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教学设计

2024-08-02

老子教学设计(共7篇)

1.老子教学设计 篇一

《老子和孔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1内容标准

了解孔子、老子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学说

理解:“仁”和“道”的含义。

分析:1.评价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学说

2.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学说的时代背景

(2)过程与方法

展示和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文化史上这一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形成尊崇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老子和孔子的主要思想

难点:如何理解其思想?

三、教学设计

(一)总体思路

学习本课的主要困难在于,学生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难以把握,对思想家的主张了解较少,理解教材难度大。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从时代背景着手,了解思想主张及其变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从学生熟知的知识入手,分解难点;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组织好探究活动。

(二)教学过程

1.课前背诵:课件《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2.课件展示必修三主要知识体系,了解文化史的三个方面:思想宗教、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3.预习展示:从学生知道的老子和孔子的有关知识入手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老子和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主张。

学生展示老子和孔子的名言名句并解读。

4.专家视频授课,同时点出并且板书视频授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老子和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

(2)老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3)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5.解惑:分组讨论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学生主动答疑。教师指导,最后课件展示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

6.讨论材料,加深理解:

①我无为而民自化

②克己复礼

③“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7.布置作业:整理课堂笔记

(三)课后反思

2.老子教学设计 篇二

余潜心道学二十载, 微得道海之点滴。《道德经》系道学第一经要, 诸家多有注释, 然唯有修证者方能得其万一。至于尽在字义上用功者, 实非道学者流。正如萧天石先生说:“老子自谓‘吾道甚易知甚易行’, 两千余年来仍‘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群相自误于‘玄之又玄’也, 得其解者, 即用其片言只字, 亦可终生受益无穷。”凡将《道德经》章句拆开单论, 最易曲解, 必须通篇贯穿, 静心体悟, 才能于有中见无, 或期所获。若然断章取义, 只求寻求字理, 则无异盲人摸象。

“绝学无忧”虽然不能解释为“不学习就没有忧烦”, 但若将其认定为“拒绝有为修道”亦嫌不妥。在此, 先要谈谈对“有为”与“无为”的认识。

老子以“无为”为用, 从而“无不为”。《道德经》中对“有无”的论述有: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第一章) ;“有无相生” (第二章) ;“……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为用,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第十一章) ……

没有“无”之用, 则不能形成“有”之器;而没有“有”之器, 则不能体现“无”之用。“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第四十八章) “损”即是“有为”, 自“有为”而生成“无为”, “无为”而又生“无不为”, 充分表明了“有”与“无”相生相成的原则。晚清千峰老人赵避尘, 开创道家千峰先天派, 其所著《性命法诀明旨》中言:“观空不空为真道, 观空而空为伪道, 真空不空, 顽空乃空。”“空”即“无”, “不空”即“有”。正合老子之“无为而无不为”。若一定要将“有为”与“无为”剥离, 必流于“执者失之” (第六十四章) 。《般若心经》所言“空不异色, 色不异空”, 亦是“有”“无”之理“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第二十五章) , 说明了顺应“道”的法则而“为”, 既是“无为”, 至于“身如槁木, 心如死灰”者, 独守顽空, 与“道”毫无相干。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第四十八章) , “绝学”就是要去除“为道”所“损”去的那些。如“绝圣弃智, 绝仁弃义, 绝巧弃利” (第十九章) 去除“自见、自是、自伐、自矜” (第二十四章) “去甚、去奢、去泰” (第二十九章) 等等, 不可枚举。老子对学习, 讲“渊”而不求“博”, 不学, 则不能做到“知者不言” (第五十六章) , “知不知上” (第七十一章) , “知者不博” (第八十一章) 。那又学什么?第六十四章就讲到了“绝学无忧”的下文:“学不学, 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 而不敢为”。简而言之, 也就是要以“有为”之门, 入“无为”之室, 没有“室”则不能置门, 没有“门”又岂能入“室”?

修道在于“性命”, “性”即“无为”, “命”即“有为”, 全赖于“有无相生”。“性”不圆, 是达不到“微妙元通, 深不可识” (第十五章) “不出户, 知天下” (第四十七章) 等境界的;“命”不修, 则不能“用其光, 复归其明” (第五十二章) , 返还质朴成就仙路。在《道德经》中, 虽然没有详尽的修炼步骤, 但其已然

指明了道家性命双修的关键所在。如:“绵绵若存, 用之不勤”, “虚其心, 实其腹”, “塞其兑, 闭其门”。“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心使气曰强”, “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等等, 以及“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之类在修炼中的体证。这些足以为后来人指明修道之路。既然指明了路, 还需要告知先迈哪条腿吗?只要方向无误, 不管是先迈哪条腿, 或者是乘马、驾车, 都会向目标接近。这就是老子的智慧, 不言法而万法齐备, 体现了“无为而无不为”。事实证明, 在《道德经》的指引下, 诸多修炼法门应运而生, 历代高道辈出。原文作者认为, 这些方法是编出来骗人的,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道教各修炼宗派的始创高真, 尽是欺世盗名之辈”呢?这会是事实吗?

