新型人才国际化培养 篇七
1 目前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规模及模式概述
1.1 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规模及发展
中国高校国际商务本科专业是从2001年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 在这之前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更多出现在职业技术教育之中。就目前而言, 在中高职院校设立的经济管理类学科中, 国际商务专业仍然是国际经贸类人才培养中的主流专业, 有着极强的应用性和职业性特点。随着中国对外贸易在广度和深度上的长足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外经贸人才的要求就不再仅仅局限于外语能力, 而是对国际商务人才产生了国贸知识、谈判技巧、营销能力、市场开拓甚或争端解决等综合能力的新需求。出于对现实需求的回应, 教育部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之外设立了国际商务新本科专业, 并在2005年对专业名称作出规范的同时, 将原归属于经济学科的国际商务专业并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另行设立归属于管理学科的国际商务专业。目前, 全国设立本科层次国际商务专业的院校有41所 (见表1) , 其地域分布情况如表2。
资料来源:中国高考招生网。
根据图1整理。
表1、表2反映出:
(1) 本科层次国际商务专业办学院校主要集中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尤其是经济最具活力的上海、广东、山东等省、市。其分布状况符合市场需求。
(2) 开设院校多为经贸类专业院校, 一般都有着较好的专业依托, 主要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依托。
(3) 较多采用中外合作办学方式, 用外引师资、借智等方式迅速提高办学层次。可以说, 国际商务本科层次办学规模和方式在目前各新兴专业中是发展较快、方式最灵活的专业之一。
1.2 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现有培养模式的不足
后金融危机状态对中国国际商务人才在需求数量上的减少与人才质量要求上的提高, 使得高校应当重新审视自身在培养国际商务人才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改进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不足之处。
1.2.1 培养目标亟需重新解读
近十年来, 伴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增长, 尤其是加入WTO之后外贸行业的迅猛发展, 中国高校内也引发了国际经贸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开设的热潮。在认真分析各类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方案之后, 我们会发现大多数高校都遵循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目标在宏观意义上是非常正确的, 也是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的最根本要求。在对以上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形成了较为主流的两类模式。一种是通常采用的“本科通才培养模式”, 二是以专业技能培养为特征的“专才培养模式”。但现实中这两种模式的培养效果却不尽理想, 要么培养出“泛才”, 即专业不专、理论知识短浅, 工作适应期长;亦或培养出只熟悉国际商务中某一狭窄领域, 缺乏潜能和再学习能力, 无法多层次、多领域、多岗位工作。因而, 我们有必要对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宏观性目标进行更深更细的新解读。通过条分缕析, 探索应对新形势、新要求之道。
1.2.2 教学保障系统尚待优化
各高校在争创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 将教育资源向科研领域倾斜。在大幅提升科研成果在教师工作考核指标中权重的大背景下, 我们看到专心致力于教学的教师数量和比例在不断减少和下滑。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改革和探索的原动力也在消减之中。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来对以第一线实践型教师为代表的人才培养目标实践者的利益予以保障, 那么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教学保障系统的优化就只能是纸上空谈, 缘木而求鱼。
作为新兴的本科国际商务专业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 专业教师的增长比例历年来都非常高。因受到高校师资水平要求提高的限制, 新增的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博士或硕士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具有经济理论知识水平高、宏观经济层面动态把握准确、新知识新技术掌握快、教学热情度高等一系列显而易见的优点与优势, 但他们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和国际商务业务实际应用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硬伤。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国际商务专业实用性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距离国际商务专业实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自然有很大的差距。
1.2.3 在协调管理等应用人才培养方面仍显不足
目前国内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中存在一种认识误区, 认为国际商务专业是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重合度非常高的专业, 这种认识在以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为专业依托发展起来的院校中尤为明显。这种认识的缺陷引发了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领域的范围局限于定势思维的认知领域, 研究水平的提高举步维艰, 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自然也大打折扣。在这种思维认识主导下进行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 其结果是学生素质单一, 成为与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没有差异化的报关员、外销员等, 填写外贸单证、坐办公室的文员, 跑海关和税务局的办事员, 使此层次人才供给过多, 高层次国际商务人才数量供给不足。
