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学案第一课

2024-07-15

经济生活学案第一课(通用10篇)

1.经济生活学案第一课 篇一

石泉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三导学案(6)制定人:杨先东审核人:张蓓

2.祝福(鲁迅)

第一课时

班级姓名评价

【学习目的】

1.了解鲁迅小说的基本特点;

2.阅读作品,理清小说的叙事线索和情节结构;

【学习重点】理清小说的叙事线索和情节结构;

【学习难点】了解鲁迅小说的基本特点;

【学法指导】反复阅读圈点旁注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了解鲁迅的小说作品:

鲁迅的小说集有《》《》《》,另有集外作品《怀旧》。

2.了解《祝福》的写作背景: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

请结合历史、政治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弄清本文写作背景。

3.熟读课文(圈点批注)

(1)准确掌握重要的字词

(2)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二、合作探究

1.阅读本文,结合初中所学鲁迅小说作品,简要概括鲁迅小说的特点。

2.弄清本文的叙事线索:

3.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4.小说叙事方式的特点及作用

5.小说起名《祝福》的含义:

三、交流展示,互相评判。

四、学生集中问题,教师点拨。

五、练习与检测

1.找出环境描写的文段读一读,理解其作用。

2.找出描写鲁四老爷、鲁四婶、柳妈的句段,分析人物性格及与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关系。

六、小结与反思:

2.琵琶行导学案第一课时 篇二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诵读,品味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同是天涯沦落人”主旨的理解

【学习难点】: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知识链接】:

1、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今存诗3000首,代表作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和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上朝时被地方军阀派人刺死,白居易认为是国辱,上书请求捕贼。一些权臣早因为他的政治讽喻诗而仇恨他,便给他加上了越职奏事的罪名,把他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贬谪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

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喻诗。 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

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2、认识“歌行”体: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课堂导入】唐朝有这样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写的那首悼亡诗是: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他悼亡的诗人是:白居易。

其中“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中的“琵琶篇”即《琵琶行》 “胡儿能唱琵琶篇”少数民族的儿童都能唱琵琶篇,可见这首诗流传之广泛,影响之深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胡儿能唱的琵琶篇。

【学习过程】

1、检查预习(A):

(1)注意下列字形字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花 瑟. 瑟. 拨 弦. 掩. 抑.

霓. 裳. 冷 涩. 乍. 迸.

(2)找出通假字

曲终收拨当心画

家在虾蟆陵下住

(3)古今异义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整顿衣裳起敛容 暮去秋来颜色故 老大嫁作商人妇 又闻此语重唧唧 凄凄不是向前声

(4)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商人重利轻离别

2、课文分析(以小组为单位分析、窜讲)

(1)朗读小序部分(B)

讲解重点文言词汇:左迁 铮铮然

倡女 善才 贾人 快

感斯人言

(2)试分析小序部分的作用:

抹. 帛. 悯然幽. 咽. 舫.

(3)理清文章思路(B)

试概括每段的段意:

(4)朗读第一段:分析第一段的“文眼”语句(B):

(5)朗读第二段,指出这一段中对音乐描写的语句并赏析(C):

3.经济生活学案第一课 篇三

(一)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第一、二、三课)【学习目标】

1、增进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感受团结友爱.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知道民族精神的核心与基本内涵了解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丰富和发展

3、能学会通过早期政治特点的研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4、通过历史事件和国情认识明白树立忧患意识的必要性;

5、树立起“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责任意识。【预习】 I.教材助读: 第一单元主要知识点

1、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说明中华民族是富有智慧的民族。

2、近代以来,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百年抗争:说明中华民族是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

4、民族精神含义、意义及表现

5、历史的启示:○1落后就要挨打;○2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我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⑥ 要树立忧患意识。

6、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7、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历史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青少年怎样做才能担负起崇高的历史使命:(1)青少年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把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世代相传;(2)青少年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德智体几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II.预习自测

1、列举百年抗争的典型事例:(1)(2)(3)(4)

2、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精神在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的体现有:【探究】I.质疑探究 1、2008年北京奥运会:世界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人们至今难忘,北京“鸟巢”“千缶同击迎贵宾”、“宏伟历史画卷展文明”、“活字印刷”表演、三个“和”字的出现等等,诠释了五千年中华文明。阅读本材料请

原因是()①盛极而衰是自然规律,②封建统回答:

治者的腐败无能,③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④国家的闭关(1)对我国的中华文明用成语来概括一下。自守,导致国家落后。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4.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2)谈一谈你对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认识。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 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分享” 了这座东方宝库。这段屈辱史揭示的道理是()A.中国地大物博B.欧洲国家都是强盗

C.落后就要挨打D.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2、通过学习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你知道了哪些

5、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分别给你什么启示? 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 们是中国的“脊梁”。中国的“脊梁”是指()A.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B.优秀的社会精英C.中华民族无穷无尽的财富D.优秀的古代科技文明

6、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 主义指导地位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II.知识网络 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巩固全党全国各族历史的足迹

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爱国主义是 ——五千年文明:中华民族是富有智慧的民族 A.只对自己家乡的眷恋 B.民族英雄才具有的优秀品质——百年沧桑:落后就要挨打

C.对于自己祖国文化的崇拜 ——百年抗争:中华民族是有着顽强不屈精神的民族 D.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 历史的昭示

7、《愚公移山》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弘扬民族精神,树立忧患意识 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这给我们的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示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A.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著称于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中华民族历来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著称于世; ——当代青年的崇高历史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C.中华民族历来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著称于世;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中华民族历来以团结友善、敬业奉献著称于世。——当代青年要勇于承担自己的历史责任

8、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 【当堂训练】 ①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 ②是中国人民和我的收获: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课堂练习:

9、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把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的一、单项选择题: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1.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军事等方面都居世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领先水平西方曾经把中国称为“东方雄狮”。中国的科平大幅度提高。这充分表明: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技文化 ①西方国家从古至今没有自己的科技文化 ②为主义道路才能够()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③从古至今一直在世界上①实现中华民族的霸权主义 ②实现中国的发展 ③实现独领风骚 ④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

10、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了()①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 ②百年屈辱的历史 ③一部民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族发展的探索史 ④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B.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C.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3.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历经了百年沧桑其D.中国的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

第 1 页

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

A.改革开放B.新中国的成立C.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说明忧患()①可以兴国 ②可以促进我们保持警惕、居安思危③会使我们卧薪尝胆、励精图治④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同学们”。这

首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毕业歌》() ①唱出了无数莘莘学子的爱国热情 ②表达了他们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③已经过时不必要再学唱 ④

激励了无数青少年献身祖国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4、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这寓意()A.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B.只有青少年才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C.只有中国才会对青少年寄予如此高的厚望D.青少年成长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性

5、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世界各国积极防范和阻击甲型H1N1流感 ③我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④神舟七号成功发射,实现太空漫步 ⑤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④D.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1、近年来,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发射获得圆满成功,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运行,嫦娥卫星探月成功,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2010年成功举办世界博览会,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史。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甲午海战、辛亥革命„„这些可歌可泣的斗争说明了什么?

3、为了承担自己的历史责任,今天的中学生应该怎样

4.经济生活学案第一课 篇四

主备人:--审核人:--

时间:2012-11-22

【学习目标】

1. 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主人公的战争遭遇,从而理解当时的战争环境。2. 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基本思路。

3.体会文章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

认识环境描写对于作者表现主题的作用。

【学习难点】

体会文章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手法。晨读积累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解】 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可让学生当堂 背诵,积累名言名句 【评析】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学习过程]

一、作家作品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市,诞生在一战期间,二战爆发,伯尔被征入法西斯军队服役,先后在法国前苏联、罗马尼亚作战,1945年被浮,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希望通过小说使人们从恐怖的战争中认识过去,清算历史,在痛苦的回忆中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伯尔的成名作是出版于1949年的中篇小说《火车正点》伯尔认为“战争是无聊的”,不管什么样的战争,它只能给人们带来死亡,因此他把战争归结为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人类失去理智的产物。他的作品另有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长篇小说《亚当,你到哪里去了?》等。它们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遍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20世纪70年代,伯尔的创作出现了新的高峰。中篇小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1974)为其赢得了世界声誉。

二、文题解读: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是一个典故“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多名希腊士兵在温泉关英勇抗敌,并刻下了那段铭文:‘流浪人,你若是到斯巴达,请告诉那里的公民们,说我们死守诺言,长眠在这里’。如今,它出现在美术课堂上,让那些充满战斗激情的热血青年走上战场,是对德国军国主义思想的一种讽刺和否定。

三、字词积累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搪()瓷

甲胄()

