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中的情怀诗歌

2024-09-20

歌声中的情怀诗歌(精选8篇)

1.歌声中的情怀诗歌 篇一

论徐志摩诗歌中的“自然”情怀

【摘要】:徐志摩对“自然”情有独钟,他诗歌中的自然情怀的特征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真实,二是自由,此特征着重从诗歌中的自然事物、诗歌内容、诗歌形式三方面加以说明,并阐述了这种自然情怀的形成与诗人思想个性方面的关系。【关键词】徐志摩;诗歌;自然情怀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就像天空中一片无阻拦的云,“翩翩的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在历史的天空中悄然飘过,却留下了绚烂的痕迹。在此之所以选用“云彩”来形容徐志摩,就是因为他的诗歌中具有浓烈的自然情怀。

说到自然情怀,毫无疑问,必然有对大自然的爱,除此之外,徐志摩的诗歌中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表达。我们可以先从自然一词本身来说,自然既可以指自然界,又有不勉强、不做作或是自由、不受拘束的意思。要想做到不勉强,不做作,就必然会无比真实,要想不受拘束,就必须有无限的自由,而这正是徐志摩诗歌中流露出的自然情怀的最佳说明。他的“自然并不只是一种艺术表达的元素,同时也是其艺术表现的全部。”【1】其特征可以大致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真实,二是自由。这种自然情怀在他的诗歌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然意象的整体指向——“风一样的自由”

读徐志摩的诗,不管是选材还是抒情达志,觉得处处都含有自然的气息。就像我们对一件事物喜爱有加时就会不自觉的挂在嘴边,妈

妈们在一起时就会不自觉的谈到孩子一样,诗人对大自然无比的热爱,自然会在其诗歌中有意无意的写到自然事物,此法虽然流于表面但却不能说没有道理。徐志摩通过诗歌中对大量的自然事物的运用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真挚而热烈的爱。

从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到最后一部诗集《云游》,直接以自然风物为题材的诗接近一半,沙士顿《夏日田间即景》恬淡温馨的乡村风光,《地中海》的“神秘与伟大”,《五老峰》的“威严”“从容与伟大”,康桥的种种令人迷恋的美„„其他抒情达志的诗也经常与自然事物联系在一起,在《朝露里的小野花》中“思忖”“泪怦怦”的人生;借《雪花的快乐》轻柔的姿态去追寻“她”的身影,借以表现对爱情的憧憬;自诩为“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与她相遇,阐明自己的态度。而诗人作品中的出现的自然意象更是不可计数。“玉似的明月”“天边的晚霞”“明艳的云彩”,无论是一株草,一抹春色,还是那昂首峭拔的山峰,亦或是秋风飘零的落叶,都是在诗人的作品中随处可见的。

纵观徐志摩诗歌中的自然意象,不难看出他钟爱一切会飞、能流动的意象,像《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中的“美丽的走兽与飞鸟”; 《雪花的快乐》中飞扬的雪花;《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中的风,《沪杭车中》的烟、云影、水;《春的投生》中的雾;《再别康桥》中的云彩、柔波、天上虹、星辉等等。其实这样的例子实在多的是,几乎在他的每首诗中都多少出现过。而这些意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可以无拦阻的自由流动,拥有无限的自由。诗人对它们的爱即使对自

由的无限喜爱,诗人热爱自由的情怀也就是通过自己有意或无心地对这些特别的自然意象的运用流露出来的。

二、诗与人生的互文性——个人生活的真实展现

魏晋六朝著名的文艺理论家钟嵘在其《诗品》中指出,“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诗歌是以‘吟咏性情’为天职的,只要即景会心,直接描绘出激起诗情的景物或事情,就完成了它的使命”(“直寻”说);“在诗歌内容上主张自由抒情”。【2】钟嵘指出的这种自由抒情的文学思想在徐志摩的诗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读徐志摩的诗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真实的自我形象”。徐志摩写作,毫不矜持,自己心里的话真掏出来说,“毫不掩饰自己思想上的矛盾、苦闷、疑惑,甚至某些阴暗的想法,他向他的读者和盘托出,就像和知心朋友促膝谈心一样,真实地向读者袒露他内心的一切,坦露他那颗挣扎中的痛苦心灵。”【3】他总是把他的读者当做他最亲近的人。徐志摩在他的《杂志》

(二)里也曾强调真实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想是诗歌创作的基本前提。一首好诗,应是诗人“情绪自然和谐了的自然流露的产物”,是“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激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力震荡出来的” 【4】,而“决不是矫情”【5】。1931年12月5日的天津《大公报》上,唐二酉写的《吊诗哲——徐志摩先生》就说﹕“我们的诗哲——徐志摩先生占了诗之真挚与畅快。”其真挚与畅快,读他的诗我们就能品味到,无论是代人申诉苦难与不平的,还是自己奋起呼唤血与火的,或是咏叹他的儿女私情的,还有赏味幽林秋月的,都有诗人一颗真实的心,给人一种自然之感、不事

雕琢之感。

简单来说,徐志摩的一生都在“缘情而发”。而在“缘情而发”的“真实的自我”中最惹眼的要数徐志摩的爱情了。诗人崇尚朴实自然的恋爱姿态,用最真实的态度向读者吐露了自己的感情之旅和心路历程,“不要怕羞,这种爱的吐露是不易轻得的”【6】。

张伟华在《因情而生,因情而灭》一文中将诗人的诗歌创作分为五个时期:私语——创作萌芽期(1922年以前);月下待杜鹃不来——创作旺盛期(1922年—1924年6月);为要寻一个明星——创作徘徊迷惘期(1924年6月—1924年秋);浓的化不开——创作全盛期(1924年秋—1928年);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创作沦落期(1928年—1931年)。从诗人这五个时期的诗歌创作情况完全可以看出诗人的感情起伏状况。

