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现代爱情观

2024-07-21

文学与现代爱情观(精选8篇)

1.文学与现代爱情观 篇一

一、叛逆与追求 简·爱和孙柔嘉她们都以大胆叛逆精神勇敢地冲破封建禁锢,大胆地追求真爱,寻找自己的幸福。

1、简·爱勇敢地冲破封建(传统观念)的禁锢,大胆追求真爱。简·爱是一个敢于向男权社会传统观念挑战的女性,被女性主义者奉为反映被压迫处于社会边缘生存状态的女性反抗男权社会,追求婚姻自由、平等地位的经典人物。

二、自然层面,从女性自身特点研究女性自我;

三、以男性为参照,了解女性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独特处境。

2、孙柔嘉冲破世俗,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这种既柔又嘉、却暗自阴柔而且柔能克刚的人,就像一个甜蜜的圈套,却掌控着自己的婚姻、生活和命运,也掌控着方鸿渐的婚姻、生活和命运。

四、迥异的归宿 虽然简·爱与孙柔嘉都是勇敢地冲破封建禁锢,大胆地追求真爱,开始走的道路是相似的,但是她们寻求真爱的结局却是截然相反的:简·爱守住了爱情,最终得到了幸福,而孙柔嘉却是由幸福走进了无尽的痛苦之中。

2、简·爱和孙柔嘉的性格不同也造成了她们爱情结局的不同。简·爱是一个全方位寻求独立、平等、自尊的女性。

3、简·爱与孙柔嘉反封建的角度也是不同的。

简·爱主要是反对男权主义,孙柔嘉主要是反对封建家庭的束缚。简·爱与孙柔嘉反抗的本质也是不同的。简·爱是发自内心自觉的反抗,而孙柔嘉是被迫的反抗。简·爱的反抗心里是与生俱来的,年幼的简·爱就和她的表哥约翰发生了冲突,骄横残暴的约翰把表妹简· 简·爱独立自主的爱情观

简·爱的思想发展是这部小说的中心。从一开始,简就有一种很强的自我意识——追求价值和尊严,勇敢地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自主。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她认为他们是平等的。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她的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所以罗切斯特为之震撼,把她看成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简的独立性在整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不断地得到了验证。

尽管罗切斯特的表白和求婚让简感到非常高兴,但也不免忧虑和担心。因为她一直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婚姻就意味着束缚和屈服,意味着她要对他负责、受他的控制。当罗切斯特挥金如土,为她添购丝绸、珠宝的时候,她变得更加敏 感,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被苏丹宠爱的奴隶。

离开桑菲尔德是简作出的最大的决定。从罗切斯特那里,她找到了渴望已久的爱情,桑菲尔德是她第一个真正的家,离开了它仿佛就是离开了自己。但是,作为罗切斯特的情妇跟他生活在一起,却又意味着自我妥协,那是她最不想要的。甚至在知道伯莎的存在以前,她就觉得嫁给罗切斯特是一种冒险,他们压根儿就不会平等,她害怕罗切斯特把她当玩物一样对待,更要命的是,嫁给一个地位比 她高的人,让她有负债感。

在桑菲尔德遭遇大火之后,简和罗切斯特重归于好,找到了幸福的归宿。离开了桑菲尔德以后,简在莫尔顿过着简朴的生活,给一群穷孩子们做老师。她在经济上是独立的,并且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二、罗切斯特感性至上的爱情观

罗切斯特出身于名门望族,因为不是长子,没有财产继承权。他的父亲“既想使自己的家产不至于分散,又想让他也有财产以保持家族的声望”,和他哥哥一起帮他找了个对象,也就是后来发了疯的伯莎·梅森,在他“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时就和她结婚了”。婚后短暂的婚姻生活让罗切斯特彻底看清了伯莎的性格品质,使他意识到“自己从来没爱过她,从来没敬重过她,甚至从来没有了解过她”。

三、圣约翰理性至上的爱情观

与罗切斯特的感性至上的爱情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圣约翰理性至上的爱情观。在圣约翰身上,理智战胜情感,为主工作的精神压制了人类的正常感情,甚至可以拿圣洁的爱情来为之殉道。第二个体现就是圣约翰对伴侣的选择。他承认自己“发疯似地爱着罗莎蒙德·奥利弗”,可是同时“却冷静而清醒地意识到,她不会成为他的好妻子,她不是那种适合于他的伴侣”。对他来说,结婚不过是手段,是实现自己传教理想的工具。在日常的相处中,圣约翰看到了简·爱身上的“温顺、勤奋、无私、忠实、坚贞、勇敢,非常文雅,又颇具英雄气概”等品质。夏洛蒂通过刻画这样一个独立自主的文学形象,并注入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宗教观念,既表达了她对男性压迫者的强烈抗议,又表达了她追求独立自主、自由平等的女权主义思想。简·爱作为一个以“独立自主”而著称的文学形象,吸引并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去效仿.一)研究的现状综述 简·爱已成为唯美爱情的一个典型,是世界文学研究领域方面一个引人注目的方面。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 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表现女性追求独立、自由主题的人,她的作品被视为“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她的代表作《简·爱》塑造了一个出身寒微,长相平庸的、矮小的简爱,但她却是一个有着强烈自尊个性魅力的女性,她的魅力在于个性的力量,她善于思考,捍卫人格独立,敢于表达自己的爱憎。简·爱用自尊、自爱与自强的内在美好人性唤醒了另一颗懂得珍惜女性的心灵,简·爱的出现标志着欧洲文学史上新女性的诞生。简·爱这一形象一直被人们视为不甘屈辱、追求平等、为维护女性的人格尊严而勇于抗争的精神典范,她虽然矮小,贫寒,长得又不美,但却直爽,单纯,倔强,自尊自立,敢于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爱情。这种性格特征不知吸引了多少人,打动了了多少读者的心。许多女权主义者都以简爱为模范榜样。

(三)研究的现实意义 而今社会中的“快餐爱情”,越来越让人们瞠目结舌。爱情在本质上没有贵贱之分,也没有贫富之差,更没有地域之别。可在现实生活中自古以来就存在着“门当户对”、“砖门对砖门、土门对土门”的不良习俗,爱情在金钱与权势面前出现的悲剧司空见惯。

(一)情感角度,比如许艺萍《简·爱和现代女性爱情观比较》、孙伟民《自卑情结造就了简爱鲜明的人格魅力——解析<简·爱>》等等,这些作品大体上是从爱情、亲情上分析的。

(二)人物形象角度,谭蒙革《简.爱女性形象分析》、胡晴《论<简爱>的女性意识》等等,主要是从简.爱和现代女性的角度来写的。

(三)生命意识形态角度,胡晴《论<简·爱>的女性意识》、李红萍《论简爱独立人格形象的塑造》等等,都是从简.爱坚强的生命意识方面的问题。

(四)创作意识角度,黄兴军《<简·爱>中的永恒魅力 ——解析小说<简·爱>中女性反抗性格的形成》,是从简·爱的思想意识方面写的。

三、我的研究角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角度:从爱情的角度,对简·爱与现代女性进行比较、归纳总结。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研究的是简·爱与现代女性的爱情,这里主要针对的是夏洛蒂《简·爱》中的唯美爱情的存在意义。论文要表现出的比较主要从这两大方面来进行描述:一方面是时代的对比,简.爱与现代女性她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另一方面是归纳她们各自对爱情的执着与自私。通过这两大方面整体架构这篇论文,使得全文条理清楚,目的明确,使自己加深对简.爱爱情精髓的理解,同时从深层次上感受唯美爱情的真谛,使自己浮躁的心灵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

