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价值观教案设计

2024-10-07

我的价值观教案设计(共10篇)

1.我的价值观教案设计 篇一

《我的信念》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习本文平实、质朴而又富于哲理的语言 2,(能力目标)学习从不同层面梳理、把握主要内容,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目标)把握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感受其高贵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感受作者高贵的品质和人格 2,难点是把握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谁的梦想是将来做一名科学家啊?你们所熟悉的科学家都有哪些呢?有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居里夫人等,我们对他们的科学贡献和发明都比较了解,但是我们知道他们的人生故事吗?今天我就带你们去认识居里夫人的生活世界。 (,整体感知课文 1,让学生整朗读课文,感受本文平实质朴的语言 在朗读过程中注意生字词和较难理解的句子,标记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2,检查学生在预习时对文中生字词的处理情况 如对“坚韧不拔,鞭策,蹂躏,获益匪浅,猝然长逝,”的理解 (三),研习课文 由问题入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参与其中,分组讨论探究 1, 文中都叙述了居里夫人的哪些方面事迹?线索是什么? 生活 自信 工作 追求安静 财富和名利 科学研究 献身精神 业余兴趣 生活琐事 栽花、植树、建筑等 线索就是对生活,工作和科学研究不懈追求的信念 2, 找出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并说出这些句子所蕴含的哲理。 “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 ――我们对任何事情都要自信 “我总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 ――人生要有目标,事业要有目标,要集中精力完成既定目标 “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表现了居里夫人那种淡泊明利,专心研究的境界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超越功利,追求真理 3, 作者为什么要举女儿养蚕的例子,她和蚕相似的地方在哪里?从中我们能学习到什么? 因为作者由蚕联系到自己。相似之处在于执著地、勤奋地工作。 我们应学习居里夫人这种对待事业的态度。 4, 整体把握课文后,让学生讨论总结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并找出文中能表明她性格的句子。 坚忍不拔: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自信心: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勤奋:望着这些蚕执著地、勤奋地工作,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 目标坚定:我总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 淡泊明利: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追求科学真理: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 追求自由: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5, 本文的题目就是我的信念,那么文中所讲的作者的信念是什么?举例说明。 终生追求生活之美和科学之美。 生活中: 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 工作中: 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对待财富的态度 : 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 对科学 :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四,作业 收集并整理关于居里夫人的相关资料,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居里夫人小传》,下次课与同学共享 五,板书 生活 坚韧不拔 工作 勤奋 财富和名利 淡泊 科学研究 献身精神 业余兴趣 生活琐事

2.《她是我的老师》教案设计 篇二

【关键词】微笑;弯下;拥抱;吻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她是我的老师》这篇课文通过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生活小事,表现了她尊敬师长的优秀品质。全文层次清晰,先介绍居里夫人的身份、地位和国籍,后具体记叙居里夫人尊敬师长的一件事。此文是对学生进行尊师教育的好文本。本课设计把重点放在读上,通过多层次的朗读,使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得。同时,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丰富课内知识,达到扩大阅读量,发展语言的目的。

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居里夫人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以后,仍然热爱、尊敬自己的老师的优秀品质。

(3)联系实际生活,学习居里夫人的优秀品质。

3.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和理解世界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热爱、尊敬老师的优秀品质

【学情分析】

课前学生、教师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和尊敬老师的故事。学生通过预习能够粗略知道文章大意,并有了一定的朗读基础。

【教学策略】

以读促悟,抓住重点语句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照片,你认识吗?(出示居里夫人老师和她的照片引入板书课题。)

请看老师板书(14她是我的老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文题中的我是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要求拼音汉字对照读,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用笔标出自然段序号。

3.看着汉字读,读连贯,读通顺。

4.同桌互读、互听、互评,看谁读得准确、连贯、通顺。

5.在读书时,请你用心思考:课文写了居里夫人和老师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

课文读完了,那课文写了居里夫人和老师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呢?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再来看这道填空题(出示填空题),一起试着填一填。

这就是课文中写的居里夫人和老师之间发生的事,同学们在归纳的时候也应像题中这段话一样既要把事情说清楚又要说得简洁。

同学们,从这件事中,你感到居里夫人对她的老师有着一种怎样的感情?(板书:热爱尊敬)

三、细读课文

1.接着,就让我们细细读课文,体会居里夫人对老师的热爱与尊敬之情。

作为癌症的杀手——镭的发明者居里夫人无疑成了开幕式中最受瞩目的人物,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

(出示第2句话)这句话谁能读一下?在这句话中,“拥”、“献”分别是什么意思?你也可以做动作来说明。

这句话用上了这两些词体现了什么?(人们爱戴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在人们的心中有很高的地位。)

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请你们一定要记住:读懂一句话,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

现在,谁能带着对居里夫人的爱戴之情朗读一下这句话。

2.当人们把居里夫人拥到台上时,居里夫人有什么表情?请你在文中找到。

那是什么“吸引”了居里夫人?她又是怎样表现的?