1920年徐志摩在英国遇到了美丽动人的林徽因,从此被她吸引,并开始了寻爱的历程,与此同时开始了诗歌创作了。诗人在《猛虎集·序》中说“整十年前我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也许照着了一阵奇异的月色,从此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书写。”陆耀东认为“奇异的风”、“奇异的月色”是隐语,绝不只是什么自然的月色,而《徐志摩转》的作者刘炎生则认为:显然是指他与林相恋对他产生的影响而言的,再加上此时康桥文化对徐志摩的影响,重新奠定了他的政治观、艺术观的基础,转换了他的职业爱好,写出了他的第一首诗《草上的露珠》,由草上的露珠展开,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热烈的赞美了诗人的伟大,“诗人哟!你是时代精神的先觉者哟!你是思想艺术的集

成者哟!你是人天之际的创造者哟!”,“你居住在真生命的最高峰。”他的诗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迅速进入感情泛滥期。

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爱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开始就甜涩相加,1922年至1924年期间,徐志摩创作的相当多的诗歌,都是抒写他和林徽因之间的感情纠葛的,写他呜咽似的回忆,写他的反省自责与矛盾,写他无处不在的悲思之情,甚至会写他在爱而弥深、百无他法时卑躬屈膝的祈祷,他为之痛苦却并不放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情死》中作者以玫瑰比喻爱人表达了一种为爱情而献身的疯狂,宣泄了他对林徽因的执着与真诚;《月夜听琴》反映出他们“心心相印”,却有着“可怜不自由的灵魂”的无奈;《月下待杜鹃不来》记录了他与林徽因约会,林徽因没有赴约的伤感:“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风飕飕,榆钱斗斗,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1924年,梁思成偕林徽因赴美求学,徐志摩从此断了对林徽因的追求,但是感情也不是说断就可以断绝的,徐志摩依旧处在矛盾痛苦中,就像在《一个噩梦中》所写到的一样:“我恼恨——我恨你的负心,我又不忍,不认你的疲损。”但灵魂的伴侣暂时还是失去了着落,心中的情爱无法释怀,感情的失矢使他陷入了徘徊中。《为要寻一颗明星》、《问谁》都流露出了这种情绪;1924年冬天陆小曼进入了诗人的视野,在彼此的交往中,两情相悦,二人水乳交融,徐志摩重新获得了爱情的滋润,“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这这天蓝与海清与明洁的阳光,驱净了梅雨时期无欢的踪迹,也散放了我心头的网罗与纽结”,(《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他的诗歌便随着他的感情进入了

浓的化不开的全盛期。1924秋到1928年期间诗人创作了许多令人津津乐道的作品,《雪花的快乐》中用雪花的欢乐表达了自己的幸福与欢乐;《起造一座墙》写出了是人为了他们的爱情与世俗观念抗争的信心与勇气;《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诅咒不能自由恋爱的世界;《翡冷翠的一夜》表达了离别的伤感,沐浴在爱情中的甜蜜与幸福,以及对未来的担忧;《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陆小曼的浓烈的思念之情,“我想着你,我想着你,啊小龙!”其中《别拧我,疼》一诗历来被评论界认为充满肉欲,格调不高,但是我觉得诗人在诗中毫不避讳地抒发自己的闺房之乐,正是诗人率真性情在诗中自然流露的最好例证。就像刘心皇说的那样“这首诗,更是小曼给他的灵感,写两个恋人在一起不可告人的举动多野、多媚、多令人心跳”。之后随着徐陆两人的感情之花日渐枯萎徐志摩再一次陷入了苦闷迷惘之中,其诗歌创作日益减少,诗泉大有枯竭之势。《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可以看出二人爱的心路过程,流露出了诗人理想爱情再度破灭的痛苦和绝望。由于与陆小曼关系的恶化,在其内心深处对林徽因仍残留着某些奢望与侥幸。《再别康桥》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再别林徽因。当他再想起林徽因时,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他们相识相爱的地方康桥,之前的种种美好涌上心头就有了这首美好的诗篇。

就这样徐志摩通过自己的诗歌把自己的生活真实的呈现给了他的读者。

三、形式的“自然”——自由随性的分行书写

作为新月派的台柱,徐志摩也曾努力去实践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的主张,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闻一多说他的《翡冷翠的一夜》比起《志摩的诗》来是一个绝大的进步。而且他特别讲究音乐美,像《海韵》这首诗的内在音节具有强烈的韵律美,整首诗显得韵味十足。

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他并非真正的格律诗派诗人”【7】徐志摩曾评价自己早期的诗:“绝无依傍,也不知顾虑,心头有什么郁结,就托付腕底胡乱给爬梳了去,救命似的迫切,那还顾得了什么美丑”;“大部分还是感情的无关拦的泛滥,什么似的艺术或技巧都谈不到”【8】。他并没有完全遵循似的三美德主张,倒是有几分散文的味道。闻一多先生就曾经说过徐志摩的诗“不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散文而不是诗”,如《康桥再会吧》因详尽地描写了康桥的美丽景色和自己的复杂情绪,以致发生了报刊编辑误认为是一篇散文而发表,徐志摩后来又按照分行排列的形式重新发表了一次的趣闻。

徐志摩的诗歌形式是毫无定式的。他的诗有时句式整齐,规格划一;有时常常的诗行一气排下,浑然一体;有时又参差不齐,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等等。而且他几乎用遍了几乎所有的诗体,如格律体、自由体、歌谣体、格言体、以及散文体等,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新的诗体,经他试验过的有散文诗、自由诗、无韵体诗、骈句韵体诗、章韵体诗,为诗歌创作开辟了几条新路。

正是因为徐志摩的诗抒写的是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几乎没有隐藏,因而往往会顾不上音节的严谨与形式上的统一,仅仅是自由随性的分行书写。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足以看出徐志摩诗歌中的真实、自由的的自然情怀,而不管是真实地表达还是自由地流露都是与徐志摩的思想、个性分不开的。

