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调研报告a

2024-11-06

低碳经济调研报告a(精选6篇)

1.低碳经济调研报告a 篇一

关于发展低碳经济问题研究调查报告

摘 要: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在经济发展中,排放最少温室气体的同时获得最大产出,即追求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功经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境不仅体现在居民欠缺环保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而且体现在对低碳经济的诸多认识上的误区,将低碳经济与高投入、贫困、贸易壁垒、完全抛弃传统经济等联系起来,并将低碳经济完全归结为政府的责任。由此,我国在低碳经济的实践中必须在多方面做出理性选择:产业生态化、开发节能建筑、公交工具优先、合理使用低碳能源、发展低碳电力、实践循环经济、促进生态产业集群、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外经验;困境;误区;对策

国家即将出台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规划内容将以核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实质是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推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中国而言意义重大,是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弯道超越”、“提档进位”的重要途径。本报告在深入基层企业调研、占有大量翔实资料的基础上,对国际国内低碳经济的历史背景和最新动向以及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困境、误区与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也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低碳经济的历史背景及国内外动向

(一)何谓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发展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消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历史背景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能源问题,主要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危机;二是环境问题,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产生的严重后果已越来越明显;三是粮食问题,也就是贫困人口和粮食安全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仅靠传统方式是难以奏效,必须有新的技术和新的革命,而发展低碳经济,对于缓解能源紧张、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将有着重要的作用。

低碳经济概念始于英国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低碳经济的国际动向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正在掀起一场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意在占领新时期产业制高点,为自身经济寻找新的增长动力。以下主要以英日等发达国家的低碳计划为例。

1.英国的低碳计划。英国设定了低碳经济的明确目标,规定2010年的CO2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20%, 2050年要减少60%。2009年7月英国制定了《英国低碳转型计划》,同时还出台了《英国可再生能源战略》、《英国低碳工业战略》、《低碳交通战略》等文件,力争实现以下五个具体目标:创造120万绿色就业;整体改建700万户民宅并支持150万户家庭生产供自

身使用的清洁能源;全国40%电力来自可再生、核能、清洁煤等低碳能源;削减一半天然气进口量;小轿车平均碳排放量比现在降低40%。除此而外,英国政府还致力于输出先进技术引领世界经济朝有利于全球自然环境优化的方向发展。为了将其规定的硬性指标做实,通过立法方式设立了《气候变化方案》,强化对低碳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投入。英国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建筑和交通两个方面。研究表明,伦敦市碳排放总量中家庭住宅占38%,商用和公共建筑占33%,交通占22%。英国在《低碳产业战略远景》中强调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实施低碳战略: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商业、消费者以及公共服务成本;重视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获和储存技术、输电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开发低碳汽车等。

2.日本的低碳计划。日本在低碳经济目标方面较英国更高。2008年的“福田蓝图”指出,日本温室气体减排的长期目标是,到2050年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至80%。在“低碳行动计划”中提出,在2020年之前,将CO2封存地下技术(CCS)推向实用化。除CO2封存技术以外,日本的太阳能发电量到2010年将增加到目前的10倍,到2030年将增加到目前的40倍。日本环境部发布了“低碳社会”规划草案,草案中提出了实现低碳社会的三个原则:减少碳排放;提倡节俭,生活方式由高消费转向高质量;和谐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日本认为,低碳社会的实现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参与,而不是某个部门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实现低碳社会就需要在所有部门减少碳排放。为此,日本通过技术革新在改变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方面做文章。日本还特别加强制度方面的建设,鼓励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为,例如采取更加紧凑的城市建设布局、鼓励交通工具多用自行车、汽车驱动能源采用生物燃料等。为了付诸实施低碳计划,日本特别构建了以能源政策基本法立法为指导,由煤炭立法、石油立法、电力立法等为中心内容的能源法律制度体系。同时针对能源的相关立法不断出台或修改,以适应日本“低碳社会”的发展进程。

(四)低碳经济的国内动向

中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

提高13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如何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中国的能源以煤为主,缺油少气,这是国情,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的选择有限。在电力中水电占20%左右,火电占77%,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据估算,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火电的大规模发展甘环境的威胁以及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需要不容忽视。

中国高层领导对发展低碳经济问题高度重视,2007年,国家主席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并提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若干设想。有资料表明,低碳经济的研究和试验在国内一些地方已开始启动。如吉林市已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低碳经济区案例研究试点城市;广东提出,建议将珠海申请为中国第一个“低碳经济示范区”;上海已拟定在南汇区临港新城、崇明岛等地建立“低碳经济实践区”;河南省已率先组建了低碳集团有限公司,其发展势头很好。目前,一些新闻媒体对低碳经济的宣传频率愈来愈高。但低碳经济在我国还是面临着很多困境和误区。

(一)低碳经济的困境

首先,现阶段中国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局面很难迅速改变,故实施低碳经济需要比较长的周期。其次,资金和技术是重要考验,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技术的创新、技术进步和技术的突破,才能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第三,中国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阶段,尽管通过优化结构和节能,能够相应地减少碳的排放,但是面临较大困难和挑战。除了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中遇到的难题,在普通百姓中也存在着生活标准盲目高和花边经济日趋盛的难题。

(二)低碳经济的误区

前文述及,低碳经济要求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于是,在工艺过程的技术革新中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需要对传统的技术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低碳社会确实首先需要增加投入,但从长远来看收益大于成本。目前,人们对于低碳经济还存在种种误区。

1.低碳就是高投入。低碳经济需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用新技术替代传统技术需要经济投入。低碳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诸方面确实需要高投入,但低碳经济还体现在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某些方面有时并非需要高投入,只是居民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的问题。

2.低碳即抛弃传统。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产业,但是很多人认为低碳经济就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的煤炭电力、石油电力等产业。实际上低碳经济并不一定完全抛弃传统产业,在有效地替代传统产业的同时快速发展低碳产业才是对低碳经济的正确理解。

3.低碳要丧失机会。低碳经济不是某个国家的事情,需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并肩作战才能达成全球范围内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更强的经济竞争力,于是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机会将被发达国家占有,这对发展中国家是一种损失。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确实给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很多挑战,但发展中国家在此过程中避开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弯路,并使居民能够在低碳经济中享受生活,在此过程中快速地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诸多角度讲,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并不是损失而是得到了机会。

4.唯政府代表低碳。提到低碳经济马上就想到这是政府需要做的事情。实际上政府并不完全代表低碳,低碳经济需要政府出政策、出制度,但要落到实处还需要普通百姓的配合。居民日常生活包括使用一盏灯、一张纸在内的点滴行为都与低碳相关,低碳经济也是普通居民的事情。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选择

(一)倡导生态产业

日本的垃圾处理和奥地利的多产业链实践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典范。①日本的垃圾处