3.老子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老子 教学 设计 以生为本

一.教材定位:补充与提升

在人教版实验教材系列中,《先秦诸子选读》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这意味着它应该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且具有较大的选择性和开放性。

统观先秦诸子,只有儒家《孟子·梁惠王上》和《荀子·劝学》的部分、道家《庄子·逍遥游》的首章得以入载必修教材,这也即《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基础。三篇课文能分别体现孟子仁民爱物、与民同乐的政治观,荀子化性起伪、积善成德的修养论,庄子逍遥无待、无己无功的自由观。虽然这些并不是其时授课的重点,但是在开始《先秦诸子选读》的有关章节时,可以先进行回忆、新解和概括,夯实诸子哲学学习的基础。

《先秦诸子选读》的选择性体现在涵盖诸子范围之广和选文内容之多上,师生可根据教学需要挑选某家或某课进行学习探讨。其开放性允许师生发散思维进行横向比较,联系现实和历史进行纵向阐说。课堂教学中未必需要那么浓的说教意味,能追溯原貌、推演发展自然更好。

当前,党中央反复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先秦诸子选读》便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教材载体,从这一角度分析,选读诸子便不仅仅是对必修课内容的补充,更是对人格修养、社会道德的提升。

二.单元分析:走进老子,感知道家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正反两方面相互对立和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相传《老子》,即《道德经》为老子所作。该书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老子》架构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对后世哲学、美学、伦理学、逻辑学等产生了重大影响。“老子”单元即在此基础上,摘录《道经》和《德经》的有关言论编辑成课文,集中表现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先秦诸子散文,以《庄子》和《孟子》文学价值最高,《老子》主要是以哲学经典的面貌流传后世。语文教师不必泥于语文课堂,在执教《老子》时不妨树立大语文思想。在必修课程的学习中,《逍遥游》虽亦为道家著作,但较之《道德经》有很大不同,如以庄子思想为接受前提导入老子思想,只能在几组关键的哲学概念上引申,关涉的也仅是几则选文而已,似乎玄之又玄;如以自然观为共性引入“老子”单元,又过于发散,与教材侧重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有偏差。两相权衡,不若直接就“老子”单元说老子,展开课文。

该单元仅《有无相生》一课,共七段选文。第一则选文提出社会人生各种对立现象是相反相成的,在本课中有总论意味,之后六则选文为分述。该课对现实人生的启示,根据人教社教师用书的指导性建议,主要是认清相反方面的统一性,抓住可以促使变化转向有利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因素,并且付出必要的努力。教材选编时有意避开了老子“无为”思想的有关论述,教师也不必刻意往此方向引导。以第一则选文为例,课文只选择了《老子》第二章的前半部分,未选录的后半部分的“功而不居”的人生哲学才是本章的真正主旨,且与课文第三则材料关联紧密。教师若选讲第三则材料,可补充第二章的后半部分,若是将教学目的仅设计为突出朴素辩证法的方法论,可不选讲第三则材料,留待学生自学自悟。

三.教学简案:以生为本,形象知理

1.学情分析

高中生除了马哲,接触的中哲、西哲都很寥寥,学习《有无相生》一课,既无中哲体系的模糊图式,又乏解读《老子》的必要依托。《有无相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言文,生僻词句不难在识,而难在解,因其内涵非文学意义上的,而是哲学意义上的。如第五则选文中“无为”一词,课下注释仅以“大致是指用顺任自然的方式来作为”含混其词,学生本来根据字面意思,还多少有点理解全句,给这么一解释,反而愈发模糊了。这个注释不但使学生焦躁,而且本来也不够科学准确。稍为可靠的注解应为:“无为”是道家推崇的作为道德的实践原则和高尚境界,老子认为宇宙的本原是“道”,“道”放任万物按照自然天性变化发展,人应该依循“道”,故应以“无为”为为,以“无事”为事,一任万物之自然,后经《庄子》《淮南子》等在内涵上予以发展,把“无为”理解为不违背客观规律的作为,实际上是变相的“有为”,脱离了老子的本意。

同时,课文中部分选文的理解需要《老子》其他相关章节进行补充。如第七则选文谈及弱用之术,必须补充《老子》第四十章的“反者道之动”理念,而一旦补充,又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思维负担。

因此,《有无相生》的教学,出于以生为本的考虑,不能以通读全篇和背诵为目的,应化抽象为形象,用事例解事理,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知老子,领悟其朴素辩证法。