(三)创新之处:打破对简.爱爱情原来的认识,以具体的作品为文本,在简.爱的性格特征、人物形象、爱情观等问题上以新的理论为依据,与当今社会中的“快餐爱情”进行比较,对简.爱的爱情进行新的认识。

2.文学与现代爱情观 篇二

在现代传媒与现代文学关系的阐释方面, 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可堪借鉴。首先是学术专著, 如陈平原、山口守合编的论文集《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陈霖《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张邦卫《媒介诗学》等, 这些著作充分注意到传媒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文艺理论新场域生成发挥的重要作用。孟繁华、黄发有在这方面也有大量论述, 即传媒正在深刻影响研究者的学术思维和推动文学研究的转型。报人冯并先生的《中国文艺副刊史》 (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 完全按照传媒的发展逻辑来梳理。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李永东的《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 则均以资料翔实而为学界所赞誉。周海波《传媒时代的文学》一书体现了历史记忆与理性把握的有机统一, 企图提醒学人既不能仅仅把传媒当成一种物质形式来认识, 又不能过分夸大传媒对文学的影响。

学位论文方面, 吕红伟的硕士论文《大众传媒的兴起与现代文学的发生》指出近代大众传媒促进了新文学的萌芽, 也带来了新文学的政治化与商品化, 造成新文学审美价值的缺席。周海波的博士论文《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认为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是原创性的文学, 既不是古代文学的现代转型, 也不是西方文学的简单移植, 是现代传媒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上的新的文学创造, 是“大文学”。赵抗卫的博士论文《现代小说艺术的命运与大众文化和多种传播手段的挑战》考察20世纪小说命运及其变迁, 从而思考新的传媒时代的生存处境和文化环境中人们的精神和文化现实, 提出文学艺术生存与发展的诸种可能性。单小曦的博士论文《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研究》认为从传播学、传媒研究的视角来看, 文学是以生产、传播审美信息和以审美信息的物化形态为基本存在方式的。

关于现代传媒和现代文学的关系, 还有发表在各类学术期刊上的诸多论文值得参考。

陈平原在《〈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序〉》中指出, 阿英是最早关注到文学与报刊关系的学人, 对晚清以降的文艺报刊抱有极大的兴趣, 并努力将这一兴趣落实到文学史著述中。最典型的, 莫过于1937年初版、而后不断修订的《晚清小说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国内外日益关注晚清以降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的紧密联系, 出现了哈贝马斯“公共空间”理论, 布迪厄“文学场”学说,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说等理论。他在2004年2月发表于《书城》的论文《现代文学的生产机制及传播方式———以1890年代至1930年代的报章为中心》, 讨论了报章———尤其是文学副刊、杂志在晚清以降的“文学革命”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吴福辉《海派文学与现代媒体、先锋杂志、通俗画刊及小报》 (《东方论坛》2005年第3期) 指出:报刊媒体可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催生剂, 而具有商业气息的海派文学总是经由报刊进入读书市场的。先锋性的同人海派杂志有助于推动新潮, 但如不与流行结合便难以为继。海派画报的市民文学化以及海派文学杂志的画报化, 是海派报刊兼顾通俗流行与品位的行销策略。郭群武《现代传媒与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 (2007年4月刊于《理论与现代化》) , 提出传媒催生了现代作家群, 引发了文学观念的变化, 产生了报载小说、报告文学等新文体, 加速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现代传媒与文学的完美结合———论民国报纸文艺副刊》 (《江淮论坛》2007年4月) 指出:民国报纸文艺副刊成为发表名家名作、开展文学论争、发展和培养新生代作家、产生文学流派、介绍外国文学、传播文学信息的重要阵地。文艺副刊的出现也引发了创作主体、文学观念、文体等一系列变革。管宁、谭雪芳《大众传媒视野下的现代文学———以现代通俗小说与散文文体变革为考察中心》 (《中山大学学报》2008, 3) 认为:现代报刊促进通俗小说的繁荣, 而通俗小说则以商品的形式在现代文化市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报纸副刊因其开拓更为自由的舆论空间, 促进了散文文体的变革。陈平原《有声的中国:演说与近现代中国文章变革》 (《文学评论》2007年3月) 从近现代的“演说”入手, 着重讨论作为“传播文明三利器”之一的“演说”, 如何与“报章”、“学校”结盟, 促成了白话文运动的成功, 并实现了近现代中国文章 (包括述学文体) 的变革。李怡《大众传媒与中国新诗的生成》 (《学术月刊》2006.4) 认为现代报章杂志对新诗的塑造作用主要有几个方面:使新诗的生成过程充满了张力和活力;新诗的阅读是新诗传播的重要环节;时效性要求对诗歌的塑造。

2001年11月, 北京大学专门召开了“中日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的研讨会, 会上的发言多是从报刊入手研究媒体与现代文学的关系。

以上这些研究成果, 无疑都是很有意义的, 对传媒和现代文学的关系, 对现代雅俗小说的关系, 都提出了十分值得重视的意见。■

参考文献

《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陈平原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月

《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陈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张邦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

《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李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李永东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0月

3.文学与现代爱情观 篇三

关键词:资产阶级 旧势力 爱情 阴谋

中圖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236-01

1 概述

《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爱》、《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四部作品,描写的都是爱情故事,其中几位女性为追求爱情自由的热情,以及坚强的性格,至今都值得称颂。但其中深层次的更是对封建旧制度的批判,新的资产阶级思潮冲击了人们的旧观念、旧的生活方式,虽然带来了一时的混乱,但希望总在最后显现,任何人都不能阻止社会的进步。

2 旧社会制度下的爱情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文学中希世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璀璨夺目的明珠。列夫·托尔斯泰塑造了许多在文学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对书中的主人公安娜,我是怀有一份佩服之情的,因为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敢于与旧势力作斗争。为了爱情,她离开了有权有势,不懂感情,一心想着政治地位的丈夫;离开了自己可爱的儿子;离开了安乐的家。但是她失去的这一切,只换来了短暂的幸福,轻浮的弗伦斯基为了自己的地位和金钱,选择了抛弃她。其实安娜的悲剧也不全在于别人,她跟弗伦斯基之间根本没有真正的爱情。她虽然选择了与旧关系的决裂,但却又抱有一丝的幻想,她的这种优柔寡断注定了自己的悲剧命运。最后安娜一无所有,死在了列车的飞轮下,用她最后一点资本报复了所谓爱着她的人。

书中描写的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在爱情的背后隐藏的更是新旧阶级间的矛盾。小说中有两条平行的线索,当时有人说它没有“建筑术”,有人说它是“两部小说”。作者委婉地拒绝了这些批评。他说,该书结构之妙正在于圆拱衔接得天衣无缝--两条线索有“内在的联系”。指的是有一个统一的主题,即当时俄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带来的、作者所认为的灾难性的后果:一方面是贵族受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在家庭、婚姻等道德伦理观念方面发生激烈变化,卷首“奥布隆斯基家里一切都混乱了”一语有象征意义;另一方面是农业受资本主义破坏,国家面临经济发展的道路问题,也就是列文说的:“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以安娜为中心的线索(包括奥布隆斯基、卡列宁、弗伦斯基以至谢尔巴茨基等家族)和列文的线索,分别表现了这两方面的问题。