在国家实行“走出去”战略的大背景下, 企业所需要的国际商务专业复合型人才也与一般企业发展所需人才殊为不同。有资料显示, 即便是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并不占主流的民营企业中, 深深困扰他们的的最大问题也是难得的三类人才: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够适应海外投资的专门人才;具有国际法律背景和投资法律知识背景的专门人才;具有国际协调能力的专门人才。而这三类人才却正是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应达到的培养目的。事实上, 这种协调管理应用型人才的造就也不能奢望国内本土院校闭门造车, 一蹴而就。这种人才的培养过程需要我们从培养目标、措施、实施方法以至在外引内联等方面进行立体式的全面进取才可能达到。
1.2.4 创新能力与贯通多元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多有缺失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保护壁垒渐起, 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大背景下, 在暂时受挫但最终势不可挡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浪潮的推动下, 国际商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迅速变化着的国际商务环境使得具有国际化、创新性、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商务人才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种迅猛的变化中, 仍有一些高校在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固步自封, 以不变应万变, 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要么外语虽熟练但人文精神匮乏、业务精熟度差, 要么缺乏开拓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更缺乏竞争意识, 无法胜任工作。以上的结果正是高校本科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将创新能力培养放在关键位置和过多看重外语的工具性特征才造成了这类人才的差距。
2 国际商务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条件和形式的快速变化, 中国对外投资与合作将成为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的的“走出去”战略也已成为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优选项。这种大变局需要大批与之相适应的国际商务人才, 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也应重点在以下几个层面予以构建。
2.1 以能力培养方向进行合理科学的课程设置作为国际商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础
课程设置作为高等院校教学建设中最基础的环节, 是人才培养活动之纲。举纲方能张目, 才能在正确科学的战略指引下进行一系列目标构建。在对相关高校本科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进行充分调研后我们发现, 各院校立足于不同的生源结构、专业方向、师资特点、培养方向等因素进行了不同的课程设置, 这种差异化是符合普遍意义上的教学规律的。对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基于以下几种能力培养方向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较为可行的一种方法。
2.1.1 增强学生对经济趋势、行业发展的判断能力
从金融危机的发生与发展来看,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如果没有正确的宏观方向、前瞻性的思维与防范策略, 将会极易在发展中陷入被动甚或失败的境地。冰岛、迪拜等国家和地区的危机已向世人昭示了这一点。在目前的国际商务课程设置中重理论而轻实践。而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 课程设置应当重点培养学生对经济趋势、行业发展的判断能力。课程设置应当灵活多变, 理论教学与讲座、讨论会、辩论会等相结合。鼓励学生尝试利用经济理论与工具对经济热点与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和探索, 从中强化经济理论知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 尤其是分析判断的能力。这种训练的过程意义远大于结果意义。
2.1.2 提高学生对国际商务新发展的适应能力
创新是当代国际商务发展中最为显著的一大特征。在国际商务领域内理论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交易方式创新、工具创新等层出不穷。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这些创新的出现, 迅速进行课程设置的微调, 以满足“后金融危机状态”下业界对国际商务本科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商务能力的新需求。
目前在课程设置方面的应对措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升信息技术类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 顺应贸易活动电子化、网络化的潮流。
(2) 鉴于国际商务活动中技术知识比重的不断攀升, 课程设置中可考虑以选修课方式开设多行业的技术基础知识课程, 当然这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技术知识在讲解中应当本着知识面易广不易窄、理论易浅不易深、线条易粗不易细的大原则来进行。
(3) 历练学生的商务能力仍是重中之重。可以通过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开发这种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深层次的综合实践课程, 引导学生把模拟设立公司作为商务活动的起点, 中间经过公司结构治理、企业战略管理、国际商情调研、商务策划与公关、商务环境分析、商务往来与谈判、合同订立与履行、宏微观风险规避、贸易纠纷的协调与处理等一系列模块的教学与实训, 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潜能,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2.1.3 强化学生协调管理能力, 满足“走出去”战略要求