徐志摩生长在家境富裕的家庭中,作为家中的独子,祖母和母亲对他宠爱有加,养成了他纵情、放任的秉性,后来留学英国,剑桥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景观对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仅受到剧作家莎士比亚,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济慈、华兹华斯等人的影响,而且在课余时间还广交名流,揭示了著名的作家狄更生、威尔斯、嘉本特、曼殊菲儿等,并拜会仰慕已久的著名哲学家罗素,与之成为莫逆之交。他们的反传统、爱人类、崇尚自由、恋自然的精神与徐志摩的放荡不羁的个性相吻合,耳濡目染,逐渐形成了他个性解放的人生观。而正是他这种自我解放的性格,决定了他酷爱自由,他要绝对的无拘无束,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决定了他的诗歌不可能受到外界的、形式上的约束,只能随他的性灵挥洒,自由书写。

徐志摩性格中的另一个特点是单纯。这种单纯、孩子一般的性格在朋友当中是有目共睹的。胡适曾在《悼念志摩》一文有过这样的概述:“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着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就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林徽因在《悼志摩》《悼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两文中多次称赞徐志摩:他对“单纯信仰”的追求和“诚

恳的尝试”是“对理想的愚诚”,“他写诗的态度是诚实,勇敢而倔强。”,他那“认真的诗情,绝没有丝毫娇伪”。诗人的这种性格注定了其在诗歌中会真情流露,使其诗歌具有无比真实之感。

另一方面则是由徐志摩思想深处的对大自然的爱所决定的。徐志摩是“自然的崇拜者”【9】,对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虔诚,可谓顶礼膜拜。徐志摩的家乡浙江海宁硖石镇,是一个山清水秀、满目风光如画的地方,使他从小就切身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使他形成了清逸性灵的心态,后来他留学英伦,流连在康河岸边,接受康桥文化的洗礼,促使他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康河岸边的生活,诱发他去寻求回到自然母亲的怀抱里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物我的统一,灵肉的一致与理想的人生境界。这时的自然开始永远定居在了诗人的灵魂深处。

首先,诗人认为人是自然的产儿,能给与人类继续的滋养。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曾写道:“人是自然的产儿,就比枝头的花与鸟是自然的产儿”【10】,“从大自然我们去的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滋养”。诗人对世界的认识正是从自然中的得来的,他说:“我生平最纯粹可贵的教育是得之于自然界,田野、森林、山谷„„雷声是我的老师。”【11】诗人把大自然当做自己的一位老师,给其思想上的教育与滋养;大自然又像是一部伟大的书,给其人生的指导,“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个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是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是有指南”。【12】自然交给了诗人无穷的知识,给予

了诗人无限的力量,使他在失落、无助的时候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由此可见,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诗人喜欢困顿愁苦的时候即去远游,思源枯竭的时候就像隐居山中的想法了。自然不仅给了诗人无穷的力量,而且给了诗人感悟自然和美的眼睛,像《再别康桥》、《残春》、《杜鹃》、《乡村里的音籁》等诗歌不仅描写大自然的美,而且写出了他在自然中所得到的心灵感悟,阐发了他在自然中所探究到的人生哲理。

其次,诗人认为自然是自由的象征,充满了温情与愉悦。“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的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13】自然提供给诗人一个无比美丽悠闲祥和的环境,自己只有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才能使自己的灵性得到显现,才能自由地构织自己理想的梦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诗人享受着无与伦比的轻松与愉悦,“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时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14】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以为现实总是令人悲哀的,生活是灰暗的,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大自然才能真正得到心灵的安憩与快乐。大自然洗涤着诗人的灵魂,让其充分显示出人性浑朴天真的一面。在《夏日田间即景》《东山小曲》《八月的太阳》等诗作中,他反复吟咏了自然中的快乐、自得与悠闲。徐志摩认为,人类最大的幸福与权力就是生活里有相当的自由的活动,实现纯真的个性,但要得到这种幸福与权力,只有求助于自然。就像他在《翡

冷翠山居闲话》中描述的一样,去山中散步就像去赴一个美的约会,大自然的没纵然让他感到愉快,而最令他感到快意的是“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可以给自己“一半日的自由”。由此来看,自然不仅给了徐志摩温情与愉悦之感,也给了他无限的自由,使他摆脱束缚,充分领略人生的真谛。

你这一部分写的是成因,太多了,压缩一下,这样论题不集中 你可以把这些融进你的自然情怀的三方面里 这样单列出来太醒目

正是徐志摩的这种思想个性,是他的诗歌创作始终充满真情,不受拘束自由抒发,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徐志摩。最后引用程牧原《写诗的孩子——浅谈对徐志摩的认识》一文中的几句话做结:仔细读他的诗,会发现那些评价较高的作品并没有多少技巧,颇得散文的味道,而真正打动我们的是字里行间透出的一片赤子之心。徐志摩的诗是写给他爱的人和爱他的人看的。【参考文献】

【1】【3】【4】【6】赵遐秋,《徐志摩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5】【11】徐志摩,《徐志摩自传·名人自传丛书》,江苏文艺出版社【7】王鸣剑,《“爱是实现生命之唯一途径”——论徐志摩的爱情诗》,渝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1期

【8】顾永棣,《徐志摩诗全集·〈猛虎集〉序》,学林出版社 【9】【10】【12】【14】徐志摩,《深巷琵琶·翡冷翠山居闲话》,华夏

出版社

【13】徐志摩,《深巷琵琶·我所知道的康桥》,华夏出版社

2.歌声中的情怀诗歌 篇二

一、吟咏赏读, 咀嚼诗歌的音乐美

诗的语言美, 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古诗讲音律、节奏。因此诵读起来朗朗上口, 铿锵有声, 让人感受到悦耳和谐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 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妇幼音乐美的语言之中。因此, 古诗教学要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彻于教学诗中。起始阶段自读, 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 边理解边想象边朗读;在深入体会了诗的丰富意蕴之后, 让学生抑扬顿挫, 反复吟咏, 让学生把情感通过朗读的语调、语气以及停顿等读出来。如《静夜思》, 以《思乡曲》和《静夜思》两支曲子作为背景音乐, 让学生在音乐与诗句的欣赏中构想意境, 充分悟出声与情韵的和谐美。