《简爱》就像简·爱的名字一样,简单的爱,不论尊卑、不分贵贱,追求平等的爱情。这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曾风靡一时,简·爱成为广大女性心目中的榜样,她与罗契斯特的爱情,也成为爱情的典范。简虽然渴望被爱,但决不要求施舍。在得知罗契斯特有妻子时,她毅然决定离开,漂泊在外,受尽折磨;当她有财产了之后,她仍然忘不了自己的旧情人,尽管这时他已穷困潦倒,并且双目失明,但真爱还是把他们连接在了一起。小说通过罗契斯特两次截然不同的爱情经历,批判了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和爱情观,并始终把简·爱和罗契斯特之间的爱情描写为思想、才能、品质与精神上的完全默契。

通过他们的故事,许多女性反省了自己的爱情观,爱情应该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而不应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只有男女双方彼此真正相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整部作品以自叙形式写成。大量运用心理描写是小说的一大特色。全书构思精巧,情节波澜起伏,给读者制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而又不脱离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背景。作者还以行情的笔法描写了主人公之间的真挚爱情和自然风景,感情色彩丰富而强烈。这部优美、动人并带有神秘色彩的小说,至今仍保持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红与黑》是司汤达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书中的主人公于连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可他一心想摆脱下层阶级的地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上层社会的认可。通过主人公于连眼中的社会,充分揭露了复辟时期的反动,反映了贵族复辟与资产阶级反复辟斗争的一些本质内容。小说对现实生活栩栩如生的描绘和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是其在艺术上的最重要的成就,也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于连在作家庭教师时与德·雷纳尔夫人私通,有人说他们的爱情是纯真的,不带有阶级的成分;但后来与拉莫尔小姐的爱情,可以说是于连为了跻身上层社会使用的一种手段。始于雷纳尔夫人—— 发迹于拉莫尔小姐—— 终于雷纳尔夫人的命运,似乎带有点宿命的意味。于连在生命的最后才认清了这个社会的本质,对爱情、友情及死后人们对他是否记得的怀疑是出于对自己的不确定—— 因为他是个农民。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美丽善良的朱丽叶爱上了英勇帅气的罗密欧,可造物弄人,他们两个家族有世仇,两家坚决反对他们的来往。可爱情的火焰是不能熄灭的,他们偷偷的私订终身。为了逃脱家庭的束缚,朱丽叶决定装死,可怜的罗密欧不知道其中的秘密,误以为心上人已死,痛苦的自杀。当醒来的朱丽叶看到此情此景,痛不欲生,也含恨自杀了。上演了一幕外国版的《梁祝》。

3 结语

四部作品中,分别描述了四个不同的爱情故事,大部分是爱情的悲剧,爱情之间又夹杂着种种阴谋,为了达到个人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现实正如托尔斯泰所指出的那样,与不幸的背景相比,幸福是脆弱的,来得快,去无踪。只有简爱得到了幸福,看来幸福是要靠自己争取的,只有正确地爱情观才能使“有情人终成眷属”。隐藏在爱情背后的是腐朽的社会制度,正是封建思想的毒化,才造成了今天看来不合逻辑的悲剧。安娜、德·雷纳尔夫人以及当时许多的贵夫人,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洗礼,朦胧中有了反叛思想,开始寻找新的小幸福,背着自己的丈夫与别人私通。但她们都不愿与旧的生活圈子一刀两断,她们没有像简一样毅然出走的勇气,这也正注定了她们悲剧的色彩。朱丽叶更是无辜的受害人,她们连同自己的爱人都成为阶级斗争的牺牲品。与她们相对的是简,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她的生活遭遇令人同情,但她那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更为人们所赞赏。成为新时代女性品质的代言人。

参考文献

[1]高田田.《阴谋与爱情》剧情分析[J].文学教育(下),2009(9).

4.文学与现代爱情观 篇四

在中国古代,当父母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时候基本以《三字经》等古代文学为主,而现代,孩子在接触文学(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当代文学)之前则早已经接触了很多影视方面的内容,父母甚至在胎教的时候就开始给孩子听音乐等。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一篇是唐寅写的《桃花庵歌》,而在众多的电影中,《将爱情进行到底》则深受大家喜爱,下面将通过这两个为例浅析文学阅读与电影观看的差别。

《桃花庵歌》这首诗的特点是浅显易懂,几乎全是白话,音阶流畅,读起来爽朗上口。这种形式的诗歌在古代的文学中是比较少见的,但是这样的诗歌在我们阅读时所产生的阻碍就小了很多,容易人们领悟。

但是在古代的文学中,大多数都是比较晦涩难懂的,这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兴趣。在拿当代文学来说,当代没有很优秀的诗歌,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比较长,以前人们写作是为了反映现实生活,而现在人们写作却是为了赚钱……目的的不同决定了成就的不同。同时,当代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大和生活压力的加大,人们对于文学阅读方面所投入的时间又会减少。

《将爱情进行到底》拍摄给人一种很唯美的感觉,变化的环境,不变的爱情。影片带给人们的是一种从感官开始再到理性的思考与分析。在电影的三段爱情故事中,杨峥和文慧分别置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也满足了我们对他们未来社会地位的所有想象。但无论是准富人、还是社会底层、或是中产阶级,都可能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当中,张一白似乎摸准了我们的心,我们所需要的,都在这约一个半钟头的电影中得到了满足。这个电影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典型续集,它承载的就是一个年代一段青春的放肆回忆。同那些三流偶像电影相比,《将爱情进行到底》不仅显得更有诚意,也让已婚、准备婚或是经历过那年年代的未婚男女,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爱情故事。这是一部注定有着一定代沟的影片,但同时也是一部让一些人被心甘情愿“圈钱”的影片。

从大的方面分析可以看出,文学对人物及环境的描写需要细腻,这样读者才能真正的读书,而电影则是通过画面及声音来表达主旨,这就需要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仔细观看。在文学阅读时读者通常会联系作者的生活年代和自身经历来揣摩作品的含义,而影视作品则会根据现实情况突出的反应某些社会问题当然也有娱乐类的电影。在阅读文学时,由于读者自身的个人阅历及眼界身份的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偏差,这也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但是由于影片的直观性,导致了电影使观众丧失了很大的想象的空间。

所以我们在文学阅读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在电影观看的时候,既要注意画面的背景与细节,同时也要注意画面背后的时代特色和社会背景。

但是不管怎么样,无论是文学阅读还是影片观赏,其都和当时的社会以及作者的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或是观赏影片时我们都可以学习和了解很多。

最后,在这个时代,当浮躁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风气时,人们更多的会选择影视,但是,我们更加需要优秀的文学来拯救我们,唤醒这个社会。当然,我们

5.方言与中国现代文学初论 篇五

“五四”白话文运动及20世纪50年代普通话的确立,使汉语的现代化写作被纳入特定的轨道,同时也反射出言说方式与汉语写作可能性的彼此限定又互相丰富的联系。方言作为此种规范之外的话语形式和文学语言资源,是对汉语写作特定性和普遍性的消解。它以语言的自由态势对逻辑语法权势及各种语言定规以冲击,为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审美感觉;同时它作为人类最鲜活最本己的声音,是对遮蔽存在本真的所谓“文明之音”的解蔽。以方言为语言形式,无疑是文学倾听大地、回到本原的一条便捷之径。

