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诚信建设讲话

2024-10-06

科研诚信建设讲话(精选8篇)

1.科研诚信建设讲话 篇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志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湘潭大学科研工作大会。本次会议是在全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启动研究教学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对于进一步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和科研管理工作上台阶,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辛勤工作在一线,为学校科研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三大功能之一,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社会贡献力的重要尺度。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态势良好。下面,我先就学校的科研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要及时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科研促教、科研强校的意识

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职能,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而三者之中,科学研究既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又是社会服务的前提,更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前不久闭幕的学校第六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我们确立了“研究教学型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可不可以早日实现,科研工作将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上不去,那么建设“研究教学型高水平大学”也就无从谈起。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师生员工,一定要及时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要通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校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最终实现学校科研竞争实力等关键办学指标的显著提高。

二、要认真做好规划,不断强化科学研究工作的特色和质量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往往都需要经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能够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科学研究基本上是少之又少,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自觉树立起全局观念,扎实做好科学研究的规划工作。就学校当前的发展实际来说,就是要紧紧围绕“研究教学型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结合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瞄准本学科的国际前沿发展趋势,制定出符合学校发展实际、体现湘大特色的科研工作规划。特别是要立足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大对现有科研领域优势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有特色的研究项目;要紧密结合湖南富民强省战略、新型工业化和“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科技需求,以项目为载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推进管理创新,为科研工作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科学研究重在创新,科学研究的管理工作同样也需要创新。借鉴国内许多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我们不难发现:完善的制度,顺畅的机制,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对于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孵化和产学研一体化,都发挥着积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应该说,近年来学校在完善科研工作管理方面付出了许多努力,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必须承认许多工作依然需要改进。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不断推进科研工作管理创新,积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发挥优势与特色,有利于整合资源、汇聚队伍,有利于激发原始创新的政策和措施,为学校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特别是要积极鼓励原始创新研究,在评价体系方面给予创新人才以宽松的环境,宽容失败;要积极鼓励开展科研合作与交流,支持跨学科研究,使我们的科研工作与国际前沿接轨;要充分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巧借东风,积极引入校外资源,不断拓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老师们,同志们,建设研究教学型高水平大学,需要有一流的科学研究工作作为支撑。要实现学校科研工作的新的更好发展,我们的科研一线人员和科研工作管理人员责任重大,同时又是责无旁贷。希望全校师生员工以本次会议为新的起点,积极投身科学研究事业,努力产出更多新成果、特色成果和原始创新成果,为 “研究教学型高水平大学”奋斗目标的早日实现,为积极推进富民强省战略和“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科研诚信建设讲话 篇二

今天, 我们在这里召开五年一度的全市教育科研工作大会, 回顾和总结全市“十二五”教育科研工作, 颁布了“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和课题指南, 通报一批科研工作业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并请武汉开发区 (汉南区) 教育局、汉阳区教科室、硚口区崇仁路小学、江汉大学等单位和个人交流了经验和做法, 同时, 通报了新一届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本次会议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借此机会, 我谨代表武汉市教育局和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向所有受通报表扬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 向与会的各位专家、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总体来说, “十二五”全市科研工作成果丰硕, 成效明显。这些成绩的取得, 凝结着大家的智慧和汗水, 来之不易, 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 我想就“十三五”如何通过教育科研助推教育内涵发展, 讲几点意见:

一、要深刻认识教育科研在全市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意义

“强市必先强教, 强教必兴科研”。教育科研是兴校、强师的重要手段, 它对教育内涵发展的助推作用是毋容置疑的。

在这个问题上, 我谈两点意见:

第一, 要揭示教育规律, 必须依靠教育科研。要揭示复杂教育现象背后的教育规律, 靠经验不行, 靠碰运气更不行, 必须依靠教育科研这个武器。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少走弯路, 才能事半功倍。大家熟悉的那些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出经验、有影响的品牌学校, 其成功之道就是依靠教育科研;一批全国知名的教师、校长的成功之道, 依然是依靠教育科研。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的加快, 教育科研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引领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在这种新形势下, 我认为, 不重视教育科研的教师不可能成为名师、不重视教育科研的校长不可能成为名校长、不重视教育科研的学校不可能发展为名校。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探索和揭示教育规律、推进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崇高使命, 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关心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 深刻认识教育科研的重大意义。

第二, 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 必须借力教育科研。当前, 教育本身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 也是社会长期关注、千万家庭关心的热点问题。对于人们群众的期盼, 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地回应。通过教育科研, 既可以在宏观层面上了解区域教育质量提升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也可以在微观层面上对学校管理、日常教育教学进行诊断和分析, 最终达到反思改进、提升质量的目标。我们要促进教育“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 必须充分借助教育科研这个工具, 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 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

二、要明确“十三五”教育科研工作的新目标、新思路

要助推教育内涵发展, 必须明确“十三五”武汉教育科研的主要任务。

1.着力前瞻, 统筹各类研究。立足全市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围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加强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 为宏观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咨询服务。统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民族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研究。

2.着力创新, 优化科研管理。一是优化分级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区、校三级教科研网络, 建立科学、高效的市、区、校教育科研分工协作机制, 增强科研服务意识, 提高管理效益。二是加强过程管理。继续加强课题中期指导、管理和服务, 使中期检查指导成为课题质量和研究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创新同类课题横向互动研讨机制, 支持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的科研协作, 打破壁垒, 避免低水平重复, 全面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和成果质量。三是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效能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注重科研档案建设, 积极探索科研绩效评估。进一步加强各级教育科研机构建设, 积极开展与科研先进地区和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3.着力素养, 加强队伍建设。一是有计划地组织区本、校本科研培训。针对基层学校教师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但教育理论、研究方法不足的特点, 积极组织科研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培训, 切实增强科研培训的实效。二是有计划地组织市级培训。市规划办根据立项情况, 适时组织各类课题负责人培训, 组织多种形式的课题互动研讨与交流活动。不断创新培训研讨方式, 促进科研队伍的区域、城乡、校际均衡发展。三是加强科研与教研的协同和创新。加强科研与教研在教改课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中的协同和合作, 搭建科研与教研合作、融通的平台。

4.着力应用, 促进成果推广。一是加强课题中期、结题的成果推广。市、区规划办在各类课题的中期和结题阶段, 积极推动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成果的转化工作, 及时摘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研究成果报告会、交流活动, 发布研究信息, 组织形式多样的专题报告或学术研讨, 积极促进教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 加强成果宣传, 形成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创意、经验、理论、制度、模式和标准, 总结推广我市有影响的课题研究成果, 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使教育研究为人所信、所思、所悟、所用。二是实施“科研品牌建设战略”, 对团队力量强、研究质量高、成果有影响力的单位或个人, 根据需要, 给予专项资助和系列指导, 通过长期培育, 打造科研品牌。

5.着力常规, 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加强课题选题指导。结合基础教育实际, 突出行动研究, 加强实证研究, 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二是实现课题结题的“三结合”。高度重视课题结题工作, 坚持会议结题制度, 将课题结题与“学习研讨、成果提炼和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三是大力推动群众性科研工作。引导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继续开展好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四是做好教育部、全国规划办和省教育厅、省教科规划课题的申报指导工作。

三、要切实发挥好教育科研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积极作用

“十三五”期间, 全市教育科研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 抢抓机遇, 切实发挥好教育科研在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此, 我提三点要求:

(一)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前面我重点讲了教育科研两大方面的意义, 这是提高认识的前提。从事教育科研是教师的天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 教师即研究者, 我国《教师法》第七条明确规定, 教师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权利”, 从事教育科学研究, 既是教师职责之所在, 也是由教育的本质规律决定的。因此, 从思想和认识上, 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大力鼓励和支持校长抓教科研工作, 校长要大力鼓励和支持热爱教育科研工作的教师从事教育科研。不仅要鼓励支持, 还有建立保障机制、考核奖励机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教育改革进程中遭遇的瓶颈问题越来越多, 有宏观政策层面的, 也有具体教育教学层面的, 后者迫切需要广大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 积极投身到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中去。实践证明, 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也是克服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二) 加强领导, 加强培训