二、拓展活动, 再现诗意

在古诗教学中引入活动, 给了学生一个自由想象、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大有帮助。

1、画诗。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与画互相生发, 相得益彰。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 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 理解好诗句, 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如教学“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两句诗时, 怎样在画面上表现出“无处寻”的蝴蝶呢?大家开动脑筋, 展开想像。结果, 有的学生画面上的蝴蝶隐约于金黄的菜花之中, 有的干脆不画。理由也各有不同:有的说把蝴蝶画成淡黄色, 和菜花就分辨不出来了;有的说画上儿童正拍着脑袋思考, “蝴蝶飞哪儿去了, 怎么找到它呢?”虽然怎么画都无所谓, 但可贵的是, 它已经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 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2、演诗。比如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中诗人询问童子师傅的去处时, 让孩子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 充分展开想像, 进行创造性的表演。不同的学生对童子当时的神态、动作的设计都有所不同:有摸着后脑, 一片茫然的;有焦急无奈, 举目远眺的;有故作神秘, 睨视微笑的……学生种种表现, 再现了这篇古诗在他们头脑中的不同意境, 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不同创意。

3、写诗。学生学习了古诗, 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 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 触发学生的灵感, 让他们对古诗进行改写或者仿写。例如, 在学习《赠汪伦》后, 我进行这样的启发:诗中送别的场面是如此感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 同学转学、亲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 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 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 回家后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 赠给自己最不舍的人。

三、多元教学, 渲染意境

诗中有画, 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 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因此, 它需要老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例如四年级费老师执教的《江雪》, 这首诗如果仅仅让学生理解渔翁孤独寂寞, 这样的教学显然是不到位的, 所以, 引导学生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 体会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 郁结在胸, 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 来表露他愤世恨时且又不愿同流合污、孤独、高傲的感情, 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也是本课教学的内容。然而, 由于写作背景复杂, 又由于小学生的知识、阅历、个性等方面的不足, 其中的感情, 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费老师不失时机地出示作者的有关资料, 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激起学生的心灵震荡。

四、品味赏玩, 真切感悟

3.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侠义情怀 篇三

关键词:文人;诗歌;侠义

纵观中国古典诗歌,无数诗人用他们的妙笔抒写心中的情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黄州赤壁,让你感受到山川风物中的诗情画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激荡着你驰骋千里的豪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让你陷入对家国深深的忧虑中……然而,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根罙蒂固的侠客情节和侠义情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也有不少诗人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演绎着经久不衰的千古侠客梦。

一、中国文人的侠客情结

悠悠两千多年,关于侠客的各种传闻不绝于书。《史记》、《汉书》的游侠传;魏晋六朝时期的咏侠遗风;唐人任侠风尚;大宋朝的《水浒》英雄;蒙古人的雕弓满月;明清时期的侠义小说。

《天地武魂》唱道:盖侠士,古为善武、轻利、搏命者。浮生于乱世,名噪于道衰。披轻裘,挟长剑,策烈马,引狂歌。或扶弱济贫,救人于“急难之事”;或除暴安良,解国于“困厄之时”。其言必信,其诺必诚,其行必果。固常以勇武取重于诸侯,以信义显名于天下。

中国人心目中的侠的形象:惩恶扬善、锄强扶弱、生死不惧、大智大勇、一诺千金、不矜其功等多种美德,具有十分鲜明的道德价值取向。

在人们的印象中,文人和侠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文人多无缚鸡之力,弱不禁风;侠却代表了阳刚和武豪,是力和勇的体现。但中国文人他们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沿,用他们的笔唱响时代的最强音。在传统社会结构下,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由于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伴随着各种不幸和灾难、各种恶势力的欺凌,从内心深处呼唤着有一种势力能为他们解除心灵和肉体的痛楚,所以当侠客这一特殊的阶层出现后,就深受民众的喜爱。于是,在文人笔下,也出现了不少对武侠这一民间群体的讴歌与崇拜的诗歌。

二、文人笔下的侠义情怀

曹植的咏侠诗《白马篇》开始了游侠由史传记载到文人幻设的转变,侠义情怀逐渐向文人士大夫的立身处世原则和人格理想靠拢。因此,以曹植《白马篇》为代表的咏侠诗在中国侠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白马篇》歌颂了金鞍白马、意气风发的少年游侠形象及其精神风范。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

这首咏侠诗在古代诗歌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意义在于,他为中国古代诗歌开辟了一块崭新的园地,咏侠诗从此成为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类别,同时也为封建社会中的不遇文人找到了一种新的宣泄情感、抒情言志的模式。

东晋诗人陶渊明,他不仅仅是“古代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的鼻祖,而且在他的经历、思想、诗风等方面都彰显了或浓或淡的侠义情怀,在对侠义的寄托中实现自己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他在《杂诗》中这样写道: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在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诗人内心深处豪杰救世和自我张扬的热情,同时感受到了血气方刚、不平则鸣的刚烈品质和处在生命上升状态下的英气勃发。这与侠义精神的内在涵义极为相似。或者说,侠义精神需要的就是这种少年一般的,对内心的自信与坚守。

《咏荆轲》是集中体现诗人侠义情怀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陶渊明赞扬了荆轲重承诺、轻生死、舍生赴难的高贵品格。陶诗本来“文体省静。殆无长语”(钟嵘《诗品》),但此诗却挥毫如泼。诗中以哀风、寒波突出了环境的苍凉,突显出荆轲此举的悲壮。陶写荆轲,实是自画。诗中有一句是“慷慨送我行”,陶渊明已经不自觉地化为荆卿了。这正是陶潜澄清天下之志的自然流露。诗中所塑造的荆轲虽然也有以往侠士描写中的义无反顾和决绝凌厉,但同时也表现出了某种人生况味,让读者感到作者情绪的参与,让人更多想到了陶渊明本人的生活现状。诗人在对侠义人格的审美观照中将侠义品格纳入了自己的内在心理,把对侠士的动情描写和真实自我相结合。此诗是陶翁侠客梦、英雄欲的本相现露。

