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习惯的养成

2024-06-28

文明习惯的养成(共12篇)

1.文明习惯的养成 篇一

养成文明习惯 做文明学生

(11.3)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题目是《养成文明习惯 做文明学生》。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推崇的行为。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细节构成的,通过学校的一些细节,我发现文明离我们学校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养成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仍有一些不文明行为。例如: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看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垃圾,这些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生的打扫,扔了有何妨。又如:有的同学在教室走廊上,走路推推搡搡,有的同学恶意破坏门窗,损毁公物。他们总认为,这些公物又不是我家的,坏了又有什么关系?

可是,同学们,你们在做一件事时,是否应该考虑到结果!当你将零食袋乱扔乱丢,给值日生带去了多大的麻烦,当你将不易腐蚀的物品扔进厕所时,厕所被堵塞后,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多大的不便,看着同伴们绕几层楼打水,上厕所,你们难道没有罪恶感吗?当你用蛮力踢坏门时,又有没有想过财物失窃怎么办?当你恶意损毁水龙头时,是否想过,如若两天没有水,会怎么样? 同学们,学校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集体之中,集体大厦的建设,靠每一个成员添砖加瓦,而不是蓄意抹黑。同学们,请将文明放在心里,时刻与文明交谈。从今天开始,管住你的手,管住你的脚,让自己的举手投足之间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做一个文明的学生,让校园处处开满文明之花!

2.文明习惯的养成 篇二

一、提高认识,形成共识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成才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必须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行为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另外还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辨别能力,并通过与优秀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从而和自己进行对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别人,以及自己成绩不如他人的原因,让学生形成共识,从而取长补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 家庭、学校、社会、学生四位一体,齐抓共管。(1)加强教师身教。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教师一直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小学生会有意识地将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起了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但要用真心去激励学生,而且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熏陶和教育。(2)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的育人作用。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校中已经接受了教师正确的引导,可是一回到家中又受到家长不良习惯的影响,而失去了行为习惯是非判断的标准。因此,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多种渠道,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各方面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帮助家长提高育人意识和能力,使学校文明礼仪教育与家庭文明礼仪教育同步进行。

2. 注重反复,强化训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文明礼仪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同时,设计一些简单、易行、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通过努力,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3. 依学龄段分层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要根据不同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重点地分层次进行。如,一二年级学生可通过儿歌、讲故事等形式,了解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规范,让学生在公共场所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倒垃圾脏物,不在墙壁、桌面乱刻乱画,保持地面、黑板、桌凳、窗台的洁净。中年级通过编故事、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知识竞赛、达标等形式强化常规制度。高年级通过出黑板报、演讲会等巩固常规文明礼仪制度。

4. 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模仿性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文明礼仪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要树立学生身边的典型,从身边的人学起,发挥榜样的作用。教师要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以庄重大方、和蔼可亲的仪表,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作出示范。同时,充分利用学生中的典型事例,给孩子树立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他们,为他们指点方向和迷津。

5. 防微杜渐。敏锐地发现儿童不良行为的苗头,及时教育、及时矫正,遏制不良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形成。要从“早”从“小”抓起。从“早”抓起,即要注意孩子的第一次,如第一次说谎、第一次骂人、第一次不做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家长在孩子第一次发生错误时不能及时发现、纠正,待到孩子已经形成固定习惯再改正,难度就会增大。从“小”抓起,就是从小事抓起。要不放过学生的任何一个不良行为,及时教育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防止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形成制度,互相督促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意志力不坚强,不能长久坚持,难免会为一时的贪玩而忘了自己许下的“承诺”,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还在于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管理制度,随时督促学生、提醒学生。如,安排学习委员定期检查各组学生的作业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同学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不工整的现象,要及时与其他同学交换意见;学习组长要随时督促该组的同学按时完成作业,并检查作业中是否有抄袭现象、是否工整、是否认真,发现某同学作业中错误严重时,要及时给予辅导或寻求学习委员和老师的帮助。这样,同学之间相互督促,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使班上的学习委员和学习组长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充分的利用,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文明习惯的养成 篇三

关键词:中职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06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042

道德教育包括的范畴十分广泛,笔者将就中职学校如何进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中职学生文明行为现状

当前社会中存在着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等不良价值观,中职学生在这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下,也受到了影响,比如学生遇到教师不理不睬、为同学起外号、课间大声喧哗、大爆粗口、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上课迟到早退、随便出入教师办公室、抽烟喝酒、谈恋爱……诸如此类,数不胜数。因此,加强中职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十分重要。

二、中职学生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信息时代高效快捷,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信息的良莠不齐也会令人堪忧:电视电影里,古惑仔满口粗话、舞刀弄枪;杂志小说里,青年男女你情我愿,死去活来,旁若无人;网络游戏里举止粗俗、讲打讲杀……这些给学生展示的都是消极颓废的东西。