2.教法设计

教学目标设定为掌握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感知老子思想和《老子》风格。教师让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自主预习全篇,课上不进行串讲,重在理解“有无相生”的合理性,并借以指导现实人生。计划从形象材料的分析导入老子的相关言论,横向延伸知老子,纵向联系悟人生,导出人生智慧。教师通过方向把握和课堂调控,引导学生思考老子思想的科学价值,掌握有关“有无相生”的方法论。

3.教学环节

①导入。列举以下两则材料,请同学们谈谈启示。

材料一:华罗庚先生上完初中后就辍学在家,帮助父亲打理生意。但他却迷上了与生意毫不搭界的数学演算题,也许正是他的“不务正业”,成就了他的数学高誉。

材料二:丁肇中院士早年进修实验物理学,后来因为感到自己动手能力较差,科研之路受困,便转而攻关理论物理学,终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教师简评学生发言,提出“有用”与“无用”的疑问以引导方向:华罗庚先生当时如果能按部就班读到大学,进入数学系学习,会不会在数学上做出更大的成就?辍学做生意,对于数学家来说,算不算浪费时间?丁肇中院士若是一开始就专攻理论物理学,会不会早一些取得重大科研成就,进而荣获诺奖?他在实验物理学方向上花费了大量心血,岂不是在做无用功?

②研读第二则材料,思考“有用”“无用”内涵及相互关系,回答导入部分的问题。

教师明确选文的分—总关系,指名学生翻译前三个比喻句。

“毂”喻句:三十根辐条集中到一个毂上,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产生了车轮的作用——转动。

“器”喻句:揉合粘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产生了器皿的作用——盛物。

“室”喻句: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间中空的地方,才产生了房屋的作用——住人。

教师小结:车轮、器皿、房屋三者都能给人带来便利,这就是“有”;然而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车毂、器皿、房屋中都有中空的地方,即“无”。没有这些空虚之处,车轮、器皿、房屋也就不能发挥它们供人居住和使用的作用,无法给人带来便利。老子在这里把我们通常认为是矛盾着的双方——无和有统一起来了,让我们意识到原来看似“无”的东西原来也有这么大的“有”的作用。请根据老子的这种价值观,重新评估刚才有关华罗庚做生意和丁肇中进修实验物理学意义的认识。

教师补充一则卢瑟福与学生的对话,请学生反思卢瑟福学生的选择,联系自己的学习状态,畅谈启示。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一天晚上返回实验室,看见一个学生仍在做实验,便问他这么晚在做什么,白天在做什么,早晨又在做什么。学生回答全部的时间都在做实验,并期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卢瑟福沉吟一会儿问道:“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有无相生、学思结合。

③研读第一则材料,了解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弥补的辩证关系。

教师过渡:老子关于“有”和“无”的分析是辩证统一的,这并不仅限于“有”“无”之间,他认为,万事万物皆存在着这样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它们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学生诵读第一则材料,找出其中分别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小组合作,结合现实生活经验,谈谈这种朴素辩证法的合理性。

教师补述:世间事物总是相对的,所以彼此才有分别,而这种分别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能互相补充,甚至互相转化,老子说“反者道之动”,道的运动规律是向对立面转化。比如某一题几何题我觉得很难做,当我认为其难的时候,心中想的是那些数学好的同学是能做出来的,只是对我这种水平的人来说很难,做不出来,这便是难和易的互相促成,有难就有易,有易就有难。如果那些数学好的同学也做不出来,那么这一题几何题也就无所谓易,无所谓难了。一题谁都不会做的几何题,已经没有讨论它的意义了。我们讨论的难易,是在一定的存在意义上去评判的。当然,老子也认为难和易可以相互转化,我想同学们都希望将难题转化为容易题,这又该怎么做呢?请看第六则材料。

④研读第六则材料,寻找推动事物从不利向有利转化的启示。

学生自主思考,找出“从持续做小事做起,不断取得小进步”等类似答案,分析其合理性。

教师补充: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再粗壮的大树,也是从小树苗一点点长成的;再高大的台阁,也是一筐土一筐土地建设起来的。比路更长的,是人的双脚;比山更高的,是人的恒心。美国杰出的作家杰克·伦敦在房间里挂满了卡片,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还是厨具上,都挂着写满了各种美妙词汇的小卡片,他将卡片放在房间的每个角落,为的是每时每刻都能随时记诵。杰克·伦敦正是靠这种对语言和素材的不断积累,才能在写作时得心应手,完成《热爱生命》《铁蹄》这样脍炙人口的作品的。

教师追问:如何取得最终成功,引导学生得出“慎终如始”的结论。

教师备答:虽然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是良好的开端并不等于百分百的成功。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成功于我们擦肩而过,往往只因为功亏一篑。如果能在胜利在望时更多一些谨慎,慎终如始,长征将要完成的时候还依然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

