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6篇)
1.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 篇一
**县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十三五”时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省“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全县综合防灾减灾工作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综合防灾减灾作为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的核心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列入工作计划,摆上议事日程。县、乡(镇)两级各涉灾职能部门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加强综合防灾减灾项目建设,各灾种的测、报、防、抗、救、援措施得到进一步强化,自然灾害损失明显下降,人为致灾因素得到有效遏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害综合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不断健全,部门职能作用有效发挥。“十二五”时期,县减灾救灾委员会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有关防灾减灾决策部署,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共同参与、属地管理为主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工作合力显著增强。应急指挥、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灾后重建、灾害救助、军地联动等机制进一步健全。在《**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支撑下,全力推动、做实减灾委工作平台,使减灾委真正成为了协调统领涉灾各部门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指挥机构。减灾救灾委各成员单位积极履行部门工作职责,民政部门充分发挥县减灾救灾委办公室的参谋助手作用,指导协调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涉灾部门救灾应急联动机制,灾情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健全,救灾工作效率、效能显著提升。
——防灾减灾救灾法规规章政策不断完善,依法应对灾害观念明显增强。“十二五”时期,县政府印发了《**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县行蓄洪撤退预案》、《**县地震应急预案》、《**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多项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形成了相对完整配套的灾害应急预案体系,逐级完善了应急工作规程,依法应对灾害的思想观念明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备,应急信息推送快速敏捷。“十二五”时期,气象灾害、河流水位、城市内涝、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业病虫害、森林火灾、野生动物疫病、空气污染等预警预报、信息发布机制不断完善。气象观测、雨量水位自动观测、农情调度、地震监测台网、林业灾害监测、环境 空气质量监测等网络体系基本建成,全县灾害信息渠道畅通,应急信息报送快速敏捷,覆盖城乡的预警预报体系在防灾减灾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灾害防御功能得到加强。“十二五”期间,县实施防汛抗旱、农村危房改造、饮水安全、交通道路灾害防治、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等多项重大工程,防灾抗灾救灾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民政公共服务事业、气象现代化及基础设施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人防重点城市(地域)疏散基地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灾害防御功能得到明显加强。
——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及时高效,灾害应对能力明显提升。“十二五”时期,县政府建立了以应急指挥、抢险救援、运输保障、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卫生防疫、恢复重建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受灾群众在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防灾抗灾能力不断增强,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各类保障、补助标准和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全县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灾害应对能力明显提升。
——防灾减灾备战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支撑平台基本形成。“十二五”时期,加强救灾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能力建设,2015年民政部为我县配备一台救灾应急车辆,积极开展协议储备制度,利用专项物资储备和企业储备等,建立健全政府储备为主,社会储备为补充的救灾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应急救助能力有效提升。全面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防灾减灾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已经建成以防灾减灾管理和专业人才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各类灾害应急救援队伍为突击力量,以防灾减灾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防灾减灾队伍。驻地部队、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人防专业队伍和基层灾害信息员在防灾减灾中发挥骨干作用。全县共有灾害信息员近500余人,防灾减灾救灾队伍建设得到有效壮大。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通信广播、互联网等技术在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断深入,社会动员机制稳步推进。“十二五”时期,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深入人心,社会动员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明显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抢险救援、生活救助、生命救治和恢复重建等工作,形成了合力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以每年 “5.12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为平台,积极开展系列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每年汛期前和重要节点开展应急演练。通过宣传教育,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普遍增强。
(二)“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全县防灾减灾救灾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冰雪、病虫害等灾害风险呈现高发态势。同时,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县城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较大压力;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房建筑质量标准普遍不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受灾害影响程度不断加深。此外,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还存在短板,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仍显不足,宣传教育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动员机制和支持政策未能及时跟进,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够。
