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发展思路

2024-06-18

研究院发展思路(共8篇)

1.研究院发展思路 篇一

中职教育改革发展思路研究论文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职就业市场也竞争日益激烈,这样就使得中职在教育上的质量越来越显得更为重要,要想在众多中职学校脱颖而出,就要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不断地创新改革,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成为全球中职教育的新的挑战。在我国中职教育起步就相对西方发达国家相对较晚和落后,这就需要我们在中职教育改革上探讨出一条适应中国发展的教育改革的方式、方法。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不仅要优先发展中职教育,也要在新的时期为中职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要以市场人才需要为主,结合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培养更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应用技术人才,要以市场需求相互融合,加强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变化,来不断地加大中职教育改革的新思路。该文从中职教育改革发展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入手,正确认识到中职教育现状和发展对策,提高中职教育方法应用,更好地适应中职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发展。

关键词:

中职教育;改革;新思路

在当今的社会里,科技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教育,成为全球职业教学面临的一个新一轮的浪潮。在我国中职教育改革的新思路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提高中职教育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找出存在的问题,要从中职教学的模式、形式、结构,人员素质等多方面进行教育改革,来改变我国现在中职教学的弊端,更好地提高中职教学的改革新思路。

1、中职教育改革的现状

近些年随着中职教育逐步的边缘化,使得在生源上减少,在加上就业质量和稳定率不高,使得中职教育一段时期内在发展上一直停步不前。在我国教育部在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了对中职教育改革的新目标,不仅确立了现代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位置,也确立了中职教育在教育体系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优先发展中职教育,也为中职教育体系改革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重点强调了中职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作用,更好地为我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展做出贡献。

2、中职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技能型人才,也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出重要位置。可在新的社会发展下,我国中职教育也遇到了很多新问题和新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带中职教育的现状,认真研究未来发展对策,使得中职教育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1社会认知度不高

在我国社会各界一直认为中职教育属于低层次的教育,只是为社会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在许多中职学校对外宣传上省略了“职业”二字,来提高在人们中心位置,在招生上萎缩中职学生的.招生规模,加大与其他高职、大学合作,举办各种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不但减少了经费地投入也使得中职在规模上缩小。而在人才招聘上许多企业偏重高学历人才,这样就使得许多家长不愿意把孩子送去中职读书,宁愿让孩子去挤高考这个独木桥,这样就使得中职生源不足,而素质上也不高,培养上难道同时也加大。

2.2教学管理上难度大

在当前中职学生从生源上,大部分都是升高中考大学无望的学生,这些学生在自控力上比较差、法制观念上比较淡薄、学习主动性不强、厌学情绪较严重,还有些学生在过去的学校里就带有许多不良习惯比如打架、逃课等,来到中职后那些恶习难改。也有一部分学生内心存在自卑感,感觉自己被淘汰是个失败者自暴自弃。这些问题都加大了中职学校的管理难度,使得教学管理上质量不能很好地提高。

2.3教学环境不能提升

在中职学校里主要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成本相对较高。在当前高等院校的普及化,而中职教育一直在政府和企业的边缘化,在加上财政对中职教育投入的经费较少,使得中职学校没有形成规模的实习训练场所,这样学生的理论知识就没法和实践相互联系和应用,这样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培养。在我国中职学生在升学接受继续教育制度还不完善,再加上文化教育基础比较弱、家庭经济较差等条件的制约,就直接影响中职学生毕业后在深造的机会很少,这也导致学生在学习上不能积极主动。

2.4教学创新不足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由于教学经费不足和多种原因的制约,对教师的培训就很少,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也不多,在加上很多老师由于收入不高,将教师工作当成一种生活保障,在教学上没有真正用心,知识比较陈旧,不能及时跟上时代发展,只是随意的应付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积极,这样直接影响了中职的教学质量,使得教学从内容到实践操作都不能符合现代社会需要,不能跟上时代步伐,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学习情绪低落的主要原因。

2.5学生就业不理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也非常突出。在社会上很多人对中职教育存在误区和偏见,经常会质疑其办学能力和学生素质,有些企业刻意提高人才进入门槛,使得中职学生在就业上面临很大困难。而学校由于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代接轨,只重视理论教学,不能与实践相互结合,不能满足用人企业的要求,这样就导致就业困难。

3、中职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在我国目前中职教育改革应该贴切当今社会发展趋势,提高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优化教学的整体水平,建设有特色的教师队伍,应用科学的管理体制,来整体提高中职的教育水平,加强全社会的宣传和引导,使中职教育改革新思路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

3.1加强社会的宣传引导,改善教育发展环境

我国政府及全社会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积极宣传和引导,使得对中职教育的传统观念的彻底转变,不断地提高对中职教育的在全社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大宣传中职教育中涌现出来先进事迹,从而为中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大资金和办学环境等各方面的力度,积极优化中职教育的发展环境,使得中职教育更好地协调发展。

3.2加强以人为本,应用科学管理体制

要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全面和谐发展,要理论结合实践,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也要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制,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依据,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从行为上提高自觉性,不仅很好地掌握了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3.3加强建设有特色的教师队伍中职教育就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这就需要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引进先进的教师队伍非常重要,要建立专职教师定向培训机制,不仅要去先进的企业学习交流,也要定期组织企业来校指导,这样不仅了解先进的技术,也能更好地掌握企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创新教学的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中职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琪,任君庆.中高职教育衔接机制的理论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3):187-191.

[2]张仁芳.当前我国中职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策略[J].管理观察,2008(19):112.

[3]高丽君.中职教育亟待改革[J].巴音职教,(3):34-35.

2.研究院发展思路 篇二

一.浙江商务环境发展现状分析

1.构建了国际化的制度环境

按WTO规则要求, 浙江不断完善地方性政策法规, 加大对各类扶持政策的“立、改、废”工作, 逐步完善了符合WTO规则的开放型经济政策扶持体系建设, 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面对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形势, “十一五”期间就先后出台了十余项大的政策意见, 包括《扩大开放加快提升浙江经济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实施意见》等, 加强了政策引导, 合力推进了浙江省商务的有序健康发展。

2.营造了较为高效的政务环境

通过加强宣传, 创新服务制度, 全省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 主动服务、高效服务的新观念得到了不断强化, 逐渐获得了企业和基层群众的广泛认可。全省通过深化政府审批制度改革, 各项行政审批工作多次提速, 办事效率大幅提升;通过“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系列活动, 进一步畅通了政企沟通渠道, 切实为企业解决了一批急需解决的问题;推出了“重点企业联系制度”、“重点项目跟踪协调”等服务企业、优化环境的举措, 建立了较为长效的政企沟通渠道, 服务企业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3.搭建了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平台

全省搭建了一批贸易投资促进平台, 浙江省的浙洽会、消博会、义博会、食品博览会等, 省委、省政府在日韩、欧洲、港澳台等地区举办的“浙江周”活动, 以及在境外举办重大经贸活动等, 已成为浙江省展示政府和企业形象、提升浙江企业和产品知名度的重要平台;每年联合市县政府部门合力举办农超对接会、工业品产销对接会等, 已成为企业与市场对接的重要渠道。同时, 浙江省建立了应对反倾销、反补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公共服务平台, 如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建立了65个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 进一步完善了“一体两翼”产业预警机制, 开展了对部分产品的产业损害预警监测, 提升预警监测质量, “十一五”期间就发起对外贸易救济调查15起。

4.推动了贸易投资平台的突破发展

截至2010年底, 全省共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74个, 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数达到8个, 与江苏并列第一;全省已有1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2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28个省级园区、55个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境外贸易投资促进平台创新发展, 浙江省在澳门、印尼等设立了“浙江品牌产品贸易展示中心”。截至2012年4月底, 已有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示范区、温州金融改革试点等四大国家战略平台。