现在,请你根据文中的动词表演一下当时居里夫人的样子。

你知道是谁“吸引”了居里夫人吗?

一个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一个是她小学的启蒙老师,阔别20年的偶遇是如此的感人,大家想读吗?(引读:)久别的师生见面了——(第3段)

同学们,你们读的真好!那请你想象一下当时这个大会场面如何?(热闹、隆重、气派、壮观)

下接第59页

上接第58页

你能说说这个会场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人士参加吗?

那我们再想想,当时欧班老师可能会在哪?

欧班老师可能只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其实,作为一名老师,能看到自己学生成材,成为世界名人,受人关注,已经是十分欣慰和满足了。可是令欧班老师没有想的事发生了——

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第3自然段,用笔画出描写居里夫人动作的词语。

你画出了哪些描写居里夫人动作的词语?(微笑弯下拥抱吻)

同学们,你们找的可真准确!那现在请你看这道填空题,(出示)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怎样填。

谁能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填的?

3.那居里夫人这一连串的动作,体现了什么?(对老师的热爱)

在这样一个名人汇聚,盛大的开幕式上,居里夫人把自己的老师隆重地介绍给大家,可见老师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她对老师有着深厚的感情。

4.同学们,四季中,春天最美;人生中,青春最美。给人们播种春天的园丁啊!您的心灵更美!请同学们轻轻地立起书来听老师读这两段。

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这两段,读出居里夫人对老师的这份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让我们一起站起来,恭恭敬敬地,怀着激动的、感激的心情,再次饱含深情地读读这段文字吧!(引读:)这是感人的一幕——(第4段)

当居里夫人把她的小学老师介绍给大家时,台下的人们有怎样的反映?(第5段)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谁的?为什么?(送给居里夫人:因为她是那么的尊敬她的老师;送给欧班老师:感谢她教出如此优秀的学生)

全场的人都站着,依然在使劲鼓掌,不断表达对居里夫人师生的敬意。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呢?(敬爱老师的人会得到人们的敬意;人的成长和事业的成功离不开老师,我们要尊敬老师)

居里夫人在成名后仍不忘她的小学老师,还有很多名人也做到了这一点,(名人尊师佳话)你能做到吗?

四、总结,升华

此时此刻,你想对你的老师说些什么?(生答)

现在请你有感情的来朗读这几句话,(出示)

1.今天,您是我小学的老师。

2.明天,您还是我的老师。

3.10年后,您依然是我的老师。

4.不管何时何地,您永远是我的老师。

附:板书设计

她是我的老师

微笑

弯下 热爱 尊敬

拥抱

3.我的价值观教案设计 篇三

德保县特殊教育学校 岑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价值观的含义;

(2)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3)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4)文明的含义。2.能力目标:

明确“文明”的含义,认识到“文明”对于学生自身发展和为人处世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对讲文明的人产生信赖、崇敬的思想感情;

(2)从内心里渴望自己也做一个讲文明的人。【教学准备】

电化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价值观 1.由故事导入

故事:有一个富翁,终于抽出时间,到他那购置多年的海边别墅度假,躺在海滩上晒太阳。某日看见海边一渔夫打了三网鱼就收起网,也躺在海边晒太阳。他觉得很奇怪,忍不住问道:“你为什么不工作呢?”渔夫说:“今天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富翁问:“为什么不多捕些鱼呢?”渔夫问:“为什么要多捕些鱼呢?”富翁苦口婆心:“多捕鱼就可以多存钱,然后钱生钱就可以买海边的别墅,就可以像我这样晒太阳了。”

渔夫微笑反问道:“我现在不是在晒太阳吗?”

