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故事与标志设计教学反思

2024-07-16

卡通故事与标志设计教学反思(共8篇)

1.卡通故事与标志设计教学反思 篇一

为卡通人物编故事 教学时间

投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投影出示:我的好朋友

1、我的好朋友呀,住在卡通王国里,是一群快乐的小精灵,它们变化多端、奥妙无穷,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来欢迎它们的到来。(投影出示动画人物合影)

3、投影展示图片。

二、讲故事

1、这些卡通人物,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谁来给大家讲讲这些卡通人物的故事片?

2、现在,放飞你自己的思绪,对这些卡通人物进行想象,还能想到哪些与它们有关的故事?

3、如果让一个卡通人物在你笔下诞生,你打算给他们起个什么名字?

4、学生讲述自己设计的卡通人物的故事。

5、这是我搜集到的作品--《呼噜猫和阿猜狗》。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他俩的故事。

教师读范文。

三、写作文

现在,让你写一篇关于卡通人物的习作,你准备写什么?

把你最想写的,自我感觉最好的片段写下来。

四、交流学生习作片段。

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方案

思考:看到这五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自主交流)

2、指名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

学生用热切的声音呼唤它们的名字。

学生可在小组内介绍,也可在全班交流

展开大胆想象

给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取名字(评议:名字是否好听,有趣)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

学生认真听,启迪思维

联系平时写作中的要求,说一说今天的作文应该注意什么?

集体交流:帮助学生完成习作的构思。

1、小组交流。

2、各小组推荐写得有特色的同学交流。

[为卡通人物编故事 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画卡通》教学反思 篇二

教学反思

卡通画形象及线条都比较简单,易学易画,引入课堂能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绘画的乐趣,然后在这种快乐的气氛当中掌握正确的观察习惯,学会画卡通的一些基本技法,这既是目的,也是重点;这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对人物结构的理解,要教会学生从基本形的角度去认识对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直观的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人物的形态、结构、比例特征,而且一定要有示范,并且要有详细生动的讲解,否则,学生会很盲目

另外,由于学生对于构图知识的匮乏以及不好的绘画习惯(很多学生是从局部开始),很多学生出现画面不满或过满的现象,主体物所在位置掌握不好,常偏离最佳位置。因此下次课要给学生灌输一些构图的知识,并且要强调一下步骤(整体―局部―整体)。

第二课时 临摹“灰太狼”

本节课,教师向学生讲解了有关构图的一些常识,并且强调了步骤(带着学生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画),学生的`画面的布局、结构、比例都有明显的改善。很多时候,教师不要高估学生的能力, 引导启发固然重要, 教师的的示范也不容忽视!

第三课时 临摹“我爱罗”

学生的学固然离不开学生的教,但针对部分学生太过依赖老师的现象,要多一些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理解、测量!

第四课时 临摹“大蛇丸”

画画很重要的一个品质就是“耐心”, 很多学生不具备这个品质,尤其是面对复杂一点对象,这时影响学生提高的一个很大的障碍,当然这个与兴趣和心理方面的因素有关,老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水平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第五课时 卡通形象创作

教学经验总结

3.卡通故事与标志设计教学反思 篇三

写作教学:给卡通人物编故事

1.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对编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能进入故事角色,展开想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评价修改能力等。

3.知道编故事的一般步骤,确定主要角色,想象一个新奇有趣、完整的故事情节,写清故事的前因后果,做到通顺明白,故事内容具体有意义。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借助卡通人物编写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评价修改能力。教法学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抢答题的形式和学生一起回忆丰富多彩的卡通人物)

(一)教师描述卡通人物,学生猜。在上课之前我们来做几道抢答题:

1、它们很勇敢,本领各不相同。老大力大无穷,老二顺风耳千里眼,老三刀枪不入,老四用火,老五用水,老六隐身,老七有个宝葫芦。(葫芦娃)

2、它可爱憨厚,可一见老鼠就四处逃窜。它有一个装满宝贝的口袋,每次都会拿出来满足主人的愿望。(多啦A梦)

3、它诡计多端,但是个优秀的丈夫,为了满足老婆的胃口去捕羊,费尽心思想了很多计划,可每次都是惨败而归。(灰太狼)

4、他住的地方时安国寺,他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炯炯有神,浓浓的眉毛又黑又密,他身穿和服,腰系绸带,头剃得光光的,头顶上有就个圈点儿,那是和尚的标志。(一休和尚)

(二)学生模仿说。

△他从一个高才生,他因试图调查犯罪现场而被灌下毒药,虽幸免一死,但被缩小成一个孩子,后寄宿进毛利小五郎家中继续侦探破案。(名侦探柯南)△他诚实、善良、勇敢,是羊族中最聪明的羊。(喜洋洋)

△他调皮、捣蛋,但对师傅忠心耿耿。他有一个金刚不坏之身,有一双火眼金睛,有一根变大变小的魔棒,有八九七十二变化。(孙悟空)教师总结:

我相信这些都是你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形象,不管是是手拿金箍棒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还是脚踏风火轮的哪咤。不管是勇敢、团结的葫芦娃还是机灵调皮的米老鼠,不管是是可爱的蜡笔小新还是天真、活泼的樱桃小丸子,不管是是聪明、勇敢而又帅气的名侦探柯南还是可爱、顽强的神奇宝贝?这些卡通人物为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有意思的故事,也让我们增长了很多知识,明白了不少道理。也许,同学们还曾经设计过自己心目中的卡通人物呢!今天,就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卡通人物(也可以是自己设计),为他们编一个有趣的故事。