(二)家庭原因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显示出“倒三角”结构:学生在家中倍受宠爱,以自我为中心,说一不二,形成自私、任性的自我倾向。另外有些家长在外打工、经商,且离异的比例高,学生又正处在成长教育的关键时期,家长把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教师,这种状况令人担忧。

(三)学校原因

应试教育重学习成绩,轻礼貌行为的养成,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从家长、教师到社会,都把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选拔的依据。多数学校存在重“知”轻“行”现象,没有把“行”放在首位,往往是强调得多,做得少,缺少监管力度。有个别教师思想萎靡,职业倦怠,表率作用不突出,给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

(四)自身原因

学生文明礼仪缺乏还与学生心理素质脆弱、自控能力差有关。如自我意识过强,人际关系紧张,性格孤僻怪异,个性张扬,缺乏对文明礼貌重要性的充分认识等。

三、中职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由上述原因分析可知,中职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得以完成。

(一)树立全体教师的德育理念

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仅仅通过德育课程、德育处、团委和班主任来进行是不够的,要建立以书记校长为核心,德育处、团委、学生会、班主任为骨干,任课教师和学校其他人员都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集体,形成一个以德育学科教学为主,各种活动为辅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工作渠道,全校上下,齐抓共管。

(二)发挥全体教师的表率作用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文明礼仪。“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以身作则是教师恒久不变的主题。要想让学生养成文明习惯,就要从教师做起,不管校内校外,不管课上课下,不管人前人后,都要语言文明,行为文明,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做到言传身教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模仿训练中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然后通过启发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发挥教师的最大作用。

(三)强化学生文明行为意识

学校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将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体现在学校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校要根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环境是一种教育资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调动人的情绪,达到“不言而教”的良好效果。因此在校园内,应大力宣传文明礼仪,如通过墙报、挂图、黑板报、宣传橱窗、标语口号、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络等传播文明礼仪知识,反对一切不文明礼貌行为的现象。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对学生关注的文明礼仪问题,对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失礼言行,对社会上一些不文明行为现象,要组织召开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文艺演出等形式,抓住重要节日、重大活动等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活动,让学生多样化、多角度地接受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加强文明行为修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形成良好的充满文明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这种实践使文明行为教育与学生走得更近。

(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合力

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项牵涉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个人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有赖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共同努力。家长的教育是其他方法所不能替代的,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家中注意保持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营造文明的家庭氛围,让学生在家庭的和谐环境熏陶下成长为懂礼仪的人。教师应定期向家长宣传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动态,寻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同步。为了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特别是对娱乐场所和相关媒体的各种暴力、色情、低俗内容严格把关,推进社会环境净化进程,从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合力。

4.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主题班会 篇四

教学目标:

一、通过养成教育,使学生懂得遵守社会规范和礼仪道德,建立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的重要性。

二、深刻理解养成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三、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做文明守纪,健康向上的职高生。教学准备:

每班事先准备由政教处印发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弟子规》各一份,学生课前熟记,以备检查。教学进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首先我想给大家讲两个故事,曾经看过一则报道:一名职高生前去应聘,在应聘的队伍中,大部分都是大专生,本科生,还有硕士生,面对这些高学历的竞争者,这名职高生的成功率几乎为零,然而结果大大出乎人的意料,这名职高生成了唯一的一名应聘者,因为只有他进门时随手拣起了应聘现场里无人问津的一张纸屑,正是这种不经意的一拣,让招聘者看到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于是他获得了这份工作。

又看到有多家报纸报道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就业屡遭碰壁的原因,这位留学生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且学业非常优秀,但就业却屡屡碰壁,原因是他在美国学习期间曾有三次乘车逃票的记录,用人单位认为连坐公共汽车都想逃票的人,能交给他什么重任呢?

以上故事,无不给人以启迪,让人深思,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显而易见的小事,但往往一些不为人注意的细节中流露了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态度和人品的高低。

我国有句古语:没有规距,不成方圆;英国也有句谚语: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它们都说明了是否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前途甚至一生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而青少年正处在各个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成型时期,许多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的确立,都有赖于青少年时期的培养和训练。而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害健康的个人嗜好的出现,往往也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的,所以青少年在这一时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师请一生上台背诵(或朗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弟子规》。

三、举养成教育典型案例,促学生思想意识转变

1、正面案例,边举例边剖析

中国这个泱泱大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一直被称为“礼仪之邦”,勤劳善良、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古至今,从伟大之人到平凡之人这方面的事倒不胜枚举。古有尧舜禹禅让,张良拜师,程门立雪;今有毛泽东、周恩来等知礼谦让„„