2.问题: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出理由。(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每个同学的观点都是不一样的。像这种对于事物的好坏评价就是价值观。价值观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也是不样的,现在我们知道了价值观的含义。

(二)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物时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同社会的价值观也是不一样的。1.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

(1)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是核心;

(2)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为主要内容。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国家层面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社会层面的。倡导爱国、敬业、文明、友善,这是个人层面的要求。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四)文明

1.做游戏,猜成语

(出示图片,学生猜成语)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诺千金。

师:观察这三个成语,联系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考:我们要说哪一点?(文明)

2.师:同学们,什么是文明呢?谁来说一说。

(生自由说)(文明: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3.宋庆龄守文明的故事 故事:有一次,宋庆龄一家要去伯伯家,宋庆龄也非常想去,因为伯伯养了几只可爱的鸽子,还答应送一只给宋庆龄。可真当全家要出门时,宋庆龄突然想起下午还要教同学小珍折花篮,于是就毫不迟疑地决定留下来等小珍。家人劝说宋庆龄可以向小珍说明情况改天再教,可宋庆龄怎么也不答应。她说,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失信。

问:谁能说一说你对这个故事的感受。(生自由答)

教师小结:宋庆龄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诚实守信。我们要向宋庆龄学习)4.欣赏《狼来了》动画片。思考:当小男孩真的遇到狼时,为什么没人去救他呢? 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做人不能说谎,一旦说了谎,人们就不再相信,所以做人应该诚实守信。

5.读故事。

故事:在古代,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至。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出示问题:

(1)济阳商人第二次落水后,为什么没人救他?(2)说说不兑现自己的诺言,有什么后果?(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兑现。否则会失信于人,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四)联系生活实际,深化主题 1.是否文明的话题,学生判断。

(1)李佳说:“小晶要我帮她学电脑,可我已答应与小芳一块儿去练琴,所以我没答应小晶。”

(2)小宁与小森约好星期天下午两点去军属王大爷家帮助整理卫生,可他看电视入了迷,不想去了。妈妈批评他,他说:“见了小森编个理由就行了。”

(3)王晓与张红约好星期六上午去科技馆学电脑。可星期五晚上她感冒了,高烧39度,第二天不能去科技馆了,她就让妈妈给张红打了个电话,说明情况。

(4)小明不想做作业,就叫好朋友张林也不要完成作业,张林果然不完成作业,小明说:“张林真讲信用。”

(针对情况,说明是否守文明)

教师小结:我们要像李佳和王晓学习,她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出示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学生自由回答。

考试成绩不理想

不小心弄坏了班级的物品

同学偷了家里的钱,让你保密

买东西别人多找了50元钱

(针对情况,说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考验学生是否文明)

教师小结:同学们都愿意诚实面对,做一个有文明的人。你们真是太棒了。

(五)看成语,分辨哪些成语是讲文明的,哪些不是?

虚伪 诚恳实在 损人利己 坦坦荡荡 轻诺寡言

实事求是 一诺千金 表里如一 不讲信用 言行一致

办假事 夸大其辞 履行约定 说假话 不负责任

善良正直

教师总结:亲爱的同学们,文明是做人的一种品质,是做人的根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希望同学们时时处处做到诚实守信,让文明成为你们成长路上的好伙伴。

4.《我的母亲》教案设计 篇四

一.概述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均是名家之作,有的是回忆录,有的是传记。或讲述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他们会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这里所选的是第二篇,在教学本课时,重在让学生通过对文中母亲形象的了解,激发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教学时数为两节课。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掌握生字词语,了解作者;

2.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5..通过对作者母亲形象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体会文章质朴、真切、饱含感情、讲究分寸的叙述语言,增强语感,把握自传的语言特点。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

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让学生学会感悟亲恩,学会做人。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

四、学习情境设计:利用幻灯片,将学生带入文本。

五、教学资源和工具

1、本节课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实施的。

2、教师制作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体现母爱亲情的画面,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鸣后,请学生谈谈歌曲是如何歌颂母亲的?

2.师:当我们拥有第一声啼哭时,我们就拥有了世上最伟大、最真挚的情感──母爱。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用笔抒写过对母亲的热爱之情,著名学者胡适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他的《我的母亲》一文,去了解一下这位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母亲有怎样的感情。

二、检查预习(课件展示重点字词)

文绉绉(zhōu zh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佃(diàn)户:佃,租种土地。

轻薄(bó):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仁慈:慈爱、慈善。

质问:依据事实问明是非;责问。

管束(shù):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侮辱(wǔ rǔ):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绰(chuò)号眼翳(yì)庶(shù)祖母吹笙(shēng)摹(mó)画

三、了解作者及母亲(课件展示胡适和母亲形象及主要情况,并给学生推荐《胡适自传》)

胡 适(1891—1962.)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幼年在故乡家塾读书,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初学农学,后攻读哲学、文学。1916年开始与在美同学讨沦白话文,最后写成《文学改良当议》,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1917年胡适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七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1962年在台湾病逝。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终年46岁,一直守了23年的寡。