窗帷()

啐()掉烟头

吞噬()

倒坍()

惬()意

烟熏火燎()2.解释下列词语。

(1)惬意:(2)惟妙惟肖:(3)蹒跚:(4)襁褓:(5)赫然:

3.近义词辨析

⑴闪烁:

闪耀:

⑵深沉:

低沉:

⑶震颤:

颤抖: 4.成语辨析

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四、合作探究

1、诵读课文,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以及小说的情节结构。

(1)基本要素: 时间:

地点:

场景:

情节:(2)情节结构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2、认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2)小说有三要素,那么在这篇小说中哪一个要素作者花的笔墨最多?

(3)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

课堂练习

(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威风凛凛(lǐn)戳进(chuō)疲惫(bâi)斑斓(lán)B、颠簸(bǒ)诅咒(zǔ)憎恶(wù)印痕(hãn)C、襁褓(qiǎng)油腻(nì)愕然(â)赫然(hâ)

D、震颤(chàn)惟妙惟肖(xiāo)瘦削(xuē)甲胄(zhòu)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搪瓷 凝眸 逼真 脸谱 B、颤悠 肃穆 发霉 波涛 C、困倦 窗帏 宽蔚 动弹 D、清晰 笔迹 耀眼 震撼

3、下列括号内所填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1)这一切从眼前匆匆(),因为我并不重,所以抬担架的人走得很快。(2)也许这一切都是();我在发高烧,浑身上下到处都疼。(3)担架()着拐弯时,迎面而来的竟是赫耳墨斯圆柱。

(4)透过右边的窗户,我看见了火光,满天通红,浓黑的烟云()地飘浮而去„„ A、掠过 幻觉 颤悠 肃穆 B、经过 错觉 颤悠 肃穆 C、掠过 幻觉 颤动 严肃 D、掠过 错觉 颤动 肃穆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两扇门上都挂着搪瓷小牌。

②先经过一条长长的灯光昏暗的过道。③这里的墙壁刷成绿色。

④墙上钉着老式的黑色弯形衣钩。

⑤写着“一年级甲班”和“一年级乙班”。

A、②③④①⑤ B、⑤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① D、③②①⑤④

第一课时导学案答案

三、字词积累 明确:

搪(táng)瓷

甲胄(zhòu)

窗帷(wãi)

啐(cuì)掉烟头

吞噬(shì)

倒坍(tān)

惬(qiâ)意

烟熏火燎(liáo)

2.解释下列词语。

(1)惬意:心里满足或感到畅快。(2)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3)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4)襁褓: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后来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5)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样子。3.近义词辨析

闪烁: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说话隐晦躲闪,不肯明确说出

闪耀:闪烁;耀眼。

深沉:指深刻,沉着;指幽深。

低沉:阴暗,天阴云低的样子;声音粗重不响亮;情绪等低落。⑶

震颤:颤动;使颤动。

颤抖:颤动;发抖;抖动;颤动。3. 成语辨析

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好象就在眼前。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栩栩如生: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好像活生生的一样。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B(“悲愤”之说不当,应该是“无奈”)

四、合作探究

1、读课文,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以及小说的情节结构。

(1)基本要素: 明确: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2)情节结构 明确:

开端:(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发展:(“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高潮、结局:(“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

己读书的教室

2、(1)明确:“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战争的残酷,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2)环境

(3)明确: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课堂练习

1、D

2、C

3、A

5.经济生活学案第一课 篇五

1.知识方面了解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感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对不同性质的文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竞争的意识。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抓住关键,突破重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

三、认知探究——夯实基础,探究提高

——勤学苦练,游刃有余

1.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

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④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

