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风险论文

2024-10-24

税务风险论文(共8篇)

1.税务风险论文 篇一

广州珠江实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税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合理控制税务风险,防范税务违法行为,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

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等税法文件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大企业税务

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等内部风险控制文件为依据。

第三条 遵守税收法规、依法诚信合理纳税是公司税务管理工作的宗旨。

第四条 除特别说明外,本制度所称“公司”的范围包括股份公司本级、各级控

股子公司以及纳入股份公司合并会计报表范围内的其他主体。控股子公司和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内的其他主体统称“子公司”。

第五条 税务风险管理由企业董事会负责督导并参与决策。董事会和管理层应将

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

第二章 税务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

第六条 公司税务管理机构设置

1.公司本级财务管理部门设立专职税务管理岗位和人员。

2.各子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财务部门相应设置专职或兼职税务管理岗

位和人员。

第七条 公司财务部门税务管理职责

1.负责公司日常税务事项的审核、核算、申报、缴纳(含代扣代缴)、协调与

管理工作;负责公司各种发票的购买、领用和保管工作;按照税法规定,真实、完整、准确地准备和保存有关涉税业务资料,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报备。

2.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税收政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实施管理办法,并负责督促、指导、监督与落实。3.负责与税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接洽、协调和沟通应对工作,负责解决应

以公司名义统一协调、解决的相关税务问题。

4.参与公司日常的经济活动和合同会签,利用所掌握的税收政策,为公司的战

略制定、关联交易、并购重组等重大决策以及开发、采购、销售、投资等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税务专业支持与管理建议。

5.负责所在地区最新税收政策的搜集和整理,及时了解和熟练掌握国家有关财

税政策的变化,将与公司有关的重要税务政策变化归类汇总后,提交公司领导和控股公司,必要时还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培训学习。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分析各项税务政策变化对公司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6.合理利用税收政策,加强公司经营活动的税务筹划,每月对纳税申报、税负

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有效地控制税收成本,发挥税务管理的效益。

第八条 公司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确保税务管理的不相容岗

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税务管理的不相容职责包括:税务规划的起草与审批;税务资料的准备与审查;纳税申报表的填报与审批;税款缴纳划拨凭证的填报与审批;发票购买、保管与财务印章保管;税务风险事项的处置与事后检查;其他应分离的税务管理职责。

第九条 任何税务事项的计缴必须有书面原始凭证和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

第十条 公司涉税业务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资质、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操

守,遵纪守法。

第十一条 公司应定期对涉税业务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第三章 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

第十二条 公司应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查找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条件,评价风险对企业实现税务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企业应结合自身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和实际经营情况,重点识别下列税务风险因素:

董事会、监事会等企业治理层以及管理层的税收遵从意识和对待税务风险的态度;

涉税员工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

组织机构、经营方式和业务流程;

技术投入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情况;

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

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市场竞争及行业惯例;

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其他有关风险因素。

第十三条 公司应定期进行税务风险评估。税务风险评估由企业税务管理岗位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实施,也可聘请具有相关资质和专业能力的中介机构协助实施。第十四条 公司应对税务风险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识别和评估原有风险的变化情况以及新产生的税务风险。

第四章 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第十五条 公司应根据税务风险评估的结果,考虑风险管理的成本和效益,在整

体管理控制体系内,制定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合理设计税务管理的流程及控制方法,全面控制税务风险。

第十六条 公司应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从组织机构、职权分配、业务流程、信息沟通和检查监督等多方面建立税务风险控制点,根据风险的不同特征采取相应的人工控制机制或自动化控制机制,根据风险发生的规律和重大程度建立预防性控制和发现性控制机制。

第十七条 企业应针对重大税务风险所涉及的管理职责和业务流程,制定覆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对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合理设置关键控制环节,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十八条 公司因内部组织架构、经营模式或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以及受行业惯例和监管的约束而产生的重大税务风险,可以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以寻求税务机关的辅导和帮助。

第十九条 公司应对于发生频率较高的税务风险建立监控机制,评估其累计影

响,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五章 信息与沟通

第二十条 公司应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税务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企业税务管理部门内部、企业税务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企业税务管理部门与董事会、监事会等企业治理层以及管理层的沟通和反馈,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应对措施。第二十一条 公司应与税务机关和其他相关单位保持有效的沟通,及时收集和反

馈相关信息。

1、建立和完善税法的收集和更新系统,及时汇编企业适用的税法并定期更新。

2、建立和完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和更新系统,确保企业财务会计系统的设置和更改与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步,合理保证会计信息的输出能够反映法律法规的最新变化。

第二十二条 公司应根据业务特点和成本效益原则,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税务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1、利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对具有重复性、规律性的涉税事项进行自动

控制;

2、将税务申报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利用有关报表软件提高税务申报的准确

性;、建立税务日历,自动提醒相关责任人完成涉税业务,并跟踪和监控工

作完成情况;

4、建立税务文档管理数据库,采用合理的流程和可靠的技术对涉税信息资料

安全存储;

5、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法律法规的收集、处理及传递的效率和效果,动

态监控法律法规的执行。

第二十三条 公司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记录、收集、处理、传递和保存应符合税法和税务风险控制的要求。

第六章 监督和改进

第二十四条 公司税务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公司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进行

评估审核,不断改进和优化税务管理制度和流程。

第二十五条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机构应根据企业的整体控制目标,对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制度由计划财务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制度经股份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施行。

为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莱西国税局牢牢把握“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要求,在加强税收征管、规范税收执法的同时,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通过建立健全纳税服务四项工作制度,不断完善以“三个平台一个机制”为重点的专业化纳税服务体系,努力提升纳税服务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了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