海德格尔把“因地而异的说话方式称为方言”①。方言作为文学语言形式具备特殊的审美品质,已有众多学者作家对此有明确认识,如胡适就认为它是最 自然 的语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②;刘半农认为它有“地域的神味”③,张爱玲认为它有“语气的神韵”④。但这些都仅是从方言的外部特质来说的,就其本质而言,方言不加修饰,最接近人类存在之本真。经由 政治、伦理、逻辑、技术严密修整过的书面语,即所谓的“文明”“文化”之音,容易造成对生存本真的遮蔽,而方言作为自然之声音,是解构“文明之音”的赤裸之声,它与地域、时间、人贯通于一。

方言是人类直接面对大地、山川的语言。在德语中,表示方言的词是mundarden,字面意思是“口型”,而口以及我们整个的有机体,都联系着大地,方言是来自大地的自然原始之声。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在方言中各各不同地说话的是地方,也就是大地。而口不光是在某个被表象为有机体的身体上的一个器官,倒是身体和口都归属于大地的涌动与生长——我们终有一死的人就成长于这大地的涌动和生长中,我们从大地那里获得了我们的根基的稳靠性。”⑤大地、地母是西方 哲学 中常见的意象,大地的语言就是生存的语言,是自然涌现的语言,是呈现存在本身的语言,是对技术架构的批判语言,是对于一切非存在的消解,对一切非本真的解蔽。方言是地域、大地上开出的口之花朵,方言的大地之音让世界显现,并随之生长而互相协调。方言还是终有一死者的人的生命与大地的自然联系,地域以方言直达人的血脉灵魂之中,渗透到人类存在的方方面面。以方言为文学语言形式,地域在文学作品中就不再是普通话文学中的背景要素,而是决定性的因子。它以一种强大的地域文化力量 影响 着文学的主题和灵魂,决定着文学的讲述方式、叙述腔调,它全面渗透到人物的行为、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中,它召唤出形象、思想、氛围与色调,是使一切生长并丰富起来的催化剂。反过来,地域如果不以方言的形式呈现,它的形色声音就要逊色许多。因而可以说,地域及方言共同携带着一个文学主题,如川籍作家沙汀用四川方言展现四川西北情状而一举成名。老舍也主要以北京方言描述老北平风貌,而当他写一个年轻女人的内心独白如《月牙儿》时,他就不好再使用北京方言而运用普通话。

一方面,地域通过方言说话,地域在语言里传达自身,呈现风土人情;另一方面,方言诉说着土地、地方,而且每一次都以不同的方式诉说着。地域在这里不完全是一个地 理学 意义上的人类文化空间意义的组合,它带有鲜明的 历史 时间意义。这里的时间具备双重指向性。首先是一种即时性时间,是人物、社会、民族在其中浸沉、在其中变易的时间。方言是如此紧密地与人群之口相联,而人群之口归属于大地的流动和生长,因而方言紧随着人类社会的 发展 而发展,它具有即时性、当下性的特点。研究 者往往可以借助小说中的方言,来考证作者的地域和年代,如《金瓶梅》。又如在沙汀小说中,大量特殊的方言词汇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特定社会的产物。其次,方言又与特定地区、特定民族的根生即原生性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方言联系着人古老的传统性以及当下 时代 的遥远历史,在方言的深处沉淀着时间,居留不前的时间。正如海德格尔所宣称,真实的时间乃是曾在者之到达,曾在者并不是过去之物,而是本质现身者的聚集。人类对世界的原初体验、认识通达无数时光经由方言而至,更能深刻揭示人的本质性的存在。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就记录了方言的这种特征,如马桥方言中的“醒”指的是“蠢”,而“醒”字源于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而举世独醒的屈原作为楚的忠臣,却在曾被楚国无情杀戮的汩罗江地区投水自杀,他是“醒者”还是“觉者”?当地人的智慧创造了这个独特的“醒”的含义,并延用至今。可见由于方言语词在不同时间中的重叠和延用,地域封闭性的沉静不变,人类便仿似在时间和历史中占有了一种无限度延续的影子,而这正是沉潜着的人性,由地域文化和历史所书写出的所谓民族根性就沉淀在语言和时间之中。语言、地域、时间都离不开人,语言的创造与人的生存体验应该是一回事,方言本质论最终归结于人的生存本体论。标志着意识形态统一的普通话使人生活在按标准秩序严格编码的符号世界中,具有某种抽象性和一般性。方言以其对语言规范的破坏彰显人的本真自由,恢复人的生存常态;方言作为日常语言形式,呈现出语言的多种可能性和极其多样性,它与人类日常感性的或经验的生活形态紧密相连,因而能表达人的具体性、自然性及个体性。最经常被引用的维特根斯坦的话是:想象一种语言就等于想象一种生活方式,任何特定的人生总会有特定的语言表现,方言正是以特定的语言形式呈现出具体的人的存在,而认识人类正是从具体的人或具体的人群开始的。在方言文学中,人物不仅没有失掉普遍意义,而且能长久地刻在读者的心扉。譬如提起《海上花列传》,我们就会想起那些持着吴侬软语、能言善辩的上海倌人如沈小红、黄翠凤、周双珠、周双玉;提起老舍会令我们想到京腔京韵的落魄旗人和下层百姓,如《正红旗下》的大姐婆婆、二哥福海;而提到沙汀则令人想起那些操着川腔辣语,开着粗鲁的玩笑,隐身于社会阴暗角落的小人物如丁跛公、龚老法团等。

我国在周代就出现了方言的概念,即“殊方异语”。西周的金文铜器铭辞是我国最早的正式的文学语言,周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周以王畿一带方言为标准,确定“雅言”,其铭辞作为官方史录用的是“雅言”。春秋战国时期,文学典籍中开始有方言词汇的出现,但并不多,主要还是以北方周秦洛通语为主,如《诗经》和《楚辞》。秦代形成文言文,以秦小篆和秦语词汇来取代六国的东土文字和各地方言,做到了书面语的统一,文学语言就开始与口语分开。今《史记》载李斯的《谏逐客书》和《上二世书》,以及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都是当时文言文的范例,当时的方言作品却很少记载和留存。汉代刘向《说苑?善说》中记载的《越人歌》,是用当时越地方言所唱的民歌,可能是最早的方言作品,但已有论者指出《越人歌》也可能是非汉民族语言,并不是方言。随着唐宋变文、说唱、平话小说等民间通俗文学的发展,方言于明清之际开始大量进入文学创作中,如《醒世姻缘传》用了鲁东方言,《水浒传》、《金瓶梅》人物对话杂用山东方言,《西游记》和《儒林外史》分别有淮安方言和安徽全椒方言,《红楼梦》则主要是下江官话(南京方言)和北京话的综合,《何典》、《海上花列传》和《九尾龟》大量运用吴语方言和民间谣谚。清末还产生了方言《圣经》以及方言白话报。