案例一:敬爱的周总理虽日理万机,终日为国事操劳,但仍把自己看成是普通的群众。去照像馆照像,去理发室理发,都按次序排队,从不搞特殊。一次,他去一家照像馆照像,里面排队的人很多,当周总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照像的人们顿时沸腾了,马上请周总理先照,周总理诚恳地对大家说:“我是你们当中普通的一员,怎能搞特殊呢?还是按顺序来吧。”就这样,他一直排队等到轮到他时才照像。周总理不仅为国事呕心沥血,在小事也严格要求自己,堪为楷模,这正是他深受人民爱戴的原因。

不仅是伟人,就是大多普通的人也具有这种的良好行为习惯。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程度的加深,人们的首先素质日益提高。

礼貌用语挂在嘴边,文明行为随处可见。

案例二:我们学校里的文明习惯也存在于多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下面举一个例子:前不久,在食堂发生了这样感人的一幕:一位高二男生打饭时不小心碰到了刚打完饭的一名高一男生,致使这个高一学生刚刚打好的饭菜泼撒了一地。高二男生连忙说:“对不起,是我不小心。我来帮你打饭吧!”说着拣起了掉在地上的饭缸,这名高一男生正准备责怪这名高二学生,但他的话却让该生感动了,就说:“没关系,你又不是故意的,还是我自己打吧。”两人互相礼让起来。这一看起来非常平凡普通的小事却给在场的师生以强烈震撼。是啊,如果同学之间以诚相待,文明礼让,哪有解决不了的事?快乐也将常伴在我们周围。

案例三:我们再看看国外一些人们表现出来的素质。中国的一位官员去瑞士参加会议。有一次去上厕所,看到了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在满头大汗地弄抽水马桶,弄了很长时间都弄不出水来,但他并没有放弃,中国的这位官员见后非常感动,于是上前帮他弄好了,后来在询问后才得知,原来这个孩子觉得上厕所不冲水是犯了规则,是不文明的一种表现。这个事情让这位官员很感慨:从一个孩子身上可以看出瑞士国家的国民素质是很高的。

2、反面事例,边举例与剖析

案例一:前不久,我校老师在公交车上目睹了不和谐的一幕:因为载人太多,车内比较拥挤,一个男青年不小心碰到了身后一个女青年,男青年并没有说对不起,而女青年也不依不饶,破口大骂。于是他们在公交车上大打了一场“口水仗”,脏话连篇,吐沫飞溅,人们看着这两个穿着时尚的年轻人,不禁摇头叹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素质已到了令人担心的程度。

案例二:去年,沿海某企业来我校招聘工人,这是一家台资企业,实力雄厚,工人的工资待遇较高。但对工人招聘条件要求很严。在招聘会上,我校某机电班有一名男生各项条件均符合要求,回答提问也令招聘人员非常满意,当该生在名册上签名时,招聘人员却突然发现了他手指上戴了一枚戒指,于是招聘方在通过招聘的名单上断然划去了该生的名字。该生并不理解为什么招聘失败,后来有人告诉他,招聘方是因他戴了戒指,不符合学生身份才拒绝接收他。这一即将成功的应聘也因这微小的细节而功亏一篑。

这两个事例告诉我们不能随意翻看别人的东西,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和举止,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希望我们能吸取教训,不要因为自己的随意影响了一生的前程,请记住一句话:小小的行为习惯,将影响你的一生。

四、总结:

1、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塑料袋,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巨人,行动的矮子”么?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不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没有接受学校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文明礼仪,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一言一行上下功夫,告别不文明的行为习惯。

2、同学们:良好的习惯影响你的一生,如果播种行为,收获的是习惯,播种习惯,收获的是性格,那么播种性格,收获的将是人生。为了克服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1)课堂有纪律,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不顶撞老师。(2)课间有秩序,不喧哗打闹。(3)语言有礼貌,不讲脏话,语气和蔼。(4)穿戴要得体,不盲目追求时尚。

(5)讲究卫生,不乱抛乱扔,不乱涂乱画,保持校园整洁。(6)勤俭节约,不浪费水电资源,发扬刻苦耐劳的精神。(7)不抽烟,不喝酒,不骂人,不打架。

(8)不与社会不良分子来往,不上网,不打游戏机。

3、同学们,让我们以实际行为点燃好习惯的心灵之灯吧!今天我们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我们认识到了不仅在社会上更是在学校里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一个行为规范的学生,我们相信好的习惯,行为规范标准会让我们终身受益。

最后,以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班会:

5.文明礼仪习惯养成 篇五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要讲的是: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精彩人生。有句格言: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单靠学科成绩来显现,行为习惯更是最直观的表现。习惯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那种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人,以及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一个人良好的习惯。”哪些习惯呢?上课认真听讲、课后独立完成作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四个基本的习惯就能决定孩子学习好。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学校任何工作,处处讲习惯,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培养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曾经有人说过:一个人学习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则是危险品。可见,文明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简单的说,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请每一同学先管住自己的口,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不吸烟,不喝酒;管住我们自己的手,不乱扔杂物、乱倒污水,不乱涂乱画,不损害公物,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腿,不践踏花草,不乱穿马路闯红灯。从你们每天的起床、上下楼梯、上课、集会、值日、进出校门等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争做文明小学生。

在此,我也希望各班班主任高度重视养成教育工作,教育督促学生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尽最大努力去除不良习气,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争创文明班级。同学们,文明行为习惯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学识都重要。文明礼貌地处事待人,是我们每个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俗话说“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因此,我们一定要养成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而培养习惯重在一个月,关键在头三天,它就像一根缆绳,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所以,让我们从现在的点点滴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服饰、礼仪、举止谈吐、学习、社交等各方面,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严格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自觉自律,促使自己的文明习惯养成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争做文明小学生;自觉维护我们学校的形象,让文明之花开遍我们整个校园。

我们要认真践行“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在日常学习、生活、做事中,践行生活、行为和学习等良好习惯。把我校发展成:学生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名校!!谢谢大家。

卫生水池专人打扫,班主任在教导处集合张双虎

6.文明习惯的养成 篇六

各位同学们下午好!二(11)班《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主题班会现在开始!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是学生思想道德走向成熟的标志,为了配合好宿迁市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我们学校要形成“以讲卫生为荣,以不讲卫生为耻”的氛围,营造清洁、卫生、健康的校园环境,那什么才是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呢?

(请同学们自由发言)学生答略.......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此次班会的指导思想是,旨在保障学生能在一个优美、洁净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健康地生活,使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爱护校园环境的意识,把学校营造成大家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生活的乐园。我们应该怎样去完善自己呢 ?

为了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到,清洁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生活的重要影响。我们学校将继续开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活动,本周将开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弯腰捡拾精神。

有一种行为叫做“弯弯腰”,有一种品德叫做“高尚”。这句名言很好的诠释了一个人基本素质。

“伸伸手,弯弯腰,果皮纸屑不见了。你来捡,我来拾,菁菁校园多美好。”建设清洁校园、美好校园,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大家都知道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性格。本周我们将通过“弯弯腰 清洁校园”活动,来培养我们的养成教育,下面是一些乱扔事例所受到的惩罚。

具体事例:

乱丢垃圾遭遇审判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如果发现有人乱丢垃圾,很可能就有法官立即对他进行开庭审判。这可不是开玩笑。按照印度最高法院的命令,从2003年6月27日起,新德里的法院会派出流动法庭治理城市,目标就是那些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的人。目前,最高法院已经派出21名地方法官,和警察一起组成流动法庭。他们乘坐小型货车在城市里穿梭,遇到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的人就马上开庭审理,并处以罚款,罚款从1美元到100美元不等。“流动法庭可以随时在任何场所开

庭审理。无论是公园还是菜市场;设备也很简单,只要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就够了。”

随地吐痰重典处罚

严管需重罚。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在城市管理中实施严管重罚,是提高市民素质、规范市民行为的有效措施。例如对随地吐痰行为的处罚,北京的罚款上限达到100元、上海、深圳、青岛、长沙等地达到200元,香港的处罚创下新的世界纪录10000港元。

以上的两个事例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尤其是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袋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室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有的同学学习习惯差,文明习惯更差。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

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影响到我们自身的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同学们,我们每播下一个动作,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将收获一个品格,让我们把文明礼仪放在心上,时时刻刻与文明交谈,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弯弯你的腰,耽误你的一秒钟时间,捡起身边的垃圾。让我们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争做文明中学生。最后衷心地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废物、纸屑,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我们班形成一个讲文明、讲卫生的班集体,二(11)班班委提出以下倡议: 宣读《倡议书》

1、饭前便后要洗手;要做到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勤剪指甲;不吃没有卫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没有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

2、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确因感冒克服不了的,应该准备卫生纸,吐在纸上,再扔进垃圾桶。

3、要努力克服随手乱丢的坏习惯。要把废纸、零食袋、包装袋等扔进垃圾桶中,特别要杜绝从楼上往楼下扔东西的不道德行为。

4、要努力克服乱倒垃圾的坏习惯。在值日时,无论走再远的路,都要把垃圾及时倒进垃圾容器中,且不可乱倒,倒垃圾时不能倒在垃圾池边上,以免风把垃圾吹到垃圾池外,影响环境卫生。

5、主动随手捡拾地面上的废弃物,不让他们再“惹

眼”。要有随手捡拾地面上废弃物的意识和习惯,共同维护学校环境的整洁。

6、不把包装袋带进校园。每个人都保证做到不把包装袋带进校园,从根本上杜绝乱扔乱丢现象,拒绝白色污染。

7.文明习惯的养成 篇七

初一新生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行为点滴见素养》案例:

一、设计背景

魏书生说, 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习惯的养成, 从某种意义来讲, 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李镇西曾在一次演讲中说, 他最感激的老师就是幼儿园老师, 因为他培养了自己的许多习惯, 正应为这些好的习惯造就了自己的今天。

就我们的学生而言, 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 接受不同的家庭教育, 鱼目混杂, 因此文明习惯教育的主题班会, 势在必行。

就初中生而言, 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 对他们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 效果与成人相比较明显。初中生一般而言容易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思想, 而认知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征, 就是抓住了教育的契机。

二、班会目标

1. 以活动育人, 以事实说话; 让学生在活动中, 在事实面前认知自我, 进而自我反省, 自我教育。

2. 让学生树立 “细节决定成败” 的思想, 以思想为引导, 督促自我行动。

三、活动准备

( 1) 教师利用网络搜集有关 “细节、习惯”的名言佳句并配以图片做成课件。 ( 2) 教师拍摄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一些不良文明习惯的照片、视频, 并编辑为影片。 ( 3) 选定班会主持人, 撰写主持词。 ( 4) 选定几位同学编写课堂小剧。

四、活动流程

第一环节: 由主持人进行有关 “习惯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的演讲, 班主任根据演讲内容在多媒体上投影相关图片和名言警句。

第二环节: 师生共同观看与学生文明习惯、行为礼仪有关的课堂剧。

第三环节: 班主任投影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不良文明习惯的照片和视频。此环节, 班主任在放映幻灯片时, 不可喋喋不休, 全环节都以图片和视频代表说话, 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观看完幻灯片和视频后, 要求学生自我发言, 进行自我省察。

第四环节: 师生共同制作班级文明公约, 并约法三章, 共同遵守班级文明公约。文明公约, 全班讨论制定, 形成共约, 会后张贴于教室, 形成舆论约束。

班会的教育实效性反思:

①主题班会要抓住教育契机。初一新生入学, 是形成班级文化氛围和理念的最佳时期, 也是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好机会。班主任需要抓住这一机会, 进行教育活动, 往往事半功倍。

所以, 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学识水平、班级特征等学情入手, 敏锐细致地观察学生在一段时期内的整体动向, 及时发现班级现存的问题, 在确定班会主题时寻找主题班会的突破口。

②主题班会中班主任要学会借力打力。让学生作为主持人进行课堂演讲, 将一部分学生拉到老师的立场充当教育者, 对其他学生进行教育。作为接受教育的学生, 也容易接受同学和同龄人的教育胜过接受来自老师的教育。

③主题班会注重选取对学生造成心灵震撼、影响深远的素材。班主任在 《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主题班会选材上有两个选择: 第一种, 班主任在班会上用语言指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一些不良文明习惯, 做语言批评和指正; 第二种, 班主任拍摄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一些不良文明习惯的照片、视频, 投影给学生看。比较以上两种选材: 第一种是传统的说教教育, 学生也能意识到缺点, 也有可能会在班会课后有所改进并持续一定的时间; 第二种较之第一种语言的教育, 图片的呈现更加真实、直观, 更能引起学生内心的震撼与反思。

④主题班会课不能成为热闹的活动课和才艺展示课, 要选取恰当的形式。当前很多主题班会, 操作者从主题班会的界定中望文生义, 紧扣 “活动育人” 一词, 主题班会课上全是才艺演出———相声、小品、歌曲、朗诵、舞蹈、乐器, 十八般兵器样样俱出, 让较为严肃的主题班会课成为才艺比拼、才艺汇演。繁杂的形式, 把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到节目和活动中, 淡化了班会的注意, 主题班会课也流于形式,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 主题班会操作者要根据具体的任务, 选择相应的形式, 但切忌活动的繁乱和节目到底的形式课堂。可以选择一种或两种活动形式 ( 最多不能超过三种) , 作为主题班会的辅助手段, 服务于班会主题。主题班会操作者也可以大胆地尝试不选用活动, 而是借助多媒体进行教育活动。

⑤主题班会教育的后续性思考。作为教育, 都有自己的保鲜期; 作为一节主题班会, 都会有自己一定的课内教育效果。至于课后教育效果如何延续, 将教育效果的保鲜期托当地延长, 应引起班会操作者的重视和思考。如何做, 才能将课内的教育时效性延续至课外甚至保持一段时间?