⑤总结。教师提出学生根据兴趣自学《老子》其他相关章节的期望。

教师总结:老子的智慧是他在动荡的时局、不安定的社会、纷争的人事、无常的生命的背景下,对人性本质深刻剖析的结论,博大精深,丰富异常。如“上善若水”,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停滞在众人讨厌的低洼地方,永远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世,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心胸,要像水那样渊深沉静;待人,要像水那样真诚坦荡;做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动,要像水那样把握时机。

内心沉静时,我们可以多读读《老子》,汲取更多为人处世的智慧。德国哲学家尼采称《老子》“像一个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如此丰富多彩的人生智慧花田,徜徉其间,我们的生活将更加丰盈。

4.老子教学设计 篇四

一、课前预习

1.结合注释、工具书疏通语句,积累常见的文言知识。

2.认真阅读“引入话题”和“相关链接”,初步解答“思考与练习”

二、三提出的问题,初步领会《老子》的思想。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切入文题)

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苦”与“乐”的体验出发,让学生结合个人实际谈谈“苦”与“乐”的感受,让学生辩证地看待学习生活中的“苦”与“乐”,由此过渡到选文的内容。(学习生活中的“苦与甜”也可以)

三、研讨选文内容

(一)研习第一则

1.需要重点提示的字词:斯恶(è)矣 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 2.问题

(1)这一则中出现了哪些相反或相对的概念?

(2)选文对这些相反或相对概念间关系的表述,你难以理解的是哪些?

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举例:

释义:“有无相生”,“有”和“无”是相互生成的,没有“有”,就没有“无”,同样,没有“无”,也就没有“有”。

分析:第2则《老子》从生活中举了三个例子来说明“无”对 “有”的生成。用无肯定了有的价值。车子的作用在于载人运货,车子是由辐条和毂等部件构成的,这些部件是“有”,毂中空虚的部分是“无”,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行驶,当然也就无法载人运货,其“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所以“无”生成了“有”。其他两个例子同理。(3)这则选文告诉我们什么?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相反相成的对立面会不断发生转化。

(二)研习第三则 1.需要重点提示的字词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自伐者无功: 通假字:自见者不明(现)

词类活用:自是者不彰(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正确)2.问题

(1)这一则主要讲了什么道理?

人不能自以为是,自我夸耀,自尊自大,因为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反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所以是探讨目的与态度的关系。“明”“彰”“功”“长”体现的是一系列被追求的目的。要达到这些目的,“自见”“自是”“自伐”“自矜”是一种态度,“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是另一种态度。一般人认为前一种态度距离目的更近,可是《老子》却认为应该选择后一种。因为自见而不明,自是而不彰,自伐而无功,自矜而不长,因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二十二章)。《老子》的这种选择显示了它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洞见,也显示了它的人生智慧。在很多时候,人们“若欲如之何,必先居于此如之何之反面”(2)这则主要是使用比喻的手法来说理的,请找出本体和喻体,加深理解。

第一个比喻: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比喻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不明、自矜者不彰。

(喻 体)(本 体)第二个比喻:用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比喻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令人生厌的行为

(喻 体)(本 体)

(三)研习第四则

1.怎样才能做到长久?不失其所。2.从这则选文中,你得到哪些启示或感悟?

(四)研习第五则 1.需要重点提示的字词

词类活用: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形作名)

夫轻诺必寡信(使动,使„„减少)

多易必多难(意动,把„„看得容易;使动,使„„增多)是以圣人犹难之(意动,认为„„难)

2问题:

(1)圣人怎样图难、为大?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2)老子》是从哪些相反相成的关系中找到这种方法的?

《老子》是从大与小、多与少的关系着眼,来思考“图难”“为大”门径的。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难”与“易”相反,“大”与“细”也相反(“细”即细小、细微)。天底下的难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天底下的大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细小的事。惟其如此,解决了一件件容易的事,最终也就解决了难事(因此可以“图难于其易”);完成了一件件细小的事,最终也就完成了大事(因此可以“为大于其细”)。在《老子》看来,这就是“圣人”做事和处世的方法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3)找出你最难懂的句子,合作研讨。(学生可先自己谈感受,教师点拨。)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见前面的分析)②夫轻诺必寡信(见前面的分析)

(五)研习第六则 1.需要重点提示的字词

词类活用:常于几成而败之(使动,使„„失败)

慎终如始(形作动,慎重对待)

2.问题:你是如何理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句话的?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意思是说,要在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还没有陷入混乱的时候治理混乱。这是非常智慧的提醒。因为“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事物安稳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小的时候容易散失。所以要在问题出现之前把握住那些导致问题产生的要素,在陷入混乱之前把握住那些导致混乱产生的要素,进而采取措施。

