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合作医疗实践状况调研报告

2024-06-20

新农村合作医疗实践状况调研报告(共9篇)

1.新农村合作医疗实践状况调研报告 篇一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论文 论文题目: 学 院:矿 业 学 院 姓 名:张冉旭 学 号:201042934021 专 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 级:机电专10 二 〇 一 一年 八 月

关于全县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调查报告

为了提高我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满足农民解决基本卫生保健和医疗需求,近日,县人大常委会成立调查组,对全县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在听取了县政府关于全县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情况汇报后,集中时间分别深入到天义镇、大明镇、等卫生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实地走访农户,点针对全县农民享受初级卫生保健水平、农民基本医疗需求状况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一、全县农村医疗卫生基本状况

我县共有15个乡镇(区),139个行政村,总人口40.44万,其中农业人口31.14万,农民人均纯收入2503元,人均卫生消费支出数约为165元。目前,我县有政府成立的非营利性质的医疗卫生机构22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1个,乡镇卫生院11个。共有社会医疗机构58个,城镇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244个。全县在职在岗卫生技术人员1830人,卫生技术人员与服务人口比例为1:2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建筑面积30869平方米,实际开放病床708张,病床与服务人口比例为1:571。几年来,我县致力于提高广大农村居民健康素质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建立了适应卫生事业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形成了强有力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完善了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设。几年来,县卫生行政部门投资1500余万元,对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医院、县二院、县医院分院天义镇、大明镇等中心卫生院,等一般卫生院的业务用房进行改造或新建,总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二是增设和更新了医疗设备。几年来,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共购置大型医疗设备170台件,总投资1250余万元。为临床提供了科学的检测诊断依据。

2、建立了功能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为满足农村医疗卫生保健需求,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2001年,县政府下发了《宁城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在方案的指导下,按照“二级网一级办”的模式,我县改革乡、村二级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各乡镇卫生院增设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管理本辖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日常管理工作,并将原有的村级卫生机构改革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经过四年的建设,目前,全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已达244个(包括城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8个),覆盖率达100%,建设合格率达80%。多年来,我县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把有偿服务与义务服务结合起来,在社区内,以家庭为单位,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卫生宣传、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融为一体,为农民提供主动、方便、快捷、优质、低价的综合性服务。

通过微机程序化管理,详实的掌握了全县辖区内育龄妇女总数,影响妇女健康状况的疾病及顺位。掌握了新婚对数、孕产妇数、高危妊娠数、孕产妇死亡数等情况,为更好地实施妇幼保健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台上,以筛查高危妊娠为重点,完善了管理措施,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0%,孕产妇保健覆盖面95%。住院分娩率达75%,达到了初保规划确定的指标。为进一步提高妇保工作服务功能,从2003年开始,我县通过选派妇产科技术人员进修,增设必要的设备,加强了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妇产科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卫生院妇产科服务水平,使一般卫生院能承担生理产科和一般妇科手术工作,中心卫生院以上医疗单位具备了病理产科和难度较大的妇科手术水平。

5、加大了卫生行业执法力度。为适应卫生全行业管理新形势的需要,我县建立了卫生监督与疾病防控新体制,撤消了原永吉县公共卫生监督所和永吉县卫生防疫站,重新组建了永

吉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和永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卫生监督方面,全年坚持开展了社会卫生打假活动,并做到与日常卫生监督工作相结合。对食品卫生、学校卫生行业定期进行专项整顿,规范了食品卫生“三证”发放与管理工作,完善了“三证”的发放程序和管理办法,制定了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业户依法严肃处理,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了广大群众的健康。

6化了政府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建设和管理职能。坚持经常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卫生,不断改善居民生存环境。通过设立常设机构,代表县政府负责环境卫生的管理和监督。每年我县都把环境卫生工作作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之一一并考核。从去年开始,加大了管理力度,县政府制定了爱国卫生目标责任考评方案,并与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落实了奖罚措施。通过开展文明村屯活动,现有1个乡镇达到了市级卫生乡镇标准。通过农村改水改厕建设,到今年上半年,已有6个乡镇进行了部分村屯改水,自来水受益人口16.27万人,累计改水受益人口26.55万人,8个乡镇进行了改厕,3.5万户居民修建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34%。二 宁城县农村医疗卫生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我县医疗卫生事业随着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按照初级保健的要求,基本能够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但是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集中反映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设备、设施陈旧老化。在这次调查中我们看到,农村有些乡镇卫 生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房屋破旧、设施简陋、医疗器械破损得不到补充和改善,难以达到正常医疗保健的目标。调查中我们还看到部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薄弱,相当一部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只有“老三样”,一个听诊器,一个血压器,一个体温计。医疗卫生改革步伐缓慢,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不相适应。

2、医疗卫生人才匮乏。由于农村物质条件落后,因此,我县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大多集中在城镇,导致农村医务人员所占的比例比较低,看病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3、村级卫生医疗机构和乡医负担重。在北大湖镇三家子村和西阳镇红石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了解到,目前,我县村级医疗机构负担较重。村级卫生机构没有村集体经济的投入,房屋、药品、设施都是乡医个人投资,还要支付工作人员工资,而各级政府对乡医从事的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没有任何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医开展预防保健工作的积极性。

4、非法行医现象时有发生。从调查中了解到,目前,非法行医在农村一些地方屡禁不止,严重威胁着农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这些人打着某医疗机构或医疗院校的牌子,以义诊为幌子,目的是推销药品,骗取钱财。非法行医机构还与当地村委会建立了较密切的联系,据春登乡一位乡医讲,5、农民因病致贫返贫情况严重。经调查,在农村,有一部分农民是“抗病”,有病不治;有一部分农民是没钱看病,望病兴叹;还有一部分是借债看病,但由于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病未看好,人财两空。

三、发展我县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议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我国要建立卫生服务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结合调查,就抓好宁城县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切实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农村医疗卫生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农村的小康。面对新的形势,要把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摆上各级政府及部门重要的工作议程,根据新情况制定长、中、短期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措施。各乡镇要落实相关部门和兼职

干部负责此项工作,要切实把健康教育、爱国卫生等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日程,要坚持常抓不懈,改变乡镇政府对“大卫生”工作“活没人干,事没人管”的局面。在全县中小学生中继续开展好健康教育课,在农民群众中做好保健知识的宣传,进一步促进全民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

2、要推进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的改革。努力探索乡(镇)卫生院的多种运营方式,不搞一刀切,不强求一种经营模式。要认真总结大岗子乡卫生院改革经验,进一步深化运行机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人员聘用制度,注重引进人才、引进资金,以此来改善医疗条件和提高医疗水平,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力争在三年内取得明显成效。

3、建立人才流入机制,抓好从业人员培训。要加快卫生系统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激活用人机制,制定宽松的人才政策,积极创造有利于人才流入的环境,广揽技术人才。要继续加强对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每年对乡村医生轮训一次,加快乡村医生知识更新步伐。进一步完善医疗集团运行机制,医疗技术下沉一级,实施技术合作和指导,帮助当地提高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县农村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

4、加强医疗卫生事业的软环境建设。监察、物价等部门要加强对相关部门针对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所设立的收费项目的检查力度,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对合理收费项目的不合理部分也要坚决取消,并重新确定标准,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减负。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非法行医现象的惩治力度,彻底净化农村医疗卫生市场,使非法行医现象在农村没有生存的土壤。