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中主要教学与训练内容大多涉及管理学范畴, 并且国际商务本科生在毕业时被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这些也必然性地决定了业界对国际商务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在协调管理能力上的高标准要求。这种以提高效率为本质要求的协调管理能力的培养, 不是简单的通过一门《管理学》的教学就可以完成的。
在国际商务课程设置完成之后, 作为这些课程的学习者、实训的参加者, 学生方面参与、投入的深度与广度则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在课程设置之时就要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意识, 团队协调与合作等意识的养成。并按照人才培养的渐进性特点, 将学生的通用性管理能力逐渐特定化在商务领域的具体管理能力上, 使学生具有对跨越国境的各种国际商务经营进行有效协调和管理的能力。
2.2 国际商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资源的社会化和国际化
国际商务是国家、企业或个人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跨境性、商业性经济活动, 其最基本的特性体现为国际性和社会性, 这些特性也决定了在其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资源整合。
(1) 加强国内与国外交流和采用合作办学是提高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水平的必由之路。
高校在国际商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做好专业、学院、学校内教育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本着人尽其才的原则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教师的培养机制上要有所创新, 采用企业兼职、出国培训等方式提高其专业素养。尤其是在分配机制和实践实习型教师引进制度上要争取更好更多的政策倾斜。在充分整合利用校内教学资源的同时, 做到内外兼顾, 突破学校界限, 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外人力资源。对待人才要有“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态度, 从相关院校、智囊机构、优秀企业等单位外聘、外请、外借人才以实现资源同享战略。
在开设国际商务本科专业的高校中, 有许多院校选择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例如中英合作的宁波诺丁汉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与澳方的合作办学、吉林大学的莱姆顿学院、上海大学 (悉尼工商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等, 这些高校以超前发展的教育模式, 借用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扩大了教育领域的对外开放, 科学整合了国内与国际教育资源, 同时也加速高校自身的发展。目前国际范围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加强趋势非常明显, 通过高校在国际范围的合作与交流, 极大地开拓了国际商务专业教师与学生的视野, 迅速提高了这些院校的办学层次与办学水平, 更加有利于国际商务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2) 建立与社会沟通的多维度通畅渠道是快速提升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素质的捷径。
大学应当是一个开放型的, 信息能够自由流动和交换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系统, 国际商务又是一种跨境性、商业性经济活动。因此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过程就是一个永远向社会开放的, 通过持续的学习与校正, 从而被社会认可并接纳的过程, 即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活动始终要与“企业圈”、“政府圈”等公共关系网络进行沟通融合。通过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提高国际商务本科人才能力培养的质量。学校有必要配置专门人员、拨发专门经费、设置专门机构建立与贸发局、贸促会、国际商会等政府部门或行业组织以及涉外企业、在华跨国公司等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 根据他们的信息与建议, 加上充分科学的论证调整人才培养的方案。通过聘请这些部门和企业的高层人员到学校开办专题讲座、研讨会、信息交流会等多种方式, 通过协调合作企业或机构提供实习、见习岗位给学生实践学习做平台, 来达到迅速提高国际商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速度与质量的目标。
2.3 实践教学是培养国际商务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要环节
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以系统掌握相关知识为基础, 将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或者无法涉及而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运用到的知识与技能, 都融汇于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中, 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完成专业知识的整合衔接与灵活运用, 其功效在于对知识进行技能和能力的转化。
(1) 通过建设完善实践教学基地来规避实习活动的不确定性和实习效果的不稳定性。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一个动用资源较多, 维护成本较高的系统工程。但这个工程的质量却关系到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中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 一个高质量的国际商务实践基地会起到孵化器的作用, 人才将在这里化蛹为蝶。在实践基地和人才培养的模式上, 要坚持产学合作, 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用核心工作岗位和核心工作流程为切入点, 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核心价值。
