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智慧数学课有感

2024-09-07

读智慧数学课有感(精选12篇)

1.读智慧数学课有感 篇一

易中天的大名是早有耳闻,也零星的听过他一些讲座,感觉通俗易懂,符合大众口味又有名家风范。一个月前,偶然得到这本易中天的《中国智慧》,一看小标题,竟大多是我感兴趣的,思辨的哲学贯彻始终,这正是我喜欢的,便作为囊中物一直携带品读。周易的启示 说到《周易》,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八卦,没错,现在很多人迷信的风水八卦的确出自这本古老的书籍。还有我们常用的口头禅“你怎么变卦了?”也是从这儿来的。但这只是其一,《周易》其实是我们民族最早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智慧的昆仑山,万水之源。它试图以最简约的系统解释最纷繁的世界。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大成之卦)——这就是《周易》“可爱的野心。”我这么个凡夫俗子自然是读不懂《周易》的,但看了易中天的解说,恍然大悟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原来从来没有废弃过。阴阳相生相克也好,忧患意识也好,变革与中庸也罢,无不闪耀着文化瑰宝的光芒,甚至连“九五之尊”这个后人冠以帝王的称号都是从卦辞上衍伸而来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句话用在《周易》身上再合适不过 了,哲学家读出了变革,史学家读出了忧患,儒学家读出了中庸,科学家读出了理性,阴阳家读出了风水------当之无愧的人类精神文明的“金字塔”。中庸的原则 孔子有三个最高境界:做人——仁;治学——乐;做事——权。“权”是权益、权变。有经有权谓之中庸。“经”就是不变,“权”就是变。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庸之道就成为我们民族的正统思想,它延伸到了我们民族性格的每一个神经末梢处。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中庸思想最典型的处世哲学。我们现在提到中庸,多少带有贬义,老好人啊,和稀泥啊,没原则呀------其实都是对中庸本质的误解。中是不走极端,庸是不唱高调,所谓守住底线,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灵活权变,切实可行谓之中庸。兵家的思考 从来都认为战争是残酷无比的,没想到还有如此彬彬有礼的战争,“远古无章法,春秋讲规则,战国无底线”。炎黄时代是不开化的,自然就是群殴、乱打一气。到了春秋,那规则可大了,日出以后集合打仗,打完以后吃早饭,最长也就打到日落收兵。地点只在边疆(疆场就是这样来的)。礼仪特讲究,“列阵如球赛,宣战如请客,格斗如竞技”,彬彬有礼,绝不越雷池一步。游戏规则也多:一是不斩来使,二是不鼓不成列(对方没有摆好,不能击鼓进军),三是不重伤(重复受伤,即对方受伤了不能再打,无论伤在哪),四是不擒二毛(头发花白之人),五是不逐北(原来五十步是可以笑一百步的:敌人打败了逃跑不能追,要追也以五十步为限,跑五十步就不会做俘虏了,不必跑一百步。)更有趣的是有一次晋楚作战,晋国军队逃跑时,有一辆战车陷在坑里跑不动,楚国军队追上来了,就教他们怎么办,教 了两次,晋车跑掉了,然后晋国逃兵一边跑一边掉过头来讽刺楚军:到底是大国的军队啊,逃跑的事很内行嘛!你说,有这么可爱的战争吗? 当然有,但仅限于春秋时期,到春秋末期就逐渐变味啦,战国就简直无底线了,将“兵不厌诈”用”到了极致,也将残酷用到了极限。孙子是一个“战争经济学家”,对利弊权衡得十分精到,于是提出慎战和善战,战争不是儿戏,“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没有必胜的把握,不可随便用兵。理性是《孙子兵法》的灵魂,“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是《孙子兵法》的本性。战争不是慈善事业,更不是游戏,没有规则诚信可言,所谓道德诚信,那是留给太平盛世的,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充满理性的孙子是早就认识到了的。老子的方法 孙子讲用兵,老子讲做人,只是老子的人道常常被兵家借鉴,因此很多人认为《老子》是兵书,也不足为奇。只不过老子的出发点还是做人。所谓“上善若水”,因为“水”能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上德若谷”,兼收并蓄,虚怀若谷的包容才是最伟大和崇高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正话反说,祸福相依。老子永远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这个世界,难怪古代皇家都自称“孤、寡、哀家”,看来老子的影响力是扎了根的。《周易》讲变革,老子喜欢不变,孔子讲中庸,老子喜欢否定,韩非讲斗争,老子喜欢转化。所谓“无为而治”既可以是“无为而无不为”,也可以是“无为而无以为”。总之,人往低处走,一切就OK。魏晋的风度 魏晋人的肆意洒脱是很多文人墨客追求的,我也心向往之,看了这一节,再将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看一遍,却原来荒诞与洒脱背后,正是古人对真善美的不懈的追求。真性情,高智商,美仪容,魏晋人活得率真而高雅。在我们凡夫俗子看来,那样的崇尚和追求是 高不可及的。