二、借助范文解“故事”(将此文章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并完成阅读题目)

孙悟空美容

自从西天取经回来后,孙悟空便一直休闲在家。他呆在家中实在无聊,便上街溜达。没想到走出家门还没几步,他便被行人围得水泄不通。人们对这个全身长毛、尖嘴猴腮的怪物指指点点,仿佛在看“西洋镜”似的。悟空被看得也有点难为情了,只得逃回了家。这样,一次两次,三次四次,悟空渐渐地对自己的相貌没有信心起来。

这天,悟空正在家中闷得无聊,忽然猪八戒来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以前肥头大耳、肚子滚圆的猪八戒,现在居然成了一位帅哥。孙悟空疑惑不解地问:“八戒,才三月不见,你怎么大变样了?”猪八戒得意地说:“我到美容院做了几次整容手术,现在人人都说我是标准的美男子。”想到自己在街上被别人指指点点的情景,悟空心想:不如我也去美容院试试。

在八戒的介绍下,悟空来到了一家著名的美容院。美容师建议悟空先将身上浓密的汗毛去掉,过几天再进行面部整容。美容师推出了一部高档褪毛仪器,让悟空躺在了美容床上。随着机器的轰鸣,只五分钟工夫,悟空身上的汗毛便去除得一干二净。悟空满意地回到了家。

这天,悟空正在外面游玩,忽然听到有人喊“救命”。悟空定睛望去,原来是一个小妖怪在欺负一个孩子。悟空大喝一声,掏出金箍棒朝妖怪打去。哪料到妖怪有妖法,它吹了口气,周围一下出现了十几个小妖怪。悟空冷笑一声:“这点小伎俩还敢在俺老孙面前耍?”他伸手想拔一根毫毛变出许多小悟空来,哪知,伸手拔了个空。原来他忘记自己已经接受了褪毛的美容。趁这工夫,小妖怪已经逃走了。

这下悟空可后悔了,没想到美容居然毁掉了自己的一项特异功能。下回,他再也不会去美容院了!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小结

在这个《孙悟空美容》的故事中,请同学们说出: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纵观全文,小作者是怎样编写故事的?(选择卡通人物,确定它的角色特点,想象一个新奇有趣、完整的故事情节,写清故事的前因后果,借助一定的表现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三、提问:

1、如果让一个个卡通人物在你的笔下诞生,你打算给他取个个什么名字?(评议:名字是否好听、有趣)

2、请问他在你头脑中具有什么形象,你打算怎么编写一个故事来表现它的这一特点。并在自己的草稿纸上写下你的写作提纲(四要素)。集体交流: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

四、布置作文任务 讲清楚作文的基本要求:

1、文中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卡通形象。

2、文中必须是自己编写的,有新意、有新鲜感。必须在故事中表现这一卡通形象的具体特征。

3、故事完整,情节曲折生动、语言流畅、故事内容具体有意义。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

第二课时

一、现场作文(要求学生态度认真,根据写作提纲进行。注意时间安排)

二、讲评作文

1.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了自己的创造,没写完的先稍稍放一放。刚才大家写得很认真,而倾听也是一种很好的习惯。下面我来朗读一位同学的作品,注意听同学们的故事,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找多位同学的作品拿出来欣赏,以鼓励肯定有点为主。)

2.请学生讨论交流,并要求举手示意说出自己的看法。

3.你听出来了吗?她(他)编了什么故事?你们觉得这个故事哪里吸引你?是否可以提出更好的修改意见?

4.总结:同学们,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需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处处留心,它们都有可能成为我们今后作文的素材。同时今天的作文离不开我们积极的想象,想象让我们的文章变得更精彩。通过这节课,老师已经看到你们想象的翅膀张开了,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在今后写出更好的作品。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继续修改自己的作文,和同学,和老师,和家人交流你的故事,进一步完善故事内容。

2.复习课堂内容,从书本中或者是网络上,找出与作文主题相似的文章阅读。预习下一单元的的新课文。

六、板书设计:

板书1 给卡通人物编故事

确定人物

构思情节 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描写细节 语言、动作、心理

抒发情感 真挚自然、积极健康

板书2 给卡通人物编故事

卡通人物形象 生动、形象

情节新奇有趣 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4.三年级上册卡通大亮相教学反思 篇四

这是一堂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感兴趣度很高的一节课,就为了抓住这一点,我做了PPT课件来结合教学,并搜集了大量的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为了避免在一味的兴趣而忽视了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我做了一定的设计,但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是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正如预设的一样,课件采用卡通人物欣赏导入,很快融入了孩子们的世界,她们非常的兴奋,并大声的叫出卡通人物的名字,通过卡通人物和真实人物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卡通人物的特点外形上进行了夸张、拟人等方法,并进行总结。

5.卡通故事与标志设计教学反思 篇五

六(5)班

高彩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读写并理解“葱郁、苟延残喘”等词。

3、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每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只有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才能保持生态平衡。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话“狼”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课的环境可比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里关灰太狼的地方舒服多了,可是你们还看这部动画片吗?