明清白话小说多用方言土语这个传统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随着传统文学形式的取消而中断了,经过欧化改革的白话和以北方方言为主的语言共同体的确立,使文学语言形式有了一种共同的标准。这种标准一方面给文学带来新气象,另一方面又无形中压抑了文学语言的创造与生长。虽然新文学伊始,胡适、陈独秀等人提倡的“言文一致”的文学语言观也从 理论 上着重于民间口语的发掘,胡适因注意到黄遵宪对民间文学的关注而竭力想提倡方言文学,要求作家在使用白话时不避俗字俗语,充分采纳各地的土话以及大胆的方言化,周作人1923年提出“乡土 艺术 ”也倡导把土气息泥滋味表现在文字上,但新文学的理论倡导与实际创作还是有很大距离的,新文学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以方言为语言形式的文学作品并不多见,方言俗语只是点缀式的出现在部分乡土小说的对话语言中。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方言从古代文学中的自然使用到新文学有意识地提倡,它作为一种文学语言的特殊审美性和合理性已得到充分的理论铺垫,方言写作成为正式的书写方式得到认可。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不仅仅作为一种语言形态与写作策略,更是作为思维方式与文学精神被强调的。这种理论倡导直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才得到呼应,并在 中国 文坛烙下了一种影响深远的创作思维方式和语言模式。它是以老北京方言、四川方言文学为代表的,其成就卓著的作家有老舍、沙汀、李人等。这些作家对方言的运用不再是原声原字不加修改的记录如《海上花列传》中的吴地方言,令外地读者一筹莫展,也不是新文学伊始为增添小说乡土气息或增强人物乡土性的语言点缀;而是以方言来思维并贯穿整个文学叙事结构,方言经过书面语的加工却又不失原味,保留了方言原有的语法规则和思维逻辑,收拢地域的声色气味化为某种独特的“腔调”,成为不单单是字词语法排列的特定方言模式。这一文学样式成果显著,有《我这一辈子》、《正红旗下》、《淘金记》、《死水微澜》等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在这种成绩的鼓舞下,各地方言创作不断得到提倡。如1947年华南地区兴起方言文学运动,1948年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协会香港分会方言文学研究会,次年模仿“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样式发起关于方言文学的讨论与推广的运动,并发表了一些粤语小说及诗歌、杂文。此时方言的意识形态功能被茅盾、郭沫若等人空前强调,方言上升为文学大众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⑥。

6.文学与现代爱情观 篇六

【摘要】秦观是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爱情词尤为后世所称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爱情的态度和感触也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在诗词的意象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本文将以秦观的爱情词为例,阐述古代爱情词与现代诗歌中的意象及其抒发的情感的异同。

【关键词】秦观 爱情诗歌 意象

古往今来,爱情都是文人骚客所向往的话题。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到“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再到“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诗人们对于爱情的热爱从来都没有减少,改变的,只是他们对于爱情的态度和理念;而这些变化,我们往往可以从古今爱情词中的意象中窥探一二。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是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独特的呈现方式,诗人的创作灵感与对生活、生命的体验都凝聚于其中,意象也同样是诗人和读者之间的桥梁。通过这座桥,诗人和读者才能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由此可见,意象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而在中外的诗学中,意象的概念众说纷纭,但是我们普遍比较认可的一个说法,是把意象作为一种心物交感互渗的审美产物。因此,意象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就是“心”和“物”。所谓“心”,就是作者的内心感受,所谓“物”,就是客观的事物,当诗人看到某个客观事物而引发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使得诗人将这个事物和自己所感所想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意象就产生了。比如,我们说到明月,就能联想到思乡情结;我们说道青鸾就能联想到相思;说到荷花就联想到高洁„„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意象。而宋词之中的与爱情有关联的意象也是数不胜数,比如红烛(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周邦彦《琐窗寒》),比如红豆(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比如捣衣(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晏几道《少年游》)等等。在现代的爱情诗歌中,传统的意象虽然被采用的依然很多,但是借由抒发的感情还是有所不同的,当然也不乏一些新的意象,比如树(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舒婷《致橡树》),比如钟(我的心,坚贞的钟,对你的思念,时时刻刻永不停歇。杜国清《梦缘》),比如乳房(我把你这对洁白的乳房,当作我爱情的坟墓。郭沫若《女神》)等等。那么,古往今来,这些爱情诗词中意象变更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以下我就以秦观为例,谈一谈宋代婉约爱情词与现代诗歌它们的意象与其抒发感情的不同。

一、爱情的意象和对待爱情的态度的变化

秦观是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爱情词尤为后世所称颂。他创作的爱情词,占到了《淮海词》的半数之多。他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拓展了爱情词的内涵,可以说他是爱情词上的一个不朽的传奇。在这一部分,我们以秦观的爱情词为例,讨论古今爱情诗歌中意象及其抒发情感的变化和不同。

1、秦观爱情词中常用的意象

(1)细雨,微雨。《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中有云:“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这首词写的是闺中的孤寂。此句为闺房中的情景:寒风袭来,翻乱了房中的翠帏,细雨缠绵不爽,孤灯挑尽也未能成眠。秦观以涩雨写心苦,不绝的细雨拍打着窗户,主人公的心也苦涩暗淡。

《丑奴儿》(夜来酒醒清无梦)中有云:“露滴轻寒,雨打芙蓉泪不干。”这首词抒发的是多情才子月夜相思的情怀。深夜酒醉,独倚栏杆,诗人看见晶莹的露滴不断凝聚滴

①落,冰冷的秋雨也落到荷塘里的芙蓉花上,就像是恋人的眼泪,未曾干过。此处运用暗喻手法,将细雨滴落在芙蓉花上的雨滴比喻成佳人的清泪,既写实景,又体现出了诗人的内心感情,两者交相辉映,传情幽深。

《浣溪沙·其一》(漠漠轻寒上小楼)中有云:“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这首词是淮海小令中的压卷之作,也是宋代小令中的名篇。全诗营造了一个寂寞和哀愁的氛围,可以是幽闺的女性,也可以是失落的文人。在这里,我暂且把她看成一位伤怀的思妇。她从楼上下朓,看到了自在飞花和无边丝雨。飞花似梦,丝雨如愁。此处,作者一反常态,用抽象的食物形容具体的事物。作者把细雨比作如丝的愁苦,无孔不入,贴切新颖。

由此看出,爱情词中的细雨之类,大都与愁苦联系在一起,体现出一种细细绵绵的苦涩,无处不在,无法逃避。

(2)扁舟,画舸

《望海潮·其四》(奴如飞絮)中有云:“早抱人娇咽,双泪红垂。画舸难停,翠帏轻别两依依。”此词写男女之间难分难舍的离情。女子忽听两人要分手,便再也按耐不住心头的激动,抱着男子哭红了双眼。女子相送到河边,男子上了船,船即将启程远航。在这里,画舸作为一个离别的工具,所代表的是无奈的分离。

《满庭芳》(山抹微云)中有云:“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这首长调是少游词中成就最高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与越地一位歌姬的恋情,其中也寄托个人身世之感。会稽山上抹了一层淡淡的云彩,漠漠荒原上铺着一望无际的枯草。在这样一个伤感的环境中,又听到画角生,更显断肠。这时,词人与越妓离别在即,船即将远行而被暂时留驻,瞬息的欢娱反而带来无尽的相思。在这短短的相见时刻,只好聊以共饮。这里的行舟,寄托着词人的不舍,该行而不行,更显缠绵的不舍爱意。

《临江仙·其二》(髻子偎人娇不整)中有云:“遥怜南埭上孤篷。夕阳流水,红满泪痕中。”词人与妻子分离,遥记当日南埭上船离开,江河阔远,轻舟渺小孤独,正如词人内心,如同妻子一样,不忍心分离。夕阳西下,流水波光粼粼,妻子的眼泪盈盈„„这里的孤篷寄托了词人内心不想与妻子分离的一种孤独和无奈,人的渺小的,天地之大,何处寄相思?

