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设项目投资

2024-07-27

浙江省建设项目投资(共8篇)

1.浙江省建设项目投资 篇一

行业、项目用能工艺技术复杂程度

调整系数

八大高耗能行业(石油化工、化学原料、化学纤维、印染、造纸、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冶炼与压延、电力)

1.15-1.3

具体收费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工作要求和工作量由委托双方在上下浮动20%的范围内协商确定。

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收费应当遵循公开公正、诚实守信、自愿有偿的`原则,委托方可自主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机构,评估机构接受委托,应与委托单位签订合同,明确具体收费标准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以上规定自11月1日起执行,执行中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反映。

2.浙江省建设项目投资 篇二

BT模式做为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逐步地在各地区推广和普及。

浙江省基础建设投资集团作为浙江省省内从事BT投资建设的龙头企业,随着BT模式的快速发展,承建了越来越多的民生公建项目,同时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工程质量的管理矛盾也日益突出。

1 BT项目管理的难点与特点

1.1 我国BT工程建设管理尚不健全、不规范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BT管理模式的法律法规。BT项目承办人兼顾投资人及项目管理者,甚至施工承包人多重身份,打乱了传统的甲方、乙方的合作秩序。项目管理、施工控制、监理监管,如何有效发挥等问题都未明确和规范。管理模式和管理秩序不健全、不规范,不统一,给全面的质量管理的有效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2 BT项目社会效益大,工程质量要求高

往往引入BT模式的基础建设项目都是当地一些涉及民生的项目和工程,社会影响大。工程的质量深受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尤其是老百姓的高度关注,因此工程质量要求高,成了BT项目的一大特点。

1.3 集团承接BT项目分布散,专业领域不同、规模大小不一,管理效率低

集团公司承接的BT项目分布全省各个市县和地区;项目涉及房建、公路桥梁及水利等各个专业领域;项目规模大小不一;人员配备不同,管理水平的差异,及区域特点的差异造成管理资源分散,不利于质量管理的效率的提高。

2 BT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

2.1 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BT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要求: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的架构体系。建立由公司副总牵头领导,工程管理部组建“质量管理指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BT项目部成立质量管理责任制为主体的“质量管理小组”实行分项目管理的质量管理体系。

2.2 质量管理指导小组

质量管理指导小组主要负责制订质量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协调和指导BT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指导和处理重大质量事故,并定期对项目部进行检查、考核,监督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2.3 各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组

BT项目部根据公司质量管理要求成立质量管理工作组。各BT项目质量管理工作还是基于现行的监理—施工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虽然体系中明确了质量管理工作组的人员组成及专业要求,鉴于实际各项目部参与日常管理人员的配比和专业分工,要实现全满员,全专业设置是不现实的。因此为了保证各项目部质量管理工作能有效开展,其实质就是借助参建各方的质量管理资源,进行各BT项目工程质量的强化管理。

2.4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详见图1)

3 精化质量管理流程及推广

3.1 质量管理流程的完善

为响应从严把控、精确化、高标准的质量管理的要求,积极引入精益化的质量管理理论,着重加强事前控制:包括对人员资质和管理能力的评估、施工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材料设备进场及施工样板的评审和验收等,同时还积极收编了与之配套的各种质量管理台账如:《图纸会审纪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内部审批表》等;规范和丰富事中、事后控制内容,并编制各专业,比如:房建、市政等质量验收操作指导手册。

3.2 质量管理流程的简化

总结了公司旧有质量管理制度不能有效开展的经验,积极征询,尤其是参与一线管理的项目部人员的意见:保留质量管理制度的原设计初衷:精益化的要求,各种管理理论;简化各种管理流程及管理台账,比如将事中控制的《质量管理台账》与进度管理中《项目管理日志》相整合,减少重复工作。将《工程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单》合并入《项目巡查记录表》中,利用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管理台账进行控制。将质量管理台账设计中的“八表三单”简化为“四表一单”,利于质量管理工作在项目部中的推广和实施。

3.3 结合信息化管理理论开展质量管理

在质量管理工作试点中,公司选中了某安置房建设项目,该项目也是实施工地信息化管理的重点项目。通过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发现了两起材料不合格事件,一起柱模板炸膜并私自处理事件,一起构造柱连同框架一同浇筑事件。由于安置房项目深受安置拆迁当事人的关注,在几起质量事件中,相关当事人也都在较早的时间发现了有关问题。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监控,让项目部管理人员及时收集到第一手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及时的进行通报和处理,有效的进行了危机管控,不仅保证了工程的质量,而且使事态不致扩大化,减少了负面的社会影响,也树立起了集团公司对工程质量负责的良好口碑。

4 质量事故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在质量管理工作试点的实施过程中,恰巧在另一安置房项目发生了较大面积的高层混凝土浇筑缺陷的质量事故,并由此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关注,一度使工程处于停顿状态而无法恢复。

根据项目部上报的情况,依据质量管理制度的要求,首先组建了质量事故处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了笔者在内的一干人等)奔赴现场。

依据工作流程,首先开始调查取证。根据各种资料及存证的分析和研究,基本得出质量事故的原因:振捣不到位,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在钢筋较密的部位,发生离析,骨料分离,跑浆严重,形成空洞,导致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然后,小组成员组织了设计方、监理方及施工方四方会议研究质量缺陷修补技术方案。包括:分层振捣、添加微膨胀剂、水泥注浆法补强、加强修复后的养护等技术措施。最后,形成了《工程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和《处罚意见》。分别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拆迁指挥部、质检站及村民代表附送相关函件,并采取了一些危机管控的解释工作,重拾了各方对工程实施的信心。为后续复工和赶工营造了必备的条件,也检验了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事故处理中的有效性。

5 结论与建议

通过所有参与人员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管理体系,整体改观了集团BT项目的质量管理现状,也及时对工程建设中的质量事故进行了处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做为一种新体系的初步探索,还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

(1) 集团承建的BT项目范围涉及房建、公路、桥涵及水利各专业领域,希望通过一种体系一次性地涵盖所有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不现实的,还应结合各个专业和项目的特点,分专业、分项目进行充实和改进。

(2) 集团承建的BT项目多,分布区域广,因此只通过集团至上而下的直线管理,显然管理效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加强各BT项目内部管理关系的进一步梳理,发挥各部门、各参建单位的优势,积极地参与到BT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中来。

(3) 危机管控的意识和措施仍需完善和加强。工程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是毋庸置疑的,尤其在当下,社会各界对切身利益相关项目的工程质量是非常关注的。若出现了工程质量事故不加及时的处置,会延误处理质量事故的最佳时机,错失减少损失的机会,同时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关注,将事故上升到事件的高度,甚至影响到工程的继续实施。因此加强对危机管控的研究也是今后质量管理方面的一大课题。

参考文献

[1]陈湘生, 编著.《深圳地铁5号线BT模式建设管理研究与实践》 (2011-06人民交通出版社) .