这表现出《老子》在看待问题、因应问题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前瞻性。而这种前瞻性就是由于《老子》在看到事物一面的时候,常常能够关照到跟它相反相成的另一面。所以在这则中,《老子》又用三个比喻——“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张开两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极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建起来的。很遥远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让人们从中领悟到大小、高下、远近等一系列对立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由这些有点儿抽象的概括所贯穿的种种社会人生经验,从而进一步去领悟在现实人生中那些自己需要好好把握和努力的东西。

(六)研习第七则

你怎样看待对“强大处上,柔弱处下”说法?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自己谈感受。(引导学生把握老子“贵柔”“守弱”的处世思想)

《老子》辩证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对立项的列举中,特别重视“柔”“弱”“贱”的一方。这就是著名的“守柔曰强”的思想。这除了教导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之外,主要是要人们注意到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也就是说,不但不要过分地暴露了自己的才能、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优势或强大,而且不要去竞赛或争夺那种强大。要“守雌”“贵柔”“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这是一种维护生存的生活辩证法。

四、从一系列对立项的逻辑关系中来考量事物、思考问题,使《老子》充满了一种特有的智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也要面对两个相反的方面,如得与失、胜与败、勇与怯、利与弊等等,请选取日常生活中你有所感触的一组相对或相反的概念,写一段文字,表达你个人的感悟。(学习借鉴老子的逆向思维)

五、作业:从选文中你感悟到哪些为人处事的道理?(让学生从文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以下道理仅供参考: 第二章

我们要看到事物相反相成的两面,并意识到相反相成的对立面会不断地转化。所以要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同时努力把握那些人生中自己需要好好把握和努力的东西。第十一章

“无”,就是没有,一般人们是否定它的,但老子认为恰恰是“无”成就了“有”,用“无”肯定了“有”的价值。所以我们也要善于逆向思维,不要忽视那些不被人看重的人或事。第二十四章

为人处世不要自逞己志,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我夸耀。第三十三章

要正确地了解别人和认识自我,战胜自我。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才能自己成就自己。

战胜别人可能容易,但战胜自己很困难,因为战胜自己面对的往往是是人性中的一些弱点,如自私、自卑、懦弱、贪婪、恐惧、惰性、恶习等等。所以战胜自己需要有很强的意志力。因而“自胜者强”。认清自己,才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位置,才能量力而为,走得更远。看高自己,等于负重,必然难行;看低自己,畏首畏尾,难以成事。

知足也是一种财富。第六十三章 处理艰难的事情,须先从细易处着手。做大事,必须先从小事入手。面临细易的事情,也不能掉以轻心。

轻易向别人许诺的人,往往是不看重诺言的人,因而也往往不会践诺。第六十四章

凡事都应该有敏锐的预见。居安思危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要想成就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要注重积累。

做任何事快要成功时都应该像开始一样谨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慎终如始)七十六章

枪打出头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人生在世,不要处处显露突出,不要时时争强好胜,而应柔顺谦虚。“示弱”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适时示弱是一种生存智慧,也是一种获取成功的手段。强者示弱,不但不会降低自己的身份,反而够赢得别人的尊重,留下谦虚、和蔼、平易近人、心胸宽广”等美名。懂得示弱的人,往往能更有力地存活下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项羽强悍英武,飞扬跋扈,结果兵败垓下,英雄末路,自刎乌江,而汉高祖刘邦善于示弱,结果一统江山,坐拥天下,成为一代帝王;韩信居功自傲,功高盖主,结果招来杀身之祸,而与他同朝的另一个大臣萧何,却懂得处处避其锋芒,赢得了朝野一致的好评,也确保了他一生的地位和平安。

示弱有时也是一种解决纷争与矛盾的手段。

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似四两拨千斤,化强敌于无形。

遭遇强大的对手,应避敌之锐,不以硬对硬,而应以巧胜拙。【附】各章节解读: 第二章

这一章节选揭示的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一个方面,即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两极。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都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的,事物是在对立中来确定自己的性质的,所以《老子》第二章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正因为有丑,才知道美是美,如果没有丑,就不知道美是美,美丑是相对的。善恶也是这样,所有的事物都是在相比较中才能确定自己的性质。失去其中的一方,另一方也就随之失去。一些相互对立的事物: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等,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第十一章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对此,老子在本章里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觉察。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显现出来。老子举了三个例子:车子的作用在于载人运货;器皿的作用在于盛装物品;房屋的作用在于供人居住,这是车、皿、室给人的便利。车子是由辐和毂等部件构成的,这些部件是有,毂中空虚的部分是无,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行驶,当然也就无法载人运货,其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器皿没有空虚的部分,即无无,就不能起到装盛东西的作用,其外壁的有也无法发挥作用。房屋同样如此,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可以出入、采光、流通空气,人就无法居住,可见是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