5.形成了较为便捷的通关环境

区域通关深化推进, 对出口货物实施了“属地申报, 口岸验放”通关模式;省内海关合作加强, 省内货物实现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模式。浙江电子口岸建设突破发展, 已建设成涵盖商务厅、海关、商检、边防等9个涉外部门的信息服务大平台, 实现了“一个门户入网、一次身份认证、一站式”大通关信息服务, 并实现与中国电子口岸并网运行、实现与区域 (上海、宁波) 地方电子口岸互联互通。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建设, 实行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新模式, 推动了长三角地区人流物流畅通便捷。

6.建成了较为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

营造了有利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舆论环境, 全省各地逐步建立了重商、亲商、惠商、富商、安商的良好发展氛围;文化、医疗、教育等服务的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 为商务发展提供了配套较为完备、文明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通过打击经营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加强企业信用建设等, 营造了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通过大力整治社会治安秩序, 维护社会稳定, 坚决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 为商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营造了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通过每年选派管理和技术人员出国培训、每年聘请近2万多人次的外国专家、吸引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等方式, 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国际化高级人才, 加快了浙江人才的国际化进程, 为商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浙江商务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

1. 政策、服务长效性欠佳, 政府服务仍有待优化

改善商务发展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各部门的长期坚持, 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 不断地完善政策、强化服务才能切实提高商务环境的发展质量。但是, 少数相关部门仍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 急于求成的心态仍然存在, 使得一些政策的变动较为频繁, 政策延续性相对较差;提供的暂时性、短期服务相对较多, 长效服务机制相对较少。同时, 全社会重视商务环境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 浙江少数部门和个人仍存在着对商务发展环境认识不足, 关注不够, 举措不足, 一些部门工作人员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依法行政的理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2. 城市国际化水平相对滞后, 商务生活配套服务仍有待完善

与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相比, 浙江省城市的国际化水平仍相对滞后, 国际化的生活配套不完善, 这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以及县级城市表现得更为突出。在医疗方面, 全省专业的涉外医院较少, 直接能用外语为外商诊疗的医院相对较少。在教育方面, 全省国际双语学校较少, 外商子女入学难。在生活方面, 住宿、消费、休闲等领域的国际化配套也不完善。

3. 资源要素瓶颈突出, 商务发展优势平台仍不足

浙江是资源小省, 随着全省经济总量的扩大, 土地、能源、人才等资源约束与商务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浙江地域面积狭小, 工业用地指标缺乏、地价高, 使得引进项目落地难, 也导致了一批本土民营企业的外迁。浙江百姓生活富裕, 劳动力成本相对于江苏、广东偏高, 企业用工成本高。另外, 与广东、江苏、上海相比, 浙江品牌开发区不足。2010年底, 浙江和江苏各8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但浙江8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仅为江苏的36.3%, 出口为江苏的18.8%, 税收为江苏的52.8%, 差距很大。

三、优化浙江商务发展环境的思路对策

1. 强化政策支撑, 建设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

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商务法律法规体系, 推动建立与国际惯例相适应、内外对接、分工明确、监管有力的新型商务政策体系。加快商务领域法制建设, 完善商务法律体系, 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业监管工作, 适时完善浙江省商务工作指导性政策意见和规范性法律文件。推进电子商务、甲醇汽油、会展业、典当业和应对出口反倾销等商务规章立法工作。以促进商务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导向, 深化完善商务促进政策, 建立公共性、基础性和系统性的商务促进政策体系。整合行政执法资源, 推动浙江省商务领域综合执法,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 提升商务服务, 建设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

进一步改进商务系统工作作风, 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建设, 继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廉政建设, 形成公开、透明、高效的商务行政运行体系。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 规范审批程序, 简化审批手续, 提高行政效率。强化商务队伍素质建设, 建设一支服务能力强的干部队伍。继续完善“四体联动”的反倾销应对机制、反补贴联席会议制度等组织协调机制, 努力形成全省上下联动、区域协调、内外并重的大商务格局。完善商务考评体系建设, 突出质量考核, 推动商务结构调整。继续推行“开放型经济服务月”等活动, 建立政府、企业间通畅的沟通联络机制, 积极推广政府服务企业的长效服务机制。

3. 搭建服务平台, 完善优质商务服务平台建设

进一步扩大监测样本、优化监测手段、做深监测研究, 做优对大宗商品、生活必需品等的运行监测, 强化分析、预测等功能, 营造稳定有序的国内市场环境。推动台州港、温州港、嘉兴港等港口国际化进程, 推动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义乌机场等空港口岸的国际化进程, 构建海陆空配套、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口岸大平台。积极推进省内、长三角区域以及浙江省与中西部地区的“大通关”建设, 切实使口岸通关提速增效。进一步做优义博会、浙洽会、消博会和西博会等省内展会, 积极探索更多的境外自主性国际展会, 建设多种形式的对外投资推介平台。进一步完善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出口市场的公平贸易预警点和监测点建设。积极发挥中介组织在公平贸易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和自律功能, 增强行业和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进一步完善产业损害预警监测机制, 完善省内的产业救济和安全保障体系, 维护省内产业安全, 维护企业利益。

4. 构筑贸易投资平台, 构建良好的产业投资环境

加快推进产业集群的科技兴贸基地、产业集群科研基地平台建设, 做优区域产业特色和做强区域竞争优势, 打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和投资吸引力的贸易投资产业集聚平台。借助”四大”国家战略的实施, 积极申报一批贸易特殊监管区域, 打造一批推动贸易投资发展的优势平台。进一步做优做强现有开发区、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物流园区和保税物流中心等各类贸易投资平台, 使其成为浙江省扩大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载体。用足用好浙江省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做优做强一批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继续推动境外合作园区建设, 争取有更好更多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落成, 使之成为浙江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省内产业向外转移的重要基地和创新样板。加快推进境外浙江商品展示中心建设, 扩大浙江出口商品的境外宣传, 树立良好的浙江品牌形象。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促进网上市场和网上交易的快速发展, 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5. 加强宣传引导, 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

3.珠三角物流特点及发展思路研究 篇三

关键词:珠三角;现代物流;模式;特点

中图分类号:F2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66-01

珠三角是一个拥有奇妙力量的大地,它是当今中国经济非常富裕的地区的一个,也是我国最先引入和开发当代物流的地方之一。珠三角居于广东省中部和南部的珠江水系汇聚的地方,大多居于北回归线的南部。珠三角在空间上刚刚形成了很多的城市,人口数量和产业非常集中,辐射能力大,城镇化比例是72.7%,为我国一个拥有独立地位和开发潜在能力的城市群。2004年因为CEPA的实行,随之珠三角的含义被得出,港、澳和珠三角的联合,将可以把珠三角得到新的飞跃。

一、珠三角经济之特点

(一)成熟的制造业和巨大的贸易额

珠三角拥有发达的生产业,据计算,珠三角的产品牌子在我国排名居一的拥有140家;在亚洲站到第一位的有16家;在世界数名第一的有12家。世界上的首号买主沃尔玛,2002年在我国的购买资金达到120亿美元,其80%定单给了珠三角,仅仅东莞的购买额就多于23亿美元,占到其整年的采购资金的20%。珠三角的制造类齐全,生产数量的惊人,在国内现在尚没有超过。其中重要产业含有:IT产品、家电、服是、食品、日化等。表1为珠三角的家电及商品在全国的拥有量在珠三角的创造领域使它在全球的产出链中占有了主要领域。珠三角的熟炼的制造业,及它的两头在旁的加工方式,酿成了它非常大的进出口贸易资金。

(二)海陆空的全面优势

珠三角既控制着中国商场,有着广大的领地,又可以透过香港、门连系全球。由地图看,珠三角正位于内地与东南亚的中间。珠三角聚集了五个大港口和五个大机场,中国要到大动脉的五纵七横,其三纵(京广、京九、京珠)通过珠三角。而且珠三角也是我国重要的进出口的地方,全国超过30%的进出口物品是经过这集散的。同步珠三角里面的快速交通网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已经建成了海陆空全面发展的立体化、国际化交通局面。