2.读智慧数学课有感 篇二

因为不容易, “我们的教育充满了借口和抱怨, 有些大学教授痛骂高中教师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高中教师痛斥初中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品格培养, 初中教师抱怨小学教师没有抓好孩子的学习习惯, 小学教师指责幼儿园老师没有呵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幼儿园老师呢?感叹现在的家长都不管事, 交给老人来带, 隔代抚养的孩子难管难教”。

日复一日, 生活在如此众多的借口和抱怨之中, 我们可能就真的麻木了。在学会抱怨的同时, 我们失去了理智和清醒;在学会推卸责任的同时, 我们也会慢慢忘却了一个教师该有的责任和追求;在“压力山大”的教师职业中, 我们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和乐趣;在臣服于教育现实的同时, 我们失去了改变自我和提升自我的动力。

在介绍本书的一篇文章中, 作者厉佳旭说:“教育的许多问题诚然是由外界的因素造成的, 但更多的问题是由教育者自身造成的。教育必须敢于触及自身的痛处, 才会有真正的改革;教师必须敢于触及自身的痛处, 才能有真正的深刻。教育的真正变革及其希望, 乃至教师生活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或许都应当从教育者的自我解剖和批判开始。教育不敢面对自身的过错, 教师不敢面对自身缺陷, 教育和教师的春天就不会真正来临”。

《做教育的清醒者》就是这样一本直面教师“痛”的书!

该书由60篇独立的文章构成, 根据文章内容, 作者又分为“做教育的清醒者”“让教育回归常识”“教师只是凡人”“一个都不能伤害”“还是庄严一点好”五个主题。书中的每一篇文章内容都是由作者教学中真实存在的情境或事件引发的, 无论是大事小事、好事坏事, 作者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 深刻剖析教育中的弊端或反省教师本身, 智慧地提出自己鲜明的观点, 以及颇具匠心的做法。品读这些文章, 总能找到很多心灵的共鸣, 感觉作者所述的很多事情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那样。可以说, 书中每一篇文章、每一个主题, 都闪烁着作者教育教学的追求和智慧, 都值得教育工作者去学习和思考。几番品读, 太多收获!对于我这样的一线老师来说, 除了收获解决具体案例的方法之外, 还有精神的升华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度思考:在这样一个教育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 我该怎样做一个教育的清醒者呢?第一, 职业追求的高境界。教师职业首先是一个工作, 对所有教师来说, “工作是一个人贡献和服务于社会的主要途径, 也是一个人从社会获取个人所需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主要渠道。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乃至尊严通常都体现在他所从事的工作中。每个人都应当意识到工作对于自己的重要性, 并努力让自己变的重要。”

但教师职业也是一种伟大的事业, 我们追求的境界越高, 我们才能发掘出更多的工作乐趣。正如作者所说, “当你把工作当作事业的时候, 你每天不得不面对的工作就成了一种享受, 你每天的校园生活就成了你自身愉快的生活体验的一部分。反过来, 生活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你的工作。一个把工作当作事业来追求的老师, 是不大会感受到工作的痛苦的。”