生:没有了。

师:可是灰太狼的形象却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像它每次抓羊失败时总说的那句话时什么?

生:我一定会回来的。

师:除此之外,狼还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呢? 生:凶残,欺负弱小,跑得快„„总之,很坏

师: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狼有关的课文,那就是14课《鹿和狼的故事》,也许学完这篇课文,大家可能对狼改变了看法。(板书并齐读课题)鹿和狼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呢?他们之间的故事怎么样呢?这个故事想告诉人们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故事内容

师:现在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不懂的地方划一划。

师:读完的请举手,谁告诉我们大家:鹿和狼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他们之间发生怎样的故事?

生:课文主要讲了20世纪初,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中的鹿,宣布那里是全国狩猎保护区,并由政府聘请全国的猎人到那里来捕杀森林中的狼,因此鹿的繁殖速度增长,超过森林的承载能力,最后把森林毁了,这些鹿也病死饿死。

师:原来是这样,那通过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不能把狼杀了,要保护野生动物。

生: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需要狼,也需要鹿,他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只有这样生态才能平衡。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对,不过呢,根据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鹿和狼都是不能随便乱杀的。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师:我们具体进入课文看看,齐读第一段。说说20世纪初美国的凯巴伯森林是怎么样的?

生:葱郁的,生机勃勃的,这里有鹿还有狼。师:根据“葱郁”一词,可有想到什么样的画面呢? 生:就是树木很多,很茂盛。生:整个森林很有活力。

师:可是因为森林中有狼,而狼是鹿的天敌,所以罗斯福总统要保护鹿,他采取了哪些措施去保护鹿呢?请在文中找一找。

生:聘请猎人到凯巴伯森林里去把狼杀了。师:还有吗?

生:是先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

师:对,于是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发出一声声惨叫,然后一命呜呼,就在狼倒下的那一瞬间,狼肯定有很多憋屈的话要说,先讨论一下,狼会说什么呢?

生:冤枉啊,抓只鹿也要被杀,那我吃啥呢? 生:不就是吃头鹿而已嘛,有这么严重吗?

师:是啊,狼是很憋屈的,读一读这句话:经过15年的猎捕,数千只狼先后毙命。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捕杀狼的时间长,捕杀狼的数量多。

师:现在狼也被不杀了,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成立这里真正的主人。一起朗读一下这一段。在自由王国里,鹿自由繁殖,自由啃食,没有天敌的威胁,生活得很幸福,可鹿的生活真的无忧无虑了吗?

生:当然不是。

师:那怎么样了呢?一起读一读相关的段。(学生齐读)生:鹿的数量增多,多到10多万只,就啃食树木,树木啃完啃小数。。。一切能被鹿吃的都难逃厄运。

师:最后的结果如何呢?

生:绿色植被在一天天减少,打的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被饿死,病死,两年后只剩下四万只,1942年,只有逼到八千只在苟延残喘。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狼又不再捕食鹿。鹿太多了,森林提供的吃的不够。

四:细读感悟

师:为什么会病死呢?没吃的最多饿死呀。

生:因为狼没有因捕食鹿而进行对鹿的追逐,鹿也就没有像逃命似的的奔跑,长期这样,身体没以前那么健康就生病了。

师:所以说,鹿是被逼着奔跑的,这么说狼对鹿和森林有些什么作用呢?请读一读并勾画出来。(学生自读课文并勾画。)

分享:

生:狼可以控制鹿的数量在森林中的一个合理范围,不至于太多,保护了森林。

生:被狼吃掉的多半是老弱病残的鹿,这样可以控制疾病的蔓延。生:使鹿群经常处于奔跑状态,更健康。师:现在对狼的看法还是以前那样吗? 生:当然不是。

师:所以毁了森林的是鹿。那么罗斯福总统是根据什么做出的这个决定的呢?(齐读相关段落。)

生:根据片面的认识和童话原则。师:那么现在讨论一下:到底鹿死谁手? 分享:

生:死于猎人的抢。

生:死于罗斯福总统的决策。

师:罗斯福总统是决策是依据什么呢?(齐读:片面的认识和童话原则。)所以,鹿,实际上死于人们看待事物的这种传统观念和片面认识。

师:可是,如何避免罗斯福总统的这种错误决策呢?齐读最后一段。

师:如何理解这段话: 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需要狼,也需要鹿。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断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生:就是不要捕杀狼。

生:尊重每一种生物在地球上的角色。生: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师:对,这样才能保持生态平衡。

五、讨论拓展

师:现在的凯巴伯森林已经是面目全非了,如果你是罗斯福总统,如何治理呢?