[2]集团的项目管理手册.

3.浙江省建设项目投资 篇三

李 勇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国内的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和升级;劳动力市场开始出现工资上涨和用工短缺的局面;资源需求日益扩大;人民币汇率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对外贸易摩擦屡屡发生。

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中国的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考验更为严峻。从历史和其它国家的经验来看,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民营企业获取新的发展机遇的重要途径。目前,浙江省是国内民营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比较早,企业数量相对较多,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的省份之一。因此,本文通过评析浙江省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力图为我国民营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一些启示。

一、浙江省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概况

《200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者中,中央企业及单位仅占5.6%,各省市的投资者占了94.4%。其中,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上海、黑龙江六省一市的境内投资者数量占总数的70.2%;浙江省的境内投资者数量最多,占22%;七成的私营企业投资者来自浙江、福建两省。从设立境外企业数量看,中央企业和单位占19.6%,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北京、福建、上海、河南、黑龙江七省两市的境外企业数量占境外企业总数的六成,其中浙江省是中国拥有境外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此外,根据浙江省外经贸厅课题组的《浙江境外投资创业现状的调查》,截至2003年底,浙江省经审批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1382家,位居全国首位;投资遍及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总额6.09亿美元,其中我方投资额4.45亿美元,每年带动出口15亿美元。浙江省企业境外投资的领域除一般性贸易投资外,投资项目涉及轻纺、机械、电子、化工、医药、建筑、专业市场等行业。浙江省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后到1999年之前,主要是通过在境外窗口公司设立分支机构,了解海外市场。1999年,浙江省提出了“两个推动”,即推动本省制造业等优势产业到境外投资,积极开展加工贸易;推动省内商品专业市场到境外设立分市场,开展跨国经营。此后,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受政府推动,开始加速发展。现阶段,浙江省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全面推进时期,投资规模、企业数量、涉及行业领域、投资方式都在不断发展。

二、浙江省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评析

(一)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

“块状经济”专指以制造业为主体,具有产业集群特征,富有浙江特色的区域经济形态。“块状经济”表现为以某一行业的骨干企业作为龙头,以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家庭工厂配套协作为基础,在某一区域内形成的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和现代化生产的企业群体。绍兴的轻纺、领带、袜业,宁波的服装、机电、塑料,嘉兴的皮革、建材,温州的皮鞋、低压电器,萧山的汽车配件和永康的小五金等,都是浙江省具有鲜明特色的“块状经济”。

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浙江省民营企业也通过实施“块状经济”,采取集群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创造“走出去”的整体竞争优势。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载体就是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兴建的海外工业园区,其中既包括浙江省民营企业投资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如华立集团与泰国安美德集团在泰国东部海岸创立的泰中罗勇工业园,康奈集团牵头建设的俄罗斯乌苏里斯克远东康吉工业园等;也包括民营企业自发到国外开办的工业园,如越美集团投资的越美(尼日利亚)纺织工业园等。

单个民营企业势单力孤,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等多方面的制约,仅仅依靠自身力量进行跨国经营难度很大。而采取集群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可以实现专业化分工和相互协作;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和服务共用;增强对外谈判能力,节约采购成本;降低海外投资风险,避免恶性竞争。海外工业园区的建立,可为民营企业实现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搭建一个良好的信息提供与运营服务的平台。

(二)开展境外生产加工

浙江省的传统优势行业,如机械、轻工、纺织服装、建材冶金和电子等,普遍存在着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同时面临着国内需求饱和,需求层次升级和出口产品贸易壁垒不断增加的双重困境。因此,浙江省的民营企业纷纷通过开展境外生产加工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为在国内已经处于饱和状态的产品寻找海外市场并转移过剩的生产能力,同时带动国内技术、设备、零部件和劳务的输出。例如,浙江省平湖茉织华实业集团投资250万美元在约旦创办织衣厂,1999年获得批准,当年就派出250名中方员工,并出口了220万美元的设备和材料。宁波海天机械公司已在土耳其、加拿大、墨西哥等多个国家设立了境外加工企业,已成为亚洲举足轻重的塑料机械生产商。

民营企业在境外投资兴建生产加工企业,可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配置和原产地的多样化,减轻国内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转移本地传统优势产业的过剩产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面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开展境外生产加工,可以有效地规避贸易壁垒,缓解贸易摩擦,并且利用东道国提供的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此外,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还可以借助发达国家给予东道国的外贸优惠条件进入第三国市场。

(三)构建海外营销网络

浙江省的民营企业为实现“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空间,积极构建海外营销网络,形式包括海外销售办事处、贸易公司、连锁店、贸易中心等。其中,最具有浙江特色的就是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商品专业市场和海外商城。而一些在国内已具有品牌优势的浙江省民营企业,也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营销网络,推广自主品牌。例如,康奈集团从2001年开始,就在意大利、法国、美国、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康奈皮鞋专卖店(柜)。此外,通过实施海外并购,也可以获得外方企业已有的成熟销售网络。例如,万向集团曾经以代工方式,借助美国舍勒公司的销售渠道进入北美市场,后期万向集团通过并购经营陷入困境的舍勒公司,得以直接掌控舍勒公司的市场网络。另据报道,到2012年,浙江省要在境外建设50个省内优势行业的地区营销总部,重点扶持100家龙头企业建设营销网络,其功能主要是自主品牌推广、营销接单、售后服务和物流配送。