5、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建立农民医疗保险制度。在农村全面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大势所趋,要抓住我省2008年全面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这一契机,抓紧为我县推行此项制度做好各项准备。在暂时没有实行该项制度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把开展扶贫工作与解决农村困难群众医疗需求结合起来,把因病致贫的群众当做扶贫重点,要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地解决贫困群众就医难的问题。

姓名:

学号:

张冉旭

201042934021 高君伟

201042934005 刘立强

201042934044 单立朋

201042934013 秦俊慧

201042934037 郭阳

201042934030

2.新农村合作医疗实践状况调研报告 篇二

为深入了解新农合在欠发达地区的实施状况, 我前往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15个乡镇36个村、新农合管理部门和相关新农合医疗服务机构, 通过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入户访谈等形式, 得到有关新农合真实、最新的信息和数据。

一、基本情况

太湖县位于安徽西南部, 大别山东南麓, 是国家级贫困县, 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总面积区2031平方千米, 辖15个乡镇, 1个开发区, 184个村 (居委会) 。该县从2007年启动新农合工作, 通过2年多的实施, 参合农民初步得到实惠, 农村卫生事业加快发展, 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一) 参合情况。

全县总人口56.4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13.23万户, 50.21万人。2007年全县参合农户10.87万户, 4.47万人;2008年参合农户12.19万户, 45.79万人;2009年参合农户12.61万户, 参合47.96万人, 参合率95.51%;2010年参合12.93万户, 47.96万人。

(二) 资金使用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 收回115份, 收回率95.8%。参加座谈会158人次, 入户访谈24人次。参合的家庭中, 人均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家庭占31.3%, 2000—3500元之间的占37.1%, 3000—4500元的占17.4%;4500元以上的占15.2%。这是与低收入农民渴望新合作医疗的现状是相符的, 使得低收入农民能看得起病。

二、措施及成效

(一) 完善机制, 扩大宣传。

县委政府从人、财、物等方面大力支持新农合。一是落实乡镇新农合专职审核员编制15名, 目前已公开招考14人。二是各部门各司其职。全县已经形成政府领导、卫生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农民群众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三是多管齐下抓宣传。在《太湖周刊》连续刊载新农村政策问答, 大量印发宣传材料, 充分利用网站、公示栏等及时公开有关政策和动态信息。

(二) 提高标准, 便民惠民。

1. 调整补偿标准。

2010年筹资标准由2009年的100元/年·人提高到150元/年·人。慢性病保障范围扩大, 在对20种常见慢性病门诊费用按50%报销的同时, 还对9种特殊慢性病大额门诊费用直接比照住院补偿政策报销, 明显减轻了慢性病家庭的经济负担。残疾人保障待遇更加倾斜, 将贫困残疾人装备助听器和假肢的费用纳入新农合报销, 提高了贫困精神病人的住院报销比例, 减轻了农村贫困残疾家庭的疾病经济负担。截止2009年, 累计补偿参合农民83.94万人次, 兑付补偿金17482.47万元;住院实际补偿比较2007年增加9.01%, 人均补偿增加639元。

2. 优化服务手段。

新农合信息平台已经实现县、乡、村三级联网并与省平台对接。发放参合IC卡13万张, 开通新农合政策语音服务热线和多功能互动平台, 方便参合户实时沟通。开通网上银行兑换补偿款, 共兑付3255万元。推动县外定点医院即时结报, 补偿患者1417人次, 兑付补偿金447.67万元。举办四期乡镇新农合经办人员和县乡村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业务人员培训班, 共培训260余人。

3. 着力推进门诊统筹。

2008年实现乡镇门诊统筹全覆盖, 目前已经在80个村级卫生室开展门诊统筹。在全县85%的村卫生室开展门诊报销, 80%的村卫生室实现了计算机联网结报, 门诊报销以户为单位受益率达100%, 报销比例接近30%。

(三) 严格监管, 安全运行。

一是制定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制度, 将考核结果同医疗机构定点资格确定、资金拨付和奖惩挂钩;二是为控制住院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对连续三个月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不予支付;三是加大检查力度, 对个别定点机构存在的问题及时发放整改通知书, 积极维护参合群众利益;四是严厉打击骗取、套取新农合基金的行为;五是不定期向社会公布基金收支使用情况, 定期对新农合补偿情况实行县、乡、村三级公示, 确保基金安全运转。

从调查来看, 新农合制度的发展, 全县基本上已经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 为农民提供了相应的医疗服务, 较好地改变了过去农民“小病拖, 大病捱, 重病才往医院抬”的状况, 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促进了农村基层卫生条件的改善和服务质量提高, 同时也为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对新农合认识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在新农合制度建立的初期, 农民受各种原因的影响, 对新农合持等待观望态度, 再加上部分农民健康投资意识和意外风险观念淡薄, 缺乏参合的主动积极性。大部分农民 (尤其是未曾报过销的) 对新农合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些年轻力壮、身体好的农民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 不愿参加“新农合”。

(二) 基层定点机构服务满意度低。

在调查的农户当中, 64.4%的农民对村卫生室和乡 (镇) 卫生院的这两级医疗机构满意度较低。实行“新农合”以后, 到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患者人数增多, 但受条件的限制, 医疗服务却难以满足患者正常的医疗需求,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群众参合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定点医疗点条件简陋, 设备短缺;二是高素质的专业医疗卫生人才缺乏, 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较低;三是乡镇级医疗机构的逐利性显现。乡镇卫生院往往采取提高药品价格、门诊费、住院费, 甚至对患者小病大医、无病用药, 以实现高额盈, 直接导致医院乱收费、乱加价、检查过多、用药过多、治疗过多等现象。

(三) 运行机制还不健全。

1. 职能整合不到位。

新农合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重大民生项目, 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资金的管理和运作。从目前调查情况看, 新农合基金管理状况较好, 尚未发现大额的挤占、挪用、贪污、浪费等情况, 基本做到了专款专用。但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医疗机构的管理者, 在一定程度上又代表农村群众这样的需求方, 有时候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 “自己管自己”, 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督。同时县乡级新农合管理机构与乡镇卫生院同属卫生行政部门下的平级单位, 平级之间难以开展监督。

2.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没有真正建立。

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制度衔接不够充分, 对“五保户”、贫困户救助不到位。2009年农村地区大病救助6291人次, 支付总额103.23万元。而应当纳入救助人数达40700人。农民患大病和特困家庭仅靠合作医疗补助难以根本缓解家庭经济困难,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仍然存在。

3. 手续繁杂, 农民不胜其烦。

有71.1%的群众认为药费报销手续复杂, 影响药费的及时方便报销。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特征, 为了防范风险和堵塞漏洞, 限制条件越定越多, 制度也显得越来越复杂, 尤其在合作费用报销上。农村居民相对文化程度较低, 大多在中小学文化水平, 这样繁复的制度设计, 对于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农民, 太过复杂。