第二, 教育教学的大智慧。做为教师, 职业追求的境界越高, 对教育的感悟就会越深, 日常工作之中, 教育教学的智慧也就越多。从教育的根本作用来看, “教育是一个把自然人社会化的过程。教育的目的, 就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并引领社会发展的合格的人。适应社会, 就需要学习如何让学生遵守社会的一些共同准则;引领社会发展, 就需要拥有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精神力量。教育需要爱, 但真正的爱是什么, 是“为之计深远”, 是为学生离开你之后能够开始更好的独立生活而做准备。如果以爱的名义, 背离了教育的目的, 那么这种爱就是一种溺爱、假爱和错爱。”

“教育追求的是以一颗心撼动另一颗心, 而不是以一颗心征服另一颗心;是教人强大, 而不是让人臣服”。做为老师, 我们要认识到, “教育不是狩猎, 而是教学生狩猎;不是捉鱼, 而是教人捉鱼。教育应该讲究方法, 追求艺术和智慧, 甚至必要的时候可以有美丽的谎言, 但不应该有“心计”“计谋”。从这样一个基本出发点来教育和启蒙学生, 我们的学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课堂教学, 是老师工作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之中, 我们往往注重了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学生精神世界的感悟和启迪。作者在具体案例之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不认为, 一堂课能够给学生多少知识。我追求的是, 一堂课能带给学生多少丰富的精神享受。……任何教育的目的, 都是为了丰富一个人的精神生活。”

第三, 身处现实的好心态。谈到教师, 估计不少人脑海之中会浮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形象:也许是那种“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形象, 也许是笼罩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种神圣光环下的光辉形象。但正如作者所述, “教师只是凡人”, 教师也要“为人师与为人父母”, 教师也要面对生活之中的各种问题。

如果我们“把幸福和快乐都寄托在关于物质生活的抱怨和等待上, 注定无法持久”。做为教师, 我们要追求“自己是快乐的主人, 只要自己努力, 快乐还真是能够得到的。而且, 绝大多数时候, 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快乐。”

第四, 培育英才的长守望。教育工作持续的时间之长是以年为单位的, 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之远是以终身发展为参考的。正如作者所说:“儿童的教育事关其一生的幸福, 这教育不能仅仅盯住书本……对于儿童来说, 如何让他们度过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如何培养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和对生活的热爱, 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行、健康的审美情趣、坚强的意志、活泼开朗的性格, 远比学门外语、背几首诗歌来的重要。”

当从一个人终身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现阶段教育问题的时候, 做为老师, 我们可能就不会那么急功近利地看待学生的终身发展、成长与眼前成绩的矛盾了, 因为我们会更加坚信:每个孩子都会成才, 做为老师, 我们要给孩子提供的是适合他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守望学生的成长, 相信他们一定会带给我们惊喜和惊奇;守望学生的成长, 相信每一个老师都会感悟到教育的真谛和享受教育的幸福!

3.读《中国智慧》有感 篇三

《中国智慧》是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的最新力作。在这本书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易中天教授向我们讲述了六个方面内容,具体包括: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中国智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精妙解析了中国原典的精髓,确实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

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易教授对于词语的解读方法。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人阐述对一个词语的理解时,他一般会费尽心思从正面角度罗列许多词汇去描绘个人心中的见解。但易中天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反面先说它不是什么,这样一来就让人们对于它是什么有了更清楚清晰的认识,这让我不得不佩服有时语言的巧妙运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中庸”一词在文中,易中天是这样评价的:第一,中庸是道德境界;第二,中庸是思想方法;第三,中庸是处世哲学;第四,中庸是做人艺术。

我想“中庸”是一种品德,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人。当你有了很高艺术成就,物质财富积累,那时“中庸”很值得你去品味。但年轻人就应该有拼劲,当然不是要去否认“中庸”,而是将其放在较次要的位置,因为“中庸”这个奇妙的东西必须随着岁月积淀,人生阅历的增长才能慢慢显现出其自身的魅力。语言的畅谈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无论你对“中庸”一词的见地如何,或推崇或反对,但你都要尊重“中庸”,因为它是中国智慧。

