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与人文精神(共9篇)
1.大学语文与人文精神 篇一
科学精神与大学生人文素养
院系:化工系班级:高分子11-02 姓名:苏灵芝
学号:5411040102
32电话:***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科学是探索事物的规律,是“求真”;人文是把握科学的方向,是“求善”,如何做人。科学不能解决方向问题,价值观问题;人文不能直接解决科技问题。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便能产生最佳效应,推动社会和事物前进。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有时是相互竞争,相互排斥;有时是各自独立发展,互不干涉;也有时是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的意志在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具体体现,二者有不同的内涵,但也有必然的联系。
科学是一个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19世纪,此时的科学定义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将之看作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文化是基于现代科学而产生的一种现代文化。“人文”与表示自然界变化的“天文”相对,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自从有了人和人类文明,就开始有了人文文化。而系统的科学文化的形成,则在近代科学技术出现之后。人文文化历史远比科学文化源远流长。”但科学从产生之初就与人文
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有人比喻科学与人文是人类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可以区分为下面几个不同的层次:
一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对象、理论特征、研究方法等方面表现出的直接的对立性关系。我们可以根据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自在性、客观性,研究手段的实验性、控制性,研究结果的定量性、可检验性,理论功能的解释性、预见性等,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建立一系列的对应关系。这种对立是现实的,对于人的自我理解和发展来说也是有意义的。从本源上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人以“外向地认识自然”和“内向地观察自己及生活”的方式进行自我理解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近代科学的独立、科学传统的建立和巩固导致了二者的分化和嬗变,但同时却导致了人的文化世界的丰富性,因为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作为人的文化的基本样式,反过来又成为了人把握世界、塑造自己本性的基本方式。
二是人们关于科学与人文价值的主观意见之间的关系。科学与人文对于人来说都是有意义的,但这种意义常因人的具体评价而表现出某种对立。如,科技工作者以“功利性”、“有用”的价值标准衡量人文科学,将自然科学的认识方式、方法和知识看作是唯一深刻的能使人获得真理的东西,而人文学者反以自然科学对世界把握的“抽象性”、“对日常生活世界的远离”来反诘科学。这种情况在某些社会科学学科,如数量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等的关系上表现得分外鲜明。这种对立本质上是人们对科学与人文关系的非系统化反思,它源于科学研究的职业化以及人以自己本学科为中心理解和解释文化的解释学属性。学科“职业化”导致了人们理解视域的狭隘,而当这种对科学与人文价值的主观评价成为日常生活中个人理论评价和生活选择的尺度,因而成为我们的日常文化的一部分时,它的片面性、局限性和负面影响就异常明显了。三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这是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关系的系统化、理论化的反思。它们之间的对立,是哲学思潮也是哲学形态的对立。在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出现了从冲突到交融的新趋势。交融不是无差别的统一,而是对话,沟通,借鉴,以达到新的哲学形态。一般地说,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目前的这种异质状态仍然存在,社会科学研究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范式转换的情况下,完全消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是不现实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归根结底有赖于当代社会实践的进一步扩大、丰富。四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科学精神是在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科学理念和科学思维,它体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探索,勇于批判、开拓创新等。科学精神是使人摆脱愚昧盲目的有效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科学精神是在探索和认识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在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中的最普遍最基本的理念和价值。从科学发展史及科学知识体系的总体特征来看,科学精神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
涵。科学精神包含有很多的精神层面探索精神、创新改革精神、理性精神、求实精神、求真精神、协作精神、民主精神、开放精神、实践精神和怀疑批判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反映的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性观、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
科学精神是人哲学地理解科学规范,将科学的特征推至极值而领会到的科学的理想的精神气质。当人们用这种精神规范科学家群体的行为、价值取向、道德培养时,就变为了我们所说的科学的人的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想精神,默顿最初的“四规范说”是从现实的科学活动中提炼不出的,而只能通过科学规范来理解。既然它是人的一种理想,因而与以人的自由为终极意义的人文精神就不可能是矛盾的,它们都是人作为人的精神
因此,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既有现阶段对立性的一面,也有本源和终极意义上一致性的一面。它们之间的对立,是人以人的方式生存,创造有意义的世界而还没有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
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科学之本。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蒸汽时代、电力时代和信息时代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世界面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极大地推动社会的前进。然而两次世界大战以及连年不断的战争导致数亿人的伤亡。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生态失衡、黄赌毒泛滥,说明科学技术若脱离人文精神将失去正确的方向。因此人文是科学之本。爱因斯坦曾深刻指出“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世界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的范围之外”。“世界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正是人文科学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掌握先进科技危害人类的危险程度也日益增加。因而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凸现其不可忽缺的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实践是科学与人文统一的基础。他们从唯物史观的高度不仅把科学看作生产力,而且把科学与具体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形态联系起来考察,从人类全部社会生活与实践的关系上去理解和把握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正确指出了科学与人文统一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这一活动的基本形式——生产活动中。实践这种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能够并且必然改变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在实践中生成的社会,是人类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结果,是人化的自然,也是现实与理想、科学与人文、事实与价值、实然与应然的统一体,它既有源于自然的自然物质性、客观因果性,又有源于人的生命和精神需要与追求的人文价值性、主观目的性,高度体现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结果。所以,要正确解决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用实践的观点才能卓有成效地把握人类社会独特的存在和本质。只有全面地考察自然物质性和人文价值性、客观因果性和主观目的性、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才能真正达到对科学和人文的互为中介、互相贯通并融合。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的总结。人文是一种理想追求的价值观点,是做人的基础。科学是人文发挥作用的工具,只有在人文的正确指导下科学才能更好地发展。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需要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精神。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需要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痛苦受人宰割;而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科学与人文,不可缺一。