“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推进,重特大自然灾害风险防范能力需要提升,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建筑物防灾能力需要强化,基层防灾减灾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应急救灾物资储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优化,装备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等需要强力推进。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措施、更大的力度,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全力推动新时期防灾减灾工作快速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防灾减灾决策部署,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提升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进扶贫开发,增强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为建设幸福美好**而努力奋斗。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坚持生命至上,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着力点,以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求为导向,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通过降低灾害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预防为主,综合减灾。坚持应急优先、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工程防御、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减少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
——依法应对,科技支撑。坚持法治思维,严格在法律框架内开展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水平。运用科技应对灾害,有效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科技支撑能力和水平。——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强化政府与社会协同配合,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合力。
——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坚持中央、省和市统筹指导、县就近指挥,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抗灾救灾应急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主体责任。
——军民融合,共建共享。坚持军地协调、需求对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良性互动,在抢运物资、转移群众和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人民军队的中流砥柱作用,发挥民政部门在保障战时难民基本生活的兜底作用。
(三)发展目标
1.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进一步理清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事权和工作责任,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完善,建立健全完善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协调办事机构。到2020年,基本建成满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保障有力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2.规划衔接和协调有效加强。将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土地利用、资源管理、能源供应、城乡建设和扶贫开发等规划中体现防灾减灾的要求。制定实施本级综合防灾减灾规划。3.重大项目设防水平进一步提高。以气象、水利、农业、国土、交通、卫生、林业、地震、人防、电力、通信等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提高重要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灾害设防水平,有效降低学校、医院等设施的损毁程度。
4.灾害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减少。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3%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控制在1.3以内。
5.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自然灾害保险理赔款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明显提高。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和民房普遍达到规定的设防标准。
6.救灾物资储备网络进一步健全。建成“县-乡(镇)”二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新建一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完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救助内容,达到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水平。
7.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显著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统计核查和信息服务能力全面提高。
8.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化,基层防灾减灾演练制度化,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在中小学校、乡镇(街道)建成一批基层防灾减灾科普 教育示范点,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率显著提高,在校学生普及率达到100%。
9.“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不断深化。创建3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个“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
10.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全县防灾减灾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结构趋于合理。各类应急救援、志愿者、心理抚慰队伍进一步壮大,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形成规模。
三、主要任务
(一)提高依法开展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贯彻实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相关法规和《**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推动以相关部门专项法规为骨干、相关应急预案为配套的防灾减灾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灾害防御、应急准备、紧急救援、转移安置、生活救助、医疗救治、恢复重建等过程性制度建设,统筹推进综合防灾减灾和单一灾种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完善自然灾害总体和行业各级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防灾减灾法规制度体系,为防灾减灾提供法治保障。