一、建立纳税服务监督员制度,拓展纳税服务监督渠道。该局下发了《莱西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纳税服务监督的通知》,聘任了特邀纳税服务监督员和兼职纳税服务监督员。特邀监督员由40名社会各界人士担任,主要向国税机关反馈纳税人对纳税服务工作的意见、改进建议和相关业务需求;兼职监督员由23名税务干部兼任,主要监督各单位、岗位是否按规定落实纳税服务各项政策规定,措施是否到位,两者均可直接向局领导反映该单位纳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建立纳税服务定期问卷调查制度,广泛征集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该局下发了《莱西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纳税服务定期问卷调查的通知》,利用网络调查和书面调查两种形式,每季开展一次纳税服务问卷调查,征求纳税人对该局纳税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纳税人的需求,解决存在的问题。截至目前,发放各类调查问卷5000余份,征集纳税人意见和建议170余条。

三、建立税企邮箱使用制度,增强纳税服务的主动性。该局下发了《莱西市国家税务局关于税企邮箱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了税企邮箱推广应用,对税企邮箱的开通形式、开通方法、注意事项、应用及监督管理进行了明确,要求税收管理员月户均发送邮件数量不得少于1件,并及时准确回复纳税人邮件,进一步加强了税企交流,增强了纳税服务的主动性。

四、建立纳税服务研讨制度,深入开展纳税服务大讨论。在大讨论中,一方面,利用内网税收文化论坛平台,开设了纳税服务大讨论栏目,全系统干部踊跃投稿,刊发稿件80余篇。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两个一”活动,即每个部门确定一个纳税服务项目,每个税务干部做一件纳税服务工作的实事。全系统16个部门和单位以及208名干部全部参与,已完成189件纳税服务工作的实事,还有19件在进一步实施中。大讨论对全面提高纳税服务水平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这个网址很重要

2.税务风险论文 篇二

近些年总体来说, 我国的企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可以用惊人的发展速度来形容, 但是在快速发展的业绩背后, 企业的自身的管理却没有跟上, 出现了高业绩和低管理的不协调发展, 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 他们更多的只重视企业的承接项目和工程质量, 对自身的管理有些松懈, 特别是内税务风险的管理更是显得极为松弛。税务问题不出问题则没有任何的影响, 如果一旦出现问题, 企业就会出大问题, 严重者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我国很多的企业对税务风险的管理重视不足, 在人才的管理上不规范不专业, 缺乏专业人才的打理, 另外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上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和不完善性, 很多的企业不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与此同时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环境也比较的脆弱, 这些都导致我国的企业在内部财务的管控上呈现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 市场更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把自身的精力放在了企业承接的项目和开发的项目产品上, 但是针对企业的内部管理, 特别是税务风险管理来说都没有给予重视, 这就导致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也造就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环境呈现出极为脆弱的特性。企业的工作重视仍是工程项目, 而对于所谓的办公室工作的重视不足, 他们的工作以来各种报表和书面材料, 对于工程项目的各类报表材料他们是可以一目了然的, 但是对税务报表和税务公示却无法了解的细致, 对其存在的真伪性也很难辨别, 只要数据过得去, 他们是不会深究的, 也不会把税务报表中的数据一一去核实, 这就造成企业的税务管理呈现出敷衍行和形式化的特点, 其中就会容易滋生各种违规操作, 以假乱真, 以次充好的情况, 给企业的发展埋下安全隐患。对于企业来说, 其工作的内容较多, 程序较为复杂, 牵扯到的人员也较多, 如果在管理中没有响应的规范和制度的话是很难将工程项目做好的。

二、提升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针对上述笔者分析的问题, 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确实需要改进, 税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有机内容和组成部分, 作为企业领导者和税务风险管理人员应该重新认知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 转变工作思想, 首先给予税务风险管理应有的重视, 把日常税务管理工作当成企业发展的大事来抓;其次就是构建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 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制定可行性的规章制度, 让制度来管人管事, 提升税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最后要抓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人才建设, 从人员的招录、培训到日常工作, 都要做好督促和规范, 提升税务风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优化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环境。

(一) 创新工作思路, 重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

企业的工作是非常复杂的, 主要的内容是项目的承接和作业, 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要想企业获得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质量。一般来说, 企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税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应该重视起来, 财务是企业运转的物质基础, 没有良好的税务管理作为支撑企业是不会健康发展起来的。对于企业来说, 面对着新形势的变化, 一定要拓展工作思路, 重视税务管理工作, 把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纳入到企业日常的管理议程中。另外, 在人才的选拔和录用上, 要做到专业化和科学化, 以为企业的税务管理和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 重视制度机制建设, 实现规范化的税务管理

企业的税务管理存在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工作的过程中规章制度建设不齐全, 甚至有的部分企业都没有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 这样在税务管理的时候就不能做到有章可循没就会出问题, 有风险。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奠基石, 是一切工作的原则性要求和规范化要求, 没有健全的制度, 企业的税务管理是非常困难的。为了优化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 首先要重视税务管理的制度建设, 设立专业的税务管理部门, 同时依据工作内容细化税务风险管理的制度。统一负责企业的税务资金, 实施税务稽核等制度, 确保税务的安全管理。

(三) 发展企业税务管理人才, 提升税务管理的有效性

对于企业来说, 强化税务风险管理首先就需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招录和聘用拥有专业税务风险管理能力的人才, 并对他们的工作内容实施监督和检查, 把税务管理工作纳入企业考核和员工绩效考核, 让财务部门感觉到自身存在的压力, 与此同时要强化税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让税务风险管理人员依据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 创新工作思路, 提升税务风险管理能力。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制度的改革, 我国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时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 企业的发展空间和领域也越来越宽阔。但是, 在我们看到企业发展良好态势的情况下, 也要看到目前我国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比如内控管理和税务风险管理问题, 其中税务风险管理问题较为突出, 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问题, 就很难优化企业管理,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中, 笔者首先探究了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其次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究了一些优化税务风险管理的策略, 希望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企业税务会计,税务风险管理,问题,方法

参考文献

[1]盖地, 张晓.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风险识别与防控[J].财务与会计, 2012 (16) .