4. 门诊报销还未能真正全面实现, 门诊报销保障范围也有待进一步扩大。

新农合虽然主要是以大病统筹为主, 但在调研中却发现实际上农民们对门诊报销更为迫切需求, 因为大部分农民的主要医疗开销是门诊类疾病而不是大病住院, 如某一种慢性疾病, 长年累月的花费绝不会比一次大病住院低。

(四) 农民知情权与话语权缺失。

调查结果显示, 80%农户对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监督、管理具有较强意愿, 他们认为农民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直接参与者应该要参与到“新农合”的监督管理当中。然而, 在现实中,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理念上存在着“以政府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的突出特征, 致使农民实质上只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被动的接受者, 失去了话语权。

(五) 资金制度与法律问题。

由于新农合筹资采取“农民自愿”的原则, 尽管做了大量工作, 但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调查同时表明, 农民群众对政府办的“好事”心存疑虑, 担心监督管理是否有效, 资金是否安全, 制度是否持久, 合管办是否办事公正。近几年, 虽然国家比较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 但还没有把新农合纳入强制实施的法律范畴, 新农合的法律地位不能得到确认, 因而在认识上有时难以取得共识。新农合实施过程中, 农民、医疗机构和政府三方之间无法建立契约 (合同) 关系, 当农民权益受到侵害时, 申诉无门, 也影响了农民参合积极性。

四、政策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涉及政府、医疗机构、村民三方利益和运行机制建设, 因此我们必须从三方着眼, 不断完善新农合运行机制, 以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化发展。

(一) 加大宣传力度, 优化服务环境。

1. 强化对村组干部进行专业的系统化培训。

通过培训, 使其广泛、深入地开展政策制度宣传, 把参合办法、权利、义务及审核结算流程等宣传到千家万户, 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熟悉这一制度。针对性地开展具体、形象、生动的典型事例宣传, 现身说法, 增强制度的吸引力。按期公布住院补偿报账费用, 增加透明度, 提高农民对新农合的信任度。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改变服务态度, 向参加新农合的农民提供便利、快捷、周到的服务。

2. 切实加强医疗救助体系建设, 提高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力度。

一是制定出台医疗救助实施办法, 适当扩大救助对象, 提高救助标准, 降低救助门槛, 增大救助受益面。二是积极争取企业家、致富能手等的社会救助,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 建立医疗救助专项基金, 弥补现阶段新农合医疗保障的不可及性, 积极稳妥地提高保障水平。

3. 因地制宜对农村特定群体提供帮助。

如结合计划生育政策, 从尊重女性、关爱女性的角度出发, 对一些农村常见的妇女病检查与治疗、分娩等制定一些特殊的照顾政策。继续在全区开展育龄妇女健康服务活动, 对儿童实行一些免费保健服务, 等等。对当年没有发生医疗费的农户提供免费体检, 这对没有较好自我保健意识的农民来说, 体会到参合农民的好处, 有一定的吸引力, 有助于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 小病不出村, 大病不出区, 从而减少农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4. 完善补偿实施办法。

根据医疗市场的变化和疾病病种多样性和复杂性, 扩大报销范围, 提高报销比例, 实施新农合大病救助方案, 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 使基金既不沉淀过多, 又不出现透支, 以提高农民受益程度。

(二) 扩大资金来源, 确保安全运行。

1. 开拓筹资渠道。

增加政府财政扶持力度, 积极鼓励和引导集体资金、社会资金的投入, 如允许乡镇企业为合作医疗投资的资金在税前列支, 或按其投资的数额, 给企业减免一定限额和比率的税收, 提高企业为合作医疗投资的积极性。此外, 积极探索在参合群众中开展多档筹资、多档补偿的运行机制, 以满足不同经济水平农民的需求。如家境富裕的农民个人可以缴纳多一些, 其享受的补偿比例也会相应提高。

2. 确保基金安全和使用规范。

对新农合资金管理应当加以规范, 引入第三方管理者, 明确责任, 避免“自己管自己”的问题;加强信息化建设,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对新农合这样一个既牵涉民生、又涉及巨额资金往来的新问题, 应当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尽快加以规范, 避免各地在实际工作中标准不一、各行其是。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专户存储, 统一管理, 封闭运行。要积极探索由县统筹向市统筹过渡, 把基金盘子做大。建立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各级经办机构对参合农民的就医费用进行跟踪监测, 一方面合理调节参合农民的就医流向, 提高县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的就医比例, 另一方面要在市、省级医疗机构中设立定点医疗机构, 实行直接减免, 既方便农民就医, 又减少经办机构的工作量。

3. 进一步完善医疗单位药品采购制度, 逐渐降低并有效控制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

在定点医院设立明白药房、放心药房、平价药房, 尽量使医药价与市场同价。物价部门应加大对医院药品价格的监管力度。

(三) 提高基层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针对部分农村村、乡 (镇) 两级卫生服务体系缺失的问题, 应该加强以乡村卫生室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 加强乡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 提高乡村医疗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可通过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免费培训乡村医生等办法, 增强乡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也可通过上级卫生部门对口支援, 定期、定向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满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实现农民就近就医, 享受优质廉价医疗服务。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杜绝大处方及重复检查, 等等, 切实减轻农民医疗负担, 让参保农民就医得到更多实惠。

2. 加大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 改善医疗环境, 从硬件设施上保障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

而政府应该在设备购置和医疗环境改善方面给予相关的政策补助。

(四) 整合资源, 避免医疗机构的趋利性和重复参保现象出现。

如湖北鄂州试行的“大医保制改革”或许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一新制度下, 不再分设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 而是将医疗保险划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相当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第二档个人年缴费150元, 财政补贴120元, 最高享受12万元的报销;第三档个人年缴费30元, 财政补贴120元, 最高享受4万元的报销。这种制度以缴费差异替代身份界限, 将现行医疗保障制度中按户籍、身份不同而人为分割的三大网络整合, 不仅提高了医保基金抗风险能力和政府行政效率, 而且有助于监管。医院属于卫生系统, 如果由卫生系统进行监管, 会存在各类问题。现在统一由社会保障局管理, 避免了近亲效应, 强化了监管力度。

(五) 确保农户在合作医疗实施过程中的话语权。

加强对农民的思想宣传工作, 让广大农民意识到这种制度既不是政府的一项恩惠, 又不是农民的一项负担, 而是在政府的帮助、主导下的一项农民互助共济保障制度。创新宣传工作的方式和形式。如设立电视专题、编写知识小品、举办知识抢答赛等, 把参合办法、参合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审核结算流程等宣传到千家万户, 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认可这一制度。由相关政府部门每半年或一年定期组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农户召开座谈会, 听取农户的意见, 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 建立健全有关新农合的法律体系。

立法规范政府和经办机构的管理行为, 以法强制政府作为, 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 完善新农合管理机构政府、医院和农民的利益博弈中发挥法制的协调均衡机制, 切实维护“新农合”制度的公平性。让新农合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 保障新农合的有效运行。这对推进新农合的健康有序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 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新农合工作从2003年开展以来, 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框架、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已经基本具备各方面的立法基础和条件, 新农合立法时机已经成熟。建议立法机构加快新农合立法进程, 用法律形式把新农合各项制度措施固定下来。这样有利于资金筹集的稳定性, 管理的规范性, 有利于这项制度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蓉, 黄君丽, 许白.沙洋县新农合实施效果的调查报告——基于农民的视角[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9, (02) .