以上三个例子中的“画舸”、“征棹”、“孤篷”都是小船的意思,这三个意象都是词人抒发离别不忍和相思无奈的媒介。不仅是在秦观词中,很多其他词人也相继使用这一意象,比如柳永的《雨霖铃》中有“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八声甘州》中有“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晏畿道《清平乐》中有“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等等。这些舟的形象,都表达了词人丝丝点点的相思和不忍。

(3)朱粉,云鬓,锦罗

《浣溪沙·其四》中有云:“脚上鞋儿四寸罗,唇边朱粉一樱多,见人无语但回波。”这首词写男女相悦的神态心理,富于情趣韵致。朱粉修饰的樱唇,写出了女子的相貌姣好,作者抓住了最具特征的部位进行描绘,不仅形象鲜明生动,而且用笔简省灵动。朱粉是女子所用的化妆物品,虽然用语稍有轻佻,但是那种情真意切表露无遗。

《南歌子·其二》中有云:“愁鬓香云坠,娇眸水玉裁。月屏风幌为谁开?天外不知音秏百般情。”这是一首闺中念远的词,开头即点出“愁”字,闺中的幽怨已然凸显,“愁鬓香云”四字,不仅体现出了鬓发的美丽,且寓情多多。李清照写愁情,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里却将愁绪加诸于发鬓之上,自古有“三千烦恼丝”之说,这里如此写,更体现出愁情的繁复并挥之不去。

《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中有云:“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独卧玉肌凉,残更与恨长。”这首词写的是闺中的孤寂情怀。词的一开始就营造出了一种秋孤寂的氛围:虫声低吟似诉,寒露晶莹如泪珠,罗帏,鸳鸯锦都是闺房中的陈设,虽有绫罗绸缎,但是孤独其中双泪垂,两相对比,衬托出了女子的孤寂,失落。

以上三个例子中的意象都是与女子有关的随身或者私密之物,在秦观的词中,这类意象出现的次数不在少数,这些意象有着女子独有的婉转柔弱的美,在词中经常用来体现女子的形态和心情,或娇嗔,或忧愁,或无耐。

之前三部分意象——微雨,船和女子私用的物品都是秦观诗中经常使用的,而在现代的爱情诗歌中鲜少能够看见,它们代表了古代爱情诗歌中独有的婉转和哀怨。从这些意象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古代所描述的爱情大多是含蓄的,内敛的。词中所描述的爱情都是隐忍不发的,男女之间的爱意停留在爱慕,思念的层面上。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以此,比对一下现代爱情诗歌中对于爱情的表达和态度到底不同在何处。

2、现代爱情诗歌中创新的意象(1)、树

《致橡树》(舒婷)中写道:“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诗人以橡树作为意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树的形象在我们心目中,从来都是挺拔的,坚定的,在这里,诗人要求自己作为一棵树的形象,和自己所爱的人站在一起,虽然看似永远分离,它们却终身相依。这凸显了一种平等的爱情理念。

《一棵花开的树》(席慕容)中写道:“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诗人为了得到爱人的注目,求佛将自己幻化成一棵长在爱人必经路上的树,这体现出了一种对于爱情的主动、热烈和坚定,而树的形象,更是加深了这一感觉。

以上这两首诗中的树的意象都代表了对爱情的坚贞和热烈。前者凸显出树的高大的形象,不仅是爱慕而已,而是作为和爱人同样的一棵树,共同分担困苦和欢乐;后者凸显出树的坚忍的态度,五百年不移不动,只为了得到爱人的关注,这一形象不再是闺中怨妇,而是为了爱人能够挺身而出,甘心受苦。

(2)山、崖 《神女峰》(舒婷)中写道:“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边写到的神女峰时作为一种传统爱情操守的化身,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说与其在山崖上被人们观看,不如在自己所爱的人的肩头痛哭一晚,体现出一种现代人们对于爱情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对爱情婚姻中“正统”的反叛。《给他》(林子)中写道:“哦,为什么要拒绝爱的到来/即使要用金山银海去换/生命并不是永恒的/到它终了时/才懊悔相聚的时间太短”。在这里,作者也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爱情与金山银海来衡量,但是天平毫无疑问的偏向了爱情的那一边,纵使金山再高,银海再了无边际,也绝对抵不过爱情的一丝一毫。这也同样体现出了现代人们对于爱情的重视和对爱情的强烈的渴望。

秦观的诗词之中经常把女子比作飞絮,男子比作流水,飞絮总是随着流水飘摇。这种比喻是和当时的社会和传统有着很大关联的,文人一心考取功名,但是不忍心放下心爱之人,但是最终都会选择抛却爱人而背井离乡。而当时的女子又受到较多社会的限制,导致了女子的一种弱势,她们对于爱意的表达似乎只能是等。而我们从树这个意向就可以看出,现代社会的女性较之于古代的女性对于追求爱情的方式则更加奋不顾身,她们能够把自己放置在一个与男子平等的位子上去追求,这个也是现代人们思想观念转变所导致的必然变化。同时,爱情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之前我们提到的意象金山银海也好,神女峰也好,就算物质生活十分丰富,就算传统道德的束缚十分强大,也阻止不了人们追求爱情的决心!而男女之间的爱情也不再是那么浅层面的爱慕、思念了;现代诗歌所歌颂的爱情大多是一种精神支柱的存在,男女之间相互平等,他们共同度过艰难,分享喜怒哀乐,并且通过爱情美化着社会和世界。这在古代的社会中是很难做到的。而我们通过秦观和现代诗歌的对比,很明显的看出了其中的变化。

二、情感特质以及表达方式的不同

被称为“古之伤心人”的秦观,似乎对愁和恨有着特别的感触,因此,在他的诗词中,表现愁和恨这种感情的占到大多数。在他的心目中,似乎恨是有独特审美感受的。所以,他写的离愁别绪往往引人入胜。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古代士人的一种无奈情怀——他们既向往爱情的幸福,也要追逐功名富贵。他们有时为了功名利禄而不得不抛下情人,正是这种思想上痛苦的,无奈的矛盾,使得文人对恋人的离愁别绪体会尤为深刻,而秦观自是其中的凤毛麟角。而今的爱情诗歌中,抒写离别之情的亦不在少数,但是心中所有的并不是古代士人的那种矛盾心理,更多的是直接的对爱人的思念和渴望。秦观的惜别诗往往表现出一种惋惜、惆怅,而现代爱情诗歌则表达出了胜于惋惜惆怅的一种痛苦和悲鸣。而同时,离愁已经不再是现代爱情诗歌的主题,更多的则是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和坚贞。正是这种对待情感的态度,使得两者之间的意象和抒发的情感必然有所不同。

1、相同的意象,不一样的情感

现代的爱情诗歌继承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许多典故和意象,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物是人非,同样的事物所寄托的感情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秦观《点绛唇·其二》云:“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在暗无人声的深夜,在画堂里,竟然有一个未眠人,拨弄着琴弦,抒发自己内心的离愁别恨。主角应是思妇,这样的诉说,婉转别致,蓄势不发。再看徐志摩《半夜深巷琵琶》的“在这夜深深时/在这睡昏昏时/挑动着紧促的弦索/乱弹着宫商角徵”。不知是谁的悲思和手指,绵延出如此破碎的声响,这样的哀嚎,杂乱无章,铿锵有力。前者是思妇的低低浅语,后者是爱人肝肠寸断的呼喊,一个为了情郎远游而无奈,一个为了爱人天人永隔而伤心欲绝。一个含蓄,一个奔放。