有了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 学生才有可能完全融入到真实的国际商务环境中, 掌握国际商务活动的基本环节, 熟悉国际商务活动的基本要求, 才能够形成综合的国际商务职业能力。
(2) 国际商务综合模拟实验室项目有助于迅速提高培养目标的应用能力。
上海高校国际商务实习中心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模拟实验室。该实验室的模拟实习项目能使学生在一个超级仿真的国际商务环境中全面体会交易的完整过程, 这种高仿真的训练使学员在较短时间内系统规范地掌握每个业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这项基于信息技术设置起来的实践平台, 使我们能够设计利用计算机网络模拟交易过程、处理各种信息、及时得到反馈。还有多所高校也在建设国际商务综合实验室方面作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以上这些实践证明, 实验室项目的建立为师生提供了新型的教学环境, 通过在实验室完整的实验体系规范下的教学与操作, 教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较轻松地传授更多知识, 而学生也可以得到高效率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通过综合模拟实验训练, 加强了综合性实验教学环节, 有利于国际商务应用人才的培养, 因此有条件的高校对国际商务综合模拟实
验室项目的建设就显得极为必要。
2.4 顺应国际商务活动新变化, 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变革, 以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 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自身任职与行为过程和结果的活动。而创新能力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具有综合独特性, 和结构优化性等特征。事实上在国际商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中,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涉及面最广、难度最大的项目。但面对“后金融危机”状态, 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只能知难而上, 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 创新是“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过程”。而只有高校管理者的管理运行模式有了创新才会引发教师在教学方法、学生在革新意识上的创新行为, 才能谈得上开始了创新型教育。
(2) 不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无法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必须坚持把“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第一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 鼓励学生的思辨能力, 激发学生的认识和探索兴趣。放手让学生去做一些需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工作, 强化学生的组织协调才能, 训练对不同要素的组合能力。
(3) 教学环节中纳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组织安排学生参与相关课程和拓展训练, 注重个性发展, 激起学生的创新激情, 鼓励学生的创新尝试, 加大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度。
(4) 在具备外语生活和工作交流的基础上, 把握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体味和接受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求同存异, 超越母语文化的思维限制, 形成贯通多种文化, 具备在多种文化背景中迅速转换的能力。这种在任何文化环境中都能快速适应的能力也正是具备创新能力人才的标志。
3 结语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对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商务本科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正是适应这种新要求而进行的探索。国内高校应当适时调整课程设置, 转变培养观念, 顺应国际商务活动新变化, 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变革。
摘要:目前, 高等学校的国际商务专业的规模越来越大, 发展极为迅速, 但现有模式也存在培养目标、教学保障系统、实用性、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研究认为,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国际商务专业应该从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教学变革等方面实现构建创新型国际商务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国际商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林孝成.国际商务本科人才能力培养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8, (12) :161-167.
[2]李虹.高校创新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新思考[J].国际人才交流, 2008, (12) :49-51.
8.创新型人才国际化培养 篇八
关键词:上海纽约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选拔录取;人才培养
采访整理:蔡连玉,教育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宁宇、苏鑫,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世界教育信息杂志特约记者(通讯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邮政编码:321004;电子邮箱:cailianyu@126.com)
基金项目:北京市汉林院教育研究院重大横向课题“领袖型人才素养体系及其培养研究”(编号:HLJY2014001)
一、创新培养体系,开展全球化教育
《世界教育信息》:俞校长,您曾担任过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现在又担任了上海纽约大学校长。我们知道,华东师大是“985”高校,做的是精英教育,国际化程度较高。您认为,上海纽约大学与华东师大等国内传统高校相比,在教育理念与实践层面存在哪些差异,又有哪些创新?