“老子所说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因此它虽然以‘无’为主,但是也不轻视‘有’,它实在也很重视‘有’,不过不把它放在第一位就是了。老子第二章说‘有无相生’,第十一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段话很巧妙地说明‘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一个碗或茶盅中间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房子里面是空,可正是因为是空的,所以起了房子的作用,如果是实的,人怎么住进去呢?老子作出结论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它把‘无’作为主要的对立面。老子认为碗、茶盅、房子等是‘有’和‘无’的辩证统一,这是对的;但是认为‘无’是主要对立面,这就错了。毕竟是有了碗、茶盅、房子等,其中空的地方才能发生作用。如果本来没有茶盅、碗、房子等,自然也就没有中空的地方,任何作用都没有了。”(冯友兰《老子哲学讨论集》第117页)第二十四章

在本章中,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不足取的。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短暂而不能持久。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不可恃,也喻示着雷厉风行的政举将不被人们所普遍接受。

这其中仍然贯穿着以退为进和所谓委曲求全的处世哲学。这种观点、这种态度绝不是无条件的、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采用的,而仅是对现实斗争中某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的策略,这虽然说不上是在逃避现实的政治斗争,但表面上给人的印象却是消极退守和防御。当然,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贯主张。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十三章

中国有一句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自知者明”,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

本章中讲述个人修养与自我设计的问题,主张人们要丰富自己精神生活的一系列观点。老子认为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第六十三章

本章旨在阐发“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也可以说是一种处世哲学。老子讲“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道理,从前几章的内容来看,老子反对以繁琐的禁令去捆住人民的手脚,限制和扰乱百姓的生活。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必须以平静的思想和行为对待生活。他提醒人们注意,做任何事情都是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的。

老子理想中的圣人对待天下,都是持无为的态度,也就是顺应自然的规律去为,所以叫无为。把这个道理推及到人类社会的通常事务,就是要以无事的态度去办事。因此,所谓无事,就是希望人们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一旦条件成熟,水到渠成,事情也就做成了。这里,老子不主张统治者任凭主观意志发号施令,强制推行什么事。“味无味”是以生活中的常情去比喻,这个比喻是极其形象的,人要知味,必须首先从尝无味开始,把无味当作味,这就是“味无味”。接下来,老子又说,“图难于其易”。这是提醒人们处理艰难的事情,须先从细易处着手。面临着细易的事情,却不可掉以轻心。“难之”,这是一种慎重的态度,缜密的思考,细心而为之。

“以无为为居,以不言为教,以恬淡为味,治之极也。”(王弼《老子道德真经注》)第六十四章

这一章谈的是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老子认为,大的事物总是始于小的东西而发展起来的,任何事物的出现,总有自身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人们应该了解这个过程,对于在这个过程中事物有可能发生祸患的环节要给予特别注意,杜绝它的出现。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老子进一步阐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说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老子依据他对人生的体验和对万物的洞察指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许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老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没有保持事情初始时的那种热情,缺乏韧性,如果能够做到“慎始如终,则无败事”。老子认为,一个人要发挥智能或技能的最佳状态,只有在心理平静的自然状态下才能做到。

“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魏源《老子本义》第五十一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七十六章

这一章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反复说明这样一种观点:柔弱胜刚强。老子向来主张贵柔、处弱,他从直观的认识角度,看到了人初生时,身体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变得坚硬了;草木初生之时也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枯槁。这种直观、经验的认识,可以说是老子处弱、贵柔思想的认识论之根源。

老子对于社会与人生有着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世界上的东西,凡是属于坚强者都是死的一类,凡是柔弱的都是生的一类。因为,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不要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希望人们不要处处显露突出,不要时时争强好胜,有良好的处世修养。这个结论还蕴含着:坚强的东西已经失去了生机,柔弱的东西则充满着生机。

【附】老子名言解读与辩证法思想分析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蕴意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

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智者劝戒世人韬光养晦,功成身退。一种为人处事的价值理念。

3.“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此话意即: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马克思哲学里的矛盾观点。

4.“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这与大丈夫不立危墙之下同出一辙,启示修身处世学问深厚。

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无为思想的表现。6.“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此话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有货不能为人所识。的确,老子提出以柔克刚、无为而治,很少有人能理解,尤其是接近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无为而治思想仅为统治者暴政过后的与民休息政策的依据。

7.“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意即挫掉锐气,超脱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俗。人为社会把人的生气、个性、菱角和创造性慢慢磨灭、消除。

8.“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统治者竭尽心智折腾老百姓,摒弃个人智能,实现自治,那是国家人民之福?也是无为而治的思想之一。