其实“中庸”一词是适中之道,不高调同时不走极端,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想来,倘若每个人都摆出一副傲视他人的架子高调行事,走着极端,谁都不愿承认理亏而退让,这个社会没有了包容,遇到一点小事就针尖对麦芒,产生口角,找这种趋势发展,社会又谈何“大爱”,又谈何“和谐家园”。那些伟大的历史学家,他们从不愿意别人称自己是历史家,仿佛那是对“历史”这一字眼的大不敬。在浩大无垠的岁月长河中,他们更愿意成为为别人供给养料的的藻类。就如主持河南安阳殷墟考古发掘的李济,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使,将中国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但他却视名利为粪土,坚持着对考古学的固执。伟大的人通常甘做孺子牛,享受中庸,这也正体现出他们的卓越不凡。如果身边能有一个中庸的朋友就再好不过了,他不会因为你的地位身份高于自己,就谄媚奉承;他也不会因为你的地位身份低于自己,就轻视不屑。他总是不偏不倚、不卑不亢的对待身边的朋友,那是正直的表现,那是人文修养的表现,而这就是中庸的价值。

中庸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事,永不极端,那才是切实可行的。好人是什么?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你,也不是所有人都不喜欢你,而是好人都喜欢你,坏人都不喜欢你。中庸是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认可你,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认可你,而是领悟中庸之人都认可你,不甘于中庸之人都不认可你。

另外,这本书还让我加深了对《周易》的理解。

众所周知《周易》的思想是中国两大学派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促和谐。它在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

《周易》是既讲究自然事物发展的科学书,又是蕴含着“以不变应万变”思想的哲理书。它告诉我们万物都有阴和阳的属性,而他本身是一个阴阳平衡的个体,正如男人属于阳而女人属于阴,但一个人只有达到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而“易”的思想还在于它认为事件的阴和阳都是等量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阴和阳会此消彼长,进而发展成一个周期,并且循环往复。我想这就是世界的“道”,正如诗中所说的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好比是我们物理上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理。用“变”的方法看世界,用变“的方法找规律,这种智慧一直延续到几千年之后,我们一直用这样的方法探索未知。

4.读智慧背囊有感 篇四

她,为你的心灵点燃了明灯;浸润了营养;以她的开放与接纳,完善你的精神世界。

她,就是书籍。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学习可以改变人。”闻一多说:“一个人可以无师自通,却不可以无书自通。”一滴水可以引发千万人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因为好书总是带给我们智慧。

古往今来,那些成功的人生背后,无不耀出智慧的光芒,很喜欢汪峰的那首歌:“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在人生的长河中,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有高峰就会有低谷,有人随波逐流,有人奋起拼搏。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命运。著名作家二月河,21岁时还在井下挖煤,每天在齐腰的黑水里摸爬打滚,抬头不见天日。但他不甘沉沦,利用业余时间拼命读书,终于有了日后的成功。这是在逆境中成长的智慧。

在《智慧背囊》里,我感触最深的一篇文章是《断臂求生》。主人公拉斯顿在攀岩中,被大岩石压住了右胳膊,在5天之后,食物和水都用尽了。这时他心里生出一个可怕的念头:切掉自己的胳膊,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有生的机会。他忍着剧痛一直往山谷外走,终于遇上了搜求队,最终获得安全。舍与得是一种智慧,而舍也是为了得。拉斯顿战胜恐惧断然割臂,给了自己生的机会。有时,不可得而舍弃,是自知或知人之明,也是一种智慧。 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大卡车的难题,我们总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会有这样那样的烦心事。而孔子说过:“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没有战胜不了的挫折。前提是要有智慧,而人生也需要智慧。