(三)市场机制发展的中国先锋

珠三角的企业有民营和外资为主要的,为改革开放以后的典型的市场经济的产品。以把东莞为例子,年货柜的生成数量多于350万个标准箱,还正在以18%-20%的速度增加。佛山南部的有色金属生产、建筑陶瓷、纺织内衣、家电、制鞋等九个产业的产业模式非常大,像铝材占全国总量的75%,建筑陶瓷占35%,但是这一种产业模式是由很多的中小民营企业聚集来的。其南海的1.6万家企业里,大多数为中小型的民营企业,超过亿元的企业仅有一百多家。这一些企业按照市场机制和习惯组成生产,外资企业大多为“三来一补”的向外类型的企业,像东莞的台资企业是台湾签单,东莞产出,香港出口。

二、珠三角物流之资产构成模式的特点

珠三角的富裕的制造产业促生了现代物流的很大商机。由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多样化的现代物流形式开始产生。从当今物流的资金组成形式上重要有外资、民营和国资物流企业的变化。其一,外资物流的大举流入。其二,民营物流的发展起源。其三,国资物流转型变化。

三、珠三角物流之运营模式的特点

(一)制造业自营物流特点

目前在珠三角多种物流形式里,干的漂亮的、相当成熟的为制造行业的自营物流。在这些企业中,能看出实施零库存的方案,及对生产流程的又创造及产出精过里的严厉的物流管理和迅速产生方式。ERP已经被运用,华为的购买物流仓库已经为当今中国相当领先的全自动仓库。物流为第三利润来源,在制造业里占有的十分重要的优势。

(二)第二方经营物流

第二自营物流为原先的铁路、港口、航空和第二方经营物流的汽车部门。它们凭借本身的物流资产,供于物流的根本服务。这就是珠三角物流的基本力量和根本资源。

(三)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按照客户(第一方)的请求组合第二方物流的资源,供于迅速的相对的物流帮助,主要是提供增加帮助。总之来讲研究珠三角的物流对所有中国物流的生产有主要的参考价值。

四、影响珠三角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基础条件不是很好,不利于物流效率的增加。其一,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存运输设备建设落后。其二,物流设备布置不是很合理并且标准化程度比较低。

(二)专业化物流服务的不完备性很大。专业化物流帮助的不完善性,最显现的表现为当地物流企业很难进入“三来一补企业”。珠三角外向型经济构成在一定适度上催进了那个地方物流企业水平的提升,另外一个方面,也阻碍了当地物流企业的进步。其中采购、分发业务更侧重于和原来的物流服务商合作。而且很少和当地的物流企业合伙。他们的做事处很多就建在香港。由此一来,香港和珠三角之间的关联就认为所谓的“前店后厂”,即珠三角管理生产,香港负责接单独出售。在这样关系定位之下,香港的物流企业非常大程度上承担着联结珠三角和国际市场的媒介作用,当地物流企业很难进入。查其原因:其一,服务功能不完善,很难胜任所有服务要求。其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很低,服务网络不集中,服务质量需要提升。

(三)企业管理者对本身物流本钱认识不清,不利于物流外包企业在外包物流的前面,首先,应该明确外包的作用。其次,企业在管理物流的时侯,也要协同企业的发展策略来确定企业的物流案件。企业的物流管理目标应该是把物流总共成本最少,而且绝对不是仅仅对其一部分物流成本项目实行减缩。非常多生产企业不仅害怕物流外包以后丢掉对购买和出售的控制权利又害怕额外的利润被其它的企业赚走,宁愿“小而全”自建物流程序,也不愿意对外查求物流帮助。

五、改进措施及建议

1、科学计划港口性能确立位,发展珠三角港口群有利资源。

2、从“大珠三角”的角度,计划“大珠三角”国际性物流重心。

3、增强升值服务,发挥战略同盟联系。

4、强化企业产品的特别化特色,提升企业的重心竞争能力。

5、以信息技术运用为基本,提升运营市场的能源利用效率。

6、增强物流人才培训,实行人才战略。

参考文献:

[1]刘艳,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广州:物流世界,2003,9:25-27

4.研究院发展思路 篇四

http://2006-1-10-20:50长沙农产品加工信息网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十五”以来,果业发展进入了质量和效益双重快速提升的新时期。

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十一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将进入关键时期和“人世”过渡期结束的新形势下,果品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从而为陕西果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忧患意识不强。果区的一些干部群众,过分沉溺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已有的发展成绩,看不到果业发展存在的隐忧,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给陕西果品带来的挑战认识不足,仍然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生产轻流通、加工的观念。

2、开拓市场的力度不够。一方面,地方政府抓流通促生产的意识不强,对开拓市场的指导和服务还不到位;另一方面,企业营销理念落后,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人才,对商业信息缺乏准确、全面的了解和有效的利用,大多数企业停留在做一个单是一个单、卖一批货是一批货的传统商业状态。

3、果汁加工企业资本结构单

一、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品牌效益差、市场秩序混乱是制约陕西果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陕西仅有海升一家企业实行了股份制,绝大部分企业是单一投资主体的民营企业,仍然沿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企业家的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相当多的果汁加工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意识差,质量控制体系不够完善,盲目追求企业的经济规模,设备利用率低,资金大量被积压,全省只有3家企业达到了经济规模(2万吨/年),其中一家企业出口创汇超过10007~美元。在陕西17家果汁生产企业中,只有6家企业具有自营出口权,且产品主要销往美、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低价格市场。在销售代理市场上,陕西产品的品牌多而杂,知名度低,没有形成统一的知名品牌,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反而被中间商利用,压制陕西产品销售价格。同时,陕西企业果品加工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已有的产品质量检测系统有待于提高。现在陕西企业(除海升公司外)均没有通过瑞士SGS机构组织的HACCP认证,无实力进入高质量、高价位、高信誉的日本市场。

4、果品现代化贮藏能力严重不足。在目前全省各类水果贮藏能力320万吨中,气调库和冷库贮藏能力为40万吨,仅占各类水果贮藏能力的12.5%,占水果总产量的9.3%,大多数是贮藏期较短,贮效较低的土贮库,难以起到延长销售周期,衔接产销的作用。同时,加工产品结构单一。除了浓缩果汁外,其它如果酒、果酱、果醋、果糖等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而且现有果汁加工企业布局极不合理。陕西17家生产企业,集中建设在关中地区,有的企业相距仅3公里,违背了国际国内果汁厂的布局规律(国际上两厂之间的距离在200公里以上,我国山东省在100公里以上),造成企业间争原料,收购加工成本居高不下。

5、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组织化程度较低。目前,陕西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辐射带动功能不强,加之,果农合作组织数量较少,而且多数处于有组织无活动,功能作用十分有限,造成龙头企业与果农

之间仍普遍采用简单的买卖关系,未能通过生产及收购订单、质量标准和保护价承诺等合同契约的连结,进而也难以建立加工销售组织与果农之间的长期稳定的联合与协作关系,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市场稍有波动,各顾其利,组织化、产业化开发程度较低。

二、“十一五”陕西果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十一五”可按以下考虑果业发展的目标:到2010年全省果园面积逐步达到1300万亩,果品产量达到800万吨,优质高档果率达到70%左右。其中鲜食苹果面积稳定在600万亩,产量达到500万吨左右,优果率达到80%以上,加上苹果原料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尽快将渭北建成全国第一、世界著名的优质苹果生产和加工基地。同时红枣、梨、猕猴桃等干水果也得到相应发展。各类果品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左右,其中苹果浓缩汁年生产能力达到40万吨;鲜苹果出口90万吨(含边贸70万吨),果汁出口30万吨以上。为此提出以下发展重点:

l、调整布局,优化品种和质量结构

苹果:以渭北27个苹果基地县为重点,在主攻品质和单产水平提高的同时,加快区域化分工、专业化生产,在渭北北部海拔800—1400米地区重点发展晚熟和中晚熟优质鲜食苹果,建设渭北300万亩绿色果品基地;在渭北南部海拔600—800米地区重点发展早中熟鲜食苹果和专用加工苹果,建设100万亩鲜食加工兼用或加工专用果基地。.实现苹果品种结构调整与质量效益提高的协调统一。