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2013年,浙江卫视的选秀类栏目《中国好声音》持续火爆。该栏目每条15秒广告价格涨到20万元,每期《中国好声音》仅广告一项就有1600万元的收益。预计《中国好声音》中单个歌手能达到1000万元人民币的音乐彩铃下载额,如果按照每位导师8个学员来计,《中国好声音》一旦如愿以偿,4位导师催生的就是3.2亿元的彩铃市场。节目宣传总监陆伟表示:“《中国好声音》的冠名费在8000万元到9000万元之间。”作为最大的品牌冠名商,某凉茶改掉了客户最热悉的名字,如何延续品牌曾经走最棘手的问题。街头送茶、铺天盖地的广告,但所有的这一切都没有《中国好声音》冠名来得效果显著,主持人一次次“口播”广告,让观众不记住都不行。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的发展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文化的发展对经济又具有反作用。《中国好声音》的火爆,使相关产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促使经济和文化双丰收。②文化是一种情神力量。《中国好声音》娱乐了广大群众,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4.2013年9月7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CCTV一7农业倾道)联合主办的“金牛奖”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正式拉开了第五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的序幕。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是与金鹰电视艺术节具有同等影响力的电视艺术盛会,本届以“中国梦〃农民梦”为主题,最大的亮点是坚守质朴的乡土本色、坚持让农民唱主角,在10余天的时间里陆续举办了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颁奖晚会、小康电视工程颁奖晚会、魅力新农村颁奖晚会等多项活动。作为本局艺术节的重头戏,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金牛奖”评出了最佳编剧奖、最佳男女主角奖、最佳男女配角奖、最佳导演奖等奖项。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新农村电视艺术节“作为展示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展现各地新农村风貌的重要平台,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农村社会主义新风尚,具有承要的战略价值和探远的历史意义。

6.第一课学案 篇六

许元鹏2009.9.2一、课标要求:

(1)知道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2)懂得分辨是非,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做人的基本要求。

二、知识目标:

O知道责任的含义

O知道责任的来源。

O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O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

O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的后果。

O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O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

O了解那些不计较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社会的人的事迹。

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第一课时)

1、活动探究:

(1)指导学生阅读情景材料。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要求分别对少年和父亲的行为进行评析。

(3)小组展示,教师评析。

2、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责任的含义、责任的来源。

3、学生独立完成完成P6的问题,教师纠错分析。

4、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5、识记本节基础知识。

6、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

A.彼此信任B.相互承诺C.诚信相待D.相互关爱

2.我们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

1A.代价B.回报C.权利D.责任

3、下面哪种行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A.放学回家就马上写作业,从来不用父母督促

B.期中考试时,我把忘记关闭的手机带进考场了,幸亏它一直没响

C.对于父母的唠叨我从不顶撞,因为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

D.不管学习到多晚,我每天都会洗自己的袜子和内衣

4.在骑车上学的路上,一位老大爷突然在你行进的前方跌倒,来不及刹车的你怎样做才是负责任的做法()

A.不顾一切朝老大爷撞了过去

B.猛转方向,驶上了快车道

C.为了躲避老大爷,撞到了停在路边的汽车上

D.眼睛一闭,听天由命

5.作为一个学生,我们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完成义务教育、尊重老师、遵守校纪、认真学习和完成作业等。这些责任主要来自于()

A.承诺、法律规定和职业要求

B.分配的任务、职业要求和法律规定

C.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和公民身份

D.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和道德原则

6.责任是对于一个人应该做或不应该做某些事的要求。对责任的承担就叫负责。负责是对()的道德要求。

A.每位公民 B.所有成人 C.职业人员 D.有道德的人

(二)是非判断题(先判断然后说说理由)

1.责任可以来自自我的选择、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以及职业要求、法律规定、道德原则等。()

2.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在受惠于他人对我们负有的责任。()

(三)结合本课的学习,谈谈下面的案例给你哪些启迪?

1920年,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下蛋的母鸡!

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

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谁在对我负责(第二课时)

1、活动探究:

(1)指导学生阅读情景材料。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完成P9的表。

(3)小组展示,教师评析。

2、学生举例:负责任的表现

教师重点强调(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3、学生阅读课文,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

4、学生讨论、展示:不负责任的后果。

5、达标训练:

是非判断题(先判断然后说说理由)

1、对自己负责,说到底就是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2、我们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

什么代价什么回报(第三课时)

1、活动探究:

(1)指导学生阅读情景材料。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完成材料后面的问题。

(3)小组展示,教师评析。

2、学生阅读课文,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3、综合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班干部竞选活动中,余圆以高票当选为班委会成员。新任班委会成员分工时,大家一致推选她当维权委员,可她觉得应该发挥自己的文学特长做宣传委员,在自己的要求被拒绝后,她宣布退出班委。你如何评价余圆的行为?()

A.她做得对,同学们应该尊重她的意见

B.她有权拒绝承担自己不乐于承担的工作

C.既然当选了班委,就应尊重大家的选择,承担班委的责任,不能单从自己的意愿出发

D.她退出班委是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表现

(二)是非判断题(先判断然后说说理由)