3.合理纳税、规避税务风险 篇三

摘 要 企业只有在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纳税,才能做好企业理财工作,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做好税务筹划工作,在促进国家获得税收收入的同时,还能促进企业内部实现符合法律的节税以及不违反法律的避税,并使二者的效益最大化,将节约下来的资金作为企业发展的保障金,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合理避税同偷税之间存在的本质区别进行分析,并就企业如何合理纳税进行探讨,以帮助企业合理纳税、规避税务风险。

关键词 合理纳税 规避税务风险 纳税方法

依法向国家纳税是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义务,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纳税方式,可以促进企业运营过程中资金利用率的有效提升,在加快企业生产与经营不断发展的同时,促进国家税收工作更加正常、有序进行。合理避税是企业运作各环节需要重视的财务活动,也是财务工作人员需要全面掌握的技巧。目前,许多人对合理避税的概念认识不清,尤其是不能区分避税与偷税的含义,认为避税会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本文主要对避税同偷税之间存在的本质区别进行分析,并就企业如何合理纳税进行探讨,以帮助企业合理纳税、规避税务风险。

一、基本概念解析

(一)避税的概念

纳税人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并在其允许的范围内,利用某些方法与手段来对纳税义务进行规避、降低以及延迟等一些行为,称为避税。产生避税的原因有许多,包括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对于主观因素而言,多数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纳税者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直接采取了避税的行为。对于客观因素而言,国家相关法律以及纳税法规还存在着一些不健全的地方与弹性空间,为避税行为提供了可能。所以,避税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违法国家法律,是合法的行为。

(二)偷税的概念

对纳税人偷税行为的界定十分宽广。比如,纳税人有意伪造、变造账簿与记账凭证,私自藏匿、销毁账簿与记账凭证;对支出采用多列的方式,而收入采用少列与不列的方式对账簿进行更改;不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纳税申报;纳税时不能按照应缴的税款严格纳税等。这些都是偷税的具体表现,属于违法行为。

二、合理纳税、规避税务风险的方法

(一)掌握各地区税率进行定价转让

各个地区的产品以及劳务的税率都不一样,企业可以利用关联企业,在高税率的地区通过高进低出的方式避税,在低税率的地区通过低进高出的方式避税,将这两种方式进行有机协调,实现避税义务的最大化。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避税方式就是进行定价转让。企业利用定价转让,能通过将等量利润施加在不同所有者身上从而适应各个地区的税率,达成避税目的。同时,当等量利润与等量税率相匹配时,通过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价格与利润转让而实现避税的目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企业的交易价格如果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现象,那么在目前相关税法规定下,其行为会被判定为偷税行为,所以企业在实际运用此避税方法的时候必须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这个度能获得税务部门的承认。

(二)严格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的时候一定要针对税法的实际允许范围,并且必须倾向于有利于企业的方式。根据企业所得税的相关法律规定,电子设备能按照使用年限进行折旧,也能按照加速折旧法。通常情况下,企业选择加速折旧法能有效实现避税。比如在实际应用中,企业所得税法中有规定,住宅与一般建筑物有30到50年的折旧年限,如果企业选择30年进行计提折旧,便能有效实现避税。

(三)促使资产实现最大化摊销

企业在实际运作中,需要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依据,对其无形资产、低值易耗品以及包装物等实施摊销。但是相关税法却没有严格规定对资产进行摊销的明确期限,对包装物等也没有详细要求,所以,企业应该促使摊销实现最大化,从而保持高成本与税前低利润,促成避税的实现。

(四)协调筹资方式的比例

企业中最常用的筹资方法有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这两种资本的利息与股息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果企业内部这两种资本的比例不协调,对税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说来,权益资本通过股息获取的报酬必须在企业上交所得税之后再进行利润分配,而不能将其直接从所得税额里扣除。但是债务资本得到的利息却能算作财务费用,最后必将导致企业的所得税有所变少。

(五)企业通过进行重组实现避税

企业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对高税率地区的企业进行兼并、低税率地区的企业进行重组以及重新组建经营单位等方法实现避税。

三、结束语

企业无论选择何种避税方式,必须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采取避税行为时要控制好力度,以免避税不当导致偷税的违法行为。合理纳税、有效规避税务风险可以促进企业理财能力的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丁柠.浅论企业税务筹划风险与规避对策.新财经.2012(11).

[2]孙凯.加强企业税务管理,防范和化解税务风险.现代经济信息.2011(7).