理。保护环境是日本发展生态产业的主要动因。主要表现在垃圾问题、自然资源困境以及严重的空气污染[1]。日本每年产生4.5亿吨垃圾,这些垃圾中的大部分来自工业。在土地短缺情况下,垃圾掩埋成为大问题,用地成本的提高需要日本考虑通过垃圾焚烧等生态办法解决。垃圾焚烧虽然缓解了垃圾大量填埋而造成的土地压力,但垃圾焚烧生成的二氧化物排放遭到了公众的强烈抗议,迫使政府制定更加严格的二氧化物排放标准,为此,小的焚烧厂房逐步被关闭[2]。日本中央政府引入贷款项目以鼓励使用绿色能源、热能源及回收物质,同时政府也把正在宣传的生态工业项目作为整合此类创新的一种方法(如图2)。②奥地利的多产业链。奥地利的多产业链实践主要体现在:建筑业生态链。建筑会产生很多包括混凝土、沥青以及砖石等垃圾,这些垃圾作为混凝土的添加物,也可以作为道路施工中的重要辅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垃圾再生(如图3)。

(二)优先选择公交

交通工具是目前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 2006年全球交通工具的石油消耗比重已经增加到60.5%。2020年以后,交通工具石油消耗的比重将至少达到62%以上,近10年间全球CO2排放总量增加了13%,而来自交通工具的碳排放增长率高达25%。

发达国家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把CO2的排放作为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测度标准。公共交通的发展状况一般标志着城市的发展水平,当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比较完善时,公共交通就会替代私家车而成为最为便捷的城市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居民的腰包快速鼓起来的同时,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逐渐成为更多城市居民的选择,但是私家车的增多与低碳城市的建设背道而驰。于是,低碳城市的建设与居民的攀比、炫耀和奢华消费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个矛盾的解决需要快速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发展的战略设计上要坚持公共交通优先的方针。依据城市规模和条件,在轨道交通(地铁、轻轨和市郊火车)、快速公交、普通公交的结合应用模式上,突出各自的优先发展次序。

(三)合理使用低碳能源

我国能源的消费特点主要表现在消费量迅猛增长、能源结构以高碳为主、环境污染严重、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大。随着以石油、煤炭为代表的传统能源走向枯竭,以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成为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共识。低碳时代的新能源产业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为:清洁煤技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规模发电等。为此,我国需要发展智能电网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

(四)实践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至少具备以下四方面的特点:①生产和消费使用绿色能源;②减少原材料消耗并回收利用;③简化包装和工业废弃物回收再利用;④开发产品资源化产业。在循环经济模式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甚或零排放。清洁生产是从资源开采、产品生产、产品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全过程出发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一个共同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和CO2的排放,这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通过多种方式的耦合将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废弃物的回收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自然资源得到多级开发和利用,变污染负效益为经济正效益[3]。

(五)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前文述及,很多人认为低碳经济是政府的事情,这是人们认识的误区。其实,低碳经济不仅体现在政府以及企业行为方面,而且体现在居民的日常生活方面,居民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节约能源、改变不健康的消费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普通的居民都是低碳经济的贡献者:空调开启数时后关闭以开电扇取代开空调,省电近50%;洗衣机使用强档比弱档省电,且可延长洗衣机的寿命;暂时不用电脑时可启用“睡眠”模式;电器不用立即拔掉插头;,定期更换机油;用废水冲洗马桶;开启水龙头洗菜要尽量用小水;给电视机断电而不是待机,等等。

参考文献:

[1]舒建玲.以生态产业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J].生态经济, 2008(6): 135-139.[2]孟祥林.产业生态化:从基础条件与发展误区论平衡理念下的创新策略[J].学海, 2009(4): 98-104.[3]俞国方.回顾与前瞻: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 92-102.

2.低碳经济调研报告a 篇二

节能环保、低碳经济作为近年来国内外倍受关注的话题, 也是浙江制造企业走出传统制造业向创造业转型的导航。尽管国家及各级政府都积极出台各种绿色环保政策与能源对策, 努力推进低碳技术的开发利用, 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浙江制造企业对于开展低碳行动的积极性并不高, 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要实现低碳转型, 单纯依靠政府推动, 制造企业自身缺乏动力是行不通的, 最后只会空喊口号, 企业所作所为也只是虚有其表地应付, 或者只是纸上谈兵, 没有实际行动。当下浙江制造企业对于低碳转型的真实想法、动力情况及主要问题等, 通过调研可以一探究竟。

二、调查方法和数据统计分析

为了解浙江制造企业低碳转型的现实情况, 本文选取了2012年6~8月浙江省四个市的部分制造企业进行了调查, 其中包括湖州、杭州、宁波、嘉兴。

(一) 样本情况及调查方法

四个市汇聚的各个制造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 且民营企业居多, 此次选择四个市的龙头企业作为调研对象, 每个市选取3家, 共12家企业。调研采取问卷及访谈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各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协助下, 合计发放600份问卷, 要求各企业负责人、部门主管, 生产技术人员及部分员工填写, 访谈则选取各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1~2名开展。本研究得到大部分企业人员的配合, 共回收有效问卷479份。

(二) 数据统计及分析

从收回的有效问卷的统计情况及访谈结果来看, 承认该企业有污染或能耗问题的接近90%, 认为污染程度属于中等, 能耗级别属于较高。仅有不到5%的企业制定了明确的节能减排目标, 没有一个制造企业业绩评价指标里涵盖企业低碳能力, 极大多数都只关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创新及发展潜力。

对样本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制造企业对与控制污染及能耗的关注主要动力来源于“获取竞争优势及经济利益”、“企业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为“应对监管机构”, “维护企业声誉”方面的影响不大。

从图2浙江制造企业低碳转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看, 资金投入过大、技术研发能力受限及缺乏低碳方面的专家指导是制造企业主要担心的问题。此外, 即使有能力研发, 有专家莅临指导, 企业仍然担心研发成本和专家报酬的增加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政策法规欠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制造企业的低碳转型, 一方面, 企业低碳转型得到政府的补贴扶持较少;另一方面, 没有法律法规约束企业转型。企业在国内开展业务时遇到绿色、环保及低碳标准限制的情况较少, 而出口销售遇阻的情势也不严峻, 如虽然英国征收气候变化税, 但是国内制造业出口受此税收影响的程度不大, 导致企业一方面缺乏转型动力, 另一方面即便想转型也得不到相关支持。浙江制造企业对宣传力度不足问题的担忧相对较少。