(二)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相互协同、属地为主”原则,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灾害管理体制机制。加强 各级减灾救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发挥主要灾种防灾抗灾指挥机构防范部署与应急指挥作用。明确灾害管理事权划分,强化政府的主体责任。防灾方面,加强灾害主管部门与地方间协调配合和应急联动,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群测群防机制,健全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风险、灾害损失、救援救助、资源环境、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等综合防灾减灾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共享机制。减灾方面,完善防灾基础设施建设、生活保障安排、物资装备储备等方面的综合投入机制,健全恢复重建资金筹措和应急征用补偿等机制。救灾方面,建立和完善军地协同联动、救援力量调配、物资储运调配等应急联动机制;健全灾后救助、灾害损失评估、恢复重建规划编制与实施等长效机制。
(三)进一步增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能力 加快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农业、林业、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等灾害监测地面站网和防灾减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系统,提高自然灾害早期识别能力。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警及发布系统,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风险信息共享与发布能力,显著提高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推进自然灾害风险隐患与减灾能力普查,深入推进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充分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数据,形成支撑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全要素数据资源体系。推进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应用,完善县、乡镇、社区自 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依托“互联网+”战略,推进三级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报送与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提高政府灾情信息报送与服务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重大灾害应对中的作用,应用大数据理念,建立集采集、共享、服务、查询、应用于一体的面向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善重特大自然灾害损失评估制度和技术方法体系,探索建立重特大自然灾害社会影响评估制度和技术方法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减灾能力的社会化评估机制。
(四)进一步增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能力 加快发展灾害评估、专业救援、应急救助等专业队伍建设,推动建立以人民武装部、武警部队和公安消防等专业救援队伍为突击力量,以地方和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为主要力量,以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力量的灾害应急处置人才队伍体系。加快推进防灾减灾装备更新换代,加强基层应急装备设备的储备、管理和使用,优先为多灾易灾乡镇(街道)配备应急装备;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完善救灾储备模式,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设,提升物资储备调运信息化管理水平。适时调整完善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各级政府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保障体系;统筹做好恢复重建需求评估、重建规划、技术保障、政策支持等工作,让灾区建设得更美好。坚持科学重建、民生优 先,将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摆在突出和优先位置,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和节能节材环保技术,加大恢复重建住房质量监管力度。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有效提升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和水平。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进军民融合,促进减灾救灾产业集聚发展。
(五)进一步增强重大工程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抗台风、生态环境治理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提高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加快河流治理骨干工程建设,继续实施重要中小河流治理,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建设,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工程,重点提升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水平,中小学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标准,提高重大建设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抗灾能力和设防水平。实施交通设施灾害防治工程,提升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抗灾能力;结合扶贫开发、保障房建设、危房改造、灾后恢复重建等,推进实施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提升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推进实施自然灾害隐患点治理和居民搬迁避让工程。
(六)进一步增强科技防灾减灾能力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资源统筹和顶层设计。以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培养为导向,推进监测预警、工程防治、应急救援、恢复重建等灾害风险防范全链条科技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支撑作用。借力科研机构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风险与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遥感、导航定位、移动通信等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风险与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等关键技术研发。
(七)进一步增强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开展社区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编制社区灾害风险图,新建或改扩建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加强社区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加强社区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推进基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综合减灾示范乡镇试点创建工作。推动制定家庭防灾减灾与应急物资储备指南或标准,鼓励和支持以家庭为单元储备灾害应急物品,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能力。强化各级人民政府和领导干部的防灾减灾责任,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灾害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统筹做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等主题活动的宣传教育。加强对在校学生和基层群众的宣传教育,将防灾减灾知识和技术普及内容纳入学前教育、在校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及文明城市(县、乡镇)创建等活动。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设施与平台建设,建设防灾减灾数字图书馆,借助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平台,广泛开 展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减灾中心机构建设,提升减灾救灾能力。