1.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承担新责任的过程。()

(三)案例分析题

他叫王顺友,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邮员。在海拔4000多米的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的100多座大山中,王顺友跋涉了20年,这是一条充满危险的路、一条非常孤独的路、一条透支生命的路。山高沟深,空气稀薄,行走困难自不必说,在“马班邮路”上,陪伴他的只有“丁丁当当”的马铃声„„在这条艰辛、寂寞的路上,王顺友一走就是20年,走了26万多千米,相当于绕地球6圈。邮件投递任务准确率达100%。

(1)请同学们根据案例,结合你了解的有关王顺友的事迹,分析一下王顺友的责任是什么?

(2)他的责任主要来自哪里?

(3)他不尽责任的后果可能是什么?

(4)他付出了什么代价?

(5)他得到了什么回报?

(6)试想如果他得不到任何回报还会一如既往地走他的“马班邮路”吗?

我承担我无悔(第四课时)

1、活动探究:

(1)指导学生阅读P15情景材料。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完成材料后面的问题。

(3)小组展示,教师评析。

2、阅读“相关链接”,理解“我承担我无悔”的真正含义。

3、活动探究:

(1)指导学生阅读P16情景材料。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完成材料后面的问题。

(3)小组展示,教师评析。

4、阅读“相关链接”,观看P17的图片。了解奉献精神。

5、综合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有千千万万个在平凡岗位上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人,他们忠实地履行着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是()

A.面对责任从来不言代价与回报B.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C.做好本职工作D.真诚待人

(二)案例分析题

1.进入九年级,学习任务一下子繁重起来了,班级的生活委员李颜向班主任老师提出了辞去生活委员职务的申请,理由是当生活委员太浪费学习时间。老师请她再坚持一个月,等待班干部的改选,她却说什么也不同意,放下了生活委员的担子,使班级正常的生活管理受到了影响。

你认为李颜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三)案例分析题

1.小枚的父母都是下岗职工,家庭生活非常困难,父母省吃俭用,保证小枚正常的学习花销。小枚非常有舞蹈天赋,是学校舞蹈队的成员。市艺术节马上就要到了,小枚想参加艺术节的比赛,但是培训费和报名费对于这个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小枚知道父母无力承担,可为了给集体争光和证明自己的实力,她还是背着父母报了名。老师知道这一情况后,发动全班同学捐款,为她解决了这笔费用,使小枚有机会得到了市艺术节舞蹈比赛的一等奖。(1)请选择,你如何评价小枚的这种做法()

A.发挥自己的特长为集体争光,是对集体负责的表现

B.证实自己的实力,是对学习负责的表现

C.抓住展示自我的机会,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D.没有考虑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是对家庭不负责任的表现

7.论语学案第二课时 篇七

【学习目标】:

1、理解后五则 课文 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2、重点字词释义。

【学习重点】:

理解后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学习难点】:

重点字词释义。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1、第六则:

贤: 齐: 内: 自省:

翻译本则

2、第七则:

三:______ 行:______ 焉:______ 其:______

善者:______ 从:______ 改之:______

翻译本则

找出这两则当中的成语

思考:这一则我们应如何理解?

3、第八则:

士:______ 弘:______ 毅:______

仁以为己任: 已:______

翻译本则

思考:这一则当中体现出了孔子的一种思想,你知道是什么吗?

______

4、第九则:

岁寒:______ 然:_ _____ 后凋:______

翻译本则

5、第十则:

以:______ 行:______ 其:______ 欲:______

加:______ 于:______

翻译本则

这一则的成语是( )

【理解第十则】讨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忠”和“恕”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正面要求;“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反面要求。其中都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6、后五则哪几则是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

哪几则是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

哪几则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当堂背诵这后五则。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继续掌握这五则的内容。

8.初一上册第一课春预习导学案 篇八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美的能力。

【学习重点】

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学习难点】

作者抓住事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朱自清有著作7种,共约190万字,包括诗歌、散文、文艺评论、学术研究等。《春》、《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2、相关资料

9.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第一课导学案 篇九

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一、学习目标

识记 幕府统治的建立,封建等级制度,锁国政策与封建统治的动摇;“黑船事件”《日美亲善条约》,锁国走向开国;殖民势力的进一步渗透,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理解 幕府统治的实质及锁国政策的影响、东西方的差距、黑船事件使日本被迫打开国门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阶级矛盾的尖锐、民族危机的加深、导致了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运用 探究幕府统治危机与明治维新的关系。