四、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把课文快速跳读一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读文后回答明确:文章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二)这篇文章作者主要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这是几件什么样的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请速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由此,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

读文后,生分组讨论交流,推举代表回答,师生共同明确:

1.共写了以下几件事:

(1)唤我起床,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促。

(2)母亲从不在外人面前打我、骂我──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

(3)我说轻薄话,重重责罚我.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教之严,爱之深.(4)新年之际,大哥的债主讨债,母亲从不迁怒别人──宽容、温和、仁慈。

(5)忍受两个嫂子给她的气,不可再忍时,便以痛哭解心中之苦──宽容忍让。

(6)受“辱”后,非常生气,讨回公道──有刚气。

由此可看出母亲是一个教子有方,对子严格,宽容忍让,仁慈温和,有刚气的人。

2.作者对母亲怀有感激、敬爱和怀念之情。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1-4段):写童年的身体状况、性格特点和印象最深刻的往事。

2.(5-12段):写母亲对我直接的教育和对我在做人方面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1)、写母亲对我的管教;

(2)、写母亲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3)、写母亲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3.(13段):写母亲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五.质疑、解疑(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疑)

师根据生提问情况适当补充,课件出示下列主要问题:

1.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影响?

2.课文前三段看似与写“母亲”无关,为什么还要写?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的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生结组讨论后,师生共同明确:

1.我学到了母亲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优秀品质。

2.这些段落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童年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总的来说,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这不仅珍贵,让我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一个原因是,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3.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六、拓展延伸(课件出示问题)

1.母亲教育儿子是非常严格的,你是怎样看待母亲的教育方法的?

2.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的影响?回忆一下,与同学们交流。、生思考后,互相交流。

3.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七、总结

同学们,母爱犹如一泓清泉,让我们的心灵永不受污;母爱犹如一缕阳光,让我们的心灵永远温暖。热爱我们的母亲吧!让我们用歌曲《懂你》来表达我们的这份心意。(播放歌曲《懂你》)、八、推荐阅读

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板书设计:

对子严格,教子有方感激

我的母亲→仁慈温和,宽容忍让→ 敬爱

(胡适)有 刚 气怀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品味饱含感情,讲究分寸的语言。

2.理解母亲,体会真挚的母爱,完成本单元写作实践。

课前准备:搜集、查询歌颂母亲(包括动物世界)的诗歌、名言、故事、文章、歌曲等。教学过程:

一、教师揭示主题

同学们,胡适的母亲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的母亲形象,她们把全部的爱和希望倾注在孩子身上,日夜劳碌,为家人做无尽的奉献。如今,我们的母亲不再仅仅是一个家庭妇女,她们也踏上了社会的舞台,她们不仅要照顾孩子,照顾家庭,还要工作,作为儿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堂课我们就为母亲献上一首心中的歌。

(课件出示主题)我的母亲

──献给母亲的歌

(一)自主合作探究

师:本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进行分析。(提示: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但文中极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让学生速读文章,找出语句独立分析或小组讨论,明确本文语言质朴、真切,讲究分寸的特点。

例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母亲爱子之深,平时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可以看出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如实道来,真诚倾吐,流露出对母亲的疼爱之情。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如果”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已经具备了这种美德,表现了作者的谦虚的品格。

师:文章的选材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讨论后明确:选取生活中平凡的小事)

(二)写作链接

1.师:《我的母亲》一文,作者通过回忆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母亲给我们的关心是最多的,你和母亲之间有哪些令你难忘的亲情故事呢?请说一说。(学生思考后,互相交流)

2.在学生回忆亲情故事的基础上,提问学生几个问题:

(1)你过生日吗?你的母亲过生日吗?你知道母亲的生日吗?

(2)你知道母亲的心愿吗?你做过令母亲欣慰的事吗?

(3)你知道母亲喜欢什么吗?

(4)你给母亲使过脸色、顶过嘴吗?

(以上问题会让不理解、不体贴父母的学生感到惭愧,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表达一下他们对母亲的感谢之情。)

3.学生展示歌颂母亲的歌曲、诗歌、文章、故事、名言、俗语等。(课件展示名言、俗语等)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 ——雨果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

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马克·吐温

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史蒂维·旺德(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纪伯伦

俗语: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母恩。

养男不知娘辛苦,养女点点报娘恩。

诗:孟郊的《游子吟》

歌曲:《妈妈的吻》

4.学生写作

师:同学们,让我们用笔记录下我们和母亲在一起的感人瞬间。可以为母亲做传记;也可以给母亲写一封信;还可以写关于母亲的任何文章。

三、总结

5.教案设计我的信念 篇五

教学目标:

1、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2、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3、感觉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学习她的科研精神。

重点:

1、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2、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难点:

感觉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学习她的科研精神。

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

由居里夫人轶事说引,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是化学、一次是物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科学研究。有一次一位记者惊讶发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一块价值极高的奖牌尽然在她的一个小孩手中当作玩具玩耍,记者不仅问其缘由,她却不以为然的答道:“我是要让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其实就跟玩具一样,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居里夫人(玛丽居里)。

那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个伟大的居里夫人的“信念”是什么?