商品专业市场和海外商城已成为浙江省民营企业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的桥头堡,降低了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成本和风险;通过构建海外销售网络,推广自主品牌,则可以占领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并购国外知名品牌及其销售网络,可以利用已有的成熟销售网络,迅速打开国际市场,改变民营企业以往从事贴牌业务的代加工地位,并获取定价权。地区营销总部虽然是由龙头企业承建的,但也能带动相关配套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走出去。

(四)设立境外研发机构

为积极利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的诸多优势,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已经开始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2001年,华立集团为进入通信高端业务,动用巨资收购了飞利浦的CDMA研发机构,并且拥有了在美国、加拿大的CDMA的实验室和境外创新团队。尽管这一并购未能实现预期收益,但它却开创了我国民营企业从事境外研发的先河。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的浙江省民营企业主要还是少数行业龙头企业,如万向集团,康奈集团、奥康集团等,主要方式是并购海外企业或其技术部门,新建独立研发机构和设立合资境外研发机构等。

浙江省民营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的主要目的无疑在于获取技术、服务于市场需求,提升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实力。此外,投资于海外研发机构,利用国外的技术和人才,还可以提升浙江省传统制造行业的创新能力。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浙江省的许多民营企业主要还是依靠成本优势,而发达国家的一些同类企业虽然经营陷入困境,却仍拥有完整的研发团队。通过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将海外技术资源与浙江省的制造能力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传统制造业领域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

(五)实施海外并购

随着企业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浙江省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也在逐步升级,一些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已经开始实施海外并购。万向集团收购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AI,不仅获得了被收购方的专利技术,提升了制造能力及产品档次,而且还获得了品牌和销售渠道。纳爱斯集团通过收购获得多家香港日化企业的知名品牌,为开拓国际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浙江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德国自动裁床设备制造企业Bullmdr和Topcut,一举跻身世界缝纫机中高端领域,并缩短了进入欧美市场的通道。

现阶段,民营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人才缺乏,研发水平低、没有知名品牌,单纯依靠低成本优势,而实施海外并购,是民营企业实现转型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海外并购,可以获取有效的人力资源和国际知名品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此外,实施海外并购还可以减少投资成本,借助现成的经营网络和社会关系,迅速打开国际市场,降低管理难度和经营风险。

三、几点启示

中国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难免会遇到诸多问题。虽然浙江省民营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比较早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同样遭受到了很多挫折与失败,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汲取。从浙江省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来看,民营企业同样具备从事跨国经营的条件与能力,选择什么样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则应遵循以下一些主要原则:

第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民营企业虽然不具备跨国公司那样的垄断优势,但在资金、技术、管理和品牌等方面已具备了可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发挥的比较优势。例如,相对于欠发达国家来说,浙江省民营企业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比较优势较为明显,通过开展境外生产加工,就充分利用了民营企业的生产能力和适用技术。对于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凭借资金优势、过硬技术和知名品牌,实施海外并购和自主品牌推广,就在发挥比较优势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了这些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

第二,集群式规模化发展。民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资金有限,承受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能力不强,而采取集群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则可以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并降低风险。浙江省民营企业通过创办并依托海外工业园区,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就有效地增强了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通过建立境外商品专业市场和海外商城,则为浙江民营企业“抱团”走向国际市场搭建了平台,并加速了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第三,循序渐进地逐步推进。为避免盲目性和降低风险,民营企业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浙江省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多是从设立境外贸易窗口开始,先熟悉国际市场,再到开展境外生产加工、构建国际营销网络和设立境外研发机构等实体性投资,乃至实施海外并购。这种循序渐进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有利于民营企业逐步积累跨国经营的经验,从而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率。

第四,注重培育国际竞争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仅仅依靠低成本优势,已经不能满足民营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也与我国努力寻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相违背。因此,民营企业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应注重培育国际竞争力。浙江省民营企业通过设立境外研发机构、构建国际营销网络和实施海外并购等方式,学习和获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广自主品牌,就有效地促进了民营企业的转型和产业升级,并提升了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民营企业必须权衡利弊得失,结合企业的自身特征和发展战略,细致分析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认真评估各种风险,积极而谨慎地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最终实现民营企业成功“走出去”。▲

[1]章垚鹏,徐滢,张勤.企业对外投资的“双轨模式”——基于浙江企业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5:(8).

[2]胡日东,衣长军.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价值链区位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8:(3).

4.浙江省建设项目投资 篇四

黑龙江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

工程招标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招标活动,维护政府形象,建设阳光工程,实现黑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建管中心)在工程建设中的控制工期、造价、质量的工作职能,结合我省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各部委、省、市有关工程招标规定制定。

第三条 建管中心受省政府委托,负责组织省政府投资500万元以上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招标及与项目建设相关的勘察、设计、监理招标工作。

第四条 工程招标活动实行监、管、办、审相分离的工作机制,省监察厅驻省直机关局纪检监察室对招投标全过程实施监督,建管中心招标采购部门负责招标工作的审查管理,受托招标代理机构负责招标工作的组织,依法产生的评标委员会负责对投标单位和投标文件进行评审。

第二章 招标工作准备

第五条 工程招标工作应在工程批准立项手续完备、设计图纸齐全、招标方案履行审批手续后进行。

第六条 工程招标前,成立招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招标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和处理招标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 工程招标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招标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方案进行,可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等方式。

第八条 工程招标前,根据拟招标项目情况由合同造价管理处或委托造价咨询机构编制施工图预算或标底。对于施工图预算或标底超出设计概算幅度较大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应组织设计单位或专家修改、优化设计文件,使施工图预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后,方能组织招标。

第九条 建管中心依据有关规定由招标工作领导小组自行择优选择招标代理机构,并同其签订委托招标代理合同。

第十条 招标代理机构编制的招标文件通过建管中心审查通过后方能发售,招标文件依据批准的概算和施工图预算设置招标控制价和采用工程量清单。推行电子投标、电子评标、电子监察和计算机辅助评标方式。招标、投标和评标全过程在公开透明的条件下运行。合同形式可采用单价合同或总价合同。