说到诗人的侠义情怀,不得不说唐代的诗人。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这是与唐代西域交通发达,全国经济日益繁荣,城市商业兴旺的盛唐时代有关,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习“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论稿》)更促成了少年喜剑术、尚任侠的风气。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习的影响,因此,他自幼勤苦读书“观百家”外,“十五好剑术”(《与韩州书》)“高冠佩雄剑”(《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甚至,他一生都不离剑的:“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赠张相镐》其二)“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赠崔侍御》)堪称是“文武不殊途”,兼备于李白一身了。那么,诗人李白何以如此爱剑呢?这和他轻财重义,尚任侠分不开。他说;“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正是当时任侠流行的社会意识,为了事业心和抱负的驱使,尚任侠的少年都企求干一番豪纵、快意的事,得到社会上的普遍赞誉。李白的《侠客行》就是以这任侠意识为旨的。

《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也仅是二十字,就高度概括了排忧解难、不图名利、尚义气、重承诺等等的高尚人格。

还有诸如陈子昂:“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念时事动乱,立志报效国家,从民间拔剑而起。

常言道:“国家兴亡,匹失有责”,每个人都对国家的前途、命运负有责任。当时局动荡,国家有难时,也都应当挺身而出,发挥自己的能力.报效国家。

骆宾王在《畴昔篇》自称:“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闻一多在《宫体诗的自赎》说:骆宾王“生成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亏心汉,都是他干的。”

边塞诗人高适,少孤贫,爱交游,有侠风。《邯郸少年行》:“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邯郸少年”对于纵性任侠的生活远远感到不满足,而希望凭自己的侠肝义胆为国建功立业,施展自己的宏图抱负。

英气棱棱的诗人贾岛,亦有豪气纵横的咏侠诗,如其《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一改其往日雕琢辞句、“有句无篇”的作法,以持剑侠客自喻,寄情于剑,气韵昂扬通脱,言辞质朴,声情壮烈,堪为晚唐咏侠诗之绝唱!

中国的文人,本非文弱的书生,“千古文人侠客梦”,他们骨子里的那份侠义情怀,源自中原古代的燕赵慷慨文化,或者更远一点,上古武士的铁血情怀。以笔当刀剑,以纸为江湖,它其实已成为文人的一种审美过程,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气象,一种对天下大道的担当。单个的侠义精神体现在救助苦难群体,而放大了的侠义精神则是个体力量和声音对国家和社会的一种责任态度,“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也”。中国人历来有一种对英雄主义的崇拜,一种叫作侠义的精神一直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血液里流淌着。

参考文献:

[1]唐朝侠客诗风——林宗正在复旦大学的讲演.2014-12-06.

[2]高思莉,池梦洁.论陶渊明的侠义情怀[J].《安徽文学月刊》,2014(6).

4.低吟浅唱余光中诗歌中的爱国情怀 篇四

诗歌中的家国情怀

“对于余光中,家国情怀不仅来自于血与火的时代,也来自民族伟大悠久的文化,来自脚下的乡土和身边的百姓。” ——摘自《余光中精选集》之序

五四运动激昂壮烈的旋律刚停弥耳,在高举自由民主打气的黄色大地上诞生了一颗世纪精灵。传统与现代交锋的烈火依然雄浑,东方与西方仍进行着无休止的辩论,交融的壮阔,酝酿了一坛坛美酒、一颗颗不安分的魂灵。他,余光中,就出生在那个不安分的彼时彼地。

多湖多雨多燕子和多风筝江南水乡总是让人心生幻想,在水样温柔的母亲臂弯中,一株幽雅纷披的兰草在孕育,山的清灵水的柔婉夜的温蔼是源源不断的胎盘供给,多么想世界就这么柔美,日子就这么安魂,淡淡的歌唱,度过此生。然而,这世界终究不是江南的,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它,就是这么静悄悄地走了,又气势汹汹地来了——这火的猛烈,逼近大江南北,蹄破你我家园。

所以,人生注定不能很太平。就像这日寇的铁蹄一样,总是要在他国土地上作践不休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强大。就这样,静谧的童年幻想被踏破被宣告提前终结。于是,只能逃离,带着仅有的一碰即碎的水样梦想满足饥渴的灵魂。南京,这生我但不能养我的母亲,我走了;咿呀魂曲啁啾不休的江南水乡,我走了,带着在你阡陌留下的足迹,在你湖泊咽下的淡水,在你天空沐浴的月光,我走了,只能走了。

走过烟雨朦胧的江南,走过烟雾缭绕的巴山,走过烟火弥漫的山城,走过响彻天地的涛声,走过风口浪尖的峡湾,走过波涛汹涌的大海,走过烽烟似火,走过枪林弹雨,走过孤魂野地,走过快要停息的脉搏,走过濒临窒息的呼吸,走过······于是,走到了遥远的只能对望的天和地,下面,有我静静守候着、祈祷着的灵魂与呐喊:我要回家!那生我养我的旧土地——温柔乡,蜀山蜀水,石板路,木架床,淳朴乡邻,青山绿水,还有那曾安顿我收留我在战火纷飞兵荒马乱无时不刻被提起的灵魂的每一寸方田地每一掬清泉水每一缕让我死过去又活过来的暖暖空气。我走过了你们,我怀念着你们,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在近水近亲却不能归的孤岛,在跨越世纪的此时此地。走过的最感亲切,但我却不能回不能归。

于是,我只能大声呼喊,一堆堆雪白的宣纸,笔尖上最绚烂的舞步,仿佛一辈子都不能停止也不愿停止这声嘶力竭的呐喊——啊!大陆啊,我的母亲,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扬子江畔的高歌行吟,船夫无拘无束地紧握母亲的手,在碧波荡漾的水上摇篮中日复一日地生活,还骄傲地向世人宣告“一辈子在水上流浪,我的家最是宽广”。而我只能静静地聆听着,通过大气的传声筒,听船夫唱着——“我在扬子江的岸边歌唱/歌声响遍了岸的两旁/我抬起头来看一看东方/初升的太阳是何等的雄壮/嗨哟,嗨哟/初升的太阳是何等的雄壮!”是啊!船夫总是在离母亲太阳最近的地方,而我,只能静静地聆听,无声的呐喊,何时能归?