秦观《南歌子·其三》云:“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行云”一语双关,一指乱山之云,又喻指闺妇所恋的人,暗喻两情相惜的意思,透露出闺怨的根源之所在。《满庭芳》又云:“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会稽山上微云轻抹,残冬的景象,也比喻诗人心头的阴影与离愁别绪。再看徐志摩《偶然》中“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我作为天空中的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我不是你的归人,只是一个过客,我们美好的相遇作为偶然而存在,我们在相遇的一刻绽放出最夺目的光彩,然后,你有你的方向,我也有我的方向,我们各自行路。“行云”无法捉住,令人困扰,“微云”飘渺隐若,令人伤怀,“天空中的一片云”美丽多姿,诗人不期长时间留住那美好,只愿她来时与她共享快乐,走时与她话别珍重。前两者愁绪满溢,后者则洒脱自在。

这样的相同的意象所表达的感情不同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杨柳,比如飞絮,比如红花等等。

2、不一样的意象,抒发别样的情怀

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人们对于传统的观念也有所推陈出新,思想观念也有很大程度上的转变,意象也因此丰富了起来。在抒发离愁这一点上,我认为最大的一个转变是,古代词中的思妇形象在现代诗歌当中寥寥无几。相反的,很多现代女性本身作为诗人,突显出了她们自己的坚韧。而对爱情的态度也有着巨大的改变,从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无耐,过尽飞鸿字字愁的忧伤,转向了我是你骤雨中的百合花的坚强,教我如何不想她的热情。

秦观《减字木兰花》有诗云:“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诗人与爱人相隔天涯,又久久不曾见面,独自一人,凄凄凉凉,无人懂得内心的悲苦。这一孤寂的女子,原本是想看看小篆香,不料它已燃尽,只有香烬断成一段一段的掉在金炉里。所谓小篆香,是宋代一种记录时辰的特殊的香:“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昼夜而已。”这种香形状盘曲犹如回肠。这里,词人用一昼夜一盘的篆香燃尽,暗示女子独处无奈“人不问”的时间之久,以见其寂寞。我们再看之前提到过的杜国清的《梦缘》:“我的心/坚贞的钟/对你的思念/时时刻刻永不停歇”。诗人把心比作钟,就算和爱人分开,可是时时刻刻都会思念你,想着你。这相较于古代词人的哀婉更显积极向上。

综上的一些比较,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古代词人对于和恋人分别的感情是脆弱的,是无奈的;而现代诗人所抒发的离愁别绪则更显朝气,他们注重表达一种昂扬的品质。秦观的诗词中对于爱情的哀思愁绪的表达往往很含蓄,有着一种朦胧的美感,而现代的爱情诗歌无论是歌颂爱情的伟大,还是抒发思念的忧愁,都采用一种比较的夸张的描述,一个婉约,一个奔放。秦观是文学史上一个具有自卑情结的文人代表,所以他的爱情词中表达的爱情总是有种轻愁,或别绪,或相思。他总是通过那些美丽却易逝的意象向我们展现那种隐忍的感情,他对于抒情性的表达更是淋漓尽致,正所谓“专主情致”。而现代的爱情诗歌我认为更加注重的是言志这一方面,所以诗歌中所采用的意象都十分具有冲击力,具有张扬的表现力。

秦观诗的内敛也好,现代诗歌的奔放也好,都有着他们独自的韵味。爱情的赞歌永远不会停止她的歌唱,这些带着动人感情的篇章将继续沿着文学的长河流淌,我们驻足在岸边,细细聆听她们的哀转缠绵。

参考文献

1、《秦观词新释辑评》徐培均 罗立刚编著 中国书店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中国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意象艺术略论》王泽龙 《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3、《浅论秦观爱情词的词史意义》谢志勇

《中国商界》2008年11期

4、《秦观的自卑情结与凄婉词风》 许梨花 罗漫

《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5、《秦观爱情词初探》王生斌 魏国勤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1999年第3期

7.文学与现代爱情观 篇七

现代生活给了人们五彩缤纷的精神世界, 也给了人们更多的虚荣与浮华的物质基础。安逸的日子让人们 (尤其是单身已经达到适婚年龄的人) 在大多数时间里是相对充实、舒适的日子里度过。然而人们也有不满、落寞、孤单的时刻, 就又不时地想起去追逐爱情。由于一个人知识、物质、社会地位的不断积累, 个人的相对价值也日益提升, 这时候, 现代人对于自己的爱情和爱人的期待值也随之上涨起来。同龄人、好朋友间的攀比加上心中对于完美爱情的定义, 一次又一次地说服自己放弃了身边最最宝贵的东西。在等待中憧憬爱情, 让许许多多的白领女性和成功男士成了“单身贵族”。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相对的, 当事业、金钱不能再带给他们满足和幸福感的时候, 他们心中的遗憾就会日渐浓重, 积压久了就会郁闷寡欢, 再也找不到了原来那份自在和快乐。

让我们看一下一个普通、平凡的牧羊人, 是如何勇敢地追求自己爱情的。主人公是英国十六世纪“大学才子派”克里斯托弗.马洛笔下的人物。在《热恋中的牧羊人致所爱》中, 诗人抛弃了夸张手法, 通过简单的词语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情感。他打动人心的不是那些精雕细琢的昂贵之物, 而是那些平常的普通物件。诗人笔下的牧羊人, 大声地对爱人发出邀请和呼唤:请与我同栖, 不论生于深谷之中、高峰之上, 不论来自山涯水湄, 林间效野, 让我们俩闲坐大石之上, 静观放牧的人们喂食群羊。悦耳的鸟鸣回荡浅水的溪湄, 和着水声如牧歌般悠扬, 让我为你铺好玫瑰的花床, 配上千枝花束倾吐馨香;让我献上花饰的小帽一顶, 加上绣满桃金娘叶的短裳。俊俏的牧羊人, 为了心中的爱人, 不惜奔波于崇山峻岭, 溪水幽谷之间, 更为难得的是他愿意编织一件极品的羊毛长裙, 为此舍得自己可爱的小羊, 还为爱人打造一双便鞋, 衬里厚实足以过冬, 鞋扣由纯金打造绝不虚诳。一个普通的牧羊人, 为了爱情, 勇于承担, 愿意付出, 倾其所有, 用最最纯正的羊毛和黄金给爱人制作礼物。他用关心和细致的行动去打动对方, 对于未来的生活有着无限美好的编制与憧憬:稻草与长春藤嫩芽编成的腰带, 有珊瑚环扣与玛瑙钉饰增彩, 如果这些喜乐能让你心动, 请与我同栖, 为我最爱。一次次, 牧羊人大胆地袒露心声, 请求心爱的人与自己共度美好生活。