[2]姜瑛.试述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模式的改进[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02) .

[3]李红梅, 曹军, 李曼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模式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06) .

[4]张广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支撑能力及其评价[J].中国人口科学, 2008, (01) .

3.新农村合作医疗实践状况调研报告 篇三

关键词:免费体检;医疗保障意识;宣传力度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091-01

一、调研背景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两大模式:1.基本医疗补助与大病统筹补助相结合模式。基本医疗指门诊或住院费用小于5000元(含5000元),大病医疗统筹指5000元以上至个人最高补偿额内的住院费用和规定特殊病症符合规定范围的报销。2.大额费用补助与小额费用补助相结合模式。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医疗费用的补助,分为小额医疗费用补助和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两部分。小额医疗费用补助指门诊费用补助,每年8-10元。大额医疗费用补助指住院医疗费用补助,每年5000-8000元。

关于新型农村医疗合作政策,从通俗的层面理解是这样的:大家都把钱交到一个账户里,谁有需要就先给谁。[2]

二、结果分析及原因分析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1份。其中的对象年龄分布从13~80岁,涉及了几乎各个职业以及各个年层次,分布广泛。主要以金华市罗店镇为调查地点。

(一)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实施现状。目前,罗店镇老龄化现象突出,高血压是高龄人口的高频率病。镇医院长期以来免费为村民量血压,并向前来咨询的村民提供防治高血压的基本常识。从每年的民意调查来看,村民对医院的满意度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除此之外,镇医院每两年组织一次大型的免费体检活动,活动会开展三到五天,几乎每个医护工作者都参与其中。体检项目涉及血压、心率、肝功能等。体检在每个村设点,服务对象涉及到所有参加合作医疗的村民和办理医疗保险的居民。很多家庭因病致穷。村民作为政府的惠民措施,该政策的出发点就是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改善民生。目前,乡镇级医院普通门诊的报销比例为30%,针对低保户的报销高达90%。[3]

(二)村民的医疗保障意识喜忧掺半。目前,罗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医疗费用的报销工作不够简化,一般的报销过程无需过多的手续,方便快捷,服务周到,少则几分钟,多则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整个报销流程。该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认为,村民只要对农村医疗合作政策有大致了解即可。罗店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政策多年,那么村民究竟对该政策了解多少?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罗店镇村民发放了调查问卷并走访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问卷调查中,认为自己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比较了解的人占了很大比例。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对此表示认同,绝大多数村民有医疗保障意识,他们知道进医院看病的部分费用是可以向政府报销的。但少数村民对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缺乏了解和认同的现象却依旧存在。罗店村目前共有500多户人家,总人口数达1500多。直到2009年,宣传工作是由医院职工负责的,近两年,镇政府将资料经村委会发放给每户居民。但无论如何,由于时间和人力有限,不可能当面向每个村民详细解释。不光是医疗,其他方面也存在着类似问题。

(三)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尚有不足

1.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一有新政策下达,罗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会制作活页,挨家挨户地发放。村民对信息的接收显得被动。据了解,罗店镇的大多数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常住村民中,老人和小孩占了很大比例。总体说来,村民的文化程度不高,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根本不识字,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医疗保障政策的宣传工作增加了难度。2.外来务工人员享受不到优惠。由于户籍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外来务工人员不能享受到农村医疗合作政策的优惠。因此,每年的免费体检只针对本地居民,外来民工被排除在外。外来务工人员两三年来没有体检的状况比较普遍,除了他们的健康意识有待加强外,经济条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4]3.统计工作有待加强。虽说当地居民在体检前都会被通知到,但是事后却没有切实统计真正去体检的人数,不能保证免费体检开展产生的实际效果。另外,罗店镇常因在外打工而错过体检时机,现在他们可以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体检。这也给统计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

三、如何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受到家庭收入、政府的政策推行和资金调配、村民的医疗保障意识、从医人员的专业素养、农户集资、医院的医疗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一)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合作的宣传力度,政策执行应更加细化、透明化,将国家下发的政策制度落到实处,保证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同时,民众自身也应主动了解相关信息,提高争取合法权益的意识。

(二)扶持基层医院。加大对基层医院的扶持,增加资金的投入,培养优秀的医护人员,同时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如此一来,群众在社区卫生院就可以享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从而逐步改变部分群众一生病就要往大医院跑的局面。[5]

(三)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就民工健康问题方面而言,要完善新型农村医疗体制,特别是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保证他们也享有医疗方面同等的福利,这从人道主义和当地实际利益来看,都是必要的。

四、总结保障

罗店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自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为村民带来了实惠。但受到多种外部因素影响,实施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不少问题,这需要政府、医院、村民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作者单位:林乐静 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学院

吴众垚 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曾国.重建中国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对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回顾和展望[J].中国集体经济,2010,05.

[2]蒋蔷.简论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J].历史教学问题,2010,05.

[3]李敏.浅談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10.

[4]邓正来.中国发展研究的检视—兼论中国市民社会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08.

[5]李敏.浅谈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10.

4.新农村合作医疗实践状况调研报告 篇四

学院:材料化学与工程系

实践人:张浩

学号:2010100050

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实践时间:2011年7月20号——8月20号

实践地点:山东省济南市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人们清晰地认识到要改善我国目前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城乡状况,实现城乡居民在社会医疗保障方面基本权利的公平,必须加快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作为解决农村基本医疗保障问题的基本途径和策略确定下来,目前已在全国全面开展起来。新农合的实行对于保障农民健康,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农村合作医疗就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从2003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要选择2—3个县(市)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到2010年,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关发展背景:在2006年9月12日上午10点,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情

况。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指出,农村卫生工作始终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特别是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并召开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以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健全机制,完善政策,农村卫生工作整体稳步推进,我国农村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农民的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自2003年启动以来,进展较为顺利。截至2006年6月30日,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县(市、区)达到1399个,比2005年底的678个增加了一倍多,已占全国总县(市、区)数的48.9%,实现了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提出的2006年试点县(市、区)达到全国总县(市、区)数40%的目标;覆盖农业人口4.95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55.8%;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3.96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44.7%,参合率达到80.1%。其中,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5省(市)合作医疗已经覆盖所有的县(市、区)。

在新闻发布会上毛群安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提到加强对农民的政策宣传,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参加合作医疗。同时,认真总结试点经验,调整和完善补偿方案,不断提高农民的受益水平和扩大受益面。

在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制度的目标。

在济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时间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我对济南市在2011年上半年的工作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对他们的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农民群众个人筹资工作反映出很多问题,比如受农村经济体制、社会文化特点、农民价值观等因素影响,参合意识不高。一部分农民群众认为自己年轻体壮,无需参加合作医疗,参加合作医疗是些老弱病残农民的事,与自己无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采用农民自愿缴费方式筹资仍然会有相当大的难度等,这些都给参合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为了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新农合办公室在上级领导的指挥下,首先召开全区参合宣传动员大会,主管领导亲自动员讲话,农合办的同志们也不辞辛苦多次到农村基层大力宣传新的农合政策,牺牲周末休息时间不计报酬、加班加点,认真核对每个农合证,而我跟随着指导我的老师挨家挨户发放农民一封信,把党的农合政策送到每一个农民心坎里,同时耐心详细解答农民各种疑问,解除他们对国家政策的疑虑。广大农民深受感动,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大家积极踊跃参合,现在农业人口数27000人,参合24707人,我们也圆满的完成了这次参合任务