生:把狼请回来,把树栽上。。。师:老师相信你们有更好的办法。

六、作业:小练笔:任选一个

1、写写读后的体会。

2、就如何治理面目全非的凯巴伯森林提出建议。

七、板书

八、教学反思

6.《毛毛虫的故事》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感受毛毛虫内心情感的变化。

2、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要看到自身的长处,努力去做,有耐心,不断地鼓励自己,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语,感受情感的变化。体会毛毛虫的想法、做法。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正确认识自己。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篇课文讲了谁的一个什么故事?(一只毛毛虫最后变成了蝴蝶。板书——毛毛虫 织茧咬茧(蛹)------蝴蝶)

一只不起眼的毛毛虫,经过努力,竟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在这样的变化过程中,它有着怎样的经历,它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二,探究课文,理解毛毛虫被嘲笑后的想法和做法。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找出最能表达毛毛虫心情的词语。

一只不起眼的毛毛虫,经过努力,竟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在这样的变化过程中,它的内心会是怎样的情感变化呢?读第一自然段,找找看课文中,哪个词最能表达毛毛虫此时的心情,用方框标出。找到了告诉我。——羡慕

(2)、联系上下文理解“羡慕”的意思。

读句子——毛毛虫对这一切羡慕极了。羡慕一词是什么意思呢?这其中包含着什么样的内心情感呢?别急,我们来看,先思考毛毛虫羡慕的是什么呢?

它羡慕的是——小昆虫们又是唱又是跳,飞的飞,跑的跑„„这是多么生机勃勃的景象啊!

能不能把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读出来,让大家都羡慕呢。生读

他为什么要去羡慕别人啊?——他既发不出任何声音,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谁来读,体会他的心情——生读,评价读

他简直对自己太失望了。齐读这句。

那你现在知道羡慕是什么意思了吗?看看别人,会唱会跳,会跑会飞。再看看自己既——发不出任何声音,也——不会跑,更——不会飞。自己什么也不会,只能悄悄地蜷缩在——一片绿叶上,用好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多么渴望能像人家那样啊,那这种感情就是——羡慕,而且是羡慕——极了。假如你是毛毛虫,此时你会想些什么?

(3)、有感情朗读,读出毛毛虫的羡慕之情。

刚才我们联系上下文理解了羡慕这个词的意思,而且还读懂了这段话的内容,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我们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这次我们还是边读边想小毛毛虫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开始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l)、毛毛虫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伤心)

(2)、毛毛虫为什么伤心?——有只顽皮的小瓢虫发现了他,大惊小怪地叫起来。

大惊小怪地叫是怎么叫呢?你们练一练(生自由练习)。A 什么意思,就看你的了。

B 顽皮的小瓢虫,你从来没见过这么丑的虫子,你看“丑八怪”后面有个什么号?感叹号。怎么读?

C 吃惊,要是能把大家都招呼来就更好了。——生再读。

这只小瓢虫确实够顽皮了。这只毛毛虫蜷缩在叶子上,就是怕别人看到它,嘲笑它,它只想躲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不要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其他的小瓢虫怎么议论?

(它听到了各种各样的议论,原来自己又丑又笨,还特别不合群。)

(3)、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会有哪些议论,体会毛毛虫难堪的处境。

静静地想像一下,当时他们把小毛毛虫围在中间,你一句我一句,会怎么说?——和小伙伴一起说一说。

我们来再现那一刻好吗?师生齐演:小瓢虫的一声惊叫,(请一生惊叫)你们都围过来了,并发表了自己的议论,有的说——这只小毛毛虫太难看了,我从来没看过这么丑的毛毛虫。它还有脸活在这世界上?(嗯,这只毛毛虫要是听了你的话肯定钻到地缝里去。)这只小毛毛虫太可恶了,它一定是魔鬼生的,我从来没见过这么丑的虫子。(哎呀,真是伤自尊)有的说——太笨了,谁生了一个这样笨的孩子,既发不出任何声音,还不会跑,更不会飞。有的说——这只毛毛虫太丑了,咱们都不要跟它玩。有的说——我们都是呼朋引伴的,它怎么一个人呆在这儿,一点也不合群。

(4)、齐读瓢虫妈妈的话。

听了小瓢虫大惊小怪地叫,瓢虫妈妈是怎么说的?

从妈妈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不能嘲笑别人,因为人都各有所长)

妈妈说话是严厉的,该怎么读?生试读,现在你们是瓢虫妈妈。齐读。

过渡:那么小毛毛虫真的能像瓢虫妈妈说的那样去做一些事情吗?它的未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学习课文3---5自然段(合作,出示提纲)

1)听了瓢虫妈妈的话,毛毛虫是怎么想,怎么做呢?请你分别用不同的线画出来。

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2)学生反馈,引导理解句子。

CAI出示句子:他感到自己不能悲观失望,也不能妒忌别的虫子。他要吐丝,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房。(板书 自信)

这时毛毛虫会对自己说什么呢?(引导学生说话)

毛毛虫要用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于是——(学生接读)他开始埋头苦干起来。用了几天几夜的时间,毛毛虫终于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子里。(板书 奋斗)

可是,毛毛虫还是有些担心,它时常叹息——(学生接读)以后又会怎么样?

理解“与世隔绝”(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句子回答)——毛毛虫终于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子里。

尽管困难重重,毛毛虫还是不断地为自己打气,它常说——(学生接读)。出示句子:“一切都会变的,一切都会好起来,我必须有耐心。”毛毛虫也常常自我安慰。(板书 耐心 自励)

说说你的理解。

3)师总结:多么了不起的毛毛虫啊,它不怕困难,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样,没过多久,当毛毛虫从梦中醒来时,他咬破茧子爬了出来,惊奇的发现——(学生接读)自

原本笨头笨脑的毛毛虫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它终于成功了!我们再一次感受毛毛虫生命绽放光华的那一刻!