一般而言, 班主任会采取给学生布置周记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本节班会课, 在课后张贴班级公约也是延生主题班会效果的一种手段。

摘要:时下, 主题班会作为一种较新的教育手段, 被逐渐引入班主任工作的日程。所谓主题班会, 是在班主任的引导下, 根据学生当前的兴趣与发展需要, 班主任与班干部经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策划, 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寓教育于活动的班级教育形式;它有鲜明主题、以班集体为单位、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目标的教育活动。

8.文明习惯的养成 篇八

一、明确目标

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总在绘制着美好,但他们不辨是非,不知该怎样去规范自己的举止言行。为此,每学期的第一次班会,我都会帮学生确立明确的目标,使他们有努力的方向和自我约束条件。如本学期初,我就构建了“美丽心灵”的方案,确立争做彬彬有礼、清纯优雅、谈吐文明、积极向上“四好少年”目标,并附之“三别”“四带”“五无”的基本要求。“三别”即向粗鲁、陋习、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微笑带给同学,孝敬带给长辈,谦让带给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以目标定方向,以方向促习惯。

二、制定行为规则

小学时期是孩子最单纯最天真的时期,容易管理且乐于听从老师的教导,但他们的随意性比较强,常常忽视自己的一些做法。因此,除了激励以外,还要给他们制定规则,严格他们的行为。在班级管理中,我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标准,与全班同学共同商议,围绕文明习惯制定了自己的班规,作为评优的依据。如: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在接受别人帮助时,要微笑向别人致谢;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不给同学起外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集会做到“快、静、齐”,观看节目要文明喝彩等。用规则约束学生的行为,促进文明习惯的养成。

三、从小事做起

“细节决定成败”,无数细节构成整体,小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也不例外。小学生年龄小,有时不自觉地忽视了自己的一些不起眼的做法。因此,日常管理中,我非常注意学生的行为细节,强调文明礼仪必须从小事做起,把日常行为如随手捡拾垃圾、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见到老师行队礼问好、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上学衣帽整齐、佩戴红领巾等细化为《小事,我能做到》的常规,给学生建立文明礼仪登记册,记录学生的点点滴滴,把它作为每周班会课讲评的依据。为了让学生时刻督促自己的行为,我每周都更新一部分教室宣传栏礼仪内容,并编一些儿歌,如:“上课铃声响,快步进教室,安静坐端正,等着老师来上课”“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等,把兴趣和训练结合在一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使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善于鼓励与巩固

“在儿童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被表扬的欲望。”小孩子喜欢称赞、表扬和奖励,而不喜欢批评、禁止、消极的阻挠。因此,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我总是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引导,促使习惯长久。如上课礼仪的培养,我在班级设计了评比栏,凡是上课认真听讲、坐得端正的同学,就给他们加星、加小红旗。在评比活动中,学生逐渐形成了自我约束、明辨是非与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构建班级文化

良好的班级环境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文明的氛围,每学期我都会充分利用班里现有条件,让学生办文明礼仪黑板报、队报,开辟图书角,搜集名人名言,在班队会时间举办名人故事会,召开主题队会,“润物细无声”的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如本学期,就在教室里制作了一些礼仪标兵评选榜、张贴了文明用语,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受到文明礼仪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还利用节假日开展教育活动,如:“教师节”开展尊师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八一节”慰问交警,“重阳节”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等等,让学生在真真切切的活动中感动自己、教育自己。

六、树立榜样

(一)老师榜样。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是小学生学习、模仿的标准。老师一定要有一个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影响教育自己的学生。因此,我时时处处以身示范,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树立榜样。如课代表将作业收齐了,对他们说“请”帮老师送到办公室;小组长发完作业,对他们说“谢谢”;地上有废纸,随手捡起来,课桌椅乱了,就顺手摆正……让学生目睹老师的行为,从而自觉地行动起来,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名人榜样。现在的独生子女,依赖性比较强,觉得别人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懂得尊重、关心他人。一次班会课上,我做了一个调查,为父母洗过脚的同学有多少,结果大失所望,甚至有的同学听到这个问题还窃窃发笑。我便趁机讲述陈毅为母亲洗脚的故事,听完故事,再让学生谈感受。有的学生说“陈毅这样的大人物都知道关心父母,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用故事感染学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身边的榜样。学生身边的榜样,即他们自己的同学。这些最接近学生生活的榜样最易被学生接受,激起学生的上进心。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身边的榜样去教育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向身边的同学学习。我定期评选出班里的“文明礼仪小标兵”,给他们佩戴袖标,由他们管理班级,一月一轮换,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当标兵。这样,大家更加约束自己的行为,努力养成文明习惯。

9.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总结 篇九

2012年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教育,一个人良好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需要我们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奋斗过程,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学生的习惯养成也应该看作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根据我校开学初制定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工作计划,现将我校本学年开展实施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确定指导思想

1、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是养成教育,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规则。

2、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应从实处,细微处入手,可以通过训练养成,加强训练,指导与主体意识相结合。

3、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就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