2.大学语文与人文精神 篇二
一、语文教学是人文精神的根
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初级的做人道理, 教会他们做人的价值, 慢慢体验到做人的意义, 但是现代的语文教学存在不生动、不活泼、单调, 是注入填鸭式, 这些格调只能培养学生粗浅的掌握文字的能力;与现行的考试制度, 拼命追求升学率有很大的关系, 使得教师没有太多时间去启发学生的兴趣, 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多启发学生, 多培养他们一些想象力、创造力呢?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应思考的一个问题。课文应是多样化的, 这样学生才有兴趣, 没有兴趣, 就不能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工具。太单一, 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个性。所以语文教师应把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更多地关注学生心理与灵魂等诸因素, 最终全面地关注学生本身及其发展。
语文教学的课外阅读很广, 我们教师还应适当地区熏陶学生, 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中外名著, 对学生人文情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读中外名著, 要能让学生入心, 让学生化除忧思, 培养爱心, 升华学生的人文精神。现在的中学生缺乏的正是广泛的阅读, 他们常常把时间浪费在一些虚拟的网络游戏上面, 总是认为没有必要去看那些中外名著, 要知道语文教育是一种基础的课程, 它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成长, 甚至一个人的一生。等学生面对社会现实时, 这种垫底的人文精神的重要性都显露出来了。文学是人学, 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人很复杂, 人的性格各不相同, 我们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很强的判断能力。比如说课文中的分析人物形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 《祝福》中的祥林嫂等等都是非常鲜明感人的形象, 教师应教给学生用复杂的眼光去分析人物, 不要片面的看待一个人。鉴赏能力的培养、对问题的分析, 这些只有从作品入手。语文教育是我们民族的精华之所在, 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语文教学就是人文精神的根。
二、语文教师应以人文精神塑造人格魅力
在今天, 学校呼唤人文精神。在今天, 教育迫切需要弘扬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 尤其是语文教师工作者应是人文精神的化身。用人格魅力潜移人文精神“经师易做, 人师难当”, 要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生, 需要高人文素养的教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伟大的师爱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要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生, 需要高人文素养的教师。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从教师那学习的, 不止书本知识, 还有教师的言谈举止所表现的操行和道德, 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学生。那么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是什么样的人呢?就是具有人格高尚的人。教师人格高尚, 就对学生有感染力。我认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以下人格魅力:
第一, 要有爱心。魏书生老师说过:“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为了一切的学生”。教育的一切都源于爱学生。教育从爱起步, 由爱伴随, 因爱结果。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学生。一切成功的教育, 究其根源, 全出于爱心, 爱心构筑真诚, 爱心孕育希望, 爱心激发爱心。教师的爱能给学生信心、力量、勇气, 使将要陷入学习生活低谷的学生看到一丝亮光, 看到光明的未来, 获得前进的动力, 走向成功的殿堂。
第二, 要有热情之心。热情的教师会让学生认为, 他们喜欢他们的工作, 他们信任和尊重学生, 所教的课程是有趣的、有用的。他们会帮助学生持之以恒地完成任务, 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励学生, 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多的满足。教师时刻关注教育实效, 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师的根本追求, 并注重学生长远发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 要有自信心。教师要有自信心, 能正确评价自己, 能对自己有信心, 辩证地看待自己的缺点。“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人的可贵不是不犯错误, 而是能知错就改。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 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长处, 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就能使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得到发挥, 通过不懈的努力定能成功。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的生命融入事业始终, 生命和使命同行, 人格就能闪出耀眼的光辉。教师的理想人格, 会像一丝丝春雨,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
总之, 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大力倡导人文精神, 认识自己的不足, 勇敢地给自己换血, 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 为落实新课改这一科教兴国的重大举措和系统工程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摘要:人文精神是现代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呼唤人文精神是时代的需要, 是现实的必然需要。作为目前最主要的人文课程的语文教学,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主体, 以文化建构为底蕴, 以意义追求为指向的人的生命表现、生命确立、生命发展的法制、原理和规律。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格,情感
参考文献
[1]吴文菊, 孙闯.小学班主任工作精彩案例[M].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7.
[2]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8.
[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大学语文人文精神的培养刍议 篇三
关键词:评价机制社会教育 社会环境现状调查 人文教育 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b)-0000-00
1调查原因引述
《大学语文》是大学课程中的公共课,从事教学的教师都会遇到让人头痛的问题:学生不重视这门课,人文教育面临危机。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加开放的视野,而语文教育所承担的责任也在于此。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就是要做到了解學生情况,然后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寻找解决困境的好方法。下面就本人所教授的学生进行人文现状调查,分析原因,并就初步实施人文教育的情况做以阐述。
2学生现状情况调查
调查对象:2009级文秘班(80人)2009级英语教育班(140人);调查形式:问卷,谈话交流;调查结果:此次调查重点从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进行。调查结果如下:(1)知识能力方面:对于中国古代最起码的文化常识缺乏了解。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正确率不到30﹪,90﹪的同学不知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是什么。(2) 情感态度方面:思想狭隘和情绪抑郁者不乏其人。调查中发现,有21﹪的同学往往为一点小事而烦恼,耿耿于怀不能自解。特别是对老师的评价敏感、多疑。自私,对集体活动无兴趣。主要表现为麻木,蔑视。(3) 价值观方面: 没有明确的是非观,荣辱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一味排斥老师和他人的观点。喜欢关注社会的阴暗面,玩世不恭,油盐不进。此部分人占整体人数的23.5﹪。