梨:在渭北北部海拔500米以上至无定河以南优生区以砀山酥和秦酥为主栽品种,扩大优质梨面积;在渭北南部早熟品种发展七月酥,中熟品种发展早酥、八月红,晚熟品种以砀山酥为主。使早、中、晚熟品种结构比例逐步调整到5:20:75。

猕猴桃:在渭河以南至秦岭北麓和陕南汉江流域,以秦美为主,扩大优质猕猴桃面积。加快推广早、中熟优良品种,使早、中、晚熟品种比例逐步调整到5:l0:85。

红枣: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是制干枣优生区,应以中阳木枣及其优良变异品种佳县油枣和方木枣为主;省东洛河、黄河流域是制枣脯原料和鲜食枣优生区,应以大荔水枣等枣脯原料品种为主;关中泾河、石川河流域是鲜食和制干兼用枣优生区,主要发展晋枣、直社枣等地方名优品种。

2、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品出口商品基地建设

到2010年全省建成400万亩外销出口商品基地,其中苹果300万亩,梨20万亩、红枣50万亩、猕猴桃30万亩。近期重点在25个苹果基地县和5个猕猴桃基地县结合各级示范园的建设,每个基地县要建成集中连片1万亩以上的绿色果品示范区。力争尽快建成300万亩渭北绿色苹果基地和10万亩秦岭北麓绿色猕猴桃基地。

3、壮大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果品的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要以提高保鲜贮藏和分级包装为重点,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设冷藏、气调等现代贮藏设施,特别要增加现代化气调库的比重,加强采后全程冷链体系建设。到

2010年鲜果贮藏能力和采后商品化处理率达到总产量的50%,其中冷库、气调库贮藏能力达到30%。要按照国际标准和不同地区的消费偏好,不断改进以果品的清洗、打蜡、分级、包装为重点的产后商品化处理方式,建立健全果品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果品质量档次。

加快果品加工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利用陕西果汁加工业的规模优势和市场前景看好的有利时机,在积极加工转化优生区相对过剩的低档果、残次果的基础上,加快专用加工果原料基地的建设,不断提高加工品的质量档次,同时,要大胆探索果汁加工企业资产重组、联合发展的路子,由经济实力强和商业信誉好的加工企业牵头,组建果汁加工企业集团,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价格,统一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此外,大力支持从事果酒、果醋、果干、果片、果粉等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的加工企业的发展,不断丰富加工品的花色品种,提高果品深加工的附加值。

4、实施“陕西苹果”名牌战略,继续扩大国内外市场

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陕西苹果”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标识为整体形象,开展创名牌活动,发挥品牌带动效应。按照“网络化、连锁化、规模化”的发展思路,推广设立专卖店,对内细分产区,对外细分市场,有计划、有组织地扩大销售网络,全面推广信誉卡制度,实行质量承诺,扩大市场空间,提高陕西果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通过加强出口果园注册认证和有效的信息服务,在稳定拓展东南亚市场份额,开拓欧美市场的同时,扩大以俄罗斯为主的东欧市场,加快提高东盟市场占有率,使陕西苹果稳步走向国际市场。

5、建立健全果业信息网络建设

以省果业信息中心为主,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信息网络系统,有条件的县乡果业部门要开通与果品大村、大户的信息网络,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和处理能力,及时准确地向果农提供市场价格、供需状况以及政策、新品种、新技术等信息,引导果农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切实发挥市场信息对果业产业化经营的先导作用。

三、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领导组织体系,强化协调和引导

一是提高认识,树立新的发展观,面对加入WTO后国内外水果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全省上下要正视问题,理清思路,强化质量效益意识,确立研究市场求发展,开拓市场求效益的工作思路;二是建立果业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决策会商制度,进一步强化对果业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各级果业部门要会同有关涉果部门扎实做好果品的生产、贮藏、加工、贸易等工作,实现上下贯通,协调运作。

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水果产业化开发的质量和效益

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以加快国家优势农产品重点项目——陕西省苹果研究中心和陕西省苹果改良中心建设为平台,构建适应果业产业化开发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水果新优品种的引进繁育和示范推广,建立“栽培一代、试验一代、储备一代”的品种格局,从品种上抢占果业发展的制高点。尽快实现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方面突破。依托科研院校、技术推广单位

实施果业培训计划,加强对基地县干部、果农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

建设高标准的绿色果品示范园。启动实施“无公害果品行动计划”,以生产资料供应源头和生产过程控制为切人点,重点解决农药残留、植物膨大剂使用等问题,强化病虫害防治、产地环境和投入品的监控管理,改善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环境,坚定不移地推广苹果生产“四项”关键技术,提高普及率。以农村能源户用沼气为纽带,建设“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果园,提升陕西果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广泛开展果农培训活动。“十一五”期间全省按照统一技术、分层分批培训的原则,每年培训果农100万人(次),使全省果树种植户都有1名技术明白人。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督体系。加快国家优势农产品重点项目——陕西果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完善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标准化生产经营管理,加强产品标志标识使用和管理,强化农资和包装市场监管,确保陕西果品质量。

3、加强以水果专业协会为主的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果农的组织化程度鼓励果农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组建乡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开展技术、农资供应、病虫防治、产品销售等服务,逐步提高果农的组织化程度。要按照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加快组建陕西苹果协会或商会,提高果业组织化程度。

4、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带动体系

强化龙头企业自身建设。要引导龙头企业加快经营机制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经济合作,共同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尽快形成有一定市场份额的知名品牌。通过组织开展一定的技术及经营管理培训和国内外市场考察学习活动,培养一批具有战略思维、懂经营、善管理、重信用的企业家队伍,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加快果业企业集团化发展。要引导支持重点龙头企业,以资产、品牌等资本为纽带,采取兼并、联营、参股、租赁等多种方式,组建果业企业集团,引导果业企业走联合结盟、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壮大市场载体,提高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

加快果业企业协会建设。针对目前陕西果业加工销售企业数量多、力量分散、低水平恶性竞争的状况,要不断加快果业企业协会或联合体的组织建设,建立行业自律机制,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树立诚信理念,塑造陕西苹果的良好信誉。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要以绿色果品基地建设和专用加工果品基地建设为重点,按照订单制、合作制、股份制等多种组织形式,积极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丰富和深化订单农业的内涵,规范公司与农户的产销合同,提高履约率,促进产销协调发展。

5、完善和落实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政策,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上出台的一系列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壮大龙头企业实力。各级财政、金融部门要重点在优质苗木繁育与推广、出口商品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园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龙头企业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

优化果业发展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各级政府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减关去卡,真正营造果品运销的“绿色通道”。同时加大项目招商引进力度,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加快产业化开发步伐。

5.研究院发展思路 篇五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的创新。发展低碳经济与我国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等既定目标相一致,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也是优化能源结构、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的途径。2009年12月,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郑重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其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加以落实。既要发展又要低碳,这是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革新的倒逼机制,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一、我市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短期内我市发展低碳经济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我市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能耗大碳排放多。随着我市综合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面消耗的能源资源势必越来越多。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CO 2排放量、商品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发达水平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我市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低和管理

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都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平均水平。从我市“十一五”情况看,虽然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万元GDP能耗由2005年的1.12吨标准煤下降至2009年的0.977吨标准煤,年递减3.4%,但能耗水平仍然比全省平均水平的0.761吨,高出28.4%;CO 2排放总量更是快速攀升,从2005年的525.2万吨上升至2009年885.9万吨,年递增14%(详见下表)。未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结构的惯性推动之下,CO 2排放量必将不可避免地持续增长。

某某市2005年—2009年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估算

指标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174.31 207.47 255.5 290.17 337.07 14.5 15.5 16.1 13.5 13.7