4、学习第三部分,齐读末段。

师总结:毛毛虫渴望美好的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即使生活得不如意,他也能耐心等待、埋头苦干,最终迎来了灿烂的一刻。其实每个人遇到困难时也应该这样。

三、回归全文,明辩事理。

思维拓展,课堂延伸。

1.毛毛虫成为了蝶后,它会怎么想?(教师采访刚才起来说故事的同学)引导感悟:自信预示着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经一番寒彻骨,哪能梅花掉鼻香。梅花香自苦寒来。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

人必须有自信,这是成功的秘密。——卓别林

2.试想:当小瓢虫看到毛毛虫变成蝴蝶后,它会怎么说?怎么想?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总结

是啊,学习和做人皆如此。要看到自身的长处,努力去做,有耐心,不断地鼓励自己,深深地体验着痛苦,痛苦便成了甘泉。

六、板书设计:

毛毛虫的故事

羡慕 伤心 高兴

自信――奋斗――耐心――自励――成功

《毛毛虫的故事》教学反思

《毛毛虫的故事》是语文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富于想象、寓意深远的童话故事,故事内容非常简单,又丑又笨的毛毛虫变成了一只五彩缤纷的花蝴蝶。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努力去做,不断鼓励自己,就一定会取得成功。但作者并没有直述道理,而是通过毛毛虫的心理变化展示出自信是如何产生的,有了自信会具有什么样的力量。在备这堂课时我把重点放在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上。在理解词句的过程中,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和感受。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毛毛虫内心情感的变化”这条线索,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感悟品味读懂课文,体会寓意。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两点:

一、以读为本,感悟情感

语文教育专家指出,语文课,就该上成读书课,读是语文的生命,“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理念永远不会过时,因此,在课堂上,我尽可能地将有限的时间用于读的训练,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真实地读,充分地读,用话语点拨,用评价激励,让孩子们在读中想象,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能通过说、讲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感悟。充分凸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二、让课堂散发着浓郁的语文芬芳

既然是语文课,就要上出语文的特色,在这一课中,无论是重点句的品读,还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都是在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凸显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语文教学理念。在教学时,我围绕重点词“羡慕”、“伤心”、“自信”、“奋斗”、“高兴”和重点句毛毛虫的所想所做引导学生感悟品味。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体验情感。使抽象的文字被激活,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所有这些,并不是老师的强行拉扯,而是扎根于语言文字的教学,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中,领悟语言的含义和背后的深意,实现语文教学的主旨。

7.我的教学故事与反思 篇七

人人都说教学苦,在古代有“家有五斗粮,不做孩子王”的说法。确实,做一个老师挺苦挺累的,做一个好教师就更苦更累了,但这是我们选择的职业,所以我们要做的只有默默工作。

慢慢的,我意识到了一个快乐的充满温馨的课堂,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虽然他们有的可能学习成绩有些不随人意,但谁都希望自己学好呀!只是智力和后天的努力程度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学习的方法不同,造成了他们之间的差距,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可能他们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不一定有辉煌的未来,可是谁说一个平凡的人就比谁低人一等呢?于是我克制着自己,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无声的教育换来了孩子们的上进心,他们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成绩逐渐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很健康很快乐地成长着。我感受到书本知识的学习是很重要的,但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的学习环境,在鼓励学生的人格力量的成长上,个性张扬的发展上,是有利得多的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我时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我今天的教学中有遗憾吗?孩子们的好习惯养成了吗?我遗忘了那个学生了吗?曾经观看张艺谋导演的《一个都不能少》,一个小小的代课老师魏敏芝,只因老师离去前交代过“这些孩子一个也不能少”这样一句话就能如此坚定执着地寻回每一位辍学的孩子,这部影片让我非常感动,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于是我常常找差生谈话,抽时间补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们进步了,对学习充满了信心,也更快乐了。我真切的感受到教师责任的重大。

8.元帅的故事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八

《元帅的故事》教案

(一)班语文刘育

《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扁担、异常、满头大汗、敬爱”等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革命先辈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热爱之情。

3、学习朱德不搞特殊化、人人平等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革命先辈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朱德不搞特殊化、人人平等的精神。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图片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第八单元“尊重与平等”主题下的第二篇课文《元帅的故事》。

(多媒体展示图片)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幅图片拍摄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图片中的这根扁担向我们讲述着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元帅的故事》的第一篇《朱德的扁担》。

二、整体感知,词语学习;

1、检查课文预习情况:

述说 博物馆 扁担 担心削 艰苦奋斗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并且能在词语中发现本文的两个多音字: 担、削,会注音组词。

2、自读课文,思考:

战士们把朱德同志的扁担藏了几次?朱德同志又重新削了几次?

三、了解课文背景:

1928年4月,朱德带领队伍到井冈山和毛泽东胜利会师后,国民党就把井冈

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的想拔掉它。他们在两次围剿失败以后,又对根据地实行了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这时,从山下秘密挑粮上山就成了红军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走入课文,分析内容:

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

红军战士们在挑粮时遇到了那些困难?

山高路险

(学生从文中找对应句子:井冈山山高路险,来回五六十里,就是空手上山下山都很吃力,肩上挑着百十来斤的粮食就更困难了。)

(多媒体展示当年红军挑粮小道的图片,展示路况,让学生感受挑粮的困难。)情景想象:

烈日炎炎时,红军战士挑粮会?? 刮风下雨时,红军战士挑粮会??