我总自比为一个诗人,一个像诗仙李白一样的诗人,踏遍铁鞋狂歌醉饮的疯子诗人。“莎士比亚说诗人和疯子/都不属红尘十丈的人间/诗人隐居在疯子的隔壁/疯子却闯进诗人的花园。”(《人》)难道这就是我不能归乡的原因么?如果诗人注定流浪,那么就让我再最后见见母亲慈祥的面孔吧。

相见不得,继续流浪,越洋跨海,大洋彼岸的景色很美,但无奈我是“一棵乡土观念很重的双叶科的被子植物,且有一定的花季。”(《呼吸的需要》)“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仍是一棵拒绝融化的冰——常保持零下的冷和固体的坚度/我本来也是很液体的/也很爱流动,很容易沸腾,很爱玩虹的滑梯/但中国的太阳距我太远/我结晶了,透明且硬,且无法自动还原。”(《我之固体化》)别人都说我一个固执的中国人,我说我本来就是土生土长的“五陵少年”——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黄河太冷/需要渗大量的酒精/浮动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谱/喂!再来杯高粱。(《五陵少年》)还有那曾奋力攀爬过的“大武山”——唤你的名字/故土/以日日潮起与潮落/以年年/除夕的鞭炮,端午的鼓···高粱是忧郁的特效药/安慰愁肠,断不了愁根/一条运河贯穿四肢和百骸/唱起/熊熊的赞美诗,赞美燧人氏···清明的雨帽,中秋的胡琴/我的乡思与韩愈很亲近/我的魂魄与苏轼等远。(《大武山》)

归不去的灵魂只能游荡,只能贴着地面将思乡的呓语通过大洋波涛振动的频率传送到祖**亲的怀中。暖暖温室裹不住飘雪的季节,阳光普照的大地抚慰不了抽搐的躯体,特别在这个种子深埋土里暗暗蠕动的日子,我愈发想回到“旧土地”——回到那温馨闲逸的少年时代,回到饶具田园风味的乡居生活,回到那可以自由歌颂的母亲河旁,回到可以采桑可以捉蜻蜓的多湖多螃蟹的唐诗的江南,回到那春意盎然垂柳飘飘梅花漫漫的家乡的泥土地……这里的春天或者所谓春天“也不过是就在电话亭的那边/厦门街的那边有一些蠢蠢的记忆的那边/航空信就从那里开始/眼睛就从那里忍受/邮戳邮戳邮戳/各种文字的打击”,或者所谓春天,“最后也不过就是这样子:一些受伤的记忆/一些欲望和灰尘/一股开胃的葱味从那边的厨房/然后是淡淡的油墨从一份晚报/报导郊区的花讯”。(《或者所谓春天》)

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窗外蒸腾的雾气迷糊了我的双眼。我问楼上的灯,窗外的树,巷口的车,远方的路,上游的桥,小时的伞,湿了的鞋,乱叫的蛙,四周的雾,灯下的人……雨还是不停,从来时落到现在,从菲菲落到了澎湃,从檐漏落到了江海,从大洋的天空落到了黄色土地,我想,比黯黯阴云更远的,是春回大地树梢上呢喃的燕子,是朦胧窗后的那双眼睛。

燕子啊!她看到了我被模糊的眼睛,衔着一株青黄的叶,在窗外逡巡徘徊,仿佛听到了我低垂的呐喊——我的母亲,我的祖国,我要回家,回家!我和燕子四目对望,她在外头,我在里头;我和大洋彼岸的母亲对望,她在东方,我在西方;我和滚滚长江对望,她在奔流,我在静止。疯狂的诗人再也按捺不住了,于是手舞足蹈唱着生命最后的赞歌,我想人终有一死,我却只能做一叶轻轻的鸿毛了,哪怕将泰山移过来,我也只是鸿毛。比空气还轻的,可能连鸿毛也不是吧?

于是我想到了老庄,在其妻死之时鼓盆而歌,好不快活自在。那么我死时会是怎样的境况呢?是震天动地的吹笙唢呐?是亲人们的嚎啕大哭?是灵柩前堆满的华丽祭品?是浩浩荡荡送我西归的队伍?……一切的一切,我不得而知,因为我还在这他国异乡苟活着,还剩这最后一口残喘,为了生命将止的赞歌。

于是,我想到了死,真真切切地想到了——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好一支安魂的歌谣,就这样静静地唱着,手舞足蹈地唱着,嚎啕大哭地唱着,撕心裂肺地唱着……唱着唱着,窗棂一角一颗垂悬而下的泪珠,是燕子嘴中青黄草的最后一滴体液,燕子告诉我说:我带你回家吧,我带你回家吧!我是多么想家啊!我是多么想跟你回家啊!但我知道不可能,至少此时此刻,不可能。于是我说:谢谢你,你走吧!窗户上的八爪印愈发深刻了,仿佛要把这玻璃都要刺破似的。真心的谢谢你,燕子,要不你回家带些母亲的东西给我吧。于是有了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芬 是乡土的芬芬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乡愁四韵》