对比现代时尚男女, “爱情”, 在大多数人眼中, 不再神圣, 也不再令人无限憧憬, 更不要说去体会刻骨铭心的生死相许。太多人不再相信会有“天长地久、地老天荒的爱情。”现代人的爱情大多两种模式:一种是明码标价;一种是不需要任何契约与束缚。对于明码标价的主要适合于成功人士, 他们 (她们) 看到年轻、俊美、温顺的人, 只要对方肯报价, 就会拿金钱去博取所谓爱情。还有相对就有智慧型的高智商的人群, 对于伴侣和爱人也给与了更高的学历和财力的标价, 不满足条件则宁缺毋滥。后一种模式即“走婚”, 也就是“试婚”, 彼此有好感, 相互不讨厌, 就同居试婚, 但是不需要他人的见证或是法律的保护, 彼此也没有任何约束, 一旦有了更适合自己的另一半出现, 则又换了一个新“老公”或是“老婆”。当然现代生活中也不乏人们看似幸福长久的忠贞爱情, 但是在美满和平的外表下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一场场冷战甚至是拳脚相向。

现代的爱情观应以双方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为前提, 自愿互爱, 忠贞专一, 相容互补, 强烈持久。在日常情感过程中应该理智中多一点点真情, 自我保护、善意谎言中多一点点主动奉献。对于自由的向往、对于物质的渴望, 对受伤的恐惧、对事业的投入及自我堡垒的日益坚固, 让现代人对爱情充满了矛盾。既希望收获一生的幸福, 又害怕随处可见的背叛和迷失。对于那些将事业的成功看作人生唯一目标的人, 他们忙于其中, 顾不上谈及爱情, 但是不要忘记, 当事业走上顶峰, 而青春、热情不再的时候, 缺失爱情带来的痛苦和无助时金钱和成就都无法平衡的。对于势力而又现实的人们, 她们在残酷、虚荣的生活里苦苦挣扎, 经济的发展, 贫富的差距让人们躁动不安。不要忘记了一点, 平凡人更容易获得生活的满足和快乐, 他们的幸福感也相对更强烈。因为比较少了, 不平衡少了, 欣赏和自在就会随之而来。

对照质朴善良的牧羊人, 品味其真挚、热烈情感的同时, 也有几点对于热恋中的追求者的善意思考:爱一个人, 不要幻想对方的完美和无暇, 许多人对于自己的爱情和爱人的期待总是过于美好和神话, 其实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纯而又洁的圣女或是圣人, 只有能够接受对方的习惯和缺点, 而不是执意要对方改变的时候, 才是真正去包容和爱护一个人。爱情的经营, 特别是物化到生活的每一天的时候, 不论是处于爱情的哪一阶段, 都不必要, 也不应该把自己最珍爱和维持生计的物件奉献给对方。因为那个或是那些物件, 也是自己最珍爱一生的东西, 可能对方并懂得欣赏, 也不知道对于你的价值有多重大, 因此不会像自己一样珍惜和善待那物件, 而且自己失去了最珍爱或是赖以生计的物件, 也会后悔当初的举动, 然后开始同情自己、责怪对方。这也失去了物件本身的含义。最好的留给自己, 对方最喜欢的帮助其实现, 共同追求彼此都喜欢的, 这就足够了。

爱情观的变迁用它历史和现实的经历告诉我们, 如今我们拼命赚钱、尝试获取事业的成功, 但是事实上是金钱和成功在赚取和利用我们。它们赚得了穷人的一生, 也带走了富人的一世。当人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 爱情的主动、真诚和永恒精神就显得如此珍惜和可贵。爱情应用心体会、用行动造就, 用生活延续, 漫长等待后应是一生一世的厮守。

摘要:现代人似乎对于爱情不太在意, 但从他们追求爱情的方式上便会看出, 他们对爱情比持传统爱情观的人更不自信, 甚至不敢奢望会拥有一生一世的爱。为了谋求事业的成功或是赚取更多的金钱, 人们无暇经营爱情, 为了保护自己不受欺骗, 人们远离爱情。现代社会太多人不愿表达、更不敢去追求爱情。笔者结合英国田园诗人笔下的牧羊人的爱情宣言, 反思现代人的爱情观。

关键词:田园诗人,牧羊人,现代爱情观

参考文献

[1]Gary Chapman.The Five Love Languages:How to Express Heartful Commitment to Your Mate Nothfield Publishing2004.

[2]Roger T.Crenshaw, M.D.Expressing Your Feelings_The Key to Intimate Relations New York:Irvington Publishers1982

[3]程雪猛.祝捷.张琨.李杜《英语爱情诗歌精粹》.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1-1

[4] (美) 哈维著严冬冬译.《像女人一样行动, 像男人一样思考》.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7-1

8.古代文学阅读与现代人格培养 篇八

一、“爱”的培育是现代人格培养的核心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情者,文之经。”“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可见,只有学生的情感受到触动,才能被作者的思想所感动。情感是道德的内驱力,催化剂,它可以推动人去克服困难,形成健全的人格。爱是情感的源泉,是成功的动力,所以,培养学生的现代人格就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爱”的培育。爱的含义极广,有对祖国的忠爱,有对朋友的挚爱,有对亲人的珍爱等等。在此,我侧重要谈的是对祖国的忠爱。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爱国”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名家名篇举不胜举。如杜甫的诗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他的诗充分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

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是杜甫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充分展示,这一点使他的诗具有很高的人民性。《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把杜甫的这种爱国热枕表现得非常充沛。

关心人民痛苦是构成杜甫爱国主义精神的又一方面。“三吏”“三别”《北征》及《赴奉先咏怀》等作品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热爱和深刻的同情。“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宁以自己“冻死”来换取天下穷苦人的温暖,表现出心系民生、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二、“美”的熏陶是现代人格培养的基础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可见,美是无处不在的。而我现在要谈的不是自然景物的美,也不是人物外表的美,而是人物内在的人格美。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闪烁着人格美。

司马迁的《史记》就站在历史的高度塑造了一大批人格高尚的文学形象,他在记叙人物时特别注重对人物人格品格的描写和揭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描写蔺相如在秦王面前不卑不亢,大义凛然,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然而对自己的同僚则虚怀若谷,以大局为重,不计名利,使得与相如争名的廉颇愧而负荆请罪。

班固继承了司马迁传纪史学和文学的优良传统,在《汉书》中也非常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人格美的文学形象。如《苏武传》写苏武出使匈奴19年,不辱使命,保持了高尚的民族气节,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班固赞曰:“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

陆游酷爱梅花,在他所有写梅花的作品中都能看到他高洁的品格。如《卜算子·咏梅》中写到:“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诗人为了保持自我人格的高尚,对群小的打击和忌妒不屑一顾,因此以梅花凛霜傲雪的品格自居。他的《落梅》诗说:“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梅花开时不畏严寒,落时不恋春光,来得光明,去得磊落。陆游所心折的正是梅花的这种高洁品格。

三、“信”的教育是现代人格培养的目标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现在却有所缺失了。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中,诚信被认为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信”字在《论语》中共出现38次,如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孔子的心目中,无论是个人的修身养性、自我完善还是待人接物、朋友相交;无论是做学问、教学生还是治理国家,诚实守信是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之一。儒学的继承者孟子亦云:“诚,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曾子杀猪》的故事启示我们:做人一定要言出必行,大人更应该给孩子们做榜样。《世说新语》中的《期行》则用浅显的语言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做人一定要守信用。”

无数事实证明,“诚信”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立世之本,而且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强”。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吸取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上一篇:工程创优专项实施方案下一篇:中国工商银行盈利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