二、进入新课

1、首先我们来读懂题目,解释什么是“信念”?(学生很快查词典)

明确:解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2、学生默读、思考,试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明确:坚忍不拔树立信心执著勤奋集中目标献身科学探讨真理生活简单重大发现保持安宁不图财富珍惜时间追求自由克制自己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6.《我的空中楼阁》的语文教育价值 篇六

一、高明通达的立意

《我的空中楼阁》的立意何在?这是解读这篇文章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有论者将其立意局限于“亲近自然”,有教师则演绎为“景物美”“情感美”等。这些都是没有读懂文章。因为,这样的解读似乎无法解释何以只在山上而不到水边,更无法解释文章的题目:“我的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比喻幻想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显然,按照一般的理解,“空中楼阁”是一个贬义词。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个贬义词做这样一篇优美散文的题目呢?

其实,“空中楼阁”的古义并非如此。翻开《中国成语大词典》,“空中楼阁”的解释是“比喻高明通达”。在这里,“空中楼阁”不仅不是贬义词,反而恰恰是个褒义词。《二程全书·遗书七》称赞宋代大儒邵尧夫:“邵尧夫犹空中楼阁。”《三邵于无名公传》诗曰:“醉里乾坤元广大,空中楼阁更高明。”

“空中楼阁”的语义揭示了这篇散文的立意,即“高明通达、超凡脱俗的境界”。以“空中楼阁”作为题目的关键词,作为全文的文眼,这本身就是超凡脱俗的表现:在一般人看来是贬义词,作者却用褒义。然而,这并没有违反语言约定俗成的规律。因为“空中楼阁”的本义就在于“脱离实际”,作者正是从这一本义出发,表达了“远离世俗”的意义。而这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过于关注现实,注重实惠,急功近利,这是现代特别是当代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弊端。“空中楼阁”这一褒义词成了贬义词,生动地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念渗透社会文化的深度。作者从传统文化中将“空中楼阁”这一成语挖掘出来,一反世俗的贬义,表明了作者超凡脱俗的价值取向,足见这篇散文立意之深刻。

教育应当关注现实。但教育又应当具有超越现实的维度。因为教育的本质在于提高人的尊严和幸福指数,而人的尊严和幸福指数既需要物质的保障,更需要精神的涵养。由此,我们可以说,《我的空中楼阁》的立意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语文教育价值。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志趣清雅的好文章。例如《记承天寺夜游》表现了一种宁静淡泊的境界:“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那种境界毕竟是偶然得遇,远不如《我的空中楼阁》这般主动追求。又如《醉翁亭记》表现了寄情山水的襟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但亦免不了远离政治中心的无奈和借酒浇愁的“颓然”,远不如《我的空中楼阁》这般乐观、昂扬和意气风发。苏翁、欧翁的文章是特定生活情境中的情感体验,而李乐薇的“空中楼阁”则是超越世俗的宣言。

二、托物言志的构思

有了深刻的立意,这只是一篇好文章的起点。如何谋篇布局,这是成文的关键。李乐薇运用了我们民族文化具有深厚传统的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将自己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寄寓在自己的山脊“小屋”。

从写作学的角度说,托物言志的方法的运用,其难点在于物象,即所托之物的物象必须确实渗透、蕴含着欲言之志,从而使读者较容易地理解和接受其欲言之志。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白杨树的形象是“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正是在这样的形象中,作者寄予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我国北方质朴的农民”“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那种坚强不屈,力争上游的精神”,正是在这一形象的基础上,文章的议论和抒情才显得那样的自然:白杨树虽不是婀娜的好女子,但却是挺拔的伟丈夫。又如周敦颐的《爱莲说》,莲的物象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其寓意只一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的空中楼阁》这篇散文的物象同样是十分成功的。

