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常见表现手法

2024-07-22

诗歌的常见表现手法(精选8篇)

1.诗歌的常见表现手法 篇一

先抄录今年浙江卷相关的诗歌题。

钱粛《未展芭蕉》:“冷烛无烟绿蜡干, 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 会被东风暗拆看。”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首先, 我们来讨论“表现手法”这个概念。这里, 命题者使用的是“表现手法”, 如《课程标准》的表述, 而不是《考试说明》中的“表达技巧”。检录一下浙江省近几年相关的命题, 都是使用“表现手法”, 如2011年“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而2012年福建卷“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 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使用的是“表达技巧”。我们无意也无力区分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差异, 甚至也认同它们的异形同义。但我们还是认为, 既然异形同义, 《考试说明》为什么不袭用《课程标准》中的表述?既然《考试说明》另用“表达技巧”的表述, 那么高考命题又为什么是“表现手法”?这种无谓的兜圈, 我们宁愿把它解读为无意的疏忽, 而不是刻意的为难。

然后, 再来研究“表现手法”的内涵。一般的解释, 表现手法是指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从现代写作学角度, 它的上一级单位是表达方式, 即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就古代诗歌而言, 它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和抒情, 那么我们对表现手法的关注, 自然就是研究描写的手法和抒情的手法。关于抒情的手法, 有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咏物寓情、咏物言志、直抒胸臆、融情于事等等分类。至于描写的手法, 更是有不同分类标准, 且说法纷繁, 诸如白描、细描、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等等, 不一而足。而各种修辞格, 则是表现手法中的下一级单位。比如借景抒情, 比如正面描写, 在其抒情和描写中, 就可以使用到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修辞格。

如果可以按照这样的理解来审视表现手法, 那么要解答浙江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就要煞费苦心了。从抒情手法来看, 钱诗是托物言志, 元诗是借景抒情, 他们将自己的情感寄寓于芭蕉和海棠的描写中。从描写手法而言, 两首诗歌都正面描写了各自吟咏的物象, 但在各自的描写中, 又各得其妙。

钱诗首句“冷烛无烟绿蜡干”, 借助比喻, 从外形上描摹未展芭蕉的形状, 像一支没有点燃的绿色蜡烛。“冷烛”, 蜡烛本无冷热感, 但诗人通过“移觉”, 把诗人对芭蕉的感受, 描述成芭蕉对自己生命特征的感受。次句“芳心犹卷怯春寒”, 描写未展芭蕉的神情。诗人用比拟的方式, 把未展的芭蕉拟作少女, 于是, 一个“怯”字, 描摹出未展芭蕉如同娇怯羞涩的少女, 神情毕现, 使人叫绝。第三句“一缄书札藏何事”, 用设问的辞格, 走进芭蕉的内心深处, 而“一缄书札”和未展芭蕉, 原本风马牛不相及, 但细细想来, 古人的书札大抵是筒卷的, 这与未展芭蕉又何其相似。结句“会被东风暗拆看”, 是说未展芭蕉的未来, 即一旦东风吹来, 它就会慢慢绽放, 正如少女那密封的情书会被调皮的小伙子暗暗拆开偷看一样。而其中的“东风”居然会“拆看”, 自当是比拟。而相对于前三句描写眼前的芭蕉, 是实写;结句则是想象芭蕉的明天, 是虚写。两相结合, 虚实相生。

元诗首句“枝间新绿一重重”, 运用白描的手法, 表现出海棠积蓄着蓬勃的生机。次句以重重新绿为背景, 聚焦于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本是花少花小不显眼, 却说“藏”, 比拟手法的运用, 使海棠内敛不张扬的品格顿现。如此的海棠, 本就足以使人称道, 诗人还要忠告“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为什么呢?也许, 诗人想到了, 如果一旦开放, 几场风雨之后, 花很快就会凋零, 为此, 诗人宁愿红蕾深藏。也许, 诗人认为真正的“芳心”是不应该轻易吐露的, 像桃李那样在春风中嬉闹, 只是一种浅薄的表现。诗人能够与海棠对话, 是因为在此已经把花拟作人, “芳心”一语双关, 既是海棠, 又是儿辈。而“桃李闹春风”, 又和海棠的“藏”自成对比, 诗人希望儿辈牢记的一番苦心, 内敛低调也罢, 矜持高洁也罢, 自然呈现于笔端。