二、突出问题靠环境熏陶,以小见大守规范。

1、学生在上下楼梯及走廊内不按规则乱行走,且经常发生拥挤吵闹现象,教育学生“请靠右慢行”,并让值周生检查监督,有效地控制了学生行走不规范的现象,基本养成了靠右走的习惯,拥挤的现象减少了,并且高年级的学生也懂得谦让低年级的学生了。

2、学生喜欢在课桌上乱涂乱画的现象,配合学校在对各班的课桌进行清理建档,并定期检查的同时,教育学生爱护课桌,保持课桌的整洁。这一措施采取后,学生在课桌上乱涂乱画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对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同学就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在课桌上乱涂乱画,我并不觉得怎样。现在知道了,那样做就是破坏公共财物,又破坏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设施,这是不对的。”

3、有的学生随意丢弃废物,不仅影响了学校的环境,学生还养成了不好的习惯,这不仅仅要靠制度来约束,还要以身作则来引领。发现同学喜爱吃零食,经常随意丢弃果皮纸屑,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在学生面前把废物捡起,后来这些同学也就不好意思再随意吃零食而乱扔东西了。我们说,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动了学生,在我们的校园里渐渐地学生往地上乱扔废物的现象没有了。

4、树立典型,带动整体。对班级中自觉守纪,热爱学习的同学大

力进行表扬,一方面使他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表现更出色。另一方面在学生中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让这些学生去影响、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

三、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有一定的依据,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还应把握其具体可行的特点,我们要求学生要使用礼貌用语,就应该让他们明确哪些是礼貌用语,应怎么样使用。对长辈要尊称“您”,不能直呼其名;向别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给别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在生活中不管使用任何东西都要轻拿轻放,用完后要放回原位。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捡到东西要上交等等。要求具体明确,学生就容易掌握了。此外,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异,所以我们就分层次对待,具体可行,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接受。

四、重视家校合作

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我们是农村学校,家长素质差次不齐,普遍不高。很多活动都在尝试、探索当中,还有很多缺陷与不足,有待不断完善。对此,要求各班主任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

五、检查督促促养成

通过学校组织少先大队执勤人员每日的检查督促,很多学生的不良行为都有所改正,学校不论是环境卫生、纪律都得到了改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每日的常规检查都按时按质的进行并汇总,每周一升旗仪式对上周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汇总结果告知各班主任,要求班主任及时作出纠正,将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与班主任工作评估挂钩。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通过这些工作,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了明显转变。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让我所带的每个孩子都拥有人生最重要的金钥匙——好习惯。

沙湾县大泉乡中心校东泉分校

10.演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 篇十

培根有句名言:“把美的形象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的确,一个人的文明素质真的很重要。它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做文明之人,懂礼貌,明事理,会用文明语,能做文明事。

文明是风,吹起你心中的荡荡涟漪;文明是雨,滋润你干涸的心田;文明是船,飘荡在生命的长河;文明是路,引领着你走向未来。

11.文明习惯的养成 篇十一

本文拟从“和谐德育”的视角观察小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调查不和谐的小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现状,进而分析其形成原因,最后探索出我校促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对策及相应的改善。

一、正视不和谐现状

首先我们对小学各年段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与分析,从每学段儿童中各抽调100名共300名儿童进行调查问卷。我们发现“不良行为习惯”现象绝非个别,而且,在每个学年段还具有共性。我们旨在通过现状分析、了解不和谐所在,从而引起教育者高度重视,做足理论上的准备。

调查结果如下:

站立坐行姿势:标准45%;着装:整洁大方83%;佩戴红领巾和校牌:能自己主动佩戴82%;使用礼貌用语:常使用礼貌用语52%;倾听:会倾听55%;见到老师问候:能主动问好72%;下课是否打闹:不打闹42%;同学间发生矛盾:能主动谦让55%;发现垃圾:捡起来26%。

二、分析不和谐因素

我校对小学各年段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具体为以下原因。

(1)社会因素。(2)家庭因素。(3)性别因素。(4)年龄因素。

三、探索促和谐对策

我校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在以下方面促进了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

1.课堂育人

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思想教育,使他们懂得讲礼仪、守规范的重要意义。重视每周一次的班队活动和每周两至三节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

2.实践活动育人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注意加强检查督导,每周设定一个班为值周中队,由值日领导和值日老师负责,设立了“教师”值日岗、纪律监督岗等。我们主要抓住“穿戴、清洁、纪律、两操、黑板报”五个项目,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强化训练。

3.榜样育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首先做到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

4.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立体化德育网络的构建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空间,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校文明礼仪情况,让老师了解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通过考评,让学生对照考核内容,明辨是非,知道自己的缺点、问题和差距。从而下决心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四、和谐成长。在反思中进步,在进步中反思