教育科研作为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作, 要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领导,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和完善科研机构和队伍建设。武汉市已初步建立了市、区、校三级教科研管理机构。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部分区和学校的教育科研组织机构不够健全, 分管领导不明确, 科研工作缺专职人员和经费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要把有科研热情和科研素养的科研骨干充实到科研机构中去, 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确保科研经费稳步增长。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要将科研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中去。

2.加强科研骨干培训。“十二五”期间, 武汉市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 有些课题选题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不够紧密, 存在着低水平做重复性研究的现象;一些研究缺乏理论基础, 特别是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果的质量, 削弱了成果的推广价值。“十三五”期间一定要加大科研骨干的培训力度, 要将教师科研培训纳入市级教师继续教育范畴, 使教育科研培训成为常态。

(三) 突出重点, 破解难点

今天大会, 已经颁布了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和课题指南, 确立了8项重大课题和部分课题选题。这些选题立足前沿、结合实际、以问题为导向, 有很好的引领作用。希望各单位加强基于实证的决策研究, 强化以标准和模式为主导的实践研究, 提高选题的针对性、实效性, 形成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理论和模式, 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在这里我想强调以下三点:

第一, 加强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的研究。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 教育科研要深入研究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如推进武汉市教育现代化的策略与路径研究、中小学 (幼儿园) 教师职业与生存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城市布局与学校布局适应性研究、中小学推进管办评分离的实践研究、教育智库建设研究、互联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等。

第二, 重视对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 也是区域教育的永恒主题;质量是武汉市教育发展的生命线, 任何时候都放松不得。质量在不同类型、不同阶段和不同学校的教育中内容均有所不同、有所侧重。我们要以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为契机, 在学生品德、学业、身心、特长、负担等维度开展好研究, 总结好具有武汉特色的实验经验。

第三、要出科研品牌。当前武汉市教育科研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在全省和全国有影响的科研品牌还不够多。要通过重大课题研究、团队协同攻关研究、充分发挥高校专家资源优势等途径, 锻炼科研队伍, 做强科研品牌, 深化成果转化, 加强成果提炼, 强化成果推广, 争创全国一流教育科研品牌。

3.科研诚信建设讲话 篇三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定位;教师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14-01

高职院校是众多类型的高等学校中的一种,与普通高等院校一样承担着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而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育中的主要参与者,也就成为了这三大职能的主要承担者。科学研究作为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之一,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两个职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发挥着重要的保障性与基础性作用。因此必须要准确的找好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全面提升的科研能力,促进高职院校三大职能得到更加有效的实现。[1]

一、分析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

高职院校要想得到长远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明确且科学的发展战略,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奠定强大的人才基础,进而才能够不断为社会输送众多的应用型人才。要想实现这些目标,高职院校就必须要做好科研工作,将科研工作贯穿到院校教与学的方方面面中,充分利用科研工作创办出具有独特特色的职业院校,并且还能够促进教师队伍的强大,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同时还能够使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这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管理水平与办学水平的高低可以利用科研工作的水平高低来衡量,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成为了其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与动力,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

二、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与体现

首先,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主要是指教师从事并且能够完成科研活动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对问题的发现能力、对文献信息的检索能力、对信息的提炼加工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科研方法运用能力、撰写成果的文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对成果的推介能力等等。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除了要体现在专著与撰写论文数量的多少上,更应该要能够体现出院校教育的特色,要做到对科研活动、教学活动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深刻了解。[2]

三、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

就目前来说,虽然高职院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数量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但是同时要注意到的是,现阶段内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并且其在各地区与各学校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展十分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科研基础较差,这是因为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是由中职院校或成人院校转变而成的,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都偏低,理论基础十分欠缺,进而就导致教师的科研基础十分薄弱;其次,教师的精力不足,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多,且院校中的专业越来越丰富,加上教师队伍的引进十分滞后,使得院校中很多教师的科研活动都受到了时间的限制;再次,科研方法教落后,只有以正确的方法来指导科研活动,科研活动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开展与成果,而我国高职院校中很多教师都没有掌握到正确的科研方法,存在着研究内容与题目不符、课题思路混乱等问题。[3]

四、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相关措施

1、充分利用有效的内在因素

首先,教师要结合专业特长、专业建设以及院校发展的方向和要求,选择合适准确的研究方向,只有保证了方向的正确性,才能够不断积累科研成果并提高研究深度;其次,教师要对科研活动保持高度的兴趣与积极性,自觉主动的投入到科研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养与专业水平,通过提升自己的内在来提高科研能力;最后要树立起学术规范意识,这是每一个学术研究者都必须要严格遵守的学术道德,科研活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要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有效借鉴他人的科研成果,保证自己能够形成对事物的独特认识,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2、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

首先,院校科研管理部门要为教师的科研活动构建稳定的科研平台,教师只有有平台可以进行科研活动,才能够从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其次,建立科学的科研激励机制,将科研能力纳入到教师的工作考核之中,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奖励,提高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师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科研中,切实的推动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4]

综上可知,通过对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和教师科研能力建设的研究,了解到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在掌握了教师科研能力内涵的基础并认识到其现状的基础之下,从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采取措施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能够使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进而就有助于高职院校充分发挥出其对社会建设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伍玉凤.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素质和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学术论坛,2011,05:210-213.

[2]曾祥麒,陈 英.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3:41-44.

[3] 覃 兵,莫明琪,唐 巧. 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审视与思考[J]. 职教论坛,2010,15:31-34.

4.教科研会议讲话稿 篇四

一是优化体系,推进特色课程。各学校要积极构建开放、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打造精品课程,形成学校课程特色。力争2-3年内,所有高中学校和城区初中、小学要形成一定特色的课程体系,80%农村初中、小学有2-3门精品特色课程,建立特色课程引领学校发展新机制。适时组织特色课程评选,及时推出一批精品特色课程。新学年,将在全市范围内,开设小学英语趣味游戏课程和初中英语衔接课程。

二是突出重点,强化课程评估。继续组织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小学重点评估音体美、校本和科学等薄弱课程,初中重点评估理化生实验、音体美和特色课程,高中重点评估特色课程和师生社团建设,将评估结果纳入教学质量考核。组织开展第六届中小学实践与创新技能大赛和高一暑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活动,推动中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升。

三是强化监测,确保开齐上足。各学校要将音体美、实验和综合实践课纳入阶段性考试(考查)中,将成绩计入教师教学实绩中。市局将加强课程实施监管力度,着力解决课表“两张皮”现象,确保中小学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组织音体美及小学英语等短缺学科教师培训,解决课程实施中的“弱、缺”等问题。

四是推进特色高中建设。高考改革是在为学生松绑,一方面强调“适性扬才”,一方面强调综合素质的提升。面对改革,高中要加强课程的选择性,只有课程丰富了,学生兴趣发展和素质提升才会有载体。高中在抓好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教学的同时,要在理化生政史地等学科中培育优势学科。要推行选课走班教学,丰富选修课程。推动学校社团建设,开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促进学生自主个性化发展。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加强职业体验。

(三)推进课堂结构变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0__年_我市推动“三级建模”活动,组织了课堂教学模式展评。很多学校已经在课堂教学模式创建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但整体上讲,还停留在浅层次,缺乏凝练和深度。有的学校不积极主动,课堂改革行动迟缓,课堂面貌依旧。违背规律,穿新鞋走老路、我行我素者有之;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者有之;生搬硬套、刻意创新者有之;墨守成规,以不变应万变者有之;迎检一套,另行一套者有之;更有个别教师认为自己的习惯就是最好的,打着“教无定法”的幌子,死守经验,反对变革。究其根本,还是在于一个思想认识问题,行动落实问题和能不能持久的问题。