梳理上述的分析, 就表现手法而言, 就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相生、比喻、移觉、比拟、设问、白描、双关、对比等等。

再来看看命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 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 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 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 不仅传神, 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 不仅表现了话题的天然之美, 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如果只从表现手法看, 命题者完全无意区分抒情手法和描写手法, 并且仅仅列举了一些修辞格。对于修辞之外的诸如虚实相生、白描等等, 完全无视;而且即便是修辞格的列举, 也是不完全的。当然, 这仅仅是参考答案, 阅卷过程还可能再作补充, 但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 命题者对于表现手法的思量是欠稳妥的。

更需要指出的是,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这样的问题指向, 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首先, 两首诗歌的表现手法如前所述, 纷繁复杂, 学生究竟要列举到什么份上, 才算圆满, 谁都没底。其次, “分析”一词指向不明。是以具体的诗句例证表现手法叫分析, 还是如参考答案所示, 还要进一步分析诗句的情感倾向?如果是后者, 其实已经脱离了“分析”二字在题目中的特定含义。而且对于第一首诗歌的情感倾向, 命题者也知之寥寥, 只能以“美好情感”了之。命题者命题时, 工具书在旁, 尚且如此, 那么要求试场上的学生, 在对诗人的人生履历和诗歌的写作背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 去揣摩诗歌的情感, 那真是刻意为难。

我们不妨再比较一下近几年各地有关诗歌手法的命题。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 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2011年福建卷】

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2011年浙江卷】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010年全国卷1】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 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2010年安徽卷】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2010年山东卷】

如果纯粹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的指认, 那么2011年的浙江卷、福建卷和2010年的安徽卷最为明确。浙江卷、福建卷明确指向诗歌中某些具体的诗句, 而且它们都以描写见长, 学生自然就容易穷尽诗句全部的表现手法。安徽卷“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 请举出两种”, 也考虑到诗歌手法的纷纭和学生的试场实际。2010年的山东卷第一问,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整体”一词的限制, 让学生避开只言片语, 而立足于诗歌的整体表现手法。

如果真正要考查学生如何把表现手法“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那么2010年的山东卷最为妥帖, 它要求学生“简要分析”“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题目有两个问题构成, 首先是整体上运用的手法是什么, 然后是表达的感情是什么。两个问题回答了, 就是“分析”。而2011年的浙江卷和福建卷, 相形之下, 问题就显得模糊。至于2010年的全国卷1,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两个问题虽然各自都明确之至, 但这样的设问顺序, 完全没有逻辑可言。

2.诗歌表现手法比较 篇二

对比和反衬

这两种手法虽然都同时出现正反两个方面,但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反衬只突出一个方面(正),另一个方面(反)只是作为陪衬。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中尽管同时出现“噪”“鸣”和“静”“幽”,但作者主要表现的是“林静”和“山幽”,写“蝉噪”和“鸟鸣”的目的只是为了陪衬,因为蝉和鸟的声音听得越清楚,山林就越幽静;对比则不同,正反两个方面都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如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句句对比,作者既要表达陶者的劳而不获,又要表达剥削者的不劳而获;既有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又有对剥削者的憎恶。两相对照,鲜明而强烈。