这一物象是“小屋”。山上的帐篷或凉亭之类,或许也可以说成空中楼阁,但却免不了临时的意味。而小屋则可以是永恒的居所,昭示着我与某种境界之间的永恒关系。

这小屋是立于山脊的。山是高的,而山脊则是大地上最高的所在。小屋立于山脊之上,才获得了“高明通达”的境界。山峰尽管也很高,但本质上只是一个点,缺乏开阔性和稳定性。

小屋与环境的关系和谐。“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柔和:小屋与山的关系不生硬,不突兀。玲珑:“凌空而起,姿态翩然”。小屋与环境关系和谐,恰到好处,“十分自然”。小屋点缀了山,山给了/J、屋一个背景。

小屋领空无限。小屋坐落山脊,尽管领土有限,却“领空无限”。可“俯仰天地”“游目骋怀”。山外青山,绿野阡陌,尽收眼底。

小屋的生活是美好的。鲜花姹紫嫣红,空气清新芬芳,光线明暗相宜,伴以乌语盈耳,出入自如,一天一个美梦。

这样一个完美的物象,很好地寄予了作者的精神境界:超凡脱俗,高明通达,自然和谐,“诗意地栖居”。

三、清新典雅的文笔

朱自清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领悟篇章的“情思与文笔”。深刻的立意,托物言志的构思,其实都属于情思的层面。一篇佳作的完成,归根结底要靠优美的文笔来实现。《我的空中楼阁》文笔清新明快,高妙典雅,很值得学生欣赏借鉴。

作者高妙的文笔,首先表现在匠心独运,别开生面的题目:“空中楼阁”,贬词褒用,返璞归真。读者先是在风光无限的小屋与“空中楼阁”当下一般贬义的矛盾中困惑,继而一旦了解了“空中楼阁”本来的褒义,便豁然开朗,对作者的寓意心领神会。

《我的空中楼阁》优美的文笔也表现在有序而灵动的结构。文章的结构是有序的,从小屋的坐落到小屋的环境、出入的山路。其环境是从整体到局部,从有形到无形。文章结构的有序还在于开头和结尾的点题,开头说:“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结尾说:“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这样的点题使文章首尾呼应,获得了整体之美。文章的结构有序而不拘谨,灵动而自如。这种灵动表现在它几乎不用“坐落”“环境”“整体”“局部”这些体现内容结构的术语,而是直接该说什么就说什么,自然而不事雕琢,使人觉得远眺近看左顾右盼全是美景,全是美好。结构的灵动,即使在标志结构完整的点题之中也表现得很精彩:开头说“小屋”,结尾才点明“空中楼阁”照应题目。开头的“小屋”,既表明这“空中楼阁”是适于居住的所在,又叫起来亲切,而且带来了整篇文章行文称说的方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结尾点题之后,文章又生出三行文字。这从理论上说似乎是违反规律的,然而我们读起来却感觉并非蛇足而是恰到好处。结尾点题后戛然而止,这是正格;点题后再说两句,说得恰到好处,这是高格。文章最后两个句子本身就能看出文笔的灵动。“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乌语盈耳。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前半句“虽不养鸟”与“无需挂画”本来对偶齐整,后半句却故意散开,句式从容,自然而更加上口。

《我的空中楼阁》文笔的优美还表现在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文章有记叙描写,也有议论抒情。文中的议论,如“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轻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光线以明亮为好”等。这些议论在叙写美景的同时表达了作者的审美情趣,表达了美好境界的合理性,使文章更有思想的深度。

7.我的故事教案设计参考 篇七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与精神,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学会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1、形象设计练习。卡通、漫画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

2、能使学生大胆尝试运用卡通、漫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第一节卡通、漫画形象设计练习

学习卡通、漫画的造型方法和表现方法,如何让静的形象动起来。

大胆尝试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和特殊语言表现生活中的形象。

范画人物面部表情,卡通、漫画步骤图。游戏用任务条。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让学生画下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分类收集学生作业。

2、展示学生作业,采用学生互评、交流的方式,选出喜欢的画,并说出理。

教师点评:我们喜欢它是因为这个形象的造型夸张、可爱、幽默。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卡通、漫画的造型方法,请同学们欣赏第六页的范画。

三、新课教学

1、板书课题:卡通、漫画形象设计练习

2、充分利用不同的手法让“静”的形象“动”起来,结合第七页的范画分析讲解。

3、丰富的面部表情

4、趣味填图练习:学生将第8页第二行的范画填入适当的面部表情。

5、用身体说话

游戏规则:1选出几位同学,发出任务条让学生完成纸条上的任务。

2、让其它学生猜猜这些同学做的是什么动作与表情。

教师把学生表演的动态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

四、学生作业。

按上面的步骤图进行课堂练习。

五、小结。

本节讲述了卡通、漫画的表现手法,如何通过形象表现声音、运动、情感……。

能使学生大胆尝试运用卡通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卡通手法叙说故事

一、组织教学

二、讲评上节课的作业,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如果让你把这个故事画出来,你会怎么画出来。(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意识)。