在21个影响浙江制造企业低碳转型意愿的因素中, 89.3%的企业员工认为:其一, 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年龄、接受教育的程度和对低碳经济的认识程度对企业低碳转型起到最直接的影响;其二, 企业的所有制类型、入行时间及行业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不大, 企业现有的生产技术、R&D投入能力、引进低碳技术的途径和成本及企业的经济利益是影响企业低碳转型的重要内因。从经济角度出发考虑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低碳转型最重要的动力来源。近年来, 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不断用各种绿色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工业, 我国制造企业则受此影响极为严重, 这种绿色环保贸易体系使得低碳企业具有了竞争优势从而获得较高收益, 而非低碳企业贸易受阻, 经济利益削减。因此, 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 制造企业向低碳经济转型日益增多。此外, 企业的销售规模、营销手段、企业文化及社会责任意识对企业低碳转型意愿的影响相对比较重要。企业经营者及员工作为社会公众的一份子, 与其他人一样对节能环保的意识不断增强, 但是作为企业的主体, 这种环保意识与行动与其说是出于社会责任感, 不如说是商场上的竞争战略。外因方面, 首先, 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市场对产品类型的需求因素的影响很重要。满足消费市场是企业改革的最初动力, 也是制造企业一直以来的经营宗旨, 以市场导向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企业唯一的生存法则。其次, 政府对低碳企业的政策奖励、政府的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政府强制性政策安排、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形势及社会舆论的压力也比较重要。应特别发挥政府方面的影响, 充分发挥监管作用, 采取各种手段, 如经济手段、行政和法律手段及宣传手段来干预企业低碳经营战略, 使产业宏观形势上趋于走低碳转型之路。

三、调研结论

此次调研以浙江省四个市为研究对象, 四个市中又以12家企业为主要研究样本, 虽然样本范围较小, 不具备普遍性, 不能代替整个浙江省的全部制造企业, 但是同样可以从中获取有价值、有意义的发现。首先, 制造企业越来越多关注低碳转型所能带给企业的经济利益, 也从消费市场上察觉到节能环保的宏观环境变化, 企业的环保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在不断增强, 从而影响企业低碳转型的决策。政府对企业低碳的监管和扶持力度在加大,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制造企业对节能环保重要性的认识, 从而进一步选择走低碳之路。目前, 尽管政府采取的直接的、强制性的政策安排并不多, 更多的是通过各种政府奖励、补贴的经济手段, 制造企业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认识与决心却越来越强。制造企业的这种变化除了归因于上述因素,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再加上社会舆论的监督, 使制造企业认识到只有通过提高低碳技术创新, 才能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获得竞争优势并最终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回报, 实现企业远期发展目标。另外, 此次调查还发现了制造企业低碳转型所面临的几个问题:资金投入过大、技术研发能力受限、成本增加及缺乏低碳方面的专家指导。这也是近年来浙江省制造企业低碳转型受阻、转型难的瓶颈所在, 是制造企业面临的极大挑战。

四、浙江省制造企业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相关建议

(一) 政府方面

首先, 政府应与国际发展低碳经济的大局势接轨, 就当前环境保护税及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的问题, 对税收制度进行整改, 完善税收体制, 以达到鼓励企业节约利用能源及保护环境的目的。其次, 企业在向低碳经济转型中可能遇到的资金短缺、采购、土地申请等多方面的问题也应得到政府的充分支持与帮助。最后, 政府应调整考核方式, 不应以GDP高低来判定业绩的高低, 在考核中应强化如环境保护等指标, 可以采取单位GDP的能源消耗、环境质量及公众满意度等复合性指标, 使用绿色GDP考核制度。

(二) 行业方面

浙江省制造业要全面升级, 从传统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现代制造业升级转型。依靠高新科技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提高产品质量和整体性能, 创造自主品牌, 从而实现制造业结构层次的整体提高, 创建低碳高新技术行业聚焦的区域经济体制。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 加大研发投资力度, 由传统的“三来一补”加工产业升级到自主研发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科技等新兴产业, 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产学研高度结合的高新科技创新体系。

(三) 企业方面

浙江制造企业应根据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重新制定发展战略, 抓住机遇, 提升企业竞争力, 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从“高碳”走向“低碳”, 从而化危为机, 一举将企业发展壮大。新的低碳转型发展战略可以包含以下几方面。

1. 加强低碳技术创新

技术是制造企业的血脉, 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制造企业的竞争地位, 只有拥有高精尖端先进技术的制造企业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名列行业的前茅。后危机时代, 国内外竞争愈演愈烈, 制造企业必须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加强产品的研发力度, 依赖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强化低碳营销创新

金融危机后, 浙江制造企业出口急剧下降, 行业呈现衰退迹象, 产品需求大大降低, 这对企业营销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产品低碳创新的同时, 营销低碳创新也是关键。后危机时代, 浙江制造企业应在低碳营销管理与创新方面进一步加强, 积极开展电子营销、激励营销、文化营销、双赢营销、服务营销及借势营销等全新的营销模式, 加强宣传和推广企业的正面形象, 营造低碳创新产品的市场和需求, 不断扩大低碳消费人群, 打响企业的知名度, 从而提高销售额, 改善盈利能力。

3. 加强低碳管理创新

后危机时代, 浙江制造企业要广泛吸取教训, 优化企业管理体制, 建立以人为本、低碳高效的弹性管理制度, 引进国内外的管理人才,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精简管理队伍, 节省管理开支, 减少管理费用, 提高管理效率。结合中西方管理模式的优点, 提高企业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减少运营成本。

4. 扩大规模

后危机时代, 浙江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并购等方式重新调整企业的价值链, 致力于发展企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加速企业在核心竞争力产业的规模扩张, 加快发展。减少企业在其非核心产品上的投入与多元化经营, 降低风险, 减少资源浪费。用优质资产替代不良资产, 用低碳经济代替高碳经济, 充分利用危机后的良好时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规模效应, 向绿色、创造型企业转型。

5.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

后危机时代, 浙江制造企业应搜罗国内外高科技人才, 以较好的待遇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 以增强制造企业的研发实力, 提高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 在企业内部针对新老员工, 应组织开展员工培训, 让员工掌握最新的技术, 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 提高员工的整体水平。培养一批优秀的管理、营销、研发、售后服务及资本运作等人才, 完善员工激励制度, 为企业低碳转型打好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宫广东, 周健.我国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北方经贸, 2011 (08) .

[2]付加锋, 刘小敏.基于情景分析法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框架与问题探索[J].资源科学, 2010 (02) .

[3]王晓霞.国外低碳经济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6) .

[4]余海永.试论低碳经济时代中国如何实现低碳经济[J].社科纵横, 2010 (09) .

[5]聂丽曼, 刘剑锋.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途径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8) .