烘托和渲染

两种手法经常混用,其实二者并非一回事儿。烘托是一种侧面描写,即为了突出主要方面,作者从次要方面下笔,加以修饰和陪衬;烘托又称烘云托月,为了突出月亮的美,而从云写起;或为了表现红花的美,反复地刻画绿叶。所以烘托的“托”略带“衬托”的意思。如《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作者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种种描写,就是从侧面来烘托罗敷的美;渲染则是为了营造某种气氛或创设一种意境,而对景物或声音进行描写。如柳咏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作者开头写寒蝉凄惨悲切的叫声,目的是为下文的离别渲染一种凄凉、伤感的气氛。

伏笔和铺垫

这两种手法也经常混为一谈。伏笔是为下文行文所作的准备,有时和照应结合起来使用。有些诗歌开头的写景或叙事就是为下文抒情或议论埋下伏笔。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歌开头写停泊的地方靠近酒家,就是为下文听商女唱《后庭花》埋下伏笔;铺垫则是为了突出主要描述对象,先作层层铺写,如同英语语法中的原级(good)比较级(better)和最高级(best)一样。作者先描述其他事物作为原级,然后与主要描述对象进行比较,来突出主要描述对象的“更”或“最”字。如张可久的《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比人心,山未险。”为了表现人心的险恶,作者先从雪峰、冰瀑、哀猿、啼鹃、吼风五个方面来写天台山的险,把天台山写得险恶无比。然而和人心相比,天台山还根本不算险,人心该有多么险恶就可想而知了。写天台山的险就是为写人心险恶而作的铺垫。

象征和托物言志

这两种手法都是以物写人,都是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儿。象征是以物喻人和借喻很相似,尽管只出现了喻体,但实际上是“指桑骂槐”。如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作者借尚未变黄就借助风势在空中狂舞的柳条,象征那些根基未稳、倚仗权贵而一时得势便猖狂不已的小人,表达对他们的极端鄙视和厌恶。托物言志(广义的托物言志应该包括象征,这里仅就狭义而言)是作者通过对物象描写和刻画(托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言志)。如李忱的《瀑布联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作者以不贪恋溪涧而冲奔大海的瀑布表达自己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豪情壮怀。

用典和借古讽今

3.常见的语文表现手法) 篇三

1、烘托

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感情。

2、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古今人们用典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采用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

一、明用典故。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如果能使读者从字面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这种现象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是明用《史记·冯唐列传》中的故事,东坡居士在这里明用这个典故,意在以魏尚自况,希望有一个象冯唐那样识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己召回,委以重任。

二、暗用典故。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有时表面上看用典处似乎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细察则不知为用典,这就是暗用典故。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末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面看来好象是写“出猎”,描写猎人弯弓射狼的情况。其实这是暗用了《楚辞·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天狼,是星名,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作者在此代指辽和西夏统治者;“射天狼”则表明自己御敌保国的决心。

三、正用典故。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以典代人,通过文章既以赞李云,也以自赞。“蓬莱”,为海中神山名,传说仙府中难得的典籍,均藏于此。《后汉书·窦章传》言:“是时学者称东观(后汉政府的藏书机构)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这首诗中的“蓬莱”,是借指校书郎李云。“建安骨”为建安风骨之简称。东汉末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诗歌,风格清新刚健,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小谢”,指谢眺;区别于“大谢”(谢灵运)。李白非常推崇谢眺,这里有自比的意思。这两句中,上句称赞李云文章得建安风骨,清新刚健;下句谓自己的诗歌应像谢眺那样清新隽永。

四、反用典故。有的词人取典故所述之人事而反其意用之,如辛弃疾的《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极力鼓励李入蜀做一番事业,首句化用李白《蜀道难》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其概括为“蜀道登天”。本来,李白在《蜀道难》中要突出的是蜀道的高危艰险,辛弃疾在《满江红》中却强调通过艰苦的攀登可以上达青天,这就是典型的反用典故了。