(八)进一步增强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能力
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政策,健全社会力量动员机制和协调机制,建立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平台。加强对社会组织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引导和支持,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组织的作用。加强救灾捐赠管理,健全救灾捐赠需求发布与信息导向机制,完善救灾捐赠款物使用信息公开、使用效果评估和社会监督机制。发挥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农房保险、农业保险政策,探索研究巨灾保险制度和再保险制度。鼓励引导企业投保财产险,提高自身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加快研究和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防灾减灾救灾服务事项,提升灾害治理水平。
(九)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
继续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实施,扩充队伍总量,优化队伍结构,完善队伍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加强抢险救灾队伍建设,定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和技能培训,培育和发展“一专多能、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抢险救灾专业队伍。注重灾害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探索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专业、高层次防灾减灾人才,尝试委托专业机构对管理人员开展自然灾害紧急救援专业培训,提升队伍整体防灾减灾业务能力。加强应急专 家队伍建设,完善专家参与预警、指挥、救援和恢复重建等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咨询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参谋咨询作用。
四、重点工程
相关部门要结合职能,编制本部门、行业、系统重大工程项目。民政系统重点工程如下:
(一)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
加强统筹规划,注重资源整合,加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因地制宜,采取新建、改扩建和代储等方式,进一步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加快县本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提高救灾储备能力;加强对基层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工作的指导,形成覆盖全县科学完备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加强对救灾物资的管理,合理确定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备物资建议品种和数量,全面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拓宽救灾物资储备方式,通过协议储备、依托企业代储、生产能力储备和家庭储备等多种形式,构建多元、完整的救灾物资储备方式。
(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与应急避难场所示范工程 继续开展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提高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评价水平;开展社区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加强应急避灾自救互救演练,按标准配备必要的救助物资和救助装备。推动开展示范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根据人口分布、城市布局、区域特点和灾害特征,建设若干能够覆盖一定范围,具备应急避险、应急指挥和救援功能的大型综合应急避难场所。结合人口和灾害隐患点分布,新建或改扩建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实现对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区、应急物资、人员安置和运行状态等管理与评价,面向社会公众提供避险救援、宣传教育和引导服务。
(三)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与科普工程
将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进专业人才培养和大中小学生防灾减灾科普教育;推动试点新建或改扩建融宣传教育、展览体验、演练实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示范基地;依托“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打造宣传教育平台,组织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和专业性教育培训,注重加强各级领导干部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
(四)农村住房保险工程
发挥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完善农村住房灾害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房保险政策;鼓励各级政府、企业、个人通过购买保险分散风险,充分发挥保险经济补偿优势,逐步提高自然灾害保险赔偿标准;将保险业纳入防灾减灾体系,充分发挥保险业在防灾防损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多部门防灾防损协作机制;政府及相关部门和保险机构探索研究巨灾保险制度和再保险制度,共同建立大灾风险档案,不断提高大灾风险管理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和实施保障机制;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抓好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的落实;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因地制宜,强化实施,确保规划目标完成好,主要任务落实好,重大项目实施好。
(二)强化统筹协调,做好规划衔接
本规划由县减灾救灾委员会统筹协调,通过优化整合各类防灾减灾资源,做好组织协调和实施保障工作。县减灾救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贯彻落实本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有关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要与本规划相协调,提出的重大工程和项目要与本规划相衔接,并认真抓好规划任务的分解落实。
(三)强化资金保障,拓宽投入渠道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统筹发挥好政府资金和市场资金的作用。建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防灾减灾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保障能力,完善防灾减灾经费分担机制,加强防灾减灾资金管理和使用,健全救灾补助项目,规范补助标准。
(四)强化跟踪评估,严格监督检查