而对于新农合的资金配套情况,我也做了一下调查工作。我发现,在2008年里,农民每人需参合缴纳10元,各级政府补贴70元;而到了2009年,农民门人参合缴纳20元,各级政府补贴为100元:到2010年,国家补贴带到150元。这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新农合的重视。

在平时的审核工作中,我也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和农合办的老师一起进行了一些审核工作。农合办的同志们努力钻研精通业务,审核病历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一视同仁,不报人情帐,杜绝索贿受贿,深得农民的信赖和赞扬;特别是在对外伤的核实调查工作中,农合办的同志们本着高度的责任感深入基层,不放过每一个疑点,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区的角角落落,所做的调查结果让当事人心服口服,保护了新农合基金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近一个月来,他们共调查4例外伤。在这期间,每次他们都认真核对每一个细节。我也随着他们调查了一起外伤事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先后4次深入基层核对,大家都对他们的一丝不苟感到钦佩。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运行是良好的。如有一名多年来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平时也用药,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今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次住院并且还做了心脏支架手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心脏病的问题。还有一些肿瘤患者说,如果没有农合的好政策,我们的病就不治了。还有些年轻农民户外作业突发意外住院也得到了相应的补偿……

在此期间,除了在办公室内进行一些核对工作,我还在随相关人员深入基层调查时,进行了一些个人调查,以口头询问的形式了解了社会各界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看法。

8月10日,我对一家乡镇企业经理进行了访问。当我们问到对“新农合”的看法时,他对我们说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这对于广大农民群众来说是得到切身的利益。它的实施,不仅为患病农民解决了部分医疗费用,也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力

度。虽然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每人只需交纳10元,但其报销比例也是相对比较高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它是国家在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起点,它让农民没医疗保障的时代成为了历史。它虽然不能全面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在不远的将来,它会不断完善,它会在农民医疗保障问题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8月11日,我又随新农合的老师来到了东黄村,在这里我们见到了该村“新农合”负责人张主任。我就“新农合”对他进行了询问采访。在我问起他对“新农合”的认识和看法时,他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是国家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一项国家政策。是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所实施的一项“实际、实效、实用”的重要决策。它解决了农村居民长期没有医疗保障的重大问题。

之后,在该村里,我又对当地的农民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询问,我对他们问到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看法时,几乎百分之九十五的农村居民表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赞扬,他们说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国家对他们的关心,是国家为解决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所作出的一项有效的政策。虽然它的确从根本上对我们农村居民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给于我们了一定的帮助,它能为我们在医疗一些花费不是太多的疾病上提供相当一部分的补助,但当我们在遇到重大疾病时,它却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在此,我们希望国家能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农村

居民也能有较好的医疗保障,能解决一直困扰着我们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我们真正的看得起病,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5.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状况调查报告 篇五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于上世纪50年代,长期以来为占中国80%的农村居民提供了接受基本医疗保健的经济保障,被公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三大法宝之一。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中国农村的经济改革,合作医疗制度因为失去集体经济的支持而先后解体。由此导致亿万农村居民就医风险迅速增加,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大幅度下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地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随后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提出了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以保证广大农民获得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减少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战略。面对重建和发展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机遇和挑战,政府正积极制定和健全符合农民根本利益的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可持续的筹资体系,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并对贫困农民实行医疗救助,努力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在政府的指导下,广大农村建立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合作医疗发展也发生了可观的变化。因此,我决定做一份新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状况的调查,希望能从中有新的发现,并能就此提出个人观点。为研究本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更客观的评价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特地进行一次调查活动。

此次调查活动通过随机对农村人口发放问卷的形式对河北省成安县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问题1:自从你加入农村合作医疗至今,有没有给您带来帮助?

问题2:您觉得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好吗?

问题3:您生病时一般去哪里买药或看病高吗?设备完善吗?

问题4:您选择这个地方看病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问题5:您去看病方便吗?

问题6:你们这里到与你们距离最近设备完备的大医院有多远车程?

问题7:你们附近的诊所医院医生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

问题回答结果

问题157%的人被带来帮助

问题257%有必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问题350.2%的人生病时自己找药,不去门诊或医院。

问题451.6%的人认为在附近医院看病价格低

问题562.4%的人认为看病方便

问题649.1%的人认为就医车程较远。

问题749.6%感觉诊所医院医生水平有限,设备部完善

*此表仅供参考

有以上的调查结果引发我们对构建我国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几点思考: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关系着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的振兴以及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水平低,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仍然存在。相对较少,而前我县推行的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生病后,只有住院治疗发生的医药费才有可能得到报销补偿。而一般来说,农民患上需住院治疗的大病头痛、感冒等小病时有发生,不需住院治疗,参保又生病的农户享受不到报销,体会不到优越性。改革农村医疗制度,构建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是社会进步的要求。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现有的农村医疗体制虽然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但是基本适应适应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有利于构建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振兴

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构建和谐的小康社会。

另外部分农民参与意愿不强。主观上,部分农民健康风险意识淡薄,互助共济观念淡薄。同时,部分农民认为只有住院才可补偿报销,且补偿比例较低作用不大,许多农户反映,同样一个感冒或其它小病,在乡村医生那里只花20多元,而到定点医院却要花费几百元,小病大看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不信任和对政策稳定性的怀疑,加上部分农民经济困难看不起病,农村存在“小病熬、大病等死”的现象。客观上,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农民增长的卫生需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的保障程度低,补偿过程中手续烦琐,另外,农民的文化素质、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等各方面也对参与意愿有一定影响,如对潜在的医疗风险缺乏足够认识。

以上问题不是偶然的出现的,是制度上的缺陷和人为操作导致的,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矛盾。一是低水平交费、低水平保障与农民高期望值之间的矛盾;二是受益面与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三是自愿参加与基本目标之间的矛盾。用人不当,手续繁冗,大大降低办事效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已经跨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时代,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迫切需要制度的创新和改进。

经过多方调查和听取意见总结到了一些对策建议:

把起报线降低些,再降低些。农民挣钱不易,他们希望每一分钱的投入都要得到回报。建议的新医保工作,一是要降低住院门槛费,乡镇卫生院起付标准由500元降为200~300元,甚至是0起报线,县级由1000元降到500元以下,报销比例也要适当提高;二是要扩大报销药品范围,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在看病中自负药过多的现象;三是对全年没有获得补偿的参保农民,提供免费体检或按户发放一定量的常用药品,增加群众受益面,提高群众参保积极性;四要进一步探索把门诊也纳入参保实施范围的新路子。

另外,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对于构建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非常重要。要保证我国农村医疗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农村医疗保障系统的健康和谐发展,不能仅停留在卫生管理部门的条文和规定上,必须有法律作为坚强后盾,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今后的医疗服务保险市场将由医疗服务的供方、需方和保险公司共同组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确保其顺利、有效地运转。