从另一个角度划分,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3、赋、比、兴

“赋、比、兴”是对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表现手法的总结。其后的诗歌继承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就是详细地叙事写景,并表示出作者的态度。如《诗经·伐檀》中,“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缠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狟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描写一群伐木的奴隶替奴隶主砍伐檀木制造车子,在艰苦繁重的劳动中联想到奴隶主不劳而获,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诗经·硕鼠》把奴隶主比作大老鼠,用的就是比的手法。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如《诗经·伐檀》中的“河水清且涟漪”就属于“兴”,它引出了下面的叙述。“兴”和“比”常常联系起来在一篇诗中运用。如《孔雀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是“兴”,又是“比”。

4、联想和想象

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5、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6、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之分。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举个欲抑先扬的例子。如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

7、照应

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8.象征。

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例如《海燕》,敏感、矫健且飞翔于暴风雨来临时的海面上的海燕,接着描绘它勇敢、英勇无畏的先驱形象,使之与革命风暴中迎击战斗的革命先驱者“形似”,进而点化:这勇敢的海燕,这胜利的预言家,与俄国革命前夕那些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以及乐观向上的战斗豪情何其“神似”,这是作者所着意突出的主旨。运用象征手法,使文章显得形象深刻、含蓄隽永、意味深长,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9.设置悬念。

从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某一更能引人关注的片断来落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例如《孔乙己》结尾,孔乙己的命运到底如何,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悬念可设在开头,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设在中间,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设在结尾,能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10.衬托。

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衬托分为正衬、反衬两种。例如《绿》写北京什刹海的绿杨太淡,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绿壁”太浓;西湖的波太明,秦淮河的太暗,从而衬托(反衬)出梅雨潭的绿浓淡相宜、明暗适度。

11.欲扬先抑。

想要达到对所描写对象的褒扬,先指出其缺点或不足,从而使所描写对象的长处显得尤为突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想写冬天时能在百草园捕鸟,突出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欲扬于是就先写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就先抑,从而使所要褒扬的百草园显得更为有趣。

12.对比。

事物或人物的行为、态度等相对比较,从而使作者的写作目的更加明显。《我的叔叔于勒》通过“我”的父母对于勒前后态度的对比,突出了人性的丑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通过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生活形成对比,突出旧式学校教育制度对孩子天性的束缚。

13、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抒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也叫直抒胸臆。如: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再如陆游《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间接抒情,又叫委婉含蓄,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情景交融、借景衬情、托物言志。如李白的《赠汪伦》和刘禹锡的《竹枝词》,都是在叙事的基础上采用间接的抒情方式。所不同的是:前者用“桃花潭水深千尺”来比喻“汪伦送我情”,后者巧用谐音双关,将恋人之间若明若暗的爱情表现得真切动人。

14、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最典型的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15、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即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古诗中,象骆宾王的《狱中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就是通过刻画餐风饮露的秋蝉的形象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

16、移情。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比如《扬州慢》也有“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之句,乔木尚且厌恶战争,何况扬州百姓呢?赠别二首(其二)(唐·杜牧)多情却以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析】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感情转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垂泪,何况人乎?

17、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18、动静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19、点面结合

4.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篇四

象征,指的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二、古诗中的象征运用示例

在屈原的《离骚》中,他把才德和有作为的人比做“美人”:“恐美人之迟暮”。他描写他“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的举动,又赞美古圣先王“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这些芳草香木,都有象征意义:一是表明屈原追求的美好事物品格高洁,屈原佩戴它们,就是象征他的品德高尚;二是用以比喻贤臣。这种“美人芳草”式的象征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又如李德裕的《登崖州城作》: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境况,书写了思归不得的忧伤。

三、古诗中常见的表象征的意象

1、冰雪,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的象征。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2、月亮,成了离愁别绪,思乡之愁的象征物。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3、柳树,惜别的象征。如柳永《雨霖铃》,就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4、蝉,象征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写照,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 “我亦举家清”。