3.关于“低碳经济与生活”调查报告 篇三

——关于“低碳经济与生活”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和掌握居民个人对于低碳经济的认知和实施意愿,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拓展研究,服务于我国新时期低碳经济形态转变,更好地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利用寒假时间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各个阶层家庭基本情况和低碳经济意愿。调研报告主要包括调研数据说明、调研背景、调研结果、调研体会、调研建议等内容。

一、调研数据说明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2013年11月20日—12月11日

调查地点:广东省

问卷数量:100份

调查范围:社会管理者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专业技术人

员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二、调研背景

近年来,气候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低碳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经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了解人们关于低碳的认识程度,开展了“低碳经济与生活”的调研。

三、调研结果

(一)家庭居民对低碳生活的了解情况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是201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这表明了中国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人力推行绿色新政的理念,实现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坚强决心。当然这个过程需要人们树立“低投入、低能耗、能循环、可持续”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做起,节约用水用电用油,企业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淘汰高耗、低效、高污染的产品,极力促进市场低碳消费的导向,传递绿色低碳消费理念。通过对家庭居民对低碳生活的了解程度的调查,才能做好进一步的宣传和推广,促进低碳的普及。其中大约100%的人知道全球变暖,85%左右的人知道气候变化,大约60%---100%的人们知道节能减排。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约有35%的居民了解,几乎没有人了解碳中和和ipcc气候报告。不管是哪个阶层的人们都认识到了“低碳”。低碳生活可以促使社会发展的改变,促使公众改变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人们将享受到更加自然、舒适、健康的生活。整体而言仅有10%---15%的人们尚不确定“低碳“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34%的人们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关乎每个人的生活,24%的人们认为低碳经济不一定是高成本、高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障碍。另外还有22%的人们认为发展低碳必须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发展,20%认为低碳不是贫困,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低碳”已经被大多数的居民所认知,所了解。听说过“低碳生活”理念的受访者所占比重高达93%。其中,有39%的受访居民表示很了解“低碳生活”理念,而在全部受访人群中,仅有7%的受访人表示对“低碳生活”一无所知。而这些人大多是农村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另外调查中发现,很多居民已经认识到了使用节能产品的新能源产品的必要性和急迫性。认识是一方面,践行是另一方面。有很多人虽然认识到了“低碳”生活的益处和优点,但是并没有付诸实践。因此我们对家庭成员低碳生活的践行情况做了进一步的具体调查。

(二)家庭成员“低碳”生活践行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65%的人们不想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50%的人们认为无所谓,只要不影响自己的生活;剩下的人们约占35%表示会积极响应低碳生活,并且会带

动身边的人。我们又针对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情展开了详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虽然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居民都对“低碳生活”有所了解,但在实际行动方面,似乎做得不是特别好。很多居民依然习惯于使用私家车或者是电动车,只有大部分学生和少部分的上班族选择骑自行车或者是选择乘坐公交车;在使用家用电器方面,大多数家庭在暑期使用空调、电视、电脑、热水器的时间增多,用电量增加,而且大多数居民没有即使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

另外约有40%的人们对自己所在小区的环境表示不太满意,没有人负责;20%认为十分不满意,基本没有绿化可言;仅有10%的少数人对自己小区的环境表示满意。塑料袋也是对我们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一大祸害,去超市购物忘记带购物袋时,50%的人们会购买塑料袋继续购物,45%的人们购买环保购物袋购物,5%的人们停止购买回家。

但与此同时,也有好的一面,大多数家庭选择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而不是电热水器;大多数居民选择自带购物袋而不是用一次性塑料袋等等。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多数是老人,他们在家的时候不经常开空调、电风扇,电视、电脑的使用时间也较少,开关冰箱们的次数也尽量减少,电器使用完毕时,大多能及时切断电源,以将减少浪费;在用水的问题上,老人们大部分都很注意水的循环利用,比如用洗菜的水冲厕所或是浇花,用洗衣服的水拖地等等,别看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只要大家都坚持,那么我们每个人节省下来的点滴能源也会积少成多。

四、调研体会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毫不保留地为人类提供各种赖以生存的资源,而我们却不知道珍惜,还随意地毁坏自然资,比如森林砍伐,比如废气排放,导致泥土流失,树木被黄沙替代,破坏性风暴增多,生物种类减少,这些都是人类造成的。科学家发现,至少有100多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产生危害,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氟氢烃等都对人体有着较大的危害。工业生产与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和尘埃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途径。工业废气中的尘埃颗粒还会吸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还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更多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积累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并且使臭氧层受

到破坏,致使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了,甚至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电脑,电灯,空调,任何电器一旦不用了应随手关掉;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使用节能电灯泡,一只11w节能灯的照明效果顶的上60w的普通灯泡,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80%,如果全国使用12亿只节能灯,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选择节能空调,温度不要开的过高或过低,这样不但耗能,而且让人不舒适,削弱了人体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多步行,骑自行车,坐轻轨或地铁;电视机屏幕不要太亮,调成中等亮度,则既能节能又能保护视力,3亿台电视机,仅调暗亮度这个小动作,每年就可以省电50亿度。

五、调研建议

对于企业:

1.继续发展创新,将低碳研制进行到底,为社会各层次的消费者做出贡献,研制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服务于社会。

2.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在产品的研制和开发过程中严格本着为老百姓身体健康,给消费者生活创造便利的目的。

3.确保百姓使用产品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不会对消费者构成任何的威胁。

4.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探索低碳建筑发展的模式,既能够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同时通过技术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尽可能的约束成本,更好的贴近社会的需求。

5.促进无纸化办公,节约办公室用电。

对于政府:

1.在低碳产品的宣传过程中,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能够给予社区补助。发放一些低碳产品供这些没有经济能力购买的消费者进行体验,感受国家科技创新的发展及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2.政府可以对低碳的企业实施更多的优惠政策,真正能够做到使低碳企业得到税收的减免和政策的支持。

3.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可以通过各种宣传媒体提倡低碳生活,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政府坚定不移地走低碳发展的决心,让更多的人了解低碳的内涵和意义。

对于居民:

1.树立低碳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对待公家和对待自己家的一样,时时刻刻践行低碳生活。

2.努力做到低碳住房、低碳出行、低碳照明、低碳办公等。

3.同类型的产品尽量购买低碳产品,并向身边的亲人、朋友宣传低碳。低碳生活小妙招: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重新利用,比如浇花、擦家具等。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柜的最底层,不仅能够除潮,还能够消除异味。

3.用过的面膜可以用来擦皮鞋、擦首饰。

4.出门购物使用环保购物袋,不购买塑料袋。

5.出门自带水杯,不经常购买矿泉水、饮料等。

6.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餐具。

7.不使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比如电脑、电灯等。

4.低碳经济调研报告a 篇四

简介: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现阶段,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也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重要机遇。中国政府将以全面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大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等多重路径,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我国加快实施低碳经济模式,从国内角度看可以降低国内资源过度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从国际角度看,在经济复苏进程中,围绕碳排放交易标准和体系的博弈是主要经济大国关注的焦点之一,为获得一定相对优势及避免未来出口贸易受阻,低碳经济必将愈加受到政府重视。

近年来,我国低碳领域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在2008年底政府4万亿的经济激励计划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开发和能效提高为重点投资领域。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及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相继建立,2010年中国将启动碳交易国内市场。

气候变化和经济危机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我国将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在发展和低碳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中国可望在2010-2050年期间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10倍而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只增加50%。