我们发现,通过这样的举措:(1)教师的育人观念和方式逐步转变;(2)学生的礼仪行为发生较大改变;(3)学校、家庭及社会德育工作得到有效推动;(4)我校逐步形成一套礼仪养成教育的方案。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我校将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发展需要的和谐统一,提高育人能力,创和谐校园,继续促进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让校园文明离我们越来越近,将和谐之路永远走下去。

12.幼儿倾听习惯的养成 篇十二

一、创设宽松环境, 营造良好倾听氛围

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保障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前提。无论孩子还是大人, 只有在平和、安静的环境中, 才会静下心来思考, 才乐于倾听。因此, 让幼儿遵守纪律、紧记规则, 才能让幼儿学会安静地倾听, 进而提高倾听的有效性。对于身体心理尚未成熟的儿童, 提供安静舒适的倾听环境, 并在该领域中安放录音机, 播放儿歌、故事、歌曲, 摆放幼儿喜欢的图画书, 随时在活动中进行倾听习惯的养成。

该倾听区域所设置的内容必须符合幼儿各年龄段身心特点, 例如, 为刚入学的小班幼儿提供内容短小、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儿歌, 如《两只老虎》、《鹅》、《拔萝卜》等。中班、大班的儿童, 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 词汇量的不断丰富, 可为他们提供较长的故事和儿歌。其次, 可充分利用孩子睡前、饭前、外出的时间, 如午睡前为孩子们播放温柔缓慢的音乐或配乐故事和儿歌, 起床晨练时播放一些活泼欢快的音乐。与孩子一同出游时, 提醒幼儿关注大自然的声音, 在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的同时, 感受自然带来的无尽奥妙。

二、调动多种思维方式, 激发幼儿倾听兴趣

俗话说的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是否愿意倾听, 关键在于幼儿的兴趣是否被激发。通过多种方式, 让幼儿内心产生积极状态保持情绪高昂, 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没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就急于去培养倾听习惯, 那对幼儿来说, 将是一件多么无聊的事, 进而成为一种负担。因此, 我们应根据幼儿各年龄段的不同特点,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合理选择倾听的内容及方式方法, 进而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

1. 游戏法。

游戏对于幼儿来说, 有着不可估计的魔力, 是调动幼儿活动积极性的最有效方法。如“词语接龙”, 每个幼儿要求经过思考, 用前一个幼儿说出词语的最后一个字组成新词, 这时幼儿需要认真倾听, 提取前一个幼儿所说词语的最后一个字, 并组成新词, 这一游戏, 既可以调动幼儿倾听的兴趣, 又可以充分提高倾听的专注性。

2. 谈话法。

教师要充分研究幼儿心理, 善于捕捉幼儿关心的感兴趣话题。和成人一样, 幼儿关心的问题往往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例如, 幼儿喜欢的动画片、电视节目、儿歌故事等, 都是他们乐于交流的话题。明确这些后, 我们可以投其所好, 组织幼儿说说喜欢看的动画片的内容, 背背拿手的儿歌, 并让其他孩子听一听, 这些故事是否和自己看的、听的一样?不一样的在给与补充, 类似活动的开展, 既能调动孩子的倾听兴趣, 促使他们学会认真倾听, 而且对动画片和儿歌也会更有兴趣地去倾听观看, 在调动幼儿倾听积极性的同时, 也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发展其语言。

三、循循善诱, 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不能急于求成, 要因势利导, 让幼儿从不想听、不会听、到我想听、乐于听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个教育契机, 从细节入手, 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 学会基本的倾听方法, 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不断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

1. 暗示法:

暗示可分为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在集体活动中, 总会有个别孩子倾听习惯较差, 这时, 我们要直接提醒他要认真听, 幼儿在被提醒后, 就会有意识的进行倾听, 更加专注。例如:请你仔细听!再比如有些幼儿在倾听别人发言时喜欢插话、抢话, 我们也可以善意可亲地提醒他:“先听别人说好吗?”还有一些幼儿, 在学习过程中, 认为这些知识自己已经掌握, 就没了兴趣, 开始东张西望, 做小动作。这时我们可以选择间接暗示, 突然的停下来, 看着他, 或摸摸他的脑袋, 这样会使他意识到自己走神了, 马上进入倾听状态, 再次调动幼儿倾听的热情。

2. 评价法:

对幼儿的回答和行为作出相应的评价, 可激励孩子有效的倾听。如幼儿对这一问题回答的非常准确时, 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充分跳动幼儿倾听的积极性, 对待那些倾听习惯较差的幼儿, 更要及时发现他的闪光点, 一丁点儿的进步, 给予表扬和鼓励, 有时可夸大表扬, 树立这些幼儿的自信心, 时间一长幼儿就会有意识地去倾听了。

上一篇:国旗下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专题演讲稿(小学)下一篇:先进中层干部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