1.12 1.14 1.065 1.055 0.977

1.8-6.6-0.9-7.4

195.2 236.5 272.1 306.1 329.3

21.1 15 12.5 7.6

525.2 636.2 732.0 823.5 885.9

21.1 15 12.5 7.6 绝对值增幅

绝对值

增幅

绝对值

增幅

绝对值

增幅地区生产总值

万元GDP能耗

能源消耗总量

CO 2排放总量

(亿元)(%)(吨标准煤)(%)(万吨)(%)(万吨)(%)

备注:因CO2排放量难以准确测量,且现阶段CO2排放监测体系尚未建立,暂按能源消耗总量来推算我市经济发展所应承负的CO2排放量。

通常估算CO2排放量,一般按一吨标煤排放CO2为2.66-2.72吨估算,我们取中间值2.69吨估算。

2、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提高能源效率短期难以实现。虽然我市近年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但产业仍然很不合理,能耗大、

拉开序幕,可以预期,今后一个时期伴随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而兴起的新产业和新商机将迅速步入快速增长阶段,这将为我市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新引擎、开辟新空间。从全国看,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已纳入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取向,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从我市看,促进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市中长期发展的主题,转方式、调结构、抓创新已经成为全市共识,发展低碳经济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内在动力明显增强,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二、我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思路

从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进程看,“高碳”型工业经济仍然有相当长时期的快速增长,碳排放大量产生仍不可避免。但从未来和大背景看,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人们越来越关注以此获得更好发展的历史机遇,越来越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效益。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符合某某实际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发展路径、发展方式、发展机制。

在发展战略上,把发展低碳经济与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育发展低碳产业及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的新一轮高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要赋予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低碳内涵,推进发展观念、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技术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和转变,形成低碳绿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路径上,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有一定的承继关系和交叉重叠,

融业、商贸流通业、科技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旅游业、房地产业、卫生事业、家庭服务业、住宿餐饮业为重点,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以文化产业、教育培训产业、服务外包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突出服务业重点集聚区建设,加快培育具有较强辐射力、竞争力的专业市场,加快化工、金属材料、火车站、农产品四大物流园区建设;大力推进黄桥、古银杏森林公园、城区、沿江四大旅游板块建设,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构建大旅游格局;加大型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推进力度,引导和支持制造企业将服务环节外包,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向制造业企业的前端及其全过程渗透,加快实现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

大力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和优势支柱产业。大力实施主导产业“强体”工程,着力推动化工、机电、医药等主导产业高端化,注重产品开发和后道产品的延伸,鼓励企业进行强强联合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形成系列化深度开发和集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废物排放。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提升”工程。鼓励和支持传统产业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加快改造提升,着力提高技术装备、品牌经营和集约发展水平,提升传统产业内涵发展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工程。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碳汇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低碳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政策扶持,要素倾斜,围绕市场前景广阔、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等要求,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坚持壮大规模和调整结构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集成相结合,引导和支持现有新兴产业生产企业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经过“十一五”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空间收窄、难度加大,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一是着力抓好落后产能淘汰。把淘汰落后设备的目标任务,迅速落实到企业,落实到设备上,并采取强制性措施限期淘汰到位。同时,提前指导和帮助企业做好新设备的选型及购进工作,确保淘汰落后设备和保障企业正常生产两不误。二是着力抓好小化工生产企业的关停。对所属明令关停并转的小化工生产企业,及时做好职工安臵、资产盘活等工作,确保按期关停到位。三是着力抓好重点耗能企业监控和市场准入。切实加大对重点耗能企业的预测预警和监控分析,及时了解掌握重点耗能企业的耗能动态情况,指导帮助企业加快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严把项目环评审核关,从源头上杜绝高耗能项目的建设。

2、推进技术创新,建立以低碳技术为导向的创新体系。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包括终端用能部门技术进步和能源工业技术进步)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度将长期保持38%左右,到2050年贡献度将达50%左右。为此,要加强对节能降耗技术、控污减排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突破技术瓶颈,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节能减排中的支撑作用。结合某某来实际,要实施多层次技术创新战略模式:

原始创新战略模式。重点引导和支持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依靠自己的研发力量,率先研发出关键低碳技术,并使其产品商品化,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获得能源利用、产品成本、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在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的占有率的同时减少碳排放。综合实力较强的中丹、济川等大型企业集团以及宏大、泰隆、锦鸡等10家省创新型企业,应该说已经具备了原始创

行有偿交易。

加快建立市场机制。目前,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和供求关系,“污染者付费”的原则还没有全面落实,资源环境标准还没有成为市场准入的重要门槛,资源环境成本还没有成为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因素。要深入推动资源环境方面的市场化改革,形成内在激励机制:一是切实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加大差别电价实施的行业范围和调节力度。强化对节能产品、可再生源产品的差别定价,以扶持低碳产业的发展。扩大污水处理费征收范围,继续提高征收标准。二是逐步建立排放指标交易制度。进一步完善排放指标有偿使用政策,探索建立规范的交易平台。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解决开发区域对保护区域、受益区域对受损区域的利益补偿,逐步建立生态保护转移支付制度。

加强宏观政策引导。政府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制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导向的扶持政策。一是税收政策。提高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设备和产品研发费用的税前低扣;对经认定的技术、产品和进行相关研发、技术推广的企业实行一定的地方税收返还。二是财政政策。加大对技术研发、示范、推广,教育培训、基础能力建设的投入;扩大绿色、低碳产品政府采购范围。三是金融政策。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贷款审批,对低消耗、低排放的技术设备研发和产业投资实行差别利率政策;鼓励各类社会资本运用各种金融工具,满足绿色、低碳企业和项目的资金需求。

4、建设生态某某,倡导以低碳绿色为主导的生活消费方式。建设低碳生态市。城市交通和生活能源消耗碳排放是仅次于工业活动的碳排放源。城市的空间结构、功能、产业特性和运行

0

6.研究院发展思路 篇六

研究专题调研报告

崇信县“十二五”期间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

思路研究专题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一论述为我县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思路,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扩大县城规模,提升县城品味,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崇信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建设生态旅游县城的目标定位,不断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城镇面貌显著改善,品位和档次不断提升,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南北二塬现代农业建设和铜城煤电化工业集中区、新窑煤炭工业集中区以及芮河川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的城镇化建设工作新格局。

1.主要经济指标稳步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城镇化建设固定资产投资

8.2亿元,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2.3个百分点,由“十五”末期的20.8%提高到“十一五”末期的32.3%;完成了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等县城晋等升级工作;建成了龙泉寺景前区,进一步扩大了景区规模,提升了景区品味,龙泉寺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顺利通过验收;县城滨河西区开发建设持续推进,县城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的5.2平方公里拓展到“十一五”末期的6.5平方公里。

2.建设规划不断完善。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的原则,聘请专业规划机构,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对县城定位、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公共设施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和研究设计,规划控制区达到19.8平方公里。在县城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编制了县城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滨河西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龙泉寺景前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铜城煤电化工业集中区规划等专业性详规和新窑镇建设规划等小城镇建设规划,完成集镇

规划4个,村庄规划25个。

3.城镇规模持续扩张。“十一五”以来,全县共实施城镇建设项目100余项,完成投资6.8亿元,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了6.5平方公里。加快实施县城西扩工程,建成了以休闲广场、体育场等为重点的县城滨河西区,县城东西跨度由2.5公里扩展到了6.6公里。加快实施龙泉寺景区开发工程,建成了以龙泉广场、龙泽湖、梁坡旅游民俗村等旅游景点为主要内容的龙泉寺景前区,新增旅游景点16处,可游览面积由原来的0.5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加强城镇居民住房建设,建成了梅苑新村、芮鞠花园、金宇花园等一批住宅小区,建成廉租住房3.43万平方米,县城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9平方米。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建成乡镇集贸市场9个,新窑、木林、柏树等小城镇框架基本形成,小城镇聚集带动作用日趋明显。

4.县城环境逐步改善。坚持建管并重,加强城镇管理,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积极开展绿化合格单位、园林式单位和花园式住宅小区创建活动,县城水域面积达到了45万平方米,人均占有公共绿地16.95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28.2%,亮灯率达到了100%,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均达到了85%,先后建成了“省级卫生县城”、“全省绿化模范县”和“省级园林县城”。