中国行业咨询网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低碳经济投资分析及深度调研报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绍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控制要素、发展特征等方面内容,接着全面分析了国内外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具体阐述了新能源、节能产业、污染减排、环保产业等低碳经济重点领域的发展,并对北京、上海、广东、湖南、四川等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状况作出细致透析,对石化、钢铁、煤炭、电力等重要工业部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介绍。最后,报告分析了中国低碳经济领域的投资机遇、投资热点、投资风险及建议,对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做出科学预测。您若想对中国低碳经济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低碳经济相关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报告目录:

第一章 低碳经济相关概述

1.1 低碳经济简介

1.1.1 低碳经济的概念

1.1.2 低碳经济的由来

1.1.3 低碳经济演变史

1.2 低碳经济的控制因素

1.2.1 技术进步

1.2.2 能源结构

1.2.3 消费者行为

1.3 低碳经济的发展特点

1.3.1 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

1.3.2 “减碳经济”体系

1.3.3 世界各国拥有同等机会

1.3.4 引导“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二章 世界低碳经济总体发展状况

2.1 国际低碳经济发展概况

2.1.1 国际经济开始向低碳经济转型

2.1.2 世界各国积极加速低碳经济发展

2.1.3 欧美发展低碳经济刺激经济复苏

2.1.4 低碳经济要求建立全球能源新秩序

2.2 美国

2.2.1 美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

2.2.2 美国积极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应用

2.2.3 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通过

2.2.4 加利福尼亚州通过美国首个“低碳燃料”标准

2.2.5 低碳产业有望成为美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2.3 英国

2.3.1 英国发展绿色能源应对气候变化

2.3.2 2009年英国发布“低碳经济”国家战略计划

2.3.3 英国积极推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2.3.4 英国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复苏

2.3.5 英国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借鉴

2.4 德国

2.4.1 德国减少碳排量建设低碳社会

2.4.2 德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2.4.3 德国推动城市照明的绿色进程

2.4.4 德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

2.5 日本

2.5.1 日本低碳经济发展综述

2.5.2 日本逐步向低碳社会转型

2.5.3 2009财年日本加大低碳经济财税支持力度

2.5.4 日本政府倡导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2.6 其他

2.6.1 韩国政府确立低碳增长战略

2.6.2 巴西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2.6.3 加拿大拟建立碳交易市场

2.6.4 法国政府计划2011年开征“碳税”

2.6.5 2025年前丹麦有望实现零排放

第三章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

3.1 政策环境

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

3.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3.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3.1.5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3.2 经济环境

3.2.1 2008年中国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状况

3.2.2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3.2.3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2.4 中国调整宏观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3.2.5 多措并举拉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

3.2.6 中国宏观经济及政策走势分析

3.3 能源环境

3.3.1 2008年中国能源工业发展综述

3.3.2 中国推进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3.3 我国加快建设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

3.3.4 我国能源工业未来发展思路

3.3.5 能源科技创新是实现低碳发展的核心

3.4 社会环境

3.4.1 我国面临能源紧缺局面

3.4.2 中国环境污染治理形势日益严峻

3.4.3 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3.4.4 我国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3.4.5 节能环保成为社会发展趋势

第四章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4.1 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意义

4.1.1 低碳经济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

4.1.2 低碳经济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

4.1.3 低碳经济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

4.2 “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4.2.1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大事记

4.2.2 我国低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4.2.3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简析

4.2.4 中国实现低碳发展需具备的条件

4.3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4.3.1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4.3.2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取得较大进步

4.3.3 中国积极推进低碳技术国际间合作

4.3.4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3.5 中国特色低碳道路的战略取向

4.4 低碳城市建设

4.4.1 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4.4.2 低碳城市建设的技术路径

4.4.3 “低碳城市”发展理念被广泛接受

4.4.4 低碳城市建设引领城市发展新趋势

4.4.5 我国低碳城市建设须加强科学规划

4.5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5.1 制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4.5.2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困境

4.5.3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难度较大

4.5.4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4.6 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措施

4.6.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应对策略

4.6.2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措施

4.6.3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

4.6.4 推动我国低碳经济有序发展的途径

4.6.5 积极推进低碳经济国际新机制的建立

第五章 新能源产业

5.1 中国新能源产业综述

5.1.1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5.1.2 我国新能源产业面临发展机遇

5.1.3 多方力量助推新能源产业崛起

5.1.4 我国新能源产业化分析

5.2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5.2.1 2008年中国掀起新能源建设高潮

5.2.2 我国新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超过9%

5.2.3 中国新能源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5.2.4 中国新能源行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5.2.5 我国新能源发电持续快速发展

5.3 太阳能

5.3.1 我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5.3.2 2008年中国太阳能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5.3.3 2008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领跑世界

5.3.4 2008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保持增长

5.3.5 国内太阳能市场潜力巨大

5.3.6 中国太阳能产业化趋于成熟

5.4 风能

5.4.1 中国风能资源的形成及分布情况

5.4.2 中国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5.4.3 中国风电产业日益走向成熟

5.4.4 我国风力发电能力排名跃居世界第四

5.4.5 2008年中国风电装机总量突破1300万千瓦

5.4.6 风电市场发展机会与竞争并存

5.5 生物质能

5.5.1 中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

5.5.2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概况

5.5.3 中国加速生物质能开发补充能源供应

5.5.4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模式

5.5.5 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迎来发展机遇

5.6 中国新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5.6.1 我国新能源发展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5.6.2 中国新能源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5.6.3 我国新能源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5.6.4 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基本对策

5.6.5 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路

5.6.6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的政策建议

第六章 节能产业

6.1 中国节能产业发展概况

6.1.1 中国节能产业发展特征

6.1.2 金融危机下节能产业迎来发展契机

6.1.3 我国加速节能产业化发展

6.1.4 我国大力推进对外合作发展节能产业

6.1.5 节能产品带动国内节能市场发展

6.1.6 我国节能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6.2 工业节能

6.2.1 工业节能是低碳经济的发展重点

6.2.2 中国工业领域节能潜力巨大

6.2.3 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节能

6.2.4 节能要求促进工业锅炉制造业调整升级

6.2.5 2008年我国工业锅炉节能改造完成情况良好

6.3 建筑节能

6.3.1 建筑节能有益于城市环保

6.3.2 中国建筑节能发展势头良好

6.3.3 国内建筑节能市场逆势上扬

6.3.4 我国进一步加强农村建筑节能示范项目管理

6.3.5 国内建筑节能市场政策扶持力度须加大

6.4 照明节能

6.4.1 半导体照明顺应节能趋势迎来大发展

6.4.2 我国绿色照明产品受市场青睐

6.4.3 2009年发改委制定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

6.4.4 我国高效照明推广成效显著

6.4.5 政府补贴政策加速国内节能照明市场发展

6.5 节能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6.5.1 我国加快推进节能新技术研发与推广