三、新课教学

1、板书课题我的故事

2、学生赏析第八页的漫画《进球》。

3、出示范画《我们的新老师》提出问题:

①如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故事中的内容。你认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②学生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③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④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一致认为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故事,要注意分场景表现连续的故事画面等等。

4、让一两个学生代表讲述“我的故事”。

5、学生做作业。分组合作完成“我的故事”。

四、小结

8.我的第一本书 教案设计 篇八

教案设计

主备人:孙丽霞

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

2.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涵。

教学重点:品评重点语句,深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由牛汉的《华南虎》一诗引出本文。

二、学生回忆诗人牛汉的创作经历 教师视情况进行补充.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自学指导

(一)1.请同学们默渎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标示段序并积累词语。把握文章的开头、主体、结尾。

温馨提示:幽默 凄惨 奥秘 翻来覆去 温厚

自学指导

(二)学生再读课文,初步把握人物形象,揣摩、理解课文内容。

思考:(1)文章写了几个人?他们各自有着怎么样的性格特征?

(2)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二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结

尾”的国语课本有着怎样的经历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门著文纪念? 学生跳 读课文3至8语段,简要复述“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教师提示注 意其中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的真挚情意。

自学指导

(三).学生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线索,整体感知文意。:

(1)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3)这一本书里蕴含了太多的情感,如果你来品味,你能品出什么滋味?学生畅谈阅读体会,老师提示:

四、研读探究

1.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请学生速读全文,合作探讨:(五分钟

后期待你精彩的回答。)

习题二及作者的第一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心灵去赞美”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五、拓展延伸:(1)你读了本文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2)从我和乔元贞的经历中能说明什么问题?

明确: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 的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说法。

六、学生自我评价:谈阅读、体会

七、自学检测题:大屏幕打出(略)

八、布置作业:完成《同步练习》(必做题)

9.《我的母亲》教案设计9 篇九

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

一、真挚、深沉的母爱。

二、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写人物。

三、在记叙中穿插必要的议论。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法国大作家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我国著名的亲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他的情感世界十分丰富。十三岁时慈母长逝,当他挥洒如椽之笔发宏遒之论时,也会怀念到母亲的美丽,丰富的情感,能干的才具,可爱的性格。他饱蘸情感,挥笔写下了《我的母亲》,再现母亲那慈爱的动人形象。

二、教学过程 :

(一)整体感知课文:1、理解识记字词。2、结合课后第一题,课文写了母亲的几个生活片段,来表现母亲的爱子情深。

(二)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引读回忆母亲的四个片段。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人影憧憧(          )               睡眼惺忪(               )

蹑手蹑脚(          )                娓娓动听(          )

万籁俱寂(          )

2、对第一个片段元宵夜的巡阅,重在诵读欣赏,体会母亲对幼儿的呵护和爱意。表现母亲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

对第二个片段涌流的泪珠,重在体会母亲的同情心和循循善诱的良师素质。

对第三个片段丰富的心灵世界,通过精读这一片段,重在理解母亲期待严训而又心疼儿子的矛盾心态,引导学生懂得写人之心态,要善于写出心灵中复杂矛盾的一面。

对第四个片段劳碌的身影,重在体会母亲的勤劳和才干以及我的歉疚和激动之情。

(三)、体会语言细腻、真挚、深沉的特点。

本文的句式一般较长,多用修饰,注重描摹,强腻刻画。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最能表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并作出分析。

如“我自己咆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母亲前用坐在旁边缝纫着的限定,哭着前用唏唏嘘的泪如泉涌修饰,声音前用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修饰,绘声绘色,描写细腻,结构严密。这句话如果改成短句,似乎可说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母亲也哭着,她坐在旁边,唏唏嘘嘘嘘,泪如泉涌……声音呜呜咽咽,断断续续,时时勉强说着打得好。”意思虽没有增多或减少,但似不能表明唏唏嘘嘘,泪如泉涌与哭着等的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描写的细腻程度上似有了 一定的差别。

细腻描写的语言中有着真挚、深沉的感情。例如:“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这句话所揭示的内容,这句话所流露的感情,则是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性依附于男子,几乎无独立身份可言这一现象的深沉的谴责、控诉之情,也似乎包含着一种深深的自责,感叹号的使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情。