县减灾救灾委员会要建立规划实施跟踪评估制度,强化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县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 要加强对规划相关内容落实情况的评估,切实提高规划实施成效。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编写规划实施中期和期末进展情况报告,为政府防灾减灾工作决策做好服务。
2.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 篇二
城市人口集中,经济密集度高,是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的中心。因此,城市的安全度就成为关系整个国计民生的大事。城市主要依靠各种人为工程来维持城市系统各项功能的发挥,一旦受灾,很容易出现连锁灾害或次生灾害,将涉及千百万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不断增强城市防灾减灾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同时地震灾害更为严重。近年来的资料研究表明:地震烈度大于或等于7度的城市占城市总量的45%;许多城市位于沿海、沿江河湖畔,风雨汛情、地质灾害等都对城市构成威胁。同时,我国还存在建设方面的人为灾害,即土木工程质量方面引起的灾害。
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灾害对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所造成的危害及损失愈来愈大。因此,防灾减灾工作在保障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损失,建立有效的防灾减灾模式,是当前必须解决的新课题。我国目前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仍比较脆弱,而且防灾减灾反应速度也慢。近些年来,我国在城市防灾减灾方面,主要重视的是灾害来源的研究,以及重视城市规划与防灾减灾的关系,而对目前城市即有土木工程结构在发生地震时将遭受什么程度的破坏,灾害对人民生命及财产的损害,以及地震的二次灾害等缺乏深人的研究。同时,对即有建筑物的结构健康状况不明,往往出现突发性的灾害事故。我国也将进入信息化的社会,但城市防灾减灾系统的信息化程度却比较落后,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的大、中城市将进入信息化时代,因此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尤其地震发生时使震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任务,也是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 城市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的主要内容
土木工程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土木工程及基础设施占的比重最大,犹如人体中的动脉、神经、消化呼吸等系统对人类生命的重要性一样,故称为城市的生命线。当突发灾害发生时,土木工程是对人民生命与财产构成最大灾害的领域。房屋建筑是人们居住与抵御自然灾害的构筑物,当自然灾害发生时,它又是造成灾害的直接构筑物;道路桥梁是方便人们交通的构筑物,当灾害破坏了道路桥梁时,这些构筑物又阻碍了交通的便捷;而城市的水、电、气管网更是自然灾害发生时备受关注的生命线。因此,土木工程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点领域。
总体与项目的规划、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的防护与加固。土木工程的防火与抗震则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点,由于地震灾害的突发性与危害性,因此,抗震防灾减灾更是首要任务。近年来,国家在城市土木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方面极为重视,开展了不少的科学研究,例如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一2001) 就对各类建筑物的抗震设计作了较具体的规定。我国目前建筑抗震设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尽管如此,由于抗震设计水准的要求不仅与国家的科研水平有关,还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因此,我国城市土木工程的抗震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
在土木工程领域,由于现行的规范是适用于规范颁布后的新建建筑,而我国现行规范颁布前建设的建筑物占绝大多数,其抗震设计要求与现行规范的水准有一定的差距。同时,现行规范也不可能涵盖所有的结构形式,尤其新结构形式,例如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用中就存在很多这类问题。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无需预留孔道、无需灌浆,因此施工方便,近二十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也对这种新结构的抗震性能缺乏全面的研究。目前仅从感观上认为:由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体没有粘结在一起,因此其延性不好,抗震性能也就差。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一2001) 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在预应力强度比与混合配筋作了规定,同时要求:抗震设计时,框架的后张预应力构件宜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筋。规范的这些规定是在缺乏充分的科学研究依据情况下暂作规定的。但我国已建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数量已经很多,而且由于建筑市场的需求,目前还正在建造。因此,对诸如此类建筑的防灾减灾问题必须建立结构的信息档案,做出其防灾减灾的防护与加固预备方案。同样在城市桥梁建筑方面也存在这类问题,早期建造的桥梁为数不少,由于建造时标准较低,又年久失修,其结构健康状况不明,存在极大灾害隐患。
几十年来,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的科学研究开展了不少,但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结构抗灾方面,尤其是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方面,而对于既有结构的受灾隐患,以及其灾害发生时的结构产生的二次灾害等问题研究极少。这主要是缺乏对既有结构的防灾减灾性能研究,更重要的是对既有结构没有建立结构档案,没有建立既有结构的防灾预案。建立结构档案和建立既有结构的防灾预案就相当于为工程结构建立“工程医院”,这在信息时代的二十一世纪已经是成为有可能和必要的。
3. 城市土木工程防灾减灾信息系统的构建
在信息时代,城市土木工程的防灾减灾结合电子信息技术已成为一个重要手段。当前随着信息化的高度发展,发达国家的重要城市都在构建城市防灾减灾信息系统,并且城市防灾减灾信息系统在灾害发生时所起的作用也被充分地显示。例如,日本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但日本从历史的频发地震中总结经验,目前已构建了较先进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使得每遇自然灾害,尤其地震灾害时,逐步使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今年5月21日阿尔及利亚发生里氏6.7级地震,相隔仅几天5月26日日本发生里氏7级地震,两次地震日本的震级更大但日本没有人员死亡,财产损失也少,而阿尔及利亚则损失惨重,人员死亡3000余人。这要归功于日本防灾减灾的国家措施,日本现已开发出“地震受灾早期评价系统”,这个系统储存了4级以上地震的灾难资料。一旦发生大地震时,该系统能预报出受灾规模,以便政府迅速采取救援措施。这充分说明城市防灾减灾信息系统对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的新世纪,城市土木工程的防灾减灾不仅要进行结构抗灾性能的研究,还要构建城市土木工程的防灾减灾电子信息系统,只有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目前也具备了构建城市土木工程的防灾减灾信息系统的条件。城市土木工程的防灾减灾信息系统则存储城市主要土木工程结构的信息,并针对土木工程遭受地震、火灾、风灾时,其受灾的预测,受灾后的修复加固,以及应急措施,以使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城市土木工程防灾减灾信息系统的构建主要包含三个子系统:城市桥梁工程信息子系统、城市重要建筑结构信息子系统和城市水、电、气管网信息子系统。构建城市土木工程防灾减灾信息系统首先要将城市既有主要建筑的结构电子信息化,构建标识有主要建筑的城市电子地图,点击标识的建筑,就可了解该建筑的结构特性、检测的历史记录、是否存在结构隐患、偶遇灾害时的可能破坏程度,以及应急与加固措施。因此,结构信息系统实际上是结构设计、施工、检测、科研结果以及结构加固方案等的综合数据库,根据不同的用途,调用数据库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它是土木结构特性研究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构建城市土木工程防灾减灾信息系统主要包括:
l) 构建标识有主要建筑的城市电子地图。
2) 形成有标识建筑物的结构主要信息的数据库。
3) 对主要的既有建筑物进行结构性能评价,评定结构在服役期是否存在使用上的缺陷,对必要的建筑进行现场检测、评定。
4) 对既有建筑进行抗震特性评定,并预估受灾时的破坏程度,以及产生的二次灾害的程度。
5) 对主要建筑作出预先的受灾加固方案,并为政府适时提出抗灾的咨询建议。
城市水、电、气管网是城市的生命线,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一旦这些管网遭受破坏,将对人民的生活构成严重威胁,同时将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要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城市水、电、气管网也是城市土木工程防灾减灾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城市土木工程防灾减灾信息系统后,对城市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状况有了明确的记录,对这些结构的维护、提高承载标准等都有明确的措施与工程技术建议,因此,对工程的改造与加固也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信息系统的管网信息对城市的建设与改造都将提供准确的位置、线路走向等信息,将避免建设中不必要的破坏。
4. 结语
3.构建完善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篇三
一、兰考县防灾减灾体系现状
在兰考县现行的政府架构中,与防灾减灾管理体系相关的直接机构包括三大类十个部门:全权负责灾害管理事务的政府办公室;负责灾害监测预报等预警和管制任务的有民防局(人民防空办公室),科技局下属的地震办公室,气象局、河务局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抢险救灾等灾害防控任务的有消防大队和公安局;负责灾后救助等安置工作的有民政局和卫生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虽然兰考县的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面对日趋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兰考县的防灾减灾能力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防灾减灾工作管理体制、协调机制和投入机制不健全;二是由于负责管理的部门多,造成职能分散,资源不能共享,责任落实和监督考核亟待完善;三是监测基础条件差,监测能力不强,群测群防的网络平台亟待健全;四是由于缺乏相应的防灾减灾综合规划,部分城区的防灾减灾设施不能满足要求,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能力明显不足;五是应急救援体系尚不完备,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滞后,应急救援能力亟待提高;六是宣传教育活动少且形式单一,防灾减灾知识宣传不够深入,亟待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三、综合规划防灾减灾体系
(一)综合防灾减灾的组织体系
在开展防灾减灾的工作中(图1),综合防灾减灾的组织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走访,为便于防灾减灾工作的管理和协调,市县一级一般都由政府部门设立专门负责防灾减灾工作的机构,以提高政府部门对突发灾害的应对能力。目前,虽然兰考县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防灾组织体系,搭建了综合防灾组织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是由于体系不够完善,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与不足,需要对原有的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尽快建成科学的综合防灾减灾组织体系。
针对兰考县现行的综合防灾减灾组织体系,一是设立兰考县综合防灾管理委员会,由县长、主管副县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防灾减灾专家,共同负责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二是设立兰考县应急指挥中心,中心下设管理防灾指挥部、应急处置指挥部、恢复重建指挥部,作为综合防灾减灾委员会的直属机构与具体组织实施机构,全面负责综合防灾减灾工作;三是防灾指挥部主要负责各种灾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当综合灾害监测网监测到灾害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将灾害信息及时传输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发布预警信息;四是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设综合灾害应急联动中心,作为全县应急处置工作的总体调动与协调中心。当灾害发生时,全县各相关部门有责任和义务,配合应急联动中心的应急救援工作。应急联动中心应急信息发布通知、人员疏散管理、联合指挥协调、救灾资源调度分配、灾害信息动态采集,统一进行高效、联动的紧急救援工作;五是恢复重建指挥部负责灾害损失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维持秩序短期恢复、救灾设备物资管理、灾民救助安置管理、灾害补助损失赔偿,统一组织实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六是各乡镇、街道和有条件的村(社区)应根据灾情,建立综合防灾减灾领导组织体系,形成上下贯通、统一指挥、统一调动的高效联动的灾害管理组织体系。
(二)综合防灾运行机制
1.定期进行“拉网式”隐患排查(图2)。当某一地区发生灾害时,应及时对受灾影响的区域进行“拉网式”隐患排查,力争最大程度降低灾害隐患漏查率,同时对排查到的灾害隐患进行实时监测,将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比如,气象部门可以直接将暴雨信息传递给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
2.相关部门应联合对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和链性分析,对灾害隐患进行防治。当隐患勘察、灾害监测过程中发现灾害险情或者灾害已经发生时,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要立即通知、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救援救助和恢复重建。防灾减灾信息应及时输入综合灾害信息数据库,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运行,提供基础数据。
(三)灾后恢复重建体系
恢复重建指挥部(图3)应全面协调交通、城建、卫生、水利、电力、燃气、电信、环保等相关部门,进行生命线系统恢复、防治疫病、防治环境污染等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广泛争取社会救助和政府救助,对灾民进行转移与安置,对救援物资进行统一监管,切实将救援物资发放给灾民。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灾民的心理救助与司法救助,通过建立完善的心理救助体系,加大对灾民的心理救助力度,使灾民早日走出灾害造成的心理阴影。恢复重建指挥部要依据灾害调查评估小组提交的报告,对灾区恢复重建能力、可利用资源、征用物资等进行科学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恢复重建方案和补偿标准,及时有效地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和物资补偿等工作。恢复重建指挥部要及时成立灾害调查小组,负责对灾区恢复重建的能力、恢复重建可利用的资源、征用重建物资等进行调查评估,为制定恢复重建方案提供依据。在恢复重建的工作中,指挥部要加大对资金和建设工程的使用和质量监管。同时,恢复重建指挥部还要对灾害成因、性质、损失等进行详细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并给出预案改进和相关责任追究建议,之后将调查报告递交县综合防灾委员会,通报相关部门和个人,并将灾害信息纳入综合灾害信息数据库。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及时跟进,对灾害调查评估过程中的瞒报、漏报予以严处。
(四)应急预案体系