5、草木,长势繁盛反衬荒凉,在古诗中用于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10、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11、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到了唐宋时期,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12、松柏,常用于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另外,如菊花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13、杜鹃,凄凉哀伤的象征。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4、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15、蟋蟀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16莲,表达爱怜、爱情。

17、鹧鸪,表示离愁别绪。

四、象征的妙处:

5.常见的散文的表现手法 篇五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欲扬先抑,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6、渲染与烘托。

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烘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6.青春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 篇六

关键词:声音,镜头,蒙太奇

近年来, 涌现了大量青春电影, 如2013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2014年的《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小时代系列》, 2015年的《左耳》《何以笙箫默》《栀子花开》《我的少女时代》等, 这些青春电影刮起全民怀旧风, 吸引了观影者的眼球, 本文笔者将从影视艺术的视听艺术角度以青春电影为例做声音、镜头、蒙太奇三方面的分析。

1 艺术表现手法分析

1.1 声音的多途径使用

1.1.1 多主体旁白叙述

《中国合伙人》中多主体旁白的使用, 灵活使用旁白与影像叙事和人物对白的结合, 来构建一种流畅的叙事效果, 成就了影片的自有风格。影片一开始就是成东青等三人签证一场戏。这个段落在影片中第一次结束的画面是成东青郁郁离开, 声音则是成东青的旁白:“他不会想到, 二十年后, 我最擅长的是帮人去美国。”在这里, 旁白对画面的作用是告知观众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做补充说明, 并且为转入下一场戏做铺垫。接下来, 通过三人的旁白组接介绍了新梦想的发展情况。中间穿插三人在不同场合的授课画面, 成东青在体育馆的旁白:“在一般人看来, 这里只是个教中国人学英语的地方, 对他们而言, 这里够酷。”画面则是万人宣讲会, 新梦想三人被听众欢呼, 以及众人在新梦想字样前的三张照片。此处旁白对画面的作用仍然是补充与评论。

1.1.2 巧妙运用音响

音响, 在电影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有还原空间的真实感, 渲染气氛等。比如,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以一个童话开始的, 女主角从童话和梦的互相转换中, 加入了很多的音响, 玻璃破碎的声音代表女主角的梦被惊醒, 突破了画面的空间局限, 使画面转换不那么突兀。火车的汽笛声还原了场景的真实性, 开学时广播里的声音, 自行车按铃声渲染了开学时的氛围以及还原了时代, 这些音响的巧妙运用, 不仅使影片整个气氛活跃起来, 也切合整个电影的主题——青春、活力。

1.1.3 音乐呼应主题

音乐作为电影艺术表现手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青春电影除以往的音乐抒情还有对主题的呼应。比如, 《栀子花开》是以何炅十多年前一首成名曲《栀子花开》为基底展开的一个青春故事, 类似的还有《同桌的你》同样是以同名歌曲为电影名称的一部电影, 两部电影在音乐上都进行了重新翻唱, 同时也有了一定的明星效应。《我的少女时代》里的主题曲《小幸运》,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匆匆那年》, 这些歌曲在电影播出前、播出时、播出后都得到了广泛传唱, 同时也呼应了影片的青春主题。

2 镜头语言表现力丰富

镜头语言是影像视听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镜头的变换跟随画面主体的运动而变化, 采取多机位的拍摄方法, 使观众能从多角度观影, 导演这样设计能更好地表现细节, 展示人物性格, 刻画人物形象。影片的开头女主角拉行李箱的跟镜头和固定镜头, 阐释出女主的渐行渐远。《同桌的你》里面, 男主和女主在暴乱中第一次牵手, 人物和镜头一起运动, 不仅揭示出了时代背景, 同时刻画出了两个人物的内心活动。