9.“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意思是,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水能载舟,也能覆舟。10.“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中国乃战争之国,伏尸千里,流血成河,成为每一朝代兴起、每一次接班人之争的必然。中国人几千年悟不出如何使政权平稳过渡的办法,这是我们的智力的缺陷。

11.“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中国历来兵权最重要,“枪杆子里出政权”,而不是“选票箱里出政权”。有了枪杆子,统治者则应自觉克制不滥杀,恬淡为上,因为没有法制约束。

12.“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此类似于市场经济的思想可惜很少有人能理解,历代统治者只知扰民,只知私欲膨胀,老百姓怎么能富裕、朴素呢? 13.“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大国的道理,与炸一条小鱼的道理一样贵静,不可折腾。14.“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有人说,“无名”是宇宙大爆炸前潜在的物质,“有名”是原始的物质,大爆炸后形成万物。老子天才地揭示了宇宙生成论。不过,这一学问都是原始的、模糊的、坯胎状的,几千年都没有发展。

15.“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无为成为绝对的准则,就不对了。人文科学新定律:现代社会既要无为(市场经济),又要有为(实行法治)。

16.“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生养了万物,但不居为己有;做了事情,但不恃功自傲;大功告成,但不坐享自居;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功成身退,是中国人的保身之道。

21、“为无为,则无不治”(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成功的)——君无为,臣民有为,所以“无不治”。

1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不重视仁义,听任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不重视仁义,听任百姓自生自灭

1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居住要善于择地,心灵要深沉如渊,交友要表现出仁善,语言要令人信服,施政要无为而治,办事要沿用窍门,行为要待机而动)——一种谋略学问。

1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彩色,使人眼花缭乱;动听的音乐,使人沉溺迷惑;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厌食;驰骋打猎,使人心发狂;稀缺的财货,使人行为不轨)——老子要求摒弃文明,返璞归真,同时也是走向浑沌无知。20.“宠辱若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受宠若惊,受辱若惊,„只有将自己身体看得贵于天下的人,才可以担当治理天下的重任;只有爱自身胜过爱天下的人,才可以托付于天下给他)——爱惜自身,不烦忧劳作,无为而治,才能托付天下。

21.“希言自然”(少说话是合乎自然的)——孔子也说:“天何言哉!”“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2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古人以顺应自然为最高法则,西方人以战胜自然为最高法则,两者可以互补。23.“将欲翕(合上)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将要收起它,必须暂且张开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增强它;将要废弃它,必须暂且兴起它;将要剥夺它,必须暂且给出它)——以柔克刚,欲取反予,这是典型的中国智慧。24.“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天下是神秘的,不能逆理而为。逆理而为必然会把天下搞乱,越是执着把持,就越会失去)——为而败,执而失,这其中包含了辩证法的道理;老子的思想主要是阴阳辩证的思想。

25.“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世上的真理是:无所作为却能大有可为。

26.“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置身低贱才能变得高贵,深入下层才能高高在上)——矛盾双方转互依赖、相互转化。

2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朝相反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事物的柔弱之处正是道发挥作用的地方)——这是老子总结出的宇宙间最根本的规律。

28.“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音,恰恰是没有什么声音;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老子最懂得辩证地看事物,“大象无形”,有时陷入神秘主义。

2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产生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分裂成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产生千差万别的事物)——爱因斯坦说,中国人没有遵循逻辑推理和实验方法,但一切都做出来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缺乏进一步的探索与论证。

3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过于爱惜反而招致更大的破坏,财宝藏多了反而会有巨大的损失。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古人从祸福中体验到知足知止,却不知道以制度法治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3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最圆满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会败坏;最充实的好似空虚,但它的用处不会穷竭。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辩的好似口齿木讷)——中华民族是最懂辩证法的民族。3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天下清明,则把战马用作施肥种田;天下**,则盘马弯弓,流血郊原)——中国治乱循环,没有人想到“天下有道”中的问题。

33.“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不出门户,能知天下大事;不窥视窗外,能知天理人心)“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所以,圣人不必亲身经历就知道事情的始终,不必亲眼去看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不必亲自去做就能让事情成功)——老子是通过广征博览、接收分析大量的信息而知天下、见天道的。

3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从事学问,知识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识要天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虽然无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35.“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圣人没有他固执的想法,以百姓的想法作为他的想法。百姓的想法善的,我认为它善;百姓的想法不善的,我也认为它善)——老子主张听凭百姓,放任陋俗,混同善恶,与世浮沉,这与政治上有可取之处,但于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毫无益处。

3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天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一个好的士兵并不一味逞武,善于作战的人并不表现出他的愤怒,会打仗取胜的人并不跟敌人周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态度谦虚,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德行,这叫做利用他人之力)——“用人之力”是中国谋略的核心,也是中国武术的窍门。