6.5.2 我国塑料加工业节能技术创新步伐加快

6.5.3 节能新技术助力纺织企业良性发展

6.5.4 节能新技术成家电市场主流趋势

第七章 污染减排

7.1 中国污染减排发展简述

7.1.1 污染减排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7.1.2 污染减排在探索中实践

7.1.3 污染减排任重而道远

7.2 中国污染减排进展状况

7.2.1 2007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情况

7.2.2 2008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情况

7.2.3 2009年上半年我国污染减排实现“双下降”

7.2.4 中国污染减排取得长足发展

7.2.5 污染减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7.3 工业减排

7.3.1 我国不断加快落后产能淘汰进程

7.3.2 2009年中国调高落后产能淘汰目标

7.3.3 造纸业成为我国工业减排关键点

7.3.4 中国烟气脱硫行业简析

7.4 汽车减排

7.4.1 中国汽车尾气污染严重

7.4.2 2008年我国全面实施机动车排放国三标准

7.4.3 汽车尾气国四排放标准陆续推行

7.4.4 国内小排量汽车市场行情看好

7.5 继续推进中国污染减排的策略措施

7.5.1 正确处理污染减排与保增长关系

7.5.2 创新污染减排政策机制

7.5.3 全面落实国家减排政策法规

7.5.4 确定“十二五”减排工作思路

第八章 环保产业

8.1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8.1.1 我国环保行业发展回顾

8.1.2 我国环保行业总体情况

8.1.3 环保市场向循环经济转变

8.1.4 中国环保市场定价策略

8.1.5 我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国际合作

8.2 污水处理

8.2.1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回顾

8.2.2 我国加大水污染防治工程投资力度

8.2.3 水处理市场化进程中的风险及策略

8.2.4 2010年底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率可达70%

8.3 垃圾处理

8.3.1 中国垃圾处理市场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8.3.2 我国垃圾处理的市场化解析

8.3.3 我国垃圾处理产业风险与商机并存

8.3.4 2008年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费普遍上调

8.3.5 中国垃圾发电行业发展简述

8.4 中国环保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8.4.1 我国环保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8.4.2 制约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因素

8.4.3 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8.4.4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战略

8.4.5 以科技创新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第九章 清洁发展机制(CDM)

9.1 CDM相关概述

9.1.1 CDM的定义

9.1.2 CDM的市场机制

9.1.3 CDM项目运作的基本规则和流程

9.1.4 CDM项目的交易程序

9.2 碳交易市场发展概况

9.2.1 碳交易市场的基本结构

9.2.2 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9.2.3 中国发展碳交易的必要性与路径选择

9.2.4 影响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利弊因素

9.2.5 中国碳交易市场潜力被普遍看好

9.3 中国CDM项目发展状况

9.3.1 我国CDM市场发展综述

9.3.2 我国CDM项目的管理与审批

9.3.3 中国CDM项目成交量占全球绝大份额

9.3.4 2009年我国明确CDM项目所得税政策

9.3.5 我国CDM项目发展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9.3.6 我国CDM项目存在的融资瓶颈及政策建议

9.4 CDM项目技术引进分析

9.4.1 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与CDM技术转让

9.4.2 中国AIJ项目简析及其技术引进实践

9.4.3 技术引进应是CDM项目发展的重心

9.4.4 CDM项目引进技术的对策措施

第十章 低碳经济其他相关行业分析

10.1 低碳农业

10.1.1 气候变化影响化学农业弊端显现

10.1.2 低碳农业可抵消80%农业温室气体

10.1.3 中国农业发展应以低碳农业替代高碳农业

10.1.4 低碳农业发展须财政补贴及政策支持

10.2 低碳消费

10.2.1 中国存在“过度消费”现象

10.2.2 低碳消费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10.2.3 推行低碳消费方式需多方共同努力

10.2.4 倡导低碳消费实现低碳生活

10.3 低碳金融

10.3.1 低碳经济为商业银行发展提供机遇

10.3.2 中国低碳金融相关机制不断完善

10.3.3 绿色信贷有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10.3.4 中国低碳金融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10.3.5 建立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碳金融制度

第十一章 中国部分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状况

11.1 北京

11.1.1 北京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11.1.2 北京市低碳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11.1.3 2009年北京市实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11.1.4 北京东城区建设低碳产业功能区

11.1.5 北京中央商务区启动低碳行动计划

11.1.6 北京计划建设四处循环经济园区

11.2 上海

11.2.1 上海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11.2.2 上海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

11.2.3 上海以世博会为契机推进低碳产业发展

11.2.4 上海市建设低碳济经济实践区

11.2.5 上海市低碳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11.3 广东

11.3.1 低碳经济加速广东产业结构调整

11.3.2 广东面临低碳经济发展良机

11.3.3 广东省节能减排取得突出进展

11.3.4 广东省计划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

11.3.5 2011年广东省低碳经济路线图有望完成 11.3.6 2009-2020年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及目标

11.4 湖南

11.4.1 湖南省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11.4.2 湖南省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11.4.3 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11.4.4 湖南株洲市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城

11.5 四川

11.5.1 四川在灾后重建中试点建设低碳乡村

11.5.2 四川省在重点领域和行业推进循环经济

11.5.3 四川广元推广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

11.5.4 四川乐山低碳经济形成集群效应

11.5.5 加快四川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

11.6 辽宁

11.6.1 辽宁加强节能降耗推进循环经济建设

11.6.2 辽宁省以低碳环保为导向加快结构调整

11.6.3 辽宁省进一步加速低碳经济发展

11.6.4 辽宁钢铁行业向节能环保方向转型

第十二章 中国重点工业部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12.1 石油化工业

12.1.1 中国石油化工业面临资源及环保压力

12.1.2 低碳经济是石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2.1.3 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着力点

12.1.4 我国石油化工业节能减排力度加大

12.1.5 石化产业调整产品结构促进节能减排

12.2 钢铁工业

12.2.1 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潜力较大

12.2.2 2008年我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进展状况

12.2.3 2008年钢铁业振兴规划调高“落后产能”标准

12.2.4 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

12.2.5 国内钢铁企业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12.2.6 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导则

12.3 煤炭工业

12.3.1 我国煤炭工业重视可持续发展

12.3.2 我国大力推进煤炭工业节能减排

12.3.3 我国煤炭企业大力推进煤层气资源开发

12.3.4 我国进一步加快煤炭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12.3.5 我国煤炭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模式简析

12.4 电力工业

12.4.1 电力行业发展低碳经济任重而道远

12.4.2 中国多措并举助推电力工业节能减排

12.4.3 我国电力工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12.4.4 建设绿色电网顺应节能环保大势

12.4.5 我国不断加快电源结构调整优化

12.4.6 调控火电价格加快低碳经济发展

12.5 汽车制造业

12.5.1 节能与新能源车成为汽车业发展导向

12.5.2 我国新能源汽车迎来发展机遇

12.5.3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

12.5.4 混合动力车成中国汽车市场新商机

第十三章 中国低碳经济领域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3.1 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