第三章 招标代理机构职责及要求

第十一条 招标代理机构受建管中心委托,依据委托代理合同组织招标、开标和评标,并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业绩;

(二)有与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硬件设施;

(三)在以往招标代理工作中无违法违纪行为和较严重的工作失误。

第十二条 招标代理机构接受建管中心招标代理业务后,应主动了解受托工程项目的情况,并同建管中心及时签订委托招标代理合同。

第十三条 招标代理机构必须在建管中心委托的范围内承担下列招标事宜并接受建管中心和纪检机构的监督:

(一)拟定招标方案、发布招标公告、编制和出售招标文件及资格预审文件;

(二)审查投标人资格;

(三)编制标底;

(四)组织现场踏勘、开标、评标,协助定标;

(五)接受委托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 招标代理机构不得无权代理或越权代理,不得接受同一招标项目的投标代理和工程咨询业务;

第十五条 工程招标代理费的计取标准和方式在双方签订的委托代理合同中约定,原则上由中标单位按中标价和代理合同中约定的比例缴纳,在招标文件中加以明确,投标人在投标报价时应予以考虑;

第十六条 招标代理机构发布招标公告、发送投标邀请书、出售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发送中标通知书必须经建管中心和监督机构审查同意。

第四章 投标人确定

第十七条 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由招标代理机构依据有关规定发布招标

公告,同时在建管中心网站()发布招标信息,并按规定程序和标准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原则上向不超过7家、不少于5家资格预审合格单位发送资格预审合格通知书,准予购买招标文件,参与投标。第十八条 采用邀请方式招标的,由建管中心招标采购办公室从以往登记审查合格的施工单位目录中选择拟邀请投标单位名单,报请招标工作领导小组审查批准后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发送投标邀请书。投标单位应控制在3~5家范围以内。

第五章 投标、开标、评标

第十九条 投标人必须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参与投标,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做出响应并向建管中心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提交投标保证金。投标保证金采用现金或现金支票。

第二十条 开标由建管中心或招标代理机构主持,在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职务犯罪预防部门的监督下进行。

第二十一条 开标地点和时间按照建筑市场管理有关规定或由招标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并在招标文件中注明。

第二十二条 参加评标会议人员应由招标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在评标过程中提出意见或建议须征得评标委员会同意。评标委员会有权制止对评标工作有影响的言论,对不遵守评标纪律的人员有权责令其离开评标会场。列席人员不得参与评标工作,若评委咨询其有关问题,只能对提出问题进行答复,不得有倾向性言论。

第二十三条 评标委员会由建管中心、使用单位代表和有关经济技术方面的专家组成。评标专家由招标代理机构在建管中心和省直机关局纪检监察人员监督下开标前1小时随机抽取。

第二十四条 评标专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评委资格:

(一)评标过程中有明显倾向性,经监督人或评标委员会主任制止仍不改正的;

(二)打分明显不合理,经监督人或评标委员会主任纠正不加以改正的;

(三)煽动其他评委倾向某一投标人的。

第二十五条 评标过程中出现所有投标报价超概算、疑似串标、投标单位少于3家等特殊情况,在征得多数评委同意后,或在评标工作过程中有明显不公正现象及监督部门提出异议评标委员会解答不清楚的,建管中心代表有权宣布休会,并向招标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第二十六条 评标工作结束后,评标委员会要出具评标报告,按顺次确定1~3名中标候选人。并在建管中心和招标代理机构网站公示3天。

第六章 投标文件复核、澄清、定标

第二十七条 投标文件澄清工作由建管中心招标采购办公室和合同造价管理处或委托造价咨询机构,对评标委员会确定的中标候选人按建管中心《中标候选人投标文件复核澄清办法》规定进行复核澄清。

第二十八条 项目中心与中标候选人双方签字认可的投标文件澄清纪要经项目中心领导审批后,招标代理机构负责发送中标通知书,确定中标单位。

第七章 惩戒与奖励

第二十九条 投标单位在招投标过程中出现围标、串标及其他违法行为,经评标委员会和监督检查部门确认属实后,除按国家、省、市有关法规追究其法律责任外,建管中心取消其政府投资项目再次投标资格。

第三十条 对在招投标过程中工作表现突出,投标文件编写认真,施工过程中积极配合,工程质量优良的投标单位,后续政府投资项目招标优先通知和邀请。

第八章 风险防范

第三十一条 招标文件编制完成经建管中心审查后,报立项批准部门和省监察厅审批,审批后方能向投标单位发售。

第三十二条 严格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合理划分标段,科学设置招标控制价及评标办法和评分细则,按立项批准文件确定的招标方式组织招标。第三十三条 评标专家由建管中心、监察部门和招标代理部门三方在开标前1小时通过评标专家库随机抽取,资质审查和评标工作由评标委员会主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评标工作。

第三十四条 招标代理机构应在评标委员会确定中标单位次日前将中标结果在网上公示,并将评标结果通知所有投标单位。

第三十五条 中标单位应在取得中标通知书28日内同建管中心签订合同,并按招标文件规定缴纳履约保证金。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以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为准。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建管中心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通过之日起执行。

5.浙江省建设项目投资 篇五

浙政办发〔2010〕35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零一零年八月二十四日

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管理,从源头上杜绝能源的浪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全社会节能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节能评估是指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专业分析和评价,并提出节能评估报告的行为。本办法所称节能审查是指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进行审查,形成审查意见的行为。

第三条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及以上或年用电量30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应当进行节能审查。其中,工业项目由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负责;民用建筑项目由政府管理建筑工作的部门负责;交通运输项目由政府管理交通运输工作的部门负责(以下简称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

前款规定以外的工业投资项目是否进行节能审查,由各设区市、县(市、区)政府确定。

第四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行分级管理。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或年用电量60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审查,由省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范围负责。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在3000吨至5000吨标准煤或年用电量300万千瓦时至600万千瓦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审查,由各设区市、县(市、区)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范围负责,具体权限划分由各设区市政府确定。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及以上或年用电量30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意见,应当由负责节能审查的部门报省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备案。