《山东省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要求,“要创新教学方法。尊重教学规律,研究制定全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明确教学基本常规,引导中小学科学有效实施教学活动。尊重学科特点,深入研究德育、科学、体育、艺术等不同课程领域的不同特点,探索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尊重学生差异,坚持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课堂学习任务和课外作业。在高中全面推行选课走班教学。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优化教学过程,促进自主学习,推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改革实验教学,强化综合实践。”

一是继续推进三级建模活动。各学校要进一步优化学校基本模式。模式构建要围绕“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核心。课堂改革只要把这“三核心”进行细化,就有可能实现课堂高效。每一核心都有两个细化的要素,预习的两个要素是自学和互学,展示的两个要素是表达和点评,反馈的两个要素是总结和检测,这样就构成了高效课堂的六大要素。课堂改革只要抓住这六大要素,对这些要素进行研究、探讨,经过不同的组合、排列,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要素的功能,就能使课堂产生高效益。下一步,全市中小学要紧紧围绕这六大要素进行行动研究,重点解决如何自学、如何互学、如何表达、如何点评、如何总结、如何检测等问题。

20__年_市局重点推动学校在完善校级基本模式的基础上,着力完成学科教学模式构建,努力实现学科课型模式化,最后达到教学模式个性化、特色化、艺术化的目标。

二是加强教学有效性研究。抓牢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要做到课前四问,一问目标: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二问方法: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三问效率: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四问达标:你怎么知道学生已经达到了要求?今后的课堂评价中,要把当堂达标率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进行评价。

实施剔除无效、减少低效、增加有效、注重实效、倡导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课中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检测巩固”为基本流程,强化“目标导引”意识,落实“当堂达标”要求。

还要做到课后三思,一思效果: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度是多少;二思效率:实际教学时间中有效教学时间占了多大的比例;三思效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否与智力因素共同提高。如果每位老师都能在每堂课上都做到以上课前四问、课后三思,课堂教学效益可想而知。

三是扎实备课,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要灵活采取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的制度,借鉴枣庄市教案本优秀案例,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不断探索有效备课的新路子。教师要充分研读课标和教材,做到目标明确具体、教学流程科学合理、教学重点突破有方、教学方法恰当有效、课内练习精选精编、教学效果明显实在、教学个性充分张扬。

四是开展系列教学活动,促进教学交流。精心组织以“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提升课堂效益。以“研究课”的展示性、研究性引导日常教学,以“常态课”的原生态,真实性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以“赛课”的激励性、评价性提升课堂效益,以活动促发展、促提升,引导教师精心研究学生个性特点和不同的发展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

(四)优化教学常规,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

近年来,各学校常规管理进一步规范。但检查和调研中也发现,管理中存在粗放、机械、散漫的问题。一些学校检查理论笔记数字数,检查备课数节数,检查听课记录数页数,检查作业数次数,玩数字游戏,检查结果不反馈,评价走过场,不求实效。

各种计划实质性、精细性内容少,可操作性、针对性差。纸质备课存在过程简单、内容粗略等问题,只备知识,不备教学方法和学生活动。作业布置“多、滥、杂”,粗放、空泛,周末作业、假期作业选用整套资料,缺乏筛选、整合,不能根据学生实情提前组织编制,批阅质量不均衡。

单元检测和阶段考试要求不严格,组织不规范,考纪考风差,舞弊现象时有发生。不能对成绩进行科学分析,不能及时召开考后分析会、表彰会。

有的住宿制学校仍然坚持周一早晨到校。

有的学校教学实绩考核标准不科学,过程不规范,结果不公示,根据个别教师职评要求,随意变更考核结果的情况仍然存在。

一要强化常规管理。提升质量必须强化管理;强化管理必须落实常规;落实常规必须夯实过程;夯实过程必须狠抓落实;狠抓落实必须强化考评。要以目标管理来明确干部教师努力的方向,以落实过程来奠定质量的基础,以绩效考核来构建激励机制。各学校要严格落实《滕州市普通中小学教学管理规范》,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

教研室将通过现场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推行科学管理典型经验,引导学校进一步实施管理创新,优化管理文化,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二要推进优秀教案转化和优质教育资源评选使用。各学校要通过展示、观摩和公开课等方式,引领广大教师会用、用好优秀教案,总结推广一批学用教案的好机制、好措施。结合全市中小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深入开展好优秀教案向课堂实录转化和优质教学资源评选活动,做好配套课件、录像课的制作和推荐工作。鼓励教师进行微课设计制作,依托枣庄市在线备授课系统,建立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三要扎实实施作业教学。各学校要引导教师精选学案、课后练习题、单元测试题,精心设计预习性作业,探索分层作业,倡导个性化、多样化作业,融入实践性作业,杜绝无设计作业、惩罚性作业,努力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目标。要实行作业批改周查制,检查结果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反馈给教师,督促教师改进工作。教研室将适时组织作业教学管理经验交流会,推广先进学校经验。

四要进一步加强考试研究和管理。高考改革对高中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各校要认真研究。要加强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教学,适当减缓教学进度,加强实验教学,强化阅读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夯实学科基础。学业水平考试将成为国家级考试,并在高校招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关注各个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复习,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全面提高学业水平考试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要不断提高高中模块考试、义务段阶段性考试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严把命题关,不断提高命题水平;严把考试关,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信度;严把分析关,严密组织质量分析,及时提供高质量分析报告。实施命题质量反馈制度,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诊断、引领作用,切实改进教与学。

五要提升信息化手段应用效果。今年要努力实现“三通两平台五大课堂”发展目标,“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即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要充分发挥滕州教育网站的公共服务和资源共享效能。“五大课堂“分别是农村学校点播课堂、城乡同步课堂、名师网上示范课堂、名校网络开放课堂和信息技术整合课堂。争取高起点、快起步、广覆盖,打造更多的特色亮点。

(五)锤炼一流团队,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师队伍是教育的发展之基、竞争之本、提高之源。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源头活水。枣庄和滕州两级市进行的群众满意度调查,涉及教育的问题有90条。反映“教师不负责任、教学水平低”的有34条,反映“学生负担重,作业多”的有3条。

调研中发现,有些校长治学没思路、管理没办法、指导没能力,责任心不强,用在抓教学、抓管理上的时间少,对教育教学的掌控力不够。少数教师在各种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下,职业倦怠问题日益突出,职业激情减退,奉献精神弱化;一小部分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教学业务水平低下,不想学习、不愿学习、不会学习、不会研究;有些教师受利益驱动,热衷于搞有偿家教,课上不讲课外讲。

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时,提出“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他强调,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一要成就校长,塑造学校之魂。一个好校长,一校好质量。校长是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校长的质量意识如何,关系到学校的质量如何。

第一,校长必须静下心深入一线,深入课堂。只有坚持深入课堂,才能经常与学生、与教师、与课堂打交道,才有利于教学管理。

第二,校长要搞教学研究。经常参与教研教改活动,研究教育教学工作,校长责无旁贷,必须带头。

第三,校长要沉下身子管理指导教学。我们绝大多数校长是从一线骨干教师中提拔上来的,应该都是教学的行家里手,抓教学很有权威性,关键是把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做到质量在一线提升。

第四,校长要关心爱护教师。人心稳,事业进,人心齐,质量升。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没有教师的团结拼搏,无私奉献,搞好教学只能是一句空话,提高质量更是免谈。校长要注重政策引导,营造环境,弘扬正气,表彰先进,增加沟通,化解矛盾,顾全大局,为教师排忧解难,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五,校长要把主要精力、大量时间用在教学上,减少应酬,深入教学,投入时间研究教学,集中精力管理教学。

二要壮大师资,坚固兴校之本。教师是教育决策的执行者,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引路人,是打造教育强市的关键因素。建立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成绩和教研成果奖励制度,教师培养和培训制度,教科研活动保障制度等。实施科研课题带动,让教师在任务驱动下实现专业发展。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多种形式的名师培训活动,促进名师再提高、再发展。暑期,对第四届滕州名师进行届中考核,组织考核优秀者参加高端培训。