4.企业税务风险研讨论文 篇四

【摘要】企业的税务风险是时刻存在的,税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很大,如果处理不好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甚至导致企业的倒闭,因此,针对企业的税务风险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

文章对常见税务的风险的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规避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税务风险;会计规避

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每个合法企业都需要向国家缴纳税款,因此,税务风险也是每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问题。

为了提高企业的利润以及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来应对税务风险,如何通过会计规避风险也成为很多企业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含义

企业风险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无法按照规定正常缴纳税收,造成企业无法正常缴纳税收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经营不善、融资困难以及资金周转困难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企业出现税务风险。

二、税务风险的影响

税务风险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损失,因为企业无法按时或者无法缴纳足够的税款,这就违反了国家的相关法律和规定,税务部门等会对企业进行相应的处罚,一般是强制企业缴纳比原来更多的税款。

另外。

税务风险也会对企业的形象造成影响,企业出现税务风险留给外界一种企业经营不善或者频临破产的印象,降低外界对企业的信任度,这为企业的融资,交易等造成很大困难。

因此,规避税务风险对企业的发展和运营非常重要。

三、常见的税务风险

(一)税收政策变动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国家针对企业税收的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动。

有时候国家在税收政策变化较快,有些企业未能及时得到对此作出应对措施,或者正赶上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时期,这就会造成企业出现税务风险。

(二)办税人员引起的税务风险

一般企业的税务办理都是要经过税务人员来办理,因此,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道德素质会直接影响纳税活动。

企业对税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很多企业的税务办理人员并没有达到要求,例如企业办税人员缺乏对基本税务知识的了解,税务办理技能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税务风险规避意识较差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正常的税务办理活动。

如果纳税人员办理纳税时,操作出现差错,或者纳税人员逃税漏税,这就会是企业带来了税务风险,而且违反了国家法律。

(三)纳税金额核算出现差错

我国的税法体系结构复杂、层次多,税收类型也比较繁杂,很多税收范围存在交集,有时候会出现多重税收或者漏收的现象。

我国的税收法也不太完善,因此在企业在进行纳税金额核算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误差,如果金额核算过多就会对企业造成额外的经济损失,如果核算过少,就会导致缴纳金额不足,也会导致税收风险。

(四)税务筹划方面的问题

企业在为减少税收支出经常会进行税务筹划,但税务筹划也经常会带来风险,主要表现为税务筹划失败后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税务筹划失败的原因通常是从方案的制定到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筹划失败。

四、企业税务风险会计规避方法

(一)合法经营依法纳税

企业要想规避税务风险首先要做到合法经营依法纳税,这也是避免企业税务风险最主要的一种方法。

合法经营是企业取得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式,企业只有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才能收到法律的保护,才能依靠法律,在法律的支持下扩大生产规模,达到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利润。

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要致力于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形象,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纳税方面,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来进行税款的缴纳。

企业的相关部门要时刻注意国家关于税收政策的变动,根据国家政策的调整来改变企业的运营和决策,充分适应国家的政策。

准确计算和核对应缴税的金额,不可漏缴,这也对提高自身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有很大帮助,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有利于企业取得较大的优势。

(二)创新企业会计内控机制

企业会计控制的含义就是对企业财务进行科学规范、有效的约束,并进行全面评价。

会计内控在控制企业在税务风险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为改善企业内部环境,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由于国家税法经常会发生变动,因此,为适应国家的税收政策,企业必须要对会计内控制度进行创新,缩小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与国家税法规定之间的差距。

除了在会计内控制度上做出改变,企业还要对内咳嗽苯?性际??娣痘峒迫嗽钡男形?>咛謇此担?笠狄?岣叻缦找馐叮???度胱式鸷腿嗽钡狡笠祷峒颇诳刂贫鹊耐晟坪痛葱律希??魅坊峒颇诓靠刂频闹魈逡约澳勘;对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也要有明确的规定,企业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操作,对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并采取措施避免风险或者把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

(三)完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税务风险的出现与企业的管理有很大关系,为避免税务风险或者应对风险带来的影响,企业必须要创建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要充分了解自身状况和税务风险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使税务管理体系包含风险预测、风险预警、风险应对、应对规避等。

为配合风险管理的完善,企业的领导层要合理决策,加强财务方面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企业财务人员也要尽到应有的责任,企业要定期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对其进行考核与评价,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财务人员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配合企业制度的完善工作,减小企业成本,避免其它风险发生。

(四)选用低税率

为扶持小型企业的发展,我国存在多种税率,针对小型企业国家实行了优惠政策。

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充分了解所有的税率,以最低的税率来缴税。

我国在不同的地区的税率也是不同的,因此企业可以在低税率地区建立分公司,在缴税时就可以用低税率来缴税。

另外,适应较低税率的方式还有费用摊销、存货计价等。

(五)构建税务风险预测系统

在进行纳税时,企业不仅要了解自身作为纳税者所具有的责任,还要明确自身的权利。

在实际的纳税工作中,企业往往比较注重自身的纳税义务,而忽略所拥有的权利,企业在合法纳税的前提下要积极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税额进行核实,按照法律规定缴纳税款,避免被乱收费。

企业要正确评估控税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对降低税务风险很有帮助,企业要积极识别和评价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有效会计规避措施去规避风险。

由于风险预测工作的难度较大,复杂性高,因此需要企业创建税务风险预测系统,安排专业人员对企业经营全过程进行系统性分析,降低企业税务风险率。

五、结束语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中常见的税务风险主要有税收政策变动引起的风险、办税人员引起的风险,纳税金额核算出现问题引起的风险以及税务筹划方面出现的风险。

而企业规避税务风险的主要措施有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创新企业内控机制,完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选用低税率,构建税务风险预测等。

企业只有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采取规避税务风险的措施,才能使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万安.企业的税务风险和会计规避方法的研究[J].会计师.,(8):13-14.

[2]陈宁.企业的税务风险和会计规避探讨[J].财经界.,(14).

[3]赵娟,赵越.基于企业税务风险的内部会计控制完善性研究[J].管理学家.,(7).