俞立中:为什么要创办上海纽约大学?我认为,就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来说,再多建一所大学,或再多招一些大学生,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目前,我们所需要的是高质量、有特色的教育。上海纽约大学的创立,与其说是在办一所学校,还不如说是在做一项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就是要探索一些能够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有益的东西,探索一条符合全球化时代需求的国际教育创新之路。与国内高校的传统模式相比,我认为上海纽约大学具有以下五方面的特色。
第一,上海纽约大学倡导的是一种主动学习模式,而目前国内大学的教育仍以被动学习为主,学生的选择非常有限,高校的课堂学习过程基本上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最后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学生的阅读量很小,缺少思考,也鲜有课前预习,课堂上的互动较小。
第二,上海纽约大学不要求学生在入校后就选择专业,而把专业的确定推迟到大学二年级结束之前。学校为学生配备了学业导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并为他们提供选课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学生可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明确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
第三,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来自50多个国家,一半是中国学生,一半是国际学生,为多元文化理解和融合提供了特殊的生态环境。英语是教学语言,而国际学生都要学中文。在本科四年期间,学生至少有1个学期,最多可有3个学期,选择到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遍布五大洲的14个校区或海外学习中心学习,将课堂学习、文化体验、社会观察、研究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第四,上海纽约大学采用通识教育模式,重视跨学科学习。国内高校传统上是按学科体系开设课程的,强调系统化,如普通物理学、环境科学、植物学、动物学等,而上海纽约大学称为某某“学”的课程不多。我校的城市遇到海洋(Where the City Meets the Sea)课程,涉及了环境、生物、化学、地理、海洋、人口、规划、工程等各方面的知识,针对的是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如城市化、全球变化、环境退化、可持续发展等。这样的课程很多,强调用不同学科知识的结合来解决现实问题。
第五,上海纽约大学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现在,国内一些高校也在推进通识教育,我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可以说,拓宽知识面只是过程,思维能力的培养才是着眼点。然而,有些学校并没有关注到这一点,仅仅是在课程和课程内容上做文章,让文科生学点理科的知识,让理科生学点文科的知识,这不是通识教育的核心。此外,上海纽约大学在培养全球视野、促进多元文化理解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中外学生混合的宿舍安排,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学校特意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住在同一宿舍,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交流和理解提供更多的机会。
《世界教育信息》:上海纽约大学采取的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有没有一些本土化的考虑?
俞立中:上海纽约大学成立之初,我们就考虑到,对国际学生而言,选择上海纽约大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对中国传统文化或社会经济发展有更多的了解。我们设计了很多有关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中国元素是上海纽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四大特色之一,另外三个特色分别为全球视野、多元文化和跨学科。我参加过一些国际教育论坛,很多人谈到了本土化问题。我觉得,不能把本土化变成一个简单的概念,我们需要想清楚哪些方面需要本土化,是管理人员、教师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还是培养模式、管理模式。
上海纽约大学借鉴和引进了美国纽约大学的办学模式,但不能简单地说这就是照搬美国教育。如果只是用教条化的概念和模式去套,那么我们所做的“全球化教育”的丰富内涵就看不到了。我认为,本土化就是要让上海纽约大学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适应和融入本地的生态环境。我们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比如在教育教学中融入本土元素。
在讨论本土化这一话题时,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进行中外合作办学的初衷。这是核心问题,但不是每个人都想得很明白。华东师范大学与纽约大学合作创办上海纽约大学,就是希望通过引进纽约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新模式,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路径,其关键词是“探索”“改革”“借鉴”。如果这个目的不明确,只是为了赶时髦,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或扩大招生人数,那么,中外合作办学就失去了最根本的意义。
二、综合评价,选拔优秀且适合的学生
《世界教育信息》:教育部最近出台了高考改革方案,实际上更多的是改革高考方式,而不是改革大学录取方法,事实上,大学录取制度尤为关键。那么,上海纽约大学是怎样定位理想生源的?
俞立中:简单地说,上海纽约大学在学生中学时期的学业表现、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成绩三者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选拔优秀且适合的学生。综合评价不是定量的,更没有一个公式。我们的招生选拔有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初选。学生必须在网上填写并递交美国大学的通用申请表,因为学生毕业时要获得纽约大学的学位。同时,把高中学习成绩单和高中学业考试成绩及其他材料邮寄到上海纽约大学。学校会在材料审核的基础上选拔几百名学生来参加校园日活动。这个环节重在评价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表现、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确保学生在学业上是优秀的,学习和生活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有人生追求和社会责任感。申请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第二个环节是校园日活动。通过模拟课堂、写作、团队活动、面谈等方式来考察学生的求知欲、亲和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交流能力、心理素质、团队精神、表达能力、行为道德等。整个活动都是在英语环境下进行的,所以英语的实用能力也是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环节来把握学生未来适应全英语教学环境的能力。校园日活动分批举行,每批70~80名学生,而参加评估的教师就有20~30位。这些教师与学生共同参加活动,从各个角度考察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评价。但是,这个评价不是打分,而是由教师撰写评语。在每场校园日活动结束后,评估团队会坐在一起,对学生表现进行一一讨论,最后选择一部分学生进入A档(即条件录取),如果其高考成绩达到本省一本线以上就可以被录取了;一部分学生进入B档(即候补录取),其高考成绩须高于一本线,同时结合其中学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从中选拔录取。没有进入A、B档的学生就没有机会了。校园日活动是选拔学生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的过程。我们要求进入校园日活动的学生能表现真实的自我,让教师客观地了解学生,评价他们是否适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模式。
第三个环节是高考。上海纽约大学通过三个环节来选拔学生,打破了以高考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模式。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非常优秀的,他们有个性,也有一些共性,相对来讲,这些学生都很有想法,人生目标比较明确,具有尝试新事物的勇气。事实上,报考上海纽约大学对他们来讲也是一次冒险,他们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世界教育信息》:刚才提到,学校会利用学生的中学表现来对他们进行评价,但是,中国社会现在存在诚信问题,我们能够充分采信中学为学生开出的学业与社会活动评价吗?特别是社会活动,怎样来鉴别呢?