一是要将综合防灾作为关键内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防灾专项规划(图4),重点是基于灾害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和环境灾害,进行综合有效的防御。二是以综合防灾规划为基准,制定灾害防治规划体系(总体防治规划-专项防治规划-现场防治规划);应急预案体系(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保障应急预案-现场应急预案、现场保障预案);恢复重建方案体系(总体方案-专项方案-现场实施方案)等。三是所有的企事业单位和高危行业,应根据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的专项规划,参照政府一级的防治规划、应急预案和恢复方案,制定适合本单位和本行业的灾害防治-应急-恢复方案。
四、制定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政策建议
第一,建立完善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控制技术指标体系,用以制定或修订城市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规划,指导城市防灾减灾与安全建设和管理。
第二,强化和完善城市防灾减灾的管理体系,打破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建立有效应对城市各种灾害,包括检测、防御、救援和恢复重建的统一指挥、协调配合、应急联动的城市防灾减灾管理运行体系。
第三,完善城市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规划体系。在分项防灾减灾要求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通道、应急避难场所、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生命线工程,对危险品设施选址和建设用地的防灾适宜性提出总体要求。
第四,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分区规划、详细规划,针对城市重要城区、社区、大型厂矿区,制定防灾减灾规划设计并提出规划管理要求,形成从城市到社区的防灾规划系统,并将防灾减灾规划系统纳入城市规划一并实施。
4.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 篇四
相关素材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通过上述的分析和定义可提出GIS的如下基本概念:
1、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它又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如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数据处理和分析子系统、图像处理子系统、数据产品输出子系统等,这些子系统的优劣、结构直接影响着GIS的硬件平台、功能、效率、数据处理的方式和产品输出的类型。
2、GIS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即点、线、面、体这类有三维要素的地理实体。空间数据的最根本特点是每一个数据都按统一的地理坐标进行编码,实现对其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描述、这是GIS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系统的根本标志,也是其技术难点之所在。
3、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数据综合、模拟与分析评价能力,可以得到常规方法或普通信息系统难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实现地理空间过程演化的模拟和预测。
4、GIS与测绘学和地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地测量、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为GIS中的空间实体提供各种不同比例尺和精度的定位数;电子速测仪、GPS全球定位技术、解析或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等现代测绘技术的使用,可直接、快速和自动地获取空间目标的数字信息产品,为GIS提供丰富和更为实时的信息源,并促使GIS向更高层次发展。地理学是GIS的理论依托。有的学者断言,“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第二次革命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如果说GIS的兴起和发展是地理科学信息革命的一把钥匙,那么,信息地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将是打开地理科学信息革命的一扇大门,必将为地理科学的发展和提高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GIS被誉为地学的第三代语言——用数字形式来描述空间实体。
遥感
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本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遥感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它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也就是利用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物上的遥感器收集地面数据资料,并从中获取信息,经记录、传送、分析和判读来识别地物。
遥感技术主要特点:
1、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遥感用航摄飞机飞行高度为10km左右,陆地卫星的卫星轨道高度达910km左右,从而,可及时获取大范围的信息。
2、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从而能及时获取所经地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最新资料,以便更新原有资料,或根据新旧资料变化进行动态监测,这是人工实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无法比拟的。
3、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类难以到达,如沙漠、沼泽、高山峻岭等。采用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的遥感技术,特别是航天遥感可方便及时地获取各种宝贵资料。
4、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根据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和遥感仪器来获取信息。例如可采用可见光探测物体,也可采用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探测物体。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还可获取地物内部信息。例如,地面深层、水的下层,冰层下的水体,沙漠下面的地物特性等,微波波段还可以全天候的工作。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le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结合卫星及通讯发展的技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美国从本世纪70 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 余年,耗资200 亿美元,于1994 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经过近十年我国测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特点,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测量、工程变形测量、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空间部分—GPS星座(GPS星座是由24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其中21颗是工作卫星,3颗是备份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 信号接收机。
1、空间部分
GPS的空间部分是由24 颗工作卫星组成,它位于距地表20 200km的上空,均匀分布在6 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4 颗),轨道倾角为55°。此外,还有4 颗有源备份卫星在轨运行。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4 颗以上的卫星,并能保持良好定位解算精度的几何图象。这就提供了在时间上连续的全球导航能力。GPS 卫星产生两组电码, 一组称为C/ A 码(Coarse/ Acquisition Code11023MHz);一组称为P 码(Procise Code 10123MHz),P 码因频率较高,不易受干扰,定位精度高,因此受美国军方管制,并设有密码,一般民间无法解读,主要为美国军方服务。C/ A 码人为采取措施而刻意降低精度后,主要开放给民间使用。