希腊有句谚语说:“从智慧的土壤中生出三片绿叶:好的思想,好的语言,好的行动。"智慧是快乐的源泉,是隐形的`翅膀,是成功的基石。也许前路并不平坦,也许会有艰难和险阻,但无所谓,生命如激流,有了挫折,才会激起美丽的浪花。

5.读《智慧背囊》有感 篇五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通过许多事例让我们懂得了许多深刻的哲理。它无声地在教育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处世。书的内容通篇没有任何无聊的东西,所有文章又出自学生之手,使我们读来感到非常的亲切易懂。

我最敬佩的一篇故事是讲的新疆建设着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有十五个人在新疆当做建设者,由于环境的恶劣和极度的缺水,让他们把水当作了最重要的液体。有一次,他们喝水用的水塘干了,只好向总部发出救援,总部派运水车去送水,运水车却在沙漠里迷了路,作者和指导员在小屋里等急了,出去寻找运水车,找到后,指导员为了让小屋里的十三个兄弟早点喝到水,就把车开足了马力,想不到汽车在一个小坡前抛了锚,指导员下去推车时被汽车撞到了一边,当作者想把他送到医院时,指导员却一点不顾自己的伤口,把他一推,让他赶快开车把水送回去,当作者把水送到小屋时,指导员已经永远的睡着了。读完这篇故事,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我敬佩指导员那伟大的舍己为人的精神。

其中,一篇名为《笔友》的文章让我颇为感动。因当时流行与笔友通信,一个羞涩的大学生为此与一位居住在洛杉矶的女士作为写信对象。两人一写就是几年,大学生逐渐成家立业,他与笔友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是,好景不长,一天那个“大学生”收到了笔友的死讯。原来,他的笔友早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在最后的包裹里有一张照片,相片中的是一张美丽而又慈祥的脸,是多么让人珍爱的脸,多么令人感动啊!两人虽然数隔千里,却依然心灵相通。看来,友情并不在于空间的距离,即使相隔千山万水,依然可以给遥远的朋友送去一份温暖的祝福。

6.读智慧数学课有感 篇六

华老师虽然是一名数学教师, 但却有着厚实的文化功底。原因就是他读得书多。从我国古代的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到黑格尔、恩格斯、爱因斯坦;从诗歌到故事他都能结合课堂中发生的事, 在全方位的反思中恰当地引用, 而且他还善于以日常生活中的事, 如农民种地、打篮球等事情联系到教师的教学, 联系到数学。这些, 除了都得益于他的喜读善思, 还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一个工作繁忙的教育者, 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了如此多的书籍, 在敬佩的同时也感到惭愧。现实中, 我们自己总是抱怨没时间读书, 时间都用在备课、批改作业、订正作业等等杂事上了。却不知道, 我们平时的备课基本上是在做无米之炊。没有理论作指导, 纵然想破脑袋, 得出的也必然是肤浅的东西。纵使在比赛的时候设计的教案很华美, 但是只是图顺利, 图评委老师看着喜欢。也有为了需要写论文的, 真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我们平时真正思考如何教学的很少, 我们只是当教学是个工作而没有当他作为自己的事业!