二是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各学校要组织开展“教师论坛”、“三星评比”和过关课、汇报课、比武课、研究课等活动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市局将举办以教委办主任为主体的第三届滕州教育家论坛,组织滕州市第九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滕州市中小学教师综合技能大赛、优质课展评月等活动,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三是强化引领和指导。要创新教研模式,倡导协作区教研、跨学科教研、会诊式教研、同课异构教研等形式。坚持开展集体备课、课例研讨、问题会诊、同课异构等教研活动。充分利用“滕州教研”网站、“视频演播室”、“教师博客群”等网络手段,拓宽教研渠道,实现教育资源最大化共享。

切实做好课题研究特别是“个人课题”研究,就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即时研究,即时运用,实现以研促教,以教带研。

送给教师三句话,共勉:

第一句:你的责任就是你的方向,你的经历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格就是你的命运。

第二句: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专家;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第三句:美好是属于自信者的,机会是属于开拓者的,奇迹是属于执着者的。

(六)推动共同体建设,促进均衡发展

学校发展共同体是教育局党委牵头成立,人事科、教研室、计财科、师训科等科室组织实施,目的是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管理共享和成果共享,推动全市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可谓是教育局一把手工程。经过近半年的推进,积累了好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单位对学校共同体认识不到位,行动缓慢,以这样那样理由,至今没有安排顶岗教师到支教学校工作;有的单位安排人员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级别不够,起不到辐射、带动作用;有的城区牵头学校派出教师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工作作风不如农村成员学校,没有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一是组织顶岗交流教师调度会。教研室已将共同体支教教师考试成绩进行汇总、分析。近期将召开专题会议,通报顶岗教师教学成绩。各单位要加强支教教师管理,同时,要按照人事科支教教师管理规定,尽快落实支教补助政策。

二是启动新学期共同体活动。各共同体成员学校要设计本学期活动,启动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

三是组织本学年共同体考核。按照《滕州市学校发展共同体考核评价方案(试行)》,对共同体学校进行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将在全市教学工作会议上予以表彰奖励。

四是推动新优质学校创建。指导镇街、学校结合镇域及学校实际,找准切入点,有效开展新优质学校创建活动。聚焦内涵发展,积极开展改革实验,形成良好的学校自我发展机制,促进教育价值取向和质量评价标准的转型,加快实现“让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优质”的高位均衡发展目标。

五是抓好名师大篷车活动。积极设计“名师大篷车”等送教活动,实现菜单式服务。学校根据自身教学教研需求,向教研室提出送教需求,由教研室牵头整合资源,在认真分析预约需求、精心制定方案的基础上,深入各学校开展“送教”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确保活动的实效性。

三、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一是明确责任。今年的工作任务已明确,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围绕全年目标任务,教研员要担起指导督促之责,既要深入领会全局工作精神,科学谋划具体措施,更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攻坚克难。教委办主任要担起教学领导之责,目标定位要有高度,任务部署要有深度,工作决策要有力度,靠前指挥,靠前调度,带领干部教师扎实推进工作。各位校长要担起一线发展之责,要身先士卒,真抓实干,确保学校全年目标顺利实现。各位学校中层干部要把提升质量作为第一追求和第一职责,恪尽职守,创新思路,为每个学生负责,力争超额完成既定目标。

二是务实创新。严谨细致是目标推进的应有态度,创新发展是目标推进的活力之源。新的学年,从教研室、到教委办、到学校,要做到真抓实干,对每项工作任务,一件一件抓落实;对每个工作环节,一步一步做扎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转变观念,勇于创新,为学校发展不断注入活力。要从最简单的小事做起,把每一件事做细做亮,做得精彩,做出成绩。

5.教育科研工作会议讲话 篇五

今天,我们全校教师集中在这里,举行学校20xx年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是早在去年基于对学校发展就有的思考决定召开的,其目的有二:一是推进,通过科研处的建立并开始行使职能,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进程;二是提升,想通过我的这个讲话,进一步点燃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热情,从而达到提升我们科研素质的目的。今天会议的主题是求真务实抓科研,加快发展谱新篇。我们全校上下要形成共识:“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是立身之本,成名之源。,许多成功事例的实践可以证明,教科研是我们教师个人快捷、科学而又高效的成功之路,也是一个学校上水平创特色的必由之路。目前我们学校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在“两翼齐飞”办学思想的引领下,全校上下齐心协力,积极争创省级多样化、特色化高中,这是也是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的平台,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个机遇,把教育科研作为一面旗帜来发展我们学校,来打造我们的学校。只有重视教科研,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武装我们自己,用科学发展观来壮大自己,我们的工作才能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合理性和前瞻性。

下面我就围绕今天会议的主题,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共同探讨:一是教科研工作的存在的问题,二是近期着力要重点抓好的主要工作,三是对教科研工作的几点思考。

首先,正视问题。毋庸讳言,在肯定教科研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坦承,我们许多课题的研究还是搁置在表面上,难以奏效。尤其是课题研究结束后,课题成果的推广和延伸工作做的不够。比如说,有些课题的研究,早已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安排出了时间表,但付诸实施时,可能被其他工作冲淡了,子课题研究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只是 “纸上谈兵”,丝毫没有起到方案引领的作用、研究过程比较空,缺乏过程资料的收集;有些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只图能够挂个名,将来评职称和骨干时好用,因而既没有对教学实践进行经常反思,当然也不会去潜心学习理论,缺少理论素养,一切的研究均建立在 “无根、无本、无源”的“空中楼阁”中,使我们的研究如“浮萍”一般;我们不少教师教科研意识不强,教师所发表的论文能够真正算得上省级刊物以上的不多;学校对课题研究的管理和指导力度不足。等等。

二、目前需要着重加强的主要工作

分析以上我校教科研工作的薄弱环节,我们可以感觉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我们创建特色学校 “软肋”,成为我们学校发展的“瓶颈”。因此,在今后的一段时期里,我们要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以提升品位为目标,加强科研工作的领导。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理顺教育科研体制,使师训与科研更加紧密结合;要定期召开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教育科研工作,努力将之经常化、制度化;要进一步完善教科研工作考评机制,要奖励教科研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让大家干得有“盼头”,有“奔头”。要进一步明确教科研责任制,管理者要真抓实管,研究者要真情实施,今后无论是评先进、评骨干、评职称、评选荣誉,都必须把教育科研的实绩作为硬条件之一。

2、以服务一线为宗旨,加强理论指导和专业服务。学校要进一步充实教育科研力量,加大教育科研投入,拓展教育科研工作新领域。今后每月都将举行各种形式的专家论坛,邀请有关专家来校开设讲座,为教师提供当前最新的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与理论资料,拓宽学术视野,提升教科研层次。同时,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在经费的使用上给予更多的空间,为教师发表论文搭建平台,为教师成名成才铺路搭桥。今后两年,力求在省级刊物以上发表的论文要达到30篇以上,有条件地帮助教师早出书、多出书,促成教师的成名成家。

3、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加强对“专业引领队伍”的关注。近年来,我们学校已经结题市级以上课题3项,正在立项试验中2项,校级规划立项空白,实际参与的教师不过20人。我们要以科研项目的骨干成员为主体,迅速建立一支“专业引领队伍”,编制我校科研规划,并定期举行“专业引领队伍”成员的课题研究协调会,给大家提供切磋、交流、沟通的机会。同时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活动,从而使得课题研究成为拉动教师成长的重要增长点。

4、以校本培训为载体,加强对教师教育科研的引领。

当然,还有许多事情有待我们去完成。比如,加快推进我校教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高质量地编辑出版几本体现教科研成果结晶的书籍等等。细细梳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我们感觉到,任务是繁重的,工作是辛苦的,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相信,我们不但能够做好而且一定能够创造性地做好。

最后我想谈谈三点想法:

一是我们广大教师要时刻牢记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第一生产力的意识。教科研对新时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我想大家都很清楚,“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强师”等等耳熟能详的词组早已为我们所熟知。没有教研过不好日子,没有科研过不长日子,没有教育的科学就没有科学的教育。