5.老子的人生智慧 篇五

一、道的问题

道到底是什么?老子认为道是天下万物的总源头, 也是天下事物发展的一个总规律、总动力。这个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总根源。老子曾经说过说:“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道大到比天地还早, 可以为天下母, 即天下事物的根本。道小到藏在每一个灰尘当中, 又大到充盈于天地之间。即所谓“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老子强调道是永恒的、无限的, 同时也是不可言说的, 它存在于万事万物当中。春秋战国是中国哲学的高峰时期、思想发展最辉煌的时期, 所谓“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人的发现, 法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政治术的成熟, 那么, 老子的“道”的提出在中国历史上标志着哲学的突破。也就是说, 中国在这之前是没有哲学的。就算有哲学, 也都带有原始宗教色彩, 只有“道”的出现标志中国哲学的真正出现。

二、事物相互依存, 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循环往复的朴素辩证法

“福祸相倚”的道理, 我们现代人也会引以为戒。在老子看来, 所有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 都是对立统一的。没有长就没有短, 没有高就没有下, 没有难就没有易, 而这种对立存在是变化的。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真正的绝对, 事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走向反面, 并且实物永远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所谓“合抱之木”的就讲的是这样的道理。

三、“无为而无不为, 以退为进, 以柔克刚”

这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政治谋略, 不单单是统治者用于借鉴的政治理论, 它更多的时候也会我们普通人看作是为人处事柔弱胜刚强的生存智慧。老子喜欢用水来做比喻, “上善若水”“天下莫柔于水”, 水是最柔软温顺的东西, 但是它无孔不入, 无处不在, 因此才能成为“克坚强者莫之能胜”, 至刚至强者, 莫过于水。

四、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

这个思想是在前者思想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老子认为, 因为统治者想要管理百姓, 太想有所作为了。太有为, 有时就难免胡作非为妄自乱为, 因此这里的无为其实是“不妄为, 不胡作非为”。《揠苗助长》就讲的是这个道理。这种思想也适用于孩子的教育。在老子看来, 清心寡欲, 一切无为, 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措施也不用, 吃什么、住哪里都满足, 最后达到鸡犬之声相闻, 而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其实, 这样的思想是一种不太符合现实生活的主张, 现代人需要交流, 完全不必要去借鉴老子的这种思想。

老子有很多治国思想, 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是非常有力的。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意思就是治大国就像煎鱼一样, 要讲究技巧, 不要胡乱翻鱼, 对待老百姓的治理, 也要像煎鱼一样, 在我国历史上, 著名的“文景之治”时期, 就是老子的道家思想在统治社会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老子讨厌繁文缛节和形式主义, 特别对儒家的礼义很不以为然。他说礼是“忠信之薄, 而乱之首也”。他认为自然规律被破坏了, 才用所谓仁义约束人的行为;有了智慧, 也出现了虚伪;母子、父子、兄弟不和睦的时候, 才提倡孝道;国家快要垮台的时候才会看出忠臣。总之, 越是宣传提倡的东西, 越说明它是最缺乏的东西, 这是老子深刻独到的见解。

6.“老子书道院”迎逢老子雕像回归 篇六

发起人葛永瑞先生为中国古汉字研究学者,“3月23日(农历二月十五日)是老子2587岁诞辰,我们特意在老子诞辰日这几天举行开馆仪式和迎逢老子雕像回归仪式,我们的主旨是弘扬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书写老子《<道德经>箴言》汉字书法艺术,研读‘书’与‘道’之间的关系。”葛永瑞先生介绍说。2015年葛永瑞先生将五千余字的《道德经》提炼总结为648字的《<道德经>箴言》,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专利证书。葛永瑞先生将箴言与书法融于一体,挥就百米书法长卷,还独具匠心将箴言发布在“筷子”上,赴韩交流。葛永瑞先生现场展示了他的作品——《<道德经>箴言》百米长卷、《波罗蜜多心经》金文体长卷20米、韩国《东茶颂》60米长卷。

“你们看这座老子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代表上知天,下知地,人在中间,这是充满智慧的手势。”山东省道教协会刘怀元会长解读说,关于老子思想,刘怀远会长做了老子思想是和谐的、和平的思想的阐释。

葛永瑞先生聘请山东省道教协会会长刘怀元、墨宝堂画院院长栾正锡等为“老子书道院”的学术顾问。

仪式上的另外一大亮点是朵朵艳丽如火的耐冬,青岛市市花(耐冬)茶花协会筹备人、国内知名耐冬(茶花)文化研究专家,辛兆才先生做了“青岛市市花(耐冬)精神同老子《<道德经>箴言》书法艺术融合贯通”的专题发言。

7.老子《道德经》 篇七

(赵瑞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张玲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袁丽霞)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赵)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袁)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赵)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袁)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上一篇:写字楼租赁看房确认书下一篇:会议总流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