俞立中:校园日活动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果申请材料上有虚假,在校园日活动中很容易识别出来。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在24小时的活动中会有全面的展示,包括英语能力。事实证明,上海纽约大学在国内通过申请资料评估、校园日活动评估和高考三个环节,招收到了比较理想的学生。需要强调的是,优秀且合适的学生才是我们要录取的。
三、引进通识教育,打造T型课程体系
《世界教育信息》:现在,国内很多大学都在尝试通识教育。国内对通识教育的理解跟国外还是有差异的,我们想具体了解一下上海纽约大学在通识教育方面的具体理念与做法。
俞立中:上海纽约大学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时代特征的创新人才。我们特别关注培养学生如下能力和素养:科学视野与好奇心、基于兴趣的主动学习、实践探索精神、人文素养、批判思维能力、跨学科能力、全球视野与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上海纽约大学的本科教育采用通识教育模式,按照纽约大学校长的说法,是T字型的教育,即在宽泛知识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使学生在一个方面甚至两个方面都有比较深的专业认识。本科教学课程由三部分组成:1/3是核心课程,即通识教育课程;1/3是专业课程;1/3是加强专业课程或第二个专业课程。学生需要修满128个学分,32门课程,这是完成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上海纽约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有四个特色,即全球视野、多元文化、跨学科、中国元素。本科的前两年以核心课程为主,由“社会与文化基础”“科学基础”“数学”“写作”“语言”5个板块组成。
“社会与文化基础”包括社会、人文、艺术方面的课程,其中,《全球视野下的社会》和《全球视野下的文化》这两门是必修课,其余都是选修的课程。
“科学基础”的各门课程可供不同专业取向的学生选择。打算修读理科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科学基础》。这门课程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围绕物质、能量、转换、波动、迁移等问题,探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概念和理论。这门课的任课教师由4位教授共同担任,除了物理、化学、生物学的教授外,还有一位教授设计课程和协调课程教学。选修这门课的学生普遍感受到较大的压力,因为这门课不仅课程量大,而且教学模式也很特别。教授们每2周都要开一次协调会,统筹进度,弥补漏洞。这个板块还有一些其他课程供文科专业取向的学生选择,如科学史。这些课程涉及到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实验中发现科学等内容。
“数学”在上海纽约大学非常受重视,本科阶段有很多数学课程。上海纽约大学的数学课很强调应用,通过各种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应用,学习怎样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统计学,很多概念都是从一个个案例中引出的,针对现实问题,用统计学的方法来解决,然后再归纳为统计学概念。
“写作”不是单独的课程,而是结合在“社会与文化基础”各门课程里的。提到写作,大部分人首先会想到书面表达,而我们的任课老师则更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和阅读能力。写作必须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同一个话题会引发不同的观点,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多读文献。我们的美方校长杰夫·雷蒙在给一年级学生上《全球视野下的社会》这门课时,会针对人际交往、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等各种社会问题和现象,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大量论著,找出他们的观点以及他们之间的不同,做深入的分析。学生只有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才会形成自己的认识,才能参与讨论,才能用书面方式论述自己的观点。所以,写作就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
“语言”主要是针对外国学生的汉语教育,包括中国文化学习。本学期为国内新生新增了一门英语课,这是经过对之前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后调整的。中国学生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些概念都是在中文基础上学的,中英词汇可能一下子转换不过来,这门课能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全英语教学。
四、实行导师制,培育学生领导力
《世界教育信息》:本科生导师制源于英国,是牛津大学津津乐道和引以为傲的标志之一。目前,这一制度在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实行。请问,上海纽约大学有没有在尝试本科生导师制?