华老师把数学不仅仅当作他的工作, 而是把他当作自己的兴趣, 一种乐趣。所以他说他就是数学, 而我更觉得华老师在数学课堂中更像一个玉器雕刻家。玉不琢不成器,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这让我想起我的一位美术老师给我们讲的一个故事:一块洁白无瑕的汉白玉雕刻成了寿桃价值连城, 而有一块玉上面却有个黑色瑕疵, 当众人都认为它卖不出好价钱的时候, 它却被雕刻大师用白色的部分雕成寿桃, 黑色部分雕刻成黑色的蝙蝠, 取名为“福 (蝙蝠) 寿 (寿桃) 安康”, 卖出了更好的价钱。让我联想到这个故事的是看华老师的“善待差错”和“感谢差错”。课堂上, 面对学生回答提问、习题演算、解决问题的出错, 很多教师总是很恼火, 这么简单的问题你还出错?到底有没有听?华老师却说要“善待差错”、“感谢差错”。他告诉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出现的问题, 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 要冷静地分析、恰当地评价、灵活地纠正。“错误就是美丽”, 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老师都是这么说的, 但是, 却不一定是这样做。很多时候, 我们面对学生的错误, 不问其价值, 常常一时怒起, 失去理智般地责骂学生。华老师却能真正认识到学生的“错误就是美丽”, 而这份认识不是一种虚空的如喊口号般的老师“爱”学生, 它是一种有底气的认识, 积淀。当学生尝试用量角器量角, 角的顶点却对准了量角器的弧度时, 华老师用灵动的语言解读了学生的差错:“哟, 真会动脑子, 虽然没学过, 有的人还真量对了。有的人虽然不会量但在动脑子, 我觉得也挺好的。”接着, 华老师请那位出现差错的孩子上台展示, 让差错的价值辐射到全班, 借此来引导学生从寻找角, 到学会画角。

我们在上课的时候特别是公开课的时候, 都是千方百计地避免差错, 当避免不了出现差错的时候, 我们都是那些“众人”, 而华老师这个时候不是尽力地去遮掩这些瑕疵, 而是“变废为宝”, 把这些差错转化成一种能源。华老师对于差错资源的有效利用, 不仅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和自尊, 提高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也给我们指引了一盏明灯, 相信“课堂因融错而精彩!”会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认同。

7.读《智慧背囊》有感 篇七

最近我读了本叫《智慧背囊》这本书,看过之后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懂了很多人生道理。这本书不仅跟我们说了很多故事也告诉我们很多知识,比如这个故事《心灵先到那各地方》讲了一家公司招收职员的事,总经理出了一道题:一个下雨天,三个人在等车,一个是医生,一个是快死的老人,这一个是你女朋友这次见面可能以后永远都见不到她了,你会让谁坐你车?出乎意料的是在面试的几万个人中只有一个人答对了,他的答案是:把钥匙给医生带老人去医院自己和女朋友一起等车。

看似简单的问题确难倒几万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关键时刻我们不应该只考虑自己也应该多为别人多考虑考虑,这就是《智慧背囊》,一个影响我一生的书,是啊,正像书上说的《智慧背囊》在肩,人生受益匪浅。

8.读《智慧故事》有感 篇八

读《智慧故事》有感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蕴涵人生哲理、凝结人生智慧的智慧故事,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性情,还可以获得宝贵的知识经验,这对每个人的一生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我在假期里读了一些书……其中的一本是《智慧故事》,里面有一篇《把握机会》让我受益非浅,这个故事是说:有一个人出去办事,快到车站时,一辆车正好准备开走,他连忙加快了脚步,但他转念又想,干什么要花力气跑呢?等下一班车不过几分钟而已。于是他放慢了脚步,车也渐渐开远了,正当他等下一班车的时候下起了大雨,这时车还是没来。他只好回家,事也没办成。

他懊恼地想:“要是我乘上了上一班车,事说不定早就办玩了。我想:“坐车如此,那么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今天赶不上的是一班车,明天失去的就可能是一个好机会。机会不是随时都有的,把每个机会都当成“最后一个”这样才能抓住机会,不让遗憾发生。记住:机会只敲一次门,错过了就再也无法把握了!机会只属于有把握的人,而不是等待机会的人!让我们学会把握机会吧!