6.新农村合作医疗实践状况调研报告 篇六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桃江县为2005湖南省第二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县,是湖南省在合作医疗方面走的较前的一个地区,到2010,全县参合率达90%以上,其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得到了市省乃至国家相关工作组的好评。我生活在桃江的农村地区,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根据本人自身参与的经历以及周围村民的反映,觉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我们村、镇乃至整个县的实施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赔偿率底、赔偿程序繁琐、合作医疗操作过程中存在腐败、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等。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桃江县马迹塘镇九岗塅村的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进行了调查,访谈了众多“参合”与“未参合”的村民,也走访了村委、医院、医保办等多家单位。

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的基本概况。根据县有关单位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人数为697860人,参合率为98%,比上年提高了0.51个百分点,其中我村的参合率更是达到了99%。农民住院收益率由2005年的4.75%上升到2010年的8.66%,统筹区域内参合农民的实际补偿率为60.5%。2010年的筹资标准为140元/人,农民个人缴纳20元,个人缴纳比重为,2011年的筹资标准为150/人,农民个人缴纳30元,个人缴纳比重为,个人缴费比重在上升。缴费方式:大部分村民的参合费用是从农业补贴款中扣除,小部分为现金。其中从农业补贴中扣除的占85%以上。另外,根据《桃江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补偿标准的通知》,2011年与2010年相比,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例都相应提高了5到10个百分点,门诊补偿也有所增加,但总的来说,还是医疗机构级别越高,补偿比例越低的格局。补偿封顶线也由单次补偿3万元,全年累计补偿6万元,增加到单次补偿4万元,全年累计补偿8万元。这一政策调整将大大提高参合农民的实际补偿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原因。

一、住院统筹补偿标准划分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落后的矛盾。在此次调查走访中,我最大的一个感受是:针对现有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住院统筹补偿标准的划分不尽合理。在走访中,听一位伍姓爷爷说,去年他上山砍柴,不小心从陡坡上摔下来,把腿给摔断了,当时立即被送到镇上的卫生院,可镇上的卫生院说他们治不了,必须送到市里的专科医院,否则后果难以想象,随即伍爷爷就被转移到市骨伤专科医院,一趟下来花费尽三万元,可实际得到的补偿一万元还不到,这对于一个农民来说,给其的经济负担是极重的。要是镇上或县里的医院能治疗,按照补偿标准伍爷爷的补偿也可能多一些,要是补偿比率不是与医疗机构级别成反比的话,伍爷爷得到的补偿也可能多一些。同时,在受访的许多村民中,都表示除非是一般的病症,否则,大多会选择去县里或市里的医院看病。但越往上去,所需花费越高,补偿比率越低,这大大降低了参合群众的实际补偿率,也影响了“新农合”的社会满意度。至于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上面也有所提及,主要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落后以及补偿标准不尽合理的划分。

二、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过程中,容易滋生一些腐败,政府官员急功近利、损害农民利益现象。在此次走访中,我从村民口中了解到,如今有个反馈药品政策。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合作医疗年初多收了10元准备搞门诊报销的,但不知什么原因没搞成,就出来了

这个政策,10元钱不退,自己买药报销。而且有时间规定,过期作废。通过了解还得知,前几年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但许多村民认为,买药报销程序麻烦,而且对程序也不熟悉,为了这十块钱从农村跑出来,误工误时,搞不好也要倒贴钱进去,他们认为不值,很多人没有去报销,至于没报销的这比钱,去向自不用多说了。其实,如果政府部门真正为群众着想,这笔钱很好处理嘛,可以抵住下一年的合作医疗缴费,这样不仅少了报销的麻烦手续,还少了收费的麻烦。至于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监管上的不足,农民维权意识的缺乏。从走访中得知,部分村民参加合作医疗并不是完全自愿的。就拿代扣协议的签订来说吧,有些村民表示,代缴书的签订并不是自愿的,村委会进行劝说,有时还会施压,也出现了村委代签的事件。其实,合作医疗的实施是为了农民的利益着想,但是必须建立在农民真正了解合作医疗的好处而自愿参加的基础上,否则强迫农民加入,会增加施政者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影响政府形象,破坏社会和谐,好心办坏事。这个问题的出现,也主要是管理上的不科学,其中不乏政策方面的原因。在《桃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工作的通知》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建立了严格的奖惩制度,对参合率低于90%的乡镇和村委相关领导要进行问责,要通报批评,年终不能评先评优,对不参加的农民当不得享受政府救助等等。这一系列措施,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政府官员急功近利、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

三、合作医疗报销中存在的问题。此次针对合作医疗报销方面我也做了一些调查,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也比较突出。其实在做调查之前,对于报销程序及内容,我也不是很清楚,在问及周围的村民时,他们也有各种各样的疑惑。具体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一)报销程序麻烦,且不熟悉报销程序。关于报销程序,普遍觉得繁琐,增加了他们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也加大了许多村民了解报销程序的难度。村里的肖姓老人就说,上次他去报销他的医疗费用,由于不了解程序,在几个部门之间反复跑,不是漏了某个收据,就是跑错了地方,费时费力。

(二)报销方式不统一。部分村民反映住院报销的费用有时并不是以现金形式返还给村民,而是以药品形式返还,但是许多药品的价格要远远高于市场价,并且并不是农民所需要的。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相关部门的宣传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

针对这些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要建立和完善相应机制,保障农村医疗卫生经费投入。要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医疗技术专业人员到农村基层工作或从事自愿服务。

二、完善相关监管措施,加强对“新农合”的监管力度。针对合作医疗,国家和地方都有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措施来保证它的顺利实施。但是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或监管机构不严格履行义务,导致了一系列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和监督制度,为新农合的顺利运行打好基础。

(二)要完善“新农合”的组织领导,加强对组织者的监督,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解决资金乱收,违规操作,滥用权力,致农民利益于不顾的现象。

(三)加强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和费用的监管,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农村医药费的不合理增长。

三、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农民的维权意识。农民对“新农合”的益处没能充分了解,对参加“新农合”和报销相关费用不熟悉,对报销药品价格和种类不清楚等等,这些都有赖于政府

7.新农村合作医疗实践状况调研报告 篇七

根据几天来在农村的调查,经过讨论,我觉得现阶段就农村医疗改革来说,实施根本不彻底。通过统计,大约85%的村民只是知道这个医疗改革,但是对之却不了解。更有甚者,根本不知道也不在乎这个国家措施,这更加剧了政府措施落实情况的困难。经过总结我觉得在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合作医疗不了解和不信任是明显影响合作医疗的要害因素,而合作医疗制度本来的规范执行情况,补偿机制实施的严格性,又将影响广大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在这一方面应加大对合作医疗的急转力度,使他们在了解政策的基础上,走近政策,最终参与政策.这也许是村委会宣传力度不够或者其他原因,所以村委会应该在工作中紧紧围绕农民最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监督治理,确保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加强对基金筹集,对使用情况的审计和检查,定期向群众出示财务帐目,接受群众监督.2.另外,经济困难是未参加合作医疗的原因之一.虽然现在农村经济发展不错,但仍有不少贫困户,对于昂贵的医药费根本就望而止步,除去国家报销的,剩下的仍然是天文数字。尽管这种情况不多,但存在。因此,在被调查的农村中,农民收入状况相对可以,所以经济困难不是要害因素,而仅是原因之一.3.总的来说,村民对报销制度不是很了解,不知道什么样的病该报销多少,在哪报销。对于他们来说,小病去诊所看看就行了,大病再去大医院,报销的时候再去问问相关人员。通过对村委负责人的调查知道,按照医疗待遇低于城镇基本医疗保险高于新农合的原则,该市确定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平均报销比例为55%,最高可达70%,具体报销多少要看病的种类,住的医院等。