5.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论文 篇五

摘要:在企业的税务管理中,税务风险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因素,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措施进行研究,从而推出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是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如果要使企业税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必须按照税务管理流程进行,以企业风险、财务、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管理为参考,建立一个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

使其能有效融入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强化企业税务管理人员对企业各方面管理的参与,借助于企业税务风险评价体系,进行有关风险控制方案的制定,从而使企业税务风险得到有效降低,提高企业的税务风险收益,改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税务管理;税务风险;税务风险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税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随着政府xx年《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导》的颁布,各企业也给予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越来越多的重视。

要想促进企业的有效发展,税务风险管理的落实很有必要。

因此,本文就税务管理流程下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其不仅符合企业管理的需要,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税务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一)企业税务管理的概念

所谓税务管理,其是以企业总体经营目标为基础,结合有效信息,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效益,管理包括税务策划、控制、效益度量、业绩评价等内容,且在企业管理各方面的层次上均有涉及。

税务管理需要明确其作用,其中运营控制使得税务成本效益不断提高,日常管理是实现税务成本的降低,信息管理是针对税务管理信息的实时提供。

(二)企业税务管理的内容

企业税务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一、税务战略管理层次,也就是筹资、投资以及收益支配决策,而收益支配决策包括税务的策划、控制、效益度量以及业绩评价等内容。

二、税务运营控制层次,也就是生产、供应以及销售经营中税务的各项管理工作;三、税务日常管理层次,也就是会计核算、税企关系以及纳税申报管理中的税务管理工作;四、税务信息管理层次,也就是涉税信息的收集、处理及输出过程中税务的各项管理工作。

二、企业税务风险及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税务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就是企业税务风险,其在税务管理中客观存在。

然而,管理人员缺乏对企业税务管理的了解,在实际的税务管理中存在缺陷。

税务风险是指税务目标管理、日常管理、运营控制以及信息管理等过程中,因涉税事项的不确定影响,可能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收益或者损失。

税务风险带来收益或者损失取决于税务管理者的风险认识及管理,如果其能有效进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那么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税收成本效益,否则,企业将蒙受亏损的打击。

(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概念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是指税务管理人员在税务管理过程中,识别并评价企业的税务风险,通过有效风险控制机制的制定,尽可能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要点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要点包括内部环境、事项判断、目标建立、风险应对、风险评估、监督控制以及信息传送等。

(四)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内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内容包括税务风险的战略管理、运营控制、日常管理以及信息管理。

以上内容都是在相应的管理过程中,对企业税务风险的判断与评价,并且建立合理的风险控制机制,有效降低税务风险,减小企业损失。

6.基层税务机关执法风险浅议 篇六

2015年是全面深化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国家税务总局在2月份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依法行政是税收工作生命线和基本准则这一工作思路。随着依法行政、依法治税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纳税人的维权意识不断觉醒,基层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长期和纳税人打交道,面临的税收执法风险逐渐增多,如何防范和控制日益增多的税收执法风险已成为摆在基层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基层税务机关面临的执法风险

1、在税务登记环节中,对已办税务登记纳税人中有否按规定核查;登记项目是否齐全、登记内容是否真实,有否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等;已办税务登记纳税人中有没有假停业、假注销;对个体工商户进行定额核定过程中程序是否合法,手续是否完备,以上这些执法人员疏于核查,都会给后续征管带来损失。

2、受理申报环节中,缺乏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审核,容易漏征税款;由于税收优惠政策存在一定的缺陷和漏洞,少数纳税人采取虚假认定、虚开多抵、瞒报收入等手段达到少缴、不缴税款的目的,钻政策空子骗取享受优惠。基层执法人员在在对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资格审查过程中,主观“放宽”各项优惠政策的标准,进行利益交换。

3、在日常征管过程中,有的税务检查人员为了图简便而忽视检查程序,如在检查中不主动出示检查证、不着税服、检查通知不按要求提前送达、执法文书一人送达、证据不足就提前结案等现象大量存在;文书填写、送达不规范。在使用税务文书时,存在文字表达不严密、项目填写不齐全或不正确、要求纳税人限期改正的要求、时间不明确等现象。在使用《送达回证》时,存在没有注明签收或送达地点、日期和时间,或没有按规定要求纳税人或见证人签字等等;检查引用的法律条款理由不充分或对政策的理解不透彻。最终为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留下隐患。另外,政策制定的不完善、来自各方面的行政干预等都使得税务执法人员承担了一定的执法风险。

二、基层执法人员产生风险的原因

1、对执法风险防范缺乏认识

随着税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对基层的税收执法人员来说如果没有高度的风险意识就不存在较高的税收执法质量。在日常税收执法实践活动中,基层税收执法人员在执法风险防范存在认知上的误区。整体来看,基层税收执法人员对有明文规定的准则有一定的执行力,并不缺乏风险防范的概念。但是多数人对不作为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后果缺乏正确的认识,单纯地认为只要不发生“人情”来往就不算违反规定。

2、自身业务水平不强

基层税务机关执法水平是与税收执法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

相关联的,业务水平高,则执法水平相对高。随着我国税法的不断健全与完善,法律政策越来越细化,税务人员不再是单一征收税款、简单的填票,而是向具备综合业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发展。目前基层一线执法人员欠缺自我完善、自觉学习的主动性,缺少紧迫感和危机意识。而且当前的《税收征收管理法》赋予了基层税务机关一线执法人员较为宽泛的处罚权利,在实际操作中,对法律条文会产生千差万别的解读,进而导致执法风险的出现。

3、廉政意识缺失

少数基层执法人员“放大”手中的权力,还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旁观心理,甚至在违法违规的侥幸心理驱使下,为了满足一己私利,致使“人情税”、“关系税”屡见不鲜,越权执法、违规操作屡见不止。

三、基层税收执法风险的防范

1、税务干部要提高认识,筑牢思想防线

扎实开展依法行政理念教育,坚持不懈地强化基层税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重点突出税务职业道德的教育,引导广大税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加强领导干部、先进典型、中层骨干的教育和管理。善于发现、挖掘、培养先进典型,不断强化他们的敬业精神和表率示范作用。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执法队伍素质