2、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作为军长的朱德和普通战士相比又有哪些更大的困难?你从文中的那些橘子可以看出来?

年龄大(已经四十多岁了)、工作繁忙(大家看到朱军长经常开会到深夜,白天还要和大家一起劳动)。

你从文中那个词可以知道朱德军长挑粮不是偶然的?他是怎说的?

总是,他说’:“吃饭有我,挑粮也应该有我啊!”

从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朱德认为自己和战士是平等的,就应该这样做,不因为自己是军长,也不因为自己比别人负的责任大,就可以享有特权。

3、(多媒体展示图片)大家看朱德准备挑粮了,看图片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朱德在扁担上写字,原因是战士们藏他的扁担。

①读课文的4—7自然段,思考: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从这个“藏”字你能体会到战士们对朱德怎么样的感情?

“藏”体现了战士们对他的关心、爱护;“不藏”体现了对他的敬爱。②从文中你可以感受到朱德是怎样的一个人?

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五、延伸拓展:

1、你从朱德的身上学习到了什么?

2、分析本文的文体和文章结构,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为以后写作打下 基础。

六、作业: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注的的故事,请下去之后看《朱德的故事》、《我的父亲—朱德》。

七、板书设计:

起因 生活艰苦下山挑粮

经过 藏(关心)——削——再削

结果 不藏(敬爱)

《元帅的故事》教学反思

(一)班语文刘育

《朱德的扁担》的课文,它围绕“扁担”这一种常见的劳动工具写出朱德的故事。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感悟朱德同志的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难度似乎大了一点。因此,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介绍朱德这个人物以及他在课文中所处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再接着讲读重点段落

在教《朱德的扁担》这一课时,虽然事先经过了准备,但还是有喜有忧。喜

一、这一课,我也从题目入手:这是一根怎样的扁担?朱德拿这根扁担干什么?朱德为什么在扁担上刻了“朱德的扁担,不许乱拿”八个字?层层递进,把难点一步步的剥离,突破。

二、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中,始终从重点内容入手,一开始从课文中的遣词中“山高路险”明白了挑粮的艰难,需要的是年轻力壮的战士才能胜任。朱德年纪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坚持要去,从而体味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 高尚品质,培养敬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三、将文章学习与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个是我在听了张娟老师的课之后,受到的启发,因为之前我一直在想,光是单纯的课文分析是不行的,所以在最后讲文章的结构时,刚好可以和以前的习作训练结合起来,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又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组织。课堂气氛不是很好,尤其是在讲读第二自然段时,由于时间过长,感觉学生好像有点疲惫,也或许是我课前对纪律强调的太多,所以上课气氛没有以前那样好。

三、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没有讲文中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点到,使学生不能全方位的感受到人物的性格。

四、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太过繁琐,是此次课堂教学的最大失误,原来我总担心写的太少学生不能理解文章,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故事情节并不难,即使让他们复述都可以。在听了白老师的意见后,我如醍醐灌顶,恍然醒悟,原本简洁明了的几个重点字的板书却硬是让我花花绿绿的写了半黑板,以后应该在这个方面注意。

五、多媒体的使用。可能是我以前教学中使用的多媒体次数不是很多,在课件上不能吸引学生,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来说,丰富的视觉感受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帮助老师更好的展示课文的画面。而我这次的课件很简单,远不能和其他老师的相比,我觉得以后还要向别的老师学习,加强这方面的技能训练。篇二:元帅的故事_教案

《元帅的故事》教案

《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扁担、异常、满头大汗、敬爱”等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革命先辈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热爱之情。

3、学习朱德不搞特殊化、人人平等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革命先辈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朱德不搞特殊化、人人平等的精神。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图片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第八单元“尊重与平等”主题下的第二篇课文《元帅的故事》。

(多媒体展示图片)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幅图片拍摄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图片中的这根扁担向我们讲述着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元帅的故事》的第一篇《朱德的扁担》。

二、整体感知,词语学习;

1、检查课文预习情况:

述说 博物馆 扁担 担心削 艰苦奋斗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并且能在词语中发现本文的两个多音字: 担、削,会注音组词。

2、自读课文,思考:

战士们把朱德同志的扁担藏了几次?朱德同志又重新削了几次?

三、了解课文背景:

1928年4月,朱德带领队伍到井冈山和毛泽东胜利会师后,国民党就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的想拔掉它。他们在两次围剿失败以后,又对根据地实行了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这时,从山下秘密挑粮上山就成了红军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走入课文,分析内容:

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

红军战士们在挑粮时遇到了那些困难?

山高路险

(学生从文中找对应句子:井冈山山高路险,来回五六十里,就是空手上山下山都很吃力,肩上挑着百十来斤的粮食就更困难了。)

(多媒体展示当年红军挑粮小道的图片,展示路况,让学生感受挑粮的困难。)情景想象:

烈日炎炎时,红军战士挑粮会?? 刮风下雨时,红军战士挑粮会??

2、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作为军长的朱德和普通战士相比又有哪些更大的困难?你从文中的那些橘子可以看出来?