4.药品太贵,医院检查程序太麻烦也是村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政府应该加大监督力度,要严格控制合作医疗基本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外医药费用,加强门诊医药费用控制,并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和农民就医行为的监督管理,简化不必要的程序。

5.医疗设备、设施陈旧老化,医疗卫生人才匮乏。在这次调查中我们看到,农村有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房屋破旧、设施简陋、医疗器械破损得不到补充和改善,难以达到正常医疗保健的目标。村级卫生医疗机构和乡医负担重,而各级政府对乡医从事的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没有任何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医开展预防保健工作的积极性。对于这,政府要切实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推进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的改革,建立人才流入机制。

8.新农村合作医疗实践状况调研报告 篇八

一实践参加者:xxx

二实践主题:农村医疗卫生状况

三时间:2008年暑假

四地点:山东省xx县

关于全县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调查报告,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活动内容:基于社会发展需要, 以走访查询的方式对农村的医疗卫生情况进行调查。2 主要方面涉及各个村镇医疗卫生情况,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以及人们(尤其是贫困家庭)对医疗卫生的看法。

二.调查情况

全县辖18处乡镇(16镇2乡),759个行政村,99万人口;总面积1752平方公里。几年来,我县致力于提高广大农村居民健康素质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因设施齐全,技术先进,先后被命名为省级“初级卫生保健合格县”,并建立了适应卫生事业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形成了强有力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完善了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设。几年来,县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投资,对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医院、县二院、县医院分院,中心卫生院,一般卫生院的业务用房进行改造或新建。二是增设和更新了医疗设备。

2、建立了功能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为满足农村医疗卫生保健需求,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县政府下发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在方案的指导下,按照“二级网一级办”的模式,我县改革乡、村二级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各乡镇卫生院增设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管理本辖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日常管理工作,并将原有的村级卫生机构改革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多年来,我县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把有偿服务与义务服务结合起来,在社区内,以家庭为单位,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卫生宣传、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融为一体,为农民提供主动、方便、快捷、优质、低价的综合性服务。

3、加强了传染病、慢性病的防治。为强化计划免疫的管理,2003年,我县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同时,县卫生部门深入6个乡调查点对肺吸虫、肝吸虫、旋毛虫等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进行调查,共调查了4500人份,为做好其他疫病防治提供了依据。并加强了对防痨医生和卡介苗接种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为防治艾滋病,今年上半年,全地区在我县召开了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会议,介绍了我县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社区建设和艾滋病防治经验。年初,我县完成了县疾控中心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建设工作。同时,我县地方病防治工作成果得到了巩固。通过微机程序化管理,详实的掌握了全县辖区内育龄妇女总数,影响妇女健康状况的疾病及顺位,为更好地实施妇幼保健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4、加大了卫生行业执法力度。为适应卫生全行业管理新形势的需要,我县建立了卫生监督与疾病防控新体制。在卫生监督方面,全年坚持开展了社会卫生打假活动,并做到与日常卫生监督工作相结合。对食品卫生、学校卫生行业定期进行专项整顿,规范了食品卫生“三证”发放与管理工作,完善了“三证”的发放程序和管理办法,制定了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业户依法严肃处理,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了广大群众的健康。在医疗行业执法方面,卫生局医政科常年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美容院、药店、早市场进行执法大检查。

5、强化了政府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建设和管理职能。坚持经常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卫生,不断改善居民生存环境。通过设立常设机构,代表县政府负责环境卫生的管理和监督。每年我县都把环境卫生工作作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之一一并考核。从去年开始,加大了管理力度,县政府制定了爱国卫生目标责任考评方案,并与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落实了奖罚措施。

三: 我县农村医疗卫生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我县医疗卫生事业随着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按照初级保健的要求,基本能够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但是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集中反映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设备、设施陈旧老化。在这次调查中我们看到,农村有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房屋破旧、设施简陋、医疗器械破损得不到补充和改善,难以达到正常医疗保健的目标。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房屋简陋、年久失修,还仍在使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旧平房,亟待需要重建。调查中我们还看到部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薄弱,相当一部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只有“老三样”,一个听诊器,一个血压器,一个体温计。医疗卫生改革步伐缓慢,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不相适应。

2、医疗卫生人才匮乏。由于农村物质条件落后,因此,我县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大多集中在城镇,导致农村医务人员所占的比例比较低,看病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仅有一名乡医,却服务着全村近千人的预防保健。并且人才的缺失导致医护人员青黄不接,“出不去,进不来”的现象正严重的制约着事业的发展。对现有在编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措施不到位,医疗卫生人才匮乏的局面没有得到改善。

3、村级卫生医疗机构和乡医负担重。目前,我县村级医疗机构负担较重,这里有物价部门每年的年检,每个月向镇卫生院缴纳的事业发展基金,每年向药监、卫生等部门以及质量技术监督局交纳的各种规费,还不算相关部门每年不定期举办的各类培训班,颁发的各类资格证所收取的费用。村级卫生机构没有村集体经济的投入,房屋、药品、设施都是乡医个人投资,还要支付工作人员工资,而各级政府对乡医从事的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没有任何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医开展预防保健工作的积极性。

4、非法行医现象时有发生。从调查中了解到,目前,非法行医在农村一些地方屡禁不止,严重威胁着农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这些人打着某医疗机构或医疗院校的牌子,以义诊为幌子,目的是推销药品,骗取钱财。非法行医机构还与当地村委会建立了较密切的联系,直接驻扎到某村干部家中,而这位村干部却不遗余力的为其提供方便。

5、农民因病致贫返贫情况严重。经调查,在农村,有一部分农民是“抗病”,有病不治;有一部分农民是没钱看病,望病兴叹;还有一部分是借债看病,但由于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病未看好,人财两空。在某些乡镇,农民到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相当部分是赊帐,到年底后算总帐,而每年乡医到年底一算账,总有万八千的账兑现不了。一位农民对调查组这样说,被大水淹了、或者房子被烧了,苦上几年或许还能翻身,但真要得了大病,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倾家荡产。

四、发展我县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议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我国要建立卫生服务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结合调查,就抓好我县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切实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农村医疗卫生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农村的小康。面对新的形势,要把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摆上各级政府及部门重要的工作议程,根据新情况制定长、中、短期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措施。各乡镇要落实相关部门和兼职干部负责此项工作,要切实把健康教育、爱国卫生等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日程,要坚持常抓不懈,改变乡镇政府对“大卫生”工作“活没人干,事没人管”的局面。在全县中小学生中继续开展好健康教育课,在农民群众中做好保健知识的宣传,进一步促进全民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

2、要推进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的改革。努力探索乡(镇)卫生院的多种运营方式,不搞一刀切,不强求一种经营模式。要认真总结乡卫生院改革经验,进一步深化运行机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人员聘用制度,注重引进人才、引进资金,以此来改善医疗条件和提高医疗水平,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力争在三年内取得明显成效。