其是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区域教育竞争中,要保证一个学校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也就是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任何名校的奇迹都是教师创造的,但这样的奇迹不会属于急功近利、死拼硬干的教师,而是归功于充满活力、不断反思、不断优化、又永不定型的教师群体,只有学习型,反思型,科研型、专家型教师才能保证一个学校的健康发展。

各位同仁,我们常常感慨名师的成功,仰慕名师的成就,其实我们也行的,也是能够成名成功的,不过我们没有做努力而已,我们的潜能没有发挥而已。的确,我们教师的潜能是无限的,只不过目前我们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教科研的重要性,还没有形成一种刻苦研究的风气而已,形成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而已,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学习、实践、思考和总结,把自己置身于教育科研之中,通过多读书,多思考,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让自己在研究中成长,我们就一定会从经验型教师渐渐向学习型、科研型、学者型教育家转化。那时,我们的校园会更加生动,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精彩,因为教科研使你我的生命变得如此美丽。

二是克服教育科研的神秘感,形成人人参与的生动活泼的科研氛围。说到教科研,可能有些人觉得很神秘,总认为那是专家学者们的事,好像与我们这些普通教师无关,其实教育科研就是对你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热点、难点的研究,人人可以参与。再说,教育科研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也是我们教师自己素质升华的过程。比如,我们可不可以研究一下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20xx年的高考,我们学校应该说是取得了比较辉煌的成绩,赢得了一片喝彩声。这其中,我们二中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和学生的刻苦学习精神,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很重要的因素。当然,在一片“喊好”声中,在光环之下,我们应该冷静思考,作再思考,下一届怎么样?下下届又会如何呢?应该怎样去探索二中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如何使我们在强调升学率过程中而不会让学校的办学方向有所偏离,避免走进一种“盛极必衰”的怪圈。

还有些同志认为,搞不搞科研无所谓,我只要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上去就行了。也就是只要我有教学实绩就行了,搞不搞科研无所谓。有不少教师存在这样的想法,在评选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时也吃过这样的亏,但仍忙得无暇研究。其实教学和科研本身就是统一的,应该是在教中研,在研中教。我们的教科研要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立足于常规教学探索,立足于课堂教学改革,立足于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立足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最核心的课题,就是我们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因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大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我们的教师要做有思想的教师,不能变成教书匠,一天到晚弄题目,改作业,辅导,不会研究,缺乏研究,对实际教学缺乏冷静思考、宏观思考和哲学思考。到底我们教学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不能让学生变成做题目的机器,教师变成出题目的机器、改题目的机器。我们的教师要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风,形成有效的教学思想。具备不具备教学思想,是教师品位的区别。如果我们缺乏了教学思想,不去思考当前教学,就会使我们的教学方向有所偏离。如果缺乏了思考、思想,就会导致我们的教学智慧含金量不足。我们二中的绝大多数教师很苦,我们要在有奉献精神的同时,冷静思考教学,变成有思想、能巧干的教师。繁忙的教学工作,占据了教师很多学习、充电的时间,这就需要我们更要学会挤和钻。如果教师学习之后,能够用新的观念来看待和发现学校的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就可以算是进入到了研究状态。如果教师既不阅读,也不观察,也没有改进自己的行动,这就意味着这个教师今天的生活是一种“混世”状态。

我们都知道,一个教师要想成为名师,必须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教育大家是如此,教育名家也是如此。比如,我们的特级教师刘慧主任实际上也是教育科研的行家里手,也都是教育科研的先行者,她在从事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进行了艰苦而细致的科研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所以说,实际上任何名师之路就是教育科研之路。有时,我也感觉到:会科研、能科研的教师像太阳,走到哪里哪里亮,只懂得苦干、死干而不懂科研的教师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当然,一所学校要想上水平,更必须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教育科研是促进学校良好学风、良好校风,提高学校办学整体水平的重要推动力。我们的学校要想再上一个台阶、要能再上一个台阶,就必须有一种“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科研”的良好局面。

三是进行教育科研工作必须高扬三种精神。教育科研是优于一般工作、难于一般工作、苦于一般工作、高层次高要求的教学工作。因此,进行教育科研除了具有扎实的业务功底和理论水平、具有一般人所不具有的学习精神和学习能力、具有强烈的上进心、责任心和团队意识等等外,还必须高扬务实、创新与奉献精神。

所谓务实就是实事求是,分三层意思来说,做人、做学问、坚持原则。

一是做人,就是要诚实、正直,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搞科研的根本。

二是做学问,教科研就是做学问,根本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学问的深度和广度到底有多少,你心里最清楚,应该有一说一,有二谈二,决不能弄虚作假。

三是坚持原则,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谈是科研工作的目的,创新有大有小,但都需要深厚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金字塔塔基越大,塔尖就越高,老老实实学习,认认真真积累,厚积薄发,是创新的前提。教科研要有新思想、新观念,要有超前意识和创新精神。没有超前性,教科研就不会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精神,永远只能是模仿,只能是亦步亦趋地跟着别人走。搞教科研工作,必须牢牢把握这个“新”字。“新”才是活力所在、希望所在。

奉献,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教科研成果不会立竿见影,而失效常常如影随形。在你还没有成果出现之前,应该说,你还是在做一项寂寞的事,需要潜下心来,深入实际地做细致严密甚至琐碎的工作。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繁忙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之后,以顽强的毅力从事研究,探索规律,坚持写教育日记,曾先后对3700名学生作个案记录,能详尽说出25年中对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所进行的工作及学生曲折的成长过程。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教师通过教育科研最终成为教育家的范例。

成功路上并不拥挤,只是没能坚持到底。

老师们,同志们,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一项充满智慧的事业,一所学校是我们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场所,学校的发展依赖教职员工的共同追求。我曾经看过这样两句话:“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没有努力就没有魅力。”这是社会发展的法则,是发展的必然。

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也是一项永恒的事业,教育肩负着育人的重任,教育呼唤科研,需要科研。 “学校离不开教科研,教科研离不开学校。依靠教科研支撑的学校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学校、成功的学校和名校。”科学研究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教科研也必将成为推动我校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摆正教科研在学校管理中的位置,将带动一大批教师的成长,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前进,将指日可待。

我们坚信,只要你我携手,耕耘在教育的田野上,就算成不了家,至少我们今生也就无憾了,因为教科研会使你我的生命变得更加美丽。

6.学院首届科研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六

从重庆科技学院新班子到位至今,在短短的三个多月时间内,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我们已顺利完成了学校机关处室和二级院(系)的机构设置及其干部选聘工作。下一步就是要在“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办学宗旨的指导下建立学校新的运行机制,紧紧围绕5年使学校达到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合格标准、达到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的科技大学的目标,全面展开各项工作。今天,重庆科技学院首届科技工作会议及时召开了,这也是重庆科技学院成立以后召开的第一个全校工作大会,表明了学校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市科委、市教委和市社科院领导亲临会议指导工作,更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和支持,使我们的决心更大,信心更足。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和全校师生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围绕科研工作如何起好步、开好局、顺利实现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讲几点意见。

一、站在学科建设的高度,认识科技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

我们科技学院过去是专科学校,专科学校注重教学和专业建设,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是薄弱环节,去年我们的科研经费不足500万元,而同样只有500多名教师的石油大学(北京)则有1.3亿元的科研经费,人均25倍的差距。现在我们是本科院校了,本科院校讲的是学科建设,而科研水平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所以我们要重视科研工作。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科研项目不仅数量及经费少,水平也还不高,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要提高对以下两方面的认识:一方面是充分认识到科技工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学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迎接教学水平评估、发展研究生教育、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实现创立科技大学的梦想,都需要有科研水平作支撑;另一方面是充分认识到搞好教学从事科学研究两者都是教师的职责,要转变过去重教学轻科研的认识,我们应把教学科研有机结合,使其相互促进,使之都成为学校工作的中心。我们要从岗位职责上把教师从事科研的职责确定下来,改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既要有激励政策,又要与人事分配政策和职称评定等挂钩,给真正有才能并取得成就的教师应有待遇和相应的地位。