当然,最后我没有死,我来到了

21世纪,走过黑暗走过光明走过痛苦走过快乐走过世纪走过世界我回到了家园。我喝到了长江水,得到了海棠红,看到了雪花白,闻到了腊梅香,心想原来归家的路并不长。

此刻,坐在淡淡幽幽的西湖水旁,听燕子呢喃细语,看细雨拍打着水花,垂柳在扶风中你依我侬,耳边仿佛又想起了激昂壮烈的旋律,那是五四的号角?细目望去,原来是放学归家的小精灵们的歌唱。

5.歌声现代诗歌 篇五

她的歌声

粘染上低俗的官气

由绿转黄变黑

增宽伸长加重后

厚厚遮盖住

那么多占据黄昏

红颜色的奇思怪想

不让才刚完成框架的烟雾

爬上高高的烟囱

始终

固执地

不让检验不合格的一条狗

跑进自己的领地

增高着的官模

迅速加固上进口的猴样

早已雄壮威武

固若金汤

却还要小心翼翼

将肮脏的尾巴藏起

露出满嘴

洁白光亮的兵勇衙役

细细咀嚼

咬碎咀烂了

善良可爱的人心民意

太丰盛了

免不了油和血溢出嘴角

嘀咕、嘀咕

强壮有力敲击着

临近午夜

乌云般的`寂寞

硬生生抖落下

满地的秋霜

满天的黄叶

不让刚编完号的泉水

直接流出石壁

不许没有许可证书的草木

私自长出新梢

他们挥舞旗帜

即使是如此狭窄

陡峭、潮湿、冰冷的夜晚

不怕彼此碰撞摩擦

心中的号角一响

情不自禁紧跟着眼前

强壮威武的节拍音调

纷纷跳起了

6.歌声中的情怀诗歌 篇六

关键词:赏读;品味美;享受美;入情入境;诗意情怀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它以脍炙人口、凝练含蓄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都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培育学生的诗意情怀。

一、吟咏赏读,咀嚼诗歌的音乐美

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古诗讲究韵律、节奏,因此诵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让人感受到悦耳和谐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因此,我在教古诗时,总是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于教学始终。起始阶段自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想象边朗读;在深入体会了诗的丰富意蕴之后,让学生抑扬顿挫,反复吟诵,让学生把情感通过朗读的语调、语气以及停顿等读出来。让学生在赏读中咀嚼诗歌的音乐美,还可以借助背景音乐促进赏读。如教学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虽然大多数学生已经熟悉这首诗歌,但不一定能深刻体会其中的内在情韵。于是,我便配了《思乡曲》和《静夜思》两支曲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与诗句的欣赏中构想意境,充分体悟声与情的和谐美。学完全诗后可以让学生反复吟咏,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总之,要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声情并茂,品出语言的“真趣”,欣赏其优美的情趣来,方肯罢休。这样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使学生对诗歌的音乐美产生向往之情,涌起诵读的欲望。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还达到了背诵积累、增添其文化底蕴之功效。

二、创设情境,把握诗歌的意境美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是刘勰关于“情境”的论述。人对处在一定情境中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事物往往体验深刻。王国维的 “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浸入诗的“意境”。

1.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美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除了物还有蕴含其中的情感。诗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绚丽纤细,有的雄伟壮阔,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因此,阅读古诗必须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如教学《咏柳》一诗时,首先伴着行云流水般的古筝乐曲,多媒体展现这样一幅美景:明媚的阳光下,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千万条柔韧的柳枝随着微风轻轻地舞动,好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情景中身心舒畅、融情入景,自然体会到作者对柳树的喜爱、赞美之情,则化枯燥为情趣,化深奥为浅显,学生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2.披文入情,让学生体验美

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如李白在经历15个月的流放生活之后,重新获得了自由,怀着难以自禁的轻松喜悦心情,写下了《早发白帝城》一诗。可见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古诗是前人所写,是诗人感情的真实流露,贵在含蓄蕴藉的意境,但由于古诗文语言高度凝练,时间跨度大,在内容和情感上都留有空白,而小学生受到年龄、知识、阅历的束缚,很难进入诗人描摩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就要在教学时找到与学生情感接洽的契合点,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通过情感上的联系、转化与诗文达到共鸣,用心感受丰富的情感。

3.放飞想象,让学生感悟美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初步领悟到诗的意境。

三、读诗作画,再现古诗的画面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景色。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飘渺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教学时还可以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如《寻隐者不遇》一诗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句,是童子回答来访者的话。为了让学生体会“云深”一词所描绘的意境,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是寻访人,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学生纷纷回答:“我看到的是高山入云,云雾缭绕。”“我看到的是山高林密,云缠雾绕。”接着我让学生自由作画。有的学生画了一座大山,山中有大团的云雾;有的画上小房子、青松、寻访者、小书童。学生越画兴趣越浓,对诗中的画面美有了深刻的感受。

四、积累运用,让学生享受美

要真正学好古诗文,就要做好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内化、吸收,不仅要在古诗文课堂教学、朗读积累上下功夫,还要明确功夫在诗外,让古诗文在悄然无声中走进学生们的生活,让那些背诵过的诗文如一汪清泉流淌在学生们的心间,激荡他们的情感,升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培育学生们诗意的情怀。

(1)在常规教学中注意营造古诗学习的氛围。可以在教室前方黑板的左边,指定学生用来誊抄诗篇,一周一换。在教室后的黑板报上留出一定的篇幅,用来刊出一些古诗文,或与古诗文相关的其他内容,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每天都能接触到古诗文。

(2)对那些情节性较强的古诗文,学过后鼓励学生像讲故事那样来讲述,如《清明》一诗,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把作者和牧童的对话补上去,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同时还可以适当安排改写训练,将叙事诗改写成小故事,将写景诗改写成散文。这样,古诗文融入了很强的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因而,在学了一定阶段后,可以让学生按要求背诵,还可以确定每次背诵的主题等。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就要带领学生走进古诗的艺术殿堂,引导学生从古诗中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7.冬日情怀爱情诗歌 篇七