9.读智慧背囊有感 篇九

今天,我在《智慧背囊》里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古代一个禅院里有一位老禅师,一天晚上,他在院子里散步,发现墙角边有一把椅子。他一看就知道有人越墙出去溜达了。这位老禅师便走过去把椅子移开,自己就蹲在那里。过了一会儿,果然有一位小和尚踩着老禅师的背翻墙跳进了院子。当小和尚发现那不是椅子而是师父时吓得惊慌失措。但老和尚却平静地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裳!”事后,老禅师不再提此事,从此也没人再出去闲逛了。

我被老禅师的宽容深深感动了!也正是宽容教育了所有弟子。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之间同样需要宽容,邻里间和睦相处需要宽容,夫妻白头偕老需要宽容,一个健康文明进步的社会处处需要宽容!其实宽容很简单,或许只是一个微笑,一句原谅的话语。有一次,我将心爱的泥塑带到学校给同学看,不料季牧龙将其打碎了,我怒火中烧,可我想到我们是同学便宽容了他。

让我们一起学会宽容吧,社会和谐需要宽容,这是人与人之间必不可少的润滑剂。

10.读智慧引领幸福有感 篇十

12170801朱永翔

幸福指数可以说是当下中国讨论最火爆的一个词汇之一。不同的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不一样,其自身所感受到的幸福感当然也就不一样。

《智慧引领幸福》是周国平从价值观角度叩问幸福的一本最新散文集。全书通过十一辑百十篇的文章幸福是一个价值观问题,结合哲学上对幸福的理解,加上自己的体悟,作者认为:幸福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做到这两点就是好,就是幸福。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人们的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正是为了它,人们才做所有其他的事情。”有些人弄反了幸福与其他事情的重要性的顺序,于是乎做出南辕北辙的荒唐事。

很多人无法参透幸福的来源,所以他们将幸福定义为物质与欲望得到满足。而在精神方面的财富却是相当贫乏,价值理念的异化指导他们过着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疲惫生活,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近乎疯狂,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与尊严。或许在表面上他们是风光的,但在其内心深处一定是孤独和寂寞的,他们也可能真正感受到幸福。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被欲望蒙蔽了双眼,成了被欲望操控的行尸走肉,很多人忘记自己当初的理想与豪情,走着看似与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但实际却越来越远的路。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所以我们才能够在上亿年的历史长河中立足于生物界的顶端,我们为什么要具有思想?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类似于野兽般低级的欲望,那人又和野兽有何区别?我觉得我之所以具有思想,是为了让我们的满足于安逸,能为我们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提供一个途径从而更多的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在探索幸福的路上,本书向读者分享了作者对生命、自然、财富、成功、友谊、快乐、爱、做人做事,甚至与幸福相对的孤独、苦难等主题的思考,倡导人们珍惜简单的平凡的生活,注重丰富的内在的精神生活,对于今天疲于生活、为名利所累的现代人,如同一股股清泉,抚慰着心灵,指引着人生方向。

个人认为获取幸福,生命的单纯只是一个前提条件,幸福的最终达成要看精神的感受,主要是三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具有良好的智力品质,主要指智力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在此基础上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儿,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这个意义上的成功才是能带来巨大幸福感的真成功。

二是具有良好的情感品质,主要是指自我的充实。内在生活的丰富,爱的体验和能力,这些都是自己身上的快乐的源泉。

三是具有良好的灵魂品质,主要指善良高贵的品德,真诚的信仰。这是做人的最高的幸福。

幸福之难在于生命单纯之难和精神丰富之难。生命的单纯绝不是贫乏枯燥,它是指一种清晰明了的状态。要维持这种状态,需要人们对自己的生命,人生有一种透悟的认识。从精神的三个方面表现看,首先要有先天的禀赋和资质,另外还要凭后天的修养和提升,两全者少之又少。由此见,幸福的魅力并不在获取后的享受与满足,而在于追求道路上的期冀和愉悦。

如果世人都能真正做到清楚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并

11.读《孔子的智慧》有感 篇十一

读《孔子的智慧》有感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追求理想的政治生活。孔子的智慧集中了先人的智慧,有哲学的智慧,有历史的智慧。我们还应多读多想,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睿智。

这,是一本值得我们去读的好书!