5.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加快完善县城路网结构,完成了环城西路、青年路、龙泉路等9条道路的新建和改建工程,初步形成了“三纵四横”的路网结构,通行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实施县城集中供热工程,县城集中供热面积达到了45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城区集中供热全覆盖。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成了县城影剧院、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体育场,建成了一批水冲式公厕和星级厕所,百货、建材、服装等一批专业市场健康发展,城镇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综合分析,崇信县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受思想观念、经济实力、发展条件、区位环境等因素影响,城镇基础设施薄弱,管理和经营城镇水平不高,城镇带动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目前,全县总体上仍属于农业县,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规模小,吸纳转移农村人口的能力不强,全县城镇化率仅为31.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6个百分点。全县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不到2个百分点,与市上提出的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差距很大。

2.城镇规划编制滞后,管理水平不高。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城建设已超出规划深度,先建设后规划,边建设边规划等问题比较突出,抓紧完善县城总体规划、村庄规

划和其它各类修建性详规显得十分迫切。同时城镇管理长效管理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管理体制不顺,缺乏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方法落后,城镇管理水平低。

3.城镇基础设施薄弱,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大型排洪、污水处理、垃圾清运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功能布局不合理,“城中村”和旧城区基础设施差,改造难度大。市政公用设施服务覆盖面不足,专业市场少,服务体系不健全,集市规模小,成交量小,市场发育层次低,还没有形成辐射和带动力强的大市场。部分新建小区都没有按照规定配套建设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公用设施。部分设施陈旧。如地下管线建设滞后,供水、排水、供热、电力、电信、广播通讯等地下管线配套不到位,道路时常开膛破肚,给县城管理造成难度。

4.城镇建设融资渠道单一,建设资金缺乏。一方面,由于我县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缓慢,县乡财政困难,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有限。另一方面,就是城镇化建设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不畅通,民间资金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因此资金短缺已成为当前制约县城和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

5.城镇产业发展较慢。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缺乏产业支撑。

6.乡镇小城镇建设基础差,推进慢,不能形成当地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受自然条件、区位差别、对外交通和传统文化等客观因素制约,乡镇小城镇建设基础差,民众参与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城镇建设缺少项目支撑,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慢,小城镇作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统领作用不明显。

二、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及原则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旅游县城为目标,依托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按照县城、重点小城镇和村庄三个层面,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扩张规模、提升功能、优化环境、彰显特色,努力提高城镇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城镇建设目标(2011-2015年)

全县城镇化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5000万元,城镇化水平年均递增1.1个百分点。到2015年,全县城镇化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3亿元,城镇化水平达到36.8%,建成区面积达到8.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4.8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万元,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14.2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9平方米,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达到20平方米,城区路灯装置率、亮灯率均达到100%,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三)城镇建设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以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立足现有的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发展基础,有效整合城乡资源,统一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分步推进城乡一体化。

3.坚持资金统筹、以点带面。适度集中资金,加大对重点乡镇、重点小城镇和村庄的投入,逐步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城镇功能,逐步提升小城镇建设档次。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从崇信实际出发,增强具体管理措施和调控方式的针对性,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三、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重点任务

1.科学编制城镇规划,为城镇建设和发展提供指导依据。突出规划的前瞻性、操作性和针对性,正确处理整体推进与局部突破、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突出重点与城乡统筹的关系,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实施县城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和集镇、村庄规划编制。加快编制与城镇建设发展相配套的城镇燃气规划、城镇道路规划、城镇电力电信规划等专项规划。优化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提高城镇土地综合效益。实施规划评审制度,提高规划设计质量。建立完善规划公示制度和验收制度,提高公众参与率,增强规划透明度。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完善城镇给排水体系,实施县城水厂改扩建、给排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等工程,不断提高城镇供水保障能力。到2015年,全县城镇供水能力达到0.6万吨/日,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加快实施城镇集中供热工程,县城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实现城区集中联片供热。加强城镇道路建设,形成便捷、通畅的城镇交通网络,提高城镇道路通行能力。加快实施城镇管道液化气工程,城镇用气普及率达30%以上。加快城镇青少年、老年、妇女儿童文体科教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镇文化生活质量。实施城镇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加快县城景观建设,新建新城公园、南山公园和鱼堡子城市公园,广泛开展绿化合格单位、花园式单位等创建活动,增加城镇雕塑和园林小品,扩大城镇绿地面积,提升城镇品位。完善龙泉寺景区旅游服务设施,扩大龙泉寺、五龙山、唐帽山等景区规模。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城镇信

息化水平。

3.加快城镇住房建设,改善城镇居民居住环境。把城镇住房建设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拉动城镇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规范房地产开发市场,保持商品房开发适度规模,积极开发高层住宅,创建标准化住宅小区,增加绿地面积和休闲空间,实现住宅建设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积极平抑房价,保障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到2015年,全县新增住房面积60万平方米,建成一批档次品位较高、社区服务完善的住宅小区,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9平方米。积极培育房地产中介市场,重点发展房地产信息咨询、经纪等中介服务,规范中介行为。加强物业管理,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物业管理服务体系,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4.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夯实城镇发展经济基础。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扶持壮大城镇二、三产业,加快城镇经济发展。认真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积极整合项目资源,加快建设铜城煤电化工业集中区和新窑煤炭工业集中区,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进一步扩大城镇人口规模。积极培育新型建材、农产品交易等专业市场,充分调动农民进城创业、兴办企业的积极性,着力培育集镇特色产业经济。

5.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坚持建设扩容与管理增效相结合,不断深化改革,建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综合管理、协调高效”的城镇管理长效机制。加大城镇执法管理力度,深入开展城镇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严格落实机关单位、商业门店门前“五包”责任制,规范设置户外广告和宣传灯箱,坚决杜绝乱停乱放、乱写乱画等不文明行为,改善城镇环境。加强市政设施巡查检修,提高市政设施使用率。加强社会公德、文明行为宣传教育,增强居民热爱城镇、建设城镇的自觉性,努力营造城镇建设管理的良好氛围。

6.积极探索乡镇建设新机制,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围绕重点小城镇和村庄建设,积极探索有利于城乡人口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加快聚集的新机制,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以此带动面上发展。新窑镇要围绕煤炭工业集中区建设,重点在加强小城镇管理,完善矿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镇建设品位,吸纳社会投资等方面探索新思路、新举措;锦屏镇要围绕芮河川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铜城煤电化工业集中区建设,鼓励农民大力开展现代农业开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为县城扩容提质和

铜城煤电化工业集中区建设做好征地拆迁服务工作;柏树乡结合当地实际,重点发展以果畜、新农村建设等为重点的城镇建设;黄寨乡、黄花乡、木林乡要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机制和建设模式,加快集镇建设步伐,加强建后管理,为农民进城居住创业和聚集城镇人口创造条件。

四、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措施

1.加强领导,靠实责任。把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及时研究和解决城镇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抓好城镇规划的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城镇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完善城镇建设目标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责权利相统一的城镇建设责任体系,确保城镇建设顺利开展。把城镇建设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强化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兑现,推动工作落实。

2.科学规划,严格落实。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科学制定城镇建设规划,合理配置资源,统筹安排部署,增强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已经通过审批的建设规划,及时进行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加强和改进规划实施管理,努力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在执行过程中确需调整的,严格按审批程序进行。

3.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加快建立公平的人口流动机制,规范城镇人口登记管理制度,放宽户口准入限制,增加城镇人口规模。加快建立节约型城镇发展机制,合理确定建设密度,大力推广应用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建立城镇建设土地保障机制,坚持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加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力度,做到城镇建设用地统一征用、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率。

7.研究院发展思路 篇七

关键词: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绩效评价,创建,发展思路

改革开放早期,浙江省各级政府为加快经济发展,扶植引进了大量的“短平快”项目,对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缺环短板现象日渐突出,已严重制约浙江省经济迈向新的高度。2012年,为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攻克核心关键技术、补强创新链短板、促进产业链垂直整合,浙江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省政府直接领导下,省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联合启动开展了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项目。