走在路上,有点儿凉

如你的突然间转身离去

仿佛一切变得空无

明知是短暂的休憩

却怎么也放不下心底最深的情怀

你在远方

也是一个人在走

一样的天空一样的世界

也一个人在孤独

愡如昨天

也似明日憧憬

而实在的正是当下

当下正在远方为你祈福

无眠

想着你超负荷地忙碌

而我却无法给你更多的关怀

所有的岁月你都在一个人面对

都在一个人在风中飘扬

明天

明天是什么时候

许是一个永远也摸不到的希望

或是一个只能遥远的时光

此时

惟有两处时空一样情怀

会不会不变

就会成为陈旧的模样

是不是变化

就一定会褪去更多的雍装

和执着有关吗

与永恒相连吧

一切

在这初冬里开始蜇伏

8.歌声中的情怀诗歌 篇八

一、忧劳忧国,忠君报国

从历代士大夫的生平事迹中不难看出,忧劳忧国,忠君报国是他们共有的特点,而这和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相通的。虽然士大夫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得官爵,而其目的也是想通过做官为天下苍生谋福利。“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这些诗歌无不表现了士大夫的这一情怀。现在我们从高中所选的一些散文、诗歌来分析传统士大夫的这一情怀。

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整首词所要表现的是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的郁闷之情,同时也表现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从词的内容上看,上片从三国风云人物写起,而所写风云人物无不是作者心之所向,士大夫那种“为官情结”就被体现了出来。而下片则更多是抒发作者郁闷之情。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来看,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谪居黄州,心中忧愁不已,而忧国忧民,忠君报国的思想依然萦绕在脑海,故而借游山玩水来释放内心的苦闷,在游山玩水中借景抒情,感慨时光流逝。

又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当时作者已经是六十六岁,快到“古稀之年”了,但作者依然是“老当益壮”,发出了“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感慨。当时,韩侂胄执政正欲北伐,而闲置已久的作者被任用为浙东安抚使,忠君报国的士大夫情怀让他在险恶的政治斗争中依然精心准备战斗,但这却没有得到当权者的重视,故而在京口北固亭登高感慨,写下了此作。

此外如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等作品也透露出这样的情状,即虽然诗人被贬或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但依然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重视,能为君主“效犬马之劳”。士大夫做官是他们的人生目标,而做官的目的则是为民服务,但又常常“可遇而不可得”,故而也就有了忧国忧民之愁苦。

二、徜徉山水,自我实现

大多数古代文人都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也喜欢“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往往在失意或郁闷之时徜徉于山水间,以此来让自己苦闷的心获得清净。而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大多数士大夫也都积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我价值展现出来。

以欧阳修的《秋声赋》为例,当时作者已经是五十三岁,仕途已进佳境,但在长期的政治生涯中,作者也清楚地看到了政治生涯中的黑暗和复杂,心境随之放下,流连于自然之景也是人之常情。文章开篇即写“秋之声”,声音以动破静,变化多端,文由心声,此时的欧阳修完全沉醉在秋之声中,也就有了一连串的比喻。接着发出议论,云、天日、寒气、山川让秋的色、容、气、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而其中也孕育了悲伤之情。景自然会惹人思绪,作者面对如此秋景,自然是百感交集,黯然神伤。最后还是得面对现实,于是作者从沉醉中清醒过来,面对现实,孤独油然而生,秋虫唧唧,一切尽在不言中。又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作者面对大好河山,心中却是感慨万千。从这些文章中不难看出,当作者流连于山水时,心中依然少不了对国家、对人民的担忧。

在对祖国美好河山尽抒情感的过程中,古代文人士大夫也会融入自己的情感,尤其会沾上一些“官气”,这与士大夫的独特情怀是息息相关的。如李白的《蜀道难》中,诗人尽情描写了蜀道的逶迤、峥嵘、高峻、崎岖后发出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其实我们不妨把“蜀道”看作是作者心中的仕途。当时(天宝一年至天宝三年)作者在长安,长安乃“首都”,是文人向往之地,作者在劝慰友人(王炎)之时,也在勉励自己,要向“蜀道”奋进,李白在司马承祯的鼓舞下,奋进之心更是高涨,写《蜀道难》可谓难中求进。

三、乐于探索,体悟人生

士大夫忧国忧民,徜徉山水也不忘国之安危,他们常常肩负着家庭、国家的责任,也热爱生命,在冒险中寻找人生的乐趣。他们还有自己独特的爱好,有的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有的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孑然独立。总体说来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探索人生,体悟人生是他们努力追求的境界。

首先以屈原《离骚》为例,屈原的一生可谓奋斗的一生,“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和衣跪下发誓兮,我坚持推行美政”。“我即使身处绝境兮,抱此初衷永不悔!”此种求索精神,非一般人等可及。虽然屈原在历经磨难后也选择他投,“我既已得灵氛吉卦兮,按历择日把路上”。但文中写道“车夫悲马儿恋兮,曲身回首停步”,不舍之情跃然纸上。最后求索无果而选择投江,“王朝不需要我兮,为何留恋故居”!这也是情非得已,悲情之至,感人至深。

其次如《指南录后序》中文天祥的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也是古代士大夫求索精神的表现。在面临“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的形势,诗人已经抱有必死之心。“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虽有埋怨,但对“义”只求索而未息,“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能将生命付诸自己的追求,这样的探索精神在士大夫身上是可贵的。

当然,古代士大夫在兴趣爱好上较为广泛,多有自己的特点,李白嗜酒,亦因嗜酒,得罪高力士,后被免职,这也让他在人生旅途中多了份忧愁。陶渊明喜菊花,是因“菊,花之隐逸者也”,经历了仕途的磨难而希望隐居山林,这种情怀也合于常理。

总之,从高中教材所选的诗歌、散文来看,士大夫多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在其人生历程中,皆努力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在遭遇困难挫折时不免寄情山水,但其探索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上一篇:政协委员职责下一篇:东方朔自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