第五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意见作为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项目申请报告或者批准开工建设的前置条件,并作为项目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的依据。

按规定应当进行节能审查而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核准的机关不得审批或核准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第六条县级以上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的实施和监督。

第二章节能评估和审查

第七条按规定需要进行节能审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机构编制该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建设单位和节能评估报告编制机构共同对节能评估报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

节能评估报告编制机构由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实行备案管理。

第八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评估依据;

(二)项目概况;

(三)项目遵守有关节能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四)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以及项目对所在地能源供应情况的影响;

(五)项目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情况;

(六)项目用能方案、用能工艺和用能设备;

(七)项目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效率及能源管理情况;

(八)项目节能措施及效果评估;

(九)节能措施建议;

(十)结论。

第九条按规定需要进行节能审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或申请备案时,应向同级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或有关部门报送节能评估报告提请节能审查。

第十条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或有关部门认为建设单位提交的节能审查申请材料齐全的,应当出具受理通知书;需要补充材料的,应在3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

第十一条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或有关部门受理节能审查申请后,根据项目能源消费量和复杂程度等情况,可委托专业机构或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在10个工作日内形成节能评审意见,为节能审查提供参考。

第十二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审意见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概况;

(二)节能评估依据是否准确适用;

(三)节能评估报告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四)节能评估报告的项目用能分析是否全面客观准确、评估方法是否科学,评估结论是否正确;

(五)节能评估报告提出的措施建议是否合理可行;

(六)节能方面的补充建议;

(七)评审结论。

第十三条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或有关部门应在受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节能审查意见。

第十四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意见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本省有关节能的产业政策等规定;

(二)项目用能总量以及用能种类和结构是否合理;

(三)项目是否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节能设计标准和规范,单位建筑面积、设备、工艺和产品的能耗是否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以及有关能耗指标是否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四)项目设计是否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节能新技术,耗能结构、主要用能工程(动力、空调通风、电气照明等)节能设计是否合理;

(五)有无采用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落后工艺、设备;

(六)法律、法规以及省政府规定需要审查的其他事项。

第十五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通过后,项目地点、建设规模、用能结构、用能工艺等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节能审查意见规定的水平10%以上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编制节能评估报告,并重新申请节能审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通过后,两年内未开工建设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编制节能评估报告,并申请节能审查。

第三章监督和管理

第十六条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设计、施工及投入使用过程中,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或有关部门负责对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竣工后,应当向负责该项目节能审查的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或有关部门申请节能验收。

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或有关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节能验收,出具节能验收意见。

第十八条建设单位以项目分拆、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节能审查意见的,由作出该节能审查意见的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或有关部门予以撤销。

第四章责任

第十九条对未进行节能审查或者未能通过节能审查,擅自开工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由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或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造;逾期未改造的,责令停止建设。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未通过节能验收投入使用的,由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或有关部门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改造;不能改造或者逾期未改造的,由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或有关部门报请同级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国家工作人员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或核准、节能审查、节能验收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按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各市、县(市、区)政府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实施后,国家出台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6.浙江省建设项目投资 篇六

内容简介:

浙江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之一,正努力打造“文化大省”。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相继成立了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浙江影视集团等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并且通过举办中国国际动漫节、打造“中国动漫之都”等,加大对动漫产业的扶持力度,使动漫产业成为浙江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浙江省动漫产业发展迅猛,2008年浙江省国产电视动画片产量为28部18411分钟,比2007年增长80%以上,排名由全国第五升至第三。杭州漫奇妙动漫制作公司和浙江中南集团卡通影视有限公司分列全国动画生产十大机构第三和第六位。从城市排名看,杭州市以27部17411分钟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长沙市。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动画产业园则以24部16886分钟产量跃居为全国排名第一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2009年浙江省完成动画片43部32758分钟,位居全国第二,《天眼神牛》等9部作品被国家广电总局推荐为向全国播出的优秀动画片。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浙江省一些以出口为主的文化和工艺品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动漫企业也压力重重。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动漫企业借助原创动漫作品的品牌形象拓展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双赢。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浙江省动漫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七章。首先介绍了动漫的相关定义、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概况等,接着分析了浙江省动漫产业的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杭州动漫产业的发展。随后,报告对浙江省动漫产业做了基地建设分析、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和投资分析,最后分析了浙江省动漫产业的未来前景。您若想对浙江省动漫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浙江省动漫制作,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报告目录:

第一章 中国动漫产业分析

1.1 动漫产业概述

1.1.1 动漫的基本定义

1.1.2 动漫产业的相关概念

1.1.3 动漫作品概述

1.2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概况

1.2.1 动漫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1.2.2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因素分析

1.2.3 我国动漫业日益走出散户时代

1.2.4 动漫产业成版权交易市场新热点

1.2.5 中国国学动漫产业悄然升温

1.3 2009-2010年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1.3.1 2009年政府助力动漫产业快速发展

1.3.2 2009年中国动漫出版渐成规模

1.3.3 2009年中国动漫业发展关键词

1.3.4 2010年我国动漫产业展现全新发展格局

1.4 中国动漫产业的战略模式

1.4.1 动漫产业发展战略模式的必要性

1.4.2 国际动漫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模式和发展规律

1.4.3 创建我国动漫产业战略模式的探讨

1.4.4 动漫产业发展模式要处理好五方面的关系

1.4.5 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的主要战略部署

1.5 中国动漫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5.1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四大软肋

1.5.2 中国动漫业面临四重威胁

1.5.3 中国动漫业要加快产业化速度

1.5.4 中国动漫产品需要实行分级制度

1.5.5 国内动漫行业发售环节策略剖析

1.5.6 促进中国动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第二章 浙江省动漫产业分析

2.1 浙江省动漫产业发展概况

2.1.1 浙江动漫产业发展综述

2.1.2 浙江动漫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1.3 2008年动漫产业持续走热成为浙江普遍现象