3分析调查结果产生的原因
根据调查问卷和抽查谈话结果显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有国际大背景,有国内的教育理念,有对老师的评价机制,有实力强大的社会舆论,有基础教育的投入不足,有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移,有家庭环境的影响等等。具体整理如下:
3.1国际影响
调查卷中问外国的节日都有哪些?他们大多会如数家珍。而且他们羡慕欧美的饮食娱乐生活方式。问《论语》《孟子》读没读过?他们认为读没读过没有关系,但是外语必须要学好。
3.2社会的功利性,冲击学校传统教育正常秩序
用人单位往往也是重视毕业生的专业成绩,忽视基础课的学习成绩,对毕业生人文素质重视不够,这使得学生偏科风气日盛。
3.3基础教育急功近利,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在基础教育经费的审计中,发现基础教育负债严重问题。负债高的结果是,学校乱收费成了当今中国久治不愈的顽症,影响面广。
3.4教师为难情绪,造成恶性循环
作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力量,教师现状则令人担忧:学生骂老师太严厉,诅咒老师;老师和老师之间因为评职称而互相反目;领导高压老师;还有那重要的评价机制控制教师的神经,让教师左右为难。
4大学生人文教育势在必行实施内容方案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栋梁,对于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和文化教育就显得迫切而突出: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做什么样的人?怎么做人?新的教育观倡导一种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即文化教育,人格教育,也就是人文教育。
为此,我提出自己的对于人文教育的教学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1)实施人文教育首先应该是语文教师的责任,老师要言行一致,老师要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的很好。用自己的言行把正义的,正面的,向上的引导作为主流教育思想。(2)仔细分析教材,有针对性的实施人格教育。教材五部分内容,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划分:人格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方面,必讲司马迁生平和他的经典作品《史记》;金钱观的辨析与论证方面,必讲经典作品鲁褒的《钱神论》并翻译,通过辩论统一思想:金钱不是万能的;廉耻观的教育方面,材料必读顾炎武的名篇《廉耻》。这五部分内容,分别有很多文人的生平事迹作为例子,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作品,更重要的是做人: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要有辩证思想,有大局观,有是非观,有荣辱观。做敢行动的积极乐观的对社会有价值的人。(3)要求学生参与讨论,阐述观点。在讨论和论辩中明辨是非,明确观点。采用录像激发式,请领导参与式。辩论主题老师指定和学生选择相结合,辩论组织完全交给学生去做,锻炼能力,培养素质,优化口才。(4)帮助学生完成论文,并告诉学生表明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方法。(比如作业读顾炎武的《廉耻》一文谈自己的廉耻观,首先应谈顾老先生的观点,然后结合现实谈自己对廉耻观的看法。)此过程既是一个集结论文文字的过程也是一个明确坚定个人思想与理清自己独特思路的过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5初步实施的情况及其对策
方案初步实施的过程中,出现情况大体分类如下:(1)学生90﹪都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各项活动,积极撰写论文、准备辩论和辩论稿,效果明显;(2)学生能够做到认真听讲,论文中可以看到听课的痕迹可以感受到学生个人观点的明确性;(3)几个班级中,文秘班的同学做的更好一些。他们把学到的观点积极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为他们的就业思路打开新的天地。他们知道弘扬正气,德才兼备的重要意义。英语教育专业的同学很认真,效果突出。(4)还有一些情况需要继续想办法:有的同学不去思考,抄袭网上与之相关的文章,抄袭同学的作业和论文,不参与辩论,有时旷课,人数大约占10﹪。
教育始终不能保证是万能的特效药。抄袭现象一定要严厉打击,给予零分处理。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应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给同学一个机会,重新写一份,只要是自己写的,就既往不咎。果然有几个学生告诉我要求重新写,让我先不要急于给她打分。 旷课情况会如实记录并通报学籍处,开学前事先严肃纪律,有的同学了解情况后自然会配合。
当教学与教育同步时,仍然会感觉到说教的苍白性。基于此,我想学生参与实操训练可以弥补这些,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发挥优势,这也是老师应该做的,应该试着去做一做。
参考文献
[1] 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力》.[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2]《2007年暴利行业大盘点》.(世界经济文摘).2007年。
[3] 张泽超.《新时代语文教学如何弘扬传统文化》.2009.11。
4.大学语文与人文精神 篇四
一、教材是载体
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文,本身就有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最新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以新课标为指导,在内容的选编上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既有文化内涵,又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审美情趣和未来意识兼具,具有浓厚的语文学科的魅力。文章的题材空前丰富,涉及到古今中外许多富有人文精神的作品与作者。所选作品能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文学语言敏锐的感知力,激发对未知领域积极探索的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同时,为了对课内学习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延伸,还编选了一套与之匹配的语文读本,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视野。
语文教学只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
二、课堂是途经
语文课是使培养人文精神的最好媒介,我们要在学生心灵里撒上人文精神的种子。叶澜先生曾讲过要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从工具性的学习活动回归到生命的真实境况中来。高中语文新教材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语文教学的人文化是义不容辞的,它可以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教学诗歌,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或者诠释”;教学散文,是对语言所浸润的情感的体悟。教学戏剧,是对生活重新诠释和理解。议论文的学习让我们善辩。学生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谈,获得的是青春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所以,语文教学应重视探讨语文的人文精神教育与培养。
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人类高尚精神的陶冶。“怒发冲冠凭栏望”的岳飞,“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穷年忧黎元”的杜甫,无不激起学生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教学苏轼的诗词散文诗,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智者“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挥洒自如;教学唐诗宋词时,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辉煌灿烂——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滋养人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教学中,倘能让这些光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学生面前,学生自会肃然起敬。用课文中点点滴滴的美去感染学生,用课本外方方面面的情来浸润心灵,学会用一颗爱心去关心他人,用一份责任来审视自己,用惊喜去感悟春天,用沉寂来总结冬季。当知识一点点充实了头脑的时候,让精神因为善于感悟而变得更加丰富和美丽。