年龄大(已经四十多岁了)、工作繁忙(大家看到朱军长经常开会到深夜,白天还要和大家一起劳动)。

你从文中那个词可以知道朱德军长挑粮不是偶然的?他是怎说的?

总是,他说’:“吃饭有我,挑粮也应该有我啊!”

从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朱德认为自己和战士是平等的,就应该这样做,不因为自己是军长,也不因为自己比别人负的责任大,就可以享有特权。

3、(多媒体展示图片)大家看朱德准备挑粮了,看图片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朱德在扁担上写字,原因是战士们藏他的扁担。①读课文的4—7自然段,思考: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从这个“藏”字你能体会到战士们对朱德怎么样的感情?

“藏”体现了战士们对他的关心、爱护;“不藏”体现了对他的敬爱。

②从文中你可以感受到朱德是怎样的一个人?

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五、延伸拓展:

1、你从朱德的身上学习到了什么?

2、分析本文的文体和文章结构,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为以后写作打下基础。

六、作业: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注的的故事,请下去之后看《朱德的故事》、《我的父亲—朱德》。

七、板书设计:

起因 生活艰苦下山挑粮

经过 藏(关心)——削——再削

结果 不藏(敬爱)

《元帅的故事》教学反思

《朱德的扁担》的课文,它围绕“扁担”这一种常见的劳动工具写出朱德的故事。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感悟朱德同志的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难度似乎大了一点。因此,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介绍朱德这个人物以及他在课文中所处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再接着讲读重点段落

在教《朱德的扁担》这一课时,虽然事先经过了准备,但还是有喜有忧。

一、这一课,我也从题目入手:这是一根怎样的扁担?朱德拿这根扁担干什么?朱德为什么在扁担上刻了“朱德的扁担,不许乱拿”八个字?层层递进,把难点一步步的剥离,突破。喜

二、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中,始终从重点内容入手,一开始从课文中的遣词中“山高路险”明白了挑粮的艰难,需要的是年轻力壮的战士才能胜任。朱德年纪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坚持要去,从而体味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敬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三、将文章学习与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个是我在听了张娟老师的课之后,受到的启发,因为之前我一直在想,光是单纯的课文分析是不行的,所以在最后讲文章的结构时,刚好可以和以前的习作训练结合起来,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又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组织。课堂气氛不是很好,尤其是在讲读第二自然段时,由于时间过长,感觉学生好像有点疲惫,也或许是我课前对纪律强调的太多,所以上课气氛没有以前那样好。忧

三、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没有讲文中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点到,使学生不能全方位的感受到人物的性格。

四、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太过繁琐,是此次课堂教学的最大失误,原来我总担心写的太少学生不能理解文章,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故事情节并不难,即使让他们复述都可以。在听了白老师的意见后,我如醍醐灌顶,恍然醒悟,原本简洁明了的几个重点字的板书却硬是让我花花绿绿的写了半黑板,以后应该在这个方面注意。

五、多媒体的使用。可能是我以前教学中使用的多媒体次数不是很多,在课件上不能吸引学生,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来说,丰富的视觉感受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帮助老师更好的展示课文的画面。而我这次的课件很简单,远不能和其他老师的相比,我觉得以后还要向别的老师学习,加强这方面的技能训练。篇三:元帅的故事_教案

《元帅的故事》教案

《朱德的扁担》

教学设计:

一、介绍十大元帅,简介朱德,导入新课。

1、出示ppt,师介绍十大元帅。板书“元帅的故事”。

2、简介朱德。板书课题:朱德的扁担

3、出示扁担图,谁知道这是什么

扁担是干什么用的? 学生:挑东西、抬东西?? 4:以前我国的农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岖,交通不便,运送一些物品如水、粮等需要用扁担来挑。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幅图片拍摄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图片中的这根扁担向我们讲述着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元帅的故事》的第一篇《朱德的扁担》。再读课题

了解课文背景:

1928年4月,朱德带领队伍到井冈山和毛泽东胜利会师后,国民党就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的想拔掉它。他们在两次围剿失败以后,又对根据地实行了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这时,从山下秘密挑粮上山就成了红军的一项重要任务。

整体感知,词语学习;检查课文预习情况:

自读课文,思考:

战士们把朱德同志的扁担藏了几次?朱德同志又重新削了几次?

走入课文,分析内容:

战士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挑粮上山.)在挑粮时遇到了那些困难?山高路险

(从文中找对应句子:井冈山山高路险,来回五六十里,就是空手上山下山都很吃力,肩上挑着百十来斤的粮食就更困难了。)

想象情景:烈日当空时,红军战士们_____________;下雨天,红军战士们走在山路上,有时______________;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荆棘遍布,一不小心,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军长的朱德和普通战士相比又有哪些更大的困难?你从文中的那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年龄大(已经四十多岁了)

工作繁忙(大家看到朱军长经常开会到深夜,白天还要和大家一起劳动)。战士纷纷劝他不要挑粮,但他是怎说的?怎么做?

(“吃饭有我,挑粮也应该有我啊!”第二天又出现在队伍中)

从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朱德认为自己和战士是平等的,就应该这样做,不因为自己是军长,也不因为自己比别人负的责任大,就可以享有特权。

(多媒体展示图片)大家看朱德准备挑粮了,看图片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朱德在扁担上写字,为什么?原因是战士们藏他的扁担。

不听劝告,于是想出了一个妙计,这个“妙计”是什么?