13.1.1 公司简介

13.1.2 2008财年中国风电集团经营状况分析

13.1.3 2009财年上半年中国风电经营状况分析

13.1.4 中国风电集团的资本运作模式

13.2 力诺太阳集团

13.2.1 公司简介

13.2.2 2008年1-12月力诺太阳经营状况分析

13.2.3 2009年上半年力诺太阳经营状况分析

13.3 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3.3.1 公司简介

13.3.2 2008年1-12月天威保变经营状况分析

13.3.3 2009年上半年天威保变经营状况分析

13.4 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4.1 公司简介

13.4.2 2008年1-12月拓日新能经营状况分析

13.4.3 2009年上半年拓日新能经营状况分析

13.5 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13.5.1 公司简介

13.5.2 2008年1-12月华光股份经营状况分析

13.5.3 2009年上半年华光股份经营状况分析

13.6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13.6.1 公司简介

13.6.2 2008年1-12月龙净环保经营状况分析

13.6.3 2009年上半年龙净环保经营状况分析

第十四章 中国低碳产业投资分析

14.1 投资机遇

14.1.1 金融危机下低碳经济逐渐兴起

14.1.2 低碳技术将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引擎

14.1.3 政策支持提升低碳经济景气度

14.1.4 我国低碳经济投资潜力巨大

14.2 投资热点

14.2.1 低碳经济领域的主要投资机会

14.2.2 我国可再生能源投资掀起新高潮

14.2.3 我国节能减排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14.2.4 国内锅炉领域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14.2.5 智能电网成为低碳经济时代能源输送网

14.3 投资概况

14.3.1 发展低碳经济我国每年需增额外投资1万亿

14.3.2 低碳经济细分市场投资简况

14.3.3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拓展外商投资空间

14.3.4 长三角地区低碳经济投资升温

14.3.5 中部地区低碳经济将掀起投资高潮

14.4 投资风险及建议

14.4.1 政策风险

14.4.2 技术风险

14.4.3 如何判断低碳项目的投资价值

14.4.4 我国低碳产业的重点投资方向

第十五章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15.1 低碳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15.1.1 中国将建立低碳经济发展试点

15.1.2 我国低碳服务业将迎来大发展

15.1.3 我国低碳税有望开征

15.2 低碳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15.2.1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前景看好

15.2.2 中国低碳经济未来发展目标

15.2.3 2010年中国将启动碳交易国内市场

15.2.4 2050年中国将有望实现低碳发展

图表目录:

图表 2004-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04-200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04-2008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04-200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04-200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中国新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增长情况

图表 2005-2008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及增长情况

图表 中国风能分布图

图表 中国风能分区及占全国面积的百分比

图表 中国陆地的风能资源及已建风场

图表 全国分布的几种薪炭林树种简介

图表 截至2007年底我国参加的国际环境公约

图表 2001-2006年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

图表 2000-2007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情况

图表 石家庄经营性场所垃圾处理的收费标准

图表 “十一五”我国环境科技创新的优先发展领域

图表 “十一五”我国环保产业优先发展领域

图表 我国CDM项目申报审批流程

图表 2007-2008财年中国风电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07-2008财年中国风电综合资产负债表

图表 2007-2008财年中国风电不同业务收入及营业利润情况

图表 2007-2008财年中国风电不同地区收入及资产情况

图表 2008-2009财年上半年中国风电简明综合收益表(未经审核)

图表 2008-2009财年上半年中国风电业务分类收益情况(未经审核)

图表 2008年1-12月力诺太阳主要财务数据

图表 2008年1-12月力诺太阳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06年-2008年力诺太阳主要会计数据和主要财务指标

图表 2008年1-12月力诺太阳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图表 2008年1-12月力诺太阳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图表 2008-2009年6月力诺太阳综合损益表

图表 2009年1-6月力诺太阳营业收入分业务情况

图表 2009年1-6月力诺太阳营业收入分地区情况

图表 2008年1-12月天威保变主要财务数据

图表 2008年1-12月天威保变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06年-2008年天威保变主要会计数据和主要财务指标

图表 2008年1-12月天威保变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图表 2008年1-12月天威保变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图表 2008-2009年6月天威保变综合损益表

图表 2009年1-6月天威保变营业收入分业务情况

图表 2009年1-6月天威保变营业收入分地区情况

图表 2008年1-12月拓日新能主要财务数据

图表 2008年1-12月拓日新能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06年-2008年拓日新能主要会计数据和主要财务指标

图表 2008年1-12月拓日新能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图表 2008年1-12月拓日新能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图表 2008-2009年6月拓日新能综合损益表

图表 2009年1-6月拓日新能营业收入分业务情况

图表 2009年1-6月拓日新能营业收入分地区情况

图表 2008年1-12月华光股份主要财务数据

图表 2008年1-12月华光股份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06年-2008年华光股份主要会计数据和主要财务指标

图表 2008年1-12月华光股份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图表 2008年1-12月华光股份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图表 2008-2009年6月华光股份综合损益表

图表 2009年1-6月华光股份营业收入分业务情况

图表 2009年1-6月华光股份营业收入分地区情况

图表 2008年1-12月龙净环保主要财务数据

图表 2008年1-12月龙净环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06年-2008年龙净环保主要会计数据和主要财务指标

图表 2008年1-12月龙净环保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图表 2008年1-12月龙净环保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图表 2008-2009年6月龙净环保综合损益表

图表 2009年1-6月龙净环保营业收入分业务情况

图表 2009年1-6月龙净环保营业收入分地区情况

联 系 人:王贞

联系电话:010-52086814 81652125

5.低碳经济调研报告a 篇五

实践题目: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与对策 学院: 班级: 作者: 学号:

实践日期:2011年7月29日——2011年8月15日 1 目录(一)摘要(二)关键字(三)报告内容(四)结束语(五)谢辞(六)参考文献

(一)、摘要:

1)选题的目的、意义

目的:1 通过调查资料,认识低碳所带来的影响,了解我国对低碳的所带了的贡献,以及认识到贯彻低碳的重要性。

通过社会调查问卷和询问专家,培养社会实践能力,提高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会互相帮助 加强交流 团结协作

意义: 1 通过有关资料的查找和收集,拓展低碳的知识。

通过查阅文献和采访专家,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

通过调查与采访,了解社会民众对低碳的看法和一些小窍门 通过走访不同的地区城市农村,调查不同的年龄阶段比较他们对低碳生活的了解程度 学习研究性学习方法,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切入点、主要问题、重要观点等)认识到什么是低碳生活,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低碳,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培养低碳意识。

掌握一些实用的低碳小窍门,在日常生活中提倡并去实践生活,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认识到改善生存环境从我做起。了解什么是低碳经济。以及科技引领低碳时尚。

(二)关键字:

低碳 生活

(三)报告内容

2)研究方法、手段、途径等

一:文献法 我们通过互联网,书籍,报纸,杂志等各种渠道查询相关知识,了解低碳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问卷法

对民众对低碳的认识程度调查,问卷如下:

关于低碳的问卷调查 尊敬的诸位:您好!