3蒙太奇思维的流露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 运用蒙太奇手法可以使镜头的衔接产生新的意义, 从而大大地丰富电影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中国合伙人》中运用较多的有重复蒙太奇、心理蒙太奇、对比式蒙太奇。当成东青被学校开除后, 一个女学生找他补习英语, 迫于生活压力他只好接受, 于是他和王阳开始开办英语补习班, 当学生规模一直在扩大, 他们找到一处国企废址, 并在那里继续开课, 画面里出现了成东青在冬天的夜晚上课, 紧接着是他夏天给学生们上课的情形。这种重复的上课镜头组接在一起, 既能达到说明时间流逝的作用, 同时也能说明他的学生队伍在一天天壮大, 为今后的“新梦想”打下人力和财力基础。

2 艺术表现手法的作用分析

2.1 声音艺术的塑造

2.1.1 旁白转换时空

在《中国合伙人》的一场戏中, 书店老板说:一美国大爷在前面开了家店。画面出现了肯德基的广告牌, 紧接着成冬青和王阳二人站在肯德基门口。这段旁白不仅说明了书店为什么要搬家, 同时还以一种幽默的方式向观众传递出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成、王上前驻足, 为后来的“新梦想”起步, 在此授课打下伏笔, 使影片在时空转换时, 剧情既连贯又完整。

2.1.2 音响还原真实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 很多戏份是在学校拍摄的, 如果没有环境音响的表现, 影片很大程度上会失真, 而自然音响、动作音响的加入, 不仅可以增强环境的真实性同时还可以扩展戏剧张力, 深化影片主题。影片中嘈杂的宿舍声, 青春活力的广播声。与之相同的《同桌的你》考试作弊时敲桌子声, 女主角坐男主角自行车上单车链条的声音, 以及男生宿舍为窃听女生隐私话题的收音机声等, 这些都可视为背景音响, 不仅能够渲染画面氛围, 还能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1.3 音乐流露时代感

电影音乐能够体现时代感。近年的青春电影里面都有体现, 笔者在前面的阐述着也有提及。比如, 《栀子花开》《同桌的你》这些音乐的主题曲, 我们立马对应了故事是发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合伙人》里面的《光阴的故事》作为一首经典老歌曲, 在影片中立马标榜了年代。所以说, 音乐的恰当运用, 一定程度也是对时代的呼应, 还原戏剧真实性。

2.2 镜头组接下的画面艺术

在《中国合伙人》中, 使用较多的有摇镜头、推镜头, 大学时期的三人在英语自主学习的一场戏上, 成东青与孟晓骏二人互相用英语单词中的反义词进行对答, 用一组急摇的镜头展示画面, 表现出二人争论时的激烈场面, 让观众体会到那种青春激昂向上的热烈。成东青在一家废弃的国有工厂上课时, 不论寒暑, 都会有环形摇摄的镜头, 形成排比句式, 通过摇镜头的组接不仅展现了时间流逝, 还能表现学生上课空间的扩大, 成东青的事业也越做越大。在平稳的镜头组接中, 能够流畅叙事, 表达影片的主题。

2.3 心理蒙太奇的巧妙设计

心理蒙太奇受青春片导演的青睐追捧, 如梦境、回忆、闪念、想象、幻觉、潜意识等。”比如, 《中国合伙人》中, 孟晓骏回国后的第一场演讲, 因为紧张和在美国长期不受人重视, 突然面对台下众多的学生反而讲不出话, 脑子里闪现出自己在美国的种种不如意, 很好地揭示了孟晓骏此时为什么会说不出话来的原因, 这种闪念的出现, 也让他认为自己就是个失败者。通过画面组接或声画的有机结合, 直接而形象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

随着电影工业的蓬勃发展, 对电影艺术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 青春电影大发展, 不仅掀起了大众到电影院观影的热潮, 也丰富了广大观影者的娱乐生活。我们期待更多更好的电影作品搬上银幕。

参考文献

[1]张明.新时期以来青春电影“青春成长”主题解析[J].电影文学, 2012 (11) .

[2]阎景翰.写作艺术大辞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0.