为了推进浙江省“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浙江省企业引领行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8号)和《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浙委发〔2013〕22号),浙江省于2012年9月开始,开展了以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建设为主体的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建设。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是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攻克核心关键技术、补强创新链短板、促进产业链垂直整合的重要创新力量。通过做强做大一批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可大幅度提升浙江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加速浙江省创新体系的建设,以大批企业的技术进步带动全社会科技进步,以企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整个经济的转型升级,保持浙江省科技和经济同步快速发展。

一、开局顺利,成效显著

浙江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自2012年启动建设开始,截止到2014年底,已批准建设了136家。研究院的依托单位均为浙江省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知名大企业,目前已涉及纯电动汽车、现代医药、船舶装备、智能纺织印染装备、氟硅新材料、光伏发电装备六个产业和一个工业强县领域,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根据对2012年12月31日前启动建立的48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调查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研究院共集聚各类研发人员9927人,平均每家约206人;引进与培养青年科学家107人,平均每家约2.23人;研究院用房面积26.09万m2,平均每家约5435m2;研发仪器设备总值达15.67亿元,平均每家约3265万元;省市县各级政府支持资金2013年当年落实到位3.11亿元,平均每家约648万元;实现销售收入611.99亿元,平均每家约12.75亿元;实现利税78.63亿元,平均每家约1.64亿元;研发投入总额达34.97亿元,平均每家约7285万元;研发强度达5.71%,完成发明专利与标准208件,平均每家完成约4.33件。研究院规模、资金投入及研发能力在省内同行业中均名列前茅。

集聚创新资源,加大创新投入,培养创新人才,实施创新项目,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将成为浙江省今后创新体系建设的新常态。在省政府统一部署,统一领导下,研究院作为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的核心载体,在补强产业链“短板”、开发重大标志性产品、引进培养高端人才、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企业研究院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攻关项目,高技术含量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的科技成果奖,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促进了企业及社会效益同步显著提高。2013年48家重点企业研究院共承担重大科研项目48项,完成发明专利与标准208项,实现销售收入611.99亿元,开发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重点企业研究院研究开发了一批战略性新产品和标志性产品,如杭州某药业研究院研发的国际首仿药拉莫三嗪控释片,2013年在美国市场销售收入达1.52亿元,占据美国市场40%的份额。绍兴某环保装备研究院在燃煤电站PM2.5控制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所研发的低温电除尘器、旋转电极电除尘器、湿式电除尘器、电凝聚器均突破100万千瓦机组级别,且上述技术在国内该机组级均为首次应用。杭州某纺织数码喷印与定制平台研究院研发的图像自适应精准数码印花系统通过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意见认为,该系统“主要技术为国际首创,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温州某低压智能电器研究院完成低压电器仿真与设计优化平台建设,主要用于各类典型低压电器的计算机动态仿真模拟,包括机械、电磁、强度、流体等及多场耦合问题的求解,属国内电器行业首创。与此同时,浙江省的传统产业也得到了改造和提升,绍兴的智能机器人印花打样系统目前在世界上属于首创;新昌两家研究院分别研发的TA-88气流染色剂、节能高效燃气拉风拉幅定型机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取代国外同类产品在浙江省绍兴等纺织印染行业的市场。

三、形成了培养青年科学家新机制

高端创新人才短缺一直是困扰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创新建立了青年科学家引进培养机制,为企业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成为“三位一体”(载体建设、人才培养、专项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初步形成了鼓励支持氛围。省委省政府分别出台了《浙江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及《浙江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浙组通〔2012〕59号),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签订的责任书也对企业引进和培养青年科学家做了具体的规定要求。目前,已有56家研究院落实引进或培养青年科学家的举措,引进3人以上的研究院达22家。省内一些高校院所也相续出台了支持青年科学家的培养政策,例如,浙江理工大学配套出台了三项政策:一是为派出团队建立“4+3”的工作机制,将派出人员在校上课的课程尽量集中安排;二是对企业牵头、派出人员承担、学校为第二承担单位的纵向项目课题,提高绩效考评占比;三是在职称评审中专设社会服务型类。浙江大学对列入“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的人选,给予派出期间聘任等级不变,待遇不变,在企业工作期间取得的业绩列入评聘技术职务评价内容等具体支持政策。不少企业也制定了引进和培养青年科学家的具体办法,为来企业研究院工作的研发人员积极创造保障条件,如绍兴某纺织机械研究院除按规定发放薪贴、食宿全免外,还配置了专门的实验场所,共800余平米。浙江省高端人才培养初步形成了政府政策引导、高校院所和企业积极对接的配套局面。

其次,规划实施已初见成效。2013年全省48家重点企业研究院共累计引进与培养青年科学家107人,超额完成年度计划。青年科学家引进与培养机制有效推动了科技人才与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紧密结合,为各产业技术创新中的重大专项技术难题攻关提供了高层次创新人才,为企业培养了一批青年科学家和未来科研团队带头人。例如,衢州某重点企业研究院的9位青年科学家承担的课题,已有5项获得重大突破,有望实现产业化。杭州某船艇研究院实施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引进中国计量学院教授负责游艇数字化精益生产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嘉兴某研究院积极与国内高校合作,对接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聘请浙江理工大学和嘉兴学院两位博士来研究院工作,主要进行聚酯改性技术及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和新型聚酯改性及加工应用研究。绍兴某纺织机械研究院建立了青年科学家工作室,由省青年科学家计划培养人员担任高温低浴比溢流染色机智能化控制系统及装备研发项目的负责人。青年科学家计划的实施,推动了“两化”深度融合,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四、建立了省级与地方协同监管新模式

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实行省级一个部门牵头、各部门协同的推进机制,通过省市县三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协同联动,形成了共同支持研究院建设的管理创新服务模式。

首先,集省市县三级财力强化支持力度。根据产业技术创新试点的政策规定,省级财政对研究院建设给予500万元或1000万元的建设支持经费,并且对重点企业研究院每个技术攻关课题每年安排不低于100万元或150万元的经费,市县(市、区)负责安排等额配套资金,并参与对资金使用和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监管。据调查,仅在2013年度,浙江省市县三级财政资助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资金3.11亿元,带动企业自身研发投入达31.86亿元,催化产生销售收入达611.99亿元,实现利税78.63亿元,有效推动了企业成为创新活动、研发投入、研发组织和成果转化的真正主体。据专项调查发现,2012—2013年底,省市县三级已到位资金6.18亿元,其中:省级(含宁波市)财政支持经费已到位金额为4.10亿元,省级(不含宁波市)财政支持的建设经费及重大专项经费已全部足额到位;市县级(含宁波市)财政支持经费已到位金额为2.08亿元。

其次,互联互通提升监管能力。通过浙江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的搭建,采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推动研究院的科技信息化管理,实现了省市县管理部门与企业的互联互通。通过云平台系统,研究院可及时更新各种运营信息、发展状况,省市县各级主管理部门可随时了解研究院建设动态,监管财政经费的使用及目标任务的实施进度,对研究院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并研究解决。云平台的建设及运用,为推动研究院建设监管行为的规范化提供了技术保障。

五、推动了补短板延长链促产业升级

近年来,浙江省通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促产业链发展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较严重的短板缺环现象。为此,浙江省政府组织开展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将调结构补短板促产业升级作为一项重要的目标,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的布局建设也将补短板作为主要任务之一。伴随着重点企业研究院的建设,以“调产业结构、补产业短板、促转型升级”为重点的建设布局已顺利启动。如台州某研究院以制剂出口为切入点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在完成了从原料药向成品药的成功转型后,又将目光投向了更广的领域———生物药和新药。新昌某研究院开发的“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络筒成型及纱线检测控制系统”,是一项应用先进电动驱动技术、计算机技术来改造传统纺机设备,并可广泛应用于纱线卷绕成型的纺机装备,这项技术的成功开发对纺机行业的转型升级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永康某研究院围绕小型收获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重点发展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动力的小型智能茶叶、棉花收获装备。通过这些研究院的项目实施,补强了创新链短板,做强了产业链,有效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六、加速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建设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是一项加快浙江省建设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引领行业发展的新举措,在发展过程中其将会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后续管理有待加强、作用定位有待强化、原创能力有待提高。针对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在初创阶段所暴露的不足之处,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重点关注并改进完善。