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战士们认为只要朱德同志没有扁担了,就不能再挑粮食了!这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

这个个“藏”字,让你体会到战士们对朱德怎么样的感情?(板书:关心朱德的身体)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不藏”体现了对他的敬爱。)朱德为什么一定要参加挑粮?

尊重战士,与战士平等相处。(板书单元主题:尊重与平等)

你认为朱德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朱德做事不怕困难。我觉得朱德作为军长,带头挑粮,非常负责。朱德很爱战士们,很爱部队,很乐意为部队做事。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五、总结:

通过朱德爷爷的这根扁担,让我们永远记住了朱德爷爷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伟人,有着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作业: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注的的故事,请回去之后看《朱德的故事》、《我的父亲—朱德》。《这个规矩不能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革命老前辈朱德同志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在学习一位革命前辈的故事,板书课题: “这个规矩不能有”,请大家一起来读读题目。

相信很多同学都预习了这篇文章,你们说说这篇文章是关于那位革命前辈的故事。学生:彭德怀。

谁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彭德怀?(出示彭德怀的图片)那位同学能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介绍介绍彭德怀?

引导学生观察本课的课题与以往的课题有什么不一样?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加上引号? 学生:这是彭德怀说的一句话。

看到题目有什么疑问

他对谁说了这句话? “这个规矩”指的是什么规矩?为什么这个“规矩”不能有???相信同学们学习完课文后就会明白的。

二、初步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你们都能读准吗?咱们一起来试一试。3.出示生字,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认读。

细读感悟

仔细阅读课文,思考:

彭德怀是个什么人呢?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

警卫员在怎么做的?(按有关规定首长出行的规定报告有关部门部门)彭总又是怎样做的(穿着便衣,叫汽车停在离公园还有一条街的地方。)

他为什么要这样?(不愿意让别人认出来,不愿意打扰群众。)

如果他穿着军装,坐着汽车到公园门口,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过渡:警卫员赶紧通知有关部门,让他们知道安排接待首长,彭总生怕惊动了任何人,早早下车,走路到公园,但结果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公园写着休息,彭总离开了公园。)

彭总高高兴兴地来到公园,结果却是愤怒地离开了公园,从哪儿看出他的愤怒,找出相应句子。

1、彭总进门走了几步就停了下来,问警卫人员:“你们搞的什么鬼?”

搞鬼是什么意思?(暗中做手脚。))边读边想象一下彭总的动作,再来读这句话。从这句话我们看得出彭总他??(不高兴了。)

2、“休息?休息为什么叫我们进来?”彭总冲着所有的工作人员说,“你们说,是不是你们把群众赶跑了?”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彭总的愤怒?

(休息?休息为什么叫我们进来?你们说,是不是你们把群众赶跑了?)看看这句话用了几个问号?他是要工作人员回答他的问题吗?(不是,是在批评人。)这种说话方式叫“质问”,也叫责问,板书“质问。”看似在问,其实是在批评。

(彭总冲着所有的工作人员说)想想,当时彭总的声音大不大,可以把这个“说”换成什么?(叫、喊、吼??)相机让学生冲着所有人叫喊叫喊,冲着所有人吼一吼。再来看原句:我们知道彭总非常生气,但课文却没有用“吼”,“喊”等词语,而是用“说”,为什么?为了注意影响,彭总没有大喊大叫,但并不代表他不生气,他的声音不大,但平静中透着威严,读??;彭总的声音不大,但平静中透着愤怒,再读??

3、“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个规矩不能有!”除了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彭总的愤怒,彭总的哪个行为也让你感受到了他的愤怒?(彭总反身走出了公园。)所以,我们把这句话加上。

阅读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能更好地体会,加深理解,现在,你就是彭总,自己试试怎么读这段话。

你生怕就打扰了群众游园,现在却发现他们赶跑了群众,只接待你一个人,你生气-----(生读。)

你多么希望能像一个普通百姓一样和人民群众一起游园啊,他们却赶跑了群众,闭园接待你,你愤怒------(生读。)

那么这个规矩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那些工作人员把群众赶跑了接待彭总。)文中有一句更简单的话说了这个意思,你能找到吗?(板书:闭园接待首长。)把这个意思加到题目中读,生读:闭园接待首长这个规矩不能有。

那工作人员为什么要闭园接待首长?

(为了彭总的安全,为了彭总游园游得高兴,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等。)

由此看来,闭园接待彭总也是应该的,是符合规定的,但彭总却说---------生读:“这个规矩不能有”为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公园是大家的,不是彭总来了,别人就不能来等。)相机板书:不搞特殊化。

是啊,在彭总看来,虽然他是个大官,但他和人民群众是平等的,不能搞特殊化,所以,他说------生读:这个规矩不能有。

3.工作人员奉上级通知,闭园接待首长,却遭到了彭总严厉的批评。从中我们感受到彭总是一个怎样的人?(集体反馈:公私分明,关心群众,不搞特殊,待人平等)多么朴实的彭总,把自己放在和百姓平等的位置上,不搞特殊化,如此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难怪那么多人都亲切称呼他为彭总

板书设计

“这个规矩不能有”

规矩——闭园接待首长

不能有——不搞特殊化

上一篇:数据分析环境下一篇:桃花林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