2、地面控制部分
地面控制部分由一个主控站,5 个全球监测站和3 个地面控制站组成。监测站均配装有精密的铯钟和能够连续测量到所有可见卫星的接受机。监测站将取得的卫星观测数据,包括电离层和气象数据,经过初步处理后,传送到主控站。主控站从各监测站收集跟踪数据,计算出卫星的轨道和时钟参数,然后将结果送到3 个地面控制站。地面控制站在每颗卫星运行至上空时,把这些导航数据及主控站指令注入到卫星。这种注入对每颗GPS 卫星每天一次,并在卫星离开注入站作用范围之前进行最后的注入。如果某地面站发生故障,那么在卫星中预存的导航信息还可用一段时间,但导航精度会逐渐降低。对于导航定位来说,GPS卫星是一动态已知点。星的位置是依据卫星发射的星历—描述卫星运动及其轨道的 的参数算得的。每颗GPS卫星所播发的星历,是由地面监控系统提供的。卫星上的各种设备是否正常 工作,以及卫星是否一直沿着预定轨道运行,都要由地面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地面监控系统 另一重要作用是保持各颗卫星处于同一时间标准—GPS时间系统。这就需要地面站监测各颗卫星的时间,求出钟差。然后由地面注入站发给卫星,卫星再由导航电文发给用户设备。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
3、用户设备部分
用户设备部分即GPS 信号接收机。其主要功能是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当接收机捕获到跟踪的卫星信号后,即可测量出接收天线至卫星的伪距离和距离的变化率,解调出卫星轨道参数等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接收机中的微处理计算机就可按定位解算方法进行定位计算,计算出用户所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高度、速度、时间等信息。接收机硬件和机内软件以及GPS 数据的后处理软件包构成完整的GPS 用户设备。GPS 接收机的结构分为天线单元和接收单元两部分。接收机一般采用机内和机外两种直流电源。设置机内电源的目的在于更换外电源时不中断连续观测。在用机外电源时机内电池自动充电。关机后,机内电池为RAM存储器供电,以防止数据丢失。目前各种类型的接受机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便于野外观测使用。
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六大特点:第一,全天候,不受任何天气的影响;第二,全球覆盖(高达98%);第三,七维定点定速定时高精度;第四,快速、省时、高效率;第五,应用广泛、多功能;第六,可移动定位。
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活动诸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使普通百姓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所想了解的有关地球的信息,其特点是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实现多分辨率、三维对地球的描述,即“虚拟地球”。通俗地讲,就是用数字的方法将地球、地球上的活动及整个地球环境的时空变化装入电脑中,实现在网络上的流通,并使之最大限度地为人类的生存、可持续发展和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服务。
5.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 篇五
今年5月12日是全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提高全县广大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广泛普及各类灾害预防基本知识,我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在5月4日接到市教育局通知后,我局立即召开了由各学区(校)一把手和安全校长参加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动员会,并下发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第六个“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宣传周、防灾减灾月活动和做好<河北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宣传贯彻与应急管理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以人为本,本着对学校安全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作为学校安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力争使安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在认真总结去年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的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把学校安全教育推向新的高潮,并把这一主题活动贯穿于全年学校安全工作的始终。
二、周密计划,认真落实。
为确保安全教育活动顺利开展,一是我局把教育部《中小学-1-
6.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 篇六
与系列活动方案
各县(市、区)地震办公室、教育局、气象局、科协、xx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台商投资区教育文体旅游局、市直各中小学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XX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增强我市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及面对灾害时的自救互救技能,经研究,决定举办“5·12”防灾减灾日“科学防灾减灾,你我共参与”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xx市地震局、xx市教育局、xx市气象局、xx市科学技术协会
2、承办单位:xx市科技馆、xx市气象学会、xx市地震办公室
二、活动时间
XX年4月30日-XX年6月10日
三、活动地点
xx市科技馆、xx市气象台、xx市地震科普体验馆
四、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xx市科技馆活动
内容:
1、参观地震科学专题展厅,体验地震模拟振动平台;
2、参观“环保”、“生命与健康”等展厅,体验科
学互动项目;
3、观看防震减灾科普电影;
4、参观“防灾减灾”系列图片展。
时间:XX年4月30日-XX年6月1日。周二至周五期间请参观单位提前预约。
联系方式:洪xx
(二)xx市气象台活动
内容:参观气象台,了解气象灾害防御知识。
时间:XX年5月7日上午9:00-12:00。请参观单位提前预约。
联系方式:陈xx
(三)xx市地震科普体验馆活动
内容:参观地震科普体验馆,体验地震灾害防御互动项目。
时间:XX年5月3日--XX年5月6日。请参观单位提前预约。
联系方式:李xx
(四)观后感征文活动
参加以上活动的各中小学校,可组织学生开展观后感征文活动。
具体要求:
1、以“防灾减灾”为主题,字数1000字左右,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2、截稿时间:XX年6月10日;
3、报送方式:请各中小学校自行组织对作文进行初选,在此基础上,每校推荐作文数量不多于5篇。作文需在题目下标注作者姓名及所在学校、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请各学校将推荐作文集中以电子文档格式发送到xx市地震局邮箱xx。
4、评比表彰:主办单位将对上报的作文进行审定,作文内容符合活动要求的,给予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特别优秀的作文,将推荐到“平安中国”网站上刊登展示,刊登情况将在xx市科技馆网站主页公布。
5、颁奖及证书领取
颁奖及证书领取时间暂定XX年6月30日,具体情况请关注xx市科技馆网页或微信公众平台。
联系方式:洪xx
xx市教育局
xx市地震局
xx市气象局
xx市科学技术协会
XX年4月28日
xx市地震局
【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推荐阅读:
社区防灾减灾综合应急预案11-06
防灾减灾职责09-10
防灾减灾作文10-04
202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个人感想_全国防灾减灾日学习心得09-07
防灾减灾安全简报09-07
防灾减灾工作方案09-29
防汛防灾减灾小组11-12
“防灾减灾日”宣传标语07-03
社区防灾减灾汇报材料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