3、建立人才流入机制,抓好从业人员培训。要加快卫生系统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激活用人机制,制定宽松的人才政策,积极创造有利于人才流入的环境,广揽技术人才。要继续加强对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每年对乡村医生轮训一次,加快乡村医生知识更新步伐。进一步完善医疗集团运行机制,医疗技术下沉一级,实施技术合作和指导,帮助当地提高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县农村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

4、加强医疗卫生事业的软环境建设。监察、物价等部门要加强对相关部门针对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所设立的收费项目的检查力度,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对合理收费项目的不合理部分也要坚决取消,并重新确定标准,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减负。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非法行医现象的惩治力度,彻底净化农村医疗卫生市场,使非法行医现象在农村没有生存的土壤。

5、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建立农民医疗保险制度。在农村全面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大势所趋,要抓住我省2008年全面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这一契机,抓紧为我县推行此项制度做好各项准备。在暂时没有实行该项制度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把开展扶贫工作与解决农村困难群众医疗需求结合起来,把因病致贫的群众当做扶贫重点,要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地解决贫困群众就医难的问题。

五、理性思考:

9.居民小组新农村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篇九

一、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人口、土地:嘎洒镇**村委会**村民小组距离村委会7公里,距离景洪城12公

里,属山区,是一个克木人聚居的自然村。全村22户人家共有90人,其中:男47人,年龄最大91岁,劳动力51人,五保户1户;该村土地资源少,全村共有土地面积2512.3亩,其中:农用地2477.8亩,建设用地20亩,雷响田9亩;人均有粮35公斤,户均有橡胶树2000株,人均年收入2500元。

基础设施:村庄坐落在三面环山的山沟里,占地面积约10亩,村庄四周都是橡胶林,村内无硬化路面,雨天全是泥泞,特别湿滑。各种建筑物杂乱无章,道路狭窄,连农用车都无法正常出入。全村共有摩托车32辆,手扶拖拉机2辆,农用车一辆,固定电话7台,手机42部,安装太阳能6户。

教育:全村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0人,小学文化程度的有9人,目前正在就读的适龄儿童有15人,全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为2.13年。该村自建村以来从未有人走出村寨到外面工作、参军或经商。日常生活交流基本不使用汉语或汉字,只用本民族语言和傣文。

产业:全村所有土地都是山地,全部种植橡胶,户均拥有橡胶2000株,产业结构单一。部分村民由于不重视土地的价值,图一时之利,承包转让了许多土地,导致全村橡胶树拥量差距很大,多的有4000—5000株,少的只有500株。村民受教育年限低,科技意识淡薄,对橡胶的种植和管理处于粗放状态,遭遇自然灾害时,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不足,如今年由于白粉病的爆发,至今为止(6月份)仍有50%的橡胶无法正常开割。

村基层组织建设:该村共有党员2人,而且年龄偏大(一人47岁,一人50岁),与另外一个村组合成立了一个党支部;村内没有团组织,部分从学校毕业回家的团员由于多年没有和村委会团组织联系已变为普通群众。

社会保障和社会秩序:全村的村民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险,且对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及惠及农民的措施都满意。社会治安状况良好,自建村以来无人犯罪,无人参与黄、赌、毒,真正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至今没有规范完善的《村规民约》,长期以来都是靠村民的素朴的道德观念来自我约束、管理。

二、存在问题

村庄基础设施薄弱,脏、乱、差严重:村子至今没有有线数字电视、篮球场、公共活动室、卫生室、公厕、垃圾池、蓄水池等公共设施,而且脏、乱、差严重,部分经济条件好的村民建房占地面积很大挤占村内道路,且不修建化粪池,粪便及垃圾全部排入流经村寨的一条水沟,污染环境。

饮水困难:一是水质差:一部分村民利用从山沟中流淌出的一小股水源,用石头简单垒砌成小水池,用水管引至家中直接饮用,一遇雨天,全是泥浆水;一部分村民则使用村内一口漂浮着许多浮萍的敞口井;还有个别家庭直接饮用村后渔塘中的水;二是水源林破坏严重:距村子有400米处有一泉水井,水源充足,但由于没有修建蓄水池和安装自来水管,因此一直没有得以有效利用,现由于橡胶价格飙升,村民对土地的占有欲望很强烈,在水源林附近都种满橡胶,水源林遭到严重破坏。

思想观念落后:长期以来的贫困,使得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为生活奔波,各自忙于生活,集体意识差,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存在“等、要、靠”狭隘思想。特别是目前有了国家“扶持克木人发展”的好政策,村民希望所有公共设施都由国家投资建设,“等、要、靠”的狭隘思想更为严重。

缺乏橡胶科学管理技术:村民文化素质低,农业科技意识淡薄,加之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导致许多胶树过早报废,农场需要30—35年才需要更新的,村民20年就要更新了,许多树在15年左右就伤痕累累,满目疮痍,增加了农民的割胶成本。

基层组织薄弱:长期以来,由于与外界交往很少,且缺乏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等原因,村民思想意识保守,对党组织的了解不多,党性觉悟低,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不高。迄今为止,全村只有2名党员,且无团组织。

三、今后发展思路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牢固把握国家“扶持克木人发展”项目的好时机,充分用活、用足政策,充分发挥村民建设新农村的自主能动性,积极参与家园共建,完善公共设施,绿化美化村寨;订立《村规民约》及公共设施管理制度,使村民自治落到实处,确保公共设施建好后能更长久地为大家服务。

加强水源林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针对村民盲目发展橡胶,漠视水源林保护的现状,组织村民开展讨论,让村民形成共识:为让子孙后代有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必须切实

保护好水源林。建议在水源林种植橡胶的村民,以水井为圆心,每户让出100米的距离空出47亩的空地,在这片空地上种植如竹子和野芭蕉等保水农植物,这样既可保护水源,又能让村民有所收益,一举多得。

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采取召开会议、发放宣传资料、走家串户等各种措施,宣传国家“三农”政策方针,转变村民“等、要、靠”

不良思想,充分调动起群众自我发展、自我建设的积极性,结合国家扶持克木人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掀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高潮。

加强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了克木人能长足发展,必须建立长效教育机制,引导和鼓励村民外出工作、经商,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拓宽发展思路,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召开了几次村民大会进行教育问题专题讲解,目前村民充分认识到知识文化的重要性,“普九”积极性高涨,全村15名适龄儿童和少年没有一人辍学。

重视主导产业的发展,引导发展多种经济:重视主导产业橡胶的发展。针对村民割胶技术水平较低的现状,组织技术人员到村里进行橡胶科学管理技术培训,提高村民的劳动技能,降低割胶成本,增加橡胶收入;引导村民发展多种经济。利用林业局帮扶修建沼气池的契机,发展养猪业,不但可以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同时还能解决村民因建房不修化粪池而污染环境的问题。倡议相关农业技术部门引进适合农民的致富项目,让农民得到实惠,改善村民的生活,增加村民的收入。

上一篇:电脑故障之boot from cd什么意思?怎么解决boot from cd下一篇:在车身员工艺术作品展暨车身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