1、完善考评机制,加强引导管理。按照《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与管理试行办法》(浙政办发〔2014〕114号文)的规定,尽快将当前申报指导为主转变为申报指导和后续管理引导并重的管理模式;依据重点企业研究院的绩效考核程序与评价指标体系,确保研究院绩效评价工作的有序开展。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尤其要注重体现研究院自主创新能力、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权重,建议将参与国内外标准的制定、国内外发明专利的申请及实施、自主技术许可转让的收入作为考核研究院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考核内容,推动研究院提高掌控核心技术能力,成为能够引领国内、省内、行业内技术发展,并在国际相关领域内具有一定话语权的企业研发机构。

2、明确目标定位,强化引领作用。研究院要围绕“集聚、创新、支撑、引领”的基本要求,成为浙江省企业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首先,要集聚整合创新要素,成为浙江省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基地。研究院要充分集聚创新要素,加强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的有机整合,营造有利于吸引、培养和使用创新人才的环境,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其次,要重视开展科技创新,成为浙江省科技创新的先导基地。研究院要切实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活动,加强前瞻性技术研究,开展科技攻关和产业化研究,推动企业由模仿、跟踪创新向自主原始创新转变,不断研究开发出有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再次,要支撑企业持续发展,成为推动企业自身发展的核心基地。研究院要通过科技攻关,产业化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发展战略研究等一系列科技活动,不断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最后,要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成为浙江省行业技术进步的示范基地。研究院应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许可其他企业依法合理使用自身知识产权,面向所在行业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交流和成果推广工作,推动行业共同进步。在科技攻关、人才培养、机构建设、制度完善和机制创新等方面要引领本地区、本行业的发展。

3、重点集聚高端人才,提升核心创新能力。在所有创新资源要素中,人才是首要要素,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是最关键的要素。研究院要把集聚高端人才作为整合创新要素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人才的作用。首先,要加大引进符合研究院特点的国内外高端创新人才的力度,强化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其次,要以创新团队培育建设为平台加强基层研发人才队伍建设,构建适应研究院特点的高端人才培养选拔体系;再次,要努力探索研发团队培育建设的新方法,建议参考借鉴台湾地区工研院的模式,建立研发团队培育基地,采用项目驱动培育,发挥培育基地的设施优势、人才优势及服务优势,提高研发人员的创新能力,为研究院培养能够开展前瞻性、原创性研发活动的高端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闫帅、吴其叶、林志坚:浙江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责任期年度绩效评价研究[J].今日科技,2015(5).

8.研究院发展思路 篇八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PLC

【中图分类号】TM57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158-01

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分布式、开放化和信息化。分布式的结构是一种能确保网络中每个智能的模块能够独立的工作的网络,达到系统危险分散的概念;开放化则是系统结构具有与外界的借口,实现系统与外界网络的连接;信息化则是使系统信息能够进行综合处理能力,与网络技术结合实现网络自动化和管控一体化。

1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分析

我们可以利用自动化来改变现代工业的发展,节约有效的资源,降低成本费用,以此来获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大力发展传动自动化技术,可以将我国的化使用提高到一定的水平,缩短与世界大国的发展距离,实现自主研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规范我国传动自动化技术方面的标准,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生产。

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就是现代分布式、开放式的信息化。分布式的结构可以保证网络中建立起独立的网络,以实现危险分散,促进系统的正常运行;开放化就是要将系统与外界联系,实现各方的网络连接,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而信息化就是实现设备与网络技术结合,实现网络自动化和管控一体化。如今,我们已经到了开创自动化的新时代了,实现自主研发,是我们对未来发展的展望。现代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从价格上赢得优势,我们的自动化要吸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为实现自主研发提供条件。同时,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前进的基础和指导思想,根据每个地区的部门的实际情况,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及时发现问题,总结先进的经验,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寻找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时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改革开放和我国“自动化”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上来。

2 我国工业自动化的发展途径

2.1 采用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

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可以支持一个自动化项目周期中的设计、实施和测试、调试和开机、运行及维护等各个阶段和环节。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还应满足用户另一个重要需求即开发平台独立于最终的运行平台。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最终用户的需求决定将统一的运行代码下载到硬件PLC、基于 WindowsNT 的软件 PLC、嵌入式 NT 系统还是基于WindowsCE的控制系统中。

2.2 通用的网络结构

整个企业的网络结构应保证现场控制设备、计算机监督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讯畅通无阻。在进行系统网络规划时,无论选择与现场设备通讯的现场总线还是与上级计算机或办公系统通讯的以太网,所选择的网络产品必须能够保证从办公自动化环境到控制级直至元件级的整个系统范围内的通讯。而且,在整个网络中贯穿着集成的网络配置和编程、集成的数据管理以及集成的通讯等功能,即所谓的全集成自动化。

2.3 标准化的程序接口

成功的自动化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标准化的程序接口。基于Microsoft 的标准和 技术,如 Windows2000、OPC、AetiveX 和Windows CE,减少了工程时间和费用,方便了自动化系统和办公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在与企业的 MES 系统、ERP 系统连接时,基于 Pc 平台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意义非同寻常。使用 Windows 2000 作为操作系统,使用TCP/IP 作为办公环境的通讯标准,PC 可以在自动控制和管理平台之间建立一种最好的接口。标准化的程序接口还保证了不同厂家的软硬件产品的数据交换,不需担心它们之间的通讯问题。

2.4PLC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应用

PLC 是一种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通信技术为一体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PLC 的开发初衷就是专门针对工业环境,逐步实现从单台设备的控制到整个工厂流程自动化的发展要求。随着软、硬件的设计与开发,使编程过程简单化从而使 PLC 的控制更为灵活,并具有高度的可靠性与抗干扰能力等优点。PLC 的功能也有了本质的变化,从最初简单的逻辑控制、顺序控制,逐步进化到复杂的连续控制和过程控制领域,这一系列的演变过程代表了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象征着现代工业的腾飞和进步。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使 PLC 的功能变得更加强大,通过可编程控制的实现,为PLC 增添了使用上的灵活性。目前PLC 应用范围之广,在工业自动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钢铁、化工、石油、机械制造、汽车等领域对 PLC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控制模式的多样化发展是 PLC 进步的成果之一,也是PLC 功能强大的体现。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PLC 也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PLC 应用领域的扩大和对 PLC 功能需求的提高,不但使PLC 的功能更加完善,也使 PLC 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深入的研究和讨论。通信功能的日益完善为工业生产的远程控制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传输,从而适合更加复杂的工业生产场合。PLC 在工业领域作用的日益重大,不但是今后工业自动化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工业化生产的主要依托。

3 小结

大力发展工业自动化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提高国家在整体国力、调整工业结构、迅速搞活大中型企业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在保持产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我们国家的企业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寻找一条更为健康,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工业自动化唯有不停的吸收高技术的新营养,方可为开创工业自动化的新局面添加全新的动力。我们必须全面的把握好“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改革开放和“我国工业自动化”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上来。随着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日益深入及应用范围与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其他领域的新技术也不断进行融合,从而将人类社会生产力不断推向新的更高境界,使人类生活向着智能世界幸福美好的明天大步迈进。

参考文献

[1]贤阳.应用技术的发展是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关键———2007 年纽伦堡自动化(系统和部件) 展览会纪实. 自动化博览,2008,(1).

[2]罗玲,战京涛.我国工业节能产品现状与营销对策.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3]吴淳.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新机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J],自动化博览,2002.1.

[4]孙金明.自动化技术的三大革新.中国科技信息.2005.14 期.

上一篇:500字检讨下一篇:体育教学方面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