古诗文是极其有生气的、积极的、富有美感的,它是能激励人、培养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学生而言,学习文言诗文对文化品位的提升、审美意识的培养和生活体验的积累,都是起极大的作用。教学不能一味老师一字一字地输送学生一句句地下咽,我们把理解内容精粹、语言艺术放在首位,那么古诗文的学习就会让学生得到艺术的欣赏,美感的享受。为了扩大诗词的接触面,我们又为学生选定了每日一诗,在每天上课前,负责一诗的同学把诗抄到黑板上,然后抓住重点句子进行赏鉴,增强对诗词的感悟力,欣赏凝练语言的魅力。让同学透过一篇篇古诗文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灿烂优秀的文化,看到的中华民族先辈睿智的思想,看到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与精神。
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强。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绘的朦胧月夜下的荷塘静思图,融合了音乐美、绘画美、语言美等多种因素,一句话,美的感受给学生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象,激发了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体验的热情。走近鲁迅,感悟鲁迅人格的魅力。学生通过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培养思维方式的形象性,将其作为抽象思维和其他思维的有益补充来认识和掌握客观世界,这对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有益的,有利于精神财富的积淀,想像力的激活和创造力的培养。
阅读课,先是以所学课文为中心,然后延伸开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构建一个阅读的花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在阅读的同时,语文的人文性又能更好延展。
对人文精神的关注让学生的课堂变得更为精彩,让学生的精神更为丰富,让学生的心灵更为充实,让学生的目光更为敏锐。借助人文精神的教育,我们将学会更真切地关注自己、关注世界、关注历史、关注我们永远的未来。
三、拓展与专题,走向人文精神大世界
5.大学语文与人文精神 篇五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大学教学
1大学语文对人文素质的作用
1.1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功能性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和语言的表现力。大学语文的选文形式多种多样,古诗词,现代诗歌,现代散文,戏曲无所不包。从先秦到近代,时间跨度长、语言简洁、构思巧妙、善于创新。它们是我们文化遗产的精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只有当一个人有能力阅读时,它才能理解工作和学习中的关键点,更有效地获得知识并取得一定的成就。同时,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文本处理。没有好的阅读和表达技巧,我们不能正确接受所有的知识和信息,也不能正确地传达我们的想法。与其他人畅通的沟通很难。正因为信息沟通如此重要,所以大学语文首先要解决学生的理解和表达问题。
1.2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审美素质是对语言美和自然美评价和鉴赏的品质。我国应试教育的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针对性,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不难发现,许多人只在有限的领域片面发展了自己的能力,有很多人都受过很高的教育,但却对低水平的东西感兴趣,高等的教育与低级趣味有着巨大的差距。为什么会这样?原因主要是,这些人缺乏对美学的理解。先生存然后进行生活,我们创造生活,我们也享受生活,但是对生活的享受。这不仅意味着拥有物质,也意味着我们需要超越了物质的情感和精神,更加开放的心态。看到青花瓷,首先想到的不是它的价格,而是它所代表的艺术内涵,关注的不是成交的价码,而是它表面的花纹,纹路和线条,是真正的能够体会它的美,并被它深深的吸引。来看蒙娜丽莎时并不惊讶于它的高价,而是被他安静、美丽的微笑所震惊,
1.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部分学生读书都是直接奔着就业去的,所以在学校,他们更加重视的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的技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难免会遇到很多需要关注的问题,比如理想、情感、追求、价值观等等。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们渴望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找到答案。所以在学习专业技能的时候,大家也希望对社会有更多的了解,对于文化、历史和哲学都有所涉猎。中国文化以其博大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变革。这种历史的变迁也都深深的刻画在我们的骨子里,完全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人是一个独立的人,但又是集体的一部分,而目前最大的集体无疑就是我们的国家,如果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家的文化都不足够了解,那么对于个人来说,很难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如果你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生活坐标,更不用说成为一个爱国者,一个负责任的人。只有当我们对中国文化更加了解,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才意识到我们祖国的爱和责任。更难理解在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很多人怀抱崇高理想,有那么多仁人志士。
2目前大学教育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法和观念落后
在高校教育中,目前现行的教学方法相对落后,模式统一而单调,教学内容已经开始脱离了大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方向和要求,侧重于学术研究观和拓宽学生的`视野。所以中国的大学应该更加注意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更应该对人文教育加强重视,以便学生能够理解不同文学作品中反映的意识形态的价值。并寻求文学素养的提升。但是,在我们国家的大学教育体系中,目前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填鸭式的教育,这对学生的文学兴趣的提高和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有一定的障碍。
2.2教材与课程安排
6.大学人文精神的信仰渊源 篇六
内容提要:12世纪大学诞生于基督教团体,这一历史事件包含有现代性精神演进的重要一环,它标志着基督教关于人生终极意义信仰教化功能的现代迁移与转化。精神教化与知识传授一统于大学,为现代社会奠定了知识与意义(significance)统一的教育机制。大学作为创新科学原理与守护精神价值的策源地,特别以造就人
格化的知识分子为核心。知识分子执着于科学原理与道义根据渊源于大学的终极信仰传统,在去魅化(disenchantment)的现代社会,它被称作人文精神。19世纪兴起的精神科学(Geisteswiechaften)亦即人文科学与13世纪以神学为对立面的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旨趣迥异,其对立面乃是服务于工商资本的科技主义。大学的人文学科及其人文素质教育,在所培养的主体认知、意志与情感素质中,最高亦即最深层的素质乃是对真善美终极价值尺度的执着向往,大学人文精神从而成为对古典信仰教化的现代性转化与承担。
一
近现代意义的大学,自12世纪初诞生至今,甩开诸多外在形态改变,就其最为根本的精神宗旨所规定的大势而言,可以区分为两大演变阶段:以19世纪德国柏林大学建立为标志,此前的大学基本以基督教神学修道院为原型而向世俗化方向演变,此后的大学则愈渐定位于民族国家精神文化与科技所需求的教育并科研。
这一转变更具体的情况是:中古大学不仅脱胎于基督教会,而且不管如何趋于世俗化,一个国际性的基督教团体、特别是一个普世的基督教精神世界,始终是大学的实质性依托。文艺复兴发展起来的世俗化迄至18世纪也未能提供一种取代基督教世界的依托体。这一情况随着法国大革命所产生的近现代民族国家及其民族主义观念而根本转变。民族国家及其民族主义观念终于成为迄今现代人类社会最为坚硬的统一体单位。正是承续赫尔德(J.G.vonHerder)的“文化民族主义”(CulturalNationalism),在普法战争惨败时刻,德国的现代民族国家自我意识被有力激发,它不仅体现为费希特(J.G.Fichte)著名的《告日耳曼国民书》(1806),而且推动了洪堡(W.vonHumboldt)上书申请创办柏林大学(1809)。
柏林大学的成立,与汲取战败教训、强盛德意志民族国家的背景密切相关。柏林大学为此后的大学开创了一个深远的转变方向,那就是,将科学研究视为与大学传统教学并重的职能。这一方向固然可激活教学传统而成为现代大学重要的特性,但以研究为方向却成为大学服务于民族国家建设、特别是转化为商业经济的纽带。这一纽带对于大学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大学回应社会以激发活力的途径,又包含有使大学隶属于现代化技术进程,从而丧失大学本已的现代性批判位置的危险。海德格尔(M.Heidegger)后来从后一角度反思了它更为深远的危害:
“一种以研究所方式活动的历史学或考古学的研究,本质上比它自己的还处于单纯博学中的人文科学院系里的学科,更接近于相应地建立起来的物理学研究。所以,科学的现代的企业活动特性的决定性展开也造就了另一类人。学者消失了。他被不断从事研究活动的研究者取而代之了。是研究活动,而不是培养广博学识,给他的工作以新鲜空气。……
研究者必然自发地涌向根本意义上的技术人员的本质形态的范围中。……除此之外,还有某些时间和某些地方,能够保持着变得越来越淡薄和空洞的学究和大学的罗曼蒂克。但是,大学的有效的统一特性,以及大学的现实性,却不在于科学的原始统一过程所具有的某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发源于大学,因为它得到大学的培育,并且在大学中得到了保存。”[1]
海德格尔在此反思中把作为现代化及现代性思维典范的科学归源于大学。但是,大学这种涵摄并超越现代性的本源地位又起源于何处呢?