2.1.4 浙江动漫业联手应对金融危机

2.2 浙江动画业发展分析

2.2.1 2009年浙江动画片生产位居全国前列

2.2.2 2009年浙江宁波成功制造中国首部大型动画纪录片

2.2.3 动画片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模式解析

2.2.4 浙江动画产业发展出路探讨

2.3 浙江省漫画业发展概况

2.3.1 2007年浙江出现首家“漫画工厂”

2.3.2 2008年浙江推出全彩漫画版《天龙八部》

2.3.3 浙江隆重举办改革开放30年漫画展

2.4 浙江省动漫衍生品行业发展综述

2.4.1 浙江义乌着力培育玩具动漫衍生产业基地

2.4.2 浙江玩具企业灵活运用动漫作品转型升级

2.4.3 云和木制玩具携手杭州动画产业基地开创动漫玩具

2.4.4 浙江太子龙推广动漫+服装运营模式

2.5 浙江省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

2.5.1 产业链缺失且观念落后

2.5.2 动漫产品内容单一

2.5.3 动漫产业投入产出严重失衡

2.6 浙江省动漫产业发展的对策

2.6.1 进一步完善产业链

2.6.2 加强动漫的品牌建设

2.6.3 加大对龙头动漫企业的培育

2.6.4 实现投资方式和投资主体多元化

2.6.5 加强行业协会建设

第三章 杭州市动漫产业分析

3.1 杭州动漫产业发展的背景和优势

3.1.1 发展背景

3.1.2 发展优势

3.1.3 基本做法

3.1.4 动漫产业与杭州产业结构调整

3.2 杭州市动漫产业发展概况

3.2.1 杭州动漫产业已占据领先地位

3.2.2 杭州动漫产业成为资本竞争焦点

3.2.3 2009年杭州市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概况

3.2.4 从中国国际动漫节透视杭州动漫业的发展

3.2.5 杭州动漫游戏产业发展重点及主要任务

3.3 杭州市动漫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3.3.1 杭州市动漫产业存在诸多问题

3.3.2 杭州动漫游戏业发展的问题

3.3.3 进一步发展杭州动漫产业需注意的几个关系

3.3.4 杭州市进一步发展动漫产业的建议与对策

3.3.5 加快发展杭州动漫游戏产业的保障措施

3.3.6 杭州动漫产业的整合营销策略探讨

第四章 浙江省动漫产业基地发展概况

4.1 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4.1.1 基地简介

4.1.2 主要作品介绍

4.1.3 杭州国家动画产业步入规模化发展

4.1.4 杭州动画产业基地服务平台已基本成型

4.1.5 杭州动画产业基地逐步加强海外合作

4.2 宁波国家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基地

4.2.1 基地简介

4.2.2 主要作品介绍

4.2.3 宁波动漫产业发展特色

4.2.4 宁波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发展展望

第五章 浙江省动漫产业重点企业

5.1 浙江中南集团卡通影视有限公司

5.1.1 公司简介

5.1.2 中南卡通打造中国首部三维动画片

5.1.3 2008年中南卡通取得丰硕成果

5.1.4 2009年中南卡通成就斐然

5.2 其他企业介绍

5.2.1 浙江时空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5.2.2 浙江太子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5.2.3 杭州漫奇妙动漫制作有限公司

5.2.4 杭州玄机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5.2.5 宁波水木动画设计有限公司

第六章 浙江省动漫产业投资分析

6.1 动漫投资的基本形式

6.1.1 个人投资机动灵活

6.1.2 种子基金一荣俱荣

6.1.3 风险投资长线大鱼

6.1.4 企业并购已经在望

6.2 动漫产业投资潜力

6.2.1 资本向动漫产业聚集

6.2.2 中国动漫产业成为国际投资热点

6.2.3 民间资本争相涌入动漫产业

6.3 浙江省动漫产业的投资环境及概况

6.3.1 浙江省积极奖励影视动画创作

6.3.2 杭州出台扶持动画产业发展优惠政策

6.3.3 杭州创业投资引导基金300万元跟投动漫

6.3.4 浙江民资纷纷涉水动漫产业

6.4 动漫产业投资机会、风险及建议

6.4.1 动漫衍生产品机会多多

6.4.2 卡通流行带来的投资商机

6.4.3 动漫投资的政策风险

6.4.4 动漫原创存在的风险

6.4.5 动漫企业融资建议

第七章 浙江省动漫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7.1 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7.1.1 我国发展动漫产业面临的机遇与空间

7.1.2 动漫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7.1.3 未来动漫产业发展政策的着力点

7.1.4 未来5年将是中国动漫产业黄金期

7.2 浙江省动漫产业发展前景与规划

7.2.1 浙江省网络文化(动漫)市场发展目标

7.2.2 杭州市动漫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7.浙江省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策略研究 篇七

一、浙江省养老保险发展概况

浙江省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高龄化显著。据《浙江省2011年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显示,本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17.25%, 约823.23万人,在过去5年间,以年均4.07%的速度增长。其中,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5年间年均增长5.25% ,达126.6万人。高龄老人增速明显快于老年人口增长。目前,浙江省每百人中有17人是老人,每百名老人中有近25名是纯老家庭人口,有9名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养老保险制度供给压力大。

2011年,全省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新增216万人,达到1822万人; 149.8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为1755元,居全国省区前列。2011年, 浙江省各地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高龄补贴制度。截至2011年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新增98万人,达到1312.5万人。其中,农村1179.5万人,城镇133万人,全省参保率超过90%。已有461万名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585万人领取基础养老金, 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66元。享受高龄补贴的老年人有106.54万人。

截至2010年底,全省养老基金累计结余1109.7亿元, 比2007年底增加504.5亿元,年均增长22.4%,累计增长83.3%,目前,基金支付能力达34个月, 比2007年提高2个月。总的来说,浙江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比较好。

二、浙江省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的问题

尽管浙江省养老保险基金总体支付能力相对而言较好,但基金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依然较大。

1. 浙江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增长不平衡。2010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为386亿元, 比2007年增长70.6%,但同期基金收入只增长了48.1%。 其主要原因,一是连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二是人口老龄化加剧了支付压力。“十一五”期末,浙江省100个劳动人口(16~59周岁) 抚养24个老人(60周岁以上),而预计到“十二五”期末, 100个劳动人口要抚养31个老人。