一、自身素养: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生活中,我们应多替别人着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和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一个人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一位哲学家说过:一个人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同样,一个给予别人方便的人,自己也会得到别人给予的方便,正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生活中,能多为别人着想,为对方设身处地考虑问题,会让你赢得更多的朋友。如果你能站在别人的立场多想想,就不难找到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因为你和别人的思想沟通了,彼此就有了理解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只考虑到自己,只为自己着想,那么这个人一辈子也交不到朋友。但只要这个人开始对别人的事情感兴趣,对别人付出爱心,就会形成一种吸引力,就能吸引周围的人与其结交成朋友,原来的相斥就变成了相吸。我想那些只想到自己的人,以及不愿意成人之美、不为他人着想的人,是不会

么对你,首先你要怎么对别人。”

二、业务理念:老师施教,各因其材。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及知识、能力现状,从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途径、措施和方法进行教育和教学。不同的人,因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其个性也互不相同,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他们对某一学科知识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如都按统一的要求和进度进行,就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给教师提出,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发展倾向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这里的“因”是根据、适应的意思;“材”就是学生的实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就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教”既指教育思想,也指教育方式和方法。“因材”是“施教”的基础,“施教”是“因材”的必然要求;“因材”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施教”。因此,“因材施教”就是教师“这个人”对学生“那些人”的教育认识的活动。

我不由得惊叹,作为杰出的教育家,孔子早就注意到了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孔子在教学中的施教不是千篇一律,更不是让学生“齐步走”,而是因人而异,灵活多变。我觉得,这种尊重个性、包容个性、肯定个性的做法实在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去学习。当今所谓的“分层教学”、“培优补差”、“走

正是源于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从孔子教学中我明白了,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孔子之所以能做到因材施教,是因为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对每个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点都心里有数。也折射出一个道理:在我们的教学中,当代的教师必须具备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更好的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因材施教。

三、相处社会:众志成城,团结奉献。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说,君子普遍团结人而不只是和少数几个人亲近,小人只和少数几个人亲近而不普遍团结人。一滴晶莹的水珠虽然美丽,但经不起太阳的暴晒,个人的力量再大,也不能单枪匹马杀出天下,只有团结才会让人生之路更平坦。团结需要奉献精神,需要团队的整体意识。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发挥它的力量,托起航船,杨帆破浪;一个人只有加入团队,才能体现他的价值,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一个集体只有团结起来,才能产生力量,我们的意志才不会轻易被摧毁。这些简单的语言蕴涵着人们对团结的理解与认识。试想,一个人如果没有他人的合作,能成就事业吗?“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惟有将团结的力量形成有理想、有目标的团队精神,才能在波澜壮阔的事业中成就未来。

孔子给后人留下的做人和成事的智慧是多方面的,这正是孔子能够产生如此巨大影响力的主要原因。学习孔子的智慧与精神,做一个理智和智慧的人,就不会深陷在牢骚和抱

12.读《智慧背囊》有感 篇十二

在这本书里,有200多个小故事,每个小故事里都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大道理,这其中有一个小故事,让我深受启发。

在美国本明杰・富兰克林的书店里,一个男子问道:“那本书多少钱?”店员回答道:“1美元”。男子像被吓到了样子说:“什么?这本书竟然要1美元!”男子多看了几眼这本书,说:“能便宜一点吗?”他得到的回答是不能,男子说道“富兰克林先生在吗?店员说富兰克林先生正在忙于印刷间的工作,男子坚持说我要见见富兰克林,店员无奈只好把老板富兰克林叫了出来,男子再一次问”这本书多少钱,能便宜点吗?“富兰克林说:”现在要1.5美元。“男子说”什么?刚才还是1美元呢?“富兰克林说:”没错,可是你耽误了我的`时间,这比1美元大得多。“男子为了尽快结束这场由他引起的谈判,他只好说道”好吧,那么能告诉我这本书的最低价吗?富兰克林冷静的告诉他:“1.5美元,因为你又耽误了我的时间,所以我要加价”男子把1.5美元放在了富兰克林的手里,拿起书走了。

这个故事让我受到了时间到启发,人生由时间组成,不珍惜时间就等于在浪费自己的生命,时间就是财富,时间能够给你想要的一切。

上一篇:四年级数学教学下一篇:枇杷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