我是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的一名同学。设计了这样一份关于低碳的调查问卷,望大家在百忙之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回答相关问题。

本问卷回答无对错之分,而且你的回答是保密的,调查结果仅供课题研究使用。因此,您不要有任何顾虑,请你如实填写。我们真诚希望得到你的支持和帮助。

1.您的年龄阶段

A.15岁以下 B.15~20 C.21~30 D.31~50 E.51以上

2.您对低碳了解多少?

A.在报纸电视上关注过 B.略有耳闻 C.不知道

3.您认为“低碳”是关于哪方面的?

A.降低二氧化碳 B.节约能源 C.发展新能源 4您认为“低碳”与我们生活关系大吗?

A.没关系,那是政府的事 B.某些方面有关系 C.与我们生活 没关系,D 与我们生活 息息相关

5您主要是用什么交通工具?

A.私家车或打车 B.公共交通工具 C.走路或自行车

6生活中有意识地做以下环保的事情么? 如节约用纸,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如节约用纸,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关掉不 用的电脑程序,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 用的电脑程序,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

A.当然,一直做得很好B.偶尔,想起就去做 C.不注意

7.低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环保,做了本卷,您是否愿意加入到低碳行列中来呢?

A.十分乐意 B.会尝试在生活中多注意一下 C.一般

感谢你的合作!

3)研究过程

1、初步结论:.我们生活中的碳排量比三年前增加 6% 我们共发放了 30 张问卷,收回 30 张,有效问卷 29 张。根据这些问卷调查问题分析如下:

2、“低碳生活”是一个时髦词,但真正做到低碳生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过居民的走访调查,了解到时下很多民众对于低碳的认知水平还是很低。我们 发现 92%的居民没有低碳概念,当谈及到节能减排的问题时,居民认为随手关灯,及时调节空调温度的行为只是 出于用的是自己家的电,不节约用电就会花钱,如 果是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可能就不会考虑到这些,因此我们认为要提高居民的低碳 生活意识。让一个人立即完善低碳意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认为通过 企业大力生产、倡导,让更多的人消费低碳产品则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让居 民在低碳消费的过程中更多地了解低碳,从而让低碳理念融入居民的生活之中,使其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小点做起,真正走向低碳生活,建设生态家园。

3、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 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 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 “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高 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 GDP 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 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 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 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 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 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 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4)调查分析:

1.家庭汽车使用量比三年前增加了 30%,这也就是说,就出行汽车消费,比三年前的碳排量 增加了 30%。但是由于汽车还不是家庭出行的主要工具,所以次指标增长幅度很大,但总 量很小。

2.家电的更新换代较多,节能型家电逐渐被市民认同,所以家电的电耗费量增长只有 3%。

3.居民吃穿的消费增长量逐渐下落,吃的逐渐趋于绿色,早市、夜市红火,所以按碳排量计 算器的计算,吃穿的碳排量增长幅度只有 1%。

4.随着节能建筑的流行,居民均住的能源消费趋于下降,住房碳排量下降 2%。以玩为目的的休闲娱乐方式在改变,人们私家车的增加,增加了活动半径,所以玩的碳排 量上升 1.5%。综合上述,居民家庭生活中的碳排量比三年前增加 6%。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低碳生 活的重要性.意见与建议:低碳生活:被认为是一种时尚生活逐渐被人们认同,但是实施的人群相对较少。就是说,人们 都有了低碳生活的意识,但却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因此,我们一学生的名义,向大家倡议低 碳生活,希望大家在生活中注意以下细节。

1、随手关灯、开灯,拔插头,这是第一步,也是一个人修养的表现,不坐电梯爬楼梯,这样就可以锻炼身体,用活动换自己的健康

2、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为制造它们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

3、夏天空调温度调得很低,不但浪费能源,还削弱了人体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多用电子邮件等先打通讯工具,这样可以减少纸的消耗,因为造纸需要用到树木

5、没有跑车的高污染,没有SUV永远填不饱的邮箱,低价格、低耗能、低污染,同时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车才是新时尚。总结: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这都是高碳的带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低碳生活 5)研究结论 “低碳”不只限于喊口号,低碳就在我们生活中,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要全民低碳,从身边做起。践行低碳生活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科技,研发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技术。

(四)结束语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真正学到不少,对社会的理解也在活动中加深了。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的从各方面武装自己,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己。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大学生,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努力学习好各种知识,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到校园外的社会去锻炼自己的意志,增加自己对复杂社会的进一步了解,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增加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我们大学毕业完全进入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五)谢辞

从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无法从课本中学到的东西,我相信在我的未来人生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此我对这次活动中热心为我提供帮助的人和单位表示诚挚的谢意:首先感谢昆明理工大学为我提供的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感谢居民为我的问卷调查提供帮助,同时也对那些无私对我进行指导的和提供参考资料的人表示感谢。

(六)参考文献 《低碳生活指南》《生态城市》《全球族》 李千悦.低碳生活,从身边做起[J].环境教育.2010年08期 张玉锋.让低碳教育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生活[J].文理导航(中旬).2010年10期

孙欢.论政府生态伦理政策的构建——以厦门PX项目迁建为例[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郎帆.我的低碳生活[J].祝你幸福(午后).2010年12期 陆正军.发展低碳产业 倡导低碳生活[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0年10期

6.低碳经济调研报告a 篇六

我国去年已经进入了低碳经济发展时代,标志是什么?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2009年9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时讲话指出,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要决议。2009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中指出,要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要紧紧抓住当今世界开始重视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加快发展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和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型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创造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重要部署。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常务会议,听取关于气候变化的汇报,指出要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控制排放的目标作为各界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和战略规划的重要依据,这在我国是首创的。温总理还指出,要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示范。

2009年11月,温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具体部署落实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具体工作,指出要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我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人大常委会的重要决议、温家宝总理的重要部署,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低碳经济发展元年。这不是想进不想进的问题,而是想进也得进,不进也得进。

(二)

低碳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是循环经济的体现,是绿色产业的前提,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是科技革命的核心,是持续发展的必然。哥本哈根在呼唤新能源,气候变化在呼唤新能源,低碳经济在呼唤新能源,科技革命在呼唤新能源,持续发展在呼唤新能源。

我认为,要以低碳为目标调整产业结构,以环境要求调整产业方向,以生态和谐调整产业布局,以科学发展调整发展思路。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本保证,清洁技术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低碳经济的有效方法,持续发展是低碳经济的根本方向。

今年两会期间劲吹低碳风,政协一号提案就是低碳问题。温家宝总理在人大报告强调,“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大力发展包括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是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先机的必然要求。温家宝总理指出,正在加快推进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标志的能源革命,现在世界正在进入这个阶段。所以,新能源和二氧化碳的关系,不是不排放和少排放二氧化碳,可以再利用和后处理二氧化碳;而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对于土地和粮食的依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一篇:七年级数学德育工作计划下一篇:商务文员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