(四)强化训练:

1、在横线上,填进恰当的成语。

10.我的的老师的教案设计 篇十

学习目标:

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二、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三、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一、本文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二、这篇文章字面并不难懂,但作者流露于笔端的感情不易把握。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你们未上学以前,你们幼小的心灵中会认为天下最可亲的是爸爸妈妈,或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当你们进入学校在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循循善诱的教育下成长,这时你们就会认为老师也是最可亲的人。有的老师在你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许多年后你们还会清楚记得他们的音容笑貌,从心底激起对他们的敬爱与感激。可是要让你表达这样的感情,许多同学觉得很困难,那么,让我们读读魏巍同志写的饱含深情忆恩师的美文《我的老师》,我想大家一定会得到启发和感悟的。

二、初步研读:1、自读课本2、自主学习学生速读课文,按提出的问题,自主学习,在书上做好圈点批注;各小组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如小组不能解决的,再全班交流解决。投影思考的问题:①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蔡芸芝老师 )②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写在书上。(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蔡老师课外教我们跳舞;③蔡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④蔡老师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蔡老师写字;⑥蔡老师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我睡梦中去找老师。)③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请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作简要说明。(总的.来讲,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学生的好老师。像这样的老师赢得孩子们的热爱、敬仰、羡慕,是理所当然的。)

三、进一步研读课文,1、作者写蔡芸芝老师,选了七件小事,是不是太多了?请谈一下你的看法。(这七件小事都是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读来使人感到十分熟悉和亲切,因为这些材料不是随便拾取,而是作了精心选择。那七件看似平常的琐事,却能从不同的角度——或课上,或课外,或校内,或校外,或平时,或假期,全面展现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更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爱。)2、七件小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前五件事都是蔡老师和“我们”一起的集体活动,用的是略写,侧重表现她的温柔可亲。第六件事详写蔡老师对我的援助,在作者幼小的心灵上永存她光辉的形象,突现她的“慈爱”、“公平”与“伟大”,使作者感情升华,直到最后详写第七件被称为“记忆中的珍宝之一”的事——“暑假之梦”,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无限的眷念、思慕之情,使每个读者都深受感染。这样安排,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突出了“老师爱学生,学生更爱老师”这一主题。)

教师小结:

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一篇文章选什么材料,怎样爱排这些材料,都要围绕中心来考虑。四、体悟情感,师生共赏。1、教师:这篇文章的文字比较浅显,我相信在座的同学都能读懂,但就在平平实实的语言里,充满了浓郁的感情。可以说这篇美文主要是美在文章的“情”上,它靠一个“情”字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阅读精美的散文,要反复品味欣赏。老师特别喜欢下面一段文字,(投影)朗读:“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意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默默”两字,没有话语只是默默观察,这是孩子表达依恋的方式,只希望能在老师身边多呆一会儿,只希望能多看老师一眼,写出孩子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动作,静态的描写,浓浓的情意胜过干言万语。“你”:一般的情况下,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请同学自己看书,进行品味鉴赏,谈你感受最深的一例,可以是一个词语,一句话,一个事例。

学生举一到两例即可,在赏析前或赏析后要求他们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五、拓展延伸,写作训练教师:非常真挚而感人的师生情谊,成为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假如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以后得知了蔡老师的音迅,而他此时已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准备给蔡老师写一张明信片,你能代魏巍写吗?在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魏巍的成绩。请看屏幕,请一学生朗读或教师读:魏巍,从1939年至1949年,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曾先后写作发表了《蛔蛔,你喊起他们吧》、《好夫妻歌》及《黎明的风景》、《寄张家口》、《开上前线》等诗歌作品,其中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建国后专事散文及小说的创作,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作品,1952年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长空怒风》后,1956年又与钱小惠合作写出了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1963年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解说词编写工作。从1959年始至1978年,历时22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东方》,以史诗般的笔触,热情而又深远开阔的思想,表现了壮烈的抗美援朝的战争生活,因而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

明信片都比较短,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精要,而蔡老师和“我”已多年不见了,我在文学上已颇有建树,所以明信片应包含这样一些基本内容:1通过具体的情节或细节唤起老师对自己的回忆;2得体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3表达对老师的祝福。60字左右。学生写作,然后交流。具体写法不求一律,有创意的要肯定鼓励。教师小结:在刚才同学的交流中,我听出了两点:一是同学们已基本掌握了用具体的情节或细节来表现老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上一篇:传承工匠精神心得体会下一篇:小学语文二年级《植物妈妈有办法》优秀说课稿