2.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不理想,基金结余收益率大大低于通货膨胀率。根据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浙江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只能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2011年12月,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人力社保厅印发 《浙江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浙财社 〔2011〕357号)规定,个人账户储存额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同期存款利率计息,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基金结余除根据财政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商定的、最高不超过国家规定预留的支付费用外,全部用于购买国家债券或转存定期存款。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基金结余进行任何其他形式的投资。养老基金保值增值渠道较窄,实际上处于贬值状态。2010年,浙江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均实际收益率只有2%左右,远低于当年的CPI指数(3.8%)。

3. 地区之间基金支付能力严重不平衡。浙江省各市县之间基金支付能力严重不平衡,支付能力高的地方达100多个月,支付能力低的地方不到一个月。部分地区基金支出增长幅度超过了基金收入增长幅度,基金支付压力加大,基金支付能力逐年下降,全省2010年以来有几个县(市、区)出现当年基金收不抵支的情况。而且这种收支增长不平衡现象日益突出。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养老金投资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11年来,每年投资回报平均为8.6%。虽然股市时有起伏,给回报率带来一定影响,但从总体看,社会保障基金的年均投资回报率仍高出同期通货膨胀率6个百分点。

2012年,人社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 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研究实现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具体办法。对于已经进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试点省份,经国务院批准,部分个人账户的积累资金由地方政府委托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这也意味着有望投资运作的各地基本养老金将参考社保基金投资于股票、 债券和实业。目前在全国社保基金的资产配置中,45%左右投资固定收益产品; 30%左右投资股票;25%左右用于PE投资及其他类投资等。在通胀的经济环境下,养老保险基金的多元化投资,不仅有利于实现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同时也可以让浙江居民的养老金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三、优化浙江省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策略

1.开辟新的养老金来源渠道,做实个人账户,缓解养老金收支压力和地区支付能力的不平衡。

(1)稳步变现国有资产或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减持国有股来筹集养老基金。政府所欠的退休的老年职工及在岗的中年职工的养老保险债务应主要由政府来偿还,政府除了每年按预算的一定比例向养老基金拨款以外,应变现国有资产来筹集社会保险基金。以免透支个人账户资金,影响养老金基金投资。

(2)发行养老保险彩票,筹集基本养老金。目前浙江彩民数量已超过股民,可将发行彩票视为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手段。2011年末浙江省个人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2394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7%,全年发行体育彩票60.7亿元,比上年增加7.9亿元,增长15.1%。年内共发行各类福利彩票92.7亿元,比上年增长26.3%,筹集公益金27.4亿元。考虑到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以及彩票市场的扩容,继续扩大每年养老保险彩票的发行规模是可能的。通过发行彩票,充实养老保险基金。

(3)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大的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同时,基本养老保险的全省统筹,也有助于养老金的调济使用。

2.优化浙江省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

(1)设立浙江省养老金基金管理公司,在各县及县级市设立养老金管理者。 养老金基金管理公司要是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取得合法收益并处理各种民事与刑事纠纷。 各县及县级市设立的养老金管理者隶属于省养老金基金管理公司,没有投资权, 只负责本辖区内的养老保险费的收缴、 纪录及养老金的发放。

(2) 参照2011年5月开始实行的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颁布相关文件,允许养老金基金投资于银行存款和国债之外的金融资产和某些非金融资产,拓宽养老金的投资渠道。规定投资于各种金融工具的比例及不得投资的金融工具,对投资行为进行必要的限制。

(3) 制定养老金基金管理公司章程,规定养老金基金的运作规则。一是规定止损原则及损失责任。要规定投资中的止损原则,防止赌博性投机;规定每一个投资管理者的权限、责任及惩罚性条款。二是流动性的维持及融资安排。管理公司要对维持一定程度的流动性做出安排,制定出现特殊情况而面临流动性困难时的应对措施。三是同保险公司合作,安排养老金基金投资中的保险,以把风险损失锁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四是设立养老金基金投资过程中的披露制度。规定养老金基金管理公司必须将投资方向和投资收益情况向缴费人披露,及时将个人账户养老金收益划入缴费者的个人账户中。缴费人可随时查询有关情况。五是规定监管者的责任。养老金基金的监管,包括行政监管、 依法监管与缴费人监管三个方面。行政监管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部厅承担;由税务、工商、省人民银行实行依法监管;养老保险缴费人对管理情况有知晓权和监督权。六是对养老金基金收入实行税收优惠。免除养老金基金管理公司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和银行存款利息收入,而不包括缴费形成的收入)的所得税,但不免营业税和证券交易印花税。七是合理限制养老金基金管理公司的费用。行政监管部门对养老金基金管理公司及派出机构的人员进行核定,确定相关费用限额。根据每年所管基金余额制定费用提取比例。管理的基金数额越大,基金增值越高,提取的管理费用越大;反之,则越少。但是行政管理部门要规定每个派出机构的最低人员数,以免因为过度节约经费而影响养老金收支的正常运转。

(4)明确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选择与限制。一是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可在一级和二级市场上选择业绩良好的基金,在适当的时候购入。目前,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比率不宜超过养老金基金总资产的10%。二是投资于股票。养老金基金可以以普通法人投资人资格申购新股,也可以一般法人身份购买上市公司的法人股。股票投资不宜超过养老金基金的30%。三是投资于国债。国债不仅满足养老金基金的安全性需要,而且也可使资产保有相当的流动性。然而目前,浙江省养老金基金主要投资于国债,但是国债在养老金基金中所占的比重太大, 影响到养老金基金的总收益。2005年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已成为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承销团成员,可直接在一级市场认购国债。浙江省养老金基金应与社保基金理事会合作, 争取获得国债一级承销商资格,以减少国债持有成本,增加收益。同时,关注国债二级市场,从中寻找获利的机会和以更低成本变现的机会。投资于国债的基金应不低于30%。四是购买金融债券。允许养老金基金购买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和政策性银行发行的政策性金融债券。由于金融债券流动性比较高,可以将其作为维持流动性的一种资产储备。投资于金融债券的比例应不高于5%。五是银行存款。为应付养老金经常性开支的需要,养老金基金必须保持一定数额的银行存款,但是,由于银行存款收益相对较低,因此其占养老金基金的比例不宜太高,以不超过10%为宜。六是不宜投资于高风险的金融工具。期贷、期权等这些新的衍生金融工具虽然是为保值和防范风险而设计,但其本身隐含了巨大风险。 从养老金基金的安全性经营原则出发, 目前不宜介入。当前中国的私募市场还不够发达,养老金基金也不宜进行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投资。