7.高中诗歌鉴赏主要表现手法分析 篇七

就高中语文而言,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的诗歌表现手法相对较多,基础的有赋、比、兴,其他的像用典、想象、衬托、渲染、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也都属于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学生在学习诗歌鉴赏时,不仅要牢记这些专用术语,还要求熟练应用到诗歌分析和习题解答中。文章结合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几篇诗歌,对常见的几种表现手法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一、直抒胸臆型

直抒胸臆是诗歌情感表达最直接的方式,这种表现手法在诗歌内容中表现比较直接,通常有强烈的、明显的感情词汇。例如,在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通过“怆然”“涕下”等词,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诗人怀才不遇、屡遭打击的无助心情,由于用词简单、情感强烈,因此更具有感染力。事实上,多数古诗词的写作都包含着诗人的某种感情,或欢乐或悲伤或忧愁,无论是何种题材何种内容,都是对诗人情感的一种体现。

二、寓情于景型

寄情于景、借景抒情是古代诗歌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一种表现手法,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我国古代文人性格多含蓄,因此在表达个人情感时,多采用寓情于景的方式,将个人的思想感情寄托于物,以此排遣个人心绪。例如,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诗人李煜作为亡国之君被俘,在囚禁时面对眼前的自然景物,即兴抒发了对国家破亡、身处他乡的哀怨和感慨。我们初读这首词时,此种所提到的春花、秋月、小楼、春水,似乎都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但是通过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透过这些表面事物,深刻理解景物背后所蕴含的复杂情感。学生在分析此类题型时,切忌停留于表层,而是要结合题目中所给出的作者信息、创作背景,透过表象看本质,抓住诗中的意象,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白描

白描本义是美术专业中的一种绘画手法,因以墨线勾勒为主,不施加各种绚丽色彩而得名。在文学创作领域,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手法,要求用最简单、最质朴的语言,如实地刻画出人物、景物以及某种事件。白描手法虽然不加任何修饰,但是在给人以质朴、平实的基础上,更能给读者以直观的印象。例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中:“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全诗总共二十字,虽然从题目上看是叙述与友人间的情谊,但是整首诗中没有采用任何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或喜或悲的个人情感,仿佛友人就坐在诗人的对面,两者在进行普通的对话一样。我们通过学习古诗词了解到,白居易的诗作中多以言语浅显、平易近人为主,因此,在许多白诗中都运用了大量的白描手法,这与白居易的“闲适”思想有很大关系。

四、烘托

烘托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这种技法用在古诗词中,使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泛指陪衬,使明显突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烘托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因他的感慨主要是由周瑜而发。

五、欲扬先抑

在古诗词中,采用这种手法,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然后,一般来说,总是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但在转变过程中,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表现手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的效果,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诗人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在分析这种方法时,要注意抑扬前后应具有对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另外,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应该重在后扬。学生在遇到这种类型的诗歌鉴赏题目时,要着重分析“扬”“抑”间的比例和分量,做到准确分析。

六、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指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节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在写作中指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这种艺术处理以一点观全面,以小见大,从不全到全的表现手法,给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以小见大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写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例如,杜牧的《赤壁》中,诗人并没有直接题咏这一历史上的重大题材,却从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年,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来围绕赤壁之战抒发议论,这是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别出心裁。“二乔”并非普通女子,而是东吴国家命运的象征。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表达了壮志未酬、怀才不遇之情。

从某种程度上讲,熟练掌握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是读懂诗歌的一把钥匙,尤其是对于缺乏诗歌语言环境的现代学生来说更是意义非凡,通过以上对诗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相信学生更容易敲开诗歌世界的智慧大门,不管是对于学生的考试还是在人生境界的开拓上都会助其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赵亚男,徐婕妤.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现状及改进途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

8.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篇八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联想与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10、引用 A、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B 、引用诗歌:丰富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C 、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11、渲染与烘托。

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烘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上一篇: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案下一篇:学生会主席年度总结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