这是有关大学本质的根本问题。与现代关于大学(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毕业生就业去向等亟迫重大而具体应对性的现实问题相比,关于大学本质的超迈反思形成了另一类型的“高等教育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思考兴起于人文科学现代建构的19世纪,这同时是从思想观念到社会运动(以社会主义为代表)空前激烈地批判现代化––––现代性的时期。关于大学本性的思考成为现代性批判与人文科学现代建构重要的组成部分。
7.大学语文与人文精神 篇七
人文精神, 也称“人文主义”, 通常来讲, 它是指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现象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1]。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 是一个社会集体不断进行自身内心修炼而形成的。人文精神是社会健康发展的标志, 是不可缺少的, 作为国家和社会未来主力军的大学生, 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引导。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一方面在心智方面不够成熟, 在价值判断上还不够全面;另一方面, 又因为远离家庭进入大学和社会学习和工作。人文精神是当代大学生部能缺少的基本素质, 没有人文精神的支撑会让大学生的发展走向不健康, 乃至极端。
2 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是由几个方面造成的, 除了教育因素之外还有来自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具体分析如下:
2.1 过度重视专业技能和应用学科使高校人文学科逐渐微缩
在很长一段时间来, 重专业的“使用价值造成专业技能市场化, 也使得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不再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不少大学过分最追办学效益, 迎合市场需求, 增设“短、平、快”的实用学科, 如证券等, 更有甚者将中文系改为秘书、办公信息化, 文史专业改为旅游管理专业等现象。可是真正研究人自身和社会的人文学科的招生出现门可罗雀的境地。
2.2 过度专业化导致了大学人文精神的枯竭
随着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学的目标是是培养工程师和职业技能专家, 人文科学愈发减少, 而专业越来越细分, 专业数量急剧增加, 。这样过度专业化培养的学生会缺乏对社会、文化整体价值的认识, 缺乏宽厚的人文精神、适应力和创造力。这种结构失衡的状况, 必然导致大学的人文精神的枯竭。
2.3 人文教育本身的微缩
人文教育本身的微缩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首先, 人文教育的工具化和人文教育的抽象化。大学的人文教育过度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而忽略了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人文文化, 缺乏人文教育, 这些学科被逐渐工具化了。其次, 大学的人文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这就让学生缺乏人文精神的主动性。学生对人文精神的了解和消化是通过教材或老师的“填鸭子”获到的, 这些抽象化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文精神是有差异的。
2.4 物质追求、和市场经济意识的泛化闯入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交易行为已经渗透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物质化了。由此, 大学生的理想和信仰就逐步消失了、人文文化衰落、变质现象滋生等人文精神滑坡。
3 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
鉴于以上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要重建大学生人文精神, 其具体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3.1 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人文精神是对人和价值尊严的尊重和发扬的精神, 是一种价值取向。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灵魂的洗涤与教育, 注重的是一种精神的交流和坚持, , 包括技能的传递、生命意识的领悟、内心行为的规范。
如何在高等教育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要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 重视对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同时要重点塑造学生美丽的心灵, 培养其独立、自由的性格特征。其次, 要着重培养学生关心别人、服务社会的品质, 但这并不意味着个性化个体的消失, 而是个性化的个体只是社会的一员, 而一个没有创造力个性化个体组成的社会, 将是没有任何发展可能的社会。更要明白的是, 学校的目标应是培养有独立、自由和有创造力的个体。这些富有独立、自由和创造力的个体高扬人文精神, 促进人文教育的发展;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总体素质,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2 设置富有人文精神内容的课程
人文学科课程和交叉学科是大学生获得人文精神的途径, 。随着各学科的发展, 各门学科间不断地交叉融合, 新学科不断涌现, 这样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为此, 学校要设置一部分学科间交融的课程, , 帮助学生把专业技术和社会文化联系起来, 了解专业技术的价值作用和自身的社会责任, 使大学生成为既有技术又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除了这些交融课程外, 还要注意设置人文教育课程, 这样让整个校园文化环境充满着人文精神。此外还要建设富有人文精神的集体, 让大学生体验求真、协作、创新的气氛, 使每一个成员都能够感受到集体的存在感。
3.3 教师对大学生获得人文精神的重要影响
大学以造就独立、自由的人才为核心, 作为此类人才的的大学教师, 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影响是巨大的, 这些影响主要依靠大学教师自身的品格、学识、性格等。首先, 大学教师要具有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意识。其次, 教师要有优秀的学识, 打铁还需自身硬, 否则无法引导大学生进行人文学习。第三,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性格表现等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大学教师作为大学教育活动的直接传播者需具有人文精神才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对话, 才能借助大学教师个人的存在将学生个体带入到集体之中。
3.4 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亲历人文精神
如明代王阳明思考知与行的关系那样, 我们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其实就是知与行的关系。大学生在自身和集体日常生活中, 践行人文精神践行从而获得真正的人文精神。亲历学习的方式如学习与工作任务协作、日常学生活动和日常生活等, 大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自己的人文精神。同时练就深刻的自我反省能力, 能以较好的人文精神为准绳进行再思考, , 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除上述之外, 我国传统文化和教育遗产将在人文精神的重塑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需要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整理与传承, 将其中富有生命活力的宝贵财富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大学人文教育中去, 这不仅是传承传统文化, 更是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所要求的。
参考文献
[1]付洪.对高等理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07 (3) :52-541.