从保值与有适当投资收益原则上设计投资组合,采取多样化的投资战略。如在投资组合战略中,针对年青缴费人的组合里,长期性投资的比例可以高一些。 对于那些接近退休年龄的养老金缴费人,投资组合中的流动性投资在退休前5年就要开始提高。

摘要:浙江省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高龄化显著。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减轻在职职工缴费的压力,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浙江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增长、地区之间基金支付能力严重不平衡,基金保值增值不理想,不利于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必须多渠道筹措养老保险资金,设立具有独立法人的浙江省养老金基金管理公司,制定养老金基金管理公司章程;参照2011年5月开始实行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实行养老保险基金的多样化组合投资,并规定投资于各种工具的比例要求。同时对投资行为进行必要的限制,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8.浙江企业:投资上海求发展 篇八

最近,关于浙江企业的两项调查数据引人关注:一项由台州市科技局牵头的调查显示,台州市60多家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企业,都渴望把研发机构搬到上海去;另一项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提供的数据表明,截至2006年底,浙江在上海投资的企业已达35万家。它们无疑向外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浙江企业对投资和进军上海充满了热情。

浙江企业为何如此热衷上海?面对浙江企业的转移投资热潮,浙江当地的党委政府又是何种心态?

3.5万家浙江企业投资上海

2003年,年产汽车30万辆的吉利集团将管理总部、营销总部和研发总部迁移至杭州,在台州留下行政总部和制造基地,并在上海建立投资总部,在北京建立发展总部,此举被认为是吉利集团为在2015年实现800亿元销售目标而进行的布局。 持相同想法的,不只吉利一家。近年来,一批浙江企业闯荡大上海,利用上海的科技、人才、区位等优势发展壮大自己。

2004年,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在上海成立联合实验室,联手开发新药。

同样位于台州市的另一家上市公司海正药业也不甘人后,在上海注册了研发机构。

中国电气行业的领军企业——位于温州的正泰集团在上海成立了高压电气研发生产基地,为拓展海外市场,抗衡跨国公司集聚力量。

来自浙江省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浙江在上海投资的全资或控股、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企业已达到3.5万家,注册资金达1000亿元,而且这样的势头还在继续。

立足上海意味着掌控先机

浙江企业为何如此热衷上海?“上海有个高新技术创业群体,互相能沟通交流,但台州没有,引进人员在台州缺乏归属感。”浙江海正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家立的一句话,道破了浙江企业外移的关键所在。曾服务于美国一家一流制药企业的罗家立是留美博士后,现受聘于台州上市公司海正药业,从事高新技术研发工作。尽管公司给了他足够的决策权和充裕的研发资金,但罗家立仍觉得生活在距离上海足有5个小时高速车程的台州很不方便。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这里汇聚着最高端的技术人才,最新鲜的国际资讯,是中国的金融、物流、商贸和国际航运中心。这样的优势,全国没有一个城市可以比拟。

无独有偶,邱柏云——一家年轻的芯片开发企业的创始人几乎每周都要在沪杭线上奔波一到两个来回。“我的公司总部设在杭州,研发中心和整个技术团队设在上海——因为那里有许多我需要的人才。尽管只有200公里的车程,但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并不愿意也不可能离开上海这个城市。”芯片开发技术的进展日新月异,科研人员对国际潮流和科技最新动态的掌握也必须时时更新。热爱杭州的邱柏云权衡再三,最终还是选择了来回奔波。他说:“研发队伍立足上海,就意味着掌控了企业发展的先机。”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动作快的企业尝到了立足上海发展的“甜头”。较早将总部迁入上海的温州均瑶集团,利用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优势,实现了主业从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战略性调整。“杉杉”“美特斯·邦威”等一批浙江著名的服装制造企业,通过几年在上海的发展,也成功实现了产业转型和新的跳跃式发展。

不仅是走出去,更是无缝接轨

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浙江企业“出走”上海的行为,非但没有遇到浙江各级党委政府的阻止,反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帮助,有的地方甚至主动承担起了牵线搭桥的任务,当起了“领路人”。

台州市早在2003年就决定在上海建立上海台州科技开发园。这个具有政府导向意义的科技园项目占地约300亩,计划建设成一个拥有先进的信息系统及公用开发平台,由服务大楼、进园企业研发楼群、酒店式专家楼群、花园式生活设施等组成的科技开发园。

台州市科技局局长张锐敏说,台州政府鼓励企业入园,入园企业可以直面上海如下的智力资源:119万名大专和中级职称以上的各类人才,146位两院院士和28万名留学海归人员。这些充足的人才储备将有利于缓解台州企业的人才和技术短缺问题。

浙江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也表示,台州市的区位条件不如杭嘉湖,但上海科技园的建设将使得台州市克服包括区位、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劣势。

按照设想,进入科技园的台州企业可享受优惠政策,同时还将得到注册报批程序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此外,台州市科技局还将为进入科技园的台州企业每家补助30万元。目前,已有至少60家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对此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双赢合作,有了更多机制保证

事实上,主动接轨上海,早在数年前就已成为浙江省委、省政府的一致意见。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加长三角合作交流”的战略决策,浙沪合作随后取得了长足进展。

目前,浙沪合作已进入一个宽领域、深层次、多形式的新阶段。双方在交通、环保、信息、天然气、旅游、人才、能源、区域规划、信用体系、创新体系十个方面开展了重点合作。

上一篇:大三家长会下一篇:我发现了自行车的秘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