为了与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相适应,科研工作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20xx年要力争使到校科研经费达到1000万元,20xx年要力争达到1800万元,20xx年达到2500万元。我们要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我校的整体科研水平赶上甚至超过重庆市高校的平均水平。各个二级学院(系)要根据这个目标确定出自己的子目标,制定规划,认真组织落实。

对于学科建设,我们还要通过专门的讨论和论证,制定出我们的学科发展建设规划,确定出我们的重点发展学科。

二、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技术工作

政策是导向,好的政策更是推动科技工作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科研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起草了《重庆科技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急需出台的4个管理文件,今天提交给大家讨论,大家通过讨论可以提出修改意见,同时通过讨论也达到学习交流的目的。我们将推出的科研管理办法应该是一个有激励作用的文件,是一个暂行办法,不合理的地方今后还可以修改,只要国家政策允许,无论是科研管理费的提取、经费的管理及使用、成果的申报及奖励等任何方面,都要尽可能地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最有利的条件和最优良的服务。

为了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促进教师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尽快出成绩,成大师,学校要提供专门的资金,资助有潜力的教师开展科研启动工作,对教师的项目申报与立项、科研成果及论文等进行奖励,并为此制定了科研启动基金管理办法。

总之,我们的政策重在鼓励与扶持,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科研工作尽快启动,科研水平迅速提高,把学科建设尽快搞上去。

三、培育研究方向,培养科研团队,建好人才梯队

我们学校现在的科研工作基础虽然比较薄弱,但也还是有一定的基础,我们已经形成了几个像朱新才、范军那样的科研团队,搭建起了像“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中心”那样较先进的科研平台,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国家、省(部)级奖我们都有,能在专科学校取得这些成绩是非常了不起的。今后,我们要将一部分精力放到培育研究方向、培养科研团队、建好人才梯队上来,要扶持我们的博士及有潜力的青年教师,给他们科研启动支持,创造条件让他们组成学术团队尽快出成果,上水平。学校已经批准吴英博士成立mEmS应用技术研究所,我们还应该成立十个甚至几十个这样的研究所,通过这样的研究所形成一个个的科研团队,培育出一些有前景的研究方向。我们要构建起一支支合理的`学科建设人才梯队,今年计划新进100名以上的硕士,这就是学校发展人才梯队建设的一种战略考虑。

我们要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使我们的科研尽快上规模,教师通过应用技术研究积聚丰富的科研资源。在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的同时,为了提升学术科研水平,为将来开展研究生教育以及参与国家和地方重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竞争打好基础,学校应有侧重点地扶持应用基础的研究,可以培植一些应用基础研究方向,给予重点扶持,力争取得局部突破。

四、搭建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构筑创新型的科研体系

搭建科研平台是构建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构设置中,我们成立了一些研究中心,目的就是要解决科研平台问题。当然,我们现有的研究中心条件还比较差,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建设,学校要集中有限的资金投入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培植新兴学科。要尽快完善“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中心”的配套建设,并使其尽快发挥作用。要提升“石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层次,争取通过与中石油共建,使之成为重庆市高水平的面向石油天然气行业和我校油气工程学科建设服务的人才培训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此外,要加快“冶金材料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扶持信息学科、管理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发展。要重视学科融合,突出学科综合和学科交叉,通过研究中心的建设搭建起高水平的科研平台。

研究机构的设置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学校重点学科可设置有建制的研究所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可以成立临时的学校联合攻关科研团队,一般项目可通过研究室(所)或课题组形式展开研究。在管理上通过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方式,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构筑创新型的科研体系,为培养优秀创新团队营造良好环境。

五、依托行业,立足地方,加强产学合作

行业优势是我们学校办学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过去背靠石油、冶金两大行业办学,与之结成了纽带,建立起了广泛的联系,所以一定要紧紧依托行业发展不动摇。科研方面,要抓住当前两大行业都处于景气的大好时机,全面出击,重点突破,尽可能地多拿项目,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在这方面科研处和各个二级院(系)要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任务应分解到位。

我们过去是行业型的学校,现在是地方型学校,在依托行业的同时必须立足地方办学,必须将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办学宗旨与地方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对学科专业建设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地方的需要。如我们的油气工程学科,过去偏重于石油勘探及钻采输技术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涉及天然气及其天然气化工的不多,这就需要对学科专业建设进行相应的调整,使之更好地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其它学科也都有类似情况。

同志们,我们一定要在立足地方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产学联合办学,既争取从政府获得更多竞争性资金,也争取从企业获得更多的科技开发项目。通过与企业联合建立研究开发中心、得到政府的支持建设重点实验室、条件成熟时还可以与企业联合设立风险企业孵化基地等形式,建立新的产学结合的科技创新体制。通过成立顾问委员会、产学研办公室、校友会等形式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网络。通过主动对社会作出贡献,来回报社会、宣传学校。

六、加强管理,创建科研工作的优质服务体系

同志们,科研工作的政策有了,体制顺了,队伍组建起来了,平台搭建起来了,接下来我们还必须强调加强科研管理和做好服务工作的问题。科研管理要规范化,科研工作不是个人行为,它必须强调对国家、社会的责任问题,强调它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问题。因此,教师搞科研要遵照学校的管理规定进行,要将科研经费纳入学校统一管理;要把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与学校的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办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科技大学紧密结合起来,与培养人才培养质量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校综合实力;要有大局意识,要有责任心和诚信感,要认真完成合同规定的目标任务,同时要客观科学地对待管理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树立为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献身的精神,来对待我们的每一项科研任务。涉及科研管理的部门和人员,要牢固地树立服务意识,及时主动地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排忧解难,杜绝管、卡、压,开创科研工作优质服务新局面,来换取学校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7.浅析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 篇七

以电子信息业的突破与迅猛发展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将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推入了信息时代。智能化、电子化、全球化的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一切(思维、行为、观念、生活方式等)。距离在缩短,发展在加速,同住地球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开放与渗透中竞争、在团结互助中个性发展”是未来世界的根本属性。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答案现在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把它放到大海里。一个人再完美,也就是一滴水,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海纳百川才能激发惊涛骇浪,个体只有融入团队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所谓团队,是指为了一个统一目标而共同奋斗的一群人。团队成员共同决策,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智慧,通过每个个体的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利用团队成员的优势互补,借助共同工作带来的增值效应,使团队成员的创新实力发生质的升华。

两千年前管子说过:“一人拼命,百夫难挡,万人必死,横行天下!”强调的就是团队效应。看过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的人也许还记得这样一个片段:在非洲大草原上,如果见到羚羊在奔逃,那是狮子来了;如果见到狮子在逃避,那是象群发怒了;如果见到成百上千的狮子和大象集体迁移逃命,那就是蚂蚁军团来了!蚂蚁何等渺小微弱,但团结起来竟能让兽中之王退避三舍。由此可见,个体的弱小没有关系,只要能够精诚团结,就能形成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合力。

1 团队建设方法

建设团队是为了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充分利用群体合力,促进能力提升。团队建设的基本方法如下:

1.1 组建团队核心层

一个优秀的高效团队,其人员构成可分三个层面:(1)团队领头人,领头人是团队建设的组织者,其专业技术可以不是最强,但必须具备将团队成员牢牢聚集在一起的魅力。(2)团队核心层,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如果没有相对稳定的核心层,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核心层建设是团队建设的重点。核心层成员应具有共同的志向,同心同德,能力互补,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3)辅助层,辅助层人员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而定。