重点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状况及危机

难点 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二、本课导读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1、统治阶级的构成(1)天皇名义上是国家最高统治者,虽然享有崇高的威望,但没有。

(2)幕府的首领将军是最大的。

(3)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统治权,但他必须听命于将军。

(4)将军和大名都养有自己的家臣即武士,武士构成了幕府的。

2、统治措施

(1)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目的:巩固统治。

(2)推行锁国政策。目的:防止势力对日本的侵入。

3、影响:使日本基本上同世界其他地区隔绝。

(二)黑船事件

1、黑船事件: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舰队强行闯入日本港口,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

2、1854年,美国同幕府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内容包括:

3、影响:

①日本的主权遭到践踏,陷入了的危机之中。

②日本的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

(三)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1、人民的反抗斗争高潮

(1)原因:从日本内部和外部寻找原因。

(2)表现:走投无路的民众纷纷揭竿而起,许多地方的农民和贫困发动起义,社会动荡不安。

2、日本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1)客观原因: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侵略的刺激。

(2)表现:

①在生丝和茶叶等生产部门,生产技术和不断等到改进,一些生产和经营相关产品的富裕农民、工场主和商人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增长。

②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从国外购进机器,建立工厂。

3、幕府统治基础的动摇

10.经济生活学案第一课 篇十

课题: Unit8 Section A 1a-2c课型 : 新授课年级 :八年级教者:zlp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习并掌握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2.学习already ,yet 在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课前检查—自主学习—听力检测 —语言运用与展示—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如何与人探讨和交流文学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

1、现在完成时的用法。2.现在完成时的构成。

3、动词过去分词的变

化规则。

4、already ,yet 在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自我预习

1、自学Page57-58页的单词。(根据音标拼读、拼写单词并牢记,学科组长检查过关)。

2、自学完成Section A 1a,学科组长检查。

3、小组合作操练1c、2c句型,准备课堂展示。

4、用双色笔标出重要的短语和句型,标出疑难点,准备课堂中讨论解决。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前奏版-5分钟)

(科代表主持,各小组答题,必答题有板答和口答,计分)

二、创境激趣(启动板—教师创设情境)

三、自主探究,展示汇报(核心板:教师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分组展示和汇报——强化训练)预习检测:

翻译:1.充满_____________2.借入______________ 3.出海______________

4.英国5.书的封面 ___________6.在岛上_____________

自主、合作、探究: Task1.1、通过自主学习1a-1c,并完成1a.2、听听力,完成1b练习,老师核对答案;听2a、2b录音,完成听力练习。Task 2.合作学习1c, 2c 小组训练,课堂展示, 老师点拨知识点.四、实践创新,知识反馈(升华板—拓展延伸训练)

一、用所给单词正确形式填空。

1.He has just ________(copy)all the words.

2.When you finish _________(read)the book, please remember ___________(return)it to the library on time.

3.Last year, they __________(buy)a new computer. 4.Have you ________(pack)the camera yet?

5.I have already _________(put)it in my suitcase.

二、单项选择

()1.—Have you ever read English novels? —____

A.Yes, I doB.Yes, I haveC.No, I haveD.No, I don’t()2.Have you done most of your jobs?

—Not ________, I will do them in a minute

A.reallyB.at allC.alreadyD.yet

()3.He does business in Shanghai.He ______ Shanghai the day after tomorrow.

A.leaves forB.is leaving forC.left toD.is leaving to

()4.Beijing __________ a lot in the past ten years.Now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biggest modern ________ in the world.

A.changes;citiesB.changed;cityC.has changed;citiesD.changed;cities

三、根据汉语完成句子。

1.我们已把教室打扫干净。教室到处都很干净、整齐。

We ______ already _______ the classroom.It’s clean and tidy everywhere.2.我已经看完这部电影。

I _______ _______ the movie already.3.这支钢笔我只用过三次。它仍然是好的。

I ________ ________ this pen only three times.It is still good.4.我的叔叔是一位作家,自从1990年以来他已经写了10多本书了。

My uncle is a writer.He ________ ________ more than ten books since 1990.五、板书设计:

上一篇:工作不足分析下一篇:洋葱头历险记读后感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