[2]龚鹏程.大学教育与人文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杨岚等.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8.大学语文与人文精神 篇八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思想政治教育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文化内涵
科学精神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的特征,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追求认识的真理性,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是科学精神的首要特征;崇尚理性思考,勇于批判,是科学精神的突出特点。
人文精神是指“蕴含在人文学科中的共同的东西一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是一种具有终极性质的关怀”。与科学精神的求真精神相比,人文精神是求善求美求自由的精神,它所坚持的是一种人类本位和善美至上的理念。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也就是说,它首先体现的是人,它珍视人的生命、幸福、权利和自由,尊重人的人格独立。
第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含义特征中具有相互渗透的维度。一方面,科学精神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包含着价值目标。科学精神包含正确的价值取向、目标和人文理念。摒弃人文精神,没有人文关怀,缺乏良好的人文素质,丧失人类精神家园,科学就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更谈不上为人类、为社会造福。只有当科学活动主体抱着强烈的价值观念、刻苦耐劳的献身精神才能面对科学探索中巨大的危险性和艰巨性,从而取得巨大的成就。
第二,科学和人文“从根本上说都是应用科学方法去探求客观真理”。就这个意义来说,人文是科学的一部分。人的科学理性,不单表现在追求“真”的理性上,也表现在对亲人、朋友、同类以及对自然界的浓厚感情上,追求“善”和“美”,表现为人文关怀。因而,科学与人文对“真、善、美”追求的一致性,为科学和人文的相互协同和有效整合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亲和力和向心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重点展示了“科学性”的根本特征,又突出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相互促动体现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大潮流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必须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相互交织下,结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遵循教育工作的规律,寻求教育活动的真谛。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现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近代以来,理性被赋予了“普遍性、必然性、规律性、真理性”等多重内涵,在指导人类走出愚昧、认知世界和开拓自然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这种理性具有明显的“工具性”,从而成为一种工具理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其交叉学科的海洋中汲取自身学科建设的内容养分。
第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并不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智育分个先后,德才兼备才是人才培养的标准。科技教育传授知识与技能,是教人学会做事。因此,以学生为本,将学会做人贯穿于教学育人的实践中,教学内容体系应兼容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使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渗透与融合,两者良性互动。
科学与人文在内容、方法、精神方面相互影响制约,形成了全新的实践和教育理念,成为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本质属性、功能发挥的新语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
三、两种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的范式构建
2015年初,党中央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因而,切实、有效地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融合和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融合和协调发展。
首先,要建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手段机制,积极弘扬科学人文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科学精神为基础机制,以人文精神为价值核心,不但重视教育的科学理性导向,而且关注教育主体的情感需求和文化塑造;东西方文化思想融合的结晶,代表了21世纪世界范围内主流教育思想的汇合与交融。
其次,要建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学科机制,强化渗透功能。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的学科称之为科学人文学,它是科学的知识、方法、精神与人文的知识、方法、精神的汇合。当前我国高校虽设置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总体效果还未能让人十分满意反观国外很多高校并无专门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课程体系,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却做得很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将自己所需的民族精神、道德观念等意识形态融入各专业的知识教育之中。
最后,要建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目标机制,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本质。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则表现为思想政治素质,包含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协调和综合发展。为此,必须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来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二者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和谐有序的融合发展,从而推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 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
[2] 雷好利.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科学发展观[J].上海:党政论坛,2006.07s.
[3] 袁张帆、黄瑞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趋势:科学与人文的融合[J].南昌:江西社会科学.2010.7.
9.大学语文与人文精神 篇九
摘要:人文精神反映了人的内在价值和社会的普遍正义,是大学教育的灵魂。重建大学的人文精神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各类专业人才的办学目标,为人文精神的形成提供自由宽松的思想环境,建立有效的人文教育机制。同时,要注意吸收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
关键词:大学教
育,人文精神,传统文化,教育改革。
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的精神体现在《大学》提出的三纲领、八条目中,即以修身为教育之本,以止于至善为教育目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为己”之学。“为己”之学强调个人品德的完善、独立人格的养成和内在精神快乐的追求,以成就自己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为教育的根本目标,相当于现在的“德育”。但德育在现在的大学事实上已经蜕化成为政治教育,而政治教育不是德育,也代替不了德育,可以说德育早就边缘化了。现在有的学校提倡修身,开设修身课,有这种意识当然很好,不过提出的思想基础、出发点、实施方式和效果值得怀疑,因为德育需要建立在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长期积累的优秀成果上的,是人的普遍价值的民族性体现,不能离开文化的具体形式去凭空创造,也不能当作一门具体学科从外部移植,当然更不能搞复古主义那一套。然而,近百多年是革命和改革的时代,所革所改的对象主要就是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早就变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悠久,一所学校是百年老校,价值就在于有传统,只讲改革创新而不讲继承保守,把传统丢掉了,历史再长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可自豪的。改革应当针对僵化的制度和腐朽的观念,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那些东西,而不应当针对已倍受摧残的传统文化了。