继续加强对基层执法一线的税务人员依法行政能力的培训,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避免因对法律制度不熟悉而引发税收执法风险。通过培训使执法人员对于执法程序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同时要理顺现行的一些不规范的程序设臵,避免因程序设臵本身的不科学、不规范而产生的问题。倡导廉政文化建设,增强廉政文化理念,切实做到清廉执法、清正治税,不断提高干部队伍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3、完善日常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

内外部的监督制约是保证执法行为合法性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加大对执法行为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尤其是事中的监督,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避免执法行为过错的发生。同时要根据基层所现状,因地制宜地研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的方式,加强追究的可操作性。增强自我纠错能力,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降低自身承担的执法风险。

4、建立长效预警机制,加强考核追究力度

7.企业税务风险防范与化解 篇七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特点

1. 预先性。

企业税务风险产生于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与财务核算, 是在企业实际缴纳各项税金前就已经存在的。它是企业主观上进行涉税相关业务计量与核算的调整而导致与税收政策、法规相背离甚或矛盾的可能性, 先于税务责任的履行行为产生。对这一特点的了解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正确的税务风险控制的时间观, 即在日常生产经营中注意掌握税收法规的制定及变动, 降低税务风险。

2. 必然性。

税收具有强制性, 而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和企业以税后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的客观状况, 说明企业存在永恒追求税务成本最小化的动机。在此过程中, 由于企业与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 企业管理者、财务人员对相应政策法规的理解程度有限性以及税收执法环境的变化, 使得税务风险成为企业管理中始终难以完全规避的因素, 对企业经营造成潜在的持续影响。

3. 主观性。

税务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对同一涉税业务的不同理解。除了纳税企业在相应业务中表现出的主观态度外, 不同的税务机构对税收制度的理解也可能大不相同, 这表明税款征纳双方能否做到“沟通中的认同”, 是税务风险大小的决定因素之一。

二、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经营发展的首要财务目标是, 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具体表现为税后利润的最大化, 企业始终存在尽可能少缴税金与尽可能晚交税金的动机, 这是企业与生俱来的特点, 贯穿其生命周期始终。但是, 税收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其征管必定受到严格保障:从社会舆论、公民观念到公共政策、法规的制定, 无不显示了税收的强制性。在多重限制和约束下, 企业任何主动的财务调节都可能有意或无意地违反相关税法的规定, 从而诱发税务风险。

1. 宏观角度。

(1) 经济环境变化导致的税务风险。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政府倾向于加大建设投资和财政支出, 企业的税务负担相对较重;相反, 在经济不景气时, 税务减、免、退政策的放宽有助减轻企业负担, 推动其业绩改善。企业应分析国民经济发展所处阶段, 为自身的税务风险管理确立标准, 避免与经济发展背道而驰。

(2) 政策、法规环境变化引起的税务风险。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须令其中出现的问题在相关税收政策得到及时反映。又因为税务陷阱的存在, 这都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对新出台的政策、法规进行细致学习, 不断更新财务、税收知识, 以避免对新政策了解不足、理解不透、运用不对而造成的风险。

(3) 执法环境变化导致的税务风险。税务机关在涉税实务中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经济体而言, 更加如此。不同的税务执法机构和人员对同一企业的同一涉税行为, 可能有不同的判断和裁定。当税务当局的理解与企业不一致时就产生税务风险。企业应做好与相关机构的沟通协调工作以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4) 社会意识造成的税务风险。长期以来, 我国参照前苏联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 而形成的治税理念, 在短期内仍旧存在相当的影响。自改革开放后,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各种形式的公司制、“三资”企业、私营和个体企业如雨后春笋大量增加。企业形式的多元化, 引致经济利益多元化的格局, 企业追求约束条件下的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 与传统治税理念的冲突, 也容易诱发税务风险。

(5) 税务执法造成的税务风险。我国征税机关实行“压力型”税收计划考核机制, 以完成税收计划为核心任务, 各级税务部门为了完成 (特别是超额完成) 税收计划, 往往需要运用自由裁量权, 根据某一时点上具体税收任务的完成情况, 确定税收征收管理的“松紧度”。自由裁量权的运用, 使得税务当局掌控着重要的松紧尺度, 影响着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 从而构成了企业涉税管理中税务当局的自由裁量风险。另外, 税务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其个人主观经验判断。当这种理解不能与企业涉税行为所依据的理念统一时, 纳税企业作为弱势一方, 很可能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2. 微观角度。

(1) 企业管理当局的意识淡薄造成税务风险。企业管理当局对企业经营情况的有限了解和对税务筹划的扭曲理解, 往往在发展趋势上误导企业的涉税行为, 容易诱发税务风险。

(2) 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偏低造成的税务风险。财务人员的合格工作保证了涉税资料的真实性、科学性与合法性, 这是正确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础。财务人员的工作失误的可能性越大, 税务风险就越大。

(3) 内部审计不健全造成的税务风险。内部审计的健全程度与税务风险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内审工作的失效会加大企业税务风险, 并容易导致企业非蓄意的税收违规行为, 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和深远的名誉损失。

(4) 内部控制制度风险。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健全会计体系, 为确保会计数据的真实正确和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而设置的各种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目的在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保护资产的安全。我国企业财务内控还处于不完善的状况, 在基础规范、具体运作和受关注程度上都存在深层次的缺陷。