对于一个团队来说,人多并不一定力量大,团队的最佳人数由具体任务和每个成员扮演的角色来决定,在团队组建初期,规模暂时不要过多地去考虑。但从管理学角度分析,团队最佳规模以4~6人为宜,因为规模大于5人后,随着人数的增多,团队会发生效力逐渐递减、动力逐渐消退和管理难度增大等问题。团队的效率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素质,还取决于个体之间的配合,所以团队建设不一定要强强联合。阿尔布莱特法则说:“把一群聪明人收编进组织后,结果往往变成集体性愚蠢”,这种现象随处可见。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但如果没有协作精神,即使是三个诸葛亮凑在一起,也不一定能抵得上一个臭皮匠。

1.2 确定团队目标

团队目标来自于事业发展的需求和团队成员的共同追求,是全体成员奋斗的方向和动力,也是感召全体成员精诚合作的一面旗帜。在团队核心层成员确定之后,应根据团队的实力,制定团队的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即明确大家要走向哪里,做些什么,如何做,并尽快付注行动。团队只有在不断工作中才能迅速成长。制定团队目标时,一定要做到目标明确,而且要切实可行,并有一定的挑战性。目标模糊,团队容易迷失奋斗方向;目标过高或者过低,均会挫伤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1.3 营造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是团队的灵魂。积极营造良好的团队精神,并依此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不断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增强团队成员对团队依依不舍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才能使团队成员自觉自愿地将自己的前途与团队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精诚团结,同舟共济,共同承担团队的责任,自觉维护团队的利益,并以旺盛的斗志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

大家应该听说过蚂蚁的团队精神和狼的团队意识:一位老农上山开荒,砍倒茂密的杂草和荆棘时发现了一个箩筐大的蚂蚁窝。荆条倒,蚁窝破,无数蚂蚁蜂拥而出。老农立刻将砍下的杂草和荆棘围成一圈,点燃了火。风吹火旺,蚂蚁四散逃命,但无论逃向哪个方向,都被火墙挡住,灭顶之灾即将到来。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火墙中突然出现了一个迅速增大的黑球———地上的蚂蚁全部抱成一团,义无返顾地向烈火滚去。在蚁球滚离火海的动过程中,外层的蚂蚁被烧焦烧爆,它们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同伴搭起了逃生的桥梁,避免了整个蚁族的灰飞烟灭。小小昆虫为着整体的生存竟能如此视死如归、勇于牺牲,实在令人感慨,这就是坚定的团队精神。

独狼并不是最强大的,但狼群的力量则是空前强大的。狼群进攻时,一旦确定攻击目标,头狼发号施令,群狼各就各位。待头狼昂首一呼,主攻者奋勇向前,佯攻者避实击虚,助攻者嗥叫助阵。这种高效的团队协作,使它们在攻击目标时无往而不胜。“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意识,协同作战的团队精神”被称之为“狼文化”。

2 优秀团队的特征

2.1 超强的凝聚力

团队是一个“松散型”组织,没有强制的规章制度,只有认同的团队文化,没有凝聚力团队就如同一盘散沙。团队凝聚力的大小取决于团队领头人的领导艺术和人格魅力,取决于每个团队成员的心态和渴望改变、渴望获得、渴望成功的强烈愿望。身先足以率人,律已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轻财足以聚人,心底无私才有发展天地的宽广。团队是大家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负起相应的责任。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家劲往一处使,团队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就必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2.2 和谐的工作氛围

中国有句老话:“天下事,何时了;有些事,不了了;一定了,不得了”。意思是说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就该以难得糊涂为座右铭,真计较起来既影响工作,又伤感情,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一个团队要把每个成员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团队成员必需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时刻都要把团队的利益看作是自己的利益。遇到问题和矛盾时,要以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为原则,以彼此关心和相互尊重的心态,开诚布公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积极地进行沟通,求大同存小异,努力践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与和谐民主气氛的的完美统一,践行比、学、赶、帮的良性竞争。关键时刻要象面对灾情的蚂蚁一样,为了团队的利益敢于牺牲自己的利益。只有这样,大家才能从烦杂的人际关系中解脱出来,心情舒畅地全身心投入工作,减少团队内耗,共创一流业绩。内耗是可怕的,钓过螃蟹的人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不可能逃走的。因为只要有一只螃蟹想往上爬,其它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将其拉下来。在团队工作中,我们要甘做支点,甘为人梯,多给别人以支撑与帮助,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这短,而不要象螃蟹那样去依附别人。当你能够真正意识到身边团队成员的优秀并愿意踏实地向对方学习时,说明你离成长为一个优秀团队队员已经不远了。

2.3 公平的工作环境

团队成员的能力大小虽然不同,但每一个成员都需要公平。公平可分为程序上的公平和结果上的公平。程序上的公平要求根据每个成员的能力给予平等的发展机会,结果的公平要求对每个成员所付出的努力给予公正的评判。一个经常被否定的成员,有多少工作热情也会荡然无存。一个无序与不公的团队,其生命不可能长久。

2.4 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把青蛙放入热水中,它会电打般地跳出来。把它放进温水里,慢慢加温,则会最终死亡。这就是世界著名的青蛙理论。当然,这只不过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个虚构案例,青蛙一般藏身于柳荫、荷叶的下面,或者是阴凉的水草之中,被骄阳晒得滚烫的地方是看不到青蛙的踪影的,它更不会被逐渐升温的水煮死。但这一理论给我们发出的忠告是对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与安逸,但与此同时,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乐而忘忧、不思进取,终究会成为历史的落伍者。要保持团队的健康持续发展,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与团队共谋发展。

2.5 卓越的洞察力和执着的探索精神

上帝是公平的,机遇只赐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善于观察与捕捉的人、具有锲而不舍探索精神的人。浴盆称重产生了浮力定律,吊灯的晃动发明了单摆,烟灰掉进坩埚产生了新型电池,多人齐步过桥致使桥断发现了共振效应。科学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你为什么没有成功?失败不怪别人,是你自己打破了孩提时代的梦。

心态决定命运,坚韧与顽强造就卓越。如果你在时刻告诫自己“我不行”,那你就永远成不了“大鹏”。以强者自居,与能者为伍,永不言败、敢于吃苦,时刻保持坚韧与顽强的风骨,用心去观察社会、品味生活,你会体会到浪花的芬芳,你会领略宇宙的广袤,风雨过后才能见彩虹。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千锤百炼之后,总有一天你会成为真正的强者。

3 团队建设的误区

3.1“团队利益高于一切”团队虽然强调通力协作,注重整体优势的发挥,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牺牲自我。尊重个人兴趣,维护个人利益,充分利用和发挥团队成员的个体优势是团队精神的基础,过分推崇和强调“团队利益高于一切”,不仅容易滋生小团体意识,也容易践踏个体利益和抹杀个性。个体利益长期得不到应有的维护,会严重影响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影响团队整个战斗力的发挥;失去了个性也就没有了特色,没有特色的团队是没有生命力的团队。世界需要万紫千红,团队发展需要个性。因此,团队建设要充分考虑成员的个体需求,积极为每个成员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成员的个性发展彰显团队优势,促进团队的特色发展。

3.2“团队内部皆兄弟”过分强调团队之内皆兄弟,过于追求团队的亲和力和人情味,容易导致分工不清、责任不明和管理的不完善,也难以做到赏勤罚懒、赏优罚劣,容易导致分配上的大锅饭,从而使团队失去活力。再者,任何团队都不可能保证永远只吸纳德才兼备者入围,人情味过浓不利于团队“毒瘤”的及时清除。如果消极思想与个人主义等现象不能被及时警告制止,如果品质不良者被姑息养奸,团队会变得面目全非,甚至被毁掉。

3.3“以成败论英雄”一个优秀团队,应紧紧围绕团队的长远目标开展工作,注重工作计划的连贯性,谨忌功利主义。同时要大力倡导人尽其才、各司其职,注重团队及团队成员的持续发展,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急功近利会导致团队追求短期目标,急于追求“遍地开花”的成功感,不利于团队优势的发挥,也容易导致团队核心层的不稳定,不利于团队的健康发展;不能正确地分析和看待成员在工作上的失误,过分看重一时的成败,会影响团队的创新意识,工作中也容易出现角色不到位或严重越位的“太能干”现象,使团队工作的有序性与和谐性明显降低。美国微波通讯公司首席执行官说过:“在我们公司,从不开除犯错误的员工,而是开除那些从不犯错误的员工”,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