我们现在迫切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整理、吸收和消化,将其中积极的有生命活力的因素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是把传统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融入大学的教育实践。这不仅仅是为了继承传统,而且更是现今的大学教育缺乏和急需的。例如,人们常关注的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就是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有机组成部分。有的人认为现代市场经济以竞争为主,需要加强的是专业技能和实用技术,而传统教育仅仅是过时的传统道德教育,应当丢到历史垃圾堆去。这种看法是极为片面的,传统教育尽管以德行养成为最高目的,但并不只是道德教育,更不只是道德教条的教育,而是包括技能、情趣、艺术、体质在内的全面性教育,相比而言,我们现在的教育才真正是片面的。如孔子四科有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六艺有礼乐书数射御,内容非常丰富,几乎囊括了当时的文化全体;又如传统的诗教,讲究“诗言志”、“兴观群怨”、“温柔敦厚”,涉及到高尚完美的心理、人格、气质的养成;就是似乎枯燥的礼教也有可借鉴的丰富资源,因为习礼过程在古代教育家看来还有舒张身体和坚固筋骨的功能,也就是具有做体操与培养文雅动作行为的作用,这些岂是道德教育所能概括了的。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则更鲜明地对照出传统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且不论追求实用技能与技术的趋向在大的方面造成由于忽视科学基础的教育和研究对国家长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隐患,就是在具体的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方面带来的弊病也是非常明显的。就业的压力、激烈的竞争、广泛的交往更需要健全的人格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做基础,不然很难适应现代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过去的学生在大学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一生中生活和工作很少有大的变化,而在现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社会,如果缺乏健康的人格和全面的心理素质,就会带来大量的个人和社会问题,这就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责任。因此传统以德行统领的个人全面素质教育模式就显示出它的现实意义。
也有些人虽然承认个人精神素质和德行的重要性,但又觉得德行教育与专业教育没有必然联系,认为两者要分开进行,从而在专业教育中排斥人文道德教育。这其实也是片面的做法。具体怎么样在专业教育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当然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因人文教育影响和降低专业教育,但在指导思想上决不能把它们当作两回事。古代的工匠和艺人在收徒授艺的过程中基本上就是以德行为首的,就小处说是职业道德,就大处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近年来大量披露的学术腐败、官员腐败、医疗腐败问题以及食品卫生问题,在一个健康的社会是难以想象的,而我们早就见怪不怪、熟视无睹了。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无疑与社会整体上缺乏人文道德意识有关,而现代教育漠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状况难辞其咎,应负主要责任。进一步说,以担负道统自命的古代知识分子还是政统的引导、制约和监督力量,他们不仅担负传播文化、培养人才的责任,而且还参加实际的政治管理和改良社会活动,并以学术研究活动探索与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中坚。我们现在强调建设民主与法治的国家,也应当继承这一“士”的优秀传统。这就是说大学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当是各类专业人才,而且也应当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著
名学者梅贻琦说大学不是有“大楼”之谓,乃是有“大师”之谓,我们也可以说大学不单是有“大师”之谓,乃是能培养“大人”之谓。“大人”是什么人呢?就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朱熹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①王阳明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焉。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也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②可见,“大人”之“大”在于他能实现人所固有的普遍内在价值,大学教育的根本在此,否则配不上“大”的称号。人的内在价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无论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因此,顾炎武区分开“亡国”与“亡天下”,只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不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因为“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③人性泯灭、道德意识丧失、人的内在价值和尊严的沦落就是亡天下,这是无分于时代、地域和民族的,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是所有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想追求和建立全球伦理或普世伦理就必定要以人的普遍内在价值为依据,不能简单地从各个文化、宗教、民族的伦理规范中寻找共同的戒律,因为所有戒律都具有历史性和境遇性,而人性是永恒的,只有在境遇中具体体现人性的戒律才是有生命的;人的内在本性要通过内向反省来认取,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仁义忠恕”之道可以为普世伦理的建立奠定人性论基础,这已经涉及到具体的伦理学问题,在此不必深论。近来,“以人为本”的提出、人权入宪的事实表明国家对人的普遍价值的承认和保护,可以说是历史的巨大进步,突破并超越了陈旧的思想体系。高等教育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改变以政治教育代替人文道德素质教育的状况,特别是在本科层面上建立独立而有效的人文教育体系,同时在进行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贯彻人文道德教育。如新闻专业要追求新闻的真实性,而不能炒作新闻、混淆视听;法学专业要追求正义的实现,而不能不辨是非、一味钻法律空子。总之,每个学科都有其“道”,也就是都有其学科精神和职业道德。
学科精神和职业道德以人性为基础体现了人的普遍价值,是人文精神的重要部分,但人文精神是个更广泛和全面的概念,它以人性的自觉与实践为核心贯穿在人生与社会的各个层面。一方面,在个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人文道德素质的人不会为了一己的私利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农民不会种出连自己也不会去吃的蔬菜粮食;商人不会偷税漏税、不讲信用;医生不会收取红包回扣、见死不救;官员不会贪污受贿、玩忽职守。另一方面,在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人文道德素质的人又是正义的守护者、权力的制约者和现实的批判者。如果没有正义,一个社会就无法维持,而正义的呼声与实现是人性的力量和文化的功能,文化则通过知识分子对权力的渗透和制约起作用。权力必须得到约束和监督,没有限制的权力必然导致社会的崩溃。在宪政尚未有效建立的时代,对政权的平衡主要依赖宗教和文化的力量。中国古代文化以儒家倡导的“道义”为灵魂,以“名教”为形式对政权进行规导、制约、监督和调节,起到象西方的宗教一样的政治作用。君权在表面上似乎没有限制,生杀予夺任由君主之喜怒,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君主只能“替天行道”,即遵守“道义”,否则就是“无道”之君,从而丧失权力的合法性。“道义”及其具体的“是非”准则是人的普遍固有价值的体现,是知识分子立身行事的法宝,不是任何强权所能垄断和取缔的。秦始皇“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试图用权力代替道义,用专制主宰是非,结果二世而亡,给后世统治者留下深刻的历史教训。柏拉图的“哲学王”理想曾激起无数知识分子的渴望和幻想,但他们不知道“哲学王”成为现实之日,就是他们的噩梦来临之时。政权一旦垄断了哲学,哲学就会堕落为暴政的工具;哲学若是拥有了权力,权力就会无限膨胀,失去控制。“哲学王”在实践中不仅会使政权成为独裁与暴政,而且会使“正义”异化为吞噬人的生命和灵魂的巨兽。西方中世纪政教合一的时代、法西斯文化专制的时代之所以是人类文明史的黑暗时代,就是因为宗教和文化失去了独立性,被权力所玷污造成的恶果。在我国,孔子幸亏仅是“素王”,否则也难免象王莽一样声败名裂;他能取得不可替代的伟大的历史地位,成为知识分子效法的楷模,就在于他表达了人类的普遍价值和社会正义,是文化的集大成者和独立精神的体现。文化的独立性是知识分子获得独立性的根据,而当伟大的政治领袖兼任伟大的思想导师的时候,知识分子就只能沦落为附在某种皮上的毛。丧失独立性的知识分子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仅仅是专业人员和一般文人,因为真正的知识分子还是现实的批判者,独立性是实现批判功能的必备前提。现实社会总是有缺陷的,真正的知识分子不屑于为讨好权力歌功颂德、用理论粉饰现实,他总是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格思考现实、揭露问题,对社会不合理现象、腐化现象进行无情的批判,并找出解决办法、指明方向。知识分子的独立性依赖于文化的独立性,文化的独立性在于体现人的普遍本性的人文精神的独立性。人文精神是文化的灵魂,是知识分子的灵魂,同样也是大学教育的灵魂,能不能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各类人才应当是衡量大学教育成败的决定性标准。