(5) 税务代理服务产生的风险。近年来, 我国税务代理机构发展很快, 但其中规模大、信誉好的机构还是屈指可数。大部分中小型代理机构中, 业务人员能力有限, 素质低下。目前中国税务代理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 离退休人员占40%左右。我国税务代理从业人员中,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只有18%, 大专学历的占46%, 中专以下学历的占36%。多数代理机构只是从事代理纳税申报、发票领购、小型业户的建账和记账等简单的事务性工作, 难以普遍开展税收策划与咨询等比较复杂的代理的业务。

三、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1. 明确纳税人权利。

长期以来, 在我国税务管理实践中, 更多强调的是纳税人需要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而对于纳税人权利问题多少的忽略了。在市场经济中, 任何人都有权安排自己的事业, 当然包括依据法律可以少缴税款的权利。为了保证任何经济个体能够从这些安排中得到利益, 政府当局不得强迫任何人多缴税。

2. 倡导“法治型”治税模式。

我国以完成税收计划为核心任务的“压力型”税收计划考核机制, 导致的税务当局自由裁量风险。所以, 要规范税制的变革与调整程序, 将税收制度的开征、调整, 纳入立法监督机制的法治化轨道, 以此推进中国税制建设的规范化进程, 从而稳定微观经济个体对于税制改革的理性预期。

3. 鼓励进行税务筹划。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 税收筹划作为一项重要的纳税人权利, 是纳税人结合自身生产经营实际, 化解税务风险的重要工具。而且, 在税收筹划过程中, 通过征纳双方及利益相关者的多方动态博弈, 有助于推动整体税制结构的不断优化。静态的角度看, 一次税收筹划行为, 其结果似乎仅仅是征收方的税收收入数量有所减少。长期动态的角度看, 征纳双方通过税收筹划进行的博弈机制大体是:征税方首先选择并公布税收政策目标及具体政策→以企业为代表的纳税人, 通过税收筹划做出反应与对策→征税方发现目标存在偏差, 或政策存在缺陷, 及时调整→其他筹划主体继续做出预期与反应→征税方继续调整政策……。这种博弈过程往复进行多次, 最终基本实现长期动态均衡之后, 我国税制结构的优化程度将逐步提高, 纳税企业可能面对税务风险将得到有效地化解。

4.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把握会计与税法差异。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要求企业在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风险意识上下功夫, 在严格把握传统的财务内控手段的同时, 充分运用现代化先进的知识技术, 形成一套可操作的、可控的内部财务报告组织信息系统, 才能达到从根本降低税务风险的目的。

随着财务会计制度、准则的不断发展, 税收政策的逐步完善, 财务会计与税法规定的差异越来越大。企业财务人员只有准确把握这种差异, 才能够正确纳税, 避免税务风险。

5. 完善税务代理制度。

税务代理, 指的是税务代理人在国家法律规定的代理范围内, 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 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各项行为的总称。目前中国的许多税务代理机构并没有在实质上与税务机关完全脱钩。为了税务代理事业的长远发展, 应通过行业性的统一管理, 在代理范围、服务质量、收费标准等方面讲求规范, 使我国的税务代理机构真正成为独立执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社会中介组织。

6. 倡导纳税人诉讼, 推进税收法治化进程。

纳税人诉讼, 在英美法上又称为纳税人提起的禁止令请求诉讼, 是指以纳税人的身份, 针对不符合宪法和法律的不公平税制、不公平征税行为特别是政府的违法使用税款等侵犯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法院提起的诉讼。

8.企业税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篇八

【关键词】税务风险;税务风险分析;税务风险防范

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都可能涉及税收,由于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及对会计、税法掌握的不熟悉、理解的不透彻,容易使企业遭遇税务风险,从而承担一些不必要的税收支出或丧失企业本该享受的税收利益。防范企业的税务风险需要从企业经营的不同环节抓起,需要各部门及全员职工的配合,更需要税务专业人士对公司可能的业务往来进行长远的税务筹划,对企业可能发生的税务风险提前防范,合理避税,尽可能在税法允许的前提下争取企业利益最大化。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定义

税务风险的定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企业未按照税法规定承担纳税义务而导致的现时或潜在的税务处罚风险;另一方面是指企业因未按照税收程序法的要求办理相应的手续、安排相应的业务流程导致企业丧失本该享受的税收优惠、税额抵扣等税收利益。企业面临税务风险很可能导致企业接受税务行政处罚,使得纳税信用等级下降,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甚至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战略。

二、企业税务风险分析

1.合同管理不当导致的税务风险

企业的经营过程涉及各类合同的签订,而合同的条款往往离不开资金支付方式、支付时间、付款金额等和财务相关的条款,这些条款决定了企业税收的实质。而对于很多企业,直接由业务部门签订合同,财务人员并未参与合同的审核,等到合同签订后,需要支付款项或收取款项时,财务人员才能见到合同。这就给企业带来一些税务风险。因为对于企业而言,同样的业务、同样的金额,但不同的合同签订方式,对各方税收利益的影响不同;合同条款表述不同,需要缴纳的税种,应税项目,适用的税率也会有所差异;合同条款影响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收入确认的时间;合同条款影响收入、成本、费用的确认;合同条款不清晰还容易引发涉税争议。

2.相关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导致的税务风险

财务工作是开展税务工作的前提,一方面财务人员业务能力不足、缺乏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缺少税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将导致企业面临税务风险;另一方面当财务人员对可能的税务风险提出建议时,也需要不同部门的理解和配合,给予重视。相关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导致的税务风险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会计核算过程出现纰漏,将导致纳税申报出现失误,出现漏税或重复纳税的情况;(2)会计人员对税法政策理解不到位将导致诸多税务风险,实务中会计和税法在确认收入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比如税务上的视同销售,会计上不确认收入,税法就需要确认收入;又如销售货物时,对方交纳的违约金,会计上不确认收入,税法上应当确认收入等;(3)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财务流程不顺畅,使企业无法及时发现税收风险点,逐渐日积月累形成较大的税务问题。比如财务人员未定期清理账务,未及时发现企业不用支付而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如遇税务稽查,该往来款项均应确认为收入。(4)各部门配合不足导致的税务风险。比如企业销售部门未将赊销金额报财务部门,导致账务收入小于实际收入。