俞立中:上海纽约大学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学业导师会给予学生各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如专业发展、课程选择,如何解决个人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遇到的各种问题等。
学生选择专业后,还会有一个专业导师帮助他们进行专业发展,包括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除了有学业导师和专业导师外,学校还请了一批全球学术助理(Global Academic Fellow, GAF)。他们基本上都是世界名校的研究生或本科优秀毕业生,在正式工作或读研之前,到上海纽约大学工作1~2年,给学生做面对面、一对一的辅导。学生在学习上有问题,可以在网上预约GAF,到我校的学术资源中心进行交流。这样一对一的辅导,就像家教一样,对学生帮助很大。根据学生的反馈,他们不仅能在学业上得到及时的指导,而且还可以和GAF们交流学习体会、大学生活、人生选择等。这对学生的成长实在太重要了,GAF的亲身经历对学生规划人生很有借鉴意义。
《世界教育信息》:上海纽约大学的愿景中强调对学生领导力的培养,那么贵校是怎样培养学生领导力的?
俞立中:就培养学生的领导力而言,哪些因素特别重要?我认为,一是“视野”。常言道:看得多远,想得多远,才可能走得多远。当然,看得远,想得远,不一定能够走到那么远。但是,如果看不到那么远,想不到那么远,肯定走不到那么远。这说明“视野”非常重要。上海纽约大学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他们的全球化视野,就是要使学生看到今天这个时代在变化,并且看到这个时代对人才素养的要求。有些人在批评今天的教育时,往往喜欢把民国时期的教育搬出来进行比较,我觉得不是很恰当。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更要看到今天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是中国,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我们搞教育的人,看不到这种变化,就这么简单地去比较,思维方式是有问题的。所以,一个未来的精英,怎样拓宽自己的视野,把问题看得更远,想的更远,这是决定他将来能走多远的很重要的一方面。
二是“思维方式”,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善于比较、分析、总结,在比较中形成自己独到的意见,这很重要。当然,思维的基础还包括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沟通、交流。如果不善于听取各方面的声音,固执己见,不善于与人沟通,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变成大家的想法和行动的话,那是一意孤行,难以成事。
三是“胸怀”,就是要容得下人,容得下事,不要把自己个人看得太重要。因为任何事业的发展,需要团队,需要合作,而不是单打独斗。所以,一定要有胸怀,哪怕人家对你有不同意见,哪怕你受到了委屈,你都要能够容得下人和事。
四是“激情”,要有工作激情,热爱自己的工作,想把事情做好。
这是我的体会,也是我跟同事们在交流的时候经常谈的。为此,上海纽约大学特别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思想观点、多元的文化和宽泛的知识。这是他们未来发展的基础,是他们形成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的一个平台。就像搭建一个大数据平台,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多维度地考虑和分析问题。如果一个人的见识很有限,就难以培养其科学的思维方式,因为他只能在很狭窄的空间视野下去思考问题。
其二,重视学生阅读、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正如上述,上海纽约大学很多课程里专门安排了写作课,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其三,把课堂教学、文化体验、社会观察和研究实践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平台来培养学生。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可以在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内流动,这不是让学生去游山玩水,实际上是让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接触到更多不同的文化,能够直接去观察不同的社会体制和现象。这样的学习环境,能够加深学生对不同社会、不同文化的认识,是提高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如古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的培养模式对学生未来发展会有无法估量的影响。
其四,强调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活动。上海纽约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支持学生自主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包括学术报告、科学活动、励志演讲、参观访问、文化展示、体育赛事、志愿者活动、社会考察、见习实习等。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体验,启发学生的思考,而且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各方面的才干,包括团队合作、组织协调、人际交往等能力。
【创新型人才国际化培养】推荐阅读: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10-02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10-21
以人为本创新企业人才培养08-23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论文06-17
圆桌论坛:互联网 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10-16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0-20
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07-01
新创业形势下的青年创新商业人才培养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