一所大学,不是想有“大师”就能有的,但如果要锐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一定能培养成的。现代社会尽管对权力的制约和对正义的维护主要靠健全的民主制度,然而制度的建立与运行离不开人的精神素质。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与近代启蒙主义的兴起和宗教势力被迫退出政权是同步的,文化的独立性及其人文主义精神是西方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知识分子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的反省和批判又是西方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种种问题,如民主政治的建立、法治国家的实现、文化事业的繁荣和社会风气的扭转,在在需要大量具有人文精神素质的各类专业人才,加强大学人文精神素质的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可叹的是,现在的大学教育却难孚众望。众多的大专院校正沉溺在建大楼、扩地盘、上层次、抓效益等急功近利的浮躁气氛中,把本已淡漠的大学之魂冷落一旁,屈从于世俗功利主义的浊浪下,丧失了自身的尊严。怵目惊心的教育腐败、层出不穷的学术违规和学生学习中的弄虚作假、论文抄袭现象,难道不是大学灵魂沦丧的征兆?缺乏人文精神的大学想要跨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无异于缘木求鱼、痴心妄想。因此,重建大学的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首先,确定“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和造就具有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为首要目标。大学的管理者在思想上要认清大学的性质、作用和地位,认识到大学是传播和创造文化的重要领地,而所有文化都以体现人的普遍价值、社会正义和美好理想的人文精神为灵魂,就是说都是“以人为本”的;“以人为本”应当成为大学办学的最高宗旨。尤其在我国,由于缺乏深厚的宗教传统和普遍的宗教组织,大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仅仅是一级文化教育机构,而且还是道义的担负者、理想的发源地和心灵的守护神,具有其他组织机构所没有的纯洁、崇高、超脱和神圣的独特地位,对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现在应当对大学教育的办学思路和目标做深刻反省,不能刚从政治运动的折腾中摆脱出来,就又淹没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不能只顾追求规模、档次、排名却忽视了大学教育的根本性质和目的。事实上,大学的声誉、质量和贡献最终要建立在具有人文精神的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建立在真正的知识分子的培养上。
其次,提供大学人文精神形成的必备条件。人文精神是文化长期发展的产物,但人文精神并不只是理论知识层面的东西,而是活在人的精神、品格和实践中的东西,如道德素质不是道德知识的理论认识,而是通过具体个人的道德实践表现出来的人格品质。所以,人文素质教育关键是有人文精神之个人的形成,而不是人文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即不能等同于人文学科的教育。人文精神的形成首先表现为思想大师的出现,这是个自然的过程,不可能由计划催生出来,但大学可以为大师的出现提供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自由宽松的思想环境。蔡元培主持北大时,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方针,在短期内迅速聚集并造就了众多的思想大师和学术大师,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至今为人们所称道。旧北大、旧清华的办学思路、模式和机制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为今天的大学改革所参照,而自由宽松的治学环境尤当首先效法。因为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不同的文化形式和类型,具有民族性、历史性和多元性,在如今世界文化多元互动的环境下,思想自由无疑是创造新思想、诞生新大师的先决条件。在没有思想大师的时代,人们靠基本的良知和文化熏陶维系人文精神;在思想大师出现的时代,人们的人文精神就会得到充实、提高与发扬,从而使社会风气得以净化,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同样,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也需要自由宽松的思想环境,而且还要有与人文精神形成相应的教育机制提供保障。
第三,改革课程体系,建立有效的人文教育机制。人文素质教育虽然不等于人文课程教育,但人文课程教育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因为人文精神主要是依靠人文知识负载和传达的。以前除了文科院系外,担负全校人文教育使命的主要是“两课”教学,现在大多理工类院校纷纷设置人文学院,积极寻求加强人文教育的有效模式。可是,其中有些院校的目的仅是为了建立独立的人文学科以求成为综合性大学,而不是为了全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然而,“两课”教学的局限性早已暴露无遗,探索和建立全校范围的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文教育机制已经刻不容缓。在目前情况下,可先做以下几点工作:
一、对“两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改革,突出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因素;
二、选定一些人文基础课程为全校通选课或必修课;
三、各专业设立反映本学科学术精神和职业道德的课程;
四、形成经常性的名师交流和讲座制度;
五、鼓励教师或学生成立独立的学术和文体社团组织;
六、建立高水平的学生心理、生活、学习和就业辅导咨询机构,等等。在实践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比较吸收,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逐步健全完善而有效的人文精神素质教育机制。
最后,要特别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遗产必将在人文精神教育的重建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新时代人文精神的形成是否以传统优秀文化为主要资源决定着新的民族时代精神建设事业的成败。上个世纪前半期出现的众多思想大师、学术大师和科学大师多数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惊人的学术成就并成为令人景仰的大师就在于他们是具有人文精神的真正的知识分子,在他们身上聚集了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结合的精华。而上世纪的后半期至今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师,整个社会不仅政界、商界而且学界的不良风气有增无减、精神失守;深究其因,也许过去对传统文化的过度批判是最重要的原因。
------------------
①朱熹:《大学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页。
②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68页。
③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岳麓书社,1994年,第471页。
TheiritofUniversity
Atract:Humanismreflectsnatureofhumanbeingandjusticeofsociety.Itistheiritofuniversity.Torecotructhumanisminuniversitymustrequestuniversityhavingtheideaofhumanismandthegoalofeducatingstudenttobecamearealintellect,havingfreesurroundingsforforminghumanism,havingtheeffectiveteachingmechanismofhumanity,andmusttakeadvantage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
【大学语文与人文精神】推荐阅读:
大学语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意义论文07-02
大学语文思考与练习五09-07
学习目的与大学精神09-27
暨南大学大学语文09-22
大学语文陕西师范大学08-02
大学语文考点07-17
大学语文诗歌对比06-23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06-25
大学语文复习2011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