3.未按照税法规定进行操作导致的税务风险

(1)未及时进行审批或备案导致的税务风险

企业在进行实际经营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循税收实体法的规定,而且要遵循税收程序法的规定,对于特定的税收事项,比如减免税等税收优惠,要按照规定办理备案或审批手续。在实务中,很多企业未提前对纳税事宜做纳税筹划,未及时做备案或审批手续,导致企业不能享受应有的税收利益,使企业整体利益受损。

(2)未及时申报、未及时缴纳税款导致的税务风险

企业应按期申报纳税,按时缴纳税款。如果因为特殊原因不能及时申报纳税或缴纳税款,需办理延期手续,否则企业将面临未按时交税的滞纳金或罚款。企业发生资产损失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时,也需按规定办理清单申报或专项申报手续,否则不得税前扣除。

4.税收政策变化导致的税务风险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税收政策也在不断的更新,企业可能因为税收政策的变化带来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如果企业对税收政策不敏感,未及时知悉政策,分析政策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一方面可能无法及时享受企业应享有的税收利益;另一方面也无法根据政策的变化调整企业的业务结构。企业在准备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税收优惠政策是针对有明确特征的对象,只有符合规定特征的纳税人,才能享受该种优惠。企业想要獲取税收优惠、利益资格的时候,就要符合相关政策要求,而这些政策往往对企业的财务指标和经营指标有一定的限制,这些限制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综合权衡利弊,决定是否享受税收优惠。

三、防范企业税务风险的建议

1.建立全环节防范税务风险的意识

企业的采购环节、运营环节、销售环节,包括资金运作的投资、筹资、融资等环节都会产生税务风险,因此企业的高管层应当高度重视税务风险并应具备一定的财务税收知识,倡导企业全体员工树立风险防范的意识,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另外企业的监管层,如监察审计部门应当定期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和账务进行监督审查。

2.加强税务培训,培养专业人才

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应当设立专职税务岗位,对于规模一般的企业,也应当培养具备税务专业知识的人员。税务筹划虽然只是财务管理的一个方面,但却与普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同,需要财务人员加强自我学习,一方面全体财务人员应定期参加税务培训,并定期对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另一方面财务人员也应当加强对相关部门的沟通和交流,获得部门间的理解和支持,在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控制税收风险点。最后,有必要时,企业应当寻求税务师事务所团队的帮助,聘请税务顾问或税务代理,对企业的涉税事项进行咨询和建议。

3.及时获取税收政策法规信息,建立良好的税企关系

一方面企业财务人员应当及时关注国家税务总局的网站和当地国税和地税网站,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法规,并分析政策法规的变化对企业经营和税收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财务人员应当和当地税局建立良好的税务关系,对于不理解的税收事项及时与专管员沟通。

4.加强合同管理,防范和化解税务风险

首先企业应当规范合同业务流程,保证合同条款清晰明朗,不存在歧义,并让财务人员审核与财务相关的合同条款,及时发现合同中存在的税收隐患。在实务中不同的合同签订方案将影响税收的大小,企业财务人员应尽可能评估不同方案的税务风险和税收金额,争取企业利益最大化;其次,企业财务人员在付款和进行账务处理时,务必要查看合同,依据合同付款和开具发票,制作合同台账,随时掌握合同的资金支付状况;再次,签订合同的时候尽量按税种的性质分类,不能混淆,比如企业签订软件销售合同时包含了软件维护服务,如果企业签订总金额,则应当按照合同总金额的17%缴纳增值税,如果企业在合同中分软件销售金额和软件维护服务金额,则销售软件按照17%缴纳增值税,软件维护服务按照6%缴纳增值税。

5.有效识别税务风险点

财务人员及业务部门应当根据企业发生的业务,逐一排查可能出现的税务风险点,具体包括如下内容:(1)定期检查账务,查看是否存在账务错误引起的税收错报漏报;是否存在应纳税而未纳税的情形;对公司往来定期清理,对长期挂账而不用支付的往来款项应确认为收入;(2)定期检查合同,確认印花税是否缴纳;复核已支付的款项是否和合同条款相符。(3)定期检查员工的工资构成,查看是否存在未上税的职工薪酬,比如是否存在单独发给职工的奖金未和工资合并纳税的情形等;(4)定期检查增值税销售税额和进项税额,查看抵扣联是否在规定时间内认证;(5)合理设计费用类明细科目,以便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梳理,对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广宣费等限额扣除项目应提前筹划,合理预算。

6.提高税务筹划意识

企业应该培养税务筹划意识,及时关注并组织学习新的税收政策,对公司当前的业务和可能发生的业务分税种进行税务筹划,比如增值税的税务筹划需要从整体的业务流程来考虑,从税收成本的角度考虑企业是当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如果企业选择为一般纳税人,在确定供应商的时候应保证整个抵扣链条完整。

四、结束语

依法纳税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对于企业的税收,企业的管理者和全体职工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需要在经济业务的整体流程中控制税收风险点,需要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做一个税务筹划,在税法允许的前提下,合理规避税务风险,争取企业利益最大化,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振兴.企业涉税风险分析与控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9):153-154.

[2] 张凤鸣.企业涉税风险的防范[J].冶金财会.2014(1):44-45.

上一篇:少儿 教学大纲下一篇:陈宝生部长在2017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