4 结束语

总之,加强团队建设,实现信息资源与智慧的共享,可以为个体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团队不仅强调个人成绩,更强调整体业绩。团队效率不仅取决于团队成员的个人素质,还取决于个体之间的配合。团队建设要尊重个人兴趣,维护个人利益,正确分析和看待成员在工作上的失误,以民主、团结、尊重、信任和公平不断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增强团队成员的归属感,利用团队成员的优势互补,将团队的整体实力发挥到极致。

摘要:加强团队建设,实现信息资源与智慧的共享,可以为个体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科研团队构成可以分领头人、核心层、辅助层三个层面,团队目标要做到明确、切实可行,且有一定的挑战性。团队是一个“松散型”组织,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要尊重个人兴趣,维护个人利益,正确分析和看待成员在工作上的失误,坚持民主、团结、公平的原则以及理解、尊重、信任的态度,不断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努力创造比、学、赶、帮的良性竞争,谨忌功利主义。

关键词:团队,建设方法,优秀特征,建设误区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4).

[2]田学岭.心理学团队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1).

8.科研诚信建设讲话 篇八

关键词:质量保障体系 国防科研 质量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172-02

1 高校国防科研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现状

随着世界新军事理念变革的推进和我国军事装备建设步伐的加快,多种高精尖武器系统的科研生产任务不断增加,教育部直属高校依靠在学科、人才、知识等方面的自身优势逐步承担了部分大型复杂武器系统或者分系统的预先研究、研制和小批量生产任务,为我国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高校通过近十年的“从军”经历,正确、客观的认识到了自身参与国防科研质量建设存在的优势和不足,逐步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维护和纠偏,使得我国高等学校提升国防科研质量带来了明显的成效。

高校相比军工相关企业,在科技创新、高水平人才、科研平台、财务低风险等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其学术自由的融洽氛围为高水平学术交流提供了各种便利,这些优势是企业所无法比拟的。然而,高校在参与国防科研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突出问题。2004 年,国家开始实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准入制度。截至“十一五”末期,已有超过30多所教育部直属高校获得了G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资质,教育部直属高校正逐步成为我国国防科研事业的重要力量。然而高校由于其普遍采用了松散的管理体制,因此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方面目前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

2 高校国防科研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难点

GJB9001B-2009标准主要针对企事业单位,高校的科研存在其特殊性,因此高校国防科研管理与GJB9001B-2009的結合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与资源整合、组织机构设置、过程管理、人力因素、科研任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方面。

2.1 资源整合难度大

大学具有多学科、综合性强的特点,资源覆盖面大,人员、设施、设备等广泛分布在其所属的各类二级机构,少数跨校联合的科研项目涉及到的学科和科研人员更加宽泛。因此在GJB9001B-2009标准范围内整合自身有效的资源优势,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质量保障体系成为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资源整合对于国防科研的质量保障体系来说是顶层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2 组织机构设置

高校的最高管理者往往由校长担任,分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作为管理者代表,从组织结构来说,往下是负责人、财、物的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具体的项目组则分布在各院系。科研项目由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职能部门和各二级院系更多承担的是服务职能,在管理方面与企业的科研生产有着明显不同,这些对于贯彻GJB9001相关标准来说存在诸多不适应的方面。

2.3 过程管理繁琐

高校科研管理着重于项目的立项、检查、经费管理和成果管理, 科研项目开发、研制过程是具体项目组负责的。项目成员的质量意识往往决定了整个项目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程度。在这些阶段,高校的科研项目不同于企业生产的严密监管,高校层面的质量管理职能对于项目实施的整体过程明显缺少实时有效的监督。在“重申报,轻过程”的观念下,项目组的质量意识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导致了项目组忽略管理流程, 使得质量管理体系成为走形式。

2.4 人力因素复杂

高校在科研中体现出能者多劳的特点,高水平人才往往在教学和科研任务上较为繁重。国防科研具备保密要求高、任务节点紧、质量控制精细、过程的可追溯性等特点。因此调动优秀人才参与国防项目的积极性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高校在科研开发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有许多学生参与,使得科研团队具备了不确定性。

2.5 科研任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企业在科研生产中任务单一,而高校在多个科研方向上有着不同的任务,高校科研项目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例如科研项目就有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原理样机研制等多种类型,这些方面对于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来说任务相对更加繁重。

3 实例分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2008年起开始贯彻实施GJB9001A-2001标准以来,经过了四次外审,六次换版,并于2011年顺利过渡到GJB9001B-2009标准。体系运行初期,与其它兄弟高校初期建设时存在相同的情况,由于认识不足,较为生硬的照搬了GJB的管理方法,带来了许多管理职能和质量监督工作上的重叠和矛盾。涉及基础和应用研究类项目的程序文件没有很好的结合项目本身的管理特点,在科研方向的设置上不够精简,程序文件编制过于复杂。在机构设置上,照搬了企业的设置方式,存在着一些不够务实的方面,给质量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校领导高度重视,近年来学校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3.1 凝练方向,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管理办法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初期没有考虑到科研方向的持续有效性,设置的方向偏多,经过逐步调整,精简了数量。并结合体系的调整对《质量手册》进行了多次修订,针对不同的科研方向逐渐修编了相应的程序文件,规范了人财物的配套办法,解决了管理头绪多、方向分散、资源整合困难的问题。

3.2 精简机构,合理规划职能

体系建设初期,为更好的做到群策群力,设置了国防科技管理委员会、综合办等机构,照搬了企业的一些机构设置方法,给后期的运行带来了麻烦,特别是在人财物相关机构的设置上存在职能方面的重叠。经过调整,去除了国防科技管理委员会、综合办,对于财务处和实验室设备处的职能进行了调整。学校结合实际,将部分财务管理职能落在具体项目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将实验室设备处部分职能进行了调整,并及时修订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通过机构精简和职能的合理规划,解决了管理职能上的突出问题。

3.3 切实做好过程管理监督

过程管理包含了从领导层、职能部门、院系和具体项目组的所有涉及质量的过程,具有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特点,过程管理的重点是具体的职能部门和项目组。针对职能部门要做好职能过程和与质量过程相关工作的监视和测量,针对具体项目组要结合体系标准逐一把握好项目的关键节点和具体进程,质量管理办公室较好的与职能部门和具体项目组建立了交流沟通机制,更好的规范了过程管理有关的程序文件,使得体系更加符合学校预研和应用类项目的特点。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完善了体系文件,多次得到了外审专家的好评。

3.4 健全规章制度,确立政策导向

规章制度是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石,只有建立了规范而又健全的规章制度,才能更好的引导学校教职工做好质量工作。根据统计,我校在体系建设初期共有各类规章制度60余个,通过体系不断的运行,持续的纠正、预防和改进,累计更改和调整文件次数达到了80余次。通过健全制度,使得我校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更加规范和符合自身特色。特别是项目组切实感受到了体系标准带来的好处,项目负责人从以前被动参与到目前主动贯彻质量体系标准,质量工作的意识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4 结语

高校国防科研的质量管理体系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必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运行,不断的发现问题,做到及时有效的调整和改进,以此来建立一个完善的科研质量保障体系,并进一步提高科研活動的有效性。

高校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作中,除了要充分的理解和贯彻体系标准,还要切实的结合自身特色,通过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可以构建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具备开拓精神的科研管理团队,有助于保障国防科研成果质量,对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志生,刘维亭,孟庆敏.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薄弱环节的分析与改进[J].科技管理研究,2007(12):135-136.

[2] 刘征,吕世峰,刘珩.高校在科研中引入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2009(10):68.

[3] 杨志宏,程永波.高校参与国防科研若干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30-33.

上一篇:照亮生命的红星-感谢师恩作文1500字下一篇:匆匆那年青春唯美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